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2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侯之子立為諸侯時事,太子為君,此正是封建諸侯之本。平日在學時,必擇其能為諸侯,則他日立為諸侯,有不可立者則不立也 。」 鄭鍔曰:「或有甲兵之事。國子隸於太子,其捍患也,不可無車甲,其在師也,不可無卒伍。諸子授之以車,使得以載乘;授之以甲,使得以自衛。又合之使為卒伍,各相連屬,又為之置軍中」 之有司,亦如司馬之類,得以統攝之,一切以軍法從事。蓋膏腴之習,有所恃而不用軍令者,治以軍法,則人知所畏矣。上言掌國子之倅,下言自帥國子而下,皆言國子而不及倅,豈非無事之時,國子隸於師保,惟有事與用兵,諸子兼將而統之歟 ?李嘉會曰:「太子之職,在於侍膳問安,朝夕侍君父者。」 今合國子自成一軍,得無任之重乎?其賢耶,固可無慮,不賢耶,能無可慮乎?是不然也。如漢太子監屯兵,必有子房為少傅,叔孫通為太傅。況周家太子師傅之官,最所謹重,苟不任師傅,寧不別有人乎?所可慮者,國子多與太子同學,人情密熟,或以情撓法,則將奈何?此所以貴乎以軍法治之也。

「《司馬》弗正」,「凡國正弗及。」

鄭康成曰:「弗,不也 。」 王氏曰:「司馬弗正,國正弗及,則是諸子正之,太子用之而已 。」 鄭鍔曰:「六軍之眾,司馬得而治之,國子隸於太子,雖司馬掌征伐之權,其有軍賦亦不得而正之。正謂軍賦也。」 此與為俊造之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鄉,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事異而意同 。黃氏曰:「不惟兵甲之事,凡國征賦皆弗及,所謂」 貴者、賢者皆舍,後世亦然。《春秋》楚有東宮六卒,至唐遂置太子六卒 。劉執中曰:「聖人防微,護國之根本,使諸侯卿大夫之子為太子之肘腋而倅於王也。司馬弗正,正者政也。司馬之政得正於鄉,遂及天下之諸侯,而不得施於諸子之卒伍也,則國之根本不可得以動搖矣。」 「凡國正弗及者,言冢宰之」 治,所以正六官、範諸侯也。唯弗及於諸子,則太子得以為王之腹心,而可以御群臣矣。周公之制,防微固本,旁及於此,而後代反以為怫者,蓋無三代所以教太子冑子之道也。是以先王之治,必先學校者,以能正人心而致其忠義於君父也。《文王世子》,其教者可見矣。

《司右》,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八人、徒 八十人。

鄭康成曰:「右,謂有勇力之士充王車右 。」 王氏曰:「人之左手不如右強,故車置勇力之士謂之右。」 王昭禹曰:「群右之長,所以謂之司右 。」 劉氏曰:「司右,群屬車之右,若王之五路。右其玉路金路者,下大夫也;右其象路者,上士也;右其戎路木路者,中大夫也。故司右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徒八十人者,皆群屬車之右也 。」 黃氏曰:「左主射,右持車,故司右與射人聯職,而虎賁以下扈從王者,列於其下。朝儀之位,大右、大僕、虎士列於路門右右,皆主衛從也。」 群右列於甲兵、戈盾、弓矢官之下,不聯大右,甲兵嚴飭,而後戎車駕事之序當如此。司右雖主群右之政令,而其秩卑於僕、御、御射,固高於右也。戎右,中大夫,其事重也。

掌群右之政令。

鄭鍔曰:「或謂乘車之路,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勇力之士在右,車必有右,況王之五路乎?今攷之《經》,有道右,有齊右,有戎右,而玉路、田路俱無右。先儒謂齊右兼玉路之右,戎右兼田路之右,然則玉路以祀,金路以賓,皆文事之容;戎路以即戎,田路以田以鄙,皆武事之容,故獨以兼之。司右乃眾右之長,群右皆其所統」 治也 。李嘉會曰:「戎右,齊右。道右,天子乘車之右,皆中大夫、下大夫,非司右之屬也。司右之右,乃兵車之右,用以征行侵伐,故凡國中之有勇力者皆屬焉。一旦有事,則取之以為右。」

凡軍旅會同,合其車之卒伍,而比其乘,屬其右。

鄭鍔曰:「王有軍旅會同之事,以車從。車之卒伍,亦如萬民之卒伍,司右令之,使相聯屬也。比其乘,使車皆有行列;屬其右,使車右皆有統攝 。」 賈氏曰:「《左傳》云:『其君之戎,分為二廣,廣有一卒,卒偏之兩』。《司馬法》:『二十五乘為偏,百二十五乘為伍,是車之卒伍也 』。王氏曰:『車之卒伍,車僕所謂車之萃也。比其乘,則比其乘之』」 馬使齊力;「屬其右」 ,則屬其右之人使同心 。黃氏曰:「凡乘王倅車者皆比之,而其右皆屬之。司右主車,故獨合車之卒伍。古法五人為伍,百人為卒,後世兵法有以七十五人將重車,合一車而為百人。」

凡國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屬焉,「掌其政令。」

鄭康成曰:「勇力之士屬焉者,選右當於中。《司馬法》曰:『弓矢圍,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長以衛短,短以救長 』。」 鄭鍔曰:「為車右者,勇力之士皆用五兵者也。五兵非人之所能用,而勇力過人者,尤非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