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4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忽青蛇上其足,其人據以刀誅之,上半躍入草中不

可尋,徐視其餘,乃劍也。入墓欲持歸,則不見矣。」方子 通書載其事。

《道山清話》:魏公一日至諸子讀書堂,見臥榻枕邊有 一劍,公問儀公何用,儀公言夜間以備緩急。公笑曰: 「使汝果能手刃賊,賊死於此,汝何以處?萬一奪入賊 手,汝不得為完人矣。古人青氈之說,汝不記乎?何至 於是也?吾嘗見前輩云:『夜行切不可以刃物自隨,吾 輩安能害人,徒起惡心,非所以自重也』。」

《宋史岳飛傳》:初,兀朮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 為聯,號「拐子馬」,官軍不能當。是役也,以萬五千騎來, 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拐子馬 相連,一馬仆,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 《通鑑宋紀》:水軍都統制徐文勇力過人,揮刀五十斤, 所向無前,眾呼為「徐大刀。」

劉錡誓守順昌,軍士皆奮。男子備守戰,婦人礪刀劍, 爭呼躍曰:「平日人欺我《八字軍》,今日我當為國家破 賊立功!」

《玉海》:「乾道元年,命軍器所造鴈翎刀,以三千柄為一 料。」

《茅亭客話》:于生名元,字元之,成都人也。庚子歲,遇賊 據城,謂愚曰:「某家他物俱可不顧,所寶惟一刀耳。」開 房令愚視之,於昏黑處見光芒丈餘,細辨之,乃刀也。 因問所得之處,云:「某故父於偽蜀制誥賈舍人下及 第。是年冬,遊青城迴,至溫江縣,泛舟而歸,見百花潭 側漁人釣獲鯉魚一雙,長尺餘,買之歸家。時當寒沍」, 煖酒炙魚,且禦凝冽。食魚棄骨,侍婢云:「一魚骨黑,乃 鐵也。」使匠辨之,真鐵爾。遂煉成此刀。今遭厄難,陷在 賊中。城破之日,刀與人孰存?此刀先喪,吾亦喪矣。吾 若先喪,不知刀歸誰氏?此刀非常,宜見賞,他日為吾 善誌之于生。於賊中憂憤而卒。城陷日,家遭焚掠,其 刀果不知存亡。因敘其言以記之。

《避暑錄話》:劉原甫博物多聞,前世實無及者。在長安 有得古鐵刀以獻,製作極巧,下為大環,以纏龍為之, 而其首類鳥。人莫有識者。原甫曰:「此赫連勃勃所鑄 龍雀刀,所謂大夏龍雀者也。鳥首蓋雀云。」問之,乃种 世衡築青澗城,掘地所得,正夏故疆也。

《春渚紀聞》:祝舜俞察院言其伯祖隱居君與張乖崖 公居處相近,交遊最密。公集首編《寄祝隱居》二詩是 也。隱居東垣有棗合拱矣,挺直可愛。張忽指棗謂隱 居曰:「子丐我,勿惜也。」隱居許之。徐探手袖間飛一短 劍,約平人肩,斷棗為二。隱居驚愕,問之,曰:「我往受此 術於陳希夷,而未嘗為人言也。」又一日自濮水還家, 平野間遙見一舉子乘騾徑前,意甚輕揚,心忽生怒。 未至百步,而舉子騾避道。張因就揖,詢其姓氏,蓋王 元之也。問其引避之由,曰:「我視君昂然飛步,神韻輕 舉,知必非常人,故願加禮焉。」張亦語之曰:「我初視子 輕揚之意,忿起於衷,實將不利於君。今當回宿村舍, 取酒盡懷。」遂握手俱行,共話通夕,結交而去。

《徂異記》:「武勝之嘗於江灘見雷公逐一黃蛇。或以石 投之,鏗然有聲。雷公飛去,乃一銅劍。」

《聞見後錄》:近歲犍為、資官二縣接境地名龍透,向氏 佃民耕田,忽聲出地中,耕牛驚走,得銅劍一,長二尺 餘,民持歸,挂牛闌上。入夜,劍有光,闌牛盡驚,移之舍 中,其光益甚,民愚亦驚懼,擲於戶外,即飛去,蓋神物 也。士聶椿云:「向,其婦家也。」

《雲煙過眼錄》:篦刀一,其鐵皆細花文云此乃用銀片 細剪,又以鐵片細剪如絲髮,然後團打萬搥,乃成自 然之花。其靶如合色烏木,乃西域雞舌香木也。此乃 金水總管所造刀也,上用「滲金鐫錯造」五字,斌鐵自 有細文如雪花,以銀和鐵摶打,恐非也。

「劉漢卿所藏回回刀,小口,背上皆金紫金錯。回回書 內,金錯出一人面獸精,甚聞回回國王所佩者。」 《元史管如德傳》:「如德為湖北招討使,總管本部軍馬, 佩金符。丞相阿朮南攻宋,如德以軍為如鋒,先登陷 陣,擒其帥張都統等。進軍佳山江上,復大戰,招安諸 郡俱下。世祖以寶刀賜如德,及與敵戰,刀刃盡缺。宋 平,入」覲,如德以刀上呈曰:「陛下向所賜刀,從軍以來, 刀缺如是矣。」帝嘉其樸。

《張弘範傳》:弘範賜錦衣玉帶,弘範不受,以劍甲為請。 帝出武庫劍甲,聽其自擇,且諭之曰:「劍,汝之副也,不 用令者,以此處之。」

《王珣傳》:珣嘗行凌水濱,得一古刀,其背銘曰:「舉無不 克,動必成功。」常佩之,每有警必先鳴,故所向皆捷。 《王英傳》:英字邦傑,益都人,性剛果,有大節,膂力絕人, 善騎射,襲父職為莒州翼千戶。父子皆善用雙刀,號 之曰「刀王。」

《瑯環紀》:東美有古劍,其子得之甚奇。上有篆書十六 字,極古不可辨。太白見之曰:「是薛燭劍也。」其文曰:「終 歸之野,鑿鐵鍊精,薛燭是造,百日斯成。」

《兵略纂聞》:孫炎為處州總制時,上方事延攬秀民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