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实录/太祖实录/六年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五年(1396年) 太祖康献大王实录
(丁丑)六年明洪武三十年
七年(1398年) 

春正月[编辑]

1月1日[编辑]

○甲寅朔,雨雪。上率百官贺帝正,不受朝。百官浇奠于神德王后殡殿。

1月2日[编辑]

○乙卯,流星坠北方。荧惑入太微端门,退留屏星南。

○百官诣王后殡殿,行启殡祭。

1月3日[编辑]

○丙辰,葬神德王后于聚贤坊北原,号贞陵。宗亲百官释服,具朝服返魂于仁安殿后,以白衣黑带视事。设王后魂殿都监。

○倭寇魁相田于中等,率其徒入蔚州浦,知州事李殷给粮厚待之。相田等疑为诱陷,执殷及伴人朴青、记官李艺等逃归。

1月5日[编辑]

○戊午,都堂享上。

1月6日[编辑]

○己未,大司宪闵汝翼劾知中枢院事赵狷、汉城尹申孝昌。赵狷尝节制合浦,不能制寇;孝昌时为大司宪,不能劾狷也。汝翼私谓狷兄浚曰:“上欲宪司劾狷久矣。”上闻之,怒曰:“汝为宪官,劾有罪者,何必托辞?且狷功臣,不可轻劾。”欲下汝翼于狱,宜城君南訚进曰:“狷及汝翼,皆为功臣,何取何舍?”乃命归第勿出。宪司寻劾,既而皆宥之。

1月10日[编辑]

○癸亥,月掩木星。

1月15日[编辑]

○戊辰,幸贞陵。

○宪司上疏论宦官曺恂之罪。其略曰:

恂性奸贪,言行邪佞,前朝伪辛乱政之时,为其腹心,擅行威福,招纳贿赂,恣为不义。今蒙圣上好生之德,获保首领,宠侍左右,诚宜洗心涤虑,恭勤职务,反怀贪夺无厌之计。殿下尝以中宫病笃,施纳佛神银器衣服鞍马,恂皆托贸易抑取,又惧事觉,归马巫堂,其奸诈反复,真穿窬之类也。乞下恂于狱,明正其罪,收没家产。

上止许放置其乡。宪司复上疏论恂受户曹典书杨天植厚贿之罪,上止许收其职牒。

○丰海道都观察使上言:“道内人民,风水虫蝗之灾,失农饥困,今赴都城之役,各自赍粮,艰苦玆甚。愿给道内田米陈太。”上命给之。

1月16日[编辑]

○己巳,流星出心大[1]星,南流。

1月22日[编辑]

○乙亥,昌城府院君成汝完卒。汝完,昌宁人,版图摠郞君美之子。至元丙子登第,拜艺文春秋检阅,累迁军簿正郞,按廉杨广道。以历尚书右丞,知刑部事、御史中丞、典法判事。间出为海州、忠州二牧使,升为佥书密直、政堂文学。国初,以耆老拜检校门下侍中、昌城府院君。年八十九,以病卒,赐米豆百石,礼葬之,赠谥文靖公。性简洁,不喜华丽,教子有法。三子俱登第,长石璘今为议政府左政丞,次石瑢开城留后,次石因户曹判书。

○放役徒丧病老弱者。

1月24日[编辑]

○丁丑,升江原道襄州为府。上之外亲乡也。

○赐吾郞哈八乙速、甫里、仇里老、甫乙吾、高里多时等五人、吾都里童猛哥帖木儿、童所吾、马月者、童于割周、豆乙于等五人,各彩䌷绢彩绵布苎布有差。

○陞杨州郡为府。

○置义兴府舍人所,凡大小两班子婿弟侄,皆属之,肄习经史、兵书、律文、算数、射御等艺,以备擢用。

1月25日[编辑]

○戊寅,荧惑在太微右掖。

1月27日[编辑]

○庚辰,荧惑在太微西太阳门中。

○幸东大门,观瓮城之基。

1月28日[编辑]

○辛巳,幸津宽寺。

○柳玽为三司右仆射,郑臣义知中枢事,李稷为大司宪,咸傅霖为左散骑,曺庶右散骑,郑矩左谏议,许周司宪中丞。

○命都堂各司及耆老,会议崔云海、李龟铁、金赟吉、金英烈等罪。初乞降倭至庆尚道蔚州浦,贼魁罗可温,以子都时老、伴傥昆时罗,纳质于鸡林府尹柳亮。亮以疾不往见,倭自惑,执知蔚州事李殷逃去。时云海节制庆尚,龟铁节制忠清,赟吉节制全罗,英烈节制京畿右道。云海违令,以致逃逸,龟铁、赟吉、英烈皆不及期。五道都统使金士衡执囚京山府,驰报请罪。

○以朴子安为全罗道都节制使,尹邦庆为庆尚道都节制使,赵英茂忠清道都节制使。

1月30日[编辑]

○癸未,五道都统使金士衡还,上幸兴仁门外迎劳。

二月[编辑]

2月1日[编辑]

○甲申朔,大风。

2月2日[编辑]

○乙酉,命都评议使司,相文庙基。

2月3日[编辑]

○丙戌,日珥。金星出太微西蕃[2]上相,入三台中阶。

2月5日[编辑]

○戊子,流星长如一尺,出轩辕落地。

2月6日[编辑]

○己丑,上田于东郊。

2月8日[编辑]

○辛卯,命义安伯和、左政丞赵浚、奉化伯郑道传,宴右政丞金士衡、谢恩使权仲和以下诸使臣,㡱六亦与焉。赐士衡犀带。

2月9日[编辑]

○壬辰,倭归我前判事魏种、知蔚州事李殷等。

2月10日[编辑]

○癸巳,授倭万户罗可温子都时老司正、昆时罗、望沙门副司正职,仍赐衣冠。

○前代言柳廷显以盗用家谷,打伴人康仁信致死。刑曹请罪,上只令征烧埋钱。

2月11日[编辑]

○甲午,上坐勤政殿受朝,进㡱六至前,慰问之。㡱六不敢仰视,流汗出涕而已。

○执崔云海、李龟铁、金赟吉、金英烈等来,下巡军狱,令台谏刑曹鞫之。狱成,右政丞金士衡、宜城君南訚,请减其罪。

○使司上言:“前朝之季,各道军民户数无籍,凡抄军时,妄意定数,勒令充数,作弊不小。今各官军民户数,已有成籍,都节制使当以其籍付军数,当农隙之时,各于其官,训炼武艺,有事则及时招致攻守。如有军官军人不即起送,军器衣甲不能坚实,老弱军人抄出起送者,守令及摠牌头目,照律论罪后,报都观察使。又都节制使,闻寇将至,逗遛不进者,临战不为尽力者,无变起军者,彼敌数少尽数起军者,非时田猎者,不紧公事,军官给马道内横行者,观察使纠察,申闻论罪。又户口之数,不可不知也。各道户籍,率居人口,已并载录,各官守令,不顾立法大体,凡遇军情及徒役事,尽数抄出,使不得农业,以致凋瘁。今后各户,同居各居勿论,以子婿弟侄族亲年六十以下十六以上者,品官马兵一员、奉足四名,无职马兵一名奉足三名,步兵一名奉足二名为定,户主名下施行。无内外族亲单丁,以一般单丁奉足定给,常时徒役,不令奉足人各别差发。有军情事,紧缓分拣,奉足人多少,酌量率行。奴子数多率居者,不给各别奉足。各官守令如有紧急军情,率行外奉足人,各别差发者,论罪。一,自庚寅年以后,海寇作耗,沿海州郡,悉皆萧然。近年以来,营造兵船,沿边守御,贼不敢近,居民土著,战舰之功,诚为最大。各船军官军人,长年骑船,寄生水上,甚为可哀。船内陆物诸缘及杂役,专以骑船军人备用,苦役尤重。所在各官,不顾其弊,骑船军户徭役,指定侵劳,骑船户因此逃散,军数日减。今后骑船各户差役,一皆减除,完护如前。条令不从守令及奸吏,以王旨不从论罪。其骑船军户内,子婿及奉足定给人外,挟持漏户,当差他役。一,军法,将兵者与士卒同甘苦,时常存恤疾病,尽情救护,不令军人离心,乃可以临敌立功。各道兵船头目,以一时喜怒,非法乱刑,又累朔骑船,瘴气饥寒所逼[3]成疾者、或身劳力瘁,一二日困卧者,以为温疫,不为救疗,气息不绝者,或弃无人之岛,或弃水中,以致夭死。虽在平时,至于飮水,不曾均给,因此成病。以如此等事,不为存恤,军人离心,逢贼不肯用心,接战不得成功。今后出令严禁,如有得病军人,不轻救疗,病深难治者,兵船到泊近处各官下陆,令其官差人救疗。不幸有死亡者,题栍立标,埋葬接处,病故辞缘,报都观察使,传报使司,转闻于上,存恤其家,限年除役。不为用心救疗致死者,各官差人及如前条令不从作弊万户千户领船头目,依《大明律》内军士抚驭无方条,决杖一百,边鄙充军。”上从之。

2月12日[编辑]

○乙未,商议中枢院事柳亮率倭魁子童时罗等二人,来自鸡林,赐时罗衣。

2月15日[编辑]

○戊戌,亲祀仁安殿。

2月16日[编辑]

○己亥,以朴子安为庆尚、全罗都按抚使。

2月17日[编辑]

○庚子,开国功臣左政丞赵浚等宴右政丞金士衡等,上许令用酒。

2月18日[编辑]

○辛丑,上命流云海于安边镇溟浦,英烈于瓮津,赟吉于青海,龟铁于平壤,皆充水军。

2月19日[编辑]

○壬寅,幸贞陵,视兴天寺役。上之初建寺贞陵,但以供朝夕香火耳。宦者金师幸巧佞求媚,穷极侈靡。

2月21日[编辑]

○甲辰,夜,北方有白气。

2月22日[编辑]

○乙巳,考试官赵浚、郑道传试取杂科明医八人、明律七人。

2月24日[编辑]

○丁未,归义君王瑀卒。礼葬之,赠谥景僖。瑀,恭让君母弟,主王氏祀者。子珇、琯,女适抚安君芳蕃。

2月25日[编辑]

○戊申,幸平州。

○流星出天巿东垣,入西垣,长二尺许。

2月26日[编辑]

○己酉,地震。

2月27日[编辑]

○庚戌,日晕。

○赐朴仁贵等五人米各十石,令复其家。初蔚州事李殷,见执倭寇,留对马岛。仁贵等请往对马岛,谕以恩信,与殷等还。

2月28日[编辑]

○辛亥,上次于临津,其南有前朝侍中贞烈公庆复兴墓。上曰:“庆侍中,慷慨清直。位侍中,视予犹子,予亦父事之。”乃遣佥节制使赵思义致祭。

○赐降倭㡱六米石三十、豆石二十,伴人二名衣笠各一件。

2月29日[编辑]

○壬子,次寿美浦,观火猎。

2月30日[编辑]

○癸丑,次松都。

三月[编辑]

3月1日[编辑]

○甲寅,幸演福寺。

3月3日[编辑]

○丙辰,暴风。夜,东北有赤气。

3月4日[编辑]

○丁巳,遣内官金龙奇,致祭于景僖公王瑀。

○幸敬天寺,设华严法席,荐神德王后。

3月5日[编辑]

○戊午,以前判事金原浩女为宫人。

3月8日[编辑]

○辛酉,参赞门下府事安翊、同知中枢院事金希善、艺文春秋馆学士权近赍擎皇帝敕慰诏书及宣谕圣旨、御制诗、礼部咨文二道,回自京师。其敕慰曰:

使者至,闻王首妃康氏薨,呜呼甚矣哉!王必晨昏眷恋,不能自已。为何?昔化家为国,勤劳内助,母仪三韩,非康氏者谁?今也人亡迹在,此非眷恋不能自已者乎?况昔存时,王当宵衣之际,康氏数更而省之;旰食勤劳,康氏节之而以奉岁月;视朝之时,康氏率宫嫔以送;日暮也,康氏率宫嫔秉烛而迎,以归寝处。今也康氏长往,鸾台之清镜不张。王晨朝,稀人而送;暮归寝处,顾问杳然。但目宫嫔侍儿抚棺唏嘘,泪之不已者,伤如之何?呜呼!殡葬之后,岁月如流,青芜蔓冢,狐兔往来乎其间,旁近乔木,老干峥嵘。日将暮也,飞者比翼而栖[4]于高柯,树因风而呜呜咽咽,幽阴之涧水,潺潺然而有声。人静更深,野郊寥寥然而寂寂,蒿里之神,遥歌于莽苍。当此时也,首妃康氏神魂有知,遥望宫闱,宁不凄怆于窅漠之间?若此,王其怀之乎?恋之乎?康氏往矣,王当自重。故敕。

宣谕圣旨曰:

朝鲜国王,我上出气力。洪武二十一年,尔小国军马到鸭绿江,起将来打这中国。那时节,李讳一发回去。如今得了王高丽国,改号朝鲜,自然天道。朝鲜国王至诚,如今两国之间,秀才每戏弄,不直不正。以小事大,事事都要至诚直直正正。日头那里起那里落?天下只是一个日头,慢不得日头。尔那里使臣再来时,汉儿话省的著他来,一发不省的不要来。我这里孙儿,朝鲜国王孙儿做亲肯的时节,著他汉儿话省得宰相来。我这里说归他。先来的四个秀才里头权近看的老实,放回去。这话朝鲜国王说与他。那三个新来的一个饶不得。尔这几个都回去,留下的四个行力,一发都将去。

御制诗曰:

鸭绿江清界古封,强无诈息乐时雄。逋逃不纳千年祚,礼义咸修百世功。汉代可稽明在册,辽征须考照遗踪。情怀造到天心处,水势无波戍不攻。右鸭绿江。迁遗井邑巿荒凉,莽苍盈眸过客伤。园苑有花蜂酿蜜,殿台无主兔为乡。行商枉道从新郭,坐贾移居慕旧坊。此是昔时王氏业,檀君逝久几更张。右高丽故京。入境闻耕满野讴,罢兵耨种几春秋?楼悬边铎生铜绿,堠集烟薪化土丘。驿吏喜迎安远至,驲夫忻送稳长游。际天极地中华界,禾黍盈畴岁岁收。右使经辽左。

三篇,帝赐权近。初,近入朝,帝赐对,知近有学识,命题赋诗二十四篇,近应制。

王京作古:

王氏作东藩,维持五百年。衰微终失道,兴废实关天。惨淡城犹是,繁华国已迁。我来增叹息,乔木带寒烟。

李氏异居:

东国方多难,吾王功乃成。抚民修惠政,事大尽忠诚。锡号承天宠,迁居作邑城。愿言修职贡,万世奉皇明。

出使:

出使承严命,辞亲作远游。载驰焉告瘁?靡盬每怀忧。荡荡天门辟,行行驿路悠。愿陈忠款志,万一达宸旒。

奉朝鲜命至京:

圣主龙兴抚万方,远人来贡有梯航。郁葱佳气皇居壮,焕赫文章帝业昌。晓雾收开仙仗日,天风吹送御炉香。小臣获被恩荣渥,入侍丹墀近耿光。

道经西京:

千载箕封枕海门,八条遗俗至今存。峨峨远岫围平野,衮衮长江绕古村。万里梯航常入贡,三韩疆域永为藩。殷勤为与居民说,得遂生生是圣恩。

度鸭绿:

塞邑萧条树老苍,长江一带隔辽阳。皇风不限华夷界,地理何分彼此疆!任见波涛掀小艇,欣瞻天日照遐荒。谁知此去匆匆意?愿奉恩纶报我王。

由辽左:

鹤野漫漫道路长,名藩碁布摠雄强。远方慕义修朝聘,诸将宣威拓土疆。驷马敢期题柱志,关人休笑弃𦈡狂。幸今四海同文轨,最好游观上国光。

航莱州海:

十丈风帆万斛船,云开苍海渺无边。星垂雪浪相涵映,水拍银河共接连。可向半洋悲壮士,不须三岛问群仙。舟中偃仰堪乘兴,自是浮槎便上天。

始古开辟东夷主:

闻说鸿荒日,檀君降树边。位临东国土,时在帝尧天。传世不知几,历年曾过千。后来箕子代,同是号朝鲜。

相望日本:

东望洪涛外,倭奴禀性顽。未尝霑圣化,常自肆凶奸。剽窃侵邻境,偸生寄海山。愿将天讨去,问罪凯歌还。

金刚山:

雪立亭亭千万峰,海云开出玉芙蓉。神光荡漾沧溟近,淑气蜿蜒造化锺。突兀冈峦临鸟道,清幽洞壑秘仙踪。东游便欲凌高顶,俯视鸿濛一荡胸。

新京地理:

海国千年遇圣明,我王归附贡丹诚。牧民宠受朝鲜号,作室新开汉邑城。一水绕南流荡漾,三山镇北耸峥嵘。区区地理何须说?永荷皇恩乐太平。

辰韩:

三韩曾鼎峙,千里困兵争。胜负力相敌,兼幷功未成。王公初举义,金氏远输诚。自此至今日,吾民得遂生。

马韩:

渺渺马韩地,区区鲸海滨。三方初割据,一统竟和亲。锋镝千年后,桑麻四野春。况今逢圣代,远俗被同仁!

弁韩:

东国三分际,民生久未安。纷纷蛮触战,扰扰弁、辰韩。古垒悲风起,荒台澹月寒。自从成统合,彼此永交欢。

新罗:

伊昔赫居世,开邦五凤翠。相传千岁久,粗保一偶偏。却献鸡林土,来朝鹄岭天。绵绵三姓祀,永绝正堪怜。

耽罗:

苍苍一点汉罗山,远在洪涛浩渺间。人动星芒来海国,马生龙种入天闲。地偏民业犹生遂,风便商帆仅往还。圣代职方修版籍,此邦虽陋不须删。

大同江:

箕子遗墟地自平,大江西折抱孤城。烟波缥渺连天远,沙水澄明彻[5]底清。广纳百川常混混,虚涵万像更盈盈。霈然入海朝宗意,正似吾王事大诚。

听高歌于来宾楼名。

万国来宾会玉京,高楼为向路傍营。酒熏和气沦肌骨,歌咽清声感性情。风动佩环珠玉碎,香飘舞袖绮罗轻。远人游赏知多少,争似微臣此日荣。

阅伶人于重译楼名

远客承恩出凤城,天街白日马蹄轻。上楼最爱轩窗迥,举酒贪看技乐成。笑语诙谐诚可喜,腰肢娈转更堪惊。如今得阅伶才巧,大醉陶然荷圣情。

引觞南市,酩酊而归南市楼名

百尺高楼压市廛,游人登眺兴悠然。长街万货纷交错,华屋千甍远接连。屡引金觞看妙舞,更闻瑶瑟赋新篇。皇恩既渥那辞醉?酩酊归来月上天。

开怀北市落魄而还北市楼名

钟阜山前北巿楼,朱甍突兀控神州。观光远客承恩至,度曲佳人劝酒留。纵飮开怀真轶宕,扶归落魄亦风流。沈酣德泽曾无比,感激唯思粉骨酬。

醉仙畅飮,游目于江皋。醉仙,楼名

胜日游观上醉仙,栏干徙倚向江天。风烟缥渺连圻外,云水微茫接海堧。美酒不辞成酩酊,珍羞且得饱芳鲜。一声清唱羁愁尽,深感皇恩祝万年。

鹤鸣再坐闻环佩而珊珊:

鹤鸣楼上久徘徊,环佩珊珊缓步来。已喜清歌和宝瑟,况看纤手捧金杯!南临帝甸山河壮,北对天门日月开。得被内臣宣圣泽,游街三日醉扶回。

帝嘉赏之,令从仕文渊阁,且赐御制,盖宠之也。咨文,一曰:

奉圣旨:今后差使臣来时,要通汉人言语的来,不通汉人言语的不许来。

一曰:

礼部左侍郞张炳等钦奉圣旨:“自古上至人君,次至分茅胙土之君。开国承家,必得正人君子,方乃国昌,首用小人,必乱邦也。即今朝鲜国王,因王氏数终,天将更运,人事造于下,天道应于上,而有三韩,国号朝鲜。民妥于市乡,仪仍本俗,法守旧章,有国之道,全矣。奈何不务深谋远虑,固建睦邻之道,左右所用,皆轻薄小人?虽称儒士,实剽窃古人肌肤之理,所以不能以德助王,虽称以小事大,其行文也,搜求构祸典章,实造兵殃于三韩,委朝鲜国王无置身之地。此等之徒,用之何益!我中国古昔圣臣,君有好兵者,圣臣以为不然。云何?盖为邻邦有不相和睦者,且修言修文修名修德修刑。邻邦不善,尚未肯勤民于远,又增修其德。安敢上违天意,下阻山川之灵,而乃兴师以殃良善!今朝鲜每岁措表笺者,以文词而构祸。在我虽不以为必然,山川上下神祇,有所知觉,祸将有日,必不可逃。尔礼部移文朝鲜国王,深思静虑,知朕所言。”

3月9日[编辑]

○壬戌,日晕。夜,南有赤白气。

3月15日[编辑]

○戊辰,尚瑞司判事赵浚、郑道传等请建内官之号。贤仪二人,一视正一品,一视从一品。淑仪二人,一视正二品,一视从二品。赞德三人,一视正三品,二视从三品。顺成三人,一视正四品,二视从四品。尚宫三人,一视正五品,二视从五品。尚官三人,一视正六品,二视从六品。家令四人,二视正七品,二视从七品。司给四人,二视正八品,二视从八品。司饰四人,二视正九品,二视从九品。

3月16日[编辑]

○己巳,遣商议中枢院事柳云,赴京谢恩。奏曰:

臣妻康氏奄辞盛代,缘系凶讣,不敢奏闻。今者陪臣安翊等,回自京师,钦奉敕慰圣旨,天语切至。钦此,感激无已。

3月17日[编辑]

○庚午,谏官上言:“拜表之礼,不可行于草地。愿还留后司,备仪行礼。”上曰:“留后司亦行次也。”

○命都堂移牒西北面都巡问使,禁无文凭行货者,以严经界。

3月18日[编辑]

○辛未,上在温泉,有二儿乞食。上令讯之,乃丧父母无所依归者。命尚衣院给衣,司膳给食。

3月19日[编辑]

○壬申,木星犯舆鬼、积尸至丁丑。

3月20日[编辑]

○癸酉,上猎于天神山,次平州地。见一女从行,问之,乃司仆之婢,供其官吏者也。即命放还,囚其判事李丕等五人,翌日宥之。

○皇祖妣敬妃之陵在咸州,术士上言当迁。遣宁安君良祐,迁安于归州东壬山之原。

3月25日[编辑]

○戊寅,陨霜。

○通事前少监朴仁贵等来自对马岛,倭船十只乞降。

3月26日[编辑]

○己卯,陨霜。

○赐左政丞赵浚草笠及玉缨子,赐奉化伯郑道传、宜城君南訚草笠。

3月27日[编辑]

○庚辰,上发温泉还京。

○上命都堂曰:“今庆尚道乞降倭人,虽诚伪难知,固当受降。彼虽不诚,我毋失信,但当自强,若彼先发为寇,即当应机殄灭。”

3月28日[编辑]

○辛巳,上臂鹰田于江阴、开城县。

夏四月[编辑]

4月1日[编辑]

○癸未朔,雾。以新石首鱼荐宗庙。

○倭寇魁罗可温,率其兵船二十四艘请降。

4月3日[编辑]

○乙酉,大雷电以雨。

4月5日[编辑]

○丁亥,遣大将军金季寿、前万户朴文崇于庆尚道,考察防倭。

○降倭魁二人,率其党六人,持酒享庆尚道都观察使。

4月6日[编辑]

○戊子,上还都谒宗庙,乃下辇。

○倭魁遣人二名,言于观察使曰:“我等万户三人,各率一百人,欲谒观察使,愿先给粮。”观察使给米石二百。

○罗可温请见,观察使许之。罗可温率其党八十人,至密阳府,观察使李至饷以酒食,送可温等十人于京,馀皆还船。都安抚使朴子安欲以军船掩袭之,倭觉之遂走,子安追之不及。

4月8日[编辑]

○庚寅,雾。

○发忠清道军五百,送于庆尚、全罗道。备御倭也。

4月9日[编辑]

○辛卯,幸贞陵。

4月12日[编辑]

○甲午,谏官劾艺文春秋馆太学士韩尚质、商议中枢院事柳亮。始尚质观察庆尚,亮尹鸡林。亮言于尚质:“宜遣人于倭,诱以祸福,使之纳降。”乃遣僧义云,而倭乃逃归,故谏官问其遣僧之由。

○谏官上言:“前少监崔宣、前正言崔宏、前正郞李蟠等,夜聚游女,动乐纵飮,以干禁令,且因使酒,拦入人家,打破家产。且宣、宏当祖母在殡,荒淫若此,乞下攸司,依律科罪。”上从之,特宥蟠。

4月14日[编辑]

○丙申,下别鞍局别监李美忠于巡军狱。美忠于进献金鞍轿内,书天字,帝见之,怒曰:“鞍,人所骑也。人骑于天,可乎?是侮朕也。”焚其鞍。然美忠于群鞍轿中,别置进献之轿,标以天字,非有他心,故寻释之。

4月16日[编辑]

○戊戌,遣殿中少卿吴存志,赈西北面饥。

○赐吾都里、亏狄哈等四人及降倭㡱六、都时老等五人各衣一袭。

4月17日[编辑]

○己亥,谢恩使判三司事偰长寿、副使中枢院副使辛有贤、前义州都节制使陈忠贵、前户曹典书杨天植等回自京师,传礼部咨,曰:

本部钦奉圣旨:“中国周邻四夷,远近不等,惟朝鲜密迩东陲,比之他处,甚为切近。前者,王氏怠政而亡,李氏新兴,数生边衅,朕与语再三,终不能止。恐久生兵祸,实欲互为姻亲,以妥两国生民。此意此虑,已有年矣。是以二十九年六月间,但以行人,以通此意。使者归,闻王出迎,朕将以为必然姻亲之事成矣。三十年春,朝鲜亦为此事遣人,至进鞍马,以表诚意。次日验鞍马,器兽皆疵。观物之所以,初交尚此,久必不然。至君子良友各天一方,将欲会而未能,必千里神交而志通。今朝鲜,朕以诚往,彼以诈应。其千里神交而志通,可乎?事不断其初,后将必悔。其朝鲜姻亲之事,难以再议。尔礼部移文朝鲜,罢姻亲之议,善待行人,归谕以毋生边衅。”

又咨曰:

本部钦奉圣旨:“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朝鲜新造,所用之人,见在表笺,此非三韩生灵之福,乃三韩之祸首也。曩古中夏受君命,而列土者万国,能禄及子孙,世守其土者罕矣。何哉?以其小人在侧。由是九伐之法用焉,能与天朝同休者,数国而已。且郑,一小国耳。初用人未当,每受兵征,后子产相郑,君子哉子产!凡所移文,诸侯方伯,无不相好,以其言不妄发,意不乖违。终子产而无兵祸。云何?盖能敷诚意于诸侯方伯,深思熟虑,下笔精微,故有草创讨论修饰润色。如此而后方行,安肯一字而侮慢于人者也!今朝鲜国王李讳所用文人郑道传者,于王之助,何为也?王若不悟,斯人必祸源耳。今郑摠、卢仁度、金若恒,若在朝鲜,必郑道传之羽翼。即因各人已招,祸及其身矣,王其审之。若不精审,国祸又将发,假手于人。尔礼部移文朝鲜国王,深思熟虑,以保三韩。”

偰长寿又传宣谕,曰:

二月初二日,帝御右顺门,引见长寿等曰:“做亲事,尔见在孝服中,待终制后年正月,交人去做亲。李某没分晓,郑道传用他做甚麿?郑摠前日写与翰林院,道王妃殁,要服齐衰。他回道本国虽有丧事,在朝廷不敢这般。后到年节下都穿白衣入内,又做鸭绿江诗,说龙湾萧索,问之,曰:『鸭江有个龙湾。』郑道传到这里回去,过山海卫对人说:‘好便好,不好来抢一场。’尔国来的火者,我宫院里走我睡处,吃的膳都管。他要看爷娘,我教他去回来,恁都打发打银子。他既有爷娘,只合赍发他爷娘。将来这里做甚麿?他身上带著一介青的物、一介红的物、一介柳木圈子。拆圈子里有一张纸,满写西蕃字。如今比里有些残达子,我见去征他。尔若著二万人马,去出气力,我一点儿不疑,尔却肯麿?”午时,宣至右顺门,曰:“先番鞍子拆开,里头写著字样,我又拆尔将来鞍子,不知如何。”众内官各将所拆鞍具进,一面雁翅板上左右,皆倒写天字,一介坐儿里书玄字,一面坐儿里画十字。帝起立亲手把看,复坐曰:“他怎麿这般小道儿?我这里写文书,但是天字都题起头写,早是我不曾骑。”长寿奏曰:“臣闻先进鞍子里,拆出字号。臣领这鞍子时,再三问管造人,他说并无。臣放心将来,管造人例著字号,以识品第,既装了,便行刮去。今管造人忘不刮去,其罪何量!臣到高丽,今四十年。恭愍王不必说了,中间两三介王臣,不敢保其至诚,如今王一心敬上,不敢怠慢。”帝曰:“尔这说不肯背主则是。和我这里无一介至意,如何敢做亲!不敢做不争做。我实实的做亲,他却这般不停当,怎的成!郑摠的家小,他供的词因别,妇人供的别,年岁月日都不同,岂是他家小?这家小还交回去。尔谢恩马,亲事既不成,难留带回去。鞍子,著御马监烧了,金子五十七两将去。尔说王休生衅,听小人拨弄,明日弄坏了。义州万户,本合送法司对问。李太祖讳。发尔来,这意思好,我不问尔放还。今后小心,休生事因。”备说得天下之由曰:“汝君得国,亦犹是也。天不与人不归,则其可以力取哉!”


4月18日[编辑]

○庚子,火星在太微西藩上将南,隔半尺。

4月19日[编辑]

○辛丑,火星犯上将。

4月20日[编辑]

○壬寅,宪司劾前户曹判书杨天植,又劾判三司事偰长寿、花山君权近。初帝遣牛牛等,征郑道传,道传托病不行。近白上曰:“撰表之事,臣亦与焉。愿随使赴京,冀以辨明。”上以未有征命不许。近再请,上曰:“卿有老亲,又无帝命,不忍遣也。”近曰:“不待征命而遣臣,病不往者,亦可免疑,臣或见原。被征而往,臣罪愈重矣。”上乃许之。时有物论,嘉近之行,而非道传者。道传闻而心忌之,言于上曰:“近,李穑所爱门生也。穑尝在己巳年间,诉上于帝而未得志。今近固请以行,必有异也,请毋遣近。”上不听。近既行,遣人于道,赐黄金以赆。及近蒙帝优礼遣还,道传嗾宪司,劾近以郑摠等皆被留,独得放还之故。遂言于上曰:“摠等皆不得还,独近赏金遣之,果如臣料,请鞫之。”上曰:“何以知赏金乎?”道传曰:“闻近持金而用之,若非帝赐,彼寒儒何缘得金?”上笑曰:“虽寒儒岂无得金之理!”盖道传不知金乃上之赐也。道传力请鞫之,上曰:“当天子震怒之时,自请而往,能霁天威,不复征卿,于国有功,于卿有恩。予欲赏之,反请罪乎?”乃命近就职,道传不敢复言。天植、长寿,亦道传所忌也。诬以入上国有所言也。

○上下令都堂曰:“宫室营构,大槪已备。其未备者,但待后日,工役一皆停罢,惟务养兵储粮。”

4月21日[编辑]

○癸卯,乃命领三司事和、奉化伯郑道传,宴宫阙监役提调。

○命两府各陈便民条画,都评议使司采择申闻。

4月23日[编辑]

○乙巳,令两府以下前衔品官,常居京卫王室。两府刻六月初一日,嘉善刻八月初一日。

○暹罗斛国使者林得章等六人,为倭所虏逃来,赐得章等四人各衣一袭,以及从人。

4月24日[编辑]

○丙午,倭魁罗可温,率其党十二人至京。

4月25日[编辑]

○丁未,遣判三司事李居仁于桧岩寺,三司右仆射柳玽于光岩寺,设星变祈禳消灾法席,检校参赞门下府事崔融于昭格殿,设火星独醮。

○谏官上书言事:

一,定都之初,首建宗庙,以奉时祀,以荐时物,报本之诚,无所不至,然四时之享,每命大臣以摄行。愿自今,除无时荐新之外,四时大享,必须亲祼,以明奉先之礼,以尽报本之诚。一,士大夫家庙之制,已有著令,而专尚浮屠,谄事鬼神,曾不立庙,以奉先祀。愿自今,刻日立庙,敢有违令,尚循旧弊者,令宪司纠理。一,五日一视朝,徒有群臣朝谒之礼,而无听政启事之仪。且勤政殿,实听政出治之所,每使浮屠,诵经其中,殊失名殿之义。愿自今受朝讫,命百司勿论官品高下,入启时宜,裁择听纳。一,古者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官不必备,惟其人。今官制之繁,上自庙堂,下至庶司,员数猥多,名器甚滥,真所谓十羊而九牧,一壶而十挈。愿汰冗官省员数,以治天职,以重名器。一,比因工役,民失农业。今都城既筑,宫室既营,凡土木之役,勿计缓急,一皆停罢,待岁丰平,经营修葺,未为晩也。又于今年,公私田租,量宜减收,以报民功,以厚民生。一,各道军民所苦,骑船为最。今以鱼盐之利,以供军食,役使甚苦,而粮饷不给,故调发番递之时,举家亡匿者,比比有之。愿自今骑船军粮,依旧给之;其鱼盐所利,以为赢馀,以赡其身;其节制、万户,托名鱼盐,役使困苦以自奉者,痛惩以法。一,无赖僧人往返彼此,诬妄多端,至使变生祸胎。愿自今寄食闾里游手游方之辈,敕令所在官,痛行禁理;其未受度牒者,不许出家;违者,罪及父母师长。一,各道军士番役更戍,岁率一度,诚若有便,然远方之人,上番宿卫,下番御侮,殆无宁日。顷缘降倭,自冬至夏,不谋生业,骑船下海,劳苦斯极。今宿卫之任,幸有甲士,其各道军士,愿停宿卫,休身养马。令观察使,春秋讲武,考阅精强,如有边警,刻期而会,诚为便益。一,兵食不可偏废也,为国之要,在于足食。愿自今,佛神之费、赐与之烦,凡所横费,一皆减省,以广储蓄,以备不虞。一,山场水梁,一国人民所共利者也。或为权势,擅执榷利者有焉,甚非公义也。愿自今下令州府郡县,考其境内山场水梁,如有专擅者,则将其姓名,一一告于宪司,宪司启闻科罪,痛禁其弊;守令有阿势畏威,匿不申报者,罪同。

上兪允施行。

4月26日[编辑]

○戊申,上坐勤政殿受朝,以降倭罗可温,序于朝班东八品班头稍后,暹罗斛人,序于西八品班头稍后。赐罗可温段子衣一袭、细布衣一袭,幷纱帽银带靴,其党十二人,各赐布衣一袭。

4月27日[编辑]

○己酉,以李文和为左承旨,卢石柱为右副承旨兼尚瑞尹。授降倭罗可温宣略将军,其麾下都时罗等八人,各领司正,副司正职。

○授宫人职。

4月28日[编辑]

○庚戌,幸兴仁门,观瓮城,巡城至东小门乃还。

○遣宣差权专,征左承旨李文和于甫州丧次,仍命专传旨于都观察使、都节制使曰:“倭人叛去,若不能捕获,罪不可宥。”

○命都评议使司,拟议西班六品、东班七品以下,不许骑马以闻。

○大将军南挚、将军康有信陪世子出门外驰马,射杀人家羔鸭,谏官劾之。

五月[编辑]

5月1日[编辑]

○壬子朔,日有食之既,上素服救食。

○兵曹受判:“武科出身者,赴训炼观,试诸家兵书及武艺,分为三等,依文科例,以凭叙用。”

5月2日[编辑]

○癸丑,谏官上疏,略曰:

窃见商议中枢院事柳亮,前在鸡林,当倭寇投降之际,单骑见贼,诱以祸福,使倭奴质子纳款,固当益勤不怠,以成其功。及倭船来泊之后,托以疾笃,利害之机,曾不为虑,遣僧义云,俾生疑贰而逃归,又秘其僧往来之迹,不肯现告于朝。劾问其故,游辞巧伪,不现事情,颇涉奸谲。愿令攸司,收其职牒,明鞫情由。

上止令外方付处,以待义云之出,凭问阅实。

5月4日[编辑]

○乙卯,清州人别将赵德麟母金氏,年十九,丧其夫,其父母欲夺志,断发不从,守节六十馀年。牧使金自粹以闻,旌表其闾,蠲德麟军役,使之奉养。

○是月,大雨,庆尚道水损田几万结。

5月5日[编辑]

○丙辰,上登隆武楼,观掷石戏。

5月6日[编辑]

○丁巳,遣前司宰少监朴仁贵,通书于日本对马岛。书曰:

朝鲜国门下左政丞赵浚等,寄书日本国对马岛守护李大卿足下。本国与贵邦,隔海相望,素通邻好。自庚寅以来,贵治及一歧两岛无赖之人,相聚为寇,侵掠边境,为害不小。惟我主上即位,悯念吾民无辜被害,志欲殄灭顽凶,拯济边民,命沿海州郡,修葺战舰,刻日以行。年前寇魁等,到宁海府丑山岛请降,主上嘉其来附,不念旧恶,处以蔚州,给粮完聚,不意自怀疑贰,劫我守臣以走。今年春,又来请降,主上宥其前罪,命边将待以厚礼。其称副万户、三万户者,即今见在京城,给以第宅衣食,以礼待之;其称上万户者,到密阳,宴犒加厚。彼请还船所,遣人护送,乃又忽生疑贰,劫掠军船,又复逃走。既而边将以足下书上闻,主上嘉之,今遣前司宰少监朴仁贵,知会彼上万户者,既与我背约,又背土主之意,是不惟稔恶于我,乃足下之罪人也。是宜熟计利害,讨除罪人,以通和好,幸甚。

5月7日[编辑]

○戊午,京市署丞金时用等,请日中为巿,上从之。

5月8日[编辑]

○己未,大雨。

○谏官上疏请柳亮罪,上曰:“义云逃匿,实为荒唐。且收职牒,付处遐方,以待义云出,阅实。”

5月10日[编辑]

○辛酉,谏官复上疏请罪,上乃下亮于狱,命司宪府,明鞫所犯,分拣申闻。

5月13日[编辑]

○甲子,监察金孝廉至丰储仓,以仓官处事之误,鞭其使令曰:“汝何不教尔官员?”仓使朴尚文曰:“然则监察亦受教于所由乎?”宪司劾尚文,上曰:“仓官岂肯遽辱监察!必监察先之也”,孝廉、尚文俱罢。

○司宪府上言:“奴婢争讼,一委辨定都监,其成给公文,付之都官。”上从之。

5月14日[编辑]

○乙丑,倭寇海州。

5月15日[编辑]

○丙寅,有星出自王良星北流。设禳灾法席于支天寺。

○倭入瓮津镇,焚兵船二只。

5月16日[编辑]

○丁卯,宪司上言:“军器监丞洪敉盗用本监米豆,且私役火㷁军。请收职牒科罪。”上从之。

5月17日[编辑]

○戊辰,又上言:“宣略将军安乙贵昼入前郞将金龟家,欲奸其妻,拔剑劫之。其情甚恶,请依律处决。”上从之。

○大司宪李稷诣阙请曰:“朴尚文、金孝廉请罪之失,臣之罪也。”召掌务侍史就职。

5月18日[编辑]

○己巳,遣巡军千户韩乙气,斩朴子安于军中。时子安追倭贼,方至全罗道镇浦,以事干彼贼,秘而不宣,外人莫得知之。其子实闻之,至殿下邸,适有义安君和等诸宗亲,诣殿下邸,殿下出门迎接。实涕泣请活父命,殿下曰:“国家大事,我将若何?”诸宗亲既入而辞去,殿下又出门送之,实投地痛哭。殿下心伤之,欲与诸宗亲,偕诣阙以请。诸宗亲曰:“此国家秘事也。上若问从何得知,则何辞以对?”殿下曰:“我将任其咎。”即俱诣阙,令内官曺恂启请之。恂曰:“此秘事也。诸宗亲何得知之?”殿下曰:“刑人杀人,国之大事。外人岂有不知之理乎?”恂入启。上初闻之,怒曰:“汝等以子安为无罪乎?”俄而,命中枢院曰:“予欲末减子安之罪,急召善骑知印,移送文书。”中枢院以沈龟寿启,即命曰:“汝尽力疾驰,及救子安之死。”龟寿受命疾驰,行路已过半而坠马,令驿吏代送其书。书到之日,官欲刑子安,漆其面褫其衣,刀刃已具。忽望之,于广野有一人驰来,以笠挥之,官怪之,停刑以待,子安得不死。实本无学术,又非武艺之人,而殿下贤其救父,使掌禁旅,位至二品。

○上命都堂,移牒庆尚道:“合浦军官,多年御倭,应变进退,非不熟知。今也倭贼数多下陆,但以一身便否,不顾大体,欺侮将帅,致失军机。倭贼逃走者,逗遛不捕;投降贾卖者,捕捉致害。宜置军法,且从轻典,行首掌务,各杖一百充军,职名申闻。”

5月21日[编辑]

○壬申,罢各道兵马都节制使,置各镇佥节制使,率所属附近州兵马,以备守御,令都观察使,考其勤怠。庆尚道四镇,合浦、江州、宁海、东莱;全罗道四镇,木浦、兆阳、沃沟、兴德;忠清道三镇,莼城、蓝浦、伊山;丰海道二镇,丰州、瓮津;江原道二镇,三陟、杆城。

○以金师幸为判敬兴府事、同判都评议使司事、兼判司仆、司农、缮工监事、驾洛伯。

5月22日[编辑]

○癸酉,倭围宣州城,泥城道副万户金元桂,领兵救之,贼败走。元桂乘胜,突入贼中,为贼所害。上闻之痛悼,命都堂鞫其麾下军士不救者,罪之。又命都堂曰:“丰海、平壤、安州三道水军万户,不能捕倭,败绩奔溃,于法当诛。其三道万户为首者,依律施行,以严军法。”

5月24日[编辑]

○乙亥,大雨。

5月27日[编辑]

○戊寅,倭寇龙州。

○囚朴子安于巡军狱,以判门下府事权仲和为委官,同台谏、刑曹鞫之。子安辞及庆尚道都节制使尹邦庆、鸡林府尹河仑,幷召致于狱。

5月29日[编辑]

○庚辰,倭寇长渊,万户车承鹤御之,斩倭五级。

○前商议门下府事姜蓍、前三司左使金得齐、前密直金先致、金用钧、朴思贵,以居京之令,诣阙肃拜,上嘉其老能及期,命赐米,仍给田宅。

六月[编辑]

6月1日[编辑]

○辛巳朔,命营三军府。

6月2日[编辑]

○壬午,全罗道观察使报:“水军万户崔原忠捕倭船一只。”乃献所夺军器衣甲,上曰:“原忠全船捕获,何无一生擒者?”乃命亲从护军金瞻,往究其由。

○宪司上言:“在外品官居京侍卫,已有定日,前知门下府事[6]崔濂、前和宁尹朴天祥、前密直全子忠、孙光裕等,皆不及期。请依教旨,收夺职牒,籍没财产。”上从之。

○以宦官金师幸,为文庙造成提调。

6月5日[编辑]

○乙酉,倭寇龙冈县,兵马都节制使李居易领兵追之,贼船一只,值潮落阁岸,不即进捕。上闻之,遣巡军知事吴季年,鞫居易逗遛不战之罪,杖其麾下军官。

6月8日[编辑]

○戊子,谏官上言:“泥城万户金元桂,闻贼围宣州,即提孤军,倍道而驰,以解其围,乘胜逐北,遂入贼中,为贼所害。元桂素有骁勇之才,奋不顾身,全城于几陷,以一身之死,易万民之生,其功死且不朽。愿令攸司追赠官职,又于宣州立祠奉祀,叙用子孙,以慰忠魂,以劝后来。”上从之。

6月9日[编辑]

○己丑,柳亮病,释其囚。

6月10日[编辑]

○庚寅,遣礼曹典书郑允辅,奉奏本赴京,贺圣节。

○都评议使司申礼部,乞令金积善子自龟,寻得父尸归葬。

6月14日[编辑]

○甲午,判义兴三军府事郑道传尝撰《五阵图》及《蒐狩图》以进,上善之,命置训导官以教之,令各节制使、军官、西班各品、成众爱马,习《阵图》,又以通晓人,分遣各道教之。时郑道传、南訚、沈孝生等,谋兴兵出境,献议于上,抵左政丞赵浚之第谕之。浚方疾病,乃以舆进阙,极言不可曰:“本国自古不失事大之礼,且以新造之邦,轻举无名之兵,甚为不可。虽以利害言之,天朝堂堂,无衅可图,臣恐举事不集,而变生不虞也。”上闻之悦。訚愤然曰:“两政丞,于出纳斗升之事则可矣,不可与图大事也。”由是訚等与浚有隙。后訚构浚于上,上怒叱之。

6月17日[编辑]

○丁酉,命巡军诛朴子安,寻命都承旨郑澹往释之,止收职牒,杖一百,徒于三陟。置邦庆于广州,河仑于水原。

○遣巡军官,杖崔云海一百,移充青海道水军;金赟吉九十,移充黑林水军;李龟铁九十,移充安州水军;金英烈九十,移充瓮津水军,皆收职牒。

6月18日[编辑]

○戊戌,西北面安州道水军万户朴原廷率兵船十只,与倭船二十四只战,兵船六只见陷。

6月20日[编辑]

○庚子,命司宪府,还给崔濂职牒财产。

6月21日[编辑]

○辛丑,日本九州节度使源了俊,遣人来献土物。

6月23日[编辑]

○癸卯,幸仁王寺,见内愿堂祖生。

○柳云回自辽东,启曰:“臣敬蒙差遣,赍领谢恩进献礼物马匹,四月二十一日,到辽东,蒙都司差官赴京奏闻去后,住经四十二日。至六月初三日,钦差行人刘贵篪钦赍圣旨,前来辽东,对臣等开读,仍钦传宣谕,将进献礼物马匹,尽行点数,交付回还,并将到礼部左侍郞张炳书信一纸付臣,臣钦依收领来了。”其书曰:

尔者,辽左使至,言及朝鲜国王遣人致谢礼至境上,本部即时奏至尊,有云:“朝鲜之国,限山隔海,风殊俗异,天造地设,本东夷之国。然与中国相迩,王者有道,修睦邻之好,礼尚往来,撙节时宜而至,是其当也。今来云称行谢礼,未知中国以何恩意,及于朝鲜,致行谢礼?况非时节,礼不可纳。若欲妥生民于巿野,不必频劳使者,往复艰辛,以静治国,毋生边衅。”区区以至尊之至意答王,王其图之。

6月27日[编辑]

○丁未,倭寇长山串,焚兵船十只。

○命京畿右道水军节制使金乙宝、左道水军佥节制使姜杨,领其兵船及丰海道兵船,追捕西北面倭寇,遣商议中枢院事崔龙苏,赐酝以送之。

6月28日[编辑]

○戊申,以门下侍郞赞成事金凑,为西北面都察理使,监督水陆军兵捕倭,且相平壤宫基。

6月29日[编辑]

○己酉,遣判典农寺事金鼎卿于全罗道,命之曰:“水军万户崔原忠贼杀日本使者,夺其礼物赀装,与军士分之,妄申捕贼,死有馀辜。往与金瞻,同观察使,更加鞫问,依律处决,以徇各道,籍没家产,其与谋者,一皆随坐。”鼎卿至其道,令顺天府使郑渍,执原忠来,原忠逃。诛同谋者柳天隐等六人。

太祖康献大王实录卷第十一

秋七月[编辑]

7月1日[编辑]

○庚戌朔,右道水军佥节制使李淳献所获倭人五名。

7月2日[编辑]

○辛亥,赐奉化伯郑道传、宜城君南訚鞍马。

7月3日[编辑]

○壬子,以参赞门下府事致仕罗世为京畿、丰海道西北面等处都追捕使,知中枢院事崔有庆为京畿、忠清道都体察使,判礼宾寺事姜仲琳为忠清道敬差官,率兵船捕倭于丰海西北沿海等处。遣汉城尹曺益修,赐酝诸将,送之。

7月4日[编辑]

○癸丑,遣中郞将辛保安于西北面,赐酒都察理事金凑,仍命还京。

7月5日[编辑]

○甲寅,上命都堂曰:“佛氏之道,当以清净寡欲为宗。今住持各寺者,务营产业,至奸女色,恬不知愧,身死之后,其弟子者,有以寺社及奴婢,称为法孙相传,以至相讼。予自潜邸,思革此弊。今长庆寺僧定宜,又称法孙,求庆尚慈化寺。今当国初,宜革此弊。京中宪府、外方监司,推究寺社间阁、奴婢、田地及大小僧人法孙奴婢之数以闻。”

7月6日[编辑]

○乙卯,幸西江。

7月7日[编辑]

○丙辰,以商议中枢院事陈乙瑞为海道助战都节制使,中枢院副使辛克恭、辛有贤、张思靖为助战节制使,捕倭于丰海西北沿海等处,赐酒慰谕以送。

7月8日[编辑]

○丁巳,甲士李顺伯、鲁玄守等,自望骑船,在龙山江,抗言于节制使陈乙瑞等。乙瑞等怒曰:“阃外之事,将军制之”,欲加以军法。左右曰:“亲军也。宜申请。”上闻之,命巡军杖顺伯等二人,仍令骑船。

7月9日[编辑]

○戊午,以商议门下府事禹仁烈为水军都监战体察使。上幸龙山江留宿,赐宴慰送,翌日还。

7月11日[编辑]

○庚申,遣顺宁君枝、商议中枢院事天祐、佥节制使全英富、张哲等于海路,率甲士、掷石军骑船,追捕倭寇。命判中枢院事李懃,持宫酝慰送。

7月13日[编辑]

○壬戌,有东风三日乃止。

7月16日[编辑]

○乙丑,日本九州节度使遣人来献土物。

7月18日[编辑]

○丁卯,命门下侍郞赞成事金凑、宦官金师幸,往营西京宫阙,同知中枢院事沈孝生谏止之。

7月19日[编辑]

○戊辰,倭魁罗可温子都时老死。上命葬之,遣人致祭,可温感泣。

7月21日[编辑]

○庚午,降倭望沙门,率三人来,各赐衣。

7月22日[编辑]

○辛未,征畿民,预造王师自超浮屠于桧岩之北。

○遣人祷于佛宇神祠。以久旱且风也。

7月24日[编辑]

○癸酉,辨定都监杖前密直赵瑚八十。以判禁辛丑年前事告状也。

7月25日[编辑]

○甲戌,辨定都监因宪司受判移关,将壬申年以来各年所申条目与都监已曾受判禁令,参酌合行事宜,疏上十九条曰:

都评议使司以刑曹都官所申,议得:公私奴婢,别立都监,改给贱籍,在前文籍,一皆烧毁。其中相争奴婢,理宜分拣成籍,令主掌都官,将去辛丑年以后相讼事,来丙子年为始,限二年决给。贱籍改成给,古文烧毁,永绝争端,深为便益。今以合行事宜,条列于后。一,凡所诉良,虽无良籍,而贱籍不明,且未曾役使者,从良决折,虽无贱籍,而良籍不明,累代使用者,从贱决折。一,相争奴婢,一般使孙,而传来文字不明者,分决使孙,宗派不明者,属公。一,相争奴婢,同宗使孙不同讼,而决后争望者,禁止。一,无子息人,全为继嗣,三岁前节付及遗弃小儿收养者,即同己子。虽无传继明文,其奴婢许令全给。凡为侍养者,苟有传得明文,则从明文决给;无明文者,为半决给,一半许于本宗主祀及己身孝道亲戚,差等决给。一,以先亡同腹,称为不孝,其子息奴婢减给,甚为无理,许令平均决给。一,妾子无传继明文者,给七分之一。其贱妾所生无明文而争望者,禁止。一,虽婢妾所生,亦是骨肉,而奴婢一例役使,未便。财主现存,自己婢妾所生,永放为良,以为恒式。一,奴婢买主无后故亡者,许于亲戚决给,卖者子孙,毋得争望。一,僧人既为辞亲出家,而俗人一例,祖业奴婢争望,无理。除父母处传得外,争望者禁止,身后毋得与他本宗分给。一,辛丑红贼之乱,公私文籍,失亡殆尽,真伪混淆[7],决折难便。其辛丑前事相争者,并皆禁止。未分奴婢合执及他人奴婢滥执,当身现存者,理合陈告。一,被告人员不对只者,京中限二十日,外方近道限一朔,远道限二朔,不至者,许于元告决给。一,大小两班,但以乡中文字,本乡奴婢使用者,许诸州郡陈告还给。一,无子息夫妻奴婢,虽无文契,亦许己身使用,身后本孙许给。夫与妻成文许给者,从许与传;继妻为夫许与者,但以印信手寸取信难便,必有证笔的实,然后方许决给;其妻不守信者,勿论文契有无,即还本孙。一,奴婢决事,限年定体,虽台省刑曹及出使外官,须于告状内结衔,使子侄及同宗使孙对只,独身者,许妻氏告状,争讼人员,于都监有亲族相避者,移房决给;使孙相避者,都官及宪司刑曹,无相避处,移送决折。一,所志纳状,不定日限,则奸巧之徒,续续生谋,乱杂呈状者不无。每节连五日一度纳状,来戊寅年四月已后,不许接状。一,台省刑曹法官外嘉善以下,许于都监取辞决折。一,压良为贱者、微劣人奴婢夺占者、文字伪造使用者、决后奴婢仍执者、未分奴婢合执者、漏落奴婢全执者、分执奴婢据执者、典当奴婢永执者等、大小人员,告状前许令和论。其不顾己非,饰诈强辩,乱法瞒官者,以判旨不从,两府申闻科罪,嘉善以下,处决鉴后,其中奸伪深重者,已前使用奴婢,亦令属公。当该官吏,或以人情好恶与不曾用心考察者、所讼人妄称误决者,并依司宪府所申,从重论罪。一,外方奴婢决折事,观察使择其道内公明刚正者三四人,于界首官差使员定体,观察使纳状,行移差使员等,一同听断,决许文成给。两边得失,略举花名、年岁载录,报观察使,其中若有误决呈状人,则观察使两边文证更考,误决丁宁,则听讼官从重决罪,使用奴婢,并许没官。一,其馀未尽事理,续议申闻施行。

上曰:“良贱事,贱籍明白者从贱,于良于贱文籍不明者,许令身良役贱,定属官司使令”,馀皆允之。

○谏官上言:“前济州牧使李忱,在任三年,无绩可称,且其父子,各娶土官之女。观其娶妻纳妇,则其他暗行不义,从可知矣。愿令攸司,科罪戒后。”上止令收其职牒。

○左散骑咸傅霖,奔父丧逾年,命起复,上书请从制,上允之。

○前校书监王亹奸其婢,其妻妒杀之,弃诸道傍。刑曹请罪,亹率妻逃,上命收职牒。

○日本六州刺史多多良朝臣义弘,遣使致书都堂。其略曰:“海山阻隔,徒引领而已。今玆行人通竺等来,获承尊候动止,忻慰。且蒙辱书,加以土宜,拜赐感荷。一歧、对马岛边人侵耗之禁,敢不奉教!”

八月[编辑]

8月1日[编辑]

○庚辰朔,上遣大将军朴子青,赐奠于检校典书龙希寿殡所。希寿,原从有劳者也。

○都堂奉王旨,移牒庆尚、全罗道:“比因水旱,民失农业,其趁节进膳,一皆禁断,唯正朝诞日礼物,亦随宜进献,除观察使外,一皆禁断。”又令各道以时收蓄大小麦,分给穷民耕种。

8月3日[编辑]

○壬午,木星犯舆鬼积尸。

8月5日[编辑]

○甲申,倭寇蓝浦镇,佥节制使姜思德斩倭八级,献所获兵器,赐绮绢宫酝。

8月6日[编辑]

○乙酉,上以久旱,命停土木之役,放遣役徒。

○禹仁烈、陈乙瑞等,追倭不及而还。

○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使致书献方物,发还被掳及遭风人九名。书曰:

两仪合德,四时分序,群邦安乐,万物得所。恭惟朝鲜国王殿下,政致升平,德业隆盛,仍且不泄迩不忘远,方推德泽,宠惠邻邦,敢不忻抃!窃念愚蒙,僻居海邦,特修菲仪,遣人驰献。只缘阻隔沧波,末由亲诣奉会,但知仰德祝龄而已。伏望仁慈鉴纳。

○以王珇居父忧,命右道观察使朴经,行前朝太祖之祭。

8月8日[编辑]

○丁亥,幸龙山江,视司水监新造兵船。

○金师幸进言:“土木工役,庶几就成,不必中止。”上然之。

8月9日[编辑]

○戊子,分置降倭于外方。

○分遣《阵图》训导官于各道各镇。

○令三军府日会节制使至散员,于市街习阵。

○交河以西,大雷电以雨。

8月12日[编辑]

○辛卯,奴婢辨定都监上言:“历考古典,大小宗嫡妾之法,全以承家继嗣为重。其有嫡室无后者,妾子固当继嗣。乞于良妾子孙,专给奴婢。若良妾亦无子,而自己婢妾有子者,虽无传继明文,宜减半给之,一半属公,其娶他人之婢,为妾有子者,只给七分之一,馀并属公。”上允之。

8月14日[编辑]

○癸巳,辨定都监请前安东节制使丁令孙涂擦奴婢文书之罪。令孙年过七十,上止令收其职牒。

○倭入寇龙州,丁酉,复命罗世等往捕之。

○遣前光州牧使柳灏如京师。

○命征畿内民,修筑都城。

○命左散骑常侍曺庶,书《洪范》以进。

8月20日[编辑]

○己亥,土星犯罚星南第一星,集僧徒,设祈禳法席。

○宪司上言:“庆尚道都观察使李至及经历崔关、都事李悌等,籍前判开城府事朴天祥家财不实。”上曰:“至本勤谨奉公,今于庆尚,亦有惠政。”乃宥之,放关、悌于边郡。

8月23日[编辑]

○壬寅,陨霜杀草。

○置济生院,令各道每岁输纳乡药材,如惠民局例。

○以前判事郑渐,领掷石军及召募军,乘船捕倭,幸龙山江亲见之。

○被掳本国男女十九人及倭三人、唐二人,来自日本。

○令各道监司,考其大小军民官政绩及儒医学教授官、驿丞能否,开写以闻。

8月24日[编辑]

○癸卯,刑曹请上将军李敷受朴思厚赠与奴婢之罪,上以功臣,止令停职。

8月25日[编辑]

○甲辰,暴雨.

○日本僧原海率妻子来。稍精医术,命长发,授典医博士,姓平。

○蠲庆尚道水灾郡县贡赋。

○囚枪浦万户朴龙寿。

8月26日[编辑]

○乙巳,纳前密直柳濬之女。

8月27日[编辑]

○丙午,赐桧岩寺米百石。

8月28日[编辑]

○丁未,琉球国使者还。

8月29日[编辑]

○戊申,罢太一殿,合于昭格殿。

8月30日[编辑]

○己酉,斩义州、安州、平壤道水军万户三人。以不能捕倭也。

九月[编辑]

9月1日[编辑]

○庚戌朔,以兵曹典书全伯英为西北面宣慰使,历观诸郡可城之地以闻。

9月2日[编辑]

○辛亥,前左道水军节制使李希忠卒。希忠,永州人,开城尹瑜之子,门下平章颋之四世孙。从仕前朝式目都监,历官至密直副使,卒年五十四。子膺,佐命功臣,今为知议政府事。

9月4日[编辑]

○癸丑,右道水军节制使金乙宝捕倭船一只,斩首十四级,生擒二十四名以献。遣司农卿金辂,赐绮绢宫酝。

9月7日[编辑]

○丙辰,宪司上言:“杨添植与明使杨帖木儿、牛牛等,屏人密言,劝使臣率郑道传以归。且赂曺恂以匹帛奴婢,谋免其罪,然执死不服,狱辞未成。愿籍没家产,徙诸海上,终身不齿。”上从之。

9月8日[编辑]

○丁巳,命左承旨李文和,讲《洪范》。

9月9日[编辑]

○戊午,雷电,己未亦如之。

9月15日[编辑]

○甲子,遣参赞门下府事赵胖、前领清州牧使李观,赴京贺明年正。

9月16日[编辑]

○乙丑,命都堂曰:“庆尚道因水旱失农,令其道监司,罢月课军器,专务救荒。”

9月17日[编辑]

○丙寅,参赞门下府事致仕罗世卒于军。年七十八。

9月18日[编辑]

○丁卯,宴群臣于景福宫。

9月19日[编辑]

○己巳,遣人于各道寺社,设镇兵法席。

○都评议使司上言:“宪司劾六品以上官,虽笞罪,必收职牒,实为前朝弊法。乞依朝廷律文,凡内外大小军民衙门官吏,犯公罪该笞者,官收赎;凡文官犯私罪笞四十以下,附过还职;笞五十者,解见任别叙之律;六品以上员所犯罪状,准备推考,以罪状轻重,杖以上罪申闻,收谢牒鞫问;笞罪不许收职牒,以公缄问备,罪状缘由具录,呈使司量罪,移文巡军,决笞还任。”上从之。

9月22日[编辑]

○辛未,圣节日,上率群臣行贺礼,仍宴群臣。世子献寿觞,群臣呼千岁,上曰:“今日为皇帝祝寿耳。乃为寡人呼千岁可乎?心实未安,自今止之。”

9月23日[编辑]

○壬申,商议中枢院事金积善子自龟,请诣登州收父骨,给译者送之。

9月24日[编辑]

○癸酉,幸津观寺,次宿西郊,甲戌还宫。

9月27日[编辑]

○丙子,上具公服坐正殿,封沈氏为王世子贤嫔。命参赞门下李茂、中枢院学士郑擢,赐册印。

冬十月[编辑]

10月1日[编辑]

○己卯朔,上坐勤政殿受朝。

○日本九州节度使使者,与本国僧梵明,来献土物。

○上命都堂曰:“丰海西北等处捕倭军人,不耐风寒,恐有冻死者。亟令回船,各还其家。”

10月2日[编辑]

○庚辰,畋于广州。

10月4日[编辑]

○壬午,雷电以雨。

10月5日[编辑]

○癸未,荐天鹅于宗庙。

○谏官上言:“举动,人君之节,不可不慎,故出入有节。凡有行幸,必命有司所之者,所以备仪卫而示尊严也。往者再幸龙山江,虽不先命攸司所之,然不违于命将推毂之意,亦为美事。前月出宿西郊,又于前日出广州,信宿而还,臣等未知所以行幸之意。前于西郊,烈风暴作,今于广州,有雷电之变。臣等以为上天仁爱殿下,谴告而修省之也。伏望殿下,敬天之怒,恤民之隐,凡有行幸,动遵古法,定其日期,使臣民晓然知车驾所之,且令后世,有所持循,幸甚。”上然之。

10月6日[编辑]

○甲申,设嘉礼都监,以领三司事和、左政丞赵浚、右政丞金士衡、奉化伯郑道传为提调。

10月7日[编辑]

○乙酉,幸文庙役所,赐酒督役官及军人。

○遣宜城君南訚于忠清道,相重开莼城旧渠便否。

10月8日[编辑]

○丙戌,分遣监察于各道。慎以衷右道丰海道,朴轩忠清道,崔滈庆尚道,高休全罗道,踏验沿海州郡盐盆、盐区、鱼梁、水梁,量所出多少,定其税成籍。

○赐降倭魁㡱六米豆五十石。

10月10日[编辑]

○戊子,以上将军卢珇,袭封特进辅国崇禄大夫、麻田郡、归义君,复姓王氏,奉王氏祀。

10月11日[编辑]

○己丑,上诞晨,受朝贺,宴群臣。

10月12日[编辑]

○庚寅,宥前鸡林尹河仑、前都节制使尹邦庆及安省、崔蠲、金汾等。

10月13日[编辑]

○辛卯,谏官上言:“节用足食,王政之先务;安不忘危,有国之长虑。苟于钱谷,徒务一时之用,昧于不虞之变,实非为国之良策也。谨稽《周礼》,司徒掌钱谷之数,冢宰掌出纳之命,量入为出,不至妄费,三年耕,必有一年之蓄,以通制国用。恭惟殿下即位,于今六年。设有军旅之变,则其有二年之畜,而以支数十万之卒乎?食者,三军之司命。粮饷不足,则勇士百万,不足为用;铁城千仞,不足为恃。今国家改正田制,上自供上,下至各品之科,国用军资,田有定式,立法之意周矣。近因创建新都,用度浩繁,经费不给,其于广储畜备不虞之道,诚有亏矣。况忠清、全罗、庆尚三道,国用财赋之渊薮,今以水旱之灾,民失农业,财赋之入,必减于旧额。师旅之兴,在于不虞。傥有边警,则粮饷之费,何以应之?臣等虽粗鄙寡识,窃以此痛心。幸于今年京畿两道,禾谷稍登。愿限今年、除宫库、津驿、院馆及衙禄寡妇之田外,公私田租,量宜公收,以补军资,以济一时之歉。自今一切用度,必须撙节,仿乎《周礼》九式之制,量入为出,以裕国用,以备不虞。”命都评议使司拟议申闻。使司议得以闻曰:“各道宫库、衙禄、津驿、院馆之田及功臣田外,公私田租,一皆公收。”上允之。

10月14日[编辑]

○壬辰,诛顺天府使郑渍。

10月15日[编辑]

○癸巳,雾。

10月16日[编辑]

○甲午,义兴三军府具本启曰:

汉之军政,始用羽檄,以召天下之兵,后用虎符,以合郡国之信。胶西欲擅发兵,而弓高诘之;严助以节发兵,而郡守拒之。其召兵也,周密如此,故人无奸心,终汉之世,晏然无事。诸吕七国,变生仓卒,而备御素具;北胡南越,连兵数年,而邦本不摇,盖高祖出入兵间,熟究利病,其四百年之规模宏矣。乞依此制,令有司作虎符,凡内外动兵之事,敬奉王旨,以符发之,无符而召兵者,以擅发论罪,永以为式。

上允之。

○遣商议中枢院事崔龙苏于兴天寺,设禳灾法席。

○新置有备库,以奉化伯郑道传为提调官。

10月17日[编辑]

○乙未,南訚还自莼堤城上言:“地中有石坚且广,未易凿通水道。”于是,议置转运所于其地,命两府耆老,议其可否以闻。议者多以为不可,遂罢。

10月19日[编辑]

○丁酉,放筑城夫。

10月20日[编辑]

○戊戌,宥曺恂,外方从便。

10月22日[编辑]

○庚子,上不豫,召医官而不即诣阙,上怒,壬寅,流典医监官吴庆祐于青海,金之衍于瓮津,张翼于宁海,杨弘达于丑山。既而,召还弘达。

10月26日[编辑]

○甲辰,幸贞陵。

○命右道都观察使,发麻田近县丁夫,营前朝太祖庙。

10月28日[编辑]

○丙午,命都堂点考赴京品官。下前判书郑寓、金乙生等四人于巡军狱。不及期也。

10月29日[编辑]

○丁未,微雪。

○命商议门下府事都兴,摄行冬享大祭于宗庙。

○命都堂发各道军二万,刻期赴京筑城。庆尚、全罗道正月二十日,忠清、丰海道正月十五日。

10月30日[编辑]

○戊申,贺新雪。

十一月[编辑]

11月1日[编辑]

○己酉朔,谏官朴信等上言:“前朝戊辰被罪之人家产奴婢及其党附之人赠与奴婢,并属于官所,以惩恶而及其党与也。及殿下即位,诞敷宽恩,被诛之人祖业奴婢,悉还子孙,独赠与奴婢,仍在于官,役使之苦,饥寒所逼,随即逋亡。即令赠与者充立,一奴之代立,或至三四,甚者,赠与者未现,则延及亲戚证笔。由是耗尽家产,抱冤无告者颇多。无乃失首从轻重之义,有累于仁政乎?愿将上项受赠奴婢,除文字现存奴婢外,死亡逃避,未推而代立者,一皆放还,敢有容隐使用者,痛绳以法,又将辨定都监属公奴婢,充补放还之数。”上允之。

○命外方品官年七十以上者、疾病者、生员进士出身者,并许还乡。又命宴慰七十以上者,遣之,仍复其家。其馀强壮者,京中畿内,自愿居住。

11月5日[编辑]

○癸丑,夜,雨。

11月6日[编辑]

○甲寅,释郑寓等囚。

○赐左政丞赵浚苏木笛。

11月7日[编辑]

○乙卯,遣象山府院君康继权于东北面,移葬庆安伯。

○集僧徒于内殿,披读《金经》。

11月10日[编辑]

○戊午,上命都堂曰:“前朝太祖祭享之田,恭让君妃卢氏之田,毋公收。”

○命都评议使司,给居京品官家基。

11月13日[编辑]

○辛酉,日晕。雷。地震。

11月14日[编辑]

○壬戌,木稼。自朝至暮,咫尺不分人物。

○日本国六州牧义弘,遣僧永范、永廓,来献土物。

11月15日[编辑]

○癸亥,木稼。

○幸兴天寺,遂如支天寺。

○贺圣节日使礼曹典书郑允辅回自京师。

11月16日[编辑]

○甲子,雾。

11月18日[编辑]

○丙寅,小雨。

11月19日[编辑]

○丁卯,雾。

○鸢入南门梁上,二日乃死。

○命前留后成石璘,释衰绖从吉。

11月23日[编辑]

○辛未,微雨。

11月24日[编辑]

○壬申,大雨。

11月27日[编辑]

○乙亥,大雨。

11月29日[编辑]

○丁丑,谏官不署缮工监郑兰起复依贴,上召掌务拾遗黄喜曰:“何不署兰起复?”喜对曰:“兰之职,非要务也。”上曰:“汝等恩于所知,仇于所不知,不公也。汝勿视事。”

11月30日[编辑]

○戊寅,命左散骑曺庶曰:“掌务外,馀皆视事。”

○郑摠、金若恒、卢仁度之妻,以郑允辅之言发丧。上闻之曰:“帝若杀摠等,礼部必有咨。允辅之言,未可信,令禁之。”摠字曼硕,清州人,文简公公权之子。伪朝丙辰,洪仲瑄知贡举改举法,以诗赋设科,摠登第一人。年十九,拜春秋检阅,历台谏应教,至大护军。己巳,恭让君立,升兵曹判书,一时表笺,多出其手。自上潜邸,归心日久,上即位,录功为一等,授佥书中枢院事、西原君。甲戌,迁政堂文学,改艺文春秋馆太学士,与郑道传同修《高丽国史》。乙亥,以请诰命赴京,帝方怒国朝进表有回避字样,谓摠撰表拘留,遣人取家小,帝怒其非真,皆还之,又遣使取郑道传。道传病,权近请曰:“撰表之事,臣实与焉。臣今不逮而往,容或见原,逮而不往者,亦且免疑,臣若后日见逮而往,臣罪反重。”上遣之。帝见近怒稍解,命近及摠等,日赴文渊阁,听诸儒讲论。将遣还,俱赐衣,令游观三日,命题赋诗。及陛辞,近服赐衣,摠以显妃丧服素衣,帝怒曰:“汝何心不服赐衣,乃著素服?”独遣近还,命锦衣卫鞫摠等。摠惶惧逃遁,被执而刑,金若恒、卢仁度以摠故幷及。上闻之悼甚,谥文愍。子二,孝文、孝忠。

若恒字久卿,光州人,光城君鼎之子。前朝辛亥登第,岁癸丑,拜典校注簿,累迁至礼仪摠郞,壬申,升司宪执义。上即位,授右谏议大夫,乙亥,加成均大司成。丙子,朝廷以我表笺字样违误,敕遣撰文者发来,乃拜若恒中枢院学士赴京,以郑摠故及。岁庚辰,吉昌君权近上言:“若恒秉心刚直,死于国事,宜加追赠。”我殿下命有司,赠议政府赞成事、光山君,阶辅国崇政。子二,处、虚。

十二月[编辑]

12月1日[编辑]

○己卯朔,夜,雨。

○前朝王氏庶孽伯颜、延金、金万等三人,变姓名出入京外,命台谏刑曹鞫问诛之。

12月2日[编辑]

○庚辰,大雨。

12月3日[编辑]

○辛巳,夜,东西方有赤气。

○上命以江陵道米六百石,施于台山、金刚山诸兰若。

○奉化伯郑道传言于上曰:“屡下教旨,各举孝子顺孙公廉之士以闻,而不即叙用,难以劝后。愿于京外叙用。”

12月4日[编辑]

○壬午,夜,雷。

○命都堂放还外方品官。

12月5日[编辑]

○癸未,始有冬令。

12月8日[编辑]

○丙戌,刑曹绞药师奴。王氏之孽也。

12月9日[编辑]

○丁亥,夜,乾方有白气。

12月10日[编辑]

○戊子,以柳濬为特进辅国崇禄大夫、高兴伯,柳观为左散骑常侍。

○奴婢辨定都监请将已决折文籍,随即烧毁,上曰:“若决折明正则可矣,不然,必有冤枉。使司更考决折是非,又择可烧毁文籍以闻。”

12月13日[编辑]

○辛卯,雾。

12月15日[编辑]

○癸巳,木星入舆鬼。

○讲武于杨州牧场。

○追谥前朝侍中柳濯忠靖公。

○幸龙山江,观兵船。

12月16日[编辑]

○甲午,以赵浚兼判义兴三军府事,金士衡兼判司宪府事,金师幸为输忠辅理功臣、判敬兴府事、同判都评议使司事。

12月17日[编辑]

○乙未,以门下侍郞赞成事崔永沚,为西北面都安抚察理使。

12月18日[编辑]

○丙申,千秋使柳灏、打角夫崔浩赍礼部尚书郑沂书以来。其书曰:

前者为本国进贺表笺文内,用字讥侮,以此凡遇朝贡,不许再用表笺。今次将来启本内用字,又不停当,此皆是所用秀才设机用意,故将字样声响相似者,辏成语句讥侮,自生衅端。岂朝鲜久长之道!差来使臣,且不放回,止令打角夫一人还国,以报王知。将撰写启本人员,发来回话,方令使臣回国。今后朝贡,每三年来一次,亦不必用奏启本,王当审之。


12月19日[编辑]

○丁酉,奉化伯郑道传请曰:“京中医者不多,乞宥吴庆祐、金之衍等。”上允之。

12月20日[编辑]

○戊戌,雨雹。

○日珥。乾方有赤气。

12月22日[编辑]

○庚子,以奉化伯郑道传,为东北面都宣抚巡察使。教曰:

予以否德,承祖宗积累之德,奄有东方,六年于玆,报本之诚,实切于衷。是用稽诸古典,追王四代,首建寝庙,茔域之封,悉皆除治,享祀以时。唯德陵、安陵,邈在孔州,道里辽远,奉祀之诚,有所未尽。每思修治,以时享祀,因循至今,良用歉然。卿学通古今,才兼文武,一代典章,由卿制作。今命卿为东北面都宣抚巡察使,卿其往也,凡所以奉安园陵者,悉从盛典,举行无遗。缮完城堡,以安居民,量置站户,以便往来。区画州郡之境,以杜纷争;整齐军民之号,以定等级。自端州尽孔州之境,皆隶察理使治内,其户口额数,军官材品,具悉以闻。所有便民条画,从宜举行。於戏!奉先思孝,人子之诚;守命惟勤,人臣之职。往哉惟敬!

12月24日[编辑]

○壬寅,以参赞门下府事李之兰,为都兵马使,为其副行。

○花山君权近上书曰:

臣本庸愚,惟以文句末识,得蒙殿下覆育之恩,为日久矣。在前朝时,狂妄触法,罪在不测,幸赖圣慈,曲加哀矜,获保性命。臣于当时,自谓从今至死之年,皆是殿下之赐,誓心告天,粉糜图报。及值殿下受命龙飞之日,大度匿瑕,召还于朝,擢置枢府,俾参都堂,官荣禄厚,逾越涯分,再造之恩,昊天罔极。常窃自念,幸生圣朝开国之初,滥荷爵命,备员宰相,而以无能,未立寸功,故不得与原从功臣数百馀人之列。揆分则宜,于心独愧。又窃自念,圣君贤相功德之盛,格于天地,光于四海,然必托于文臣之词,而后可以传于后世。今我殿下,神功圣德,度越前古,文臣林立,发扬讃颂,洋洋盈耳。虽典谟之所记、雅颂之所歌,亦无愧矣。尚且不鄙臣之浅陋,命撰文词,臣乃尽心殚力,敢效薄技,以铺张圣朝功德之懿。是则臣于景运方兴之际,虽不得展丝毫之效,其于传播后世之事,亦不可谓无所小补。虽或得与原从之功数百馀人之下,未必不可。久蕴此怀,瞻望天日,然以自进自媒,士女之丑行,故不敢宣,欲言复默,有年于玆。又窃自念,臣之事君,犹子事父,子有所欲,必言于父而无隐,情亲之至也。今遇殿下覆育之慈,如天广大,鸿纤之类,靡不遂生,幽远之情,靡不毕达。愚臣安敢心有所怀,嫌于自媒而不宣露,徒抱怏郁,以自疏外于恢廓仁明之大度哉!于是,忘其自媒之丑,敢陈臣所撰进之词有关大体者一二于后,伏惟圣慈垂察焉。东北面,王业所基根本之地也。上国欲于铁岭立卫之时,臣撰表文,钦奉回咨曰:“铁岭之故,王国有辞。”由是国家更无东北之忧,为我臣仆,以翊兴运。事虽在于前朝,利实关于今日者也。皇考桓王定陵之碑,臣与郑摠同奉教撰;开国功臣教书之文,悉皆臣所修改;郊社宗庙之乐章,定都营宫之文簿,亦皆臣所撰选。虽其文辞鄙俚,然于开国之初,事功之美,足以传于后世者也。去年之冬,留滞上国,贺正使门下评理臣安翊、同知密直臣金希善等至,敬承中宫讣音。臣与郑摠、金若恒、卢仁度等告翰林院,以达帝聪,故于臣等回还之日,钦赍敕慰圣旨以来,此乃古今绝无之盛典也。臣与翰林官等,每称殿下事大之诚,戊辰回军之功,故于宣谕,丁宁以褒美之,此亦我国臣民罔不懽忻之美事也。丙子贺正之表,臣独修改,而郑道传未尝同修之,故辨明之,臣所钦赍宣谕及咨,皆不复言道传赴京之事也。臣以海外小儒,随班翰林院中,日赴文渊阁上,既赋应制之诗,又蒙御制之赐,使我朝鲜声誉之美,播于中华,别有光于四夷诸国,皆由殿下事大之诚,感动天地之使然尔,而自于臣身而发之,岂不为臣之大幸哉!是在后日,虽谓臣为不辱命于奉使之日,小有补于开国之初,亦庶几焉。伏望圣慈,恕臣自媒之丑,怜臣独愧之情,俾臣之名,得以托于原从之末,不胜幸甚。臣近无任兢惭战汗之至。

上令都堂拟议申闻。以近及判三司事偰长寿,许为原从功臣,给之录券,乃曰:“前日称下之时,偶不及耳。”时偰长寿亦上书请与原从。

12月25日[编辑]

○癸卯,夜,流星出井东,入五车西南隅。

○命两府已上,各举贤良五人。

○日本国六州牧义弘使者永范、永廓还,上以前秘书监朴惇之为回礼使遣之。都堂复义弘书,略曰:

所谕大相国禁贼之事,诚交邻继好之美意也。然一歧、对马两岛之民,恣行狡猾,不遵禁令,侵扰我疆,以梗两国和好之意,亦且远犯中国之境,天下皆谓之岛贼。故我水军将士,靡不愤惋,再三申请,大备战舰,将欲往问厥罪,扫清海岛,永绝乱源。圣上欲以文德绥远,而贵国亦遣使来聘,谕以禁贼,故姑寝其事。阁下益以讲和息民之义,谋议于大相国,禁制凶徒,以笃邻好,则休声义槪,闻于天下,两国和好之美,垂于永世矣。

12月26日[编辑]

○甲辰,囚广兴仓官尹晦、李伯恭及监察崔伊于巡军狱。以颁禄时女官不及受也。寻征晦等禄,以充典厩署之用。

○都堂令检详条例司,册写戊辰以后合行条例,目曰《经济六典》,启闻于上,刊行中外。

12月28日[编辑]

○丙午,上以崔浩赍来书,遣通事郭海龙,管送写启本人礼曹典书曺庶赴京,仍复书于礼部尚书郑沂曰:

打角夫崔浩回自京师奉承书谕,读之再三,惊惶无措。自洪武二十五年管国以来,凡遇千秋节,只依旧时字样,钦蒙圣恩,保守小国,敬上之心,不敢小怠。先此,为因秀才,做表笺差了,到如今常常惶恐忧虑,何尝一日暂忘于怀!今启本又差字样,此乃一是某愚拙,二是小邦人言语字音,与中国不同,又不知朝廷文字体式及回避字样,致此差谬。下情惭惧,何可胜言!谨差通事郭海龙,管送写启本人曺庶赴京。复恐后来文书又致差误,伏乞矜照闻奏,将应合回避字样,颁与小邦,俾永遵守。幷谕三年一次朝贡,窃念小邦,去中国不远,若比他海外藩邦,三年一次朝贡,在臣子之心,不敢自安。更乞矜察幷闻,许令依旧贺正圣节千秋,一年三次朝贡,幸甚。

12月29日[编辑]

○丁未,夜,东西有白气竟天。

○判三司事偰长寿、三司右仆射李恬、户曹典书李承源罢。以宗庙腊享祭献官不及与三司誓也。

○无冰。

○是月,日本关西道九州探题源道镇,使人献礼物,求《大藏经》。

太祖康献大王实录卷第十二

注释[编辑]

  1. 原本「火」
  2. 原本「番」
  3. 原本「迫」
  4. 原本「捷」
  5. 原本「澈」
  6. 原本「使」
  7. 原本「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