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1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

 第一百四十二卷目錄

 璽印部彙考二

  唐高祖武德一則 太宗貞觀一則 武后一則 中宗一則 元宗開元二則 天寶一

  則 文宗太和一則 開成一則

  後晉高祖天福一則

  遼總一則

  宋總一則 太祖乾德一則 太宗雍熙三則 至道一則 真宗咸平二則 景德一則

   大中祥符二則 天禧一則 乾興一則 仁宗明道一則 景祐一則 慶曆一則 皇

  祐一則 嘉祐一則 英宗治平一則 神宗熙寧三則 元豐四則 哲宗元祐二則 徽

  宗崇寧一則 大觀三則 政和二則 高宗建炎二則 紹興十則 孝宗隆興二則 乾

  道四則 淳熙一則 光宗紹熙一則 寧宗嘉定一則 理宗寶慶一則

  金總一則 太宗天會一則 熙宗皇統一則 海陵天德一則 正隆一則 世宗大定

  六則 章宗明昌一則 泰和二則 宣宗貞祐一則

考工典第一百四十二卷

璽印部彙考二

高祖武德四年定璽印之制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車服志》,「武德四年,著車 輿衣服之令,天子有傳國璽及八璽,皆玉為之。神璽 以鎮中國,藏而不用。受命璽以封禪禮神,皇帝行璽 以報王公,書皇帝之璽以勞王公,皇帝信璽以召王 公,天子行璽以報四夷,書天子之璽以勞四夷,天子 信璽以召兵,四夷皆泥封。大朝會則符璽郎進神璽、 受」命璽於御座,行幸則合八璽為五轝,函封從于黃 鉞之內。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及妃,璽皆金 為之,藏而不用。太皇太后、皇太后《封令》,書以宮官印, 皇后以「內侍省印,皇太子以左春坊印,妃以內坊印。」

太宗貞觀 年刻受命元璽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車服志》,刻受命元璽,以 白玉為螭首,文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

武后   年改諸璽皆為寶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 按《車服志》云云。

中宗   年復改諸寶為璽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車服志》云云。

元宗開元六年十一月改傳國璽曰寶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開元二十三年。令司勳兵部印文加告身兩字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通典》。開元二十三年七 月。吏部尚書李嶠奏曰:「伏見告身印與曹印文同。行 用參雜。難以區分。請准司勳兵部印文。加告身兩字。」 從之。

天寶十載改傳國寶為承天大寶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文宗太和九年敕置諫院印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 九年十二月辛卯,置諫院印。諫院舊無印,有章疏,各 于本司請印,人多知之。至是特敕置印,兼詔諫臣論 事,有關機密,別以狀列之。

開成二年別置吏部南曹印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文宗本紀》,開成 二年六月「庚子,吏部奏,長定選格,請加置南曹郎中 一人,別置印一面,以新置南曹之印為文。從之。」

後晉

高祖天福三年作受命寶

按:《五代史晉本紀》:「天福三年秋七月辛酉,以皇業錢 作受命寶。」

「作寶」不必書。「皇業」錢者,私錢也。天子畜私錢,故書。

遼代璽印之制。

按《遼史儀衛志》:「遙輦氏之世,受印于回鶻,至耶瀾可 汗請印於唐,武宗始賜奉國契丹印。太祖神冊元年, 梁幽州刺史來歸,詔賜印綬。是時,太祖受位遙輦十 年矣。會同九年,太宗伐晉,末帝表上傳國寶一、金印 三,天子符瑞於是歸遼。」

《傳國寶》,秦始皇作,用藍田玉,螭鈕,六面。其正面文:「受 命于天,既壽永昌。」魚鳥篆。子嬰以上。漢高祖王莽篡 漢,平皇后投璽殿階,螭角微玷,獻帝失之,孫堅得于 井中。傳至孫權,以歸于魏。魏文帝隸刻肩際曰「大魏 受漢傳國之寶。」唐更名受命寶,晉亡歸遼。自三國以 來,僭偽諸國,往往模擬私製。歷代府庫,所藏不一,莫 辨真偽。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于中 京。興宗重熙七年,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試進士。 天祚保大二年,遺傳國璽于桑乾河。

玉印太宗破晉北歸,得于汴宮,藏隨駕庫。穆宗應曆 二年,詔用太宗舊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