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1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諸劇詞氣不平如此,必宋遺民之所作也。當是時,國已亡,天下之人猶追恨姦臣,痛詈醜虜,願保山河社稷。幸而此言發於元時,蒙古不甚通漢文字,無過而問者。使發於清雍、乾之世,必掇赤族之禍,縱幸而不死,亦必不免給披甲人爲奴矣。元人敢形之於言,後之人則不敢言而敢怒,中國雖敗亡,而人心終不屈服於强敵,無古今一也。

元人恃其兵力以征服中原,得其地,得其人,而不能得其心,戲劇所表演者如此,民之蓄怒深矣。《書》曰:「時日曷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故崖山破後,不九十年而天下大亂,遂魚爛土崩而不可救。明太祖興,卒驅之於關外,人心大快,作爲詩文,莫不醜詆胡元。閭里之閒,沿勝國之遺風,猶喜說楊家將故事。試觀明人著述,如宋濂《楊氏家傳》,稱楊業爲宋贈太師中書令,而以延朗之子爲充廣;《宋學士文集》卷三十一。王世貞《宛委餘編》卷六。引市巷俚歌謂延昭子名宗保,宗保之子乃名文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載地名楊六郎寨、孟良寨之類者凡數處,見第十七冊。其他山經地志,似此者尤多,流傳之廣可知也。好事之徒,遂依據元劇,加之傅會,編爲演義,蓋欲以供說書人登塲之用,猶之宋人評話云爾。

此類演義,不知幾家。余所見者凡二本,甲本題《新鐫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凡八卷五十七回,無第幾回字。始宋太祖受禪登基,終懷玉舉家上太行。演義以懷玉爲文廣子。稱秦淮墨客校閱,烟波釣叟參訂,皆不知何人。首有萬曆丙午秦淮墨客序,自言於斯傳三致慨焉,則非其所撰著,殆因舊本校閱之而已。 此本假之孫君楷第。

乙本封面題《繡像南北宋志傳》,分爲前後集,每集皆十卷五十回,自爲起訖。前集題《新鐫玉茗堂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