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3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北,阿朮二萬戶屯河南,以備調遣。餘丁定其版籍,編 入行伍,俾各有所屬,遇征伐則遣之。」 又按《志》,「十五 年五月,總管胡翔請還侍衛軍。先是宿州蘄縣等萬 戶府士卒百人。有旨俾充侍衛軍。後從僉省嚴忠範 征西川。既而嘉定重慶夔府皆下,忠範回軍留西道, 翔上言從之。九月,以總管張子良所匿軍二千二百 二十二人充侍衛軍士。」

至元十六年,罷五翼探馬赤重役軍,括造砲軍匠至 京師,又選南軍充侍衛者二萬人。詔發新附軍及蒙 古、漢軍戍碉門、魚通、𥟖、雅定,江南上中下路,各置達 魯花赤。又調江南軍戍太原、大名、衛州,蒙古軍、河西 軍戍斡端城。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六年「春正月壬子,罷五翼探馬 赤重役軍。二月,詔湖南行省于戍軍還塗,每四五十 里立安樂堂,疾者醫之,饑者廩之,死者槁葬之,官給 其需。三月壬子,囊加帶括兩淮造回回砲新附軍匠 六百,及蒙古、回回、漢人新附人能造砲者,俱至京師。 夏四月,詔諭揚州行中書省選南軍精銳者二萬人, 充侍衛軍,併發其家赴京師,仍給行費鈔萬六千錠。」 六月,詔「發新附軍五百人、蒙古軍百人、漢軍四百人, 戍碉門、魚通、黎、雅。」秋七月,置東宮侍衛軍。定江南上、 中路置達魯花赤二員,下路一員。敕發西川蒙古軍 七千、新附軍三千付皇子安西王。己未,以朵哥麻思 地之算木多城為鎮西府。敕「以蒙古軍二千、益都軍 二千、諸路軍一千、新附軍五千,合萬人,令李庭將之。」 八月,調江南新附軍五千駐太原,五千駐大名,五千 駐衛州。九月乙丑,以忽必來、別速台為都元帥,將蒙 古軍二千人、河西軍一千人戍斡端城。十一月乙卯, 罷太原、平陽、西京、延安路新簽軍還籍。罷招討使劉 萬奴所管無籍軍願「從大軍征討者。」 按《兵志》:「十六 年正月,罷五翼探馬赤重役軍。三月,括兩淮造回回 砲新附軍匠六百人,及蒙古、回回、漢人、新附人能造 砲者至京師。」五月,淮西道宣慰司官昂吉兒請招諭 亡宋通事軍,俾屬之麾下。初,亡宋多招納北地蒙古 人為通事軍,遇之甚厚,每戰皆列於前行,願效死力。 及宋亡,無所歸,朝議欲編入版籍,未暇也。人人疑懼, 皆不自安。至是昂吉兒請招集列之行伍,以備征戍, 從之。九月,詔河西地未僉軍之官及富強戶有物力 者,僉軍六百人。十月,壽州等處招討使李鐵哥請召 募有罪亡命之人充軍,其言「使功不如使過。」始,南宋 未平時,蒙古諸色人等因得罪,皆亡命往依「焉。今已 平定,尚逃匿林藪。若釋其罪而用之,必能效力,無不 一當十者矣。」十一月罷太原、平陽、西京、延安路新僉 軍還籍。 又按《志》:十六年四月,選揚州省新附軍二 萬人,充侍衛親軍,併其妻子遷赴京師。 又按志:十 六年二月,命萬戶孛朮魯敬領其麾下舊有士卒,守 湖州。先是,以唐鄧、均三州士卒二百八十八人屬敬 麾下,後遷戍江陵府,至是還之。四月,定上都戍卒用 本路元籍軍士。國制,郡邑鎮戍士卒皆更相易置,故 每歲以他郡兵戍上都,軍士罷子轉輸。至是,以上都 民充軍者四千人,每歲令備鎮戍,罷他郡戍兵。六月, 碉門、魚通及黎、雅諸處民戶,不奉國法,議以兵戍其 地,發新附軍五百人、蒙古軍一百人、漢軍四百人,往 鎮戍之。七月,以西川蒙古軍七千人、新附軍三千人 付皇子西安王。命闍里鐵木兒以戍杭州軍六百九 十人赴京師。調「兩淮招討小廝蒙古軍,及自北方迴 探馬赤軍代之。」八月,調江南新附軍五千駐太原,五 千駐大名,五千駐衛州。又發探馬赤軍一萬人,及夔 府「招討張萬之新附軍,俾四川西道宣慰使也罕的 斤將之,戍斡端。」 又按《志》:「至元十六年,分大都南北 兩城兵馬司,各主捕盜之任。南城三十二處,弓手一 千四百名。北城一十七處,弓手七百九十五名。」 按《續綱目》:十二月,元增置宿衛。元宿衛皆領於四怯 薛,以太祖功臣博爾忽、博爾朮、木華𥟖、赤老溫四族, 世領怯薛之長。怯薛者,猶言「分番宿衛」也。年勞既久, 即擢為一品。或以才能任使,貴盛雖極一日歸至內 庭,則執事如故。其後怯薛增至四千八百衛,而累朝 斡耳朵怯薛尢多,國之大費,每靡於此。

至元十七年,詔「禁侍衛軍供匠役,遣兵戍魚通、黎、雅 及居庸關口。以蒙古侍衛總管為親軍都指揮使司」, 又遷調江南鎮戍軍官,及以蒙古軍更戍潭州,又益 八番戍卒。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七年「春正月丁卯,詔毋以侍衛 軍供工匠役。三月丙午,敕東西兩川發蒙古、漢軍戍 魚通、黎、雅。夏四月甲午,敕軍戶貧乏者還民籍。五月 辛丑朔,樞密院調兵六百守居庸關南北口。秋七月 辛丑,廣東宣慰使帖木兒不花言,諸軍官宜一例遷 轉,江淮郡縣首亂者誅沒其家。官豪隱庇佃民不供 徭役,宜別立籍。各萬戶軍交參重役,宜發還元翼。」詔 中書省、樞密院、翰林院集議以聞。戊辰,命范文虎等 招集避罪附宋蒙古、回回等軍。八月乙亥,蒙古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