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书亭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四十五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四十四 曝书亭集 卷第四十五
清 朱彜尊 撰 清 子朱昆田 撰附录 景上海涵芬楼藏原刊本
卷第四十六

曝书亭集卷第四十五

           秀水 朱𢑴尊 锡鬯

 跋

   胡氏皇王大纪跋

孔子序书断自尧典始屈平之言曰䆳古之初谁传道之而

谯周苏辙撰古史梁武帝𢰅通史胡卫撰通史縁起罗泌撰

路史言之不尽出于雅驯兼不尽传惟五峰胡氏所述皇王

大纪八十卷自盘古氏迄周赧王举二千馀岁事广摭史传

以经义贯通之庶几择之精而语之详矣近邹平马骕撰绎

史疑其未见是编而体例颇相似正可并存不废云胡氏名

宏字仁仲文定公安国季子尝谒杨中立于汴京从侯师圣

于荆门故学有原委书成于绍兴辛酉绍定间奉朝命索是

书漕使曽为镂版予所储者明万历辛亥重雕本也

   书钱氏补汉兵志后

宋惩五代之弊收天下甲兵悉萃京师名曰禁军开宝入籍

十九万三千不为不多矣至道増至三十五万八千天禧増

至四十三万一千庆历増至八十二万六千治平以降迄于

元丰稍为裁减尚六十馀万徽宗将一童贯而禁军阙额二

十四万靖康之祸按籍止存三万人而已无一夫可驱之战

者遂以不支高宗将一张浚冨平符离之败弃师累十万乃

莫有正其罪者尚可言兵事乎乐清钱文子见南渡兵食之

冗滥也以汉制不失寓兵于农遗意而班史无志因以补之

书仅一卷言近而旨远辞约而义该此非低头拱手高谈性

命之学者所能括也文子字文季绍熙三年由上舍释褐岀

身以吏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历宗正少卿退居白石

山下自号白石山人故所辑诗传及是编皆以白石著录不

知者疑是姜夔书误矣卷首有陈元粹序后有王大昌跋皆

其弟子跋称嘉定中锓板于淮南漕𪠘予所抄者虞山钱曽

藏本也

   跋后汉书

范氏后汉书初无表志第有十帝纪八十列传而已故梁剡

令刘昭注续汉志序曰范晔良史诚夸众氏序㦯未周志遂

全阙刘知几曰其十志未成而死叶适云迁固相踵作书志

至范晔废不复著陈振孙云晔本书未尝有志刘昭所注乃

司马彪续汉书之八志尔相传宋孙宣公奭判国子监校勘

官书遂以司马氏志入之范氏书中然昭序有云借旧志注

以补之则不自奭始矣流传日久读史者直以为范氏之书

吁可怪也续汉书已亡八志赖入范书得存今宜别为分卷

附纪传之后兼以熊氏表附之则有条不紊一代之史大备

惜乎未有好事者为此举也

   吴氏两汉刊误补遗跋

两汉刊误补遗十卷题曰河南吴仁杰撰前有曽绛序后有

林瀛疏章丘李氏藏书也岁在丙寅亡儿昆田客济南借得

之抄以奉予按唐以前读两汉书者第有集解音义而已其

后李善作辨惑颜游著决疑见于新书艺文志至于宋作刊

误者四家张泌余靖刘攽其一亡其名氏矣刘氏之书因宋

仁宗读后汉书见垦田字皆作恳于是使侍中传诏中书俾

刊正之攽为学官遂刊其误宋志刘氏书凡四卷赵希弁读

书附志云止二卷西汉东汉各一卷当得其实今吴氏是编

本以补刘氏之遗而文多于刘足以征其博洽也已仁杰字

斗南别号蠧隐居士本昆山人其称河南者举郡望而然登

淳熙进士历官国子学录所著乐舞新书盐石新论及绛序

所称汉通鉴辑编年纪传之长而去其短者多不传予所见

者古周易论易图说离骚草木虫鱼疏及此书焉尔

   书元赵居信蜀汉本末后

明乎陈寿不忘蜀汉之本心而后可更作蜀汉之史若信都

赵氏蜀汉本末一书其持论谓寿进曹魏于正统抑昭烈为

国视之与孙权同科是于三国志未尝絜其长短测其用

意之深徒因纲目书法而作者也试取寿之书法一一表岀

之则不予魏以正统昭烈非僣国蜀与孙权殊科灼然见

   唐六典跋

唐会要开元二十七年二月中书令张九龄等撰六典三十

卷成上之百官称贺按开元十年起居舍人陆坚被旨修是

书帝手写白麻纸六条曰理曰教曰礼曰政曰刑曰事令以

类相从撰录以进张说知院以委徐坚坚思之经岁规制莫

定萧嵩知院又引韦述始以令式入六司仿周礼六官之制

沿革并入注中敕所云法以周官作为唐典是巳其后九龄

知院事加陆善经李林甫代九龄加苑咸集贤注记称二十

六年奏草上考新旧唐书九龄以二十四年罢知政事寻謪

荆州是进书之日九龄久已去官矣程泰之𢰅雍录谓书成

于九龄为相之日进御当在二十四年林甫注成或在二十

七年其说良是今本卷首直冠林甫之名若与九龄无预后

学所当考正去小人之衔名而特书文献所上可也

   书孙氏唐史论断后

唐史论断三卷宋尚书刑部郞中充天章阁待制兼侍读许

州孙甫之翰撰甫以刘昫唐书繁冗失体改用编年法著唐

记七十五卷没后诏求其书留之禁中此则其论断也庐陵

欧阳氏涑水司马氏睂山苏氏南丰曽氏交叹美之绍兴中

曽镂板南剑州端平间复镌于东阳郡今则流传寡矣绎其

论议核而不苛非若尹氏胡氏通鉴发明读史管见之少可

多怪也

   唐会要跋

唐会要一百卷宋建隆二年宰相王溥撰进其书本于苏冕

冕弟弁共纂四十卷杨绍复等续之溥集两家书广为百卷

卷中恒存苏氏駮议太祖称其词简而礼备诏藏史阁今雕

本罕有予购之四十年近始借抄尝熟钱氏写本惜乎第七

卷至第九卷失去杂以他书第十卷亦有错杂文字九十二

卷阙第二翻以后九十三九十四二卷全阙安得收藏家有

善本借抄成完书姑识此以俟

   五代会要跋

五代会要三十卷亦建隆初王溥所进予抄自古林曹氏康

熙甲戌春复从商丘宋氏借观江西旧抄本勘对无异编中

阙纸数翻两本亦同也五代之乱干戈俶扰其君臣易置若

传舍然未暇修其礼乐政刑然当日累朝咸有实录可采而

欧阳子作史仅成司天职方二考其馀槩置之微是书典章

制度无足征矣

   莆田陈氏九朝编年备要跋

九朝编年备要三十卷太学生莆田陈均平甫𢰅均丞相俊

卿之从孙也前有建安真德秀长乐郑性之知漳州林岊及

均自序四篇凡例一卷端平初有上言于朝者下福州取其

书得初品官编年自司马公通鉴成书即纲目改裁未见其

当今所传陈桱王宗沐薛应旗所辑书类皆谬误疏略以予

观平甫是书简而有要可谓尽善矣而陈振孙讪之谓其去

取无法详略失中未免责人已甚矣康熙乙丑观耿都尉正

公插架书发函读之不忍释手都尉遂以赠予报以仇实父

画山水越二十一年丙戌夏曝书于亭前追忆旧事识之末

   睂山彭氏太平治迹统类跋

太平治迹统类四十卷睂山彭百川叔融𢰅予抄自上元焦

文端公家卷帙次第为装钉者所乱佣书人不知勘正别用

格纸抄录以致接处文理不属欲校定甚难然是书储藏者

寡存之笥冀与博闻者审定之

   宋学士院中兴纪事本末跋

中兴纪事本末七十六卷学士院经进始建炎元年五月至

绍兴二十年十二月南渡君臣时政详于徐梦莘三朝北盟

会编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兹编纪载有出二书之外

者可以资考证也所载岳鄂王狱具秦桧言飞子云与张宪

书不明其事体必须有韩蕲王争曰相公必须有三字何以

使人甘心惟徐自明SKchar辅编年录同之今群书皆作莫须有

恐未若二书之得其实也

   中兴通鉴跋

宋中兴通鉴一十五卷通直郎国史院编修官刘时举编史

嵩之丧父以右相起复时举为京学生与王元野黄道等九

十四人太学生黄恺伯金九万孙翼凤等百四十四人武学

生翁日善等六十七人宗学生赵子寰等三十四人上书争

之是亦慷慨之士也观者嫌其太略然以视王宗沐薛应旗

所𢰅斯条理过之矣

   书李氏续通鉴长编后

睂州李文简公续资治通鉴长编共九百八十卷举要六十

八卷隆兴元年知荣州先以建隆迄开宝年事一十七卷进

乾道四年官礼部郎乃以整齐建隆元年治平四年闰三

月五朝事迹共一百八卷进淳熙元年知泸州又以治平后

至靖康凡二百八十卷进淳熙九年知遂宁府重别写呈并

举要目录计一千六十三卷进今仅存者太祖至英宗朝一

百七十五卷而已若神宗朝二百二十八卷哲宗朝二百二

十卷徽宗钦宗朝三百二十三卷乾道中祇降秘书省依通

鉴纸様缮写一部未经镂板遂失传宋儒史学以文简为第

一盖自司马君实欧阳永叔书成犹有非之者独文简免于

讥駮张敬夫比之霜松雪柏生死文字间叶正则谓春秋之

后才有此书要非过论也治平以后藉有长编纪事本末存

略见大旨然见之者罕矣陈氏王氏宗沐薛氏应旗目不

睹是书辄续通鉴行丗柯氏维骐王氏维俭之改修宋史亦

然此犹夏虫不可语以冰松柏之鼠不可语以堂密之有美

枞者也

   书宋史张浚传后

徐秀才善敬可一日语予曰周公谨小人哉张魏公朱子所

父事何可毁也予曰三代直道之遗也宋之南渡将帅有人

可以战可以守自寄阃外之权于浚丧师动数十万元气重

伤譬诸孱夫不能复起矣浚于李纲赵鼎辈则劾之于汪伯

彦秦桧等则荐之尚得云好恶之公乎至曲端之诛与桧之

杀岳飞何以异而读史者务曲笔以文致端有可死之罪不

过因浚有子讲学浚死徽国公为之作状天下后丗遂信而

不疑尔𡊮中郞宿朱仙镇诗云祠前箫鼓赛如云立石争镵

吊古文一等英雄含恨死几时论定曲将军江进之读魏公

传诗云子圣焉能盖父凶曲端冤与岳飞同何人为立将军

庙也把乌金铸魏公可谓助我张目者也

   书柯氏宋史新编后

宋辽金元四史惟金史差善其馀潦草牵率岂金匮石室之

所宜储柯氏撰新编会宋辽金三史为一以宋为正统辽金

附焉𦫵瀛国公益卫二王于帝纪以存统正亡国诸叛臣之

名以明伦列道学于循吏之前以尊儒历二十载而成书可

谓有志之士矣先是掲阳王昂撰宋史补台州王洙𢰅宋元

史质皆略焉不详至柯氏而体稍备其后临川汤显祖义仍

祥符王维俭损仲吉水刘同升孝则咸有事改修汤刘稿尚

未定损仲宋史记沉于汴水予从吴兴潘氏钞得仅存然三

史取材纪传则有曽巩王偁杜大圭彭百川叶隆礼宇文懋

昭编年则有李焘杨仲良陈均欧阳守道礼乐则有聂崇义

欧阳修司马光陈祥道陈旸陆佃郑居中张𬀩职官则有孙

逢吉陈骙徐自明许月卿舆地则有乐史王存欧阳忞税安

礼王象之祝穆潘自牧志外国则有徐兢著录则有王尧臣

晁公武郑樵赵希弁陈振孙类事则有徐梦莘孟元老李心

传叶绍翁吕中马端临赵秉善述文则有赵汝愚吕祖谦诸

书具在以予浅学亦曽过读其他宋金元人文集约存六百

家郡县山水志以及野史说部又不下五百家及今改修文

献尚犹可征予尝欲据诸书考其是非同异后定一书惜乎

老矣未能也

   姜氏秘史跋

王莽之闰汉朱全忠之⿱𫂁么 -- 篡唐其罪贯盈而纪年仍书于史燕

王取天下于兄子非有积怨深怒乃革除建文君之五年毋

亦太忍也乎纪逊国事者不啻百家大约惑于齐东野人之

语尤甚者从亡遗笔致身录也弋阳姜清撰秘史稽之故牒

以证其非幸书成于致身录未出之前顾犹信程济为有其

人则亦非信史矣福藩称制无一善政可纪惟追赠壬午殉

难诸臣赠官锡谥差快人意第易名多至■十■人未免失

之太滥然程济史仲彬不及焉其胜于刊胜国逸书者多也

窃怪吾郷姚御史瑄坐奸党籍产载于文皇实录而诸书无

纪其姓名者又高太常逊志弃官遁永嘉山中穷饿而卒比

于林右出处未详者有间右有谥而太常无之是亦阙典也

已清字源甫弋阳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考功司郎中历尚宝

少卿

   孝宗大纪书后

万历二十二年三月允礼部尚书南充陈公于陛之请修国

史阁臣议开局聚书分纂于是崇仁吴公道南立正史议志

之类二十有二传之类二十有六吴公领修河渠志而先太

傅文恪公分撰孝宗大纪皆附之家集中縁陈公逝其书未

果成也古之国史恒以本朝之人述当代之事故文献足征

光武帝纪定于永平武德贞观国史成于显庆宋于两朝三

朝五朝七朝四朝先后𢰅述榻前论议斯时政有纪柱下见

闻斯起居有注类而次之谓之日历修而成之谓之实录然

后一代之典则备焉明则第有实录宝训而已建文革除景

泰附录何以成一代之典章善夫吴公之言曰曽南面者当

知史不可灭之义曽北面者当思名必先正之文是惠代二

宗帝纪不可不特书也矣康熙已未史局既开以先公大纪

送馆幸存其副未几雕本付拓书手不戒于火因书以付昆

   明史提纲跋

明史开局监修总裁诸公以建文帝本纪书法下问余以宫

中火帝崩对同官徐胜力固争当从逊国群书具述其事遂

任编纂纪成诸公终未以为然也逊国群书可信者绝少十

九皆作伪无稽尤可怪者从亡随笔之程济致身录之史仲

彬欺人欺天莫此甚矣归田后得洧川范氏明史提纲四十

三卷书成于万历戊申夏自洪武迄隆庆其书惠宗削逊国

二字之非可谓具良史之识者守已中万历甲戌进士仕至

陜西布政司参议所著书尚有春秋传二十五卷以证胡传

之讹史删二十八卷以纠纲目之失惜乎未之见也

   书两朝从信录后

熹宗实录成藏皇史宬相传顺治初大学士𣵠州冯铨复入

内阁见天启四年纪事毁已尤甚遂去其籍无完书论丗者

颇以两朝从信录是征斯编为秀水诸生沈国元所⿱𫂁么 -- 篡乃二

年春会试天下士哲皇帝以首科特简二辅臣为总裁官随

州何公宗彦先太傅文恪公也国元舍乡先达不书书顾秉

谦果足以传信乎


曝书亭集卷第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