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2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馬田穰苴之說,號曰《司馬穰苴兵法》。夫所謂古者《司 馬兵法》,周之政典也;所謂《司馬穰苴兵法》,太史遷之 所論,今博士弟子之所誦說者也。昔周公作政典,司 馬守之,以佐天子平邦國,而正百官,均萬民,故征伐 出于天子。及上廢其典,下失其職,而周衰矣,故征伐 出于諸侯。典之用舍,興壞繫焉。遷徒見七國、楚、漢之 戰,以詐勝,而身故未嘗行道也,遂以仁義為虛名,而 疑三代以文具,可謂不學矣。史遷稱博極群書,而其 論如此,所謂雖多奚為者也。臣謹按傳記所載《司馬 法》之文,今書皆無之,則亦非齊之全書也。然其書曰: 「禮與法表裡,文與武左右。」又曰:「殺人以安人,殺之可 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去戰,戰可也。」又曰: 「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民也。」此先王之政也,何所難 乎?至其說曰:「擊其疑,加其卒,致其屈,襲其規。」此穰、苴 之所知,秦、漢之所行,遷之所見,而謂先王為之乎?臣 惟墨子之拒,公輸匠之事也;武侯之屈,孟獲將之事 也。此百官群吏之能,非王法也。昔墨子為守,屈其一 世而不以守名,自惟其術有大者焉,墨子之所不為, 臣愚敢為陛下道哉!崇墉浚川,完廩眾民,可以守矣; 然而不守者民散。故曰:「地利不如人和也。」封溝委積, 所以保民也。民固矣,而後城郭可得而守也,禾粟可 得而食也,墨子之術可得而用也。不然,寇將保之,巧 何施焉?夫武侯之縱敵,務勝其心以持久,專意東方 而無後憂,可謂善畫矣。雖然,智以服人,可以終侯之 世不可繼也。此伯者之術也。君子制法,中材守之,所 謂百世之道也。《書》曰:「柔遠能邇,惇德允元。而難任人, 蠻夷率服。」又曰:「無怠無荒,四夷來王。」夫行法于身,而 效于四海之外,臣謂王者之功易也。臣聞先漢西羌 之叛,辛武賢則欲攻,趙充國則欲守。臣愚以謂充國 之議是也。後漢東羌之叛,張奐則欲廣恩,段熲則欲 極武。臣愚以謂皆非也。臣惟武賢之議,非為國遠計, 冒危要幸以自利耳。此邊吏之常能,國之大患。臣惟 充國之議有大焉。其說曰:「帝王之兵,以全取勝。」是以 謀而賤戰,戰而百勝,非善之善也。故先為不可勝, 以待敵之可勝。夫慮勝而戰,度德而攻,可謂善矣,非 全師坐勝之道也。不戰而勝,不攻而取,此充國所謂 善之善者,《屯田》是也。鹵所保者眾,所恃者地,奪其田 里,則人畜失職而眾不保矣。購之以利,則有辠者可 得,亡辠者可致,此坐支解鹵之道也。逸以待勞,久以 待變,亡費而有備,可謂善矣。臣猶以謂未也。兵久則 頓,役久則怠,內有盜賊乘閒之虞,外有四裔相因之 變,防患於未然,收利於將來,有先王之意焉。夫治外 與內異,譬之於家盜,在內,攻之可也;在外,備之可也。 千金之子不開門穴垣,與盜爭死,況于國乎?臣故曰: 充國之議是也。漢居蜀羌於三輔,與民雜處,而武備 不修,將吏不選,擾以致怨,利以啟貪,以故數叛。夫御 失其宜,殺之則怨,寬之則侮。張奐不惟其本,而襲儒 者之弊,以恩易武,力窮則服,利而復動,一切苟安,非 至計也。段熲窮兵以盡敵,此邊裔相攻,非中國之政 也。王者之師,務明善惡,罪人得則畏威,善人伸則懷 德,二者各得其一,臣故以謂皆非也。以臣之愚,敺之, 度塞限以封略,羈以恩信,完聚繕守,以待其來,則漢 長無事矣。臣聞王者之治邊裔,自治而已。譬諸身焉, 氣血外強,精神內守,則厲邪不干;本虛末弛,則風濕 暑寒乘閒而作,惟其所致,疾何能焉?其視外裔,不足 計曲直,校失得。備禦之道,因其盛衰,來則撫之,去則 已之,其「來不怡,其去不戚,外之也。」昔文王事昆夷,武 王通道,九夷八蠻,太王去邠,宣王薄伐,至於太原,因 時之宜,非異道也。太王,諸侯之事也。上無王,下無伯, 既不能拒,又不能去,是危道也。宣王,王者事也。拯民 以去亂,武之經也。逐之盡境,以限內外,天之制也。如 鳥之攫,如獸之搏,敺之則已,暴者為之,則覆「巢熏穴, 戮及麛卵,不可謂政。強則事之,文王是也;弱則懷之, 武王是也。兩強不相下則相傷,故下之以保民也。」《孟 子》曰:「仁者能以大事小,樂天者也;智者能以小事大, 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夫樂天者 與天同也,畏天者同於天也。高而能降以無我也,大 而能覆以無物也。物我兩忘」,君子之德也;以身與人 則身重,以身與天下則身輕。屈小以伸大,君子之事 也;以大事小,以賢事不肖,先人後身,所以為至德,而 賈誼以為倒置,此少年之氣,褊者之言也。故其論內 則欲削諸侯,外則欲擊匈奴以尊天子,其申、韓之餘 意乎?至其去國十里則憂壽不長,一失其職則涕泣 以卒,無以自容,其能容匈奴乎?《詩》云:「惟是褊心,是以 為刺。」誼之謂也。智有得失,才有能否,德則無不盡也。 充國可謂智矣,而內徙降羌令居,循致後患,務便於 近而忘其遠。夫料敵決勝,誠非儒者之能;見微慮遠, 建萬世之安,亦非武人文吏之所及也。臣聞禹伐有 苗,三旬不克,禹不以為恥,舜不以為罪。蓋德不懷則 修刑,刑不服則明德,君子固自反也。德刑更用,舜之 政也。自反而不責人,舜之所以賢也。以舜之政,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