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1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犄之,與晉踣之。

臣按:「犄角」 之言出諸此。

兵不戢,必取其族。

杜預曰:族,類也。取其族,還自害也。

久將墊隘,隘乃禽也,不如速戰。

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小國之大災也。

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兵之設久 矣,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也。聖人以興,亂人以廢。 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 守宇。

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廷。

《杜預》曰:「言五官之長,專盛過節,則不居邊,細弱不勝任,亦不可居朝廷。」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

「威克其愛」,雖小必濟。

「乘亂」不祥。

「彼出則歸,彼歸則出。」「亟肄以罷之」,《多方》以誤之。 不讓則不和,不和則不可以遠征。

俘不干盟,兵不偪好。

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背大國不信,伐小國不仁。」「民保于城,城保于德。」

臣按:《左傳》中論戰伐之語頗多,其間多是引其所聞及古志,往往切於用兵之實,前代名將若關羽、岳飛輩皆喜觀《左傳》,有繇然也。臣故剟其要語載之,以為經武之要,使後世知三代以前兵法猶有存者如此,非但後世顓顓然用權謀變詐也。

《國語》:「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伐木不 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滅禍不自其 根必復亂。」

夫國「非忠不立,非信不固。」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外寇 知其釁而歸圖焉,己自拔其本矣。

擇福莫若重,擇禍莫若輕。

「委質為臣,無有二心。」「委質而筞死」,古之法也。 「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

《論語》:子曰:「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臣按:「萬世經武之要不出乎聖人」 ,此二語。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荀子》曰:「知莫大乎棄疑,行莫大乎無過,事莫大乎無 悔。至無悔而止矣,不可必也。」

聖人有誅而無戰,城守不攻,兵革不擊,不屠城,不潛 軍,不留眾,師不越時。

「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

《仁義》之兵,行于天下,「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 血刃,遠邇來服。」

戰如守,行如戰,有功如幸。

《老子》曰:「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禍莫大于輕敵》,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管子》曰:「攻堅則堅者瑕,攻瑕則瑕者堅。」

《莊子》曰:「聖人以必不必故多功,眾以不必必故無功。」 《揚子》曰:「御得其道,則天下狙詐咸作使;御失其道,則 天下狙詐咸作敵。」

《淮南子》曰:「良將之用卒也,同其心,一其力,勇者不得 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止如丘山,動如一體,五指之更 彈,不若拳手之一挃,萬人之更進,不如一人之獨至。」

臣按:《經》傳諸子言及武事者僅此,以後採兵書。

《司馬法》曰:「古者,逐奔不過百步,縱緩不過三舍,不窮 不能而哀憐傷病,成列而鼓,爭義不爭利,又能舍服, 知終知始。」

臣按:此所謂禮、仁、信、義、勇、智之六德也,蓋五常之中而加以勇,五常者,教也,而合之以勇,故曰「六德以時合教以為民紀」 之道也,自古之政也。

古者「國容不入軍,軍容不入國。」

「從命」為「上上賞」,犯命為「上上戮。」

介者不拜,兵車不式。城上不趨,危事不齒。

「賞不踰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罰不遷列」,欲民速 睹為不善之害也。

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廢其不欲,不能,于敵反是。 凡陳,行惟疏,戰惟密,兵惟雜。

物既章,目乃明,慮既定,心乃強。

凡戰之道,既作其氣,因發其政,假之以色,道之以辭。 凡戰之道,位欲嚴,政欲栗,力欲窕,氣欲閑,心欲一。 凡車以密固,徒以坐固,甲以重固,兵以輕勝。

凡戰,以輕行輕則危,以重行重則無功,以輕行重則 敗,以重行輕則戰。故戰相為輕重。

舍謹兵甲,行謹行列,戰謹進止。

凡戰,非陳之難,使人可陳難;非使可陳難,使人可用 難;非知之難,行之難。

凡民以仁救,以義戰,以智決,以勇鬥,以信專,以利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