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tate Council Gazette - 1991 - Issue 02.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页已校对

科技成果11万多项,国家奖励的发明1700多项,其中有些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全国有71%的县普及了小学教育,多数城市普及了初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体系,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八十年代是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十年。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部分地区开始向小康水平过渡。1990年全国城乡居民平均消费水平预计达到720元左右,扣除价格因素,比1980年增长80%左右,平均每年增长6%。城乡居民消费内容日趋多样化,消费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总之,在八十年代,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八十年代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心一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4)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和十三大,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深刻总结历史的和当前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取得了共同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是:

——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专心致志地搞好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体制和其他领域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