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6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六十卷目錄

 兵制部總論四

  古今治平略葉水心宋兵制論

  荊川稗編陳傅良春秋兵制論 論漢兵制 東漢州兵論 易袚漢南北軍始末

  論 林駉漢南北軍考異 軍政 李氏論擇帥以練民兵

戎政典第六十卷

兵制部總論四

朱健古今治平略

《葉水心宋兵制論》

「自唐至德以後,節度專地以抗上令,喜怒叛服,在于 晷刻,而藩鎮之禍,當時以為大異矣。然國擅于將,猶 可言也。未久而將擅于兵」,將之所為,唯兵之聽,遂以 劫脅朝廷。故「國擅于將,人皆知之,將擅于兵,則不知 也。」大曆、貞元之閒,節度固已為士卒所立,唐末猶甚。 而五代接於本朝之初,人主之興廢,皆群卒為之推 戴,一出天下俯首聽命而不敢較,而論者特以為其 憂在於藩鎮,豈不疏哉?太祖既稍收節度兵柄,故汰 兵使極少,治兵使極嚴,所以平一僭亂、威服海內者, 太祖統御紀綱之力,非恃兵以為固者也。召募之日 廣,供餽之日增,蓋端拱、淳熙以後,契丹橫不可制而 然爾。康定、慶曆謀國日誤,恃兵為國之說,大熾不禁, 而天下始有百萬之兵,弱天下以奉兵,而其治無可 為者矣。乃上下方揚揚然以為得計,為之治文書,聚 財賦,盡用衰世裒刻之術,取于民以啗之而猶不足; 及其不可用也,則又為之俛首事敵,而使之自安營 伍之中。故王安石欲為神宗講所以銷兵之術,知兵 之不勝養而不悟;籍「兵之不必多,教諸路保甲至四 五十萬,陰欲以代正兵。正兵不可代而保甲化,天下 之民皆為兵,于是虛耗之形見,而天下之勢愈弱矣。 元祐廢罷保甲,史臣以為太祖設階級之法,什伍壯 士,以銷奸雄之心。兵制最明,而百餘年無禍亂。」王安 石不足以知此者,《實錄》所載,蓋當時議論之本原也。 雖然,王安石則信不足以知此,而不為王安石者,豈 能知之哉!至紹聖以後,則又甚矣,保甲復治,正兵自 若,內外俱耗,本末並虛。大觀、政和中,保甲之數至六 十七萬,二法皆弊,名具實亡,軍制大壞,而士卒不能 被甲荷戈,平民相更,化為盜賊。幹離不始,挾兵纔萬 餘,長驅而至,莫有敵者。倉卒遣人召白,徒「以勤王。京 師失守,則勤王之人寇掠遍天下矣。」嗚呼!養兵以自 困,多兵以自禍,不用兵以自敗,未有甚于本朝者也。 自靖康破壞,諸將自誇豪雄,劉光世、張俊、吳玠兄弟、 韓世忠、岳飛各以成軍雄視海內,其玩寇養尊無若 劉光世,其任數避事無若張俊。當是時也,廩稍惟其 所賦,功勳惟其所奏,將校「之祿多于兵卒之數。朝廷 以轉運使主餽餉,隨意誅剝,無復顧惜,志意盛滿,仇 疾互生,而上下同以為患矣。」及張俊收光世兵權,制 馭無策,一旦殺帥,卷甲而遁。其後秦檜慮不及遠,急 於求和,以屈辱為安者,蓋憂諸將之兵未易收,寖成 疽贅,則非特北方不可取,而南方亦未易定也。故約 諸軍支遣「之數,分天下之財,特命朝臣以總領之,以 為喉舌出納之要。諸將之兵盡隸御前,將帥雖出于 軍中,而易置皆由于人主,以示臂指相使之勢,向之 大將或殺或嚴,惕息俟命,而後江左得以少安。故知 其為深患者,若此而已。雖然,以秦檜之慮不及遠也, 不止以屈辱為安,而直以今之所措者為大功,疲盡 南方之財力,以養此四大兵,惴惴然常有不足之患, 檜徒坐視而不恤也。後來者習見以為當然,故朝廷 以四大兵為命而困民財,四都副統制因之而侵削 兵食,內臣貴倖因之以握制將權,蠹弊相承,無甚于 此。而況不戰既久,老成消耗,新補惰偷,堪戰之兵十 無四五,氣勢懦弱,加以役使,家小日增,生養不足,怨 嗟嗷嗷,聞于中外。蓋祖宗竭天下之財以養天下之 兵,前世之所無有;而今日竭南方之財以養四屯駐 之兵,又祖宗之所無有也。且廂軍供雜役,禁軍教戰 守,弓手為縣之巡徼,土兵為鄉之控扼。夫供役有兵, 備戰有兵,巡徼有兵,控扼有兵。大州四五千人,中州 三千人,小州二」千人。計一兵之費,其正廩給之者居 其一焉。因兵而置營伍將校,其上則路分鈐轄、總管 者居其一焉;恩賜閱視、借請券食者居其一焉。緣兵 之蠹弊,虧公病私者,又居其一焉。民之所謂第一等 戶,盡其賦入不足以衣食一兵。今州郡二稅之正籍 盡以上供者,及酒稅窠名盡以上供者,朝廷既自養 「大兵,而州郡以其自當用度者,又盡以養廂、禁、土兵, 又有配隸罪人,牢犴充塞,亦州郡所養。然則財安得 不匱而民安得不困乎?夫所以養兵者,為其有事而 戰,不為其無事而備也。無事而備,則必有不養之兵 而後可。今養之於無事,竭州縣之力以衣食之,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