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1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雖復君之神武,必不能當也。今日之機,萬不可失。既 剋都邑,劉裕雖還,無能為也。君若不同,便當率始興 之眾,直指尋陽。」循甚不樂此舉,無以奪「其計」,乃從之。 初,道覆密欲裝舟艦,乃使人伐船材於南康山,偽云 「將下都貨之。」後稱力少不能得致,即於郡賤賣之,價 減數倍。居人貪賤,賣衣物而市之。贛石水急,出船甚 難,皆儲之,如是者數四,故船版大積,而百姓弗之疑。 及道覆舉兵,按賣券而取,無得隱匿者。乃併力裝之, 旬日而辦。遂舉眾寇南康、廬陵、豫章諸郡守相皆委 任奔走。鎮南將軍何無忌率眾距之,兵敗被害。循遣 道覆寇江陵,未至,為官軍所敗,馳走告循曰:「請并力 攻京都,若剋之,江陵非所憂也。」乃連旗而下,戎卒十 萬,舳艫千計,敗衛將軍劉毅於桑落洲。逕至江寧,道 覆素有膽決,知劉裕已還,欲乾沒一戰,請於新亭至 白石,焚舟而上,數道攻之。循多謀少決,欲以萬全之。 一作為計,固不聽。道覆以循無斷,乃歎曰:「我終為盧公 所誤,事必無成。使我得為英雄驅馳,天下不足定也。」 裕懼其侵軼,乃柵石頭,斷祖浦以距之。循攻柵不利, 船艦為暴風所傾,人有死者。列陣南岸,戰又敗績。乃 進攻京口,寇掠諸縣無所得。循謂道覆曰:「師老矣,弗 能復振,可據尋陽,并力取荊州,徐更與都下爭衡,猶 可以濟。」因自蔡洲南走,復據尋陽。裕先遣群率追討, 自統大眾繼進,又敗循於雷池,循又遁還豫章。乃悉 力柵斷左里。裕命眾攻柵,循眾雖死戰,猶不能抗。裕 乘勝擊之,循單舸而走,收散卒得千餘人,還保廣州。 裕先遣孫處從海道據番禺城,循攻之不下,道覆保 始興,因險自固。循乃襲合浦,剋之。進攻交州,至龍編, 刺史杜慧度譎而敗之。循勢屈,知不免,先鴆妻子十 餘人,又召妓妾問曰:「我今將自殺,誰能同者?」多云:「雀 鼠貪生,就死實人情所難。有云:『官尚當死,某豈願生』!」 於是悉鴆諸辭死者,因自投於水,慧度取其尸斬之, 及其父嘏,同黨盡獲,傳首京師。

按《宋書高祖本紀》:「公之北伐也,徐道覆仍有闚𨵦之 志,勸盧循乘虛而出,循不從。道覆乃至番禺說循曰: 『本住嶺外,豈以理極於此?正以劉公難與為敵故也。 今方領兵堅城之下,未有旋日,以此思歸,死士掩襲, 何劉之徒如反掌耳。不乘此機而保一日之安,若平 齊之後,息甲養眾,不過一二年間,必璽書徵君。若劉 公自率眾至豫章,遣銳師過嶺,雖復將軍神武,恐必 不能當也。今日之機,萬不可失。既剋都邑,傾其根本, 劉公雖還,無能為也』。」循從之,乃率眾過嶺,寇南康、廬 陵、豫章諸郡,郡守皆委任奔走。於時平齊問未至,即 馳使徵公。公之初克齊也,欲停鎮下邳,清盪河洛。既 而被徵使至,即日班師。時何無忌與徐道覆戰於豫 章,敗績,無忌被害,內外震駭。朝廷欲奉乘輿北走就 公,尋知賊定未至,人情小安。公至下邳,以船運輜重, 自率精銳步歸。至山陽,聞無忌被害,則慮京邑失守, 乃卷甲兼行,與數十人至淮上,問行旅以朝廷消息。 人曰:「賊尚未至,劉公若還,便無所憂也。」公大喜,單船 過江,逕至京口,眾乃大安。四月癸未,公至京師,解嚴 息甲。撫軍將軍劉毅抗表南征。公與毅《書》曰:「吾往習 擊妖賊,曉其變態,新獲奸利,其鋒不可輕。宜須裝嚴 畢,與弟同舉。」又遣毅從弟藩往止之。毅不從,舟師二 萬,發自姑孰。循之初下也,使道覆向尋陽,自寇湘中 諸郡。荊州刺史道規遣軍至長沙,為循所敗。逕至巴 陵,將向江陵。道覆聞毅上,馳使報循曰:「毅兵眾甚盛, 成敗事係之於此,宜并力摧之。若此克捷,天下無復 事矣。根本既定,不憂上面不平也。」循即日發巴陵,與 道覆連旗而下,別有八艚艦九枚,起四層,高十二丈。 公以南藩覆沒,表送章綬,詔不聽。五月,劉毅敗績於 桑落洲,棄船步走,餘眾不得去者,皆為賊「所擒。」初,循 至尋陽,聞公已還,不信也。既破毅,乃審凱入之問,並 相視失色。循欲退還尋陽,進平江陵,據二州以抗朝 廷。道覆謂宜乘勝徑進,固爭之,疑議多日,乃見從。毅 敗問至,內外洶擾。於時北師始還,多創痍疾病,京師 戰士不盈數千。賊既破江、豫二鎮,戰士十餘萬,舟車 百里不絕,奔敗還者,並聲其雄盛。孟昶、諸葛長民懼 寇漸逼,欲擁天子過江,公不聽,昶固請不止。公曰:「今 重鎮外傾,強寇內逼,人情危駭,莫有固志。若一旦遷 動,便自瓦解土崩,江北亦豈可得至?設令得至,不過 延日月耳。今兵士雖少,自足以一戰;若其克濟,則主 臣同休。苟厄運必至,我當以死衛社稷,橫尸廟門,遂 其由來以身許國之志,不能遠竄於草間求活也。我 計決矣,卿勿復言。」昶恐其不濟,乃為表曰:「臣裕北討, 眾並不同,唯臣贊裕行計,致使強賊乘間,社稷危逼, 臣之辠也。今謹引分,以謝天下。」封表畢,乃仰藥而死。 於是大開賞募,投身赴義者,一同登京城之科。發居 民治石頭城,建牙誡嚴。時議者謂宜分兵守諸津要。 公以為賊眾我寡,若分兵屯,則測人虛實,且一處失 利,則沮三軍之心。今聚眾石頭,隨宜應赴,既令賊無 以測多少,又於眾力不分;若徒旅轉集,徐更論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