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山西通志 (四库全书本)/卷030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十九 山西通志 卷三十 卷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三十
  水利二 津梁附
  平阳府
  临汾县
  汾河渠
  通利渠繇赵城县西门外截汾河水建𭐏引入渠溉赵城洪洞临汾三县一十八顷地至冬归汾河
  利泽渠源出洪洞县东山麓西流洪洞羊獬河上溉洪洞临汾二县八村地至冬归汾河
  涝河渠涝水河源出县境唐尧陵山麓西流溉一十三村地至冬归高河桥转入汾河
  平水渠平水泉数眼发源姑射山西流复东水分四十分溉临汾襄陵二县田临汾得水二十分上官河得水十分古有成例行之水程系木牌木印下官河得水五分亦有成例行之水程系木牌木印北磨河得水五分并不行之水程惟桑湾村居河尾自五代晋时铸鐡牌一鐡印一盖惧桑湾村不能沾水之利而嘉惠之也令月使水三昼夜水利乃均上官下官北磨三河共溉四十村田有奇至冬胥归汾河
  以上平水渠溉四十馀村汾河渠二道溉十二村涝水渠溉十三村胥有成规按时使水
  旧志汾河城南二里明嘉靖间副使赵元祖购江浙善水车者为水车引水溉田知县杨君玺造水车二十一具疏渠十四道溉田十八顷后汾河淤徙不常尽废
  通利渠在城西北金兴定间开自汾西师家荘分汾河水西一𣲖历赵城石明等村经洪洞杜戌等村至临汾羊黄南王大明阎侃吴村大涧王曲西孙等村溉田一百六顷
  国朝康熙三十四年渠倾复修
  利泽渠在城北元中綂间民段佑创引汾水溉田大徳间邑尹实里济布哈疏通自赵城卫店分汾河水东一𣲖历洪洞皋陶等村流至临汾韩村东卢沟上贾村等村溉田三十顷
  涝河渠城东北西三处即涝河也出浮山乌岭下合龙角山潏水并高梁水入涝唐尝引入百金泊溉田今涝会龙神沟乂会金水河西流至樊家荘距城八里明嘉靖三十五年同知刘衍祚筑樊家荘石堰引涝穿永利渠溉田万历十八年知县邢云路开渠十三里溉焦堡北孝南孝高河坂下北关郭家荘西关后楼底等村田六十顷有奇邑人杨元起记
  千金堰即涝水渠障水之堰知县邢云路修
  流膏洞即涝河渠引水之洞千金堰西北三十步许知县邢云路疏砖石修砌
  月池即涝河渠之地千金堰北知县邢云路疏之形似半月
  平水渠在城西即平山水也晋刘渊时导金龙池下合诸泉东流分为上官河上中河下官河北磨河并庙后小渠共溉刘村段村马务东宜西宜泊荘樊村界峪麻册青城涧头席坊禄阱小榆辛家荘乔村五级王默兰村下当金店下册等村田三百六十馀顷明嘉靖时上官河淤知府王溱重濬吕柟记
  沄泉渠在城东南即东亢村之沄泉溉东亢村田二百亩天幸渠在城谯楼南明嘉靖间佥事王世隆作渠泄水会平张世朝因名天幸
  永丰渠在城西北三十里万历十八年知县邢云路同县丞胡宗明修濬泄吴村水患王荣诰记
  永利池在城内明洪武间知府徐铎引利泽渠水及涝河水穿穴入城西北浚内外莲池方圆二百二十步深七寻名曰永利以便民汲岁久冲涸成化乙巳知府李琮重修吕柟记后废嘉靖间同知刘衍祚再修亦废万历十八年知县邢云路开涝河渠引水复入池内一名莲花池
  嘉泉在城西十里周六十五步遏下流使盈亦可溉田
  灰泉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坛底村东土沙如灰故名亦可漑田注于汾
  马跑泉在城西南二十里周三丈深不可测溉田十亩有奇
  平阳地狭人众常乏食元至元三年总管郑鼎导汾水溉民田千馀顷开潞河鹏当作雕黄岭道以来天党之粟建横涧故桥以便行旅民徳之
  通利渠坏隆庆二年知县陈万年复修之以上汾河唐志临汾东北十里有高梁堰武徳中引高梁水溉田入百金泊贞观三年为水所坏永徽中刺史李宽自夏柴堰引潏水溉田令陶善鼎复治百金泊亦引潏水溉田乾封二年堰坏乃西引晋水
  涝水即乌岭下黑水潏水即龙角山水胥至高梁入汾县志涝河唐尝引入百金泊溉田是合潏涝为一也而临汾涝水源复出帝尧陵山麓当即唐乾封二年所引之晋水耳
  唐永徽二年晋州刺史李宽于临汾县东二十五里夏柴堰引潏水溉田
  王与龄永利渠记嘉靖乙卯郡贰洛阳刘公视篆役万人开樊家河为永利渠作石堰障水时其锺泄溉郡田数十顷丙辰三月兴工四月告成
  明嘉靖问民丁放等率焦堡九村开樊家河溉田六十顷杨起元修涝河渠记临汾县治东北八里有樊家河即涝河也发源浮山之阳厥名龙角其下黒泉流涌行数十里而龙神会西金水注北三川同流斯为涝水过东张翟底诸镇民往往引水溉田亡虑千百洎再折而至樊家荘濒河之众筑堰壅导溉田可千馀顷盖中芦等九村咸饶益矣岁久堰废万历庚寅邢侯云路捐俸发粟聚夫数万众累石为堰以障河也凿阜为洞以注涝也浚地为沟以逹田也堰在洞之东高倍寻而广以十轨长又倍之建大闸四而壅水注之洞洞通沟顺流而下因地形也出洞口凿莲池以潴蓄水也洞之上起亭亭之上构楼察水势验祲祥也乃题堰曰千金洞曰流膏亭曰观澜楼曰水云
  涝河明同知刘衍祚穿永利渠溉田阅二十馀年而废万历十八年知县邢云路筑堰开渠利甚溥后寖湮废以上涝河汉刘渊时导金龙池下合诸泉为渠毛磨康泽王庙碑水经云平水出平阳西南壶口山即书所谓壶口也自壶口而西南二百馀里曰平山水潜出其下曰平泉州图经亦曰晋水其源乱泉如蜂房蚁穴觱沸于浅沙平麓之间未数十步忽已惊湍怒涛盈科涨溢南北溉田数百顷动碾硙百馀东汇为湖曰平湖秔稻菱芡晋人取足焉
  许惟新水利记官无常案水有壅塞界有埋没则争端起而桀悍者或故为壅塞埋没以生端今必凡有渠之处各理其案各正其疆各检其石府州县案皆合符断碣之文咸录在案农祥未兴编为经正则一年难争有争亦易定杜当阳之石一置山头一沈涧底则今日平水之硕画也王士元龙子祠诗晋州西山曰藐姑有泉源源流不潴疏为八道沟与渠坐令瘠土成膏腴以上平水
  张昌修永利池记城东有莲花旧池宋庆历三年潘大博为知州始引东山卧虎岗黄芦泉水入城而注之池植荷花其中迨金源氏之季渠道湮塞其流不复入城城中虽有井泉味多咸苦惟可澣濯居民或远汲汾河之流或车运郭外之水其劳特甚洪武十年郡守南昌徐公铎相度地形北引汾河潨利渠水穴城入池可潴可汲于是召徒程工载浚载拓中为土梁界为两池池方围各二百二十一举武其深七寻梁左右甃以瓴甋下为水门池成而水适盈随汲随足名曰永利义取济民之生于悠久也
  倪岳永利池记郡守徐仲声铎北引汾河潨利渠水穴城注池名永利渠岁久冲涸兼豪右侵据民罔攸赖成化乙巳太守委官募役重加濬治傍池凿井朝夕利汲而银买车运之苦遽革又虑池潴停浊凿通池前郡学及不由儿濠环为芹泮城外之水皆可引入城中无滞又于羊獬之间辇石为梁洞杀上流势用去霖雨泛汾没溺民田之患明年秋请诸当路创为引水洞长千有百尺过水洞长亦半之井桥既具花木茂植仍作书院于池侧以居俊秀其利始永矣以上永利池
  王荣诰永丰渠记永丰渠乃新开大明村渠道以泻通利渠之发暴也邑侯邢公云路顺民情为之工始于庚寅落成于今年自后居常则水流通利渠而下以溉田瀑涨则就新渠而注之汾永丰渠
  襄陵县
  平水渠
  高石河渠在北二里李郭渠在北二里中渠在西南二里横渠在西南五里以上四渠胥引西北龙子祠平水泉溉城垣齐村等村田按时轮溉设渠长司之
  娥皇女英在西南十里薛村里
  八眼井在西南二十里薛村里
  以上二水胥引溉薛村左右景村等田按时轮溉设渠长司之
  汾河两岸濒河居民以地高河卑不能引渠溉田旧志高石河渠源出平水泉溉县北水关等里田七顷四十亩有奇东入于汾
  李郭渠出平水泉溉广智坊等田一十顷有奇东入汾
  中渠源出平水泉溉崇仁坊等田一十七顷有奇东入汾
  横渠源出平水泉溉东柴等里田二十三顷有奇东入汾
  沙渠即练溪泉在县南三十五里接太平县界溉刘村等里田二顷有奇东入汾
  贾朱汧在县南三十五里源出乡宁之豁都峪溉贾朱等村田七百顷有奇
  洞子汧在县南三十五里源出豁都峪旧塞明弘治十四年知县李高疏通溉贾朱等村田四十顷有奇西王汧在县西南四十里源出豁都峪溉西王等村田五百顷有奇
  关良汧在县西南四十里源出豁都峪溉京安等村田八百顷有奇其下流司马等村汧官道大水圯陷弘治十四年知县李高筑堤堰水利遂通
  漹沟汧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浮山县界溉赵曲等里田六百亩有奇弘治二年知县张文佐疏通岁久壅塞嘉靖三十八年知县侯廷柱复疏濬建桥王与龄记
  阡陌汧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龟山下溉小郭南梁邓荘等村田
  雀水汧在县南三十五里源出三嶝山后溉北戌等里田三百亩有奇弘治十四年知县李高构桥往来便之
  焦家峪在县东南五十里源出卧龙山溉陶寺等村田五百亩有奇
  牛角汧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浮山峪溉南梁等村田长泊涧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浮山峪溉南梁西梁等村田
  小石涧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源出龟山峪溉西邓户等村田六百亩有奇
  高登龙临襄两河分界说龙祠之水以四十分为则下官等河北条也剖二十分临汾全用之南横等河南条也剖二十分临汾与襄陵兼用之渠规尚在沟界井然惟是下官河与南横渠壤址相接水道相连源头之外有枝泉三穴其一在北其二在南北虽一泉而流行颇盛南二泉仅足当之两河分界处原有牛心石或又曰中心石石既久湮乱是用长下官人妄欲兼其三而南横人并不让其一喙鸣穴斗滋蔓无已本府会同三厅及临汾襄陵等县亲诣水滨讲求故界始知每岁雀角之讼初不在大即前三泉是也三泉无界则争故其要在于分界乃画其地而两分之据勘北一泉原与下官河逼近即本河旧物也今归下官南二泉原出南横地畔亦即本河故有也今归南横剖分既明中立石堤一道自碑亭前分水处起斜迤而南至中地止高四尺阔三尺三寸长一十丈共九椿每椿高五尺因议立石表其颠末王与龄漹沟渠记姑射之阳平水出焉灌民田万馀亩故汾之西岁每熟而民裕浮山之麓土厚水深田率高亢故汾之东岁多厉而民贫赵曲镇左旧有漹沟渠畜暴水以溉田弘治中西平张侯文佐始加疏濬溉至千馀亩四十馀年岁久弗濬故道堙塞嘉靖丙辰山东侯君来理邑益加疏广三月渠成溉田至二千馀亩于南北通衢建桥利涉河民如更生焉萧公堤在汾河西岸旧患水势冲圯明万历间知县萧大才砌石为长堤名萧公堤
  王应吉汾河石岸记襄陵郭以东去汾不百武秋水泛溢河岸辄冲嘉靖壬子以来其患特甚万历己卯冬邑侯萧公大才缮堤于汾之西崖虑土洳易冲则于溃决处悉甃以巨石下阔五尺上阔三尺有馀虑高卑难一则因岸势而低昂之高者至一丈五尺卑者鳞次不齐延袤计二百二十馀丈虑水势迅激则于数丈之内每出一矶头以杀之矶凡一十有九远而望之形若盘龙肇于辛巳三月讫于癸未五月高邦佐晋桥记襄陵北门外不数武为平水上游有晋桥路当子午往来如织万历癸丑六月水暴涨桥圯宰马公逢皋亟图之经始甲寅正月讫工乙卯十一月桥高二丈三尺长九丈广二丈三尺下开三孔上植石栏河之两岸甃以石堤以防冲射
  洪洞县
  霍泉渠五道
  南霍渠源出赵城县霍山麓广胜寺自东流西七十步设渠口引溉冯堡等九村地退流冯堡河止
  副霍渠源出赵城县广胜寺泉逶迤三十里有奇递至县城北三里官荘村南设渠口引水入渠流至西门外院头村流入汾河共溉西关社等五社地
  清水渠源出赵城县广胜寺泉引南霍北霍二渠透漏馀水溉东永宁李卫二村地流至村南入沙河
  小霍渠引南霍漏落馀水自东流西至官荘村北荘东设渠口引溉南官荘等七村地退流汾河
  丽泽渠源出赵城县于县城南大桥西引小霍副霍二渠馀水并涧河雷鸣水入渠共溉羊獬村等一十二村地
  涧河渠十有二道
  广利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于县境秦璧村东宝崖下涧河内设渠口引溉左璧村等五村地流至左璧村南入汾河北
  润源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于苏堡村东涧河内设渠口引溉朝阳村等一十村地流至东门外入城壕止众议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于郭盆镇西涧河内设渠口引溉苏堡村地流至村西入涧河止
  先济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于郭盆镇南涧河内设渠口引溉下鲁村三社地流至村西道场沟入涧河止晋源渠源出岳阳县雷鸣山水于城南大桥西涧河内设渠口引溉北营南营西营三村地流至南营村南入汾河止
  陈珍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于西涧河内设渠口引水入渠自东流西溉郭盆镇地流至镇西入涧河止长润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自东流西于苏堡村东二里设渠口引溉尹璧村等四村地退流董寺村南沃阳渠止
  园渠藉岳阳县雷鸣山水自东流西于范村北沃阳渠下设渠口引溉秦璧村地退流姚荘村止
  要截渠藉岳阳县雷鸣山水自东流西于姚荘村东设渠口引流至火星营止共溉涧桥村北营村地
  大阳渠藉岳阳县雷鸣山水自东流西于故县村东设渠口引溉故县村等四村地退流李堡村止
  连子渠源发岳阳县北雷鸣山水下投涧河繇尹璧村西马家滩流入渠溉敬村等三村地
  公孙渠冲塌岁久
  汾河渠三道
  通利渠引汾河水繇赵城县城北南流分溉县境辛村等八村地退下临汾县使水
  兴利渠分汾河水于赵城县牧马村东设渠口引溉县境屯里村等三荘地退流汾河止
  公利渠塌于汾涧二河
  清泉渠三道
  清泉渠源发董寺村南崖下设渠口引水流至城南安流门外小桥东止溉梗璧村磨湾小桥东地
  副清渠接清泉渠漏落水又引河水会成渠溉小南门外地流至城南清涧渠止
  普润渠源发西山世尊峪于西崔堡村西设渠道引溉西崔堡村至南马驹等五村地流至杜戍村入汾河止非与赵城分引霍泉也
  以上共渠二十三道计溉村荘地四十有奇胥设掌例渠司渠长沟头巡水公直有差以境接赵城临汾易起争端故设渠司为详
  旧志霍泉在县东北三十里发源广胜寺下霍山南麓下流成河详赵城霍泉
  南霍渠即霍水析支出禁口南流者也唐贞元间导水开渠溉洪洞曹生马头堡里上荘下荘坊塠石桥头南秦南羊周璧封村冯堡十二村地一百三十九顷有奇
  通霍渠即南北二霍下流又名小霍土人名北偃在县北五里北洞村南宋庆历六年导南北二霍溢漏沟涧支𣲖上自赵城营田荘下至洪洞李卫村崖下置堰沙河内导水至北洞村东南龙王庙后砌小石堰为退水口用则闭之用讫繇惠远桥下西流入汾小堰西南延寿观东立石水口三座阔一丈一尺二寸分七沟槽北槽南二沟分水三尺二寸五分有奇堰北沟分水二尺六寸一分有奇苖村贾村高公白羊四沟分水五尺三寸五分有奇共溉七沟地三千三十三亩有奇明洪武五年苖村里周顺复疏通之堰阔七尺深一丈五尺溉槽南地如故槽北等六沟地七千四百八十三亩以汾水侵塌没四千九百六十四亩止存二千五百一十九亩沟胥被塌西苖白羊二沟地荡然村移内地又高公沟嘉靖间河断水绝分贾村沟水为小沟入副霍渠借流田去赋存民甚病之万历九年知县乔因羽丈地豁粮始免徴副霍渠即通霍下流土人名南堰在县北三里明建文四年罗汉寺僧李妙智疏导通霍支𣲖上开母渠一下开支渠二溉湾里后坡前坡北关城西罗汉寺前地十五顷五十亩有奇后堰毁渠湮正徳间义官张满重修易土堰以石柏棹鐡锭濬渠深广水复通流
  清水渠二一在苖村里引霍水溉地一顷有奇一在永宁引霍水溉地二十六顷九十八亩
  丽泽渠在县北一里引沙河水溉南乡地三十顷后废
  利泽渠元平阳太原两路管军万户侯郑鼎在赵城卫店村西置堰开渠导汾水溉洪洞临汾二县地三百顷有奇至焦堡村入汾后地震河圯民上奏遣秘书官检核复于赵城屈项村导汾溉地如故明正綂间开渠复圯县民议三节导水上节导涧河中节导小河下节导高河胥置堰后涧水不足洪洞知县王彧以通霍副霍二渠馀流入汾可惜令民易地开渠自县北贾村导二渠馀𣲖经城南合涧水亦名利泽渠溉营里西池王村安乐村张村上下桥皋陶阳曲等村与旧利泽渠名同实异后续开渠亦废嘉靖二十七年临汾民争水知县赵宸考遗事如右因书之俾后争水者有考焉
  小霍渠即通霍渠溉七沟地后额不及半又多为汾水所没明崇祯间渠规无定例渠长张云翼酌期知县杨天精给灰印以防争至今民赖之
  国朝顺治间汾水复冲塌槽南高公副霍三沟渠知县洪其清令湾里窝舗前官路西开渠道有条例渠册阴应节记以上霍泉渠
  润源渠在县东三十里郭盆镇南宋天圣四年于五龙庙下涧中置堰赤沙河底开口导水溉苏村蜀村故县董寺李堡周村辛堡梗璧朝阳城东九村地十一顷四十亩有奇明永乐间山水涨古渠冲绝修筑辄废嘉靖三年渠长李文杰告分巡佥事董琦知县孙巨鲸开凿石口导水溉田如故
  沃阳渠一名广阳渠相传刘渊开在县东三十里饿虎崖下下鲁村东于涧水中置堰导水流至下鲁村又西南流至尹璧村南入水口上流溉李村师村郭上薄村景村范村董庄冯张燕璧董保社村北羊等乡地千顷有奇遗址尚存后于张村涧中开渠导水溉张村范村秦璧姚荘崖下等村地亦名沃阳今溉田三百亩
  陈珍渠在县东三十里郭盆里引涧水溉地六十亩先济渠在县东三十里下鲁里引涧水溉地二顷五十亩
  长润渠在县东三十里郭盆里引涧水溉蜀村故县董寺三村地十顷八十亩
  众议渠在县东二十五里苏村里引涧水溉地一十三顷
  沃阳渠在县东十五里故县里引涧水溉沃阳村范村董寺地二顷四十亩
  晋源渠在县南三里火星营引涧水溉地三顷有奇今溉田一千七百亩有奇
  小渠在县南二里姚荘里引涧水溉地二顷五十亩丽泽渠在县南二里西池引涧水溉西池王村张村东左皋陶上桥下桥阳曲羊獬九村地三十顷十亩有奇
  要截渠在县南二里秦堡里引涧水溉地十顷有奇广利渠在县南二里引涧水溉地四顷二十亩晋源渠在县徳化坊引涧水溉地三十五顷 即公孙渠也在县南十五里汾水久淤
  园渠在姚荘里引涧水溉地一十顷八亩以上涧河渠通利渠在县西北三十里金兴定二年县民阎张创置自赵城石字村滩内置堰开渠导汾水下流溉赵城石字马牧二村地洪洞辛村北段南段公孙程村李村社戍七村地临汾羊黄西羊黄南大明阎侃吴村大涧王曲孙曲九村地共二十一村地二百二十六顷八十二亩渠旧名阎张云
  兴利渠在县北半里永安里引汾水溉地二顷五十亩后废
  续公渠即小霍渠内高公沟地汾水侵塌没一千亩有奇河西滩地是也张云翼等濒河西开渠道接汾水灌溉名续公上自赵城王村开口引水下至县境北段里退水溉张家荘宋家荘贾村共地四百亩有奇以上汾河渠
  清泉在县东十里源出董寺村西尚家泉宋庆历间民以银易泉开渠导水西流溉梗璧城东磨湾城东南安流门外小桥东地一十顷四十亩有奇西流为副清渠即清泉下流也溉城西南地一顷有奇又导涧水为清润渠溉徳化坊地一顷五十亩
  连子渠在县东二十里北张里引泉水溉地十顷有奇
  䨇泉在县东二十里师村北金明昌五年里人文都等疏导一出龙王沟一出小舌沟溉田半顷有奇华池泉在县东十里李保村南西流入清泉渠经城东溉地五顷有奇
  宝泉在县南三十里侯泉村南溉地一顷有奇东坡小泉在县南三十里孙保村东引泉水溉地五十亩
  深泉在县南二十里侯泉村东溉地一顷有奇普润泉在县西二十里万安镇西百步泉水混出溉田三顷六十亩有奇
  普济泉在县西二十里万安镇西北百步溉田三顷八十亩有奇以上泉水
  洪洞县南有涧支流湓入岁赋菑楗调徒遏之宋仁宗时洪洞令李周始筑新堤民不告病
  金大定十一年时洪洞赵城争水岁久至二县不相婚嫁部檄委岳阳县令麻秉彜前此司水者赃秽狼藉秉彜尽置于法自是无讼二县之民刊石以纪其事
  元中统间万户侯郑鼎导汾水溉洪洞田千亩有奇建横涧桥以便行旅
  明洪武三年知县杨茂建县境桥梁
  嘉靖二年知县孙巨鲸重开润源渠溉八村田嘉靖二十年知县陈宗仁筑䕶城堤
  明县志汾水浑浊濒河居民穿渠溉田其利无几夏秋水暴涨两岸辄没旧河身不甚阔今七倍于昔渐徙而东去城伊迩
  明县志濒涧河居民多引溉田夏秋雨暴涨坍临崖地且尽弘治十七年水北溢塌城垣知县郑选令义官张满筑堤䕶之袤二百丈高一丈有奇后堤寖圯嘉靖二十二年知县陈宗仁复砌以石迄今赖之浮山县
  浮山县多崇山峻岭并无渠道虽有数小河雨降则盈雨止即涸难资灌溉
  旧志潏泉见临汾县
  涝水见临汾县
  柏河水在县北源出东山居民引以溉田
  杨村河在县北源出东山经流杨村民引以溉田永惠泉在县东天坛山西麓居民乏水凿石引泉蓄水石窝中取之不竭民甚便焉故名永惠
  南河在县南一里邑鲜水利独南河有溉灌园圃之益
  潏水为利于临汾而不能为利于浮山县志称县境无水利独南河灌园之利居多者以潏涝暨它河水卑地高难于引溉也
  赵城县
  霍泉渠
  北霍渠水出东南四十里广胜里霍山南麓溉东南四十里柴村等二十四村田至城北高崖村止
  南霍渠与北霍渠同出霍山溉东南四十里道觉等四村田至洪洞县止
  清水渠系北霍渠遗漏之水溉东南十五里李宕等七村田至大李宕村止
  以上三渠胥引霍泉设渠长渠司沟头
  汾河县
  上广济渠引城西汾河繇嵇村田溉至城西五里李村止
  下广济渠引城西汾河繇嵇村溉城西二十里好义里城西十里安定里至城西十里登临里止
  以上二渠胥引汾水设渠长渠司沟头
  旧志霍泉源出城东南四十里霍山南麓唐贞观间引水分二渠名北霍南霍以十分为率赵城得水七分洪洞得水三分宋金间定水利胥有碑 北渠分三节溉赵城永乐等四十六村田五百九十二顷有奇 南渠分五道一即南霍一曰九成与南霍实一道以上下流分二名一曰小霍溉道觉等四村洪洞曹生等十三村共田一百六十馀顷一曰大霍乃涧槽止动水磨一曰清水亦合北霍诸𨺗门及截大虫堰郭北涧诸水成渠溉营田等八村洪洞苗村等六村共田一百三十五顷有奇馀详洪洞
  北霍渠分三节
  南霍渠分五道
  南霍渠 九成渠 小霍渠 大霍渠 清水渠大泽渠在县东北二十里源出霍山元中綂四年引至梗璧等里十三村溉田一十顷西入于汾
  清水渠有二一在城东三十里聚引北霍沥漏水及各堰涓滴透漏之水并北霍渠内虞家涧水胥得水八毫四丝一在城东二十里亦得三项水并为一渠溉赵城洪洞两县十四村地一千四十顷七十六亩有奇北霍发源霍山麓下西流溉梗璧等三村清水水势与北霍渠不同其利一也
  通霍渠明洪武五年洪洞民辨明分北霍至赵城南霍至村名通霍渠溉田六顷有奇
  副霍渠明洪武三十五年罗汉寺僧李妙智分小霍支流至赵城北南洞里名副霍渠溉田二千顷有奇利泽渠明正綂间知县王彧以汾河利泽渠湮圯令民繇县西北二里贾村引南北二霍渠经城南合大涧河亦名利泽渠共溉田千顷有奇
  以上各村铸立陡门一座其分寸陡口具载渠条无得増减渠底阔一丈六尺分为三节周而复始焉
  北大涧在北一里出霍山观音沟中居民或用以溉田但暴涨亦能为害西入河
  北小涧在北二十里益昌舗出霍山谷中利害参半经跑地桥西入汾
  宋庆历五年赵城民郭逹古与洪洞民燕三争水遂定水利碑铭一座
  苏祐逌旃璅言霍山下龙祠皇通渠灌田界以漕石赵城什之七洪洞什之三无混于多寡两邑人至今免于争竞功竭心思前人伟矣蔚州水利鐡板分限如漕石晋祠惟筑堰浚渠岁有劳费有田则用水有水则用力力之多寡视田刻石纪事亦免于竞以上霍泉渠
  善利渠元中綂二年渠长郭元长等濬渠引汾水溉石明等里地至今赖之
  通利渠在西三里金县民阎长导汾水为渠溉赵城洪洞临汾三县田名阎长渠详见洪洞县
  李东阳利泽渠记元中綂间有引汾水者繇赵城卫店堰而东流合霍涧二水为渠以溉赵城洪洞临汾三县田四万亩至顺元年晋宁路逹噜噶齐多尔济因地震渠坏又浚汧口五十二小夹口十有九桔橰䕶夫皆具以教农兴事国朝岁久池湮水壅成化甲辰大旱太守请于当路重浚此渠引汾水于洪洞西北筑𭐏以截其流复取霍涧之合流于羊獬𭐏凿池四区洼而级之以为凳槽渟泄斯水又于高河筑𭐏二丈洼十有四节启闭以时灌溉沃饶引其馀水入流城中资万室饮傍水地价顷至十倍矣
  以上汾水渠
  赵城县有五渠北霍南霍清水三渠源发霍山麓上广济下广济二渠引汾河水繇霍州而入赵城者也旧例各渠岁举老成正直一二人充渠长给木戳以专责成渠长下设水巡数名查水之上下又设沟头数名理渠之通塞至于引溉凡各村总汇地俱设𨺗口一座平时则闭需水则开轮日按时周而复始繇近及远繇高至卑无违渠制自无争截之弊
  宋太平兴国三年正月甲午浚汾河 是时太原未平所浚者当自赵城以下徐彦伯汾水新船赋水之积也厚船之动也捷𢌞翔并骛识波上之双凫倏忽孤飞见天边之一叶
  太平县
  豁都峪尉峪渠豁都峪西北三十里侯村北尉峪西北一十五里尉村北二峪水胥繇乡宁县西来
  侯村荘县北二十五里旱渠二道溉地一十六顷有奇常村荘县北二十五里旱渠二道溉地二顷三十三亩西安平荘县西北二十里旱渠一道溉地五顷二十七亩
  吴村荘北二十一里旱渠二道溉地二顷二十五亩南焦彭荘北十五里旱渠一道溉地一十顷五十三亩姚吉村北二十里旱渠二道溉地二顷有奇
  三公村荘西北十里旱渠一道溉地五顷有奇
  柴王荘南二十五里旱渠一道溉地一十顷
  申村荘北二十五里旱渠一道溉地二十二顷
  古城镇北二十五里旱渠二道溉地二十四顷
  南高荘西北三里旱渠一道溉地一顷五十七亩蟠桃荘西北二十里旱渠二道溉地三十三顷六十亩尉村荘西北十五里旱渠二道溉地三十八顷一十亩有奇
  北膏腴荘西十里旱渠二道溉地五顷八十一亩有奇南膏腴荘西十里旱渠一道溉地一顷有奇
  西中黄荘西北十里旱渠一道溉地三十顷二十亩有奇
  北焦彭荘北十五里旱渠一道溉地二顷一十五亩景毛荘东北二十五里旱渠一道溉地一十六顷有奇以上共旱渠二十六道溉地二百一十七顷七十八亩有奇胥待雷鸣水发始能引溉
  九汧在县北十五里繇站里荘至古城镇十里九汧夏秋间大雨施行水自西山来洪流骈发凡傍汧诸村与洲渚埒而町畦亦争灌溉焉
  太平县汾河经流四十里但两岸俱系高崖近河民田不能开河引灌惟有旱渠二十六道分定石口石界各立渠长司之
  汾河入县境流迳三十馀里夹岸居民有滩田之利亦有冲啮之患
  旧志豁都峪在县西北三十里侯村北渠始开于金皇綂四年上汧溉西侯东侯地满峪兰闸下汧溉东侯吉村姚村吴村常村东安平南安平北姚古城邓村董村柴王申村共十四村地其由渠而分者有高原汧老滩汧古城汧溉六村地又有中原汧常村汧馀水入汾
  尉㠔峪在县西北一十五里尉村北渠始开于金皇綂四年溉田十六村尉村三公村北膏腴南膏腴孝村良陌西黄北黄西曹路南黄程婴村焦彭相李站里盘道西安平馀水入汾
  大柴峪在县西八里南膏腴里水微溉田不能伙煤峪渠在县西二十里贾岗堡西水微溉田不能伙以上诸峪水皆繇姑射山出夏秋间大雨泛涨溉田者资之谓之雷鸣水
  灵景泉一名玉泉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景毛村南溉田四村景毛四日南高二日北高四日西郭三日水至西郭村西潜流地中村东复见入于汾
  灵源泉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陈郭村西南明嘉靖二十一年垫塞
  国朝康熙六年居民寻故道开之十年知县何炜然相地度工泉复突溢
  白波泉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永固村
  清水泉在县西门外北偏周一亩二分溉田者以桔橰取之其地宜芦苇绕流过城南关而东
  焦村泉在县西南十五里焦村西北相传晋献公都绛时引水入城后塞今渠迹存明嘉靖间知县耿儒议开未果
  国朝康熙七年知县侯有生开之不克成
  下尉泉在县东下尉村西北流细而长地有苇孔天孕太平县肇兴水利记嘉靖乙卯分巡河东东阳赵公祖元为民行水溉田而教以水车之法如江南诸郡邑悉令民平地亩作渠塘造水车以援水县令邹学书日置水车截七具灌田二千亩有奇郭俊卿临汾桥记西沟下涧水为害昔人计祛之正徳五年创造临汾桥一孔嘉靖三年増而为三岳阳县
  蔺河渠发源宝丰村经唐城义宁上县至和川渠四道溉水地
  唐城村四十八亩村西开渠
  义宁村四十八亩村西开渠
  上县村三十亩村西北开渠
  和川村九十八亩村西开渠
  蔺河水浅狭水力日溉地一十五亩繇上至下周而复始渠长司之其邑左右山上有旱地五百亩有奇不能凿山开渠引水
  涧河渠源二肇流安底村千佛沟经城东门外至涧上村流入洪洞县境渠八道溉水地
  下阳荘一十八亩村东北开渠
  瓦罐沟二十二亩村西北开渠
  东门外一百三亩城北开渠
  南坛下一百八十二亩坛北开渠
  湾衷村二百二十亩城南开渠
  张荘村六十三亩村北开渠
  五马村五十亩村西北开渠
  涧上村一十二亩县南十五里舗下开渠
  涧河渠岁𨷺渠长总司之夫一名司地二十亩一夫用水一口一夜周而复始如水盛一夫溉讫听接溉水缩俟轮溉其它左右村荘有旱地七百亩有奇距河一二里有差胥隔石山不能凿井引水
  朱家窑山沟渠源出永乐里范寨村经朱家窑侯贾村至偏涧村入洪洞境渠二道溉水地
  水荘村二十五亩村东北开渠
  偏涧村五十四亩与五马村同用一渠水
  五日一周渠长司之其它胥石山
  以上十四渠共溉地九百八十六亩胥设渠长夫头争截者究
  旧志便民渠在县治前
  高璧渠在县东一百里淘沤村明洪武七年引属寨沟水流至高璧村溉田
  大涧渠溉田七顷七十亩
  寺头荘渠溉田二顷五亩
  下治渠溉田二顷六十亩
  东邬岭渠溉田一顷七十四亩
  贾寨渠溉田一顷
  狮子沟渠溉田二顷
  曲沃县
  县东南沸泉水渠繇绛县流入分水渠溉六村田景明村在东南自八里至二十里林交村在东南自十五里至十八里白水村二十里下郇村十八里至二十里东明徳村十五里西明徳村十五里县东北温泉水渠分溉二十一村田
  东海村二十五里西宁村十里东宁村十里东许村十二里西许村十一里庭城村东北新荘村二十里河上村十六里东常村十七里西常村十六里北常村 郇村二十里吉许村二十里周荘村十九里县册村二十二里王村自二十五里至二十七里焦庄三十四里羊舌村二十四里常家圪㙮二十五里西海村二十五里南韩村二十七里
  以上各渠胥立渠长甲头按时轮灌
  曲沃县沸泉源出绛县入县境开渠六道又有温泉源出县东海头村开渠二十一道各引溉地岁立渠长甲头各司其事
  旧志沸泉在县东南二十里景明村源出绛县入曲沃境有分水渠明成化间民争水数十年不息知县刘玑铸鐡斛定分数西孔六分北孔四分讼始息至万历间奸民毁斛复启争知县蒯谏更铸鐡斛公分溉田凡六村景明二十里林交二十里白水二十里下郇二十里东明徳十五里西明徳十五里详见碑记
  温泉在县东三十里海头村又名七星泉又名七星海以泉有七也溉田二十一村张亭村今改西宁村东宁村西许村东许村庭城村十五里靳荘村河上村西常村东常村北常村今改小荘村郇村吉许村西县册村今改周荘村东县册村北王西村今改焦荘村北王村西阳城村今改羊舌村郭寺承荘今改常家圪㙮温泉村其村入北王村郇荘村今改西海村东韩村今改南韩村
  清水河在县南合绛县景明诸水北流入浍溉四村田西周十里上裴荘十三里下裴荘十一里交里十里
  济溪在城南源出紫金山麓澄澈细流居民引灌田园
  龙底泉二一在林交村平地涌出居民引以溉田一在冰岩下晋时架水入城环绕宫殿今废
  拔剑泉在任荘南民引以溉田
  金沟泉在隘口村民引以溉田后废
  溢沟泉在东闫里民引以溉田
  梦感泉在柴村后塞成化中知县刘玑濬复仍塞今濬居民引以溉田
  满水井二一在济溪一在东阳里深八尺周丈馀水自底涌出
  温泉在海头村宜莲平阳府志其水冬则温气如云雾春半里人用以灌田秋半为渠汇于滏
  翼城县
  浍河渠十一道
  大石村二道在东北十里石桥村二道在东五里乔家荘在东殷荘村在东治子地二道在东十五里尧都村在西十里下阳村在西南二十五里合云村在西南二十里四水合流
  以上渠十一道胥引浍河然俟水涨乃能溉地旱暵辄涸坼不能溉矣
  滦池渠二道溉一十二村
  南梁村在东南十五里涧峡村在东南清流村在东南十七里故城村在东南十五里吴村在东南十五里北常村在东南十里武池二村在南十里马册村在南十八里南史村在东南三里东郑村在南十五里西张村在西北五里
  玉龙泉渠二道源出绛县贺水与绛县民轮溉在县境溉二村
  西贺水村在南二十里中贺水村在南二十里
  沙泉水渠二道溉二村
  东尹村在东南二十里西尹村在东南二十五里
  钗股泉渠一道溉一村
  感军村在西十三里
  以上渠十八道胥古渠也渠长司之定有成规其它地多高亢不能开渠
  旧志浍河出乌岭又一源出佛山下合流而西入汾河邑东南居民多导以溉田
  滦水源出翔皋山分流二渠溉东南十二村田至李村与浍水合唐嗣圣中知县张怀器导之明弘治间涸数年复出
  贺水源出绛县东贺水村溉县境中贺水西贺水西荘三村田三村旧名马宣荘水西与滦水合水经所云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者是也沙泉在县东南十五里下流村溉白马里东尹西尹二村田各二项五日轮灌邑人王泰有记申明约束马泊泉在县北二十五里寿城村北覆釜山下土人传有人以袄塞之泉遂不涌因易名曰袄泉居民导以溉田
  石桥渠有东河渠南河渠石云渠下阳渠胥出浍河溉田一顷六十七亩八分
  卢照邻张怀器去思碑县东有翔皋泉者公之奨劝咸令导引五乡之境同沾此涧遂得三春桃花迸出长渠之口九秋萍叶平縁广路之漘激溜潆纡分源溉灌是以奇树蓊郁芳畦靃靡紫穂飘香青花吐色城郭之内士庶繁多井泉咸苦泥而不食公忧人是务济物为心画计陈谋逾溪越涧旬有二日克就其功引灵𣲖于中衢控清澜于上陌竞列园亭争开池沼故得旧井甘冽新田沃饶
  唐永徽元年曲沃令崔翳于县东北三十五里开新绛渠引古堆水溉田百馀顷
  金段天章翼城县尹杨宜时墓表南川水利灌田甚广数村争讼不已君为断理皆服其平至今以为定例民立祠祀焉
  明王泰沙泉记县城南半舎许下流里西有二泉即志名沙泉者也流而溉白马里西尹及白马里东尹二村田各二顷每村五日轮灌二村人举锸如云决渠成雨皆泉之利也西尹故渠经东尹并壑行成化辛丑夏故渠为山水所冲啮沦于壑工不可施水遂为东尹所专自是西尹民始病部使者命县治之事未就弘治庚申泰安张公忠知县事躬谊按视得故渠南七家地可渠乃倍直易之为渠长六百尺广五尺水乃复行而西尹之受渠水者皆复其旧矣 本村水利五甲共之每甲轮一昼夜约盗水者罚白粲一石作修渠费
  汾西县
  汾河渠
  南关镇渠乃汾西灵石二县彚合水源也繇灵石下滩渠起至道美河头止
  王荘村渠乃汾西灵石霍州彚合水源也繇川牛坪起至石灰窑止
  杨家荘渠西南四十里头化里水源繇泉窊里起至三教村风子口止
  小河村渠南六十里水润里水源繇三教村风子口起至村东止
  干河村渠在南小源繇小河村东起至石坂底止师家荘渠南六十里水润里水源繇石坂底起至村南小店止
  以上共渠六道繇灵石县下滩渠起自上及下以次溉灌渠长司之
  汾西县西北胥高山田艺山上无渠道惟东南近汾河有六村引渠
  旧志善利渠七
  南关灵石王荘 水润镇南六十里师家荘南六十里水润镇后团柏南五十里伏朱南九十里前加楼东三十里
  小河村渠南六十里水润里
  上团柏渠南五十里
  猛水渠四
  下圑南五十里枣平南五十里团柏里水润镇南六十里知县蒋鸣龙开卫家滩东南七十里
  新修猛水渠二
  回坡底南九十里伏朱里张端南九十里伏朱里
  灵石县
  汾河渠
  北乡水地
  索洲镇古渠溉地二百六十五亩
  水头镇新开渠溉地一百二十亩
  西南乡水地
  张家荘新开渠溉地二百八十亩
  梁家圪㙮村新开渠溉地三百二十亩
  夏门村古渠溉地二百八十亩
  道美村古渠溉地二百四十六亩
  石柜村古渠溉地二百六十三亩
  南关村新开渠溉地三百五十亩
  以上八渠胥引汾河渠长司之
  泉水渠
  东南乡水地
  逍遥村古渠溉地二百五十亩
  王家沟村古渠溉地二百五十亩
  仁义镇古渠溉地二百七十亩
  荘立村古渠溉地二百九十四亩
  河南村古渠溉地一百七十亩
  柏浍渠古渠溉地二百五十亩有奇
  㙮口村古渠溉地二百九十亩
  西村古渠溉地三百六亩
  东北乡水地
  柏沟村古渠溉地五百一十四亩
  集广古渠溉地三百二十亩
  静昇村古渠溉地五百一十五亩
  苏期村古渠溉地四百二十亩
  王中村古渠溉地二百一十亩
  以上十三渠胥引东山泉水渠长司之
  共水地六千一百八十三亩有奇盖灵石县多山田而开渠引水之地为数不甚夥
  旧志小水北渠知县路一麟开溉田八十亩有奇小水河源出县东北四十里绵山白石谷居民引渠灌田兴地峪河在柏沟村北源出介休五龙沟灵石北㙮沟诸涧水流经旌介等村水利二县均之会小水河入汾
  城下三渠县中旧无井乃于城垣下凿三暗渠一在东门一在北门胥引导小河之水一在西门引汾水灌溉澣濯取资为便
  万金堤即北门外小水河堤也县当东山诸水下流始开县治筑以䕶城屡塌屡修明万历乙亥知县白夏加筑坚厚易名万金堤后暴涨逼堤岁塌圯
  国朝顺治间知县李来麟李广继修康熙十年塌一百丈有奇水浸东南门内知县侯荣圭复修砌
  明景泰七年知县范宁筑堤捍城
  辛珍郭家沟桥记二山密相联比而沟夹焉岁雨集则绵山及众壑之水𣻳洞奔趋正綂间内臣郭阅兹险难佥丁趋事成而复圯嘉靖元年御史王公等命㔉石常家山之阿辇材汾曲砥其塘以壮基邪其旁以杀水之势导之汾以为水之归水泄则制备矣霍州
  汾河渠
  什字村总渠一道小渠三道溉地二百八十亩
  许村在州西总渠一道小渠三道溉地四百七十八亩退沙村在州西北总渠一道小渠五道溉地四百八十亩
  白龙村在州西村上下总渠一道小渠八道溉地六百九十三亩有奇
  寺荘村在州西总渠一道小渠二道溉地七百三十亩寺荘村东滩总渠一道小渠二道溉地三百四十七亩圣佛村在州南辛置都总渠一道小渠三道溉地一百三十一亩有奇
  圣佛村西滩总渠一道小渠二道溉地一百二十二亩有奇
  陈村在州西南总渠一道小渠三道溉地八百三十五亩有奇
  郭荘村在州南辛置都总渠一道小渠一道溉地一百八十三亩
  辛置镇在州南辛置都总渠一道小渠一道溉地四十亩有奇
  以上共总渠一十一道小渠三十三道溉地四千三百二十一亩有奇胥汾河水利也上轮下接古有成规
  旧志陶唐谷水在州东三十里中有水西流灌田数百顷
  彘水州南谷中西流溉田
  石鼻谷水在州南五里即彘水之源引流溉田古鱼池在州东八里大张村引渠溉田入汾
  方池在州南十五里郭荘引渠溉田
  龙池沟在州东北三里泉流溉田
  霍泉源出霍山南麓分南霍北霍二渠以溉霍州赵城洪洞田
  章丘泉在州东十里丘家崖下散流入彘以溉田普济泉在州南十里明万历间知州张文炳引水溉田
  圆泉在州南十五里阴地村引渠溉田
  邢家泉在州东北三里引流溉田
  罗头泉在州东北三十五里冯村东沟南流溉田入汾
  马跑泉在州北四十里唐太宗取雀邑时有杜十万者以饷师功求泉为己利遂赐之至今惟杜荘得溉田
  鸭底渠在州东北三十里师家泉引以溉田
  碧玉渠在州东北十里许村崖下引汾水溉田义成渠在州东南三十里出义成谷中西流溉田官渠在州东合大张等村引流入渠溉田又有白龙渠寺荘渠胥在州西导汾流溉田
  津梁
  临汾县
  西桥渡在西门外二里夏秋汾水涨溢以舟渡寒沍则造桥嘉泉渡 吴村渡胥在西汾河上
  永利桥在城内明徳坊永利池上洪武间知府徐铎建公济桥在北五里嘉靖五年知府王溱建
  金店桥在西二十五里元大徳二年邑民石城修云津桥在西南二十五里平水祠前清音亭畔
  卢僧桥在东关西北门外明弘治间僧建
  三氏桥在北关外明嘉靖间典史解廷玉诸生陈道中续孟初三人建
  吴村桥在北二十五里明弘治间建
  王门石桥在西北三十里雍正八年
  康荘永济桥雍正元年
  襄临县
  郭村渡在东门外汾河上
  北陈渡在东南五里
  东徐渡在南一十五里
  大陈渡在南二十五里
  飞虹桥在西南三十里义店村元至大中建众木攒成不见斧痕土人名鲁班桥
  晋桥在县北门外宋嘉祐六年建明万历癸丑水冲毁甲寅知县马逄皋重修
  龙飞桥在西南二十里龙斗谷金元贞二年
  遗爱桥在东南十五里北邓村元大徳六年建土人传晋邓攸尝建此名爱桥后人因名遗爱桥
  高石桥在北二里临汾县界
  洪洞县
  惠远桥在县北五里官荘村西南为南北通衢金天徳二年僧文妙募建用防险东流霍水以利灌溉
  国朝康熙三十三年县丞沈青标修后知县杜连登重建
  济川桥县西二里即汾河桥树棹架木上加方板系以鐡绳围以木栏
  通泗桥在县南门外即涧河桥也明洪武二年知县杨茂重修后废桥边二树旧号将军柳
  羊獬桥在县南二十五里羊獬村明万历间知县熊镃修
  大石桥在县西十里公孙洞西南
  弘济桥在县东七里康熙一十一年知县邓㟶重建聚瑞桥在县城南顺治十五年知县赵三长朱璘増修汾州善人桥在县西二里明万历中乡民尚天福建国朝顺治十六年乡民师邦胜重建有碑记
  浮山县
  南畔桥在县南四十里
  赵荘桥
  大口桥
  刺庙桥
  赵城县
  关神桥在东四十里上阔一丈垒小堰于旁下以流霍泉之水上以泻山涧之水
  永利桥北二十里明嘉靖四十三年
  青石桥在县北五里明嘉靖四十四年
  豫让桥在县南十里胡麻西里相传豫让伏于其下明正綂中知县何于聪甃石为之改名国士桥倪谦有记嘉靖四十四年署县事主簿赵田重建
  屈项桥在南二十里屈项舗
  太平县
  洪济桥在县南关金大定三年建元元綂三年修广济桥有三一在县西门外一在县西南七里胥明弘治间建一在县东北十八里柴王村
  通善桥在北二十五里古城镇南
  临汾桥在东十五里南贾村
  仙虹桥在县东南五里彭村明正徳间建
  南北雷水桥在北二十五里古城镇金皇綂四年建义士桥在县南汾东四十里蒙坑村河沟之上以豫让名康熙十年知府刘仪恕重修
  岳阳县
  丽泽桥在县金堆村
  扶风桥一在县北门外一在辛荘
  曲沃县
  通济桥在县西南三十里侯马镇南浍河上
  金沟桥在县西南三十五里隘口金沟水上
  交桥在县东南五里浍河上康熙年间邑民任之栋贾生芝募修
  滏河桥在高县北
  通津桥在郇村西北
  月桥在任村
  献文桥在驿桥相传春秋晋献文子建故村有文子庙后废
  翼城县
  广运桥在水清寨
  马栅桥在南十八里马栅村将军何斯盛步战剧吴思明于此
  惠济桥在县西阎强上韩二村间
  信义桥在东南十里北常镇顺治九年
  安定桥在北门外
  阜顺桥在县西关外
  永定桥在北关外
  汾西县
  通济桥在水润镇
  师家荘石桥在师家荘东西跨汾河康熙六十年建袤四十五丈广二丈二尺一十七洞
  灵石县
  冷泉镇永固渡在县北四十里汾河岸灵石口
  双池镇渡 两渡镇渡 索洲镇渡 小水镇船圪㙮渡 夏门渡 南关镇渡 美里石曲渡冬胥构桥
  天险桥在县南二十五里郭家桥上河东佥事辛珍有记明嘉靖七年知县萧腾汉建中空架木以梁万历二年知县白夏易砖仍于桥北傍路凿吊桥以防兵冲仁义桥在县南仁义河上夏秋撤
  霍州
  凤栖桥在州北郭外元初元帅程荣建
  郑家沟桥在州南五里明嘉靖丁巳朱聪澓修刘熙记霍郡当三晋剧冲而郑家沟桥又环夹两山宅幽而势阻
  千里径土桥在千里径中唐太宗至此桥断不能渡相传拜祷桥遂涌出痕胥向上云今迹存















  山西通志卷三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