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山西通志 (四库全书本)/卷171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百七十 山西通志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寺观
  忻州
  兴国寺在州治后唐凤仪中建明洪武初置僧正司明一统志金建
  文殊寺三一在州城外坛沟明万历甲戌建张泮记一在州治西一在南郭
  大悲寺在南郭外西悬崖中有古洞鸟道盘跚而上有大悲像明万历三年僧悟増创别院于坛沟之南张泮撰碑
  福胜寺在西张一名西张寺明巡抚任洛有书西张寺诗
  崇化寺在州西北流江宋时建元季兵焚明宣德间僧禧公募建杨寿有记
  伞盖寺在冯村后唐初建附山植松百所谓伞盖青松也寺有废塔二相传殿瓦无尘云
  陀罗寺在州西北五十五里土人传文殊游此有足迹及清凉石香炉石滴水岩青龙池
  福田寺在系舟山金元德明读书于此有德明寒食游寺诗赵秉文杨云翼胥有诗寺在山东岩一名东岩寺元好问有东龛玩月诗
  宝香寺在馥香山
  香泉寺在路村西三㟴山唐光化间建
  淤埿寺元王构有诗
  龙泉精舎在州西集贤乡官庄僧镇隆建国子监司业傅新徳有记
  定和禅院在匡村旧名匡村寺
  神霄宫金天会中宋武节大夫何宏中自西京放归请为黄冠师自号通理先生时神霄宫废道士旧以徽宗为东华君将毁其像宏中为起紫微殿迁像事之正隆四年殁宏中与朱少章辈唱酬甚多皆为所推重载之墓碣之阴
  天庆观在州西九龙原上檀弓谓之九原水经谓滹沱经九原城北流即其地也旧传为唐七圣观其后有白鹤之异改白鹤观后晋天福二年书于版记宋大中祥符二年诏郡国立天庆观改今名建殿于老君之左祠轩辕号明庆堂冉宗闵有记杜祈公衍有列仙亭题咏金贞祐后殿宇尽废道士王志常重建每岁二月望道家云是老君诞日及期有鹤降多至十数翔舞殿庭了不惊畏三日乃罢州人先期延望黄冠千里来会久不复至内有祁公白子西诗高司户子文书孙内翰国镇文能知雄水壁风涛起伏有蜀两孙风张永淳天蓬四圣毛发生动威重可怖号为河东名笔金元好问有记明万历二十七年二月望日群鹤复集余继登有记魏允贞诗谁知三百年来后又睹联翩下碧云
  玉清观二一在水马村一在傅家庄
  洞元观在州西北四十里嘉禾村元大德年建
  定襄县
  圣寿寺二一在城隍庙左明万历四十三年知县王立爱重修一在北关旧为昭惠灵显王祠今仍之
  功德寺三一在神山东十五里金元好问读书于此上建佛寺好问诗金身入梦基初立白马驼经刹始安碑断犹存蝌蚪字梁空不辨汉唐年一在高蒋村宋嘉祐七年建明洪武初置僧会司一在赵家营
  昙阳寺在东南山宋崇宁间智重显女幼耽空寂及笄不嫁祸福多前知一日入山坐化因建塔邑人傅新德题今额有仙姑塔诗
  兴国寺在横山宋庆历四年一僧作院主明年正月十八日举三昧火自焚得舎利数粒乡人号曰舎利和尚为建塔勒碑金元好问有诗
  永宁寺在赵村
  圣阜寺在县东北二十里沙村圣阜山敕建山下有温泉明万历间正月一老人水内沐浴云出水则冷入水则热浴罢翻石向下而去
  洪福寺三一在西郦村一在刘晖村一在高长村文殊寺三一在牛台村一在寺碢山一在庄头村福田寺二一在中村庄一在于家庄
  广教寺在向阳村明邑人郭瑄撰碑记
  水头寺在胡桃源
  红泉寺在南山
  真容院在东郦村唐时打地和尚隐此大历十三年化门人建塔葬之宋元祐四年张商英谕众新其院撰记
  龙泉院在东霍村
  太平院在冦村
  三清观在南王村
  纯阳观在南镡村
  老君观在青石
  静乐县
  宝峰寺在县东北金时建
  兴国寺在西郭外
  䕶国朝阳寺在东门外
  龙和山寺距县百二十里龙和山顶元大德中建天庆观在县东门内宋大中祥符间建观依北山之麓最后为三清殿循殿而北上盘纡约二百步至山胁当峻壁巉岩处为洞凿深三丈高广寻仞入洞西折石梯高丈许陟之达洞之奥容十许人坐正南为牖下瞰城市名阳光洞宋道正闫若进栖此宪州尉杜时亮撰记金大定二十五年重修明洪武间置道会司今废
  熙真观在县南七十里楼烦城内宋元祐间建
  三清观在县七十里
  代州
  圆果寺在州东北隅隋开皇间建内有塔十三级高百二十尺宋杨延昭尝射三矢其上今废洪武初置僧正司并洪福弘济资圣兴国青龙打地功德七寺入焉
  天宁寺在州北门街唐贞观间建明洪武初吉安侯陆亨截其半为振武卫
  延福寺在州西南十里中解村元至元二年建明洪武八年并文殊三圣二寺入焉
  舜子寺在州东十五里舜山上有舜井舜庙寺在山半塑大舜娥皇女英像莫知创始然寺曰舜子当与商州虞城互考
  洪济寺在州东二十里若宛村佛暨诸像甚工𫝊为刘凤仙塑
  柏林寺在晋王墓侧后唐同光三年庄宗建以奉香火内𫝊遗像一轴共七人王著绯袍据床坐其右冠王冠而衣黄者亚子也其左冠虎头而衣青者存孝也其二东向侍其二西向侍莫知为谁王挟矢睨视之盖王眇一目画笔为王讳之画甚工明武宗过代持真像去摹像留寺中寺左右为东西花园王游赏地
  望台寺在州东南四十里太平兴国五年
  白仁岩寺在州西北三十里白仁岩巨石上晋慧远辟石为室建楼观台榭殿廊门庑僧轩厨库具备故碑尚存明僧慧庵重建都御史弋谦记
  庵头寺在州东南五十里圭峰山下
  极乐寺在刘雪溪墓侧
  三清观在州城外西关明洪武三十八年置道正司景泰间徙建城西门外今名圆通殿
  崇元观在城东南六里元至正中建
  瑞云观在州南八里潘美庄西唐贞观中建明一统志南十五里凤凰观在凤凰山之阳去州三十里魏太武迎嵩山冦谦之居此一名来仪观宋阚道宁号休休子养真于此年八十四尸解而化有遗颂并志今剥落葛洪孙思邈董思珍朱自然刘海蟾胥寓此
  神冈观金至德广元大师张广元居此杜志元师事之五台县
  台怀佛刹
  大显通寺在县东北百二十里五台山古名大孚灵鹫寺汉明帝永平十一年春印度摩腾法兰礼清凉山奏请建伽蓝复言山形宛同印度灵鹫宜即用为名上以始信化縁加大孚灵鹫寺仍度僧数十居之后魏名善住院孝文帝重建环山复置院十二前有杂花园亦名花园寺寺尝设无遮斋有贫女剪发作布施从二子一犬乞斋俄化菩萨相因以所施发建塔在大塔院寺东即古杂花园也又寺中三沙弥得神药色如玉相传食已飘举云 北齐于台山建寺二百馀所割八州税以充香火 隋开皇十三年遣使至清凉设斋上自书疏 唐太宗复加修建贞观二年诏修斋七日九年十一月诏曰五台山者文殊閟宅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是年台山建十刹度僧数百显庆元年敕五台山道场地无得税敛则天朝以新译华严经中载此山名改为大华严寺天宝中日本国王白璧天皇遣二僧灵仙行贺礼五台山学佛法后开成会昌中仁明天皇遣僧人礼五台乾元二年敕建五台山寺一区选高行沙门主之贞元中清凉观法师造华严疏钞贞元丙子天竺乌茶国王遣使赍奇香旌斾往礼五顶疏曰南天竺乌茶国深信最胜善逝法者修行最胜大乘行者吉祥自在师子王稽首和南于大支那国五顶山中曼殊室利摩诃菩提萨埵足下唐释智𫖳栖此 宋雍熙元年日本国僧奝然浮海至献职贡求诣五台许之令所过续食又求印本藏经诏给之景德四年夏王德明请修供五台山十寺上遣阁门祗侯袁瑀为致祭使䕶送所供物至山宝庆元年元昊表遣使五台供佛宝宋释和希栖此 元至元二年印经一藏敕送台山善住院十二佛刹皆为修葺二十四年命西僧嘉勒灿旺布布萨格等作佛事于五台山等寺元贞元年建佛寺于五台山以前工部尚书鼐济为将作院领工部事以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使宋德业为工部尚书董其役以大都保定正定平阳太原大同河间大名顺德广平十路应其所需二年五台山佛寺成至大元年建佛阁于五台寺复造寺五台山摘军六千五百人供其役二年皇太后将幸五台徽政院请调军扈从省臣议昔大太后尝幸五台于住夏特默齐及汉军内各起扈从军三百人今遵故事从之令高丽王从太后之五台山时仁宗居东宫幸五台山王约諌不可久居即日还上京至顺元年遣使诣五台山作佛事元释佛日栖此 明成祖特敕于灵鹫华严宝积寺旧基重建改大显通寺赐额庄严敕旨䕶持凡十馀道永乐壬午秋迎西域噶玛拉尊者遣使送至大显通寺敕太监杨昇修寺戊子入灭敕杨昇塑像于显通法堂三年増设僧纲司庚寅御制佛名曲经颁赐相传有五色祥光次日复有罗汉由华严岭来至三千馀云命工绘图御制感应序十二年西僧释迦也失至显通寺召入复归台山宣德六年辞归西域按二僧荣遇年月多舛聊节录之天顺二年夏敕谕䕶持显通寺成化七年夏敕谕都纲司万历十二年遣太监高勋王忠诣山饭僧十三年敕造大藏经颁赐二藏
  国朝
  圣祖仁皇帝发帑金重修有
  御制碑记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赍送香银哈达到山各
  寺修建上祝
  太皇太后延寿无疆道场
  御书匾额曰甘露津曰绀园
  大文殊寺在台怀即菩萨顶真容院唐僧法云创建相传塑像时塑工安生祷求菩萨现身七日倏显现全像遂绘图模塑名真容院 广德元年上在华阴文
  殊现形授以番语后还京诏修五台文殊殿铸铜为瓦造镀金文殊像高一丈六尺贞元丙子敕河东节度使李说进香文殊殿 宋太平兴国二年敕以金泥书经一藏送真容院供养岁度僧五十人景德四年敕建重阁赐额奉真自太宗至仁宗颁宸章玉札凡三百八十轴元祐三年七月癸卯张商英至真容院止清辉阁夜见金界南溪上灯如红日浴海腾空而上至阁收敛如大青鸟良久北山云起现大宝灯乙巳夜见文殊真容丙午夜清辉阁前再见金灯商英撰记元祐初敕还慧悟大师龛建塔藏之建中靖国元年河东守钱盖偕乐安任良弼太原王直方宿真容院夜见灯如金银盘 元延祐二年大长公主游礼五顶于台怀睹大圆光中现七级浮图 明永乐初敕改建大文殊寺癸巳春御书梵荚藏经赞序送寺中成化十七年造镀金文殊像高一丈六尺遣太监李珍送寺敕谕刻石三月慈懿太后颁懿旨䕶持六月敕谕短竹班丹禅师月给僧粮二十石弘治十二年上制疏遣太监周辅祭告正德间燕刘继先夫妇同化此万历辛巳遣太监李友重修
  国朝
  世祖章皇帝顺治十二年四月发帑金差内大臣谭泰同大喇嘛底尔登鄂母齐率领格隆四十员到山修建祝国佑民道场四十日十四年十月发帑金差哈兰兔金巴马偏峩同额木齐喇嘛率领格隆五十员到山修建祝国佑民道场一百日十七年
  敕喇嘛督理台山康熙十二年十二月
  圣祖仁皇帝差一等侍卫瓢子同
  御前侍卫吴什哈白京朱黒德莫罗到山拈香礼佛复差侍卫吴当朱尔戸赍送金银龙缎香烛哈达到菩萨顶供佛修建祝国佑民道场十七年五月差吴达禅那尔泰到菩萨顶赍送
  御笔五台圣境匾额二十二年二月
  圣驾临山
  特命修建各寺上祝
  太皇太后延寿无疆道场三日亲礼五顶各刹拈香于菩
  萨顶各殿陈供金银龙缎香烛哈达
  赐米千石
  驾幸中台
  特谕不许砍伐山厂各要栽培树木壮丽名山风水九月圣驾复幸台山驻跸菩萨顶䖍修道场三日五顶拈香各刹礼佛挂匾扬幡香烛茶果哈达银各二百两菩萨顶特供金银珠宝缨络龙缎幡匾顶缦香烛茶果哈达银一千两祝
  太皇太后万寿时西台顶菩萨现瑞祥光五色
  圣驾至中台方𨼆仍
  命改覆本寺大殿琉璃黄瓦
  赐银一千两修建澡浴池华严岭清凉石三宝地以应其瑞二十三年三月于菩萨顶前后山门设官永镇把总一员马兵十名步兵三十名守䕶香火供器二十七年三月差裕亲王同官保到山于菩萨顶赍送金银宝珠哈达并各寺银粮修建报
  太皇太后慈恩道场二十九年八月
  皇太后差太监首领赍送银粮香烛哈达到山修建万寿无疆道场四十九日三十年春
  命阖寺改覆琉璃黄瓦给寺僧口粮八十分三十二年六
  
  皇太后差太监首领赍送银粮锦缎香烛哈达到山修建万寿无疆道场四十九日三十七年二月朔旦
  圣驾幸清凉山驻跸菩萨顶五顶朝礼各寺拈香建䕶国
  裕民道场三日
  特赐菩萨顶供银千两四十年十一月十五日
  颁赐梵书藏经全部差会计司员外郎关保赍送菩萨顶真容院四十四年差掌仪员外郎种德送镀金观音普贤二菩萨并狮象于真容院并
  御制诗
  御书匾额三曰五台圣境曰珠林花雨曰灵峰圣境三十
  九年
  御制菩萨顶大文殊院碑记四十六年
  御制中台菩萨顶碑记
  大宝塔院寺在显通之南五峰之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及元魏时文殊发塔因以为名明永乐壬午敕太监杨昇重建佛舍利塔五年建寺万历七年慈圣太后敕遣太监范江李友重修并建释迦文殊舎利宝塔张居正撰碑十年正月为祈储遣太监尤用张本诣寺修无遮斋七日
  国朝
  圣祖仁皇帝
  敕赐
  御书匾额二曰景标清汉后阁曰金粟如来像
  大圆照寺在显通之左古称普宁寺明永乐初印土僧室利沙者来送居显通寺宣德初示寂敕依法茶毘分舍利为二分一于都城建寺曰真觉一于台山普宁寺基建寺曰圆照正德间设都纲司
  国朝
  圣祖仁皇帝
  御书匾额曰胜幡西振
  大广宗寺在鹫峰南半麓明正德二年遣中官韦敏敕建铸铜为瓦赐额广宗今称铜瓦殿释紫柏诗更怜铜瓦风霜老祗恐重来不易逢
  国朝
  圣祖仁皇帝发帑重建有
  御制碑记
  御书匾额曰云嵋
  清凉寺在中台南四十里后魏孝文帝建唐宋胥设僧正司元至元二年重建明洪武间置僧会司并佛光藏头寺入焉南有清凉石
  圣祖仁皇帝
  御书匾额曰水晶域
  按李邕五台山清凉寺碑在炎汉时卜中箭岭用肇造我清凉寺在北齐时以八州租税食我缁徒焉历代帝王莫不崇饰则五台山清凉为最古明一统志即佛书所谓文殊现相之地是真容殊相亦宜以清凉为正
  望海寺在东台顶元魏时建隋开皇元年诏五顶胥建寺塑文殊像岁度僧三人唐贞元丙子西域南天竺乌茶国王遣使进华严后分梵本入朝兼赍奇香旌斾往礼五顶明天顺二年敕造五大藏经安于五顶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四月
  圣祖仁皇帝发帑重建二十三年五月差吴达禅赍御制碑记及
  御书匾额曰自在曰般若原
  普济寺在南台顶宋建明僧慧澄暮登南台值风雪忽见草庵僧拥炉入坐假寐及晓惟对枯株而已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四月
  圣祖仁皇帝发帑重建二十三年五月
  赐御制碑记
  御书匾额曰大方广室曰物外游 古南台在南台寺南法雷寺在西台顶唐建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四月
  圣祖仁皇帝发帑重建是年九月
  圣祖幸寺台顶菩萨现瑞祥光五色至中台方𨼆二十三
  年五月
  赐御制碑记
  御书匾额曰莲井曰初地
  灵应寺在北台顶最高明隆庆初释圆广与徒明夹构屋万历间慈圣太后范金铸像遣中官陈儒送峰顶建梵宇隆庆庚午僧远庵倏见池中金色鲤万历癸酉上元日北台神灯遍山刹端大如斗僧无用指端现灯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四月
  圣祖仁皇帝发帑重建二十三年五月
  赐御制碑记
  銮舆驻跸有
  御制北台眺望诗
  御书匾额曰栖真境曰火珠白月曰神湫曰龙参演教寺在中台顶唐建有舍利藏于铁塔唐僧伽大师尝入定中台天花绕膝七日而起宋元祐三年七月张商英至中台见碧琉璃世界建中靖国元年钱盖任良弼王直方至中台见宝座金桥明正德七年敕梵僧朵而只坚重建铸铁为瓦以覆之万历戊寅少林僧洪电十指端神灯忽现分之为十敛之成一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四月
  圣祖仁皇帝发帑重建二十三年五月
  赐御制碑记
  御书匾额曰翠岩曰古雪
  罗㬋寺在塔院寺东北隅宋元祐三年张商英至罗㬋足迹殿夜见殿侧神灯即以钱三万付僧正省奇修建明成化间赵惠王重修
  国朝康熙四十一年
  圣祖仁皇帝发帑重修有
  御制碑记
  御书匾额曰八正门
  碧山寺在华严谷明孤月禅师戒行精严天顺间代王师事之建刹榜曰普济后坐脱于此
  国朝康熙三十七年发帑重建寺一名北山群峰凝碧旋绕丈室
  圣祖仁皇帝改名碧山寺有
  御制碑记
  御书匾额曰入云天籁
  涌泉寺在中北二台间古有涌泉名万圣澡浴池相传为菩萨盥掌地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
  圣祖仁皇帝发帑建寺
  御制碑记
  御书匾额曰法雨晴飞
  寿宁寺古名王子寺北齐文宣第三子入清凉礼懴于文殊像前积薪自焚中官刘谦之藏骨鹫岭之西齐主即于焚身处建寺唐都纲必救道行高卓昭宗命重修拨州田百顷充常住宋景德初改名寿宁元华严禅定于此成宗英宗先后驻跸至治二年幸台山至王子寺命右丞相巴尔斯重葺
  国朝
  圣祖仁皇帝
  御书匾额曰白毫光现
  按齐文宣第三子范阳王绍义周时卒蜀中无自焚事然绍义不屈于周尝举兵繇马邑至新兴则五台或其所经行盖亦哀之之辞也
  金阁寺在南台西北岭畔唐开元二十四年道义禅师与杭州僧守真同游五台徐行林中一童子招义饮茶行百馀步见金桥随登入大寺殿堂僧舍皆金色地铺碧琉璃义随入东厢第一院见老僧坐金绳林义叩问和尚常说何法曰春树弥陀佛秋花观世音茶毕童子引令参堂遍历十二院义忽思同伴潜出门度桥招之回首即失其境后人建金阁寺以识焉宋崔提举尝见南台金桥圆光元祐三年张商英于寺门前见南台侧祥云金桥及金色相轮现绀青色霞光三道
  国朝
  圣祖仁皇帝
  御书匾额曰具神通力
  般若寺在楼观谷唐无著文喜禅师诣五台华严寺见一老翁牵牛而来延至家无著欲假宿翁曰汝有执心在令童子送出指曰此金刚窟般若寺也俄而童子与寺俱𨼆但见文殊乘狮往来后人因建寺明成化间晋王为释立禅重建
  国朝
  圣祖仁皇帝
  御书匾额曰雁堂
  栖贤寺在栖贤谷古名栖贤社石洞如霞
  圣祖仁皇帝发帑重修
  御制碑记
  殊像寺在梵仙山左有文殊大士跨狻猊像传为神工康熙二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
  御制诗
  御书匾额曰瑞相天然三十九年发帑重建有
  御制碑记
  石嘴普济寺在石嘴
  圣祖仁皇帝
  御书匾额曰梵觉
  太平兴国寺在楼观谷宋沙门睿见栖此持律精严太平兴国五年四月遣使臣蔡廷玉敕河东路建寺七年八月落成赐额以睿见主之即杨延朗之师也中有五郎寺后代州有僧真宝殉靖康之难
  普恩寺在普济寺东旧称西天寺明洪武间梵僧室利板的达止此赐龙章䕶持并御制诗正统十年赐藏经
  火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寺在大孚寺西
  万寿寺古名玉华寺在中台东南麓隋有五百应真栖此有骡数十头自能入市运粮率以为常其时池生白莲代牧建寺即名玉花明永乐初改今名
  霞境寺在古南台西
  观音寺在东台观音屏
  大万圣佑国寺在交口东山麓元成宗元贞元年敕建二年赐额命仲华大师主席大德六年入寂敕建塔仁宗皇庆元年赐慧印紫衣香药遣旌幢送至寺英宗赐号弘教大师至治二年幸台山赐慧印币及玉文殊像七宝念珠
  竹林寺在中台南三十里唐大历五年释法照止佛光寺白光起北谷照即依光行东北里许涧下有石门童子出曰来何迟也引度溪桥文殊示以念佛三昧命布人间照方欣开眼圣境皆失世谓悟入化竹林因创寺志之寺中如来小像一龛制度精巧寺前舍利塔成化间耕者得石椁内藏银匣中贮琉璃瓶盛舍利数百颗匣上刻僧云宗宝藏弘治间燕京穆氏建塔嘉靖间僧古灯重修
  万岁寺相传金大定三年法冲大师法力胜黄冠萧守真赐仪仗送归敕建寺
  广縁寺在鹫峰东古大王寺相传古有王子出家于此后有妃子寺
  法王寺在妃子寺后
  法云寺在华严岭唐三昧姑开化处代藩中官王朝捐资重修
  平章寺在华严谷金建
  报恩寺在华严谷久废
  金界寺在华严谷唐建宋张无尽见神灯于此明成化初释清玉重修
  铁瓦寺在玉花池南
  西寿宁寺元僧碧峰建
  三塔寺在鹫峰西
  日光寺在凤林谷明嘉靖初僧独峰建
  宝林寺在日光北明嘉靖间僧古灯建赞皇县民妇李氏至寺盥沐礼佛说偈而逝
  凤林寺明僧德颕隐凤林谷值岁凶贫民恳贷升斗德颕以馀粮授之出篱数武见二虎伏林间大怖而返德颕笑曰虎自汝心耳送之出惟见二石遂名卧虎石今尚存万历初改建寺额曰凤林
  䕶国寺在鹫峰南三里元成宗敕建真觉国师住此著慧灯集
  普门寺元至治二年敕建
  碑楼寺在帝释宫南
  观海寺在明月池侧元魏建明成化间僧月舟重修镇海寺在交口西南岭下
  雷音寺在海螺城
  天圣寺在井沟明嘉靖间建
  灵峰寺在阳白峪唐建明成化间僧义宾参禅于此国戚周善世重修又中峰圣水天城三寺胥在阳白峪寺支院也
  天盆寺以依山得名
  日照寺在天盆谷
  金灯寺在南台东北麓
  黒山寺在北台唐寺僧法爱充监院以常住财置田后化为牛至今有牛皮鼓迹
  照果寺隋解脱和尚少披剃于此
  法华院唐开元四年神英禅师至台山憩华严寺斋后独游西林披云深入忽睹一寺额曰法华院英入瞻礼有多宝佛塔后有仁王殿英出取衣钵还惟深林密箐而已乃即其地建法华院今废
  福圣院唐取性道者居此
  妙德庵
  圣祖仁皇帝
  御书匾额曰香阁慈云曰松风水月
  法云庵即古弥陀庵憨山大师德清居此德清幼人呼清郎万历乙亥偕友妙峰卓锡于此掘地获石座上泐清郎居三字清刺血研金书华严经后梵文胥变汉字以所书经纳大宝塔瓶中
  龙兴庵在栖贤谷明嘉靖初僧太虚栖此以夜闻龙吟故名尝正旦见祥光满谷云
  灵鹫庵在华严谷东元璧峰禅师北游五台道逢一蓬首女五彩闪烁一黒獒随后师问何之答曰入山曰入山何为答曰一切不言讫没遂于其地建庵
  云集庵在晓天梁
  智导庵在中台南麓即清凉泉之崖畔
  净土庵在栖贤谷明嘉靖间僧玉峰建
  大盋庵在紫霞谷明无边禅师受法楚峰峰尝嘱曰尔后有盋饭当共衲子食嘉靖甲子卓锡于此掘地得铜盋受斗粟即以名庵
  静林庵在紫霞谷释真云建乃中峰嗣也
  杂花庵在塔儿沟僧正参建
  大林庵在凤林谷金陵僧素庵构
  龙树庵在车沟明嘉靖初僧宝印楚峰玉堂同参大川和尚川说偈曰向去三人载一车后至蛇沟共结茅焉盖蛇沟旧名车沟也
  栖凤庵在天盆北岭明嘉靖间僧宝峰建
  华严庵在栖凤庵东北明嘉靖间僧古檀诵华严于此白头庵在南台东北十里庵有行者生而皓首明嘉靖
  间结庐于此
  卧云庵在中台西南麓
  青峰庵唐僧支法念栖禅庵南大松下定中见僧说苦空法寤闻秋声瑟瑟不胜其悲因呼为苦空蘽古碑犹存
  仙人庵在北台后麓
  千佛洞在台东北崖畔明嘉靖间僧道方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入见玉佛更进闻波涛之声旋见一灯前导而出即洞造像焉
  国朝
  圣祖仁皇帝
  御书匾额曰禅悦
  七佛洞在台西南二十里古有七梵僧至此入寂遂立七佛像
  观音洞在栖贤谷岩畔有滴泉味甘
  不二楼在西台北倚二圣对谈石明嘉靖间僧慧月见文殊净名二圣对谈华严一名华严栖
  台外佛刹
  灵境寺去南台二十里明成化间释清善建
  石塔寺在台东南一名小柏寺
  娑婆寺在台西南三十里 北齐释元颐卓锡于此有妇携子数来听经颐疑而问之妇曰我名娑婆乃龙母也因听法得悟将脱鳞甲矣指池曰若真悟无生此渊当成高阜言讫水随手起即成高阜龙亦化去后人名曰龙宫圣堆颐建寺即以龙母名名之 后周寺僧道明携沙弥至东台花林山遇一人引入堂阁长者命道明送沙弥出回首即失所在
  佛光寺在台西南四十里后魏文帝见佛光之瑞因名为隋解脱和尚道场唐释法照夜入化竹林即此
  嵌岩寺在台南六十里后魏孝文帝建圣福赤崖法华殊公四寺胥在仙花山阳以上南台外
  华林寺在古华严唐建明时四修
  杳云寺在华林寺侧
  香蘽寺在华林寺东中有乳头香蘽
  慈云寺在香蘽寺南
  龙蟠寺在大会谷山势若蟠龙故名
  凤岭寺在龙蟠寺侧
  温泉寺在台东南五十馀里元重修
  铜钟寺在大会谷中昔有古钟可受三十斛寺僧慧灯受戒归失之空中语曰钟乃拘楼秦佛时兜率天王所造今已收入金刚窟中灯著铭泐石记之
  龙泉寺在台东南旧路岭宋建明嘉靖初群盗纵横行者惮之有马大士依止废寺遇贼即杀道路复通马公将卒以山门托燕京大智宗主遂重修寺焉以上东台外
  圭峰寺在峩谷隋建豹子熊头向阳育王望台石门六寺胥在峩谷隋唐间建
  铁勒寺在台西南六十里铁勒山唐慧洪大师建以上西台
  

  白云寺在五台山之接待院面临逵道后枕岩椒国朝康熙四十六年
  圣祖仁皇帝发帑重建
  御制碑记
  御书匾额曰法云真际
  台麓寺在台山下射虎川康熙二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西巡清凉山有虎伏丛薄间
  亲御弧矢一发殪之里人欢呼曰是为民害久矣今銮舆幸临而此兽用殛殆天之所以除民灾也因号其地曰射虎川相率建寺以表厥异康熙二十四年发帑金三千一百八十两
  御制碑记设大喇嘛一员格隆班弟二十五众焚修香火
  三十七年二月
  圣祖幸山设供造佛像三尊四十年遣官赍送
  内制镂刻香檀佛像
  御制碑文四十四年
  赐梵书藏经
  御书匾额曰十刹圆光曰五峰化育
  宝积寺在台北谷中
  木瓜寺在台北谷中
  普济寺在大黄尖南麓唐建
  普光寺今名黎峪寺在文岫山璧峰金禅师化后门人建塔明洪武间敕修上尝赐诗曰沙门号璧峰五台山愈崇璧峰依华严制忏法梵音婉雅凡四十二奏唯寺众袭其法四方学者观顶受业焉以上北台外
  广济寺在县西门内元至正间建
  法华寺在县东北七十里北齐建
  峰山寺金醉轩姚孝锡诗云生古木千章秀山抱晴川一掌平
  古竹林寺在县东北六十里莲花山
  龙湾寺在县东乡山环涧泻龙宫仙阁
  明阳观在县西南八里紫罗山下甲辰崇道大师洞明子姬志元重建请于长春宫得今额元好问撰碑甲辰志作大德八年
  长春观在县东北元时建
  万寿宫在县西北四十里善文都元至元二十九年以上五台县佛刹
  繁峙县
  正觉寺在西关外元甲辰年建明洪武间置僧会司净名寺在县南唐建宋太平兴国间敕重修金元时胥修葺
  公主寺在县南二十里公主山后魏诚信公主出家建唐末唯德禅师重修
  兰若寺在大黄尖北二十里唐建明万历初法华道者挂锡于此并宋谷天宫二寺入焉
  清源寺在大黄尖下二十里群峰环抱元建关西僧戒喜参悟中和尚久而辞去中偈记曰尔縁在此逢源而止万历初至此卓庵掘地得古碑名清源院即以名之
  正觉禅院在滹沱之滨宋名天王院宣和间黄冠改为神霄宫五台真容院僧请复为寺敕赐今额
  三清观在东南一里金大定年建
  洞阳观在西北二十五里上庄村
  崞县
  崇圣寺在县东宋政和二年建元至元二十七年修明洪武间置僧会司天顺七年重修后圯僧明阗复修贺愈撰记
  楼烦寺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以楼烦城名晋慧远演教地明嘉靖间毁于兵僧昭敬修李立本撰记
  吉祥寺在县东南七十里明正统间重修后颓成化间僧惟德社民杜凤重建训导孔讴撰记
  惠济寺在县东南三十里
  土圣寺在县西南七十里相传寺内有钟晩不击自鸣明梁璟有诗
  朝元观在县西南五十里元大德间崞山军节度阎德刚居卫邸里泉水出焉刚爱其胜招安邑道士梁思问为方外游辟西园以居之建道院未成而殁刚子镇留摄太原军务继先志营建参佐并建阎侯祠元道问记观内有碑带石至晩光明似月梁璟有朝元夜月诗
  神清观在县西北
  保德州
  宝积寺在州西南元大德七年建明洪武初并龙泉寿圣弥陀兴隆金峰花佛六寺入焉置僧正司景泰二年重修
  承天寺在州东南元时建明永乐间修万历甲寅重修明一统志金初建
  花佛寺在州南十五里宣化坊花佛村元至正间州南二十里杨家湾南崖石窟中𨼆𨼆闻有声者数年条缷出鲁班石像腰系槌凿又有大小石佛数百骨节胥玲珑无斧凿痕州人建寺舁置其中
  兴隆寺旧名资福寺在州东南三十里义合都桥头村宋熙宁元年
  天庆观元时建明天顺间重修今圯
  青阳观在州东南二十五里元大德九年建今废河曲县
  华严寺在县治东元天历元年建
  禅会寺在县东北十五里曹井村元至正间建
  宗说寺在县南八十里翠峰山上有阎浮王殿元皇庆间修至治间改今名有碑记
  福胜寺在寺墕村金大定间有诏鬻寺居民张世遘与弟衍施钱百贯赎之因赐今额
  寿圣寺在白鹿村宋治平间敕赐额
  崇福寺在新作村元至正间重修
  天宁寺在西沟村金正隆间建
  海朝庵在南门外明万历间建环山注泉崇台密䕃后遭冦毁
  天庆观在县南门外东冈宋大中祥符间建金大定间州守梁𨱇撰记观有古柏槎枒明万历元年龙出柏间火随龙发根枝胥焚
  荧台观在县东八十里独蛇村宋大中祥符间建今废凤凰观在县东北一百十里西沟村金泰和间建今改浮屠
  解州
  兴福寺在州西北崇宁坊宋乾兴元年建明洪武间置僧正司并广慈石牛二寺入焉岁久圯移建城隍庙街西改名新寺
  天宁寺在州西二十里中条山阴又名静林寺宋元祐三年建元至正三年修寺右有罗汉洞后有阁在崇岩上红脸沟泉自寺东偏山顶流绕而北四围皆古柏苍松杜陵所谓松门似画图者是也
  归起寺在州西北三十里三楼村元魏间建历代重修𨔛建三楼故其里因以三栖名焉
  石牛寺在州东北三十里赵村俗名赵村寺元大定元年
  僧耨寺古称静林下院在长江扶北
  太清观在州西北崇宁坊塔巷北有太极殿今废崇宁宫在州西门外关帝庙左元至元三年姜真人建明洪武间置道正司嘉靖三年道正杨衍澄増修安邑县
  太平兴国寺在县东北宋嘉祐八年建明洪武间置僧会司内有塔十三级高二百六十尺上有黄白宝瓶相传鲁班造嘉靖乙卯地震塔裂尺馀后震复合亦神物也
  弘敬寺在县西门外元至正十二年
  兴宝寺在县西运城司治西唐时建
  观音寺在县西运城司治北元建
  大觉寺在陶村内有古钟元至元七年
  弘化寺在县西运城南门外元建
  观音寺在县西王曲村金泰和四年建即羊驮寺乡人掘地得石人骑羊佥以为菩萨像因创寺祀之
  大云寺在鸣条冈虞舜陵侧内有古柏胥大可十馀围志称寺以守陵
  静林寺在县东南条山古柏森翳林密径险人迹罕到明李鉴诗驯飞幽鸟低巢树忽走长蛟怪引藤
  长春观在县东元至治间建
  集仙观在陈璧村唐景云间建名景云宫元改今名夏县
  法轮寺在县治东宋崇宁间建明洪武间修置僧会司真如寺二一在温谷里一在县东阳和门外金天眷间建
  云岩寺在县西北郭村元至治二年
  柏塔寺在县南吴村柏塔山古柏千株上耸无枝状似虺蛇中有柏母林中建寺寺后建塔高十丈有奇塔久毁犹仍其名
  广福寺在县西七十里石𮀴村稷王山之枝山也唐贞观五年僧信回建
  龙泉寺二一在县北周村里唐开元间修一在县北胡张里宋崇宁三年
  威神寺在县西寺后村韩忠所修一名韩忠寺中有石佛高数丈又名石佛寺
  寿圣寺五一在县西西秦今毁一在县西上王村一在县西南裴镇介一在县西苏村一在县西其母村
  普照寺四一在县东南中吕村一在县西北中卫一在县北赵村一在县西侯村
  馀庆寺在县西鸣条冈宋治平二年建内有温公祠即温公守坟院也元丰八年赐额馀庆有碑存焉廖莹中江行杂录司马温公先陇在鸣条山有馀庆寺
  观音寺在通谷村寺后有洞塑司马温公像公尝读书其中云又有寺二一在县西北西阴一在县西马乔
  朝元观在县西池下王村为夏陵建
  长生观在县西水头镇
  玉宸观在县北北大里
  长春观在县东元至治初建
  寿圣宫在县内守信坊元至元二年道士冯明建明洪武间置道会司并天圣万夀二官九阳龙祥二观入焉
  天圣宫在县东五里瑶台山商相巫咸巫贤坟在其下坟祠在山麓宫在巫相祠右明万历丙戌灾丁亥重修马化龙记知县胡柟建塔山巅后地震塔顶颓知县蒋起龙补修
  平陆县
  庆寿寺旧在城西南隅宋大中祥符二年僧了宽建明洪武十五年重修置僧会司弘治正德嘉靖继修万历辛卯知县郑金移建城外之巽隅
  开元寺在县东三门集津今废王翰记三门北有新开河山上旧有开化寺今不存当即此寺
  大悲寺在县西上涧村宋僧了宽建明洪武十四年重修
  潜溪寺在县西下庄村宋僧文铭建明洪武二十三年僧行涓修弘治嘉靖间继修
  流庆寺在县西西张村宋大中祥符二年建明洪武十六年
  龙川寺在县东二十五里沙涧村西僧道庆重修佛窑寺在县东寨头村金明昌间僧了心建明洪武十年僧原岩修
  兰马寺在县东马家村元大定四年僧福贵建明洪武十四年僧惠安修
  五台寺在县东齐家村晋天福三年僧显金建明洪武十二年僧守锦修
  竹林寺在县西北中条山大通岭唐甲子僧妙成建金承安三年僧惠灯元至正甲子僧洪渊明洪武二十一年僧禧应继修唐金舌和尚于终南山师德悟三年师令向中条山栖焉唐睿宗敕瘗其骨为建寺
  国朝顺治十一年重修
  妙智寺在县东仓窑村元大德八年建明洪武十四年僧良才修
  牛张寺在县东堰头金明昌二年僧文宣建明洪武十三年僧竹宽修
  弥勒寺在县东中张村元僧良才建明洪武二十一年僧了梅修
  云影寺在县东谷村宋时僧普会建明洪武十八年僧普惠修
  永兴寺在县东窑头村唐时建明洪武十七年僧妙福修
  大云寺旧在北关明万历间迁于涧北吴山之麓清和观在县西四十里元至元间建明万历间重建国朝康熙年重修
  隆禧观在县东关街北唐开元三年道士杨志和建元至正四年道士马恭道修明洪武十三年道士王若恭重修十五年置道会司嘉靖四十一年重修并玉泉观长生宫入焉
  芮城县
  寿圣寺二一在城东北里馀内有浮图十三级宋元丰元年元符二年修明洪武五年设僧会司弘治五年重修赵锭记一在城南十里太安村宋治平三年诏诸寺无额者院僧修盖及三十间准敕存留仍得陈乞寺额僧自怀修建如式熙宁二年诏名寿圣进士李本题额绍圣三年安昌进士刘觉撰记
  延庆寺在城外西南隅明正德九年僧净铭建薛雄撰记
  崇福寺在县东北七里马村金建明成化十二年修赵铣记
  崇胜寺在城东北二十五里陌上村北周天和元年建清凉寺在县东北五十里坡头峪底明正统乙丑沙门行全重修
  瑞峰寺在县东北五十里岭底村谷内有广德泉李广祠元元贞二年僧瑞峰建因以名寺大德三年凿山洞塑佛像以李广为寺䕶法神泰定二年立碑铭明弘治十五年僧广仙募修为清凉寺下院张锭撰记
  回光院在县东北二里庙下村元大德四年僧了悟建明成化间重修弘治元年刘铨记
  龙岩院在县东北十五里水门村旧有杨林古寺金大定间沙门福全募纳钱百馀贯降敕牒赐名龙岩僧福澄又迁建禅院有记
  延生观在县西北隅明弘治己未建前殿嘉靖癸巳建后殿乙卯冬十二月十二日夜圯丙戌冬重修
  岱岳观在县东门外宋建明天顺成化弘治间历修张仲简记正德乙巳重修李泽记
  玉京观在县东北三里元至元十八年道士薛志熙重修三洞讲经师赐紫金襕清真大师何志渊记
  宗圣观在县东十里东张村元贞元元年
  乐全观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水峪元进士河南卿从道创此以居四川按察使杜思间记
  紫清观在县西北二里唐名道静院内有降生台乃侯道华降生地也唐咸通三年邑宰高元謩筑并撰记
  真常宫在县东南七里柴村旧名泽清观唐开元二年里人果善重建元改今名皇庆二年住持提点崇真大师杨志德道人王演华重修萧莪记明洪武间置道会司并太清紫清二观入焉
  绛州
  钟楼寺在州内正平坊宋乾德元年建有塔明洪武间置僧正司
  碧落寺唐五十三祀龙集敦牂李训撰碧落天尊像记西禅寺在州内正平坊元延祐间建
  国朝康熙七年重修
  普利寺在州内府君庙东明天顺间建
  善利寺在西关旧为汾阳洞明万历三十四年筑基建寺知州方立诚记
  白水寺在州西南七里三林庄
  佛窟寺在州南十里三家店宋嘉祐八年建元皇庆初重修
  白莲寺在州西二十里辛堡里金大定初建
  净梵寺在州西北二十里宋嘉祐八年
  甘露寺在州北二十五里九原山梁天监二年上遣朱明月诣求甘露果得之因赐额元延祐三年重建梁天监二年绛州隶魏与闻喜梁武庙胥备考
  普化寺在州西北三十五里光马村唐开元四年建广化寺在州东北木赞里隋开皇十一年
  正觉寺在阳王里唐贞观初建进士靳杜有记
  寿圣寺在苏村里宋建隆二年建金史中和有记内金刚塑像为河东冠云
  超化寺在州西南榆村金大定初建
  法铭寺在州西南苏阳里金正隆四年
  巨烛禅院在西关明万历三十年僧福宁建
  重阳观在州西北四十里董村内有读书堂文中子尝隐此观麓有清廉洞
  隋绛守陈叔达乃文中子门人高弟程元亦当为绛人则绛之有读书堂焉宜也
  玉清宫在州城东北隅元至元年建旧名玉虚观皇庆间赐额明洪武间置道正司薛谦亨有记
  元都万寿宫在州西北正平坊元初建内有披云真人宋德芳祠明嘉靖初毁
  闻喜县
  福田寺在东关唐贞观六年建一说汉武帝梦金人西来抱儿授帝遂惊寤适报生太子遂命筑坛建庙至明帝复梦金人持弓矢求寸土为居时佛始入中土因更庙为寺曰太子寺唐贞元六年重建名福田寺洪武间复旧额置僧会司
  功德寺在南门外明嘉靖初僧可良募建
  香山寺在县东南五里官庄岭乃唐裴晋公还带地也明万历二十二年建上有晋文公祠
  铁牛峪寺在铁牛峪西神僧饷兵处相传唐太宗行军至美阳乡乏粮寺僧智旻以沙锅煮饭饷军胥获饱及即位敕建广教寺以报之
  广教寺在县南二十里寺头村土人名沙渠寺相传唐太宗敕建并铁牛寺入焉
  福田寺在城东唐贞元中建
  保宁寺在东镇唐开元六年建元至元间重修阎复记志公寺在南丘村今名黄花洞寺有古石佛碑刻记曰母丘氏僧四十人又县侯村有梁武帝庙万历间孝子吕辛陵募重建岁久倾圯功德寺僧大智尝静修于此重修
  宁国寺在回坑北岭金贞元三年
  大觉寺在宋村金大定十年
  柏岩寺在北张村金皇统元年
  洪教寺在长丰村元至元间建
  慈云寺在县南乡元至顺三年
  嘉庆寺在兰家庄元至大三年
  景福寺在川口村元延祐二年
  普照禅院在畖底村唐永亨元年建
  凖提庵在北月城
  国朝康熙间朱裴建
  凝真观在西关宋大中祥符七年建明洪武间置道会司一名凝真万寿宫今改东岳庙
  洞霞观在晁村元至元三年
  养浩观在冷泉村元己未年建
  超然观在中庄元泰定间建
  长春观在支村赵鸣鹤有记
  太清观在宋村金大定三年
  景云宫在观底村唐贞观间建
  兴真宫在兰德镇唐贞观间建
  河津县
  丰岩寺在县南隋开皇间建明时重修薛瑄撰碑铁佛寺在县西南唐麟德中建明时毁后重建
  觉成寺在城东里许宋天圣中建内有浮图隋仁寿中造阿育王藏佛舍利十九塔之一也至风雨夜塔顶辄有光岁久毁
  国朝康熙三十八年知县吴宝林倡建自为记
  福圣寺在县西北十里清涧村宋大中祥符中建普照寺在县东十五里黄村宋大观间建
  受圣寺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南阳村唐武德中建云中寺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龙门山顶元至正年修有塔高出霞表所谓云中烟寺也东有云中城隋文中子登云中之城望龙门之关即此今存頺垣
  大觉寺在县南三十里畅村汉时建
  法云寺在县北三十里南午芹村唐天宝七年重修明嘉靖间地震圯重建清流翳林芹藻环周所谓午芹秋霁也元段成已有诗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猛水入渠殿廊多圯复募建云岩寺在县北三十五里北午芹村金皇统间建清凉寺二一在干涧林一在方平村金明昌间建吉祥寺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卫村唐咸亨间建
  大明寺在县东北尹村唐贞元中建
  千佛寺在郭村元至正间建
  兴化寺在樊村元至正间修
  金山寺在光德村唐时建明永乐间修
  兴教寺在故镇唐长庆间建
  嘉祥寺在县北方平村明正统间建
  宝胜寺在县东北僧楼里宋崇宁间修
  大悲寺在东平远村元至正间修
  天庆观在城东北一里宋景德中建有碑记明赵用光建培风馆于观侧自为记
  列女观在县北三十里南午芹村元时建
  元真观在下亭村明永乐间修
  翠微观在县东北尹村明永乐间修
  承天观在县东北僧楼村明正统间建
  长真观在县西北四十里西硙村元至正间建
  兴龙观在武备寨元至正间建
  朝天宫在县治北姑射山
  稷山县
  广教寺在县治东唐圣历间名辨名开元间名感孝金皇统元年重修明昌间造塔十三级高三十馀丈今寺废
  雨化寺在县西北隅三灵观后
  国朝顺治间建
  佛阁寺一名清凉院在县东北三里金皇统二年建元大德间増修明洪武间并广教弥陀大善三寺入焉置僧会司
  国朝顺治间知县姚延启修十三年知县毕际有重修青龙寺在县西十里马村唐龙朔二年
  佛峪寺在县西北二十里有宋碑
  大明寺在县西北华峪村唐上元元年建明洪武初并显明崇庆瑞祥普照四寺入焉
  岚川寺在县东北三十里马壁峪寺后有泉
  兴化寺二一在县西南三十里小甯村隋开皇十二年建一在县南五十里丈八村唐咸亨五年建内有开元时碑
  黄龙寺在县西北四十里紫金山峪王时济记
  崇化寺在白池村唐开元四年僧国兴建金大定十五年僧智月重修
  寿圣寺二一在坞堆村唐永昌间建明弘治万历继修一在湖家庄宋治平间赵寺丞以守坟建
  大善寺在高渠村元敕建内有古柏一大七围荫可亩许欲伐辄有龙蛇雷雨之变明梁纲撰存柏记
  润国寺在小翟村唐贞观二年
  坦然寺在小杜村元皇庆二年
  清华观在县东南隅古桃花庵遗址元至大二年道士乔志度改建
  天真观在县西南隅元至大三年建段天章记
  三灵观在县西北隅有记今废
  长春观在县治西元中统间建胡大有记今废
  灵虚观在西郭外元时赐额尚存乃长春丘真人七大观之一也
  元兵践蹂河南北尤甚昆仑丘处机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馀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此绛州稷山诸地所以立观也
  道清观在廉城村元延祐三年建明洪武间并三灵灵虚重阳三观入焉
  太虚观在东庄村有碑
  保真观在县东北元建明洪武间置道会司
  洞神宫在县北初名重阳观元道人张志朴建郝毅记明嘉靖四年重修
  绛县
  兴国寺在县西南隅明嘉靖间建吉天来记
  圣水寺在县西南十里羊村元泰定间建即圣水三泉也僧海林修
  太阳寺在冈底庄元泰定间建
  太阴寺在县东十五里张上村明万历间修
  寿圣寺在县东二十里郑柴镇隋开皇间建
  洪福寺在县东四十里仓封村元中统二年建明洪武间并观音福胜二寺入焉置僧会司
  普照寺在范柴村金天眷间建
  钟楼寺在城东北宋乾德中建
  金禅寺在北凡村宋绍兴间建
  永兴禅寺在牛村东畔沟岩下为朝阳洞元泰定间建宝泉寺在槐泉村明嘉靖间建
  净土院在崔村
  元清观在东关元大德间建
  九云观在陈村元延祐间建
  长春观在荆村元至正间建
  云溪观在张村元至治间建
  遇真观在梅村元至正间建
  玉泉观二一在郑柴东南一在贺水元至正间建清都观在大乔村元至正间建
  太微官在县西街元至正间建
  玉清观在绛山西顶
  北极台在绛山绝顶
  垣曲县
  兴国寺在县西安民街北金大定二年僧福胜建元延祐二年至正十五年重修进士宋克笃记明洪武间置僧会司景泰中万历九年继修三十五年建坊天启七年又修
  国朝顺治十三年知县秦乐德康熙三年知县纪弘谟继修
  青杨寺在柳庄村
  开元寺在朱家庄知县仝梧记
  广福寺在皋落镇知县赵乾清记
  青龙寺在柴家庄
  国朝康熙三年
  净土寺二一在瞽冢镇文皓记一在下王村
  福亭寺在西北四十里平原村旧志名净福寺都御史赵载记
  石磬寺在南王村内有石磬叩之声闻里馀因名云川寺在县西北七十里曹家山绛州灵丘王撰碑焚香院在小赵村
  洪庆观在县南一里中条山东旧名金阙院金大定间道士吕道章居观修养重修观成仙去金贞祐末道士丁善渊冲举遗蜕葬观北河南府教授翟雄飞勒石元延祐六年金书敕赐今额明弘治十八年知县安世贤修
  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县董尔性増修康熙四年知县纪弘谟重修王纪杨帝培傅永弼胥有记
  靖真观在县北二十五里元至元中建明一统志至元中重修清泉观在歪头山殿内有清浊二泉
  栖神观在墱坂村
  开元观在刘村
  迎祥观在瞽冢镇宋时建
  岫云观在迎驾寨
  吉州
  天宁寺在州南甘泉坊宋崇宁二年建明洪武间置僧正司并安平柏山二寺入焉
  开化寺在州西
  佛阁寺在州南锦屏山麓
  慈教寺在州东
  永庆寺在文城
  大像寺在同乐里
  永龄寺在大天湾
  白衣庵在州崇安门明知州黄光炜建
  全阳观在州北八里元大德九年
  紫微观在波门里
  乡宁县
  昭远寺在县南一里唐龙朔三年建明洪武间置僧会司万历十八年重修内有古柏四十围旁有白云洞
  能仁寺在县东十里
  清凉寺在县南二十里
  西成佛寺在县南七十里
  灵岩寺在县东八十里
  莲花寺在县西九十里
  圣寿院在城东北隅元皇庆元年
  北极观在县西门外天台山明洪武间置道会司翠微观在县西南七十里唐龙朔间建明洪武间并北极观入焉
  隰州
  安国寺在州西宣和坊唐武德二年建初名龙纪宋至道元年改今额明洪武间置僧正司
  圣境寺在南关释大柄重修柄通大藏精医术坐化寺中
  天宁寺在城北一里旧名天王寺唐时建明季兵燹国朝顺治四年释道兴重修募造檀佛一千六十尊建层楼百尺殿宇数十楹僧舍百馀室康熙十年工竣知州张绥远撰碑
  观音寺在城西二里元皇祐初建明万历七年修国朝顺治十六年侍郎李呈祥重修自为记内有牡丹二高埒树
  佛塔寺在州北十六里
  兴古寺在州西南三十里西古县村
  卧云寺在州西北三十五里金大定元年
  石室寺在州北七十里沙楼山前有龙池后有龙泉祷雨辄应明释圆镜修炼于此后化于平窑坡
  国朝顺治间重修
  兴教寺在州北九十里圣天山宋元符三年建明初并慈云灵岩石宝三寺入焉
  乡宁寺在州北百五十里传张果老游此乡人立碑透玲如玉
  崇福寺在温泉废县西曲里元初兵燹后寺独存释普资拓建中统二年赵德元撰记
  宝岩寺在陶化里内有石泉
  灵岩寺在陶化里内有泉
  普宁寺在中村里
  石壑寺在土同里内有白莲洞
  圣佛寺在土同里涧畔有石洞内有仙人遗蜕
  黄云寺在土同里山高万仞内有仙人石碁
  千佛庵在北门外土人名小西天明崇祯己巳释道亮建
  国朝顺治七年李呈祥撰记
  炼阳庵在州南十里宋至道二年
  龙泉院在州东七十里紫荆山旧名普照寺唐初建久圯明甲子释悟昇住此掘故基得砖百馀上注宋元祐年月日重修龙泉院记迺与徒真如募建正德二年刻碑郑宣撰记
  千佛洞二一在州北十里佛陀湾一在州北五十里神峪村像以千计大佛座下有风洞
  祈真观在城内宣化坊金兴定五年建丘长春修炼于此元河东廉使李文甫宿此有诗
  云峰观在州北八里军仪里宋至道二年
  迎真观在州北八里宋至道二年
  崇阳观在州南三十里
  元都观在州东五十里
  蒲县
  胜果寺在县东关
  龙兴寺在县北五里下军村金太和二年建明洪武间并兴国清凉二寺入焉寺前有古宝泉
  云峰寺在翠屏山明季废
  国朝康熙五十一年重建
  蒙古寺在县西二十里薛关镇
  圣寿寺在县西北四十里古县村
  准提庵二一在西关一在洛阳村
  栖云阁在城西翠屏山久废
  朝元观在县北关元时建久废
  玉泉观在县北二十里返底村久废
  大宁县
  弥陀寺在县西关东南隅元至治三年建明洪武间修置僧会司并福胜寺入焉
  大安寺在县南翠微山麓
  兴隆寺在县西石城村
  笔峰寺在县西南笔架山宋太祖敕建今废
  温凉寺在县西康里村
  资圣寺在内史村西南
  灵云寺在安阜镇
  清凉寺在索提村北
  步云寺在上麻束村
  禅峰寺在县西北孔山之麓有禅峰洞相传宋太祖避兵蜘蛛布网洞口兵至不见去即位后敕建寺今废
  准提庵三一在龙泉山一在西门瓮城内一在阜城寨胥
  国朝建
  大清观在县东龙泉山金大定三年
  国朝顺治间重修
  永和县
  兴化寺在县西南仙芝坊金明昌五年建明洪武间置僧会司并朝阳丈八佛二寺入焉
  朝阳寺在县北十五里
  保安寺在县东三十里
  大云寺在县东南四十里
  吉祥寺在县东北四十里
  乌龙寺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乌龙山
  普照寺在县南五十里交口
  望海寺在县西六十里即丈八佛寺
  香岩寺在县北七十里
  龙岩寺在县南九十里龙岩相传宋太祖避乱岩洞后敕建寺有碑记有洪钟高八尺围一丈五尺厚六寸明时坠地数十人不克举牧羊子立悬之遂入洞化焉村人塑像寺中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