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7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禁糾邦國,以蒐狩習戎旅,不教人戰,是謂棄之。宜差 使於兩京及諸州簡取十萬人,務求灼然驍勇,不須 限以蕃漢,皆放番役差科。惟令團伍教練,辨其旗物, 簡其車徒,習攻取進退之方,陳威儀貴賤之等,俾少 長有禮,疾徐有節,將以伐叛懷服,保大定功,協於師」 貞,以弘武備。

臣按:唐元宗嗣位未久即行講武,其後又詔兩京諸州簡選教練,其不忘武備有如此者。

宋太祖建隆二年十一月,講武於近郊,六軍之容甚 盛。帝每御講武殿,親臨教閱。其法:刻木為箭鏃,裹以 氈罽,命強者兩兩相射,避即捶之,取其不避者。又以 木梃為馬檛,施諸韋槊,俾馳騎相擊,取其尤勝者,各 分等級,以遷隸之。自是師旅皆精銳。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詔築講武堂於西郊。九月大閱, 上與從官登而觀焉。是冬,又觀飛山兵射連弩,發機 石於臺下。又淳化五年八月,召天武士卒教射於殿 庭,弓力有至石三斗,以引強平射者為上等,艱於引 滿者別為一等,其諸淺軟者又為一等,各量其材力 而遷隸之。至道元年,又閱禁旅,有挽強至一石五斗, 連三十發而有餘力。又令騎兵、步兵各數百東西列 陳,挽強彀弩,視其進退,發矢如一,容止中節。上曰:「此 殿庭閒數百人耳,猶兵威可觀,況堂堂之陳,數萬成 列者乎?」

臣按:宋之太祖、太宗起自兵閒,故知武事不可弛,而為講校如此。

太宗選軍中勇士,教以劍舞,皆能擲劍凌空,繞身承 接,妙捷如神。每契丹使至賜宴,乃出以示之,凡數百 輩,袒裼鼓譟,挺刃而入,各獻其技,霜鋒雪鍔,飛躍滿 空。及親征太原,巡城耀武,必令劍舞前導,觀者神聳。

臣按:秦人以講武為《角觝》之戲,則太宗此舉不為無所本也。是雖非三代之制,然亦足以懾伏外裔,使彼知我中國之人亦有如此巧捷之技能,不敢自恃其猛鷙而輕我中國也。後世所謂角觝之戲日巧一日,其間有妙捷如神者,非積以歲月之久、演試之勤,不能造其極如此也。習成之後止以資人笑樂,顧於訓練軍伍之法,苟應故事,有同兒戲,是以真為假,而以假為真也。今日操練軍士,誠使馳馬擊刺者,皆能如優人之《角觝》,每遇外裔朝貢燕享之際,出以示之,使彼目眩而神聳,是亦不戰而屈人之兵之一計。

真宗咸平二年,大閱諸軍,詔有司擇地於含暉門外 之東,武村為廣場,憑高為臺,臺上設屋,搆行宮。其夜 三鼓,殿前侍衛馬步諸軍分出諸門。詰旦,帝乘馬,從 官並戎服至行宮。諸軍陳於臺前,左右相向,步騎交 屬,亙二十里,諸班衛士翼從於後。有司奏「成列」,帝升 臺東向,御戎帳,召從臣坐觀之。殿前都指揮使執五 方旗以節進退,又于兩陣中起候臺相望,使人執旗 如臺上之數以相應。初舉黃旗,諸軍旅拜。舉赤旗則 騎進,舉青旗則步進。每旗動則鼓駴,士譟,聲震百里 外,皆三挑乃退。次舉白旗,諸軍復再拜,呼萬歲。有司 奏「陳堅而整,士勇而厲」,欲再舉,詔止之,遂舉黑旗以 振旅。

仁宗康定元年,帝御便殿閱諸軍陳法,言者謂諸軍 止教坐作進退,雖整肅可觀,然臨敵難用。請自今遣 官閱陳畢,令解鐙以弩弓射。營置弓三等,自一石至 八斗;弩四等,自二石八斗至二石五斗,以次閱習。詔 行之陜西、河東、河北路。是歲,詔:教士不衽金甲,緩急 不足以應敵。自今諸軍各予鎧甲十、馬甲五,令迭披 帶。又命諸軍班聽習雜武技,勿輒禁止。

臣按:議者謂諸軍止教坐作,進退雖整肅可觀、臨敵難用,可謂切中教閱之弊。夫戰必用兵,而五兵皆莫利于弓矢,故操以弓矢為大用,諸凡軍士各執一器如鎗刀之類,然皆必兼以弓矢焉,是則長短之兵各具于一人矣。每月三操之際而以一日專習長兵,校其能否高下以為賞罰,必全軍皆善射之人則可以無敵於天下矣。又「人情由難及易易,由輕入重難。」 今之操兵者,往往不擐甲而輕衣,而所執之兵,又用輕物代之,一日遇敵,驟加以厚甲重器,必至於顛躓矣。此亦操兵者之所當知。

种世衡知環州,課吏民射,有過失射中則釋其罪,有 辭某事、請某事,輒因中否而予奪之,人人自厲,皆精 于射,自是數年敵不近環境。

仁宗時,賦近畿戶出馬備邊,民以為病。沈括言:「北地 多馬而人習騎戰,猶中國之工彊弩也。今舍我之長 技,強所不能,何以取勝?」又邊人習兵,惟以挽彊定最, 而未必貫革,謂宜以射遠入堅為法。

吳玠論所以制勝金人之策,謂:「金人弓矢不若中國 之勁利,中國士卒不若金人之堅耐。吾常以長技洞 重甲于數百步外,則其衝突固不能相及。」

臣按:自古以弓弩為中國之長技,古之名將所以守邊禦敵者往往以是取勝,載之史冊可考也。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