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0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中大夫而較視之。趣馬則趣走以養乘之,巫馬則相醫而攻治之。阜蕃於牧師,計數於廋人。圉師既教圉人以養馬矣,圉人則役圉師以教事焉。馬有駑良之不齊,人有多寡之不一,官有崇卑之不同,事有詳密之不類。其養之也至,其教之也悉,此《馬政》」 之在周,為不可及也。

掌王馬之政。

孫氏曰:「車曰公車,馬曰王馬,以別其在民者。先王寓兵於農,隱武於國。凡征行調發,車馬器械,所至必具。縣師,受法於司馬,作而赴之,不待仰給於官。然散於閭里,未易猝集;蓄之官府,當為豫防。蓋不特祭祀、賓客之須,使命出入,君恩賜予之用,《校人》等馭夫之祿。且曰宮中之稍食,則十二閑在宮中矣 。」 鄭鍔曰:「『校人所掌,自天子而下,有邦國之閑,有大夫之閑,特以掌王馬之政』為言,是乃尊王之義。」 又曰:「王馬之多,必有政以治之,辨其物色,使之勿雜,而養之必有其所,乘之必有其人,是之謂政。」

鄭康成曰:「政謂差擇養乘之數。」 《月令》曰:「班馬政。」

《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 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鄭康成曰:「種謂上善似母者,以次差之。玉路駕種馬,戎路駕戎馬,金路駕齊馬,象路駕道馬,田路駕田馬,駑馬,給宮中之役 。」 王昭禹曰:「其毛、其足、其力,皆所謂物也。」 《司馬法》曰:「宗廟齊毫,尚純也;田事齊足,尚疾也;戎事齊力,尚強也。」 此其物不可不辨。

凡頒良馬而養乘之,乘馬一師四圉;三乘為皁,皁一 趣馬;三皁為繫,繫一馭夫;六繫為廐,廐一僕夫。六廐 成校,校有左右,駑馬三良馬之數。麗馬一圉,八麗一 師,八師一趣馬,八趣馬一馭夫。

鄭康成曰:「良,善也。善馬,五路之馬 。」 王昭禹曰:「頒良馬,則頒之於圉師、圉人、趣馬、馭夫、僕夫也 。」 鄭鍔曰:「養之冀其繁盛,乘之冀其調良。乘馬一師而四圉之,則牧馬之僕也;師則教圉,以養乘之法也。四馬為一圉,則養之必專;四圉為一師,則教之必審;合三乘為十二匹,則同一皁。《傳》曰:『牛驥同皁』。」 皁言皁隸之所掌也 。王氏曰:「趣馬下士,皁一人。」 鄭鍔曰:「合三皁而三十六匹,則同一繫,繫則繫屬於此,而不散之義 。」 王氏曰:「繫一馭夫,則中士一人 。」 賈氏曰:「案馭夫,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正充此良馬之馭夫 。」 鄭鍔曰:「合六繫而二百一十六匹則同一廄,廄則數至於此而已終,既也。」 先儒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於《易》:「乾為馬,天子之馬,應爻之策,其數盡於此,故以廄名之 。鄭鍔曰:『合六廄而成一校』」 ,而六廄又分為左右,則十二閑矣。

劉氏曰:「以中大夫二人為校人,是謂馬六種,十。」

二閑 。易氏曰:「六廄成校」 ,則一千二百九十六匹也。校有左右,則二校為十二廄,凡馬之數當計二千五百九十二匹。鄭氏謂「校變言為成者,明六馬各一廄,而王馬少備也。」 由此觀之,則良馬五種分為十廄;駑馬一種分為二廄;一廄之馬凡二百一十六匹,則二廄之馬為四百三十二匹矣。以良馬一種而在二廄者四百三十二匹,則五種十廄合二千一百六十匹外二廄為駑馬,一種當四百三十二匹,正合十二廄二千五百九十二匹之數。鄭鍔曰:「自圉師而上,則有趣馬、有馭夫、有僕夫、有校人,各掌其養馬之事 。」 薛氏曰:「駑馬,三良馬之數,則二校之馬獨有一千二百九十六匹,故六種十二閑,而其數三千四」 百五十六匹。此駑馬之在廄者,亦三倍於良馬之在廄者也。何者?良馬駕五路之馬,養之不可不專,故二廄之數雖止乎四百三十二而不為寡;駑馬其用甚微,故二廄之數雖極於一千二百九十六而不為多。

天子十有二閑,馬六種;邦國六閑,馬四種;家四閑,馬 二種。

鄭鍔曰:「閑,防也。不曰防,防以防其外入,閑以閑其內出。防馬者,使之無自內而逸出耳 。」 鄭康成曰:「凡馬每廄為一閑 。《易氏》曰:『天子有十二閑,謂六廄成校,而校有左右,故十二也。邦國六閑,家四閑,直謂一廂,不分左右耳。邦國六閑馬四種者,謂良馬三閑,為齊馬、道馬、田馬,而駑馬三良馬之數亦三閑,是三閑良馬為』」 六百四十八匹,三閑駑馬亦六百四十八匹,總六閑為一千二百九十六匹也。「《家》四閑馬二種」 者,謂良馬一閑,而駑馬三,良馬之數亦三閑,是一閑良馬為二百一十六匹,三閑駑馬為六百四十八匹,總四閑為八百六十四匹。

凡《馬特》居四之一。

鄭鍔曰:「說者謂特為牡馬也。《詩》曰『實為我特』,又曰『百夫之特』,則特者雄而特立之義,四馬而特居其一,蓋三牝則育必多,一特則氣必同,如是而育馬,其性必相似矣。」

春祭馬祖,執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