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8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思靜振勝,允文維記,昭告周行,維旌所在,收武釋賄,

無遷厥里,官校屬職,因其百吏,公貨少多,賑賜窮士, 救瘠補病,賦均田布,命夫復服,用損憂恥,孤寡無告, 獲厚咸喜。咸問外戚,書其所在,遷同氏姓,位之宗子, 率用十五綏用。安?教用顯允,若得父母。寬以政之, 孰云不聽。聽言靡悔,遵養時晦。晦明遂語,于時允武。 死思復生,生思復所。人知不棄,愛守正戶。上下和協, 靡敵不下。執彼玉珪,以居其宇。庶民咸耕,童壯無輔。 無拂其取,通其疆土。民之望兵,若待父母。是故天下, 一旦而定,有四海。

《大武解》

「武有六制:政、攻、侵、伐、搏、戰。善政不攻,善攻不侵,善侵 不伐,善伐不搏,善搏不戰。政有四戚、五和,攻有四攻、 五良,侵有四聚,三斂,伐有四時,三與,搏有三哀,四赦, 戰有六厲,五衛,六庠,五虞、四戚」:一內姓,二外婚,三友 朋,四同里。五和:一有天無惡,二有人無郄,三同好相 固,四同惡相助,五遠宅不薄。此九者,政之因也。四攻 者,一攻天時,二攻地宜,三攻人德,四攻行利。五良:一 取仁,二取智,三取勇,四取材,五取藝,此九者,政之開 也。「四聚:一酌之以仁,二懷之以樂,三旁聚封人,四設 圍以信,三斂,一男女比,二工次,三祇人死。此七者,侵 之酌也。四時:一春違其農,二夏食其穀,三秋取其刈, 四冬凍其葆。三興,一政以和時,二伐亂以治,三伐饑 以飽」,此七者,伐之機也。《三哀》:一要不羸,二喪人,三擯 厥親,四赦:一勝人必羸,二取威信復,三人樂生身,四 赦民所惡,此七者,搏之來也。《六厲》:一仁厲以行,二智 厲以道,三武厲以勇,四師厲以士,五校正厲御,六射 師厲伍。《五衛》:一明仁懷恕,二明智輔謀,三明武攝勇, 四明材攝士,五明藝攝官,五虞。一鼓走疑,二備從來, 三佐軍舉旗,四采虞人謀,五後動撚之。無競惟害,有 功無敗。

《大明武解》

畏嚴。《大武》曰:「惟四方,畏威乃寧。天作武修,戎兵以助, 義正違順,天行五官,官候厥政,謂有所亡。城廓溝渠, 高厚是量。既踐戍野,備慎其殃,敬其嚴,君乃戰赦,十 藝必明。加之以十因,靡敵不荒。陣若雲布,侵若風行。 輕車翼衛,在戎二方。我師之窮,靡人不剛。」十藝:一大 援,二明從,三餘子,四長興,五伐人,六刑餘,七三疑,八 「《間書》,九《用少》,十《興怨》,十因,一《樹仁》,二《勝欲》,三《賓客》,四 《通旅》,五《親戚》,六《無告》,七《同事》,八《程巧》,九。」能十利事, 藝因伐用,是謂「強轉。」應天順時。時有寒暑風雨饑疾, 民乃不處,移散不敗,農乃商賈,委以淫樂,賂以美女, 主人若扙。《至城下》「高堙臨內,日夜不解。方陣並功, 云何能禦?雖易必敬,是謂明武。城高難平,湮之以土, 開之以走路。俄傳器,櫓,因風行火,障水水下。惠用元 元,文誨其寡。旁隧外權,隳城湮溪。老弱單處,其謀乃 難。既克和服,使眾咸宜。竟其金革,是謂大夷。」

《小明武解》

凡攻之道,必得地勢,以順天時。觀之以今,稽之以古, 攻其逆政,毀其地阻,立之五教,以惠其下,矜寡無告, 實為之主。「五教允中,枝葉代興。國為偽巧,後宮飾女, 荒田逐獸,田獵之所,游觀崇臺,泉池在下,淫樂無既, 百姓辛苦,上有困,令乃有極。」上困下騰,戎遷其野。 敦行王法,濟用金鼓。降以列陣,無悅怒。按道攻巷, 無襲門戶,無受貨賂,攻用弓弩,上下禱祀,靡神不下。 具行衝梯,振以長旗。懷戚畏終,左右憤勇。無食六畜, 無聚子女。群振若電,造于城下。鼓行參呼,以正什伍。 上有軒冕,斧鉞在下。勝國若化,故曰《明武》。

《柔武解》

維王元祀一月,既生魄,王召周公旦曰:「嗚呼!維在文 考之緒功。維周禁五戎,五戎不禁,厥民乃淫。一曰土 觀,幸時政匱不疑,二曰獄讎刑蔽,奸吏濟貸,三曰聲 樂。」闕二字「飾女滅德。」四曰「維勢是輔,維禱是怙。」五曰「盤 游安居,枝葉維落。」五者不距,自生戎旅。故必以德為 本,以義為術,以信為動,以成為心,以決為計,以節為 勝,務在審時,紀綱為序,和均。里,以匡辛苦見寇。 《戚靡》適無。勝國若化,不動金鼓,善戰不鬥,故曰「柔 武。」四方無拂,奄有天下。

《大開武解》

維王一祀二月,王在酆密命訪於周公旦,曰:「嗚呼!余 夙夜維商,密不顯誰和,告歲之有秋。今余不獲其落, 若何?」周公曰:「茲在德,敬在周,其維天命。王其敬命,遠 戚無干,和無再失,維明德無佚,佚不可還,維文考恪 勤。戰戰何敬,何好何惡?時不敬,殆哉!」王拜曰:「允哉!余 聞:國有四戚、五和、七失、九因、十淫,非不敬,不知今而 言維格。余非廢善以自塞,維明戒是祗。」周公拜曰:「茲 順天,天降寤于程,程降因于商,商今生葛,葛右有周。 維王其明,用《開和》之言。言孰敢不格。四戚:一內同外, 二外婚姻,三官同師,四哀同勞。五和:一有天,維國,二 有地,維義,三同好,維樂,四同惡,維哀,五遠方不爭。七 失:一立在廢,二廢在祗,三比在門,四謟在內,五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