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3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司,總率親從,嚴護周匝,參錯禁旅,權亞殿巖。漢以儒 生位執戟,唐以勳臣子弟備宿衛,今請專以知閤御 帶兼領。」

嘉定三年夏五月庚戌,以江陵忠勇軍為「御前忠勇 軍。」

按:《宋史寧宗本紀》云云。

嘉定四年夏六月辛丑,更定四川諸軍軍額。

按:《宋史寧宗本紀》云云。

嘉定七年,置「嘉定邊丁。」

按《宋史寧宗本紀》,「七年夏六月丁巳,置嘉定府邊丁 二千人,以備蠻。」

按《續文獻通考》:「七年六月,置嘉定府邊丁二千人以 備蠻,命置安撫諸司給其費。於是籍土丁之壯健者 二千人,月廩之,俾守諸寨。蠻人聞知邊頭有備,憚之, 自是不敢輕出抄掠。」

嘉定九年,置「馬軍司水軍」,命諸州招填軍籍。定諸軍 遷補例,遷天水軍於舊縣。

按《宋史寧宗本紀》,九年春正月,置馬軍司水軍。丙子, 命諸州招填軍籍。辛巳罷。 按《兵志》:嘉定中,樞密院 言,「諸軍轉員遷補,務在均一。如內諸班直,循舊格排 連,積習既久,往往超躐升轉,後名反居前列,高下不 倫,甚失公平之意。今參酌前後例格,均次資序。其一 曰:內殿直左第一班副都知轉東西班西第二都知, 內」殿直左第二班副都知轉散直左班都知。其二曰 散員左第二班副都知升內殿直左第一班副都知; 《散員右》第一班副都知升內殿直右第一班副都知。 其三曰散員右第一班副都知升內殿直右第一班 副都知;《散員左》第二班副都知升內殿直右第二班 副都知。其四曰散指揮左第一班副都知升散員左 第一班副都知;散指揮,右第一班副都知升散員右 第一班副都知,其五曰散指揮,左第二班副都知升 散員左第二班副都知;散指揮,右第三班副都知升 右第二班副都知,其六曰散都頭,左班副都知升散 指揮,左第一班副都知;散都頭,右班副都知升散指 揮,右第一班副都知,其「七曰散祗候,左班副都知升 散指揮,左第一班副都知;散祗候,右班副都知升散 指揮,右第二班副都知」;其八曰內殿直左第一班押 班遷轉東西班、西第一班副都知;內殿直右第一班 押班轉東西班、西第三班副都知。以上各係升四名 外,御龍直、御龍左第一直十將轉御龍弓箭直副都 頭,御龍「直右第一直十將轉御龍弩直副都頭,御龍 骨朵子直左第一直十將升御龍左第一直十將,御 龍弩直左第一直十將升御龍弓箭左第三直十將 係各升六名。」於是超躐積習之弊,盡革而為定制。 按《續文獻通考》,九年正月命諸州招填軍籍,十二月 遷天水軍於舊縣,置知軍以下官。

嘉定十一年,命四川制置司招進忠義人,有司請汰 老弱。

按《宋史寧宗本紀》,十一年五月乙亥,命四川制置司 招進忠義人。 按《兵志》:嘉定十一年,臣僚言,「今軍政 所先,莫如汰卒。謂如千兵中有百人老弱,遇敵先奔, 即千人皆廢矣。乞嚴敕中外將帥,務覈其實。其省併 法自咸平始。」建炎以後,臣僚屢言軍額有闕,則併隸 一等軍分,足其舊額,以便教閱。而指揮制領將佐之 屬,「亦或罷或省,悉從其請。」蓋當多事之秋,患兵之不 足,望增補以壯軍容。事既寧息,患其有餘,必併省以 覈軍實,意則在乎少蘇民力也。

按《續文獻通考》:嘉定八年,命利州路安撫司招刺忠 義人。十一年,命四川制置司招集忠義人,忠義人立 功,其賞視官軍。司令許應龍奏曰:「夫紓一時之急者, 不得不為權宜之舉。防後日之患者,不可不為強本 之計。賴忠義之人以紓一時之急,豈非權宜之舉乎? 練官軍以防後日之患,豈非強本之計乎?粵自京口 之舟失於警備之不嚴,泗水之師衄於揣度之不審, 既而決淮陰之勝,以挫敵人之鋒者,忠義之力也。邇 者烽燧告警而敵情叵測,遊騎出沒而疆場靡寧,未 幾奏濠梁之捷,以申吾中國之威者,又忠義之力也。 雖然,此特權宜之舉,而強本之計又有不容緩者。蓋 元氣既固,外邪自消,吾之威令苟伸」,則英雄豪傑之 徒,莫不俛首屈意於其下。然則官軍者豈非今日之 所當振乎?官軍振則根本強,根本強則忠義之人可 以為吾之助而不能為吾之患,此亦漢以南北軍相 制之遺意。苟以其脆弱難用,不加激勵,而攘卻之功 一切倚辦於忠義,彼將謂秦無人,萬一恃強而驕蹇, 挾功而邀求,不厭其欲,其能帖然而無譁乎?況吾之 虛實彼所熟知,苟一搖足,何以制之?且今之官兵非 不多也,器甲非不利也,廩食非不繼也,以此禦戎,何 患不濟?苟能練其驍銳,嚴其紀律,日夕淬礪,常若寇 至。迨遇敵之際,則功多者有厚賞,不進者有顯戮,毋 徇私意而為之重輕,毋事姑息而為之容隱,則怯者 奮而為勇,弱者轉而為強,兵威振勵,隱然有猛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