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外科正宗/卷之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一 痈疽门 外科正宗
卷之二 上部疽毒门
作者:陈实功 
卷之二 上部疽毒门

《卷之二 上部疽毒门》[编辑]

脑疽论第十六[编辑]

属性:夫脑疽者,俗称对口是也。但所发不同,其源有二,得于湿热交蒸从外感受者轻;五脏蕴结从内发外者重 。其理何也?湿热之为病,天行气候,寒暑不调,节序温凉,阴阳失度,凡有体虚者易于侵袭,项后虽属督脉 ,又主太阳寒水司行之道,所有侵袭,气血必凝;凝则后必为肿,此从外感受者。其患初起有头,多生正穴, 三、四日间,多作 痛,始生寒热,口和而干,色红根活,疮势渐高,形不散大,时止时痛,易脓易腐,饮食 知味,起坐寻常,外势虽可畏,而内无七恶之症相干,此属阳症,其由从外来矣,故多不治可愈。所有五脏蕴 结而成者重,其源有五∶盖心主血,故心绪烦扰,煽动不宁,以致火旺而沸腾,行于项间与寒水交滞而为肿者 ,一也;肝统筋,故恼怒伤肝,项乃三阳统筋之所,肝伤则血脉不潮,筋无荣养凝结为肿,故项紧急强痛,不 能转侧,其患未溃前肉色紫暗,坚硬漫肿,破流血水,木痛无脓,此等之症皆肝气受伤者,二也;脾主肌肉, 故思虑伤脾,脾气日损,又或膏粱损胃,胃汁干枯,以致中脘痞塞,气不营运,逆于肉里,乃生壅肿,其患外 皮虽腐而内坚不溃,口燥舌干,饮食不进,根脚走散,脓秽色败。此等之症皆脾气受伤者,三也;肺主皮毛, 故忧郁伤肺,肺伤则毛窍闭塞,腠理不通,气不舒畅,纵横经络,结而为肿,其形疮多平陷,色淡不华, 皮腐脂流,形如汤泼,气粗短促,鼻霉鼻掀,碌碌生痰,殷殷发 嗽,此等之症皆肺气受伤者,四也;肾主骨髓,故恣欲伤肾,肾伤则真阴之气败矣,真阴一败,相火自生,此 火最能自升自降、或动或静,煎熬脏腑,消烁津液,更变形容,改换声音,疮形紫黑,脉数乖度,烦躁口干, 随饮随渴,此等之症皆肾气受伤者,五也。凡治此症,必内分虚实,外辨阴阳,体顺天时,察其病理,七日以 前疮势未成者,当通窍,以汗发之。七日以后病势已成,治当兼补以托之,此则毒不内攻,外无变症,如药攻 利太过,元气受伤,毒多难出,又敷围凉药,气血冰凝,则肌肉多死,反难腐溃。予尝治此及诸发背初起未成 者,用披针当顶点入知痛处,出其恶血,通其疮窍,随插蟾酥条直至疮底,外用膏盖;内服万灵丹或蟾酥丸发 其大汗,解散内蕴之毒,次日患上或肿或不肿,或痛或不痛,仍插仍贴,直至患顶肿高,根脚突起,四围列缝 有脓方住插药。轻浅者,九日后吐出病根坚硬不化之物;毒甚者,不能顿然脱落,亦可渐腐成脓,为转重就轻 之良法。外用玉红膏长肉,内服补托收敛其患,不久自愈。如阳症轻浅者,候自腐溃,不用前法针刺,如不肿 不疼,灸亦不痛,阴症尤当速用,不必迟延,此为移深居浅之大法也。

脑疽论第十六[编辑]

属性:初起顶高根活,色红皮薄,作疼 热,肿不开散者顺。已成无论偏正,疮形献起,疼痛发热,易脓易腐者 顺。已溃脓稠,肉色红活,瘀腐易脱, 肿渐消,痛减者顺。溃后腐脱,新肉便生,疮口渐敛凝结,痴脓作痒 者顺。 初生一点黄泡,或似疙瘩,不肿不疼,自不知觉者逆。已成不发高肿,亦不 痛,疮顶软陷,根脚平散者 逆。已溃脓清,肉色紫黑,外皮不腐,内生臭秽,不食者逆。腐肉虽尽,新肉不生,疮口散大软陷,无神色败 者逆。

脑疽论第十六[编辑]

属性:初生有头或无头,大痛或不痛,俱隔蒜灸,兼服解毒。已成坚硬,发热 痛,口干便秘者,邪在内也,宜 泄之。坚肿不痛,发热恶寒,头痛四肢拘急者,兼发表攻里。肿硬日深,形色紫黑,外皮不腐,内脓不溃,宜 行拔法。项强头面 热,口燥、恶心、呕吐者,邪在上也,宜清之。 热肿痛,红色光亮,疼苦有时,内 脓胀痛者,急开之。将溃不溃,微热微红,不作腐溃者,脾胃虚也,宜补之。溃后腐肉不脱,脓水清稀,肿痛 仍作者,当大养气血。大便多溏,小便短涩,自汗食少,脉细身凉,温中健脾。



脑疽论第十六[编辑]

属性:一男人项疽十余日,视其疮势颇甚,根连左右,耳项并肿,红赤 热,脉浮而数。先用黄连消毒散二服退 其大势;根脚消定后,用托里消毒散,数服不觉腐溃,但诊脉浮无力。询知患者年过五旬,久艰嗣息,房中又 有外家人,多兼思虑劳欲大过,损伤元气故也。又疮情势大,止能起发,不能培养为脓,更用十全大补汤加桔梗、 白芷,倍人参。白术各三钱,外用桑木灸法,早晚二次灸之。又涂紫霞膏,数日患者头面俱肿,双目合缝,形 状可畏,然后腐溃,并作脓出,日至数升,如此半月,因前药不胜其事,内加烦躁不宁,五心烦热,饮食渐少 等症,此谓脓水出多,气血走泄,为虚火假症之故,虽变不妨。随用圣愈汤,一服不应;又进一服,加熟附子 二钱方应,前症悉退。次以人参养荣汤加麦冬、五味、参、术,常倍至三钱,调理月余。后至脑骨腐肉连发片 片脱下,其状野狼狈,不可观瞻,凡相视者无不点头惊讶!又恐腐溃深大,补不及事,每日粥食中用人参三钱, 凡餐分入同煮食之以接补脾元。后方元气渐醒,调理四月方愈。 彼后一年,反生其子,以承后祀也。 一监生项疮初起,请视疮头偏于右半,不可轻待,必用艾灸为上;隔蒜灸至十五壮,知痛乃住。后彼视为 小恙,失用内药,又四日,其疮复作,颈肿项强,红紫木痛,便秘,脉实有力,以内疏黄连汤加玄明粉二钱通 其大便;次用消毒救苦汤二服,肿势仍甚。此内毒外发也,不可再消之,换服托里消毒散,至近二十日,因患 者肥甚,外肉多紧,不作腐溃,予欲行针开放,彼家坚执强阻,岂后变症一出,烦闷昏愦,人事不醒,彼方惊 悔。随用披针左右二边并项之中各开一窍,内有脓腐处剪割寸许顽肉,放出内积瘀毒脓血不止碗许,内服健脾 胃、养气血、托脓补虚之药,其脓似泉水不歇,每朝夕药与食中共参六、七钱,服至腐肉脱尽,新肉已生,又 至四十日外,患者方得渐苏,始知人事,问其前由,径不知其故也。此患设若禁用针刀,不加峻补,岂有生乎 ?因其子在庠,见识道理,从信予言,未百日而愈也。 一男子项疮五六日,就肆看视,头便黄色,根亦平散,予曰∶此当急治方可。彼面色不悦而去。又请里中 一医视之,乃曰∶小恙也。因喜其说,用药又至五日外,其疮势坚硬,根脚开大,毒气已过两肩,流注前项, 胸乳皆肿,呕吐恶心,寒热不食,疮势形色俱觉可畏,始信前言。复请予治,其疮形状不可观也,此非药力可 及。先用葱艾汤洗净旧药,连煮药筒拔提二处,拔出瘀血碗余,随用银针斜斜插入根脚,透通患底数处,以蟾酥 条插入孔内。此最解毒为脓,总以膏盖,走散处以真君妙贴散敷之。日渐日消,其毒收归后项原处,又兼服内 托、降火、化痰之药,三、四日候其大势已退,内脓已通,换服十全大补汤。凡坚而不化者照之,腐而不痛者 取之,新血生迟者培之,如此调理将近三月,方得完口平复。此为患者讳疾忌医之过,几乎至 于丧命者多矣。


一女人年过六旬,系宦族,素禀怯弱,项间患疽,初起头便如粟,谓里可容谷之病也。喜其形体不肥,虽 发之后,必易于腐溃,此则不妨。前说先用隔蒜灸之,次用蟾酥饼贴灸上,四边以吸毒散敷之,收其根脚不散; 内服托里消毒散,数服疮势坚硬,疼苦不止。予曰∶到某日方止。况今疮不腐溃,诊其脉细数而无力,此内虚 之故,不能解毒为脓,以疼为要,岂可得止。次换益气养荣汤加角针、白芷三服,肿亦渐起;外用桑木灸法, 其坚渐软,脓出稠而不多。前方去角针、白芷加香附倍用参、 ,又数服方得脓溃,溃后痛亦不止。予曰∶再 三日,午后痛可止也。至期腐肉将脱小半,临午用乳香定痛散一服,午后疼痛顿退,安睡不醒。患家欣悦,予 曰∶不然,此在用药适其时也。虽半月之言,应于今刻,惟信则不失耳。后当某日腐尽,某日肌平,某日完口。 此二者患家以墨绳记候期日,果实并无过与不及也。此法要在眼力精巧,量病难易,新腐迟速,补助有无,用 药合式,然后相量日数,可决于前发之必中也。 一妇壮年,项疮三日,其形径对前口,彼家相畏,人胖不当疮发此穴也。予视顶高脚活,虽发不妨。彼欲 内消之方妥,予曰∶药消则不能,针消则可取。彼从之,用披针当顶针入六、七分,点至软肉方住,随去瘀血, 又以蟾酥条插入孔内,服蟾酥丸得大汗而解。次日疮上微脓出之渐消,尤恐内毒未尽,又用消毒清热之药数服, 不出十日而安。大抵凡欲消疮,先断根本,次泄毒气,使毒自衰无得内攻为妙。 一男子耳后生疽十余日,自谓小恙不治。将近半月,根脚渐大,疮头惟流血水,稀恶污秽,四边紫黑,软 陷无脓,面惨鼻掀,手冷气促,脉诊散大无根,此内败症也,何必治之。辞不用药。又延客医治之。因询无事, 患者恨予不治,凡遇亲友,勉 力支持,厉声自嘱决不甘死。予曰∶心不服死也,再五日必死。果然。予尝观疮,但犯此症,虽山岳之躯,一 败无不倾倒。 一妇人正对口四、五日,自灸廿余壮,径不知痛,灸疤焦黑,平塌如故。诊之脉微数而无力,此内虚症也 ,若假药力则误其事。用披针当顶刺入寸许,不知痛,亦无血出,此毒滞而未发扬者;用蟾酥条插入针孔,每 日一次,膏盖其上,至七日后周遭裂缝出脓;内服纯补之药,至十四日,落出疮根一块,指大长寸余,后以玉 红膏平长肌肉。又半月,其口已平,以珍珠散掺上,即刻生皮而愈。此症设若不用针工,专假药力攻托, 虽不至死,岂能得其速愈者哉。 一妇人四旬肥甚,项疮五、六日,视之肉肿疮不肿,必竟生疑恐,又兼口燥心烦,坚硬色紫,根脚散平, 六脉洪大,此大过症也,后必无脓,相辞不治。彼又请医视之,有言外托者,又言内消者,有称年壮不妨,又 说脉大易治。众人纷纷不定,仍各用药,又至七、八日,前后胸、项俱肿,木闷坚硬,仍复请视决之。予曰∶ 此不治者何也?初起肉肿疮不肿,顶陷者一也;根脚平散,真气内败,不能收束毒气二也;口燥心烦,邪火内 淫三也;形色紫暗,血死毒滞,不作腐溃者四也;六脉洪大,疮毒大盛,正气受克,无以抵当,故疮终变软陷, 邪毒内攻而死者五也。当备后事为要,此终于二十七朝前后足矣。后果至期而殁。观此言正顺理之病,可叹时 人何为纷纷妄治也。



脑疽论第十六[编辑]

属性:\x黄连救苦汤\x 黄连救苦汤升葛 柴芍芎归翘梗芩 羌活防风银共草 脑疽煎服可安宁 治脑疽、发鬓、发颐及天行时毒,初起憎寒壮热,头面耳项 俱肿服之。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溃。 黄连 升麻 葛根 柴胡 赤芍 川芎 归尾 连翘 桔梗 黄芩 羌活 防风 金银花 甘草节(各一钱) 水二碗,煎八分,临服入酒一杯,食后服。 \x解毒天浆散\x 解毒天浆石决明 姜蚕山甲防风评 连翘羌活乳香迎 银花归尾大黄行 治脑疽积毒日深,坚肿木硬,口燥舌干,恶心烦渴,六脉沉实有力,大便闭结不通者并宜服之。 石决明(生研) 姜蚕 穿山甲(土炒) 防风 连翘 羌活 乳香 甘草 金银花 黄连 归尾(各一钱) 大黄(三钱) 天花粉(四两,新鲜未晒者,石臼内捣烂,投水一碗搅匀,绞去渣用) 上花粉净汁一碗半,同药煎至八分,入酒一杯,空心热服。行过三次方用饮食,忌食煎炒发物。 \x内托千金散\x 内托千金散芍 芎归防桔桂花随 人参白术蒌根草 痛加乳没效堪推 治脑疽、发背,诸毒、恶疮已成不消者,服之易溃。 白芍 黄 川芎 当归 防风 桔梗 天花粉 金银花 人参(各一钱) 肉桂 白芷 甘草(各五分) 乳香 没药(二味痛甚加入) 上水二碗,煎八分,临服入酒一小杯,食远服。 \x回毒银花散\x 回毒银花散最奇 痈疽阴毒总堪医 借问君家何等药 银花甘草协黄 治脑疽及诸发阴疮不起,色变紫黑者急服之。 金银花(连枝叶,二两) 黄 (生切,四两) 甘草(切,一两) 用细酒二十两,同药入小口砂罐内密封,重汤内煮,尽三香为度。取起滤清服之,盖暖患上,其疮渐渐高 肿,此转阴为阳吉矣。后用托药溃脓,如服后不痛、不起,疮头流出黑水,此真阴不治。 \x梅花五气丹\x 梅花五气丹轻粉 乳没辰砂麝片酥 还有粉霜雄血衄 此方原自出仙都 治脑疽、发背、诸般疔肿,初起寒热交作,筋骨疼痛,有似伤风,恶心呕吐,但未成脓者并宜服之。 梅花片(五分) 当门麝(五分) 轻粉 辰砂(各六分) 乳香 没药 瓜儿衄 明雄黄(各一钱) 真酥散(预于端午前寻之,至午日,取酥二钱,用头男乳调膏) 上前药各研极细,对准分数,于端午日辰时制度,候至午时,将上药九味和入蟾酥膏内,向日丸之如茄子 大,一时内晒干。用川椒二十七粒,灯心二十七段同药收于瓷罐内养之,以蜡封口,不泄药气为妙。凡遇恶疮 大毒,开器取出一枚,先用美馔食饱,次用无根水漱净口内;再含水一口,少顷待温,用葱白五寸同水嚼烂咽 下,随将药饼安放舌下,睡于暖处,以被复盖,药化苦水,徐徐咽之,疮势大者,二、三饼亦可;药尽其汗即 到如淋,诸病若失。如冬月天寒难汗,噙后将葱白汤催之亦妙,凡治无有不效。如暗疔人所不知觉,及知觉而 失治者,毒气入里,人便昏沉,一中便倒,不能根据法服药,急用连须葱白七个,煎酒一杯,研药五饼灌下,药 气到心,其功如汤泼雪,患者即便苏醒。此为外科第一奇方也。 \x小保安汤\x 小保安汤归藿苓 黄 半夏麦冬陈 甘桔人参并白术 枣姜煎服作阳春 治脑疽、诸发已溃流脓时,平常服之,庶不更变。 当归 茯苓 川芎 黄 麦门冬 陈皮 桔梗 人参 白术(各一钱) 半夏 甘草 藿香(各五分) 姜三片,枣二枚,水二茶钟,煎八分,食远服。 \x大保安汤\x 大保安汤木附归 参苓芎芍桂山萸 黄 山药丹皮草 麦冬五味地黄随 治脑项诸发、痈疽、恶疮大毒已溃之后,脓水出多,气血虚弱,精神短少,饮食少思,坐卧不宁,烦躁不 眠,昼则安静,夜则发热,及虚阳烦渴等症。 白术 当归 人参 茯苓 川芎 白芍 山萸 黄 山药 丹皮 熟地 五味子(各一钱) 肉桂 甘草 麦门冬 熟附子(各五分) 煨姜三片,大枣二枚,莲肉七粒,水煎,食前后服。 \x阳春酒\x 一盏阳春酒罕稀 天冬杞术地黄随 人参柏子归远志 百补方中让此医 治脑疽、诸发已溃流脓腐尽时,脾胃虚弱,肌肉生迟;或气血原不足,以致肉色淡白,不能长发收敛,宜 服此酒生长肌肉,强健脾胃,美悦颜色,滋润皮肤。凡大疮后饮此,不惟却病,亦且延寿。 人参(切片) 白术 熟地(各五钱) 当归身(切片) 天门冬 枸杞(各三钱) 柏子仁 远志(各二 钱五分) 上上药,用绢袋宽贮,以无灰好酒五斤,瓷罐内浸至一伏时,每早、午、晚各饮一杯热服。如夏月天炎易 坏,不堪久服,将药分作五分,每次用酒一斤随便浸服亦效。如酒将完,药尚有味,再添酒浸饮之,一次以后, 药淡无味,不必再浸用之。 \x桑木灸法\x 治诸疮毒,坚而不溃,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用新桑木长七寸,劈指大,一头燃着向患上灸之, 火尽再换,每次灸木五、六条,肉腐为度。 \x神妙拔根方\x 治脑疽、发背阴症,初起不肿高、不 热,灸不痛,其病将来难果,必致坏人。十日以前用披针当顶插入 知痛处方止,随用蟾酥条插至孔底,每日二条膏盖。三日后,加添插药,其根高肿作疼,外用神灯照法,助阴 为阳。插、照七日,其疮裂缝流脓,至十三日,其根自脱。如日多根深蒂固不能脱者,披针取之,内用玉红膏。 不脱者自脱,不敛者自敛,此法百人百活,再无不愈者。



脑疽论第十六[编辑]

属性:隔蒜灸法 拔筒法 琥珀蜡矾丸 太乙膏 真君妙贴散护心散(方俱见肿疡门) 蟾酥丸 蟾酥条(俱见 疔疮门) 十全大补汤 人参养荣汤 乳香定痛散 圣愈汤(方俱见溃疡门)



疔疮论第十七[编辑]

属性:夫疔疮者,乃外科迅速之病也。有朝发夕死,随发随死,有三日、五日而不死,一月、半月而终死,此在 于毒中之浅深,脏腑之乖逆,节候之寒温,肃杀之瞬息,畜类尸忤,性情激变,暴戾一时,发生立判,人之气 血虚者,各随脏腑而中之。 且如毒气发于心经者生为火焰疔。其患多生唇口、手掌、 指节间,其发初生一点红黄小泡,抓动痒痛非常,左右肢体麻木;重则寒热交作,头晕眼花,心烦发躁,言语 昏愦,此等出于心经之病也。 毒气发于肝经者生为紫燕疔。其患多生手足、腰胁、筋骨之间,初生便作紫泡,次日破流血水,三日后串 筋烂骨,疼痛苦楚;重则眼红目昧,指甲纯青,舌强神昏,睡语惊惕,此等出于肝经之病也。 毒气发于脾经者生为黄鼓疔。其发初生黄泡,光亮明润,四边红色缠绕其患,初生口角、腮颧、眼胞上下 及太阳正面之处,发之便作麻痒,绷急硬强;重则恶心呕吐,肢体木痛,寒热交作,烦渴干哕,此等出于脾经 之病也。 毒气发于肺经者生为白刃疔。其发初生白泡,顶硬根突,破流脂水,痒痛骤然,易腐易陷;重则腮损咽焦, 毛耸肌热,咳吐脓痰,鼻 气急,此等出于肺经之病也。 毒气发于肾经者生为黑靥疔。其患多生耳窍,胸腹、腰肾偏僻软肉之间,其发初生黑斑紫泡,毒串皮肤, 渐攻肌肉,顽硬如疔痛,彻骨髓;重则手足青紫,惊悸沉困,软陷孔深,目睛透露,此等出于肾经之病也。 以上五疔,相应五脏。又红丝疔起于手掌节间,初起形似小疮,渐发红丝上攻手膊,令人多作寒热,甚则 恶心呕吐;迟者红丝至心,常能坏人。用针于红丝尽处挑断出血,寻至初起疮上挑破,俱用蟾酥条插入,膏盖, 内服汗药散之自愈。凡治此症,贵在乎早。初起即治者十全十活,稍迟者十全五、六,失治者十全一、二。初 起项以上者,三阳受毒,必用披针刺入疮心四、五分,挑断疔根,令出恶血,随用回疔丹或蟾酥条插入孔内膏 盖之。如项之以下者,三阴受毒,即当艾灸,灸之不痛,亦须针刺、插药方效;随后俱用蟾酥丸,冬月万灵丹 发其大汗,毒方得 解,庶不稽留毒气,致生变症。今人治法,不论阴阳、表里、部位上下,凡见是疮,便加艾灸,殊不知头乃诸 阳之首,亢阳热极所致,其形虽小,其恶甚大,再加艾灸,火益其势,逼毒内攻,反为倒陷走黄之症作矣。既 作之后,头、面、耳、项俱能发肿,形如尸胖,七恶顿起,治虽有法,百中难保一、二。外又有疔名数种,形 状纷纷,故有旧说未及重录也。

疔疮论第十七[编辑]

属性:初起如疥,形如粉刺,或小泡、或疙瘩,结肿不散者顺。疮肿不作寒热,亦不恶心,饮食有味,手足温暖 者顺。形已成疮肿肉不肿,四围白色,多痛少痒作脓者顺。已溃出脓,疮仍高肿,肉色鲜明,根内红活渐平者 顺。 初起似疔非疔,软慢灰色,四边疮根平蹋漫肿者凶。未发前先作寒热如疟,恶心不食,后出疮如蚊迹蚤斑, 或青紫黑泡,软陷无根,腐烂深孔,气粗足冷者逆。疮形似鱼脐,顶凹灰白,软慢相兼,脉细身冷者多逆。 已成肉肿疮不肿,根脚走散,疮顶空腐,血水气秽死。凡疔项之以上针刺不疼,项之以下灸之不痛俱死。 已经走散,头、面、耳、项俱肿,烦躁脉细、痰动喘急者死。日久原疮无迹,走散之处仍复作脓,脉数唇焦终 死。病虽险恶,岁运顺者可活,疮虽微险,岁运逆者常危。

疔疮论第十七[编辑]

属性:初生项之以上者,必先针刺,以去恶血,庶毒不攻内。初发项之以下者,必先艾灸,以杀其势,庶不侵良 肉。发热恶寒,身体拘急,六脉紧数,邪在表也,宜汗散之。身体发热,口燥咽干,脉实有力,二便秘涩者宜 下之。针刺之后,疮不作腐,边肿 不消,仍加插药,内亦补托。初起误灸,致毒走黄不住者,急当随走处砭去恶血。发热干呕,心烦作渴,闷乱 神昏,解毒清心,托里护膜。溃后气血受伤,神怯食少,睡卧不宁,助脾胃,敛神气。将愈后气血渐复,饮食 当进,仍作渴者,急滋养肾水。



疔疮论第十七[编辑]

属性:一监生右颧下生疔,三日形如鱼目。询问起居,但今麻痒不常,此即肺经受毒之症也。用针刺入四、五分, 其硬如骨有声,随用蟾酥条,插至三日,犹不腐化,此坚顽结聚之病也。此药力不及其事,换用三品一条枪, 插至七日外用糊纸封盖,至十一日脱出疔根一块,约有指许,以长肉玉红膏渐搽渐长,先服托里消毒散加金银 花二钱、白芷五分,脱后用八珍汤加天花粉、麦门冬、黄 、陈皮各一钱,调理月余,候疮生肉已平,用珍 珠散掺上结皮而愈。 一监生中年妻丧,继娶幼室,乃娇态人也。自服补肾助阳之药,以致肾水受伤,不能上制心火,左颧发生 一泡,先紫后黑,麻木不知痛痒。凡黑者肾经之毒也,其毒岂浅?且喜疮之四边尚未走散,此犹可取。随用针 刺疔上,量别药不济其事,用冰蛳散浓糊作条插入患孔,用糊纸密封,勿令泄气。朝服加减八味丸以滋肾水, 午服盖气养荣汤接补真气以滋不足,晚用琥珀蜡矾丸护心解毒。候至十一日外,疔根与药结成一块,根据期脱落, 次用生肌敛口、补助调理脾胃之剂,二十日而愈。后因此公不慎调理,失于保节,几及三年,复成虚损劳瘵而 殁。 一妇人年近四旬,夫主不利,愁郁种种,抱怀不散。时值季夏,岁荒之极,腮发一疔,六日后方延予视, 其时疔毒已经走散,头、目、唇、项俱肿,形色紫赤,予曰∶肉肿疮不肿,乃疔毒走黄不治之症。彼妇流涕叹 曰∶一家皆绝也。予问曰,何其如 此?妇又曰∶吾夫乃不肖之人,妇有一女二子,俱未适配,设若妇死寄托于夫,子女日后必为流荡辈也。故妇 在一家生,妇逝一家死。自然之理。予时闻之,沉吟不已。如此何以得生,不忍弃治,况此疮势大,又非药力 可回。……用火酒数杯,随用针刺肿上十余处,令……吸恶血数碗,将温汤洗净,用蟾酥锭磨浓涂之,四围敷 金黄散早、晚二次,内以护心散、蜡矾丸清心护里,兼服降火化痰、开郁安神之药调治,庶保不变。吸血之 后,余肿稍退。又至六日,夫又对言何其不死?彼妇相闻甚苦,暴怒之极,仍又复肿,比前尤甚也。复用针刺 肿甚上约十余处,出血三、四碗,针孔上小膏盖贴,余肿仍敷。其人出血多而其内必虚,以人参养荣汤加香附、 贝母服数日后,针口渐脓,余肿渐消,原疮处复得高肿,仍用蟾酥条插化,亦渐腐溃;外用生肌敛口,内服开 郁和中、养血健脾等剂调理百日外方愈。此病设若相论疮势形色者百无一生之理,此功出于强勉行之,亦得其 生者。此妇愈后,二子一女俱以婚配,其夫亦守其终,见今已六旬半矣。 一妇人二十二岁,右耳垂向前一寸生疔二日,请予视之。形有豆大,顶陷灰色,此肺经感毒发为白刃疔也。 又验其根脚绵软,毒不结聚,为陷伏阴症也。未及针刺,伊芳舅曰∶何恙也?予直告曰∶疔疮症。彼听冷笑不信 是言也。予因辞不用药,随其信否。彼复请客医治之。视曰∶风热疙瘩,乃小恙也。彼家告以某医曾曰是疔疮, 医者点头而笑曰∶此真胡说。患家喜悦,天下事大相悬绝。医用消风散,药二服,毒气全收,随发昏 愦、喘急而即死。后里中人询问何速之甚?彼初时因不信予言,自误其死,真可惜也! 一年少妇颧下生疔,疙瘩作痒,予欲针之,彼家不信,辞后自灸。次日,四边渐肿,疮渐软陷;又三日, 头面大肿,复请治 之。予观原疮灸上已结黑靥,干陷无脓,此毒气内陷,外肉已死;又面目浮肿光亮,发热形状不堪,此正气衰 而邪气实也。虽治亦不效,后必终死。彼家方悔自误之说,后延半月,果然归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