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5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去,惟都巡檢使劉紹榮冒刃格鬥,眾寡不敵,叛卒 尚未有主,欲奉紹榮,紹榮攝弓矢罵曰:「我本燕人,棄 虜歸朝,豈能與爾同逆耶!亟見殺,我終不負朝廷也!」 監軍王澤召王均謂曰:「汝所部為亂,盍往招安之。」叛 卒見均,即擁之為帥,紹榮自經死。均遂僭號大蜀,改 元化順,署置官稱,以小校張鍇為謀主。均帥眾攻陷 漢州,進攻綿州,不克,直趨劍州,為知州李士衡所敗, 還保益州。帝時幸河朔,將發大名,聞之,以戶部使雷 有終為川峽招安使,李惠、石普、李守倫並為巡檢使, 給步騎八千往討之。上官正、李繼昌等皆隸焉。時知 蜀州楊懷忠聞亂,即調鄉丁會諸州巡檢兵討之。懷 忠入益州,焚城北門,至三井橋,與賊黨戰數合,懷忠 不利而退。復檄嘉、眉等七州合兵再攻益州,敗之,乘 勝逐賊,至州南十五里,砦於雞鳴原,以俟王師,均亦 閉門自固。二月癸亥,雷有終等至益州,時都巡檢張 思均已克漢州,遂進壁升仙橋。賊出攻砦,有終擊走 之。丁卯,王均開城門偽遁。雷有終等帥兵入城,號令 不肅,官軍競剽掠,賊閉關發伏,布床榻於路口,官軍 不得出,因為所殺。有終等緣堞而墜,得免,李惠死之, 官軍退保漢州。益州城中民皆奔迸四出,復為賊黨 追殺,或囚縶之,支解族誅以恐眾。又脅士民之少壯 者為兵,先刺手背,次髡首,次黥面,給軍裝,令乘城,與 舊賊黨相間。有終署榜招之,至則署其衣袂釋之,日 數百人。冬十月甲辰,雷有終復益州。初,賊由升仙橋 分路襲王師,有終帥兵逆擊,大敗之,王均單騎走還 城,遂撤橋塞門。有終與石普進屯於城北,分遣將校 攻城三面,賊出戰屢敗。然王師每薄城,輒會雨,城滑 不能上,有終命為洞屋以進,均亦對設敵樓以相拒, 有終遣卒焚之,賊由是消沮,復築月城以自固。有終 令卒蒙氈秉燧以入,悉焚其望櫓機石,先遣東西南 砦鼓譟攻之。有終、普分主洞屋而前,遂入城,大敗之。 均夜與其黨二萬人突圍而遁,有終疑有伏,遣人縱 火城中。明日,執嘗受偽署者數百人,悉焚殺之,時謂 「冤酷。」均既走,所過斷橋塞路,焚倉庫而去。己丑,有終 遣楊懷忠追均,至富順,及之,大敗其眾,遂入城,均縊 死。懷忠取均首及僭偽法物,降其黨六千人。詔進有 終、懷忠等秩,流牛冕儋州,張適連州。

四年十二月丁未詔「蜀賊既平除追捕亡命餘詿誤 之民並釋不問訛言動眾者有司斬以聞。」

六年冬十月,復以張詠知益州。民聞詠再至,皆鼓舞 相慶。轉運使黃觀上其治狀,下詔褒美。會遣謝濤巡 撫西蜀,帝令傳諭詠曰:「得卿在蜀,朕無西顧之憂矣。」 是時,內地亦多寇盜,濮州賊夜入城掠,知州王守信、 監軍王昭度家王禹偁時守黃州,上疏曰:「伏以體國 經野,王者保邦之制也。《易》曰:『王公設險以守其國』。自」 五季亂離,各據城壘,豆分瓜剖,七十餘年。太祖、太宗 削平僭偽,天下一家。當時議者,乃令江淮諸郡,毀城 隍、收兵甲、撤武備者二十餘年。書生領州,大郡給二 十人,小郡減五人,以充扈從。號曰「長吏」,實同旅人,名 為郡城,蕩若平地。雖則尊京師而抑郡縣,為強幹弱 枝之術,亦非得其中道也。臣比在滁「州,值發兵挽漕, 關城無人守禦,止以白直代主開閉,城池頹圮,鎧仗 不完。及徙維揚,稱為重鎮,乃與滁州無異。嘗出鎧甲 三十副,與巡警使臣彀弩張弓,十損四五,蓋不敢擅 自修治,上下因循,遂至於此。今黃州城池器械,復不 及滁、揚,萬一水旱為災,盜賊竊發,雖思備禦,何以支 吾?」蓋太祖削諸侯跋「扈之勢,太宗杜僭偽覬望之心, 不得不爾。其如設法維世,久則弊生,救弊之道,在乎 從宜,疾若轉規,固不可膠柱而鼓瑟也。今江淮諸郡, 大患有三:城池頹圮,一也;兵仗不完,二也;軍不閱習, 三也;濮賊之興,慢防可見。望陛下特紆神斷,許諸郡 酌民戶眾寡,城池大小,並置守提,軍士多不過五百 人,閱習刀劍,然後漸葺城壁,繕完甲胄,則郡國有禦 侮之備,長吏免剽略之虞矣。」

《澠水燕談錄》:曹州于令儀者,市井人也。長厚不忤物, 晚年家頗豐富。一夕,盜入其家,諸子擒之,乃鄰子也。 令儀曰:「『汝素寡悔,何苦而為盜邪』?曰:『迫於貧耳』。問其 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與之。既去,呼之,盜 大恐,謂曰:『汝貧,乘夜負十千以歸,恐為人詰』。」留之至 明,使去,盜大感愧,卒為良民。令儀擇子姪之秀者,起 學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伋。姪傑倣,舉進士第,今為南 曹令。族

《宋史李仕衡傳》:「仕衡知天雄軍,民有盜瓜傷主者,法 當死,仕衡以歲饑奏貸之。盜起淄、青間,遷刑部侍郎 知青州。前守捕群盜妻子寘棘圍中,仕衡至,悉縱罷 之使去。未幾,其徒有梟賊首至者。」

《高瓊傳》:「瓊子繼宣,字舜舉,乾興初,以內殿崇班為益 州都監。蜀人富侈,每元夕大張燈,知府薛奎戒以備 盜,繼宣籍惡少年飲犒之,使夜中潛誌盜背,明日皆 獲。」

《晰獄龜鑑》:向敏中丞相判西京,有僧暮過村舍求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