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Sibu Congkan1081-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50-24.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極高明而道中庸若如來喻即是上逹而下學成何道理

此處且當虚心熟玩本文之意參以章句之說便見日用

工夫的確處不須容易立說

 有氣禀之惡有䧟溺之惡然皆當復之以爲善明道所

 謂有流而未逺已漸濁有出而甚逺方始濁却是說

 溺之惡䧟溺之惡比比皆是氣禀之惡則如子越椒之

 𩔖不常有也氣禀之性猶物之有萬殊天命之性則一

 也

氣禀物欲之䧟溺此不必論其常有不常有但當致其澄

治之功耳

 呂氏說率性之謂道一叚如禮謂差等節文與夫喪服

 異等儀章異制大意與修道之謂教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