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庵集/卷十一
箚录
[编辑]小学
[编辑]集注总目
[编辑]明朋友之交○李玉谷曰。前八章。所以明其理。而一章言交友之由。三章言友之职。三章言取友之法。一章言全交之道也。后三章。所以备其礼。而一章言迎宾。一章言拜宾。一章言问宾也。愚按父子君臣夫妇。皆先其事后其理者。为因日用常行。而推其所以然也。长幼朋友。皆先其理后其事者。为须晓得辨后。行其所当然也。
题辞
[编辑]惟圣〈至〉其支○按建学。盖本于周礼大司乐建国之学政也。培根达支。集成分节。以培根属小学。达支属大学。及陈氏选注。小学之教。所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如培壅木之根本。大学之教。所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如发达木之枝条者得之。据总论李氏方子说之出于朱子年谱者可见。盖此言根。即书题所谓修齐治平之本者也。集解说。恐非本旨。
立教
[编辑]目不〈至〉正事○按朱子注。诗大序而谓诵诗以谏。瞽蒙之职。故春秋传曰。瞽为诗。又晋语云。工诵谏。楚语云诵训之谏。又云师工之诵。据此凡诵陈古事。皆瞽之职。所以道正事。亦属于使瞽欤。或曰道正事。亦据诗而言。
女子〈至〉助奠○按纴。本注之云谓缯帛。出于孔疏。而是言纴之者。缯帛非指纴为缯帛也。考字书谓纴为织。左传成二年织纴杜注。以织缯帛者。亦解纴为织。而缯帛特指言所织之物耳。今集说。直曰纴缯帛之属。则似误。看疏若左注之意矣。
明伦
[编辑]妇事〈至〉綦屦○按上下文。皆言拂髦。而此不言者。尹子穆云。髦本为不忘父母生育之恩而设。故于事舅姑时。虽有之而略不言也。此说得之。据内则它章妾御言髦。则其于事舅时亦有之。可知。
是故〈至〉敬乎○按三不忘。应上五思而言二致。二则应上三必有而言也。爱之验止于存。而悫之效至于著。盖交神明。莫上于敬。故终以安得不敬总结之耳。集注陈氏之以存著分属不忘与必有者。似不叶当。而孔疏分色声与心志。以属存著者。亦不贴矣。
孔子〈至〉悖礼○按孝经。父上有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而注谓天性之常。加以尊严。又有君臣之义。疏引易家人严君之说。至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则注云。传体相续。至君亲临之。则注云。谓父为君以临于己。据此可知君亲临之之义。而集注真说误矣。
男女〈至〉如之○集成陆氏曰。枕有箧。簟席有襡。皆器而藏之。小学名解曰。既敛枕于箧。敛簟于襡。再将箧襡藏于器中。不敢亵之至也。愚按此说为允。集注器重之说。恐不妥。
敬身
[编辑]趍以〈至〉入也○按玉藻疏曰。郑注乐师云。行谓于大寝之中。趋谓于朝廷。然则王出至堂而肆夏作。出路门而采齐作。据此知趋行自趋行。而采齐,肆夏自有歌之者。与趋行者为节耳。注殊欠明。
曲礼〈至〉纯采。本注深衣〈至〉以素。○按孔疏谓。深衣云孤子衣纯以素。则嫡庶悉然。今云当室。则以嫡子代亲既备。嫌或不同。故注引深衣以证凡孤子悉同也。朱子于仪礼通解取之。然此说恐亦回互曲礼与深衣。或是记者异闻。或深衣之言孤子。亦指当室。而谓虽母在。以其当室。故独异于诸子欤。
毋抟〈至〉流歠○按放饭。郑注谓去手馀饭于器中。孔疏谓饭若粘手当弃于篚。无篚弃于会。会簋盖也。今本注改作大饭者。用孟子赵岐注也。但少仪侍食章。既言毋放饭。又言小饭。则放恐非训大也。
稽古
[编辑]让又〈至〉者也○按说苑云。呑炭更声则哑。非全不能言也。
嘉言
[编辑]罗仲〈至〉父母○按无不是底父母。此只据父子相与之际而言也。陈选注谓天下无不爱子底父母者。得之。
伊川〈至〉可也。注孟春〈至〉祭兽○按此见月令。谓将食则先祭天也。
柳开〈至〉家云○按弟妇是据其皇考而谓其弟之妻也。考之集成。此出仲涂叔母墓志。则尤可知矣。或疑弟妻不合拜堂下。然刘氏鸿书载何氏语林曰。吕汲公在相位。其兄晋伯自外郡还。相与坐堂上。夫人降阶趋谒。二婢掖而前。晋伯遽曰。宰相夫人不须拜。微仲解其意。叱二婢去。夫人于赤日中尽礼而退。晋伯略不顾劳。据此则弟妻之拜夫兄于堂下。自是宋时礼俗尔。微仲。汲公字也。
善行
[编辑]姑姊〈至〉失时。注系绢染为文。○纲目注曰。以线结彩而染色。既染则解其结。结处皆元色。馀则入染色。其色斑烂。谓之缬。
常语〈至〉达邪○朴南溪曰。按说文及古志。蒱博一戯而异名也。纲目训义。摴蒱以五水掷之。今注蒱博若二物然。恐误。
大学
[编辑]序○金子静曰。此当分为七节。大学之书至法也为第一节。此大纲说。盖自天降至所由设也为第二节。言上古立教之本意。三代之隆至所以分也为第三节。言三代教人之法。夫以学校至所能及也为第四节。申言上下教学之实。及周之衰至知者鲜矣为第五节。言圣贤作经传之由。自是以来至坏乱极矣为第六节。言道之不明不行。天运以下为第七节。言道之复明而终之以编辑之意。上三节。皆结以所字也字。次三节。皆下得及字矣字。其文法至为精密矣。或曰。当分为六节。大学之书至法也。此止是头辞。盖自天降至所由设也为第一节。首出性字以明立教之本。三代之隆至所以分也为第二节。始出学字以明设教之法。夫以学校至所能及也为第三节。言教学之效见于俗化。以结上两节之意。而复叫性字以终之。及周之衰至详者也为第四节。言大学之书所以作。以明著书传后之旨。三千之徒至坏乱极矣为第五节。言书之不传。天运以下。言书之复传。因言采辑之意。以结上两节之意。而复叫化俗二字以终之。又此序。大界分止是二截。上截。叙帝王立教设学之法。而末言化行俗美之效。下截。述孔,曾,两程之功。而末冀其补于化民成俗之方也。且如三于是三是以四所以。则其字句眼目。而五性字四传字。即上下半之眼目也。愚按或说之断以盖自以下。始为分节。与第四节以下。专以大学之书言者。殊有见。〈或说。愚尝得之家藏故纸。而不知主名。传十章下或说。仿此。〉
顾其〈至〉阙略○按为书之指大学。采辑之指正错简。已有尤庵说矣。愚谓放失当为指错简。而如误字衍文。亦在其中矣。间亦以下乃别论补亡章也。或疑其言附己意者。为异于补传之言。取程子之意。然此承上程子次简编发归趣之文。而曰犹颇曰采辑。皆据程子而言。则其曰附己意者。亦谓于程子意中附己之意耳。实与取程子之意者同一义也。或问所谓不尽出于程子者。正是附己意之谓耳。
经一章
[编辑]大学〈至〉至善○章句明德〈至〉者也。黄勉斋曰。明德不言性而言心。心之明。便是性之明。卢玉溪曰。明德是本心。尤庵曰。以此心之明。得此理之实。谓之明德。愚按从古言德。皆以得是理也。而此以心为主。合更详之。
古之〈至〉格物○章句意者〈至〉发也。按此大体言耳。细分之则心之直发者。情也。而意则发然后商度者是已。故情无事乎诚。而可得以诚者在意。○章句格至〈至〉到也。按格训至。同于记注。之训来而物犹事也。即记注文。尤庵曰。格物。是人穷之而使物至于极处也。愚按李正庵记。农岩初谓格物是要令物理到极处。正庵。据章句文义及程子穷理而至于物。朱子穷之而至其极之说。谓格物是我穷到。农岩舍己而从之。今窃详格物须兼两义为解。始则我穷至于物。终则使物理自到。而正义则在其终矣。既言我到于物。又言使物到。虽若相戾。我到是要物到。物到即我到处。则其归一也。其与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解异例者。以知意心身。皆在我者。而格物则物与我为二故也。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解为同例矣。故尤,农二训。为得正义。而正庵乃举始而遗终也。考之或问,语类说。格物。或以我到。或以物到。则其以始终而为两义者可见。而终者须为总统耳。
传四章
[编辑]此谓知本○章句观于〈至〉后矣。按此其释此谓者。若少蹉了。然传文此字。指孔子之言。则以孔子之言而谓之知本。固非所宜。且须据孔子之言。而谓由此言可知本末之先后。是归重之意也。
传六章
[编辑]小人〈至〉独也○音义厌。郑氏读为黡。按奎壁本止此。而古经陆氏音义黡。乌靳反。又乌簟反。今考韵书。止有此二音。永乐大全乃于黡下。添于简反三字。盖华音侵覃韵之终声。讹而与简之终声同。故传袭如此。而其追添于元本者。尤可怪。凡永乐本经书。小注诬谬者多。陆陇其之诟斥固宜。而姑举大学言。则诸音义。皆作小字。别于章句。而如经之亲作新。传七章之身作心。十章之命作慢作怠。彼为善之上下阙误。独表出为大字。此既乱本例。而经第二节之后与后同。后放此。传十章第十节之悖。布内反。则皆删之。传十章第十五节。则添屏必正反除也。盖不独此章之添三字也。它经仿此。
传七章
[编辑]所谓〈至〉其正○记疏曰。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言因怒而违于正也。所以然者。或不察而不当于理。则失于正也。鱼有凤作农岩语录曰。问有所者。止谓有是四情之发耳。盖心之未发。无不正。其有不正者。以其发而不能察也。下章或问辨一有所向之不可便谓偏倚而曰。此承上章立文命意。大抵相似。推此则此章亦谓心有四者而后。有不得其正。非谓有四者。则必不正也。答曰。良是。金圃阴曰。以有所为系着。朱子虽尝有此说。细玩章句。或问并无此意。任仲思曰。此章立文。既全似下章。而此章有字。是下章之字之意。此章不得其正。是下章辟焉之意。之字非病。至辟焉然后为病。则有所与不得其正。何独异也。但语类释有所为系着者甚多。未知何以处之。宋士行曰。义刚所录旧注。不能存之。则四者之来。反动其心者。已非系着之意。至若四者之来。便撞翻坐子者尤觉分明。然语类自戊申至乙卯。所录皆是系着。而义刚录是癸丑以后。则无或于乙卯亦为以后耶。愚按或问惟其事物之来。即章句一有之之意。有所不察而应之。既或不能无失。且又不能不与俱往。即章句而不能察之意。则其喜怒以下。即章句。则欲动以下之意也。若以有所为系着。则或问之有所不察。视章句之不能察。为蹉了早矣。此亦不可以有所为系着之证也。
传八章
[编辑]所谓〈至〉鲜矣○尤庵曰。此书首尾。皆主于心。而其间有身与家国天下亲疏小大之异。故心之所施。随而有长短阔狭之不同而已。李敬思曰。忿懥等四者。亦身之所接。而所主言者在心。亲爱等五者。亦以心。而所主言者在身之所接也。愚按大学。主明德。而明德即心得理者也。格致诚。皆所以正心。而修齐治平。无非正心之为。故此言修身。不似中庸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而只以情之所施为言。至言齐家。只以孝弟慈之充是心。而不言事亲从兄抚幼之事。言治国平天下。只以絜矩之推是心。而不言礼乐刑政之实。皆此意也。仍念明明德以修身为本。而身之本在心。心即得是理而为明德者也。故历观古来。虽有大功业真学问为世尊仰者。苟其有一毫未尽善者。则皆在于忿懥等四者之不得其正。而亲爱等五者之辟。亦系不得其正之类矣。由是而生于心。害于政事。无所不至。则功亏一篑。罔念作狂者有之。孔门传授为学本领。信乎其卓如。而志此学者。可不以为终身之戒哉。○按修身正义。在上章之见闻知。而此章之亲爱等五者。虽以身所应接而言。略于身而详于应接者。以其本上章之起修身。而亦以起齐家也。盖六章单释诚意矣。而七章释正心修身。则正心是初见处。不可不详。故说四不得其正。而正心将以修身。故继说不见不闻不知味。所以归重修身也。八章释修身齐家。则修身已见上章。故略其说。而直主齐家为说耳。然亦只以齐家之本于修身者言。而若齐家之实。却在九章之孝弟慈矣。推之九章十章。义皆仿此。此亦可见接续贯通深浅始终之一端也。
传九章
[编辑]所谓〈至〉众也○金子静曰。孝者所以事君也三段。言齐家治国同一道理。孝弟慈行之家。则为齐家。推之国。则为治国也。任仲思曰。孝弟慈三句。是悬空说道理如此。盖此章专说动化。人多错看章句识其端推广之语。乃以如保赤子一节。为推行之事。自金仁山已不能免矣。愚按此盖言治国之事君事长使众。其理本于齐家之孝弟慈也。故在上者孝弟慈于家。而在下者观感。则既可以孝弟慈又可推而事君事长。而众皆为可使也。在下者孝弟慈之意。传虽无文。自在于事君事长使众之内矣。章句曰国之。曰所以。曰之道。即所谓悬空说道理也。但慈者所以使众一句。似与事君事长之例不同。盖孝弟之以化民。则民亦以之孝弟。而推而事君事长矣。唯慈之化民。则民亦以之慈。而至其推之。则使众非匹庶所得为。故须以民即是众。而为上所使者当之。然民之众所以为可使者。亦在上者慈教之所成。故幷事君事长而谓之道也。始知章句只下一国字。而不曰国人者。大有意在矣。先生之不放过一字。如是夫。
传十章
[编辑]所谓〈至〉道也○按不倍。见于此及中庸第二十七章。而章句皆无释。以其易知也。盖在下之道。唯不畔背其上为善。故庸,学皆以是为大义。而在此章。则不倍又为恤孤之报应焉。其与上文异例者。民之于孝弟。须上有以兴之。而其于慈则人所最明。无待于兴故也。上章之使众。此章之不倍。皆与孝弟异例者。一以势不行。一以事无难。是亦文字之一法欤。
秦誓〈至〉殆哉○记疏曰。不啻若自其口出。心爱之多于口说也。○记注曰。不通。使功不通于君也。
右传之十章○按窃以朱子说推之。平天下在絜矩。絜矩在与民同好恶。止此可尽此章之义。然民非财不生。故欲同民之好恶者。莫切于财。其不能同好恶之由。亦莫甚于财。此所以又说不专其利也。且与民同好恶。不专其利二句。当令合看。而其归则以合看为正。分看则首一节。言平天下当以絜矩也。所恶于上一节。言絜矩是同好恶之谓也。南山节南山二节。言能絜矩不能絜矩在好恶之同不同也。文王一节。所以重戒之也。以上五节。属与民同好恶。自先慎乎德至言悖而出。言能絜矩不能絜矩。在散聚其财而引康诰以戒之。楚书舅犯则反复以明财不可聚之义。以上八节。属不专其利。自秦誓至好人之所恶。申言能不能絜矩。在好恶之同不同。以应南山节南山之意。而言忠信骄泰以戒之。以上五节。还属与民同好恶。自生财有大道至终篇。申言能不能絜矩。在散聚其财。以应先慎乎德以下八节之意。而其中菑害并至之句。亦所以戒之也。以上五节。还属不专其利。此其间见层出易置错陈之妙。诚有如或问之说。而其于多少轻重之间。亦见有主宾之辨矣。合看则不专其利。即在与民同好恶之中。而首尾只说一个大好恶。以释絜矩也。然于其分看。既有主宾之辨。而如康诰虽属不专其利。章句以为申文王诗之意。文王诗则属同好恶者也。其归之在合看者。又可见矣。或以理财用人平对说者。恐非本义。朱子于逐节章句皆归重同好恶而已。何尝有理财用人之说乎。或疑秦誓为用人。然其言人之贤邪。亦必以好有技与彦圣。恶有技与彦圣。则其归亦在好恶矣。李霈霖曰。大全小注。引朱子专言财用。继言用人一段。不见语类。然即如其说。用人不过为继财用而言。以申明好恶公私之极耳。○或曰。孔子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古圣贤著书。皆因有感。而有忧患之寓焉。中庸,大学皆作于衰周战国之时。圣人不得其位。礼乐典章无以考议。则中庸一篇。有遁世无悔。明哲保身之训。往往无限感慨。小人得志。富国残民。无所不至。则大学末章。特眷眷于用财用人。而丁宁反复乎义利公私天人得失之几。或言菑及其身。或言害至于国。所以警世者至矣。此庸,学言外之微意欤。又曰。此章为一篇结末。故篇内说话。皆错综照应。如四道字即大学之道之道。又如两德字。一先字。一终字。两命字。两本末字。及好恶字。辟字。亲贤字。乐利字之类。无不暗相点缀收拾尽。
论语
[编辑]论语○按邢昺疏引汉艺文志。闻夫子之语而论纂者。似得之。而集注不载。以其非大义所系欤。后多放此。
为政○疏曰。左传曰学而后入政。故次前篇。
八佾
[编辑]哀公问社章○按遂。集注所释。恐于圣言次序。有不叶者。且遂之义。经传多作已成用。而如乡饮义节文终遂。曲礼阖而勿遂。尤明白。唯朱子看得未成意。目易文言本义而然。有未敢晓也。
公冶长
[编辑]甯武子章○按集注之义。以语类诸说参看。则其知。是指智谋之无甚异于人。其愚。是合不避艰险与沉晦保身而言也。但其幷及不避艰险者。若包涉太多。未知如何。邢疏释知之可及。为显其智谋。愚之不可及。为韬藏其智。而引左传文四年杜注。以证愚者。似简明矣。
雍也
[编辑]伯牛有疾章○按亡之。何注作丧之。而集注无它释。又不言与无通用。如诸夏之亡。今也则亡。岂亦从疏义欤。退溪作无字解。而欲以集注不应有此疾当之。则恐未然。若只作无如之何意看。则如何。○集注北牖。金仁山谓牖当作圹。据士丧礼。信是。
樊迟问知章○按于仁。必添多仁者二字。似以先难是不指定何事。故须说出仁也。
述而
[编辑]盖有不知而作章○按何注以作为作篇籍。详此章文义。似亦有然者。又按闻言从见言识。此似有意。盖闻是言语。见是行事。于言语说从。则只成据以为是而为知之事矣。于行事说从。则便成行而不成为知矣。此章本言知。故于闻言从。于见言识。合而为知之次也。
子疾病章○按有诸集注以理言者。本之程子。而何注周说以事言者。恐可思。
泰伯
[编辑]首章○按三让。疏皆有指数。而集注不从。似以其久远难考。而其只以固逊当之。则又未知如何也。
恭而无礼章○按笃于亲。何注解亲为亲属者。为详备。
子罕
[编辑]子贡曰有美玉章○按贾古经不出音。注疏以解如字。
可与共学章○按程子就权而合义处说。故曰。权只是经。朱子从原初来历说。故曰。权经有辨。又按朱子论中庸。则谓汤武亦是庸。而论经权。则谓汤武不是经。岂以中是时中。中则庸。是犹程子之就权而合义处说。而与经之以原初来历言者。自不同故欤。
乡党
[编辑]第十节○昨阶。何注孔曰。庙之阼阶。
第十三节○按东首。集注以受生气。本之士丧记,丧大记疏意。而今于君视。则此章疏。只说南牖下东首。使君南面者。恐较衬当。前伯牛有疾章集注。则用此疏矣。
先进
[编辑]闵子侍侧章○不得其死。何注孔曰。不得以寿终。
子路曾晢章○按撰。集注训具出于古注。而古注又言为政之具。此较详备。抑撰自有陈义。训陈亦可通。
颜渊
[编辑]首章○按克己复礼。语类有以一事言者。有以两截言者。恐当以一事为正。
片言折狱章○按尹说不留诺。精义本文。作不预诺。集注乃改预为留。则于所以全其信之文。似未叶耳。
季康子问政章○何注孔曰。就成也。
子路
[编辑]卫君待子章○按集注以卫君为出公辄。本之史记与古疏。然以夫子尝答子贡夷齐之问者推之。则其于出公之时而至卫。岂道路所经。而非为应聘欤。且其云正名。是指出公之拒父也。则要正名。须教出而避父耳。何政之可为。然则正名之说。乃所以示不可仕之义。而子路不达欤。凡史记之年岁。圣人之作用。皆不可得以知也。若集注不父其父而祢其祖。则礼又可疑。盖辄之罪。在父来求入而拒之耳。使其父安于废黜。不来求入。而辄以适孙承重。则其父仍旧为灵公之出子。而辄继大统。是犹由支派而入承者。只得直接其祖而以父为私亲矣。如是则卫之宗庙。当自灵公以上至五世而以祖当祢也。但此以国家继世而言尔。以人伦则辄之父目有在。特以其私而不得入为祢庙耳。然则处之宜如何。庙则以祖当祢。而父则为私亲如为人后者之于所生父母可也。若辄之父初不见废。而以世子早死或疾废。则仪礼丧服为君之父母妻章注疏可据。而与为人后之例。少别矣。今集注止如此说。未知意果何如也。
子谓卫公子荆章○疏曰。善居室。言居家理也。
冉子退朝章○按何注。周谓朝于鲁君者。文义为近。其政与事。似以大小为别。如孟子语欤。
宪问
[编辑]子贡曰管仲章○按桓与纠之行第。程子特以义理断之耳。如荀卿说及春秋公糓传。无得以考其得失。而第或问辨谢氏君臣之义未正之说。至谓之策名委质北面而君之。则可疑。夫襄公新死。而小白与纠。均之非适子。未尝有名号。如管仲,鲍叔。特各以其傅而奉之耳。恐其于策名北面。大有间也。愚意谢氏说却最可思。抑君臣之义未正云者。已见于何注王说。而谢氏不引之矣。又按家语亦有子纠未成君。管仲未成臣之说云。
公伯寮章○按惑志何注孔曰。信谗恚子路而今集注义似有异。
卫灵公
[编辑]子张问行章○按笃敬。疏谓敦厚而谨敬。
臧文仲窃位章○按集注阴据。若于不与立之义。不甚叶精义。谢氏知保禄而欲擅之云者。似叶文义。
群居终日章○按集注将有患害一句。恐是推说。其于难之正义。则似少差矣。
吾犹及章○何注包曰。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有马不能调良。则借人乘习之。谓今无有。言俗多穿凿。愚按此于乘之之义。甚叶精义。诸说之解马乘。皆同于此。独杨氏为异解矣。
君子谋道章○按忧道不忧贫。似只承上文言谋道未必不得食。谋食未必得食。则当忧其所当忧。而不当忧其未必然之事耳。疏义亦似如此。而集注所解。则恐大艰深。未知如何也。
当仁章○按何注孔曰。当行仁之事。此合备一义。
季氏
[编辑]首章○按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集注解以非季氏所当伐。恐于经文语意。若有不甚叶者。使经意而如此。则当正说是国家之附庸。不可伐云尔。社稷之臣云者。语法已不帖。而何以伐为之语。尤不伦矣。何注孔曰。已属鲁。为社稷之臣。何用灭之为。此似于经意为叶耳。盖经文是社稷之臣一段。即蒙上文在邦域之中矣为一义。而集注分作不必伐与非所当伐。二义者已可疑。夫解何以伐为一句。止当以不必伐。不当以非所当伐也。○又按均何注包曰。政教均平。而疏曰。此应云均无寡安无贫。而乃云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者。欲见政教均平上下和睦然后。国富民多而社稷不倾危也。此解似却平顺。是盖止据鲁国言者。而集注必以鲁与季氏相形说。故不取注疏之义。然通一章而大观之。则如远人不服。与邦分崩离析之文。似皆主鲁国言者。注疏说可思。集注均则不患于贫。其义可考或问而知。然终似迂晦矣。○而在萧墙之内。何注郑曰萧之言肃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后季氏家臣阳虎果囚季桓子。愚按此以家臣事。为萧墙之忧者。亦近是。
阳货
[编辑]子路从而后章○按四体至不分。何注包说似指孔子言者。亦通。○又按拱而立。似只为其年长耳。集注以为知其隐者。则恐下文子曰隐者也为欠切矣。○子路曰以下。何注郑曰。留言以语丈人之二子。
孟子
[编辑]梁惠王
[编辑]首章○李光锡问孟子之劝齐梁以王道。程子固论之矣。其不首言僭王之罪而劝去之。从以亦呼谓王。则于正名之义。何如也。曰名者实之符也。正其名。所以正其实也。孟子之于二君。劝行王道。则是劝王之实也。既将劝王之实。则何必汲汲于去王之名乎。曰虽将劝王。其未及王而称王。则岂非干僭之大。而可一日容置乎。曰此亦只当以程子之论为断。使其劝行王道为不可。则僭王为干犯名义而不可一日容置矣。苟以其劝行王道为无不可。则僭王特为无实而太早耳。是不过为节目之小失。虽亦当言不啻在末后。何疑其不首言哉。或者谓当时僭王久。已作寻常事。非齐梁之君身始犯之者。孟子何独先禁于初见之日。既不能禁。则又安得不称之平。此言亦然矣。
王立于沼上章○曰贤者亦乐〈止〉而后乐此。疏曰。惠王称孟子为贤者。恐孟子乐与不乐也。孟子答言贤者为君然后乐此。李光锡曰。贤者本在下君子之称。而孟子之对。则故推上人君说也。○经之营之。赵注经营规度。诗郑笺。度始基址。营表其位。周礼冬官匠人营国注。丈尺其大小。按朱子于诗传则释以表。盖沿郑笺。而此集注。释营曰谋为也。则未知何所据也。
寡人之于国章○养生丧死。按丧据字书。训以居丧则平声。书如丧考妣。古音云丧如字。是也。此丧死之丧。不出音释。盖亦如字。而其义当为治丧与居丧之丧。为类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赵注曰。人君但养狗彘。使食人食。不知以法度检敛也。愚按管子曰。岁适美则市粜无予。而狗彘食人食。岁适凶则市粜釜十襁。而道有饿民。往岁之粜贱。狗彘食人食。故来岁之民。不足也。据此则孟子此语。盖有自来久矣。又按罗大经鹤林玉露陈止斋曰。周礼以年之上下出敛法。年下则出。恐糓贵伤民也。年上则敛。恐糓贱伤农也。孟子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检字一本作敛。盖狗彘食人食。粒米狼戾之岁也。法当敛之。道有饿殍凶岁也。法当发之。此说与管子合。恐是正义也。
寡人愿安承教章○率兽而食人。按集注训率为驱。盖本于孙疏。而朴世堂谓率是以身先之之称。肥兽以从欲。而不恤人之死。是身率兽与共食人也。却似得字义。
晋国天下莫强焉章○可使制梃。赵注曰制作也。
齐宣王问齐桓晋文章○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按轻重长短不齐之心。与权轻重度长短之心。同一心也。而一则泛以知觉之应物而言。一则专以知觉之浑然一理而言。应物易差而此理自在。所以以此度彼而无患于两心之嫌也。○乐岁终身饱。按或云乐岁。则饱终身如此。或云其身之终年饱。亦可曰终身饱。金子静曰。前说是。○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按行之。即答上不能进于是之言。而反本。即申上盖亦反其本之语。上云盖以发其端。此云盍而指其实也。上下反本。赵注无二解。而集注分作二层说。未知如何也。
梁惠王下
[编辑]庄暴见孟子章○父子〈至〉离散。按此当是连上文同为相告之语。谚解恐不然。
问交邻国有道章○一人衡行于天下。疏曰。一人指纣而言之也。纣一人纵横。逆行其道而不顺其天。故武王心愧耻之。于是伐纣也。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章○王曰贤者〈止〉非其上矣。按集注与贤者共之之云。意有未详。岂齐王馆孟子于雪宫而往见之。矜其供奉之盛。而问其乐否。故孟子答之如此欤。小注载朱子说其辞骄者可见。
齐宣王问毁明堂章○关市〈止〉不孥。疏曰。周礼司关。凶札则无征而犹讥。司市。凶荒则无征而作布。泽虞为之厉禁。川衡犯禁者罚之。司厉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稿。此而推之。则关市非无征。泽梁非无禁。罪人非不孥也。而文王皆无者。权一时之宜耳。孟子引之。亦以救宣王一时之弊也。
为巨室章○疏曰。巨室则国家比也。用人犹制木。木则君子之道比也。工师君子比也。匠人则人君比也。按异同条辨。引蔡虗斋为说者。与比疏义不同。当以此说为正。
齐人伐燕取之章○民望〈至〉大悦。按此不见于书文。且若是书文。则此下重称书曰者可疑。岂谚解音吐之误耶。○后来其苏。按集注所解。似是待其将然之辞。而谚解乃以已然之意释之。却与书集传所解合。
邹与鲁哄章○斯民亲其上。按斯如前篇斯天下之民之斯。谚解似未察也。
公孙丑上
[编辑]问夫子加齐之卿相章○我四十不动心。按疏云。四十之时已不动心。而语类亦云。我从四十已不动心。今谚解似未察也。○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精义明道曰。黝在必为。舍能无惧。子夏笃志力行者也。曾子明理守约者也。愚按程子以子夏之力行。为黝之所近者。恐有理趣。抑此文以下文引曾子大勇者推之。则此言曾子子夏。若皆以其勇言之者矣。○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止〉无暴其气。集注然凡〈止〉其气。按孟子以告子之勿求于气为可。勿求于心为不可。而其所以辨之也。乃专就可一边为言者。此盖以养勇不动心。皆主于气之故。南塘记闻录。以为不得于言。勿求于心。直以不可断之。故更无馀言。义亦得之矣。然其文势语意。终似反戾。所以集注不得不特著一然字。而又剩著若论其极一句。以斡转之。使相承接也。恐宜更详之。○持其志。无暴其气。按此志字之与不动心不得于心勿求于心行有不慊于心等心字。此气字之与勿求于气浩然之气等气字皆一也。而所指则异。盖人之以充其体者气也。一言之微一动之小以此。当大任行大事亦以此。其为此气之主则心也。故心有走作。则言动而不免于乖戾。心有愧蹙。则任事而不能以果敢。此本之失而形于末者然也。然于其末而有不察。则反以累其本。言动之乖戾而心为之摇攘。任事之不果敢而心至于恐惧。是皆谓之动心矣。告子之自言曰。不得于心勿求于气。而孟子断告子之言。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曰气壹则动志。曰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据此则告子之所谓心。以其有走作者而言。而所谓气。以其为言动者言也。孟子之自言曰浩然之气。又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又曰配义与道。又曰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据此则孟子之所谓气。以其为任事言。而所谓心。以其无愧蹙者言也。盖持志之持。与慊于心之慊。其意固有别。而直养无害之害。与无暴之暴。亦似同而实异〈暴是暴戾之义。以持志气壹蹶趋等语观之。可见。〉也。故告子之不动心。以力制此心之走作。而不顾此气之发于言动者也。孟子之不动心。以务养此气之助于任事者。而必本诸此心之无愧蹙也。盖持志之与不慊于心。无暴其气之与浩然之气。非心与气之有二也。以曰持。曰不慊。曰无暴。曰浩然之别而心与气之所指随而不同也。朱子曰。只是一气馁了。便成欿然之气。不调和。便成忿厉之气。此盖通论孟子,告子之气。而上截属孟子。下截属告子也。○浩然之气。按集注曰。本自浩然。失养故馁。又曰。天地之正气。人得而生者。其体段本如是也。语类曰。气虽有清浊厚薄之不齐。然论其本。则未尝异也。所谓至大至刚者。乃气之本体如此。今以此数说而推之。人虽禀气之驳浊者。亦有浩然之气。但能治所禀之驳浊者。则其浩然者自如矣。盖浩然之气。与清浊之气。同一气也。而所主而言者不同。浩然。是统言人得天地之正气。以充于体之本领。如桢干骨筋然。无是则非人。既为人则无不得矣。清浊。是于正气之中。指言其经纬错综。以为开蔽通塞者也。譬之于水。其流行者。浩然之气也。清无所壅而流出无碍者。气之清而能养者也。有壅而浊而流不能达者。气之浊而不能养者也。岂可以其流行者与有壅有不壅者。为二水哉。且人之气禀清浊之外。又有微盛强弱之不同。故朱子曰。禀得衰者。不解有所立作。惟是养成浩然之气。则却与天地为一。据此则虽所禀微弱。既具人体。则天地之正气亦必充足而无亏欠。但微弱甚。则不能发出。须养之使充耳。○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赵注曰。此至大至刚。正直之气也。精义明道曰。至大至刚以直。不言至直。此是文势。如治世之音安而乐。伊川曰。至大至刚以直。如坤卦所谓直方大也。但坤不可言刚。愚按或问固备言。不从赵,程之意矣。然其所主不过直字。属上则与刚语复。属下则与自反而缩。相应耳。此恐无甚关重。而直字之带惹养字。于文与理。却有不安者。程训恐亦可思。○无是馁也。按集注所谓其体有所不充者。正解此句。于其下不免疑惧云云。乃经文言外之意。须有此。可以见馁之为动心之祟也。又按馁者。是体之谓也。非谓气也。而上文集注释浩然之气曰。本自浩然。失养故馁。程子亦曰。欿然而馁。语类亦曰馁了便成欿然之气。此三言者。却似以馁属之于气者。盖以馁是气不充体之谓。则以体之无气以充。而谓之体馁者。固是正义。以气之不充于体。而谓之气馁亦可也但以气与体幷言则馁字属体而非所以语气耳。○行有不慊于心则馁。按此一句。即一章血脉所萃处。盖此章大旨。在不动心。不动心在勇。勇在气。气在集义。集义之所以生是气者。以其慊于心也。其斡旋机括。都在于此。亦可见此心之神明。无往而非妙宰也。虽然告子专主乎心。而其终不免于以气动志。孟子却求诸气。而其机乃在于由心生气。此又系外义与不外义之分耳。心之不可徒恃也如此。所以下文便说告子未尝知义以断之也。亦所以发勿求于心之端。以张本乎知言耳。○以予观于夫子。赵注曰。予。宰我名也。
尊贤使能章○廛无夫里之布。按以集注及小注周礼疏说观之。则里布而夫粟也。而经文则通言夫里之布。岂所谓不以辞害义者耶。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非恶其声而然也。赵注曰。非恶有不仁之声名而然也○知皆扩而充之矣。按以集注文势观之。则知字似释在扩而充之之下。而语类说有以知字先释于皆字之上。若果如此。则集注于知字。必提出详解。不止如彼之泯然带过说也。且其谓将有不能自已者意亦可见。语类惟时举录才知得便自不能已者。似以知字释于充字之下。恐最得之矣。今谚解所释。恐不察乎经文集注之义也。
子路人告之章○舍己从人。集注已未善则无所系吝而舍以从人。按以舜之生知安行。何得有未善耶。或问谓特言其亡私顺理。非谓已有不善而舍之也。盖似有疑于此矣。然以集注则明是已有不善也。此当活看。如中庸所谓圣人有所不知不能之类。其谓不善。是粗迹之微有未尽耳。何害于生知安行哉。吾族叔仲谦谓如禹之征苗。不及思到班师敷文。闻益之赞而从之。是亦为己未善而舍以从人也。得之矣。
伯夷非其君不事章○伯夷隘。柳下惠不恭。赵注曰。伯夷隘。惧人之污来及己。故无所含容。言其太隘狭。柳下惠轻忽时人。禽兽畜之。无欲惮正之心。言其大不恭敬也。
公孙丑下
[编辑]孟子将朝王章○不得已〈止〉宿焉。赵注曰。孟子迫于仲子之言。不得已而心不欲至朝。因之其所知齐大夫景丑之家。而具以语景丑耳。愚按此说近是。盖既不欲至朝。亦不容竟无皂白。故须之景丑氏而语之耳。李霈霖谓不得已。是孟子托疾不应召之意。无以达之于王。为孟仲子之权词所晦。故之景丑氏。以明告其意。此说太深。不如赵说之拙而近实。
陈臻问章○若于齐〈止〉货取乎。赵注曰。义无所处而馈之。是以货财取我。欲使我怀惠也。安有君子而可以货财见取之乎。
孟子之平陆章○王之为都。集注为都治邑也。邑有先君之庙曰都。异同条辨。顾麟士曰。为都治邑。恐亦是大槩语。邑有先君之庙曰都。虽都字一解然不应执定以证此处也。不然何得齐君庙遂有五处。语类云恐亦是都鄙之都最得。
孟子自齐葬于鲁章○棺七寸椁称之。赵注曰。椁薄于棺。厚薄相称相得也。今按丧大记。棺君大夫士各有等差。士止六寸。而郑注云庶人四寸。檀弓柏椁孔疏云。椁厚于棺一寸。此未知孟子考礼不详。抑戴记难信欤。惟椁称之。文义固似与棺同其厚薄。而檀弓疏亦略可证也。赵说未然。
燕人畔章○条辨曰。玩朱子云莫到恁地较好。又曰周公当初也大段疏脱。他也看兄弟不透。观此则周公当日。若看得管叔透。不使监殷。乃为不疏脱。乃能更全兄弟之伦。无后来破斧缺斨事。大舜识透了象。乃为仁之至义之尽。周公却阙少了义之尽。后来连仁也不至了。此其所以为过生于天理人伦。故曰宜耳。观语类之说。则游氏注犹有未尽。愚按此说。缘朱子语而推之太过。却有害于大体。盖管叔之所为。自是常情之外。而又不少著见于其前。使周公逆探隐变而看得透。则虽免疏脱之过。而过有大于此者矣。此圣人之无可奈何处。朱子虽曰。疏脱看不透。而固无疑于义之不尽也。故语类虽论如此。而集注用游说者此也。若如条辨说。则周公为仁不至义不尽矣。集注不如语类之为定论矣。岂可哉。
滕文公上
[编辑]首章○书曰〈止〉不瘳。按引此语。似于上文欠承接意。小注饶氏恐文公自疑地小云云者。似有见而亦未尽发。窃意此恐以小国而欲行善道。其难如服瞑眩之药也。第集注没此意。不敢为言矣。
有为神农之言章○或劳心〈止〉食于人。集注此四句皆古语。按此盖以治于人以上四句。截断作古语。而治于人者以下。属之孟子自言也。以食于人。直接以天下之通义者观之。亦可见矣。今谚解句绝本此。抑故曰云者。又似至于通义也。更详之。
离娄下
[编辑]言不必信章○按不必信果。赵注引子为父隐。亲在不许友为证。精义程,杨说其义亦同。惟尹氏信果在其中之说为异矣。朱子于或问。则以程,杨为善。尹氏为言外之意。而于集注则其自为说。与尹氏同。又载尹氏于后。此似有先后之别耳。然须兼赵注,程,杨与集注说看。恐为全备。盖不必乎信果。而惟以义。则义当信果而信果。义不当信果而不信果。皆在其中矣。
博学详说章○赵注曰。不尽知。则不能要言之。
禹恶旨酒章○不泄迩不忘远。赵注曰。近谓朝臣。远谓诸侯。
天下之言性章○千岁之日至。按集注千岁之久。似以已往言。而孔疏谓虽千岁之后。则以未来言也。义恐较明。
万章上
[编辑]首章○我竭〈至〉何哉。按赵浦渚翼谓此即说恝之义。以公孙丑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之语例之。则此说亦有理。
万章下
[编辑]问友章○集注挟者。兼有而恃之之称。按小注辅氏说解此。恐于文理字义。皆不甚顺。窃意兼者。幷也加也。谓于相友之中。幷此长贵兄弟而加有之也。孙疏以挟戴言。亦似有此意云。
不见诸侯章○按此言召役。本指君有役民之义而言。集注所谓往役庶人之职。往见士之礼者。正是此意。后世士大夫于官职。有不可进之廉义。而于使命则䩄然膺之。动以往役之义为说。彼其所膺之使命。亦岂以庶人之职。而不以士之礼耶。正以士大夫之职行之。而借口于役民之义。是岂不为诬经侮圣之归乎。甚可惧也。
告子上
[编辑]性无善无不善章○非才之罪也。按此犹言非不能也。盖才只是能如此之意。故孟子以为理既如此。则必能如此。而谓才无不善。程子以为既谓之能如此。则是有做作。非气不能。而谓才有善有不善。其义正互相发也。
牛山之木章○赵注曰。乡犹里。以喩居也。
仁人心也章○仁人心也。按仁者心之德。而今便曰仁人心。是言仁底是心。非直以仁训心也。如润者水之德。而谓润底是水。岂以润为水之名哉。盖仁性也。心气也。性无为。故无存亡。气有为。故有存亡。方心之亡也。自与仁不相干涉。而及其存。则当体使是仁。而仁又包四德。故下文去义去仁。只说得心字。○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按求放心。是承上文仁人心说来。则其体段极大。故或疑其为学问之极工也。而都梁李氏谓求字工夫。原无尽者。亦尽有见矣。然详其语意与集注文。则是主学问方法。而自最初用功处言也。观程子自能寻向云者。亦可见矣。但虽至极尽功夫亦不出此。此则可为推说耳。
告子下
[编辑]淳于髡章○从而祭。赵注曰。从鲁君而祭。○欲以微罪行。按微罪。据赵注燔肉不至。我党从祭之礼不备。有微罪乎之语。则是谓已有得罪于君耳。语类义正如此。但于文势。似突兀迂曲。而集注又欠转折。殊可疑也。或谓是君相之微罪。则义似差长。而惟集注似未有此意矣。
君子何如则仕章○其下朝不食云云。按此一段。盖大体是去之。而只受周为就之耳。条辨谓受其周则是就。仅免死则亦去矣则恐欠完。
尽心上
[编辑]万物皆备于我章○反身而诚。按集注如恶恶臭好好色之实然云者。是主好恶说。故于大学为诚意矣。今以为诚身解。则未知如何耳。若语类反身而实有此理。为父而实有慈。为子而实有孝云者。恐较亲功。○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按上言反身而诚。则此宜言求诚之方。而乃却以求仁之方为言者。集注其有未诚。则是犹有私意之隔而理未纯云者。尽之矣。然理固如此。而抑有一义焉。此章本以万物言。如或问所谓一物之中。有万物之理者。故万物备之下。须承以身。身之推而为恕。则须说恕。是则万物皆备一语。乃合物我之一大义谛。而诚为其验。仁为其方也。但集注却欠指出。今不敢质言云。
霸者之民章○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按此义。集注分解自明。盖过存皆以己言。化与神。皆以动物处言也。程子之幷神说在己者。恐不似朱子之精析。而陈新安却缘程说。推衍得愈广。则或可误人也。宜详之。
桃应章○按此章专以心言。未说到事之通变处也。或疑皋陶既执瞽瞍。舜安得窃负而逃。南轩辨之。以为皋既执瞽于前。使舜伸义于后。窃谓如此。则非但皋陶之狱。如或问所谓棘门霸上之军也。且其所以屈法故纵。听舜伸义者。徒为舜也。为舜者。所以为天下也。而乃舜窃负而逃。遵海而处。则是幷舜而失之矣。其如天下何益哉。无益于天下。而徒乱其法。皋陶岂为是哉。若必欲推究其事变而言之。则皋陶才执得瞽瞍。舜便生窃负之心而奔走。伺候于缧绁中。天下于是乎已失舜矣。夫然后皋陶不得不为天下而权瞽瞍之罪耳。岂待其真至于窃负而后。潜听与之哉。故其言窃负者。亦姑言舜之设心而已。未及乎皋陶处变之道也。
齐宣王欲短丧章○王子有其母死者。集注厌于嫡母。按丧服记公子为其母传云。君之所不服。子亦不敢服也。郑注亦云。厌于父。盖公子之不得终丧。为父尊故也。礼原无嫡母厌庶子之文。则陈氏此说。是未考乎礼。而集注岂偶失勘欤。
尽心下
[编辑]不仁而得国章○集注邹氏曰云云。今按吾曾祖忠宪公曰。孟子之所言者理也。其或有不仁而得天下者势也。如孔子曰仁者寿。曰大德必受命。而仁而不寿。不仁而寿。大德而不受命。受命而非大德者。亦有之。则非常理也。势之或然也。今邹氏谓不仁而得天下者。皆一再传而失之犹不得也。则恐是强解而非事实也。愚谓邹说亦自有理。但在孟子以前。无得天下一再传而失之者。孟子之言宜其如此。而邹氏则历观后世而为说耳。此世之变也。
民为贵章○疏曰更立有功于民者为之也。自颛帝以来。用勾龙为社。柱为稷。及汤之旱。以弃易柱。知社稷之变置也。程子曰。勾龙配社。弃配社。诸侯之国。亦各以有功水土者配。旱干水溢。则变置所配之人。愚按程子正同疏说。而或问以为未安。却从陈无己之论为集注。然其以不自省己为言。则毁坛与不蜡。何独无此嫌。而若曰加礼。则又不叶于社稷次于民之义。合更详之。
口之于味章○按此言性也有命焉命也有性焉两性字。皆以理言。两命字。皆以气言。集注幷谓之性之所有而命于天者。意正如此。而语类诸说有不同。则可一以集注裁之也。仁义礼智圣人。恐只主仁义礼智圣人而言。其能不能于此五者。以有命耳。其言父子君臣宾主贤者天道。则是自为仁义礼智圣人之所系属而已。非谓仁矣。而有能有不能于父子义以下放此也。据集注程子说固自明白。而其愚按之说。亦无异义。唯中间着张子说一段。乃为仁义礼智圣人矣。而有不能于父子君臣宾主贤者天道之义。岂先生偶未之裁勘欤。若语类则又多与张说同。而至以尧舜禹汤之圣有差等为说。则于义理大体尤可疑。合更详之。
万章问狂士章○乡原集注乡原非有识者。李伯益曰。非有识者。止合为乡字解。而于原字不着。原字之解。乃自下文始。此幷言乡原。恐是错赚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