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卷第十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二 职官部下   

侍中第一[编辑]

叙事[编辑]

 侍中,古官也。黄帝时,风后为侍中。周时号常伯。周公《立政篇》,戒成王常伯常任以为左右是也。秦取古官,置侍中之职。(应劭《汉官》云:侍中周官,以其周曰常伯,故曰周官。班固《汉书》云:侍中秦官,以其秦取古官复置之,故曰秦官。其实古官。)初秦置侍中,本丞相史也。丞相使史五人来往殿内奏事,故谓之侍中。汉因之,多以为加官。(《汉书 公卿表》曰:侍中,散骑中常侍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言此第官兼加侍中也。初汉本用旧儒高德,备切问近对。然贵游子弟及幸臣荣其官,至繈褓受宠位;服绮襦纨袴,汉初籍孺闳孺,皆冠Ψ冠、贝带,付脂粉。张辟强年十五,霍去病年十八,并为侍中。)《汉官》云:侍中冠武弁大冠,亦曰惠文冠。(《汉书》云:昌邑王贺冠惠文。音义云:惠文,今侍中所著。)加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貂蝉。(侍中服之则左貂,常侍服之则右貂。董巴《舆服志》云:金取刚,百炼不耗;蝉最居高饮清,貂取内劲悍外温润。本赵武灵王胡服之制,秦始皇破赵,得其冠,赐侍中。)西汉无常员,多至十人。(《齐职仪》云:汉侍中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武帝代,孔安国为侍中。以其儒得,特听常御唾壶朝延荣之。初,汉侍中亲省起居,故俗谓执虎子。虎子,亵器也。至魏文帝时,苏则为侍中,尝与则同隐吉茂者。是时仕甫历县令,见则调之,曰:“仕进不止执虎子。”)东汉初无常员。(《齐职仪》云:东汉侍中,便蕃左右,与帝升降,法驾出。多识者一人参乘,兼负传国玺,操斩白蛇剑。)至灵帝时,侍中舍有八区,论者因言员本八人。(《献帝起居注》曰:初置侍中六人,出入禁中,近侍帷幄,省尚书秦事。据此汉末未或省员。)魏侍中置四人。(《齐职仪》云:魏侍中掌偿赞。大驾出则次直侍中护驾,正直侍中负玺,陪乘,不带剑,皆骑从。御登殿,与散骑侍郎对挟帝,侍中居左,常侍居厅,备切问近对,拾遗补缺也。)晋宋齐梁陈置四人。(《齐职仪》及《五代史 志》云:自晋宋齐梁魏陈,侍中并与三公参国政,直侍左右,应对献替。法驾出,则正直一人负玺。)后魏北齐置六人。(《五代史 百官志》云:北齐侍中,因后魏置六人,掌献纳谏正及进御之职,参与诸公论国政也。)后周初,依周礼天官府置御伯中大夫,武帝改御伯为纳言,亦侍中之任。宣帝末又别置侍中,为加官。隋文帝改侍中为纳言,置二人。炀帝改为侍内,(隋室讳中,故改避之。)唐朝复为侍中。龙朔初为东台左相,咸刘初复旧。光宅初改为纳言,神龙初复旧。开元初改为黄门监,五年复旧。(门下省,自晋以来名之。唐朝三年改为东台,光宅初改曰鸾台,开元改为黄门省。)

事对[编辑]

 【玉署 琐闱】《汉书》曰:李录,字子长,通尚书。哀帝初即位,召寻待诏黄门,使侍中傅喜问寻。寻对曰:位卑术浅,偶随众贤待诏,反污玉堂之署。《汉官仪》:侍中有玉堂署。卫宏《汉旧仪》曰:黄门郎属黄门令,日慕人对青琐闱拜,名夕郎。《尔雅》曰:宫中门谓之闱。

 【黄枢 青闼】卢谌《宜徽赋》曰:郑山潜于谷口,扬朝隐于黄枢。谌注曰:扬雄为黄门郎,三叶不徙官。散骑常侍范霎《与王中书诗》曰:摄官青琐闼,遥望凤皇池。

 【东寺 左曹】《汉官仪》曰:尚书令侍中上东西寺及侍中寺。又曰:左右曹受尚书事。沈约《宋书》曰:汉使左右曹诸吏分堂。尚书奏事,光武省诸吏,信小黄门受事。前代文士,皆门下为左曹,亦曰东寺。

 【画室 丹地】《汉官仪》曰:侍中秩千石,黄门有画室署。画室署长一人,玉堂署长一人。蔡雍《汉官》曰:尚书奏事于明光殿,省中皆胡粉涂壁,其边以丹漆地。故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黄门侍郎对揖而跪受。

 【琐闼 玉堂】琐闼见青闼注中。玉堂见玉署注。已上总裁门下。

 【掌壶 负玺】《孔丛子》曰:孔臧《与子琳书》曰:侍中安国,群臣近见崇礼,不供亵事,犹复掌御唾壶。朝延之事,莫不荣之。《环济要略》曰:侍帷幄,受顾问,拾遗于左右。大驾出则负玺以从,小则参乘。

 【珠阙 金蝉】《相书》:占气如连珠。《杂要》曰:气色如连珠,入阙门为侍中。《汉官》曰:侍中周官也,金蝉右貂。金取坚刚,百炼不耗;蝉居高食洁,目在腋下。

 【八舍 七车】八舍见叙事。陈寿《益部耆旧传》曰:蜀郡张宽,字叔文,汉武帝时为侍中,从祀甘泉,至渭桥,有女人浴于渭水,乳长七尺。上怪其异,遣问之。女曰:“帝后第七车者知我所来。”时宽在第七车,对曰:“天星主祭祀者,斋戒不严则女人见。”

 【抱剑 伏茵】《汉官》曰:侍中殿下称制,出则参乘,佩玺抱剑。《汉书仪》曰:侍中左右近臣,见皇后如见帝,见婕妤行则对壁,坐则伏茵。

 【赐绶 引裾】《后汉书》曰:卞鸿,字公永,永平中诏征,赐绶拜侍中。《魏略》曰:辛昆迁侍中,于时帝欲徙冀州户十万实于河南。昆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安得不与臣议?”帝不答,起入内,昆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

 【七叶 三代】《三辅故事》曰:金日䃅,字翁叔,封府侯,有忠勤之节,七叶侍中。《东观汉记》曰:冯鲂,字孝孙,父子兄弟,并带青紫,三代侍中。

 【游鸾渚 含鸡香】游鸾渚具下傅咸诗。应劭《汉官》曰:侍中方存年老口臭,上出允鸡舌香,使含之。

 【青蒲伏 绿车载】《汉官》曰:史丹为侍中,元帝寝疾,丹以亲密近臣,得视疾候上。闻得寝时,丹直入卧内,处伏青蒲上。应劭注曰:以青规地曰青蒲。《汉书》曰:卫尉金敞疾甚,成帝拜敞子涉为侍中,使绿车载送卫尉。注曰:绿车皇孙车,所以宠之,言卫尉常清显,在朝尊贵。

 【侍帷幄 管喉唇】戴逵《竹林七贤论》曰:山涛太治七年为侍中。诏曰:“清风淳履,思心通远,宜侍帷幄。”谢绰《宋拾遗》曰:王华、王昙首、殷景仁、刘湛四人宴饮,从朝至夕,帝甚欢。华既出,太祖目送之,叹曰:此“四贤一时之秀,同管喉唇,恐后世难继矣。”

 【便繁左右 从容讽议】应劭《汉官》曰:侍中,周官也,便繁左右,与帝升降,卒思近对,拾遗补缺,百寮之中,莫密于兹。张隐《文士传》曰:张衡拜侍中,恒居帷幄,从容讽议,拾遗左右。

[编辑]

 【西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并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国子祭酒王武子,咸从姑之外孙也。并以明德见重于世,咸亲之重之,情犹同生;义则师友,何公既登侍中。武子俄而亦作,二贤相得甚欢,咸亦庆之。然自恨暗劣,虽愿其缱绻而从之末由;历试无效,且有家艰。心存日替,赋诗申怀以贻之云尔。日月光太清,列宿曜紫微;赫赫大晋朝,明明辟皇闱。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双鸾游兰渚,二鸡扬清晖。携手升玉阶,并坐侍丹帷;金珰缀惠文,煌煌发令姿;斯荣世所钦,缱绻情所希。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临川靡芳饵,何为空守坻。枯槁待风飘,逝将与君违;违君能无恋,尸素当言归。归身蓬荜庐,乐道以忘饥。进则无云补,退则恤其私;但愿隆弘美,王度日清夷。

[编辑]

 【后汉胡广《侍中箴》】皇矣圣上,神居天处;勤求俊良,是弼是辅。匪懈于位,庶工以序。昔在周文,创德西邻;勖闻上帝,赖兹四臣。辛尹是访,八虞是询;济济多士,又用有勋。文公钦若,越兴周道。亦惟先正,克慎左右;常伯常任,实为政首。降及厉王,不祗不恪;匿彼宗夷,用肆其虐。惟败天命,寇戎并作;圯坠宗绪,寝庙靡托。无曰我贤,不选至亲;无曰我仁,妄用嬖人。籍闳饰颜,秽我神武;邓通擅铸,不终厥后。中书窃命,石弘作祸;高安断袂,哀用无主。侍中司中,敢告执矩。

[编辑]

 【梁王筠《为从兄让侍中表》】至如元勋旧儒之胄,积德累仁之家;九代七叶之华,相韩事汉之贵。不然则子骏之学洞古今,平子之思侔造化,仲宣之辩识无滞,次仲之解经不穷,然后可以喻旨公卿,问对帷扆,陪六尺之舆,通四方之意。求之微臣,此途顿隔。

 【任昉《为王思远让侍中表》】行则六尺之内,陪接天光,上则服玺申命,诚信区寓,献可替否?出纳惟宜,敷奏于金华之上,进让于玉堂之下,金迁七贵之茂。王粲三公之孙,虽复中蔚孤绪,元卿末裔,未有不阶人誉,妄承曲私。

黄门侍郎第二[编辑]

叙事[编辑]

 按:黄门侍郎,秦官也,汉因之。无常员。董巴《汉书》曰:禁门曰黄闼,中人主之,故号黄门令矣。然则黄门郎给事于黄闼之内,入侍禁中,故号曰黄门侍郎。(刘向《戒子歆书》曰:令若年少得黄门侍郎,要处也。李寻、董贤,并为黄门侍郎。成帝遣张禹归第,于床下拜禹小息,亦为黄门侍郎。)应劭曰:黄门郎每日暮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齐职仪》曰:初秦又有给事黄门之职,汉因之。(《汉书》云:扬雄、刘向,并为给事黄门。)至东汉初,并二官曰给事黄门侍郎,后又改为侍中侍郎,寻复旧。自魏及晋,置给事黄门侍郎四人,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与散骑常侍并清华,代谓之黄散焉。宋齐置四人。(《齐职仪》云:齐代侍中呼为门下,给事黄门侍郎呼为小门下。)《五代史志》云:梁陈置四人,至炀帝减二员,去给事之名,直曰黄门侍郎。(隋氏用人益重,裴矩裴蕴为之,皆知政事。)唐朝因之。

事对[编辑]

 【夕郎 夜拜】夕郎见叙事。《东观汉记》曰:马防,字子钜,为常从小侯。六年正月斋中官,其一日甲子,上欲冠子钜,夜拜为黄门侍郎。

 【仪表 珪璋】《东观汉记》曰:邓阊,字季昭,迁黄门侍郎。于时,国家每有灾异水旱,阊侧身暴露,忧惧<焦页>,形于颜色,公卿以下,咸高尚焉。汉兴以来,为外戚仪表。王隐《晋书》曰:顾荣少有珪璋,符采朗澈,仕吴。弱冠举贤良,为黄门侍郎。当时后进,尽相推谢,称荣有大才令望。

 【侍讲 著诗】鱼豢《魏略》曰:董遇,字季直,献帝时为黄门侍郎,朝夕侍讲焉。天子甚爱信。魏高贵《乡公集》曰:幸华林,赐群臣酒。酒酣,上援笔赋诗,群臣以次作。二十四人不能著诗,授罚酒,黄门侍郎钟会为上。

 【画成图 书坏本】王隐《晋书》曰:张华为黄门侍郎,博览图籍,千门万户,画地成图。《王嘏别传》曰:嘏,字昭先,魏文以嘏为黄门侍郎。每纳忠言,辄书坏本,自在禁省归书不封。帝嘉其淑慎如此。

 【二子并拜 三代不徙】《桓阶别传》曰:阶为尚书令,文帝幸见诸子。少子元禅上搏手曰:“长者子元禅。”是日拜二子为黄门侍郎。《汉书》曰:王音荐扬雄待诏,岁馀为给事黄门,成哀平三代不徙。

 【入拜青琐 对揖丹墀】上见叙事。下具侍中事对丹地注。

 【恂恂可观 轩轩得志】《汉书》曰:冯参,字叔平,以昭仪少弟。为人矜严,好修容仪,进止恂恂可观也。《傅子》曰:王黎为黄门郎,轩轩然得志,煦煦然自乐。

[编辑]

 【魏知古《和鸾台杨侍郎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诗》】拜门传漏晚,寓省索居时;昔重安仁赋,今称伯玉诗。鸳池注不溢,鸡树久逾滋;夙夜怀山甫,清风咏所思。

[编辑]

 【唐中宗孝和皇帝《授韦嗣立黄门侍郎制》】绛衣近侍,秩亚貂蝉,青琐崇班,职参鸳鹭,实神化之有寄,信贤才之攸重。通议大夫韦嗣立,中规奕叶,孝绪蝉联,家匡玄燕之朝,人辅彤云之代。芝兰并秀,见谢砌之阶庭;麒麟齐驱,有刘山之昆季。入光振鹭,誉满三台,出据凭熊,声流十部。近者命兹鸾渚,已擢雁行,才出芸扃,奄归蒿里。永言荆树,坐折连枝,眷彼恒山,空馀一鸟。俾迁荣于皂盖,宜袭宠于黄枢。

给事中第三[编辑]

叙事[编辑]

 《汉官》云:给事中,秦官也,汉因之。无常员,皆为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兼加之,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汉仪注》:给事中曰上朝谒,平尚书奏事,以有事殿内,故曰给事中。《齐职仪》云:东汉省其官,魏晋宋齐并置,无常员,皆隶集书省。(《齐职仪》云:齐给事中皆隶集书省,与诸散骑同掌侍从左右献给,省诸文奏。)北齐依后魏,置六十人,后周天官府置给事中士六十人,隋文帝门下省置给事二十人。(除中字,国讳,掌陪从朝直。)炀帝改名给事郎。(减置四员,掌省读案奏。)唐又曰给事中,龙朔二年改为东台舍人,咸亨初复旧。

事对[编辑]

 【顾问 侍从】顾问见叙事注。胡伯始曰:给事掌侍从左右,无员,位次侍中中常侍。

 【名儒 茂亲】胡伯始曰:给事常侍从左右,无员,位次侍中中常侍。或名儒,或国亲。汉东方朔中郎为给事中,刘向谏议大夫为给事中。

 【履素 立德】《晋起居注》曰:武帝太康七年诏曰:“郎中张建忠笃履素,为江表士大夫所称,宜在中朝,其以建为给事中。”王隐《晋书》曰:任熙,字伯远。立德邈然,征拜给事中。

 【洁行 俊才】王隐《晋书》曰:陈劭,位元组良。太始六年诏曰:燕王师劭,清贞洁静,行著邦旅。荀绰《兖州记》曰:袁准,字孝居,有俊才,太始中拜为给事中。

 【明经 效车】范晔《后汉书》曰:郑众,字仲师,以明经拜给事中。《傅玄子》曰:马钧,字德衡,为给事中。与高堂升平秦郎争论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云:“无此,记虚耳。”钧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效矣。”

[编辑]

 【唐沈佺期《自考工员外拜给事中诗》】南省推丹地,东曹拜琐闱,惠移双管笔,恩降五时衣。出入宜真选,遭逢每溢飞;器惭公理拙,才谢子云微。案牍遗常礼,朋侪隔等威;上台行揖让,中禁动光晖。旭日千门起,初春八舍归,赠兰闻宿昔,谈树隐芳菲。省躬知任重,甯止冒荣非。

 【又《讠州杨给事廉见赠省中诗》】子云推辨博,公理擅词雄;始自尚书省,旋闻给事中。言从温室秘,籍向琐闱通;顾我叨郎署,惭无章奏工。分曹八舍断,解袂五时空;宿昔叨余论,平生赖击蒙。神仙应东掖,云雾限南宫;忽枉琼田赠,长歌兰渚宫。

散骑常侍第四[编辑]

叙事[编辑]

 按:散骑常侍本二官,皆秦置也。《汉官》云: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散骑骑从,傍乘舆车后。献可替否,中常侍得出入禁中,常侍左右。)汉因之,兼用士人。无常员,多以为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兼加之。原其所置二职,皆旧儒骨鲠,以备顾问。与侍中同。元帝时,刘向累迁散骑常侍,与萧固大儒同侍左右是也。后杂伍贵游子弟班伯,成帝时为中常侍,与王许子弟为群,在绮襦纨袴之中。)皆银珰,附蝉为文,貂笔为饰,谓之貂珰。(常侍服之则左貂,中侍服之则右貂。)东汉省散骑之职,而中侍改用宦者,无常员。殇帝改施金珰。《齐职仪》云:魏文帝复置散骑之职,以中常侍合为一官,除中字,直曰散骑常侍。置四人,典章表诏命手笔之事。晋置四人,隶门下。(又领员外散骑常侍,无员。魏末年又有通直散骑常侍四人。晋武太始十年,使二人与散骑常侍四人同置。自魏至晋,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共平章尚书奏事,江左乃罢之。又有员外散骑侍郎,无员,晋武所置。又有通直散骑侍郎四人。晋元太兴初,使二人与散骑侍郎通员,直谓之通直散骑侍郎,凡六散骑焉。)晋初,此官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自宋以来,其任闲散,用人益轻,(宋孝武大明年举选此侍中,而人情久习,终不见重,情复旧也。)别置集书省领之,齐氏因之。(言掌图书文翰之事,故曰集书省。其领诸散骑同晋氏。)《五代史 百官志》云:梁陈集书省置散骑常侍四人。(后魏北齐集书省置六人,其领诸散骑,并同晋氏。)隋文废集书省,徙诸散骑入门下省。唐初并废六散骑,以为散官。贞观初,唯置散骑常侍二人,隶门下。显庆初,又置二人,隶中书,并金蝉左右珥貂。(侍中与左散骑则左貂,中书令与右散骑则右貂,世谓之八貂焉。)龙朔二年,改为左右侍极,(在中书曰右侍极,在门下曰左侍极。)咸亨初复旧。

事对[编辑]

 【参乘 挟帝】王隐《晋书》曰:郑默,字思元,为散骑常侍。武帝出南郊,侍中以陪乘。诏曰:“使郑常侍参乘。”《齐职仪》云:魏氏侍中掌摈赞。大驾出,则次直侍中护驾,正直侍中负玺,陪乘。不带剑,皆骑从。帝登殿,与散骑常侍对挟帝,侍中居左,常侍居右。

 【插貂珰 赐床帐】《魏略》曰:散骑常侍比于侍中,貂珰插右,黄初中始置四人,出入侍从,与上谈议,不典事。《晋起居注》曰:太康七年诏曰:“尚书冯翊忠亮在公,历职内外,勤恪匪懈而疾未差,屡求放退。其以卿为散骑常侍,赐钱二十万,床帐一具。”

 【掌规谏 赞诏命】《魏志》曰:文帝延康元年,置散骑常侍为一官,省中字,置四人,与侍中同掌规谏。华峤集诏曰:“散骑以从容侍从,承答顾问,有职文掌赞诏命,平处分。籍言此官,特宜选贤。”

 【居献替 答顾问】《晋起居注》曰:升平五年诏曰:“前西中郎谢方,才义简亮,宜居献替,其以为散骑常侍。答顾问见赞诏命注中。”

 【夹乘舆 侍廊庑】应劭《汉官》曰:秦及汉置散骑中常侍各一人,官并无员。散骑马夹乘舆车,献可替否。《环济要略》曰:散骑常侍,入侍左右,出则侍事于廊庑之下。

 【入侍左右 与上谈议】入侍左右见侍廊庑注。《魏略》曰:散骑常侍比侍中,貂珰插右。黄初中如置四人,出入侍从,与上谈议,不典事。后遂以为加官。

[编辑]

 【梁任昉《为范云让散骑常侍吏部尚书表》】夫铨衡之重,关诸崇替,远惟则哲,而在昔帝犹难。汉魏以降,达识继轨,雅颂所归,唯称许郭。齐季陵迟,官方驰乱,革创惟始,义存改作。恭己南面,责成斯在,岂宜妄加宠私,以隳王事。附蝉之饰,空成宠章,求之公私,授受交失。近代者功绪参差,或足食关中,或成军河内,或盛德如卓茂,或师道如桓荣。四姓侍祀,已无足纪,五侯外戚,且非旧章。而臣之所附,唯在恩泽。臣去岁冬初,国学之老博士耳。今兹首夏,将亚台司,虽千秋之一日九迁,荀爽之十旬远至,方之微臣,未为速远。臣虽无识,唯利所视。至于亏名损实,为国为身,知其不可,不敢妄为。陛下不弃菅蒯,爱同丝麻,傥平生之言,犹在听览,宿心素志,无复二辞。矜臣所乞,特回宠命,则彝章载穆,微臣知免。

谏议大夫第五[编辑]

叙事[编辑]

 按:谏议大夫,秦官也。《齐职仪》云:初秦置谏议大夫,属郎中令,无常员,多至数十人,掌论议。(汉武改郎中令为光禄勋。)汉初不置。至武帝始,因秦置之。无常员,皆名儒宿德为之,隶光禄勋。光武增议字,为谏议大夫,置三十人,属光禄勋。依汉氏,而晋宋齐并不置。《五代史 百官志》云:梁陈亦置。北齐依后魏,集书省置谏议大夫七人。隋门下省置七人。唐因之,减置四人。龙朔二年改为正谏议大夫,神龙初复旧。

事对[编辑]

 【清慎 谅直】司马彪《续汉书》曰:周举,字宜光,梁商表为从事中郎。商疾甚,帝问遗言。对曰:“臣从事中郎周举,清慎高亮,可任谏议大夫。”谢承《后汉书》曰:傅翻,字君成,转谏议大夫。天性谅直,数陈谠言,武帝嘉之。

 【方正 忠謇】《汉书》曰:孔光,字子夏,经学尤明。匡衡举孔光方正,为谏议大夫。谢承《后汉书》曰:虞承,字叔明,拜谏议大夫。雅性忠謇,在朝堂犯颜谏争,终不曲挠。散禄赈给诸生,言德无比。

 【论得失 陈谠言】《汉书》:丙吉,字子阳,为谏议大夫。是时宫室车服甚盛,外戚贵宠。吉上疏论得失,上以其迁阔,不甚宠异。谢承《后汉书》曰:傅翻,字君成,转谏议大夫。天性谅直,数陈谠言,武帝嘉之。

 【乘高车 止灵台】《东观汉记》曰:郭丹,字少卿。从师长安,买符入函谷关,乃慨然而叹曰:“丹不乘使者车,不出此关。”既至京师,尝为都讲。更始二年为谏议大夫,持节归南阳。自去家十三年,果乘高车出关。《三辅决录》曰:第五,颉,字子陵,为谏议大夫。洛阳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寄止灵台中,或十日不炊。

 【天子纳善 好事从游】《汉书》曰:贡禹,字少翁。元帝征禹为谏议大夫,数虚己问以政事。是时年谷不登,禹奏言,宫室制度从俭省。天子纳其善言。又曰:扬雄,字子云,以耆老久次,转为谏议大夫。以疾免,复召为谏议大夫。家室贫,嗜酒,人稀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肴酒以从游学。

 【持节南阳 作赋东观】持节南阳见乘高车注。常璩《华阳国志》曰:李尤,字伯仁。贾逵荐尤有扬雄之才,明帝召入。作《东观》、《辟雍》、《德阳诸观赋铭》,遂拜谏议大夫。

 【召入作赋 从幸为歌】召入作赋见东观注中。《汉书》曰:王褒,字子渊,为谏议大夫。褒从猎,所幸之宫观为歌颂。谏者以为淫靡不急。

[编辑]

 【后汉崔《谏议大夫箴》】于昭上帝,迪兹既哲。匪于水鉴,惟人是察;处有诵训,出有旅贲。木铎之求,爰纳遒人;各有攸记,政以不分。昔在大禹,拜承昌言;癸辛暴戾,虐及于天。逮于周厉,慢德不蠲;煦煦胥谗,人谤乃作。不顾厥愆,是讨是格;庶类不堪,流之彘宅。防人之口,譬诸防川;岂不速止,溃乃潺湲。潺湲尚塞,言拥为贱;默默之患,用颠厥国。谏臣司议,敢告有翼。

御史大夫第六[编辑]

叙事[编辑]

 按:御史大夫,秦官也。(《应劭》曰:侍御之率,故曰大夫。周官宗伯之属有御史,掌赞书。注曰:御,侍也,进也。战国以为纠察之官,兼典史官。秦赵会渑池,各领御史、监察御史,置大夫以领之。)汉因之,掌副丞相,九卿高第者拜之。其任职者转为丞相。至成帝改曰大司空,(《汉书》曰:何武建言,依古置三公官,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为三公也。)哀帝复为御史大夫;寻复改曰大司空。历后汉因之。至献帝时,魏武为魏王,复置大夫,魏文黄初,初复省置之。历晋宋之后,咸因之,并以中丞为台主。(已上并见《汉官》及《齐职仪》。)至隋氏复置大夫。(《五代史 百官志》云:隋室讳中,置大夫,省中丞。)唐朝因之,龙朔二年改大夫为大司宪,咸亨初复旧。

事对[编辑]

 【署梓 列柏】卫宏《汉旧仪》曰:御史大夫寺在司马门内,门无扁题。署用梓板,不起郭邑,题曰“御史大夫寺”。《汉书》曰:朱博为御史大夫,其府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

 【宪台 法冠】谢灵运《晋书》曰:汉官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为三台。自汉罢御史大夫,而宪台犹置,以丞为台主,中丞是也。《汉官仪》曰:侍御史,周官也,为柱下史,冠法冠。一名柱后,以铁为柱,言其审固不挠,常清峻也。

 【绛驺 白简】沈约《宋书》曰:颜延之言其为御史中丞。何尚之与延之书曰:“绛驺清路,白简深劾,取之仲容,或有亏耶。”

 【火精 霜简】《黄石公阴谋秘法》曰:荧惑火之精,御史之象。主禁令刑罚,收捕纠正。崔篆《御史箴》曰:简上霜凝,笔端风起。《汉书》:孙宝谓侯文曰:“今鹰隼始击,以成严霜之威。”

 【副相 次卿】《汉书》曰:御史大夫,秦官,掌副贰丞相。应劭《汉官》曰:御史大夫本秦官也,位次上卿。

 【青绶 苍佩】《汉书》曰:御史大夫,秦官也,位次上卿。银印青绶,佩水苍玉。

 【侍御之率 刀笔之吏】《汉书 公卿表》曰:御史大夫,秦官也。应劭曰:侍御之率,故称大夫。《汉帝集》曰:武帝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坐。御史大夫曰:“刀笔之吏,臣执之。”

 【无以易尧 莫敢难错】《史记》曰:齐人方与公谓御史大夫周昌曰:“君之吏赵尧,年虽少,奇士也。君其必异之,是代君位。”昌笑曰:“刀笔之吏,安能至是。”及昌相赵,高祖以御史大夫印弄之,谁可以为者?视赵尧曰,无以易尧。遂拜之。又曰:晁错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则削其地,收其版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错,独窦婴争之。由此与婴有隙。

 【奏去副封 涕对具狱】《汉杂记事》曰:故事,上书为二封。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一副封,有不善屏去不奏。魏相为御史大夫,奏去副封,以防拥蔽。《汉书》曰:张敞为御史大夫,上具狱事可者却之,不可者不得已而为之。涕泣而对之:“其爱人若此,年老请免。”天子亦宠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

 【请造白金 愿罢沧海】《汉书》:张汤为御史大夫丞,上请造白金与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又曰:公孙弘为御史大夫时,又东置沧海,北置朔方之郡。弘谏以为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沧海,专奉朔方。上许之。

 【饰诈钓名 舞文辅法】《汉书》曰:汲黯谓上曰:“公孙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三公为布被,诚饰诈以钓名。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九卿以下无差,诚如黯言。”又曰:张汤为御史大夫,舞文巧诋以辅法。

[编辑]

 【唐中宗《授杨再思检校左台大夫制》】避车要秩,非德靡升,专席雄班,惟贤是属。侍中杨再思,衣冠旧齿,廊庙宏材,寒暑不易其心,始终弗亏其度。在明时而有立,居暗室以无欺。投水陈谟,迈汉朝之三杰,沾砂作相,掩虞日之五臣。森乎抱松柏之心,凛乎实冰霜之气。伫因献替,兼肃权豪,宜分务于鸾扃,俾效能于乌署。

 【又《授苏炯右台大夫制》】乌台峻秩,望总铁冠,苍珮崇班,威高石室。诚副相之荣级,实次卿之通任。前岐州苏炯,词吞楚泽,量湛黄陂,既光大厦之材,堪入巨川之用。西京展骥,道掩题舆,石辅凭熊,风超露冕,朱帷雾撤。初停州,县之劳,白简霜凝,宜屏权豪之气。

御史中丞第七[编辑]

叙事[编辑]

 按:御史中丞,秦官也,掌贰大夫。汉因之。御史大夫本有两丞,其一曰御史丞,一曰御史中丞,谓之中者,以其别在殿中,掌兰台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休有光烈。至成哀间,改大夫为大司空,而中丞更名御史长史,出外为台主。光武复曰中丞,与尚书令、司隶校尉专席而坐,京师号曰三独坐。献帝权置大夫,而中丞不省。魏初罢大夫,改中丞名官正,复为台主,寻又改曰中丞。晋宋之后并因之。(已上并见《汉官》及《齐职仪》。)后《魏书 官氏志》云:后魏改中丞为中尉。《五代史 百官志》云:北齐又改为中丞。隋室讳中,省中丞,增持书御史之品以代之。(按:持书侍御史者,本汉宣帝时路温舒上书,宜尚德缓刑,帝深采览焉。季秋后请谳时,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持书,故曰持书侍御史。后因别置,冠法冠,与符玺郎共平理廷尉奏事。其后历代并置之。至隋增品,代御史中丞之职。唐朝初因之,贞观末省之。)唐初因之;贞观末省持书侍御史,又置中丞;龙朔二年改为司宪大夫,咸亨初复旧。

事对[编辑]

 【专席 分路】《续汉书》云:傅巨公拜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魏氏春秋》曰:故事,御史中丞与洛阳令相遇,则分路而行,以丞主多逐捕,不欲稽留。

 【石室 兰台】《环济要略》曰:御史中丞有石室,以藏秘书图谶之属。《汉官仪》曰:御史中丞二人,本御史大夫之丞。其一别在殿中,兼典兰台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休有烈光。

 【举劾案章 休有烈光】《汉书》曰:御史中丞二人,本御史大夫之丞。其一别在殿中,举劾案章,故曰中丞,休有烈光。见兰台注中。

 【肃内外 分黑白】《傅宣别传》曰:宣为御史中丞,明法直绳,内外震肃,甚有威风。《汉书》曰:鲍宣,字贡君。宣为中丞,执法殿中,外总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无回避 不吐茹】《续汉书》曰:马严,字威卿。拜御史中丞,赐冠帻衣服车马。严举劾案章,申明旧典,奉法察举,无所回避,百寮惮之。王隐《晋书》曰:熊远,字孝文。迁御史中丞,中宗每叹其公忠,谓远曰:“卿在朝正色,不茹柔吐刚,忠亮至劲,可谓王臣。”

 【奏弹夜警 法鞭储傅】《晋中兴书》曰:王恬,字元愉,为御史中丞。值海西公废,太宗即位。未解严,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夜吹警角。恬奏劾大不敬,请治罪。明日温见奏事,叹曰:“此儿乃敢弹我,真可畏也!”梅陶《自序》曰:余居中丞,曾以法鞭皇太子傅,亲友莫不致谏。余笑而应之:“堂高由陛,皇太子所以崇于上,由吾奉王者法。吾其枉道曲媚。”后皇太子将见延请,赐以清燕,于是太子礼敬之如师。

 【周处正绳 陈谦奉法】王隐《晋书》曰:周处,字子隐。为御史中丞;奏征虏将军石崇、大将军梁王彤等,正绳直笔,权豪震肃。《续汉书》曰:陈谦,字伯让,拜御史中丞。执宪奉法,多所纠正,为百寮所敬也。

[编辑]

 【隋江总《赠孔中丞奂诗》】我行五岭表,辞卿二十年,闻莺欲动咏,披雾即依然。畴昔同寮き,今随年代改;借问藏书处,唯君故人在。故人名官高,清简肃权豪;谁知怀九叹,徒然泣二毛。

[编辑]

 【晋傅咸《御史中丞箴》】百官之箴,以箴王阙。馀承先君之踪,窃位宪台,惧有忝累垂翼之责,且造斯箴。以自勖励,不云自箴,而云御史中丞箴者,凡为御史中丞,欲通以箴之也。煌煌天文,众星是环;爰立执法,其晖有涣。执宪之纲,秉国之宪;鹰扬虎视,肃清违慢。謇謇匪躬,是曰王臣;既直其道,爰顾其身。身之不顾,孰有弗震;邦国若否,惟仲山甫,山甫是明,焉用彼相;莫扶其倾,淮南构逆。实惮汲生,赫赫有国,可无忠贞。忧责有在,绳亦必直;良农耘秽,勿使能植。无礼是逐,安惜翅翼;嗟尔庶寮,各敬乃职,无为罚先,无怙厥力。怨及朋友,无惭于色;得罪天子,内省有恧。是用作箴,惟以自敕。

侍御史第八(殿中监察御史附)[编辑]

叙事[编辑]

 侍御史,秦官也。(《汉官》云:老子为周柱下史。张苍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侍御史之任也。)汉因之,署十五人。魏八人,晋九人,宋、齐十人,梁、陈九人,后魏、北齐、隋八人。(出《汉官》及《五代史 百官志》。)殿中侍御史,魏置也。初魏,兰台遣二御史居殿中,伺察非法,故曰殿中侍御史。晋、宋、齐置二人,梁、陈置四人,后魏置十四人,北齐置十二人。隋初改曰殿中侍御史。炀帝省之。(出《齐职仪》及《五代史 百官志》。)监察侍御史,隋置也。晋置检校御史,知行马外事。宋、齐、梁、陈并省之。后魏、北齐复置十二人。隋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盖亦取秦监察御史之义以名之。(出《五代史 百官志》。)

事对[编辑]

 【豸冠 铁柱】胡广《汉官仪》曰:御史四人,持书,皆法冠。一名柱后,一名獬豸、獬豸孺,名,知人曲直,触邪佞。《汉官》曰:侍御史周官,为柱下史,冠法冠。一名柱后,以铁为柱,言其审固不挠。

 【绣衣 白笔】《汉书》曰:王禁,字翁。兽武帝时,为绣衣御史,逐捕群盗。《魏略》曰:帝尝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为何官何主?”左右不对。辛毗曰:“此谓御史。旧时簪笔,以奏不法;今者直备官,但笔耳。”

 【避马 埋轮】《续汉书》曰:桓典,字公雅,为侍御史。是时宦官乱政,典执政心,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都畏之,为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又曰:张纲,字文纪,迁侍御史。汉初,选八使巡行风俗,八使同日拜,谓之八彦。皆宿儒要位,唯纲年少官微受命各之部。而纲独埋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大将军梁冀兄弟罪恶。京师震竦。

 【横剑 持戟】《续汉书》曰:仲暠,字景伯。顺帝时为侍御史,监护太子承光宫。中常侍高梵受敕迎太子,不赍诏书,以衣车载太子欲出。太子太傅高襄不知所以,力不能止。开门临去,暠至,横剑当车曰:“御史受诏监护太子。太子国之储副,天命所系。常侍来,无一尺诏书,安知非挟奸耶?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梵不敢争。陈寿《耆旧传》曰:杨仁,字文义。明帝引见,问当代政治之事,仁对,上大奇之,拜仁侍御史。明帝崩,是时诸马贵盛,各争入宫。仁披甲持戟,遮敕宫门,不得令入。章帝既立,诸马更谮仁刻峻,于是上善之。

 【劾霍光 收梁冀】《汉书》曰:严延年迁侍御史,劾霍光专废立。《续汉书》曰:陈翔,字子麟,迁侍御史。元日朝贺,梁冀威仪不整,请收理罪,时人奇之。

 【左雍以能擢 孙习事补】《曹氏传》曰:左雍起于辟吏,武帝以为能,擢为殿中侍御史。山公启事曰:“中书属通事令史孙,限满久习内事,才宜殿中侍御史。须空补之,不审可否。诏曰可。

[编辑]

 【苏味道《赠封御史入台诗》】故事推三独,兹晨对两闱;夕林共鸣舞,屈草接芳菲。盛府题青橐,殊章动绣衣;风连台阁起,霜就简书飞。凛凛当朝色,行行满路威;唯当击隼去,复睹落雕归。

 【又《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诗》】薄游忝霜署,直指戒冰心;荔浦方南纪,蘅皋暂北临。山晴关塞断,川暮广成阴;场圆通圭甸,沟塍碍石林。野童来捃拾,田叟去讴吟;蟋蟀秋风起,蒹葭晚露深。帝城犹郁郁,征传几骎骎;回忆披书地,劳歌谢所钦。

 【元希声《赠皇甫侍御赴都诗》】东南之美,生于会稽;牛斗之气,蓄于昆溪。有瑶者玉,连城是齐;有威者凤,非梧不栖。其一。猗嗟众珍,以况君子;公侯之胄,心腹其始。利器长材,温仪峻峙。其二。道心惟微,厥用允塞;德晖不泯,而映邦国。静以有神,动而作则;九皋千里,其志不忒。其三。粤在古昔,分官厥初;刺邪矫枉,非贤忽居。棱棱直指,烈烈方书;苍玉鸣佩,绣衣登车。其四。绰绰夫君,是膺柱下;准绳有望,名器无假。宠盖伯山,气雄公雅;立朝正色,俟我能者。其五。载怀朋情,尝搂闲宴;好洽昆弟,官联州县。如彼松竹,春荣冬茜;柯叶蔼然,不渝霜霰。其六。会合非我,关山坐违;离鸿晓引,别叶秋飞。𬴂骖徐动,樽饯相依;远情超忽,岐路光辉。其七。金石其心,芝兰台秘其室;言语方间,音徽自溢。肃子风威,严子霜质;,赠言岁暮,以保贞吉。其八。

秘书监第九[编辑]

叙事[编辑]

 按:秘书监,后汉桓帝置也,掌图书秘记,故曰秘书,后省之。至献帝建安中,魏武为魏王,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即中书之任也,亦兼掌图书秘记之事。魏文黄初初,分秘书立中书。中书自置令,典尚书奏事;而秘书改令为监,别掌文籍焉。(按:《汉官》及《齐职仪》:秦汉置尚书,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汉武罢尚书官,置中书,掌其事。汉武罢中书官,又置尚书。汉献帝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当中书之任。则知中书本尚书之任,秘书本中书之任。)初,汉置尚书、中书,属少府。(按:《汉官》:初秦代少府,遣吏四人于殿中,主发书,故号尚书。尚犹主也。中书本尚书之官,故总隶属少府。)而秘书本中书之官,故魏初犹隶少府。及王肃为监,以为魏之秘书即汉之东观之职,安可复属少府,自此不复焉。(《后汉书》云:时学者以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至晋武,又以秘书并入中书省,省其监。晋惠复别置秘书监一人,后世因之。(其少监,隋炀帝置也。以上并出《汉官》及《齐职仪》。)唐因之,龙朔二年改秘书省曰兰台,其监改名太史。咸亨元年复为秘书监。天授初,改秘书省曰麟台,其监不改,神龙初复旧。(初,汉御史中丞在殿中,掌兰台秘书图籍。唐以秘书省为兰台,即因斯义也。汉西京未央宫中有麟阁,亦藏秘书,即扬雄校书之处也。改秘书为麟台,亦因其义也。春秋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古者,太史掌书,改监为太史,亦因其义。)

事对[编辑]

 【秘署 仙室】鱼豢《魏略》曰:兰台,台也,而秘书署耳。华峤《后汉书》曰: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王融《曲水诗序》曰:纪言事于仙室,谓葳室也。

 【芸台 蓬观】鱼豢《典略》曰:芸台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蓬观见仙室注中。

 【延阁 秘府】刘歆《七略》曰:武帝广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故外有太常史博士之藏,内则延阁广内秘室之府。《汉书》曰:天下文籍,悉在广内秘府之室,谓之秘书。

 【东壁东观 兰台】麟台《石氏星经》曰:东壁之星主文籍。东观事见仙室注中。《汉书》云:御史中丞掌兰台秘书图籍。又鱼豢《魏略》曰:薛夏为秘书丞,时秘书掌公事移兰台。兰台自以台也,秘书丞时为署耳,谓夏不得移,当有坐者。夏报曰:“兰台为外台,秘书为内阁。台也,阁也,何不相移之有。兰台无以折之。”《三辅黄图》曰:未央宫东有麒麟殿,藏秘书,即扬雄校书之处也。以上载《秘书》。

 【典图书 掌秘奥】《东观汉记》曰:桓帝延熹二年,初置秘书监,掌典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异同。温峤举荀崧为秘书监,曰:“夫国史之典,将以明失得之迹,谓之实录,使一代之典,焕然可观。散骑常侍崧,文质彬彬,思义通博,历位先朝,莅事以穆,宜掌秘奥,宣明史籍。”

 【考同异 校古今】考同异事见典图书注。王隐《晋书》曰:惠帝永平元年诏云:“秘书监综理经籍,考校古今,课试署吏,领有四百人,宜专其事。”

 【典文章 综经籍】《华峤集》曰:诏尚书曰:“亭侯峤,体素弘简,文学该通,经览古今,博闻多识,著书实录,有良史之志,故转为秘书监。其加散骑常侍。班同中书寺为内台,使中书散骑及著作、理礼、音律、天文、数术,南省文章。”门下撰集,皆典领之。综经籍见校古今注中。

 【撰皇览 次竹书】《魏志》曰:王象,字羲伯。散骑常侍领秘书监,撰《皇览 傅畅晋诸公赞》曰:“荀勖领秘书监。太康二年,汲郡冢中得竹书。勖躬自撰次注写,以为中经,列于秘书。经传缺文,多于证明。”

 【著阳秋 典文字】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孙盛自安国为秘书监,加给事中。笃尚好学,自少及长,常手不释卷。既居史官,乃著三国阳秋。典文字见典图书注。

 【幽赞符命 宣明史籍】傅畅《晋诸公赞》曰:庾峻自司空长史迁秘书监,幽赞符命,天文地理,因有述焉。宣明史籍事见掌秘奥注。

[编辑]

 【宋颜延年《和谢监灵运诗》】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寡立非择方,刻意藉穷栖。伊昔适多幸,秉笔侍两闱;难惭丹雘施,未谓玄素暌。徒遭良时讽,王道奄昏霾;人神幽明绝,朋好□雨乖。吊屈汀洲浦,谒帝苍山蹊;倚岩听绪风,攀林结留荑。跂予间衡峤,曷月瞻秦稽,皇圣昭天德,丰泽振沉泥。惜无雀雉化,何用充海淮;去国还故里,幽门树蓬藜。采茨葺昔宇,剪棘开旧畦;物谢时既晏,年往志不偕。亲仁敷情昵,兴玩究辞凄;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尽言非报章,聊用布所怀。

 【梁沈约《奉和竟陵王抄书诗》】教微因弛辔,推峻属贞期;义乖良未远,斯文焕在兹。超河综绝礼,冠楚缀沦诗;披縢辨蠹册,酌醴访深疑。沉流黜往性,泛略引前滋;汉壁含遗篆,名山多逸词。绿编方委阖,素简日盈辎;空幸参鸳鹭,比秀恧琼芝。挹流既知广,复道还自嗤。

 【梁庾肩吾《和刘明府观湘东王书诗》】陈王擅书府,河间富典坟;五车方累箧,七阁自连云。松椠芳帙气,柏熏起厨文;羽陵青简出,妫泉绿字分。方因接游圣,暂得奉朝闻;峰楼霞早发,林殿日先曛。洛城复接眼,归轩畏后群。

 【周庾信麟《趾殿校书和刘义同诗》】止戈兴礼乐,修文盛典谟;壁开金石篆,河浮□雾图。芸香上延阁,碑石向鸿都;诵书征博士,明经拜大夫。璧池寒水落,学市旧槐疏;高谈变白马,雄辩塞飞狐。月落将军树,风惊御史乌;子云方汗简,温舒正削蒲。连云虽有阁,终欲想江湖。

[编辑]

 【唐太宗《正授颜师古秘书监诏》】秘府望华,史官任重,选众而举,历代攸难。守秘书监颜师古,体业淹和,器用详敏,学该流略,词兼典丽;职司图书,亟经岁序,朱紫既辨,著述有成。宜正名器,允兹望实,可秘书监。

[编辑]

 【后汉崔瑗《东观箴》】洋洋东观,古之史宫;三坟五典,靡义不贯。左书君行,右记其言;辛尹顾访,交武明宣。倚相见宝,荆国以安;何以季代,咆哮不虔。在强奋矫,戮彼逢干;卫巫蛊谤,国莫敢言。狐突见斥,淖齿见残;焚文坑儒,嬴反为汉。巫蛊之毒,残者数万;吁嗟后王,曷不斯鉴。是以明哲先识,择木而处;夏终殷挚,周聃晋黍。或笑或泣,抱籍遁走;三叶靖公,果丧厥绪。宗庙随夷;远之荆楚;麦秀之歌,亿载不腐。史臣司艺,敢告侍后。

秘书丞第十[编辑]

叙事[编辑]

 按:秘书丞,魏官也。《齐职仪》云:初汉献帝置秘书令,有丞二人,盖中书之任。魏文分秘书,立中书,以秘书左丞刘放为中书监,秘书右丞孙资为中书令;而秘书改令为监,别掌文籍。自置丞一人,多以秘书郎迁之。其后何祯上《许都赋》,帝异之,拜秘书郎。后月馀,祯阙事,帝问外:“吾本用祯为丞,何故为郎?”案主者罪,遂改为丞。时秘书本有一丞,尚未转,遂以祯为右丞。右丞置自祯始也,至宋省一丞,后代并因之。唐龙朔二年改为兰台丞,咸亨初复旧。

事对[编辑]

 【鹿车 铜印】王肃《表论秘书丞郎仪》:宜比尚书郎侍御史,今侍御史乘犊车,奏事用尺一;秘书丞郎乘鹿车,犹用尺奏,恐非陛下崇儒之本意。《齐职仪》云:秘书丞,铜印墨绶。

 【近日月 奏文赋】王肃《论秘书表》云:青龙中,议秘书丞郎与博士议郎同。职近日月,宜在三台上。《魏略》曰:严苞以高才,黄初中入为秘书丞,数奏文赋,帝甚异之。

 【谓薛君 用何祯】鱼豢《魏略》曰:薛夏天水人,东诣京师,文帝嘉其才,黄初中引为秘书丞。帝与夏推论书传,未尝不终日也。每呼之不名,而谓之薛君。用何祯见叙事。

 【雅有文才 遍观今古】王隐《晋书》曰:稽绍,字延祖,雅有文才。山涛启武帝可为秘书郎,帝曰:“绍既如此,便可为丞。”又曰:庾峻,少好学,有文才,转秘书丞。遍观今古,闻见益广。

[编辑]

 【齐王融《拜秘书丞谢表》】臣闻:升离戒晨,阴墙不照其景;肤云停夕,幽草或漏其津。至如明兼就日,泽深行雨,不有圣德,谁或其然?所以,钦至道而出青皋,舍布衣而望朱阙,怀禄仕在代耕,期荣不谋入用,岂悟特擢之例。事均延祖,置佐之恩,任光元辅,逾溢情涯。普烛身表,畏翘车而必让,诫濡翼之愿辞。既圣主谓其可施,故愚臣默思自免。

秘书郎第十一[编辑]

叙事[编辑]

 秘书郎,魏官也。初汉献帝置秘书令,有丞郎,盖是中书之任。魏文分秘书为中书,而秘书别掌文籍,领秘书丞及秘书郎中,即其任也。至宋,除中掌,直曰秘书郎。此职与著作郎,自置以来,多起家之选。在中朝,或以才授。历江左多仕贵游,而梁世尤甚。当时谚曰:“上车不落为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言其不用才也。至北齐,又加中字;至隋,又除中字。(出《齐职仪》及《五代史 百官志》。)唐因之,龙朔二年曰兰台郎,咸亨初复旧;天授初曰麟台郎,神龙初复旧。

事对[编辑]

 【耽美书 删旧文】《蜀志》曰:郤正,字令先。安贫好学,弱冠能属文,迁秘书郎。性澹于荣利,尤耽意美文章及当代美书。王隐《晋书》曰:郑默,字思元,为秘书郎。删省旧文,除其浮秽,著魏中经簿。中书令虞松谓默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

 【赋三都 著中经】王隐《晋书》曰:左思专思《三都赋》,绝人伦之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著中经见删旧文注。

 【掌三阁 定四部】《晋令》曰: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经书,覆校残阕,正定脱误。《晋太康起居注》曰:秘书丞桓石绥启校定四部之书,诏遣郎中四人,各掌一部。

 【别朱紫 澹荣利】别朱紫事见删旧文注。澹荣利事见耽美书注。

弹文[编辑]

 【梁沈约《奏弹秘书郎萧遥昌文》】谨按,兼秘书郎臣萧遥昌,盛戚茂年,升华秘馆,淑慎之迹未彰,违惰之容已及。宜寘徽纲,以肃朝风。请以见事免遥昌所居官。

著作郎第十二(著作佐郎附)[编辑]

叙事[编辑]

 著作郎,魏官也。沈约《宋书 百官志》云:初,东汉图籍在东观,名儒、硕学多著作东观,然皆他官假著作之名,而未立著作之官。至魏太和中,始置著作郎官,隶中书省。魏晋之际,中书兼国史之职,史官在焉,故魏代王沉为中书著作郎。晋初,缪征为中书著作郎,并是也。至晋惠帝,诏曰:“著作旧属中书,而秘书既别典文籍。今改中书著作郎为秘书著作郎,亦为大著作。”后代因之。唐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文郎中。咸亨初复旧。著作佐郎魏置,掌贰著作。佐郎修国史,初俱隶中书,谓之中书著作佐郎。晋惠帝时,与大著作郎同隶秘书。后代因之。(出《宋书 百官志》。)唐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文郎。咸亨初复旧。(张华,年四十,得河南尹丞;不拜,转著作佐郎。又张载,字孟阳,为著作佐郎,作《蒙汜池赋》。傅玄见之叹息,以车迎载。郭璞献《南郊赋》,中宗嘉其才,以为著作佐郎。沈约《宋书》曰:后汉已来,太史但掌天文律历而已。其国记撰述,悉在著作。江左王导表著作为史官,是也。《晋中兴书》曰:华谭为秘书监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等以单族,二人并有史才,白首于衡门。后谭知之,荐二人擢补著作佐郎,并皆称职也。)

事对[编辑]

 【待诏 刊石】晋元康元年诏曰:“著作郎旧隶中书,大兴二年依汉故事,召陈郡王隐待诏著作。”单衣介帻,朝朔望于著作班次,依佐郎也。又《晋中兴书》曰:孙绰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转廷尉,著作如故。于时才笔之士绰为冠,故温王郤庾诸公之薨,必须绰铭而后刊石。

 【才笔 史法】才笔事见刊石注。王隐《晋书》曰:何嵩善史法,为著作。

 【司文籍 议限断】司文籍见叙事。王隐《晋书》曰:陆士衡以文学为秘书监。虞浚所请为著作郎,议《晋书》限断。

 【应亨五叶 崔骃三世】《应亨集 让著作表》曰:自司隶校尉奉至臣,五叶著作不绝,卿族以为美谈,崔骃三世相继,其后无闻。若乃谈迁接武,彪固踵迹,亦各一世之良也。以上著作郎。

 【西观 东郊】张隐《文士传》曰:束皙元康四年晚应司空府。入月馀,亦除著作佐郎。著作西观,撰《晋书》,草创《三帝纪》及《十志》。《晋中兴书》曰:太兴元年,郭璞奏《南郊赋》。中宗嘉其才,以为著作佐郎。

 【难限断 赋蒙汜】《晋纪》曰:束皙,字广微。秘书监贾谧请为著作郎,难陆士衡《晋书》限断。张载,字孟阳,作《蒙汜赋》。太仆傅玄见赋叹息,以车迎载,言谈终日,深相贵重。载遂知名,起家征为著作佐郎。

 【撰三国 创十志】《张华别传》曰:陈寿好学,善著述,师事同郡谯周。少仕蜀,在观阁为郎,除中书著作郎,撰《三国志》。创《十志》事见西观注中。

 【傅玄叹赋 夏湛坏书】傅玄《叹赋》事见蒙汜注中。《张华别传》曰:陈寿好学善著述,除著作佐郎。当时夏侯湛等多欲作魏书,见寿所作,即坏己书。以上著作佐郎。

[编辑]

 【北齐邢子才《酬魏收冬夜直史馆诗》】年病从衡至,动息自不安;兼豆未能饱,重裘讵解寒。况乃冬之夜,霜气有馀酸;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灯光明且灭,华烛新复残;衰颜依候改,壮志与时阑。体羸不尽带,发落强扶冠;夜景将欲近,夕息故无宽。忽有清风赠,辞义婉如兰;先言叹三友,末言惭一官。丽藻高郑卫,专学美齐韩;审喻难有属,笔削少能干。高足自无限,积风良可抟;空想青□易,甯见赤松难。寄语山东道,高驾且盘桓。

[编辑]

 【梁沈约《到著作省表》】臣约言,即日被召以本官兼今职。臣艺不博古,学谢专家,乏怀铅之志,惭梦肠之术。联事乖善,握兰惭良,谬勒断蛇之符,预刊冰河之业。路遥难骋,才弱未胜。而神工曲造,雕绚弥叠,珥笔史观,记言文府。趋奉载扬,腆懵交颜。

太常卿第十三[编辑]

叙事[编辑]

 《释名》云:卿,庆也,言万物皆庆赖之。又卿,章也,言贵盛章著也。案,古者天子诸侯,皆名执政大臣曰正卿。自周以来,始有三公九卿之号。大率九卿,多秦汉官也。汉世虽号九卿,其官无卿字。至梁始加卿字,其后并因之。(秦汉以来,直云某为太常,至梁始云某为太常卿。)梁又象四时,置十二卿。陈氏因之。(梁乙太常、司农、宗正为春卿,太仆、太府为夏卿,卫尉、廷尉、大匠为秋卿,光禄、鸿胪、太尉为冬卿。)后魏依南齐以前置九卿,又各加少卿焉。北齐隋因之。(自梁以下,出《五代史 百官志》。)唐龙朔二年加正卿,以别少卿;咸亨初复旧,除正字。(历代九卿,废置不同。自汉以来,皆数少府;北齐隋则不数。后汉省卫尉,东晋及宋齐省太仆,齐宋以前无太府。以上总载九卿。)宋太常,汉官也。宋《百官春秋》云:昔唐虞伯夷行秩宗,典三礼,周则春官宗伯掌礼乐,并其任也。初秦置奉常,汉祖更名太常。惠帝又曰奉常,景帝又曰太常。(如淳曰:常,典也。常典三礼,故曰太常。或曰:太常,王者之旌,礼官主奉持之,故曰奉常。后改曰太常,尊大之义,故改名之。)王莽改曰秩宗,东汉又曰太常。《五代史 百官志》云:至梁加卿字曰太常卿,其后因之。唐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奉常;咸亨初复旧。光宅初曰司礼卿;神龙初复旧。

事对[编辑]

 【法河 括海】《春秋汉含孳》曰:三公象五岳,九卿法河海。谢承《后汉书》曰:李淑谏更始曰:“夫三公上应垣宿,九卿下括河海。”

 【龟钮 犀印】《汉官仪》曰:卿秩中二千石。孝武皇帝元狩二年,令通官印方寸大小,官印五分。王公侯金二千石,银印龟钮。司马彪《汉书》曰: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佩双印,皆以黑犀。

 【藻衣 花绶】《汉官仪》曰:衣裳,公侯华虫,卿大夫藻火。又曰:卿秩中二千石,绶青地桃花三彩。

 【缇扇 朱】】《续汉书》曰:卿以下有𬴂者,缇扇汗青翅尾。又曰:秩中二千石皆皂盖朱轓。

 【参三槐 位九棘】《帝王世纪》曰:九卿者,所以参三公也。又《周礼》曰:面三槐,三公位焉。又曰:朝士掌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郑玄注曰: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赤心三刺。

 【奉常 宗伯】《汉书》曰:秦曰奉常,掌宗庙礼仪,景帝中平六年更名太常。《周礼》曰:春官宗伯掌天神地祗。

 【掌宗庙 作礼乐】掌宗庙事见奉常注。《续汉书》:张奋拜太常,言礼乐当改作,上善之。

 【典三礼 首九卿】《汉书》曰:太常古官,云伯夷秩宗典三礼,欲令国家盛大,社稷常存,古称太常。《汉官解诰》曰:太常社稷郊畤,事重职尊,故号九卿之首。

 【造庐特赐 卖宅自给】《晋中兴书》曰:贺循,字彦先,拜太常。中宗践祚,下令曰:“循冰清玉洁,行为俗表,加位处上卿。居身服物,盖身而已;屋才庇风雨,孤常造其庐,特为慨然。其赐以六尺床席褥并钱二十万,以表至德。”《魏志》曰:和洽,字阳士,为太常。清贫,卖田宅以自给也。

 【桓荣设几 孙通赐金】华峤《后汉书》曰:桓荣,字春卿,以少傅迁太常,明帝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之。乘舆每常幸太常府,令荣东面坐,设几杖,会百官。《史记》曰:高祖灭秦,已登尊号,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祖患之。于是叔孙通进说,遂设绵野外,习之月馀。通曰:“可试观。”上使行礼毕,复置法酒,无敢ん哗失礼者。高祖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拜通太常,赐金五百斤。

 【马安四至 段容再登】《汉书》曰:司马安巧宦,四至九卿。又曰:濮阳段容始事盖侯信。信任容,官亦再至九卿。

 【还第摄事 干斋怒妻】《晋起居注》曰:安帝二年,太常临川王宝启。府舍窄狭,不足移家,母锺年高,违离靡宁,乞还第摄事。诏听之。应劭《汉官》曰:北海周泽为太常,恒斋。其妻怜其年老疲病,窥内问之。泽大怒,以为干斋。掾吏叩头争之,不听,遂收送诏狱,并自劾。论者非其激发。谚曰:居代不谐,为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既作事,复低迷。

[编辑]

 【梁陆倕《为王光禄转太常让表》】昔者楚德方盛,叔敖濯衣,汉道克昌,王阳结绶,故拜命无辞,受爵不让,况宗卿清重,历选所难,汉晋已降,莫非素范。辞爵则桓郁张奋,让封则丁鸿刘恺;潘尼之文雅纯深,华表之从容退嘿。自此迄兹,风流继轨,以臣况之,曾无等级。

 【陈沈炯《为周弘让太常表》】臣闻,玉舄雕楹,不取材于蟠;丹珠绣黼,岂袭冕于薜萝。何则?适用各有其宜,朝野不可一指。叔孙之野外定礼,倍资典实;刁协之躬为唱引,岂易其仪。傥九宾缺相,封禅失礼,责以司存,云谁之咎。况南史执简,转见违才,君举必书,尤难妄冒。

[编辑]

 【后汉崔骃箴】翼翼太常,实为宗伯;穆穆灵祗,寝庙奕奕。称秩元祀,班于群神;我祀既祗,我粢孔蠲。匪愆匪忒,公尸攸宜;弗祈弗求,惟德之报;不矫不诬,庶无罪悔。无曰我材,轻身恃筮。东邻之牺牛,不如西邻之麦鱼。秦殒望夷,隐毙锺巫。常臣司宗,敢告执事。

司农卿第十四[编辑]

叙事[编辑]

 司农卿,汉官也。《汉官》云:初秦置理粟内史,掌谷货,汉因之。景帝更名大农令,武帝更名大司农。(按:尧命羲和四子敬授人时。舜二十二官,弃为后稷,播时百谷,盖其任也。周官冢宰之属有太府,下大夫。郑玄注曰:太府,主治藏之长若今时司农也,并司农之任。)王莽改大司农曰羲和,后又改为纳言;东汉复为大司农。《五代史 百官志》云:梁加卿字,曰司农卿,省大字;后魏又加大字,北齐又除大字,隋氏因之。唐初因之,龙朔二年改曰司稼卿,咸亨元年复旧。

事对[编辑]

 【六府 万石】崔瑗《鲍德诔》曰:乃司大事,掌是六府;三事尤切,乃修乃聚。汉武帝《柏梁诗 大司农》曰:陈粟万石扬簸之。

 【天仓 国泉】韩杨《天文要集》曰:天仓者,大司农也。史游《急就篇》曰:司农少府,国之泉也。

 【司金 掌帛】扬雄《大司农箴》曰:维时大农,争司金谷。《续汉书》曰:大司农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诸钱谷金帛。

 【周曰太府 莽改羲和】周曰太府见叙事注。《汉书》曰:平帝元始元年,改大司农曰羲和,以刘歆为之。

 【高诩方正 牟融明达】《东观汉记》:高诩,字季回。以儒学征拜大司农,在朝以清白方正称。又曰:牟融,字子优,为大司农,性明达,称为名卿。

 【安车征郑 天子器耿】《续汉书》曰:郑玄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又曰:耿国,字叔虑,为大司农。晓边事,能论议,数上便宜事,天子器之。

 【延年盗钱 赵典交德】《汉书》曰:田延年为大司农,坐盗都内钱三十万,自杀。《续汉书》曰:赵典,字仲经。为大司农,闭门却扫,非德不交。

[编辑]

 【汉扬雄《大司农箴》】时维大农,爰司金谷;自京阻荒,粒人是斛。肇自厥初,实施惟食;厥僚后稷,有无迁易。实均实赢,惟都作程;旁施衣食,厥人攸主。上稽二帝,下阅三王;什一之征,为人作常。远近贡篚,百则不忘。帝王之盛,实在农植;季周烂熳,而东作不敕。膏腴不获,庶物并荒;府库殚虚,靡积仓箱。陵迟衰微,周卒以亡。秦收大半,二世不瘳;泣血之求,海内无聊。农臣司均,敢告执繇。

 【晋张华《大司农箴》】家有庐井,王有廪籍;阜茂丰物,和钧关石。在周之季,不虔政首;弃稷弗务,不籍千亩。匮神乏祀,败于戎丑;穑臣司农,敢告左右。

太府卿第十五[编辑]

叙事[编辑]

 太府卿,周官也,(《周礼 天官》属有太府下大夫,掌贡赋,受其货贿之入。)掌府藏货贿。秦汉以下不置其官,职务所司分在司农少府矣。至梁始,置太府卿;陈及后魏北齐隋皆因梁置之。(并见《五代史志》及《后魏官氏志》。)唐龙朔二年改为外府卿,咸亨初复旧,光宅初改为司府卿,神龙初复旧。(自梁以前无太府,故其事对及文章并缺。今既列在九卿之数,特存于叙事。应须作文章,亦可参采司农之事用也。)

光禄卿第十六[编辑]

叙事[编辑]

 光禄卿,汉官也。《齐职仪》云:初秦置郎中令,掌宫殿门户。及主诸郎之在殿中侍卫,故曰郎中令。(《汉官》云:郎中令属官,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曰三署。署中各有中郎、议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外,多至千人,主执戟卫宫陛,及诸虎贲郎羽林皆属焉。谓之郎中令者,言领诸郎而为之令长。)汉因之。至武帝更名光禄勋,(应劭曰:光,明也;禄;爵也。勋,功也。言光禄典郎谒者虎贲羽林,举不失德,赏不失劳。故曰光禄勋。应劭郑玄并云:勋犹阍也,今光禄勋则古阍之职。)后汉献帝又为郎中令,魏文又为光禄勋。后世因之。《五代史 百官志》云:至梁加卿字,曰光禄卿,除勋字。后代因之。北齐兼掌肴膳,隋则全掌肴膳,不复掌宫殿门。唐初因之,龙朔二年改曰司宰卿,咸亨初复旧;光宅初改为司膳卿,神龙初复旧。

事对[编辑]

 【首九列 总三署】《庾冰集 用乐谟诏草》曰:光禄九列首,且职典吏署。《续汉书》曰:杜林,字伯山,为光禄勋。内奉宿卫,外总三署,周密敬慎,选举称平。

 【兆宫室 掌掖门】兆宫室见下扬雄箴。《汉书》奏曰:郎中令掌宫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

 【叹至德 荐名士】《孟宗别传》曰:宗为光禄勋,大会。宗先少酒,偶有强者,饮一杯便吐。传诏司察:“宗吐麦饭。”察者以闻。上乃叹息曰:“至德清纯如此。”《续汉书》曰:杜林,字伯山。选举称平,数荐名士。

 【入卧内 总从官】《汉书》曰:周仁,景帝时为郎中令。为人阴重不泄,以是得幸,出入卧内。后宫秘戏,仁常在傍,终无所言。《柏梁诗 光禄勋》曰:总领从官柏梁台。

 【辩弃甲 问投霓】《魏志》曰:王肃,字子雍,为光禄勋。时有一鱼长尺,集武库之屋,有司以为吉详。肃辨之曰:“鱼生于泉而见于屋,介鳞之物,失其所也,边将其殆有弃甲之变乎?”其后果有东关之败。谢承《后汉书》曰:杨赐,字伯钦,拜光禄勋,位特进。又,嘉德殿前有青赤气,诏特进遣中使问赐祥异祸福吉凶所在。以赐博学硕儒,故密谘问,宜极陈其意,尝上疏陈请。按:《春秋谶》:天投霓,海内乱,今妾嬖阉尹共专国朝之所致也。

 【宣王拜林 景帝问袤】《魏志》曰:常林徙光禄勋太常,晋宣王以林乡邑耆老,每为之拜。或谓林曰:“司马公贵重,君宜且止之。”林曰:“司马公自欲敦长幼之序,以为后生之法,贵非吾之所制也。”言者惭而宿踖。又曰:郑袤为光禄勋,毋丘俭作乱,景帝自征之,百官祖送。时袤疾不在会,上谓王肃,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袤闻,自舆追上。上笑曰:“固知生必来也。”遂与同载。问以计谋,帝甚重之。

 【安世挞奴 曜卿赐谷】《汉书》曰:张安世,字孺子,为光禄勋。郎有醉小便殿上,主事白行法。安世曰:“何以知其不覆浆水耶?”郎有淫官婢,婢兄自言安世曰:“奴以恚怒诬污衣冠,告署挞。奴其隐人过皆此类也。”《魏志》曰:袁涣,字曜卿,为郎中令。时言刘备死,君臣皆贺。涣以常为备吏,独不贺,卒官。太祖为之流涕,赐谷二千石,太仓谷千斛,垣下谷千斛,与曜卿家。上言官法,下言亲故。

[编辑]

 【汉扬雄《光禄勋箴》】经兆宫室,画为中外,廊殿门闼,限以禁界。国有周卫,人有藩篱;各有攸保,守以不歧。昔在夏殷,桀纣淫湎;持牛之饮,门户荒乱。郎虽执戟,谒者参差,殿中成市。或室内鼓鼙,忘其廊庙,而聚夫逋逃,四方多罪,载号载呶。内不可不省,外不可不清。德人立朝,义士充庭;禄臣司光,敢告执经。

鸿胪卿第十七[编辑]

叙事[编辑]

 鸿胪卿,汉官也。(《汉官》云:昔唐虞宾于四门,此则礼宾之制也,与鸿胪之任亦同也。)《周礼》:大行人掌宾客及诸侯朝觐事,即其任也。《汉官》云:秦置典客,掌诸侯及归义蛮夷。汉因之。景帝更名大行令,武帝改曰大鸿胪。(胡广曰:鸿,声也;胪,传也。所以传声,赞导九宾。刘熙曰:鸿,大也;腹前曰胪,此言以京师为心腹,以王侯蕃国为四体。韦昭曰:鸿,大也;胪,其陈序也,欲以大礼陈序于宾客。)初秦,又有典属国,亦掌蛮夷降者。汉亦因之。成帝并入大鸿胪,王莽改鸿胪为典乐。东汉又曰鸿胪,其后并因之。《五代史 百官志》云:至梁加卿字,曰鸿胪卿;除大字。后魏又加大字,北齐又除之。隋氏因之。唐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同文卿,咸亨初复旧;光宅初改曰司宾卿,神龙初复旧。

事对[编辑]

 【掌蛮 主故】《汉书》曰:典客,秦官,秩中二千石,掌诸侯及四方归义蛮夷。皇子拜授印绶。《山涛启事》曰:鸿胪主故事,前后为之者,率多不善了。今缺,当选御史中丞刁攸,不审可尔不。

 【主祠 序客】《东观汉记》曰:大鸿胪,汉旧官,建武元年复置,属官大丞一人。大行丞有理礼员四十七人,主斋祠摈赞九宾之礼。韦昭《释名》曰:鸿胪者,本故典客事,掌宾礼。武帝时更为鸿胪。鸿,大也;胪,陈序也。欲大以礼,陈序于宾客也。

 【迁公 惭长】《东观汉记》曰:鸿胪三十六人,其陈宠、左雄、朱宠宠、参施延并迁公。谢承《后汉书》曰:陈纪,字元方。遭父太丘长实忧,呕血绝气。豫州嘉其至行,表上尚书,图画百城,以励风俗。袁绍以太尉让纪,纪不受。拜大鸿胪,卒官。子群为三公。天下以为公惭卿,卿惭长。

 【掌四方夷 赞九宾礼】掌四方夷见上掌蛮注。赞九宾礼见上主祠注。

 【秦曰典客 汉置鸿胪】并见叙事。

 【刁攸能人 韩宣称职】《山涛启事》曰:鸿胪多不善了,今夬当选御史中丞刁攸,旧能人。《魏略》曰:韩宣,字景然,为大鸿胪。始南阳曲阜韩暨,以宿德在宣前为大鸿胪。及宣在官,亦称职,故鸿胪中为之语曰:“大鸿胪,小鸿胪,前后治行相曷如。”

[编辑]

 【汉扬雄《大鸿胪箴》】荡荡唐虞,经通垓极;陶陶百王,天工人力。画为上下,罗条百职;人有才能,寮有级差。迁能于官,各有攸宜;主以不废,官以不隳。昔在三代,二季不蠲。秽德慢道,署非其人。人失其材,职反其官;き寮荒耄,国政如漫。文不可武,武不可文;大小上下,不可夺伦。鸿臣司爵,敢告在邻。

宗正卿第十八[编辑]

叙事[编辑]

 宗正卿,周官也。宋《百官春秋》云:周受命封建宗盟,(周封兄弟之国十有五,同姓之国三十有五。)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成王时,彤伯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汉因之。平帝更名宗伯,王莽改为秩宗,东汉复为宗正,晋曰大宗正。(后魏皆同姓为之,晋以后杂用庶姓为之。)《五代史 百官志》云:至梁加卿字,除大字,曰宗正卿。北齐又加大字,隋又除之。唐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宗卿,咸亨初复旧。光宅初改为司属卿,神龙初复旧。

事对[编辑]

【司宗 掌亲】司宗见下扬雄箴。掌亲见叙事。

 【仁孝 忠直】《东观汉记》曰:刘平,字公予。以仁孝著闻,永平三年为宗正。《汉书》曰:刘向,字子政。元帝时,萧望之、周堪荐向,宗室忠直,明经有行,为宗正。

 【掌亲属 录嫡庶】《汉书》曰: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司马彪《续汉书》曰:宗正卿一人,秩二千石,掌序录王国嫡庶人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计上宗室名,若有犯法当髡以上。上诸宗正卿。

 【畏盛满 竭忠节】《汉书》曰:刘德,字路叔。修黄老术,有智略。少时数言时事,召见甘泉宫,武帝谓之千里驹。昭帝初为宗正丞,后为宗正卿。妻死,大将军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娶,畏盛满也。《东观记》曰:刘般,字伯兴。代名忠孝,在朝竭忠尽节。建初元年拜为宗正。

[编辑]

 【汉扬雄《宗正卿箴》】巍巍帝尧,钦亲九族,经哲宗伯,礼有攸训。属有攸籍,各有胄子,代以不错。昔在夏时,少康不恭,有仍二女、五子家降。晋献悖统,宋宣乱序;齐桓不胤,而忘其宗绪。周讥戎女,鲁喜子同;高作秦崇,而扶苏被凶。宗庙荒虚,魂灵靡附;伯臣司宗,敢告执主。

卫尉卿第十九[编辑]

叙事[编辑]

 《齐职仪》云:卫尉,秦官也。掌宫门卫屯兵。(盖周礼宗伯官正之职。尉者,也。古者兵狱之官皆名尉,言以罗令主奸非。)汉因之。景帝更名中大夫令,寻复旧为卫尉。自王莽及后汉初并省之,至献帝复置。魏晋宋齐因之。《五代史 百官志》云:至梁,加卿字,曰卫尉卿,后代并因之。唐武德初省之,贞观中复置。龙朔二年改为司卫卿,咸亨初复旧。光宅初又改为司卫卿,神龙初复旧。

事对[编辑]

 【千列 八屯】班固《西都赋》曰:周庐千列,徼道绮错。张衡《西京赋》曰:卫尉八屯,警夜巡昼;徼道外周,千庐内附。

 【周庐 夹道】《汉官解诂》曰:卫尉掌宫阙周庐殿,屯陈夹道,当兵交戟。胡广注曰:宫阙之内周庐殿,各陈屯交兵士,以示威威武,交戟以遮妄出入者。

 【周卫 巡警】汉武帝《柏梁诗 卫尉》曰:周卫交戟禁不时。张衡《西京赋》曰:卫尉八屯,警夜巡昼。

 【交戟 屯兵】交戟见上周庐注。《汉书》曰:卫尉,秦官,掌宫门屯兵,有丞。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复为卫尉。

 【案籍受传 见符识引】胡广注《解诂》云:凡屋宫中者,皆施籍于掖门,按其姓名当入者,本官长吏为之封启传,审其印信,然后受之。有籍者皆复有符。用木长二寸,以所属官两字为铁印。分符当出入者,案籍毕,复识齿符,识其物色,乃引内之。

 【禄赐亲戚 身无爱惜】《吴志》曰:严峻常为孙权立吴。及称尊号,常为卫尉。禄赐皆散之亲戚知故,家常不充。《续汉书》曰:阴兴为卫尉,每将远征,身行劳问,无所爱惜。

[编辑]

 【汉扬雄《卫尉箴》】茫茫上天,崇高其居;设置山险,画为防御。重垠累垓,以难不律;阙为城卫,以待暴卒。国以有固,人以有内;各保其守,永攸不败。维昔庶僚,官得其人;荷戈而歌,中外以坚。齐桓怵惕,宿卫不敕;门非其人,户废其职。曹子В剑,遂成其诈;轲挟匕首,而卫人不寤。二世妄宿,败于望夷。阎乐矫诏,戟者不推;尉臣司卫,敢告执维。

太仆卿第二十[编辑]

叙事[编辑]

 《齐职仪》云:太仆,周官也,《尚书》称穆王命伯炯为太仆正是也。盖谓众仆之长曰太仆。秦因之,掌舆马。历汉、后魏及晋西朝,咸置之。至东晋元帝省之,后复置。至成帝又省之,并入宗正,盖有事郊祀则权置,毕则省。宋齐因之。《五代史 百官志》云:梁又置之,加卿字,曰太仆卿,后皆因之。唐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驭卿,咸亨初复旧;光宅初改为司仆卿,神龙初复旧。

事对[编辑]

 【前驱 驭驾】《周礼》曰:太仆,王出入则自左驭而前驱。郑玄注云:前驱如今导引也。《续汉书》曰:太仆周官,秩中二千石,掌车马。天子出入,大驾则奉,小驾则驭。

 【拭舆 数马】汉武帝《柏梁诗 太仆》曰:牧拭舆马待警来。《汉杂事》曰:石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举手曰:“六马。”庆以兄弟中最为简易,而犹如此。

 【奉车 待警】《汉书》曰:夏侯婴为沛公太仆,常奉车。婴自上初起,常为太仆。竟高祖,乙太仆事惠帝、高后、文帝,凡四主。待警见上拭舆注。

 【子尼俭 次孙清】《魏志》曰:国泉,字子尼,为太仆。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续汉书》曰:祭彤,字次孙,为太仆。朝廷闻彤素清有道而衣无副。

 【建路鼓 箴乘舆】《周礼》曰:太仆掌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王出入则自右驭而前驱。《魏志》曰:潘尼,字景叔,侍中为太仆,造乘舆箴。

[编辑]

 【晋孙楚《太仆座上诗》】朝钦厥庸,出尹京畿;回授太仆,四牡𬴂𬴂。𫘧耳盈箱,翠华葳蕤;勋齐庭实,增国之晖。

[编辑]

 【汉扬雄《太仆箴》】肃肃太仆,车马是供;锵锵和鸾,驾彼时龙。昔在上帝,巡狩四宅;王用三丘,前禽是射。纣作不令,武王征殷;檀车孔夏,四原孔昕。仆夫执,载も载骃。我舆云安,我马云闲;虽驰虽丘,匪逸匪愆。昔有淫羿,驰骋忘归;景公千驷,而淫于齐。诗好牡马,牧于野,辇车就牧。而诗人兴鲁,厩焚问人。仲尼厚丑,孟子盖恶;夫厩从肥马。而野有饿殍。仆臣司驾,敢告执皂。

大理卿第二十一[编辑]

叙事[编辑]

 《齐职仪》云:大理,古官也。唐虞以皋陶作士。士,理官也。(《春秋元命苞》曰:尧为天子,梦马啄子,得皋陶,聘为大理。)初,秦置廷尉。(《应劭》曰:古官兵狱官多以尉称。尉者,也,言以兵狱罗奸非也。古之听讼,必质于朝廷,与众共之,故曰廷尉。)汉因之。景帝改曰大理,武帝又曰廷尉,哀帝又曰大理;王莽改曰作士。东汉又曰廷尉,晋宋齐并为廷尉。《五代史 百官志》云:梁加卿字,曰廷尉卿,后并因之。唐龙朔二年改曰详刑卿,咸亨初复旧;光宅初改曰司刑卿,神龙初复旧。

事对[编辑]

 【皋吕 于张】潘岳杨《荆州诔》曰:惟此大理,国之宪章;君莅其任,视民如伤。庶狱明慎,刑辟端详;听参皋吕,称侔于张。皋,皋陶也。《虞书》曰:帝曰:皋陶汝作士,明于五刑。吕,吕侯为周王司寇。《周书》曰: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于,于定国;张,张释之。事见下无冤注中。

 【流涕 垂念】谢承《后汉书》曰:傅贤,字仲舒,迁廷尉。贤清廉正贞,自掌法官,无私间。常垂念刑法,务从轻比,每冬至断狱,迟回流涕。又曰:盛吉,字君达。拜廷尉,自掌宪平法,常恳恻垂念之。

 【有恩 无冤】虞预《会稽典录》曰:盛吉,字君达,为廷尉。性多哀怜。其妻谓吉曰:“君为天下执法,不可使一人滥罪,殃及子孙。”其囚无后嗣者,令其妻妾得入,使有遗类。视事十二年,天下称有恩。《汉书》曰:于定国为廷尉,为人卑恭,尤重经术。其决狱平法,务在哀蠲,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人;于定国为廷尉,人自以不冤。”

 【耳剽 面决】《汉书》曰:朱博迁廷尉,恐为官属所诬,召见正监典法掾吏。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明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二十年,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试与正监共撰前代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将为诸君覆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吏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颜师古注:剽,劫也。钟离岫《会稽后贤记》曰:孔坦迁廷尉卿,狱多囚系。坦到官,躬执辞状,口辨曲直,小大以情,不加楚挞。每台司录狱,无所顾问,皆面决当时之事。

 【系袜 署门】《汉书》曰:王先生者,善黄老言,处士也。张释之召居廷中。王生年老,与释之及公卿会廷中立。王生袜解,顾谓释之:“为我系袜。”释之前跪而系之。既退,或让王生曰:“何辱张廷尉乎?”王生曰:“廷尉方为天下名臣,吾聊使系袜,欲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廷尉。”又曰:下邳翟公为廷尉,宾客填门。及免官,门外可设雀罗。复为廷尉,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议绝妻 决分子】《汉书》曰:孔光为廷尉,时定陵淳于长坐大逆诛。长少妻乃始等六人,皆以长事未发觉时弃去,或更嫁。及长事发,丞相翟方进等议,乃始等于法无以解论。光以为夫妇之道,有义则合,绝义则离。乃始或嫁,义已绝,而欲以为妻论杀之,名不正,不当坐。有诏以光议定。谢承《后汉书》曰:范延寿,宣帝时为廷尉。时燕赵之间,有三男共娶一妻,生四子。长各求离别,争财分子,至闻于县。县不能决断,谳之于廷尉。于是延寿决之,以为悖逆人伦,比之禽兽,生子属其母,以子并付母,尸三男于市。奏免郡太守令长等,无帅化之道。天子遂可其言。

 【吴家三世 郭氏七人】华峤《后汉书》曰:河南吴雄,字季高。以明法律,桓帝时自廷尉致位司徒。雄少时家贫,母死葬人所不封之地。丧事趋办,不卜时日,巫皆言其族灭。而雄子祈孙恭三世为廷尉,以法为名家。又曰:郭躬,字仲孙。为廷尉正,迁廷尉。家代掌法律,镇自廷尉左监迁廷尉,凡郭氏为廷尉者七人。

[编辑]

 【汉扬雄《廷尉箴》】天降五刑,惟夏之绩;乱兹平人,不回不僻。昔在蚩尤,爰作淫刑;延于苗民,夏氏不宁。穆王耄荒,甫侯伊谋。厥后陵迟,上帝不孤;周轻其制,秦繁其辜。五刑纷纷,靡遏靡止;寇贼满山,刑者半市。昔在唐处象刑,天民是全;纣作炮烙,坠人于渊。故有国者,无云何谓;是刖是劓,无云何害。是剥是割,惟疟惟杀,人其莫泰。殷以刑颠,秦以酷败。狱臣司理,敢告执谒。

 【后汉崔德正《大理箴》】邈矣皋陶,翊唐作士;设为犴狴,九州允理;如石之平,如渊之清。三槐九棘,以贤以德。罪人斯殛,凶族斯迸;熙乂帝载,旁施作明。昔在仲尼,哀矜圣人。子罕礼刑,卫人释艰,释之其忠,勋亮孝文。于公哀寡,定国广门;哉邈矣,旧训不遵。主慢臣骄,虐用其民;赏以崇欲,刑以归忿。纣作炮烙,周人灭殷;商用淫刑,汤誓其军。卫鞅酷烈,卒殒于秦,不疑知害,祸不及身。嗟兹大理,慎于尔官。赏不可不思,断不可不虔。或有忠能被害,或有孝而见残。吴沉伍胥,殷剖比干;莫遂尔情,是截是刑,无遂尔志,以速以亟。天鉴在显,无细不录;福善祸恶,其效甚速。理臣司律,敢告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