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800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於金山寺為僧,至今存焉。

《金史思敬傳》:「熙宗捕魚混同江,網索絕。曹國王宗敏 乘醉鞭馬入江,手引繫網大繩,沉於水中。熙宗呼左 右救之,倉卒莫有應者,思敬躍入水,引宗敏出。」 《在田錄》:「上潛時,漁於川上,日獲鯉三十五,置之箓中。 有陳四者來共語,又戲以罩罩聖躬。既而上持魚歸, 啟箓,已失其五,知為陳所竊。往問之,陳諱不認,上欲 毆之」,陳笑出以還上。

《松江府志》:「簳山人沈宗正,每深秋設斷於水取蟹。一 日見二三蟹相附而起,近視之,一蟹八足皆脫,不能 行,二蟹舁以過斷,因嘆水族之微,乃有義如此。遂命 拆斷,終身不復食。」

網罟部雜錄

《詩經召南》:「何彼穠矣,其釣維何,維絲伊緡。」緡,綸也。 絲之合而為綸。

《邶風新臺》「魚網之設,鴻則離之。」言設魚網而反得 鴻,以興所得非所求也。

《衛風·竹竿》「籊籊竹竿,以釣于淇。」籊籊,長而殺也。 《齊風敝笱》:「敝笱在梁。」敝壞笱罟也。

《小雅·小弁》:「毋逝我梁,毋發我笱。」

《采綠》之子于釣言綸之繩。理絲曰「綸。」

《國語古諺》「獸惡其網,民惡其上。」

《韓子外儲說》:「善張網者引其綱,若一一攝萬目而後 得,則是勞而難,惟引其綱,而魚已囊矣。故吏者,民之 本綱者也,故聖人治吏不治民。」

《淮南子原道訓》:「夫臨江而釣,曠日而不能盈羅,雖有 鉤箴芒距,微綸芳餌,加之以詹何娟嬛之數,猶不能 與網罟爭得也。射者扞烏號之弓,彎綦衛之箭,重之 以羿、逄、蒙子之巧,以要飛鳥,猶不能與羅者競多。何 則?以所持之小也。張天下以為之籠,因江海以為之 罟,又何亡魚失鳥之有乎?」

《新序》:湯見祝網者,置四面,其祝曰:「從天墜者,從地出 者,從四方來者,皆罹吾網。」湯曰:「嘻!盡之矣。非桀,其孰 為此?」湯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曰:「昔蛛蝥 作網,今之人循序,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 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漢南之國聞之曰:「湯之德及 禽獸矣,四十國歸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鳥。」湯去三面, 置其一面,以網四十國,非徒網鳥也。

《漢書禮樂志》:「古人有言:『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結網。今 臨政而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應璩《報東海相書》:足下頓彌天之網,收萬仞之魚,罣 之以溪谷,數之以陔兆,何其壯乎!觀夫任公子之所 釣,此為鰌蝦,未足為君子道之。 王朝之《與庾安牋》:「此間萬頃江湖,撓之不濁,澄之不 清,而有投一綸安一筌者,皆奪其漁器,不輸十疋,則 不得放。」不知漆園吏,何得持竿不顧漁父,鼓枻而歌 滄浪也?

《雞肋編》:釣絲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視其沒,則知 魚之中鉤。韓退之《釣魚詩》云:「羽沉知食駛。」則唐世蓋 浮以羽也。

《演繁露》:「《唐書王君郭傳》:君郭無行,善盜。嘗負竹笱如 魚具,內置逆刺,見鬻繒者,以笱囊其頭,不可脫,乃奪 繒去,而主不辨也。按魚具而內有逆刺,此吾鄉名為 倒鬚者也。」

《後山談叢》:詩云:「惟寡婦之笱,寡婦乃用笱爾。古之漁 笱亦有制也。」

《嬾真子》:鄱陽湖水連南康軍江一帶,至冬深水落,魚 盡入深潭中。土人集船數百艘,以竹竿攪潭中,以金 鼓振動之,候魚驚出,即入大網中,多不能脫。惟大赤 鯉魚最能躍出,至高丈餘,後入他網中,則不能復躍 矣,蓋不能三躍也。故禹門化龍者,是大赤鯉魚,他魚 不能也。杜子美《觀打魚歌》云:「綿州江水之東津,魴魚 鱍鱍色勝銀。魚人漾舟沉大網,截江一擁數百鱗。眾 魚常材盡卻棄,赤鯉騰出如有神。」僕親見捕魚,故知 此詩之工。

《能改齋漫錄》:《大唐新語》曰:「漁具總曰笭箵。」《唐書·元結 傳》載自釋語曰:「能帶笭箵,全獨而保生;能學聲齖,保 宗而全家聲也。」如此漫乎非耶?語皆協韻,故箵音平 聲,與「生」相協。今《唐書音釋》仍作「弊挺切」,誤矣。故蘇子 美《松江觀魚詩》云:「鳴榔莫觸蛟龍睡,舉網時聞魚鱉 腥。我實宦游無況者,擬來隨爾帶笭箵。」皆作平聲。今 《韻略》不收此字。

《蟹譜》:蟹至秋冬之交,即自江順流而歸諸海。蘇之人 擇其江浦峻流處,編簾以障之,若犬牙焉,致水不疾 歸,而歲常苦其患者,有由然也。雖州符遣卒,俾令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