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嫔礼总览/卷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嫔礼总览
卷一
作者:边镐
卷二

纲领[编辑]

牌文[编辑]

牌文有木牌纸牌旗牌白牌 无印迹 公文规式亦

不一年月计开或塡或否敕使离京前三日

先送知会

傧使以下差送[编辑]

敕牌出来吏曹启差远接使 正卿回程时差出伴送使品同


问礼官 文官堂下赍传仪注 司译院差出差备官 使副使各堂上

二员堂下二员大通官各堂下一员次通官则以使副使堂下差备中各一员分察回程时



同○远接使伴送使各有差备一员
当日辞朝

赍传仪注[编辑]

郊迎及殿宴仪注馆所宴仪注百官见官礼

仪注 传讣及吊祭随其事皆有仪注 问礼官各赍两度义州

迎敕日分传于使副使

赍传御帖[编辑]

牌文入来后政院差遣义州平壤开城府问安

使 承旨或亚卿 待敕使至奉传御帖又别遣中

使于安州赍传御帖及礼单 回程时同


探问及讲定事件[编辑]

敕书 几度


诰命 几度若敕诰幷入一筒则使湾府另造筒子分入龙亭几坐

行移都监以为预备 赐物 几件○若谕祭敕则祭币绫䌷中何者为焚帛详细

探问○外樻见样出送湾府措备待候于江边腰轝几坐亦行移都监使之预备○到坡州或

高阳或洪济院使差员预先入送 自持来军物 节只封典有御仗龙旗黄伞

钦差牌回避牌肃静牌 敕使职品年纪服色 如传讣及吊祭

去胸背着素服等事 乘轿与否 因高宗纯皇帝饬谕停止近例或乘或否

乐军乐殿庭轩架 以上吉礼行凶礼陈而不作 敕书筒龙

以上虽凶礼用华色 城门炮上下马炮 以上或因敕使言代以锣鼓


宴享及庭排除减与否 或因敕使言并停而茶啖则或只设于上来

时或只设于宿站多有其例且上国与本国丧制二十七月内则例皆权停 通官及



跟役等姓名年岁留养马 几匹敕使骑来马匹分养于义州龟城

朔州回程时若病伤或致毙则代立雌马而骑驿出来则无留养马○乾隆丙午以后皆无


自持来卜物 几驮


迎候及讲定差备官入送[编辑]

牌文出来义州府尹定送译学一员军官一人

使副使冠带通词通官通词于凤城探报敕

行迟速敕行到凤城或栅门或马转坂日远

接使先遣堂上差备官二三员迎候仍为讲定

事件宿马转坂日远接使巡察使又送差备官

致候 通官差备亦入送 到平壤黄海道巡察使节度使



各送译学迎候到平山京畿巡察使送差备官

迎候到开城府都监堂郞送差备官迎候

敕行栅外接待[编辑]

敕行出栅后葱秀马转三江支供自义州备待


回程时同 护行章京以下设馔接待于江越边仍给

礼单 章京二员通官一员博氏一人拨什库八人甲军九十五名


跟役定数[编辑]

或称头目或称家丁


正使跟役八名副使跟役六名通官每员

各跟役一名 诣阙时使副使跟役各一人随入其馀到红箭门直入馆中


敕使入京日子[编辑]

诏敕钦遵择日宣读之敕谕每择吉举行

故渡江后上京日子或缓或急缓则二十馀日

急则十日内外

路程记[编辑]

所串义顺馆 三十里 龙川良策馆 五十里 铁山车辇

三十里 宣川林畔馆 四十里 郭山云兴馆 四十里

州新安馆 三十里 嘉山嘉平馆 六十里 安州安兴馆


六十里 肃川肃宁馆 六十里 顺安安定馆 六十里 平壤

大同馆 五十里 中和生阳馆 五十里 黄州齐安馆 五十

凤山洞仙馆 三十里 剑水 三十里 瑞兴龙泉馆 四十



葱秀 五十里 平山东阳馆 三十里 金川金陵馆 四十

开城府太平馆 六十甲 长湍临湍馆 四十里 坡州

坡平馆 四十里 高阳碧蹄馆 四十里 洪济院 四十里

五里○共一千五十五里


各务差使员[编辑]

奉敕差使员陪敕差使员 以上边将中黑团领具胸背


护行大将兼外禁乱差使员都差使员 堂上牧府使郡

守中 内军物兼赐物抬扛差使员道路桥梁差

使员津船处过涉差使员 以上守令边将中 各一员支

应兼内禁乱差使员 各站支待官员数三道不同 夫马差使



察访 二员 以上天翼具虎须 各其道交替而平安道分

清北一二所清南一所交替

各房小通词[编辑]

义州训哗差定


使副使房各冠带通词一人茶通词一人三等

通词三人 副使房二人 厨房通词二人通官房各冠

带通词一人厨房通词一人傧使巡使各陪行

通词三人

夫马入把[编辑]

此是前例而三道略有加减


使副使各大马一匹前鞍马一匹预马一匹汗

赤载马一匹卜马一匹雨具马一匹双轿马六



匹预马二匹陪吏骑马四匹马夫十八名书者

一名马头一名笼马头一名抬扛马头一名日

伞捧持一名都书者一名轿子色一名左牵一

名步从色一名雨具色一名引路二名随陪二

人步从四名双轿扶嘱四名通官每员各大马

一匹前鞍马一匹预马一匹卜马一匹雨具马

一匹马夫五名书者一名马头一名笼马头一

名随陪一人头目每人各骑马一匹马夫一名

敕使名帖[编辑]

小别纸半折作七贴有左右边初贴边下书正使职姓名顿首

再拜初贴外边正中付红签副使同



敕使到坡州或高阳使堂下差备呈纳名帖 使该

邑礼吏奉持前导使副使堂下差备随诣政院呈纳○纸及袱次或自敕房出给不然则

知委松都使之措备或自都监措备下送 即为还送

洪济院大臣迎慰[编辑]

敕使到洪济院大臣及承旨进诣立于台上使

差备官各呈名帖又奉传御帖而退 御帖及名帖

敕使还传


入京日至慕华馆节次[编辑]

敕使入京日请来官驰进洪济院 奏时官同为出来

来敕使即为发行 或乘轿或乘肩舆或乘马 逾沙岘入北



作门直抵下马所若乘轿则到北作门换乘肩

舆或马 通官以下到北作门下马


都监堂上以下各务差备官[编辑]

馆伴 正卿 提调 户判例兼 各一员都厅军色 掌都监依幕诸事及

房守把守刷马军人罗将禁喧房排布物开闭门等事 应办色 掌礼单求请等事


宴享色 掌宴享茶啖乐[药]物等事若除宴享以茶礼色换名 米面色 掌朝夕饭

米酒烛香柴炭药物空日节日皮果等事 饭膳色 掌三时支供酒肉鸡鲜柴炭米太等

别工作 掌铁物床桌腰彩舆香亭画物等事 杂物色各二员 掌逐

日茶啖早饭空日节日别饼鱼鲜及生果等事 分工曹 掌皮物𨱎铁等事 分内

资寺 掌宴需果子散子床花等事 分内赡寺 掌宴需果子床花等事



礼宾寺 掌宴汤水空日外茶啖床花等事 修理所 掌馆内外造家修理等事


典设司 掌馆内外各处遮帐等事 司饔院 掌亲临宴享茶礼果盘味数等事


长兴库 掌馆内外铺陈排设涂禙等事 济用监 掌房排所入衾枕诸具屏风案

席等事 尚衣院 掌衣函靴子北靴砚墨香童子等事 太平馆 掌馆中物件守

护及各色郞厅有故则代察事○以上各其司分差 分司畜署 掌大小膳及畜物宰

杀进排等事 内工曹 掌𨱎铁陶器等事 放料所 军资监掌放料地排等事


御前通事三员 文官堂上一员汉学堂上清学堂上各一员凡接见时传语而

御前则文官启达敕使前则汉学通事传于大通官转告于使○预差三员同

讲院通事三员 文官堂下一员御前教诲清学堂下各一员王世子替行

接见则传语一如御前通事○预差三员同 引礼通事二员 汉学官或教诲



六品以上○以上自译院择差启下
馆伴差备官提调差备官

各一员 以上堂上官或堂下


驾前差备官驾后差备

官各二员御幕禁止差备官一员奉敕差

备官解结裹差备官各二员龙亭护卫差备官

赐物护卫差备官 员数并随龙亭几部赐物多少 入京后加

定差备官茶房差备官厨房差备官各二员跟

随差备官四员卷帐差备官二十员次通官差

备官二员头目差备官四员 使副使大通官房各一 都厅

差备官 骑拨下往松营而与军色差备考次轮回 军色差备官司饔

院差备官承政院差备官侍讲院差备官京畿



监营差备官请来官掌务官各一员 以上自译院分差而

不紧差备临时减数


请留[编辑]

敕使定回程日子则都监堂上诣西宴厅以

国王意请留次承旨次大臣次中使请留听留

定日然后发送回路程记及牌文 馆所宴茶时敕使面定日

子则请留节次不为举行


敕使回发时举行条件[编辑]

回路程记 自京城至义州计站列书问于敕使定中火宿所知委 回牌文


用纸为之四面朱画曲水书规一如上来牌文而问于上敕使受红点粘付本牌上发程前



一日出给畿营
军令 书初二三吹问于敕使书出某时 轿马件记 书轿子坐

马问于敕使书出行字 军物作驮 自持来者幷作驮以去 卜物数 幷计

自持来卜只馆中掌务官举行 除减事件 上来时除减者下去时一体除减而自都

监知委沿路


敕使回程送书[编辑]

敕行回程时 到瑞兴或黄州 送书于凤城报其渡江日

期于落留人役

敕使还渡江[编辑]

敕行回到义州例于翌日渡江入去 渡江日敕使未发

前伴使巡使运饷使先出江边待敕使上船使差备官致候仍为罢归○卜物则以边将别



定差使员二三员领送凤城使副使及通官小通词亦皆随到凤城而归


敕使题咏[编辑]

敕使在途及在馆时若有题咏则刻板以揭仍

以印本妆䌙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