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4 (1700-1725).djvu/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勸興拘以爵位。召見與語,超深自晦匿,興大鄙之,謂 紹曰:「諺云『妍皮不裹,癡骨,妄語耳』。」由是得去來無禁。 德遣使迎之,超不告母,妻乃歸。及至廣固,呈以金刀, 具宣祖母臨終之言,德撫之號慟。

《劉曜載記》:曜坐事當誅,亡匿朝鮮,遇赦而歸,自以形 質異眾,恐不容於世,隱跡菅涔山,以琴書為事。嘗夜 閑居,有二童子入跪曰:「菅涔王使小臣奉謁趙皇帝, 獻劍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劍長二尺,光澤 非常,赤玉為室,背上有銘曰:「神劍,御除眾毒。」曜遂服 之,劍隨四時而變為五色。

《赫連勃勃載記》:勃勃以叱干阿利領將作大匠,造百 鍊剛刀為龍雀大環,號曰大夏龍雀,銘其背曰:「古之 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懷遠,可以 柔邇,如風靡草,威服九區,世甚珍之。

《南蠻傳文》:「日南西卷縣裔帥范椎奴也,嘗牧牛澗中, 獲二鯉魚化成鐵,用以為刀,刀成乃對大石嶂而」 之曰:「鯉魚變化,治成雙刀。石嶂破者,是有神靈。」進斫 之,石即瓦解。文知其神,乃懷之

《拾遺記》:「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黃帝伐蚩尢, 陳兵於此地,掘深百丈,猶未及泉,惟見火光如星。地 中多丹,鍊石為銅,銅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勁 利,土亦剛而精。至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祠 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一名掩日,以之指日, 則光晝暗。金陰也,陰盛則陽滅;二名斷水,以之劃水」, 開即不合。三名「轉魄」,以之指月,蟾兔為之倒轉。四名 「懸翦」,飛鳥游蟲過觸其刃,如斬截焉。五名驚鯢,以之 泛海,黥鯢為之深入。六名「滅魂」,挾之夜行,不逢魑魅。 七名「卻邪」,有妖魅者見之則伏。八名「真剛」,以之切玉 斷金,如削土木矣,以應八方之氣。其山有獸,大如兔, 毛色如金,食土下之丹石,深穴地以為窟,亦食銅鐵, 膽腎皆如鐵,其雌者色白如銀。昔吳國武庫之中,兵 刃鐵器,俱被食盡,而封署依然。王令檢其庫穴,獵得 雙兔,一白一黃,殺之,開其腹而有鐵膽腎,方知兵刃 之鐵,而為兔所食。王乃召其劍工,令鑄其膽腎以為 劍,一雌一雄,號「干將」者雄,號「鏌鎁」者雌。其劍可以切 玉斷犀,王深寶之,遂霸其國,後以石匣埋藏。及晉之 中興,夜有紫色衝牛斗。張華使雷煥為豐城縣令,掘 而得之。華與煥各寶其一,拭以華陰之土,光耀射人。 後華遇害,失劍所在。煥子佩其一劍,過延平津,劍鳴 飛入水。及入水尋之,但見雙龍纏屈於潭下,目光如 電,遂不敢前取矣。

《宋書禮志》:漢制,自天子至於百官,無不佩刀。《司馬彪 志》具有其制。漢高祖為泗水亭長,拔劍斬白蛇。雋不 疑云:「劍者,君子武備。」張衡《東京賦》:「紆黃組,腰干將。」然 則自人君至士人,又帶劍也。自晉代以來,始以木劍 代刃劍。

《謝莊傳》:世祖嘗賜莊寶劍,莊以與豫州刺史魯爽送 別。爽後反叛,世祖因宴集問劍所在,答曰:「昔以與魯 爽別,竊為陛下杜郵之賜。」上甚說,當時以為知言。 《符瑞志》:太宗為徐州刺史,出鎮彭城,昭太后賜以大 珠鹿盧劍。此劍是御服,占者以為嘉祥。

《南齊書高帝本紀》:前湘州刺史王蘊,太后兄子,少有 膽力,以父楷名宦不達,欲以將途自奮,每撫刀曰:「龍 淵太阿,汝知我者。」叔父景文誡之曰:「『阿答,汝滅我門 戶』。蘊曰:『答與童烏貴賤覺異』。」童烏,景文子絢小字;答, 蘊小字也。

《祥瑞志》:「世祖治盆城,得五尺刀一十口。」永明年曆之 數。

《王敬則傳》:敬則年二十餘,善拍張,補刀戟左右。景和 使敬則跳刀,高與白虎幢等,如此五六,接無不中。 《劉懷慰傳》:懷慰為輔國將軍,齊郡太守,上謂懷慰曰: 「齊邦是王業所基,吾方以為顯任,經理之事,一以委 卿。」又手敕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備。今賜卿玉環刀一 口。」

《梁書武帝本紀》,天監五年「夏四月丙申,廬陵高昌之 仁山獲銅劍二。七年夏四月戊寅,餘姚縣獲古銅劍 二。」

《席闡文傳》:「梁武帝之將起兵,闡文勸穎胄同焉,仍遣 客田祖恭私報帝,并獻銀裝刀,帝報以金如意。」 《王神念傳》:「神念,太原祁人也,嘗於高祖前手執二刀 楯,左右交度,馳馬往來,冠絕群伍。」

《魏書太宗本紀》:永興三年「三月己未,詔侍臣常帶劍。」 《蕭道成傳》:「賾孫昭業立,改年為隆昌。以黃門郎周奉 叔為冠軍將軍、青州刺史。奉叔諂諛為事,昭業甚悅 之,而專恣跋扈,無所忌憚。常從單刀二十口出入禁 闥,門衛莫敢訶止。每語人云:『周郎刀不識君』。」

《水經注》:梁國多池沼,時池中出神劍,到今其民像而 作之,號「大梁氏之劍也。」

西平縣有龍泉水,可以砥礪刀劍,特堅利,故有堅白 之論矣,是以龍泉之劍為楚寶也。縣出名金,古有鐵 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