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3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王當乘之,惟出玉路 。項氏曰:「王之玉路,后之重翟 。」 王氏曰:「出路者,或乘之,或陳之 。」 項氏曰:「駕登車,說舍車 。」 鄭鍔曰:「大祭祀、大賓客,或乘玉路,或乘金路,駕之說之,僕與趣馬之職。」 此則贊之,使各有其節。

大喪,大賓客亦如之。

王昭禹曰:「大喪出路,非乘車也,出所陳之路焉。」 鄭司農曰:「《書顧命》曰:『成王崩,既陳先王寶器』。又曰:『大路在賓階面,綴路在阼階面,先路在左塾之前,次路在右塾之前。漢朝上計律陳屬車於庭,故曰大喪大賓客亦如之 』。」 王昭禹曰:「亦贊駕說。」

凡會同、「軍旅,弔于四方,以路從。」

鄭康成曰:「王出於事無常。王乘一路,典路以其餘路從行,亦以華國 。」 賈氏曰:「惟玉路,祭祀之車,尊不出 。」 鄭鍔曰:「攷之《巾車》,以朝、以賓、以祀、以即戎、以田,不見乘路以弔之文,學者疑之 。」 易氏曰:「謂因會同賓客而行弔事。」

《車僕》,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

黃氏曰:「僕,主也。以僕名官,以其主戎萃,古主射之官,名僕射 。」 鄭鍔曰:「乘車必用僕,以為御戎僕、齊僕、道僕、田僕,皆僕馭王之路者,屬於《夏官》,而車僕獨列於此。蓋戎僕馭戎路,此則掌戎路之萃。萃者,副貳之名。五路皆有貳,貳之數不過十有二爾。戎路乘以即戎之車。戎者,國之大事,尤事之危,進而無繼,則是以將卒」 與敵。故戎車副貳尤眾,欲其散則可以圍敵,而聚則可以自固。是故有廣車而廣車有萃,有「闕車」 而闕車有萃,有「苹車」 而苹車有萃,有輕車而輕車有萃。萃車既多,別設車僕,不列於《夏官》,見其不屬於《司馬》。

掌戎路之《萃》,廣車之《萃》,闕車之《萃》,苹車之《萃》,輕車之 《萃》。

鄭康成曰:「此五者皆兵車,所謂五戎。戎路,王在軍所乘 。」 賈氏曰:「此言戎路,則《巾車》所云革路 。」 王昭禹曰:「革路用以即戎,故又謂之戎路 。」 黃氏曰:「萃,副也。有萃則有《元典》路掌之。象路木路亦有副,惟戎車則置官掌之。蓋其施於戎車者不止一車,獨曰路者,尊王也 。」 李嘉會曰:「戎路多萃以倉卒,欲備毀折也 。」 鄭康成曰:「廣車,橫陳之車。《春秋傳》曰:『公喪戎路』。又曰:『其君之戎,分為二廣』。則諸侯戎路,廣車也。闕車,所用補闕之車也。苹猶屏也,所用對敵自隱蔽之車。《孫子八陣》有苹車之陳。輕車,所用馳敵致師之車也 。」 王昭禹曰:「宣十二年,楚子為乘廣,三十乘分為左右廣。然則車十五乘謂之一廣 。」 鄭鍔曰:「楚子使潘黨帥游」 闕四十乘從唐侯為左拒。蓋以四十乘為補缺之用。楚,南蠻也。戎車之制如此,宜其抗衡於上國 。王氏曰:「苹車,蓋輜車之有屏蔽者 。」 王昭禹曰:「孫武《書》曰『馳車千駟』,又曰『輕車先出其側者陳也』。蓋用之馳敵致利,非輕則不能充其位,故馳車又謂之輕車 。」 黃氏曰:「廣闕、屏輕,其名不同,其用亦異。」 鄭康成雖出於意料,然考其名義,則或是是皆在中軍。蓋兵家之握機,不用則為王之衛。故楚有王族、二廣,晉有公行,齊有二廣、啟牢之名,皆在中軍 。王氏曰:「此五車皆戎車,故各有萃。」 萃,隊也。各以其萃,以其車之卒伍睦焉 。王昭禹曰:「《易》曰:『萃,聚也』。聚則有隊矣。車僕則并其萃而掌之 。」 賈氏曰:「此車僕惟掌五」 戎之萃。其五戎之正,不言所掌者,《巾車》雖掌正戎之一,其下四戎之正亦掌之。

凡《師》,「共革車,各以其萃。」

王昭禹曰:「凡師,共革車,則師之所用者,其車皆以革鞔之 。」 賈氏曰:「案《巾車》,王所乘惟革路而已,即上文戎路是也。今此不云革路,總云『共革車』,則革車之言所含者多。五戎皆是,則王雖乘一路,四路皆從,是優尊所乘也 。」 鄭鍔曰:「革車亦各有萃,所以為不可敗之策 。」 黃氏曰:「車僕掌萃車,共革車,則典路之職,萃則車僕」 共之,五戎制度雖異,皆革車也。愚攷六鄉六軍,不能備千乘車,鄉軍出則以公車充之,故車僕掌五戎之萃,皆以副王為名,居中軍,其卒皆鄉兵,而乘之者皆官府州鄉之吏。《射人》曰「大師令有爵者乘王之倅車」 是也。五戎之元,典路掌之,王所乘,康成謂「優,尊者所乘。」 其說是。王雖以戎路即戎,及其在軍,則無常乘也。意密。

會同亦如之。

鄭鍔曰:「會同雖乘金路,亦共革車,文事必有武備也。」

大喪,「廞革車。」

鄭康成曰:「言興革車則遣車不徒戎路廣闕苹輕車皆有焉 。」 賈氏曰:「王遣車九乘,除此五乘之外,加以金、玉、象、木四者,則九乘。」

《大射》共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