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余嘉錫論學雜著

石郎,甘臣胡虜滅天常,潞王未返懷州駕,無奈天心屬晉陽。」又云:「君國子民天所命,石郎甘忍事腥羶,中原割與從夷狄,魚肉生靈四百年。」第八回詩云:「堂堂中國忽臣夷,屈節卑辭失遠□,缺字 不出半年宗社絕,看將遺事亦堪悲。」第十一回詩云:「紛紛五季幾春秋,屈事强胡不自羞,痛恨智疏傾晉社,罪名未易記牙籌。」其詞皆中《春秋》之義,嚴夷夏之防,尤以第五回第二篇爲最軒豁呈露,所以歸罪敬瑭者深矣。以與吾後篇所舉劉因、郝經之詩較,若出一口,則楊家將之原本,必出自元人評話無疑也。

流傳因果第二

宋元人紀傳編年之書,凡親楊氏事者,大抵本之國史實錄,今《太宗實錄》僅存十二卷,中多殘闕,故無楊業事。故文有詳略而其辭皆同。其他雜史傳記難夥,幾無一字及之者,卽詩文題詠,亦止有蘇頌、劉敞、蘇轍《過楊無敵祠》數詩耳。見後。蓋宋人懲於唐五代藩鎮之禍,又以太祖自殿前都點檢爲天子,遂動色相戒,深忌武臣,僅一狄青起行伍,至大位,功名稍盛,韓琦卽務摧抑之,歐陽修、劉敞亦以爲慮。其重文輕武若斯,國家之所以 積弱以至於亡,未必不由於此。況楊業及延朗,雖負重名,未嘗杖鉞專征,功績不甚煊赫。其不爲士大夫所稱道,亦固其所。

雖然,此特文人之見耳,至於庶民之好惡,則殊不然。苟有人能爲之滅賊殺敵,則仰之如天神,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