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二乘。隋制,大駕三十六,法駕十二,小駕不用。唐 大駕唯用十二乘。宋因之。黑質,兩箱,軬裝,前有曲闌, 金銅飾,上施紫通幰,絡帶、門簾皆繡雲鶴,紫絲網帉 錔。每乘駕二牛,駕士十人。
涼車,赤質,金塗銀裝,龍鳳五采。明金織,以紅黃藤油 璧,緋絲絛龍頭梅紅羅褥,銀螭頭、穗毬、雲朵、踏頭、蓮 花坐,鴈鉤、火珠、門沓、𨧱鉞、頻伽大小鐶。駕以橐駝。省 方在道及校獵迴則乘之。
相風烏輿,上載長竿,竿杪刻木為烏,垂鵝毛筩,紅綬 帶,下承以小盤,周緋裙,繡烏形。輿士四人。
皇后之車。唐制六等:一曰重翟,二曰厭翟,三曰翟車, 四曰安車,五曰「四望車,六曰金根車。」宋因之,初用厭 翟車。其制,箱上有平盤,四角曲闌盤,兩壁紗窗,龜文, 金鳳翅,前有虛匱、香爐、香寶,緋繡幰衣、絡帶,門簾三 轅,鳳首畫梯,推竿行馬,緋繒裹索。駕六馬,金銅面纓、 轡鈴,攀,緋屜。駕士三十人,武弁、緋繡衫。常出止用正 副金塗銀裝白藤輿各一,上覆棕櫚屋,飾以鳳輦。官 服同乘輿「平頭輦之制。」
內外命婦之車:唐制,有厭翟車、翟車、安車,白銅飾犢 車,而幰網有降差。宋制,銀裝白藤輿檐,內命婦皇親 所乘;白藤輿檐,金銅犢車,漆犢車,或覆以氈,或覆以 棕,內外命婦通乘。
太祖乾德元年改定進賢明遠崇德三車之制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輿服志》,「進賢車,古安車 也。太祖乾德元年改。赤質,兩壁紗窗,擎耳虛匱一轅。 緋幰衣,絡帶,門簾皆繡鳳,紅絲網。中設朱漆床,香案, 紫綾案衣緋繒裹,輓索朱漆行馬,駕四馬,駕士二十 四人。」
凡車皆有輓索行馬
「明遠車,古四望車」也,駕以牛。太祖乾德元年改,仍舊 四馬。赤質,制如屋,重簷勾闌,上有金龍,四角重銅鐸, 上層四面垂簾,下層周以花版,三轅。駕士四十人,服 繡對鳳。
崇德車,本秦辟惡車也。上有桃弧棘矢,所以禳卻不 祥。太祖乾德元年改。赤質,周施花版,四角刻「辟惡獸。」 中載黃旗,赤繡此獸。太卜署令一人,在車中執旗。駕 四馬,駕士十八人。
建隆四年禮儀使陶穀造大輦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輿服志》:大輦,《周官》「巾車 氏有輦車,以人組挽之,宮中從容所乘。」唐制,輦有七, 一曰大鳳輦,二曰大芳輦,三曰仙遊輦,四曰小輕輦, 五曰芳亭輦,六曰大玉輦,七曰小玉輦。太祖建隆四 年,翰林學士承旨陶穀為禮儀使,創意造為大輦,赤 質,正方,油畫金塗銀葉龍鳳裝其上四面行龍雲氣、 火珠方鑑,銀絲囊網,珠翠結條,雲龍鈿窠霞子,四角 龍頭銜香囊,頂輪施耀葉,中有銀蓮花坐龍,紅綾裡 碧牙壓帖,內設圓鑑,銀絲香囊,銀飾勾闌臺坐,紅絲 絛網帉錔中施黃褥,上置御坐扶几、香爐,錦結綬几 衣、輪衣、絡帶,並緋繡壓金。銀線長竿四,銀裹鐵鋦,龍 頭魚鉤,錦膊褥,銀裝畫梯拓義,黃羅緣席褥,帊梯杖 褥,朱索,緋繒,油帊。主輦六十四人。親祀南郊、謁太廟 還及具鸞駕、黃麾仗,省方還都則乘之。
開寶 年增製行漏等輿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輿服志》:「行漏輿,隋大業 行漏車也。制同鐘鼓樓,而大設刻漏如稱衡。首垂銅 缽,末有銅象。漆匱貯水,渴烏注水入缽中。長竿四,輿 士六十人。」
十二神輿,赤質,四門旁刻十二辰神,緋繡輪衣,絡帶。 輿士十二人。
交龍鉦、鼓輿各一,皆刻木為二,青龍相交,下有木臺, 長竿,一挂畫鼓,一挂金鉦,上皆有緋蓋,亦繡交龍,輿 士各二人。中興後,相風、行漏、十二神、鉦鼓四輿悉省 去。
鐘、鼓樓輿各一,本隋大駕鐘車、鼓車也。皆刻木為屋, 中置鐘鼓,下施木臺、長竿,如鉦鼓輿。輿士各二十四 人,行漏輿、十二神輿、交龍鉦鼓輿。鐘鼓樓,舊禮無文, 皆太祖《開寶定禮》所增。
太宗雍熙四年增指南記里鼓二車駕士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輿服志》,指南車,一曰「司 南車」,赤質,兩箱畫青龍白虎,四面畫花鳥、重臺,勾闌、 鏤拱,四角垂香囊,上有仙人,車雖轉而手常南指。一 轅鳳首,駕四馬,駕士舊十八人,太宗雍熙四年增為 三十人。記里鼓車,一名「大章車」,赤質,四面畫花鳥、 重臺,勾闌、鏤拱。行一里則上層木人擊鼓,十里則次 層木人擊鐲,一轅鳳首,駕四馬。駕士舊十八人,太宗 雍熙四年,增為三十人。
端拱元年耕藉有司請以耕根車象輅載耒耜以重其事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端拱元年耕藉。有 司議乘金輅。以耕根車載耒耜先驅。又請載于象輅。 以重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