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先生全集/卷8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七卷 张三丰先生全集
八卷

重刊道藏辑要

张三丰先生全集

 汉嘉长乙山人李西月重编  张道渊子深氏敬书

            阆中朱道生晚成子敬刊

             侄  瑛春城

              朱 瓒素园仝校字

             男  璜磻溪

水石闲谈[编辑]

闲谈[编辑]

张子曰:世人谓读书十年,养气十年。他把读书、养气分为两节事件,便不是圣贤学问。夫读书所以研理,养气所以炼性。性理功夫,就在读书养气,并行不悖之中。宣圣云:‘学而时习之’。此便是研炼性理,纯一不已处。

张子曰:陶渊明北窗高卧,自谓羲皇上人。此便是他清风峻节,守志前朝气象。特其出语高超,而人不觉耳。

张子曰:道人愿士子早完功名之愿,尽乎人事即时撒手。人能功成勇退,便为得时。所患者,溺入功名场中,恋恋不休,则愚人也。

张子曰:涵养中有大学问,和平处有真性情。诸子须要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则心修愈静,性天愈纯。

张子曰:功名无大小,总要及时进退。何以能知其时?凡于功名中平心一想,曰‘吾之功名不过止于是也’,即止之,便可得其时也。抑或有不尽头处,然甯不及,母求太过。淮阴侯不如子房公,元微之不如白香山,皆其求尽之心蔽之也。向使子房、香山亦有求进之心,则子房固不难再列台辅,香山亦可转陞宰相,然安知其终不与淮阴、微之同一鲜终而已哉?故知进退者,乃能称为哲人。

张子喟然叹曰:茫茫序,逐景漂流。吾见人寰中求名求利之辈,转瞬而拾青紫,数而拥丰资者,千百人中不数人。即有其人,高爵大权,难压阎罗尊者;黄金白玉,难买无常不临。又或有居富而夀,居贵而安者,终归白杨墓下,秋风潇潇,凉气惨人。其子孙不肖,又看转眼荒凉,有何益也。况乎大富大贵、骤富骤贵多畏人妄加横逆,谩骂指摘。倘或不行善事,被人诅咒,有随口而淍零,有随口而穷困者,人人快意,个个欢心。其实天报昭彰,非人口之转移也。人能看得破,撇得开,自然不羡人富,不羡人贵。求吾安命之理,守我修真之道。人竞嚣嚣,我独默默,人皆烦恼,我独清凉,又安问人之达与不达、穷与不穷?为旁观之不平也哉!

张子曰:人夀一事,上人有定,下人有定,中人无定。中人少善少恶,天欲延之不可,天欲迫之又不可,于是任他自生自死于其中。保则生,不保则死,故修身尚焉。修身而兼以积功累行,以企于长生久视者,尚焉。若下等人,多过多恶,即修身亦不得长生。如其身上之精气,而削之剥之死之罚之而已矣。上等则不然,以上等而修长生,长生可证也。即不愿修长生,然其正气撑空,亦得联班神道;否则转投人世,亦必生入仁善之家。天理若此,有何难晓哉!

张子曰:自古忠贞节烈,杀身成仁之时,便有七返还丹景象。当其一心不动,一志不分,浩然之气立其中而生其正,任他刀锯鼎镬都视为么魔试我,毫不动摇。我只收留义气,聚而不散,凝而至坚。火候至此,则英雄之光气,亘万年而不灭也。仙家入室临炉,就要有此手段。

张子曰:人当亲在,须要及时尽孝为隹,否则亲容一去,因时追感,伤情有不可言者。今日当秋,山林中有守制者听吾道来,‘又是秋商’露满林,碧云天外望亲心。黄芦白草霜中老,泪洒泉台几尺深试诵此诗,能弗惨然。

张子曰:人于孝道,务宜各尽天良。不能一样,却是一样,同归于‘孝’字中乃可。欲免门闾之望,就宜归家奉养;欲求显扬之义,就宜矢志皇路;欲要保身为孝,就宜寡欲清心。徒托空谈,无益也。二三子显扬未能,归家时少,到不如寡欲清心,体曾孟两贤之训,为善也。若不清心寡欲,只是妄想名,而名不成,妄想利而利不就,妄想一切而一切不可得,形神憔悴,父母之颜状未衰,人子已有老惫之态。是欲言孝,而孝亦不久,反令父母惟其疾之忧,多远游之虑。不幸而人子一死,反添父母伤悲,反使父母埋葬,由此思之,孝在何处?不将为毕世之罪人也乎?吾道以清心寡欲为本,实属保身之方,再加以色和颜顺,身敬意诚,则于孝有得矣。

张子曰:儒生作茂才后,多落处馆一派。须知就馆谷以奉养,亦儒家之方便门也。然孔孟贻后人以诗书,原不教人渔利,至后世而有此修金之事,则即此物以奉亲,正所谓小用小效者耳。然不可贪心无厌,为子孙作安闲之计。以诗书为利薮,乃不为圣贤之罪人也。

张子曰:人欲尽忠孝,立大节,必先要清心养气。若无真心真气,必不能尽忠孝,立大节也。盖忠孝者,本乎真心;大节者,原乎真气。欲得真心真气,又当以静为主,乃能存得起真心,养得起真气。

张子曰:人要寻内快活,勿寻外快活。孔子之乐,在其中,内快活也。若徒愿乎其外,是欲求外快活,而反生其烦恼也。

张子曰:儒生家多得泄精症者,虽缘心火不纯,亦因彻夜谈笑,永夜读书,引丹田之气尽纵于口角之间,致使精失其伴,遂有此泄精症耳。善保身者,谈笑宜少,读书宜和。有一后生得慵软之病。张子曰:汝宜趁此冬晴,运小石砌小坞,携山锄删枯草,未馁则止。日日如此,悠游运动,若园丁然,则通身气血活,而不滞也。

张子曰:豪杰之士,做好人行好事,只求其心之所安,并不存借善邀福之念。明明上帝,亦只有福善祸淫之道以待常人,而不举以待豪杰也。夫为善而得福,豪杰之所宜有,而非豪杰之所尽有。顾其轰轰烈烈,善作善为,以留于天壤而千载不敝,其神食馨香于冥漠者,亦何莫非天之所以报豪杰也。吾观古来忠臣孝子义士仁人,夭折患难之间,而慨然也,而恍然也。

张子曰:读书立品,儒者急务,而保身之道,足包立品于其中。保身者,必去骄奢淫佚,扫荡邪行,故保身可包立品也。夫保身之道,自曾子传之至孟子,而光大其说。养心寡欲,持志守气,此保身之圭臬也,而修真之道,即以此为正法门。但人心蒙蔽,闻保身而以为常谈,闻修真而以为奇异。欲求知修真悟道者,已难之矣。

张子曰:一日无孔、孟之学,天下无好人。一日无庄、老之学,英雄无退步。

王居士云,以茹素为除荤。张子曰:荤与素不同也。道家戒五荤,方书谓䓤、韭、薤、蒜、芸薹,此五者辛臭散气,故字从‘艸’、‘军’。犹言艸中之兵,并主克伐者也。养气者忌之。释家重茹素,以其戒杀放生,故凡畜类之肉,皆屏而不食。世人以朔望等日,茹素而平时仍嗜肥甘,素犹不素也。吾为茹素除荤者计曰:‘善口不如善心,体君子远庖之训可也;养气即能养腹,遵至人臭味之戒可也。’张子谓忍辱受辱二道士曰:凡人外营,亦必内营。内修醇厚,外福亦加。忙中偷得一分闲,即得一分调养;静里读得一日书,即得一日好处。若只向外边奔驰,则刊落本原,愈见其薄矣。

张子谓卓庵曰: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漰。火不外荧,必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漰,必无精泄之患,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精神交凝,结为胎息,可以却病,可以延年。三月三日,山中诸子浴乎锦水之湄,风乎青林之下,听子归啼。忽有木叶坠地,折叠如函,启视之,则有如鱼子兰者封裹其内。问之土人,曰:‘杜宇珠也。’问有何用?曰:‘弗知也。’适张子戴笠逍遥而来,与二三子言曰:汝欲知杜宇珠之故乎?蜀王入山之后,蜀人思之故王,命子归赐蜀民以珠。子归者,蜀王之鸟使,原名谢豹。王曰‘子归吾国,慰我人民’,故谢豹又名谢,报杜宇命之报谢云。其珠或赤或黄,或青或紫,五色无定。可辟人家鬼祟。遇鬼祟者,暗举此珠投之即散,但不可令人知觉,默念‘蜀王蜀王,珠光珠光,投鬼鬼去,杀鬼鬼亡。我持灵珠,作作生芒,无阴不尽,阴尽回阳。吾奉九天元师命,急急如律令敕。’又云:以珠之多少,卜年之丰歉,甚灵。

张子曰:人当静养身体,素位而行,随遇而安,则心性和平,神气冲淡。

张子谓受辱曰:汝教小子,须严约束,否则性气一坏,长大来汝又恨他,是自爱之而自弃之也。

张子偕云石卓庵辈冬寒时节走乱山中,遇见鬼语啾啾。问之土神,则皆人之祖灵父魄。阴森肃杀,坟墓萧条,棺椁颓坏,衣冠骸体俱受寒侵,怜之者能无骨悚心酸?此古人所以有省墓送寒衣之事也。

张子谓山中人曰:夏日宜早起用功。日出后,觅微凉处收心静坐,切勿向日中大热时去睡。睡而不昏犹可,睡而昏者,精液化汗而出,可惜可惜。

张子曰:吾昨游两界山,见有老妪坐崖而笑,笑巳又哭,心异为妖𤜶。既而落崖而毙,趋前视之,已为雷击,盖千年狸妖也。吾不知其何为,询之火车灵官,云曾食人,故击之耳。夫两界山当青天白日之地,尚有此物,况深僻荒崖哉!

张子喟然曰:世人朝夕奔波,总云不得巳。其实有何不得已?惟心中有不得巳,故尝言不得巳耳。且今不得已,而将来必已,老矣死矣!此之谓已。何不得已之有哉?诸子有明哲知几者,从此巳之。

张子谓调理劳瘵者曰:夫人治病要心静,要心平,要心缓,不可希图速效。服药不加病,即是速效。然后一日微好,二日微好,三日渐好,虽属迟缓,比那逐日添病转眼即亡者,又不啻有天渊之隔。

张子游岳云之上,止吟风之馆,而与诸生言曰:今日山清人静,心远地偏,洵是难得风景。诸子各赋新诗,再命涵虚子一弹再鼓,以助吟兴,不亦乐乎?人即不能鼓琴,亦须善学听琴,以消其一切涴涴音勿浊浊之私欲,糊糊涂涂之妄想。静听琴音,如游太古,声籁俱沉,旷然遐思,超然绝俗。冷然善,悠然深,如我亦在鼓琴之间,忘乎尘事。与虞周相遇,与孔孟相见,伯牙子期又其后焉,乃为上等幽人,否则俗人耳!浅人耳!何足共居!吾极爱此金秋之气,至清至肃。安得携一壶酒,一张琴,一枝笛,登陟乎高峯之顶,笑玩大地山河。烟濛濛,云淡淡,看日暧暧之村墟,波𣺌𣺌之长川,彼时笛声起乎林梢,琴声发乎石上,酒气通乎红泉碧嶂之间,山禽自鸣,空翠洒落,真快事也。不知诸子亦有此兴趣否?

张子谓老年道士曰:汝辈到今日年纪,须要死心踏地做功夫。俗事以‘莫管他’三字为主,则万念冰消。凡人身中皆有窍,窍中皆有生气。若无生气,安能保护形躯?只是有气发生,而人不知静察耳。今为汝说八句闲话,以当暮鼓晨钟。人要懂点窍,知点几,留点神,下点气,你便想得穿,看得破,做得事,成得人。此是无心之谈,即是汝等当用心学问。定为心,静为神,虽有窍而心不定。于其中,何从知几乎?

张子谓山居道流曰:回翁招人向道,其中有无限婆心。在人固恐难成,此千古学问之同病。然而冲天有志,道亦不阻英雄也。人怕软弱不振,若打起精神,祖师亦必默助。

张子谓山中隐者曰:人在山中称隐,须要知山林之乐。夫山林之乐,又不在乎山林也,在有以乐乎山林者,而后山林助其乐。与山林相安于空空静静、幽幽雅雅、淡淡恬恬之中,此之谓能乐山林之乐者也。

张子曰:人要立刻能闲,乃为高手。若云且慢,待我摒挡数日,然后来缓缓寻究,此便是庸夫口角,愚人心肠。

张子谓圆阳子曰:子能割恩爱,撒红尘,今日可定汝终身矣。以后平平荡荡,永无危险,人生至此乐哉!好天气,好山水,好亭台,好朋友,好风景,从今日起,从今日受,从今日领悟可也。

张子曰:仙家地理,须合丹道同悟。即如圆阳子怡云山庄,住宅一区坐落在两山之间,不呑不吐,若开若阖,用倚粘之法,结平安之宅。真乃黄庭下关元上之大中极也。此等天机,何人知道?

张子曰:山静恰宜谈至道,心清惟爱爇名香。此当前妙景也。吾偶拈此二语,圆阳为我续之。

张子谓道流曰:人要在家出家、在尘出尘、在事不留事、在物不恋物,方是道家种子。不必拘于无事,亦不泥于想事也。

张子戴凉叶斗篷,逍遥云外。一日闻踏歌之声,自烟中来,诸生听之,盖伤大道之难传,黄冠之徒混日月也。其歌云:光阴快快,学道迟迟。流水空山,独步寻思。只怕眼前光景,霎时间,喉中气断,梦梦无知。生前梦梦无知,醒来后尚有那走肉行尸。怕只怕,无常到了,骨冷堪悲。那会儿,劫劫轮回,全然不晓得雨打花枝。

张子以韩仙渔鼓,按节传情,唱《尘海苍凉之曲》曰:飞龙子在天游,开口不离忠孝,往来尽是瀛洲。欲传道把人求,叹因缘处处不偶,叹人生几个回头。风前烛水上舟,容易熄往下流。势利家园谁个久?儿孙交好尽成仇。转眼便落无常手,荒烟蔓草埋髑髅。樵人伐木往来走,牧童磨坏碑石头。问野人,此是谁家墓?道几句,不知不知。鬼泪啾啾,噫嘻乎!骑鹤仙人归去休。

张子出清微天界,入淡远山中,弟子数人烹泉款洽。先生曰:吾今以《混元仙曲》,戏赠圆阳众生,为我歌之,添作林泉佳话也。是时,李山樵敲唤龟之竹,杨居士椎招凤之琴,刘野人按行云之板,遂为先生唱曰:‘圆阳道士真游戏,访道抛官如敝屣。八年失耦梦孤栖,夜凉铁枕寒鸳被。看容颜,白了髭须;论年华,犹馀生意。我劝你,早觅黄婆,娶个娇妻。男下女颠倒坎离,雄做雌调和神气。天台仙子的温柔婿,张果老儿的美丽妻。美丽妻,温柔婿,洞房中不知天地。性情交感,命共眉齐。浑浑沦沦,那时才见你真心;恍恍惚惚,那时才见你真意。这道情,是你的初步仙梯。笑呵呵传与你,三丰道人,走笔题。’曲终,见亭前月白,楼外天青,环坐石坛,相视而笑。

诗谈[编辑]

张子曰:《书》曰‘诗言志’。《注》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知,志也者,乃人心中之灵性;诗也者,特灵性之流露也。神仙七返九还,炼此虚灵妙性,以成万古不死之谷神。见于日月光气之外,则有象,隐于日月光气之中,则无形。神之所至,发为诗歌。诗不同,灵性有各异也。吾尝与诸仙往来旷野,出没烟霞,每见群真妙句,辄心记而笔存之,以入于《水石闲谈》之类。

吕翁诗提笔甚高,发声最朗,游行之句美不胜收。今录数首,以见先生灵性不与人同也。《七夕游岳云仙院》云:‘始罢缑山宴,重来古寺游。疏风梧叶院,细雨豆花秋。远嶂云初敛,长天雾乍收。新凉今若此,玉笛倚高楼。’《过武昌城楼》云:‘武昌城郭故依然,楚国人家近水边。槛外大江淘日夜,阁中长剑倚云天。词人坐啸南楼月,渔父歌回西塞烟。吹笛老翁闲更甚,朗吟一曲响千年。’《同韩清夫游匡庐六绝句》云:‘云外庐山九叠青,开窗对嶂读黄庭。个中有景何人识?抛卷翻身入翠屏。’‘雨后新篁绿浸人,径趋深处避红尘。韩笙吕笛双双度,一样仙音两化身。’‘淘然何处不陶然,在地逍遥似在天。瀑布倒流三百丈,一时清气满崖边。’‘信口歌成信手题,剔残苔藓翠高低。忽闻梵鼓来烟际,林木䓤茏过虎溪。’‘一字诗成一字飞,天边黄鹤载余归。坛前有客难留我,心似闲云入翠微。’‘唤起眠龙出海门,须臾天际雨翻盆。长空一剑又飞去,请看东南树影昏。’俱清朗可爱。

性灵与回翁相近者,莫如韩清夫先生。有《闲吟》一首,云:‘静抱没弦琴,细吹无孔笛。一弹天地清,一吹天地阔。一吹复一弹,尽是神仙曲。’和《吕祖》云:‘虎在门前鹤在庐,瑶笙宛转笛相如。我来不是云山客,湘水之流曲折书。’语皆雄阔。

蓝采和自号长啸先生,有《答人问仙居绝句》云:‘踏踏歌残便上升,岳山长啸古先生。问余近日居何处?天上神仙住玉京。’尝见韩、蓝、曹、何《关中踏歌联句》云:‘乾坤偌大似琼壶,拍板闲吟一丈夫。风雨长安春已暮,落花满地步于于。’真得把袂逍遥,一唱三叹之乐。 昆仑麻姑自号碧城仙子,其诗以丰韵胜人。有题《岳云坛三绝句》云:‘跨凤骖鸾下碧城,笑看云外月光清。昆仑万里天风送,摇曳琼环玉佩声。’‘足履青云过海山,瑶笙在手意闲闲。云中现出金霞帔,一路清吟到此间。’‘岳云坛上访回翁,子弟两三毃道筒。风声荡漾云声细,楼阁明灯照夜红。’又有《步虚三首》云:‘我本昆仑女散仙,曾看海水变桑田。神通八极闲游戏,环佩声摇碧落边。’‘髻头高插美金华,拜别西池阿母家。袅袅天风吹袖带,步虚全仗紫云车。’‘醖酿长生酒不难,只凭手内有灵丹。阿侬本是天仙子,醉共嫦娥宿广寒。’

碧城仙姑常师藐姑神人,一日,师徒步虚降锦江亭上。神人题词云:‘看江潮,势苍莽,摇得山云淡荡。隔河灯影有无中,一幅新词来笔上。意徘徊,开轩望,这亭儿甚清爽。’姑和之云:‘水茫茫,山莽莽,山水轩前浩荡。雨馀蛙鼓闹堂堂,一路潮声月初上。月中来,云边望,晚风凉意清爽。’

清逸仙人在唐称诗中大家,性灵飘逸,尝降于世。其《修褉节降双清阁》云:‘读书迈千古,携剑干诸侯。琐琐不中意,大醉隐糟邱。黄唐原不远,秦汉如急流。忽忽眼前事,浑然无所愁。青山行吟老,颇爱谢宣楼。题诗十万首,付与天地留。我自有真宰,浩乎归瀛洲。今日谈修禊,茫茫付一瓯。海仙执简召,随风过十州。东行三神仙,群真同遨游。一飮五千斗,撑肠文字流。无何有之乡,长啸去海头。’《洞天歌》云:‘海山寻灵药,灵药不自海山求。乾坤运槖籥,槖籥不是乾坤韝。金丹原是吾家物,神仙都要英雄作。夜来飮酒王母前,云道蟠桃今已熟。太白长啸安期歌,一时群仙莫我何。吾将跨虬游六合,虚空寥寥无雪迹。大风自北来,吹起寒云叠叠开。安得酒如雨,从空飮之无尽取;安得酒如泉,坐地飮之眼朝天。狂吟拍手耸方肩,问我何人李青莲。

东坡先生仙才与太白并峙,乘风啸月,灵性长存。有《江南送秋诗》云:‘片片秋云远,茫茫秋水多。青山红树外,征雁𣺌关河。蓟北寒逾峭,江南气已和。小阳春甫到,迎送两相过。’《题韩清夫小像》云:‘御殿承香吏,分胎吏部家。闲心忘富贵,总角趣烟霞。钵种长生果,园栽不老花。八仙同夀考,万劫抱丹砂。首叩蓝关马,胸藏赤火鸦。千秋贤叔侄,儒道两无涯。’自《题笠屐图》云:‘山人故态本狂奴,醉写田间笠屐图。好句有时堪作画,闲心无日不提壶。楼头赏月邀禅客,谷口冲烟访钓徒。自去自来随自得,一声长啸入林枢。’《过东峯》云:‘不到东峯久,江山仍似前。芭蕉落满地,雪意好参禅。’《游湖口占》‘细细疏烟瑟瑟波,水心亭外画船多。瑶笙十里谁家舫?听得红儿唱櫂歌。风斜雨细葛衫轻,三两银刀出水明。我爱芰荷香不断,竹西深处有人行。’《咏磨刀雨》云:‘荆州洒遍雨如膏,竟为英雄砺宝刀。最是武昌城下水,千秋鸣咽卷雷涛。’《咏白菜》云:‘清于雪水白于霜,老圃天寒一味香。却笑山僧长茹素,和脂煮出不能尝。’《自赠》云:‘平生不作愁眉事,今日东坡作散仙。解向江山留胜迹,长将姓字挂云烟。’《游清道心山房六言》云:‘气慧神清道在,山空人静琴幽。一榻茶烟袅袅,三分酒意悠悠。’又《些些语词》云:‘清阴绕,绕落花,窗外鸟声小。鸟声小,修竹一枝斜处好,翠羽嘤嘤啼彻晓,刚眠一觉。’清丽绵芉之笔,不减当年灵性,非真仙不能也。

邵尧夫儒仙也。尝见其显化士材,作《观易吟》云:‘庖牺大圣人,画卦传万古。阴阳变化机,乾坤为易祖。吾隐安乐窝,天地乃同伍。窥破圣贤心,恬淡自得所。’浑浑灏灏,置之《击壤篇》中,仍然无异。

白玉蟾,仙家才子也。名山碑版,留咏甚多。每遇高人逸士,必赠以诗。其题《居易堂》云:‘林下风潇潇,窗前竹密密。难得素心人,共话新秋夕。把酒醉茅堂,焚香读《周易》。琼山到此来,宾主兴无极。’又《赠圆阳山人》云:‘归山隐迹话长生,日逐闲云自在行。处处回光来返照,朝朝对境要忘情。扫除尘土劳人梦,署起乾坤散客名。莫道幽居研炼苦,游心冥漠自空清。’

张紫琼,饶州人也,元初得道。诗多秀劲之作,《自赠》六言云:‘心如雪夜钟声,貎似霜天梅格。白云深处闲行,那识仙家旷逸。’《咏胎息》云:‘非助非忘妙吸呼,修行要解这功夫。调停二炁生胎息,再向中间设鼎炉。’

邱长春《清秋过岳云楼》云:‘浩浩天风吹满楼,峯中云气涌林邱。雨声响处檐铃杂,方丈萧然一院秋。’饶有俊逸之致。

张紫阳《自夀诗》云:‘海筹万古计芳辰,得道年来八百春。分个孩儿骑鹤去,虚空粉碎见全身。’非上真不能也。

希夷老祖元气浑沦,有《答人问姓》五绝云:‘一气淘今古,阴阳造化奇。问余名与姓,睡汉老希夷。’

吾师火龙先生,不甚喜作诗,以其淡于名誉也。今记其《偶吟》一绝云:‘道号偶同郑火龙,姓名隐在太虚中。自从度得三丰后,归到蓬莱弱水东。’

飞霞仙子,余十舍女也,服神丹飞空。尝降云南紫霄观,留题一绝,款落飞霞而去。诗云:‘久住瑶池碧玉楼,忽骑彩鹤下灵邱。世人欲问飞霞姓,曾抱金丹侍沐侯。’

陆潜虚,淮海人也。嘉靖中,遇吕祖得道。平生著述甚富,有《老子元览》二卷、《阴符经测疏》一卷、《参同契测疏》一卷、《金丹就正篇》一卷、《紫阳四百字测疏》一卷、《方壶外史》八卷、《南华副墨》八卷。近日同门中有白白子者,注《道德经》名《东来正义》,潜虚题之云:‘一注能将道奥开,重看紫气自东来。弹琴度笛真名士,说法谈经大辨才。我坐方壶翫沧海,君登圆峤压蓬莱。今〓共坐江亭上,口诵《南华》自笑呆。’盖因白白子亦作《圆峤外史》、《道窍谈》、《悟真参同杂解》诸书故也。

乩谈[编辑]

或问乩沙之术,小伎也。而好者纷纷,谈者赫赫,其术果何自耶?其皆可信耶?否耶?张子曰:昔回翁欲与涵三诸子发明此妙,而终未竟其说也,吾今特明之。乩者,稽也,稽以考信也。《说文》曰:卜以问疑也。故偏旁从‘占’正旁从‘乚’。音隐‘乚’,古隐字也。《尔雅释言》:‘隐占也。’注曰:‘隐,度也。’疏曰:‘占者,视兆以验吉凶,必先隐度也。’吾谓占语成而犹待隐度,则与不占者同,何必占?然亦有义焉在其中矣。天仙神仙,不喜与人言祸福,只劝人修身俟命。故言训词则无隐,言丹道则无隐,他若救人开方亦无隐。以外一切,如问吉凶成败,则无不隐其隐之意者,仍是推托他不与之言也。否则,明指其祸福,将应获福者,以为可喜而自狂,或转福而成祸矣;又应受祸者,以为可畏而自迫,反惧祸而邀福矣。夫福也,岂可邀哉?惟作善可降祥耳。其隐语也,犹言不待语而易明也,抑其隐之义,犹不止此。仙家自道成之后,步日月无影,透金石无声,凡人不能见,故于乩沙中草写龙蛇,千言万态以示其不灭。然乩假术也,自古真人皆斥为方士之行,今又何为降其笔?盖因近日成风,公卿士庶每多信好其术,神仙以度人觉世为切,故即借其乩,以默相天下人,以此即假成真耳。但学乩沙者有二等,一胜一败。上等以德行胜,诚感胜,因缘胜,即不善乩,仙家犹欲往度之。况其知乩乎?即其乩而引诱之,不用符章,自然高真降室也。下等以险恶败,虚诳败,贪欲败,彼即善乩,仙家不近之。况其冒渎乎?随其乩而簸弄之,妄用符咒,反教引鬼入室也。吾辈自跳出五行以来,虽天地犹不能约朿,阴阳犹不能陶铸,即欲请之,亦必礼之,于符咒乎何用?呵呵!此术士之所以欺愚人,仙家之所以恶术士也。今吾即乩言乩,即以是为乩训焉。

或又问请乩之道,固当以德行、诚感、因缘,而不以符咒也。然南宫仙道又有以符咒役使神道者,何故?曰:南宫一派,虽则动用符咒,然此乃高真传授与世人救厄除害者。此等秘录,非人间梨枣所有。即能得之,亦必推心利物,乃为功行宏深。苟或私心妄用,天帝亦加以霹𩆝,而殒其命夺其术矣。故虽南宫符咒,也要心恭心诚,乃有灵效。若彼乩厮符咒,则未可同日语也,况加以不恭不诚乎!诸子于此,可以自明矣。

张子曰:上天原无福善祸恶之心,则降祥降殃,人自召之。上天若有福善行祸之心,则降祥降殃,人自知之。素行善而获福,此必然之理也。即有祸焉,亦暂矣。素行恶而得祸,此必然之事也。即有福焉,亦暂矣。何必舍己外问哉!乃吾见蚩蚩者氓,祈于神则求签问卦,祷于仙则扶鸾请乩,若以神与仙为必知祸福者。迨其后验则信之,不验则疑之。其疑与信者,仍一愚人之故态也。夫神仙固知祸福,然亦何必以人心之所已知者,而重言复语之哉。其求神与仙而验者有故,善人问福而福至,恶人畏祸而祸临,若有与之相合者,然非签与卦、鸾与乩之灵也;其求神与仙而不验者亦有故,善人问祸无祸可加,恶人问福无福可赐,若有与之相左者,然亦非签与卦、鸾与乩之不灵也。天下之龟筮算数,皆如是耳,人何不可自知哉!吾生平不喜人求签问卦、扶鸾请乩,止愿人个个修德,时时内省而已矣。

张子曰:神仙有度人之愿,假乩笔而讲道谈元者有之;神仙有爱人之量,假乩笔而劝善惩恶者有之;神仙有救人之心,假乩笔而开方调治者有之。若云判断祸福,则有人之善恶在,吾前章宣示已明,不复再论。独异者寰宇之中,闻有设乩求地理、请乩论天心之辈者,此皆方士遗风,上界正神察其奸诈,未有能逃天罚者。

古今题赠[编辑]

明永乐成祖文皇帝[编辑]

予张三丰书[编辑]

皇帝敬奉书真仙张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尝遣使奉香致书,遍诣名山䖍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体合自然,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道行菲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谨致香奉书䖍请,拱候雷车凤驾惠然而来,以副朕拳拳仰慕之怀。敬致书。

外予诗有‘寄语真仙张有道,为言伫俟长相思’之句,见《征异录》,未载全首。

蜀献王椿[编辑]

王高皇帝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之国成都,永乐末薨,有《献园集》。

赠张三丰先生[编辑]

忆昔蓬莱阆苑春,欢声未尽海扬尘。恢宏事业无多子,零落亲朋有几人?失马塞翁知是福,牧牛仙子慕全真。吾师深得留侯术,善养丹田保谷神。

送张三丰遨游[编辑]

昔观太极图,阴阳有反复。元气止于坤,天心又来复。我皇振戎衣,群真佐命出。画桶周颠仙,吹笙冷协律。张氏尤多才,各负英灵骨。临山有铁冠,平阳产金箔。先生与之三,高风更卓卓。众人皆有为,老翁竟无欲。唐虞今在兹,巢由独快乐。何我治心方,得公延命药。海天万里游,因缘容后续。

湘献王柏[编辑]

王高皇帝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封之国荆州。王善道家言,尝自号紫虚子,建文初薨。

太和山寻张三丰故居[编辑]

张玄玄,灵神仙。朝飮九渡之清泉,暮宿南岩之紫烟。好山浩劫知几度?不与景物同推迁,我来不见徒凄然。孤庐高出古松巓,第有老猿接臂相攀缘。张玄玄,灵神仙。遥仰神𩙪游极表,茅龙乔鹤上青天。

甯献王权[编辑]

王乃高皇帝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七年之国大甯,永乐二年移居南昌。博学好古,旁通释老,志慕冲举,自号𦡱仙,盖亦淮南八公之流也。

太和隐士歌怀丰仙[编辑]

太和隐士张三丰,诏征不至真潜龙。老而得道玄之宗,长生久视若乔松。自古神仙吾靡从,惟君能继扶摇踪。不见高人世外容,令渠心性若尘封。匡庐之山云濛濛,烟霞终日荡心胸。先生其来教我侬,愿随铁杖入瑶峯。噫嘻乎!所思不见,弱水蓬山路万重。

蜀定王友垓[编辑]

王乃献王椿孙,悼庄世子。好学循理,工诗赋,善草书。著有《定园集》十卷。

题玄天观忆丰仙[编辑]

福地喜重来,登临亦快哉!蓬壶连海岛,云洞隔尘埃。羽客乘鸾去,仙人驾凤回。谈玄闲坐久,欲去且徘徊。

蜀惠王申鉴[编辑]

王乃献王椿曾孙,著有《惠园集》。

题三丰仙像赞[编辑]

若有人兮,出世匪常。曩自中土,移居朔方。奇骨森立,美髯㦸张。距重阳兮未远,步虚靖之遗芳。飘飘乎神仙之气,皎皎乎冰雪之肠。爰寻师而问道,月亦云其遑遑。既受诀于散圣,复续派于瓜王。全一真之妙理,契未判之纯阳。南游闽楚,东略扶桑。历诸天之同府,参化人而翱翔。曰儒曰释,曰老曰庄,皆潜通其奥旨,乃怀玉而中藏。长绦短褐,至于吾邦。吾不知其甲子之几何,但见其毛发之苍苍。盖久从赤松之徒,而类夫圮上之子房。

胡濙[编辑]

濙字源洁,武进人,建文二年历官礼部尚书,谥忠安。

祥符寺访张三丰先生不遇[编辑]

交情久已念离群,独向山中礼白云。
龙送雨来留客住,鹿衔花至与僧分。
疏星出竹昏时见,流水鸣渠静夜闻。
却忆故人从此隐,题诗谁似鲍参军。

沈元秀[编辑]

元秀,一名秀,字万三,号三山。明初南中人,事迹详见本集中。

又按《渊鉴类函富部》沈公亦名富,字仲溁,行三,故吴人呼万三。为江南第一家,有二子茂旺。太祖定鼎金陵,召廷见,令献白金千锭、黄金百斤。甲马钱谷,多取资于茂。茂后得罪,发辽阳从戎,又穴地得金牛马,亦累千云。

炼丹怀三丰师[编辑]

祖师传我术无穷,铸鼎烧丹宝焰红。
八百火牛耕夜月,三千美女笑春风。
黄芽灿灿初盈釡,白雪纷纷更满空。
顶上神符未许食,还须九转毕玄功。

[编辑]

深谢吾师爱万三,西南相约待何年?
黄金重浊聊施济,白玉轻清乃妙玄。
百尺竿头须进步,千秋题目是修仙。
地元秘法难穷尽,还觅神丹候祖传。

潮阳寺题壁[编辑]

秦淮落落老渔翁,以艇为家任转篷。
一自真师传道后,跨鸾飞入海天中。

查慎行[编辑]

福泉山张三丰礼斗亭尚存[编辑]

清池照影树扶疏亭前有浴使,池长生桂昼静廊空想步虚。
阅世入来棋散后,出山云淡雨晴初。
穷尘滚滚孤亭在,浩劫茫茫百战馀。
华表鹤归应有泪,旧时城郭半邱墟。

汪锡龄[编辑]

字梦九,号圆通,事见本集中。

西湖舟中感飞龙,师降示引神之诀。即事书怀,命儿子思敏记之。[编辑]

火中铁柱英雄骨,雪里梅花道士心。
插汉冰山知欲压谓某总,督也满湖烟水趁闲吟。
将同北郭看霞举,懒向东方咏陆沉。
都赖先生明指教,留侯病死亦愔愔。

陈政[编辑]

字七之,秦淮大商,自号淮河隐者。

读明史方伎传有作[编辑]

十年不见成皇帝,如此清高少见之。
明史》误归《方伎传》,谁知太华有希夷!

钱陈群[编辑]

字集斋,浙江嘉兴县人。康熙六十年进士,官刑部侍郎,加尚书。致仕归田,谥文端有《香树斋诗集》。

恭和御制燕九日王新庄观灯元韵[编辑]

田家春酒十分浓,恰为迎銮气更融。
报社鼓连祈社鼓,落灯风接试灯风。
仙携邋遢来空碧张邋遢与处机同,时访道后皆仙去,人立秋千唱比红。
里社毛苌诗派在,至今鸿爪许谁同。臣视学畿辅曾于雪夜。与诸生讲道论诗于此

赵翼[编辑]

字云松,号瓯北,一号鸥白,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殿试第三人及第,官至贵西道。

张三丰礼斗亭[编辑]

在平越高真观后

高真古观郁䓤茏,犹说仙翁斗检封。
遗迹已无华表鹤,借名曾访鼎湖龙胡濙访三丰兼访建文也
山深时或飘丹粟,人老惟思伴赤松。
我已退闲期学道,前途尚许一相逢。

李调元[编辑]

号雨村,绵州人。乾隆癸未科。殿试第二人,入词林,视学广东,官至通运河道。

祥符寺读明胡濙访张三丰诗碑,因和其韵并序[编辑]

寺殿之东,有明嘉靖九年王汝宾刻礼部尚书胡溁成化四年访张三丰诗碑。考《明纪》,永乐五年丁亥,命戸科给事中胡溁携道士巡游天下,访仙人张三丰,去十年始还。或曰:兼访建文君也。碑作‘成化四年’及‘礼部尚书’皆误。

胡公诗思实超群,望气谁知为紫云。
不向吴都瞻日色,应从蜀地识星分。
天师去后神呵护,道士来时鬼哭闻。
永乐何人误成化,写碑空笑张吾军。

陈广文携酒再游草堂节录[编辑]

何处可携尊?惟有草堂寺。
清晨赴宿诺,诸子连翩至。
细径堕幽篁,屈曲得佳致。
遗像在中堂,瞻谒赑𠫍二。
一为何氏勒,刊本家藏秘。
一碑镌差小,乃出丁制置。
更有数丰碣,落笔龙蛇避。
泛草唐人诗,别眩符篆字。
三丰与山峯,未可究同异。
坐今白发僧,登登日捣硾。
杜老不云乎,文章千古事!

注云:碑款以‘三丰’为‘山峯’,愚按:此碑必在未改‘三丰’之前所书者。

张问安[编辑]

字季门,遂甯人。考廉应考教习,就校官。著《亥白诗草》。

游草堂后复行青羊宫历二仙庵归飮庚堂斋中书事[编辑]

郊游向草堂,路转青羊宫。
老子顾我忽微笑,天人之貎真犹龙。
神羊崭然见头角,辇自都下由先公。
祈祷能使腰脚健,人来个个摩青铜。
院后参天十万竹,一龛万缘藏其中。
以下减去数句尤健
寺邻复爱好庭宇,二仙祠桂阴尤浓。
绕径尚嫌着屐远,连臂竟作逾垣从。
金鱼尺半戏浅沼,花犬三五惊幽丛。
当门大壁嵌横石,蛟龙郁勃光熊熊。
如箝在口指画肚,谁欤书者张三丰。
归来相对说奇遇,酒肴罗列双灯红。

张君瑞[编辑]

字辑五,号凤洲。由拔贡中本省经魁,官成都华阳教谕,夔州府教授。致仕还嘉州,自号凌云叟,别号半一居士,慕全一也。所著有挹《爽轩集》。

三丰墨迹[编辑]

书孟浩然春眠不觉晓五截句于高标殿壁上

落花啼鸟喜平生,仙迹咸𧩊笔手清。
风雨不摧山顶墨,龙蛇欲抱阁边楹。
当年天子空相索,此地高标旧有声。
殿上碧纱谁护得,楼台紫气绕通明。

董承熙[编辑]

字葆光,号槲园,[埶/土]江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浙江青田县知县、嘉定府教授。

花朝游高标山[编辑]

高楼屹屹压城𬮱,无数山光照眼新。
一自仙人留墨妙,鸟啼花落几经春。

李迦秀[编辑]

迦原名嘉,一字西来,号遁叟,别号翩𦒘散人。嘉庆戊寅,恩科解元,己卯连捷进士,官中书,改保甯府教授,致仕还嘉州。

宝鸡金台观怀古[编辑]

拂去征尘上翠巓,金台观里谒金仙。
前朝两诏犹存石,隔岸三峯远插天。
丰口丹炉烹日月,一条藤杖卓云烟。
未知驾鹤游何处,信是逍遥不计年。

[编辑]

七载中书宦未成,归途犹幸拜先生。
残春欲醒黄粱梦,古洞如游白玉京。
天子尚难亲道貎,微官何苦老征尘。
下山薄暮频回首,恍见飞龙上太清。

张其相[编辑]

号松亭,乐山县人,庠生。

三丰楼怀古[编辑]

曾读《明史方伎传》,丰公仙迹多奇幻。不
饰边幅任天然,一衲一蓑无改换。
游踪偶尔寓金台,自言当逝脱尘埃。
盖棺有声启复活,逍遥得得来西蜀。
前不见洪武,后不见永乐。
缘何独谒蜀献王?秀才奇遇增辉光洪武呼献王为蜀秀才
二仙庵壁留墨妙,龙蛇倒绾精神肖。
清风吹入汉嘉来,高标掷笔更奇哉!
游戏人间或隐现,神龙首尾那全见?
况复日行千里馀,谁能追逐候起居?
胡给事,朱内侍,枉赍玺书与香币,荒徼遍寻总不遇。
讵知仙踪到处留,士夫钦仰乐潜修。
平易近人人常接,不向宣室问前席。
至今遗像肃楼中,大耳圆目下颐丰。
须髯如㦸神如镜,任人祈祷声相应。
一办心香供祖前,何时亲指道中元。

王筠[编辑]

字竹荪,乐山县人。

福泉山张三丰自写真容石刻[编辑]

仙风道骨画中呈,麈尾飘然气象清。
茗椀香炉长侍侧,三花聚顶见先生首戴仙花故云

董江[编辑]

字醒凡,号洗凡居士,[埶/土]江人。

醒凡既妙弦歌,又工书画。尝临三丰先生真容,则以瑶琴三叠,玉笛一枝,遥想绝世超凡之致。

张三丰观潮处[编辑]

在遵义府乌江上

大海翻身不计年,路人犹自说神仙。
江山到此无尘垢,邱壑栖迟有夙缘。
隔岸烟钟初度岭,当门雪浪欲掀天。
遥知静坐观潮日,胜读《南华·秋水》篇。

杨锺涛[编辑]

字春平,号复渟,乐山县人,上舍生。

胡给事访张三丰[编辑]

元鹤飘然下,乾坤间气锺。
币书承帝命,云水访仙踪。
踏破空明界,飞吟缥缈峯。
一肩担日月,两眼认乔松。
笠屐拼千里,烟霞历万重。
观应金碧住,宫合玉清逢。
十载风尘涉,三山石洞封。
归来遗响在,派衍果犹龙。

李朝华[编辑]

号秦峯,乐山县人,外舍生。

胡给事访张三丰[编辑]

凤诏来丹陛,鸾车入紫烟。
此行劳给事,何处访真仙?
氏系推龙虎,光辉隐市廛。
高踪如启敬,幻迹胜周颠。
雨雪星轺冷,山河月迁。
遍寻秦蜀路,踏破水云天。
剑佩归三殿,风霜阅十年。
建文同物色,鹤驾更飘然。

李朝拔[编辑]

号萃岩,乐山县人。

胡给事访张三丰[编辑]

缥缈虚无际,行行访鹤踪。
使臣拼千载,皇帝仰三丰。
短褐长绦式,圆睛大耳容。
烟霞高隐士,天地老仙宗。
礼具书香币,言寻水石松。
有人传跨虎,何处觅飞龙?
踏破云千里,空经路万重。
归朝谈幻迹,遗想入瑶峯。

刘光泽[编辑]

字季三,号洄峯居士,犍为县人。

天谷洞怀古[编辑]

鸿濛一窍接长生,张老来时石鹤鸣。
绝地通天仙客路在危崖上,穿云裂石洞箫声。
𥥆冥内有琼扉影,清净中无世俗情。
欲炼还丹须此地,何人得似杜东瀛唐杜光庭炼丹于此

张昇鸿[编辑]

字子远号鹤亭乐山县人

题丰仙太和山打睡图[编辑]

写出华胥调,神仙睡味浓。
太和元气合,高卧白云封。
有伴皆眠鹤,无声即蛰龙。
任人呼邋遢,积雪满寒松。

李元植[编辑]

字𬞟荃,乐山县人。内舍生,著《长乙山房稿》。

鹤鸣山思仙歌[编辑]

神仙个个会骑鹤,此鹤独为张氏得。
虚靖初来飞天上见仙传又古诗云一一鹤声飞上天,三丰再过响崖壑。
不遇高真不肯鸣,一鸣便有香风生。
至今五百有馀,松间眠鹤静无声。
或是主人尚雌伏,蛰藏胎息卧云谷。
待他长啸入山来,便照前番应声出。
平泉隐者炼丹砂,抱琴携酒踏烟霞。
泠涧潺湲喧日夜,深崖𥥆窱藏仙家。
正是幽人栖息处,四围青壁嘘云雾。
八卦亭前缓缓行,迎仙阁上层层步。
想见先生礼白云,一瓢一衲远尘氛。
三征不至傲洪武,十载难求逾建文。
变化无方谁识面?昨宵梦里曾相见。
羽衣道士翩然来,唤醒仙坛渴睡汉。

张三丰八卦亭[编辑]

在鹤鸣山

隐仙长放水云坳,八卦亭中万象包。
直取先天排气候,独寻僻地玩羲爻。
百围大木曾亲种,一孔元关许共敲。
欲领阴阳参造化,客来好与鹤同巢。

杨廷峻[编辑]

字不拔,号铁根,乐山县人,外舍生。

读《云水集》[编辑]

天风吹,海水立,走云万里连空碧。 飞龙老子爱飞吟,遗响于今透金石。 方冠破衲行天涯,异水奇山是我家。 古洞幽深眠白鹿,洪钧陶铸出丹砂。 万戸侯封何足数,满山松石为谁伍? 丈夫雅志慕清高,岂甘名利老尘土。 先生曾乘宦海舟,椿萱谢世赋宜休。 向平壮抛家去,婚嫁何能迟胜游! 百尺竿头忙进步,逢师指破通天路。 认得生前旧主人,花街柳巷不迷误。 一段因缘自碧翁,江南有客慕玄功。 八百火牛耕夜月,三千美女笑春风用沈万三句。 白下英雄欣相助,煅炼金花得外护。 回首终南遇火龙,阿堵囊空泪频䜣。 水面风来得意时,金陵无事步迟迟。 一朝采得庚方月,浑似鲲鹏跃天池。 丹成拂袖湖山去,任他龙蟠与虎踞。 持椰飮遍酒家楼,养我乾坤浩然气。 壶里逍遥春复秋,不求闻达于诸侯。 密敕遍寻荒徼外,高节清风同巢由。 山北山南歌踏踏,披蓑戴笠卧云石。 化鸾化鹤化渔樵,何处不逢仙邋遢? 性量圆融满大千,慈云复荫剑南天。 欲补心中未了事,沈仙才度又汪仙。 剑南观察蓬莱客,前身素具英灵骨。 峨眉祷雨忽逢师,德辅飘然归环谷。 扬州蝉脱返清虚,手泽心传留丹庐。 嫏嬛秘密鬼神护,方士何曾梦此书。 六百年来气承接,有若珠联与壁合。 光争日月耀乾坤,风动林泉引豪杰。 道德崇高妙莫名,沆瀣淋漓浣太清。 世外人歌《云水集》,应当𫖯首拜先生。

李岱霖[编辑]

字云石,号桂圃,洪雅人,上舍生。

元岳太和山九室岩三丰先生高隐处[编辑]

元岳峯高卓万寻,至人曾卧白云深。
千章古木封丹嶂,一带寒烟护碧岑。
洞口风清闲弄笛,松间月白照弹琴。
只今三十六岩里,犹想先生金玉音。

刘元焯[编辑]

隐镜编年[编辑]

梦九汪氏曰:‘先生之为真仙也,闻之者多也;为其隐士也,知之者少矣。’公馀心静,适金使君式训过访,焚香话先生奇踪。使君曰:‘公胡不书隐为镜,发明先生大节乎?’锡龄曰:‘诺。’爰仿纲目体纪之,名曰《隐镜编年》,崇征实也。自是而先生隐迹,与先生年谱,均在兹矣,后有万年,同志者续之。

洪武十七年甲子夏,诏求故元退老一百三十七老人武当山隐士张三丰不见。

三丰,懿州人元定宗二年生。至元间以博陵令致仕,访道于终南太白之间,得希夷正传。其学以忠孝慈恭为体,河洛易象为用。至正二十七年丁未,三丰已百二十矣。戊申闰七月元数已终,明太祖承天受命,三丰遂遁迹深山。十七年大封功臣,华夷宾服,诏求德高夀尊之士。闻元张三丰隐武当山,一百馀,至是诏之,不见。
发明书‘故元退老’,特表其贞也。书‘一百三十七老人’,特尊其夀也。书‘武当山隐士’,则高节清风为可百世之师也。

十八年春,以沈万三、邱元靖再求武当山隐士张三丰,不见。

万三南京人,元靖武当人,均系三丰弟子。太祖诏二人求

之,以弟子必能劝驾也,仍不可致。  金氏曰:书法‘以沈万三、邱元靖’求三丰,一‘以’字,直揭出太祖  牵制林泉之心。孰知高节自贞者,虽弟子不能强师也!再求  不见诏,愈迫而迹愈隐矣。

二十四年夏,又以张宇初求武当山隐士张三丰,终不见。

宇初,龙虎山人。天师后裔,袭剑印,号真人,盖三丰同宗也。至是,以宇初求之,终不见。
金氏曰:以张宇初求三丰,是以族人觅族人,亦前番故智也。三求之而三不见,夫岂捷径终南、借名沽誉者所可同哉!

永乐五年丁亥,命胡濙访求隐士张三丰,十年不见。

戸科给事中胡濙旧与三丰相识,成祖慕三丰高风,至是命胡濙求之遍巡天下,兼察建文帝所在。去十年,始还。
金氏曰:史称访张三为丰觅建文所在,其实非也。夫隐士名动前朝,成祖在藩邸久闻其事,安知不慕其德高夀尊,急思延之于阙下,如宋太宗之得见陈希夷以为快者?兹曰‘兼访建文所在’,庶乎曲达成祖之心也。

十年三月,命孙元虚字碧云于武当山预候隐士张三丰,不至。

前胡濙等去访三丰,已及五年,成祖欲见之心,刻刻不忘。意其必至武当,故命元虚赍书币于武当,为预候之。
金氏曰:观‘命孙元虚于武当预候’,则成祖愿见之诚盘旋于隐士之身者,至矣!岂为真建文哉?

十四年正月,帝命安车迎请武当山隐士张三丰,不至。

前年孙元虚奉命在武当山建宫拜候,至去年冬,三丰始归武当。元虚大悦,令人驰报于帝。今年春,帝命安车迎请,忽又他适,帝颇悒然。

十四年五月,武当山一百六十八老隐士张三丰入朝。

帝以愿见之心,切切难得,乃命胡广至武当山泣祷。三丰闻之,即藏其身于洞中,引出阳神化为隐士,戴竹冠,披鹿裘,飞入金殿,稽首阶前。时帝正御朝,望而异之,询为知三丰,即钦问长生之道。三丰曰:‘寡欲澄心,澹神汰虑,此陛下长生之道也。’帝曰:‘先生数不见朕,今何轻身至此?’三丰曰:‘臣本野夫,于时无用。故能修辟谷,出泥丸,今见陛下,乃臣阳神耳。昔太祖高皇帝不能溺周颠于江上、制冷谦于麾前,皆法身非色身也。臣今一见,特酬苦索之心。’言讫,隐去。帝为封飞龙先生,及胡濙、胡广诸臣还朝,闻三丰已来谒帝去矣。
金氏曰:‘一百六十八老隐士’,大书特书,有凭有据,山林中千古一人而已。又曰:‘今见陛下,乃臣阳神。’由是知,白日飞腾、出阳神者,能之也。先生真犹龙乎!

天顺三年春,隐仙张三丰来朝。

帝素敬道德之士,三丰鉴其诚,乃现全神晋谒。紫面凝朱,修髯如㦸,髻垂脑后,若玄武然。腹大肩厚,腰绦首笠而来,稽首言曰:‘臣三丰,愿陛下修已安人,黜邪崇正。’忽隐去,帝亲制诰文裦之,为封‘通微显化大真人’
金氏曰:隐士称为隐仙,所以表高人之不死也。一谒一封,均有明文可证。古人岂欺我哉!自是,而神仙之名永颂不诬也。

成化二十二年春,诏特封前太和山隐士张三丰为‘韬光尚志真仙’周颠为宣猷辅化真仙

时僧道两徒,滥窃封诰,贪纵不法。帝厌之,因科道官进奏,遂削僧道两徒国师、真人之号。特封三丰为‘韬光尚志真仙’,周为颠‘宣猷辅化真仙’。
发明书‘前太和山隐士’,表其高风峻节,不同方士之卑污也。封‘真仙’,黜伪道也。

嘉靖四十二年秋,封张三丰为‘清虚元妙真君’。

帝晚年颇好元秘,闻三丰显化南京,遍索其书。得《玄要篇》阅之,叹曰:‘我朝真仙也。’遂封为‘清虚元妙真君’,并敕于三丰旧栖处,建清虚观祀之。
发明清,则不染于物虚,则太空同体。二字甚佳。

天启三年秋,张三丰神现宫廷,晋封‘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帝因时事多故,宫廷中设箕求仙。忽见红光覆座,光中现三丰真容。帝叩曰:‘真仙教我,真仙护我。’降语甚密,移时隐去。帝感之照,前‘飞龙先生显化真人’,晋封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梦九氏曰:先生清皎之光,照耀明朝也。至矣!

时地[编辑]

先世汉时留侯张子房,世居沛国丰邑。九世孙道陵天师,寓江西信州龙虎,山遂以道传其家焉。裔孙裕贤,宋时人也。南渡末自迁辽东,生子昌,昌生三丰见子房世家及三丰本传

元初人

本传元定宗丁未四月初九日子时诞生,此为说正。

金时人

《明史》‘或曰金时人’。 按《元史》太宗成吉思可汗九年甲戌五月,举兵南伐金,攻懿州,节度使高同山死之,辽州遂入元管。据此考,先生生时辽州久为元有,实非金时人,明矣。

元末人

无名氏传云:‘出自元末’,此不待辨,而知其误矣。

明初人

亦见别传

辽阳懿州人。

列传皆同。 《元史》‘元初以辽阳为东京。’世祖至元中改立辽阳等处行省,统路七。一曰辽阳路,初领一府,曰婆娑府,后废止,领州二一曰辽阳州,一曰盖懿州。《明史》‘懿州距京师一千七百里。’辽阳州明改定辽卫,复为改辽阳州县,又为改辽东都指挥司。

天目人。

《四川通志》:‘一作天目人’。或因其曾寓天目耳。《云水前集》有《天目山歌》。

冀州人。

义州人。

易州人。

俱见俗本,三州皆北地也。冀、义、易与懿音相近,故误。

圣父母墓在辽阳积翠山。

见《云水前集》先生《答刘仲晦诗》云:‘长白𠏉龙数千里,我从小𠏉藏之矣。’《九阳子辽东纪行》云:‘长白在故会甯府南六十里,横亘千里,高二百里。其岭有潭,周八十里,深不可测,人呼为天池。南流为鸭绿江,北为流混同江,南北之间有大𠏉龙,蜿蜒其内。又有一枝小𠏉龙,至辽阳积翠山,张三丰先生之祖墓在焉。’次城大山宫、小山门,有仙桥获我意,洵不诬也。

名号[编辑]

先生尝自言云:吾之名号,多与古今人同,知之即改,于心乃安,以故𣺌𣺌无定也。一名通,与本支远祖高公之子同;一名金,与别支远祖汉大司马同,均见《留侯世家》。一名思廉,与元玉笥生字同;一名玄素,与唐大宗时言官同;一名玄化,与葛玄弟子同。因就两名中,各取上一字,为玄玄子。又与太上圣号同,乃为更山峯;又与朴杨子同,复为易三峯;又与采战者同,殊可笑矣。但此三峯之字,传呼已久,不欲再行改更。因忆干爻之连而有坤,爻之断不足以还纯干也。乃从坤土之中植一根浩然之气,补其断而全其一焉。自今以往当更名全一,字三丰,名号于是乎大定。他若貎容疏野,不修边幅,世人之呼我为张邋[辶x𡿺]者,乃千古独得之奇,有一无二之作也。呵呵洞天记

名通, 见陆子渊《玉堂漫笔》。

名金, 见《夔府志》。

以前二名,先生自谓与远祖同。按《留侯世家》‘不疑为嗣侯,生二子,曰典,曰高。典生默,默生大司马金,金生阳陵侯千秋,千秋生子嵩,嵩生壮、赞、彭、睦、述,其后多以功烈著。 高生通,通生无妄,无妄生里仁,里仁生浩,浩生刚,刚生翳。’翳客于吴之天目山,妻林氏生道陵,复归沛郡,后寓信州龙虎山。

名思廉,见《夔州府旧志》。

此名先生自谓与玉笥生字同。按《元史》‘山阴诗人玉笥生张宪,字思廉,负才气,走京师,创言天下事,不用。遂入富春山,混缁黄。以自放。张士诚据吴,辟为都事。吴亡,变姓名。遁杭州。杨廉夫所谓“铁门能诗者”也。’
外又有章思廉者,遂昌人也,居夀光为宫,道士。诵《太上度人经》有悟,遂不语,亦或不食,逾四十年仙去。

名玄素, 见《玄要篇》自序。

名玄化, 见《玄要篇还丹歌》内。

此二名,先生自谓与金明医洁古老人同,与葛元弟子同。按金易州明医张洁古,亦名玄素举,进士不第,以医学传也。

字玄玄。

此字先生自谓与太上圣号同,按《唐书》老子称玄元皇帝,又白乐天诗云:玄玄《道德》五千言。

字山峯。

字三峯。

此二字先生自谓与朴阳子同,与采战者同。本集‘正讹’内辨之已明,兹不复赘。

字君实。

列传皆作名,惟《子渊漫笔》及本传作字,为正。

字铉一。

字全一。

字三丰。

号崑阳。均见本集传中。
洞天记先生云:自今以往,更名全一,字三丰,名号于是乎大定。 长乙按:先生名号屡更屡同,后来作传者,实当以此言为正。

遗迹[编辑]

福泉山在府城南数里,《通志》‘仙人张三丰修真处’。前为高真观,后为礼斗亭。亭前有浴仙池,夏不溢,冬不涸,可以疗病平越府志。对奕石在府城南福泉山后,世传张三丰与隆平侯张信对奕处同上

礼斗亭在府城南高真观内,世传明初仙人张三丰常礼斗于此同上

打坐歌碑文,在福泉山高真观内,仙人张三丰所作,言道家之用同上

平越府南门度石梁,过南街,道旁有高真为观,张三丰仙师道场。从北向西南行,曰卓笔山,稍西上高坡,曰倒马坡。坡半见隔山石壁如屏,悬崖千仞。壁上有仙师影,首戴华阳冠,侧身杖策而行,分明可见。其旁刻‘神留宇宙’四大字,云是仙师留记,为海内灵迹。三丰祠在平越府城内,有礼斗亭,亭前石池名浴仙,深四五尺许,冬夏不涸。池旁有桂树已久枯,有道人来浴池中,以破衲挂树上,树复活。天启元年夏,驻镇新添司理李若楠请鸾,降笔书一词曰:‘礼斗亭,礼斗亭张仙借此作修真。日月悬头上,风云过眼尘。茉莉元君,攴天圣人,当年曾格我精诚。今朝列仙班,显化通灵,敢忘了,托迹玄津。偶闻父母索吾名,聊借俚为言镜。’今有石碑存祠中。

遵义府乌江,有张三丰观潮处。青山隔岸,白水当门,至今石像犹在贵州通志

宝鸡县东二里,有泉散流山麓,曰婆罗泉。泉出山巓金碧观,仙人张三丰所居也,土窟犹存云栈纪程

三丰仙翁,每喜书唐诗,作龙蛇体,得者多刻石以为世宝。《池州旧志》云:青牛宫石刻一律,字体异常,人称仙笔。其诗云:‘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此宵同。试看山下云深处,信有人间路不通。泉引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遣,明日马蹄尘土中。’此书唐人诗也。嘉靖间,都御史刘大谟跋云:是刻如雷电鬼神,变幻莫测,却又不失六书矩度,信非异人不能。九龙主人宜加呵护,为若飏车羽轮辇去,岂不可惜哉洞天记

丰仙书‘仙境闲寻’诗,款落‘玉皇道丈太和子书’。按张仙曾隐元岳太和山,故自为号‘太和子’。俗称陈希夷笔迹,非也。即草桥谓,此书‘乃好奇未仕者为’。所首曰‘仙境闲寻’,末曰‘求名心在’,仙尚有此言耶?而不知‘太和子’者,盖喜唐人名作,借以骋仙笔耳。今四川成都府二仙庵亦有此碑,盖塌本移刊者也。又尝见峩眉石刻有‘春风倚棹阖闾城,帝子远辞丹凤阙’二本,字字作龙蛇倒绾之势,笔法为更奇妙。款落‘张仙手题’,然亦录唐人句也。若以诗论,又必曰‘青袍今已误儒生’,非神仙语也同上

祥符寺壁上,有张三丰墨书‘翔符禅院’四字,以‘祥’作‘翔’,极蟠挐飞舞之妙。童山诗所谓‘旁有四字大如斗,擘窠云自三丰手’者也绵州杂志

巴川县即今铜梁南十五里巴岳山,有张三丰所留扇、砚、竹、杖各一,至今寺僧以为宝焉四川通志

三丰仙翁有手书六言墨绢,在成都卓氏家,其诗云:‘浩气冲乎宇宙,巍巍湛湛无他。白玉毛头狮子,原来只在我家。’字挟天风海涛之势,盖明末笔迹也桐君尺牍

高标山大殿外左壁,书孟浩然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十字,笔势伸缩,飞舞尽致。殿壁多敝改,惟此壁不垩,墨色如新,人为以三丰仙笔云乐山县志

嘉州城东九顶山瞻云峯,有三丰仙翁手书‘说法[壹-豆+口x毛]’三字,刻于崖上。其为上清晖阁,即仙翁与汪观察讲道处也同上

凌云寺在栖鸾、集凤两峯之间,中有古碑刻丰仙坐石观书像,上题‘敕封飞龙济世真人通微显化天尊三丰张先生圣像’二十一字,皆隶书凌云志

剑南道旧署在今嘉定府试院中,昔汪公观察剑南,张三丰先生显化其署,因即高标之麓,建亭祀之,士民称三丰楼者是也。楼前有静室数椽,回廓曲槛,风榭花坛,即汪公息心处也。每夕由署内启后辕,拾级登山。从安乐园旧址披云拂树而上,至楼前必露香䖍告,以表清净仁慈之衷。仙翁俯鉴其诚,即现法身相示,并与谈经论史,作字吟诗,所传秘密不可殚述。阮友桐闻见草书

嘉州东南数里,有孤屿枕于江上,与乌尤马鞍相近,旧志名‘青衣别岛’。张三丰先生显迹其间,士民创亭台祀之,中有诗仙院、纯阳宫、轩然台、听潮轩、竹抱斋、印月、涵日二小池,先生皆有留咏,亦胜事也。洞天记

大邑县鹤鸣山中迎仙阁下,有张三丰手植柏树,大可五十围,今巳老矣。只存枯椿,椿内复生子柏,亦近十围之大四川旧志

鹤鸣山迎仙阁外,有胡濙访张三丰诗为碑,苔藓所蚀,只剩‘磊落精神,如蕴玉’之句,前后糢糊,然巳可宝重矣。款落‘给事口溁’,三字犹在。卭州旧志

鹤鸣山中有八卦亭,相传为张三丰先生观易处。其图以太极居其中,伏羲卦位包其外,盖言阴阳消长之义,以明丹火之进退耳。洞天记

惠帝之崩于火也,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寻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至十四年乃还。明史胡濙传

太祖命真人张宇初访求三丰,今有真人表载在武当碑志。成祖命给事胡濙天下物色,有手书并诗,载《双槐抄》。七修小注

明胡忠端尚书,成祖朝屡奉命访张三丰真人,故吾乡口号有‘胡老尚书赶张邋遢’之语。毘陵见闻录

旧志载鬼谷子、严君平、白玉蟾、张三丰俱在峩眉。曾见《神仙真诰》云:鬼为谷太玹师,治青城山;严君平尚在峩眉,未著何秩;三丰在明初与夔府开元寺僧广海善,临别留诗一首,草鞋一双,沉香三片而。去味此,则三丰游蜀必来峩眉无疑也。白集遍查无‘峩眉’双字,惟今峩眉县南三十里有玉蟾湾,缘崖蹑蹬,上有玉蟾洞,可容千人。洞壁石色如云母,仿佛见肩背丝绦,相为传玉蟾尸解处。蒋虎臣峩眉志馀

平越郡城内,有张邋遢修道故迹,在高真。后洪武间,云游至此,结为茅亭。闭戸静坐,与指挥张某善,尝与飮,博指城南月山寺地曰:‘葬此可封侯’。张从之,后果以战功封隆平。今亭前一池,冬夏不涸,旁有一桂,亦其手植。府南五里,即武胜关,隔溪绝壁有三丰遗照,戴华阳巾,侧身携杖而行,俨然图画。旁有明抚军郭青螺书‘神留宇宙’四大字,下有夜滴金桥,虽晴夜亦雨洒数点。又有晚霞落照,不计晴两,俱有斜晖。见江阴陈鼎纪游

黄公望,字子久,年九十馀,碧瞳丹颊。一日于武陵虎跑寺,方同四客立石上,忽四山云雾涌溢,片时遂不见子久,以为仙去。予向疑耽画者饰之,今[糸x畨]《道藏》玉文金笈,经公望编录者非一。其师则金蓬头,其友则莫月鼎、冷起敬、张三丰,乃知此老原从十洲来,绘事特其狡狯之一耳。见紫桃轩杂缀

按:公望画擅一时,张祖冷谦亦皆以画家北泒驰名于世,其墨迹必多在名士家,故人遗迹云。

时地补[编辑]

闽人。

《滇黔纪游》云:‘三丰闽人,洪武间以军籍戍平越郡。蓬头赤脚丐于市,人呼为邋遢翁。’○以祖师为闽人,或因曾寓闽中耳。至谓以军籍戍平越郡,殊不可解。岂沈万三徙边之日,祖师亦有贵阳之戍耶?然洪武间太祖访祖师,则又何也?

宝鸡人。

明都穆游王屋山,记道士陈性常,旧住武当之自然庵,今年七十有八,而神气清茂,似有道者。移居兹山巳二十年,其学乃仙人张三丰之正传。为予言三丰名元元,辽阳人,自号三丰逊叟,世人鲜知其名。正统间犹在,不知所之。予曰:‘人传为陕右之宝鸡人,何也?’性常曰:‘宝鸡常寓,非彼产也。’

道坛记[编辑]

坛以道名,崇本也。神仙从道出身,则以道叩者,必以道降焉。夫设坛请仙,士大夫多奇此事,但其中有可信者,有不可信者。鸾手正则可信,邪则难信,诚则可信,伪则难信;清雅则可信,浊俗则难信。况仙才仙笔吐辞,必异夫人出语,必立其大。若诗文鄙陋,义理粗疏,牛鬼蛇神惑民诬世,此岂仙人之言哉!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先生曰:‘若辈所之为,屏置不论可也。吾与二三子谈妙理,守清高,兴到笔随,则河洛卦爻,道德忠孝,先儒格论,老庄尹列,《参同》《悟真》之旨,用以充其学而放其言焉,岂不快哉!’又云:‘人以吉凶从违求仙解脱,验则信,不验则否,二三子亦无效此愚情也。吉凶由天定,知之何益?不知何损?理在则气在,气在则数在。主宰者,理也;流行者,气也;生克者,数也。只求理之所安,虽气数亦不违也。’居士等憬然悟曰:‘大哉言乎!先生之教我侪者,至矣!’爰书《道坛记》数则,以表其真,庶几好道者得见先生也。

先生约诸子载酒凌云,设坛于东坡楼上,讲道德数章,各各听受。乃命携琴者捧琴案上,爇名香展古画,相率而下。时同人啜茗前轩,山僧四五,笑对江山。忽闻楼上琴声,隐隐如《洞天春晓》,荡荡若《潇湘水云》,而楼中故无人也。诸生是日咸闻先生之琴焉。

初冬寒峭,晓雪微晴,先生降于山中,为诸子讲道消寒。并云:‘吾今雪里行吟,有能从我游者否?’俄闻小沙弥言:‘门前有一披蓑道士,其行如飞。’涵虚生追之不及,记以诗云:‘先生在世少人知,我识先生步又迟。雪满溪桥无履印,云归海岳有情思。仙风过去应千里,鹤驾重来更几时?比似追韩尤不易,归途踏月想丰姿。’

先生偕诸子入青城山,觅结茅养静之区,流连难去。一日于飞仙石上书曰:‘吾今现身,与诸子一观’行至上清宫后,忽见一童子作畏人之状,避入大石中,诸生不以为然。复倚危壁,行细径,盘空下至天师洞,并无所见,仍还上清。某生曰:‘今日之童子,必先生也。遁身石中,是教人退藏于密也。’

先生留诸子在青城山中,勾留数日。观大面之奇,空青插汉;订同心之雅,虚白生庭。一日,为诸子言曰:‘归去乎哉!姚将军将下雪封山矣。’遂促装过卭州,行至太平场十五里,回望名山,早已彤云布岭,雪意漫空矣。

先生与槃山子曰:‘士不能奋身廊庙,便当潜身邱壑,仰事俯畜,怡然一堂,好道躬耕,亦颜闵之学也。若走城市繁嚣,往来酬酢,劳人草草,何如桑者闲闲!’槃山闻之,即移家于槃谷之中,守身养体,家计平安。始信先生谈理,效如桴鼓。

甲午夏,猓夷出大堡,焚掠村墟。有丁氏女者,与其弟被掳,贼怜之,为解其缚,将欲诱夺焉。女大骂不屈,伺隙投江而逝。先贼之来也,父冯河,母溺死,女抱母尸出。弟被掳三年,遁归冷碛,汛泣䜣其事,总府徐公名致远属士大夫扬之。山中诸子以此乞先生题,先生即书云:‘丁长英,烈女子。大堡贼来掳村里,女执不辱,投江死,死抱母尸出江水。’题毕云:‘此女他日,必与节烈者同享千秋。’亦越五年,嘉州有李魏氏者,夫亡守节,母姑继逝,翁贫不自振。氏还归魏家,依父纺绩,兼养其翁,将俟节全孝尽,出家从女冠游。父老病,恐旦夕死,反令女无所依也。因托媒妁之言,再醮于宋姓氏。闻之,泫然泣下,强谓其父曰:‘我明日当往李郎之墓一祭别焉。’魏然之,揭朝乘肩舆出西郭,行至中途,绐舆夫曰:‘我将往山后探亲,今有钗在,汝持归我家,即可换取舆资矣。’氏觇其行远,即奔观音滩,跃入江中,以全其节。时乐邑明府毛公讳辉凤闻之,即祷诸江神,为护完体。逾日得其尸。于道士观,面貎如生,遂同李氏子合葬焉。更为请旌建祠,以丁烈女祔食其内。云坛诸子始信,先生题赠丁女时其言为不虚也。

序传外记[编辑]

三丰先生传

缺名

三丰者,幽北辽阳异州人也。姓张,名君实,字玄玄,号三丰,封曰‘通微显化真人’。出自元末,时真人之父讳昌,又名子安,三丰乃第五子也。幼时因染目疾,百药罔效,于是舍送碧乐宫,师事张云庵为徒,从学全真正教。初师之生也,迥多异质,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㦸。顶作一髻,或戴偃月冠,手执竹杖,一笠一衲,寒暑御之,不饰边幅,人呼为张邋遢。日行千里,静则瞑目。旬日不食,一朝或啖升斗辄尽,或避谷数日,自若。诚潜静坐,一毫尘事不著,矢志慕大道而不果,遂遍游湖海,流寓宝鸡金台观栖焉。忽一旦辞尘,留颂而逝。有邻人杨轨山,与之置棺殓讫。临窆,柩内吼声如雷,众惧。发视之,颜色如生,寻甦。复冒艰辛,涉躐名山大泽。偶于雍之终南,遇火龙先生,传以口诀,授以秘妙,示以出游。和其光,同其尘,觅侣于越,求铅于沈,内外丹始成。既而历诸胜地,于楚之武当山炼养,结庵于玉虚宫前古木林邱下,九转金丹成其大道,猛兽不惊,鸷鸟不攫,人恒异之。尝与乡人言:‘此山异日当大显’居二十三年,拂袖游方而去。曾入蜀中,凡名山仙迹犹存,善书龙蛇草字,至今蜀人宝之。逮永乐十年,帝敕正一孙碧云,于武当山建宫拜候。天顺中,赠为‘通微显化真人’。自此出没无常,度人无量,莫知所终。手著《节要篇》、《鹧鸪天》等词行世,言道家之用,兼成真之法,内外丹经,词甚微妙,古来魏伯阳之《参同》、崔公之《入药镜》、吕祖之《敲爻》,皆入圣超凡之极则,但文义精微奥隐,虽破万卷不能仿佛。惟紫阳之《悟真》更详,明众祖师之遗经,然亦未可骤烛也。独三丰所著《节要篇》明白确当,口诀显然,俾后学者得以一见了悟。其所以阐归复之正路,作玄嗣之梯航,明性命之双修,类阴阳之配取,济度群迷,普惠众生,永传太上之道而不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复灿然于今日,而力辟旁门外道,黜邪崇正,使坚志勤修,无致失足岐途,得期速效。是乃真人之慈悲,功德不可思议矣。

吴镇响云洞天刻玄要篇序[编辑]

此书传自张三丰祖师,抉道之奥,搜道之髓,实万世之元秘,学道之正鹄也。世有此以为采战之术者,诬亦甚矣!然不可咎,为生谤也。刘宋时,有张山峯传御女采战之术,闻者不察,遂讹‘山峯’为‘三丰’,而以采战相訾謸,究亦粗心好议论,不细玩其书之旨趣。书中《金丹论》不云乎:‘人有此以为御女采战,是犹披麻救火,飞蛾扑灯。’覆按之,自不妄以相议矣。灵机、灵谧,历年辛,苦穷究简摩,虽不谓敢为窥其奥窔,而其中根源、节次,颇喜得其二三。所谓克涉藩篱,而不敢自暇自逸,必欲殷勤谦下,多方延访者,外丹之秘耳。此书久无刻本,恐传写者多亥豕之讹,又久而腐朽漶漫也。爰付剞劂以永其传。俾有志者不昧所趋,庶几紫阳祖师‘万人一字、万人一字’之愿,若合符节,或克遂其万一也。祖师在天之灵,应默有以牖我也。学道弟子张灵机、邓灵谧盥手题。

岳云坛序[编辑]

张紫琼

崑阳先生,慈悲普度者也。遇儒言儒,遇释言释,遇道言道。而其于道也,遇大器讲天仙,遇中器讲地仙,遇小器讲人仙。而其于人也,遇上等讲道行,遇中等讲因果,遇下等讲报应。有教不分类,因才以施功,直欲遍海内众生,而各成就之。大哉!其回祖之后,独立宏愿者哉!


(拾遗:张三丰祖师无根树词)[编辑]

[编辑]

天台《悟真》,发明内外二药,返还大事。当时浅识无知,或疑为炉火采战之书。叶文叔不明返还,又复以清净浮言附骥行世。翁葆光见而笑曰:‘此不知金丹者也。’遂为注,以匡正之。陆子埜、陈上阳道加发挥,《悟真》三注出,而叶注遂湮。辽阳张三丰先生,天仙也。在武当时,曾作《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与紫阳《悟真》后先伯仲,世亦认有为采战炉火者。涵虚喟然曰:‘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每欲著解彰之,恨无同心丹友。栖云刘悟元,以宏通大辩之才,作书数十种传世。其中有《无根树注解》,涵虚取而观之,词源浩大,理境圆通,由是欣然大喜,喜其先得我心之所同然也。其中有未尽泄者,涵为虚乃补之,内外药物,返还火候,先后炉鼎,发泄无遗。自是而《无根》二解,宛然《悟真》三注也。解成,问序于予,予不敏,,为记其用心如此。

丁未立秋日青霞洞主人同师弟何西复拜识

重刊道藏辑要

张三丰先生全集

自题无根树词二首[编辑]

鹧鸪天[编辑]

道法流传有正邪,入邪背正遍天涯。飞腾罕见穿云凤,陷溺多成落井蛙。
不难与辨乱纷哗,都将赤土作丹砂。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

卖花声[编辑]

无根树下说真常,六道含灵共一光。会得威音前后事,本无来去貌堂堂。

明洪武十七年在甲子中和节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

当天柱峯之草庐[编辑]

(此处无文字)

三丰张真人源流[编辑]

真人辽东懿州人,姓张,名君实,字元元,号三丰子,又号昆阳。或云姓张名玉,字君宝,号元元子。宋末时人。生有异质,龟形鹤骨,大耳圆目,身长七尺馀,修髯如㦸,顶作一髻,常戴偃月冠。一笠一衲,寒暑御之,不饰边幅,人皆目为张邋遢。所啖升斗辄尽,或避谷数月自若。延祐间,年六十七,入嵩南,遇吕纯阳、郑火龙,得金丹之旨,修炼成道。或云入终南得火龙真人之传,修炼成道。秦淮渔戸沈万山,又名万三,好善乐施,限于家贫不能如愿,真人传以点石成金之术,遂其愿。万三自号三山道士,其丹室有联云:‘八百火牛耕夜月,三千美女笑春风。’世称为聚宝盆,城西南三山街是其故居。真人于元末居宝鸡金台观,至正丙午九月二十日,自言辞世,留颂而逝。士民杨轨山置棺殓讫,临窆复生,时年一百三十矣。从此入蜀,至太和山,结茅于玉虚庵。庵前古木五株,尝栖其下,猛兽不伤,鸷鸟不搏,众皆惊异。有人问仙术,绝不答问,经书,则论说不倦。尝语武当乡人曰:‘此山当大显。’后永乐间,

皇帝敕修武当,真人隐于工人之中,勤劳行功,人皆不识。惟碧云孙真人深知,时碧云为武当山住持,与真人来往,多受真人益。真人名达天庭,皇帝遣使屡召不赴,惟以诗词托碧云奏之。后以道授道人丘元靖,不知所终。

本仙鉴所载

永乐皇帝访三丰书[编辑]

皇帝敬奉书:真仙三丰张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尝遣使奉香致书,遍谒名山䖍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体合自然,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谨致香奉书䖍请,拱候龙车凤驾惠然而来,以副朕拳拳仰慕之怀。敬奉书。

三丰托孙碧云转奏书词[编辑]

圣师亲口诀,明方万古遗。
传与世间人,能有几人知。
衣破用布补,树衰以土培。
人损将何补?阴阳造化机。
取将坎中宝,金花露一枝。
庆云开天际,祥光塞死基。
归已昏昏默,如醉亦如痴。
大丹如黍米,脱壳证无为。
优游天地廓,万象掌中珠。
人能服此药,夀与天地齐。
如若不延夀,吾言皆是非。
金丹重一斤,闭目静存神。
只在家中取,何劳向外寻。
炼成离女汞,吞尽坎男精。
金丹并火候,口口是元音。

张三丰祖师无根树词注解[编辑]

  云栖山刘悟元注  长乙山李涵虚增解

[刘注]‘无根树’者,词之名也。凡树有根,方能生发。树若无根,必不久长。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忽在忽亡,百年月,石火电光,亦如树之无根也。仙翁二十四词,以‘无根树’为名,叫醒世人,使其看破浮生梦幻,早修性命耳。

【李解】无根树,以人身气言。人身百脉,皆生于气,气生于虚无之境,故曰‘无根’。丹家于虚无境内,养出根荄,先天后天皆自无中生有,是无根乃有根之原也。炼后天者,须要入无求有,然后以有投无;炼先天者,又要以有入无,然后自无返有。修炼根因,如是而巳。但人身之气,有少、壮、老之不同;修炼之气,有前、中、后之各异。二十四章合一年气候,皆劝人无根树下随时看花,此道清之尽美尽善者也。

[编辑]

刘云叹世李云劝人养幽花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去飘来不自由。无岸无边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

悟元云:‘不知此是何调。’涵虚云:‘唱道情者,名《挽乌云》。’[刘注]花者,树之精神发焕。人之身如树也,人之真灵如树之花也。凡树有根,故能生发而开花。惟人身无根,生死不常,全凭一点真灵之气运动,真灵旺则身存而生,真灵败则身亡而死。人之存亡生死,听其真灵之旺败耳。是真灵者,虽为人树之花,而实为人树之根。玉阳以此真灵谓黄芽,伯阳以此真灵谓金花,纯阳以此真灵谓灵根,紫阳以此真灵谓真金,尧夫以此真灵谓天根,仙翁以此真灵谓金精,诸家丹经又以此真灵谓先天一炁,其名多端,总形容此一物也。此物生于先天,藏于后天,位天地,统阴阳,运五行,育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以体而论,在儒则谓太极,在道则谓金丹,在释则谓圆觉;以用而论,在儒则谓明德,谓天地之心;在道则谓灵宝,谓黍米玄珠,在释则谓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人之真灵,本来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不生不灭,不色不空,处圣不增,处凡不减,因交后天;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便有圣凡之分。庶民去之者,去此真灵而逐于假灵也;君子存之者,存此真灵而不逐于假灵也。因其庶民逐于假灵,于是真灵幽暗不明,顺其所欲,贪恋荣华,争名夺利,不肯休歇,认假为真,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如苦海之舟,飘来荡去,常在鱼龙凶险之处乱游。若能猛省回头,顿超彼岸,莫待风波坏舟,丧却性命。一失人身,万劫难出矣。

【李解】山人在‘无根树’下幽居有年矣,每欲阐发幽玄,以招同类。时步山园中,见花木清幽,自饶丰致,乃此悟‘幽’字,为二十四章‘无根树’生发之源。幽,深也,虚无之境也。天下虚无之境,皆道人花木坛场,故吾山老师题竹抱斋句云:‘三径幽花香自在,四园修竹影交加’。妙哉言乎,与此同也。花不深幽,香不自在,红尘间事,日夕难安。竹影交加者,虚心与静气相依,使人气养其心,心养其气,气盛理充,心安神全,可以葆吾真,可以含吾灵。悟元以‘真灵’二字为人之树花树根,其言亦当。真灵者,真知灵知也。灵知属性为阴,真属知情为阳,性情不坏则真灵全无备,奈为七情六欲销之耗之,则内损其性,外损其情,而真灵没矣。真灵没,则有树无花,有树无根,悟元之大意如此。吾更有说者,花生于树,树生于根根生于无,真灵之体实从虚无里胚胎,故曰:‘花正幽”。无里胚胎者,即人先天之智慧,又为人之虚灵,无影无形,具众理而应万事,圣贤用之而有馀,仙佛养之而各足,但不可与情欲相干。情欲相干,日取无中有之以为应用,将日取其有必日丧其无,日丧其无必日丧其根,丧其根则丧其树,丧其树则丧其花。俗云:‘人老颠东,树老心空’,智慧竭矣,虚灵散矣,有何真灵乎?凡此皆贪恋荣华,不肯休息,日做浮生之事。全不想百年倏忽,人死事丢,身坐苦海之舟;又不想一旦无常,性沈舟覆,无边无岸,泊系维难,一荡一游,鱼龙险处,奔奔波波,劳劳碌碌,徒伤吾之智慧,锢蔽我之虚灵,有何益哉?仙师于此,悲悯殊深,乃掉慈航度之曰:世人之所以深入苦海,陷溺难出者,皆因不肯回首,不识岸头耳。若肯回首,即是岸头。岸头者,觉路也。能登觉路,则智慧复来,虚灵长在,已往之非不可谏,将来之是犹可追。神气虽衰,返还有术,切莫待风波汹涌,打坏了舟,庶几乎舟存人存,可为彼岸之需,出坎之助也。

[编辑]

刘云:勉力学人。李云:劝人栽接。

无根树,花正微,树老重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访明师,问方儿,下手速修犹太迟。

悟元注本‘微’作‘危’,与衰微之意亦相似。

[刘注]人多疑年老力衰,精神有限,如树花败危,无有生发,还不得元,复不得本,而遂自暴自弃,待死而已。试观世间老树,接以嫩枝,重新发荣,如梅树寄柳树,桑树接梨树。此皆无情之物,尚能复生,况何人为万物之灵,得天地之正气,老而无有药医乎?药医之道?是何道?即老而栽接之道。欲知此道,急访明师,求问真方,果得真方,下手速修犹太迟也。

【李解】微,衰微也。人老,则元气衰微,不可不急急栽补。观之梅寄柳、桑接梨,则有式样矣。寄者,比丹法寄居兑戸,寄体西邻之意;接,比丹法以性接命,以我接彼之意。故梅寄柳,桑接梨,正是今人修真样子,古仙栽接方儿。栽接者,医老之方也。接树有良方,而言梅柳桑梨者,同类也。夫以老枝劈开,而以嫩枝插入,夹之捆之,好土合之,牝牡相衔,此接树法也。医老之方,亦必以类入类,妙土打合,而后返老还元。是法也,明师知之,在人访求耳。速修犹迟者,恐其时不待人,无常忽至,性未明而命未立,走入渺茫鬼域矣。何仙姑云:‘阆苑中,蟠桃上生垂柳枝,扶桑上结交梨子,此东王公与西王母指示仙方也。’三丰之言非无据。

[编辑]

刘言:炼己之功。李言:明花柳之妙。

无根树,花正青,花酒神仙古到今。烟花寨,酒肉林,不断荤腥不犯淫。犯淫丧失长生宝,酒肉穿肠道在心。打开门,说与君,无花无酒道不成。

悟元注本‘青’作‘清’,然青乃初生新嫩之时,与青而无染者,正相近也。

[刘注]金丹之道,以至清毫滓无质为归著。然欲其至清,须要在至浊中度出,能于至浊中绝无点染,方是真清。故曰:‘无根树,花正清,花酒神仙古到今’也。何以见其花酒能成神仙哉?烟花寨,酒肉林,皆易足迷人之处。能于烟花寨中见色不色,不为烟花所惑;于酒肉林中随縁度日,不为酒肉所累,则是不犯淫欲、不断荤腥,而食色之性俱化,道心常存,人心常灭,真灵无伤无损,大道可冀。其曰‘不断荤腥’者,非贪荤腥,乃酒肉穿肠,而心不计较也。不犯淫,而心无烟花矣;酒肉穿肠,而心无酒肉矣。心无烟花,自有长生仙花;心无酒肉,自有延命仙酒。有仙花,有仙酒,即到清真之仙乡。彼世之避烟花而忌酒肉者,岂知凡花凡酒中能出神仙?岂知无花无酒道不能成乎?《敲爻歌》云:‘酒是良朋,花是伴,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可谓‘花正清’之妙用矣。

【李解】凡人食色之性最重,三丰仙师即借花酒以指点。夫贪花酒者多矣,抑知有花酒神仙乎?身中元炁青青秀嫩,人能食之、御之、饮之、簪之,自然神清气爽,此之谓花酒神仙。自古及今、皆有,然非世上之烟花寨、酒肉林也。烟花酒肉昏人神志。酒肉气荤腥,烟花动淫欲,斯二者皆害也,而淫欲甚于荤腥。善炼已者,逢食便食,不另需索,故不断荤腥而荤腥巳忘;见色非色,不恋娇娥,斯不犯淫欲而淫欲乃绝。非然者,精亡液漏,为害不少。故《黄庭经》云:‘叶落树枯失青青,专闭御景乃长甯。’以是知,犯淫欲者,必丧失长生之宝。酒肉穿肠,道犹在心,花酒何尝迷人哉?人自迷于花酒耳。不觅凡花凡酒,必见仙花仙酒。仙花仙酒,成道之助,即无根树上青嫩之花也。味厚色佳,最能滋补。仙师打开元门说与君听,若无此等花酒,道难成也。

[编辑]

刘云劈旁门李云叹孤修

无根树,花正孤,借问阴阳得类无?雌鸡卵,难抱雏,背了阴阳造化炉。女无子夫为怨女,男子无妻是旷夫。叹迷徒,太模糊,静坐孤修气转枯。

[刘注]修真之道,须要阴阳得类方能成全。一个真灵之宝,若有阴无阳,有阳无阴,是谓孤花无类,真灵不成。亦如雌鸡之卵焉。难抱雏者,盖以背了阴阳,交感造化之炉也;又如女子无夫,男儿无妻,怎能生育?彼世之盲汉,不穷阴阳之理,不推造化之源,糊涂干事,或观空、或定息、或思神、或守窍、或搬运,皆是静坐孤修。阴而不阳,不特无益于性命,而且有伤于性命,愈修而气愈枯矣。

【李解】孤,指内修言。内修养性,不能立命,以其孤而无耦,不生命宝。犹之雌鸡无雄鸡匹配,虽能生卵,却不能抱出雏鸡。今人修以性为养气者,而不知其气正孤阴也。欲要不枯,须以真阳配真阴,乃为同类之物。借问修道人得了同类否?今夫真阳者义也,真阴者道也,配义与道,则不孤矣。但此中有三叠层次,始以真阴生真阳,次乃以真阳配真阴,次又从阴阳交感中产出真灵浩气。岂若雌鸡之卵难抱雏哉?不能抱雏者,因其背了阴阳之义,造化之炉也。阴阳者,夫妇也。圣人之道,造端乎夫妇,化生乎万物,人间男女夫妻亦如是也。女若无夫,则孤阴不生,而为怨女;男若无妻,则孤阳不养,而为旷夫。此理之晓然易知者。乃世上迷徒,过于模糊,以为静坐孤修可以明心,可以见性,可以一超直入,全不讲阴阳匹配。吾恐日日坐,日日修,顽空殿上行,寂灭海中戏,久之而其气转枯索矣。

[编辑]

刘言匹配阴阳李言颠倒阴阳

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悟真》云:‘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若阴阳各偏,或阳感而阴不应,或阴求而阳不招,或阳过而阴不及,或阳盛而阴不足,皆是真灵之花有偏,不中不正道不成全也。人之真情如金,真知如铅,二物属刚;灵性如木,灵知如汞,二物属柔。真情真知刚而易沈,灵性灵知柔而易浮。若以性求情,情来归性,以真制灵,灵归于真,刚柔相应,阴阳合和,化为一气生机,长存而不息矣。如情不归性,灵不归真,是谓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焉。能返本还元结成真灵之丹哉?试观世上男女相配,生子生孙代代相传而相续。可知,修真之道阴阳相合,生仙生圣亦能代代相传而不息,但不过有顺逆之分。仙凡之别,顺则为凡,逆则为仙,所争者在中间颠倒耳。这个‘中’字,其理最深,其事最密,非中外之中,非一身上下之中,乃阴阳交感之中。无形无象,号为天地根,阴阳窍,生杀舍,元牝门。人生在此,人在死此,为圣为贤在此,作人作兽亦在此。修道者能于此处立定脚跟,逆而运之颠倒之灾间,变为刑福,化为德,所谓‘一时辰内管丹成’也。噫!中间人不易,知颠倒人亦难晓。采战家以男女交合之处为中间,以男采女血为颠倒;搬运家又以庭黄穴为中间,以气血后升前降为颠倒。凡此皆所以作俑而已,岂知神仙中间颠倒之义乎?好者学早为细辨可也。

【李解】偏,指阴阳相隔,不能成全作丹也。夫阴阳合中,则刀圭凝,而道术全备。金木铅汞,即阴阳也。木精汞性皆属阴,金气铅情皆属阳,精气相须,性情交感,金恋木仁,木爱金义,汞去迎铅,铅来投汞,方无间隔之病,得生大药真身。若是阴孤阳寡,各在一边,则阴阳不配,偏而不全,安能化生至实!流传万代乎?匹配之法,仙凡相似,只是凡人用顺,仙家用逆耳。悟元谓中间颠倒人不能知,吾谓这‘逆’字人亦不知。中间颠倒,先要知‘逆’字妙用。人能知逆,则金木汞铅皆在其中,阴阳乾坤尽行颠倒,而且有等等事件,皆回旋于‘逆’字之内。得药还丹,片晌可期也。

[编辑]

刘言药生之时,李言坤申之理。

无根树,花正新,产在坤方坤是人。摘花戴,采花心,花药层层艳丽春。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值万金。借花名,作花身,句句《敲爻》说得真。

[刘注]新者,本来之物埋没已久,忽而又有之谓。花至于新,光辉复生,如月现于西南坤方纯阴之下,一点微阳吐露,比人之虚室生白,真灵发现,复见本来面目矣。这个本来面目,即我本来不死之真人,有此人则为人,无此人则非人,乃我之秉受于天。得而以为人者是也。但此真人,不轻现露,非可常见,当虚极静笃、万縁俱寂之时,恍惚有象。虚极静笃,即坤纯阴之象,故曰‘产在坤方坤是人’。这个久人已为尘垢掩埋,绝无踪迹,一但现象,便是新花,时不可错,急须下手,摘之采之,以为我有。摘花戴者,摘此真人之花也。采花心者,采此真人之心也。渐摘渐采,由少而多,积厚流光,真灵不昧,则花蕊层层,万理昭彰,随心走去,头头是道。其艳丽如春日,阳气遍地,处处花开矣。但此花人人俱有,人人俱见,人人不达,每多当面错过。若有达之者,超凡入圣刹那间耳,故曰‘一诀天机值万金’。仙翁慈悲,借花之名,作花之身,即有形无,句句敲爻,分说先天之旨,盖欲人人成道,个个作仙。奈何时人不达此花中之理,而犹有以御女闺丹妄猜妄作者,虽仙翁亦无如之何也。可不叹诸!

【李解】悟元讲‘人’字是本来面目,是曾见过此人者,故不觉语长心重,达已达人,慈悲切矣。但‘坤是人’的‘是’字,尚未醒露。原夫花以比人,人即借花为喩。‘花正新’者,如人到归根处,致虚守静,观彼一阳来复,不觉春色又新矣。这花在坤方发现,即坤见花,即花见人,花生处即人生处,故曰坤是人也。丹法种铅于金乡,播汞于火地。金火位乎西南,西南得朋,金火合处,正在坤方之上,此人乃金身火体,一片纯阳,吾人真气是也,一曰‘真情’。惚兮恍兮,其中有象,𤍠如火,艳如花,花气薰人,浓似酒,得之所以如醉也。此时也,吾即摘而戴之,时不可过也。吾更采取其心,直须吞尽也。由花及蕊,透入层层,真个是艳丽春宫。时人知其外而不知其中,必不达花中妙理。花中妙理,纯是天机。天机流露一诀,能值万金。此中四五六七句,皆吕祖《敲爻》歌语。丰翁云:‘吕祖以人身借花之名,以花身作人之身。我句句用《敲爻》语,极说得真切有味也。’

[编辑]

刘言乘时采取李言临炉定静

无根树,花正繁,美貌娇容赛粉团。防猿马,劣更顽,挂起娘生铁面颜。提出青龙真宝剑,摘尽墙头朵朵。鲜趁风帆,满载还,怎肯空行过宝山?

‘墙头’作‘琼花’,‘琼花’作‘墙头’,吾皆见过。此注作‘墙头’讲有味,故从之。

[刘注]先天真灵发。焕,一本万殊。随时玩象,无物不在,花甚繁也。当其正繁,英华毕露,精神外用,易于争奇好胜,卖弄风流,故曰‘美貌娇容赛粉团’。于斯时也,须要防危虑险,牢拴猿马,挂起娘生铁面,提著青龙宝剑,对景忘情,摘尽墙头方露之花,不使些子逐于色相,耗散真气也。娘生面颜者,即无识无知之铁面;青龙宝剑者,即不染不著之真性。娘生铁面即是青龙宝剑,两者同出而异名。以体言,为娘生铁面;以用言,为青龙宝剑。铁面者定体也,宝剑者慧器也。定以用慧,慧以成定,定慧相需,体用不离。先天真灵,即色即空,常应常静,无渗无漏,是谓摘尽墙头朵朵鲜也。墙头朵鲜,是方出墙而未离墙头,真气未散之时,于此而摘取之,绝无滓质,纯是天真。渐生渐采,渐摘渐收,必摘至于无所摘而后已。噫!大药难遇,大法难逢,幸而遇逢,时不可错。乘此风帆,急须摘取鲜花,满载而还。怎肯空过宝山,自贻后悔也。

【李解】繁,即盛满时也。美貌娇容,比先天一气,即仙翁《五更道情》所谓‘群阴尽,艳阳期,一枝春色金花丽’是也。赛粉团者,药生之时,即花魔赛美之时,古仙云:‘先天发现,药魔易’,起若非炼已纯熟,见美不动,谁能得金花于半刻哉?故曰:‘防猿马,劣更顽’,即《一枝花》道情所谓‘娇夭体态,十指纤纤,引不动我意马心猿’者也。挂起娘生铁面颜,挐出定力,‘正教他,也无些儿转动’也。提出青龙真宝剑,摘尽墙头朵朵鲜,与‘退群魔,怒提起锋铓慧剑,敢采他,出墙花儿朵朵新鲜’同一义也。悟元以铁面为定,宝剑为慧,真是知音,但定慧二者,非从炼已得来,则定非真定,慧非真慧,不可取用于临事也。《一枝花》云:‘时时防意马,刻刻锁心猿,昼夜不眠,炼已功无间’,宜须炼到那‘俺是个清净海,一尘不染’,方是真定,‘俺是个夜明珠,空里长悬’,方是真定。墙头者,花已出墙而犹在墙,这叫做出墙花儿。火最清,候最真,非得师传人不解,非系过来人不知。若晓得花枝出墙时,即行采来,便是仙家手段。摘尽者,一口吸尽,吞入我家,非言渐摘渐收也。渐摘渐收,乃温养抽添之事,尚在后头一著。趁风帆,满载还,四候合丹,急起河车,运回矣。怎肯空行过宝山?宝山乃先天生处。○丹法炼时,为药采时,为药养时,则为火,然有药则有火,但非温养之火耳。此章注采药解为正。

[编辑]

刘言进退阴阳,李言温养还丹。

无根树,花正飞,卸了重开有定期。铅花现,癸尽时,依旧西园花满枝。对月才经收拾去,又向朝阳补衲衣。这玄机,世罕知,须共神仙仔细推。

悟元注本‘又向’作‘旋趁’,字异而意同也。惟‘才经’作‘残经’,作人心私欲解。‘收拾’所以退阴贼也,未免误中误。

[刘注]人之精神衰败,真灵耗散,如花之飞扬谢落矣。然花谢落犹有重开之期,人衰败亦有返还之返道。还之道为何道?即阴中复阳,已谢重开之道。铅花者,道心真知之光辉,癸水者,人心客气之私欲。铅花发现,道心不昧,癸水消尽,人心常静。道心不昧,人心常静,依旧真灵无亏无损,本来圆成之物复见于此,是花已谢而重开满枝矣。因其癸水要尽,故‘对月残经收拾去’,因其铅花要现,故‘旋趁朝阳补衲衣’。人心之私欲,如外来之客气,如月之残经;道心之真知,乃本来之正气,如日之阳光。对月而残经收拾,扫去人心之私欲,所以退阴也;朝阳而旋补衲衣,渐添道心之真知,所以进阳也。退阴退至于阴气绝无,方是残经收拾了;进阳进至于阳气纯全,方是衲衣补完成。阴尽阳纯,还元返本,本来面目全现。谢了重开,岂虚语哉?这个‘谢了重开’之天机,世人罕知。若欲知之,须共神仙推究原始要终,方能知也。

【李解】悟元所注,其理甚佳,然非此章本义。按此就还丹温养言。飞,上下也,乃朝进阳火、暮退阴符之意。卸了者,还丹得叶落归根,正指复命也。复命之后,又取外炉金水,抽铅添汞,温养灵胎,《悟真》谓‘外炉增减要施功’,《参同》谓‘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丰翁谓‘遇子午,专行火候,逢卯酉,沐浴金丹’是也,故曰‘重开有定期’。重开之物,即下文西园花枝也。铅花现,癸尽时者,还丹大药,铅生癸后,铅生则采之,金逢望远则不堪尝,惟于五千四十八日癸水初潮之后,斟酌用功,擒住首经至宝,乃为上上。癸生为十四,癸尽为十五,一片阳光,正此时也。以人身言,无非大静中之大动耳。采而吞之,遂成还丹,但大丹到手,外铅复生,丹家必取为温养之用,故曰‘依旧西园花满枝’云云。‘对月才经收拾去’,抽铅也;又向‘朝阳补衲衣’,添汞也。收拾之法,须明月之晦朔,故以对月为言;补衣之法,须用日之朝暮,故以朝阳为喻。此玄家微意也。这等玄微,世间罕有知者,如欲知之,须共得道神仙仔细推求,庶几不谬耳。

[编辑]

刘言偃月炉李言天上宝

无根树,花正开。偃月炉中摘下来。延年夀,减病灾,好结良朋备法财。从兹可成天上宝,一任群迷笑我呆。劝贤才,休卖乖,不遇明师莫强猜。

[刘注]先天真灵之宝,无形无象,无方无所,从何而采,以结还丹?然虽无形无象,无方无所,亦有花开之时。当开之后,恍惚中有象,杳冥内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法象如偃月。俗工家不知古人取象之意,或指为两肾中间,或指为眉间明堂,或指为肉团顽心,更有作俑魔头指为妇人产门,大错大错!夫所为偃月者,偃仰之月也。天上之月,每月初三,西南坤地黑体之下,现出蛾眉之光,●其光偃仰,故名偃月。在卦为纯阴之下,微阳渐生䷗,为复,在人为静极,又动虚室生白,天地之心萌动,此心内含一点先天祖气,从黑暗之处微露端倪,有象偃月之光。因这其一点祖气,为天地之根,为五行之本,能以造仙佛,能以作圣贤,能以固性命,又号为偃月炉。这个天地之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难逢难遇。幸而偶逢,时不可错,急须下手摘来,谨封牢藏,勿令渗漏,可以延年夀,可以减病灾。但此延年夀、减病灾之事,非有大功大行者不能行,非有大志大力者不能作,必须外结良缘以修德,内备法财以用诚,乃能感动皇极而得天宝。法财者,非凡间之财,乃法中之财,即专心致志,真履实践,一念不回之善财。上阳真人云:‘天或有违,当以法财精诚求之。盖欲求天宝,须尽人事,人事不尽,是无法财。无法财而妄想天宝,难矣。’欲求天宝者,可不先备法财乎?天宝非别物,即真灵炼成之金丹,亦即天地之心复全之还丹。曰真灵,曰天地之心者,以未修炼言也;曰天宝,曰金丹者,以修炼成熟言也。天宝既得,万有皆空,根尘俱化,入于不识不知、无人无我之境,一任群迷笑我呆矣。这个呆事,须要明师口传心授,非可强猜而知。仙翁云:‘劝贤才,休卖乖,不遇明师莫强猜。’其提醒后人者,多矣。

【李解】开,言玉蕊初生也。偃月炉在人身中,无定所,亦无定时,因其阳气初动,静中有光,故以晦极生明之。新月比之。此月在天,有庚方,有初三,皆有时地可指。若在人身,则现处即庚方,现时即初三,不可预定也。偃月何形?刘图是也[~󰔋]。偃兼仰言,九分黑一分白,黑中见白,阳气初生,故现白光于上而为偃月。今人所言者,有如此形[~󰔋],是仰月非偃月也。何以云摘下来乎?其言摘下者,以其气在空中也。丹家见此一线白光,亦不可轻起河车,惟宜以淡泊之神,冲和之意,从气生处采之,故曰‘偃月炉中摘下来’。神气相合之际,俄而阳光大现,有如十五圆形[~󰔋],是为中秋月,是为气足潮生,方行驱之黄道,送之黄庭,由是则年夀可延,病灾可减矣。良朋法财者,同心好道之士,肯出善财为人护法,助人成道者也。悟元《修真》辨及此章注解,仍以发财为身中之物,此盖矫贪之论也。平心言之,法财有二:一内法财,真金也;一外法财,假宝也。借假修真,确不可少,但不宜格外贪取耳。至于天宝炼成,装憨卖痴,抱璞怀玉,群迷笑我为呆子,俱可一槪任之矣。然炼天宝者,岂易言哉!非遇明师不知也。

[编辑]

刘言还丹成熟,李言还丹入山。

无根树,花正圆,结果收成滋味全。如朱橘,似弹丸,护守堤防莫放闲。学些草木收头法,复命归根返本原。选灵地,结道庵,会合先天了大还。

[刘注]真灵之宝,去者复来,旧者仍新,无伤无损,依然本来原物,是花之圆也。圆之云者,言其结果收成滋味全也。夫金丹成就,五行攒簇,四象和合,仁、义、礼、智、信混成一理,精、神、魂、魄、意归于一气,更得符火烹煎成熟,化为纯阳之物,活活泼泼其赤如朱橘,其圆如弹丸。当斯时也,守护堤防,十二时中不得放闲,韬光养晦,学些草木收头之法,复命归根,返于本源,以待静极又动,会合先天,以了大还丹之事。此言还丹成就,再追大丹之功也。盖还丹只完的当年本有原物,乃超凡之事,吕祖所谓‘三铅只得一铅就,金菓仙芽未现形’者是也。大丹是从还丹又做向上事业,乃入圣之事,吕祖所谓‘再安炉,重立鼎,跨虎乘龙离凡景’者是也。若只修还丹,不再造大丹,只了得初乘之道,不过是一个完全人耳,焉能入于圣人之域哉!所谓选灵地,结道庵者,非外之灵地、道庵,乃内之灵地、道庵。修道至于归根复命,还丹事毕,温之养之,神气充足,则丹灵矣,是谓灵丹。从此灵地再安炉,重立鼎,是谓结道庵。曰选灵地者,等候一阳生也。一阳生,乃先天中静极而动之阳,非若还丹乃后天中所生先天之阳也。虽皆先天,但有先后之别耳。欲了大还丹,非会合先天中之阳不能成功,故曰‘会合先天了大还。’大丹成就,方入圣基,若大丹未成,只是半涂事业,非修道之全功。释典云:‘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即此了大还之谓乎?

【李解】圆,指还丹,有性情团圆之意也。其法,功在致虚守静,观彼庚方月生,喻如阳气初动,即运己汞迎之,外触内激而有象,内触外感而有灵,如磁吸铁收入丹田,还外丹也。此法至简至易,故古仙云:‘不出半个时辰,立得成就。’夫丹有二品,而分之则有三乘。三乘丹法皆采铅花,皆称还丹,但有大小、先后之不同耳。一曰初乘,名为结丹,又名玉液还丹,后天中返先天,去癸取壬,而以玉液培之,圆成内丹,此尽性之学,人仙也。一曰上乘,则号还丹,又曰七返,以后天所返之先天,种出先天,立为丹母,此立命之学,地仙也。曰一大乘,名为九转大还丹,其药以十五夜月圆为喻,先天中先天,火到即行,化为白液,吞归腹内,凝而至坚,是为金液还丹,至灵至妙,成圣成真,此性命归了之学,天仙也。花正圆者,即以上乘丹基言之,也算结了一果,收了一成,然其炼铅之法,二物相吞,五行皆备,此之谓滋味全也。是丹也,虽非大乘之丹,然亦赤洒洒有如朱橘,圆陀陀宛似弹丸。功夫至此,必须默默照顾,绵绵若存,否则怀抱不亲,易于走失,故当护守堤防,莫放闲焉。学些草木收头法,《易》所谓‘以此洗心,退藏于密’也。复命归根返本原,《契》所谓‘白里真居,方圆径寸’也。选灵地,结道庵,悟元谓灵地、道庵在人身中,然亦有内外二用:内边灵地、道庵,必求灵台清净,神气冲和,而以道人之心太平庵结于其中;外边灵地、道庵,必求灵山福地,嚣尘不扰,而以道人之白云茆庵结乎其内。如是则心迹双清,真力弥满,铅中产阳,会之合之,道成九转大还,则圣功了当矣。

[编辑]

刘言真一之气,李言交媾之所。

无根树,花正亨,说到无根却有根。三才窍,二五精,天地交时万物生。日月交时寒暑顺,男女交时孕始成。甚分明,说与君,犹恐相逢认不真。

[刘注]先天真灵之宝,具众理,应万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无处有碍,无往不利,是花之亨也。花既亨,是树虽无根,而花却有根。其根为何根?乃生天生地生人三才之窍,阴阳五行妙合二五之精。因其是三才之窍、二五之精,先天而生乎阴阳,后天而藏于阴阳,一气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成一气,故天地阴阳上下相交,合为一气而万物生,日月阴阳来往相交,合为一气而寒暑顺,男女阴阳彼此相交,而孕始成。观于天地、日月、男女,一阴一阳相交方有造化可知,性命之道,非阴阳相交合一不能完成。是一气者,即性命之根,生死之窍。有此一窍,则阴阳相交而生;无此一气,则阴阳相背而死。人之生死,只在此一气存亡之间耳。但人不知此一气是何物件?存于何处?或疑此气为呼吸之气,或搬运上升下降于黄庭,或聚气于丹田,或聚气于眉间,或聚气于天谷,或聚气于脑后,种种不绝,千奇百怪,终落空亡。殊不知,先天真一之气,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圣人以实而形虚,以有而形无。实而有者,真阴真阳;虚而无者,二八两弦之气。两者相形,一气居中,凝结成丹,此乃虚空中事业。何得以有形有象之物猜之?又何得以有方有所之窍作之哉?仙翁以其人皆不识此一气故,以三才窍、二五精示之,又以天地、日月、男女相交示之,分明将一气与人指出,偶恐人遇此一气当面认不真耳。悟元斗胆避不罪谴,今再为仙翁传神写意分明说与大众。要知先天真一之气,不是别物,即是一点真灵之气。因其此气刚健中正,故谓真一;因其此气易知简能,故谓真灵。一真灵真绝无滓质,故谓先天之物。真一也、真灵也,同出异名,非有两物。不知有人认得真否?

【李解】亨,通达也。一气通达,即从下文‘交’字中出来。夫花生于树,树生于根,根生于无,是无根却有根也。无根之根,即生天、生地、生人之根。此根乃虚无一窍,故称为三才窍,此窍为交精之所,故曰三才窍、二五精。二五者,天五为一五,地十又一五。二五即二土也,二土合而刀圭成焉。泥丸云:‘玄关一窍,无人识此是刀圭’,甚奇绝。盖二五交精之地,即产药之渊源也,大修行人于此虚无一窍,知其为交媾之所,必能使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交之为用,大矣哉!以故天地交则万物生,日月交则寒暑顺,男女交则孕始成,此皆交媾之证也。此其理甚是分明,人人易晓,却人人不晓。仙师广大慈悲,说与君听。只要在二八相逢之处,将两气合成一团,斯大药可生也。但恐龙虎相逢,吐出两弦之气,炼丹人认不真耳。

[编辑]

刘言金精开旺,李言认取金精。

无根树,花正佳,对景忘情玩月华。金精旺,耀眼花,莫在园中错拣瓜。五金八石皆为假,万草千方总是差。金虾蟆,玉老鸦,认得真时是作家。

悟元注本:对景忘情,作月月开时。

[刘注]先天灵宝,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其花最佳。当正佳之时,如月华开放,金精旺盛,而人宜玩之不可当面错过也。月月开者,应时而开,非时不开,按月定期,动静有常,丝毫不爽也。金精者,金之精明,在月则谓月华,在人则谓真精。真精者,真灵之精,无时有昧,故以月华、金精喻之。真灵人不易知,观于月与金之真而可知,真灵人不易见,观于月之华、金之精而即见。凡物之精华,久而有坏,惟月华月月开放,金精万年不减。月华、金精如是,人之真精亦如是。但真精有时不精者,因后天阴气蔽之,而其本体未尝泯灭也。金精旺,即是真精旺,真精正旺,明照世界,气充宇宙,白雪飞空,黄芽满地,金光耀眼,左之右之,无不是花矣。但此真精,无形无象,非色非空,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守,只可神会不可口言,虽是明明朗朗,现现成成,人人常见,人人不识,最难认真。修道者须要极深研几,真知灼见,可方下手,不得认假为真,似是而非,却在园中错拣瓜也。彼世间盲修瞎炼之辈,或疑金精为有形有象之物,而遂炼五金八石,服万草千方,与我非类,焉能结丹接命,岂不大差乎?虾蟆为水中之物属阴,虾蟆而云金,为阴中之阳,黑中之白,我之真知是也,老鸦为上飞之物属阳,老鸦而云玉,为阳中之阴、雄中之雌,我之灵知是也。真知灵知,方是我同类之物,方是我性命之宝。取此二物合而成丹,真而至灵,灵而至真,真灵不散,浑然天理,不色不空,不生不灭。所谓月华者即此,所谓金精者即此。月华开,金精旺,岂有不长生者哉!但人多认不得真知灵知是何物件,若有认得真者,便是修道老作家,未有不成道者。噫!金丹之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认得真者有几人哉!

【李解】佳者,美也。美,金花之称也。丹家以真铅为美金花,《参同》云:‘铅体外黑,内怀金花’,兹于黑铅之中,取出白金,以朱汞配之,产出先天一气,此正是美金花也。返之于己便成还丹,但还丹必先炼己,炼己纯则还丹易。对景忘情者,炼己纯熟之后,一切美景毫不动情,只贪玩这点真气。这点真气,名为月华。何又名为月华?盖以月之圆,可以测气之候也。《悟真》云:‘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此与玩月华同一法眼。夫月自初三而生,陆仙比之气嫩,月至十五而满,陆仙比之气足,气足则金精壮盛。金精者,月华中发现之物,同出异名,旺则黄芽满鼎,白雪弥空,慧眼观之,照耀如花,丹士以通天剑取来,及时进火制成还丹,惟此花而已矣。切莫丢了真花,反在园中拣那假瓜,以致叹其错误也。非特拣瓜为错,即五金八石亦皆假而不真,万草千方总属差而不是。欲求不假不差者,惟此金精而已矣。这金精从何处生来?你看那金虾蟆、玉老鸦,即是生来之处。虾蟆为水中阴物,名之曰金,则坎中真阳也;老鸦为天上阳物,名之曰玉,则离中真阴也。真阴与真阳交感,生出两弦之气,又以两弦之气,生出真一之气。月华也,金精也,皆此物也,但要人认得真耳。如其认得真时,即是明通火候辨铅的老作家。

[编辑]

刘言采取药物,李言攀折黄花。

无根树,花正多,遍地开时隔爱河。难攀折,怎奈何,步步行行龙虎窝。采得黄花归洞去,紫府题名永不磨。笑呵呵,白云阿,准备天梯上大罗。悟元本爱作碍差。

[刘注]宇宙之间,俱是道气充塞。凡真灵光照之处,即是有花之处,其花甚多,遍地开矣。无如遍地花开,而人当面不识,如河之阻碍,虽欲攀折最难攀折,亦莫奈何也。其难攀折者,以其举世之人皆为名利所牵,为恩爱所绊,弃真认假,以苦为乐,步步走的龙虎凶险之地,与性命之道相违,故难攀折耳。若是勇猛丈夫、决烈男子,直下脱缷世縁,求师口诀,借假修真,于众花中拣采至中至正之黄花,归于洞中温养成丹,延年益夀,则紫府题名,永不磨灭矣。黄花即色正中央戊已乡之黄花,花正中正,纯是生机,并无杂气,生机归洞,四时长春,如居于白云窝中,逍遥自在,别有天地非人间,岂不呵呵大笑,自知快乐乎?到此地位,还丹已得,再安炉,重立鼎,做向上之事,准备天梯,而作大罗天仙矣。

【李解】先天本来之物,贤不加增,愚,不加减,人人皆有,个个皆生,花正多也,特为爱河所阻,致使本来湮没,纵然遍地花开,其如爱河之相隔何哉!爱河者,后天欲界之人心,能阻先天之道心,道心既阻,则欲攀折仙花难矣。为今之计,怎奈之何?仙师为学者吿曰:除非步步寻求,行行探访,走了一重山,又度一重水,直入龙虎之窝,庶可见其本来也。这龙从火里出,这虎向水中生,能从后天中吐出先天之气。龙藏于阴,虎藏于阳,阴阳交媾生出龙虎,龙虎交媾生出金花。这金花在西南坤方,坤土色黄,其花亦是黄花。人能采得黄花,挐回洞去,结成金丹,则紫府题名永不磨矣。笑呵呵,深造自得也。白云阿,居安资深也。如欲竿头重进,至于天仙,非再安炉鼎,高架天梯,不能做大罗天仙。欲做天仙者,由此而准备天梯可也。

[编辑]

刘言阴中生阳,李言鼎中产药。

无根树,花正香,铅鼎温温现宝光。金桥上,望曲江,月里分明见太阳。吞服乌肝并兔髓,换尽尘埃旧肚肠。名利场,恩爱乡,再不回头空自忙。

[刘注]先天真灵,众美毕集,万善同归,其气最香。当其正香之时,即铅鼎温温现宝光之时。铅鼎者,真知也。以其真知,能以去旧取新,能以修仙成真,故谓铅鼎。宝者,即真灵之宝,真灵非真知不现,盖真知具有道心,道心内含先天真一之气,是谓真灵。铅鼎温温,是刚柔相当,不偏不倚,而鼎立矣。鼎立则道心发现,道心发现则真灵之光渐生,是谓现宝光。金桥者,金也。曲江者,水也。上金桥而望曲江,水中有金之象。水中有金,阴中生阳,即是月里见太阳,亦是铅鼎温温现宝光也。铅鼎光现,阴阳合德,神气相御乘时,故入造化窝中,令其住而不令其去,是谓吞服乌肝并兔髓。乌肝色青,日精也,象灵知之灵性;兔髓色白,月华也,象真知之真情。吞服乌肝并兔髓,则性不离情,情不离性,真而至灵,灵而至真,性情如一,真灵不昧,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一切后天积聚泻去,道心常存,人心永灭,换尽尘埃旧肚肠矣。肚肠换过,万事皆空,名利恩爱,何恋之乎!

【李解】香乃不闻不臭之香,至清至洁之香,即先天初现,不染于后天时也。铅鼎者,外鼎也。造铅之法,必立外鼎于西南,名曰坤乡,又曰坤母。母体本虚,必资干父日精,方能产铅。日精者,龙汞也即下文乌肝。龙为长子,子代父体,投入母怀,则气精交感,先天真铅之鼎于此而立。锺祖云:‘太阳移在月明中’,此即立鼎之法也。下文云:‘月里分明见太阳’,即此温温之时也。铅鼎温温,则宝光现矣。宝光者,宝命之光,此光发现,正为先天之气,白象从眉眼上映出,吕祖曰:‘温温铅鼎,光透帘帷’,又曰:‘审眉端有朕兆’,同此景也。金桥者,鹊下桥也,在西南路上,为金气照耀之所。曲江者,气绕鹊桥,光印西南也。昔人注吕祖‘曲江上月华莹净’之句,指曲江为小肠十二曲,误入魔道矣。又有指为口鼻之间者,其入魔道尤甚。惟陈泥丸先生云:‘西南路上月华明,大药还从此处生。记得古人诗一句,曲江之上鹊桥横。’深为得旨。何也?西南属坤,坤为腹,宝光现处月华正明,月华明处金气正出,故于金桥之上望见曲江,江上有月,正照金桥也。月华朗耀,阴中阳生,故曰月里分明见太阳。太阳者,日也,日中阳乌,日之精也。吞服乌肝者,饵东方之日精,并服兔髓者,食西方之月华。精华合服,大药乃生,日月并吞,金丹具体,故曰吞服乌肝并兔髓,换尽尘埃旧肚肠矣。又何有恩爱名利,扰我清心,再为之回头思想,终日空忙也哉!

[编辑]

刘言临炉下功,李言温养功夫。

无根树,花正鲜,符火相煎汞与铅。临炉际,景现前,采取全凭度法船。匠手高强牢把舵,一任洪波海底翻。过三关,透泥丸,早把通身九窍穿。

[刘注]真爱之宝,尘垢退尽,至清至净,花岂不鲜乎?然其所以鲜者,全赖符火相煎,铅汞之功夫。真灵者,真知、灵知之体;真知、灵知乃真灵之用。真灵分而为真知、灵知,真知灵知合而为真灵。烹煎真知之铅、灵知之汞,即烹煎真灵也。烹煎者,以真知而制灵知,以灵知而顺真知,真知、灵知凝结,复成真灵之宝,其花之鲜,言语难形容矣。但真灵易结,火候最难。紫阳翁云:‘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特以金丹之道,采药有时,炼药有法,若不知时,不知法,虽大药在望,不为我有,故临炉下功之际,恍惚中有象,杳冥内有精,一点真灵之光,从虚无中透出,似有似无,非色非空,景象现前,此大药发生之时也。此时即有三尸六贼、五蕴七情诸般之幻景,亦现于前,必须稳驾法船,牢把舵楫,对景忘情,一任海底翻波起浪,不动不摇。如是用功,渐采渐炼,扶阳抑阴,愈久愈力,功夫到日,自然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过此三关,泥丸风生,法相现露,而周身九窍之阴气,亦皆化矣。三关非工家尾闾、夹脊之说,乃炼精、炼气、炼神之三关。炼精化为气初关,炼气化神为中关,炼神化虚为上关,过此三关,神合太虚,出入无碍,是谓透泥丸,盖泥丸宫为藏神之所也。周身九窍方著幻身上说,过三关上泥丸,法身成就,而幻身百脉九窍,阴气化为阳气,亦皆窍窍光明,即百万四千毫毛,亦化为护法神也。学者不可以辞害意也。

【李解】此章以温养言。悟元谓过三关、透泥丸、穿九窍,非工家尾闾、夹脊之说,乃经三炼之后,神合其虚,出入无碍,能使幻身九窍,窍窍光明。其说可也,但上头数句,若不就温养时言,则入室还丹、温养脱胎,尽杂于一词之中,似非仙师逐段指点本意,今但以温养言之。鲜者,鲜明也,温养功深,日新月盛之象。符火者,屯蒙值事,朝进阳火,暮退阴符也。夫子时阳生,进火宜子,至于朝则寅时矣。不于子而于寅者,火生在寅,阳气发旺,故于此时进火;午时阴生也,退符宜午,至于暮则戌时矣,不于午而于戌者,火库居戌,阴气主藏,故于此时退符。退符所以添汞也,进火所以抽铅也,以铅制汞,以汞含铅,铅日减而汞日增,故曰‘符火相煎汞与铅’。临炉者,以临外炉言,非入室临炉时也。入室炼铅,必用鼎器,至于温养,则用炉而不用鼎也。然炉有外炉,亦有内炉,紫阳云:‘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此即内炉也;又曰:‘外炉增减要勤功,绝妙无过真种’,此即外炉也。临炉之际,美景现前,此不是宝光现前,亦不是幻景当前,乃内炉文火、外炉武火也。文武烹煎,渐采渐取,渐取渐添,温养时有不可间断功夫,全要法船匠手,不为风波所,动扰我元功,然后法船广运,往来不绝,如达摩之载金过海,直超彼岸矣。故曰‘采取全凭度法船,匠手高强牢把舵,一任洪波海底翻’云云。末三句刘注已明,兹不复解。

[编辑]

刘言认取真铅,李言一味真铅。

无根树,花正浓,认取真铅正祖宗。精气神,一鼎烹,女转成男老变童。欲向西方擒白虎,先往东家伏青龙。类相同,好用功,外药通时内药通。

悟元注本‘浓’作‘秾’、‘擒’作‘牵’、‘方’作‘园’,皆无异也。

[刘注]秾者,秾盛广多也。花正秾盛,其间即有美恶、偏正相杂,须得真正仙花,方可采取而用。真正仙花为何花?即真铅也。真铅即真知之真情,乃真灵之发现,以其真知外阳内阴,外黑内白,故谓真铅,又谓水中金,又谓水乡铅,又名月中华,其名多端,皆象此真知之一物也。惟此真知,内含先天真一之始气,乃阴阳之本,五行之根,仙佛之种,圣贤之脉,为修道者之正祖宗。认得祖宗,取归我家,敬之奉之,须臾不离,则精气神三者自然聚于一鼎,无庸勉强。盖以其父归之,其子焉往?更加符火烹炼之功,虽女可以转男,虽老可以变童。女转男者,非形体转男,盖女子纯阴修炼成道,化阴成阳,亦同男子。老变童者,非面容变童,盖老者气枯,修炼成道,返本还元,亦如童子。但女转成男、老变为童之道,虽是认取真铅、真知,还要先能炼己。若炼己不熟,真知不来,虽来而亦不留,故曰‘欲向西园牵白虎,先往东家伏青龙。’。白虎属西方金,喻真情也;青龙属东方木,喻真性也。真情、真性本来一家,何待牵伏?因其交于后天,真中杂假,真情变为假情,恩中带杀,如虎出穴,奔西伤人,不为我有,而反依居他家矣。真情既变为假情,于真是性有昧亦化而为假性。假者用事,真者退位,性情不和,如龙东虎西,两不见面矣。若欲复真,必先去假;若欲牵情,必先调性。调性之功,乃炼己之功。炼己者,炼其气质之性也。气质之性化,则真性自现,真性现则不动不摇,而真情亦露,真情露则假情不起,可以牵回白虎与青龙配合,情性相恋矣。白虎即真铅祖宗,同出异名,以其真知刚强不屈,故谓白虎,以其真知柔中藏刚,故谓真铅。牵白虎即是取真铅,牵之云者,非有强制,乃不牵之牵,性定自然情归,特以同类者相从,阴阳内外有感应之道也。性主处内属阴,内药也;情主营外属阳,外药也。阴阳原是一气,性情固是同根,内药能通,外药未有不通,内外相通,性求情而情恋性,性情和合,真灵凝结,还丹有象矣。纯阳翁云:‘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紫阳翁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已持心。’此皆言还丹先要炼己也。噫!真铅易取,炼已最难,炼己之功大矣哉!

【李解】浓,言情之浓也。铅乃人之真铅,真铅发现,则其情正浓,只要认得真,取得来,则金丹立就。盖此真铅者,黄中正位之体,大丹之祖宗也。取来制汞,三家相见结婴儿,推而广之,千千百百,子子孙孙,皆自此真铅发脉,故以真铅为祖宗。精气神,一鼎烹,此即铅归汞伏,三家相见之后也。但造真铅者,其有先女转成男、老变为童之妙诀。原夫离宫之火,真精也。坎宫之水,真气也。坎离中间,又有妙土为用,真神也,一曰真意。气精交感,以神主之,则水底金生,火中汞降,又以神执其平衡,调其胜负,猛烹极炼,则火蒸水沸,金亦随水上腾,此即精气神一鼎烹之力也。及其入于离宫,离火为坎水所灭,不飞不走,气得神而住,精得神而凝,铅汞俱死,同归厚土,三姓会合于中宫,炼成一个紫金丹,此又精气神一鼎烹之妙也。当其先东家之子,体寄于西,西方之兑,正为少女,少女代坤母行事,女鼎中现出震男,是女转成男矣。此男号九三郎君,其年甚少,实是木公道父,投身子胎而生者,故木公转号公子,是老变为童矣。这公子骑的白虎,出游西方,甚是勇猛。时有道人见而问之曰:‘你这骑虎的童男,可是木公所化的么?’童男知道人心有正觉,不敢隐瞒,答曰:‘是’。道人遂回头笑曰:‘水乡铅,只一味,崔公之言真也。’今欲呼回童男,须要擒他白虎,白虎乃童男随身元气化的坐骑。你欲往西方擒他白虎,必先往东家伏了青龙。盖白虎者金精也,青龙者木性也,以木交金,则木中火发,火转逼金而回,以金并木,则金中水腾,水转灭火而住。此四者,相异而实相同!异类而实相类。既然同类,故好用我玄功,使其会在一处,由是内迎外合,外归内伏,外药既通内药,内药亦通外药也。此篇只言真铅,不言真汞,盖有铅即有汞,不言汞而汞在其中矣,故曰‘外药通时内药通’。铅也,气也,男也,童也,虎也,皆外药也;精也,女也,老也,龙也,皆内药也。至于神,则在内外精气之间。

[编辑]

刘言采取火候,李言六门火候。

无根树,花正娇,天应星兮地应潮。屠龙剑,缚虎绦,运转天罡斡斗杓。煅炼一炉真日月,扫尽三千六百条。步云霄,任逍遥,罪垢凡尘一笔消。

[刘注]真灵藏于后天,为积习客气掩蔽,花最难发。间或有时而发,一点光辉从虚无中透出,如珠如露,嫩弱秀丽,其象最娇。似开未开,浑沦元,气在天应星之明而不大,在地应土之潮而未湿,星明地湿,皆阳气初动之象。阳气初动,即真灵花嫩时也。当其正娇,易于识神借灵生妄,性乱情移,急须猛烹速炼,杜渐防微,扶阳抑阴,以护命宝。屠龙剑,所以防气性;缚虎绦,所以制妄情。气性不发,则真灵现;妄情不起,则真情生。真性现,真情生,是运转魁罡,斡旋斗杓,转杀为生,变刑成德,可以煅炼一炉真日月矣。日者,阳中有阴之象,喻真性所含之灵知,灵知为雄中之雌,真阴也。月者,阴中有阳之象,喻真所情含之真知,真知为黑中之白,真阳也。煅炼真阴、真阳两位大药,归于一气,凝结成丹,吞而服之,延命却期。此乃最上一层之妙道,非三千六百旁门著空执相事业也。盖以大道成就,步云霄,任逍遥,万般罪垢凡尘皆一笔勾消。彼三千六百旁门,皆在臭皮囊上做作,适以惹罪垢凡尘,焉能消罪垢凡尘哉?

【李解】娇以秀嫩言,一阳初萌之时也。天比上,地比下,阳生之时,眉有上点点星光,昔人谓为天应星,腹中有浩浩潮气,昔人谓为地应潮,药生朕兆,原有如此,良不诬也。悟元以天之星辉,地之潮湿,比阳气初生,不大不润,亦是一解。更有以《入药镜》为言者,天应星指上鹊桥,地应潮指下鹊桥,均有妙理。然吾窃闻之,应星应潮以应月应时言,即星悟月即潮悟时,此正是大还丹要𦂳火候。余摘《参同》数语,以为印证。《参同》云:‘金计十有五,水数亦如之。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馀。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火二与之俱。’此即应星应潮之正义也。金必十五两重者,金准月数,取金精壮盛之意。五千四十八日,天真之气始全,十五两金,能生十五分水,上半月十五日是也。水数与金数相应,即潮数与星数相应。若金水不足,则真水不生,此谓天不应星,地不应潮,何以定铢两乎?若要应星应潮,就以上半月之十五日为定,自朔至望以一日半为一分,两个一日半,三日出庚矣。这才是二分真水,天也应星,地也应潮。若至初五,则是三分,三分不入用;若至初八,则是五分,五分更有馀,均非应星应潮也。必以二分之水,配以二分之火,乃是真应星、真应潮,二者坎水之真信,金初生水,刚到二分时候,水源至清,有气无质,即白虎首经也。虎正吐气,龙以即二分真火迎之,炼为丹本。至于生二分水之金,又必要等至十五,金精始旺,水潮乃生,所谓二七之期,真铅始降,此是应星、应潮也。或者问火何以必须二分?曰:一时功夫,分三符六候,止用一符二候之火,斯龙虎平匀,相吞相㗖。到这时候,必要执剑降龙,拏绦伏虎,运罡斡斗,归于中宫,日月交精,烹之炼之,则正道得矣。我吾山老师还有一讲,更精密醒露,并详述于此。干天为阳,星即天之火精,阳中阴也;坤地为阴,潮即之地水气,阴中阳也。精为火父,气为水母,干父与坤母交,则离火与坎水生焉,故曰:‘天应星,地应潮’。应之云者,彼此相与,感应之机也。《参同》云:‘方诸非星月,焉能得水浆?’可知天光照地,应之以星者,地气承天,即应之以潮也。仙家以天之星喻人心中之火,火即人之性也。性属龙,设有不降,则星飞火散。故当执屠龙之剑以降之,剑比大慧也;以地之潮喻人身中之水水,即人之情也,情即虎,设有不伏,则潮浸水流,故当持缚虎之绦以伏之,绦比大智也。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智慧冥冥,即生妙心,转天罡,斡斗杓者,非妙心不能为力。天罡,北斗也。天罡主生,在乎斗杓,斗杓指处,即有生气。人身妙心,能天运罡之杓,则能转杀为生矣。斗杓回旋,金丹入内,金丹入内,妙心还我。妙心者,不生不灭之真身,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即人身真日月也。欲求妙心,必从后天中返先天,先把外日月交光于外,明火候,知符刻,乃能得之;及其归也,又要以内日月交光于内,昼夜长明,调和养育,则煅炼一炉真日月矣。是为金丹大道之妙谛,七返九还之重玄,扫尽三千六百旁门,可以步云霄,任逍遥,罪垢凡尘一笔消矣。若不明此大道,断无解脱日子,罪垢凡尘日日加增,可不悟哉!

[编辑]

刘言逆用气机,李言善用盗机。

无根树,花正高,海浪滔天月弄潮。银河路,透九霄,槎影横空泊斗梢。摸著织女支机石,踏遍牛郎驾鹊桥。入仙曹,胆气豪,盗得瑶池王母桃。 悟元注本‘泊’作‘干’,‘盗’作‘窃’。

[刘注]先天大道,包罗天地,运行日月,超乎万有,花开甚高,其高如月在天上,光射海底。海浪滔天,水不能溺月之光,而月反能弄水之潮,亦犹人在苦海境遇之中,境遇不能伤其真,而反借境遇以炼真。又如银河路远,直透九霄,人不易渡,然有仙槎横空,斡旋斗梢,即能渡之。昔张骞乘仙槎,渡银河,而见牛女二星相会,此可征也。以理而论,世间亦有仙槎,亦能渡银河,世间仙槎为何物?金丹大道是也。金丹大道,在虚空中作世业,能以转乾坤,逆阴阳,夺造化,超凡入圣,是亦仙槎也。然仙槎之妙,在乎斗梢之运。用斗梢者,北斗第七星瑶光是也,又名天罡。天罡所指处吉,所坐处凶,盖以指处有生气存焉。扭回斗梢,刹那之间,阴阳相合,生机萌芽,绝不费力,故曰:‘摸著织女支机石,踏遍牛郎驾鹊桥’。织女属阴,牛郎属阳,鹊桥为牛女相会之处,摸著机石,踏遍鹊桥,以阴招阳,阳来会阴,阴阳相会,金丹有象。此种道理,尽在波浪里做出,虚空中施为,所以能入仙曹,胆气豪,窃得瑶池王母桃也。瑶池在西王母为老阴,即坤母也。桃者,丹也,即震之一阳也。王母桃即坤中孕震之象,丹在西而窃取归东,则为我家所有,而丹还矣。但此还丹之妙,其妙在乎阴阳相会,阴阳相会之妙,尤在乎大海波中,逆运气机,不动不摇耳。能于大海波中,不动不摇,真是有胆气丈夫,九霄有何不可上?银河有何不可渡?王母蟠桃有何不可窃乎?彼世之习静忘形,仅在寂灭中作事者,焉知有此!

【李解】高指虚空而言。海浪滔天者,即紫阳翁所谓:风浪麤,产玄珠之时也。风起浪涌声震虚空,故曰‘滔天’,而一个玄珠,正如团团秋月,现于海上,故曰‘月弄潮’也。逆挽银河,上透九霄,仿佛张骞乘槎,影横空际,气机于此直达矣。然河槎前行,必先有个指引,方不使水经滥行,不由河道,此斗梢之上,所以为泊系之所也。这‘泊’字,下得最妙,人间泊船乃止宿之意,仙客河槎,则以斗梢为靠,端行直指,势不容泊,其言泊斗梢者,正其不可泊,不得泊,就于斗梢泊之。随斗运转,行中有止,杀里逢生,犹之英雄豪杰,直傥做事,风利不泊,乃是大结局,大兴会之时,不泊胜于泊,泊犹之不泊,斯其为泊斗梢也。织女、牛郎天上阴阳二星,年年七夕相会。织女属阴,机石比汞,牛郎属阳,鹊桥乃牛女相逢之处,即金汞会合之方。上言斗梢,此言女牛,是斗为女牛之媒也。牛郎欲会织女,非斗不能圆成,斗转则牛郎渡河,金与汞合矣。吕祖云:‘进火功夫,牛斗危。’泥丸云:‘妙在尾箕斗女牛’,同此意也。摸著机石,则以汞迎铅,踏遍鹊桥,则铅汞一路,从此天縁有分,志气能伸,可以遇仙曹而胆气豪矣。此何故哉?以其盗得瑶池王母桃耳。悟元以瑶池在西王母,为坤母桃,即坤中孕震之象,丹在西,而窃取归东以成还丹,其注明矣,但‘窃’字不及‘盗’字现成。东方盗桃一也,坎卦为盗二也。东方盗桃,恰往西方取;金坎卦为盗,恰向水底求铅。盗之为义,妙也哉!

十九又[编辑]

刘言阴阳搏结,李言化生玄珠。

无根树,花正双,龙虎登坛战一场。铅投汞,配阴阳,法象玄珠无价偿。此是家园真种子,返老还童夀命长。上天堂,极乐方,免得轮回见阎王。

[刘注]金丹乃阴阳二气相激而成象,是花须成双而后有用也。阴阳者,一龙一虎也,一一铅汞也。龙为真性,汞为灵知,又为元神,俱属阴;虎为真情,铅为真知,又为元精,俱属阳。龙虎战者,性情抟聚也。铅投汞者,精神凝结也。性情抟聚,精神凝结,阴阳相配,一气混合,真灵圆明,法身有象,圆陀陀,光灼灼,如一粒玄珠,为无价之宝矣。此宝非外来之物,乃我家园之真种子,本来原有,因交后天,迷失无踪。今得阴阳调和,无而复有,去而复来,种于家园,本立道生,生生不息,返老还童,延夀无穷,上于天堂极乐之方,可免轮回之苦矣。

【李解】双者,两弦之气也。两弦之气合,则龙虎登坛,相吞相㗖。战即吞㗖之意。一场大战,龙虎平匀,虎战龙则以铅投汞,龙战虎则以阴配阳,阳铅与阴汞交,斯无价宝生矣。《悟真》云:‘虎跃龙腾风浪麤,中央正位产玄珠。’玄珠乃先天一气,仙佛本原,吾家真种,而非外物。因为后天所掩,久不现象。今在龙虎坛中,阴汞阳铅结为真夫妇,遂从后天坎离之内返出先天,故曰‘法象玄珠无价偿’。从此家园真种子,得之者返老还童,延生益夀,上天堂,登极乐,免得轮回见阎王也。此言龙虎阴阳相战、相配之法,须于‘花正娇’一章注内觅其火候可也。

[编辑]

刘言一时还丹,李言还丹温养。

无根树,花正奇,月里栽培片晌时。拏云手,步云梯,采取先天第一枝。饮酒戴花神气爽,笑煞仙翁醉似泥。托心知,谨护持,惟恐炉中火候飞。

[刘注]先天真灵,无而能有,缺而能圆,花甚奇也。然正所以奇者,先天为后天掩蔽,杳然无踪,若欲栽培,片晌之间即能回春。回春之妙,要采取先天第一枝之花。第一枝是生物之祖气,乃生天、生地、生人之灵根,不落于形象,不落于空亡,含而为真空,发而为妙有,至中至正,至精至粹恍,惚杳冥,如露如电。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守。有心求之,则著于相;无心守之,则著于空。是在乎性定情忘,回光返照,虚极静笃,不采而采,不取而取,自然先天真一气之自虚无中来,凝而为黍米之珠,内外光明,如戴仙花,神气爽畅,如饮仙酒。戴花饮酒,乐在其中,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如入于醉乡矣。当斯时也,还丹已结,复见娘生面目,无用外炉加减,急须内炉温养,神明默运,谨守护持,一意不散,时防火候差池也。心知者,非外心知之人,乃内自知之心。火候缓急,心自知之,心知而不昧心,自然火候不差,金丹成熟也。

【李解】奇者,令人不测也。不惟人不能测,即阴阳亦不能测。若是能测,则阴阳不会杂入杳冥,何以栽培先天乎?月里栽培者,三日出庚,药材新嫩,就在这庚方月内栽培金花,必以二分火配二分水,混沌片时,而后有先天第一枝鼎内生出。此片晌功夫也。片晌之间,先天第一枝果然发现,妙心主事,即时逆转天罡,回翔云汉,此即拏云之手,步云之梯,采取先天第一枝也。饮酒者,饮此第一仙酒,先天化白液矣。戴花者,戴此第一仙花,先天回阳春矣。花即是酒,酒即是花,饮之戴之,酒是良朋花是伴,令人神气冲和,浑浑如醉,故曰‘饮酒戴花神气爽,笑煞仙翁醉似泥’。心知者,同心也,即自已妙心也。谨护持者,以妙心看火候也。但护持有数件,炉火有两端。火候未足,则屯蒙抽添以护之,须用外炉加减;火候已足,则昼夜含光以护之,不用外炉加减。十月数全,九年已过,则真人出顶门矣。否则外炉不该去而急去,则火候未足而丹不大;外炉该去而不去,则火候太过,而丹必伤;内炉不该去而急去,则火候未纯,而丹不灵;内炉该去而不去,则火候如愚,而丹不出。凡此,皆炉中火候有差池也。是所望于心知,精谨护持,乃不致有差池耳。飞即差池之意,○与前‘花正飞’章同看。

[编辑]

刘言调和阴阳,李言得药还丹。

无根树,花正黄,产在中央戊己乡。东家女,西舍郎,配合夫妻入洞房。黄婆劝饮醍醐酒,每日醺蒸醉一场。这仙方,返魂浆,起死回生是药王。

悟元注本‘产在’作‘色正’

[刘注]黄者,中央戊己之正色。戊为阳土主动,已为阴土主静。戊己居中,相合为真信,又谓真意。花色正黄,则真灵入于中央正位矣。然真灵中正,非性情如一不能。东家女,木性也;西舍郎,金情也。一性一情,配作夫妻,入于洞房,宥密之处,更得黄婆于中劝饮醍醐,调停火候,则不和者而必和,既和而长和。醍醐酒非世间之糟汁,亦非身内精津血液有形之物,乃阴阳交𬘡感缊中和之气,合为而真一之精,通而为真一之水,滋味香甜,古人谓玉液,谓琼浆,谓甘露,又谓醍醐,总以形容此一点中和之气耳。劝饮者,不冲和而必调至于中和。修道至于阴阳冲和,常应常静,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近观其身,身无其身,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日日饮醍醐,而入于醉乡矣。这个醉中趣味,是神仙之方,是返魂之浆,能以起死,能以回生,乃大药王也。中央戊己、黄婆、皆真信之异名。以阴阳和合言,则谓中央;以运行阴阳言,则谓戊已;以调和阴阳言,则谓黄婆;以动作言,则谓真信,以静定言,则谓真意。故一物而有数名,总而言之,一真信而已。识得此信,即于此信上下实落工夫。始而以性求情,既而以情归性,又既而性情和合,又既而性情浑化,结成一个真灵至宝,始之终之,无非此一信成功。信之为用,大矣哉!归到实处,真灵中正即是性情相合。性情相合,便有个真信在内。真信现时,性情自不相离,真灵自然中正,三者相需而仍相因也。

【李解】黄正色也,佛家之正觉,儒道之正气也。其在释典则曰黄花,其在仙经则曰黄芽但黄芽有二种,一个是初三新药,一个是十五大药。《悟真》云:‘黄芽生处坎离交’,此即初三新药也。黄芽生处,即当交媾坎离,以种第二个黄芽。《悟真》曰:‘种得黄芽渐长成’,此即第二个黄芽,十五日之大药也。黄芽长成,实因坎离。交媾夫坎离之交媾者,交媾于中央戊已乡也。中央乃精气成团之处,戊己乡乃动静调合之所,调合成团,片晌间从中产出黄芽,故曰‘产在中央戊已乡’。这黄芽名字极多,以本章言之,即西舍郎也。西舍郎,金气也。东家女,汞精也。采回金气制伏汞精,此金汞返还之道,即配合夫妻入洞房也。既入洞房,又要有黄婆守之,黄婆即上章所言心知也。夫妻两个,恐防不谐,则精神意气难入中和之境,而丹不成,故要有黄婆伏侍,劝饮醍醐。醍醐者,外资温养之精,内服中和之气也。黄婆乃是知心人,炉中火候自然不差,朝暮之间频频劝饮,每日[酉x薰]蒸醉一场,真快乐也。此酒不是凡间酒,乃仙方所制之酒,名曰‘返魂浆’,可以起死,可以回生,小药外药皆不能及,是为药之王也。此章乃二候求铅之后,四候还丹功夫。求铅乃外事,初三月出庚施功,名之曰:以水配火,以龙就虎,以阴会阳,以离交坎,以性合情,以汞投铅,以女嫁男,以后天生先天。总之,是以精合气,乃外药也,其功夫在外,只用一符二候,立为丹基。还丹乃内事,十五月圆时施功,名之曰:以水灭火,水乃天癸之水;以虎嫁龙,虎乃西方之虎;以阳伏阴,阳乃含真之阳;以坎塡离,坎乃先天之坎;以情归性,情乃金情之情;以铅制汞,铅乃真一之铅;以男配女,男乃纯干之男;以先天制后天。总之,是以真气合真精,乃内药也,其功夫在内,须用二符四候结为金丹,凡此皆古人所未分晰者。吾于此详陈之,庶阅丹经之际,了然于二药之分也。

[编辑]

刘言凝结圣胎,李言擒伏火药。

无根树,花正明,月魄天心逼日魂。金乌髓,玉兔精,二物擒来一处烹。阳火阴符分子午,沐浴加临卯酉门。守黄庭,养谷神,男子怀胎笑杀人。

[刘注]先天真灵,本体光辉,通天彻地,照破一切,‘花正明’也。其所以明者,乃阴阳二气和合而成之。人之一己纯阴,如月之黑暗无光,必借他家不死之方,而后阳生如月,借日光而后得明。月魄逼日魂,阴阳相交,能以在天心朗耀,即真知灵知相合,真灵不昧之象。乌金髓者,日魂也,在人为雄中之雌,即灵知之真阴。兔玉精者,月魄也,在人为黑中之白,即真知之真阳。前云乌肝、兔髓,此云乌髓、兔精,大有分别,不可同看。盖乌肝、兔髓乃还丹药物,是真知灵知,阴阳未会而方会,故云乌之肝兔之髓;乌髓、兔精乃大丹药物,是真知能灵,灵知能真,阴阳已会而相合,故云乌之髓,兔之精。未会而方会,勉强之功,假中复真也;已会而相合,自然之用,真中更真也。取此两味真药,抟于一处,烹出阳中之阳,即行子午卯酉火候,完全金液大丹。但所谓子午卯酉者,非天边之子午卯酉,乃身中之子午卯酉。真知现即是子,法当用刚进火,而鼓真知出玄;灵知来,即是午,法当用柔退符,而取灵知入牝;真知进于中正即是卯,法当沐浴此中正,而不过进;灵知退于中正即是酉,法当沐浴此中正,而不过退。此符火沐浴之道,万古不易之法。若以天边子午卯酉按时用功,则失之远矣。符火不差,沐浴合时,阴阳相应,不偏不倚,元牝立而谷神即生于其中矣。黄庭者,中央正位即阴相阳合之中一窍,又号为元牝之门,元阳牝阴。阴阳合,有此窍;阴阳偏,无此窍。有此窍即有谷,有谷即有神;无此窍即无谷,无谷即无神。谷即黄庭。黄者中色,庭者虚也。因其中虚,故以黄庭名。虚则灵,灵则神,是谓谷神。试观山中,两山壁列,中间一谷,人呼之则谷应声,此应之声即谷神也,俗名崖娃娃。人之阴阳会合其中,有神亦犹是也。然不到阴阳相合地位,无此中,无此谷,安有神居?若果到阴阳相合时,便有个中,便有个谷,而神自生,所谓‘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者即此,所谓‘真空’而含妙有者即此,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即者此。果阴阳合而为一气,则谷神镇居黄庭,是谓男子怀胎。曰守黄庭者,守中也。曰养谷神者,抱一也。守中抱一,十月功毕,身外有身,即与天地并长久。此等真实法相,系虚空中事业,不从色相中做出。彼一切在臭皮囊上弄搬运功夫,妄想成圣胎者,岂知谷神之所以为谷神乎?

【李解】明,乃大药发生,虚室生白,放大光明,大醒大悟,大觉时也。这大药乃铅中之阳,丹中之金,先天中先天,如月魄之在天心,与日魂相逼,而成团团辉光,非若初三一线,远在天边,近在蛾眉也。‘逼’字下得要𦂳,乃相亲相近,一处相煎之意。日月合璧,日魂尽注于月魄,万里光明,天心雪亮。二物擒来一处烹,不是擒了金乌又擒玉兔,乃是擒金乌以搦玉兔,单擒一物归来,即所以擒二物也。当其擒来之际也,有子午卯酉四候投关之火,由是而金乌飞入广寒宫,复以金乌之髓调和玉兔之精,而既使玉兔之精,尽化为金乌之髓,这才是月魄逼日魂,善于一处烹者。斯时也,阳魂圆满,阴魄无形,二物变为一物,一物中有二物,阴尽阳全,光明大放,故称为铅中之阳,丹中之金,先中天。先天到此地位,乃为金液大药,亦按子午卯酉行四候服食之功,此方九是转大还丹也。何时为子?阳生为子,故当进阳火。何处为午?阴降为午,故当退阴符。沐浴者,调停自然,不急不缓,此等功夫,当加于阳火临卯,阴符临酉之门,则阳不过刚,阴不过柔,刚柔得中,出入合度也。昔陶存存先生阐明《参同契》行火秘诀,而录其师《火候歌》于


[刘注]中,余深佩服。今亦附书于此,以为印证。歌云:‘忆我仙翁道法,总是吾家那著。原无子午抽添,岂有兔鸡刑德?问吾子在何时,答曰药生时节。问吾午在何时,不过药朝金阙。卯时的在何时,红孩火云洞列。若无救苦观音大药,必然迸裂。此即沐浴时辰,过此黄河舟楫。再问何为酉门,即是任同督合。此时若没黄裳,药如物何元吉?过此即为戌库,请向库中消息。此是一贯心传,至道不烦他觅。’夫药临卯门,必用观音之静者,观音之静,管摄严密,不使红孩逞势,则甘露发生,至于酉门,则以黄裳裹之,不使元珠倾泻,则白液乃凝,此沐浴之妙用也。黄庭者,中央也。谷神者,虚灵也。守中央而养虚灵,则法身呈象,一个男子宛如女子怀胎,笑煞人,亦爱煞人也。

[编辑]

刘言真空法相,李言圆通自在。

无根树,花正红,摘尽红花一树空。空即色,色即空,识破真空在色中。了了真空色相灭,法相长存不落空。号圆通,称大雄,九祖超昇上九重。

悟元注本‘金花’作‘红花’较好,故从之。‘灭’作‘法’字,错。

[刘注]金丹大道,以无声无臭,超出万象为归著,何尝花有红色乎?若稍有色,后天气质,犹未化尽,大道不成。古仙云:‘一毫阴气不尽不仙’。盖有一毫阴气不尽,即有一毫阳气不全,真灵犹有损坏之时,算不得九还七返金液大丹之道。修道者须要摘尽红花,消灭无始劫以来客气尘根,归于万有皆空,还于父母未生以前无声无臭面目,而后已。然空之云者,非同土木无心寂灭之谓,有借假全真,以真化假之道,故曰:‘空即色,色即空,识破真空在色中。’盖一味无心则著于空,若稍有心则著于色,曰空即色者,是不空也;曰色即空者,是不色也。不空不色,即空即色,是真空存于色中矣。曰‘了了真空无色相,法相常存不落空’者,真空一了百当,原无色相;既无色相,即有法相;既有法相,必不落空。因其是真空,所以有法相;因其有法相,所以无色相。无色相有法相,所以空之真而真于空也。修道至于真空而有法相,法相而存真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成金刚不坏之躯,水火不能侵,刀兵不能加,虎兕不能伤,称为大英雄。不但身列仙班,即九祖亦皆超升天堂,同为神矣。昔释迦牟尼佛,修丈六金身,法相居于大雄宝殿者,即此道也。

【李解】红乃大药法象。仙师‘道情歌’与‘无根树’,皆要𦂳之作,即彼可以见此也。‘道情歌’云:‘万般景象皆非类,一颗红光是至真’。红光发现,其花正红,红花到手,真药已得,除此红花,无药可采。温养事毕,炉鼎全丢,一切花花树树皆不讲也,故曰‘摘尽红花一树空’。花既空矣,我道得矣,我道既得,空不空矣。空既不空,空即是色,色非有色,色即是空。识透真空不空,真空即在色中,此色非色。相之色,乃法相之色。了当真空,则色相全灭,色相全灭,则法相长存,法相长存,即是真空不空。圆通者,功行圆满,万法皆空,真空之体用备矣。既号圆通,必称大雄,既称大雄,必做神仙宗伯,安得不九祖超昇,同上九重哉!

[编辑]

刘言返归虚无,李言证位三清。

无根树,花正无,无相无形难画图。无名姓,却听呼,擒入中间造化炉。运起周天三昧火,煅炼真空返太无。谒仙都,受天符,才是男儿大丈夫。

悟元本‘中间’二字作‘三田’,然悟元仍作中间妙窍解。

[刘注]先天真灵之宝,体本虚空,一气混成,有何花乎?既无其花,无形无象,难画难图矣。难画难图,画且不可,图且不可,尚有何名何姓?然虽无名无姓,却又至虚至灵,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如呼谷传声,真空中藏妙有也。有此感而遂通之妙,即于此通处下手,擒入于三田造化炉中,用三昧真火煅炼成真,自真空而可返于太虚。道返太虚,则空无所空,一真而已,别无他物也。三田,非工家气海、绛宫、泥丸之说,乃精气神三丹聚会之丹田,谓元牝之门,又名元关窍,又名中黄庭,又名造化炉,又名太乙坛,又名戊已门,总而言之,曰虚无窍。先天真灵之宝,统精气神之三物,真灵既复,三物皆复,自造自化,𬘡缊冲和,结为一块,始而自无以造有,既而自有以化。无煅炼真空,即是化无之妙,自有化无,形神俱妙,与太虚同体,功行圆满,谒仙都而受天符,为十极大罗真人,大丈夫之能事毕矣。

赞曰

吐老、庄之秘密,续锺吕之心传。揭示先天妙理,劈开曲径虚悬。鼎炉邪正分判,药物真假显然。空色混为一气,刚柔匹配两弦。丹法始终皆泄尽,火符进退皆写全。二十四词长生诀,知者便成不死仙。

【李解】‘无’字承上章‘空’字之意,进一层言,以作二十四首结局。炼丹至于空,已尽善矣。然有真空之念,则即有法相之念,空犹不及无也。老君曰:‘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湛然常寂。’这才是大超脱,大解悟,大清净,大圆觉。何也?湛然之妙有而若空,空而且无,不可以形相求,不可以画图写,因其无形无相,所以难画难图,只恁其湛然而已。前此采取先天,尚有金姓名精者,黄姓名芽者,白姓名元者,今此湛然之真,却无名姓,虽无名姓,却听招呼,空谷传声,声声相应。问焉以言,受命如向,天下之至精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至神也。此何故哉?以其湛然之真,藏在无中耳。圣贤仙佛之理,深达造化,无中藏有,到此地位,诡怪神奇,如冷启敬、张景华、周颠仙之流是也。我三丰先生,以道为体,又必以无擒无,入于中间虚无之境,大造大化,炉中运起周天三昧真火,煅之炼之,务使虚空法身,返于太无。太无者,圣真之境,玉清混洞太无,天上清赤混太无天是也。炼成仙道,只受太清官秩,能返太无,则先朝道德,次朝玉宸,次朝元始,证果三清也。返之云者,天下愚夫愚妇皆是三清中人,只因宿念有差,一劫低一劫,仍做愚夫愚妇,不能复返圣真之境。倘其回心向善,访道寻师,由筑基炼已,七返九,还炼至于空,复至于无由无而返于太无,仍然是三清客也。但煅炼真空,必用周天三昧之火。周天者,非河车之谓,乃在天而动,空际盘旋,深造密化,道法自然也。三昧者,非阳火之谓,乃天一地二合而为三,我于天地之中立鼎安炉,神冥气漠,此以仙炼仙之火,天元神丹也。功成行满,上朝三天,谒仙都,受天符,或封真君,或封帝君,或封天尊,或命作五岳名山洞天福地、师相选仙等职。这才是真正男儿,极大丈夫,神乎至矣!

赞曰

洒弥天之花雨,布满地之黄金。手敲鱼鼓简板,口歌上洞仙 音。四洲齐度,万古道情。呵呵!悟元处处语真灵,先把吾家主意存。山人照本宣真诀,度世宏开不二门。


张三丰祖师无根树词注解道情共二十四首全卷终

(后附《如意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