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经堂文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十四
抱经堂文集 卷第十四 清 卢文弨 撰 景闽县李氏观槿斋藏嘉庆丁巳刊本
|
抱经堂文集卷第十四
东里 卢文弨 绍弓
跋〈七〉
书晦庵题跋后〈癸巳〉
毛氏汲古阁刻朱子题跋三卷以跋东坡与林子中帖
为首考朱子文集则其前尚有一卷不知此何以独遗
之书河图洛书后引大戴明堂篇郑氏注此误也明堂
在盛德篇中杜氏通典所引但称盛德在未为后人分
析之前可据也注乃北周卢辩著中有引郑氏语其为
非康成注自明矣又践阼篇作践祚此在魏晋六朝人
书中多如此通用但记朱子尝与人辩及此谓阼为主
位不应作祚今何以亦尔也其书参同契后末署空同
道士邹䜣六字此朱子自寓其姓名也邹本邾也䜣当
是昕之讹或以䜣有喜义古音本与熹通此亦放魏伯
阳篇题而为之而毛氏不察妄增一归字于空同道士
之上误矣其跋周益公杨诚斋送甘叔怀诗文卷一篇
竟是禅门上堂参喝语朱子𣃔不为是必妄人窜入无
疑也其他如重复改作复傲倪改作睨皆不知古字
玉楮诗稿跋〈丙申〉
秀水曹侍郞溶之圃在郡城中名之曰倦圃盖宋岳倦
翁金陀园之故地也余尝至其地林木荟蔚溪流弯环
坡陀峭蒨虽结构未必皆如曩时而昔贤遗风犹髣髴
遇之其时盖巳不为曹氏有矣倦翁为武穆王之孙所
著有金陀粹编续编今犹传于世云此玉楮诗藳八卷
者当嘉熙时三年闲之所作也其诗刊除浮艳风格峭
异骤若不见可喜而咀噍既久亦自有得味于无味中
者明嘉靖闲其裔孙尚书元声刻而传之今版本不可
得矣外闲所传写者率讹缺今姑就其本传之不能细
校也集中记为韩正伦因诗致怨欲陷倦翁于死赖庙
堂觉之事得白以武穆之精忠所谓思其人犹爱其树
者正伦乃绝不顾而幷忘其举己之恩欲文致之于罪
是尚得为人乎倦翁虽未能忘情而深怜其失计词不
愤激有君子之养焉他日读邵氏闻见录见种诂讼范
忠宣而忠宣犹荐之乃为诗有曰丞相襟量沧溟同一
眚不捐三世将自言曲何必言愧死老奴作何様后
又有读诚斋集诗复及之所谓怨若怨焉者殆终有不
能尽化者欤
刘后村集跋〈甲午〉
后村集有百九十六卷今此祗五十卷仅居四之一毛
氏津逮秘书中载后村题跋凡四卷此集无其前二卷
黄氏千顷堂书目所载后村诸集班班尚多距今未久
宐尚在世闲然余求之数年卒不见也此集旧写本字
迹麤杀阅之颇不爽目故别加校正重录如右而以毛
氏前二卷之题跋幷入焉倘得全集自当各还其旧若
不可得则毋宁汇置一处庶不复有放失之患后村刘
克庄号也字濳夫莆田人学于真西山以荫入仕屡废
屡起宋理宗时赐同进士出身官龙图阁学士谥文
定后村诗词及各体文皆有法度卓然为南宋一大作
手七言古风初喜摹长爪生诗人玉㞕所载三篇酷与
之肖而皆不见此集集中此体亦不多见唯有筑城开
壕运粮朝陵六七篇而已风格苍老颇近老杜留花门
塞芦子诸章其本意欲息唐律专尚古体以赵南塘言
而止今集则律体居多石门吴氏后村诗钞亦无出此
集之外者岂其全者非独余不及见即前辈亦未之见
耶余因其言考其人亦庶几无愧真氏之门者乃宋史
无传柯氏新编亦不为之补文献通考于他人之集则
尝采用后村之言而其集亦未著录几疑于名之晻晦
矣虽然唐书不为韦应物传而苏州之名常在天壤闲
文章自可传不仗史笔垂后村亦复何憾哉
剡源集跋〈丙申〉
余旧读苏伯修所辑元文类刘钦谟所辑中州文表略
识元人所为文古辞奥句磥砢斑驳大率取材于先秦
两汉其体裁则昌黎之曹成王碑柳州之晋问庶几近
之当宋之末年其文多流于漫衍荏弱啴缓骩骳而不
振若元阎静轩王秋㵎姚牧庵许圭塘诸人之文差可
矫其弊矣然古于文者不必皆古于辞也如第以辞之
古为古文则又恐以形貌求之而非精神命脉之所在
是乃赝古非真古也继得黄梨洲所录剡源文钞则大
好之剡源者奉化戴表元帅初也其文和易而不流谨
严而不局质而不俚华腴而不淫此非徒古于字句
之末者也明初宋景濂氏重其文在史局为下本路即
家誊其集二十卷入秘阁元史列之儒学传中景濓又
为其集作序推崇甚至三百年来唯棃洲遴择其文以
传之学者而其全集殊不多见金陵陶孝廉衡川以是
询余余愧未能荅也南濠朱君文游多蓄古书余因求
之乃得明神庙时版本其上有何义门先生评校乃其
弟子沈颖谷名岩所传录者何氏得嘉靖以前旧钞为
文祇六十五篇以校版本改正甚多如唐画西域图记
脱去后半篇二百六十五字赖以补全其诗亦得旧钞
刊正余见之大喜属友人为临一本但此集为卷三十
文虽视旧钞本为多亦有钞本有而版本无者十有三
篇何氏巳为补录而朱君本无有不知又落谁氏矣诗
源出江西视山谷为稍浑融余师桑弢甫先生读之目
为狷士云剡源尝为建康府教授而元史乃作建宁考
其自序云为昇学教授建康实唐之昇州然则元史误
也后来序其文者亦多沿误当正之颖谷吴人称剡源
文近子厚亦闲似苏门能从容于窘步萌茁于枯条此
数语亦殊有见朱君曰此亦吾乡之学者也故附著之
云
仇山村金渊集书后〈辛丑〉
山村为溧阳教授在元大德九年年五十九矣在任四
年官满受代归诗作于其时溧阳自唐以来皆属昇州
故吾子行为之题诗称仇仁父解秩建康有新文曰金
渊集也其分教京口又在前故其寄京口诸友绝句云
郡邑山川我旧游归舟千里十年秋相逢若问村翁信
贞女江头狎白鸥贞女江乃指溧阳言也京口今镇江
府 本朝雍正年闲始以溧阳隶焉或遂以此集在京
口时作误矣诗清绮流美有萧闲之韵而无酸寒之气
五言律中有哀方严州五首严州乃方虚谷也诗中具
有微词虚谷之为人即不至如周公谨所诋之太甚要
其人之不足取固较然也今本乃题为怀方严州详诗
意当作于其新殁之日非怀之也七言佳句吾爱其书
生爱日唯愁晚稚子敲冰不怕寒无白衣来多酿酒放
青山入别开门冰悬古树花尤隽雪涨寒江水不浑尘
世不知秋过半水乡但觉月明多情与境俱清绝其七
言一绝云野风吹树庙门开神𧰼凝尘壁拥苔笑尔不
能为祸福村人谁送纸钱来亦有风人之致此集戊戌
年阅一过辛丑再阅遂书其后
书李空同诗钞后〈癸巳〉
乾隆十五年弢甫先生主大梁书院因空同后人请𨕖
其祖之诗为检定十六卷付之裁毕梓即以本寄文弨
京师使读之空同诗当以五言律绝句及七言古诗为
最去其摹仿太似者而真气骨乃见固未易以訾謷也
他𨕖本闲有篇删其句者曩以质之先生先生曰删则
吾不敢无宁仍之而附注以己意耳文弨于此本讹字
一一校勘以覆于先生今略著二条于此如河之水歌
云河水淲淲舟子摇橹检字书淲与滮同则与橹韵不
协意谓作㶁㶁差近之先生曰淲当是韵文弨今思之
或当读如浒浒然未知空同本何书也又有句云毖毖
圆波踊殆即用毖彼泉水而叠其字他人集中亦未见
又左袒行云产不信禄不入军右袒计安岀文弨谓别
本作寄不信者是易有言不信谓不见信也寄之言不
见信于禄禄不入寄之言似当如此解先生曰诚然唯
军右袒不可依明诗综作军左袒耳其末又附 本朝
人刘湛诗有列庄鸣台使之句文弨谓当是列状之讹
先生曰吾思之不得汝乃得之才相去果三十里耶噫
此虽先生戏言而奖诱殷惓不遗纤芥乃如此今整理
旧书复见此编追忆往复之言殆将二纪去先生曳杖
之辰亦巳再㫷矣把卷怃然因具识之今日即欲就正
何可得也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七日书
跋西北之文〈辛丑〉
此 皇朝湖广布政使泽州高平毕振姬亮四所著之
论议诸杂文也太原傅山青主为之序仍以解元称之
其言曰东南之文槪主欧曾西北之文不欧曾不欧曾
者非过欧曾之言盖不及欧曾之言也解元为西北之
文而卒不得罪于东南者以言之数数于理也山又为
解元之西北尚多乎其理者也然终不以其文东南解
元也青主之言如此余东南人也非谓文必东南若特
以毕公之学之富而用之于赋颂碑版等作矞皇典丽
当推一大作手若论理自当以平正易为主欲人之
易晓也议事自当以明白剀切为主使人皆可以举而
行也今其为言也澜翻藻耀非有学问人不能究其指
归吾恐读其文者之不易晓也然其议事之文实非徒
托空言可比当以俟知者知耳至论孔子弟子家语有
县亶与史记之鄡单非一人此则失于不考县乃郻字
之误汉书地理志钜鹿郡有郻县续汉郡国志作鄡盖
实一字周大王亶父亦作单甫古亶单多通用故鄡单
即为郻亶实一人毕公信史记集解之言以为邬单晋
人欲祀之于铜鞮岂其然乎
景菊公先生诗集跋〈丙申〉
先大父书苍公交友中最精风雅同辈所共推服者两
人一为上虞王文白先生名德璘寓杭州先大父割宅
以居之其钱塘怀古七言长律凡若干题气𧰼雄浑音
节亮拔不落宋元以后格调余外大父冯山公先生为
序之余箧中曾藏一本南北转徙缣幐书㨭多为他人
纷乱近检之未得其后人不振复相继以死遗稿不可
复问余丱角时巳不及见先生以邻近故至所居见先
生小影四周皆有题咏先生夫人亦尚在计此时访求
尚可得而童年见不及此至今恨之一为同邑景菊公
先生先生垂殁尽以平生著述授余师桑弢甫先生先
生为版行其诗八卷而为之传以著其人菊公可无憾
于泉壤也巳夫多不如精前明布衣称诗最富者如沈
嘉则王百谷王承父之流今其集流传盖寡以云重刊
抑更难巳余固知菊公先生之诗之亦不必以多为贵
也虽然派别不一嗜好亦殊后之人岂无擩哜其中而
更有得焉者乎矧余先大父情好往来之密咸见是是
更不可以废此集先生手自书古今五七言虽各分体
而卷或闲隔余移之使各从其类幷即以弢甫先生序
传冠诸首弢甫先生没时有四孙遗书皆巳分析今一
孙又亡余犹觑得菊公文集与说部而读之而恐其终
不𫉬也无可求者巳矣有可求者更当求之向钞得菊
公词八卷今又钞此集五十卷又多乎哉视文白则诚
优而以云得先生之全疑尚不止此
菊公文集说部在弢甫先生二房长孙济焘所济焘
殁其妻乃余母舅张端甫先生之孙女余请端甫先
生借钞焉固不岀后闻为所亲全携去不知落谁手
矣
濂洛风雅跋〈庚子〉
此本相传以为元金仁山先生所𨕖辑首濂溪周子八
传而至王鲁斋皆正传其馀源流所渐凡三十五人所
录皆有韵之作凡箴铭祭文咸入焉意主于阐明义理
裨益风化初不于字句闲求工也 本朝雍正年闲其
裔孙律实始版行今相距五十年吾宗东源〈衍仁〉欲复
为开雕请余为正讹余北上携之行笈中友人睂庵北
方之言学者也就而正焉其意以为题曰风雅即文不
当在所录中又刘屏山戏作十二辰属诗一首亦当去
其言良是然出自前哲之手毋宁仍之善戏谑兮亦风
人所不禁也仁山录朱子静江府虞帝庙诗附记其后
云庙中旧有有库君像南轩牧此州举而投之水文弨
窃疑其已甚而睂庵以为不然谓傲即万恶之根去之
不为过且庙制尊一不尊二然余考道州有鼻亭之神
道州即有庳地也𧰼必有遗爱于其国故神而祀之静
江去道州不远祀𧰼不为无因有其举之非后人所可
意为变置也且俑以𧰼人犹不可用像亦𧰼人也而投
诸水戮巳太甚视流放又甚焉即操千古赏罚之柄者
亦不宐岀此余以为蒲坂之舜庙不宐有𧰼而静江之
舜庙实宐有𧰼𧰼盖从祀也亦犹先主武侯同閟宫之
义也非并尊也聊著不同之见于此以俟后之人论定
云 乾隆庚子腊月之望卢文弨书
题王阮亭先生感旧集后〈辛未〉
王阮亭先生辑其平生知交之诗为一编曰感旧集凡
三百三十有五人此本藏北平黄崑圃先生家先生瓣
香阮亭既尽梓其遗书此编以未得校雠尚留箧中不
鄙浅学諈诿及之余观阮亭生平好奖引气类于同时
人士所造有一字之俊一韵之工靡不津津激赏且笔
而记之今其书如池北偶谈居易录古夫于亭杂录渔
洋诗话中所载且至有重见叠岀而不厌者学者因先
生艳称之亦愿争先睹其全为快今是编所载朝庙十
一山林十九其人则皆素所称述之人也然向者第等
诸窥豹一斑而今乃得见其全其为快意当更何如哉
因亟校归之冀有好事者付之梓元本分四卷卷袠重
大拟毎卷分上下二篇又诗之先后与目不相应今定
从目序所云以考功终者今乃在第二卷末此则不敢
妄易云阮亭自序为康熙十有三年甲寅余今兹始得
参校为乾隆十有六年辛未盖相去七十有七年而先
生之书犹有不尽出如斯者也闰五月廿四日校竟幷
识
卷后又有补遗此或钞时偶遗或后时所见非是别
有义例今当归倂一处凡是正三百馀字有近人名
字难考者此不可以意为定也有诗中下字偶不契
勘而误者如云醉时喜得虎头笔满壁烟云峯削戌
今若从汉书司马相如传改作戌削则非韵然削戊
实无所岀又如云始焉弩在机终也刃出鞞上韵用
术字下韵用必字此必因鞸字形近鞞遂误读鞞为
鞸也鞞蒲顶切与术必二韵不协又有一诗序云乐
羊以息壤而克中山案息壤是甘茂拔宐阳事若乐
羊之克中山则𧩂箧也唐人诗吾闻中山相乃属放
麑翁事虽误用终不失为佳诗特学者不可沿习所
闻而不考其本也予是以著之且明予之所不改者
类如此
文心雕龙辑注书后〈辛丑〉
余向有此本粗加雠校寓吴趋时儿辈不谨为何人携
去后遂不更蓄也昨年吴秀才伊仲示余校本无可比
对复就长安市觅得此本纸墨俱不精吴所录隐秀篇
之缺文及胜国诸人增删改正之处此本具有之然他
人所改俱著其姓唯梅子庚独不不几攘其美以为己
有耶亦有异同数处其练字篇引尚书大传别风淮雨
于傅毅制诔巳用淮雨下多元长作序亦用别风八字
顷无王融集可检惟忆陆云九愍有思振袂于别风之
句此亦一证也傅毅作北海靖王兴诔云白日幽光淮
雨杳冥古文苑所载其文不全今见此书诔碑篇者又
为后人改去淮雨易以氛雾二字矣郑康成注大传云
淮急雨之名是不以为字误而诗正义引大传竟改作
列风淫雨盖义僻则人多不晓也哀吊篇首云赋宪之
谥此出周书谥法解既赋宪受胪于牧之野乃制作谥
今所传周书文多脱误惟困学纪闻所引尚有此语此
于赋宪下引旧人校云当作议德失之不考也至诏䇿
篇赐太守陈遂汪本作责博进陈遂正与下故旧之厚
句相应然责字亦疑偿字之误其末引诗云有命在天
明为重也周礼曰师氏诏王为轻命吴本亦如此余以
为当作诗云有命自天明为重也周礼曰师氏诏王明
为轻也下衍一命字养气篇故有锥股自厉和熊以苦
之人案下六字吴本无当本脱四字不学者妄增成之
而忘其年代之不合也末序志篇云茫茫往代既沈予
闻眇眇来世倘尘彼观也谢耳伯云沈一作洗余疑皆
未是似当作况况与贶古通用又吴本倘字作谅吴本
从曲江钱惟善本临出前有其序余迟暮之年尚为此
矻矻不欲虚见示之惠故也凡异同处胜此本者巳具
录之为语小儿子辈慎勿再弃也 乾隆辛丑七月九
日书〈舟车携带此本近又不完全〉
䂬溪诗话跋〈辛丑〉
此书议论纯正凡艳冶之辞槪不插齿牙闲其评品李
杜优劣后人莫能易也至子美之广厦与乐天之大裘
其意一也其词则有工拙何必以穷达校其难易急缓
与作者之先后以为高下哉义山诗却羡卞和双刖足
一生无复没阶趋此有激之言何尝如新丰老翁捶折
其臂之出于实事者哉乃讥其为子春之罪人毋乃太
迂谓子美玩弄严武藐视礼法亦但袭前人之言于少
陵诗未尝熟复也东坡诗浮江溯蜀有成言江水在此
吾不食于下注云江水在此吾不食言光武语也东坡
去一言字殆歇后也案有成言三字巳见上句则但用
吾不食意义自足何歇后之云乎常明未必有斯谬必
校者之妄加也此书出吾乡鲍氏所藏黄氏仕履之详
尚可以考见云 乾隆辛丑七月十日书
逸老堂诗话跋〈丁酉〉
逸老堂诗话二卷得之江宁严侍读东有所书中不列
乡里姓名然称魏庄渠马抑之为同乡则苏之昆山人
也又称祝枝山序其父约斋漫录二十卷云兪君宽父
吴之耆儒又以知其人姓兪矣其大父醉菊翁亦见书
中然皆不知其名昆山之兪唯允文字质甫者最著广
五子之一也考其事迹又龃龉而不合此书与约斋漫
录江南通志及千顷堂书目皆不载虽有诗句又不为
明诗综所录一时无可踪迹顾其书虽无大过人处而
叙述亦班驳可喜其论麓堂诗载同官献谀之词未免
起后人之议尢确论也为录而传之至其祖孙三世之
名若字俟他日得昆山县志与祝枝山集再为蒐考云
弟子上元胡梿毓华校
抱经堂文集卷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