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師道居名「豸冠坊」;盧龍圖秉居奉其親八十餘, 名德慶坊,朱光祿所居,有園池,號「樂圃」,名樂圃坊。臨 流亭館以待賓客舟航者,亦或因其人相近為名。褒 德亭,以德壽富氏也;「旌隱亭」,以靈芝蔣氏也。蔣公蓋 自名其宅前河為「招隱溪」,來者亦不復敢輒據此風, 唯吾邦見之,他處未必皆然也。
《西溪叢語》:李義山崇讓宅讌詩:「風過迴塘萬竹悲。」洛 陽有崇讓坊,有河陽節度使王茂元宅,李即茂元之 婿。韋氏《述征記》云:此坊出大竹及桃。
《鄰幾雜誌》:「濰守解賓王怨登州交代胡俛,許其伐官, 出于許原。」許原,今郡北十餘里,世稱同州坊,亦云許 坊,今為民田而無村矣。
《玉海》:宋西京坊一百二十,祥符建,南京坊十八。慶曆 建,北京坊二十一。祥符有惠寧坊。熙寧有崇化坊,置 來遠驛。又有延秋坊,置同文館。
《溪蠻叢笑》富貴坊競渡,預以四月八日下船,俗聚飲 江岸,舟子各招他客,盛列飲饌,以相誇大。或獨酌食 前方丈,群蠻環觀如雲,一年盛事。
《市肆記》:「平康諸坊,如清和坊、融和坊、太平坊,皆群花 所聚之地。」
《丹鉛總錄》:「古者民曰編民」,書所謂「彰善癉惡,表厥宅 里」,今之牌坊綽楔、排門粉壁是也。古者卒字從衣,卒 衣有題識,三代之畫衣冠,秦之赭衣也。《古樂府雁門 太守行》有云:「移惡子姓,篇著里端。」又云:「用錢三千買 繩禮。」竿即書其惡跡,以標示戒,即《莊子》所謂竿牘也。 《戴司成集》:「太液池在西苑中,中架長橋,兩端立二坊」, 西曰「金鰲」,東曰《玉蝀》。
《隩志》:「京都南城諸坊,白紙坊最大。元於此設稅副使。 北自善果寺,南至萬壽宮,西極于天寧寺,皆是也。自 嘉靖築新城,以城牆界之,坊劃而為兩矣。」
《淥水亭雜識》:燕山竇十郎故居,或云在城西,或云在 昌平,或云在涿州,或云在薊州。當時馮瀛、王道贈詩, 有「靈椿一株老」之句。今北城有靈椿坊,疑是十郎舊 里,此靈椿所以名坊也。
賢奕林司寇公俊,嘗過吳門,訪二泉邵公寶于里第, 及門,見邵公經始建坊,大詫曰:「盛德如公,亦效世俗 子營此耶?」邵公曰:「公家科第雲仍此故可省。某門第 初起立如制,表宅里,似亦非過也。」林公終不謂然。由 此以觀,前輩名公,以建坊為詬矣。嘗謂人苟修德,即 蓽門蓬戶,後世仁賢且過而式之;德苟不類,即今市 童甿豎,多相指訕詬之矣。然則坊表之建,不為播惡 之具也。而士紳以此煩擾有司,其識何卑卑也。 《南豐縣志》:「坊所以表厥宅里也。元至元中,取門內十 字街為準,分為四隅,七坊之名,俱仍其舊。曰奎星,曰 西理,曰中和,曰奉親,曰集賢,曰桂華,曰河東。七坊各 有坊正。陞州後,官病其貧富不等,役使不」均,始合其 七,殊為東西二隅。七坊之外,宋時尚有二坊,曰「通遠」、 「思賢」,元時坊不復存矣。自明而來,坊表不知凡幾,或 廢或存,備載其名。科第宦達,不止於此。其或坊或不 坊,豈非士君子有華實之懼歟?若夫「報德」、「顯親」、孝子、 貞女諸坊,又主持世教者之所亟欲表章者也。但城 內為隅,城外為關,隅謂之「坊」,「關」謂之「廂」,其後「隅」、「關」總 以「坊」名。是古者之坊以別地區域,今則櫛比相望,惟 以表揚人物而已。其街衢巷市,所係雖小,然亦畛界 所必詳焉。
《太倉州志》:「按:牌坊蓋表厥里居遺意。國制,凡貢生、舉 人、進士官授牌坊銀,則是歲貢以上皆得建坊,不必 功德巍巍也。今就現存及舊志所紀,具列如右。惟名 邦科第」與「盛世褒榮二坊頗雅馴,今惜并廢,使眾建 則工約,且可令子孫各念祖考,凡縉紳家其贊始哉。」
坊表部外編
《仙傳拾遺》:陽翁伯,盧龍人。有人與以白石一斗,令種 之,當生美玉,果生白璧,長二尺者數雙。北平徐氏有 女翁伯,欲求婚,徐謂媒曰:「得白璧一雙可矣。」翁伯以 白璧五雙,遂婚徐氏。數年雲龍下迎,夫婦俱昇天。今 謂所居為玉田坊。
《湘川記》:「石柱岡在安鄉永寧村,相傳有仙人一夜立 石坊於其地,二柱將豎,雞鳴未成而去。至今二柱鑿 痕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