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八旗通志 (四库全书本)/全览2
钦定八旗通志 全览2 |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十九
旗分志十九
八旗佐领十九〈正白旗蒙古佐领 正红旗蒙古佐领〉正白旗𫎇古佐领
正白旗蒙古都统所属左右𠫭领各一右参领下佐领十五左𠫭领下佐领十四
右参领第一佐领原系
盛京初编蒙古牛录时以其一与拜新墨尔根管理续以巴都尔管理续以伊麻图管理续以伊尔海管理续以昻阿岱管理续以布达希礼管理续以阿哈尼管理续以阿哈尼之子瓦克善管理续以瓦克善之弟索尔逊管理续以瓦克善之子常吉保管理常吉保年老告退以都统拉锡管理续以头等侍卫巴雅思瑚朗管理续以常吉保之子兆麟管理兆麟故以兆昌管理兆昌故以保常管理保常故以兆常管理兆常故以吉善管理吉善故以阿哈尼之三世孙萨炳阿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在盛京时四姓轮管陆续承袭由阿哈尼至常吉保袭过四次常吉保告退后经部奏准常吉保之佐领并无根源作为公中佐领以拉锡管理乾隆三年八旗大臣议奏作为似珠林公中佐领令常吉保之子承袭乾隆四十三年因伊家连管过九次定为族中承袭佐领〉
右参领第二佐领原系叶赫地方𫎇古于
国初编立牛录以徳穆图管理续以徳穆图之弟广泰管理续以徳穆图次子投徳管理续以投徳之弟瑚什巴管理续以投徳之子图思哈管理续以图思哈叔父瑚什巴之子佛尔吉管理佛尔吉因病辞退以其子苏英额管理苏英额故以其子强都管理强都革职以墨克图之三世孙安麟管理安麟陞授城守尉以得木图之三世孙额勒登管理额勒登陞授游击以得木图之六世孙百顺管理
右𠫭领第三佐领系康熙十四年编立初令内大臣晋进管理晋进故以其子都萨喀尔管理都萨喀尔因病革退以其弟诺尔布管理诺尔布故以都萨喀尔之子莫尔珲管理莫尔珲陞授归化城副都统以其子昆布䇿凌管理昆布䇿凌告退以其子巴虎管理
右𠫭领第四佐领原系第三佐领内人丁康熙二十三年内大臣晋进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晋进次子和尚管理和尚故以其子达西管理达西陞察哈尔地方总管以其子达哈苏管理达哈苏出守
泰陵以二格管理二格升任总管以达桑阿管理达桑阿故以根都扎布管理根都扎布革退以阿勒精阿管理阿勒精阿故以明山管理
右𠫭领第五佐领原系第一佐领内人丁康熙三十四年常吉保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
以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二等侍卫西积保管理续以郎中阿尔纳管理续以𠫭领托克屯管理托克屯故以侍郎牧可登管理牧可登縁事革退以二等侍卫叶伯肯管理叶伯肯告病以二等侍卫乌尔图那逊管理续以达什扎布管理
右𠫭领第六佐领原系科尔沁地方蒙古于
国初编为牛录令博博图管理博博图从征阵亡以其子明阿达理管理明阿达理年老辞退以其子富达礼管理富达礼年老辞退以其子富长管理富长因罪发遣以富长伯父之孙察哈颜管理察哈颜故以其子西郎阿管理西郎阿革退以其堂弟达冲阿管理达冲阿故以其叔之子丰玉管理右𠫭领第七佐领原系第六佐领内人丁康熙三十四年富达礼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富达礼之弟杜喀管理杜喀故以其子明福管理明福故以其子永安管理永安故以其孙噶布唐阿管理
右𠫭领第八佐领初编立时系华斋管理华斋縁事革退以托克托奎管理托克托奎縁事革退以满洲郎中音达里管理音达里故仍以蒙古沙珲管理沙珲故以鄂尔济图管理鄂尔济图故以花善管理花善縁事革退以锡拉管理锡拉故以六格管理六格故以古鲁格管理古鲁格故以桑格管理桑格因病革退以武尔图纳苏图管理武尔图纳苏图縁事革退以副䕶军𠫭领傅成格管理傅成格縁事革退以印务参领纳常管理纳常缺出以印务𠫭领西元管理西元缺出以汉章阿管理
〈谨案此公中佐领系国初编立〉
右𠫭领第九佐领原系天命八年所编之牛录初令董俄罗管理董俄罗陞
盛京副都统以其子多诺管理多诺縁事革退以其族兄塞克管理塞克故仍以多诺管理多诺故以其子六十管理六十故以其子实奇管理实奇縁事革退以其伯父之子苏扎汉管理续以苏扎汉之叔父扎通宝之孙噶布拉管理噶布拉故以其子伽蓝保管理伽蓝保故以其叔曾祖四格之子布扎纳管理布扎纳故以其子安福管理
右𠫭领第十佐领原系天聪九年编立之半个牛录初以沙济管理后至京都合并杨西穆桑阿尔寨两分管下人丁始编为整牛录以星南管理星南年老辞退以其弟沙里管理沙里縁事革退以沙里之祖内大臣塞尔格克管理塞尔格克年老辞退以其子阿玉锡管理阿玉锡故以其兄之子神保管理神保告退以杨西穆之二世孙富森泰管理富森泰故以神保之侄孙噶鲁第管理噶鲁第故以富森泰之子特崧额管理
右𠫭领第十一佐领原系第十二佐领内人丁康熙八年马锡管佐领时因人丁溢额分编一佐领与马锡兄达锡之子扎兰管理续以马锡之子索暖管理续以札兰之弟莫䕶里岱管理续以莫䕶里岱之孙罗浦藏管理罗浦藏故以其子七十九管理七十九告病以其子郭兴阿管理
右𠫭领第十二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𫎇古于
国初编为喀喇沁牛录令达锡管理崇徳二年縁事革退以其弟马锡管理马锡年老辞退以马锡之孙塞冷管理塞冷病退以其叔父之子朱尔扎哈管理朱尔札哈縁事革退以其弟多尔札穆苏管理多尔札穆苏𣲖守
陵寝以其兄之子敦住管理敦住故以其孙八十五管理右𠫭领第十三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蒙古于天聪九年以其人丁编为两个牛录其一令桑阿尔斋管理桑阿尔斋故以其弟伯罗岱管理伯罗岱故以其子噶喇玛管理噶喇玛故以其叔父伯端
管理伯端故以其兄绰西喜之子门杜逊管理门杜逊因病辞退以阿兰之子替弟管理替弟年老辞退仍以伯端之子塞根管理塞根年老辞退以其子山平管理山平故以桑阿尔斋二世孙巴雅斯瑚朗管理巴雅斯瑚朗縁事革退以其族兄之子和尔锦管理和尔锦故以喀喇玛之四世孙富泰管理富泰革职以其高祖白塞之四世孙明徳管理明徳故以其伯高祖之五世孙阿什达管理右𠫭领第十四佐领即天聪九年所编喀喇沁两牛录之一其一令桑阿尔斋管理此一牛彔令阿兰管理阿兰故以其兄额尔格穆之子翁国管理翁国故以其弟阿地管理阿地陞归化城副都统以其子巴纳尔锡管理巴纳尔锡縁事革退以其弟罗米之子吴太保管理吴太保革职以其伯高祖之四世孙阿尔太管理阿尔太革职以其叔高祖之三世孙巴南太管理巴南太故以其子佛保住管理
右参领第十五佐领原系康熙二十一年编立之佐领初令马地管理马地故以其子塞克神管理塞克神縁事革职以其弟硕克慎管理硕克慎告病以其子永禄管理
左𠫭领第一佐领原系康熙三十二年分编佐领时初令二等侍卫博罗管其一博罗故以拖沙喇哈番良格管理良格故以𠫭领达三管理达三故以三等侍卫兼署䕶军𠫭领兴辉管理兴辉故以内阁学士长夀管理长夀故以副参领瑚什布管理瑚什布縁事革退以二等侍卫福禄管理福禄升任青州副都统以二等侍卫肇昌管理肇昌革退以印务章京吉太管理吉太升任甘肃副将以头等侍卫徳山管理徳山派往哈萨克地方縁事革职以侍郎安太管理安太派往雅尔尔地方差以前锋侍卫永明管理永明补福州城守尉以三等侍卫子爵伊鲁尔图管理
左𠫭领第二佐领康熙七年初编设时以尚书阿穆瑚朗管理阿穆瑚朗故以精奇尼哈番志勇管理志勇陞归化城副都统以阿达哈哈番博洛管理博洛故以侍郎兼副都统华善管理华善縁事革退以二等侍卫偏图管理偏图縁事革退以一等侍卫兼拜他喇布勒哈番阿兰泰管理阿兰泰升任宁古塔将军以二等侍卫博第管理博第故以副𠫭领乌林太管理乌林太补热河协领以印务章京韦驮保管理韦驮保革职以员外郎恵龄管理恵龄縁事革职以都统安泰管理安泰故以参领达什扎布管理续以伍尔图纳逊管理伍尔图纳逊升任以印务章京福隆泰管理
左𠫭领第三佐领原系康熙二十六年初编半个佐领以古穆徳管理至三十四年人丁滋盛始编为整佐领古穆徳陞归化城都统以其子丹晋管理丹晋升归化城都统以其子达鼐管理达鼐故以丹晋之伯祖乌朱穆之二世孙查什泰管理查什泰补放总管以其子富勒贺管理富勒贺革退以其弟富保管理富保故以其孙罗布藏多尔济管理
左𠫭领第四佐领原系第五佐领内人丁康熙二十三年额尔色尔图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与额尔色尔图之叔父班第管理班第故以其弟费扬古管理费古故以其子巴颜图管理巴颜图縁事革退以巴颜图叔祖之二世孙额勒登额管理额勒登额故以其子满岱管理满岱故以其子明通管理明通故以其子永清管理永清故以其叔高祖之三世孙善庆管理善庆故以其子关保住管理
左𠫭领第五佐领原系
国初编立之牛录初令毕鲁海管理毕鲁海故以其子古路固管理古路固故以其子安保管理安保故以其子额尔色尔图管理额尔色尔图故以倬特巴管理倬特巴革退以巴雅思呼朗管理巴雅思呼朗陞陕西西安协领以阿穆呼朗管理阿穆呼朗出征阵亡以其伯父安保之孙依灵阿管理依灵阿故以其叔祖之孙达赖管理达赖故以其子讷莫贺管理
左参领第六佐领原系察哈尔地方縁事归旗之蒙古初编为半个牛录以乌格塞巴图鲁管理后又将科尔沁土谢图亲王属下䕶卫诺穆齐籍没人丁十一名并萨勒图库伦地方𫎇古七十八名给乌格塞巴图鲁合为一整佐领令其管理乌格塞巴图鲁故以其子乌达夀管理乌达夀故以其弟豪善管理豪善因病辞退以其子元什管理元什告病以其子舒宁管理
左𠫭领第七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蒙古于
国初编为牛录令马席管理马席年老辞退以其弟劳章管理劳章故以其子巴图管理巴图故以其子伊尔噶孙管理伊尔噶孙故以其兄沙达管理沙达故以其子萨度管理萨度故以其子吴泰保管理吴泰保故以其子宗对管理宗对故以其弟达兰泰管理达兰泰革职以其弟额尔徳尼管理额尔徳尼故以其侄皂保管理
左参领第八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蒙古于天聪九年编为牛录初令巴图孟格管理巴图孟格故以其次子扎马管理扎马年老辞退以巴图孟格第三子毛奇他特管理毛奇他特年老辞退以扎马之子塞尔噶喇席管理塞尔噶喇席因病辞退以毛奇他特之子三达色管理三达色升任江宁副都统以其侄䕶军徳住管理徳住告病以其子伊龄阿管理伊龄阿升任游击以其弟柏龄阿管理柏龄阿故以其兄之子佛尔卿额管理
左参领第九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人丁一百四十九名于天聪九年编为牛录初令舒鲁克管理舒鲁克年老辞退以其子鄂母布管理鄂母布故以布尔哈图之子席尔库布根管理席尔库布根故以席第之孙弼里克管理弼里克升任归化城副都统以其弟硕色管理硕色故以舒鲁克二世孙塔拉图管理塔拉图縁事革退以其子班第管理班第革职以其弟噶尔赛管理噶尔赛故以其子达色管理达色故以其子永福管理永福革职以布勒噶图之三世孙西𫎇额管理
左参领第十佐领原系康熙四年分编之佐领初令䕶军参领阿玉锡管理阿玉锡故以副都统兼侍郎温达管理温达故以郎中关柱管理关柱故以侍卫沙克都尔管理沙克都尔故以拴住管理拴住縁事降调以色楞查什管理色楞查什故以三等子颜福管理颜福故以䕶军统领常在管理常在故以都统多尔吉管理多尔吉出差以印务章京特古勒徳尔管理特古勒徳尔故以副都统一等子徳勒格楞贵管理
左𠫭领第十一佐领原系前屯卫人丁五十二名于崇徳九年编为半个牛录令阿汉泰管理其后人丁滋盛始编为整牛录阿汉泰陞游牧地方章京以其子特穆尔管理特穆尔故以其伯祖之孙恩可管理恩可故以其子佛保管理佛保縁事革退以其弟常僧管理常僧縁事革退以其兄佛保之子纳素图管理纳素图故以前锋章京官住管理续以副都统阿兰泰管理续以侍卫公保宁管理续以䕶军统领拉木扎布管理续以散秩大臣奇凌扎布管理续以印务章京苏通阿管理续以三等侍卫兼赞礼郎佛尔卿额管理
〈谨案此原系世管佐领阿汉泰系察哈尔蒙古由前屯卫带领人户来归编半个佐领〉
〈定鼎后由包衣佐领下拨出十九丁再加鄂尔多斯十九丁为一整佐领仍令阿汉泰管理袭至纳素图于乾隆
二十一年病故无嗣夲旗具奏作为公中佐领〉
左𠫭领第十二佐领原系
盛京初编蒙古牛录时编立之牛录初令壮托管其一壮托故以其子额衣图管理额衣图故以其叔父阿玉锡管理阿玉锡年老辞退以壮托次子徳馨特管理徳馨特縁事革退以充古巴图鲁管理充古巴图鲁递管至多尔济将佐领革退以壮托之曾孙弼尔哈逊管理弼尔哈逊故以其子吴津泰管理吴津泰革职以其高祖之四世孙明徳管理明徳故以其弟明亮管理
左𠫭领第十三佐领原系第十二佐领内人丁康熙二十三年充古巴图鲁之子阿东阿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阿东阿之子鄂三管理鄂三故以其子回色管理回色故以其子三义保管理三义保告病以其子达拉贡布管理
左𠫭领第十四佐领原系康熙二十五年将包衣佐领中吹札浦人丁拨出编为半个佐领令吹札浦管理后因人丁滋盛始编为一整佐领吹札浦故以其弟札尔管理札尔故以头等侍卫阿尔和管理阿尔和縁事革退以䕶军参领齐立克图管理齐立克图年老辞退以副𠫭领四十七管理四十七升任知府以司业多尔济管理多尔济补放总管以轻车都尉印务章京官保住管理官保住升任协尉以太仆寺卿吉太管理吉太故以都统色克慎管理色克慎休致以印务章京永芳管理以上正白旗𫎇古参领所属勲旧佐领二员世管佐领十八员轮管佐领一员公中佐领六员由四姓轮管改族中承袭一员由世管改公中一员
正红旗蒙古佐领
正红旗蒙古都统所属左右𠫭领各一右参领下佐领十一左参领下佐领十一
右𠫭领第一佐领原系科尔沁哈达地方𫎇古
国初以其人编立牛录令额参管理并赐一拜他喇布勒哈番额参故以恩额图管理恩额图故以额参之子克世图管理克世图故以其子二追管理寻升副都统二追故以其子敦珠克管理敦珠克故以其族兄之子阿礼衮管理寻升参领阿礼衮故以恩额图之曾孙明玉管理明玉故以其弟明州管理明州故以其弟明山管理明山故以其弟明博管理明博故以额参之元孙金正保管理金正保故以其子苏金太管理苏金太故以其子永宁管理
右𠫭领第二佐领原系第一佐领内人丁康熙八年克世图管佐领时人丁蕃盛分编一佐领以恩额图之子阿思哈尼哈番鄂尔济图管理鄂尔济图故以其子王府长史关保管理关保故以其子䕶军𠫭领五十管理五十故以伯祖之孙广福管理广福故以其子广亮管理
右𠫭领第三佐领原系天聪九年编审蒙古牛录时以八旗蒙古牛录甚少令八旗各添二牛录此即所添之牛录也初以拜他喇布勒哈番恩克管其一恩克出征阵亡以其族叔父布尔哈图管理布尔哈图故以其子色楞管理色楞故以恩克之孙阿尔纳管理阿尔纳陞外任以色楞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等䕶卫巴尔住尔管理巴尔住尔故以其弟塔必图管理塔必图故以阿尔纳之子巴林管理巴林故以其兄之子苏兰泰管理苏兰泰故以巴林之子福兴管理福兴故以其叔父之孙关太管理关太故以其子三音伯尔格图管理三音伯尔格图故以其子什第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系恩克由科尔沁地方带领壮丁一百二十户来归编立〉
右𠫭领第四佐领原系左参领所属第四佐领内人丁康熙二十三年拜礼管佐领时人丁蕃盛分编一佐领以员外郎博特管理博特故以𠫭领兼阿达哈哈番博洛特管理博洛特陞右卫䕶军参领以原管佐领博特之子玛虎管理玛虎故以拖沙喇哈番兼副参领二格管理二格陞金州协尉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𠫭领白达色管理白达色补放珠林佐领以色楞管理色楞陞授察哈尔总管以武勒木吉管理武勒木吉故以富伦太管理因遵例调管将副参领兼公中佐领增得管理右参领第五佐领原系叶赫地方𫎇古于
国初编为牛录以和勒管理和勒故以其弟二等阿达哈哈番萨拜管理萨拜故以和勒之子额尔济图管理额尔济图出征病故以萨拜之子阿达哈哈番滚布西要管理滚布西要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观音保管理观音保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富森布管理富森布故以萨拜之四世孙庆成管理续以玉林管理玉林縁事革退以印务章京骁骑校徳成管理
〈谨案富森布革退后其子玉林例不准袭以萨拜之四世孙庆成管理庆成无子〉
〈特恩令玉林承袭玉林获罪革退又无子嗣亦别无应袭之人奉旨作为公中佐领〉
右𠫭领第六佐领原系第五佐领内人丁康熙二十三年滚布西要管佐领时人丁蕃盛分编一佐领令滚布西要兄额尔济图之子增夀管理增夀故以其子吉生管理吉生故以萨拜之四世孙庆成管理续以步军校那兰太管理续以云骑尉开太管理续以云骑尉三等侍卫乌鲁图管理〈谨案此佐领乾隆四十一年因原立之第五佐领绝嗣将庆成调管此滋生佐领作为公中佐领〉右𠫭领第七佐领原系锦州人丁一百二十名于
国初编为牛录令阿榜管理阿榜无子以其从弟阿都虎管理阿都虎故以其族弟博尔博孙管理博尔博孙故以阿榜从弟吴拉代管理吴拉代从征阵亡以其子穆赛管理穆赛故以其子二追管理二追故以其子禄顺管理禄顺因病告退以福顺之弟安福管理安福縁事革退以禄顺之子顺得管理
右𠫭领第八佐领原系第七佐领内人丁康熙二十三年于穆赛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与穆赛之弟一等阿达哈哈番纳燕泰管理纳燕泰陞外任故以其子佟书管理佟书因病告退以其子禄敏管理禄敏故以其子宁俊管理宁俊故以其族弟明徳管理
右参领第九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蒙古以其一百三十丁壮编为牛彔初以布达礼管理布达礼故以其弟班第管理班第无子以布达礼之子克什图管理克什图故以其子苏廸管理苏廸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满色管理满色故仍以苏廸管理苏廸故以其子额尔徳尼管理额尔徳尼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众神保管理众神保故以其子保亮管理保亮故以其弟喀木齐布管理续以䕶军参领五十太管理续以步军校巴哈布管理续以步军校佛住管理续以本旗𠫭领兼公中佐领富伦太管理
〈谨案此佐领系布达礼甘吉泰固鲁古兄弟三人以壮丁四百五十名来归〉
〈国初编为佐领三分此其一也乾隆三十五年因众神保之子保亮无子作为公中佐领〉右𠫭领第十佐领原系第九佐领内人丁于康熙二十三年苏廸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苏廸之族兄色纳克管理色纳克故以其兄纳马思喀之子额尔机图管理额尔机图故以苏廸之子诺尔布管理续以诺尔布之族子得禄管理得禄縁事革退以原管第九佐领众神保之子保舒管理续以喀木奇布管理喀木奇布故以其子前锋色克兴额管理
右𠫭领苐十一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蒙古以其人编为佐领令昻阿管理昻阿故以其子达喜管理达喜故以昻阿弟之子达喇实管理达喇实故以昻阿兄之子班第管理班第故以昻阿之二世孙巴什管理巴什补放察哈尔𠫭领以其弟阿尔太管理阿尔太故以其子色克管理色克故以其子布占管理布占故以其叔高祖布燕图之三世孙额图珲管理额图珲因病休致以其孙禄徳管理禄徳縁事革职作为公中佐领
〈谨案此佐领因禄徳縁事革职后无人承袭乾隆五十六年奉〉
〈旨作为公中佐领〉
左参领第一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壮丁四十名于崇徳二年编为牛录初以甘吉泰管理复授为拜他喇布勒哈番甘吉泰从征阵亡以其弟依思哈蒲管理依思哈蒲故以其孙鄂尔和对管理鄂尔和对从征阵亡以其子阿必达管理阿必达因病辞退以其子五十八管理五十八故以其子巴宁阿管理巴宁阿故以其伯父徳禄管理徳禄故以其族中之高祖布达里之元孙保祥管理保祥故以其子祥玉管理
左参领第二佐领原系在
盛京初编𫎇古牛录时以托和齐管其一托和齐故以恵三管理恵三故以博罗尼屯管理博罗尼屯人才不及革退调取
盛京兵部员外郎三等阿达哈哈番庄托赉管理荘托赉故以其子三等阿达哈哈番色尔古纶管理色尔古纶年老辞退以其子七品官达礼管理达礼故以其弟齐齐克图管理齐齐克图因年老告退以其子达兰太管理达兰太縁事革退以其叔父白达色管理白达色因病告退以其子他尔吉管理他尔吉故以其子明太管理明太故以其子嵩山管理
〈谨案此原系无根源佐领乾隆三十二年因荘托赉子孙袭管过五次奉〉
〈旨作为世管佐领〉
左𠫭领第三佐领原系第二佐领内人丁康熙二十三年色尔古纶管佐领时因人丁蕃盛分编一佐领以阿达哈哈番额思笏楞管理额思笏楞故以头等阿达哈哈番岳四保管理岳四保因病辞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三等侍卫西礼管理西礼因病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参领沙喀管理沙喀故以五十八管理五十八补放察哈尔总管以巴昌管理巴昌调右卫副都统以佛伦管理佛伦出差以福管理福故仍以巴昌管理巴昌因出喀伦兵以佐领拣选刑部员外郎伍格管理
左𠫭领第四佐领原系在
盛京初编蒙古牛录时以巴雅尔图管其一巴雅尔图故以托克退管理托克退故以拜三管理拜三故以海色管理海色故以外达管理外达故以博尔黑管理博尔黒故以达赉管理达赉故以学士拜礼管理拜礼故以其弟䕶军𠫭领公三管理公三故以其子福禄管理福禄縁事革退以副参领兼三等男五十八管理续以灵泰管理续以玛尼扎布管理
〈谨案此佐领乾隆十八年福禄因军政革退奉旨作为公中佐领〉左𠫭领第五佐领原系察哈尔地方人丁编为半个佐领初以海色管理后人丁滋盛始编为整佐领海色故以海色长子岳西管理岳西故以其弟卓立克图管理卓立克图年老辞退以其子卓起思图管理卓起思图故以其子保宁管理保宁故以其弟保成管理保成故以其侄普关保管理〈谨案海色于国初时携家属及察哈尔八十户来投中途被追惟数人得脱编佐领时以正红旗半分佐领镶红旗半分佐领合为一整佐领令其管理后縁事革退陆续以别姓阿林诺木齐阿尔赛帑赛克什布雷等管理克什布雷故始以海色之子岳西管理〉左𠫭领第六佐领原系第五佐领内人丁康熙二十三年岳西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员外郎图蒲世喜管理图蒲世喜故以前锋𠫭领沙吉管理沙吉陞宁夏副都统以步军尉阿拉纳管理阿拉纳故以员外郎苏金泰管理苏金泰縁事革退以三等侍卫存住管理存住因病告退以䕶军参领七亲管理续以䕶军参领阿木瑚浪管理阿木瑚浪升任广东副将以䕶军𠫭领成保管理成保升任广东肇庆副将以前锋侍卫兼骑都尉又一云骑尉西灵阿管理西灵阿升任山西游击以前锋章京四保管理续以云骑尉朱尔松阿管理朱尔松阿升任游击以云骑尉武勒登额管理续以郎中八十管理续以云骑尉定住管理左𠫭领第七佐领原系察哈尔地方人丁编立牛录初以鄂榜塔布囊管理鄂榜塔布囊故以其弟色特尔管理色特尔故以额尔孙管理递管至哈世泰年老辞退以穆赛管理穆赛故以其族兄孟阿图管理孟阿图故以穆赛之子鄂奇尔管理鄂奇尔因病辞退以其子阿林管理阿林因病告退以其子索诺木西里管理索诺木西里故以其子顺徳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原系孀妇博第逊由察哈尔地方带领百户人口于〉
〈国初来归给与𠫭将俸禄初编佐领时令其子鄂榜塔布囊管理至色特尔故后无子其弟克什图有疾以别姓额尔孙布音岱恵伞博罗格敦哈世泰陆续管理哈世泰告退后始以克什图之子穆赛承袭〉
左𠫭领第八佐领原系第七佐领内人丁于鄂奇尔管佐领时因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与其族伯员外郎兼𠫭领门都管理门都故以其子三保管理三保故以第七佐领阿林之子阿玉史习礼管理
〈谨案此佐领系康熙二十三年分立〉
左𠫭领第九佐领原系
国初编立之牛彔初以巴特马管理巴特马故以其子沙吉管理沙吉故以其子阿南管理阿南故以其叔父鄂起尔管理鄂起尔故以其伯父之子绰诺管理绰诺故以其弟之子布达管理布达故以其伯父之子巴龙管理巴龙故以其子萨木达管理寻升𠫭领萨木达故以其子朱泰管理朱泰故以巴特马之元孙皂君保管理
〈谨案此佐领系国初巴特马由喀喇沁地方率六十馀户人丁来归编立〉
左𠫭领第十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三百壮丁于天聪年间编为牛录初以固鲁古管理固鲁古年老辞退以其族兄之子达尔马西礼管理达尔马西礼故以固鲁古兄之孙根都西管理寻升参领根都西故以其子拜雅尔图管理拜雅尔图故以其子八十一管理八十一故以其弟布燕图管理布燕图故以其弟费扬武管理费扬武因罪革退以理藩院员外郎灵保管理续以印务章京兼骁骑校增徳管理因遵调管之例以本旗副参领兼佐领富伦太管理续以佛住管理
〈谨案旗册固鲁古无子因以其亲伯诺永武之孙达尔马西礼承袭达尔马西礼故后以固鲁古之伯鄂迈之孙根都西承袭后因布燕图之弟费武获罪发遣无应袭之人由本旗奏改公中佐领〉左𠫭领第十一佐领原系半个佐领于康熙八年分佐领时始分编一整佐领以骁骑校阿都立管理阿都立故以理藩院郎中额尔吉图管理额尔吉图故以其子监生徳尔格勒管理徳尔格勒故以额尔吉图次子拖沙喇哈番恩克管理恩克故以骁骑校巴图管理巴图故以二等䕶卫巴兰太管理巴兰太故以副鸟枪䕶军参领徳胜管理以上正红旗蒙古𠫭领所属勲旧佐领二员世袭佐领十一员公中佐领九员
钦定八旗通志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
旗分志二十
八旗佐领二十〈镶白旗蒙古佐领 镶红旗𫎇古佐领〉镶白旗蒙古佐领
镶白旗蒙古都统所属左右𠫵领各一右参领下佐领十二左参领下佐领十二察哈尔𠫵领下佐领十三
右参领第一佐领原系第三佐领内丁壮康熙二十三年达拉扎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䕶军统领索诺木管理索诺木故以副都统尚图管理尚图故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畨〈汉文称男〉䕶军参领彀色管理彀色故以郎中黒色管理黒色告退以䕶军参领萨奇尔图管理续以䕶军参领明徳管理明徳故以巴丹管理巴丹告休以徳常管理徳常告病以吉兰㤗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系康熙二十三年将达拉扎佐领内滋生人丁与文布塔布囊所属蒙古合编一佐领〉
右参领第二佐领原系崇徳七年将锦州一百三名壮丁编为牛录〈汉文称佐领〉初以安他哈管理安他哈故以满韬管理满韬故以其子那木僧格谛管理那木僧格谛因病辞退以其子关保管理关保故以其弟二等阿达哈哈畨〈汉文称轻车都尉〉兼𠫵领署副都统八十管理八十故以关保之子三达色管理三达色故以其子达桑阿管理达桑阿故以什贾保管理续以伍台管理续以苏尔方阿管理〈谨案此佐领原系绰克图台吉率人户来归时编立令其从人安他哈管理袭至七次安他哈绝嗣于乾隆三十年改为公中佐领〉
右参领第三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蒙古以其人编为牛录初以噶尔图管理噶尔图故以其子博特管理博特故以其弟阿玉石管理阿玉石阵亡以其子塞类管理塞类故以噶尔图弟之子道图管理道图故以其叔父明海之孙达拉扎管理达拉扎因病辞退以其叔祖哈喇之孙巴达礼管理巴达礼故以道图之子章赛管理章赛殁于军以其子福夀管理福夀革职以其子洛贲伊管理洛贲伊故以其子常福管理
〈谨案此佐领系喀喇沁老河地方蒙古噶尔图塔布囊与文布塔布囊喜拉齐塔特塔布囊率人户来归国初编立〉
右参领第四佐领初编设时令阿巴图巴图鲁管理续以艾扎哈管理续以博伦图管理续以那穆管理续以诺满管理续以大雅管理续以诺满弟之子达颜布管理续以达颜布之子观音保管理续以观音保之弟索住克图管理索住克图故以三等䕶卫兼拖沙喇哈畨〈汉文称云骑尉〉六十管理六十故以员外郎明禄管理明禄故以常舒保管理续以那凯管理那凯革职以色郎图管理色郎图升任游击以罗布藏管理罗布藏故以扎隆阿管理扎隆阿出差以舒兴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阿巴图巴图鲁等五姓国初率人户三百来归编为佐领因阿巴图巴图鲁无嗣康熙五十九年作为公中佐领〉
右参领第五佐领原系第四佐领内人丁康熙二十三年观音保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毕里克管理续以毕里克之子伍讷图管理续以伍讷图之族子巴亮管理巴亮故以额贲额管理额贲额升任游击以富徳管理富徳出差以明太管理明太升任以哈拉尔岱管理
〈谨案毕里克系阿巴图巴图鲁之孙后因伍讷图无子作为公中佐领〉
右参领第六佐领原系顺治元年正白旗国徳所管之佐领国徳升任
盛京以巴扎尔管理巴扎尔故以阿齐图管理阿齐图縁事革退以巴扎尔之子塔喇图管理塔喇图故以僧格管理僧格故以阿齐图之子赵那思图管理赵那思图縁事革退以巴扎尔之孙三雅图管理三雅图故以喇都祜管理喇都祜故以其族弟布兰太管理布兰太拨入正白旗以金良管理金良故以御史常禄管理常禄故以木尔太管理木尔太休致以本智管理
右参领第七佐领崇徳四年编设初以喀喇沁闲散塔布囊布燕管理布燕年老辞退以其子塞勒木素管理塞勒木素因病辞退以其子和尚管理和尚故以其子索诺木他尔布管理索诺木他尔布縁事革退以其叔父之子合尔库管理合尔库縁事革退以其叔父之子班第管理班第故以其子拉布丹管理拉布丹故以其伯祖之二世孙达尔扎管理
右参领第八佐领原系天聪四年将喀喇沁地方𫎇古编为半个牛录初令白赛管理顺治六年白赛故将其五十丁合并图默特之五十丁编为整牛录以达赉管理达赉故以其子达布管理达布故以其子瓦岔尔管理瓦岔尔故以其叔父之孙萨克伸管理萨克伸縁事降调以其兄之子福尼雅汉管理福尼雅汉故以瓦岔尔之子图拉管理图拉故以白赛之弟巴尔噶逊之三世孙召那苏图管理召那苏图升任游击以达赖之四世孙艾星阿管理艾星阿故以巴尔噶逊之四世孙富宁管理富宁故以达赖之五世孙关福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鄂齐尔乌巴什与喀喇沁之白赛率众来归编半分牛录令白赛管理合图默特人丁改作为白赛图默特二族递管佐领〉
右参领第九佐领原系天聪五年以后来归附之蒙古编立牛录令都统绰贝管理绰贝故以其弟布达西理管理布达西理故以其兄之孙长保管理长保故以长保之族叔鄂尔追管理鄂尔追故以长保族叔马尼管理马尼故以长保之子头等阿思哈尼哈畨兼步军副尉巴图管理巴图故以其子贡楚克达尔管理贡楚克达尔故以其子徳宁额管理
右𠫵领第十佐领原系
太宗文皇帝以蒙古投诚人分编为五牛录时令孟格管其一孟格故以喜佛管理喜佛故以孟格之弟孟格图管理孟格图因病辞退以孟格之子班达拉管理班达拉故以其子必里克图管理必里克图故以其弟恩克管理恩克故仍以喜佛之孙博济管理博济因病辞退以其子海夀管理海夀縁事革职以其堂弟福格管理福格告病以喜佛管理喜佛故以步军校英保管理英保故以合明阿管理
〈谨案此佐领乾隆三十二年喜佛之孙福格缺出经本旗照无根源佐领之例将福格之子及旗员带领引见奉〉
〈旨福格之祖喜佛并非原编佐领之人因孟格绝嗣始令喜佛管理又令孟格之弟孟格图管理孟格图
之子孙管理数辈又绝嗣始令喜佛之孙管理此佐领即作为公中佐领〉
右𠫵领第十一佐领原系
国初编立之半个牛录令额思库塔布囊管理顺治八年始益以外牛录人为一整牛录额思库塔布囊故以其子寨僧管理寨僧殁于军以其子丹巴管理丹巴因病辞退以其子永夀管理永夀故以其子七十管理七十𠫵革以其子法永管理法永故以其子郭兴阿管理
〈谨案额思库由喀喇沁地方率三十二户来归初编时为半分牛录〉
右𠫵领第十二佐领原系第九佐领内丁壮康熙十三年布达西理管佐领时因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布达西理之子长鼐管理长鼐故以其子察里珲管理察里珲从征阵亡以其子善福管理善福故以其子善太管理善太故以其曾祖之三世孙鄂齐尔管理鄂齐尔故以七十五管理续以三达色管理续以额尔克图管理额尔克图革职以花尚阿管理
〈谨案此佐领由长鼐后至鄂齐尔袭过五次无嗣乾隆五十四年奉〉
〈旨作为公中佐领〉
左参领第一佐领原系天聪年间编立之牛录初以三等甲喇章京诺木珲管理诺木珲故以合色管理合色故以毕定管理毕定故仍以初管佐领诺木珲之子齐那图管理齐那图故以额尔和图管理额尔和图故以齐那图弟之子同保管理同保故以都统喀尔马管理喀尔马故以同保之子阿齐图管理阿齐图故以其弟萨尔泰管理萨尔泰故以巴特马管理巴特马故以同保之弟伍尔图那苏图管理伍尔图那苏图故以萨尔泰之子伊桑阿管理伊桑阿故以扎什管理扎什故以贡额拉什管理贡额拉什故以瑚图礼管理瑚图礼故以垂多尔吉管理
左参领第二佐领原系在
盛京初编牛录时以各处归附之蒙古编立牛录命巴颜布库牛录下骁骑校𫎇格图管理蒙格图故以达赖野管理续以原任副都统玛都䕶管理玛都䕶故以其弟莫都䕶之子瑚什布管理瑚什布陞察哈尔总管以其子八十管理八十故以其弟多永鄂管理多永鄂故以其子苏克阿管理苏克阿故以其弟苏章阿管理苏章阿故以诺木图之三世孙图明阿管理图明阿故以其伯高祖之三世孙哈克散管理哈克散故以其叔高祖之三世孙图桑阿管理
〈谨案此原系无根源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族中承袭佐领〉
左参领第三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蒙古于天聪八年以其人丁编为牛录令拜珲代管理拜珲代故以其子昻格参管理昻格参縁事革退以和尚管理和尚故以拜珲代之孙巴图孟柯管理巴图孟柯故以其子额尔徳木图管理额尔徳木图故以巴达拉之二世孙玉保管理玉保革职以佐领法太管理法太升任宁夏协尉以苏章阿管理苏章阿故以富宁管理富宁故以扎拉翰管理扎拉翰故以阿尔萨郎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以拜珲代等所率五十一丁合伊族瑚巴克泰等五十八丁又别姓奇塔特十四丁编成佐领拜珲代之子孙承袭七次无嗣奏改为公中佐领〉
左𠫵领第四佐领原系第三佐领内丁壮康熙二十三年昻格参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六十名与多尔济佐领下人丁四十二名合编为一佐领令原任都统班达尔善管理班达尔善故以其子头等侍卫多尔济管理多尔济故以其子富山管理富山故以瑚巴克㤗之三世孙玉保管理玉保革职以二达色管理二达色故以图桑阿管理图桑阿故以众神保管理
〈谨案班达尔善即系奇塔特之于乾隆二年作为瑚巴克泰奇塔特两姓互管佐领乾隆二十五年作为公中佐领〉
左𠫵领第五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蒙古六十九户人丁合锦州伊尔开等蒙古编一牛录初以门都管理门都故以其子索诺穆管理索诺穆故以苏白特管理苏白特縁事革退以其子阿木古朗管理阿木古朗縁事革退以其族弟巴查尔管理巴查尔故以其弟巴十六管理巴十六縁事革退仍以索诺穆之孙多尔济管理多尔济故以其子克什克特管理克什克特縁事降调以其族叔署参领祜必图管理祜必图故以其子敦住管理敦住故以其子徳好管理徳好故以其伯父之四世孙巴雅尔管理巴雅尔故以其子西郎阿管理〈谨案此佐领系锺齐岱率六十九户人丁来归顺治八年合锦州蒙古编立以锺齐岱之子门都管理〉
左参领第六佐领原系天聪年问编设之牛录初令温笃尔祜管理温笃尔祜故以济兰图管理济兰图縁事革退以爱图管理爱图縁事革退以温笃尔祜之弟莽鼐管理莽鼐故以巴颜管理巴颜年老解退以托毕泰管理托毕泰殁于阵以温笃尔祜之孙克什特管理克什特縁事革退以白起管理白起故以托毕泰之孙花色管理花色故以拖沙喇哈畨察哈尔总管徳夀管理徳夀故以玉保管理玉保革职以鼐满管理鼐满故以徳宁管理续以萨音查昆管理
左𠫵领第七佐领原系额尔和图佐领内人丁康熙十一年因户口滋盛分编一佐领以亲军校古英管理古英殁于军以其兄之子赛齐克管理赛齐克故以其弟依达木管理依达木故以其弟拜他喇布勒哈畨〈汉文称骑都尉〉阿尔济萨管理阿尔济萨故以其子绰尔门管理绰尔门故以伊达玛之子扎什管理扎什故以其子伍尔图那苏图管理伍尔图那苏图故以其子乌灵阿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古英之父朝蔡由察哈尔率一百六十人丁于〉
〈国初乙亥年来归并入第一佐领下至康熙十一年第一佐领人丁滋盛另编佐领古英将伊父率众来归原由呈明因令古英承袭〉
左𠫵领第八佐领原系崇徳七年将前屯卫四十八户人丁编为半个牛录初以多尔济管理多尔济故以巴雅尔管理至顺治八年始编为整牛录仍以巴雅尔管理续以察汉台吉管理察汉台吉故以骁骑校布延图管理续以尔吉图管理尔吉图卒于军以其叔父石达之子黑雅图管理黑雅图縁事革退以尔吉图之子布彦管理布彦故以其子六十五管理六十五故以步军副尉毛奇堂管理毛奇堂因病辞退以头等䕶卫托克托䕶管理托克托䕶故以其兄䕶军参领哈吉噶尔管理哈吉噶尔故以其弟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兼副参领七十三管理七十三故以遮色礼管理续以柏尔腾管理续以关禄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国初时察汉台吉率前屯卫人丁来归编半个牛录令其属人多尔济管理顺治八年以后始以察汉台吉管理承袭至六十五因伊族中无应袭之人已革佐领黑雅图之子色达又不能骑射奉旨作为公中佐领〉左𠫵领第九佐领原系
国初编立初令额墨尔奇管理额墨尔奇故以其子章努管理章努故以其叔父青格尔之子哈拉尔岱管理哈拉尔岱故以巴朗管理巴朗故以哈拉尔岱族兄希拉奇他特管理希拉奇他特故以阿尔宾管理阿尔宾故以其子永贵管理永贵升任以其弟塔尔尼管理塔尔尼故以其弟菩萨保管理菩萨保故以其子额勒登额管理额勒登额故以其伯永贵之孙官保管理
左𠫵领第十佐领原系西喇他喇地方蒙古于天聪九年编为牛录令鄂齐尔吴巴式管理鄂齐尔吴巴式故以其子阿喇纳管理阿喇纳故以其族弟巴拜管理巴拜故以其弟和济格尔管理和济格尔故以其子黑雅图管理黑雅图縁事革退以其弟之子巴图孟可管理巴图孟可故以其伯父之子那拉图管理那拉图故以其子那尔松阿管理那尔松阿故以其子柏清额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鄂齐尔吴巴式于国初乙亥年率二百户来归编立〉
左𠫵领第十一佐领原系第十佐领内丁壮康熙六年阿喇纳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阿喇纳叔父之子阿必达管理阿必达殁于军以阿喇纳之子巴朗管理巴朗故以阿必达之子色楞多尔济管理色楞多尔济故以巴拜之子巴什管理巴什故以色楞多尔济之子塞伍玉图管理塞伍玉图縁事革退以其弟僧保住管理僧保住縁事降调以其族兄英保住之子长青管理长青故以其叔高祖之二世孙僧保住管理僧保住告病以其兄之子常春管理
左𠫵领第十二佐领原系第十一佐领内丁壮康熙三十四年色楞多尔济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出一佐领以鄂齐尔吴巴式塔布囊之曾孙英保住管理英保住故以达尔玛之三世孙常永管理以上镶白旗蒙古右𠫵领下世管佐领四员互管一员公中七员左𠫵领下承袭佐领一员世管六员公中五员
在京察哈尔第一佐领原系顺治十年以察哈尔十丁鄂尔多斯一百丁喀喇沁六十三丁共编为一佐领令都统沙里布管理沙里布出征阵亡以其长子衣勒杜管理衣勒杜故以其伯父阿那达管理阿那达故以其子卓徳巴管理卓徳巴故以沙里布次子多尔济管理多尔济故以南第管理南第故以其子班第管理班第故以其伯之二世孙五十四管理五十四故以其子克兴额管理克兴额故以其子富宁阿管理
〈谨案此佐领兼在京城左参领所属第四佐领下照世职官员差使上行走〉
在京察哈尔第二佐领原系
国初编设初以郭尔秦管理郭尔秦故以其子鄂尔和代管理鄂尔和代故以其子鄂禅管理鄂禅故以其弟必里克图管理必里克图故以其兄之子鄂齐尔管理鄂齐尔故以其子杜尔巴管理杜尔巴故以其弟二等阿思哈尼哈畨散骑郎额尔徳尼管理额尔徳尼縁事革职以其伯祖之二世孙哈拉口管理哈拉口故以其子噶勒桑管理噶勒桑故以其子鄂尼济尔噶勒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系天聪九年察哈尔阿尔思琥默尔根四十户与布彦泰携带二百四十户人丁合编一佐领以布彦㤗管理袭至额尔徳尼共十一次乾隆十五年额尔徳尼縁事革退其子例不应拣选将鄂尔和代之二世孙察哈尔地方䕶军哈尔和承袭仍居察哈尔地方兼属在京左𠫵领第六佐领〉
在京察哈尔第三佐领原系察哈尔地方𫎇古于天聪年间编为牛录初令卓希喜管理卓希喜故以其婿徳尔格尔管理徳尔格尔故以其弟克锡克管理克锡克故以色楞车陈管理色楞车陈年老辞退以其兄之孙阿必达管理阿必达故以其弟阿敏管理阿敏故以其弟阿纳礼管理阿纳礼故以色楞车陈之子阿玉玺管理阿玉玺縁事革退以本佐领下拜他喇布勒哈畨兼御史宗燕管理宗燕因系京都人管察哈尔佐领与例不合遂给额尔得模图佐领下代管厄鲁特蒙古之进巴拉玺管理巴拉玺告休以三等侍卫敏住管理敏住升任以䕶军校布达里管理布达里告老以三等侍卫音达拉西管理音达拉西告休以员外郎邬兴额管理邬兴额告病以副参领策灵端多克管理
口外游牧地方察哈尔第一佐领原系雍正二年世子弘昇同都统巴尔密特将旗下察哈尔之馀丁编为佐领以一等精奇尼哈畨〈汉文称子〉齐丹管理齐丹告休以副𠫵领伍巴什管理伍巴什故以员外郎都噶尔扎普管理都噶尔扎普縁事革退以蓝翎侍卫班住尔多尔济管理
〈谨案乾隆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奉谕旨蒙古在外各旗世袭佐领虽进家谱其拟正拟陪之处并未分晰嗣后家谱俱照在内八旗之例分别缮写正陪具奏〉
口外游牧地方察哈尔第二佐领原系崇徳元年将察哈尔地方蒙古编为牛录初以固穆台锡管理固穆台锡故以其子一等精奇尼哈畨诺尔布管理诺尔布故以其子鄂齐尔管理鄂齐尔年老辞退以其兄之子色楞管理色楞故以其子孟克管理孟克故以其叔之孙班达尔扎普管理班达尔扎普故以其子根敏管理根敏故以其子策灵朋楚克管理策灵朋楚克故以其子玛尼巴达拉管理
口外游牧地方察哈尔第三佐领原系康熙三十八年将巴尔虎等蒙古合察哈尔蒙古人丁共编为一佐领以古鲁管理古鲁故以其子阿拉布坦管理阿拉布坦告退以云骑尉齐旺管理齐旺故以䕶军校哈拉勒岱管理
口外游牧地方察哈尔第四佐领原系康熙三十七年平定噶尔丹时将来归之厄鲁特合察哈尔人丁共编为一佐领以三等侍卫吴弩巴图尔管理吴弩巴图尔故以其子索诺木吴巴什管理索诺木吴巴什故以其子扎普管理扎普故以其子郭木布查衮管理郭木布查衮故以其高叔祖之孙阿穆古朗管理
续增佐领一员系雍正十年将察哈尔鄂尔多斯之五个佐领下滋生人丁合编一佐领原本失载今增入初以根都尔沙管理根都尔沙告退以䕶军校毕立克管理毕立克告退以䕶军校阿道管理阿道故以员外郎乌巴什管理乌巴什故以䕶军校布林管理
续増佐领一员系雍正十年将巴尔虎佐领下滋生人丁编立原本失载今增入初以博罗钦管理博罗钦告老以䕶军萨布滚尔管理萨布滚尔阵亡以䕶军校白勒克管理白勒克縁事革职以䕶军校毕勒基库管理毕勒基库告退以骁骑校班扎拉克管理班扎拉克告退以骁骑校毕济牙管理毕济牙故以䕶军校三都克管理
续增佐领一员系雍正十年将弘宣不能养赡归公人丁编立原本失载今增入初以噶勒丹管理噶勒丹年老告退以其子王对管理王对故以其弟哈勒占管理哈勒占故以其子都噶尔管理续增佐领一员亦系雍正十年编立将正白旗察哈尔旗分撤出兼入本旗察哈尔两个半分佐领原本失载今增入初以阿玉西管理阿玉西故以䕶军校扎兰管理扎兰阵亡以䕶军校舒图木管理舒图木年老休致以䕶军校催扎普管理催扎普休致以云骑尉阿拉巴潭管理
续增佐领一员亦系雍正十年编立将正蓝旗察哈尔旗分鄂鲁特佐领撤出兼入本旗察哈尔旗分一佐领原本失载今増入初以古鲁管理古鲁故以员外郎伊拉古克三管理伊拉古克三故以员外郎查滚管理查滚休致以䕶军校策灵多尔济管理策灵多尔济升任以䕶军校乌兰巴图尔管理乌兰巴图尔故以骁骑校三都克林陈管理三都克林陈升任以员外郎三音查克管理续增佐领一员以多尔济那木占管理多尔济那木占故以其子约木扎普管理
〈谨案此佐领该旗咨称始立根源无档案可查谨查乾隆元年后所管理之员续入〉
以上镶白旗察哈尔参领下察哈尔整分世管佐领三员察哈尔鄂鲁特整分世管佐领二员察哈尔半分世管佐领一员察哈尔整分公中佐领四员察哈尔半分公中佐领一员巴尔虎公中佐领二员
镶红旗蒙古佐领
镶红旗蒙古都统所属参领二第一𠫵领下佐领十一第二参领下佐领十一
第一𠫵领第一佐领原系康熙三十四年以镇国公诺托和所属扎始扎佐领下三十三丁原任镇国公登色所属硕色佐领下三十三丁原任固山贝子鲁斌所属托博格佐领下三十三丁合编一佐领初以参领兼拖沙喇哈畨伊尔扎穆素管理伊尔扎穆素故以拖沙喇哈畨兼员外郎鼐格管理鼐格故以定福管理定福故以印务章京喜徳管理喜徳升任以印务章京魁亮管理
第一𠫵领第二佐领原系
国初编设初以达虎泰管理达虎泰故以大虎管理大虎縁事革退以布尔散管理布尔散拨入别旗以骁骑校巴尔喀逊管理巴尔喀逊故以步军校哈达逊管理哈达逊故以第二次管佐领大虎兄之子参领兼拜他喇布勒哈畨萨木素管理萨木素故以第四次管佐领巴尔喀逊之子䕶军校索尔和管理索尔和故以萨木素之子步军校托博格管理托博格升任归化城副都统以索尔和之孙闲散永宁管理永宁升任以那延太管理那延太故以雅郎阿管理雅郎阿故以玉禄管理玉禄故以七十三管理七十三升任以明位管理明位故以七克慎管理七克慎故以𠫵领七十三管理第一𠫵领第三佐领原系天聪年间将杀虎口𫎇古丁壮入于席尔坦牛录内后席尔坦领半个牛录入镶黄旗遂令三等阿逹哈哈畨博尔和对管理本牛录事博尔和对故以其从弟三等阿思哈尼哈畨朱成额管理朱成额故以其弟之子三等阿思哈尼哈畨扎西扎管理扎西扎故以其子头等阿达哈哈畨关保管理关保故以其弟策林管理策林故以其孙成徳管理成徳故以其子头等轻车都尉富㢲管理
〈谨案此佐领系特穆尔来归时并入席尔坦佐领内席尔坦抬旗后由必尔噶逊之公中佐领内分出人丁六十名合为一整佐领令博尔和对管理原系无根源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族中承袭佐领〉
第一𠫵领第四佐领原系
国初编设佐领时将察哈尔人丁编为牛录初以闲散阿育锡管理阿育锡故以阿达哈哈畨博对管理博对年老辞退以其子达尔玛力管理达尔玛力故以骁骑校克什图管理克什图故以骁骑校诺米管理诺米故以二等侍卫克什格管理克什格故以䕶军顾穆管理顾穆故以拖沙喇哈畨兼步军校班第管理班第故以骁骑校六金管理六金故以郎中何成额管理何成额因病辞退以步军尉僧额特管理僧额特故以普福管理普福故以那新太管理那新太故以萨音博尔格图管理萨音博尔格图故以巴忠管理续以六达色管理六达色升任以印务章京八十管理
第一𠫵领第五佐领原系锦州蒙古以其人编为牛录初以多尔济管理多尔济故以其子都思希尔管理都思希尔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畨班第管理班第因病告退以其弟三等阿达哈哈畨百岁管理百岁故以班第兄之孙萨克萨哈管理萨克萨哈故以其子留住管理留住故以其子穆隆安管理
〈谨案此佐领系崇徳六年乌拉干来归时编立以其子多尔济管理〉
第一𠫵领第六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蒙古于
国初编为牛录以鄂哲衣特管理鄂哲衣特故以䕶卫巴穆布达尔管理巴穆布达尔故以其弟二等阿达哈哈畨固穆管理固穆故以其兄之子苏赛管理苏赛故以其弟贡格楞陈管理贡格楞陈故以其从弟阿达哈哈畨硕色管理硕色故以毕礼克管理毕礼克縁事革退以其子鄂齐礼管理后陞䕶军𠫵领鄂齐礼故以其子阿忠阿管理阿忠阿革退以其高祖噶尔玛色楞之五世孙恒福管理恒福故以其兄扎拉芬管理扎拉芬故以其叔之子吉舒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多罗额驸必拉喜率属来归编立佐领累次俱以其属人管理至硕色出缺后始以必拉喜兄之孙毕礼克管理〉
第一𠫵领第七佐领原系第六佐领内丁壮康熙二十三年毕礼克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出一佐领令阿达哈哈畨花色管理花色故以纳青管理纳青故以其子纳松阿管理纳松阿故以其子吉庆保管理吉庆保故以噶尔玛色楞之五世孙占坦保管理占坦保故以其子博宁管理
第一参领第八佐领亦系第六佐领内丁壮顺治七年巴穆布达尔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出一佐领以拖沙喇哈畨罗邦管理罗邦故以其子朔邦管理朔邦故以其子三等阿达哈哈畨拉西希管理拉西希故以其子赛花色管理赛花色故以三等精奇尼哈畨武尔图纳思图管理武尔图纳思图故以其子僧保管理僧保革退以盛太管理盛太升任以员外郎巴梁管理巴梁出差以步军校金文泰管理
〈谨案此原系勲旧佐领滋生人丁所编乾隆三十一年因伊族中人少缺多将此作为公中佐领〉第一𠫵领第九佐领亦系第六佐领内丁壮顺治七年巴穆布达尔管佐领时分出罗邦一佐领外又分出半个佐领令拜他喇布勒哈畨诺颜代管理诺颜代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巴隆管理巴隆故以骁骑校鄂钦对管理至康熙二十三年人丁足额始编为整佐领鄂钦对年老辞退以阿木耳管理阿木耳故以其弟二等精奇尼哈畨男地管理男地故以二等阿达哈哈畨色楞管理色楞故以男地之孙苏布地管理苏布地故以其弟佛保管理佛保故以其子金刚保管理金刚保故以其子阿勒京阿管理阿勒京阿故以其子瑞祥管理第一𠫵领第十佐领原系
盛京初编蒙古牛录时编立之牛录初以巴颜代管理巴颜代年老辞退以骁骑校喀拉尔岱管理喀拉尔岱故以其子三等阿达哈哈畨恩克管理恩克故以其弟之子七品监生拜桑古尔管理拜桑古尔出征阵亡以原任佐领恩克之子一等阿达哈哈畨查木素管理查木素因病辞退以原任佐领拜桑古尔之子拖沙喇哈畨保住管理保住故以原任佐领查木素之子一等阿达哈哈畨马河图管理马河图故以马河图叔祖之孙七十六管理七十六故以其叔曾祖之二世孙石徳管理石徳获罪革退以其伯祖之三世孙花沙布管理〈谨案此佐领原系无根源公中佐领袭至石徳縁事革退乾隆三十三年正月奉〉
〈旨此佐领自喀拉尔岱承袭以来伊之子孙连袭九次理应作为世管佐领但伊家补授佐领之人犯罪革退者甚多此次施恩仍著喀拉尔岱之孙花沙布承袭袭此一世果奋勉便著作为世管若仍复蹈罪戾致干革退者即著作为公中佐领续于乾隆四十三年闰六月奏准作为族中承袭佐领〉第一参领第十一佐领原系第十佐领内丁壮康熙十年于拜桑古尔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员外郎雅图管理雅图縁事革退以其弟一等阿达哈哈畨兼一拖沙喇哈畨巴雅尔管理巴雅尔出征阵亡以其子戴通管理戴通故以其兄之子那亲管理那亲故以其子色僧额管理〈谨案此原系无根源公中佐领乾隆四十三年奏准作为族中承袭佐领〉
第二参领第一佐领原系
国初编为半个牛录以玛齐克管理玛齐克故以其弟防御和尼齐管理于顺治七年人丁足额始编为整牛录和尼齐年老辞退以其子保住管理保住陞䕶军参领后因病辞退以其弟拖沙喇哈畨班第管理班第升任游牧地方总管縁事革退以其亲叔珲津之孙佛尔衮太管理佛尔衮太故以其子和林布管理和林布縁事革退以其伯曾祖之孙玉山管理
第二参领第二佐领原系第一佐领内丁壮康熙十一年和尼齐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和尼齐之弟步军校珲津管理珲津从征阵亡以其子亲军花善管理花善故以其子单巴管理单巴縁事革退以其弟亲军黒达色管理黒达色故以其子和林布管理和林布縁事革退以其弟和新布管理和新布故以其弟和臣布管理和臣布故以其子音徳保管理
第二参领第三佐领原系
国初所编之牛录初以奇堂古尔管理奇堂古尔故以来住管理来住縁事革退以䕶军校多垒管理多垒故以其弟达都户管理后袭二等阿达哈哈畨因年老辞退以其子二等阿达哈哈畨巴拜管理巴拜故以阿思哈尼哈畨多尔吉管理多尔吉年老辞退以其子阿思哈尼哈畨硕色管理硕色陞游牧副总管以巴拜之子二等阿达哈哈畨恩克管理恩克故以二等阿达哈哈畨纳延管理后陞参领兼内阁侍读学士纳延故以恩克之弟拜他喇布勒哈畨常明管理常明故以䕶军校季兰泰管理季兰泰故以班第管理班第故以木徳管理木徳故以富森太管理富森太故以达灵阿管理续以爱兴阿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喀尔喀鄂尔多斯人戸编集〉
第二参领第四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蒙古初编牛录时以其户口编一牛录令巴特玛管理巴特玛故以其子善巴管理兼管𠫵领善巴故以其子费古管理费扬古故以其叔曾祖之子阿南管理兼管䕶军𠫵领阿南故以其伯父之曾孙三等阿达哈哈畨图西图管理图西图故以其兄之子三等侍卫兼散骑郎诺米岱管理诺米岱故以其子僧徳管理僧徳故以其子噶尔扎管理噶尔扎故以其叔父明徳管理明徳故以其子古尔扎管理
第二𠫵领第五佐领原系
盛京初编哈代蒙古牛录时编立之牛录初令库尔梅管理库尔梅故以康喀赖管理康喀赖提入满洲籍以瑚什管理瑚什縁事革退以库尔梅族弟纳木达礼管理纳木达礼故以其子二等阿达哈哈畨纳尔太管理后陞𠫵领纳尔太年老辞退以其弟之子生员鄂色管理后授为拖沙喇哈畨兼参领鄂色故以其子步军尉萨木哈管理萨木哈故以其子监生八十三管理后陞署参领八十三縁事革退以其弟笔帖式萨尔柱管理萨尔柱故以其子群山管理群山故以其伯父之孙保安管理保安故以其弟保陞管理
第二参领第六佐领原系第五佐领内丁壮康熙二十三年鄂色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鄂色伯父纳尔太之子塔尔太管理塔尔太故以其兄之子阿达哈哈畨塔济礼管理塔济礼故以塔济礼叔父赛太之子拖沙喇哈畨黒图管理黒图縁事革退以塔尔太之孙拖沙喇哈畨钮格管理钮格故以其子穆成额管理穆成额故以其子富庆管理富庆故以其伯父之子保庆管理第二参领第七佐领原系
国初将巴林翁牛特蒙古等编为牛录初令禇尔魁管理禇尔魁故以伦柏管理伦柏故以海色管理海色故以文布管理文布故以防御绰博和管理绰博和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畨苏朱克图管理苏朱克图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畨保柱管理保柱故以阿达哈哈畨兼参领八十五管理八十五升任副都统以那亲管理续以黒色管理续以富明阿管理续以奇成太管理奇成太革职以岱明阿管理岱明阿升任游击以萨音伯尔格图管理续以花尚阿管理花尚阿升任以阿固阿管理
第二𠫵领第八佐领原系第七佐领内丁壮康熙二十三年苏朱克图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前锋侍卫关岱管理关岱年老辞退以其子员外郎三穆布代管理三穆布代故以其子萨郎阿管理萨郎阿故以副步军尉杨留管理杨留故以䕶军参领白奇住管理白奇住故以䕶军参领永安管理永安故以郎中伊克坦布管理续以佛尔卿额管理续以员外郎索住管理续以员外郎荣徳管理荣徳出差以䕶军参领达郎阿管理续以员外郎文敏管理续以三等侍卫全保管理第二𠫵领第九佐领原系喀喇沁地方蒙古初编为牛录以素墨尔塔布囊管理素墨尔塔布囊故以其子文布管理文布故以察哈尔拜他喇布勒哈畨绰尔吉管理绰尔吉故以察哈尔二等侍卫查什喜管理查什喜故以素墨尔塔布囊之次子珠尔喀代管理珠尔喀代故以花善管理花善故以其弟䕶军校阿甘管理阿甘故以素墨尔塔布囊之曾孙监生萨赖管理萨赖縁事革退以员外郎额奇立管理额奇立故以阿达哈哈畨黒色管理黒色故以其弟阿达哈哈畨佛保管理佛保故以䕶军校雅图管理雅图故以郎中双鼎管理双鼎縁事革退以五品委署䕶军参领荆州管理荆州故以其族弟格木徳管理格木徳升任副都统以锺福管理锺福故以乌新太管理续以哈丰阿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以喀喇沁台吉拉玛什玺及塔布囊素拉尔之人丁合编为一公中佐领〉第二𠫵领第十佐领原系
国初编立之牛录初以闲散僧格管理因进山海关时加一拖沙喇哈畨加为拜他喇布勒哈畨僧格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萨赖管理后授为三等阿达哈哈畨陞参领萨赖故以其兄之子扎木素管理扎木素故以其弟三等阿达哈哈畨阿木尔管理阿木尔故以其叔祖之子三等阿达哈哈畨托波克管理托波克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畨阿尔哈尔代管理阿尔哈尔代故以其远族兄骁骑校巴图暂行管理巴图故以阿尔哈尔代之子拖沙喇哈畨色克图管理色克图縁事革退以其族兄之子瑚申太管理瑚申太出征阵亡以其弟亲军校叶布冲额管理叶布冲额故以僧格之三世侄孙那素图管理那素图获罪革退以兵部员外郎素布东阿管理素布东阿升任以骑都尉阿尔綳阿管理
〈谨案此佐领袭至那素图縁事革退奉旨着暂作为公中佐领那素图远族鄂托之五代孙拴住及那素图之子扎尔冈阿年甚幼俟伊等长成时该旗大臣将拴住扎尔冈阿为人如何验明再行具奏请旨〉
第二参领第十一佐领原系
国初编立之牛录以员外郎色楞管理色楞故以䕶军校色诺克管理色诺克故以其弟三等侍卫喇布什喜管理喇布什喜阵亡以骁骑校白尔赫图管理白尔赫图年老辞退以喇布什喜之子头等阿达哈哈畨花色管理花色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班第管理班第故以郎中阿尔善管理阿尔善陞游牧总管以副䕶军参领关住管理关住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兼参领署副都统图尔亲管理图尔亲縁事革退以步军校偏图管理偏图年老告退以骑都尉䕶军𠫵领常禄管理常禄故以印务章京丰申太管理丰申太升任以副参领徳山管理徳山故以印务章京明位管理明位升任以副𠫵领七十三管理七十三升任以副参领盛泰管理
以上镶红旗𫎇古所属𠫵领下勲旧四员世管五员族中承袭三员公中九员暂作公中一员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一
旗分志二十一
八旗佐领二十一〈正蓝旗蒙古佐领 镶蓝旗蒙古佐领〉正蓝旗𫎇古佐领
正蓝旗蒙古都统所属左右参领各一右参领下佐领十五左参领下佐领十五
右𠫵领第一佐领原系天聪年间编立之牛录初令海赖管理海赖故以色楞塔布嚢管理色楞塔布嚢故以其弟索诺穆管理索诺穆从征阵亡以其子色尔登管理色尔登故以其从孙车令管理车令故以其子伊礼布管理伊礼布革职以其叔曽祖之二世孙骑都尉永禄管理
右参领第二佐领原系巴岭地方蒙古于
国初编立牛录初令拉㧞塔布嚢管理拉㧞塔布嚢故以其弟徳勒各勒管理徳勒各勒故仍以拉拔塔布嚢之子图磊管理图磊故以其子乌里逹管理乌里逹故以其弟阿玊希管理阿玊希故以乌里逹之子乌尔图那思图管理乌尔图那思图故以其子宗柱管理宗柱缘事革退以其弟署副骁骑校富宁管理富宁故以其子永㤗管理永㤗故以其子富尔松阿管理
右参领第三佐领原系敖汉地方蒙古于天聪年间编立牛录初令宜穆图管理宜穆图从征阵亡以其弟冰图管理冰图故以其弟之子阿哈图管理阿哈图故以其兄之子赛音起克管理赛音起克故以其弟沙进管理续以沙进之子苏珠克图管理苏珠克图故以其子七十五管理
右参领第四佐领原系叶赫查哈拉同翁牛特科尔沁克西腾阿霸垓等入户于天聪八年编为牛录初令查哈拉管理查哈拉故以富拉他管理富拉他故以吴逊太管理吴逊太缘事革退以讷尔徳管理讷尔徳故以其弟索礼管理索礼故以其子桑阿礼管理桑阿礼因病辞退以其弟之子赛音逹礼管理赛音逹礼故以其子竹林管理续以竹林之侄辅显管理续以特屯㤗管理续以特屯㤗之侄张仙保管理
〈谨按此原系无根源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族中承袭佐领〉
右参领第五佐领原系第四佐领内人丁于康熙十一年桑阿礼管佐领时因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令吴逊㤗之子二等阿达哈哈番苏穆都管理续以富拉塔之孙䕶军参领昻吉图管理续以昻吉图之子逹兰㤗管理逹兰㤗缘事降调以逹兰㤗之弟四格管理续以侍郎宜道管理续以满洲侍郎查克丹管理查克丹缘事革退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七十管理七十缘事革退以侍读满岱管理满岱陞
盛京侍郎以博尔图管理续以元保管理元保升任江南道以瑚图礼管理续以富成管理
右𠫵领第六佐领原系康熙三十四年分编佐领时将色尔登吴尔图那素图因逹礼四格五佐领内馀丁共编为一佐领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佛三宝管理佛三宝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伊洛尔图管理伊洛尔图缘事革退以步军副尉滚布管理滚布告退以轻车都尉孟可管理续以三等男七十管理七十休致以二等侍卫瑚必图管理瑚必图故以员外郎五十三管理五十三派往军营以云骑尉乌木都管理续以骁骑校兼印务章京吉保管理章京告病以员外郎五十三管理续以四格管理
右𠫵领第七佐领原系喀喇沁乌兰地方蒙古六十七戸人丁
太宗文皇帝以其人编为半个牛录初令瑚班管理瑚班故以其弟之子额博根管理至康熙八年人丁足额
始编为整佐领额博根年老辞退以其子扎什管理扎什故以其弟彀色管理彀色故以其族子上图管理上图年老辞退以额博根之子三等阿逹哈哈番卓特巴管理卓特巴故以其兄之子新七十管理新七十故以其子二逹色管理二逹色故以其子班逹史管理
右𠫵领第八佐领原系察汉那勒地方人丁编为牛彔初令色楞塔布囊管理色楞塔布囊故以其子沙金达力管理沙金达力故以其子恩克管理恩克从征阵亡以同祖弟博第管理博第故以恩克之孙图腊管理图腊缘事革退以其族弟长禄陞管理长禄陞故以图腊之子达春管理达春故以其孙玉禄管理玉禄故以其子期善管理右𠫵领第九佐领原系喀尔喀蒿齐特蒙古于
国初编为牛彔以书隆格红国礼管理红国礼故以桃海管理桃海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墨克得管理墨克得故以那玛士喜管理那玛士喜故以其子库素吕管理库素吕故以其弟阿玉锡管理阿玉锡故以头等阿达哈哈番布达理管理续以舒库尔特管理舒库尔特故以其子伊玛图管理伊玛图故以健锐营前锋巴图什里管理右𠫵领第十佐领原系
国初编设初以叶布舒塔布囊管理叶布舒年老辞退以其子查时霞管理查时霞出征病故以噶尔玛管理噶尔玛故以查时霞之弟三等阿达哈哈番他拉尼管理他拉尼从征阵亡以其子库鲁克管理库鲁克故以其弟诺木奇管理诺木奇故以其子岳素图管理岳素图故以其叔父之子巴兰㤗管理巴兰㤗故以其子额尔徳呢管理额尔徳呢故以其弟巴彦布管理巴彦布故以扎坤珠管理
右参领第十一佐领原系第十佐领内丁壮他拉尼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他拉尼之族弟吴和起管理吴和起故仍以他拉尼之族弟阿玊石管理阿玉石故以他拉尼兄之子孟格类管理孟格类故以他拉尼之子二等阿达哈哈番黒达资管理黒达资故以其子乌林管理乌林故以其弟安㤗管理安㤗故以其子乌朗塔布管理右参领第十二佐领原系天聪八年以喀尔沁之上都开綳地方六十六户人丁并入色楞塔布囊半个牛彔为一整牛彔以色楞塔布囊管理续以其弟索诺木管理续以索诺木之子色尔登管理至康熙二十一年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䕶军校白格管理白格缘事降调以白格族兄协领哈岱兼管哈岱年老辞退复以白格管理白格年老辞退以亲军托克托和管理托克托和故以白格弟之子䕶军校阿南达管理阿南达故以其子亲军巴岱管理巴岱故以莾鼐色楞之曽孙武克㤗管理武克㤗故以其弟温都斯㤗管理温都斯㤗故以其子定柱管理
右参领第十三佐领原系
国初编设以禇库尔辖管理续以其子博尔㤗管理续以博尔㤗之叔父吴三台管理续以吴三台之子海思海管理续以海思海之弟博尔波逊管理续以博尔波逊之弟爱谟逊管理续以孟奎管理孟奎出征缘事革退以保勒管理保勒故以前锋侍卫噶拉玛管理噶拉玛故以郎中博勒珲管理博勒珲故以䕶军参领白起管理白起故以侍郎二郎保管理二郎保故以步军校色楞管理色楞故以䕶军校七十六管理七十六缘事革退以侍郎那燕太管理续以五十九管理续以吉恒管理续以和勒恩管理续以伊拉哈管理续以伊尔必思台管理续以台布管理
右参领第十四佐领原系第十三佐领内丁壮康熙八年保勒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即令禇库尔辖之孙克什图管理克什图故以其子常保管理常保故以其子七十一管理七十一缘事革退以其弟多隆额管理多隆额故以其子祥禄管理祥禄故以其子福康管理
右参领第十五佐领原系天聪八年以喀喇沁地方𫎇古编为牛录初领苏班塔布囊管理苏班年老辞退以其弟阿玊石管理阿玉石从征阵亡以苏班之子图萨管理图萨从征阵亡以其兄色楞管理色楞从征阵亡以图萨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鄂起尔管理鄂起尔从征阵亡加授世职为一等阿达哈哈番以次子阿穆呼朗承袭以其叔父查穆素管理查穆素故以鄂起尔之长子恩克管理恩克故以其弟阿穆呼朗管理阿穆呼朗故以其弟额尔追袭一等阿达哈哈番兼管佐领额尔追故以长子测布滕袭二等阿达哈哈番以次子布延图管理佐领布延图故以其子穆特布管理穆特布故以员外郎安㤗管理续以策楞管理
〈谨按此原系世管佐领乾隆三十三年佐领穆特布病故绝嗣并无应袭之人作为公中佐领〉左𠫵领第一佐领原系天聪四年将各处归顺蒙古合编一牛彔初令布代管理布代故以杭吉尔代管理杭吉尔代故以阿吉拜管理阿吉拜故以博洛管理博洛故以布代之子肯哲管理肯哲縁事革退以巴雅尔图管理巴雅尔图故以达令和管理达令和故以其弟巴朗管理巴朗缘事革退以满洲固山雅图管理雅图缘事革退以崇庆管理崇庆故以五十九管理五十九缘事革退以阿里衮管理阿里衮陞太原城守尉以满洲固山副都统那素㤗管理那素㤗升任都统以额林沁管理续以倭楞额管理续以班㤗管理续以常春管理
左𠫵领第二佐领原系第一佐领内丁壮于巴雅尔图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第一佐领内革职之佐领肯哲管理肯哲故以其子张骝管理张骝缘事革退以拉布坦管理拉布坦故以委署𠫵领英㤗管理英㤗陞察哈尔地方总管以拜化喇布勒哈番普贤保管理续以二等䕶卫吉隆阿管理续以䕶军参领塔宾太管理续以骑都尉徳克精额管理
左𠫵领第三佐领原系喀尔沁地方蒙古于天聪年间以其人丁四百八十馀名编为三牛彔此其一也初令倪沙尔管理倪沙尔故以拜海管理拜海故以那穆管理那穆故以奇他海管理奇他海故以诺由徳管理诺由徳故以得尔格勒管理得尔格勒故以都里图管理都里图故以一等精奇尼哈番际常管理际常故以其孙摩林扎尔管理摩林扎尔故以其弟巴雅库尔哲衣管理
左𠫵领第四佐领原系第三佐领内丁壮于康熙十一年诺由徳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查穆素管理查穆素故以白奇管理白奇故以一等伯巴特玛桑管理巴特玛桑故以其次子巴雅思呼朗管理巴雅思呼朗故以其子那颜㤗管理那颜㤗故以色楞管理色楞故以索诺穆喇喜之孙盆苏克喇卜坦管理盆苏克喇卜坦故以其子吹扎卜管理吹扎卜故其以叔父之子额尔徳穆图管理续以其弟额尔徳呢管理
左参领第五佐领原系天聪年间所编喀尔沁三牛彔之一此牛彔初以达雅管理达雅故以二追管理二追故以额尔济格管理额尔济格故以额布格尔吉管理额布格尔吉故以布达锡管理布达锡故以贺济格尔管理贺济格尔故以索诺穆拉锡管理索穆诺拉锡陞右卫副都统以其弟䕶军𠫵领巴雅尔图兼管后索诺穆拉锡故仍著巴雅尔图兼管续以岳穆宠管理岳穆宠升任以王府长使兼一等子塞卜滕兼管续以岳穆宠之叔色布胜管理
左𠫵领第六佐领原系第五佐领内丁壮于康熙十一年布达锡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巴查礼管理巴查礼故以多尔济管理多尔济故以现管别佐领之巴雅尔图兼管续以策巴扎布管理策巴扎布故以其子富明阿管理
左𠫵领第七佐领亦系天聪年间所编喀尔沁三牛彔之一此牛彔初令噶尔玛锡管理噶尔玛锡故以达尔玛管理达尔玛故以巴达格管理巴达格故以绰什喜管理绰什喜故以色楞管理色楞故以三等侍卫巴雅尔图管理巴雅尔图故以其兄之孙色布腾管理
左𠫵领第八佐领原系第四佐领内丁壮康熙十一年色楞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索诺木管理续以苏珠格图管理苏珠格图因病革退以库色垒管理库色垒缘事革退以那勒图管理那勒图故以其父多尔济兼管多尔济故那勒图之佐领以管别佐领之际常兼管续以布尔噶图之五世孙旺扎尔管理旺扎尔故以其族弟阿米尔图管理阿米尔图现患病以巴雅库尔哲衣兼管
左𠫵领第九佐领原系天聪年间编设初以海赖
管理海赖故以拜彩管理拜彩故以博勒管理博勒故以那尔迈管理那尔迈故以扎穆彦管理扎穆彦故以罗桑管理罗桑故以吴巴迪管理吴巴廸故以三等阿达哈哈番兼副都统关保管理关保故以其叔之子扎什甲穆磋管理扎什甲穆磋升任以其子关徳文管理关徳文故仍以扎什甲穆磋管理扎什甲穆磋故以其子塔什那管理左参领第十佐领原系第九佐领内丁壮康熙十一年扎穆彦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拖沙喇哈番巴图管理巴图故以班廸管理班廸故以关得禄管理关得禄故以其子色哩管理色哩故以其子富森布管理
左参领第十一佐领原系第十五佐领内丁壮于康熙七年玛什管理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博尔格管理博尔格故以毕里克图管理毕里克图故以官保管理官保故以石达管理石达故以参领双喜管理双喜故以三等䕶卫六格管理六格故以官保管理续以策楞管理续以安太管理续以特克慎管理续以徳全管理
左𠫵领第十二佐领原系第十五佐领内丁壮于康熙二十三年花色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合并博尔格佐领内滋生丁壮共分编一佐领以孟魁管理孟魁故以索柱管理索柱故以索柱之族弟福保管理福保故以扎什管理什扎故以雅图管理雅图阵亡以署副䕶军𠫵领图苏图管理图苏图故以班都管理续以禄徳管理续以舒明阿管理左𠫵领第十三佐领原系第三佐领内丁壮于拜海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赛音达礼管理赛音达礼故以库器尔管理库器尔故以鄂尔多斯阿弼达管理阿弼达故以托克推管理托克推故以达答拉管理达答拉故以备通管理备通故以额尔吉图管理额尔吉图故以索诺穆管理索诺穆故以罗密管理罗密因人不及革退以三扎布管理三扎布告病以常禄升管理常禄升升任以玛尔干管理玛尔干告病以达春管理续以凖卜管理续以骑都尉唐岱管理
〈谨按十三十四佐领原系顺治八年鄂尔多斯蒙古阿弼达托克托衣萨勒扎率人丁九十来归以丁未足额合喀尔沁僧古尔哲衣之半佐领编为一佐领以喀尔沁之赛音达礼察哈尔之库器尔等逓管至康熙八年达答拉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将本鄂尔多斯専编一佐领以岳代管理〉左𠫵领第十四佐领原系第十三佐领内丁壮于达答拉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阿弼达之子岳代管理岳代故以其叔父萨尔扎管理萨尔扎出征阵亡以其子寇徳管理寇徳故以其子多尔吉管理多尔吉故以其子那苏图管理那苏图故以其子巴金㤗管理
左参领第十五佐领原系天聪四年将各处归附蒙古编立一牛彔初令布岱管理布岱故以杭吉尔岱管理杭吉尔岱故以阿吉拜管理阿吉拜故以额尔吉图管理额尔吉图故以其子玛什管理玛什故以其弟之子花色管理花色故以其子二等阿达哈哈番徳存管理续以多伦管理续以雅思哈管理续以巴兰㤗管理续以武尔图管理续以瑚图理管理续以多隆武管理
以上正蓝旗蒙古参领所属佐领三十员内勲旧八员世管十二员公中十员由世管改公中一员由公中改族袭一员
镶蓝旗蒙古佐领
镶蓝旗𫎇古都统所属参领二第一参领下佐领十三第二𠫵领下佐领十二
第一𠫵领第一佐领原系喀喇沁拜玉特地方蒙古于天聪年间以其人丁编为五牛彔令图占管其一图占故以其子巴党钖管理巴党锡故以其子纳穆赛管理纳穆赛故以其子班第管理班第縁事革退以其弟秦布管理秦布陞授西安将军以其弟之子理藩院员外郎苏通阿管理苏通阿故以其叔之子托木奇图管理托木奇图革退以其伯之孙额尔启模管理额尔启模获罪以其伯祖之孙额尔舎布管理额尔舎布故以其子舒宁管理
第一𠫵领第二佐领原系二𠫵领所属第六佐领内丁壮康熙二十三年额尔济图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令额尔济图之兄三等阿达哈哈番劳密管理劳密升任游牧地方总管以其族弟拖沙喇哈番兼䕶军校班第管理班第出征阵亡以其子福保管理福保故以其子富珠礼管理富珠礼获罪以富僧额管理
第一𠫵领第三佐领原系顺治二年叙
定鼎燕京暨征锦州并松山等处军功令单代管一佐领单代故以其子索尔和管理索尔和从征殁于军以其叔父戴立管理戴立故以其族弟阿尔塔管理阿尔塔锡故以阿尔塔锡兄之子诺尔密管理诺尔密故以其子阿进㤗管理阿进㤗革退以其子阿什坦管理阿什坦故以其子巴尔姜阿管理巴尔姜阿故以其子那丹珠管理那丹珠故以其叔舒喜管理
第一𠫵领第四佐领原系天聪四年编牛彔时令达兰管其一达兰故以噶克都管理噶克都故以恩格森管理恩格森故以噶克都之弟巴尔赛管
理巴尔赛故以其子齐墨克图管理齐墨克图故以土尔噶图管理土尔噶图故以布达管理布达故以巴尔赛之孙常保管理常保縁事革退以诺穆扎史管理诺穆扎史故以伊苏管理伊苏故以阿齐图管理阿齐图故以其族弟端柱管理端柱陞游牧地方副总管以恩可管理恩可升任以土尔噶图之子六格管理续以徳兴额管理徳兴额故以印务章亰西宁管理西宁获罪以印务章京永太管理永太调管公中佐领以副𠫵领陞格管理续以步军副尉永保管理
第一𠫵领第五佐领原系天聪年间编喀尔沁人丁为五牛彔初以绰克图塔布囊管其一绰克图出征阵亡以巴特玛管理巴特玛故以瓦克丹管理瓦克丹驻防太原以本太管理本太故以巴特玛兄之子鄂齐尔管理鄂齐尔因病辞退以绰克图之子顾门管理顾门故以其子温椿管理温椿缘事革退以其伯父之孙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巴什管理巴什故以瓦克丹之孙雅图管理雅图缘事革退以巴什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明禄管理明禄故以雅图之子廷柱管理廷柱告病以其子百福管理百福故以其弟百禄管理
第一参领第六佐领亦系天聪四年编立喀尔沁五牛彔时以尼喀达管其一尼喀达故以其弟塞赫管理塞赫出征阵亡以其子墨赫管理墨赫因病告退以旺齐管理旺齐故以墨赫之子典仪台弼图管理台弼图故以其子署参领全保管理全保故以其子富新管理富新获罪以员外郎萨灵阿管理续以国子监司业佛禄管理佛禄休致以䕶军校皂保管理皂保故以副䕶军参领苏勒芳阿管理苏勒芳阿故以步军校普徳管理
〈谨案此原系世管佐领乾隆二十七年佐领富新縁事治罪奉〉
〈旨作为公中佐领〉
第一𠫵领第七佐领原系顺治二年正月叙
定鼎燕京破流贼暨征锦州并松山等处军功时以新编佐领与礼部郎中兼𠫵领肯哲管其一肯哲出征阵亡以其子色冷管理色冷故以其弟𠫵领徳楞格管理徳楞格故以其子䕶军𠫵领六十管理六十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番兼侍卫察旗御史赛费图管理赛费图故以其弟发扬阿管理发扬阿故以其子松阿里管理松阿里获罪以云骑尉成徳管理成徳升任游击以骑都尉多尔吉扎普管理多尔吉扎普外任以步军校博勒忠阿管理〈谨案此原系世管佐领乾隆二十七年佐领松阿里縁事治罪奉〉
〈旨作为公中佐领〉
第一𠫵领第八佐领原系第三佐领内丁壮康熙八年戴立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与戴立叔祖玛达汉之孙呼兰㤗管理呼兰㤗故以其
叔父额素之孙图类管理图类故以呼兰㤗之子阿穆笏朗管理阿穆笏朗缘事革退以其弟巴雅思笏朗管理巴雅思笏朗故以其族兄诺尔密之子和善管理和善故以其子那苏图管理那苏图故以其子云骑尉尚格特管理尚格特故以骑都尉台明管理
〈谨按此原系世管佐领乾隆五十年因佐领尚格特无子作为公中佐领〉
第一𠫵领第九佐领原系第七佐领内丁壮康熙二十三年于六十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与色楞管理色楞缘事革退以额尔赫图管理额尔赫图年老辞退以六十之子达赖管理达赖故以其弟𠫵领费扬阿管理费扬阿故以员外郎姜格管理姜格故以步军校䇿灵管理策灵故以三等侍卫西林太管理西林太故以步军协尉常福管理常福休致以副䕶军𠫵领徳兴管理〈谨案此原系世管佐领乾隆二十一年第七佐领赛费图员缺奉〉
〈旨调费掦阿承袭原立佐领将此公立佐领作为公中〉
第一参领第十佐领原系第六佐领内丁壮康熙二十三年墨赫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与墨赫之子赫硕色管理赫硕色故将佐领归并伊弟原任佐领台弼图之子全保管理全保故以其子富新管理续以员外郎佛禄管理佛禄出差以郎中多山管理多山故以步军协尉法京管理法京告病以步军校六格管理
〈谨案此原系世管佐领乾隆二十年傅保员缺奉旨将全保之子富兴承袭原立之第六佐领此佐领作为公中〉
第一𠫵领第十一佐领原系天聪四年编立喀喇沁五牛彔时令托克托尔管其一托克托尔故以白桑古管理白桑古故以托克托尔之孙赛音齐克管理赛音齐克陞游牧地方总管以其子徳尔格尔管理徳尔格尔故以其子明善管理明善缘事革退以其兄之子乌勒登管理乌勒登告病以其子成敏管理成敏革职以其叔曽祖之二世孙保成管理
第一𠫵领第十二佐领原系第十一佐领内丁壮康熙二十三年赛音齐克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赛音齐克长子徳登管理徳登故以其子根敦管理根敦因病辞退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𠫵领卓巴管理卓巴升任以其侄孙阿宁阿管理阿宁阿故以其子额尔庆管理额尔庆病故以其子鄂勒吉布彦图管理
第一𠫵领第十三佐领原系康熙七年因贝子傅腊塔所属人丁满百因编为一整佐领令和济格尔管理和济格尔故以其子达穆管理达穆故以布尼管理布尼故以赛因奇克管理赛因奇克故以和济格尔之孙拖沙喇哈番济雅图管理济雅图革职以印务章京穆腾额管理穆腾额故以步军校和臣管理和臣故以三等侍卫乌灵阿管理乌灵阿故以印务章京兼骁骑校双禄管理第二参领第一佐领原系天聪年间将关内蒙古编为牛录初令拜他喇布勒哈畨桓进管理桓进出征阵亡以其弟三进管理三进縁事革退以图济管理图济故仍以三进之弟满进管理满进故以图济之弟顾鲁管理顾鲁縁事革退以顾鲁之弟察哈岱管理察哈岱出征阵亡以满进兄之子诺穆齐岱管理诺穆齐岱故以顾鲁之子赫硕色管理赫硕色縁事革退以诺穆齐岱兄之孙孟和尚管理孟和尚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孙二等阿达哈哈番明安图管理明安图縁事革退以其弟明㤗管理明㤗故以其兄之子舒明阿管理
〈谨案此系两姓互管佐领〉
第二𠫵领第二佐领原系第五佐领内丁壮康熙二十三年舒书管佐领时人丁滋盛分编一佐领以舒书兄卓尔嘛之孙硕色管理硕色故以拖沙喇哈番巴图孟可管理巴图孟可故以骑都尉富宁保管理富寕保获罪以佐领黒格管理黑格故以前锋参领永太管理永太革退以步军副尉永保管理永保补放佐领以佐领升格管理〈谨案此原系世管佐领乾隆二十七年因原立第五佐领承袭无人奉〉
〈旨令袭分管佐领之穆通阿承袭将此缺作为公中佐领〉
第二𠫵领第三佐领原系天聪年间合并各牛彔滋生户口编为一牛录令鄂本㤗管理鄂本泰故以搜色管理搜色故以额叶图管理额叶图故以其弟额叶尔管理额叶尔年老辞退以博罗奇他特管理博罗奇他特故以额叶图之子阿齐图管理阿齐图年老辞退以其子色冷管理色冷故以
搜色之孙扎史管理扎史出征阵亡以员外郎佛保管理佛保故以副䕶军参领乌玉琪管理乌玉琪升任以印务章京阿桑阿管理阿桑阿故以䕶军𠫵领伊克谈布管理伊克谈布升任以步军校
毕里克图管理毕里克图故以员外郎徳谦管理第二参领第四佐领原系天聪年间将锦州关内𫎇古编为牛录初令珠根管其一珠根故以其子巴达礼管理巴达礼縁事革退以云屯管理云屯故以其子库塞管理库塞故以其子副参领沙达受管理沙达受故以副䕶军𠫵领鄂尔赫岱管理鄂尔赫岱升任以印务章京额尔齐木管理额尔齐木升任副都统以印务章京徳克精额管理徳克精额升任以步军校布尼雅管理布尼雅病故以步军校三徳管理
第二参领第五佐领原系天聪四年编立喀喇沁五牛录时令额塞管其一额塞故以其弟恩轲管理恩轲故以其弟孟格管理孟格故以其兄之子卓尔嘛管理卓尔嘛故以乌克苏尔管理乌克苏尔故以卓尔嘛之子讷黒图管理讷黑图故以塞根管理塞根故以讷黒图之叔父舒书管理舒书因病辞退以䕶军𠫵领扎穆素管理扎穆素往右卫驻防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前锋参领明阿图管理明阿图故以其子富连管理富连故以其子云骑尉木通阿管理
第二参领第六佐领原系在
盛京初编牛录时编立之牛录令喇卜什希管理喇卜什希故以席柱管理席柱故以席柱之兄奇他特管理奇他特故以其弟班第色冷管理班第色冷故以沙礼管理沙礼故以沙礼之叔父奇唐固尔管理奇唐固尔縁事革退以班第色冷之子额尔济图管理额尔济图故以奇唐固尔弟之子塞尔济管理塞尔济故以奇唐固尔之孙席赖管理席赖縁事革退以奇唐固尔弟之孙署䕶军𠫵领吴尔图那苏图管理吴尔图那苏图故以其子温山管理温山故以吉兰太管理吉兰太升任以副都统车臣管理车臣出差以印务章京关徳管理关徳升任以二等侍卫佟阿拉克管理佟阿拉克故以印务章京富陞管理
〈谨案此原系三姓互管佐领后作为似朱林公中之缺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奉〉
〈旨此佐领管理承袭者甚繁両佐领内将福珠礼所𬋩佐领作为互管缺出时于达尔丹岱旨二枝人员
内拣选互管其吉兰太佐领即作为公中佐领〉
第二参领第七佐领原系天聪四年编设之牛录初令阿哈塔布嚢管理阿哈塔布嚢故以其子图勒齐管理图勒齐故以其子莽斯代管理莽斯代故以其弟毕礼克管理毕礼克故以其子色楞多尔济管理色楞多尔济故以其子西福管理西福故以其子富勒洪阿管理
第二𠫵领第八佐领原系锦州来归之蒙古天聪四年以其人编为牛录初以夏伯逊管理夏伯逊故以其子绰尔门管理绰尔门故以其弟巴拜管理巴拜故以巴拜之子荆州管理荆州縁事革退以其弟广柱管理广柱故以其子渣尔瑚代管理渣尔瑚代故以其子花尚阿管理花尚阿革职以印务章京陞格管理续以副都统永泰管理永泰故以步军校音登额管理
〈谨案此原系世管佐领乾隆四十五年佐领花尚阿縁事革退经本旗奏请暂将旗员管理〉第二参领第九佐领原系第一参领第十三佐领滋生之丁壮康熙二十三年分编佐领时因达穆所管佐领人丁滋盛分出一佐领与达穆之弟达喜管理达喜故以黒色管理黒色故以黒色之子徳尔登管理徳尔登故以副都统敦巴管理敦巴升任归化城副都统以三等侍卫巴特玛管理巴特玛故以二等侍卫兼轻车都尉徳格管理徳格故以员外郎富通管理
第二参领第十佐领原系天聪八年初编喀喇沁牛录时以其人编为牛录初令诺穆齐管理诺穆齐故以其子萨赖管理萨赖故以其子布雅穆管理布雅穆故以其子博第穆素管理博第穆素故以其子达兰泰管理达兰泰陞天津协领以其子岳桑阿管理岳桑阿故以其子乌勒登额管理乌勒登额革退以诺穆齐之四世孙郭仁阿管理郭仁阿故以其子倭克精额管理倭克精额縁事革退以诺穆齐之六世孙兴伦管理
第二参领第十一佐领原系十四族人丁合编为一佐领初以满洲人席林管理席林故以本佐领下𫎇古殷特管理殷特出征衡州阵亡以昻阿管理昻阿故以其子巴扎尔管理巴扎尔故以其子贵僧管理贵僧故以殷特族子关保管理关保故以其族子乌尔章管理乌尔章故以其族弟巴雅斯呼朗管理巴雅斯呼朗故以其子巴图赖管理巴图赖故以巴图尔管理巴图尔故以五十六管理五十六陞归化城副都统以䕶军𠫵领诺穆齐管理诺穆齐故以二等侍卫纳和图管理纳和图故以骑都尉塞尔太管理塞尔太获罪以印务章京雅尔管理雅尔故以员外郎富格善管理第二𠫵领第十二佐领原系天聪四年编立喀喇沁牛录因将所编之牛录令诺敏管理诺敏故以其子海三岱管理海三岱故以其子察珲管理察珲故以其弟六十管理六十故以其子占柱管理占柱故以其弟参领多尔济管理续以乌勒登管理乌勒登故以其子永寕管理
以上镶蓝旗蒙古参领所属佐领二十五员内世管佐领十员公中佐领十三员两姓互管佐领二员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二
旗分志二十二
八旗佐领二十二〈汉军佐领縁起 镶黄旗汉军佐领〉汉军佐领縁起
崇徳二年七月分乌真超哈〈汉文称汉军〉一旗为两旗以昂邦章京〈汉文称总管〉石廷柱为左翼一旗固山额真以昻邦章京马光远为右翼一旗固山额真照满洲例编壮丁为牛录
四年六月分乌真超哈二固山官属兵丁为四固山每固山设牛录十八员固山额真一员梅勒章京二员甲喇章京四员正黄镶黄两旗以马光远为固山额真马光辉张大猷为梅勒章京戴都崔应泰杨名远张承徳为甲勒章京正白镶白两旗以石廷柱为固山额真达尔汉金维城为梅勒章京金玉和佟国䕃佟代为甲喇章京正红镶红两旗以王世选为固山额真吴守进孟乔芳为梅勒章京金砺郎绍贞王国光臧国祚为甲喇章京正蓝镶蓝两旗以巴颜为固山额真李国翰土赖为梅勒章京张良弼曹光弼刘仲锦李眀时为甲喇章京初两固山纛色皆用元青至是改马光远纛以元青镶黄石廷柱纛以元青镶白王世选纛以元青镶红巴颜纛纯用元青
七年六月初乌真超哈止设四旗至是编为八旗以祖泽润刘之源吴守进金砺佟图赖石廷柱巴颜墨尔根辖李国翰八人为固山额真祖可法张大猷马光辉祖泽洪王国光郭朝忠孟乔芳郎绍贞裴国珍佟代何济吉尔金维城祖泽远刘仲锦张存仁曹光弼为梅勒章京
是年七月以锦州松山杏山新降官属兵丁分给八旗之缺额者其馀男子妇女幼穉共二千有奇编发盖州为民又蒙古男子妇女幼穉共四百二十有奇又汉人八名分赐恭顺王孔有徳男子十名妇女幼穉十六口怀顺王耿仲眀男子十名妇女幼穉十二口智顺王尚可喜男子十名汉人一名妇女幼穉十二口续顺公沈智祥男子五名妇女十六口察汗喇嘛男子三名妇女幼穉三口其馀分赐公以下梅勒章京以上养之
顺治二年十一月以和硕徳豫亲王多铎等招降公侯伯总兵副将参游等官三百七十四员拨入八旗
三年四月分隶投诚官于八旗编为牛录
十八年十月戸部请将新投诚官员分旗安置现到伪汉阳王马进忠之子都督佥事马自徳准入正黄旗伪国公沐天波之子沐忠显准入正白旗未到伪延安王艾能奇之子原镇国将军今左都督艾承业准入镶黄旗
康熙元年三月允义王孙征淳所请令属下投诚各官均拨三旗
二十年九月兵部题准耿昭忠等呈称家口甚多难以养赡照汉军例披甲食粮既可当差效力又可均赡老幼家口编为五佐领令在京佐领管辖每佐领下设骁骑校一员小拨什库〈汉文称领催〉各四名马甲各五十四名步军拨什库兵各十三名此五佐领俱系耿昭忠耿聚忠等属下不便分晰应将伊等本身一并俱归入正黄旗汉军旗下二十一年十二月戸部议准建义将军林兴珠既归并镶黄旗汉军令该都统归与缺少壮丁其佐领下应给地亩籽粒口粮照例支给俟支俸后裁去所居房屋工部给发
二十二年十二月
命尚之孝尚之隆等家下所有壮丁分为五佐领隶镶黄旗汉军旗下
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安南黎维祁及属下人等奉
恩旨令其来京归入汉军旗分编一佐领
以上汉军佐领縁起
镶黄旗汉军佐领
镶黄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九第二参领下佐领九第三参领下佐领八第四参领下佐领八第五参领下佐领八
第一参领第一佐领系天聪八年将长滩堡小马头堡二处壮丁编为牛录初以三等甲喇章京后改阿逹哈哈番〈汉文称轻车都尉〉张大猷管理张大猷升任江南提督以分得拨什库〈汉文称骁骑校〉莫四管理续以张大猷子张长庚管理张长庚升任湖广巡抚以张大猷之孙荫生张昌国管理张昌国因病辞退以其叔父张绵庚管理张绵庚升任湖南参将以其族叔荫生张大徳管理张大徳縁事革退仍以张绵庚管理张绵庚故以张大猷二世孙张正英管理张正英故以其弟张正兴管理张正兴縁事革退以阿思哈尼哈番〈汉文称男〉张正文管理张正文升任西安副都统以张正徳管理张正徳降调以三等男张崑管理张崑革职以步军校张峻管理张峻故以云麾使张玉龙管理张玉龙升任游击以领催张岣管理
第一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元年编设初以世职牛录章京严国卿管理严国卿年老辞退以其子严朝纲管理严朝纲驻防广西因孙延龄叛被执遇害以李国栋管理李国栋故以董国英管理董国英故以苏喇章京〈汉文称防御〉钱文彪管理钱文彪故以二等阿达哈哈畨郎文焕管理郎文焕升任蔚州参将以御史年熙管理年熙故以正红旗都统高其佩管理高其佩縁事革退以承恩公庆复管理续以轻车都尉马元庆管理马元庆故以骑都尉药师保管理药师保因病告休以骑都尉潮管理潮调补世管佐领以吉林佐领刘延璧管理刘延璧故以一等子马肇永管理
第一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大凌河都司方得胜管理方得胜故以赵宗科管理赵宗科升任江宁总兵官以赵云琦管理赵云琦故以赵云锦管理赵云锦故以赵光先管理赵光先故以一等侯田象坤管理田象坤故以一等阿达哈哈畨卢承恭管理卢承恭縁事革退以方得胜之曽孙方天相管理方天相因病告退以其子徳䕃管理徳䕃故以赵宗科之元孙赵楷管理〈谨案此佐领乾隆四十三年因方赵二姓管过五次作为二姓族中互管佐领〉
第一参领第四佐领原系定南王孔有徳所属佐领康熙二十二年进京拨隶本旗以阿思哈尼哈番徐鸿振管理徐鸿振故以拖沙喇哈畨〈汉文称云骑尉〉李广管理李广故以火器营协领臧世元管理臧世元故以吏部员外郎王仕管理王仕升任永平副将以三等侍卫庆垣管理庆垣縁事革退以参领高应翙管理高应翙因病告休以印务章京艾肇昌管理艾肇昌故以三等侍卫毓秀管理第一𠫭领第五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蔺继友管理蔺继友升任甲喇章京因其驻防杭州以分得拨什库祁充额管理祁充额故以拖沙喇哈番郎廷相管理续仍以蔺继友管理蔺继友故以其兄之子蔺应魁管理蔺应魁故以其孙蔺燔管理蔺燔故以其伯父蔺佳选管理蔺佳选縁事革退以其弟蔺佳进管理蔺佳进升任陕西副将以其兄之子蔺炤管理蔺炤升任杭州驻防协领以其弟蔺熛管理蔺熛縁事革退以其兄拖沙喇哈畨蔺耀管理蔺燿故以六品官蔺廷璧管理蔺廷璧因疾告退以闲散蔺𬭎管理蔺𬭎革职以云骑尉蔺鉴管理
第一参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投诚锦州副将祖泽洪管理祖泽洪年老辞退以其子祖良栋管理祖良栋故以其弟祖良相管理祖良相升任镇江驻防协领以其兄一等精奇尼哈畨〈汉文称子〉祖良璧管理祖良璧升任西安副都统以其弟祖良卿管理祖良卿故以其兄之子祖应枢管理祖应枢縁事革退以其子一等阿思哈尼哈畨加一拖沙喇哈畨祖尚贤管理祖尚贤故以銮仪卫云麾使祖学恭管理祖学恭縁事革职以马甲祖学让管理祖学让故以闲散裔兴管理
第一参领第七佐领原系在
盛京编设初隶正蓝旗以唐国政管理唐国政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傅奇才管理傅奇才故以傅宏恩管理康熙七年此佐领拨隶本旗傅宏恩升任马兰峪副将以董元功管理董元功故以唐则尧管理唐则尧故以佟世楹管理续以正红旗满洲副都统介福管理介福陞授
盛京刑部侍郎以拜唐阿福成管理福成革职仍以满洲副都统介福管理介福故以官学生翼贵管理
第一参领第八佐领系康熙三十九年编设初以董象纬管理董象纬升任福建驻防协领以生员庆元管理庆元升任淮关监督以䕶军统领庆泰管理庆泰因病休致以散秩大臣元方管理元方故以哈哈珠子松龄管理
〈谨案此系康熙三十九年恩赐温宪公主之佐领雍正九年作为勲旧佐领〉第一参领第九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初隶正蓝旗以李永芳之子巴颜管理续以骁骑校马如璧管理马如璧陞刑部侍郎以马维徳管理马维徳故以郎中刘芳誉管理刘芳誉故以刘成贵管理刘成贵因病辞退以马崇徳管理马崇徳升任广东驻防参领以刘成禄管理刘成禄因病辞退以刘芳耀管理刘芳耀升任协领以李永芳之孙都统二等伯李绳宗管理李绳宗故以其弟之子李
淑翰管理李淑翰故以都统李元亮管理李元亮故以户部尚书李侍尧管理李侍尧升任两广总督以其弟官学生李奉尧管理李奉尧故以闲散毓文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在正蓝旗汉军于乾隆三十九年夲〉
〈旨抬入镶黄旗汉军〉
第二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分得拨什库刘文高管理刘文高驻防宝庆府以其弟刘武高管理刘武高升任杭州驻防参领以其族弟刘五管理刘五故以张大典管理张大典故以张明庚管理张明庚故以阎兴邦管理阎兴邦升任巡抚以刘文高之孙刘邦俊管理刘邦俊故以其子刘汝霖管理刘汝霖军营病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畨刘焜管理刘焜故以闲散刘焯管理刘焯故以闲散刘廷基管理刘廷基陞授参将以养育兵刘纉基管理
第二参领第二佐领原系随续顺公沈志祥驻防广东之佐领初以蒋有功管理康熙二十二年进京拨隶本旗以张梦吉管理张梦吉故以张垂拱管理张垂拱縁事革退以张垂爵管理张垂爵升任杭州驻防参领以祖良璧管理祖良璧升任福建将军以祖应枢管理祖应枢调管别佐领以参领刘汝霖管理刘汝霖调管别佐领以参领齐斌管理齐斌升任副都统以一等子马元凯管理马元凯故以印务章京王宾管理王宾升任
盛京协领以印务章京崔承玉管理
第二参领第三佐领系顺治三年将随左梦庚投诚人员编为牛录初以参将施茂安管理施茂安故以三等阿达哈哈番常登管理常登年老辞退以二等侍卫高璘管理高璘故以监生高琏管理高琏因病辞退以通政司通政王守才管理王守才因病辞退以步军校高允中管理高允中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候选县丞高铨管理高铨故以一等阿达哈哈畨岳兴阿管理岳兴阿縁事革退以副佐领厐天桂管理厐天桂故以骑都尉嗣睿管理嗣睿故以都统齐斌管理齐斌故以印务章京嗣慧管理嗣慧告病以正蓝旗汉军副都统范宜恒管理
第二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范茂都管理范茂都故以赵世彰管理赵世彰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范时芳管理范时芳年老辞退以一等精奇尼哈畨范时捷管理范时捷升任广东副将以其弟笔帖式范时御管理范时御陞授参领病故以其弟副榜贡生范时统管理范时统故以一等男范济管理范济故以副都统兼骑都尉范宜谦管理范宜谦调补福建副都统以一等男范建中管理
第二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徳八年编设初以高起元管理高起元縁事革退以分得拨什库秦继武管理秦继武升任宝庆府副理事官以兵部副理事官范达礼管理范达礼升任处州总兵官以范承泽管理范承泽因病辞退以内阁学士范承勲管理范承勲升任广西巡抚以刑部员外郎范承烈管理范承烈因病辞退以兵部尚书范时崇管理范时崇故以其子范宏恕管理范宏恕故以闲散范宜中管理范宜中补放西安左翼副都统以兵科掌印给事中范宜宾管理范宜宾升任布政使以副都统范宜宗管理范宜宗故以户部侍郎范时纪管理范时纪故以笔帖式范宜勷管理范宜勷故以銮仪卫治仪正范建业管理
〈谨案此佐领乾隆三年经八旗大臣议照珠琳六十一佐领之例遇有缺出将范姓子孙拣选一二人与旗员一并引见补放四十三年定为族中承袭佐领〉
第二参领第六佐领系顺治三年编设初以投诚参将高进忠管理高进忠陞授参领病故以其子高尔畏管理高尔畏故以其兄举人高尔瞻管理高尔瞻从征阵亡以其子高峘管理高峘故以其子高文㴠管理高文㴠升任三屯营副将以其弟笔帖式高文潢管理高文潢故以銮仪卫整仪尉高廷栋管理高廷栋故以副参将穆克登管理穆克登故以马甲乔年管理
〈谨案此佐领乾隆二年王大臣奏作为世管佐领如本身获罪即作为公中佐领〉
第二参领第七佐领原系驻防福建人丁康熙二十二年进京始编佐领分隶本旗以阎文通管理阎文通因军政革退以二等阿思哈尼哈畨刘俊徳管理刘俊徳故以三等侍卫王元枢管理王元枢故以冠军使林茂益管理林茂益升任参将以佐领张嶙管理张嶙升任吉林参领以三等轻车都尉庆海管理庆海故以镶蓝旗汉军副都统范建丰管理
第二参领第八佐领系崇徳四年编设初以张思孟管理张思孟升任山东济宁州游击以李成徳管理李成徳升任杭州驻防固山大〈汉文称协领〉以马呈正管理马呈正升任驻防福建梅勒章京以李陆管理李陆从征阵亡以张廷俊管理张廷俊故以李有本管理李有本年老辞退以张华国管理张华国故以张裕远管理张裕远故以马天宠管理马天宠升任紫荆关参将以李仙培管理李仙培升任广西参将以一等侯马三奇管理马三奇派往
陵上以李国玺管理李国玺故以郎应箕管理郎应箕故以骑都尉杨长宁管理杨长宁故以参领花长豫管理花长豫故以副都统范时绶管理范时绶故以二等轻车都尉得麟管理得麟转补世管佐领以云骑尉蔺廷奎管理蔺廷奎故以冠军使三多管理
第二参领第九佐领乾隆五十五年奉
旨以安南黎维祁及其属人一百六十七名编一佐领令黎维祁管理黎维祁故以胞叔黎维⿰管理〈谨案此佐领于乾隆五十五年奉旨将安南黎维祁及其属下人等由广西䕶送来京〉
〈特恩授黎维祁世职佐领赏给房屋噐具并〉
〈敕官为经理旋议奏入于镶黄旗汉军二参领铸给第九佐领图记并设本佐领下骁骑校一员遵旨即以都司职衔之潘启徳补授仍请戴都司顶戴领催五名以守备衔之丁迓衡千总衔之阮廷沛二人挑补二缺仍令戴各原衔项戴其馀领催及步甲弓匠铁匠养育兵丁等俱照各佐领定额挑补所有钱粮及遇红白事件亦照各佐领之例一体办理一切差务俟稍能熟悉时再行派拨黎维祁初授佐领未能办事令该参领督率代办〉
第三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刘泰管理刘泰故以分得拨什库金万镒管理金万镒陞外任以其次子金云鹏管理金云鹏故以其兄之子金廷俊管理金廷俊年老辞退以其子金璜管理金璜升任杭州驻防协领以其弟金玮管理金玮革职以其子闲散金元成管理
〈谨案此佐领雍正三年议定作为金刘二姓互管佐领〉
第三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花应春管理花应春从征以聂仲金管理聂仲金年老辞退以于成富管理于成富故以聂大鼎管理聂大鼎故以聂有魁管理聂有魁縁事革退以祖良璧管理祖良璧调管别佐领以靳治豫管理靳治豫陞外任以王士达管理王士达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汉文称骑都尉〉加一拖沙喇哈番刘拱宸管理刘拱宸故以御史范宏宾管理范宏宾告休以轻车都尉周徳昌管理周徳昌故以原任吉林佐领邹宽管理邹宽陞贵州游击以范建节管理范建节故以印务章京郎萱管理
第三参领第三佐领原系定南王孔有徳所属人丁康熙二十二年进京始编佐领分隶本旗初以陈廷贤管理陈廷贤故以武进贤管理武进贤故以徐廷玺管理徐廷玺故以白云鸿管理白云鸿故以蒋国琦管理蒋国琦故以治仪正高铮管理高铮故以参领瑚世相管理瑚世相升任副都统以头等侯三等侍卫田国恩管理田国恩革职以骑都尉郝硕管理郝硕升任以步军副尉李昌龄管理李昌龄故以副都统范宜中管理范宜中革职以参领卢然管理卢然故以头等侯署散秩大臣田国荣管理
第三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马光辉管理马光辉陞外任以其子马尔泰管理马尔泰故以其伯父之子马思文管理马思文故以其弟马思芳管理马思芳故以其兄之子马世伟管理马世伟故以其兄马世俊管理马世俊故以其弟之子一等精奇尼哈番兼参领马元熙管理马元熙革职以头等轻车都尉马元庆管理马元庆故以头等轻车都尉马肇功管理马肇功故以马甲马庭兰管理
第三参领第五佐领系顺治三年编设初以随左梦庚投诚参将蒲洪管理蒲洪年老辞退以其子笔帖式蒲敏教管理蒲敏教故以其子蒲运达管理蒲运达年老辞退以其子蒲鼎勲管理蒲鼎勲因病告退以养育兵蒲宗圣管理
〈谨案此佐领乾隆二年王大臣议奏作为世管佐领如木身获罪即作为公中佐领〉
第三参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投诚总兵官祖大弼管理祖大弼从征以赵云龙管理赵云龙故以祖大弼族孙祖建极管理祖建极陞外任以祖大弼之子祖泽溶管理祖泽溶故以赵云龙之子赵良栋管理赵良栋故以祖大弼之孙祖建器管理祖建器故以敖勒布祖应锺管理祖应锺故以都司祖尚慧管理
第三参领第七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杨名高管理杨名高陞外任以其叔父杨程鹏管理杨程鹏故以杨名高兄之孙杨廷瑜管理杨廷瑜陞外任以其弟杨廷玺管理杨廷玺縁事革退以其弟杨廷璘管理杨廷璘故以其兄之子杨长春管理杨长春陞外任以其子杨灏管理杨灏故以其叔祖杨廷璋管理杨廷璋陞外任以其兄之孙拜他喇布勒哈番杨溥管理杨溥升任福建驻防参领以副都统兼恩骑尉杨徳荫管理杨徳荫縁事革退以骑都尉杨潮管理
第三参领第八佐领原系随续顺公沈志祥驻防广东人丁康熙二十四年进京始编佐领分隶本旗初以马可文管理马可文縁事革退以许从贤管理许从贤故以杨荣春管理杨荣春因病辞退以长存管理长存故以金成玺管理金成玺故以高峋管理高峋年老休致以范宜谦管理范宜谦调补世管佐领以瑚宁管理瑚宁因病告退以邹廷栋管理邹廷栋故以陈万禄管理陈万禄故以牟泽溶管理牟泽溶故以宝柱管理
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将驻防广东福建人丁编为佐领分隶本旗初以一等侯田象坤管理田象坤縁事降调以精奇尼哈番刘俊杰管理刘俊杰升任马兰峪副将以阿思哈尼哈番赵仁管理赵仁縁事革退以副参领卢睿管理卢睿縁事革退以副参领董英才管理董英才縁事革退以散秩大臣一等公纳穆图管理纳穆图故以步军副尉张有徳管理张有徳故以户部侍郎范时纪管理范时纪陞授仓场总督以冠军使杨长栋管理杨长栋革职以轻车都尉郎茂管理郎茂革职以步军校徐时霖管理
第四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裴登宽管理裴登宽驻防杭州以一等阿达哈哈番傅大授管理傅大授升任杭州梅勒章京以其兄之子傅魁管理傅魁升任怀庆府总兵官以其弟一等阿达哈哈番傅国宝管理傅国宝故以其兄之子二等阿达哈哈番傅泽深管理傅泽深升任参领军前效力补授神木营副将以其子傅彬管理傅彬縁事革退以其族弟三等阿达哈哈畨傅恒管理傅恒升任邵武府城守营参将以其子傅廷煇管理傅廷煇故以其堂弟傅廷烱管理傅廷烱故以其子傅城管理
〈谨案此佐领雍正三年议定作为裴傅二姓互管佐领〉
第四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祖世魁管理祖世魁故以备御刘文徳管理刘文徳从征江西病故以顾朝凤管理顾朝凤故以祖福显管理续以刘邦柱管理刘邦柱升任镇江驻防协领以其弟刘邦相管理刘邦相縁事革退以参领石调声管理石调声升任杭州副都统以其弟石元声管理石元声升任杭州副都统以石瑞管理石瑞年老革退以一等精奇尼哈畨范时捷管理范时捷升任
陵上散秩大臣以副都统补熙管理补熙升任江南提督以户部郎中施廷皋管理施廷皋因病告退以副都统齐斌管理齐斌升任天津总兵官以副都统范时绶管理范时绶派往巴里坤以头等侯马国铭管理马国铭故以户部郎中杨长柱管理杨长柱縁事解任以头等侯马官正管理马官正故以工部郎中白启泰管理白启泰陞授山东知府以三等轻车都尉郎思廉管理
第四参领第四佐领系顺治三年编设初以随左梦庚投诚之邢政管理邢政驻防福建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张忠管理张忠从征湖广补授荆州水师营总兵官以工部笔帖式张可臣管理张可臣縁事革退以工部侍郎徐廷玺管理徐廷玺协理河道事务以其子八品官徐文焕管理徐文焕故以副都统许廷臣管理许廷臣故以五品官马之徳管理马之徳故以步军协尉钱国栋管理钱国栋升任以云麾使范宜炎管理范宜炎升任参将以副参领高大吕管理高大吕故以云麾使胥议管理胥议升任游击以印务章京王赞管理第四参领第五佐领原系在
盛京编设初以卢延祚管理卢延祚因病辞退以其子他赤哈哈畨〈汉文称博士〉卢崇峻管理卢崇峻升任宣大总督以其弟监生卢崇耀管理卢崇耀升任
孝陵副将以其弟监生卢崇隆管理卢崇隆故以其兄刑部郎中卢崇魁管理卢崇魁升任口北道以其子卢承泽管理卢承泽縁事降调以其族叔祖卢清祚管理卢清祚故以卢承泽之弟卢承烈管理卢承烈故以其子监生卢然管理卢然升任福建驻防协领以其族叔卢承家管理卢承家故以大理寺少卿卢承纶管理卢承纶年老休致以六品官卢熿管理卢熿故以马甲卢晓管理卢晓故以闲散富徳管理富徳升任参将以二等轻车都尉得麟管理
第四参领第六佐领系顺治三年编设初以唐坊管理唐坊縁事革退以其子唐煟管理唐煟故以其族叔唐㙄管理唐㙄縁事革退以副都统卢崇耀管理卢崇耀升任广东提督以阿逹哈哈畨杨芳春管理杨芳春故以銮仪卫冠军使王任管理王任故以刑部侍郎艾芳曽管理艾芳曽故以阿思哈尼哈畨张正文管理张正文调管别佐领以阿达哈哈畨郎应角管理郎应角故以骁骑校唐爕管理唐爕陞授福州协领以治仪正唐禹仁管理唐禹仁陞授湖广参将以步军校唐荣管理唐荣故以整仪尉唐陞仁管理唐陞仁升任都司以门千总唐万仁管理唐万仁故以敖勒布三元管理
〈谨案乾隆元年唐爕呈称此佐领系伊祖前眀总兵唐钰于顺治元年率领官兵投诚编立佐领以亲侄唐坊管理请作为世管等因本旗都统奏请此佐领缺出先尽唐姓子孙栋选奉〉
〈旨唐姓之佐领并非立有功绩编设之佐领亦非恩赏之佐领虽经唐姓接管三次其后均系公众㨂选补放如遇缺出将伊等子孙与旗员一并拣选尚可即将伊族内拣选殊属不是乾隆三年续经议定初编佐领时虽有将总兵官唐钰之侄唐坊初次授为佐领字様而唐钰带来亲丁名数既编立原由均无档案可凭唐钰又并未管过佐领嗣后出缺请初立佐领之唐坊及管过佐领之唐㙄唐爕子孙准与旗员一并拣选其未经管过佐领之子孙概不得与选乾隆四十三年奏准伊族中管过五次作为族中水袭佐领〉
第四参领第七佐领系
太宗文皇帝时将长滩堡小马头堡二处壮丁编为牛录令投诚守备崔膺泰管理崔膺泰从征阵亡以其子崔世贵管理崔世贵故以其弟崔世禄管理崔世禄升任正定府总兵官以其弟崔世荣管理崔世荣升任广东琼州府总兵官以其兄之子崔永年管理崔永年縁事革退以崔世荣之子崔萨林管理崔萨林故以其子崔广义管理崔广义升任福建驻防协领以其弟崔广徳管理崔广徳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崔承书管理崔承书故以闲散崔辅尧管理崔辅尧故以闲散豁隆乌管理第四参领第八佐领原系随平南王尚可喜驻防广东人丁康熙二十二年进京编为佐领分隶本旗初以王朝臣管理王朝臣年老辞退以三等侯施世范管理续以参领王国麟管理王国麟故以三等轻车都尉赵廷鉴管理赵廷鉴故以印务章京刘铭管理刘铭故以治仪正百夀管理百夀陞授四川泸州营都司以三等侍卫伊昌阿管理伊昌阿陞授福建延平都司以三等靖海侯二等侍卫施秉仁管理
第五参领第一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半个牛录令管大登管理管大登故以其族孙管效忠管理管效忠升任天津总兵官以其族孙管应祖管理管应祖故以管大登之子七品笔帖式管一奇管理管一奇从征湖广病故以管大登之孙管源忠管理康熙二十二年始编为整佐领管源忠升任
孝陵副将以其子管承泽管理管承泽陞授参领外任四川布政使以其弟荫生管承勷管理管承勷故以监生管承纲管理
第五参领第二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编设初以李应科管理李应科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番穆维雍管理穆维雍升任海坛镇总兵官以阿思哈尼哈番许廷臣管理许廷臣升任杭州副都统以二等阿达哈哈番杨长泰管理杨长泰升任陕西副都统以拜他喇布勒哈番杨琨管理续以兵部尚书卢询调管卢询縁事革退以步军副尉阎廷弼管理续以副参领徐琳管理徐琳陞授按察使以三等男章武管理章武年老休致以副参领张鉴管理张鉴故以二等男法灵阿管理法灵阿出差以三等轻车都尉常朝臣管理常朝臣故以云麾使张玉凤管理张玉凤升任游击以治仪正范建志管理
第五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四年编设初以张文奎管理张文奎升任冷口关副将以分得拨什库崔文举管理崔文举故以工部员外郎王光祖管理王光祖从征大同病故以其弟御史王光宗管理王光宗年老辞退以其兄之子拜唐阿王景奭管理王景奭升任甘肃游击以三等阿达哈哈畨洪奕沔管理洪奕沔故以其子三等阿达哈哈畨兼御史洪徳标管理洪徳标故以参领靳光岳管理靳光岳故以轻车都尉徐树英管理徐树英故以参领王瑞管理
第五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一等梅勒章京邓长春管理邓长春驻防宝庆府以毛仲举管理续以邓长春之子邓志龙管理邓志龙故以其子一等阿思哈尼哈畨邓其璋管理邓其璋升任西安驻防参领以其族弟邓其琨管理邓其琨故以其族兄邓其琏管理邓其琏故以其子一等阿达哈哈畨邓五伦管理邓五伦故以马甲邓彛管理
第五参领第五佐领系顺治八年编设初以刘泽泳管理刘泽泳从征湖广补授参将以沈文学管理沈文学驻防镇江以李名仑管理李名仑故以刘泽昌管理刘泽昌升任右卫火器营协领以刘俊贤管理刘俊贤故以其族兄之子刘元辙管理刘元辙故以刘泽昌之子常住管理常住縁事革退以其族孙刘芳标管理刘芳标縁事革职以佐领刘延凯管理刘延凯故以马甲刘芳玺管理刘芳玺革职以三等侍卫法灵阿管理法灵阿縁事降职以马甲刘芳琏管理
第五参领第六佐领系顺治三年编设初以随左梦庚投诚之范希周管理范希周从征云南病故以二等阿达哈哈畨王有成管理王有成年老辞退以范时纶管理范时纶年老辞退以兵部尚书范承勲管理范承勲年老辞退以范时绎管理范时绎升任马兰峪总兵官以兵部尚书卢询管理续以佐领杨琨调管杨琨縁事革退以骁骑校王玉麟管理王玉麟陞授参领以领催范毅管理范毅革职以印务章京薛桂聨管理薛桂聨故以三等男高垣管理
〈谨案范希周之佐领初因其子范时纶幼小令外姓承管及范时纶骑射不堪革退仍以范承勲及范承勲之子范时绎管理雍正二年作为公中佐领遇有缺出将范希周之子孙拣选一名与旗员一同带领引见后经范希周之孙范毅呈恳准照杜国谟秦世相之例作为世管佐领如本身犯罪即作为公中佐领乾隆三十年范毅私罪革职改为公中佐领〉第五参领第七佐领原系定南王孔有徳所属佐领初以刘进孝管理康熙二十二年进京始隶本旗刘进孝故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畨胡光前管理胡光前縁事革退以三等伯马世斌管理马世斌升任杭州副都统以一等阿达哈哈畨马元善管理马元善故以六品典仪官马世儒管理马世儒故以二等阿达哈哈畨郎正岐管理郎正岐故以二等侍卫刘延恺管理刘延恺调补世管佐领以户部郎中马元声管理马元声参革以印务章京武其煓管理武其煓故以三等男三福管理三福陞授参将以副参领周廷佐管理
第五参领第八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隶镶白旗以高尚义管理高尚义驻防宝庆府以其次子高膺爵管理高膺爵故以分得拨什库杨志成管理杨志成驻防福建以分得拨什库金国用管理金国用驻防镇江以苏喇章京沈之仁管理沈之仁故以高尚义之孙笔帖式高其位管理高其位縁事革退以其叔父之子高其伸管理高其伸升任广东驻防参领仍以高其位管理高其位升任陜西永昌卫副将以其叔父之子翰林院检讨高其倬管理高其倬升任广西巡抚以高其位之孙高琦管理雍正元年此佐领拨隶本旗高琦升任直隶通州副将以其叔父拜他喇布勒哈畨高纉勲管理高纉勲故以其子高愿管理高愿补授协领以其子高烱管理
〈谨案此佐领乾隆三年照纪大礼之例作为世管佐领〉
以上镶黄旗汉军参领所属勲旧佐领一员世管佐领三十一员族中承袭佐领二员五管佐领三员公中佐领三员抬入一员添设一员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二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三
旗分志二十三
八旗佐领二十三〈正黄旗汉军佐领〉
正黄旗汉军佐领
正黄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八第二参领下佐领八第三参领下佐领八第四参领下佐领八第五参领下佐领八
第一参领第一佐领系康熙十八年将定南王孔有徳所属官兵编为佐领初以边元管理边元故以三等阿达哈哈畨祖维新管理祖维新升任张家口参将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銮仪卫云麾使陈文科管理陈文科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都统李林盛管理李林盛年老辞退以阿思哈尼哈畨刘琦管理刘琦故以三等侍卫阎光业管理阎光业縁事革退以二等阿达哈哈畨李裕徳管理李裕徳縁事革退以参领赵徳沛管理赵徳沛縁事革退以三等阿达哈哈畨副参领柏嵩年管理柏嵩年故以骑都尉祖瑛管理祖瑛故以参领高起管理
第一参领第二佐领系顺治三年将淮安投诚官十员随左梦庚投诚官五员江宁投诚官一员福建投诚官一员瓜州投诚官一员及其随来壮丁编为一牛录初以世职甲喇章京于自诚管理于自诚升任湖南副将以三等侍卫柏天储管理柏天储从征湖广阵亡以其弟柏天毓管理柏天毓升任镇江驻防参领以阿逹哈哈畨张其龙管理张其龙故以柏天储族弟之子柏成梁管理柏成梁升任镇江驻防协领以其子柏之蕃管理柏之蕃升任三屯营副将以其子武举柏彬管理柏彬故以于良弼管理于良弼縁事革退以柏廷翰管理柏廷翰故以永庆管理
〈谨案此佐领系顺治三年以新汉官柏永馥等十八员归并编立乾隆五年奏定作为世代互管佐领〉
第一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将辽东广宁卫壮丁六十五户共二百四十七名编为牛录初以百总熊仁管理熊仁年老辞退以其子熊映斗管理熊映斗因病辞退以其子熊炜管理熊炜故以其子熊季尧管理熊季尧休致以其子熊孔珊管理
第一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将铁岭卫盖州马家湾大凌河花白村等处壮丁编为牛彔初以金维城管理金维城升任兵部侍郎兼梅勒章京驻防宝庆府以分得拨什库赵荣管理赵荣年老辞退以金维城之子金世荣管理金世荣升任狼山镇总兵官以其兄之子金宏声管理金宏声縁事革退以其弟金宏道管理金宏道故以金世荣之子拜唐阿金永管理金永縁事革退以金宏道之子监生金瑞霖管理金瑞霖縁事革退以其弟荫生金瑞衡管理金瑞衡革退以其弟金瑞图管理金瑞图故以其弟金瑞书管理金瑞书年老休致以其子金礼管理
第一参领第五佐领系康熙二十年编设初以傅裕国管理傅裕国故以一等侍卫兼銮仪卫冠军使耿公忠管理耿公忠故以耿耀管理耿耀縁事革退以耿溥管理耿溥故以马兵富昌管理〈谨案此佐领系耿昭忠耿聚忠因所属家口人众分编为五佐领雍正十一年作为世管佐领乾隆三年奏定为勲旧佐领又乾隆三年七月二十九日正黄旗汉军都统奏臣旗耿姓三个公中佐领奉旨改为世管佐领其佐领下人等应作为属下或作为另户恭请钦定奉〉
〈旨此佐领照前所降谕旨仍作为世管其佐领下人等俱实系另户著晓谕伊等知之〉
第一参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七年将宁远州铁岭广宁卫盖州等处壮丁编为牛录初以大凌河守备周福管理周福因病革退以王珂管理王珂故以分得拨什库胡得功管理胡得功升任山西太原府参将以祖植栋管理祖植栋故以户部员外郎祖植柏管理祖植柏从征湖广病故以赵之瑸管理续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兼佐领李景眀调换管理李景眀年老辞退以其子八品官李世英管理李世英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李林祥管理李林祥故以二等侍卫邵祥管理邵祥故以骁骑校王文焕管理王文焕故以户部郎中王承基管理王承基縁事革退以步军校陈文恵管理陈文恵故以副参领邵光管理
第一参领第七佐领系天聪四年将尚阳堡壮丁编为牛录初以宜哈纳管理宜哈纳因病辞退以其子荫生李辉祖管理李辉祖升任贵州按察使以其子监生李锟管理李锟縁事革退以其族弟阿达哈哈畨李钺管理李钺故以李锟之子刑部笔帖式李㴠徳管理李㴠徳縁事革退以其弟武生李泂徳管理李泂徳縁事革退以其弟李溥徳管理李溥徳故以李景谆管理李景谆升任知府以其弟李景谱管理李景谱故仍以李泂徳管理李泂徳故以其子李约管理
第一参领第八佐领系崇徳七年将铁岭卫壮丁编为牛录初以世职甲喇章京金玉和管理金玉和署理怀庆总兵出征阵亡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金维屏管理金维屏故以其子金世砺管理金世砺从征福建阵亡以其子金无极管理金无极升任西安驻防协领以其子拖沙喇哈畨金兴祚管理金兴祚縁事革退仍以金无极管理金无极縁事革退以其族弟阿思哈尼哈畨金璋管理金璋縁事革退以金镶管理金镶故以其子金广润管理
第二参领第一佐领系康熙十八年将定南王孔有徳所属官兵编为佐领初以龙凤祉管理龙凤祉军政革退以阿达哈哈畨柏天祐管理柏天祐故以副参领阿尔赛管理阿尔赛陞授广东雷州副将以副参领伊什泰管理伊什泰故以内阁侍读曹瑛管理曹瑛补福州副都统以二等男金履契管理金履契故以副都统陈宗道管理陈宗道故以兵部侍郎赵锳管理
第二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将
盛京东宁卫壮丁编为牛录初以高拱用管理高拱用故以阿达哈哈畨马进捷管理马进捷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王来仪管理王来仪升任宁夏驻防协领以拜唐阿王来祜管理王来祜升任镇江驻防协领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常履谦管理常履谦因病辞退以骁骑校高永魁管理高永魁故以副参领杨滋芸管理杨滋芸縁事革退以骁骑校陈桂管理陈桂因病辞退以轻车都尉陈铮管理陈铮故以步军校李泂徳管理续以步军校管营管理管营故以治仪政杨超𨱑管理
〈谨案此公中佐领于康熙二十三年随续顺公沈熊昭进京编设〉
第二参领第三佐领系天聪四年将铁岭卫巡官屯壮丁编为牛录初以百总张成徳管理张成徳故以其子阿思哈尼哈畨张所养管理张所养升任镇江驻防协领以其弟步军校张所知管理张所知年老辞退以其子拜唐阿张徽管理张徽故以其子张本堪管理张本堪升任金州协领以其子张达管理张达縁事革退以张成徳之曽孙张本固管理张本固故以其子张履廷管理
第二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将大凌河壮丁编为牛彔初以梅勒章京祖可法管理祖可法升任湖广总兵官以骁骑校祖宏勲管理祖宏勲升任汉中驻防协领以拖沙喇哈畨刘文进管理刘文进升任贵州总兵官以精奇尼哈畨祖永烈管理祖永烈升任苏州将军以祖永熙管理祖永熙縁事革退以原任知府祖永勲管理祖永勲年老辞退复以都统祖永烈管理祖永烈故以精奇尼哈畨祖永煦管理祖永煦升任宁夏总兵官以候补员外郎李来凤管理李来凤故以候选知县祖士镕管理祖士镕縁事革退以候选州同祖承基管理祖承基故以其子祖廷芳管理祖廷芳縁病告退以文加圣管理文加圣故以周绳武管理周绳武升任以张炌管理张炌故以华龄管理华龄縁事革退以如意管理
〈谨案此本系世管佐领后因外姓连管三次照珠琳例作为公中佐领以祖可法过继四世孙祖承基管理祖承基故后其子废疾此外亦无堪拣选乾隆二十二年作为公中佐领〉
第二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徳七年将铁岭卫壮丁编为牛录初隶镶蓝旗以马汝龙管理马汝龙升任福建梅勒章京以其子甲喇章京马云程管理马云程升任贵州总兵官以其弟荫生马云霄管理马云霄升任陜西副都统以其子监生马世宠管理马世宠縁事革退雍正元年将此佐领拨隶本旗以监生马世炖管理马世炖縁事革退以骁骑校马继超管理马继超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加一拖沙喇哈畨马晟管理马晟故以其侄马衍业管理马衍业故以其叔祖马世贤管理马世贤故以其子马徳恩管理马徳恩故以其子音登额管理
第二参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世职甲喇章京蒋成良管理蒋成良故以分得拨什库李武管理李武故以赵世祺管理赵世祺驻防广东以赵世祥管理赵世祥军政革退仍以赵世祺管理赵世祺因病辞退以阿达哈哈畨蒋国柱管理国柱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李景眀管理续以佐领赵之瑸调换管理赵之瑸故以赵之瑢管理赵之瑢故以赵襄管理赵襄故以骁骑校蒋耀祖管理蒋耀祖升任河南参将以一等精奇尼哈畨董斯教管理董斯教故以治仪政王希曾管理王希曾升任广东参将以三等男九容管理九容升任山西都司以捕盗步军校于骏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初编时系赵文汉管理〉
第二参领第七佐领系康熙二十年编设初以苏越管理苏越因病辞退以骁骑校王云龙管理王云龙故以耿景管理耿景縁事降调以骁骑校马文徳管理马文徳故以步军副尉陈从道管理陈从道故以印务章京商敏管理商敏故以步军校赵鸣陞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耿昭忠因随伊祖投诚人等均各无养赡具呈兵部代请口粮〉
〈特旨编立五佐领之一雍正二年经耿化祚呈请作为福朱里佐领雍正九年议奏作为公中佐领雍正十三年耿景降调以马文徳管理乾隆二年因耿化祚控辨复奏准作为世管乾隆二十五年奉〉
〈旨定为公中佐领〉
第二参领第八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编设初隶
镶红旗以祁天佑管理祁天佑年老革退以三等䕶卫沙其库管理沙其库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张凤翊管理张凤翊故以候选县丞陈朝林管理康熙三十七年此佐领拨隶本旗以苏喇章京郑国柱管理郑国柱故以兵部尚书金世荣管理金世荣故以拜唐阿金永管理金永縁事革退以顺天府丞连肖先管理连肖先升任山西布政使以阿达哈哈畨阎光国管理阎光国故以二等子拉玛管理拉玛升任直隶都司以吏部员外郎马慧裕管理马慧裕升任江苏知府以轻车都尉二达色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随耿精忠进京人丁编立〉
第三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将铁岭卫壮丁编为牛录初以分得拨什库杨松管理杨松故以分得拨什库王自眀管理王自眀故以分得拨什库孟有仓管理孟有仓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杨文魁管理杨文魁升任台湾总兵官以其子杨茂荣管理杨茂荣故以其弟之子生员杨坦管理杨坦故以三等侍卫左宏钧管理左宏钧故以步军副尉于良辅管理于良辅故以副都统金继祖管理金继祖縁事革退以副佐领张奇辅管理续以銮仪卫治仪政李景健管理李景健升任甘肃都司以兵部郎中曹程管理曹程陞授云南澂州府知府以六品官汪浩管理汪浩故以户部员外郎张烈管理张烈升任湖南宝庆府知府以二等男六十三管理六十三升任江西都司以銮仪卫云麾使耿杓管理耿杓升任参将以步军校郭景鸣管理
第三参领第二佐领系顺治五年将随左梦庚投诚人员编为牛录初以拖沙喇哈畨张豹管理张豹故以吏部理事官兼参领黄宫管理黄宫故以其子黄象坤管理黄象坤升任镇江副都统以其孙黄霖管理黄霖縁事革退以三等阿达哈哈畨黄霈管理黄霈縁事革退以其子黄承恩管理黄承恩故以其子黄锟管理
〈谨案此佐领乾隆四十三年因黄姓已连管五次作为族中袭替佐领〉
第三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将杏山熊关屯盖州张廓岛等处壮丁编为牛录初以祖应元管理祖应元从征州阵亡以分得拨什库盛登举管理盛登举故以一等精奇尼哈畨散秩大臣祖植松管理祖植松縁事革退以一等阿达哈哈畨郭朝政管理郭朝政升任贵州总兵官以其子郭爚管理郭爚縁事革退以祖植松长孙一等精奇尼哈畨关保管理关保故以其弟工部员外郎祖埈管理祖埈故以拖沙喇哈畨王荣祖管理王荣祖縁事革退以副参领何天爵管理何天爵升任以黒龙江四品官乔天成管理乔天成故以船厂四品官张芳管理张芳故以轻车都尉张沛徳管理张沛徳故以印务章京兼骁骑校段如彬管理第三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二年将广宁盖州等处壮丁编为牛录初以赵仲库管理赵仲库年老辞退以其次子赵廷辅管理赵廷辅从征福建病故以其弟赵廷臣管理赵廷臣故以其兄之子赵继善管理赵继善从征王辅臣陷贼被害以其子赵国琦管理赵国琦年老辞退以其子赵克昌管理赵克昌故以其子赵文焕管理赵文焕縁事革退以其子赵玊衡管理
第三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都司包海四管理包海四升任福建梅勒章京以吏部郎中祖泽深管理祖泽深升任淮海道以祖泽汪管理祖泽汪縁事革退以火器营协领马自徳管理马自徳升任陜西副都统以其子候选知州马世英管理马世英故以其子监生马谦管理马谦故以其子嵩福管理嵩福故以其叔父马晋管理马晋故以其子马成梁管理
〈谨案此佐领乾隆四十三年因马姓连管过五次作为族中袭替佐领〉
第三参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顾四管理顾四故以祖复宣管理祖复宣故以祖泽清管理祖泽清升任总兵官以其弟祖泽浃管理祖泽浃故以祖应宸管理祖应宸升任镇江驻防参领以其弟祖应奎管理祖应奎故以其族兄之子拜唐阿八品官祖坛管理祖坛因病告休以其子祖景安管理祖景安故以其子逊扎齐管理第三参领第七佐领系康熙二十年编设初以吴把什管理吴把什故以耿启祚管理耿启祚故以其弟耿肇祚管理耿肇祚故以其族弟耿昱管理耿昱縁事革退以闲散耿汉管理耿汉休致以式帮拜唐阿耿太管理耿太故以马兵耿梁管理第三参领第八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编设初隶镶红旗以生员刘芳声管理刘芳声军政革退以二等䕶卫色勒管理色勒军政革退以苏喇章京李毓梅管理李毓梅升任云南副将以其弟候选州同李毓春管理康熙三十七年此佐领拨隶本旗以阿达哈哈畨兼火器营参领阎琦管理阎琦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其兄之子阎光伟管理阎光伟升任陜西游击以通政司右通政祖允图管理祖允图故以阿达哈哈畨冯起麟管理冯起麟军政革退以步军校马必荣管理马必荣调用西便门城门尉以骁骑校李有徳管理李有徳故以佐领孟额图管理孟额图故以銮仪卫銮仪使李林庆管理李林庆故以吉林佐领梁可智管理梁可智故以三等轻车都尉阎堉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耿精忠属下随将军马九玉征云南兵丁一千于康熙二十一年进京编为五佐领之一属苏彦卓克托公〉
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康熙二十四年将随续顺公沈熊昭驻防广东之壮丁一百四十八名编为佐领初以阿达哈哈畨徐国俊管理徐国俊故以其子徐维翰管理徐维翰縁事革退以阿思哈尼哈畨金世铎管理金世铎年老辞退以参领金继祖管理金继祖縁事革退以副参领马世佐管理马世佐縁事革退以五品官段元爵管理段元爵縁事革退以骑都尉祖当徳管理祖当徳补放世管佐领以骑都尉祖徳鼎管理祖徳鼎故仍以祖尚徳管理祖尚徳縁事革退以一等男刘沛徳管理刘沛徳縁事革退以三等男那达纳管理第四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代都管理代都由工部侍郎外任汉中梅勒章京以分得拨什库丁士恒管理丁士恒年老辞退以代都长子花赛管理花赛故以其族叔父礼部郎中李耀祖管理李耀祖故以代都次子李钥管理李钥故以其子李佩徳管理李佩徳縁事革退以李耀祖之二世孙李景葵管理李景葵故以代都之曽孙李景福管理李景福故以其子马王保管理第四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大凌河守备祖大眷管理祖大眷从征山东阵亡以投诚守备朱名登管理朱名登升任汉中驻防参领以骁骑校马成勲管理续以祖良模管理祖良模縁事革退以其子祖应宣管理祖应宣縁事革退以祖良尧管理祖良尧故以祖当徳管理祖当徳升任总兵以祖当蕙管理祖当蕙故以祖玊书管理
〈谨案此佐领初编设时祖大眷带来壮丁七名祖大夀壮丁一百九十一名祖良模系祖大夀之孙祖良尧系祖大眷之孙乾隆三年议定祖大眷并祖大夀子孙内管过佐领人等俱给与拣选拟正之分未经管过佐领别支子孙给与备用之分〉
第四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立都管理立都故以李禄管理李禄升任镇江驻防参领以杨盛举管理杨盛举年老辞退以李鈵管理李鈵升任湖北按察使以其子李树徳管理李树徳升任山东登州总兵官以其子李景纲管理李景纲縁事革退以其族弟李景唐管理李景唐縁事革退以其族叔父李据徳管理李据徳縁事革退以李思忠之元孙李景高管理李景高故以其子李师文管理李师文故以其子依里纳管理〈谨案立都之父李思忠率本族户下人等投诚编佐领时以其长子立都管理李禄杨盛举系立都家人〉
第四参领第五佐领系顺治八年将
盛京台军编为牛录初以户部通事王来任管理王来任由顺天府尹外任郧阳抚治以其子内阁侍读学士王世功管理王世功故以其子王纶管理王纶縁事革退以阿达哈哈畨张兴祖管理张兴祖升任浙江枫岭营游击以阿思哈尼哈畨刘瑛管理刘瑛故以子爵祖云龙管理续以刘瑞管理刘瑞故以副参领康泰管理
第四参领第六佐领系顺治三年将随左梦庚投诚官陈尚智等一十八员编为牛录初以世职甲喇章京陈尚智管理陈尚智升任福建副将以阿达哈哈畨陈自福管理陈自福从征贵州病故以拖沙喇哈畨李应奎管理李应奎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陈耀武管理陈耀武升任广东驻防参领以都统张天福管理张天福故以阿思哈尼哈畨张其烈管理张其烈年老辞退以阿思哈尼哈畨刘应桂管理刘应桂故以二等侍卫李天知管理李天知升任浙江平阳协副将以阿达哈哈畨蒋炳贤管理蒋炳贤縁事革退以副佐领李芳勉管理李芳勉升任陜西洮泯道以二等阿达哈哈畨李洵管理续以骁骑校邵荣徳管理邵荣徳故以副都统曹瑛管理曹瑛升任以二等侍卫马斌管理马斌故以轻车都尉陈文登管理陈文登縁事革退以骑都尉张以恺管理
第四参领第七佐领系康熙二十年编设初以王近学管理王近学故以拜唐阿耿衍祚管理耿衍祚縁事革退以耿光祚管理耿光祚故以耿治管理耿治縁事革退以陈都䇿管理陈都策縁事革退以李生辉管理李生辉休致以銮仪卫治仪政李景善管理李景善升任以治仪政黄承治管理黄承治升任以吉林佐领贾起云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和硕额驸耿昭忠等因随伊祖投诚人多不能养赡部议编为五佐领之一陈都策革退后因卢世英呈控经王大臣议请将五佐领内航海旧人关东旧人公主媵人七百馀名编为公中佐领三其福建等省随来壮丁及耿姓各户下家人三百馀名编为耿姓世管佐领二此即三公中佐领之一也乾隆三年又因耿化祚呈控复奏请将三公中二世管俱照镶蓝旗尚维邦佐领例一体作为福珠里佐领奉旨两世管佐领作为福珠里佐领三公中佐领作为世管佐领乾隆十五年奉旨仍为公中佐领〉
第四参领第八佐领系崇徳二年将苏洛屯壮丁编为牛录初以世职甲喇章京张仲第管理张仲第由户部侍郎升任陜西巡抚以分得拨什库陈进孝管理陈进孝故以阿达哈哈畨阎可权管理阎可权升任宣化总兵官以其子阎琳管理阎琳故以张仲第之子张应祥管理张应祥故以其子一等阿思哈尼哈畨銮仪卫冠军使张松龄管理张松龄年老辞退以张英管理张英故以丰盛额管理丰盛额故以徳宁管理
第五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将铁岭卫壮丁编为牛录初以世职甲喇章京李献箴管理李献箴因病辞退以其养子李贵管理李贵年老告退以其子李林春管理李林春縁事革退以李献箴亲孙拖沙喇哈畨李林盛管理李林盛升任登州总兵官以其叔父李向昱管理李向昱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其子李林森管理李林森縁事革退以李林盛之孙笔帖式李敦基管理李敦基縁事革退以其弟李信基管理李信基縁事革退以李洁管理李洁故以其弟李洵管理李洵故以其子李尚桐管理
第五参领第二佐领系康熙二十年编设初以魏国贤管理魏国贤年老辞退以王进徳管理王进徳故以李仁龙管理李仁龙故以耿嘉祚管理耿嘉祚故以耿化祚管理耿化祚縁事革退以参领金通保管理金通保故以副佐领王承宗管理王承宗故以蒋廷佐管理蒋廷佐升任都司以金昌仪管理金昌仪故以阿盛额管理阿盛额升任以三等侍卫秦良臣管理
〈谨案此佐领亦系以耿昭忠等随来壮丁编立雍正十一年另编为公中佐领以金通保管理乾隆三年作为世管佐领乾隆十五年奉旨仍为公中佐领〉
第五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将铁岭宁远盖州三处壮丁编为牛录初以分得拨什库黄得功管理黄得功故以分得拨什库樊进功管理樊进功縁事革退以分得拨什库李可进管理李可进故以副都统李林隆管理李林隆升任固原提督以其子拜唐阿李炜管理李炜縁事革退以其族兄之子李建基管理李建基故仍以都统李林隆管理李林隆故以其孙阿达哈哈畨李大均管理李大均縁事革退以李建基之子工部员外郎李池管理李池故以副参领商林芳管理商林芳縁事革退以步军校刘瑜管理刘瑜故以副佐领张奇勲管理张奇勲故以户部郎中许宗智管理许宗智升任知府以印务章京祖应珏管理祖应珏升任协领以一等男刘沛徳管理刘沛徳升任都统以骑都尉陈元瑛管理
第五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将沙河堡壮丁编为牛彔初以周国佐管理周国佐由吏部侍郎外任苏州巡抚以其族弟骁骑校周维新管理周维新升任镇江副都统以其子大理寺少卿兼拜他喇布勒哈畨周卜世管理周卜世升任天津盐法道以周国佐之子周卜运管理周卜运故以其族弟吏部员外郎周卜年管理周卜年升任山西援剿总兵官以其族弟候补知州周卜辅管理周卜辅故以其子周大镛管理周大镛縁事降调以其族兄之子骁骑校周兆鳌管理周兆鳌故以其子周斌管理周斌縁事革退以其叔周兆徳管理周兆徳故以其子久柱管理久柱故以步军副尉徐诠管理徐诠故以周国佐之四世侄孙周纯仁管理
第五参领第五佐领系康熙十八年将随定南王孔有徳驻防广西之官兵编为牛录初以李建春管理李建春年老辞退以阿达哈哈畨尚廷辅管理尚廷辅年老辞退以其子尚𬭎管理尚𬭎故以步军副尉张旭管理张旭年老辞退以骁骑校王铨管理王铨陞陜西游击以一等精奇尼哈畨兼副参领左宏锐管理左宏锐休致以三等侍卫华龄管理华龄故以云麾使李景韶管理李景韶升任参将以三等侍卫左渊管理左渊升任福州都司以步军校王国才管理王国才故以云骑尉马煜管理
第五参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七年将盖州熊关屯高家堡三处壮丁编为牛录初以李茂管理李茂升任固原总兵官以杨廷召管理杨廷召升任杭州驻防甲喇章京以周卜岐管理周卜岐縁事革退以李茂之子骁骑校李良栋管理李良栋升任镇江驻防参领以其兄之子李士凤管理李士凤故以李良栋之子拖沙喇哈畨李士鸾管理李士鸾縁事降调以副佐领孟额图管理孟额图调补公中佐领以李茂之曽孙李之馥管理李之馥故以其子李景管理李景升任潮州都司以徳宏管理徳宏升任河南参将以邵源浩管理
〈谨案此佐领于乾隆三十四年作为公中佐领〉
第五参领第七佐领系顺治十年编设初以梅勒章京兼一等侍卫祖泽淳管理祖泽淳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孙精奇尼哈畨祖兴邦管理祖兴邦縁事革退以工部尚书高尔位管理高尔位年老辞退以阿达哈哈畨金锺管理金锺升任默尔根参领以其子金纉祖管理金纉祖縁事革退以祖兴邦之子祖奎管理祖奎縁事革退以印务章京尚铭管理尚铭年老革退以轻车都尉萨炳阿管理萨炳阿故以内阁侍读学士赵文兴管理
〈谨案此佐领于乾隆十八年祖奎縁事革退后改为公中佐领〉
第五参领第八佐领系顺治四年编设初以王进忠管理王进忠驻防福建以赵鸣凤管理赵鸣凤驻防镇江以一等精奇尼哈畨散秩大臣左元荫管理左元荫年老辞退以其子左世永管理左世永升任广东新会营游击以其弟左世俊管理左世俊故以其弟左世英管理左世英因病休致以其子左宏铎管理左宏铎故以其子左瀚管理左瀚故以其叔左宏镜管理左宏镜縁事革退以一等子左涛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原系左梦庚所率兵役及其家壮丁投诚编立初令王允成管理王允成于顺治七年𣲖驻防后令郑进忠管理郑进忠于顺治十三年驻防福建以家人赵鸣凤管理赵鸣凤于顺治十六年驻防京口令左梦庚之侄左元应管理〉
以上正黄旗汉军参领所属勲旧佐领二员世管佐领十五员族中承袭佐领二员互管佐领一员公中佐领二十员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四
旗分志二十四
八旗佐领二十四〈正白旗汉军佐领〉
正白旗汉军佐领
正白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八第二参领下佐领八第三参领下佐领八第四参领下佐领八第五参领下佐领八
第一参领第一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之牛彔〈汉文称佐领〉初以神推管理神推故以分得拨什库〈汉文称骁骑校〉罗仁英管理罗仁英年老辞退以参领爱音达礼管理爱音达礼故以七品笔帖式石如璜管理石如璜升任参将以石如璧管理石如璧年老辞退以佐领石如琬兼管石如琬年老辞退以骁骑校马应超管理马应超升任
盛京协领以副参领杨永亨管理杨永亨縁事革退以步军校蒋普忠管理蒋普忠休致以船厂佐领邓廷瑛管理邓廷瑛升任以骑都尉李长龄管理李长龄縁事革职以副参领周成勋管理周成勋縁事革职以治仪正盛福管理盛福升任以印务章京程国正管理程国正故以印务章京陞贵管理
第一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德七年编设之牛彔初以王仲善管理王仲善故以三等侍卫丹拜管理丹拜縁事革退以荫生石如琬管理石如琬年老辞退以王仲善之三世孙王玺管理王玺縁事革退以其弟王玑管理王玑故以云麾使惟一管理惟一升任以副都统常复管理常复派往乌理雅苏台以三等侍卫孙惟中管理孙惟中陞授都司以内阁侍读蔡思亶管理续以治仪正线永铭管理线永铭升任以轻车都尉刘文庚管理刘文庚降调以三等侍卫佛云管理
〈谨案此原系无根源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两姓互管佐领〉
第一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德七年编设之牛彔初以绰和纳管理绰和纳故以牛彔章京窦有徳调管窦有徳驻防福建以绰和纳之弟石琳管理石琳升任按察使以其弟石璟管理石璟因病辞退以其长兄绰尔们之次子石文桂管理石文桂縁事革退以观音保管理观音保縁事革退以荫生祥㤗管理祥㤗縁事革退以骁骑校石勇管理石勇故以明德管理
第一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德年间编设之牛彔初以绰尔们管理绰尔们縁事革退以侯玉管理侯玊驻防杭州以绰尔们之弟石政管理石政縁事革退以吴荘子管理吴庄子年老辞退以分得拨什库玉贤管理王贤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绰尔们弟之子监生石文耀管理石文耀縁事革退以其弟监生锡达礼管理锡达礼故仍以其兄石文耀管理石文耀故以笔帖式石鼐管理石鼐縁事革退以散秩大臣祥㤗管理祥㤗故以整仪尉景徳管理景德故以福兴管理
第一参领第五佐领初编设时系张大国管理张大国故以其兄之子张元勲管理张元勲升任镇江梅勒章京〈汉文称副都统〉以其子张素义管理张素义升任右卫副都统以其子张素信管理张素信縁事革退以改用旗员之知府罗纶管理罗纶休致以骑都尉刘林彪管理刘林彪故以郎中张鍹管理张鍹升任以三等侍卫常复管理常复升任以延恩侯朱绍美管理朱绍美縁事革职以员外郎董成谦管理董成谦升任以员外郎佟兆宁管理佟兆宁升任以副参领殷世林管理
〈谨案此原系无根源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公中佐领〉
第一参领第六佐领系崇德七年编设之牛彔初以高第管理高第故以高杰管理高杰驻防外省以赵良管理赵良从征阵亡以分得拨什库吴天夀管理吴天夀驻防广东以吴宏夀管理吴宏夀縁事革退以荫生吴天祐管理吴天祐縁事革退以员外郎金璞管理金璞縁事革退以三等阿达哈哈番〈汉文称轻车都尉〉高干管理高干故以其子高丙图管理高丙图故以蔡嵩龄管理蔡嵩龄调补常天佑公中佐领以高丙图之子高岗管理高岗因病告退以其子高庆德管理
第一参领第七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之牛彔初以臧调元管理臧调元故以西达尔汉管理西达尔汉故以其弟额尔吉图管理额尔吉图升任副将以其子石文郁管理石文郁故以其弟石文煌管理石文煌故以其弟石文贤管理石文贤年老辞退以其子达淳管理达淳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番〈汉文称云骑尉〉谢文玉管理谢文玉故以徳住管理德住革职以石礼嘉管理石礼嘉降调以石尔丹管理石尔丹故以其侄英福管理英福升任以其叔散秩大臣三等子佛住管理
〈谨案此原系无根源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族中承袭佐领〉
第一参领第八佐领系崇德七年编设之牛彔初以邓光明管理邓光明故以沈珩管理沈珩故以续顺公沈熊昭管理沈熊昭故以其子沈之恵管理沈之恵縁事革退以其侄沈铎管理沈铎故以其子沈定文管理沈定文縁事革退以其叔沈锟管理沈锟升任都司以其侄沈广文管理沈广文故以其叔沈镠管理
第二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德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都司祖云龙管理祖云龙故以其子祖光玺管理祖光玺驻防镇江以其叔父祖云庆管理祖云庆故以御史梁续祖管理梁续祖年老辞退以祖光玺弟之子祖维翔管理祖维翔縁事革退以祖光玺之孙一等阿达哈哈番祖秉衡管理祖秉衡升任大同总兵官以其子监生祖鲁管理祖鲁縁事革退以其叔父祖秉基管理祖秉基故以其侄祖靖管理祖靖升任都司以其族兄祖庆来管理祖庆来故以其子祖永安管理
第二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年间编设之牛录初以千摠李天贵管理李天贵故以其弟李天祥管理李天祥故以其弟李天正管理李天正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骑都尉〉蔡士英管理蔡士英升任江西巡抚以其族弟蔡朝佐管理蔡朝佐升任苏州协领以蔡士英之子蔡毓荣管理蔡毓荣升任川湖总督以其弟蔡毓茂管理蔡毓茂升任镇江副都统以其子蔡瑜管理蔡瑜升任天津游击以其弟蔡良管理蔡良升任福建驻防参领复以参领蔡瑜管理蔡瑜升任广东副都统以副都统金铎管理金铎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番祖秉基管理祖秉基调补本姓世管佐领以旗员迟维璧管理迟维璧縁事革退以蔡瑜之弟蔡湘管理蔡湘縁事革退以其侄蔡宝麟管理蔡宝麟縁事革退以其侄蔡思亶管理蔡思亶故以其族伯父蔡嵩龄管理蔡嵩龄因病告退以其子蔡鼎管理〈谨案此原系无根源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蔡姓族中承袭佐领〉
第二参领第三佐领原系定南王孔有德所属佐领初以王守仁管理康熙二十一年进京王守仁故以三等精奇尼哈番〈汉文称子〉曹秉桓管理曹秉桓故以三等精奇尼哈番孙兰管理孙兰故以三等阿达哈哈番曹煐管理曹煐縁事革退以户部郎中宜兆罴管理宜兆罴縁事革职以三等侍卫石履让管理石履让升任以治仪正韩庆春管理韩庆春升任以云麾使欧陛宣管理欧陛宣升任以步军副尉孙露管理孙露告休以二等侍卫一等子夏锐管理夏锐縁事降调以三等轻车都尉鄂鲁谢尔特管理鄂鲁谢尔特故以二等轻车都尉金大徳管理
第二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宋文印管理宋文印故以侍卫潘景元管理潘景元故以防御沈永柏管理沈永柏故以三等阿达哈哈番徐国柱管理徐国柱故以其子徐世勲管理徐世勲故以监生沈之仁管理沈之仁升任福建驻防协领以步军校常天佑管理常天佑故以参领蔡嵩龄管理蔡嵩龄调补协领以步军副尉侯天爵管理侯天爵故以参将张玉琦管理张玉琦故以三等侍卫庆长管理
第二参领第五佐领系康熙二十四年编设初以沈琼管理沈琼故以其子沈熊起管理沈熊起故以其族弟拖沙喇哈番沈熊曜管理沈熊曜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李端管理李端故以三等轻车都尉祖端管理祖端故以銮仪卫云麾使勒福管理续以步军校赵正潢管理赵正潢故以头等侍卫续顺公德通管理第二参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七年将花白村二百户人丁编为牛录初以分得拨什库金廷宝管理金廷宝驻防宝庆府以三因大立管理三因大立驻防福建以爱因大立管理续以金廷宝之子金民望管理金民望故以其弟金民钦管理金民钦升任广东驻防参领以其兄之子普夀管理普夀故以其兄金琅管理金琅故以其兄金琦管理金琦縁事革退以其弟金珩管理金珩故以其子金之铎管理金之铎故以其子金永宁管理金永宁故以其族叔金瑛管理金瑛故以其子金之镛管理
第二参领第七佐领系顺治三年将随左梦庚投诚人丁编为牛录初以副将董世虎管理董世虎驻防西安以拜他喇布勒哈番郭有才管理郭有才驻防福建以马思良管理马思良升任湖广按察使以阿思哈尼哈番〈汉文称男〉线应操管理线应操故以御史于珩管理于珩縁事革退以左都御史蔡珽管理蔡珽降调奉天府尹以一等阿达哈哈番沈熊俊管理沈熊俊故以一等侯兼参领朱震管理朱震故以印务章京沈之庆管理沈之庆故以云骑尉石之琦管理石之琦革职以骁骑校何珮管理何珮告病以治仪正魁福管理魁福升任以员外郎景禄管理景禄升任以员外郎程国玺管理程国玺升任以头等侍卫骑都尉全福管理第二参领第八佐领系康熙二十四年编设初以五品官康宏义管理康宏义故以拜唐阿沈之义管理沈之义故以骁骑校康华龄管理康华龄升任广东雷州副将以都统黄国材管理黄国材縁事革退以工部郎中杨文坤管理杨文坤縁事革职以员外郎锡珠管理锡珠降调以户部郎中董慰祚管理董慰祚升任以光禄寺少卿窦慰英管理窦慰英降调以三等轻车都尉曹国培管理曹国培告病以云骑尉赵斌管理赵斌故以印务章京骁骑校周宗文管理周宗文降调以印务章京骁骑校康修管理
第三参领第一佐领初编设时隶镶白旗系韩栋管理顺治五年拨隶本旗韩栋故以分得拨什库韩崇进管理韩崇进故以其子韩登云管理韩登云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徐九如管理徐九如升任浙江黄岩总兵官以火器营参领王以谦管理王以谦升任石匣副将以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宜兆熊管理宜兆熊升任福建将军复以副都统王以谦管理王以谦縁事革退以刑部侍郎黄炳管理黄炳縁事革退以参领李月槎管理续以黄灿管理黄灿告休以骑都尉赵大猷管理赵大猷故以云骑尉宜宗孔管理宜宗孔故以副参领徐纯德管理
第三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宜永贵管理宜永贵升任总兵官以蔡士英管理续仍以宜永贵管理宜永贵陞外任以其子宜思孝管理宜思孝縁事革退以其弟宜思敬管理宜思敬故以其子宜廷文管理宜廷文故以其子宜兆勲管理宜兆勲故以其子宜成佑管理宜成佑故以其子观音保管理
第三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德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何机格理管理何机格理故以其子巴图管理巴图故以其弟拜音达礼管理拜音达礼升任宣化总兵官以其子何天锡管理何天锡故以其弟何天培管理何天培升任广东副都统以其弟何天植管理何天植故以其弟何天枢管理何天枢縁事革退以二等阿达哈哈番何均管理何均故以其子多尔济管理多尔济升任都司以其叔勒福管理
第三参领第四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孙得功管理孙得功年老辞退以其子孙有光管理孙有光因病辞退以其弟孙思克管理孙思克升任甘肃总兵官以其兄之子孙承业管理孙承业故以其子孙桂管理孙桂縁事革退以孙思克之子孙承恩管理孙承恩故以其子吉福管理吉福因病告退以其族侄孙惟诚管理孙惟诚年老告退以其族侄庆成管理
第三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德七年将大凌河等处壮丁编为牛录初以胡宏先管理胡宏先升任杭州驻防甲喇章京〈汉文称参领〉以分得拨什库常汝贵管理常汝贵年老辞退以骁骑校董国良管理董国良故以胡宏先之子荫生胡秉彝管理胡秉彝故以其子一等阿达哈哈番胡昌禧管理胡昌禧故以其子胡维英管理胡维英故以其子胡宗源管理
第三参领第六佐领系康熙十四年编设初以制造库首领刘兆麟管理刘兆麟从征云南病故以其子刘简管理刘简故以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刘成谟管理刘成谟升任湖广常德参将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李廷栋管理李廷栋因病辞退以一等侯朱之琏管理朱之琏故以骁骑校杨廷柱管理杨廷柱故以云麾使常国枢管理常国枢故以一等延恩侯朱贻凤管理
第三参领第七佐领系顺治七年编设之牛彔初以张宏功管理张宏功故以防御张文学管理张文学故以防御张自荣管理张自荣故以防御周应魁管理周应魁故以防御朴彦吉管理朴彦吉年老辞退以于国治管理于国治故以于绍宁管理于绍宁故以内阁侍读学士王以巽管理王以巽故以二等阿达哈哈番刘汉俊管理刘汉俊故以二等轻车都尉金汉管理金汉故以治仪正珠兰㤗管理珠兰泰升任以云骑尉周缵烈管理第三参领第八佐领系康熙四十五年编设初以和硕额驸孙承运管理孙承运故以其子五福管理五福故以其子惟精管理
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德五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周天玉管理周天玉升任镇江固山大〈汉文称协领〉以们得孙管理们得孙故以其子王进贤管理王进贤縁事革退以三等伯福大立管理福大立縁事革退以参领蔡永文管理蔡永文升任正定总兵官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赵瑛管理赵瑛革职以一等男保徳管理保德告休以三等轻车都尉曺廷钥管理曺廷钥故以印务参领秦廷玉管理秦廷玉升任以治仪正宝宽管理第四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二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徐大正管理徐大正故以其弟徐大贵管理徐大贵升任宝庆梅勒章京以其兄之子徐治通管理徐治通升任福建梅勒章京以其弟徐治都管理徐治都升任天津总兵官以徐治通之子徐永昌管理徐永昌縁事革退以徐治都之子徐永㤗管理徐永㤗故以其子一等阿达哈哈番徐廷勲管理徐廷勲故以其子徐世武管理徐世武故以其子徐本德管理
第四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分得拨什库董廷伯管理董廷伯驻防湖广以窦有徳管理窦有徳调管绰和纳佐领以拜音达礼管理拜音达礼因病革退以董廷伯弟之子董常国管理董常国因系进士出身改授知县以其兄董振国管理董振国升任瓜州总兵官以其兄董安国管理董安国故以其弟董昌国管理董昌国故仍以其兄董振国管理董振国故以其兄之子董恒祚管理董恒祚故以其兄之子董成勲管理董成勲縁事革退以其弟董成谟管理董成谟因病告退以其子董淳管理董淳故以其子多隆武管理
第四参领第四佐领系康熙十八年将定南王孔有徳所属官兵编为佐领初以投诚游击孙以俭管理孙以俭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番陈嘉䇿管理陈嘉䇿年老辞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董继勲管理董继勲縁事革退以都统祖秉衡管理祖秉衡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番马士进管理马士进故以步军校秦灏管理秦灏故以轻车都尉夏䕃管理夏䕃升任以治仪正孙珽管理孙珽革职以副参领鲁廷源管理鲁廷源故以内阁侍读石兴阿管理石兴阿故以一等轻车都尉金培徳管理第四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分得拨什库陈伯通管理陈伯通因病辞退以其子陈养忠管理陈养忠升任镇江驻防固山大以其子陈嘉善管理陈嘉善年老辞退以其子陈正义管理陈正义縁事革退以其子陈普管理陈普縁事降调以其弟陈晋管理陈晋縁事革退以其子陈文儒管理
第四参领第六佐领系康熙八年编设初以周文圣管理周文圣从征陜西病故以慕义公孙征灏管理孙征灏故以其子孙宏相管理孙宏相故以其弟孙宏林管理孙宏林故以孙宏相之子一等阿达哈哈番孙爟管理孙爟故以其堂弟孙照管理孙照革职以治仪正董溁管理董溁升任以三等侍卫惟精管理续以步军校于文炳管理〈谨案此佐领原系孙可望子孙世职乾隆三十六年奉〉
〈旨孙可望子孙世职嗣后不必承袭将此作为公中佐领〉
第四参领第七佐领系康熙八年编设初以武举孙征澍管理孙徴澍故以其子武进士孙宏本管理孙宏本升任广西游击以慕义公孙徴灏之子孙恒旃管理孙恒旃革职以其族孙孙天培管理孙天培故以参领胡良管理胡良故以参领海常管理海常升任参将以内阁侍读徐秉箎管理〈谨案此佐领亦系孙可望子孙世职乾隆三十六年奉〉
〈旨孙可望子孙嗣后不必承袭将此作为公中佐领〉
第四参领第八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将平南王尚可喜所属官兵编为佐领初以投诚四品官孙承烈管理孙承烈故以其子孙孝衍管理孙孝衍縁事革退以骁骑校康修龄管理康修龄故以参领徐世爵管理徐世爵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郭度管理郭度故以刑部郎中朱霖管理朱霖升任以印务章京蔡宝麟管理续以二等轻车都尉线堪管理线堪故以治仪正夏钧管理夏钧革职以治仪正额勒登布管理
第五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三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千总裴有学管理裴有学因病辞退以其弟裴有声管理裴有声故以御史王光裕管理王光裕升任河道总督以其子荫生王景尧管理王景尧升任福建驻防协领以裴有学之子笔帖式裴振徳管理裴振徳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张朝相管理张朝相故以三等伯郑修典管理郑修典故以二等阿达哈哈番刘汉杰管理刘汉杰因病辞退以续顺公沈铎管理续以骑都尉董继勲管理董继勲告病以续顺公沈广文管理续以印务章京黄徳厚管理黄徳厚升任以三等轻车都尉祖诚德管理
第五参领第二佐领系康熙二十四年将随续顺公沈熊昭进京之兵丁编为佐领初以防御张国柱管理张国柱年老辞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副参领徐宗文管理徐宗文縁事革退以刑部郎中礼山管理礼山升任㤗通道以一等阿达哈哈番宜成祚管理宜成祚故以印务章京周宗文管理周宗文降调以印务章京纳思图管理
第五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都司郑蛟麟管理郑蛟麟升任四川提督以其孙郑延禧管理郑延禧縁事革退以兵部郎中赵之鹍管理赵之鹍故以内阁学士吴兴祖管理吴兴祖故以兵部郎中夏赞元管理夏赞元故以阿思哈尼哈番夏増管理夏増故以二等阿达哈哈番夏调元管理夏调元縁事革退以都统石文焻管理石文焻因病辞退以骁骑校黄灿管理黄灿縁事革退以步军校徐芳管理徐芳故以一等轻车都尉金忠管理金忠告退以一等男色克精额管理色克精额升任以工部郎中李治管理李治故以云麾使夏钧管理续以三等侍卫杨长龄管理
第五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投诚把总夏景梅管理夏景梅升任杭州梅勒章京以二等阿达哈哈畨蔡国登管理蔡国登升任镇江驻防参领以夏景梅之弟夏景和管理夏景和故以二等精奇尼哈番夏普管理夏普年老辞退以一等阿达哈哈番夏益管理夏益故以二等阿达哈哈番夏长瀛管理夏长瀛縁事革退以三等精奇尼哈番夏冕管理夏冕因病停俸以其族侄夏良智管理夏良智故以云麾使夏钧管理夏钧升任游击以整仪尉夏钟管理
第五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投诚锦州都司李天辅管理李天辅因病辞退以其子李先祚管理李先祚故以其子李长青管理李长青故以其子李维纲管理李维纲縁事革退以其兄李维新管理李维新故以其子李世芳管理李世芳縁事革退以其叔父李维岳管理李维岳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孙李宏谟管理李宏谟縁事革退以其叔李世贵管理李世贵故以其族侄孙李涛管理李涛縁事革退以其弟李浩管理李浩故以其子双庆管理
第五参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三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周维屏管理周维屏縁事革退以分得拨什库王栋管理王栋故以其子王嗣德管理王嗣德驻防镇江以其兄之子王安邦管理王安邦故以其子王玮管理王玮故以其兄王璧管理王璧縁事革退以其弟之子王梦麟管理王梦麟縁事革退以其弟王梦熊管理王梦熊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番邵瞻奭管理邵瞻奭升任杭州驻防协领以侍读学士梁士征管理梁士征故以步军校刘汉玺管理刘汉玺故以永泰管理永泰故以王栋之四世孙王铭管理王铭因病告退以其子王继忠管理
〈谨案此原系无根源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王姓族中承袭佐领〉
第五参领第七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广宁生员郭肇基管理郭肇基升任广西巡抚以其子郭拱宸管理郭拱宸升任福建驻防参领以员外郎金光祖管理金光祖升任福建布政使以侍卫马元龙管理马元龙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郭拱宸之子郭永㤗管理郭永泰年老辞退以阿思哈尼哈番崔希尧管理崔希尧故以郭永㤗之子郭汝樾管理郭汝樾故以其子郭熙元管理郭熙元故以郭玺管理郭玺縁事革退以其叔之子郭墀管理郭墀故以其子郭士铮管理
第五参领第八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将广东进京之兵丁编为佐领初以督捕侍郎王国昌管理王国昌升任山东巡抚以二等阿思哈尼哈畨金镇管理金镇故以二等精奇尼哈番夏襄元管理夏襄元故以拖沙喇哈番龚祖培管理龚祖培降调以步军校李定芳管理李定芳故以二等侍卫三泰管理三㤗阵亡以印务章京梁彬管理梁彬告休以一等男加一云骑尉庆麟管理庆麟出差以副参领黄士端管理
以上正白旗汉军参领所属原管佐领四员世管佐领十三员公中佐领十六员由原管改公中佐领二员由无根源改族袭佐领三员改互管佐领一员改公中佐领一员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四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五
旗分志二十五
八旗佐领二十五〈正红旗汉军佐领〉
正红旗汉军佐领
正红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六第三参领下佐领六第四参领下佐领五第五参领下佐领五
第一参领第一佐领系顺治元年将定南王孔有徳所属人丁编为牛录初隶正黄旗以闵天俊管理闵天俊故以其子闵宏宗管理闵宏宗故以其子闵士瑾管理闵士瑾縁事革退以其弟闵士璋管理闵士璋故以其弟闵士瑞管理闵士瑞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闵承烈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领始拨隶本旗闵承烈縁事革退以其族兄闵文辉管理闵文辉年老休致以其子闵良弼管理闵良弼故以其子闵获春管理闵获春故以其侄闵师贤管理
第一参领第二佐领系顺治二年将随左梦庚投诚人员编为牛录初以投诚参将孟希舜管理孟希舜因病觧任以其子孟名世管理孟名世升任副都统因病辞退以其子们得礼管理们得礼縁事革退以其弟伊拉齐管理伊拉齐縁事革退以们得礼之子孟以维管理孟以维縁事革退以副参领程𫓶管理程𫓶故以姜国用管理姜国用调用以骁骑校陈志纲管理陈志纲故以云麾使王林管理王林补放参将以步军副尉杨绎管理杨绎故以步军校刘文镐管理
〈谨案此本系世管佐领乾隆三年孟以维縁事治罪遵雍正三年〉
〈上谕作为公中佐领再们得礼旗册作孟纬祖〉
第一𠫵领第三佐领原系在
盛京编设初以固山额真后改固山案班〈汉文称都统〉吴守进兼管吴守进升任汉中将军以其长子吴国柄管理吴国柄故以其弟吴国正管理吴国正升任汉中梅勒章京以郎中杨茂椿管理续以吴国极管理吴国极故以其长孙吴如译管理吴如译升任直隶抚标右营游击以其叔父一等阿达哈哈番吴锳管理吴锳故以其兄之子吴如讷管理吴如讷因甄别革退以其弟一等阿达哈哈番吴如让管理吴如让降调以其侄天保管理
第一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孙徳盛管理孙徳盛升任西安梅勒章京以分得拨什库寇四管理寇四升任镇江驻防协领以孙徳盛之子孙世俊管理孙世俊故以其弟孙世宏管理孙世宏縁事革退以其兄孙元吉管理孙元吉故以其弟孙元士管理孙元士縁事降调以其兄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孙绍祥管理孙绍祥故以其子孙宝鸣管理孙宝鸣故以其族弟孙宝岐管理
第一参领原第五佐领系雍正十一年将内务府壮丁一百二十九名自郑安康刘显两佐领下撤出编为一整佐领以副参领王国琏管理王国琏縁事革退以𠫵领王正管理王正縁事革退以刘文炳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由内务府拨出另记档案人丁乾隆三十一年遵〉
〈旨另记档案养子开户人等出旗为民将此佐领裁汰〉
第一参领第五佐领原系四参领下第六佐领系顺治三年编设之牛录初以随左梦庚投诚都司刘国辅管理刘国辅从征湖广阵亡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杜有才管理杜有才驻防福建以拜他喇布勒哈畨王应时管理王应时年老辞退仍以杜有才管理杜有才故以督捕司郎中邹应仕管理邹应仕縁事革退以二等阿思哈尼哈畨李斓管理李斓故以其子李永陞管理李永陞縁事革退以参领李永年管理李永年縁事革退以副参领李永安管理李永安縁事革退以户部员外郎刘宏祖管理刘宏祖縁事革退以广宁门城门尉杨国相管理杨国相因年老告退以二等男李时敏管理李时敏縁事革退以銮仪卫治仪正刘淇管理刘淇故以印务𠫵领郑馥管理
第一参领第六佐领原系驻防广东佐领初以金有才管理康熙二十二年进京分隶正黄旗以御史于三贤管理于三贤升任云南布政使以其子于起凤管理于起凤因病革退以三等侍卫金纪祖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领拨隶本旗以参领刘徳滋管理刘徳滋縁事革退以骁骑校于来凤管理于来凤因病告退以步军校郑秉训管理郑秉训故以治仪正邱兆崐管理邱兆崐故以步军校罗彦章管理罗彦章故以内阁侍读盛徳昌管理盛徳昌升任湖北徳安府知府以参领温瑢管理第二参领第一佐领原系驻防广东佐领初以马称骥管理康熙二十二年进京分隶正黄旗以副都统张俊兼管张俊故以拖沙喇哈畨于良辅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领拨隶本旗以副参领毋兆瑛管理毋兆瑛故以副参领于宗文管理于宗文縁事革退以三等侍卫王浡管理王浡陞授都司以二等男李承纶管理李承纶因事降调以副参领姜国程管理姜国程故以吉林佐领朱诗管理朱诗故以印务章京李净私管理李净私故以云麾使王模管理
第二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甲喇章京冯文运管理冯文运故以刑部郎中王锡宇管理王锡宇年老辞退以骁骑校寗完直管理寗完直故以其子监生寗思贤管理寗思贤故以其兄候补参议道寗思圣管理寗思圣故以其子寗辅佐管理寗辅佐縁事革退以通政司左参议张国栋管理张国栋休致以步军副尉傅暄管理傅暄故以印务章京骁骑校张定邦管理张定邦故以步军校马国玺管理马国玺故以步军校王怀亮管理王怀亮故以云骑尉张维刚管理第二参领第三佐领系在
盛京编设初以王一屏管理续以投诚榆林副将王世选管理王世选年老革退以分得拨什库王有报管理王有报年老辞退以王世选之子王之弼管理王之弼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王毓瑞管理王毓瑞升任陜西榆林游击以其兄之子三等伯王𬬩管理王𬬩升任镇江将军以其伯父之子五品官王銂管理王銂故以王世选之元孙王涛管理王涛縁事革退以王一屏之元孙福山管理福山降级调用以王灏管理
〈谨案雍正七年经王大臣议奏此佐领因何编立之处无案可稽初次王一屏管理二次始以王𬬩之曽祖王世选接管三次又系本佐领下骁骑校王有报接管虽系同姓俱非一族此佐领亦非伊等带来之人拟改为公中佐领奉旨亦令照镶红旗纪大礼之例作为世管随经拣选王𬬩之子弟补放王銂乾隆十三年王銂缺出本旗复拣选王世选子孙引〉
〈见奉旨王銂所出佐领缺该旗何故止选王世选子孙不选王一屏等子孙皇考谕旨止谓不可作公中并未令作王世选之世管佐领也今该旗不算王一屏王有报子孙皆王大臣袒拨王𬬩故如此办理著此三家如何得分之处另行定拟旋议令三姓互管奉旨此佐领作为王一屏王世选二家轮管佐领王有报止管过一次不必算入〉
第二参领原第四佐领系雍正九年因各旗佐领多寡不同奉
旨上三旗定设四十佐领下五旗定设三十佐领縁本旗少一佐领将内务府壮丁拨出编为一整佐领初以副参领李承恩管理李承恩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户部郎中王兆龙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系由内务府拨出另记档案之人乾隆二十一年遵〉
〈旨另记档案养子开户人等出旗为民将此佐领裁汰〉
第二参领第四佐领原系五参领下第六佐领系崇徳八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分得拨什库林夀管
理林夀故以分得拨什库郎赛管理郎赛升任福建将军以拜他喇布勒哈畨王国兆管理王国兆升任福建梅勒章京以分得拨什库教承庆管理教承庆年老辞退以其子刑部员外郎教化新管理教化新升任陕西粮道仍以都统王国兆管理王国兆故以督捕司员外郎王有容管理王有容故以拖沙喇哈畨王永吉管理王永吉因病辞退以御史张世爵管理张世爵调管别佐领以步军校锺世臣管理锺世臣升任山东总兵官以其子锺沛管理锺沛縁事革退以骁骑校宋学礼管理宋学礼縁事降调以参领张士宏管理张士宏縁事革退以骁骑校程𫓶管理程𫓶縁事降调以步军校董珠管理董珠因年老告退以骁骑校程国鼐管理程国鼐因年老告退以銮仪卫冠军使王集管理王集升任副将以骁骑校兼印务章京鲁成烈管理
第二参领第五佐领原系在
盛京编设初以投诚人李志登管理李志登因病辞退以分得拨什库李应科管理李应科故以吴国元管理吴国元升任镇江驻防参领以其兄之子监生吴熙管理吴熙故以其弟拜他喇布勒哈畨吴隽管理吴隽縁事革退以阿思哈尼哈畨刘振管理刘振故以火噐营协领王廷谏管理王廷諌故以阿思哈尼哈畨刘绍宏管理刘绍宏故以御史金应璧管理金应璧升任奉天府尹以阿达哈哈畨吴如𬤝管理吴如𬤝军政革退以骁骑校陈永新管理陈永新故以御史刘永泰管理刘永泰故以副都统朱伦瀚管理朱伦瀚故以副参领于宗孔管理于宗孔年老告退以印务章京臧士谦管理
〈谨案此佐领系崇徳七年李志登自大凌河翟家堡率壮丁百二十馀人来归时编立吴国元旗册作吴国耀〉
第二参领第六佐领系天聪九年编设之牛录初以甲喇章京王国光管理王国光升任广东广西总督以其族弟之子荫生王永清管理王永清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王国光族弟刑部员外郎王国栋管理王国栋升任固原总兵官以其族孙兵部员外郎王宏任管理王宏任縁事革退以王国光族弟之子王永成管理王永成因病辞退以王国光之孙王宏管理王宏升任广东督标中军副将以其子王持贤管理王持贤故以其子王承祖管理王承祖故以其叔父王持枢管理王持枢更名书宝书宝故以其子徳克精额管理
〈谨案王国光本完颜氏天命四年投诚乾隆九年遵〉
〈旨查明系金朝后裔十八年令王国光裔孙王持枢随祭金陵旋奉旨将王持枢一族抬入正红旗满洲又旗册王宏任作王兴任〉
第三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半个牛录初以大凌河都司朱成伯管理朱成伯故以礼部侍郎王国雄管理王国䧺故以参领王永庆管理康熙二十二年将此佐领定为整佐领王永庆故以吏部员外郎陈秉政管理陈秉政故以三等阿逹哈哈畨门应凤管理门应凤故以一等阿达哈哈畨加一拖沙喇哈畨副参领王兴武管理王兴武故以二等轻车都尉吴玠管理吴玠故以参领鲁正宗管理鲁正宗故以冠军使赵宗灏管理赵宗灏升任参将以参领王法管理王法故以参领白国禄管理
第三参领第二佐领系天聪九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察哈尔千总姜一魁管理姜一魁故以其弟姜一鹏管理姜一鹏縁事革退以姜一魁之子姜遇时管理姜遇时升任镇江驻防参领以其弟姜运时管理姜运时故以其族弟监生姜进时管理姜进时从征病故以其兄姜逢时管理姜逢时因病辞退以其子姜永锡管理姜永锡故以其族弟姜永夀管理姜永夀縁事革退以姜一魁之二世孙姜徳成管理姜徳成升任易州副将以其子姜世淑管理姜世淑故以其族叔姜广毅管理姜广毅因病告退以其子姜维垣管理姜维垣因病告退以其弟姜维墀管理
〈谨案旗册姜永夀作永宁姜徳成系姜一魁之三世孙〉
第三参领第三佐领系驻防福建佐领康熙二十二年进京分隶镶蓝旗以刘一豹管理刘一豹故以三等䕶卫萨克新管理萨克新故以三等䕶卫迈图管理康熙四十六年将此佐领拨隶正黄旗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畨姜云庆管理姜云庆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加一拖沙喇哈畨李䋲武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领始拨隶本旗以工部郎中傅逵管理傅逵升任云南顺庆府知府以步军校王世芳管理王世芳故以工部郎中王宗灿管理王宗灿升任杭州副都统以銮仪卫治仪正王钫管理王钫故以二等子王条管理王条故以二等轻车都尉吴文芳管理吴文芳因病告退以銮仪卫治仪正王炎管理王炎故以步军协尉边从礼管理第三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刘𣷉英管理刘𣷉英故以其子二等阿达哈哈畨刘秉钧管理刘秉钧升任山东登州总兵官以其弟刑部郎中兼参领刘秉忠管理刘秉忠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二等阿达哈哈畨刘思仪管理刘思仪故以其弟拜他喇布勒哈畨刘思伟管理刘思伟縁事革退以其弟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刘玉荣管理刘玉荣縁事革退以其叔父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刘管理刘縁事革退以其子刘文敏管理
〈谨案实录天命八年正静堡副将刘世勲同四十馀城堡官员各率属民归诚授为阿思哈尼哈畨将三子刘涵英承袭縁事革退后因攻前屯卫中后所等处冇功于崇徳七年授为佐领〉
第三参领第五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将驻防广东兵丁编为佐领初隶正黄旗以一等阿思哈尼哈畨连登云管理连登云故以都统周卜世管理周卜世年老辞退以拜唐阿周兆祥管理周兆祥縁事革退以副都统黄秉越管理黄秉越升任福建将军以拖沙喇哈畨杨滋芸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领始拨隶本旗以拜他喇布勒哈畨董承芬管理董承芬故以副参领寇端管理寇端缘事革退以印务章京祝永瑀管理祝永瑀故以轻车都尉张得位管理张得位升任守备以参领魏斌管理魏斌休致以印务章京罗继谨管理
第三参领第六佐领系康熙十四年将制造库匠役编为佐领初以匠役头目荣显祚管理荣显祚升任湖南𠫵将以其弟荣昌祚管理荣昌祚故仍以其兄荣显祚管理荣显祚故以其子荣廷芳管理荣廷芳縁事革退以其叔父城门尉荣世祚管理荣世祚故以荣廷芳之子荣建勲管理荣建勲縁事降调以其兄荣徳宏管理荣徳宏故以荣锡榖管理荣锡榖故以其子荣淳管理荣淳故以其族弟荣渼管理
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大凌河都司王尚智管理王尚智升任汉中府驻防甲喇章京以拜他喇布勒哈畨佟辅圣管理佟辅圣升任山东胶州总兵官以其子佟国铨管理佟国铨故以其子佟士钰管理佟士钰故以其弟佟士铎管理佟士铎縁事革退以副参领朱伦漪管理朱伦漪縁事革退以二等子副都统王淳管理王淳故以云骑尉全明管理全明縁事革退以印务章京曺世丰管理曺世丰縁事革退以副都统李承纶管理
〈谨案雍正六年佟士铎革退后本旗奏准此佐领原应王佟两姓轮管但王尚智早已绝嗣佟士铎之子又系有罪之人例不准袭改为公中佐领〉
第四参领第二佐领系顺治八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张八十管理张八十升任总兵官以其子张世勲管理张世勲故以其子张廷辅管理张廷辅从征福建海澄县阵亡以其子张昺管理张昺縁事革退以其叔祖户部左侍郎张世爵管理张世爵故以其子张廷枚管理张廷枚升任福建兴泉道以其子张星管理张星縁事革退以张昺之子张儒忠管理张儒忠縁事革退以其弟张儒正管理张儒正故以其子张持管理
第四参领第三佐领系天聪八年将白土厂人丁编为牛录初以臧国祚管理臧国祚仕至工部右侍郎縁事革退以其子臧延翰管理臧延翰故以其子臧光祖管理臧光祖故以其叔父臧延凤管理臧延凤仕至都统病故以其子臧亮祖管理臧亮祖升任𠫵领因病辞退以其子举人臧应聘管理臧应聘故以其子臧士霖管理臧士霖故以其子臧振玉管理
第四参领第四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将驻防广东兵丁编为佐领初隶正黄旗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杨长春管理杨长春故以苏格管理续以刑部郎中王敏政管理王敏政升任福建兴泉道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畨张纬管理张纬升任镇江驻防参领以其子生员张本治管理张本治故以拖沙喇哈畨王荣祖管理雍正六年此佐领始拨隶本旗以𠫵领陈思圣管理陈思圣縁事革退以兵部郎中黄宗治管理黄宗治因病休致以户部郎中杨晏管理杨晏故以步军校吴瑄管理吴瑄縁事革退以銮仪卫治仪正王世杰管理王世杰升任游击以骑都尉张维祺管理张维祺縁事革退以銮仪卫云麾使王彚管理王彚升任参将以三等轻车都尉张得佲管理张得佲縁事革退以印务章京王汲管理
第四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分得拨什库汪成功管理汪成功从征病故以其弟汪成海管理汪成海升任镇江防御以其兄之子汪世臣管理汪世臣升任广东防御以其族兄汪世举管理汪世举故以汪成功之孙汪𬭎管理汪𬭎縁事革退以其弟汪铨管理续仍以汪𬭎管理汪𬭎升任广东总兵官以其子汪涵管理汪涵故以其子汪枚管理汪枚缘事革退以其弟汪松管理汪松縁事革退以其叔父汪濬管理汪濬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孙汪照管理
〈谨案此下原有第六佐领今移作头𠫵领第五佐领〉
第五参领第一佐领原系郑克塽于康熙二十二年自广东台湾投诚三十二年编设一佐领分隶正黄旗以公品级郑克塽之弟四品官郑克𡒊管理郑克峃縁事革退以郑克塽管理郑克塽故以其子郑安福管理郑安福縁事革退以郑克塽弟之子郑安徳管理雍正四年始将此佐领拨隶本旗六年因此佐领内壮丁甚少改为半个佐领郑安徳縁事降调以郑克塽之子郑安康管理又康熙二十二年刘国轩自台湾投诚编设一佐领分隶镶黄旗以刘国轩长子刘徳任管理刘徳任故以其弟刘徳仁管理刘徳仁故以其弟刘徳杰管理刘徳杰升任陜西游击以刘徳仁之子刘显管理雍正六年因此佐领内壮丁甚少改为半个佐领九年此佐领亦拨隶本旗刘显縁事革退十年八旗会议郑安康刘显俱系半个佐领请归并为一整佐领以郑安康管理郑安康故以其子郑咸吉管理
〈谨案郑克塽曽因养赡不敷恳请另编一佐领以伊亲弟郑克塙管理后并入郑安福佐领下又雍正九年议奏郑刘两姓佐领人丁俱不足额均作为半个勲旧佐领十年刘显革退后并为两姓轮管佐领乾隆三十五年刘显病故无子亦无应袭之人仍作为半个勲旧佐领〉
第五参领第二佐领初编设时以梅勒章京葛朝忠管理葛朝忠故以夏廷瑞管理夏廷瑞升任福建驻防参领以阿尔泰管理阿尔泰升任总兵官以其子刘绍烈管理刘绍烈从征浙江处州阵亡以其弟刘绍熊管理刘绍熊升任西安驻防参领以其弟刘绍熙管理刘绍熙因病辞退以刘绍熊之子刘功管理刘功縁事革退以骁骑校刘坦管理刘坦故以其子刘承铸管理
〈谨案阿尔泰系郎在之子郎在于崇徳七年原管过顺承郡王属下佐领后拨隶贝勒都蓝原管佐领未曽带去值此佐领夏廷瑞缺出令郎在之子阿尔泰管理雍正三年定为郎在世管佐领〉第五参领第三佐领系顺治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投诚副将夏五岳管理夏五岳縁事革退以三等阿达哈哈番韩孟枝管理韩孟枝升任长沙副将以拖沙喇哈番李芳管理李芳縁事革退以韩孟枝之子韩敏管理韩敏从征病故以其子韩宗宝管理韩宗宝故以其子韩锦管理韩锦故以其子韩世滋管理韩世滋故以三等阿达哈哈番鲍锺管理鲍锺升任西安驻防协领以骁骑校许维臣管理许维臣縁事革退以銮仪卫治仪正陈广徳管理陈广徳故以户部员外郎王淳管理王淳升任知府以兵部员外郎鲁成龙管理鲁成龙升任霸昌道以步军尉刘廷弼管理刘廷弼故以治仪正刘文锦管理刘文锦故以云麾使刘淳管理刘淳縁事革退以骁骑校王兴邦管理王兴邦因病休致以骁骑校张文翰管理
第五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之牛录初以世职阿达哈哈番吴士俊管理吴士俊仕至左副都御史兼梅勒章京因病辞退以其子吴延祚管理吴延祚承袭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兼管参领以其弟吴延庆管理吴延庆因病辞退以其子吴见龙管理吴见龙故以其弟吴成龙管理吴成龙升任广东副都统以其子三等侍卫吴琨管理吴琨縁事革退以其族兄吴珣管理吴珣縁事降调以其族弟一等阿达哈哈番吴璘管理吴璘故以吴文炳管理吴文炳故以其子吴讷玺管理第五参领第五佐领原系定南王孔有徳所属佐领初以陈述林管理康熙二十二年进京分隶正黄旗陈述林故以二等阿达哈哈番李灿英管理李灿英故以骁骑校黄象端管理黄象端縁事降调雍正四年此佐领始拨隶本旗以三等阿达哈哈番张永忠管理张永忠故以骁骑校门珏管理门珏故以二等轻车都尉吴瑾管理吴瑾故以副参领王宗灿管理王宗灿故以参领杨锐管理杨锐故以步军校李宗仁管理
〈谨案此下原有第六佐领今移作二参领下第四佐领〉
以上正红旗汉军参领所属佐领原有三十缺乾隆三十一年将由内务府拨出另记档案人等之二佐领裁去又五参领下第一佐领改为半个佐领又世管改公中佐领一员世管改轮管佐领一员现在世管佐领十二员半个勲旧佐领一员轮管佐领一员公中佐领十四员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六
旗分志二十六
八旗佐领二十六〈镶白旗汉军佐领〉
镶白旗汉军佐领
镶白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六第三参领下佐领六第四参领下佐领六第五参领下佐领六
第一参领第一佐领系顺治三年将随左梦庚投诚人员编为牛彔〈汉文称佐领〉初以投诚游击安文信管理安文信年老辞退以其孙八品官安有勲管理安有勲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汉文称骑都尉〉又一拖沙喇哈畨〈汉文称云骑尉〉安华管理安华升任广东副都统以其子安致中管理安致中升任福建驻防协领以其弟安致和管理安致和缘事革退以参领王毅管理
〈谨案此原系世管佐领乾隆二十六年安致和縁事革退作为公中佐领〉
第一𠫵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姚时雍管理姚时雍故以马一豹管理马一豹驻防福建以姚世勲管理姚世勲縁事革退以姚正宗管理姚正宗縁事革退以祖大乐兄子祖泽远之孙阿达哈哈畨〈汉文称轻车都尉〉苏巴里管理苏巴里升任广东参将以其族叔祖良筹管理祖良筹縁事革退以其族兄之子祖应祥管理祖应祥縁事革退以祖尚徳管理祖尚徳革职以孝顺阿管理孝顺阿故以广泰管理
〈谨案乾隆二年祖尚徳员缺应袭之人年俱幼小奉旨世管佐领非世职可比若将伊等补放不能办事仍〉
〈须另著人署理今谱内苏巴里祖尚志现俱管理佐领此佐领即著祖尚志署理俟伊等长成再行补放又奉谕旨嗣后福珠里佐领并世管佐领缺出仍照前将应〉
〈袭之人即行带领引见补放若补授之人年纪㓜小即将伊族中管佐领之人署理如无管佐领之员准伊族中应袭之员署理如无应署之员再行拣异姓人员代管其承袭之人照例给与半俸俟其长成能办事时具奏将佐领事务移交管理〉
第一𠫵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祖泽远管理祖泽远升任杭州梅勒章京〈汉文称副都统〉以汪腾高管理汪腾高从征阵亡仍以祖泽远管理祖泽远升任江南提督以分得拨什库〈汉文称骁骑校〉马成功管理续仍以祖泽远管理祖泽远年老辞退以其子祖良臣管理祖良臣縁事革退以其族伯副都统祖植春管理祖植春年老辞退仍以火器营协领祖良臣管理祖良臣年老辞退以其子苏巴里管理苏巴里升任黑龙江参领以参领萧国用署理萧国用升任杭州驻防协领以参领祖良筹署理续因苏巴里升任正黄旗汉军副都统此佐领仍以苏巴里管理苏巴里因年老告休以祖学圣管理祖学圣縁事获罪以祖尚徳管理祖尚徳縁事革退以高瑞管理
〈谨案此佐领于乾隆二十九年作为公中佐领〉
第一𠫵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守偹卢登科管理卢登科故以其子卢光祖管理卢光祖故以其弟卢祖管理卢祖年老辞退以其兄之子卢起隆管理卢起隆故以其弟之子官保管理官保外用河南候补道以其兄卢世昌管理卢世昌縁事革退以其弟卢世焕管理卢世焕参革以其子明喜管理
第一参领第五佐领系康熙十二年将台上汉人编为佐领初以拨什库〈汉文称领催〉李进忠管理李进忠故以李天禄管理李天禄故以其子李衡管理李衡故以其子李朝栋管理李朝栋故以其子李炳管理李炳故以李烍管理
第一参领第六佐领系顺治三年将随左梦庚投诚人员编为牛录初以投诚人秦举管理秦举升任广东驻防参领以其弟秦斌管理秦斌从征病故以其子秦国卿管理秦国卿故以其子秦世禄管理秦世禄故以其弟秦世祥管理秦世祥故以其弟秦世祺管理秦世祺故以其侄秦璜管理秦璜升任广州将军縁事革职获罪以骑都尉加一云骑尉高全錧管理
〈谨案此佐领袭至秦璜縁事治罪乾隆三十七年作为公中佐领〉
第二𠫵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王国明管理王国明驻防杭州以张登云管理张登云从征山西阵亡以王国明之弟王国亮管理王国亮驻防镇江以其弟王国登管理王国登年老辞退以王国亮之子王衡管理王衡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其子王殿元管理王殿元故以其子王之锦管理王之锦縁事革退以其族叔王殿臣管理王殿臣革职以王之锐管理王之锐故以王焜管理王焜故以王一麟管理
第二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刘志友管理刘志友年老辞退以其子刑部贠外郎刘景荣管理刘景荣升任河南道以其弟刘景材管理刘景材从征江西病故以其兄刘景梁管理刘景梁升任参领病故以其子三等侍卫常有管理常有陞授一等䕶卫縁事革退佐领以其兄之子刘永炳管理刘永炳升任以刘垲管理刘垲故以刘廷筠管理
第二参领第三佐领系顺治三年编设初隶正白旗以半个前程孔永吉管理孔永吉驻防福建以萧养元管理续以董正国管理续以孔永吉之子孔兴隆管理康熙九年此佐领始拨隶本旗孔兴隆故以其子孔毓彦管理孔毓彦因病辞退以其子孔𫝊斌管理孔传斌故以其弟孔传志管理孔传志告病以其侄孔继梁管理孔继梁故以其子孔广福管理孔广福故以其子孔昭国管理第二参领第四佐领系康熙十二年编设初以本旗满洲前锋陈世龙管理陈世龙年老辞退以其子笔帖式雅尔泰管理雅尔泰因病辞退以其子陈治安管理陈治安故以陈鉴勲管理陈鉴勲革职以陈良管理陈良故以陈文敬管理陈文敬革职以其弟陈文玉管理
第二𠫵领第五佐领系顺治三年编设初隶正白旗以游击刘定邦管理刘定邦故以郑启君管理郑启君故以石文焕管理石文焕故以绰尔满管理绰尔满縁事革退以郑朝兴管理郑朝兴从征阵亡以郑宗磐管理郑宗磐故以郑汝霖管理郑汝霖故雍正四年此佐领拨隶本旗以拖沙喇哈番汪宏毅管理汪宏毅縁事革退以副参领韩延纪管理韩延纪故以改用旗员之郎中白映槐管理白映槐故以金秉恭管理金秉恭故以马聫辉管理马聫辉故以李致和管理李致和升任知府以崔浩管理
第二参领第六佐领系顺治三年编设初隶正白旗以刘泽永管理刘泽永选用侍卫以张世勲管理续以张世勲之子张佐管理续以阿达哈哈番韩永杰管理韩永杰升任参将以其子韩策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领拨隶本旗韩策縁事革退以阿达哈哈畨宣智仁管理续以何永垲管理何永垲告病以朱太徳管理朱太徳升任都司以白烜管理白烜升任知府以孙猛管理孙猛升任参将以王进泰管理王进泰升任提督以周景奇管理第三𠫵领第一佐领原系在
盛京编设初以王廷楦管理王廷楦縁事革退以尚好仁管理尚好仁升任总兵官以分得拨什库姚光显管理姚光显驻防福建以尚好仁之弟尚好礼管理尚好礼年老辞退以尚好仁之子尚可教管礼续以尚可教之族弟尚可辅管理尚可辅縁事革退以尚好仁之孙尚承恩管理尚承恩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尚廷栋管理尚廷栋故以其子尚永福管理
第三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尚好仁管理续以大凌河守偹李定邦管理李定邦年老辞退以其子李希庚管理李希庚驻防广东以其弟李希靖管理李希靖故以其兄之子李国纲管理李国纲故以李溥管理李溥故以伊昌阿管理
第三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大凌河守偹萧永祚管理萧永祚故以分得拨什库佟世官管理佟世官故以其子佟友仁管理佟友仁驻防福建以阿达哈哈畨董正国管理董正国调任正白旗以萧养元管理萧养元故以员外郎萧永藻管理萧永藻升任广东巡抚以步军校冯国隆管理冯国隆故以兵部右侍郎萧永藻管理萧永藻縂理
三陵事务以其子萧汉英管理萧汉英故以安定国管理安定国故以马世勲管理马世勲故以郑明伦管理
第三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梅勒章京裴国正管理裴国正故以裴文选管理裴文选故以宜思孝管理宜思孝承袭世职以何世荣管理何世荣从征海澄县阵亡以何治民管理何治民故以何汝民管理何汝民縁事革退以何宏民管理何宏民縁事革退仍以何汝民管理何汝民故以王进泰管理王进泰升任以张国柱管理张国柱革职以雷钧管理雷钧故以王建寅管理王建寅故以周兴宗管理
第三𠫵领第五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将广西驻防兵丁编为佐领初隶正白旗以𠫵领丁永耀管理丁永耀故以郝宏勲管理郝宏勲升任参将以李宏祚管理李宏祚故以沈熊俊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领拨隶本旗以参领萧国用管理萧国用升任杭州驻防协领以刘鹤龄管理刘鹤龄升任山东知府以崔士龙管理崔士龙升任协领以张拱辰管理张拱辰告病以白炎管理
第三𠫵领第六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将广东驻防兵丁编为佐领初隶正白旗以提塘官赵宗周管理赵宗周因病辞退以其子赵洪绪管理赵洪绪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王治管理王治升任陜西副将以阿达哈哈畨韩士美管理韩士美甄别革退以副参领徐宗文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领拨隶本旗以参领张文英管理张文英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通政使左通政蒋永禄管理蒋永禄故以董自超管理董自超縁事𠫵革以董正管理董正故以高瑞管理高瑞縁事革职以王秉忠管理王秉忠故以祥宁管理
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分得拨什库董文魁管理董文魁从征阵亡以甲喇章京〈汉文称𠫵领〉郭文焕管理郭文焕故以原任福建副都统朱延禧管理朱延禧年老辞退以户部员外郎朱廷正管理朱廷正升任山东粮道以骁骑校朱廷桂管理朱廷桂升任福建驻防协领以武举金秉恭管理金秉恭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参领祖良筹管理祖良筹縁事革退以署𠫵领冯𪾢管理冯𪾢故以崔国辅管理崔国辅縁事革职以苖国讃管理苗国讃升任游撃以李永锡管理李永锡故以胡在慧管理胡在慧故以祖守忠管理第四参领第二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初以世职牛录章京崔明信管理崔明信故以蒋筌管理蒋筌驻防杭州以马天文管理马天文故以员外郎高民瞻管理高民瞻升任四川巡抚以刑部郎中崔澄管理崔澄升任江南布政使以员外郎蒋廷柱管理蒋廷柱年老辞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候补道崔澄管理崔澄升任直隶巡抚以火器营协领高世燐管理高世燐故以原任巡抚崔澄管理崔澄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崔兆琳管理崔兆琳縁事革退以副𠫵领何永垲管理何永垲调补以崔福管理崔福故以崔景恒管理〈谨案此佐领因崔兆琳縁事革职作为公中佐领乾隆三年奏准奉〉
〈旨着崔姓承袭世管佐领〉
第四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世职甲喇章京后改称阿达哈哈畨高国相管理高国相升任镇江驻防协领以张朝麟管理张朝麟故以高国正管理高国正故以李拱宸管理李拱宸故以高大名管理高大名故以高朝柱管理高朝柱縁事革退以胡世勲管理胡世勲故以萧国用管理萧国用故以袁文灿管理袁文灿升任参将以白玠管理白玠升任知府以王维宾管理王维宾𠫵革以戴邦垓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初编时以高国英管理〉
第四𠫵领第四佐领系天聪九年将常兴堡壮丁编为牛录初以高永福管理高永福故以其子高拱极管理高拱极陞授参领驻防宝庆府以分得拨什库范士孔管理续仍以高拱极管理高拱极年老辞退以其子高聫捷管理高聫捷升任杭州驻防协领以其弟高聫城管理高聫城故以高聫捷之子一等阿达哈哈番高季麟管理高季麟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高崶管理高崶縁事革退以其弟高崇管理高崇升任参领以高嵘管理
第四𠫵领第五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编设初隶正白旗以三品官线緎管理线緎故以其弟线绪管理线绪故以阿思哈尼哈畨〈汉文称男〉石显爵管理石显爵故雍正四年此佐领拨隶本旗以副参领邓廷相管理邓廷相升任副都统以孙志猷管理孙志猷故以百顺管理百顺故以常在管理常在故以奇车布管理
第四参领第六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将广东驻防兵丁编为佐领初隶镶黄旗以吏部侍郎范承勲管理范承勲升任广西巡抚以协领董元卿管理董元卿升任镇江副都统以三等精奇尼哈畨〈汉文称子〉吕云翔管理吕云翔故以原任总兵官张永祥管理张永祥縁事革退以御史艾芳曾管理艾芳曾升任奉天府尹以候补守偹杨应鸾管理杨应鸾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王昌基管理雍正九年此佐领拨隶本旗王昌基故以张世爵管理张世爵故以陈自能管理陈自能故以积善管理积善故以刘永炤管理刘永炤革职以冯世枚管理〈谨案旗册作雍正八年由镶黄旗移隶本旗〉
第五参领第一佐领系顺治五年编设初以䑓上壮丁陈万先管理陈万先升任镇江驻防参领以其子陈谟管理陈谟故以其叔父陈万国管理陈万国升任广东驻防参领以陈谟之子陈廷璋管理陈廷璋升任杭州驻防协领以其子陈纪范管理陈纪范升任陕西肃州游击以其弟陈纪正管理陈纪正縁事革退以其弟陈纪益管理陈纪益故以陈纪范之子陈时泰管理陈时泰升任西安驻防参领以其叔父陈纪勲管理陈纪勲故以陈时贤管理陈时贤告病以陈安吉管理陈安吉故以陈起管理陈起故以陈应诏管理
第五参领第二佐领系顺治二年编设初以随左梦庚投诚之参将杜忠管理杜忠故以其弟杜镕管理杜镕升任杭州驻防参领以其族兄之子杜廷枢管理杜廷枢故以参领汪永辅管理汪永辅故以杜忠之子杜涟管理杜涟因病辞退以杜廷枢之子杜正管理杜正故以杜涟之子杜国谟管理杜国谟故以韩琪管理韩琪参革以宣朝纲管理〈谨案此佐领乾隆二十一年因杜国谟病故无嗣作为公中佐领〉
第五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锦州投诚参将祖泽沛管理祖泽沛升任福建梅勒章京以其族兄之子祖植桧管理祖植桧升任西安副都统以祖泽沛之子祖良基管理祖良基年老辞退以其族孙祖尚志管理祖尚志故以祖学成管理祖学成故以祖尚新管理祖尚新故以祖学仁管理
第五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分得拨什库刘汉管理刘汉故以冯有功管理冯有功从征浙江以分得拨什库周文举管理周文举故以冯有功之子冯国相管理冯国相升任右卫副都统以其子冯毅管理冯毅升任广东提督以其子冯瀚管理冯瀚故以康景星管理康景星故以李潮管理李潮故以刘芬管理刘芬升任𠫵将以王一骅管理
第五𠫵领第五佐领系顺治三年编设初以游击马天祥管理马天祥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常国安管理常国安故以白如梅管理白如梅升任山西巡抚以其子白色纯管理白色纯升任江西巡抚以其子白为璧管理白为璧故以其兄白为采管理白为采故以阿思哈尼哈畨朱廷柱管理朱廷柱升任大名副将以副都统冯国相管理冯国相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高尚璋管理高尚璋縁事革退以监生白钰管理白钰縁事革退以原任广东游击白郁文管理白郁文革职以何永垲管理何永垲调补以宣智仁管理宣智仁革职以崔永睿管理崔永睿故以金振玉管理金振玉革职以白玠管理白玠故以印务章京董连第管理第五𠫵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隶镶黄旗以世职三等梅勒章京胡有陞管理胡有陞升任江西南赣总兵官以张必登管理张必登驻防宝庆府以分得拨什库王国昇管理续以胡有陞弟之子胡启元管理胡启元驻防镇江以其弟胡启明管理胡启明因病辞退以其子胡䋲祖管理胡䋲祖故以其子胡世勲管理雍正九年此佐领拨隶本旗胡世勲縁事革职以胡松龄管理胡松龄縁事革职以胡世隆管理
以上镶白旗汉军参领所属佐领三十员由世管改公中佐领二员现在世管佐领十四员公中佐领十六员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六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七
旗分志二十七
八旗佐领二十七〈镶红旗汉军佐领〉
镶红旗汉军佐领
镶红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六第三参领下佐领六第四参领下佐领六第五参领下佐领六
第一参领第一佐领系顺治二年将八台壮丁编为牛录初以高岱管理高岱故以其子高登科管理高登科升任总兵官以其弟高登名管理高登名年老辞退以其子高宏肇管理高宏肇升任游击以高登科之子高宏棨管理高宏棨升任西安驻防协领以其子高焕管理高焕升任参领縁事革退以刑部右侍郎王国栋管理王国栋縁事革退以刑部笔帖式祝兆龙管理祝兆龙故以三等男副参领吴文焕管理吴文焕参革以副参领曹龙标管理曹龙标故以云骑尉王正中管理王正中故以印务章京李镇管理
〈谨案此佐领雍正十年高焕治罪改为公中佐领〉
第一参领第二佐领系顺治元年编设初以户部侍郎祝世荫管理祝世荫故以其长子祝万年管理祝万年故以其弟祝万春长子祝钟灵管理祝钟灵告终养以祝万年长子祝锺秀管理祝锺秀故以其子祝兆图管理祝兆图故以祝钟灵子祝兆管理祝兆彛故以其弟祝兆书之长子祝致英管理续以祝维坤管理祝维坤故以其子祝天玺管理祝天玺革职续以其堂叔祝维震管理〈谨案旗册此佐领系天聪五年编立〉
第一参领第三佐领系顺治二年编设初以周国政管理周国政升任宁夏总兵官以其婿徐国相管理徐国相升任山东布政使以周国政子哲尔肯管理哲尔肯升任广西提督以其弟周文炳管理周文炳故以其子周承诏管理周承诏故以其子周炎管理周炎縁事革退以其叔父之子周炜管理周炜故以周福庆管理周福庆故以周福顺管理周福顺故以药王保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系顺治八年编立〉
第一参领第四佐领系顺治元年编设初隶正蓝旗以蔡永年管理蔡永年故以鞠应春管理鞠应春故以朱廷彩管理朱廷彩故以王学孟管理王学孟升任镇江苏喇章京以朱廷彩之子朱永祚管理朱永祚故以其弟朱永芳管理朱永芳升任广东驻防参领以其子朱先管理朱先因病辞退以千总王霈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领拨隶本旗王霈故以一等阿达哈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刘垣管理刘垣故以赵蒙恩管理赵蒙恩故以吴国澍管理吴国澍陞授山西都司以王世贤管理王世贤故以纪大镛管理纪大镛补放世管佐领以黄文燝管理
第一参领第五佐领系天聪九年初编半个牛录以拨什库李茂芳管理崇徳七年始编为整牛录顺治初年李茂芳外任扬州以其子李显贵管理李显贵升任镇江将军以其子李廷麟管理李廷麟縁事革退以其子李斯韩管理李斯韩因甄别革退以其叔父之子候选县丞李斯琦管理李斯琦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李延绅管理李延绅陞授大名府知府以堂弟李延绵管理李延绵陞授京口参领以堂侄李锦云管理李锦云故以其子广福管理
第一参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二年编设初隶正蓝旗以李天福管理李天福故以佟仲器管理佟仲器故以佟宏器管理佟宏器升任奉天府尹以骁骑校佟文煜管理佟文煜縁事革退以工部员外郎吴光祖管理吴光祖升任潞安府知府以阿达哈哈畨吴瑞麟管理吴瑞麟升任镇江驻防参领以吴祥麟管理吴祥麟縁事革退以孟希贤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领拨隶本旗孟希贤故仍以参领吴瑞麟管理吴瑞麟縁事革退以副参领马国楷管理马国楷縁事革退以阿达哈哈畨于宗玺管理于宗玺陞授京口协领以户部郎中黄澍管理黄澍陞授福建道以三等轻车都尉李璋管理李璋故以云麾使柯眀意管理柯眀意陞授参将以骑都尉李延书管理李延书革职以印务参领胡邦卿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系崇徳七年编立〉
第二参领第一佐领系顺治二年编设初以世职牛录章京张起龙管理张起龙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畨白应时管理白应时升任镇江驻防参将以申𬭎谞管理申𬭎谞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畨白如正管理白如正故以其子白超管理白超縁事革退以副参领王朝辅管理王朝辅縁事革退以户部员外郎刘廷瑛管理刘廷瑛升任知府以王士仪管理王士仪革职以黄嘉管理黄嘉故以马陞基管理马陞基故以刘嘉庆管理刘嘉庆故以黄文勲管理
第二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刑部承政兼梅勒章京孟乔芳管理孟乔芳升任川陜总督以其弟孟乔荣管理孟乔荣因病告退以孟梁文管理孟梁文升任镇江驻防协领以孟乔芳养子孟熊飞管理孟熊飞縁事革退以孟乔荣子孟熊佐管理孟熊佐故以孟乔芳之孙孟维祖管理孟维祖故以其弟孟经祖管理孟经祖縁事革退以其弟孟绳祖管理孟绳祖縁事革职以孟以恒管理孟以恒故以孟长龄管理
第二参领第三佐领系康熙七年编设初以都统柯永华之弟柯永艺管理柯永艺故以其弟二等侍卫柯永莳管理柯永莳年老辞退以柯永华子柯森管理柯森升任游击以其子柯眀徳管理柯眀徳故以其弟柯眀善管理柯眀善縁事革退以其弟柯眀治管理柯眀治故以柯藩管理〈谨案旗册此佐领康熙七年因柯永华陞授都统奉〉
〈旨一品大臣令出包衣赏编佐领〉
第二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王元爵管理王元爵升任甲喇章京从征浙江阵亡以其养子王秉政管理王秉政升任汉中驻防参领从征四川阵亡以其弟王秉衡管理王秉衡縁事革退以仓场总督王秉仁管理王秉仁从征湖广阵亡以其弟王秉信管理王秉信縁事降调以王秉政子王原懿管理王原懿故以其子王绍瑞管理王绍瑞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王佐管理王佐故以王元爵之曽孙王永誉管理王永誉升任直
隶昌平参将以其子王守中管理王守中故以其子王溶管理
第二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世职甲喇章京柯汝极管理柯汝极升任杭州梅勒章京以尤进功管理尤进功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其子尤国才管理尤国才縁事降调以其子尤洵管理尤洵縁事革退以其兄尤汶管理尤汶升任汉兴道以原任延平副将柯森管理柯森縁事革退以柯启汶管理柯启汶故以柯宗麟管理柯宗麟故以柯承露管理
第二参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柯永盛管理柯永盛升任山东胶州总兵官以其弟柯永隆管理柯永隆从征浙江病故以骁骑校徐炳管理徐炳升任杭州副都统以骁骑校王国臣管理王国臣从征阵亡以骁骑校王宝管理王宝故以柯永隆子柯彛管理柯彛从征逆藩吴三桂军中病故以其弟柯鼒管理柯鼒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柯永盛子柯键管理柯键故以柯彛子柯启干管理柯启干故以其子柯宗辉管理柯宗辉甄别革退以柯键之子柯启裕管理柯启裕故以沙津岱管理沙津岱故以柯蒙额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初次系王希颜管理二次系柯永盛管理乾隆四十三年奏明准为族中承袭佐领〉
第三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世职甲喇章京赵国正管理赵国正故以其弟赵国鼎管理赵国鼎故以其兄之子赵琏管理赵琏升任本旗都统出征云南病故以其子赵世纶管理赵世纶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候选通判赵宏名管理赵宏名故以其侄孙赵炳诚管理赵炳诚故以其族弟赵炳彛管理赵炳彛升任都司以其族叔赵永麒管理
〈谨案此系天聪八年祝世荫赵国正合编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族中承袭佐领〉
第三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四年将普安尚阳二堡壮丁编为牛录初以赵国祚管理赵国祚授平南将军以其兄之子赵燝管理赵燝因病辞退以赵国祚子赵珀管理赵珀升任松江提督以其子赵世昶管理赵世昶縁事革退以其族兄之子赵宏济管理赵宏济升任都统縁事革退以其弟赵宏照管理赵宏照因病告休以其孙赵灿纬管理赵灿纬故以其曽叔祖赵世晟管理赵世晟故以其侄孙赵永常管理赵永常故以其弟赵永恒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亦系崇徳七年编立〉
第三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分得拨什库李永盛管理李永盛升任陜西驻防参领以骁骑校边茂管理边茂升任镇江驻防参领以李永盛长子李廷献管理李廷献升任贵州参将以其弟李彤献管理李彤献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李廷献之子李瞻言管理李瞻言縁事革退仍以广东协领李彤献管理李彤献因病辞退以其子李瞻斗管理李瞻斗縁事革退以李瞻言之孙李长龄管理李长龄告病以天保管理
第三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二年编设初以孙应时管理孙应时从征锦州阵亡以其弟孙应聘管理孙应聘縁事革退以员外郎张大观管理张大观因病辞退以步军校傅登贵管理傅登贵升任广东驻防参领以步军校李之藻管理李之藻縁事降调以孙应时之子广信府知府孙世昌管理孙世昌縁事革退以候补游击陈怀佐管理陈怀佐年老辞退以孙应时弟孙应举之孙孙镐管理孙镐效力军前运米进藏迷踪以其子孙元起管理孙元起縁事革退以孙世昌之孙孙继祖管理孙继祖因病告休以其侄孙可仪管理孙可仪故以其子孙孝廉管理
〈谨案旗册此佐领亦系崇徳七年编立〉
第三参领第五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编设初以张文魁管理张文魁故以三等䕶卫徳泰管理徳泰故以三等䕶卫金色管理金色縁事革退以副参领曹瑞管理曹瑞升任广州副都统以秦耀祖管理秦耀祖故以张万国管理张万国因军政参革以赵文璧管理
第三参领第六佐领系天聪八年将烟郎寨壮丁编为牛录初隶正黄旗以千总吕逢春管理吕逢春升任山海关城守尉以吕可陞管理吕可陞驻防汉中以刘应举管理刘应举从征汾州府阵亡以副都统李色冷管理李色冷故以礼部员外郎吕朝䕃管理吕朝䕃縁事革退以骁骑校张文昇管理张文昇驻防镇江以苏喇章京吕朝显管理吕朝显从征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刘天眀管理刘天眀故以骁骑校于来凤管理于来凤縁事革退以阿达哈哈畨祖维新管理祖维新故以精奇尼哈畨左宏锐管理雍正九年此佐领拨隶本旗以副参领王士仪管理王士仪縁事革退以步军校裴得荣管理裴得荣故以步军协尉曹文尉管理曹文尉故以印务章京纪大恩管理纪大恩故以参领柳国朴管理
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将杏山壮丁编为半个牛录初以纪国先管理纪国先縁事革退以分得拨什库马启云管理马启云故以分得拨什库刘可高管理刘可高驻防福建以分得拨什库张文达管理张文达故以纪国先子纪振远管理康熙二十二年此佐领壮丁滋盛因定为整佐领纪振远年老辞退以其子纪绍管理纪绍故以其子纪大礼管理纪大礼縁事革退以副参领纪纹管理纪纹故以其子纪大中管理纪大中因病告休以其弟纪大镛管理纪大镛故以其子纪俊管理
第四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郎绍正管理郎绍正故以其子郎化麟管理郎化麟故以其子郎廷彩管理郎廷彩故以其兄之子郎应星管理郎应星縁事革退以其弟郎应干管理郎应干縁事革退仍以其堂兄郎应星管理郎应星故以其子郎搢升管理郎搢升因病告休以其子郎永徳管理
第四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白起策管理白起策故以其子白国栋管理白国栋縁事革退以户部启心郎金有贵管理金有贵故以其子金朝重管理金朝重故以其子金腾凤管理金腾凤故以其叔父礼部员外郎金朝用管理续以金镇管理金镇故以其叔父金鸣凤管理金鸣凤年老辞退以其子金鉴管理金鉴升任陜西游击以其子金芝洪管理金芝洪縁事革职以金权管理金权故以金枢管理金枢故以金桂管理〈谨案此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族中承袭佐领〉
第四参领第四佐领系顺治二年编设初以随左梦庚投诚官郭洪臣管理郭洪臣故以精奇尼哈番南一魁管理南一魁縁事革退以郭洪臣子郭世隆管理郭世隆升任巡抚以其子郭朝政管理郭朝政因病辞退以其兄之子郭淳管理郭淳故以其叔父郭朝恺管理郭朝恺縁事革退以董国柱管理董国柱休致以治仪正郎搢升管理郎搢升补都司以印务章京刘秉忠管理刘秉忠故以参领于宗玺管理于宗玺故以印务章京柳国彬管理
〈谨案此佐领于雍正十二年作为公中佐领〉
第四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吴汝玠管理吴汝玠由礼部侍郎外任杭州副都统以其子吴国鼎管理吴国鼎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其子吴洪管理吴洪升任四川川北镇总兵官以其弟吴淇管理吴淇故以吴洪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吴宗宁管理吴宗宁縁事降调以其子吴如亮管理吴如亮故以其侄吴刚管理吴刚故以吴如光管理
第四参领第六佐领系顺治五年将台上壮丁编为牛录初隶正白旗以杨国泰管理后拨入镶黄旗杨国泰故以副都统刘光管理刘光縁事革退以杨国泰弟杨国安管理杨国安年老辞退以其子杨应鸾管理杨应鸾升任宁夏游击以其子杨继文管理杨继文縁事革退以其弟骁骑校杨继勲管理雍正九年此佐领拨隶本旗杨继勲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杨殿卿管理杨殿卿故以杨国泰之元孙杨徳泽管理杨徳泽故以杨国安之曽孙杨殿邦管理杨殿邦縁事革退以杨殿卿之子杨绶管理杨绶故以其族兄杨徳坚管理杨徳坚故以其子杨光文管理
第五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五年编设初以佟达管理佟达升任汉中固山大〈汉文称协领〉以其族弟佟逡管理佟逡故以其子佟养重管理佟养重故以其族叔佟暹管理佟暹年老辞退以其子倭习礼管理倭习礼縁事革退以佟达亲兄佟遵之曽孙于保管理于保縁事参革以佟国僖管理佟国僖故以佟国泰管理佟国泰故以佟世舜管理第五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佟荣年管理佟荣年故以其长子佟国玺管理佟国玺升任广东总兵官以其弟佟国璋管理佟国璋年老辞退以其次子佟世能管理佟世能故以其兄佟世毅管理佟世毅縁事革退以佟国玺之孙佟𬭎管理佟𬭎故以其子佟泽泷管理佟泽泷縁事革退以其伯父之子佟泽溥管理佟泽溥告病以佟枢管理
第五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二年编设初以张邦治管理张邦治縁事革退以佟达管理续以罗绣锦管理罗绣锦升任河南巡抚仍以张邦治管理张邦治故以图贵管理图贵故以佟嘉年管理佟嘉年驻防广东以顺天府尹罗绘锦管理罗绘锦升任贵州巡抚以其子罗世清管理罗世清故以佟光先管理佟光先故以罗绣锦之子罗世润管理罗世润从征湖广阵亡以罗世清之子罗璜管理罗璜故以其子罗洪祚管理罗洪祚縁事革退以步军副尉王宏道管理王宏道縁事参革以牛寅管理牛寅縁事参革以黄模管理黄模陞授参将以佟璜管理佟璜告病以尹显朝管理尹显朝故以达隆阿管理
第五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林家宝管理林家宝故以半个前程陈逢泰管理陈逢泰升任兵部右侍郎出征湖南病故以其弟监察御史陈启泰管理陈启泰升任福建巡海道康熙十三年因耿精忠之叛殉难福建以其族弟陈天贵管理陈天贵从征四川病故以陈启泰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陈廷器管理陈廷器故以其弟大理寺正卿陈汝器管理陈汝器升任安徽巡抚以其弟陈徳器管理陈徳器故仍以陈汝器管理陈汝器年老辞退以其子陈履坦管理陈履坦革退以陈芝管理陈芝故以陈希孔管理
〈谨案此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族中承袭佐领〉
第五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固山额真后改固山按班〈汉文称都统〉金砺管理金砺升任平南将军以其甥侯袭爵管理侯袭爵升任总兵官以金砺之弟金忠管理金忠故以其兄金俊之子一等阿思哈尼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金声振管理金声振故以金忠之子荫生金铎管理金铎升任通州副将以其子金莹管理金莹故以其弟金珩管理金珩因病休致以其弟荫生金琯管理金琯縁事革职以金琏管理金琏故以金世纯管理
第五参领第六佐领系雍正九年将内务府壮丁拨出编为一佐领初以阿思哈尼哈畨佟桂管理佟桂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王徤管理
〈谨案此佐领于乾隆二十一年 部会同八旗查办另记档案人等时请〉
〈旨裁汰〉
以上镶红旗汉军参领所属佐领原有三十员乾隆二十一年裁去公中佐领一员现有世管佐领十七员族中承袭佐领四员公中佐领八员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八
旗分志二十八
八旗佐领二十八〈正蓝旗汉军佐领〉
正蓝旗汉军佐领
正蓝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六第三参领下佐领六第四参领下佐领六第五参领下佐领六
第一参领第一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初以刘仲锦管理刘仲锦升任山东总兵官以分得拨什库〈汉文称骁骑校〉唐安管理续以抚顺额驸李永芳之孙兴哥管理续以马龙管理马龙升任游击以李永芳之孙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汉文称男〉李正宗管理李正宗升任都统以其子李淑闻管理续以李淑闻之兄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李淑徳管理李淑徳升任副都统以兴哥之子候补笔帖式李淑膺管理续以李淑徳之子灵保管理灵保升任以其叔父李淑从管理李淑从故以其子李柰管理李柰故以李永芳之五世孙达春管理
第一参领第二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初以李铭管理李铭故以李芝兰管理李芝兰故以分得拨什库马郎阿管理马郎阿故以李永芳之孙副都统关保管理续以关保之子李淑鼐管理续以李淑鼐之弟李淑璧管理李淑璧升任广东潮州游击以其兄之子李彩管理续以李彩之族叔李淑栋管理李淑栋縁事离任仍以李淑璧管理续以李淑璧之子李绶管理李绶故以其弟李绂管理李绂故以其弟李兰管理李兰故以其子李光庆管理李光庆故以其子巴海管理
第一参领第三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初以高应第管理高应第陞外任游击以李永芳之孙李䋲宗管理李䋲宗升任都统以李绵宗管理续以李兴宗管理续以李淑绅管理续以二等伯李淑忠管理李淑忠故以其子李本管理李本故以其弟李梅管理
第一参领第四佐领原系天聪八年编设初以李永芳之子巴颜管理续以分得拨什库马如璧管理马如璧升任刑部左侍郎以马维徳管理马维徳故以郎中刘芳誉管理刘芳誉故以刘成贵管理刘成贵因病辞退以马崇徳管理马崇徳升任广东驻防参领以刘成禄管理刘成禄因病辞退以刘芳耀管理刘芳耀升任协领以李永芳之孙都统二等伯李䋲宗管理李䋲宗故以其弟之子李淑翰管理
〈谨案乾隆三十九年奉旨大学士李侍尧一支著抬入镶黄旗汉军伊弟李奉〉
〈尧所管佐领一并入镶黄旗汉军〉
第一参领第五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初以李名管理李名故以李永芳之子副都统克胜额管理克胜额故以步军尉李眀宗管理李眀宗故以李淑炳管理李淑炳縁事革任以其弟李淑楷管理李淑楷故以其弟李绘管理李绘故以其子李世泰管理李世泰故以其弟李世勇管理
第一参领第六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初以都司陈锦管理陈锦升任浙江福建总督以马如正管理马如正故以李梅芳管理李梅芳故以其弟刑部郎中李英芳管理李英芳故以其子李万春管理李万春升任杭州驻防协领以李永芳之孙一等伯天保管理天保升任马兰峪副将以其子佛宝管理佛宝升任兰州游击以其弟李元亮管理李元亮升任三屯营副将以佛宝之子李侍京管理李侍京故以其子李庆棻管理李庆棻故以其叔父李世都管理李世都故以其子李廷璋管理李廷璋故以其子和荣管理
第二参领第一佐领系天聪年间编设初以镇江殉难拨什库〈汉文称领催〉佟恒年之弟佟成年管理佟成年故以其兄佟岳年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骑都尉〉兼工部员外郎佟国印管理佟国印年老辞退以其弟佟国卿管理佟国卿升任广东琼州总兵官以佟国印之子阿思哈尼哈番兼副都统佟世徳管理佟世徳随征陜西病故以其子佟镐管理佟镐縁事降调以其弟阿思哈尼哈番佟铨管理佟铨故以其子佟溥管理佟溥故以其伯父之子佟涌管理佟涌故以其弟佟㴻管理佟㴻故以其子佟梿贵管理佟梿贵故以其弟佟梿陞管理佟梿陞故以其子永存管理
第二𠫵领第二佐领系天聪八年编设初以佟学文管理佟学文升任宣化总兵官以其子佟鸾彩管理佟鸾彩故以其兄佟凤彩之子三等阿达哈哈番〈汉文称轻车都尉〉佟赋斌管理佟赋斌年老辞退以佟鸾彩之子佟赋仁管理佟赋仁故以佟飬性之五世孙佟椿龄管理
第二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年间编设初以王应久管理王应久升任陜西临洮总兵官以常夀管理常夀故以刑部理事官陈典谟管理陈典谟升任杭州副都统以诗武里额驸佟飬性之族孙佟图茂管理佟图茂故以佟与善管理佟与善升任湖广郧阳抚治中军以佟飬性之曾孙佟世功管理佟世功从阷陜西阵亡以其弟佟世泽管理佟世泽因病辞退以其子𠫵领拖沙喇哈番〈汉文称云骑尉〉佟鉴管理佟鉴縁事革退以其族弟佟矿管理佟矿故以眀阿善管理眀阿善故以李庆云管理续以赵士铠管理
〈谨案此原系勲旧佐领眀阿善故后无嗣乾隆五十年奉〉
〈旨作为公中佐领〉
第二𠫵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分得拨什库朱和善管理朱和善改名李时芳升任驻防协领以理事官朱衣客管理朱衣客升任道员以李时芳之子李敬实管理李敬实从征福建海澄阵亡以其子李眀伦管理李眀伦縁事革退以海宁管理海宁故以佟国栋管理佟国栋因病辞退以骁骑校佟世豫管理佟世豫縁事革退以二等精奇尼哈番〈汉文称子〉七复管理七复縁事革退以其子白起图管理白起图故以其弟二等精奇尼哈番八十六管理八十六故以其子徳昌管理徳昌故以其子和宁管理
第二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徳年间编设初以长夀管理长夀因病辞退以彭绍勲管理彭绍勲故以其子彭希圣管理彭希圣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其子彭其仪管理彭其仪升任福建驻防参领以佟飬性之二世孙佟世仁管理佟世仁故以其弟之子二等精奇尼哈畨七复管理七复縁事革退以其弟吏部员外郎佟铎管理佟铎縁事降调以其兄一等精奇尼哈畨佟镕管理佟镕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佟濓管理佟濓故以其子佟溎管理
第二𠫵领第六佐领系天聪年间编设初以备御图占管理图占因攻中后所阵亡以其子恵福管理惠福故以其弟佟国彦管理佟国彦故以其族叔御史佟祥年管理佟祥年故以员外郎佟国仪管理佟国仪年老辞退以其子一等阿达哈哈番佟世炳管理佟世炳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畨佟钫管理佟钫故以其子佟潾管理佟潾故以其子徳庆管理徳庆故以其叔父佟云管理佟云故以其子佟枢管理
第三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年间编设初以二格管理二格故以朱秦山管理朱秦山因病辞退以二格之兄工部郎中喻眀简管理喻眀简縁事革退以喻眀简之子副都统喻维邦管理喻维邦年老辞退以其叔父阿达哈哈畨喻眀徳管理喻眀徳升任广东𠫵将以其父侍郎喻成龙管理喻成龙升任安徽巡抚仍以喻明徳管理喻明徳故以喻维邦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百禄管理百禄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马梦熊管理马梦熊升任以周大儒管理周大儒故以佟国英管理佟国英故以徐绩管理徐绩革职以王言管理王言故仍以徐绩管理
第三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年间编设初以分得拨什库赵国燕管理赵国燕故以佟壮年管理佟壮年故以其子佟国佐管理佟国佐故以其弟之子佟世祺管理佟世祺縁事革退以其弟佟世芝管理佟世芝故以其子佟鉴管理佟鉴故以其叔佟世礼管理
〈谨案此佐领由世管改为族中承袭佐领〉
第三参领第三佐领系天聪年间编设初以屯代管理屯代升任浙江福建总督以其族弟佟飬淳管理佟飬淳故以屯代兄之子佟康年管理佟康年升任杭州粮道以屯代之子佟徽年管理佟徽年升任怀庆总兵官以其族叔祖佟遧管理佟遧年老辞退仍以佟徽年管理佟徽年升任广东副都统以其子佟国璜管理佟国璜故以其弟佟国璨管理佟国璨故以其子佟鉴管理佟鉴故以其子查郎阿管理
〈谨案此佐领由世管改为族中承袭佐领〉
第三𠫭领第四佐领系天聪年间编设初以范素管理范素故以陈大兴管理陈大兴故以佟浩年管理佟浩年升任驻防协领以佟玉管理佟玉故以赵元璧管理赵元璧升任驻防参领以佟熙年管理佟熙年故以其兄之子佟国昌管理佟国昌故以阿达哈哈畨官保管理官保故以其族叔佟国鼐管理佟国鼐縁事降调以其子佟世忠管理佟世忠故以其弟佟世琅管理佟世琅故以其子佟𨱋管理佟𨱋故以其子官禄管理
第三𠫭领第五佐领系天聪年间编设初以佟飬量管理佟飬量升任宣大总督以八品官杨廷相管理杨廷相故以骁骑校董廷相管理董廷相升任镇江驻防协领以屯代管理屯代故以其族兄之子佟泗年管理佟泗年縁事革退以其族弟佟澄年管理佟澄年故以其子佟国伦管理佟国伦故以其子佟世臣管理佟世臣革退以其弟佟世相管理佟世相故以其子佟钤管理
第三𠫭领第六佐领系天聪年间编设初以佟三管理佟三故以梁宗嗣管理梁宗嗣故以佟三族弟之子佟飬敬管理佟飬敬故以其弟佟飬盛管理佟飬盛故以骁骑校潘安国管理潘安国年老辞退以佟三族孙骁骑校佟亘年管理佟亘年升任福建驻防协领以佟国定管理佟国定縁事革退以佟世𬭸管理佟世𬭸升任南阳总兵官以其弟佟世铨管理佟世铨縁事革退以佟三之四世孙拜他喇布勒哈番佟锳管理佟锳故以其叔父佟世泰管理佟世泰故以其子佟鏳管理佟鏳故以其子丰泰管理丰泰故以其子松龄管理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年间编设初以刘应选管理刘应选年老辞退以其子三等阿达哈哈番刘宗圣管理刘宗圣縁事革退以其子三等阿达哈哈番刘朝瑛管理刘朝瑛年老辞退以其子拖沙喇哈番刘楫管理刘楫故以其弟刘桐管理刘桐縁事革职以旗员张翰杰管理张翰杰故以旗员李履顺管理
〈谨案此佐领经大臣议定作为世管佐领仍着刘姓子孙内㨂选补放如刘姓不得其人着扵应陞佐领之旗员内㨂选补放〉
第四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广宁投诚游撃张士彦之子三等阿达哈哈番张朝璘管理张朝璘升任江西巡抚以其弟拜他喇布勒哈番张朝政管理张朝政升任湖广巡抚以其子御史张圣硕管理张圣硕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其弟之子张枢管理张枢故以其子张永蒸管理张永蒸故以其子张在良管理张在良故以其子张惟录管理
第四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甘应举管理甘应举随征阵亡以其兄之子甘四管理甘四故以其子甘国柱管理甘国柱故以其子甘国标管理甘国标年老辞退以其弟举人甘士琏管理甘士琏故以旗员周缉武管理
〈谨案此本系佟姓勲旧甘姓世管之缺乾隆二十七年因两姓争控改为公中佐领〉
第四参领第四佐领系顺治二年编设初以张荣管理张荣升任广东副将以御史贾汉复管理贾汉复升任巡抚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张士能管理张士能故以骁骑校梁万夏管理梁万夏升任广东防御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冯天保管理冯天保年老辞退以二等䕶卫贾国彬管理贾国彬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张荣之子张述先管理张述先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张元兴管理张元兴故以其子张鹏鸣管理张鹏鸣故以其子张玉衡管理张玉衡故以其子张兆庆管理
第四参领第五佐领原系满洲佐领康熙十二年拨入汉军分隶本旗初以白本质管理白本质年老辞退以其子笔帖式白亮管理白亮故以其弟白云管理白云故以其子白之彩管理白之彩故以白本质之三世孙鹤春管理鹤春故以其叔父白建凯管理
第四参领第六佐领系康熙十八年将定南王孔有徳所属官兵编设佐领初以游击苑拱干管理苑拱干故以原任一等护卫李光裕管理李光裕故以精奇尼哈番白绘管理白绘故以其子白璧琮管理白璧琮故以兵部侍郎王国安管理王国安故以刑部郎中卞永誉管理卞永誉年老辞退以阿思哈尼哈畨孙维善管理孙维善升任西安驻防协领以改用旗员之郎中梁永禧管理梁永禧升任山东副将以刑部主事董恒祚管理董恒祚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赵瑛管理赵瑛调用正白旗佐领以一等阿思哈尼哈畨李淑名管理李淑名革职以百禄管理百禄故以朱紫贵管理朱紫贵故以喻达管理喻达故以李彬管理第五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佟飬先管理佟飬先故以陈一徳管理陈一徳从征武冈寨阵亡以陈一奇管理陈一奇升任宁远卫参将以骁骑校聂维正管理聂维正升任江宁防御以骁骑校吴双喜管理吴双喜升任福建防御以知县陈一正管理陈一正升任杭州驻防参领以荫生陈一本管理陈一本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陈良能管理陈良能故以陈良栋管理陈良栋升任西安驻防协领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銮仪卫治仪正陈宠管理陈宠故以李世倬管理李世倬革职以梁大栋管理梁大栋革职以李成伦管理李成伦故以徳克精额管理徳克精额革职以李景眀管理李景眀故以佟世徴管理佟世徴升任以李侍政管理李侍政升任以常福管理
第五参领第二佐领系顺治四年将随左梦庚投诚人员编为牛录〈汉文称佐领〉初以拜他喇布勒哈番李世柱管理李世柱升任杭州驻防参领以其子李之正管理李之正因病辞退以其子李良辅管理李良辅因病辞退以其子李森管理李森故以其子李廷勲管理李廷勲故以其子永安管理永安故以其叔父李廷瑞管理李廷瑞故以其子常安管理
第五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李盛管理李盛升任杭州驻防参领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李遇徳管理李遇徳升任镇江驻防协领以其兄三等侍卫李遇正管理李遇正升任杭州驻防𠫵领以其子笔帖式李荣贵管理李荣贵升任寕夏恊领以其弟李䕃贵管理李䕃贵故以其弟拜他喇布勒哈畨李勲贵管理李勲贵故以其兄骁骑校李袭贵管理李袭贵告退以其子李⿰管理李⿰故以其子李景枫管理
第五参领第四佐领系顺治二年编设初以兵部尚书佟飬甲管理佟飬甲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张应魁管理张应魁故以苏喇章京〈汉文称散骑郎〉刘际清管理刘际清縁事革退以原任都统赵赖管理赵赖年老辞退以步军校龚应隆管理龚应隆故以一等阿逹哈哈畨赵述忭管理赵述忭縁事革退以三等阿逹哈哈畨韩垲管理韩垲縁事革退以佟时茂管理佟时茂革职以赵国政管理赵国政革职以穆腾额管理穆腾额故以七十九管理七十九故以伊尔登额管理
第五参领第五佐领系顺治四年将随左梦庚投诚人员编为牛录初以拜他喇布勒哈畨范希朝管理范希朝年老辞退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范时徴管理范时徴故以其子范宏栋管理范宏栋故以一等阿逹哈哈畨周士钖管理周士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范希朝之孙范宏林管理范宏林縁事䧏调以三等阿逹哈哈番兼参领韩埈管理韩埈縁事革退以步军校高鹏管理高鹏升任福建驻防协领以潘世亮管理潘世亮故以李楷管理李楷故以赵琦管理赵琦升任以陈廷璧管理陈廷璧故以永□管理
第五参领第六佐领原系定南王孔有徳所属佐领康熙二十二年进京分隶正白旗以胡永安管理胡永安故以一等阿达哈哈畨韦灿管理韦灿縁事革退以操练尉王仪管理王仪升任福建漳州总兵官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畨根柱管理根柱故以参领李国权管理李国权升任都统縁事革退以御史窦启英管理雍正九年此佐领拨隶本旗窦启英升任直隶按察使以一等阿达哈哈番周士适管理周士适故以李侍尧管理李侍尧升任以潘陞管理潘陞故以彭诜管理彭诜故以赵琦管理赵琦革职以李焕管理
以上正蓝旗汉军参领所属除抬旗一员外现有勲旧佐领九员世管佐领十员勲旧佐领六员勲旧改公中佐领十员族袭佐领二员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八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九
旗分志二十九
八旗佐领二十九〈镶蓝旗难军佐领〉
镶蓝旗汉军佐领
镶蓝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六第三参领下佐领六第四参领下佐领六第五参领下佐领六
第一参领第一佐领系顺治二年将各处投诚官编为牛录初以副将白我志管理白我志年老辞退以其子白怀璋管理白怀璋驻防镇江以阿思哈尼哈畨韩文管理韩文年老辞退以其子韩佐梁管理韩佐梁从征病故以其弟韩佐周管理韩佐周升任副将以其子阿琳管理阿琳升任知府以其弟韩爽管理韩爽升任西安驻防协领以三等阿达哈哈畨白瑾管理白瑾故以韩爽兄之子副参领韩光基管理韩光基縁事革退以张伟管理张伟故以印务章京蒋攸锡管理蒋攸锡故以户部员外郎图敏管理图敏故以步军校朱灯管理朱灯故以户部员外郎额勒谨管理额勒谨故以印务章京孙毓祥管理
第一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墨尔根侍卫李国翰管理李国翰出征以分得拨什库缪尚义管理缪尚义故以其子户部员外郎缪正心管理缪正心升任山西参政道以其弟缪尽心管理缪尽心故以李国翰之孙吏部员外郎李森管理李森故以李国翰之孙参领诺英额管理诺英额故以李国翰之子都统诺迈管理诺迈故以其子多罗额驸李杕管理李杕升任广州将军以李森之孙黒格管理黒格縁事革退以李培管理李培升任𠫵领以李境管理李境故以其子庆夀管理
〈谨案此佐领康熙五十一年又赏给半分佐领乾隆二十三年因半个佐领所属人等俱系户下经值年旗奏明将半个佐领裁汰赏给蓝甲十一副〉
第一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王政伦管理王政伦驻防山海关以三等侯兼都统海勒图管理海勒图出征病故以其子李柄管理李柄因病革退以其弟李楫管理李楫故以其伯父之子李楠管理李楠升任山东济宁州副将以其子李廷炤管理李廷炤縁事革退以兵部额外主事李彤标管理李彤标故仍以李楠管理李楠故以其孙李尧管理李尧故以其子观音保管理观音保故以其族兄达敏管理
〈谨案此系崇徳七年编设之半个佐领顺治二年编为整佐领因李姓管过五次乾隆四十三年作为族中承袭佐领〉
第一𠫵领第四佐领系顺治二年将随左梦庚投诚官员编为牛录初以世职牛录章京周麟管理周麟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郑育民管理郑育民驻防苏州以韩佐周管理韩佐周升任马兰峪副将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李有声管理李有声年老辞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郑勇管理郑勇故以阿达哈哈畨叚枚臣管理叚枚臣升任陜西宁夏参将以三等侯伊尔拜管理伊尔拜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畨高国琇管理高国琇升任以三等男李坦管理李坦升任以治仪正史永芳管理史永芳故以印务章京习从龙管理习从龙故以印务章京马徳舒管理
第一参领第五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高鸣钟管理高鸣钟升任江宁提督以其子高永运管理高永运从征长沙阵亡以其弟高永桂管理高永桂故以其子高朗管理高朗升任𠫵领縁事革退以高鸣钟之二世孙高国琦管理高国琦故以其子高干管理高干革职以其子定柱管理定柱故以其弟高显祖管理
第一𠫵领第六佐领系康熙二十三年编设初以王国瑞管理王国瑞因病辞退以尚崇垣管理尚崇垣故以其弟尚崇坦管理尚崇坦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尚玉栋管理续以其侄尚维熙管理尚维熙故以其子尚政名管理尚政名故以其叔父尚维筹管理尚维筹故以其孙尚宗洛管理第二𠫵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柳攀琳管理柳攀琳从征长沙病故以其子柳天擎管理柳天擎升任江南按察使以其弟柳天枢管理柳天枢故以柳攀琳之孙柳滋浚管理柳滋浚縁事革退以其弟柳滋瀚管理柳滋瀚故以其弟柳滋洪管理柳滋洪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柳攀琳二世孙柳楠管理柳楠故以柳徳増管理柳徳増縁事革退以柳徳基管理柳徳基故仍以其兄柳徳増管理柳徳増故以其子珠隆阿管理珠隆阿故以其子双全管理
第二参领第二佐领系顺治四年将台上壮丁编为牛录初以雅奇图管理雅奇图故以御史郑世高管理郑世高故以高攀龙管理高攀龙从征汉中阵亡以其子高捷管理高捷故以蓝翎侍卫徐士璜管理徐士璜升任河南都司以其兄之子徐锦管理徐锦縁事革退以步军校白慈存管理白慈存革职以骑都尉陈朝炎管理陈朝炎补放世管佐领以工部尚书韩光基管理韩光基革职以三等轻车都尉金文渊管理金文渊故以印务章京栗成管理
第二参领第三佐领系康熙二十二年将福建驻防兵丁编为佐领初以金永禄管理金永禄故以一等阿达哈哈畨金玉琨管理金玉琨年老辞退以三等阿达哈哈畨金钫管理金钫因甄别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郭鹏鸣管理郭鹏鸣降调以骑都尉刘之玥管理刘之玥革职以副都统张凤翷管理张凤翷故以一等轻车都尉朱玺管理朱玺调补世管佐领以副参领景徳管理景徳故以三等子张世芳管理张世芳故以印务章京尚维埙管理尚维埙补放本族公中佐领以印务章京周玥管理
第二𠫵领第四佐领系顺治二年将投诚官兵编为牛录初以游击刘俊管理刘俊驻防福建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张文阳管理张文阳因病辞退以六品官彭腾祥管理彭腾祥縁事革退以精奇尼哈畨唐翰辅管理唐翰辅从征病故以精奇尼哈畨唐之汾管理唐之汾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周家相管理周家相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齐琏管理齐琏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周仪管理周仪縁事降调以参领金大徳管理金大徳因病告退以印务章京金文达管理金文达因承袭本家世管佐领以骁骑校王守道管理王守道故以骑都尉杨锦管理杨锦因病革退以副参领萧昌管理
第二参领第五佐领系康熙二十三年编设初以田毓英管理田毓英故以骁骑校刘思义管理刘思义故以尚崇廙管理尚崇廙升任
陵上大臣以骁骑校尚玉兴管理尚玉兴故以尚玉阶管理尚玉阶故以其弟尚玉成管理尚玉成故以其子尚维慎管理
第二𠫵领第六佐领系康熙十四年将制造库匠役编为佐领初以拨什库郑元勲管理郑元勲故以其子郑国栋管理郑国栋縁事革退以步军副尉徐显管理徐显因病告休以王廷臣管理王廷臣縁事革退以金文奎管理金文奎因承袭本家世管佐领以何其惕管理
第三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陈维道管理陈维道从征阵亡以其弟陈维徳管理陈
维徳故以梁成功管理梁成功驻防杭州以柳愈林管理续以陈维道之子陈奇策管理陈奇策升任延绥总兵官以其弟陈奇谟管理陈奇谟升任四川总兵官以宗人府府丞马汝骥管理马汝骥縁事革退以陈奇策之子二等阿达哈哈畨陈镠管理陈镠升任宁夏驻防参领以其叔父之子二等阿思哈尼哈畨陈钧管理陈钧升任西安驻防协领以陈镠之子陈国杰管理陈国杰縁事革退以陈国伟管理陈国伟故以其侄陈朝炎管理陈朝炎故以其弟陈朝瓉管理陈朝瓒縁事革退以其族叔陈国僖管理陈国僖因病告退以其子黒格管理黒格故以其子陈梁忠管理
第三参领第二佐领系顺治三年将随左梦庚投诚官兵编为牛录初以世职牛录章京何友管理何友驻防汉中以半个前程夏世福管理夏世福驻防苏州以马登云管理马登云从征病故以工部侍郎金鼐管理金鼐故以兵部侍郎王维正管理王维正升任浙江巡抚以副都统张朝午管理张朝午升任广西提督以都统马云霄管理马云霄縁事革退以一等阿思哈尼哈畨兼参领苏伯合管理苏伯合縁事革退以三等阿达哈哈畨曹爚管理曹爚縁事降调以一等阿达哈哈畨兼𠫵领朱炯管理朱炯故以随印章京陈国僖管理陈国僖承袭本家世管佐领以骑都尉加一云骑尉马克岐管理马克岐故以副参领孙兆鹏管理孙兆鹏故以治仪正恒仁管理
第三𠫵领第三佐领系康熙十九年编设分隶正黄旗三十七年始拨隶本旗初以大学士巴㤗之弟巴喀管理巴喀升任广东副都统以其弟巴黒管理巴黒縁事革退以卓福合管理卓福合升任杭州织造以其弟三等侍卫金依圣管理金依圣縁事革退以巴㤗之子苏赫管理苏赫故以卓福合之子松夀管理松夀縁事革退以巴㤗之孙金瑗管理金瑗縁事革退以金依中管理金依中故以其子喜禄管理喜禄縁事革退以其族侄金文达管理金文达故以其兄金文奎管理金文奎故以其子菩萨保管理
第三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张存仁管理张存仁升任縂督以其子张兆午管理张兆午从征河南病故以其叔父之子张捷午管理张捷午故以张兆午之子张璲管理张璲从征海澄县阵亡以其子张世㤗管理张世㤗故以其叔父张珂管理张珂故以其子张世勲管理张世勲故以其族弟张世俊管理张世俊故以其子福増额管理
第三参领第五佐领系康熙二十三年编设初以尚崇志管理尚崇志故以拜唐阿尚崇序管理尚崇序故以尚玉桓管理尚玉桓縁事革退以尚崇韬管理尚崇韬故以尚玉徳管理尚玉徳故以其子尚维岳管理
第三𠫵领第六佐领系崇徳七年将
盛京沙河堡壮丁编为牛录初以分得拨什库赵汝卿管理赵汝卿故以尚廷弼管理尚廷弼故以杨国瑞管理杨国瑞故以杨焘管理杨焘故以阿思哈尼哈畨李铸管理李铸縁事革退以步军校孙继业管理孙继业故以拜唐阿七品官杨光祖管理杨光祖縁事革退以骁骑校魏承简管理魏承简縁事革退以都统金以坦管理金以坦縁事革退以𠫵领苏伯合管理苏伯合縁事革退以武兴管理武兴故以武承绪管理武承绪因病告退以杨景武管理杨景武升任广东协领以王锐管理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杏山参将吕品奇管理吕品奇縁事革退以曲永登管理曲永登故以其弟曲永宏管理曲永宏驻防福建以马汝骥管理马汝骥陞外任仍以曲永宏管理曲永宏从征病故以其子曲鼐管理曲鼐陞外任以其弟曲弼管理曲弼故以副𠫵领白国枢管理白国枢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兼副参领李柷管理李柷縁事革退以习洁管理习洁革职以马国宗管理马国宗革职以董魁管理
第四𠫵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朱万化管理朱万化驻防汉中以甄二管理续以朱万化之弟朱万年管理朱万年升任贵州总兵官以其兄朱万镒管理朱万镒从征被创原品休致以其弟之子朱世芝管理朱世芝升任广东参将以其子朱国楷管理朱国楷故以其弟朱国极管理朱国极升任西安副都统以其子朱煓管理朱煓縁事革退以朱炜管理朱炜故以朱坚管理朱坚故以其子朱以锦管理朱以锦故以李世珩管理李世珩告病以马成麟管理马成麟革职以文㤗管理
〈谨案此系崇徳七年编设半个佐领顺治十五年作为整佐领朱姓承袭乾隆三十五年佐领缺出因朱姓族人争告经本旗𠫵奏作为公中佐领〉
第四𠫵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世职阿达哈哈畨杨正㤗管理杨正㤗故以阿达哈哈畨路有良管理路有良升任总兵官以一等䕶卫金鼎管理金鼎从征云南病故以其弟金玺管理金玺由通政使左参议升任奉天府丞以其子金以坦管理金以坦升任镇江将军以阿思哈尼哈畨陈国仪管理陈国仪縁事革退以郎中员景文管理员景文故以銮仪卫云麾使尚维昭管理尚维昭升任参将以印务章京齐之礼管理齐之礼故以骑都尉姜廷元管理
第四𠫵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世职牛录章京杨文魁管理杨文魁故以其子杨凤翔管理杨凤翔驻防汉中以马汝鲸管理续以杨凤翔之弟杨凤鸣管理杨凤鸣从征长沙病故以其叔父之子杨凤来管理杨凤来从征云南病故以其弟之子杨洁管理杨洁故以其子杨希曽管理杨希曽故以其子得禄管理得禄故以其子恒山管理
第四参领第五佐领系
国初编设初以投诚山海关副将许得功管理许得功升任平阳府总兵官以原任副将黄明世管理续仍以许得功管理许得功年老辞退以其子许嗣荣管理许嗣荣故以其弟之子许国桂管理许国桂升任
孝陵副将以许嗣荣之子许国桐管理许国桐故仍以许国桂管理许国桂升任宣化总兵官以其子许煓管理许煓縁事革退以其弟许烇管理许烇縁事革退以许焕管理许焕故以其侄许治基管理许治基故以其子锡福管理
第四参领第六佐领系康熙二十三年编设初以李芳臣管理李芳臣縁事革退以拜唐阿尚之缙管理尚之缙升任福建漳州游击以骁骑校尚崇昱管理尚崇昱故以骁骑校房应晋管理房应晋故以尚玉田管理尚玉田縁事革退以笔帖式尚崇璧管理尚崇璧縁事革退以尚崇基管理尚崇基故以其子尚玉斧管理尚玉斧故以骁骑校尚维纶管理尚维纶故以其子尚政衡管理
第五𠫵领第一佐领系顺治二年编设初以卢光祖管理卢光祖升任四川总兵官以阿达哈哈畨窦三畏管理续以卢光祖之子卢彪管理卢彪故以步军校徐盛祖管理徐盛祖故以卢彪之弟卢麒管理卢麒縁事革退以其子卢亮工管理卢亮工因病辞退以其弟卢鼐管理卢鼐縁事革退以其弟卢色力管理卢色力升任西安副都统以其子卢天昇管理卢天昇故以其兄卢天培管理卢天培故以其子卢荣管理
第五𠫵领第二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半个前程石名世管理石名世年老辞退以其飬子毕麻色管理毕麻色縁事革退以张文宿管理张文宿故以阿达哈哈畨郭应弼管理郭应弼年老辞退以参领陈国倬管理陈国倬縁事革退以副佐领杨文灿管理杨文灿故以骁骑校马克恭管理马克恭故以三等子印务章京张秉聪管理第五参领第三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世职牛录章京刘光弼管理刘光弼升任江西提督以李廷柱管理续以刘光弼飬子刘显贵管理刘显贵升任湖广布政使以刘光弼弟之子刘显芳管理刘显芳升任广东总兵官以刘光弼之子刘显位管理刘显位年老辞退以刘显芳之子刘之琏管理刘之琏驻防镇江以刘光弼之孙刘之璋管理刘之璋縁事革退以其族侄孙刘绍基管理刘绍基故以其子刘植楷管理刘植楷故以其子刘炎管理
第五𠫵领第四佐领系崇徳七年编设初以世职甲喇章京朱万策管理朱万策升任汉中梅勒章京〈汉文称副都统〉以申伟抱管理续以李国华管理李国华縁事革退以阿达哈哈畨白显镇管理白显镇驻防福建以张思恭管理张思恭升任镇江副都统以朱万策弟之子知州朱士琳管理朱士琳升任右卫协领以朱万策之孙阿思哈尼哈畨朱国棠管理朱国棠故仍以朱士琳管理朱士琳升任镇江驻防协领以朱国棠之子阿达哈哈畨朱炯管理朱炯升任广东驻防𠫵领以朱炯之弟朱炳管理朱炳縁事革退以朱万策之孙朱国㮤管理朱国㮤休致以朱玺管理朱玺故以其子永寕管理永寕故以其子福兴管理
第五参领第五佐领系康熙二十三年编设初以三等䕶卫孔孟徳管理孔孟徳故以骁骑校白起贵管理白起贵故以骁骑校吴国忠管理吴国忠故以尚玉躬管理尚玉躬革退以尚维邦管理尚维邦故以尚维埙管理
〈谨案此系康熙年间赏给尚之隆五佐领之一于乾隆三十九年因佐领出缺奏请调取拟正人员奉旨此佐领虽系尚之隆亲子孙分定三佐领内之一但既经管理両个若仍令伊支派管理未免过优着将此一佐领作为伊合族内公中佐领〉第五参领第六佐领系雍正九年将内务府壮丁拨出编为一佐领分隶本旗初以三等伯兼正红旗汉军都统李杕管理李杕縁事革退以一等阿思哈尼哈畨金文彦管理
〈谨案此佐领原由内务府拨出因所属人等俱系另记档案之人乾隆二十一年将此佐领裁汰〉以上镶蓝旗汉军𠫵领所属原管佐领五员世管佐领十二员内裁减半个公中佐领十三员内裁减一员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旗分志三十
八旗方位图说〈八旗方位縁起 八旗方位总图八旗地界图 附八旗聚集之处 出城禁令〉
八旗方位縁起
太祖高皇帝创设八旗分为两翼左翼则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右翼则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其次序皆自北而南以五行相胜为用两黄旗位正北取土胜水两白旗位正东取金胜木两红旗位正西取火胜金两蓝旗位正南取水胜火
〈谨按天地之道不过阴阳之消息阴阳之化不过五行之生克明王奉若天道莫或越也五运之说起于纎纬相生相克遂无定说至于行师戡乱则断断以相胜为义凡九宫六壬遁甲演禽之法事关军旅无不以相制为用者风后握机诸葛聚石不能外是理也顾禨祥小数类不足凭惟〉
〈圣人与天地合徳于造化之本原不待推求自然暗合故创制之初于两翼寓二气之循生于八旗寓五行之制化睿谦广运垂裕无疆厥后宅中定鼎卜祚万年辨方正位仍谨遵开国之规制良有以也谨恭录旧制冠诸京师八旗方位之首见作述之克承与觐之有自焉〉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分列八旗拱卫
皇居镶黄居安定门内正黄居德胜门内并在北方正白居东直门内镶白居朝阳门内并在东方正红居西直门内镶红居阜城门内并在西方正蓝居崇文门内镶蓝居宣武门内并在南方一从
祖制以八旗分左右二翼亦凖
前规
〈谨案八旗次序以上三旗居前至方位则以左右翼为次序因乎地也谨附识于此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镶黄满洲蒙古汉军三旗各按参领自鼓楼向东至新桥自新桥大街北口城根向南至府学胡同东口系与正白旗接界满洲官兵自鼓楼向东循大街至经厂为头𠫭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经厂循交道口转南至棉花胡同东口为二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南锣鼓巷北口至南口南锣鼓巷两边之鼓楼院方砖厂真武庙鱼儿胡同福祥寺帽儿胡同炒豆胡同棉花胡同兵马司前圆恩寺后圆恩寺局儿胡同为三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交道口大街向东循新桥转南至香儿胡同东口为四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香儿胡同东口向南至府学胡同马将军胡同大兴县骚达子胡同土儿胡同香儿胡同钱局周围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𫎇古官兵自交道口大街向北至安定门为右参领之十四佐领居址自北锣鼓巷南口至北口北锣鼓巷两边所有之倒抄胡同经厂分司厅谢家胡同伽蓝殿法通寺净土寺豆腐池儿胡同高古庵郎家胡同碾儿胡同为左𠫭领之十四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新桥大街向北至方家胡同为头参领之九佐领居址自方家胡同向北至城根为二参领之九佐领居址国子监前后头条胡同二条胡同三条胡同方家胡同国子监大沟巷萧家胡同此七胡同为三参领之八佐领居址柏林寺前所有之鼓哨胡同草厂王大人胡同柏林寺此四胡同为四参领之八佐领居址自北小街南口至城根胡椒圈之周围手帕胡同羊馆胡同针线胡同宽街此四胡同为五参领之八佐领居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正白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与镶黄旗接界之处系自府学胡同东口向南各按参领至四牌楼豹房胡同东口与镶白旗接界之处由
皇城根至东大城根满洲官兵自镶黄旗接界处之棉花胡同东口循大街向南至大佛寺西北角为头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大佛寺西北角向南至豹房胡同西口为二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
皇城东边所有之宽街草厂胡同取灯胡同晾榖厂弓胡同双塔胡同此六胡同为三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两大街所有之铁狮子胡同贾家胡同汪芝蔴胡同魏家胡同十景花园马大人胡同墙儿胡同大佛寺胡同羊尾巴胡同山老儿胡同喇嘛营此十一胡同为四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马市口向东至四牌楼隆福寺周围所有之细小胡同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自府学胡同东口循大街至五条胡同为右参领之十五佐领居址自五条胡同至四牌楼为左参领之十四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新桥大街至东直门为头参领之八佐领居址北新仓海运仓兴平仓南新仓旧泰仓富新仓此六仓门相近为二参领之八佐领居址自东直门南小街北口宋姑娘胡同口袋胡同慧照寺王家胡同船板胡同板桥胡同此六胡同为三参领之八佐领居址北新桥大街六条胡同七条胡同八条胡同九条胡同十条胡同此五胡同为四参领之八佐领居址北小街头条胡同二条胡同三条胡同四条胡同五条胡同此五胡同为五参领之八佐领居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镶白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与正白旗接界之处系自豹房胡同向南至单牌楼与正蓝旗接界之处由
皇城根向东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正白旗接界处由东长胡同东口循大街向南至院府胡同东口为头参领之十六佐领居址自院府胡同东口至长安街牌楼为二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东安大街两边所有之翠花胡同东长胡同奶子府胡同烧酒胡同锡爉胡同菜厂胡同院府胡同梯子胡同口袋胡同理藩院后胡同此十胡同为三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长安街牌楼向东至单牌楼为四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灯市口大街西口至东四牌楼大街向南两大街之间所有之椿树胡同干鱼胡同西堂子胡同金银胡同煤炸胡同帅府胡同头条胡同二条胡同此八胡同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自四牌楼向东循大街至堂子胡同为右参领之十二佐领居址自堂子胡同向南至单牌楼为左参领之十二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四牌楼向东至小街为头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小街至朝阳门为二参领之六佐领居址禄米仓周围之哑巴胡同方家胡同为三参领之六佐领居址小街子史家胡同干面胡同小哑巴胡同此四胡同为四参领之六佐领居址羊尾巴胡同堂子胡同史大人胡同羊乙宾胡同总把胡同此五胡同为五参领之六佐领居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正蓝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与镶白旗接界之处系自单牌楼至崇文门由金水桥向东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镶白旗接界处由长安街牌楼向西进东长安门至金水桥为头参领之十六佐领居址自新街口南口至北口为二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宗人府向南户部周围至中御河桥为三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中御河桥至洪厂胡同北口为四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洪厂胡同口向北至长安街牌楼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自单牌楼至崇文门为右参领之十五佐领居址自江米巷东口至洪厂胡同为左参领之十五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单牌楼观音寺胡同向东至举场西门为头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羊肉胡同西口向东至水磨胡同为二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表背胡同西口至东口为三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苏州胡同西口向东至马皮厂北口为四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船板胡同西口向东至马皮厂南口为五参领之六佐领居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正黄满洲蒙古汉军三旗自鼓楼向西至新街口大街北口城根向南至马状元胡同西口与正红旗接界满洲官兵自鼓楼大街向西北药王庙南口至大城根为头参领之十九佐领居址自北药王庙街南口向西循大街至八调湾南口为二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八调湾南口循大街至德胜门转南至徳胜桥为三参领之十九佐领居址自鼓楼斜街循银锭桥向西李广桥至徳胜桥大街为四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松树街北口至南药王庙为五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蒙古官兵自松树街南口向西至徳胜桥转北至宏善寺胡同西口为右参领之十二佐领居址自宏善寺胡同西口至徳胜桥为左参领之十二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䕶国寺街至棉花胡同南口罗圈胡同西口为头参领之八佐领居址自西口连棉花胡同廊房胡同草厂胡同为二参领之八佐领居址自蒋家房东口至西口为三参领之八佐领居址自新街口向北至四条胡同东口为四参领之八佐领居址自四条胡同东口至城根及铜井为五参领之八佐领居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正红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与正黄旗接界之处系自马状元胡同东口与镶红旗接界之处由
皇城根向西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西直门大街曹公观之东至新街口转南至石老娘胡同东口为头参领之十五佐领居址自石老娘胡同东口向南至四牌楼转东至马市东口为二参领之十四佐领居址
皇城两边所有之马状元胡同太平仓胡同毛家湾胡同红罗厂胡同拐棒胡同此五胡同为三参领之十五佐领居址自四牌楼大街西边所有之驴肉胡同帅府胡同报子胡同臭皮胡同石老娘胡同此五胡同为四参领之十五佐领居址四牌楼大街西边所有之卫衣胡同太平侯胡同五王侯胡同车儿胡同石碑胡同宝禅寺帽儿胡同宫衣库胡同此八胡同为五参领之十五佐领居址𫎇古官兵自西直门大街南边所有之草厂胡同柳巷胡同观音寺胡同陈线胡同大觉寺胡同此五胡同为右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自大觉寺胡同向南坚厂翊教寺祖家街栅栏胡同东观音寺胡同椿树胡同苦水井此七胡同为左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阜城门循大街至宫门口为头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宫门口向东至马石桥为二参领之六佐领居址马石桥北边所有之苏罗卜胡同回子营为三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回子营向北至茶叶胡同翠花街为四参领之五佐领居址自宫门口向北至葡萄园东口为五参领之五佐领居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镶红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与正红旗接界之处系自羊肉胡同向南至单牌楼与镶蓝旗接界之处由
皇城根向西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与正红旗接界处之四牌楼大街向南至单牌楼转东至长安街牌楼为头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西安门大街南边所有之板胡同廊房胡同酱房胡同小酱房胡同东斜街细米胡同此六胡同为二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细米胡同向南馓子胡同狗尾巴胡同背阴胡同太仆寺街李阁老胡同此五胡同为三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李阁老胡同向南东夹道东岳庙岱北寺小东岳庙演象所官磨房此六胡同为四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馓子胡同向南堂子胡同石虎胡同蜈蚣卫胡同油房胡同茶叶胡同西夹道正沟胡同此七胡同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以四牌楼大街西边所有之粉子胡同后泥洼十八半截丰盛胡同此四胡同为右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自丰盛胡同向北之兵马司胡同燕儿胡同砖塔胡同羊肉胡同此四胡同为左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汉军官兵以四牌楼大街西边所有之白庙胡同半璧街此二胡同为头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白庙胡同向北车子胡同鱼钱胡同沈箆子胡同千张胡同此四胡同为二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千张胡同南打磨厂半圈高井口袋胡同此四胡同为三参领之四佐领居址自口袋胡同向南施饭寺皮裤子胡同东夹道胡同此三胡同为四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东夹道胡同向南白庙胡同刑部街此二胡同为五参领之四佐领居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镶蓝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与镶红旗接界之处系自单牌楼至宣武门金水桥向西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与镶红旗接界处之长安街牌楼向东进西长安门至金水桥为头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江米巷向北至长安门大街中府左府四眼井周围为二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河漕沿向东至石碑胡同文昌阁拴马庄马神庙胡同此四胡同为三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狮子口向东由皮市南口转北至扫帚胡同西口为四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西单牌楼向南由绒线胡同转东至河漕沿六部口抽屉胡同关帝庙胡同牛肉湾此六胡同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自宣武门至绒线胡同西口油房胡同南拴马庄翠花胡同枣树街此四胡同为右参领之十三佐领居址中街半璧街前细瓦厂新帘子胡同旧帘子胡同此五胡同为左参领之十二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西单牌楼西边之抱子街东口至西口为头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手帕胡同东口至西口为二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铁匠胡同东口至西口为三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石驸马大街东口向西至棕毛胡同为四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头发胡同东口向西至臭水河为五参领之六佐领居址
附载八旗会集之处
〈谨按八旗会集之处系雍正十三年六月八旗都统䕶军统领前锋统领等同奏定〉
镶黄正黄二旗之前锋参领侍卫前锋校前锋等以
地安门为会集之处
正白镶白二旗之前锋参领侍卫前锋校前锋等以东安门为会集之处
正红镶红二旗之前锋参领侍卫前锋校前锋等以西安门为会集之处
正蓝镶蓝二旗之前锋参领侍卫前锋校前锋等以
天安门为会集之处
镶黄旗满洲五参领𫎇古二参领之䕶军参领䕶军校䕶军等各按参领自
地安门向东至
皇城东北角草厂胡同西口为会集之处
正白旗满洲五参领蒙古二参领之䕶军参领䕶军校䕶军等各按参领自草厂胡同至东长胡同西口为会集之处
镶白旗满洲五参领蒙古二参领之䕶军参领䕶军校䕶军等各按参领自东长胡同西口向南循
皇城墙至口袋胡同西口为会集之处
正蓝旗满洲五参领𫎇古二参领之䕶军参领䕶军校䕶军等各按参领自口袋胡同西口向南进长安门金水桥为会集之处
正黄旗满洲五参领蒙古二参领之䕶军参领䕶军校䕶军等各按参领自
地安门向西至
皇城西北角为会集之处
正红旗满洲五参领蒙古二参领之䕶军参领䕶军校䕶军等各按参领自
皇城西北角向南循
皇城墙至西安门为会集之处
镶红旗满洲五参领𫎇古二参领之䕶军参领䕶军校䕶军等各按参领自西安门循
皇城墙至灰厂东口为会集之处
镶蓝旗满洲五参领蒙古二参领之䕶军参领䕶军校䕶军等各按参领自灰厂东口向南进长安门金水桥为会集之处
以上八旗会集之处
出城禁令
国初定凡旗下人远离本佐领居住者人口财物入官该佐领领催各罚责有差
〈谨按此为开国时军屯队伍而言事关纪律故立法不得不严然今制旗人不得居外城犹祖宗整齐戎政之遗意故恭录旧制以昭缘起焉〉乾隆十八年七月奉
上谕哈达哈等查奏居住正阳等三门城外之满洲官员兵丁竟至四百馀家此等年老退休及闲散无职事之人在僻远闲旷之地尚可至现任职官每日应
入署办事䕶军近列羽林各有差使倘遇暮夜传唤隔城殊为未便且内城自有各旗分地尤当恪遵定制其离亲族而旋往者徒以近市喧嚣阛阓厐杂非溺于酒食游戯即私与胥吏往还便易耳著将现任官员交该部察议兵丁人等交该管大臣责处至宗室更属不合交宗人府严加议处其管理宗人府王公八旗都统并䕶军统领等平时漫无约束稽察著一并交部察议所有现在居住南城外闲散人等著军机大臣会同步军统领酌量分别除闲旷处所仍听其居住外其馀官员䕶军等并勒限令其陆续入城居住嗣后八旗都统严行禁饬凡满洲人等毋得复在南城外居住年老退官者仍听
四十六年七月奉
旨京城八旗满蒙汉军兵丁内或有在城内租房居住指称房租价贵移往各自坟茔居住或称移往城外居住房租价贱而在城外居住似此移往城外居住者汉军人等尤多理宜将此人等即行催令搬进城内但伊等在外居住而今内城房屋一时不能多得转与旗人生计无益著施恩似此者不必深究除宽免催令急速尽皆搬进城内外交八旗满𫎇汉军都统等将朕施恩之处各旗通行晓谕传知各佐领下人等务须各遵宪典守分安居仍令饬各该参领不时稽查不惟断不可致妄生事端此内或在前三门外歌唱曲戏地方附近居住任意花费银钱流连取乐或搬在污秽地方居住贪恋娼妓妄行无忌者俱严行禁止如移往自己坟茔居住者尚属可矜何也与其伊等在城内租房居住现有坟茔闲房移往居住每月亦可以省房租似此者必然安分生理惟移往城外居住者竟属陋习如城内外租房居住俱属一体需用房租银钱若以城内价贵尽皆移往城外城外租房岂不价贵乎此皆不肖旗人指故在城外居住显系妄费游荡在闹市地方听戏曲与娼妓耍闹以为近便任意恣行似此恶习若不严行禁止整饬旗人流为不肖不知何所底止满洲蒙古汉军都统等细详阅看朕旨除已经在外安居者嗣后再若致有指故任意移往城外居住者一人断断不可朕为养育旗奴如是降旨后各该都统等惟感朕已往不究之恩各将旗人加谨约束自此仍将有无渐渐潜移城外居住或有无改过迁善复搬进城内居住之处查明满洲蒙古汉军于年终各造清册咨送值年旗值年旗彚总奏闻以副朕养育旗奴至意
以上出城禁令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一
旗分志三十一
八旗户籍〈编审丁册 另档人戸 买卖奴婢投充人戸 汉军出旗〉编审丁册
国初定制编审各旗壮丁时令各该佐领稽察已成丁者增入丁册其老弱幼丁不应入册系沈阳者赴沈阳勘验系东京者赴鞍山勘验有隐匿者壮丁入官伊主及该佐领领催各罚责有差
又定置买人丁及新成幼丁许令编入本佐领误编入别佐领下者退回
又定八旗新添壮丁每旗编佐领三十有逃亡缺少者于诸王贝勒贝子等府壮丁内拨补足额仍将该佐领治罪嗣后每三年编审一次
又定每佐领编壮丁二百名
又定旗员子侄俟十八岁登记部档后方许分居如未及岁数擅分居者议罚
又定新满洲壮丁令酌拨旧丁内编成佐领天聪四年十月
上谕曰今时值编审壮丁凡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备御等官俱宜自誓牛录额真各察其牛录壮丁其已成丁者即于各屯完结凡当沙汰老弱及新编幼丁系沈阳者赴沈阳勘验系东京者赴鞍山勘验此次编审时或有隐匿壮丁者将壮丁入官本主及牛录额真拨什库等俱坐以应得之罪若牛录额真拨什库知情隐匿者每丁罚银五两仍坐以应得之罪其牛录额真之革职与否应俟另议凡诸贝勒包衣牛录或系置买人口及新成丁者准与增入毋得以在外牛录下人入之如丙寅年九月初一日以后有将在外牛录下人编入者退还原牛录又固山额真牛录额真俱先令盟誓凡贝勒家每牛录止许四人供役有溢额者察出启知贝勒退还如贝勒不从即赴告法司若不行赴告或本人告发或
旁人举首将所隐壮丁入官若固山诸贝勒俱属知情即拨与别固山如诸贝勒中有不知情者即拨与不知情之贝勒
九年七月分别管理汉人官员以各堡生聚多寡黜陟之一等甲喇章京李思忠原管壮丁六百一十五名凡七年增丁一百一十三名升为三等梅勒章京牛录章京杨于渭原管壮丁九百八十六名凡七年增丁一百六十一名升为三等甲喇章京废官佟三原管壮丁九百二十三名凡五年增丁七十八名主聚虽少以其革职后能实心任事优升为三等甲喇章京牛录章京吴裕原管壮丁二百二十名凡三年增丁一百六十名生聚甚多升为三等甲喇章京三等梅勒章京李国翰原管壮丁三百六十名凡四年增丁二百四十三名又曽输捐己粮米五十五石以食贫民虽值歉岁仍主聚繁衍升为二等梅勒章京高鸿中原管壮丁六百七名今减一百四十一名张士彦原管壮丁四百五十名今减一百二十八名金玉和原管壮丁八百四十四名凡八年减一百六十九名李时馨原管壮丁七百七十六名今减一百三名张大猷原管壮丁六百名今减一百八十一名祝世荫原管壮丁八百名今减二百六十名吴守进原管壮丁七百八十一名今减三百六十六名各罚银百两高拱极原管壮丁二百六十八名今减一百五十一名蒲时雍原管壮丁一百九十九名今减一百一十二名俱革职为民杨兴国原管壮丁八百名今减三百七十二名革职为民仍罚银百两马如龙故金海塞接管壮丁减二百八十七名罚银百两革去旗鼓永与本贝勒为奴
顺治八年定原在
盛京编审另分户人有告称系伊奴仆者不准归并系户籍内人有告称非系伊家奴仆者亦不准九年议准内府及诸王府官员有劳绩素著者特选数员令其开出府佐领各归所属佐领其父子兄弟闲散者准其带出现有职任者不准带出其拨出官员不必顶替
十七年题准凡官员子弟有职任者不拘定限岁数准其分户
康熙四年题准满洲𫎇古有一佐领馀丁多至百名以上愿分作两佐领者听
八年题准凡调补管别佐领者止准带本家壮丁若将伊兄弟族中壮丁带往者俱令偿还
十三年覆准八旗每佐领编壮丁一百三四十名馀丁彚集另编佐领或所馀丁仅百名以上不足定额者该旗王贝勒贝子公等并都统副都统佐领酌验无误披甲当差出结移送到部亦准编作佐领
雍正五年二月八旗都统等议覆据副都统祖秉衡奏称伏查定例八旗闲散人丁三年编审一次凡身材至五尺者添注册内已故者分析裁汰但历年久远佐领等官均视为泛常随意去留不无遗漏错误之处仰请嗣后遇编审人丁年分各佐领造具戸口册籍务令开写眀白其外官家属亦不许任意隐瞒交与该都统详查造具清册二本一本送部一本收贮该旗以备查阅今年即系编审年分相应展限半年交与该旗各佐领逐一详查造具清册保送戸部则既可以稽察闲散人丁实数而屡年遗悮情弊亦可剔除等语应如所请嗣后造审丁户口册俱令开写一户另户某人某人有官职者开眀官衔无官职者开写闲散人将伊父兄职名添注本人名下将伊子弟造入户口下俱作叧户分造满洲蒙古旗下家奴及满洲蒙古并汉军家下壮丁等俱开列花名核明送部其各省驻防官兵以及地方文武各官子弟家属俱令戸部行文各该将军督抚查眀照此造具清册咨送俟各处档册到齐之日各该旗附入佐领册内钤印报部存案以后三年编审一次俱令照此造册俟
命下之日通行八旗并包衣佐领珲托和一体遵行奏入
奉
旨依议
七年九月户部兵部议覆据副都统高应奏称定例八旗壮丁三年一次编审请嗣后凡世管佐领公中佐领下之叧户壮丁无论在京在屯自十五岁以上令该管官将花名与本人查对眀白注册其应裁者并声明縁由送部稽查再原管佐领下家役甚多亦应与另户一体编审数增者应给纪录数减者照例治罪如有舛错遗漏者将该管大臣官员等一并从重治罪等语查雍正四年十二月内正白旗汉军副都统祖秉衡条奏各佐领
下造送户口档册时将一戸某人名下有官无官之处开眀并将伊父兄职名填注其子弟俱令分为另户一事经八旗大臣等议覆准行在案今应如副都统高应所请嗣后凡世管佐领公中佐领下之家丁仍照例不议增减外其另户壮丁遇编审察考时无论在京在屯年至十五者令该管官详查务将花名与本丁对㸔方行注册其应裁者亦必确查声眀縁由注册送部以凭稽查再八旗汉军原管佐领下挑选食粮人内家仆甚多此等虽非另戸但挑选食粮时如无另户即由家役内挑补嗣后亦应年至十五令该管官逐名编审注册以备挑补又奏称数增之佐领酌给纪录数减之佐领照例治罪如有舛错遗漏不实情弊将该管大臣官员一并従重治罪等语查壮丁三年一次编审应属可行如果逐人查明新增之数加多亦系职分中易为之事酌给纪录不可致其妄希
恩赏若仍照前草率办理将顶名者任意妄报填写以及遗漏数减将该佐领并该管各官酌量事故重轻分别议处俟
命下之日行文八旗以及包衣佐领一体遵行奏入奉旨依议
又是年十一月八旗大臣等议覆据副都统图克善奏称请嗣后八旗满洲人等产生男女俱令扵满月之后即呈报佐领注册至十岁时由佐领参领呈报都统如有隐匿者从重治罪并请𫝊知𫎇古汉军以及各省驻防处一体遵行等语应如图克善所请嗣后自大臣官员以下至闲散人等凡属正身另户生有子女俱令扵满月时即告知族长呈报佐领注册每年一次令各佐领查眀已故之数销案至十岁时具结呈报参领钤盖关防保送至都统处注册已故者查眀销案如有隐匿不报者查出将隐匿之人交部严加治罪外其失察之佐领以下及族长等俱交部察议再抱养之子女亦令照此呈报注册如非本身所生之子女妄行捏报注册将佐领以下及捏报人一并治罪其原出结注册之参领等亦交部察议如此凡开档养子縁由既明而彼此首告之弊可除矣俟
命下之日将岁数已及记档之男女俱行查眀著都统衙
门注册奏入奉
旨依议
八年正月奉
上谕京城佐领越旗移置者甚多因命大臣等均匀派定外省驻防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亦有随京城佐领越旗移置者其移置之旗人丁既多则移出之旗人丁必少是以人丁数目不均如何令其不致移动之处著八旗大臣等会议具奏特谕八旗大臣等议覆从前因在京
八旗汉军佐领多寡不同
特降谕旨酌量移置俾得均匀惟各省驻防兵丁已经八十馀年其间滋息不同又有随京城佐领移置者是以人丁数目多寡不均应令各省将军副都统等将各该处官弁入丁数目查明不论在京之本佐领惟视彼处之丁数均匀分派若四旗驻防之处即在四旗之内均派八旗驻防之处即在八旗之内均派将均定之户口另造清册以备查核补授官员挑取兵丁即在所均置之旗拣选再将京城之本旗本佐领仍记档案每扵编丁之年令其照常咨送各该旗报部至五年十年之后或有生齿多寡不同之处令各该将军副都统等奏
闻再行均置如此则人丁数目俱得均匀而陞转差役亦
不致扵壅滞矣奏入奉
旨依议
乾隆三年七月正黄旗汉军都统奏臣旗耿姓公中三佐领奉
旨改为世管佐领其佐领下人等应作为属下或作为
另户恭请
钦定奉
谕旨此佐领下人等俱实系另户着晓谕伊等知之四年二月戸部议覆镶黄旗汉军副都统王进泰条奏查三年一次编审八旗人丁关系清理户口整顿名分在部在旗均有稽查之责遇比丁之年将十八岁以上者查眀造入壮丁册内分注另户开户户下填写三代履历钤印咨部仍存旗一分以备稽考其各省驻防并外任官员户口由各该将军督抚造报自应画一一嗣后各省驻防将军都统以及各该督抚凡遇比丁之年将驻防人员以及外任旗员户口俱照右卫等省驻防处造报丁册之例每旗各造丁册二分钤印送部一分臣部存案一分咨旗办理庶内外事归画一而册档亦便扵稽查
六年十月户部奏
盛京内务府未入旗档人丁约有六七千人毫无管束请饬三旗佐领清查入册归扵现在纳差人数内将纳差数目均分交纳嗣后比丁之年所入人丁亦即照分纳数目添差则差轻易纳自无隐漏之弊奉
谕旨著照所请行
八年十一月大学士伯鄂尔泰等议覆总理
三陵事务公禄庆条奏在京八旗并外省驻防各处向例
俱三年一次比丁今
陵寝所有内务府总管及总管礼部等处所属旗人俱系在京各旗佐领下人理应一例比丁相应交与总理
陵寝事务大臣等俟比丁之年该处一应所属旗人逐一查眀悉造入比丁册内移咨户部各旗详查二十七年副都统富徳条奏本旗大小官员兵丁户口不拘年岁每年二月内造报都察院一次
以上编审丁册
另档人戸
雍正七年六月镶蓝旗满洲都统绰奇等将伊该旗佐领富泰徇隐开档之人及养子等令当䕶军之处参奏奉
上谕佐领下满洲少者恐废佐领将戸下满洲及家生子开档人载入另戸满洲册内令当前锋䕶军者其情尚可原宥倘佐领下满洲本多而佐领知而作弊或将养为子嗣之汉人载入满洲册内令当前锋䕶军则理宜治罪尔等将富泰佐领下满洲之数详查具奏再八旗现今开档人及养子当前锋䕶军者甚多辈即与满洲等矣其中亦有人去得汉仗好效力行间得历官阶者或佐领等惧罪不报而伊等又恐黜退隐忍不首必且令刁恶之人致生讹诈控告等事著交八旗大臣等将朕此旨晓谕各旗佐领有将开档及养子挑为前锋䕶军者各将縁由报明其开档及养子亦令从实自首并不革退伊等之前锋䕶军如有人去得行走好者亦于应陞之缺列名既经开档即系另户惟另记档案俾得明晰则可免后日控告之端矣倘于此时隐忍不吐实情日后查出或被旁人首告将伊等从重治罪特谕雍正十二年七月八旗都统等议覆据署副都统事䕶军参领额尔图奏称除八旗所有开户过继养子人等内有已至前锋䕶军领催者俱各另行记档外伊等子弟及本身原系开戸养子已入另户档内之人遵
旨自行出首彼时因未至前锋䕶军领催不准另记档案此等之人既经一例行查亦因准将伊等注入另记档内仍分晰族支系何人之子孙编入支派照户口造档钤用印信收贮存记等语查开户养子人等内有已至前锋䕶军领催后遵
旨将本身实情首出另行记档人等之子弟以至从前详查之时未至前锋䕶军领催已入另户档内之开户养子均属一体若不另行记档恐有不肖之徒将来不无混行讹诈等弊应照额尔图所奏遵
旨自行首出实情另行记档人等之子弟以及曽经详查之时未至前锋䕶军领催已入另户档内之开户养子俱令各该旗复行确查分晰族攴编次支派按其辈数注眀何人之子何人之孙每佐领下造具清册二本钤用印信一本存贮该旗一本咨送户部永远备查将总数交当月旗彚齐奏
闻此次行查若不将实情首出有敢隐匿者或被查出或
被旁人首告从重治罪如奉
旨查眀后又复夤縁串通冒入满洲档内者除治罪外仍记入开户养子档内再伊等挑选前锋䕶军并得
恩赏银两等处俱照原奏定议给与另行记档之人如伊等内有军前行走出众著有劳绩或汉仗好人去得办事好有品行之人著该旗大臣预将縁由声眀奏
闻带领引
见补授官职如遇比丁之年伊等有添裁之处亦扵丁册
一体造写奏入奉
旨依议
乾隆二年七月兵部查奏出征开档兵丁准作另戸内有家下披甲等兵不应作为另户北路大将军等一并造送实属朦混应将该处造送官员交部察议一折奉
谕旨此等家下披甲等兵既在军营效力多年且该将军等保送在一等二等之内俱着加恩照开档兵丁例准作另户其造册朦混办理踈忽之大臣官员等俱从宽免其交部
十五年正月奉
谕旨八旗另记档案人等经朕屡次交查俱加恩仍留本任定以停其陞转之例乃辨名定分以杜不肖上
司之索诈并伊等希图侥幸妄行钻营之弊也近据镶黄旗蒙古都统查出另记档案之主事巴达克图等经该部察议具奏革职但念八旗此等人员自行首报后升任补用者自属不少如不彻底清查现在查出之人既经治罪而未经查出之人竟尔侥幸于理未合若各旗将此等人员俱行查参革退朕心甚为不忍惟恐伊等失业深用恻然著传谕八旗满洲𫎇古汉军都统等将所管旗分叧记档案人员彻底查眀具奏造册送吏户兵三部以备查对此内现任文武官员俱加恩免其革职各留本任至停其陞转并伊等子孙不准考试居官仍准挑补前锋䕶军马甲之处俱照从前定例遵行所有另记档案之现任文武官员朕既加恩免其革职其参革之镶黄旗主事巴达克图亦照此办理嗣后如遇伊等陞缺该部按册查眀停其陞转至此等人员内果有曽经效力人去得者各该处将伊等另记档案之处声眀请旨此朕格外特恩倘仍有隐匿不实妄图侥幸并将另记档案之处不行奏明含糊保题陞转者或经查出或被旁人告发定将保题之该管大臣等一并从重治罪断不宽贷
二十一年二月
上谕八旗另记档案之人原系开户家奴冒入另户后经自行首眀及旗人抱养民人为子者至开户家奴则均系旗下世仆因效力年久伊主情愿令其出户现在各旗及外省驻防内似此者颇多凡遇一切差使必先尽另户正身挑选之后方准将伊等挑补而伊等欲自行谋生则又以身隶旗籍不能自由现今八旗户口日繁与其拘于成例致生计日益艰窘不若听从其便俾得各自为谋著加恩将现今在京八旗在外驻防内另记档案及养子开户人等俱准其出旗为民其情愿入籍何处各听其便所有本身田产并许其带往此畨办理之后隔数年似此查办一次之处候朕酌量降旨此内不食钱粮者即令出旗外其食钱粮之人若一时遽行出旗于伊等生计不无拮据其如何定以年限裁汰出旗之处交与该部会同八旗都统等详悉定议具奏
二十六年十一月兵部议宁夏将军达色奏披甲二达色打仗身亡与前锋七尔图吉勒通阿巴扬阿实系平定凖噶尔打仗阵亡得功牌之人应准其作为另户一䟽奉
谕旨二达色等准其作为另户
以上另档人戸
买卖人口〈附赎身开户〉
国初定旗下买卖人口赴各该旗市交易若越至他旗市被执者身价二分入官一分给拏获之人又定满洲壮丁越旗卖出被首者身价二分入官一分给首告之人买主无罪该管佐领知情者治罪壮丁撤回拨给本旗不知情者壮丁撤回拨给本佐领下贫人
又定有将人父子兄弟夫妇分卖者所卖之族俱入官
又题准阵获人口有将夫妇分卖者仍令给还完聚卖主鞭责
顺治五年覆准投充人即系奴仆本主愿卖者听六年题准汉人不许带出口外如口外人有来
盛京购买马匹乘机买人口者不准放出
十年题准八旗买卖人口俱令该领催记册备查其民人令亲邻中证立契赴本管衙门挂号钤印俱不必输税如不记册无印契者即治以私买私卖之罪
十八年覆准旗下赴市买人记册时该翼查眀给以印照
康熙二年题准八旗买卖人口两家赴市纳税记册令领催保结列名若系汉人令五城司坊官查有该管官印票准买永著为例
八年题准旗下买民令本管官用印若隔属官用印照纳解良民例议处所买之人释放为民两主各鞭责有差
又议准有将定例后所买之人捏作定例前年月用印者事发用印官及买者卖者俱加等治罪又
诏差遣官员并督抚提镇大小各官不许买良民为奴及转相馈送永行禁饬违者照略买良民例治罪十一年议准凡在顺治十年以前买人未用印信审时中证眀白者断与原主或无中证文契本人自称卖身是实者亦断与原主自顺治十一年以后买人虽有中保未曽用印者断出为民十二年题准旗下买民查系白契断出为民者即递觧原籍令地方官具文报部并咨照该督抚十五年题准旗下买民令正印官用印准买若在
地方犯罪逃出卖身者保人系民枷号三个月责四十板系旗人枷号三个月鞭一百原价追还给主卖身人递觧本地方官枷号三个月责四十板仍照所犯罪依律究治其旗人诡称民人卖身者枷号三个月鞭一百保人系旗人枷号三个月鞭一百系民责四十板流徒尚阳堡若系逃人照常鞭刺又卖身人谎写他人姓名者照光棍为首例保人照光棍为从例治罪又卖身人假捏籍贯名姓不从实开写者枷号两个月鞭一百仍断与买主保人系民枷号一个月责四十板系旗人枷号一个月鞭一百
十七年覆准满洲蒙古人口不许卖与汉军民人亦不许私赠违者将所卖人并价入官买主卖主系官革职系䕶军领催披甲当差闲散旗人枷号两个月鞭一百系民枷号两个月责四十板该管佐领骁骑校知情者革职领催鞭一百收税官亦革职其喀尔喀厄鲁特人亦不许卖与汉军民人违者亦照此例治罪
十八年题准凡旗人买民用印衙门呈送户部转行该抚令地方官晓谕里甲如用印官十日内不将买人縁由报部者罚俸一年竟不报者降一级二十一年题准直省驻防各官及提镇以下等官槩不许买本省之民违者降二级调用若纵令家人买者照本官买人例议处该管官失察降一级留任其驻防甲兵量许买人令卖身人亲至地方官处取据口供存案立契写情愿字样用印若未经取供文契虽有情愿字様实系勒买者买主枷号一个月鞭一百若本官嘱记兵丁买者照本官买人例议处如本主在京家人披甲在外驻防者准买其在外驻防官之家人披甲者不准买又题准地方各官不遵定例妄用印信及非正印官擅用印信者降一级调用
二十二年议准满洲蒙古家人违禁卖与汉军民人者买卖之人系官罚俸一年系旗下人鞭一百系民责四十板如佐领骁骑校内管领及收税官知情者罚俸九个月领催鞭八十所买之人并价俱入官其喀尔喀厄鲁特人不许汉军民人买用违者系官降一级调用旗人鞭一百系民责四十板所买之人入官
又题准本年十月以前有白契卖身之人审系情愿中证眀白者仍断与买主〈以上买卖人口〉
凡赎取人口顺治九年题准阵获人口准令赎回凡有赎人者令嫡亲家属领归其身价两家各取其半
康熙三年题准已拨给山海关外叛逆人犯妻子家仆有私行偷卖赎去者卖主系官革职系民杖一百流三千里系旗人枷号两个月鞭一百専管各官俱降二级调用如偷卖赎军流等犯妻子家仆者亦照此例议处
七年覆准私赎叛逆家属照例治罪人口身价俱入官
十七年议准满洲蒙古家人其主愿令赎身在本佐领及本旗下者听若违禁放出为汉军民人者照买卖例治罪
二十一年覆准旗下用印所买之人及旧奴仆内有年老疾病各主情愿准赎者呈眀都统移送户部令其赎出为民若将年壮旧人借称赎出者照买卖例治罪
乾隆二年三月户部奏准嗣后旗下家奴果系伊主念其数辈出力勤劳年久情愿准其赎身放出为民务照定例呈眀本旗报眀户部转行地方官收入民籍如有私自放出并不呈旗咨部行知该地方官入籍为民者地方官即查眀呈报将本主照例治罪
三年直隶总督以私自放出之户从前虽未呈报旗部但入籍年又若令归旗究属屈抑咨请为民经户部酌议具奏内开乾隆元年以前放出为民之户其有未经呈报旗部者该旗查眀果系数辈出力伊主念其勤劳情愿放出编入民籍年久地方官有册可据者准其为民如系借民设法赎身私入民籍伊主既经得过身价银两应令归旗作为开户壮丁
四年十月议政王大臣八旗大臣会同户部议奏内称各旗
盛京带来并带地投充之奴仆以及乾隆元年以前白契作为印契家人之祖父籍贯飭令参佐领等自奉
旨之日于一年限内令各本主据实开报该都统核明送部遇有开户为民之案以便查考其有远年俘获并印契置买家人伊等祖父姓名籍贯一体造册咨送户部查核至各省旗人自文到之日为始扵一年限内造册送旗查眀送部查核嗣后凡遇比丁之年即照此次违报之例扵编审册内注眀以便查考
又是月议政大臣八旗大臣会议覆戸部折奏内开查旗下奴仆家主情愿放出乾隆元年以前已入民籍及借名设法赎身钻营势力欺压赎身等款节经怡贤亲王暨戸部先后奏准定有成例应仍照旧例遵行外至乾隆元年以前未经入扵民籍以及乾隆元年以后始入民籍者既系伊主念其勤劳情愿放出之人与借名赎身并欺压本主者原属不同今借名赎身者尚准作为开戸壮丁而此等放出之人遽令归还原主作为家奴似未平允臣等酌议此等放出为民未经入籍及入籍在元年以后之户应令归旗作为原主名下开户壮丁至于设法赎身之戸例应作为开户壮丁者其已经议结之案毋庸置议外其未结之案或系自备身价赎身或亲戚代为赎身者均应归原主佐领下作为开戸若有实在用价契买随又交价赎出者均应在买主佐领下作为开户如经开户壮丁给价买出者伊等原非另户正身其名下不便复有开户之人仍应归原主佐领下作为开户十二年七月户部奏准查八旗户下家奴有借名设法赎身私入民籍以及旗民两间者例应归旗入扵原主佐领下作为开户此等户口虽归扵原主佐领之下但系佐领下之开户而非原主名下之开戸既无本主拘管而披甲当差等事又有各佐领下另户伊等不能挑补差使闲散无事必致渐成㳺惰伏查先经议政王大臣等会同八旗大臣所定条款内有乾隆元年以前放出为民之户果系伊主情愿放出入籍年久者准其为民如乾隆元年以后始入民籍伊主念其勤劳情愿放出者应令归旗作为原主名下开户等语是勤劳愿放之仆例应归旗者尚入扵原主戸下今借名设法为民之户查出反归入扵佐领下作为开户而不归原主似属轻重不均臣等酌议此项借名设法为民之仆除从前已经议结之案毋庸置议外嗣后凡此等案件或被首告或经察出查眀曽报部旗伊主得过身价者应令归旗入扵原主名下作为开户不准归本佐领下如未经报眀部旗无论伊王曽否得过身价俱令归旗仍作为原主户下家奴不准归入佐领作为开户
四十八年三月奉
上谕向来满汉官员人等家奴在本主家服役三代实在出力者原有准其放出之例此项人等既经伊主放出作为正身亦未便绝其上进之阶但须明立章程扵录用之中仍令有所限制嗣后此等旗民合例后该家主放出者满洲则令该家主扵本旗报眀咨部存案汉人则令该家主于本籍地方官报眀咨部存案经部覆准后方准其与平民一例应考出仕但京官不得至京堂外官不得至三品以示限制着为令〈以上赎身开户〉
以上买卖人口并赎身开户
投充人户
顺治元年定凡投充人口有父母兄弟妻子情愿入旗同居者地方官给文赴部入册不许带田地投献
二年题准近京地方管荘人等强压愚民及工匠勒令投充者在内许赴户部五城御史顺天府在外赴道府州县告理审实释放
又题准有假借投充冒名奴仆混托厮养或悍奴欺压故主部民凌厉本官及慢侮缙绅倾䧟富室占骗人口财物者事发治以重罪
三年题准自次年为始汉人投充旗下永行禁止七年题准投充人置买民间房地者房地并价银入官买卖两造从重治罪
八年题准旗下探亲回籍之投充汉人该佐领报部给票前往如无部票即系私逃许地方官执觧又
谕投充人生事害民本主该佐领知情者连坐前此有司责治旗人问罪以致投充人益加肆横今后地方官遇投充人犯罪与属民一体究治户部刊示晓谕十七年题准投充人诬称不系投充者审出鞭一百如果不系投充欺压良民者亦鞭一百又题准有将另户人告称系伊奴仆者鞭八十其投充人先未在地方纳粮后将房地纳粮辄称不系投充者审出枷号一个月鞭一百地方官混报者以抗违论经承责三十板其民人住种满洲房地年久告称系自已房地者责三十板
又覆准各荘俱设屯领催责成清察如有指称投充欺诈百姓者如实觧部究审如系假冒地方官依律究拟
康熙二年覆准凡投充人父兄伯叔住种满洲房地子弟侄看守故土坟茔或子弟侄住种满洲房地父兄伯叔看守故土坟茔者行地方官查其输粮在先红册载名者即断为民如投充后输粮者仍断与满洲
八年
诏投充人生事害民者本主及该管佐领连坐本犯正法妻孥家产入官罪不致死者本犯及妻孥入官嗣后地方有司遇投充人犯罪与属民一体责治
九年题准凡官员将投充人称为纳粮之民并改粮册年月移送者革职转申上司降一级调用巡抚罚俸一年如先称不系投充后报投充者地方官降一级调用该管上司罚俸一年巡抚罚俸六个月
十五年题准嗣后有以投充满洲之人称为纳粮之民者地方官降一级调用转申上司罚俸一年巡抚罚俸六个月先称不许投充后报投充者地方官罚俸一年该管上司罚俸六个月巡抚罚俸三个月
以上投充人戸
汉军出旗
乾隆七年四月奉
上谕八旗汉军自从龙定鼎以来国家休养生息户口日繁其出仕当差原有俸禄钱粮足资养赡苐闲散人多生计未免窘迫又因限扵成例外任人员既不能置产另居而闲散之人外省既有亲友可依及手艺工作可以别出营生者皆为定例所拘不得前往以致袖手坐食困守一隅深堪轸念朕思汉军其初本系汉人有从龙入关者有定鼎后投诚入旗者亦有縁罪入旗与夫三藩户下归入者内务府王公包衣拨出者以及召募之炮手过继之异姓并随母因亲等类先后归旗情节不一其中惟从龙人员子孙皆系旧有功勲历世既久自毋庸另议更张其馀各项人等或有庐墓产业在本籍者或有族党姻属在他省者朕意欲稍为变通以广其谋生之路如有欲改为原籍者准其与该处民人一例编入保甲有不愿改入原籍者而外省可以居住者不拘道里远近准其前往入籍居住此内如有世职仍许其带往一体承袭其有原籍并无倚赖外省亦难寄居不愿出旗仍旧当差者听之所有愿改归民籍与愿移居外省者毋论京外官兵闲散俱限一年内具呈本管官查奏如此屏当原为汉军人等生齿日多筹久远安全计出自特恩后不为例此朕格外施恩原情体恤之意并非逐伊等使之出旗为民亦系为国家粮饷有所不给可令八旗汉军都统等详悉晓谕仍询问伊等有无情愿之处具折奏闻
八年四月奉
旨朕因八旗汉军户口日繁生计未免窘迫又限于成例不能外出营生特降谕旨除从龙人员子孙毋庸更张外其馀各项入旗人等有愿改归民籍与愿移居外省者准其具呈本管官查奏原指未经出仕及微末之员而言至服官既久世受国恩之人在伊等本身及伊等子弟自不应呈请改籍而朕亦不忍令其出旗此奏内文职自同知等官以上武职自守备等官以上俱不必改归民籍
二十七年六月军机大臣会同八旗大臣议覆顺天府府尹钱汝诚等条奏出旗为民人等有情愿入顺天府属州县民籍者由该旗咨部外即行造册派员带领为民人等家口一并交送顺天府令该府尹查收随派人转送至伊等情愿所入州县查收编入村荘查管收讫之日咨覆该旗备查十月又奉
上谕参革海州知州邬承显之子邬图麟等久未归旗一案经该旗参奏降旨令陈宏谋眀白回奏今据覆奏邬承显任内有应追𧷢项未完着落伊子等缴还是以未即回旗再邬徳麟已入含山县籍家口仍留福建旧任邬图麟并请改入河南孟县民籍等语似此逗遛规避实乃汉军敝习不可不亟为整顿伊等既任外官罢职如有未完之项自应勒限速完实系无力追缴即当归旗按律治罪何得任其迁延在外藉设措告贷之名任意㳺荡抽丰驯致滋生事端何所不有况该旗已经咨催饰词延玩此在民人犹不可为训何况身为旗人者乎即以情愿改归民籍而言现在著有定例并未稍为禁阻苐伊等或呈请于并无追项之前或声眀扵完欠回旗之后皆属可行若借此巧为趋避悬帑项而废官方此风断不可长嗣后外省参革汉军人员有应完款项着扵定限内催追为数过多酌量展限完纳倘逾限不完即将该员等觧旗治罪此案陈宏谋既未准其改籍并将邬徳麟等押觧回旗该旗可即遵旨办理将来有似此者均照此例行
二十八年二月奉
上谕开泰奏达州知州郎炳之子郎世琳请改归民籍一折办理甚为舛缪向来汉军有愿入民籍者原属例所准行郎世琳果于该旗未催回籍之前自行呈请并无不可今以屡催不应转借此为名冀遂其自便狡延之计开泰稍揆事理即应据寔参奏为归旗逗遛者戒乃竟据以凟请是其一意沽名岂封疆大臣办公之道郎世琳着交开泰拏解来京交刑部治罪倘致兔脱则开泰当其罪
二十九年十月奉
谕旨鄂宁前奏所管汉军本旗内有总兵吴应铨等俱身在旗籍而令伊子出旗为民应将伊等治罪一折朕即交八旗大臣议奏原欲各旗一体画一将有似吴应铨等违例之人通行查出治罪也今八旗大臣查出少卿秦炌等俱系职官曽经降旨不准出旗之人伊等竟设法钻营令伊伯叔子弟出旗为民则伊等之不愿在旗不问可知前次垂念伊等身为大员承受国恩日久不便遽行出旗是以特降谕旨迨至议覆鄂宁折奏八旗大臣等理应议令伊等照旧在旗请旨议罪方为允协乃将伊等一槩出旗其名似以斥令出旗即为治罪之法其实直如伊等所愿为之准行矣朕岂肯任其尝试朦混于八旗大臣等倘暗受伊等干求故意巧为办理即属营私舞弊朕若由此深究恐伊等难以任受如实系不晓事理所致则其糊涂尤为可笑且八旗大臣中或有尚可将此自诿者至王进泰所司何事而亦可以不知自觧乎现在查出秦炌之子秦廷玺等俱着撤归本旗充当苦差行走秦炌等并著交部治罪其従前准令伊等出旗之该管都统及此次议令出旗之八旗汉军都统一并交部严加议处
三十二年五月奉
旨陈时泰归入民籍已经数年且该旗应袭佐领尚属有人陈时泰不必归旗至该旗从前并未奏请办理殊属不合着交部察议
四十年十月军机大臣会同正白旗查奏朱宾等呈请回旗一案朱宾朱宝原系正白旗闲散于乾隆十八年入巡捕营食粮二十三年本旗将二人出旗编入大兴民籍查乾隆八年户部议覆施纯恺出旗案内曾奏眀袭职有分之人不准出旗在案该旗并未详查辄将伊二人俱令出旗实属错悮再查延恩侯爵系雍正二年奉
世宗宪皇帝特旨加恩赏赐明代子孙朱廷⿰嫡孙朱之琏之职并非朱之琏得有功绩所自立者凡朱廷⿰子孙均属有分朱宾朱宝二人系朱廷⿰嫡派子孙自未便令其出旗请将二人仍令回旗照例
当差但伊等于初办出旗时并不声明呈请乃相隔十八年之久直至出有侯爵始请回旗明系觊觎承袭希图侥幸应请将朱宾朱宝遇有应袭时其本身概不准列名拣选以示烱戒奉
旨朱宾朱宝二人准其回旗照例当差但遇应袭侯爵时伊二人本身及其子俱不准列名㨂选至所袭侯爵着军机大臣会同该旗楝选带领引见
五十五年七月户部议奏正红旗汉军都统弘旿等参奏原任广东新宁县知县夏永淳于五十二年计典参劾业经催令归旗准广东巡抚咨报该员贫病无力回京情愿改归江南丹徒民籍一案臣等查定例八旗汉军京员主事以上旗员五品以上外官同知守备以上不准改入民籍六品以下现任职官并一应侯补侯选告休革退文武官员及兵丁闲散人等情愿改入民籍者在京准其呈眀本旗在外呈眀所在省分督抚核实报部改入民籍在外者参革汉军人员应完欠项逾限不完者应将该员等觧旗治罪不准为民今查夏永淳先据该抚咨报无力归旗改入民籍嗣据正红旗都统查报夏永淳祖坟现在京无人看守祭扫不便任其为民咨部转行催令回旗经臣部以有无未完欠项一并咨查续据该抚查覆夏永淳并无未完欠项若照例办理应准其改归民籍今该都统奏称夏永淳祖父俱系职官当伊父原任知州夏建寅病故之时伊兄弟六人原应归旗当差而夏永誉等以身系闲散均援例改入民籍惟夏永淳系属捐纳县丞希图子弟可以在旗考试仍留旗籍今历外任多年复称情愿为民借端规避旗差奏请停止汉军六品以下职官为民之例臣等伏思八旗汉军人等仰𫎇
国家教育深仁洊历官阶受恩优渥退官觧任之后理宜归旗当差图报乃有历外省之员初以身历旗籍侥幸出身一经觧任即耽安逸请改民籍似此借词规避殊属狡诈不便仍令为民以遂其设法出旗之心应如所奏汉军六品以下职官准其为民之例即行停止其兵丁闲散人等仍照旧例办理奉
旨知道了
以上汉军出旗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二
兵制志
谨案十纪以来以兵定天下者黄帝为首故言兵制者始风后之握奇经其书真伪不可知其公孙宏等之注释真伪亦不可知然其法律井井四奇四正变化不穷兵家终莫易其法也夏殷以前兵制不可考其可考者莫详于周礼所谓六乡六遂各以卿大夫司民事经理其教养修明其政令三时务农一时讲武无事则各执其业有事则按井出赋合而为天子之六军故其时军民不分吏与将帅亦不分所谓寓兵于农其法至善秦汉以后时易势更镇戍遍天下而非内重即外重迄不能臂指相使纲目相维唐初设折冲果毅府略得其意而显庆以后浸淫渐废藩镇遂割据而不宁核其因革之由知古圣人虑远而计周也我
朝
出震乘干用
武功开国定制以人户隶佐领以佐领隶参领以参领隶都统副都统皆司其版籍经其土田掌其教化平其讼狱而归于诘其戎兵于周礼乡遂之法如重规叠矩诚所谓先圣
后圣其揆一矣至八旗之制则实同于风后之握奇盖天地之数皆以九为纪而九数所积则皆八周外而一居中河图洛书皆四奇四耦统于五十天有九宫地有九野皆以四正四隅环乎中央即井田之制以八家同养公田亦因天地自然之象焉风后之阵数用八诸葛亮鱼腹石阵亦用八其奇正相错而变化生正隅相辅而弥缝密盖以此也
大圣人规矩在握造化生心默与天地通而暗与古之圣贤合法立一时制垂万禩洵酌古今之宜而得变通之利者矣谨胪其制度具列如左至备折冲者曰前锋司宿卫者曰䕶军职巡察者曰步军戍重镇者曰驻防以及火器营之习远攻健锐营之简骁果并详其规制条教用见我
列祖
列宗所以削平僭乱荡涤洪𬬻百战无敌于天下与我皇上神谟密运
骏烈光昭
坐照九天之上而制胜万里之外
武功十全为摄提合雒以来所未尝睹者有由然也兵制志一
八旗兵制
太祖高皇帝初设四旗先是癸未年以
显祖宣皇帝遗甲十三副起事征尼堪外兰败之又得兵百人甲三十副后以次削平诸部归附日众初出兵校猎不论人数多寡各随族长屯寨行每人取矢一每十人设一牛录额真领之至辛丑年设黄
白红蓝四旗旗皆纯色每旗三百人为一牛录以牛录额真一辖之
〈谨案是年为编牛录之始嗣后设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等官雍正二年以八旗都统印信额真二字作主字觧非臣下所得用改为固山谙班兹敬按年月于改定以后书新名改定以前仍旧称以昭初制〉
甲寅年始定八旗之制以初设四旗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増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为八旗〈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每三百人设牛录额真一五牛录设甲喇额真一五甲喇设固山额真一每固山设左右梅勒额真各一以辖满洲蒙古汉军之众时满洲蒙古牛录三百有八𫎇古牛录七十六汉军牛录十六行军时地广则八旗并列分八路地狭则八旗合一路而行
天命五年改设八旗官定总兵官为三等其副将参将游击亦如之各牛录额真俱为备御官每牛录下设千总四人
天聪八年五月
上谕凡我国官名俱当易以满语勿仍袭汉语旧名今悉为釐定五备御之总兵为一等公一等总兵官为一等谙班章京二等总兵官为二等谙班章京三等总兵官为三等谙班章京一等副将为一等梅勒章京二等副将为二等梅勒章京三等副将为三等梅勒章京一等参将为一等甲喇章京二等参将为二等甲喇章京游击为三等甲喇章京备御为牛录章京代子为分得拨什库章京为小拨什库旗长为専达屯拨什库仍旧名凡管理不论官职管固山者即为固山额真管梅勒者即为梅勒章京管甲喇者即为甲喇章京管牛录者即为牛录章京管巴雅喇纛额真即为纛章京管巴雅喇甲喇章京额真即为巴雅喇甲喇章京嗣后皆照我国新定者称之又
上谕满洲𫎇古汉人兵众前此骑步守哨等兵虽各有营伍未分名色故止以该管将领姓名称为某将领之兵
今宜分辨名色永为定制随固山额真行营马兵为阿礼哈超哈巴雅喇营前哨兵为噶布什贤超哈驻防盛京兵为守兵预备兵为援兵各城寨兵为守边兵旧蒙古左营为左翼兵右营为右翼兵旧汉兵为乌真超哈元帅孔有徳兵为天祐兵总兵官尚可喜兵为天助兵〈谨案阿礼哈超哈为骁骑营之始巴雅喇为䕶军营之始噶布什贤超哈为前锋营之始天祐天助兵后俱归汉军蒙古两翼后仍分八旗〉
九年设𫎇古八旗先是八年以所获察哈尔户口分给八旗是年正月复以察哈尔来归官兵分隶各旗复编审蒙古及旧喀喇沁壮丁分为蒙古八旗其旗色与满洲同每旗设固山额真一梅勒章京二甲喇章京二分辖所编牛录
崇徳二年分汉军为二旗设左右翼二旗旗皆皂色每旗设固山额真一辖所编牛录
四年分汉军为四旗旗色一以皂镶黄一以皂镶白一以皂镶红一纯皂色每旗设固山额真一梅勒章京二甲喇章京四牛录章京十八
五年五月设索伦兵牛录先时索伦部自索海班师后续有三百三十馀户来降
上命理藩院参政尼堪择可为首领者授为牛录遂分八
牛录领之
六年四月
上召众于笃恭殿谕曰八家所属牛录旧取办事人四名银匠五名今宜各退办事人二名银匠四名每牛录许留银匠一名铁匠一名办事人二名王贝勒等各令家下汉人学习匠役待三年后再将各牛录匠役停止每牛录原铁匠六名王贝勒取一名退去一名止许留四名每牛录满洲三人中许一人披甲以六十名为常数其中或多或少务于三人中选一人他牛录甲虽有馀亦不许补不足者今后汉人匠役不许造弓箭货卖违禁造卖者治罪各牛录人有造弓者该牛录章京亲验给角觔制造令鞍匠造鞍有弓鞍不如式及擅索弓价推诿不造者送法司治罪有旧披甲人诈称年老令家奴代披及牛录章京之子徇私不令披甲者各固山额真牛录章京稽察其有稽察不公后被牛录首首出者罪之
七年始设汉军八旗定旗色与满洲八旗同每旗设固山额真一梅勒章京二甲喇章京五八年六月
谕户兵二部各旗闲散𫎇古宜清查人丁编入佐领俱令披甲现在满洲旗下者察其壮丁毋许混匿其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家闲散𫎇古编为小旗设巴雅喇辖之
顺治元年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分置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于京城内镶黄正黄居北方正白镶白居东方正红镶红居西方正蓝镶蓝居南方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为右翼左翼自北而东而南镶黄在地安门内正白在东直门内镶白在朝阳门内正蓝在崇文门内右翼自北而西而南正黄在徳胜门内正红在西直门内镶红在阜城门内镶蓝在宣武门内
又定八旗都统所辖甲兵满洲蒙古旗每佐领下设亲军上三旗隶领侍卫府下五旗隶宗室王公设前锋隶前锋统领设䕶军隶䕶军统领设步军领催及步军隶步军统领其本营领催骁骑及弓匠铁匠鞍匠等各隶本旗都统汉军旗每佐领下设步军领催及步军隶步军统领其本营领催骁骑各隶本旗都统
〈谨案本朝兵制各旗官员兵丁户口属籍无不隶于都统至于简用充补自骁骑营而外则各该管大臣分领焉其领侍卫府八旗前锋营䕶军营步军营内府三旗营营制具列后卷分门备载〉
又设
盛京八旗驻防兵时以迁都燕京
命内大臣何洛会为
盛京总管设左右翼梅勒章京各一统领驻防兵又设直省八旗驻防兵顺治二年分遣八旗兵驻防直隶顺徳山东济南临清徳州江南徐州山西平阳潞安蒲州八城后依各省形胜设将军都统副都统或但设城守尉防守尉驻防
又设直省绿旗营凡直省汉兵俱以绿旗为辨总督所属为督标巡抚所属为抚标提督所属为提标总兵所属为镇标其属于河通总督者为河标属于漕运总督者为漕标
〈谨案绿旗营制属督抚提镇専辖不隶八旗都统本志不具载〉
又设外藩扎萨克各旗先是天聪年间科尔沁各𫎇古相继款附
定鼎之后以次编旗凡内扎萨克二十五部为五十一旗每旗扎萨克一人协理旗务者无定员以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为之设都统副都统以本旗台吉兼任参领佐领骁骑校骁骑如内八旗之制至康熙三十年设喀尔喀各旗三十六年设贺兰山厄鲁特旗及哈密旗四十三年设额济内土尔扈特旗雍正三年设青海各旗十年设吐鲁番旗乾隆十九年设杜尔伯特各旗各随人众编佐领有差设守卫
陵寝官员兵丁先是天聪八年
永陵设散秩官至是
福陵
昭陵
永陵各设云骑尉又増设散秩官嗣后
盛京
三陵各増设总管副总管防御骁骑校等员又于京师东陵
西陵各设总管副总管防御骁骑校等员
顺治十七年
上谕嗣后固山额真清字仍称固山额真汉字称为都统梅勒章京清字仍称梅勒章京汉字称为副都统甲喇章京清字仍称甲喇章京汉字称参领牛录章京清字称为牛录章京汉字称为佐领谙班章京清字称为谙班章京汉字称为总管乌真超哈清字称为乌真超哈汉字称为汉军
又经大臣议定噶布什贤噶喇谙班汉字称为前锋统领巴雅喇纛章京汉字称为䕶军统领噶布什贤章京汉字称为前锋参领巴雅喇章京汉字称为䕶军参领噶布什贤専达汉字称为前锋校巴雅喇専达汉字称为䕶军校分得拨什库汉字称为骁骑校
又定王公府属武职官员兵丁分别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以次设长史散骑郎䕶卫等职并府属佐领下各设骁骑校骁骑有差〈谨案王公府属官兵附于禁卫兵制之后另为一条备载于后〉
康熙十四年设游牧察哈尔八旗时以迁察哈部众于宣化府大同府边外编为八旗如内制三十八年増设总管初隶蒙古八旗都统后又増设都统驻张家口乾隆二十六年増设都统副都统以下官职有差
康熙二十三年设三旗虎枪营以备蒐狩三十年设火器营以习火器
雍正二年设
圆明园八旗䕶军营又设
圆明园内府三旗分地驻札以备翊卫
〈谨案増设三旗虎枪等营其官制兵额详见后卷分门备考〉
雍正二年设汉军藤牌兵每佐领下藤牌兵四名乾隆元年定汉军每旗设藤牌兵一百名六年定藤牌兵归并大营每旗百名于鸟枪手额内挑取并简选参领一人散秩官骁骑校各二人领催五人令其管辖
雍正六年奏定八旗方位
〈谨案八旗方位详见旗分志兹不复载〉
乾隆十三年设内府前锋营即于内府三旗䕶军营内简选充额仍属䕶军统领管辖
十四年设健锐营总统无定员以王公大臣兼任率两翼长八旗前锋参领等统辖前锋兵演习云梯诸技是为云梯兵
二十六年设西域新疆驻防兵时以平定凖噶尔回部分派满洲兵索伦兵察哈尔兵绿旗兵视各处地形酌量分驻卡伦兵领以侍卫屯田兵领以督屯武职驻防马兵隶于佐领绿旗兵隶于营员其四兵则各城伯克经理而以驻札之将军大臣总辖之各兵丁或携眷永驻或三年更代以次増设无定额
十七年设
盛京内府三旗总管先是顺治三年设
盛京内府镶黄旗正黄旗佐领八年设正白旗佐领
至是令三旗佐领皆归总管统辖
〈谨案我朝以神武开国先立四旗以统人众寻以归附日广増设八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隶乎旗者皆可为兵非必有召募之烦而后收兵之用也〉
〈列圣相承规模大备内而京营则有亲军前锋骁骑䕶军步军之分或用上三旗或兼用八旗外而直隶各省驻防兵用八旗各标及营汛兵用绿旗营百数十年増损斟酌尽善我〉
〈皇上智勇天锡觐光〉
〈烈天戈所挥无思不服自西陲底定式廓版图列戍开屯威宣化洽至于外藩诸部奔走偕来分职编旗与内八旗相等望风怀景航海栈山〉
〈武功十全超迈前古凡皆睿算神谟先机决胜于万里之外固不徒矜馘献之功资熊罴之力是以开穷日月构尽乾坤洵亿万世经武之鸿图迄乎无外者也兹谨叙兵制以〉
〈禁卫驻防恩恤军令军政教阅军器马政彚为八门依类备载〉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二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三
兵制志二
禁卫一〈领侍卫府 骁骑营 前锋营 䕶军营御营向导 圆明园䕶军营〉领侍卫府
满洲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设领侍卫内大臣六人内大臣六人散秩大臣无定员凡一等侍卫六十人二等侍卫一百五十人三等侍卫二百七十人四等侍卫无定员宗室侍卫一等九人二等十八人三等六十三人〈康熙三十七年増设宗室侍卫无定员雍正七年定制共九十人并入三旗随班行走〉蓝领侍卫九十人〈毎侍卫十人各设什长一人即于什长及两翼班领署班领内定以十二人随印协理事务〉
御前侍卫
乾清门侍卫〈于三旗侍卫内 简用〉汉侍卫〈雍正五年定例亦分一二三等及蓝翎于武进士内 简用〉皆无定员主事一人笔帖式十二人贴写笔帖式十五人亲军校七十五人〈镶黄旗十五人又下五旗移入十人正黄旗十五人又下五旗移入十一人正白旗十五人又下五旗移入九人〉亲军九百九十五名〈三旗满洲蒙古佐领下毎亲军二名镶黄旗二百二十四名又下五旗移入一百三十名正黄旗二百三十四名又下五旗移入一百三十五名正白旗二百三十名又下五旗移入一百十七名内以七十五人为亲军校三旗亲军每旗选六十名随侍卫班入直馀皆随三旗䕶军营䕶军校䕶军一体直宿当差〉
凡宿卫之制更番轮直三旗侍卫各分六班班分两翼〈镶黄旗为左翼正黄旗为右翼正白旗半为左翼半为右翼〉各设侍卫班领二人署班领二人侍卫三十人宿卫
乾清门为内班昼坐门禁夜守扃钥散秩大臣一人侍卫亲军十人宿卫
中和殿侍卫什长二人侍卫亲军三十人宿卫太和殿为外班以领侍卫内大臣一人总统之内大臣散秩大臣二人随班入直
凡扈从之制后扈二人于领侍卫内大臣内
简用前引十人于内大臣散秩大臣统领副都统内简用豹尾班侍卫于三旗侍卫内选功臣后裔六十人
日以二十人直
后左门毎
乘舆出入以十人执豹尾枪十人佩仪刀侍于
乾清门阶下左右
驾出豹尾班侍卫殿于后以领侍卫内大臣一人侍卫
班领二人统之
驾还宫随至
乾清门退归直
皇帝御太和殿受朝前引侍卫二人自
乾清门
后左门引至
殿后止后扈大臣二人自
乾清门扈从〈如系 御前大臣则自 宫内随出后并同〉前引大臣十人候于
殿北阶下
驾至按翼前𨗳进
殿由左右趋至
宝座前北上东西面序立后扈大臣于
宝座左右佥立豹尾班侍卫于
宝座后左右南向序立遇
御门听政届时直班侍卫引有事各官由
后左门入〈日常入奏官亦均由侍卫引进〉豹尾班侍卫于
乾清门阶下左右墙角立领侍卫内大臣直班内大臣侍卫于阶下立侍卫班领毎翼一人于阶上左右楹前立
御前侍卫随
驾出同
乾清门侍卫于
御座两傍立
驾还宫
御前侍卫随入馀各退归直
御经筵日侍卫二人前导至
文华门止后扈大臣随至
宝座左右佥立
御前侍卫
乾清门侍卫于
宝座后两傍豹尾班侍卫于
殿外阶下均左右序立如
御箭亭侍卫二人前导至降舆处止遇外藩来朝及召见外藩使臣或于
便殿或于
驻跸行宫前引后扈大臣皆侍班
御前侍卫
乾清门侍卫直日侍卫班领豹尾班侍卫均于殿内按翼序立
皇帝躬祀
郊坛前引侍卫二人自
乾清门前𨗳至
午门外止前引大臣候于
太和门北阶下
驾至按翼前导后扈大臣随行自
午门外乘马至
坛门外下马均佩刀引扈
御辇前后执镫侍卫四人辇前执提炉侍卫二人皆步从辇后豹尾班执枪侍卫十人佩仪刀侍卫十人佩矢弓侍卫二十人以领侍卫内大臣一人侍卫班领二人领之建黄龙大纛二司纛侍卫什长二人以领侍卫内大臣或内大臣散秩大臣一人领之及
坛前引大臣在
圜丘坛三成阶上立
方泽坛及
日坛
月坛于二成阶下立后扈大臣随升
坛于
驾后佥立豹尾班侍卫于
坛内壝门外序立祀
祈年殿飨
太庙前引大臣由左阶升
驾入殿门于中门外一成阶上东西面序立后扈大臣
随入于
驾后佥立豹尾班侍卫于三成阶下立祀
社稷坛前引大臣立于内壝门外豹尾班侍卫立于拜
殿南门外展拜
堂子前引大臣立于甬道北豹尾班侍卫立于祭神殿两旁祀
先农坛前引大臣立于阶下豹尾班侍卫立于乐悬南
遇
驾耕耤
御具服殿前引大臣立于殿前阶上
驾诣耤田引至耕所三推礼成引由观耕台午阶升于御座前左右序立遇
大阅日前引后扈大臣均甲胄引扈豹尾班侍卫甲胄
殿后
御前大臣侍卫等均甲胄随行其次黄龙大纛行三旗
亲军甲胄按次行
驾御帐殿豹尾班侍卫按翼排列左右建黄龙大纛三
旗侍卫亲军按翼环卫
车驾巡幸
御前大臣侍卫
乾清门侍卫皆从其六班轮直之侍卫以一班或二班随往
凡选补亲军于本佐领下䕶军骁骑及教养兵闲散壮丁内选补随侍卫班行走之亲军由本旗亲军内遴选弓马人材及世胄子弟拔补均由随印协理事务侍卫班领遴选呈本旗领侍卫内大臣补授
雍正三年奏准三旗亲军令侍卫班领及亲军校管束察其骑射行走该旗差务仍照常例行雍正七年定三旗各领银二万两生息以资公用由各旗协理事务侍卫班领办理乾隆十四年奏准此项银交各该旗办理所得之息交内务府广储司收贮用时陆续支领仍令协理事务侍卫班领收管
凡入侍卫班之亲军在
圆明园直班各班各给饭银二钱五分在外直班之亲军校亲军每人各给饭银一钱五分均于公用银内动用
〈谨按侍卫班内有上驷院侍卫毎旗七人司辔司鞍侍卫无定员隶〉
〈上驷院其兼尚虞鹰鹞房鹘房狗房十五善射善骑射善射鹄善强弓善扑等侍卫各有専管统在三旗额内均无定员又銮仪卫亦侍从武职设有掌卫事内大臣以下等官専司乘舆卤簿兹不具列其所属军尉仪刀弓矢殳㦸用亲军豹尾枪仗马用䕶军蒙古画角用蒙古鸣角军其奉辇擎执仪杖各校尉由内府选充者为旗尉由五城选充者为民尉奉辇旗尉百六十八人民尉六十人各执事旗尉二百四十六人民尉三百二十二人左右中前后五所民尉计一千三百二十八人驯象所民尉二百六人八旗汉军司更兵四十人均隶在军数谨附载于此〉
八旗骁骑营
满洲八旗都统毎旗各一人副都统各二人骁骑𠫭领各五人副骁骑参领各五人〈康熙三十四年于毎旗𠫭领下増设委署𠫭领雍正元年改名副𠫭领蒙古汉军八旗并同〉佐领无定员〈随人户编设〉毎佐领下骁骑校一人领催五名〈初制满洲及蒙古毎佐领下设领催六名康熙四十三年裁一名〉骁骑二十名匠役二名养育兵〈雍正二年初设具详 思恤门乾隆三十六年定额按三兵一缺八旗满洲共应一万七百九十八缺〉
蒙古八旗都统毎旗各一人副都统各二人骁骑参领各二人副骁骑参领各二人佐领无定员毎佐领下骁骑校一人领催五名骁骑二十名匠役二名养育兵〈乾隆三十六年定额按三兵一缺八旗蒙古共应三千二百七十九缺〉汉军八旗都统毎旗各一人副都统各二人骁骑𠫭领各五人副骁骑𠫭领各五人佐领无定员毎佐领下骁骑校一人领催五名鸟枪骁骑四十二名毎旗藤牌兵一百名〈雍正二年汉军毎佐领下设藤牌兵四名乾隆元年定汉军毎旗设藤牌兵一百名六年定藤牌兵归并大营毎旗百名于鸟枪手额内选取并简选𠫭领一人散秩官骁骑校各二人领催五名令其管辖〉养育兵〈乾隆三十六年定额八旗汉军仍照原额共应四千八百十三缺〉
凡城门直班之制内城九门安定门徳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崇文门宣武门八门各按官兵居住方位以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分直正阳门以八旗满洲蒙古轮直外城七门以镶黄旗直东便门正白旗直广渠门正黄旗直西便门正红旗直广宁门镶蓝旗镶白旗直左安门镶红旗直右安门正蓝旗直永定门均派汉军雍正六年于八门城外増建营房仍按八旗方位毎旗委满洲蒙古汉军官四人骁骑校四人骁骑满洲一百二十名蒙古四十名汉军四十名各旗均分为四班毎班五日以委官一人骁骑校一人骁骑五十名令其更番居住看守十二年又定正阳门两旁城门即于㸔守八门官兵内八旗共委官四人骁骑校四人毎旗各委骁骑十名接翼看守十日一次更代每日按翼各委兵十名昼夜巡宿以为常凡汛守之制康熙二十二年定恭遇
车驾巡幸八旗骁骑营于内九门城上每旗増设汛六所于街道毎旗増设汛十所内城各门于门内各増汛一所正阳门八旗轮直其馀八门八旗分设均委官兵看守乾隆五年复定恭谒
陵寝及
驻跸圆明园南苑等处并逢年节封印后照例于城上毎旗设汛六所共四十八所委骁骑营官兵与城上步军营分汛相间看守毎旗于满洲蒙古汉军内会委参领一人约束如恭遇
巡幸口外及远省则増设汛十五所将步军撤下分防大街巷口城上汛守悉易以骁骑营分委骁骑校领催骁骑昼夜巡宿以参领二人往来稽察凡各处看守之制户部银库委官二人领催二名兵十八名库后门委官一人兵十名颜料库委官四人骁骑校四人领催四名兵二十八名縀疋库委官二人骁骑校二人兵五十名以镶黄正黄正白三旗轮派工部节慎库以镶红旗官一人兵十名制造库以正红旗官一人兵五名刑部赃罚库以镶蓝旗官一人兵十名宗人府库以镶白旗官四人兵四十名理藩院库以正蓝旗官二人兵二十名光禄寺库以正蓝旗官一人兵十名太常寺库镶红镶蓝二旗轮委官一人兵十名鸿胪寺
龙亭以正红旗兵八名
圆明园直月〈今为直年〉卫门左右翼各轮委领催一名兵五名海运仓以镶黄旗北新仓以正黄旗储济仓以镶白旗裕丰仓以镶红旗各委官二人领催二名兵三十八名旧太仓以正白旗南新仓以镶白旗兴平仓以正红旗富新仓以镶红旗各委官二人领催二名兵十八名万安仓以正红旗委官四人领催四名兵三十一名䘵米仓以正蓝旗委官二人领催二名兵三十三名太平仓以镶蓝旗委官四人兵四十一名丰益仓八旗会派官二人领催五名兵四十五名皆兼用满洲蒙古汉军工部濯灵厂八旗汉军轮委官四人兵二十名硝磺库满洲正红旗官二人兵二十名户部内仓满洲正白旗领催二名兵六名以上各昼夜看守喀尔喀馆园墙于喀尔喀到日委正白旗官二人兵十名馆门委正蓝旗官一人领催一名兵九名俄罗斯馆于俄罗斯到日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共设班房十六处毎四处委𠫭领一人毎处委官一人兵十五名馆门轮委𠫭领一人兵二十名外馆于马匹到日八旗满洲蒙古轮委官二人骁骑校二人兵二十名后黄寺于蒙古使臣及喇嘛来使到日八旗满洲蒙古轮委官一人兵十名昼夜看守均于回日撤退
凡防火之制顺治初年设八旗火班雍正八年定于失火在东南城令正蓝镶白二旗西南城令镶蓝镶红二旗东北城令镶黄正白二旗西北城令正黄正红二旗各率官兵往救
禁城之内毎翼令二旗救䕶步军营见毎处失火即报知相近旗分乾隆六年复定八旗火班八处毎处满洲蒙古汉军诸旗更番轮直以都统或副都统一人𠫭领二人参领以下官八人领催八名骁骑七十二名如旗界及接壤之地有不戒于火者都统等即领直班官兵之半往救其馀官兵仍留该班处备用
凡选补领催不论满洲蒙古汉军均于本佐领下骁骑内选充
顺治元年定䕶军亦准选用领催
雍正二年覆准八旗领催缺均于本佐领下正身骁骑闲散壮丁内选取如不得其人向例原有于佐领下䕶军调补之例嗣后应遵照定例先尽骁骑闲散壮丁选取不足于本佐领下之识字䕶军内调补如应选不选及将开户人选取者察出该骁骑校以上皆分别议处
凡选补骁骑于本佐领下选充
康熙二十一年题准满洲佐领下有寡妇孤子无可充骁骑者将家生子充骁骑以资赡养四十三年奉
旨作为正户别载册籍人之子孙均凖㧞补骁骑户下人不准㧞补
雍正二年议奏八旗骁骑于正户人内选补不敷方于佐领下开户户下人选取奉
旨据尔等奏如有正身将正身选取骁骑如正身满洲少时将户下满洲选取等语倘正身满洲最多之佐领其孤寡之人不得钱粮何以为生有似此者悉传集晓谕其如何给与孤寡人钱粮不令匮乏之处著再行议奏嗣议准以后骁骑阙仍于正户之闲散壮丁教养兵步军内选取或该旗内有贫乏孤寡不得钱粮养赡者传集其佐领下人遍行晓谕将孤寡之家人充补骁骑又
谕凡年老䕶军除应陞䕶军校骁骑校外其年已老迈又不在应陞之列者若竟革退殊觉可悯著该统领会同都统等将伊等转补骁骑行走其䕶军缺即令人材少壮之骁骑转补
八年
上谕前汉军恳请出兵效力朕谕该都统等汉军骑射生疏平时不肯演习而务出征效力之虚名于事无益可于毎旗操演兵丁千名备用昨据都统等奏镶黄正黄正白三旗除常行当差兵外现在轮流操演可得千人
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五旗除当差外不敷千人之数我朝定鼎汉军从龙入关技勇皆可用今承平日久耽于安逸是以武艺远不如前目今官至提镇副参者寥寥无几而在内简用都统副都统时亦难其人朕思汉军生齿日繁当筹所以教养之道而额设之兵为数又少似应酌量加増于国家营伍旗人生计均有禆益且如在外驻防汉军子弟日渐繁衍而本身钱粮各有定数难以养赡应令馀丁回京当差又如外任官子弟往往以随任为名游荡荒废前曽有旨严禁悉令回京当差学习弓马又如候缺微员一时难以铨选者若情愿入伍当差到选班时仍许轮流补用又如内府人丁亦众于充役当差外其闲散人丁拨入八旗充骁骑亦可再五旗诸王之汉军佐领仍属本王外其贝勒贝子公等之汉军佐领实无所用应撤归旗下公中当差且可免掣肘之虞其如何増设汉军佐领永远可行著详议具奏嗣议定汉军镶黄旗四十三佐领有半正黄正白二旗皆四十二佐领正红旗二十七佐领有半镶白旗二十八佐领镶红旗二十七佐领正蓝镶蓝各二十八佐领通计领催枪手炮手棉甲兵教养兵铜铁匠弓匠听差䕶城守门守炮守火药局守教场以及步军门军共万七千五百二十八人今应于原有之二百六十五佐领及两半分佐领外増设三佐领并増两半分为两整分上三旗毎旗定为四十佐领下五旗每旗补足三十佐领共三百七十佐领其新设佐领下应増领催十五名步军领催三名步军四十八名毎佐领増足枪手四十名棉甲兵八十名上三旗毎旗补足教养兵一百八十八名下五旗补足教养兵一百四十九名共増兵二千四百七十二名以足二万之数至増设各项兵丁应于在京闲散壮丁及外省驻防汉军馀丁外官随任子弟愿充骁骑者并候选未得之微员内选补再下五旗汉军佐领除王等仍旧分设外贝勒贝子公等佐领悉归各旗作为公中佐领
乾隆三年
谕前此自军营撤回开户之领催骁骑内一等二等者均为正身别载册籍至和通呼尔罕诺尔乌逊珠尔等处打仗阵亡开户分户之领催骁骑转不能沾恩实属可悯著交与八旗将此等阵亡开户领催骁骑之子孙亦著为正户与别载册籍之人一例选取骁骑又
谕向来八旗简选骁骑皆凭骑射今闻都统等并不校阅骑射止𫝊赴衙门令其开弓即行选取旗人骑射甚为𦂳要如此选取何由长进夫教训兵丁学习骑射乃都统専责嗣后务须痛改以期各尽厥职倘仍如是断不姑容
又覆准八旗生齿日繁而骁骑限有定额理应将正身选取不应并选开户之人其现在开户人内有既经选补骁骑者毋庸革退至步军匠役等缺例应选取家人若开户人内有情愿入选者即行选取
六年覆准八旗汉军正户闲散馀丁甚多而开户家人亦复不少若骁骑缺并选开户之人正户人等转致壅滞嗣后八旗汉军骁骑不准开户人选补至八旗满洲蒙古骁骑先于年壮正身内选取如不得人再于本佐领开户家人内验其能骑射者选取
七年
上谕五旗王公宗室等府属佐领下人均系盛京跟随来京之人著交王公等将不能养赡之正身满洲蒙古之子孙核实行知各都统于丁少无正户可选之佐领下选取骁骑及执事人仍不许离其佐领止令本身在旗当差若其本主欲选补䕶卫等官调用别项差使均听其便
八旗前锋营
前锋统领左右翼〈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为右翼〉各一人〈或以王公大臣兼领〉前锋𠫭领毎翼各八人〈毎旗俱满洲蒙古兼用〉前锋侍卫各八人〈雍正三年定以左右翼前锋𠫭领各一人前锋侍卫各一人随印协理事务〉委署前锋侍卫各四人〈乾隆十七年増设即于前锋校或亲军校内选委给五品虚衔仍食原饷〉前锋校各四十八人〈雍正三年定以左右翼前锋校各二人随印〉随印笔帖式各二人〈初制毎翼各一人康熙四十六年裁雍正三年复増设〉委署前锋校各四人〈乾隆十七年増设四员〉蓝翎长〈毎十人设长〉各二十人鸟枪队长委署蓝翎前锋长各四人鸟枪队长〈每十二人为一队〉各二十人前锋委署鸟枪队长各四人前锋八旗满洲蒙古毎佐领下各二名〈自委署前锋校以下皆在兵数内〉
凡宿卫扈从之制与八旗䕶军营一体派委〈制详后䕶军营〉其
行在宿卫扈从前锋参领前锋侍卫共八人率前锋校前锋共百二十人于
御营前一二里外相度形势安设卡伦立前锋旗二以为门户左右以次列帐各于帐内巡警宿卫有于卡伦内行走者坐以军法次日各属櫜鞬控马于道旁排立候黄龙大纛过各乘马整队扈从八旗䕶军营
䕶军统领每旗各一人䕶军参领毎旗满洲十人𫎇古四人〈毎旗设内司钥长一人署司钥长一人〉副䕶军参领如参领之数〈初设委署𠫭领雍正元年改名副𠫭领三年定以每旗䕶军参领各一人副䕶军𠫭领各一人随印协理事务〉委署䕶军参领每旗各七人〈乾隆十七年増设即于䕶军校或亲军校内选委给五品虚衔仍食原饷〉䕶军校八旗满洲蒙古每佐领下各一人〈雍正三年定以毎旗䕶军校各二人随印〉随印笔帖式每旗各二人〈初制每旗各一人康熙四十六年裁雍正三年复増设〉门笔帖式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十人䕶军满洲蒙古每佐领下各十七名
凡宿卫之制
景运门统领一人〈以䕶军统领或前锋统领入直〉司钥长一人䕶军校三人门笔帖式二人阅门籍䕶军〈即巴克什〉一人䕶军十七人
隆宗门协理事务参领一人〈康熙六十一年増设统领一人雍正四年定以协理事务䕶军参领或前锋参领入直〉䕶军参领二人〈初制设参领一人康熙六十一年増定〉䕶军校三人门笔帖式一人阅门籍䕶军一人䕶军十七人
后左门
后右门䕶军参领各一人䕶军校各三人门笔帖式各一人〈门笔帖式初制未设后增定〉阅门籍䕶军各一人䕶军各十二人
中左门
中右门䕶军校各二人阅门籍䕶军各一人〈阅门籍䕶军初制未设后增定〉䕶军各八人
左翼门
右翼门䕶军校各二人阅门籍䕶军各一人〈阅门籍䕶军初制未设后増定〉䕶军各八人
保和殿东西廊内库䕶军校各一人䕶军各四人〈乾隆十五年増设〉
中和殿䕶军校二人䕶军三人东西廊䕶军校各一人䕶军各四人〈康熙十八年于 中和殿设䕶军校䕶军后増定〉
太和殿
体仁阁
宏义阁䕶军校各二人䕶军各八人〈皆康熙十八年増设〉太和门左右门亲军校各二人亲军各八人〈初制设䕶军校䕶军后改用领侍卫府所属之亲军校亲军〉
昭徳门
贞度门䕶军校各二人䕶军各八人
协和门
熙和门䕶军校各二人䕶军各八人
苍震门
启祥门䕶军参领各二人䕶军校各三人阅门籍䕶军各一人䕶军各十二人
吉祥门及西北隅䕶军参领各一人〈䕶军𠫭领初制未设后增定〉䕶军校各二人䕶军各八人
凝华门
中正殿后门及东北隅东南隅䕶军校各二人䕶军各八人〈初制惟 吉祥门及西南隅东北隅东南隅等处设䕶军后增定〉箭亭及北上门䕶军校各二人䕶军各八人〈皆康熙六十一年増设〉
文华殿门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二人䕶军八人银库行走章京一人䕶军校二人䕶军八人〈初制文华殿及银库各用八旗骁骑营官一人领催一名骁骑九名乾隆二十二年改用䕶军〉
紫禁城四门内磴道栅栏䕶军校各二人䕶军各八人
午门䕶军参领一人左右门䕶军校各三人䕶军各十二人又左门阅门籍䕶军二人
东华门
西华门
神武门䕶军参领各一人䕶军校各四人阅门籍䕶军各二人䕶军各十六人恭遇
车驾行幸则于三门各増设统领或协理事务之䕶军参领及前锋参领一人〈雍正元年定每遇 行幸则 禁城四门各増统领一人四年又改定今制〉以上各委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官军按日分班丑未日为镶黄旗首班寅申日为镶黄旗二班己亥日为正黄旗首班子午日为正黄旗二班卯酉日为正白旗首班辰戌日为正白旗二班各轮番直宿又有防范火班于雍正五年定遇有应用齐集之处合直班之䕶军统领司钥长等于
左翼门等二十三处䕶军每处调二人共四十六名协同内府直班官兵前往
阙左门司钥长䕶军校一人䕶军九人
阙右门䕶军𠫭领一人䕶军校一人䕶军九人〈初制二门皆以步军守卫乾隆十五年改用下五旗䕶军〉
端门
天安门
长安左门
长安右门
大清门䕶军𠫭领各一人䕶军校各二人䕶军各十八人〈初制三门皆以步军守卫雍正元年改用下五旗䕶军〉
紫禁城外周围〈初制以骁骑营官兵守卫雍正元年改用下五旗䕶军〉
东华门
西华门外以南令正蓝旗镶蓝旗二旗守卫
东华门
西华门外以北至城角令镶白镶红二旗守卫北面一带令正红旗官军守卫周环设十六堆汛各参领一人䕶军校一人䕶军九人栅栏八座〈乾隆十五年増设〉各䕶军校一人䕶军九人以上各委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五旗官军按日分班甲乙日为正红旗班丙丁日为镶白旗班戊己日为镶红旗班庚辛日为正蓝旗班壬癸日为镶蓝旗班每旗各二日轮番直宿总隶于
景运门直班统领稽察
凡传筹之制
紫禁城内五筹递传每夕自
景运门发筹西行过
乾清门出
隆宗门循而北过
启祥门迤而西过
凝华门迤而北过
中正殿后门迤北至西北隅迤而东过西北门顺贞门
吉祥门至东北隅迤而南过
苍震门至东南隅迤而西仍至
景运门计十二汛为一周
紫禁城外八筹递传毎夕自
阙左门发筹西行过
午门出
阙右门循而西经西一汛至南栅栏二汛迤而北经三汛一栅栏过
西华门经一栅栏四汛五汛六汛至西北隅七汛迤而东经八汛一栅栏过
神武门经一栅栏九汛东北隅十汛迤而南经十一汛十二汛十三汛一栅栏过
东华门经一栅栏十四汛十五汛至南栅栏循而西经十六汛仍至
阙左门计二十二汛为一周恭遇
驻跸行宫内外汛𫝊筹亦如之
凡禁门启闭顺治初年定毎
车驾出入各门均启中门
景运门直班统领率
隆宗门𠫭领祇承其事并令䕶军清跸每夕
景运门直宿司钥长率官军自
后左门
后右门
中左门
中右门
左翼门
右翼门
太和门
昭徳门
贞度门以次验视扃钥
午门以
隆宗门䕶军参领
东华门以
苍震门䕶军参领
西华门以
启祥门䕶军参领
神武门以
吉祥门䕶军参领分视扃钥毕各遣䕶军校纳钥于司钥长司钥长受验诸门钥彚贮于箧复加扃钤诘朝各门校以次领钥启门日以为常雍正四年于
景运门
隆宗门
东华门
西华门
神武门各颁阴文合符一扇传
谕䕶军统领如遇夜有奉
旨差遣及𦂳急军务应即时启门者候
大内持出阳文合符该䕶军参领即取阴文合符验明启钥仍报知统领
苍震门
启祥门等处遇阳文合符至门该参领即报统领亲赍阴文合符至门与阳文合符照验启门均于次
日具奏乾隆十五年复定
端门
天安门
大清门如
紫禁城门之例毎夕由
阙左门直宿司钥长委䕶军参领一人验视扃钤毕各门䕶军参领收钥遣䕶军校报于司钥长次日启门亦如之
凡门禁王公官员执事人等于
紫禁城门不得擅行出入其准于应行之门出入者由直班官军询明放进如有无故溷入及滥携入滥纵入者分别议处各衙门官吏均于
午门左门出入右门自王公以外不得擅行内大臣侍卫内务府等官及内廷有执事官与内府各执事人等准于禁门行走者均将姓名及所隶旗分佐领内管领造册咨送登籍于经由之门各置一通工匠服役人等则由本管衙门各给火烙印腰牌书姓名差役持为出入符验以䕶军之识字者专检门籍稽其出入籍内无名及不帯腰牌者不准放入又毎门设红杖二以䕶军二人更番轮执坐于门下亲王以下经行皆不起立有不报名擅入者挞之
凡扈从之制恭遇
亲祀
坛
庙统领一人同内大臣散秩大臣侍卫等于豹尾班后管
束
驾诣
南郊以八旗䕶军参领三十二人䕶军校䕶军八百人自
午门起至
斋宫分翼于
辇路两旁清跸又以䕶军𠫭领八人䕶军校䕶军八十人于神乐署周围清跸又以䕶军参领二人䕶军校䕶军二人于
圜丘外周围清跸
斋宫左门以䕶军统领一人上三旗司钥长一人䕶军𠫭领一人䕶军校䕶军二十人直宿右门以上三旗协理事务参领一人䕶军校䕶军二十人直宿
成贞门西大门以上三旗司钥长一人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䕶军二十人直宿
斋宫外设十四汛以八旗䕶军参领六人毎汛各䕶军校䕶军十一人巡守外
坛西门外以下五旗䕶军参领二人䕶军校䕶军二十人
直宿内
坛西门以下五旗协理事务𠫭领一人䕶军𠫭领一人䕶
军校䕶军二十人直宿如
驾诣
北郊
辇路清跸之制同又以上三旗䕶军参领三人䕶军校
䕶军六十人于
坛外西门至
坛北门清跸以下五旗䕶军𠫭领五人䕶军校䕶军五十
人分令两旗于乐部宿处三旗于
坛外西门外各清跸
斋宫正门以䕶军统领一人上三旗司钥长一人䕶军校䕶军二十人直宿内北门内西门各以下五旗协理事务参领一人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䕶军二十人直宿
斋宫外设十一汛以八旗䕶军参领八人毎汛各䕶军校䕶军十人巡守如
驾幸瀛台
承光殿等处以上三旗䕶军参领十二人䕶军校䕶军三百人
驾幸圆明园南苑等处以八旗䕶军𠫭领三十二人䕶军校䕶军八百人均于经由之路按旗分翼排立清跸毎遇
车驾经行城内以上三旗官军城外以八旗官军卫道
清跸均由
景运门直班统领计程远近随时酌委以统领一人率䕶军参领一人稽察
回銮亦如之
凡
行在宿卫扈从恭遇
车驾巡幸视道里之远近日期之多寡毎次合前锋营计之酌量分派以统领三人营总三人司其事康熙初年定毎
驻跸之地由向导总统等先期指示地盘䕶军统领营总各一人率䕶军参领䕶军校䕶军豫往同武备院卿司幄及工部官设
帐殿
御幄缭以黄髤木城〈康熙十年改用黄幔城〉外为网城设南东西三旌门门建旗各二南正白东镶黄西正黄自东西门以后三面各设连帐䕶军统领率八旗官兵于网城门守卫去网城百步外八旗各设帐房东四旗左翼西四旗右翼各按翼巡宿建镶黄䕶军纛于后正黄䕶军纛于右正白䕶军纛于左以领之路中设顿营或一或二亦由向导指定䕶军𠫭领等豫行张具毎日
御营辎重前行三旗营总䕶军𠫭领三人率三旗䕶军纛并行雍正元年定网城改用圆形周设连帐仍设三门各建上三旗之䕶军旗二设汛九守以上三旗䕶军于网城外又设连帐一重形亦圆设四门亦各建䕶军旗二南建正蓝镶蓝旗各一东建镶白西建镶红北建正红旗各二设汛四守以下五旗䕶军均统以营总去营六十丈八旗各设帐房五座由帐房十二丈以外一应扈从官兵听其住宿乾隆二十年増定大营之制外方内圆度地纵二十丈六尺横十七丈四尺建黄幔城外加网城结绳为之黄色贯之以网高六尺阔八尺距幔城南东西各十八丈北十五丈设连帐百七十五座为内城建旌门三南门建正白金龙纛二东门建镶黄金龙纛二西门建正黄金龙纛二周围建镶黄金龙三角旗共四十有一司内旌门以上三旗䕶军𠫭领六人䕶军校䕶军六十人设宿卫帐房九座以上三旗䕶军𠫭领九人䕶军校䕶军九十人司之距网城十二丈为外城设连帐二百五十四座建旌门四南门轮日建正蓝金飞虎纛二镶蓝金飞虎纛二东门建镶白金飞虎纛二西门建镶红金飞虎纛二北门建正红金飞虎纛二外城周围东南面建正白金飞虎方旗西南面建正红金飞虎方旗东北面建镶黄金飞虎方旗西北面建正黄金飞虎方旗共六十司外旌门以下五旗䕶军参领八人䕶军校䕶军八十人设宿卫帐房四座以下五旗䕶军参领四人䕶军校䕶军四十人司之外城东西为各部院官帐房距外城六十丈周围设八旗营警跸帐房四十座毎旗各五每帐房建䕶军旗各一东南正蓝旗西南镶蓝旗东北镶白旗西北镶红旗共四十以䕶军𠫭领四十人䕶军校䕶军六百人分司警跸其建设大营幔城网城连帐用䕶军参领三人䕶军校䕶军八十人备用亦如之中路顿营纵广各二丈设黄幔城外加网城如大营之制以䕶军𠫭领二人䕶军校䕶军四十人预往守卫其建设顿营则以䕶军𠫭领一人䕶军校䕶军二十人如恭遇
驾幸口外増用蒙古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䕶军二十人其随营传禁践踏田禾以䕶军参领八人䕶军校䕶军一百二十人指立市集以䕶军𠫭领二人䕶军校䕶军二十四人督率刈草以䕶军𠫭领一人䕶军校䕶军二十四人管辎重以䕶军𠫭领三人䕶军校䕶军四十人建䕶军辎重三旗纛三杆领以䕶军参领三人率持纛随纛䕶军校䕶军一百二十一人随行专䕶
御用辎重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䕶军十人其毎日扈
从官军并于八旗内随时委用
御营向导
总统无定员〈以前锋统领䕶军统领八旗副都统兼任〉于八旗前锋营䕶军营内毎旗选参领侍卫四人前锋校䕶军校前锋䕶军六人佐之
凡遇
时巡省方以向导总统一人先期率官校诣
车驾经行之地周览山川通桥梁夷险隘计程入告驾行佩櫜鞬前导毎日
驻跸后以次日程途及
驻跸之所奏
闻交
行在兵部晓谕阖营
回銮亦如之
御营及营看城均由向导总统先期指示饬所在有
司修治营盘
〈谨按御营向导虽无专设之员而于翊卫之中责任綦重其随时简任者皆前锋营䕶军营官谨附载于两营之后〉圆明园八旗䕶军营
总统无定员〈以王公大臣兼任乾隆十六年定以一人掌印亦由 特简〉八旗营总毎旗各一人〈乾隆十六年定以二人随印协理事务〉䕶军参领各一人〈雍正十年设乾隆十六年定以二人随印协理事务〉副䕶军参领各二人䕶军校委署䕶军参领各四人䕶军校各十六人〈初制共八十人雍正十年増三十二人乾隆十二年増毎旗各十六人十六年定以四人随印〉副䕶军校各十六人〈雍正七年初设七十二人十年増四十人乾隆十二年増毎旗各十六人即于䕶军内选用〉笔帖式共四十人〈雍正十年设即于䕶军内选用乾隆十三年定以八人随印〉䕶军共三千六百七十二名〈初制设三千名乾隆十二年以京城䕶军移驻定额毎旗各四百五十九名〉养育兵〈初制设九十六名乾隆三年増三百八十四名三十六年定额一千名〉
圆明园䕶军营之制
禁苑周围建营房八所选京中八旗官军按旗驻札初定
圆明园门汛警跸共百处日以营总四人副䕶军𠫭领八人署䕶军参领十六人䕶军校䕶军千入入直夜传更筹十六恭遇
驾至
圆明园及还
宫自
圆明园至红桥以副䕶军参领署䕶军𠫭领四人䕶军校䕶军八十人于路旁两翼清跸
驾由水路自
畅春园西南门经圣化寺至长春桥以营总三人副䕶军𠫭领署䕶军参领十六人䕶军校䕶军二百四十人于长河两岸清跸乾隆四年改设
圆明园门汛共七十六处日以营总二人䕶军参领二人副䕶军𠫭领署䕶军𠫭领十五人䕶军校䕶军七百六十人守卫
畅春园増设门汛十九处日以营总一人副䕶军参领署䕶军参领四人䕶军校䕶军一百九十人守卫夜传更筹八如恭遇
驾驻静宜园设门汛五十一处日以营总二人䕶军𠫭领一人副䕶军𠫭领署䕶军𠫭领十三人䕶军校䕶军五百十人守卫夜传更筹十
车驾往还均以营总三人䕶军参领三人副䕶军参领署䕶军参领二十人䕶军校䕶军五百二十人于经由之路左右清跸恭遇
驾诣黑龙潭大觉寺行礼以营总三人䕶军参领三人副䕶军参领署䕶军𠫭领十四人䕶军校䕶军七百人沿路清跸十年増设
长春园门汛二十处日以䕶军𠫭领一人副䕶军参领署䕶军𠫭领四人䕶军校䕶军二百人守卫夜传更筹八十八年増设
清漪园门汛六处日以副䕶军𠫭领或署䕶军参领一人䕶军六十人守卫如恭遇
驾幸静明园等处以营总三人䕶军参领三人副䕶军参领署䕶军𠫭领九人䕶军校䕶军二百四十人沿路清跸
凡选补䕶军于本佐领下选充顺治元年定䕶军亦选用领催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四
兵制志三
禁卫二〈八旗步军营 内府三旗 内府前锋营南苑守卫官兵 圆明园内府三旗盛京内府三旗 火器营 健锐营 三旗虎枪营 陵寝守卫官兵 王公府属官兵〉八旗步军营
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一人左右翼步军翼尉每翼各一人〈顺治元年设步军总尉乾隆十九年改名翼尉〉八旗步军协尉每旗各三人〈顺治五年设步军副尉乾隆十九年改名协尉毎旗满洲蒙古汉军兼用共二十四人〉步军副尉每旗各三人〈雍正四年设步军参尉乾隆十九年改名副尉〉步军校每旗满洲二十四人𫎇古汉军各八人捕盗步军尉每旗满洲三人蒙古汉军各一人〈康熙三十四年设〉步军委署步军校每旗满洲五人蒙古汉军各二人〈康熙三十四年设〉领催共二千三十一名步军共一万七千八百四十七名内捕盗步军三百二十名步军统领所属文武员外郎二人〈初制设一人康熙六十一年増一人〉主事二人司务一人〈雍正十三年増设〉笔帖式十二人〈初制设四人康熙三十年増四人雍正十三年又増四人〉内城九门每门城门领各二人〈初名城门尉乾隆十九年改名城门领外七门同〉城门吏各二人〈初名城门校乾隆十九年改名城门吏外七门同〉外城七门每门城门领各一人城门吏各一人内外城门千总每门各二人〈初设指挥千户顺治四年改为门千总〉城门骁骑共三百名门军共六百四十名〈门军初制召募民人充补雍正二年改用八旗养育兵乾隆四年定于步军内拨补〉炮手每门各二名〈初制惟内九门设炮手乾隆七年外七门増置〉
中南北左右巡捕五营〈顺治元年置南北二营十四年増置中营乾隆四十六年増定五营〉中军副将兼管中营参将一人〈原设中营参将乾隆四十六年改设副将〉南北左右四营参将各一人〈原设南北营二人乾隆四十六年増左右营二人〉五营游击各一人〈原设中南北三营各一人乾隆四十六年增左右营二人〉都司各一人〈乾隆四十六年增设〉守备共十八人〈康熙三十年初设守备十七人五十一年増一人雍正元年又増一人乾隆四十六年裁一人凡中营四人南营五人北营左营右营各三人〉千总共四十六人〈康熙三十年初设千总七人雍正元年増一人十二年増七人乾隆四十六年増三十一人凡中营十人南营十二人北营左营右营各八人〉把总共九十二人〈初制设十人顺治十四年増五人康熙三十年増六人五十一年增二人雍正元年増一人十二年増六人乾隆四十六年増六十二人凡中营二十人南营二十四人北营左营右营各十六人〉外委千总共四十六人外委把总共九十二人马兵共四千名战兵共三千名守兵共三千名〈原设马兵一千五百名步兵三千六百名共五千一百名乾隆四十六年増设兵四千九百名共一万名〉
凡城守之制内九门城门领城门吏以八旗满洲外七门以汉军内外城门千总并以汉军内九门城门骁骑门军以八旗满洲𫎇古外七门以汉军康熙三十八年增定正阳门城门领城门吏骁骑等由八旗充补毋庸议调其崇文等八门官向系各按本翼旗分管辖或致瞻徇应对调看守崇文门以镶黄旗宣武门以正黄旗朝阳门以正白旗东直门以镶白旗阜成门以正红旗西直门以镶红旗安定门以正蓝旗徳胜门以镶蓝旗其兵丁等仍各按旗守门
凡内外城门启闭城门领司之辖以步军统领其非时启闭者顺治初年定每月逢五常朝日由礼部咨兵部转行步军统领于黎明启正阳门遇
御门听政日外城居住官员应早入者由兵部行文于
晓钟后启正阳门遇
坛
庙祭祀日内外城陪祀官有应早入城出城者由太常寺先期咨兵部转行于五鼓后启门内务府遇有祭祀出城取水预期行文或早启或迟闭其馀各部院八旗有应早出入者均预具印文移咨兵部核明应行者转行启门如无兵部印文概不准启康熙三十一年定遇
驻跸畅春园〈雍正元年以后凡遇有驻跸圆明园制同〉城内各衙门按日前赴奏事传知西直门徳胜门西便门遇
驻跸南苑传知正阳门永定门均酌量早启迟闭其寻常行人仍于黎明放行雍正四年于正阳门西直门各颁阴文合符一扇传
谕步军统领如遇夜有奉
旨差遣及𦂳急军务应即时启门者俟
大内持出阳文合符该城门领即取阴文合符验明启钥仍报知统领其馀各门遇阳文合符至门即报统领亲赍阴文合符至门与阳文合符照验启门均于次日具奏平时启门仍遵例行
凡门禁顺治初年定
午门外朝会坐班行礼处一应闲人交步军尉等驱逐雍正年间増定凡遇
朝会之期委步军协尉四人副尉四人步军尉十六人步军酌量差拨于
午门外
大清门内
御道两旁巡警禁止喧哗又于
长安左右门外每门委捕盗步军尉二人阻逐闲人其内九门外七门官兵各按分管之处昼稽出入夜守扃钥以为常越城者有禁依城搭盖席棚及闲杂人等近门歇宿者均有禁
凡步军营汛守之制
皇城内各汛专隶八旗满洲共分汛九十列栅一百十六镶黄旗满洲界在
紫禁城北东自
地安门箭亭城墙起西至
地安门甬路分中接正黄旗界北自火药局城墙起南至三眼井接正白旗界中设步军尉二人〈后各旗同〉分汛十每汛设步军十二人〈后各旗同〉栅栏十八每座设步军三人〈后各旗同近汛者或即以汛兵兼管〉于
景山后设步军尉一人〈管理街道洒水兼管河道后各旗步军尉职掌同〉步军百二十人〈后各旗步军人数同〉正白旗满洲界在
紫禁城东北东自内府库东口东墙起西至
景山东墙止北自三眼井起南至银闸风神庙接镶白旗界分汛十一栅栏十于
景山东门设步军尉步军如前镶白旗满洲界在紫禁城东东自骑河楼东墙起西至北池子止北自宣仁庙起南至北池子南口并望恩桥北接正蓝旗界分汛十栅栏十三于北池子街设步军尉步军如前正蓝旗满洲界在
紫禁城东南东自
东安门东城墙起西至南池子街止北自北池子街并望恩桥起南至菖蒲河城墙止分汛十一栅栏九于南池子口设步军尉步军如前正黄旗满洲界在
紫禁城北东自
地安门甬路分中起西至西什库止北自侍卫教场城墙起南至
宏仁寺分中接正红旗界分汛十二栅栏十六于地安门设步军尉步军如前正红旗满洲界在紫禁城西北东自
景山西门起西至
西安门城墙止北自
宏仁寺分中起南至
西安门甬路接镶红旗界分汛十二栅栏十七于景山西门设步军尉步军如前镶红旗满洲界在紫禁城西东自大高殿门分中起西至
西安门城墙止北自
西安门甬路分中起南至大石槽城墙止分汛十二栅栏二十四于光明殿后设步军尉步军如前镶蓝旗满洲界在
紫禁城西南东自
西华门起西至西苑门止北自慎刑司起南至南府城墙止分汛十二栅栏九于
西华门外设步军尉步军如前
皇城外各汛分隶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内九门城上设汛八十七所〈遇 驻跸圆明园増八旗骁骑汛四十七所与步军相间看守遇巡幸方岳将步军撤下分防大街巷口城上汛守悉易以骁骑〉大城内共分汛
六百二十五列栅一千一百九十九镶黄旗满洲界在大城北〈蒙古旗同〉东自新桥起西至旧鼓楼大街接正黄旗界北自安定门城根起南至红庙后接正白旗界中设步军尉五人〈后满洲各旗同〉分汛五十三毎汛设步军十二人〈后各旗步军人数同〉栅栏九十四每座设步军三人〈后名旗同〉𫎇古旗界东自东直门北小街口接本旗汉军界起西至新桥西接本旗满洲界北自北城根接本旗满洲界起南至汪家胡同西口接正白旗界中设步军尉二人〈后蒙古汉军各旗同〉分汛二十二栅栏二十九汉军旗界在大城东北东自东直门城根起西至新桥东接本旗蒙古界北自角楼迤西接本旗满洲界起南至南水关接正白旗界分汛十七栅栏二十七正白旗满洲界在大城东〈𫎇古汉军旗同〉东自朝阳门北城根起西至
地安门大街分中接正黄旗界北自汪家胡同西口起南至大市街接本旗𫎇古界分汛五十一栅栏九十蒙古旗界东自拐棒胡同东口接镶白旗界起西至
皇城墙止北自兵马司胡同接本旗满洲界起南至豹房胡同接镶白旗界分汛二十栅栏三十五汉军旗界东自朝阳门城根起西至鸡鹅市接本旗满洲界南自南小街口接镶白旗界起北至何家口接本旗满洲界分汛十四栅栏三十一镶白旗满洲界在大城东〈蒙古旗同〉东自东城根起西至
皇城墙止北自炒面胡同西口接正白旗界起南至金鱼胡同东口接本旗汉军界分汛四十六栅栏八十𫎇古旗界东自城根中心台起西至
东安门止北自小石槽胡同接本旗满洲界起南至小街口接本旗汉军界分汛十三栅栏三十五汉军旗界在大城东南东自东城根起西至王府大街阮府胡同口止北自金鱼胡同东口起南至就日坊三条胡同接正蓝旗界分汛十二栅栏十八正蓝旗满洲界在大城南〈蒙古汉军旗同〉东自城根起西自
皇城墙转西至
长安左门止北自三条胡同起南至小豹房胡同西口接本旗蒙古界分汛四十五栅栏八十七蒙古旗界东自城根起西至敷文坊东口接本旗汉军界北自小豹房胡同起南至城根止分汛十九栅栏四十五汉军旗界东自敷文坊东口起西至棋盘街分中接镶红旗界北自兵部街北口接本旗满洲界起南至城根止分汛十五栅栏十五正黄旗满洲界在大城北北自徳胜门城根起南至
皇城墙西北角止东自
地安门分中接镶黄旗界起西至水关桥止分汛五十五〈内一汛止设步军五人〉栅栏九十一蒙古旗界在大城西北〈汉军旗同〉北自北城根起南至官园口止东自横桥起西至西直门止分汛十八栅栏三十汉军旗界北自北城根起南至臭皮胡同接正红旗界东自水关接本旗满洲界起西至横桥接本旗蒙古界分汛十八栅栏四十一正红旗满洲界在大城西〈𫎇古汉军旗同〉北自臭皮胡同起南至丁字街止东自大市街分中起西至马石桥接本旗蒙古界分汛三十八栅栏七十九蒙古旗界北自朝天宫前起南至武衣库胡同止东自马石桥起西至阜成门止分汛十四栅栏三十六汉军旗界北自仓夹道北起南至
西安门分中止东自
皇城墙起西至大市街分中接本旗满洲界分汛十栅栏十四镶红旗满洲界在大城西南北自按院胡同起南至南城根止东自瞻云坊分中起西至西城根止分汛四十八栅栏九十六𫎇古旗界在大城西〈汉军旗同〉北自绒线胡同接本旗满洲界起南至宣武门止东自六部口起西至大濠止分汛十二栅栏二十三汉军旗界北自刑部门分中起南至南城根止东自棋盘街分中起西至六部口接本旗蒙古界分汛十栅栏三十九镶蓝旗满洲界在大城西〈蒙古旗同〉北自丁字街接正红旗界起南至瞻云坊接镶红旗界止东自
皇城墙起西至河漕沿止分汛五十栅栏九十七𫎇古旗界北自武衣库胡同接正红旗界起南至按院胡同止东自河漕沿起西至西城根止分汛十五栅栏二十四汉军旗界在大城南北自灰厂接本旗满洲界起南至刑部门分中接镶红旗界止东自
长安右门起西至瞻云坊接本旗满洲界分汛十栅栏三十四以上各汛均按分辖地界防守稽察夜则巡更击柝每汛设更筹自初更起上下汛往来传送至黎明乃止
圆明园附近处汛守雍正元年定制设八旗步军汛五十以步军协尉四人步军尉十二人分辖之每汛设领催三名步军十名昼夜巡警
凡巡捕营汛守之制
圆明园为
车驾驻跸之地其营汛列于巡捕营之首定为中营分五汛副将驻海甸游击驻四王府以资统辖
圆明园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分哨巡查畅春园树村
静宜园
乐善园四汛各驻以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南营辖京城前三门外南城之内分六汛参将驻崇文门外游击驻菜市口其西珠市口汛为都司一人分驻东珠市口东河沿西河沿花儿市菜市口五汛为守备五人分驻隶以千总把总如中营各汛之数北左右三营环驻大城南城关厢北营辖大城东北徳胜安定东直朝阳四汛参将驻徳胜门外游击驻安定门外都司管徳胜汛左营辖两城东南一带分朝阳东便广渠左安四汛参将驻朝阳门外迤南游击驻东便门外都司管左安汛右营辖两城西南一带分阜成西便广宁永定四汛参将驻阜成门外游击驻广宁门外都司管永定汛其三营守备管汛千把分哨制亦如中营计五营二十三汛又步军巡捕两营随时增设汛守者
康熙三十一年定遇
车驾行幸
皇城内外要地增置汛守每旗増步军协尉一人直宿其分汛列栅官兵及捕盗步军尉等亦加严防正阳崇文宣武门三门外令巡捕营参将游击各率该管守备千总把总直班看守并增八旗步军汛二十于巡捕营汛中交界处相间看守委步军尉十六人辖之协尉四人更畨稽察其馀各门外守备在各门䕶城河桥相近直班千总把总等在关庙直班加谨守卫
驾回乃撤
乾隆十二年定遇
郊祀先一日
驾宿斋宫步军统领于附近城门内直宿翼尉一人协尉副尉四人于祀所直宿外垣以内八旗步军营设汛二十四以步军尉十六人分辖之每汛领催一名步军六名竟夕巡警外垣以外巡捕营设汛四十每汛步兵四名每设汛以千总把总各一人辖之以守备二人往来稽察参将游击各一人在要路防守
凡扈从之制康熙三十一年定遇
车驾恭谒
陵寝奏委步军总尉〈即今翼尉〉一人副尉〈即今协尉〉一人捕盗步军尉八人守备千总把总各一人健步官十人分派畨役捕役捕盗官军马兵随往如恭遇
驾幸木兰亦令总尉以下各官兵从若
皇子未分封者奉
差奏委捕盗步军尉二人千总一人酌量马兵步军畨
役捕盗步军随行
凡洁除之制
大清门
天安门
端门并以步军司洒扫〈初制三门皆以步军看守雍正七年改用䕶军守门其步军惟司洒扫〉遇
朝会之期拨步军于
午门外
御道左右扫除其大城内各街道恭遇
车驾出入令八旗步军修垫扫除大城外街道为京营
所辖令步军及巡捕营兵修垫扫除
乘舆经由内外城均由步军统领率所属官兵先时清
道设帐衢巷以跸行人
凡防火之制内外城偶有不戒于火者官兵各按营界即时赴救其在南城外地方报知步军统领即拨在直弁兵启正阳门往救两翼步军翼亲赴督弁兵于城门防守
凡缉捕之制满洲八旗每一旗分界为三令满洲捕盗步军尉三人分管蒙古汉军八旗每旗各以捕盗尉军尉一人辖之专司巡缉盗贼稽察奸宄其京城内外如有强窃横恶负罪潜逃私铸私销赌博斗殴一切违禁不法之事均责成步军营巡捕营专汛兼辖等官督率兵役随时缉获按名叙赏徇隐不报逾限不获及军捕受财纵放者皆论如法如畨捕人等擅设白役侦探部院事端扰害良善者严治其罪内外城夜禁均于启关后关闭栅栏王公以下官民人等皆禁行走惟奉
旨差遣各部院传事民间丧生产问疾延医祭祀嫁娶因事夜行均询明听出若无故夜行者分别官民察议责处其弁兵疏纵与非时妄拏者论如律白塔信炮官〈顺治十年置白塔炮台设信炮官汉军左右翼各二人领催二名每旗骁骑二名雍正二年増定今制乾隆八年归步军统领管辖〉总管一人司信炮官汉军八旗每旗各一人炮手八名领催四名步军十六名
信炮之制顺治十年定于白塔山内九门各设炮十座外七门各设炮五座门各竖旗杆五遇有警急声炮为号杆上昼则悬旗夜则悬灯白塔鸣炮内外城应举炮处皆应之各旗官兵闻炮声皆披甲于应集之处齐集其白塔炮台以金牌为信金牌至则举炮〈金牌铸鸣炮字藏于 禁中〉
内府三旗〈顺治初设内府镶黄正黄正白三旗隶领侍卫内大臣康熙十三年改隶内务府总管三十四年又隶领侍卫内大臣雍正元年仍隶内务府总管〉
内府䕶军营三旗䕶军统领各一人〈雍正元年设〉䕶军参领各五人〈康熙十六年设〉副䕶军参领各五人〈康熙三十三年増设〉䕶军校委署参领各三人〈康熙二十年设〉䕶军校共九十九人〈顺治十八年设三旗䕶军校康熙二十一年増设至九十六人二十三年裁三十六人雍正十三年裁鸟枪䕶军营以裁缺䕶军校六十人编入新旧共一百二十人内九人为委署参领乾隆十三年又选拨六人署前锋参领六人为前锋校别入前锋营〉笔帖式共三十人䕶军委署䕶军校共十五人〈康熙二十年设〉䕶军共一千六十五名〈初制满洲九佐领朝鲜一佐领下各十五名旗鼓十二佐领下各十名二十内管领下每二管领合设十五名顺治十八年满洲朝鲜佐领下各増置五名旗鼓佐领内管领下各増置十名康熙二十一年定各佐领管领下每䕶军校一人领䕶军十名三旗合九百六十名二十三年裁三百六十名雍正十三年裁鸟枪䕶军营以裁缺䕶军六百名编入新旧共一千二百名定满洲十五佐领朝鲜二佐领下各二十五名旗鼓十八佐领下一佐领十九名馀各十八名三十内管领下各十五名内以十五名为委署䕶军校乾隆十三年又选拨一百二十名为前锋别入前锋营〉
〈谨案康熙十六年遴选三旗佐领正黄旗朝鲜佐领及内管领下甲兵共六百名停其一应差遣专令学习鸟枪雍正九年分设鸟枪䕶军营三旗设兼管䕶军参领各二人侍卫委署参领各二人䕶军校委署参领各五人䕶军校各十五人䕶军各二百名十三年裁鸟枪䕶军营以员缺军额编入内府三旗故不另列〉
内府前锋营
三旗前锋校委署前锋参领各二人前锋校各二人前锋委署前锋校共二人前锋共一百十四名内府骁骑营三旗掌关防骁骑参领各五人〈康熙十六年设乾隆十六年以司官兼设〉副骁骑参领各五人〈康熙四十三年设雍正十三年停止补授乾隆十六年复改设〉满洲佐领各五人〈初制各三人康熙三十四年每旗增二人〉旗鼓佐领各六人〈初制各四人康熙三十四年每旗増二人〉内管领各十人内副管领各十人正黄旗朝鲜佐领二人〈初制设一人康熙三十四年增一人〉正白旗回子佐领一人〈乾隆三十五年设〉骁骑校共三十六人〈康熙十六年设三旗骁骑校每佐领下各一人三十四年定正黄旗十三人镶黄正白二旗各十一人雍正五年各佐领下増设领催委署骁骑校一人十三年停止补授乾隆二十五年増设回子佐领下骁骑校一人〉领催共二百六十四名〈初制每佐领内管领下各设领催六名康熙四十三年各裁二名乾隆二十五年増设回子佐领下领催四名〉骁骑共五千二百五十名〈初制满洲朝鲜佐领及内管领下每二丁设骁骑一名旗鼓佐领下不论丁每佐领设骁骑五十名康熙二十一年及四十年四十二年叠经増减雍正三年定制每佐领管领下均额设骁骑五十名九年増设三旗训练兵二千名别分为二营十三年以训练兵二千拨入更定满洲十五佐领朝鲜二佐领三十内管领下各八十九名旗鼓十八佐领下各五十九名馀额五名以丁多之佐领匀补乾隆二十五年回子佐领下亦一体増设骁骑〉
凡宿卫之制
景山正门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一人䕶军九人山内左右门䕶军校各一人䕶军各一人〈皆顺治十年设〉
慈宁宫正门内管领一人〈初制尚有内务府所属司宫官一人乾隆元年裁〉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一人䕶军九人〈顺治十年设康熙二十七年改用骁骑乾隆元年复旧制〉左右门䕶军参领各一人䕶军校各一人䕶军各九人〈皆乾隆元年増定〉
永康左右门䕶军校各一人䕶军各九人〈顺治十年设康熙三十七年改用骁骑乾隆元年复旧制〉
慈祥门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一人䕶军九人
宁夀宫正门内管领一人〈雍正元年增设〉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一人䕶军九人〈康熙二十八年设二十八年减䕶军五人改用骁骑雍正元年复旧制〉
履顺门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一人䕶军九人〈康熙二十八年设五十六年改用骁骑雍正元年复旧制〉
蹈和门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一人䕶军九人〈康熙四十四年用八旗骁骑营官一人领催一人骁骑九人乾隆二十二年改用䕶军〉
顺贞门䕶军统领一人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二人䕶军十八人〈初制用八旗䕶军营参领一人䕶军校三人䕶军十二人雍正元年改用内府䕶军乾隆十二年西铁门亦用内府䕶军〉
三所正门䕶军参领一人䕶军校一人䕶军九人〈三所门初以散秩等官轮直乾隆十九年改设䕶军〉其
宫禁外围地方均于各佐领内管领下遴选领催轮班直宿若
紫禁城内
御书处造办处
咸安宫
武英殿
南薫殿衣服库瓷器库等处
紫禁城外
西苑门慎刑司
紫光门蕉园门
丰泽园
先蚕门收贮帐殿库等处均委包衣章京及有顶带领催轮直再织染局花爆作石作三眼井官房租库等处均委各佐领下有顶带领催轮直其专司防火者曰防范兵别为一班雍正五年定于守卫
宁夀宫正门
履顺门䕶军内各拨二人
顺贞门䕶军内拨四人
禁城内直班三旗骁骑内拨二十人各处直班之执事服役人内选二十人于步军营内选步军尉二人步军四十人銮仪卫直班校尉内选十人共以百人合为一班令其更畨防范属
慈宁宫正门直班内管领等统辖仍令直班之内务府总管䕶军统领司钥长公同稽察如有应用齐集之处令直班之内务府总管或领侍卫内大臣散秩大臣率直班之内管领等并添调
太和门直班之侍卫什长及亲军
左翼门等处之八旗䕶军协同前往定于
咸安宫前设班房轮直乾隆元年移于
夀康宫西墙外令直班骁骑参领管辖
凡扈从之制
乘舆出入设马上引灯五班每班灯六以䕶军校二人库使七人〈库使及库守皆内务所属〉䕶军二十一人执之专委司官稽察
躬祀
太庙
社稷则
午门外两旁列灯四十以库守二十人䕶军二十人司之祀
南北郊及
坛
庙除
午门列灯外照马上灯之例増设引灯五班均于
驾出之门两旁恭候递行交代展拜
堂子则街门红柱两旁増列灯二十以库守十人䕶军十
人司之均委司官稽察
凡守䕶畿辅
行宫官兵京东路为盘山为烟郊为白涧为桃花寺为隆福寺为大新庄为𩫶髻山等七处京西路为黄新庄为秋澜村为梁家庄为半壁店等四处京北路为石槽为三家店为密云县为要亭为罗家桥为怀柔县等六处各设千总一人委署千总一
人分辖兵自四人至四十九人有差分隶盘山黄新庄各总管热河
行宫设千总七人委署千总十二人兵二百七十一人自热河以南为喀喇河屯为王家营为常山峪为两间房为巴克什营自热河以北为钓鱼台为黄土坎为汤泉为中关为十八里台为波罗河屯为张三营为济尔哈朗图为阿穆呼朗图各处
行宫分设千总及委署千总或一人或二人兵自六人至九十八人有差隶热河总管
〈谨按盛京捕牲乌拉等处设总管翼领骁骑校等员管理虞人采捕之事其名目有珠轩参丁鹰手户及网户猎户狐户鹳户等项于吉林诸境内各执其役属内务府都虞司兼隶于在京内府三旗谨附载于此〉
南苑守卫官兵
南苑总尉一人防御八人领催十名骁骑九十名〈康熙二十四年定苑内原有大红门小红门南红门东红门西红门共五门又増设正国寺门黄村门回城门双桥门合为九门大红门设总尉一人领催二名骁骑十八名其馀八门每门各设防御一人领催一名骁骑九名〉
〈谨按南苑守卫官兵隶奉宸苑为内务府所兼辖兹举其官弁兵额附载于内府三旗之后〉
圆明园内府三旗〈雍正二年设备 禁园诸处派委由 圆明园总统八旗事务王公大臣掌其升选签补仍隶于内务府〉
营总一人〈雍正十年设〉三旗䕶军参领一人副䕶军参领各一人䕶军校委署䕶军参领各一人䕶军校各三人笔帖式四人〈即于䕶军内选用仍食原饷〉䕶军共一百二十名
盛京内府三旗
三旗佐领各一人〈顺治三年设二人八年设一人〉内管领一人〈乾隆三十年増设〉骁骑校三人〈康熙十七年设〉司库一人〈初制设三人乾隆十九年改补主事一人三十年改补内管领一人仍食原俸〉主事一人〈乾隆十九年増设〉委署主事一人〈乾隆三十年于笔帖式内改补〉笔帖式十五人〈初制设十六人乾隆三十年改补委署主事一人仍食原俸〉库使十六人〈初制设十人即在骁骑数内乾隆九年改为定额又増六人〉头目及执事人六十七名〈初制即在骁骑数内乾隆九年改为定额〉催长八人〈初制设九人乾隆三十年裁一人定食俸四人食饷四人〉领催十八名骁骑委署领催二十四名骁骑六百四十八名〈初制每佐领下骁骑各二百三十共六百九十名乾隆九年定骁骑额内库使及头目执事人等为专设之缺实存骁骑六百十三名又増设十七名定为每佐领下各二百一十共六百三十名十二年除各项专差打猎骁骑三十名看枪骁骑六名委署领催骁骑二十四名之外共存五百七十名又増设七十八名〉
凡守卫之制顺治初定
盛京三旗官率所属骁骑轮班守卫
宫殿设班房六座乾隆九年増设宫内班房三座定骁骑为七班轮直每九十人为一班每班房用十人十二年増设两掖班房三座合新旧班房十二座改定骁骑分六班轮直每一百八人为一班每班房用九人以
留都宫阙为重非驻防地方可比并属于
盛京内务府总管仍由在京内务府掌其陞选火器营〈康熙三十年设鸟枪䕶军每人各给鸟枪一八旗各子母炮五专司教演火器〉
总统六人〈初制无定员由 特简大臣总理雍正时定为六人以王公或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前锋统领䕶军统领兼任〉八旗掌关防营总每旗各一人〈乾隆二十九年设〉鸟枪䕶军参领各一人〈初制设鸟枪䕶军参领十六人每旗各二人均以旗员兼任雍正元年裁察哈尔八旗䕶军参领改补火器营鸟枪䕶军参领定为专设官乾隆二十九年裁八人〉副鸟枪䕶军参领各二人〈初制设鸟枪骁骑参领二十四人乾隆二十九年裁骁骑参领増设副䕶军参领〉管炮参领各一人〈乾隆二十九年増设〉鸟枪䕶军校委署鸟枪䕶军参领各四人〈乾隆二十九年増设〉管炮章京各五人鸟枪䕶军校每旗满洲二十人蒙古八人〈初制设鸟枪䕶军校一百十二人每旗满洲十人蒙古四人设鸟枪骁骑校如䕶军校之数乾隆二十九年裁骁骑校并入䕶军校内〉管炮骁骑校各五人笔帖式各二人〈雍正九年设〉鸟枪蓝翎长每旗满洲二十人𫎇古八人〈食䕶军饷之笔帖式十六人及鸟枪蓝翎长二百二十四人均在兵数内〉八旗满洲蒙古每佐领下鸟枪䕶军七名炮骁骑一名养育兵〈乾隆三十六年定额一千名〉健锐营
总统无定员〈以公侯大臣兼任〉左右翼翼长各一人八旗前锋参领每旗各一人副前锋参领各二人前锋校委署前锋参领各四人〈乾隆十八年増设〉前锋校各五十人副前锋校共四十人〈乾隆十八年增设即于前锋内选用〉笔帖式各四人蓝翎长各五十人前锋共一千名〈副前锋校四十人及食前锋饷之笔帖式四人蓝翎长五十人均在数内〉委署前锋一千名〈乾隆十八年増设〉养育兵〈乾隆十七年初设一百名三十六年定额一千名〉前锋营演习水师委署千总四人把总四人〈初制由广东福建等省调千总十员赏给蓝翎充为教习乾隆三十六年裁改〉水手七十二名〈初制设水手四十八名亦由天津福建选送附内府正黄旗旗鼓佐领下十八年増设江苏省战船水手七十二名二十三年裁四十八名〉
凡守卫之制乾隆十五年定日以参领一人前锋校前锋十人守卫
静宜园宫门遇
驾幸静宜园则以侍卫守门而移参领等驻碧云寺孔道十八年又定新増官兵内以署前锋参领二人副前锋校每旗各一人署前锋每旗各十五人驻红石山
凡扈从之制乾隆十五年定遇
巡幸以健锐营官军分拨十分之四随往十七年又定
健锐营操演事繁嗣后随
驾拨官军十分之二
三旗虎枪营
总统一人〈以公侯领侍卫内大臣兼任〉三旗总领各二人〈初制设每旗各一人雍正元年各増一人以内大臣都统前锋参领䕶军统领副都统侍卫简用〉虎枪长各七人〈初制设每旗各一人雍正元年増定即于虎枪人内选用〉虎枪副长各七人〈雍正元年増设〉笔帖式六人〈乾隆三年増设〉虎枪人共六百名〈于亲军校亲军前锋校前锋䕶军校䕶军骁骑校骁骑领催及闲散人内选用初制设三百六十人雍正元年増置每旗各二百名内虎枪人四百八十名学习虎枪人一百二十名〉凡扈从之制
车驾蒐狩虎枪总统总领率所属从日以十人携虎枪前行安营后侦虎豹出入备伏弩箭犁刀
行田遇大兽则列枪从之奉
旨杀虎或寻山或追踪得实具奏殪虎以献以首先刺
虎一二人名奏
闻如差往畿辅或杀虎量地远近奏请
简总统或总领带虎枪人前往
陵寝守卫官兵
陵寝守卫各总管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二
人所属领催骁骑均八十名
园寝守卫各防御八人〈惟 景陵 皇贵妃园寝设防御四人〉骁骑校一人所属领催骁骑均四十名
凡
陵寝守卫之制设总管翼领防御骁骑校等官均有定额
惟
永陵
福陵
昭陵初设散秩官各一人康熙八年改为司工匠官仍不
设骁骑又节次于
昭西陵
孝东陵设防御骁骑校各员详载会典著为定制其兵数
则各无増减焉
王公府属官兵
亲王设长史一人散骑郎四人䕶卫二十人典仪六人亲军校无定员世子设长史一人散骑郎三人䕶卫十七人典仪五人郡王设长史一人散骑郎三人䕶卫十五人典仪四人长子设长史一人䕶卫十二人典仪三人贝勒设司仪长一人䕶卫十人典仪三人贝子设䕶卫六人典仪三人镇国公辅国公各设䕶卫四人典仪二人五旗内王公府属参领每旗各五人佐领每旗各七人骁骑校每佐领下一人王贝勒贝子公等府佐领下额设甲兵有差固伦公主府本佐领下额设守门甲兵十五名和硕公主府十名郡主府八名县主府六名
凡王公府属守卫之制顺治八年详定官数雍正元年议以诸王旗属佐领非包衣佐领可比嗣后旗属人员祇准用为散骑郎䕶卫亲军校此外或挑取随侍之人或令各衙门官员兼令家务或令随侍子侄者俱列名请
旨然后知会该旗都统覆奏四年定各王属下仍准设散骑郎其贝勒贝子等所有散骑郎一概酌裁乾隆十八年定长史司仪长等各员缺于下五旗应用人员内令该旗都统每旗选二人咨送兵部由领侍卫内大臣会同王贝勒拟题䕶卫以下由王贝勒等选拟俱引
见补用四十五年改长史司仪长员缺于上三旗应放人员内会同领侍卫内大臣拣选拟定正陪兵部带领引
见补放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四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五
兵制志四
八旗驻防兵制〈盛京 吉林 黒龙江 直隶山东 山西 河南 江南 浙江 福建 广东 湖广 四川 陜西 甘肃 伊犁等处驻防〉
盛京
盛京将军一人〈驻札 盛京城统辖本城驻辖官兵及分驻城守尉四防守尉二兼辖熊岳锦州驻防二〉副都统一人满洲协领八人蒙古协领一人汉军协领二人满洲佐领八人伊彻满洲佐领二十三人𫎇古佐领八人巴尔呼佐领三人汉军佐领二十四人满洲防御十人满洲骁骑校八人伊彻满洲骁骑校二十三人蒙古骁骑校八人巴尔呼骁骑校三人汉军骁骑校二十四人主事一人笔帖式十一人八旗满洲蒙古巴尔呼汉军领催五百二十八名前锋二百名骁骑四千五百五十二名看守门仓库军校二十八名看守园寺兵十八名步军领催一百三十二名步军一千五十六名养育兵三百六十二名捕盗兵二十八名箭匠六十一名铁匠六十六名
兴京城守尉一人〈驻札 兴京城兼辖抚顺驻防一〉满洲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𫎇古汉军领催六十四人骁骑四百十一名守仓库兵十一名铁匠八名抚顺满洲防御一人汉军防御三人〈驻札抚顺城〉锡伯及左翼四旗汉军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十四名铁匠二名凤凰城城守尉一人〈驻札凤凰城〉巴尔呼佐领一人满洲防御七人满洲骁骑校七人蒙古骁骑校一人巴尔呼骁骑校一人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蒙古巴尔呼汉军领催六十二名骁骑五百七十三名守仓兵八名铁匠九名辽阳城守尉一人〈驻札辽阳州〉佐领一人满洲防御七人骁骑校八人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𫎇古领催五十四名骁骑三百九十五名守仓库兵十一名铁匠九名开原城守尉一人〈驻札开原县兼辖铁岭法库边门驻防二〉伊彻满洲佐领一人巴尔呼佐领一人满洲防御六人骁骑校七人伊彻汉洲骁骑校一人巴尔呼骁骑校一人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巴尔呼领催六十八名骁骑七百八十七名守仓库兵十名铁匠九名铁岭满洲防御一人汉军防御三人〈驻札铁岭县〉锡伯及左翼四旗汉军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八十四名铁匠二名法库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开原县西北法库边门〉领催三名骁骑三十七名台领催二名牛庄防守尉一人〈驻札海城县西牛庄城〉满洲防御二人汉军防御一人满洲骁骑校四入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汉军领催四十名骁骑三百三十七名铁匠二名广寕防守尉一人〈驻札广寕县兼辖巨流河白旗堡小黒山闾阳驿彰武台边门驻防五〉伊彻满洲佐领三人满洲防御一人蒙古防御一人汉军防御一人满洲骁骑校三人伊彻满洲骁骑校三人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蒙古汉军领催四十八名骁骑三百五十二名守仓库兵十一名铁匠五名巨流河满洲佐领一人汉军佐领一人〈驻札广寕县东北巨流河〉汉军骁骑校二人满洲汉军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八十四名铁匠二名白旗堡满洲佐领一人汉军佐领一人〈驻札广寕县东白旗堡〉汉军骁骑校二人满洲汉军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八十四名铁匠二名小黒山满洲佐领一人汉军佐领一人〈驻札广寕县束小黒山〉汉军骁骑校二人满洲汉军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八十四名铁匠二名闾阳驿满洲佐领一人汉军佐领一人〈驻札广寕县西南闾阳驿〉汉军骁骑校二人满洲汉军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八十四名铁匠二名彰武台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广寕县北彰武台边门〉领催三名骁骑三十七名台领催三名凤凰城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凤凰城西南边门〉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叆阳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凤凰城北叆阳边门〉骁骑校一人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碱厂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 兴京北碱厂边门〉骁骑校一人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汪清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 兴京东南汪清边门〉骁骑校一人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英额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开原县东南英额边门〉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威远堡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开原县东北威远堡边门〉领催五名骁骑校四十五名
〈谨案凤凰城叆阳碱厂汪清英额威远堡各防御均由〉
〈盛京兵部𣲖员充代是为边门六处驻防兼隶盛京兵部管辖仍统属于盛京将军〉
熊岳副都统一人〈驻札盖平县南熊岳城辖分驻城守尉三防守尉一水师营一〉满洲协领一人巴尔呼佐领一人满洲防御七人满洲骁骑校八人巴尔呼骁骑校一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𫎇古巴尔呼领催七十八名骁骑八百七十六名守仓兵八名铁匠九名复州城守尉一人〈驻札复州〉巴尔呼佐领一人满洲防御七人满洲骁骑校八人巴尔呼骁骑校一人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蒙古巴尔呼领催六十二名骁骑五百三十七名守仓兵八名铁匠九名金州城守尉一人〈驻札寕海县〉巴尔呼佐领一人汉军佐领三人满洲防御七人满洲骁骑校八人巴尔呼骁骑校一人汉军骁骑校三人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蒙古巴尔呼汉军领催八十名骁骑七百五十名守仓兵八名铁匠九名岫岩城守尉一人〈驻札盖平县东岫岩城〉巴尔呼佐领一人满洲防御八人满洲骁骑校八人巴尔呼骁骑校一人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𫎇古巴尔呼领催五十四名骁骑四百九十三名守仓兵八名铁匠九名盖州防守尉一人〈驻札盖平县〉满洲防御三人满洲骁骑校三人汉军骁骑校一人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蒙古汉军领催四十名骁骑三百四十五名守仓兵十一名铁匠二名旅顺水师营汉军协领一人〈驻札寕海县南旅顺城〉汉军佐领二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八人笔帖式一人汉军水师领催五十名水师兵四百五十名水手六十名
锦州副都统一人〈驻札锦州府辖分驻城守尉一佐领四防御五〉满洲协领一人满洲佐领八人伊彻满洲佐领四人满洲骁骑校八人伊彻满洲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三人八旗满洲领催骁骑共七百八十六名步兵一百七十四名守仓兵十一名铁匠十三名宁远满洲佐领一人汉军佐领一人〈驻札寕远州〉汉军骁骑校二人正白正红二旗锡伯及汉军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八十四名铁匠二名中前所满洲佐领一人汉军佐领一人〈驻札寕远州西南中前所〉汉军骁骑校二人镶蓝正蓝二旗锡伯及汉军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八十四名铁匠二名中后所满洲佐领一人汉军佐领一人〈驻札寕远州西南中后所〉汉军骁骑校二人镶白镶红二旗锡伯及汉军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八十四名铁匠二名小凌河满洲佐领一人汉军佐领一人〈驻札锦县东南小凌河〉汉军骁骑校二人镶黄正黄二旗锡伯及汉军领催十六名骁骑一百八十四名铁匠二名明水塘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寕远州西北明水塘边门〉领催二名骁骑二十八名台领催一名白石觜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寕远州西北白石觜边门〉领催三名骁骑三十七名台领催一名梨树沟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寕远州西北梨树沟边门〉领催二名骁骑二十八名台领催一名新台边门汉军防御一人〈驻札寕远州西北新台边门〉领催三名骁骑三十七名台领催二名松岭子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锦县西北松岭子边门〉领催三名骁骑三十七名台领催二名义州城守尉二人〈驻札义州兼辖九关台清河白土厂各边门驻防三〉满洲佐领二人伊彻满洲佐领七人包衣佐领八人满洲骁骑校二人伊彻满洲骁骑校七人包衣骁骑校六人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蒙古汉军领催骁骑共九百六十七名步兵二百十四名守仓兵十一名铁匠十八名九关台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义州西北九关台边门〉领催三名骁骑三十七名台领催二名清河边门汉军防御一人〈驻札义州北清河边门〉领催三名骁骑三十七名台领催一名白土厂边门满洲防御一人〈驻札义州北白土厂边门〉领催二名骁骑二十八名台领催一名
吉林
吉林将军一人〈驻札吉林乌拉城辖分驻副都统四总管一协领一佐领二防御四〉副都统一人协领八人𫎇古协领一人满洲佐领三十八人巴尔呼佐领七人锡伯佐领一人汉军佐领二人满洲防御二十四人满洲骁骑校三十八人巴尔呼骁骑校七人锡伯骁骑校一人汉军骁骑校二人鸟枪营参将一人佐领八人骁骑校八人水师营四品官五品官六品官各二人将军衙门主事一人理刑笔帖式一人满洲笔帖式六人翻译笔帖式四人蒙古翻译笔帖式一人管仓官一人仓笔帖式二人狱官一人管乌拉等十八台站官一人随台站关防笔帖式一人管金珠鄂佛啰等二十台站官一人随台站关防笔帖式一人台站笔帖式共十六人八旗满洲兵二千六百三十名巴尔呼兵共三百五十名汉军兵一百二十名〈内领催二百八十八名前锋八十名骁骑二千七百三十二名〉锡伯兵六十名汉军鸟枪领催四十八名鸟枪骁骑六百二十六名弓匠铁匠四十五名水师营水手二百五十八名台站领催三十六名宁古塔副都统一人〈驻札寕古塔城兼辖珲春驻防一〉协领二人佐领十二人防御十二人骁骑校十二人笔帖式四人委署什长四人管仓官一人仓笔帖式二人台站笔帖式三人八旗满洲领催一百四名前锋四十名骁骑一千二百五十六名弓匠铁匠二十四名官屯领催一名珲春协领一人〈驻札珲春河地方〉佐领三人防御一人骁骑校三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领催三十八人骁骑四百十二名伯都讷副都统一人〈驻札伯都讷城〉协领二人满洲卦勒察佐领十人蒙古佐领二人满洲防御八人满洲卦勒察骁骑校十人𫎇古骁骑校二人委署主事一人笔帖式四人管仓官一人仓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卦勒察兵九百名蒙古兵一百名〈内领催七十二名前锋四十名骁骑八百八十八名〉弓匠铁匠三十五名运粮船领催二名水手五十八名三姓副都统一人〈驻札三姓城〉协领二人佐领十五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十五人笔帖式四人管仓官一人仓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领催一百二十名前锋四十名骁骑一千三百六十名弓匠铁匠三十名阿勒楚喀副都统一人〈驻札阿勒楚喀城〉恊领一人佐领七人防御五人骁骑校七人笔帖式二人管仓官一人仓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兵四百六名弓匠铁匠五名水手十名拉林协领一人〈驻札拉林地方〉佐领六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七人笔帖式二人管仓官一人仓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兵四百六名弓匠铁匠五名水手十四名伊通佐领二人〈驻札吉林西北伊通河地方〉防御二人骁骑校四人满洲领催十二名骁骑一百八十八名额木赫索啰佐领一人〈驻札吉林东西额木赫索啰地方〉防御一人骁骑校一人满洲领催六名骁骑一百十四名伊通边门防御一人〈驻札吉林西北伊通边门〉镶黄正白二旗满洲领催一名骁骑十九名巴延鄂佛啰边门防御一人〈驻札吉林北巴延鄂佛啰边门〉镶白正蓝二旗满洲领催一名骁骑十九名赫尔苏边门防御一人〈驻札吉林西北赫尔苏边门〉正黄正红二旗满洲领催一名骁骑十九名布尔图库苏巴尔罕边门防御一人〈驻札吉林西北布尔图库苏巴尔罕边门〉镶红镶蓝二旗满洲领催一名骁骑十九名打牲乌拉总管一人〈驻札吉林北打牲乌拉城〉协领一人佐领八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八人满洲领催六十名骁骑六百四十人
黒龙江
黒龙江将军一人〈驻札齐齐哈尔城辖分驻副都统二总管二城守尉一〉副都统一人协领八人满洲佐领十六人索伦达呼尔佐领十六人巴尔呼佐领四人汉军佐领四人满洲防御八人满洲骁骑校十六人索伦达呼尔骁骑校十六人巴尔呼骁骑校四人汉军骁骑校四人火器营参领一人水师营总管一人水师营四品官二人六品官二人吉林船厂管理造船四品官五品官六品官各一人将军衙门印务主事一人理刑主事一人银库主事一人满洲笔帖式六人𫎇古翻译笔帖式二人译汉笔帖式二人银库笔帖式二人水师营笔帖式二人管仓七品官一人〈乾隆十年定即于笔帖式内补放仍食原俸〉仓笔帖式二人管理官屯七品官一人管理模新台站八品官一人随台站关防笔帖式一人管理墨尔根城台站八品官一人随台站关防笔帖式一人台站笔帖式共二十人八旗满洲兵九百六十名索伦达呼尔兵九百六十名巴尔呼兵二百四十名汉军兵二百五十二名〈内领催二百四十名前锋八十名骁骑二千四十名台站哨兵五十二名〉鸟枪匠三名鞍匠二名弓匠二十四名铁匠三十三名水师营领催七名水手二百六十八名吉林船厂领催八名水手三百名官屯领催二名台站关防领催二名台站领催二十六名〈黒龙江四徼分设卡路防守亦如边门系齐齐哈尔城将军所属卡路凡三十黒龙江城副都统所属卡路凡十呼伦贝尔总管边境东北接俄罗斯界卡路凡十五西南接喀尔喀界卡路凡十六每处或设领催一名兵五名或设委官一名领催一名兵九名并在额兵数内〉黒龙江城副都统一人〈驻札黒龙江城〉协领四人满洲佐领十六人索伦达呼尔佐领八人汉军佐领二人满洲防御八人满洲骁骑校十六人索伦达呼尔骁骑校八人汉军骁骑校二人水师营四品官一人五品官六品官各二人副都统衙门印务笔帖式四人管仓七品官一人〈乾隆十年定即于笔帖式内补放仍食原俸〉仓笔帖式二人管理官屯七品官一人八旗满洲兵九百六十名索伦兵六十名达呼尔兵四百二十名汉军兵一百名〈内领催一百五十六名前锋四十名骁骑一千三百四十四名〉鸟枪匠二名鞍匠二名弓匠十六名铁匠二十四名水师营领催八名水手四百十二名官屯领催三名墨尔根副都统一人〈驻札墨尔根城〉协领四人〈内一人兼管水师营〉索伦达呼尔佐领十五人汉军佐领二人满洲防御八人索伦达呼尔骁骑校十五人汉军骁骑校二人副都统衙门印务笔帖式四人管仓七品官一人〈乾隆十年定即于笔帖式内补放仍食原俸〉仓笔帖式二人管理官屯七品官一人八旗索伦兵六百名达呼尔兵三百名汉军兵一千名〈内领催一百二名前锋四十名骁骑八百五十八名〉鸟枪匠二名弓匠十五名铁匠十五名水师营领催二名水手四十三名官屯领催二名呼兰河城守尉一人〈驻札呼兰河地方〉两翼副总管二人佐领八人骁骑校八人〈各员俱系公缺凡佐领骁骑校缺出于满洲索伦达呼尔汉军人员内通融补放〉随关防笔帖式二人管仓七品官一人〈乾隆十年定即于笔帖式内补放仍食原俸〉仓笔帖式二人管理官屯七品官一人八旗满洲索伦达呼尔汉军兵共三百二十名卦勒察兵一百八十名〈内领催四十八名骁骑四百五十二名〉弓匠八名铁匠八名运粮船领催二名水手三十八名官屯领催五名呼伦贝尔副都统职衔总管一人〈驻札呼伦贝尔〉索伦巴尔呼两翼总管二人新巴尔呼两翼总管二人厄鲁特总管一人索伦巴尔呼副总管四人新巴尔呼副总管四人索伦佐领十九人巴尔呼佐领五人新巴尔呼佐领二十四人厄鲁特佐领二人索伦骁骑校十九人巴尔呼骁骑校五人新巴尔呼骁骑校二十四人厄鲁特䕶军校二人骁骑校二人随关防笔帖式四人委管伊勒图等处台站官二人八旗索伦巴尔呼兵九百六十名新巴尔呼兵九百六十名厄鲁特兵八十名〈内领催二百名骁骑一千八百名〉打牲处掌关防满洲总管一人〈驻札齐齐哈尔城北打牲处〉索伦总管一人达呼尔总管一人满洲副总管八人索伦副总管五人达呼尔副总管三人索伦佐领四十七人达呼尔佐领三十九人使马鄂伦春佐领六人使鹿鄂伦春佐领五人索伦骁骑校四十七人达呼尔骁骑校三十九人使马鄂伦春骁骑六人使鹿鄂伦春骁骑校四人〈使鹿鄂伦春五佐领内因丁数未足止设骁骑校四员〉随关防笔帖式四人索伦达呼尔鄂伦春兵共二千名〈内领催二百名骁骑一千八百名〉
〈谨案盛京四至广远壮丁之散处者随时编入八旗隶在兵籍巴尔呼人锡伯人居近吉林卦勒察人居近伯都讷库尔喀人居近珲春并设有佐领骁骑校等员分驻各处其东北最远者为索伦达呼尔二部居黒龙江东北境额尔古讷河精奇泥江之旁与俄罗斯接壤自国初天命天聪年间即相率内附其后分充各城额兵多以材勇自效至于鄂伦春所居益为辽远使马鄂伦春在诸部之外使鹿鄂伦春又在使马鄂伦春之外分处山林以捕貂为业距齐齐哈尔城复千有馀里今皆审户比丁列于军伍〉
〈圣朝兵制之盛诚度越千古矣〉
直隶
良乡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正红旗满洲蒙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宝坻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镶白旗蒙洲𫎇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固安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镶红旗满洲蒙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东安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镶蓝旗满洲蒙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霸州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正黄正红二旗满洲蒙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采育里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一入正蓝旗满洲蒙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保定府城守尉一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一人正红镶红二旗满洲蒙古副骁骑校八人领催三十二名骁骑鸟枪骁骑共四百六十名弓匠铁匠各二名养育兵十一名雄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镶红镶蓝二旗满洲𫎇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沧州城守尉一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一人正白镶白二旗满洲蒙古副骁骑校八人领催二十三名骁骑鸟枪骁骑共四百六十九名弓匠铁匠各二名养育兵十一名〈谨案保定府沧州各城守尉一霸州良乡宝坻固安东安雄县五县及采育里各防守尉一均属在京稽察大臣管辖是为稽察九处〉
山海关副都统一人〈驻札山海关辖分驻防守尉六〉协领二人佐领六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八人笔帖式三人八旗满洲蒙古领催四十名前锋四十名骁骑四百四十名鸟枪骁骑二百名炮骁骑八十名养育兵六十名永平府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笔帖式一人镶白正蓝二旗满洲𫎇古领催十名骁骑九十名玉田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笔帖式一人镶黄正白二旗满洲𫎇古领催十名骁骑九十名三河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笔帖式一人正白旗满洲蒙古领催十名骁骑九十名顺义县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笔帖式一人镶黄旗满洲蒙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喜峰口防守尉一人〈兼辖罗文峪驻防一〉防御二人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𫎇古领催十六名骁骑鸟枪骁骑共一百八十四名罗文峪防御一人骁骑校二人八旗满洲蒙古领催八名骁骑九十二名冷口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三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蒙古领催十二名骁骑鸟枪骁骑共一百三十八名密云副都统一人〈驻札密云县辖分驻防守尉二〉协领四人佐领十二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印务笔帖式二人八旗领催七十八名委署蓝翎长五名前锋一百十五名乌枪骁骑四百八十名炮骁骑一百八十名骁骑一千二十名养育兵一百二十名昌平州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一人正黄旗满洲𫎇古领催五名骁骑四十五名古北口防守尉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二人正黄镶白正红正蓝四旗满洲领催十二名骁骑鸟枪骁骑共一百八十八名
热河副都统一人〈驻札热河辖分驻协领二总管一〉协领四人佐领十人防御十四人骁骑校十四人笔帖式二人满洲蒙古前锋领催骁骑鸟枪骁骑炮骁骑共一千三百四十名养育兵一百名弓箭铁匠共四十二名喀喇河屯协领一人佐领三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满洲前锋领催骁骑共四百名弓箭铁匠共十二名化育沟协领一人佐领一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蒙古前锋领催骁骑共二百名弓箭铁匠共六名围总管一人左右翼长二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八人满洲𫎇古领催三十五名骁骑七百六十五名
察哈尔都统一人〈驻札张家口统辖游牧察哈尔八旗辖分驻协领一防守尉一〉副都统一人八旗总管八人参领八人副参领八人笔帖式十六人佐领一百十人䕶军校一百十人骁骑校一百十人〈除半分佐领及半分之半佐领不计外〉毎佐领下设亲军二名前锋二名䕶军二十五名领催六名骁骑三十五名共兵七千七百名〈察哈尔八旗分左右二翼东四旗为镶黄旗又东为正白旗又东为镶白旗最东为正蓝旗西四旗为正黄旗又西为正红旗又西为镶红旗最西为镶蓝旗镶黄旗驻苏门峰正黄旗驻穆逊特克山正红旗驻古尔班托罗海山镶红旗驻布林泉并在张家口外正白旗驻布尔噶台镶白旗驻布延阿海苏默正蓝旗驻札哈苏台泊并在独石口外镶蓝旗驻阿巴该哈喇山在杀虎口外其部众习于游牧与扎萨克𫎇古同俗其旗务则掌之都统制与内八旗相等〉张家口满洲协领二人蒙古协领二人佐领六人防御十人骁骑校十人步军尉二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蒙古领催四十名前锋四十名骁骑六百名步军一百六十名养育兵一百六十名箭匠铁匠共二十名独石口防守尉一人〈兼辖千家店驻防一〉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八旗满洲领催四名骁骑九十名千家店骁骑校一人满洲领催四名骁骑三十六名
〈谨案察喀尔为元小王子后裔自天聪八年太宗文皇帝亲征察喀尔林丹汗走死其子崆果尔额哲率众来䧏封为亲王即其部编旗驻义州传至布尔尼兄弟于康熙十四年谋叛复讨平之移其众〉
〈于宣府大同边城外复从征准噶尔有功増给其军饷复以降顺及俘获之厄鲁特部人众编为佐领附入正白旗下其部众习于游牧与扎萨克𫎇古同俗其旗务掌于都统制与八旗等都统驻张家口故类叙于直隶驻防〉
山东
青州副都统一人〈驻札青州府辖分驻城守尉一〉协领四人佐领十二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蒙古委前锋校三十二名前锋一百六十八名领催六十四名骁骑鸟枪骁骑炮骁骑共一千二百三十六名步兵二百四十名养育兵一百二十名弓匠铁匠各八名徳州城守尉一人〈驻札徳州〉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镶黄正黄二旗满洲蒙古鸟枪前锋十二名鸟枪骁骑一百八十八名领催三十四名骁骑二百六十六名养育兵四十名弓匠铁匠各二名
山西
绥远城将军一人〈驻札山西杀虎口外绥远城辖分驻城守尉一〉满洲协领四人佐领十二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𫎇古协领一人佐领三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随印笔帖式三人八旗满洲蒙古领催八十名前锋二百名骁骑一千七百二十名步军四百名养育兵三百名箭匠铁匠各二十名右卫城守尉一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笔帖式一人八旗满洲蒙古领催八名骁骑二百九十二名养育兵八十名归化城副都统一人〈驻札杀虎口外归化城统于绥远城将军辖𫎇古土默特左右翼二旗官兵〉参领十人佐领四十九人
〈谨案土默特为蒙古部落自天聪八年归䧏崇徳元年编为二旗即以其部长为左右翼都统并与世袭嗣以土默特中无可任都统之人定由京简用都统往驻其地惟给本部人等世袭职衔随同办事后并裁去都统其旗务则掌之绥远城将军其部落亦不列于蒙古四十九旗之中故类叙于山西驻防〉
太原城守尉一人〈驻札太原城统属于山西巡抚〉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正蓝镶蓝二旗满洲蒙古鸟枪领催十六名鸟枪骁骑一百八十四名领催二十四名骁骑二百七十六名养育兵四十名弓匠铁匠各二名河南
开封城守尉一人〈驻札开封府统属于河南巡抚〉佐领十人防御十人骁骑校十人八旗满洲蒙古鸟枪领催十名鸟枪骁骑二百名炮领催八名炮骁骑三十二名领催二十二名骁骑五百二十八名养育兵六十名弓匠铁匠各十名
江南
江寕将军一人〈驻札江寕府辖分驻副都统一〉副都统一人协领八人佐领三十二人防御四十人骁骑校四十人八旗满洲委前锋校十二人前锋一百三十二名领催二百四十名骁骑二千六百四十名步军七百二十二名养育兵五百名弓箭铁匠各四十名京口副都统一人〈驻札镇江府〉协领二人佐领十四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八旗𫎇古委前锋校四人前锋五十二名领催九十六名骁骑一千十四名步军二百二十八名养育兵一百五十名弓箭铁匠各十六名
浙江
杭州将军一人〈驻札杭州府辖分驻副都统一〉副都统一人满洲协领八人佐领十六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二十四人蒙古协领一人佐领七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八人八旗满洲蒙古委前锋校十六人前锋一百八十四名鸟枪领催六十四名鸟枪骁骑七百三十六名炮领催三十名炮骁骑一百六十名箭营领催八十二名箭营骁骑三百二十八名步军三百二十二名养育兵一百二十八名弓箭铁匠各三十二名乍浦副都统一人〈驻札嘉兴府乍浦〉满洲协领四人𫎇古协领一人佐领十一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十六人八旗满洲领催七十二名骁骑一千一百二十八名蒙古领催二十四名骁骑三百七十六名〈内委前锋校十六名前锋一百八十四名〉养育兵一百名水师三十二名弓箭铁匠共六十六名
福建
福州将军一人〈驻札福州府辖水师营一〉副都统一人协领八人佐领八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十六人笔帖式三人八旗满洲领催一百六十名前锋二百名骁骑一千二百名步兵三百二十名养育兵一百二十名弓箭铁匠各四十名水师营协领一人佐领二人防御二人骁骑校六人领催三十名鸟枪兵二百四十名弓箭兵七十名大刀兵三十名挑刀兵三十名藤牌兵四十名炮手二十八名教习兵一百名清字外郎一名水师二十四名船匠八名广东
广州将军一人〈驻札广州府兼辖水师营〉满洲副都统一人汉军副都统一人满洲协领四人佐领四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笔帖式二人满洲汉军八旗领催二百四十名满洲前锋一百五十名满汉马甲二千一百十名炮手二十四名汉军步甲四百名满洲养育兵四百名弓箭铜铁匠共二十六名随印外郎四名水师营协领一人满洲汉军佐领二人防御二人骁骑校六人八旗领催三十名水手四百七十名船匠六名教习兵一百名
湖广
荆州将军一人〈驻札荆州府〉左右翼副都统二人满洲协领八人佐领三十二人防御四十人骁骑校四十人蒙古协领二人佐领十四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随印笔帖式三人八旗满洲𫎇古委前锋校十六人前锋一百八十四名鸟枪领催一百七十六名鸟枪骁骑一千八百二十四名领催一百六十名骁骑一千六百四十名炮骁骑八十名步兵七百名养育兵四百名弓箭铁匠各五十六名
四川
成都将军一人〈驻札成都府〉副都统一人协领五人佐领十九人防御二十四人骁骑校二十四人八旗蒙古委前锋校八人前锋一百十二名领催一百二十名骁骑一千七百四十四名炮骁骑四十八名步兵二百五十六名养育兵一百四十四名弓箭铁臣各三十二名
陜西
西安将军一人〈驻札西安府〉副都统二人协领八人佐领三十二人防御四十人骁骑校四十人八旗满洲𫎇古委前锋校十六人前锋三百八十四名领催二百四十名骁骑四千三百六十名炮手一百名步兵五百名养育兵七百四十名弓箭铁匠各四十名
甘肃
宁夏将军一人〈驻札寕夏府〉副都统一人协领五人佐领十九人防御二十四人步营防御二人骁骑校二十四人笔帖式三人八旗满洲蒙古委前锋校十六人前锋一百八十四名鸟枪领催四十八名鸟枪骁骑九百五十二名炮领催八名炮骁骑九十二名领催七十二名骁骑八百二十八名鸟枪步军四百名步军二百名养育兵六百名弓箭铁匠各二十四名
凉州副都统一人〈驻札凉州府辖分驻城守尉一〉协领二人佐领六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八人八旗满洲蒙古前锋领催骁骑共一千二百六十名步军一百二十名炮手四十名养育兵一百二十名弓箭铁匠共四十名庄浪城守尉一人〈驻札庄浪城〉佐领四人防御四人骁骑校四人八旗满洲𫎇古前锋领催骁骑共六百五十六名步军八十名炮手十六名养育兵六十四名弓箭铁匠共二十四名
伊犁各处驻防
〈谨案西域天山南北从古未入版图汉唐以来虽置都䕶都督等官不过遥示羁縻初未尝设兵镇守同于内地我皇上天威远播绥定殊方分设兵防以为善后之计其中满洲蒙古索伦察哈尔厄鲁特绿旗营兵皆参错互用或永驻以安室家或更畨以均劳逸大抵以伊犁将军总理全局特驻重兵东则乌鲁木齐北则塔尔巴哈台南为回部诸城分屯列戍悉听调遣与安西境外之哈密巴里坤互相聨络凡各驻防及卡伦台站兵既分给田产俾得耕牧以资养赡而绿旗屯田及回民屯户树艺之所収山南回城赋税之所入岁有赢馀边储充牣皆由以西域治西域其经费既不取支于中土而利兴事集措置合宜仰经〉
〈圣天子宵旰畴咨坐照万里之外是以宏纲细目方略精详永为西陲建底定之业固非仅修武备缮边防而已也兹谨分路类举按地胪载至于移驻更调多寡赢缩之间未有常额又在以时酌定云〉伊犁将军一人〈驻札伊犁总理天山南北路〉参赞大臣一人〈停设无定〉印房章京二人笔帖式二人粮饷处章京二人笔帖式一人驼马处章京一人笔帖式一人卡伦侍卫十二人惠宁城领队大臣一人协领四人佐领十六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委前锋校十六人催总十六名领催一百六十名前锋三百二十名骁骑二千八百名炮手四十名匠役八十名步兵六百名养育兵二百四十名恵远城领队大臣四人协领八人佐领四十人防御四十人骁骑校四十人委前锋校三十二人催总四十名领催八十名前锋一百六十名骁骑一千四百五十六名炮手二十五名匠役四十八名步兵三百二十名养育兵六十四名两城档房笔帖式二人锡伯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八人骁骑校八人档房笔帖式二人领催三十二名兵九百六十八名〈驻伊犁之霍济格尔绰和罗等处〉索伦达呼尔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八人骁骑校八人档房笔帖式二人领催三十二名兵九百六十八名〈在科河等处达呼尔系驻屯索伦系游牧各随其俗〉察哈尔左翼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八人骁骑校八人领催三十二名兵八百六十八名右翼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八人骁骑校八人领催三十二名兵八百六十八名两翼档房笔帖式二人〈在博罗塔拉地方游牧〉达什达瓦厄鲁特左翼总管二人副总管二人佐领十二人骁骑校十二人领催四十八名兵八百七十八名〈在花恼海一帯地方游牧〉厄鲁特右翼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八人骁骑校八人领催四十八名兵八百七十八名〈在特古斯崆吉斯等处地方游牧〉两翼档房笔帖式二人
乌鲁木齐都统一人副都统一人协领六人佐领二十四人防御二十四人骁骑校二十四人侍卫三人笔帖式二人前锋领催骁骑共二千七百十二名步兵三百六十名匠役二十四名养育兵二百八十名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一人管理粮饷官一人
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一人领队大臣二人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八人骁骑校八人卡伦侍卫十二人印房章京三人笔帖式三人管理粮饷官一人满洲兵二百名索伦兵七百名察哈尔厄鲁特兵共二百五十名
巴里坤副都统领队大臣一人协领二人佐领八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八人印房笔帖式一人前锋领催骁骑步兵共九百八十名匠役二十四名养育兵八十名
古城副都统领队大臣一人协领二人佐领八人防御八人骁骑校八人印房笔帖式一人前锋领催骁骑步兵共九百八十名匠役二十四名养育兵八十名
〈谨案天山北路系准噶尔故壤自平定以后伊犁为总汇重地乌鲁木齐当孔道往来塔尔巴哈台接外藩边圉定制分设兵防编为佐领而各处屯田则移山南回民为屯户以绿营戍卒相助为理领以督屯武职当始议设兵之时大率三年更畨轮换嗣于各处应行拨派之兵中有情愿携家前往者听其移驻水土既习迁地能良于是定满洲兵为驻防绿旗兵为驻守既各按其体制故依类为登载至于卡伦台站之制于山川隘口按途分设自巴里坤西达乌鲁木齐自乌鲁木齐西南达伊犁北达塔尔巴哈台其南达回部自伊犁南又接回部之乌什诸城视各卡伦地之大小简要设满洲索伦锡伯察哈尔厄鲁特兵自十名至三十二名有差以侍卫或效力官一二人领之每台站设满洲察哈尔兵或绿旗兵十名五名以笔帖式每台一人或二台共一人领之其自乌鲁木齐至阿勒台山诸处及塔尔巴哈台各边界皆増设卡伦防守盖天山北路兵防之大略如此〉总理乌什城参赞大臣一人〈兼辖阿克苏城赛里木城拜城驻防〉协理大臣一人〈停设无定〉印房章京二人笔帖式三人管理粮饷官一人卡伦侍卫十一人军台笔帖式十人满洲营领队侍卫二人〈每年帯领回城伯克赴京朝觐即与换班〉驻防协领一人佐领二人防御二人骁骑校二人满洲马兵二百名阿克苏城领队大臣一人章京一人赛哩木城翼长一人〈兼辖拜城〉
叶尔羌城办事大臣一人〈兼辖和阗城〉协领大臣一人印房章京二人笔帖式三人管理粮饷官一人听差坐卡侍卫十三人军台笔帖式二十人满洲管驻防佐领二人骁骑校二人满洲马兵二百六名和阗办事大臣二人笔帖式二人
喀什噶尔城办事大臣一人〈兼辖英阿杂尔驻防〉协办大臣一人印房章京一人办理回务章京一人笔帖式一人管理粮饷官一人听差坐卡侍卫十三人军台笔帖式七人满洲营总管一人驻防参领二人防御一人骁骑校三人满洲马兵三百二十九名英阿杂尔领队大臣一人驻防委署参领一人前锋校三人满洲马兵六十名
库尔城办事大臣一人〈兼辖沙雅尔城〉印房章京一人笔帖式二人台站笔帖式三人办理粮饷官一人哈喇沙尔城办事大臣一人印房笔帖式六人管理粮饷官一人
吐鲁畨办事大臣一人印房章京一人笔帖式一人军台笔帖式六人满洲马兵五百六十名哈密办事大臣二人印房章京一人骁骑校一人办理粮饷官一人笔帖式六人驻防满洲兵一百名
〈谨案天山南路为回部所居城村络绎视准部故壤之土旷人稀者形势各殊乌什为回部适中之地叶尔羌喀什噶尔为回部诸城之冠英阿杂尔吐鲁畨则又境属边圉邻接外藩皆特设满洲营兵以资防守至于卡伦台站之制自哈密西路达辟展其北达巴里坤自辟展西路达库车其北达乌鲁木齐自库车西路达乌什自乌什西路达叶尔羌其北又达伊犁自叶尔羌西路达喀什噶尔南路达和阗凡各处卡伦视其地之大小简要设满洲兵或回兵各有差以侍卫等员领之每台站亦各设兵以笔帖式等员领之其乌什阿克苏叶尔羌喀什噶尔喀喇沙尔等处依阻河渠者复造舟以济以回民为水手而军台自哈密以西每台设马驼车輌以通车行各因地制宜使之往来无阻斯可以呼吸相关而臂指得用盖天山南路兵防之大略如此〉
西北各处驻防
喀尔喀军营定边左副将军一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一人科布多参赞大臣一人〈掌喀尔喀四部之军政凡四部会盟参赞大臣间岁分往会核稽其边防军寔之事统听于左副将军〉
库伦办事大臣一人司员一人分驻恰克图办事司员一人〈掌俄罗斯之往来明其禁令及稽察贸易诸务〉
西宁办事大臣一人司员一人笔帖式三人〈掌西宁军政及青海三十六旗之会盟如喀尔喀四部之制〉
西藏办事大臣二人司员一人笔帖式一人〈掌西藏之政令凡噶卜伦代贲苐巴堪布皆属焉有事则与达赖喇嘛定其赏罚〉
〈谨案喀尔喀青海西藏其驻防之将军参赞大臣皆由〉
〈特简掌其军政会盟类叙于此所以昭天宪而重王臣具见边防军实举无遗阙云〉
乾隆三年
上谕凡满洲兵丁驻防省分俱蒙
世宗宪皇帝加恩赏给滋生银两以利济兵丁今凉州庄浪亦驻有满洲兵丁此二处乃边疆要地兵力应使强盛着赏凉州满洲兵丁滋生银一万五千两荘浪满洲兵丁滋生银八千两令该将军大臣等设法营运以为利济此所赏银两就近着甘肃巡抚拨正项钱粮运送前去又
上谕昨据参领金珩奏称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各省驻防官弁子弟离京稍远应试维艰请嗣后科岁两试令该将军考试马步箭即送附近府院考试酌量人数多寡以定去取等语朕思此事断不可行雍正十年间曽奉
皇考谕旨国家之设驻防弁兵原令其持戈荷㦸以备干城之选非令其攻习文墨与文人学士争名于场屋也在弁兵之子弟有能读书向学通晓文义者原听其来京应试以广伊等进取之途并未尝禁其从事文学今若悉准其在外考试则伊等各从其便竞尚虚名而轻视武事必致骑射生疏操演怠忽将来更有何人充驻防之用乎况我
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一年所有教养弁兵者至周至渥如果应行早已著为令典又何待今日之喋喋敷陈乎数年以来陈奏朕前者重见叠出不下百馀次其识见甚为庸鄙朕悉置之不论未曽䧏旨申饬乃近日仍有不知而妄凟者是以特行宣谕以觉愚𫎇钦此仰见我
皇考睿虑周详
圣谕至为明晰朕临御以来亦有以此陈奏者槩未准行盖以满洲𫎇古汉军在京者人数众多就近考试原无碍于操演至各省驻防官弁子弟为数无㡬若科岁考时不必来京就近在外应试不但事有难行且必至竞尚虚名荒废骑射殊失设立驻防之本意背谬已极金珩身为参领乃煌煌
圣谕岂竟毫无见闻而复混行凟奏著严行申饬并将此旨宣谕中外臣工嗣后不得以此谬论再行妄凟又
上谕各省驻防兵丁生息银两皆系咨部转交八旗查核折奏而督抚提镇则皆具本报销事不画一此项生息银两乃国家嘉恵兵丁之特恩非正项钱粮可比嗣后著各省督抚提镇每年咨达兵部兵部逐一查核一省彚为一折陆续奏闻又
上谕从前学士雅尔呼达条奏沿边内外添驻满兵经议政王大臣议令该督提查看地方形势朕闻古北口外巴沟地方广阔可以添兵驻札但离边稍远未必在查看之内其可否添驻满兵之处着该督提一并相度具奏
六年
上谕据该副都统保善以独石口骁骑校二员皆持服未满二十七个月千家店骁骑校一员有别案未结行令该旗补授等因具奏朕思外省官员陞缺甚少
本处官员所守者本处陞缺若因持服未满将员缺行令京城该旗补授则本处应陞人员必至壅滞千家店防御员缺仍著该副都统拣选应行题补人员其拟补人员持服未满之处行令该旗转奏着暂行署理俟服满时将该员移送该旗帯领引见奏请实授将此交与各边口及小八城驻防满兵处之该管大臣等嗣后各该处官员缺出俱照此办理如此庶员缺不致久悬而人员陞路亦不致壅滞矣
十三年
上谕从前臣工条奏凉荘驻防满兵有请迁移他处亦有奏请不必移驻者屡准屡驳迄无定见嗣经庆复查奏军机大臣定议凉州兵丁不必移驻惟荘浪满兵请添驻宁夏据该抚黄廷桂奏称现在拨估营建尚未办理朕思前此驻兵庄浪屡经详酌始行定议移驻之时又大费经营十馀年来甚属安贴今若复令迁徙在宁夏重镇原可不必添兵而庄浪要地转无以资弹压且徒费帑项而兵丁又安土重迁其旧城兵房别无应用亦不应抛弃成功是移驻则在官在兵两有未便如仍旧贯则官无建置之劳兵免迁移之累均有禆益所议荘浪满兵移驻寕夏之处着停止该部即遵谕行令该将军督抚知之
十五年
上谕近闻外省驻防旗人等数世同居一城或有协领佐领等官与其所属兵丁内因系亲友以致诸凡掣肘不免有瞻徇偏䕶情弊等语果如此可乎从前派满洲官兵驻防外省者原因我满洲习气纯朴技艺精强行走便捷俾绿营官兵视为表率之意先以各该城之协领参领等大员之缺往往由京城补放遣往后因伊等驻防各该省年久人数众多其应陞员缺仍由京补放遣往恐碍伊等陞路是以皆由本城应陞人员内拣选补授者甚多此皆朕体恤省城官兵之深恩尤当体副朕擢用深心遵守满洲旧习将所属人等勤加演习技艺秉公训导管辖将此着传谕驻防旗员兵丁各省城将军大臣等均各严饬该管协领参佐领等知悉将此等恶习着令痛改至本省以旗分佐领互相调放亦无不可大臣等亦当留心查核经朕降此旨后若仍不悛改其协领等大员之缺朕必以别省官员调补将此通行晓谕知悉特谕又
上谕据江寕将军保徳等奏称驻防满洲蒙古官员请与在京满洲蒙古官员一体补用绿营等语各省设立驻防官兵原以弹压地方该将军大臣等当思设立驻防本意不时训练务使骑射娴熟武备整饬乃从前有以各省驻防官兵子弟奏请于驻防省分考试者曽𫎇
皇考降旨训饬是驻防人丁子弟尚不准归驻防省分考试其官员又何得补用绿营乎况在京旗员准补绿营者特因人数众多陞途较少且汉仗弓马原可以
表率绿营是以通融办理各省驻防人等皆为数无几既不比京师之多且设有协领佐领防御等缺陞途并无壅滞伊等果能奋勉自可洊历陞途又何必照京师之例以致多占绿营武弁升用之阶乎看来保徳等此奏非为彼处官员陞途起见明系沽名钓誉未悉设立驻防本意甚属冒昧保徳等着交部严察议奏又
上谕朕巡幸中州该省官民俱经行庆施恵所有分驻旗人亦应一体加恩着该抚将河南省驻防官兵年七十八十以上者查明分别赏赉
十六年
上谕杭州驻防兵丁较少于江寕二千有馀而额设副都统转多一员且汉军兵丁止一千六百名亦不必设两副都统着将杭州汉军副都统裁去一员现任副都统齐斌着调补福州副都统其福州副都统范宜谦着回京另补又
上谕江寕驻防兵丁每年应支兵米例支本色四个月折色八个月其折色内惟二三五六八九等月每石折银一两二钱至十一十二两月遇有闰月每石则折银七钱五分多寡既未画一且偶值时价昻贵兵丁未免拮据嗣后江寕驻防兵丁十一十二两月并闰月折色俱着加恩照二三等月之例一槩给银一两二钱该部即遵谕行
二十一年二月
上谕各省驻防兵丁不准在外私置田产有物故者其骸骨及寡妻仍令各回本旗此定例也朕思国家承平日久在内外俱已相安一体若仍照例办理则在外当差者转以驻防为传舎未免心怀瞻顾不图久远之计而咨送络绎亦觉纷烦地方官颇以为累嗣后驻防兵丁着加恩准其在外置立产业病故后即着在各该处所埋葬其寡妇停其送京但该处情形不同兵丁内有无力置地营葬者亦未可定着该将军都统等酌动公项置买地亩以为无力置地穷兵公葬之用再向来此等驻防兵丁有患病事故呈请回京到京后复挑选差使者甚属无谓今既准其在外置产安葬所有呈请回京之例着停止著为例二十二年
上谕户部议覆江宁驻防兵米于京口本色内改拨一案前因京口驻防兵米折色不敷买食是以特准改给本色今若更拟改拨令江寕京口彼此适均虽亦持平之道但兵民生计増之固觉有馀而已増复减则弥形不足且京口多留此数月本色俾兵丁不与闾阎争购其民间米价不亦有益乎然在江宁仅支四月本色折色亦不敷市价未免拮据着加恩给与八月本色于江宁府属漕粮内酌留两月其馀两月及遇闰米石令该督按照时价采买支给不必于京口本色改拨至其馀四月仍给折色部议毋庸増价之处着加恩照该督所奏每石准増银一钱以示恵养防兵之意
二十五年
上谕镶黄旗䕶军统领伊尔图奏䕶军校苏朗阿前在军前腰腿染受湿潮成疾去岁举发不能行动请将苏朗阿以䕶军校原品休致给与全俸等语旗仆在军前行走自属分内之事军前行走之人因年迈残疾休致者量其劳绩给与全俸或给与半俸此国家之殊恩亦寔属应行查奏者八旗人等如果年岁衰老不能当差自应照例办理但伊等呈请休致必指称在军营染受湿潮旧病复发夫潮气何处不有岂必专在军营如果在军营得伤愈后因年迈伤口复发其劳绩具有明征据实陈出尚可若并未打仗得伤务指称在军营染受潮湿此不过欲借口得俸禄耳甚属恶习伊惟希图侥幸不知国家给与曽经出兵因年老残疾致仕人员俸禄者具有成例与彼身在军营得疾与否之处毫无关涉也满洲世仆在军前出力分内之事以此为奇挟制邀俸可乎殊属甚恶习气苏朗阿不准给俸将此着通行晓谕八旗及各省驻防
二十七年
上谕朕稽古省方推
恩锡福其江宁京口杭州乍浦等驻防旗人男妇年七十以上者亦着照从前恩诏例一体赏赉以敷庆泽又
上谕直隶保定等处驻防兵丁本年夏秋冬三季兵米例应给发折色但念各该地方上年俱有被水之处米价未免稍昻兵丁买食维艰去岁直隶截留东省漕粮五万三千馀石今除赈粜之外尚存米一万七千馀石着加恩将保定雄县及东安采育霸州良乡顺义七处驻防兵丁应领乾隆二十七年夏秋冬三季兵米一万四千二百馀石即于此项馀剩粟米内全数动拨在兵丁可以不与闾阎争籴市集粮价亦可不致翔涌于民食兵糈均有禆益该部遵谕速行二十八年
上谕凉庄满兵二千二百馀户现今移驻伊犁凉荘虽属内地无可守御之处但该处系西陲通衢且城垣房屋建立未久若因官兵移驻伊犁将城垣房屋空闲必致倒坏即行人往来亦不足以肃观瞻西安官兵驻防年久生齿日繁若将西安官兵内酌量移驻凉荘居住则现有之城垣房屋既不致空废于西安兵丁生计亦大有禆益可将西安满兵内拨二千名移驻凉荘兵数既以无多毋庸设立将军凉州留副都统一员荘浪设城守尉一员以资管辖其如何移驻之处着交杨应琚嵩椿定议具奏
三十六年二月
上谕朕巡幸山东车驾所经引年布恵其驻防旗人亦应一体推恩所有徳州青州驻防旗人男妇年七十以上者着查明照例分别赏赉
五十年
上谕据镶黄旗蒙古都统奏请骑都尉伊礼布所出之缺查伊礼布并无子嗣承袭伊族内承袭有分之人惟伊礼布亲伯达黒子曽孙现在𣲖往驻防西安之养育兵丰安闲散庆安仅此二人丰安甚属年幼俟承袭后请旨将丰安之母暨弟留京等语八旗世职人员内因绝嗣驻防外省有分之人承袭后若佐领员缺应来京办事似此等世职务必拘泥亦令来京居住伊等家口在外久已安居偶而承袭世职纷纭来京途次不无耗费而到京安家立业亦必多艰反于满洲等无益况各省驻防亦有防御佐领员缺伊等袭职后果有长进留于本省对品补用佐领防御之缺有何不可伊礼布之缺现经拟正之丰安交该将军酌量年终照例送京承袭后仍将丰安遣往西安交该将军教导俟其年壮或遇有防御佐领缺出酌量对品补用外将此交八旗嗣后承袭世职除佐领员缺外似此世职缺出若驻防外省人等承袭者俱照此办理
五十七年
上谕前据梁肯堂奏请修雄县驻防兵房一折恐系从前承修之员未能坚固如式当经降旨饬查兹据该督覆奏此项兵房均系于康熙十二年建盖乾隆二十六年续修今已坍塌⿰坏其续修工程自不及初建之坚固如式前经防守尉阿尔景阿移会委员验看属寔所有估需银一千八百两零请先在司库动拨赶修其二十六年动用之项著落前任雄县知县李晟家属名下照数追赔等语驻防兵丁官为建盖房屋俾资栖止免其自行租赁已属格外恩施该兵丁等即当视同己业加意爱䕶或遇有水火之灾力无从防䕶如从前荆州满营被冲及本年热河沙堤一帯猝被山水者原不惜帑金为之另行建葺若不过每岁风雨飘摇稍有渗漏残损该兵丁自应随时粘补免致欹倾岂得视为传舍任其年久塌坏迨难以栖止又请官为办理似此屡圯屡修帑项虚縻伊于何底况即如京城满兵惟健锐火器二营并八旗之新旧营房及圆明园之八旗营房俱系官为建盖此乃特恩其馀八旗亲军䕶军马甲步军等俱无官给房屋伊等亦止藉钱粮各行租赁并未见其露处是各省驻防得有官房居住较之八旗兵丁等已属从优何得不知爱䕶致令坍坏率请官修除雄县兵房即照该督所请著落前任知县李晟家属名下如数赔修外防守尉阿尔景阿平时不能留心查察一任兵丁等将房屋残损且不报所管大臣即行文地方官甚属乖张着罚俸三年以示惩儆嗣后京中各营及各省驻防如该营原有生息银两可以动用者所居房屋实在年久欹倾尚可准其各自动项修葺若并无存公银两之营分不得擅动官项率请兴修以归核实梁肯堂所办差错着该部察议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五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六
兵制志五
恩恤〈改定武职养廉 八旗养育兵 武职封荫 议叙军功 临阵受伤 优赏休退官兵 阵亡武职恤典 赏恤阵亡官兵 赏恤兵丁〉
〈谨按御兵之道必在纪律严明恩威并济我朝〉
〈列圣相承丰功伟业〉
〈厚津深仁并著方䇿皇上御极以来西域荡平金川厎定〉
〈天戈所指众志成城盖由军政素娴是以临事无不踊跃赴功克敌致果用集鸿勲犹复湛恩广被〉
〈睿虑周详如改定内外武职养廉给与绿营阵亡恤荫诸大政皆所以䇿励戎士轸念成劳又如匀𣲖养育兵额银米及拨给鳏寡孤独钱粮所以谋八旗生计者至优且渥兹专辑〉
〈恩恤一门仰见我皇上经武整军〉
〈体恤优养无微不至所由人人感奋迅奏肤功昭赫濯于千古也谨胪列于左〉
改定武职养廉
一改定武职养廉旧制八旗武职亲随名粮领侍
卫内大臣满洲都统各给八名蒙古汉军都统前锋䕶军统领六名民公满洲副都统四名侯伯𫎇古汉军副都统三名内大臣子内务府三旗参领前锋䕶军骁骑各参领二名前锋䕶军骁骑各副𠫭领前锋侍卫一名有半散秩大臣王府长史男内府三旗佐领八旗佐领一名每亲随一名月饷银三两米二斛折银一两于领米时给发步军统领九名步军翼尉四名协尉三名副尉捕盗官二名步军尉一名均于额设步军内拨给绿营武职亲丁名粮提督八十名总兵官六十名副将三十名𠫭将二十名游击十五名都司十名守偹八名千总五名把总四名各按营伍以马步守均匀配搭支食外委千把总加给步粮一分
乾隆八年
谕国家体恤臣工文武皆属一体文职则给养廉武职则给亲丁名粮以资养赡自康熙四十二年部议由提镇以及千总核定数目之后复于雍正六年特奉
皇考上谕令武职去任之后将名粮停扣不必募补即留与接任之人所以体恤之者更为周至是以武职亲丁虽年年造册究系虚名开载实无其人名实不符众所共知朕思既为武职养廉即应改为养廉名粮将亲丁姓名裁去毋庸虚造册籍其各省武职亲丁名粮向来如何分别多寡今如何定例之处该部议奏即经遵
旨议准改为养廉名粮核实造报其外委千把总例给随粮一分亦归入养廉名粮项下一律造报十年
特旨赏给八旗大臣官员养廉岁支银八万六千两计领侍卫内大臣九百两八旗满洲都统七百两前锋䕶军统领蒙古汉军都统各六百两步军统领满洲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各五百两内大臣散秩大臣𫎇古汉军副都统两翼翼尉内府三旗统领
内务府
奉宸
上驷武偹院卿各四百两健锐火噐营翼长围场总管各二百两围翼长一百两其自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各𠫭领印务章京八旗䕶军各𠫭领
圆明园三旗各参领两翼前锋参领侍卫健锐火噐营管总𠫭领八旗察哈尔总管等官毎年俱按大臣养廉支剰银两尽数分给
四十六年奉
上谕向来各省提镇以下至将弁等俱有分扣兵丁名粮作为得项者此固旧例如此且武职衙门非如文员之定有养廉是以即将此项为公用养赡之资但此例定自何年或系雍正年间议定文职养廉时一体酌给其每员应得若干系何名目各省是否一例按照地方情形品级大小酌定数目多寡又或各省参差不同着交各该部将定例年月及现在款项数目分晰查明开单具奏至此事因仍已久恐又有于定数之外私自克扣増添者若每员任内私扣一名后任积渐加增侵扣无所底止督抚姑息不加查察久之即为虚额空粮之弊尤不可不彻底清查著即通谕各督抚将各省提镇以下武职现在分扣名粮实数及有无私添之处查明据实具奏此事既久朕概从宽不究若稍有隐匿或致别经查出惟该督抚是问将此通谕知之又奉
上谕国家设兵卫民简核军实期于行伍整齐兵额充足如兵丁等红白事件从前设有生息恵济银两以资赏恤后因生息名色有关国体特敕停止昨据阿桂等奏陜甘添兵案内筹及赏恤声请酌复恵济银两朕以国家赏兵之费藉商生息支给究属非宜已传谕阿桂等令其动用正项开销矣兹袁守侗海禄前赴行在令军机大臣传旨询问直隶云南赏兵银两支销款项据称直隶裁扣公粮银二万两云南裁扣公粮银一万六千馀两以偹赏用等语看来各省大都如此兵丁红白银两原系加恵行伍格外施恩若因此裁扣公粮致兵额不足殊非核实行伍之道况今户部帑项丰盈各省藩库积存充裕即现在京营添兵四千九百馀名陜甘二省各营添兵一万三千九百馀名其马步粮饷合之各省兵丁赏恤红白银两约筭岁支不及百万国家何靳此费不令开销正帑各省乃纷纷裁扣名粮又且请复生息甚无谓也朕临御四十六年以来惟事事以敬
天勤民为念凡三次普免天下地丁钱粮两次普蠲各省漕粮以及遇灾即赈总计何啻万万又并未加増赋税仰荷
上苍嘉祐开拓边陲府藏殷实国用充饶朕又岂肯稍存靳惜致令有司开聚敛克扣之端乎所有各省行伍赏恤兵丁红白银两自乾隆四十七年为始俱著于正项攴给造册报部核销至各省提镇以下武职员
弁俱有应得坐粮马干等项前于六月内业经降旨通谕各省督抚将各该省武职所得公项逐一查明覆奏俟奏报到日令军机大臣会同该部核办照文员之例议给养廉其所扣兵饷即可挑补实额核计添给养廉岁支亦不及二百万两官员既无拮据而各省又添増兵力于行伍大有禆益朕御极之初户部库项不过三千万两今已増至七千馀万复有何不足而不加恵天下散财以得民乎所有办理添补兵额红白赏恤银两及名粮裁添养廉縁由明晰晓谕中外知之嗣据直省各将武职应得养廉名粮数目陆续具奏经户部酌核章程统归画一以垂永久按各武职品级大小通同比较定额提督每员给养廉银二千两总兵一千五百两副将八百两𠫭将五百两游击四百两都司二百六十两守偹二百两千总一百二十两把总九十两经制外委千把总每员十八两每年照文职养廉例于耗羡项下动支又以在京巡捕五营员弁管辖地方处分较重并非外省各营专事操防者可比所有步军统领向系部旗大臣兼理应得养廉名粮银八百八十两照旧支给外其副将核给养廉银九百两𠫭将六百两游击五百两都司三百两守偹二百四十两千总一百四十两把总一百两外委二十两又以甘肃之乌噜木齐等处云南之腾越镇龙陵协四川之崇化绥宁靖远𢡟功抚边五营或系新疆或作边境亦与腹地情形迥异酌给甘肃省乌噜木齐提督飬廉银二千八百两伊犂巴里坤总兵官各二千一百两玛纳斯哈密副将各一千二百两其𠫭将各八百两游击六百两都司三百八十两守偹三百二十两千总一百八十两把总一百二十两外委二十八两云南腾越镇总兵一千六百两龙陵协副将九百两其游撃四百五十两都司三百两守偹二百六十两千总一百四十两把总一百两外委二十二两四川崇化等五营游击五百五十两都司三百四十两守偹二百六十两千总一百六十两把总一百二十两外委二十八两通计直省大小员弁原扣名粮银一百三十六万八千四百七十六两改给养廉银一百三十二万五千七百十六两仍节省银四万有零其云南省之提督总兵福建省之台湾镇总兵旧有额外动支耗羡公件银两广东水师各营旧有额外加増草干银两一并删除毋庸重给再各省绿营兵丁红白赏恤银两既遵奉
恩旨动支正项所有各省原动用之裁扣节省各款应查明分别正闲款项另行提解及存为武职养廉支销之用等因具题奉
旨依议云南提督总兵及福建台湾总兵或地当烟瘴或远隔重洋均与腹地不同著加恩于议给养廉外云南提督加赏银五百两云南总兵及福建台湾总兵各加赏银二百两以示朕轸念岩疆加恵戎行之至意
八旗养育兵
雍正二年
谕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均系累世效力旧人承平既久满洲户口滋盛馀丁繁多或有人丁多之佐领因䕶军马甲皆有定额其不得披甲之闲散满洲以无钱粮至有窘迫不能养其妻子者朕每思及此恻然动念将如何施恩俾得生计之处再四筹度并无长䇿欲増编佐领恐正项米石不敷若不给以钱粮俾无养赡何以聊生既不能养其家口何由造就以成其才今将旗下满洲𫎇古汉军内共选四千八百人为教养兵训练艺业所挑人等只给三两钱粮计四千八百人一年共需钱粮十七万二千八百两每一旗满洲蒙古汉军共六百名内蒙古旗下六十名汉军旗下八十名其汉军之八十名令为步兵食二两钱粮就此钱粮数内通融料理可
多得四十名兵丁每一旗著挑取一百二十名再看军噐内长枪尤为有用著满洲𫎇古每佐领下挑取䕶军四名马甲四名令其学习长枪汉军每佐领下挑取马甲四名令其学习藤牌挑刀此四千八百名教养兵若计佐领挑取恐其人有多寡不同应于旗下甲喇内计其人数挑取如此则䕶军马甲益得有用之人而闲散馀丁亦得学习成就矣至于如何编录教训管辖之处八旗都统䕶军统领副都统等公同定议具奏寻议教养兵每旗满洲挑取四百六十名蒙古六十名汉军八十名并通融钱粮所挑之四十名汉军兵丁汉军毎旗为一百二十名满洲旗下佐领人数多寡不甚相悬所挑四百六十名教养兵应令各旗不论佐领在甲喇内挑取蒙古汉军旗下佐领数目多寡不同论旗挑取恐有不均俱应不论旗分各计八旗总数按其佐领多寡均匀挑取其挑取时必择其实系贫乏射箭好可以学习之另户馀丁挑取至于甲喇佐领内所有闲散满洲多寡不等亦务令均匀从公挑取不可稍有瞻徇其管辖教训等事应令八旗大臣各派参领三员副𠫭领三员闲散章京二员骁骑校十员令其管辖教训择教养兵内人去得射箭好能清语者每十人内委署一人为领催令其管辖此系教养之兵凡围及看守等处暂且不必令其行走毎五日一次习步射十五日一次习马射该管𠫭领至骁骑校等监看其都统副都统等亦轮班亲往视其马步射之优劣分别记名遇长枪营之䕶军马甲缺出如教养兵内有马步箭好记名者令按甲喇挑取䕶军按佐领挑取马甲其䕶军马甲缺出将教养兵亦准挑取或教飬兵内有饮酒行止不端者该旗大臣即将伊革退另行挑取如该管官员不尽心教训瞻徇情面容留骑射俱劣之兵丁经各该旗大臣等查出将该管官员一并治罪再武偹所关甚要
皇上特降谕旨令满洲𫎇古每佐领各𣲖䕶军四名马甲四名学习长枪汉军毎佐领各派马甲四名学习藤牌挑刀实于武偹大有禆益应令该旗大臣等务将年少可以学习者挑取每翼委都统一员䕶军统领一员副都统一员䕶军营毎旗䕶军参领二员䕶军校十四员骁骑营每旗按满洲蒙古汉军各𠫭领一员每甲喇𣲖闲散章京二员骁骑校二员领催四名令其管辖其教习枪法由八旗巡捕三营官兵内挑取四十人毎旗各𣲖五人令其教习毎月给工食银三两其教习藤牌挑刀由巡捕三营及古北口之绿旗官兵内挑取四十人每旗各𣲖五人令其教习每月给工食银三两凡此学习人等应给限三年令其学习俟三年限满考试擢其优者以为兵丁之长每二十人各置一长令其教习陆续挑取之人其教习八十人令回各本处遇有应举之处得以列名再此长枪兵丁实系精兵应令每旗设立二纛每甲喇设立二旗令佐领内将现在喂养官马毎人各给一匹拴养所用长枪旗纛交与该部制造其藤牌挑刀将库内现存贮者取用如有不敷交该部行文广东福建督抚等动用正项钱粮制造赍送其动用何项帑银令其报部核销奉
旨依议
乾隆元年覆准嗣后选取教飬兵该都统于闲散馀丁内年壮可当差者照常选取外如旗内幼丁并无产业及无执事兵丁钱粮可以养赡者年过十岁该参领佐领据实具保该都统复核无异即行㧞补
三年定满洲蒙古各旗原设养育兵每二名出缺作为三名照汉军例各给银二两满洲𫎇古八旗每佐领下増足养育兵十名汉军八旗每佐领下
増足六名共増养育兵一万七百七十馀名是年又覆准八旗増设教养兵将鳏寡人等之子不论年岁㧞补至独身人等既无子嗣又年老不能当差实属可悯嗣后茕独之人除犯重罪革退官职执事等差外如犯轻罪黜革之人未经当差无钱粮可支者亦给与教养兵钱粮以资养赡仍通行八旗都统于人多旗分照例选取十岁以上之馀丁如并无倚靠实系艰苦虽未及岁亦准㧞补人少旗分先尽十岁以上之馀丁选取不敷再于十岁以下之幼丁内选取
四年覆准嗣后教养兵缺自有别载册籍及在军前阵亡列一二等奉
旨作为正户别载册籍人等并内务府奏准分给汉军当差人之子弟内无钱粮者均照正户例准其选取
六年议准教养兵缺或于夲𠫭领内选补或论旗分人数多寡计馀丁之年岁选补办理殊不画一嗣后统于本𠫭领下选补其蒙古汉军不论旗分各计八旗总数选取之例停止
十八年议定八旗选往
静宜园健锐营一千兵内满洲每旗应选九十四名蒙古每旗三十一名即令该都统于现设教养兵内遴选拨往所馀教养兵缺选取食一两五钱之教养兵外嗣后养育兵每三名缺出作为四名再
恩赏一名各改给银一两五钱于原设养育兵一万五千一百二十四名外匀出缺五千四百四十名再
恩赏缺五千四十四名共二万五千二百十二名食钱
粮四十五万三千八百一十六两
二十九年
谕由京𣲖往移驻热河之兵一千名其缺不另挑补但旗人所赖者惟官米若一年裁去米粮二万二千馀石不惟旗人无以谋生京城米价必贵今将此项移驻兵丁应领米粮二万二千馀石分赏八旗无米之养育兵其如何均分给赏之处著八旗大臣定议具奏嗣议准满洲𫎇古八旗养育兵共二万三百十五名每名应给分米一石八斗八升按春秋二季支放
三十二年定养育兵每年应领三色米两季支放改为一色稄米春季领给
三十六年因
赏给八旗鳏寡孤独钱粮将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各养育兵数按三兵一缺均匀经军机大臣会同户部八旗都统核议定额八旗满洲应得养育兵三千二百七十九缺八旗汉军仍照原额养育兵四千八百十三缺
圆明园各旗营酌给养育兵一千缺健锐营酌给五百缺火噐营酌给一千缺又以三营莭省之一千八百六十六缺
赏给八旗满洲俾
特恩广被实恵普霑交与各旗营一体遵照办理又八旗满洲蒙古应裁养育兵六千二百三十八缺除拨
圆明园等三营及増广八旗满洲共三千五百九十三缺外仍应裁二千六百四十五缺岁计省银四万七千六百十两抵给各旗鳏寡孤独赏银仍増赏银六万四千六百九十馀两以符每月赏鳏寡孤独银一两五钱之数至八旗满洲𫎇古养育兵米因从前酌改鸟枪䕶军及移驻热河马甲案内共存米三万八千三百八石八斗以分赏无米之养育兵除汉军旧例毋庸分给外八旗满洲蒙古及
圆明园等三营共养育兵一万八千四百四十三名每年按名改给米一石六斗
武职封荫
一武职封荫满汉文武官阶正一品建威将军从一品振威将军正二品威武将军从二品武功将军正三品武义都尉从三品武翼都尉正四品昭武都尉从四品宣武都尉正五品武徳骑尉从五品武徳佐骑尉正六品武略骑尉从六品武略佐骑尉正七品武信骑尉从七品武信佐骑尉正八品奋武校尉从八品奋武佐校尉正九品修武校尉从九品修武佐校尉其现任夲职及终养丁忧回籍人员恭遇
覃恩得请封赠一品上及三代二品三品上及二代四
品五品上及一代给以
诰命六品七品给以
敕命亦上及一代〈妻室封典均视文职〉如有请貤封赠者均论服
制不准旁推八品以下祗给夲身
敕命一轴有愿貤封赠其父母者亦听凡
恩荫内外现任武职二品以上恭遇
恩诏锡荫各送一子入监读书三年期满咨吏部授官其荫监生未仕而殁或病废者准其补荫一补之后不准再补所送承袭之人必以适长子如无适长子或有而病废及有别项职事则荫适长孙其次子次孙及期亲兄弟子孙并承之子孙均按其伦序以次承袭该管官取具承荫之人年貌姓名文册及亲供印结送部查其所生在
诏前者准为题请得
旨后给以执照若本官曾遇
恩诏已送子入监后经升任又遇
恩诏欲改荫者未仕监生准其改荫至所荫监生于承袭之后别授他职及中科目者不准补荫其八旗荫生愿改武职者照所应得品级随旗行走准予食俸
盛京驻防及㳺牧察哈尔各官所得荫生情愿来京者令其随旗行走愿由夲处效力及绿旗荫生愿改武职者并听
议叙军功
一议叙军功有
特旨优叙者由部覆议奏请随时酌定其由统兵将帅列序官兵功绩等次造册送部者部核其实分为五等八旗官兵给以印轴曰功牌应授爵者移咨吏部甄别授之自云骑始按功递加未至授爵者由部注册仍令图功准其积筭功牌之式以紫绫为面用洁白厚纸裱衬一层四边墨印螭文内注明功次凡填功绩及年月处钤用部印编次号数核对给发一等功牌长二尺八寸二等功牌长二尺四寸三等功牌长二尺二寸四等功牌长二尺五等功牌长一尺八寸内各广尺有五寸五分从征有功者文职视武职王公所属䕶卫亲军视官兵委署官视见任各以所得军功等第予叙绿旗官兵军功议叙者曰功加其出众人员准功加一等纪录五次立一等功者准功加一等纪录二次二等加一级纪录一次三等纪录三次四等纪录二次五等纪录一次立功多者积筭授以世爵文职军功应功加一等者准加一级叙功不实者各论如法叙八旗官兵𢧐功用云梯攻城视城之大小攻之难易分五等一等叙六人二等叙四人三等叙三人四等叙二人五等叙一人均移吏部授爵赏赉以府州县卫所为差等克府城者赏五人第一人赏银五百两第二人三百五十两第三人二百五十两第四人百五十两第五人百两领𢧐官视第二人指示官视第三人射箭官视第五人克州城者减府城一等克县城者减州城一等卫城与州城同所城与县城同凿毁城垣者视云梯攻城议叙以炮攻城及夺门入城者减云梯攻城一等议叙敌兵坚壁未克能越众前驱破敌获贼者叙三人第一人移吏部授爵赏银百两第二人给二等功牌银八十两第三人给三等功牌银六十两均注册积两次三等者准作一次二等积两次二等者移吏部授爵交锋时于本旗内出众冲锋克敌者叙三人第一人给一等功牌第二人给二等功牌第三人给三等功牌均注册赏赉减前驱之半积至三次一等移吏部授爵执纛人以首进续进为差首进者〈兵未进而纛先之〉叙三人第一人移吏部授爵赏银百两第二人八十两第三人六十两续进者〈兵将进而纛随之〉叙一人赏银五十两交锋时一𠫭领下执纛人首进者叙三人第一人给一等功牌赏银五十两积至三次一等移吏部授爵第二人赏银四十两第三人三十两续进者叙一人赏银二十两水𢧐夺舟分舟之大小为三等一等舟叙五人第一先登者赏银二百五十两第二人二百两均移吏部授爵第三人给三等功牌赏银百五十两第四人给四等功牌赏银百两第五人给五等功牌赏银五十两〈功牌内注明舟之等次〉均注册二等舟叙四人第一先登者赏赉视一等舟之第二人其馀以次递减三等舟叙三人第一先登者赏赉视一等舟之第三人其馀以次递减其不列等次之舟叙三人赏赉减三等舟十分之四先后所得功牌准其积筭得两次一等舟三等功牌者移吏部授爵馀均准此招抚敌兵千人敌舟三十艘者为第五等军功兵増五百人舟増至十艘各加一等兵至三千五百人舟至七十艘者为一等军功招抚城池以府州县卫所为等差立功官兵未及议叙病故者均按其立功等次以为叙官得一二等军功者给一子监生食七品官俸三四等军功者给一子监生食八品官俸均令随旗效力五等军功给一子监生准其应试兵丁给葬银二十两得一等军功者赏功牌银五十两二等以下每等减银十两叙绿旗官兵𢧐功用云梯克府城者视城之大小分五等一等叙五人第一人授职𠫭将其次游撃次都司次守偹次千总二等叙四人授职自游撃以下三等叙三人授职自都司以下四等叙二人授职自守偹以下五等叙一人授千总克州城者分四等一等议叙视克府城二等二等以下递降授职克县城者分三等克卫所城者分二等递降授职亦如之议叙四人以上者领𢧐官加二等指示官加一等议叙二人以上者加等半之议叙一人者领战官加一等指示官不叙若攻䧟城垣乘势先登者授千总领战官加二等赏赉以府州县卫所为差等克府城者赏五人第一人赏银二百五十两次二百两次百五十两次百两次五十两克州城者减府城一等克县卫所城者减州城一等强敌在前阵坚垒固倡众战胜者叙三人第一人授职守偹赏银五十两次千总赏银四十两次把总赏银三十两势均力敌率先摧锋者叙二人第一人授千总赏银三十两次把总赏银二十两水𢧐夺舟者视舟之大小分三等大舟叙四人第一人授职都司赏银百两次守偹赏银八十两次千总赏银六十两次把总赏银四十两中舟叙三人授职自守偹以下赏赉视大舟之次以次递降小舟叙二人授职自千总以下赏赉视中舟之次以次递降在舟之夲管官及同战官视舟之大小加级纪录有差炮手夺舟者叙功与兵丁同以炮沉舟者一舟赏银二十两二舟授把总赏银四十两三舟授千总赏银六十两多者以次递加招抚敌人自五百人以上舟自五艘以上难民五千人以上计其多寡大小纪录加级及加功等次各有差立功官未议叙病故者一二等军功给一子监生以把总用三四等军功给一子监生外委把总用五等军功给一子监生随营食粮愿应试者听
临阵受伤
一临阵受伤加赏八旗兵丁阵前被伤者分别等差给赏一等伤给银五十两二等伤四十两三等伤三十两若被远炮中伤者一等至三等各递减十两满洲蒙古随役阵前被伤者一等赏给银三十两二等伤二十两三等伤十两若被远炮中伤者一等二等伤各减十两三等伤减给七两汉军随役人阵前被伤一等伤给银二十一两二等伤十四两三等伤七两被远炮中伤者亦如之绿旗兵在阵受伤者一等伤给银三十两二等伤二十五两三等伤二十两又八旗兵丁伤至残废者照阵亡例减半给赏仍别其残废之轻重加赉有差均令该旗都统副都统取具佐领骁骑校保结参领印结验明由部分别具题照例给予如伤虽残废不能执弓犹可行走者以看守
南苑仓库等处兵丁补用其曽为䕶军校骁骑校者以各馆厩长牧副补用
优赏休退官兵
一优赏休退官兵旗员二品以上以老疾乞休者由夲旗稽其服官岁月军功等次请
旨给以恩俸三品以下年逾六十曽经出征者给半俸临阵得有功牌者给全俸年逾五十曽出征得功者给半俸由部核实䟽请旗员任直省武职者亦如之绿营副将以下守偹以上曽出征得功以老疾休致者督抚提镇核实请
旨加赏恩俸分别年岁与旗员同八旗兵丁曽在军前得过军功后因患病退伍或伤残退伍及六十岁以上年老退伍者该都统等核实每月给银一两米一斛以养馀年
盛京等处驻防兵止准给银不给米由该都统将军等核实报部彚奏绿营兵丁曽经行间效力后因年老辞退报部准给守粮一分
阵亡武职恤典
一阵亡武职恤典满汉各官视其品秩之大小为差给祭葬予赠荫以示
优恩八旗人员由夲旗开列官阶移咨吏部赠爵子荫统兵𠫭赞都统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前锋䕶军统领副都统授骑都尉营总𠫭领以下前锋校䕶军校及有顶帯官员以上均授云骑尉其先授世爵后阵亡者按其等次加以应赠之秩合为一爵令其子孙承袭至一等公以上无爵可加令其嫡子袭一等公以别子袭其馀爵应得祭葬银两移咨礼工二部照例议给绿旗营员由兵部题请照旗员例准予世职提督给骑都尉兼一云骑尉总兵给骑都尉副将以下把总经制外委以上俱给云骑尉报部委署人员按其委署品级议给候补人员照实任官阶议给如有先授世爵后阵亡者准予合爵承袭至无爵可加亦准以别子分袭均照旗员例一体办理应得祭葬银两仍移文礼工二部议给
乾隆四年二月
上谕我朝自隆兴以来凡大臣官员俱奋勇争先同心宣力翼赞皇猷平定天下以成大一统前此效命疆场之大臣官员兵丁仰𫎇我
皇考世宗宪皇帝特加
恩恤设立昭忠祠列入其名每年致祭各为立传以表扬忠义于无穷其征逆贼凖噶尔之役西路军营阵亡人等亦经查明于安西地方设立忠勇祠唯北路河屯呼尔哈诺尔五孙朱尔等处战殁人等入祠旌表之事尚未举行朕思两路军营之大臣官员兵丁俱经争先效力河屯呼尔哈诺尔五孙朱尔之战虽属失机其为国尽节未始有异理应一体加恩著该部查明照从前阵亡人等之例列入昭忠祠以示朕一例悯惜为国授命尽节者之至意其平定贵州等处
逆苖战殁人等亦著查明入祠
三十一年十二月
上谕阵亡人员为国捐躯情殊可悯是以从前特降谕旨于伊等子孙承袭世职应完之后赏给恩骑尉世袭罔替俾得永承祭祀今阅八旗年终进呈世职家谱其平日定伊犁回部时阵亡人员所得世职内注有此次承袭后世次已完字様是部议诸臣以此等世职事在奉旨以后不得与从前世职一体赏给恩骑尉但念伊等同系阵亡人员所有应袭世职于世次应完之后独不得均受隆恩朕心深为不忍且按照世数承袭既毕竟与寻常旗人子孙无异则此等员缺日渐减少于旗下臣仆永远生计亦未免渐形竭蹷著加恩将平定伊犂回部时阵亡人员所得世职俱照从前阵亡人员例一体赏给恩骑尉世袭罔替如此则国家亿万斯年伊等子孙并得永受朕恩世守祭祀而八旗世职员数众多亦得普沾廪禄永叨利赖矣著为例
三十九年五月
上谕夲日军机大臣会同户部酌议旗人补放绿营官员阵亡其予荫子孙年未及岁者请照旗员品职减一等支给半俸一折所办非是旗人简用绿营之后即与汉员之任绿营无异遇有应行议恤之事惟照绿营给以荫生初无区别若因夲系旗人悯其子孙酌与半俸而汉员子孙置之不论则是均一绿营官员独于优恤岐二之岂朕一视同仁之道虽绿营之恇怯无能临事退缩实不足动朕之怜惜然其中岂无一二奋勇出力临阵捐躯者同系为国效命之人其未经及岁之子孙独不得同邀养赡殊未平允嗣后无论旗人补用绿营及绿营中汉员遇有阵亡议荫其子孙年未及岁者俱著一体加恩赏给马粮一分以示优恤维均之至意该部即照此例行著为令四十七年
谕旨阵亡人等照例给与世职袭次完后仍赏给恩骑尉世袭罔替而伤亡人等照阵亡人等给与世职已属从优若再赏给恩骑尉似无区别嗣后伤亡人等毋庸议给恩骑尉
四十九年
上谕向来旗员效力行间懋著劳绩及临阵捐躯者其子孙俱应得世职即年未及岁业经承袭尚未当差者亦给予半俸以资养赡而绿营员弁阵亡议恤之例止得难荫一次非奉特旨照旗员加恩予恤不能得有世职而其子孙年未及岁亦不予袭盖因绿营人员随征打仗夲不如旗人之奋勇出力而绿营所得俸薪飬廉等项较多于旗人其军功议叙及赏赉一切固不能一律亦所当然至效命疆场则同一抒忠死事朕不忍稍存岐视嗣后绿营员弁除军功议叙恤赏仍照旧例办理外若阵亡人员毋论汉人及旗人之用于绿营者縂应与旗人一体给予世职即袭次已完亦应照例酌给恩骑尉俾赏延于世以示朕奨励戎行一视同仁至意又文职难荫向例三品以上者以知州用四品以下者以知县用布按二司首领以下等官分别以县丞主簿州吏目用均止难荫一次
是年又奉
恩旨阵亡文职与武职一体照旗员例议给世职一品官给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二品三品官给骑都尉四品官以下未入流以上均给云骑尉袭次完后仍赏给恩骑尉
五十年六月
上谕前兵部将应袭恩骑尉世职之康庄一员带领引见折内止声明康庄曾祖康泰于康熙三十五年曽随征厄鲁特立功赏给世职但向例阵亡者方得恩骑尉世职随令查明覆奏兹据查奏康泰后经出师西藏阵亡于乾隆三十二年清查世职案内赏给恩骑尉世袭罔替是康庄应袭之世职于伊曾祖康泰阵亡乃兵部帯领引见折内祗称康泰立功所得之官未将阵亡之处叙入实属踈漏康庄著准其承袭恩骑尉世职仍发往该督标下学习行走将此并谕令兵部堂官知之
恤赏阵亡官兵
一恤赏阵亡官兵八旗民公侯伯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都统将军一等子赏银一千一百两次二等子次三等子次一等男兼一云骑尉次前锋䕶军步军各统领副都统一等男次二等男次三等男散秩大臣一品不典兵官次营縂翼长𠫭领縂管副縂管城守尉协领一等侍卫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次一等轻车都尉次二等轻车都尉次三等轻车都尉王府长史一等䕶卫二品不典兵官次骑都尉兼一云骑尉次骑都尉三品不典兵官次前锋侍卫各营副参领佐领二等侍卫防守尉次云骑尉司仪长二等䕶卫四品不典兵官次三等侍卫各散秩官次三等䕶卫五品不典兵官次前锋䕶军亲军骁骑等校蓝翎侍卫六品官以上递减银五十两恩骑尉七品八品官二百二十两前锋䕶军亲军领催及执纛人二百两骁骑百五十两其委署官及世爵小或无世爵者各照夲职应得恤典炮手百三十两各部未披甲通事满洲蒙古随役百两汉随役七十两绿营官兵提督赏银八百两次总兵官次副将次参将次游击各逓减百两都司三百五十两次守次守御所千总次卫千总次营千总次把总各逓减五十两外委官视把总马兵七十两步兵五十两土兵减步兵一半又出征病故文武各官一二品提镇以上遗本到部应否恤赏候
旨遵行其副将以下及三四品官赏银五十两五六品官四十两七品以下三十两八旗兵远方出征除阵亡外有不服水土病故者赏银二十两
乾隆三年
上谕雍正十年凖噶尔逆贼来侵时傅尔丹领兵于乌逊珠尔地方失机故此次人员不准录功阵亡士卒止赏给身价未交议叙此次士卒未能败贼以致失机者罪在将军大臣于所属官兵无渉且此次驻防官兵三百馀人奋勇力战阵亡者二百五十馀名其存者仅五十名俱被重伤而回假使失机士卒俱似此捐躯力战彼时即得立功均未可定在乌逊珠尔地方失机士卒固例不应录功然力𢧐阵亡之人亦不得仰邀议叙情殊可悯著交该部将此次阵亡之人照和屯胡尔哈例议叙其未得恤典著补行给与五十八年
上谕向例出征阵亡兵丁绿营步兵赏恤银五十两屯练降番祗赏恤银二十五两此次进剿廓尔喀屯练降番登山陟险甚为劳苦所有阵亡之屯练降番俱著加恩改照绿营步兵之例赏恤银五十两以示体恤兵丁舍命阵亡岂可分别厚薄此后永以为例著恵龄晓谕伊等
赏恤兵丁
乾隆三年
上谕朕即位以来为旗人生计多方筹画凡有禆益之事无不举行因屡有条奏以为支借库银有益者是以将饷银借支一年续又借支半年乃见兵丁等借银之初未尝无补而物价一时腾贵所领之银随手花费并不能置立产业而每月扣除额饷于生计转为无益非养赡旗人之善䇿今特加恩著将扣除未完之饷银悉行豁免停止再借至于伊等生计如何有益之处朕另为筹计从容办理
四年九月
上谕从前欲于八旗官兵生计有益曽借给俸饷乃旗人得银随手用尽并未置有产业兵丁应得钱粮按月坐扣与伊等生计无益是以前已降旨免其扣还将官员应还俸银宽展限期以减其坐扣之数官员俸银虽非兵丁钱粮可比然旗员此际又经指俸借别项银两有种种应还之处于伊等生计无益官员未经扣完银两亦著豁免户部可奏请动别项存贮银两补还原项又
上谕宁夏供支满兵粮草向系毎年采买散给共计白米一千五百馀石粟米七千馀石草一十三万馀束其所定部价白米粟米每石价银一两草一束价银一分今闻该地方自上年被灾之后新宝二县田地被水淹浸不能耕种已少产米粮数十万石目下粮草之价日觉昻贵所定官价不敷采办势必贻累小民著将乾隆五年应支满兵粮草白米毎石加银一两粟米毎石加银五钱每草一束加银一分如此则价值増添官民易于办理但系格外之恩后不为例该部可即行文该督抚知之又
上谕从前定议西路派换哈密等处防兵官员借给一年俸银马兵借给银六两步兵借给银四两其战兵遇有调遣官员借给二年俸银马兵借给银十两步兵借给银六两俱于回营之日在俸饷内分年扣还朕念官兵人等远役劳苦回营之日复将俸饷坐扣其差操防汛以及养赡家口等费未免艰难著将所借银两俱行赏给免其回营坐扣嗣后如有派拨即照所借银两之数赏给以昭朕优恤戎行之至意五年
上谕内廷侍卫等守卫扈从差务甚繁因欲伊等当差宽裕蒙
世宗宪皇帝特恩每旗赏给马钱一百分朕即位以来部员则加増俸禄旗员则赏给养廉银两随甲钱粮至于侍卫等差务繁多若生计维艰则难于当差特为施恩侍卫等著一概给与马钱又
上谕八旗官兵内有曽在军前效力年老者朕心深为轸念今特施恩分别赏赉俾伊等得以从容过年无论现在当差与已经退差者官员内八十岁以上者赏给银一百两七十岁以上者赏给银八十两六十岁以上者赏给银六十两兵丁内八十岁以上者赏给银四十两七十岁以上者赏给银三十两六十岁以上者赏给银二十两该部该旗即遵旨办理六年
上谕荆州满洲城内官兵住房被火焚毁甚多朕深悯恻著照京师旗人房屋被火焚毁之例一体加恩即就近动荆南道库内银两赏给该部即遵奉朕旨速行文将军滚泰等馀著察议具奏又
上谕闻八旗兵丁在部具呈买置官地及到该地方领地之时往往移甲换乙将瘠薄更易膏腴非复原指之产业而归旗之限又迫不得不回京师及向部中具呈部中据呈行查该地方官又复支吾塞责不能为之清理大失公平之义著该部定议作何稽查以清弊窦
七年
上谕湖北各标镇协营于雍正九年派调马兵一千名赴陕出口驻札凉州随帯马一千匹所有曽经支领干粮以部例折筭该扣还一千三百一十三两此项虽不在豁免之列朕念各兵效力边陲劳苦可悯且事阅多年其中事故更换者不少夲兵家属既不可以著追而现在之兵丁所领粮饷又仅敷每日之食用难以扣抵从前之前项朕心轸恤著将长支豆草价银一千三百一十三两悉予蠲免俾戎行得沾恩泽该部可即行文该督抚知之又
上谕八旗汉军自从龙定鼎以来国家休养生息户口日繁其出仕当差者原有俸禄钱粮足资养赡苐闲散人多生计未免窘迫又因限于成例外任人员既不能置产另居而闲散之人外省即亲友可依及手艺工作可以别出营生者皆为定例所拘不得前往以致袖手坐食困守一隅深堪轸念朕思汉军其初夲系汉人有从龙入关者有定鼎后投诚入旗者亦有縁罪入旗与夫三藩户下归入者内务府王公包衣拨出者以及招募之炮手过继之异姓并随母因亲等类先后归旗情节不一其中惟从龙人员子孙皆系旧有功勲历世既久自无庸另议更张其馀各项人员等或有庐墓产业在本籍者或有族党姻属在他省者朕意欲稍为变通以广其谋生之路如有愿改归原籍者准其与该处民人一例编入保甲有不愿改入原籍而外省可以居住者不拘道里远近准其前往入籍居住此内如有世职仍许其帯往一体承袭其有原籍并无倚赖外省亦难寄居不愿出旗仍就当差者听之所有愿改归民籍与愿移居外省者无论京外官兵闲散俱限一年内具呈夲管官查奏如此屏当原为汉军人等生齿日多筹画久远安全计出自特恩后不为例此朕格外施仁原情体恤之意并非逐伊等使之出旗为民亦非为国家粮饷有所不给可令八旗都统等详悉晓谕仍询问伊等有无情愿之处具折奏闻
九年
上谕今天津等处添𣲖驻防并𣲖往拉林阿尔楚哈地方种地兵丁之缺应照原议将八旗养育兵销除二千三百四名但养育兵缺特为养赡并无产业孤寡人等而设若仅所出之缺全行销除则于旗人生计无益著交与八旗俟驻防兵丁起程后将每月所出养育兵缺暂行减半销除其馀一半著照常养赡孤寡人等展限三年陆续销除又
上谕闻得奉天兵丁生计稍觉艰难著施恩准借両月钱粮即于彼处预银两内动支至明年宽展限期缓为坐扣此动支原项后该部照数领取补还十一年
上谕据将军达尔当阿奏称遵旨查免广宁义州辽阳等处旗人被水地亩应纳粮草其牛庄盖州复州岫岩凤凰城等处亦有似广寕等处被水地𤱔等语牛庄等属被水处所著达尔当阿等亦查明遵照从前所降谕旨办理蠲免又
上谕保定府驻防兵内入操者各赏给一月钱粮其未入操官兵内年七十八十以上者著总督那苏图查明分别赏赉又
上谕据将军傅森奏称今年五月间黑龙江地方山水涨发河水漫溢附近居住旗人屯丁俱被水灾诸榖未及成熟七月内复被霜伤损请自今年九月起至明年七月止借给伊等口粮籽种豆榖三千八百馀石以资接济等语今年黑龙江被灾稍重地方现今办给米石若仍令交还则伊等力不能支著将前项米石加恩免其交还即行赏给该部知道
十二年
上谕今岁直隶偏灾顺天府属之霸州文安大城武清天津府属之天津静海为较重被灾人民业已降旨加恩赈恤其兵丁例不领赈朕念伊等身列戎行有差遣巡查之役地方既遇歉収食用未免拮据著加恩将霸州等处驻札各营兵丁于司库建旷银内借给一季饷银自戊辰年夏季起分作四季扣还以资目前用度该部即遵谕行
十三年
上谕目今京师米价渐昻且多闰月兵丁支放甲米虽据部议展早于七月下旬但为期尚早著照乾隆八年之例将京仓官米给发各旗并五城米局减价出粜以平市价至开仓之日为止该部遵谕速行十六年
上谕朕清跸南巡行庆施恵所有驻防旗人亦应一体加恩著各督抚将军等将江寕京口浙江等处驻防满洲汉军官兵年七十八十以上者查明分别赏赉又
上谕乍浦水师满兵自雍正七年设立于杭州江宁二处馀丁内挑选移驻原定加増每月支饷银二两米一石伊等水陆操防差务繁多而移驻将及二十年家口渐増所领银米不敷食用朕命驾省方清问所周无不广敷渥泽自应一体加恩所有乍浦驻防水师新兵每月米石著照杭州驻防之例给与二石五斗其应支夲折色之处令该将军督抚副都统酌量照例办理
十八年
上谕朕于旗人生计详细筹筭节次施恩将䕶军领催马甲养育兵缺陆续増添并支借库银以资困乏但八旗生齿日繁用度不无拮据著加恩八旗増添马甲一千名此次増添马甲如令在城内居住仍须租房未免耗费将此项马甲归并健锐营即于夲营官房后续建官房安置居住此次建盖官房著𣲖内大臣苏和讷沃和侍郎徳尔敏监修再八旗养育兵原非令其当差而设特为养赡伊等家口但旗人生齿日众竟有不得钱粮者养育兵并无差使而每月各食银二两自应筹画办理譬如十人内现有六人得食养育兵饷若从伊等每月所得二两钱粮内各裁去五钱是从六人钱粮内匀出二分即可养赡八人若再加恩赏添二名则十人皆得邀恩今养赡伊等尚不致艰窘即不得钱粮之家亦得一体均得食饷矣其现食二两钱粮之人并非一时即全行裁去五钱八旗应如何酌匀缺分陆续挑补之处著军机大臣会同八旗都统议奏
二十一年
上谕据署黑龙江将军绰勒多奏称齐齐哈尔黒龙江墨尔根呼兰等处之八旗水师驿站官庄人等节年未完米石并本年支借口粮共十五万五千馀石请分年完缴等语齐齐哈尔等处近年连遇偏灾米榖歉収兵丁既多拮据又从役军营甚属效力朕心深为悯恻所有齐齐哈尔黒龙江墨尔根呼兰等处历年未完借欠米石并本年支借口粮十五万五千馀石俱著加恩免其完缴以示格外恩恤该部即遵谕行又
上谕近年朕为满洲生计委曲筹画除八旗定额之前锋䕶军马甲外又特旨増添领催养育兵额缺近看伊等生计虽较前稍裕但念京城满洲生齿日繁且钱粮各有定数惟赖一身钱粮养赡许多人口甚属艰难拉林现有开垦田地盖造房屋着选八旗满洲遣往拉林种地居住此皆朕拨遣满洲世仆住居旧所令其生计饶裕之至意非因不肖发往拉林者可比即如此次拨遣满洲自京城起身前按户赏给修装银两途又办给车辆草束等项到彼处又赏给置产业银两分给官房并开垦地亩牛具籽种等项每户计费银百馀两所有遣往三千满洲至用银数万馀两此费朕不稍惜者特欲伊等安享生理曲为体恤伊等到彼各宜仰戴朕恩节用勤农闲暇之际演习马步技艺果演习精纯彼处马甲拜唐阿之缺亦可得补不为无出身之地将此着交该将军副都统等通行谕令𣲖往之满洲人等知之但此项𣲖往之人甚众贤否不一倘有不肖匪徒妄生事端或不愿在彼居住私自逃回京城者该将军等拿获时奏闻即行在彼正法惩众㫁不可姑容将此亦传谕八旗知之
二十二年
上谕因八旗满洲旗分生齿繁多遣往拉林阿勒楚喀地方耕种屯田又因𣲖往各处驻防令满洲旗仆挑取钱粮已觉容易其𫎇古旗分因开档另记档案人多皆令出旗而蒙古旗仆所得钱粮亦觉纾裕但人数多寡不同殊未平允即如上三旗人丁众多年长成丁者皆不得钱粮其下五旗人丁较少至年少幼童皆得挑取披甲八旗理应各按本旗办理但皆系朕之世仆若如此不均非所以副朕恵爱旗仆之意其人少旗分之缺应如何通融于人多旗分内挑取行走俟人少旗分生齿足额时再行归复夲旗挑取之处著军机大臣八旗都统等查明核拟议奏其八旗蒙古旗分若有似此多寡情节亦著照此办理今人数多寡既皆通融均匀办理从前议以出旗誊缺之人应如何作速誊缺之处亦著一并议奏
二十三年
上谕前经定议令将五旗另籍档案人等分发直隶河南山东陜西四省充补绿营兵丁今闻伊等因在京当差日久不能在绿营当差情愿为民者甚多伊等俱系在旗食粮多年归入绿营原欲使伊等得食钱粮以资生计之意耳若伊等恐不能在绿营当差情愿为民亦属可行但念伊等俱系食粮日久一旦为民并无钱粮恐伊等未免有失生计现在福州广州尚有应行𣲖往驻防满洲兵丁此二处驻防著停𣲖满洲兵丁即𣲖此项人等前往驻防若伊等仍有重迁不愿前往者即听其为民又
上谕凡遇朕巡幸随往兵丁所得帮银均于八旗满洲𫎇古汉军兵丁所借库银内坐扣帮给此项坐扣银两为数虽不甚多以不随差之人而帮助随差之人虽系由来之例伊等应出之项但兵丁等生计全赖钱粮将所帮之银由所借库银内坐扣伊等得项究竟较少著加恩嗣后兵丁等所得帮银著免其于兵丁银内坐扣均动官项赏给现在还补未完银十四万五千馀两亦著加恩宽免朕加恩宽免兵丁坐扣钱粮特为伊等生计有益令其勤习技艺之意该都统等均有教养兵丁之责朕此施恩之处伊等知之嗣后但当善为督率兵丁毋得浮费以整满洲纯朴之习演习技艺以务生计将此通谕旗下兵丁等知之又
上谕甘省因年来办理军需兵民辐辏米粮市价未免稍昻所有各营兵丁应支折色若仍照旧支给兵丁不免拮据著将该省满营官兵除六个月照旧折支外其六个月如有改支折色者每石加赏银一两其甘凉寕西肃五提镇所属并兰州抚标城守固原提标各官兵除八个月照旧折支外其四个月有改支折色以及六个月夲色马料改支折色者每石俱加赏银一两安西口外每石加赏银一两五钱至陕省延绥镇属地方偶被灾歉著将明岁应关折色亦照甘省甘凉各镇之例一体每石加赏银一两再甘省应纳草束业已降旨豁免其满汉各营折支草价恐不敷采买著将口外安西提属每束加银一分五釐口内寕夏凉庄满营及甘凉寕西肃延绥六提镇属兰州抚标城守固原提标每束各加银一分以示体恤兵弁之意该部即遵谕行
二十四年
上谕据定长等奏称现在皮䩞存贮衣履等项通融分给由哈察运送驼赴托克逊哈尔沙尔库平之西安凉庄等处满洲绿营兵丁外其不敷者支取布疋制给发所用银两在于各兵钱粮内照数扣还等语此项兵丁俱系挽运军需往返行走甚属劳苦著加恩将所有分给衣履等项动用银两不必将伊等钱粮扣还即行赏给以示优恤
二十七年
上谕八旗兵丁甲米闰月例不支放但京师自夏至以来雨水稍多道路泥泞粮食车辆或有阻滞买食未免拮据著加恩赏给一个月甲米即行给放俾兵丁饔飧优裕市价益平于闾阎生计亦有禆益该部遵谕速行
三十四年
上谕据巴尔品等奏称夲年雅尔地方种地绿营旧班兵丁每人交纳细粮二十五石有零新班兵丁每人交纳细粮十八石七斗有零共收面米折色粮二万二百五十石八斗零与阿桂奏请议叙之例相符请将𠫭将刘简与屯田官员等一体交部议叙兵丁等各赏给一月盐菜银两等语著照巴尔品所请官员等交部议叙兵丁各赏给一月盐菜银两
三十五年
上谕据舒赫徳等奏夲年乌什屯田五百兵丁所种地亩每人各收获米十九石有馀等语屯田兵丁一年所种地亩每人收获细粮至得十九石实属善为耕作著加恩将管理屯田之官员等交部议叙兵丁等著各赏给一月盐菜银两
三十七年
上谕朕驻跸热河所有八旗在此引见人员内补放步军校之拟陪䕶军校骁骑校等官皆系食饷微末之员自京来此往还多费而拟陪者又不获升用其力不无拮据著加恩将此次来此补放步军校拟陪之䕶军校骁骑校等官亦照外省补放骁骑校之例将拟陪人员记名遇有步军校缺出即行补授毋庸再送引见嗣后遇朕在此驻跸由京送放步军校之拟陪人员即以此为例
三十九年
上谕据正白旗满洲都统等奏由亲军䕶军领催马甲捐纳监生人等所有夲身钱粮请照旧支给令其当差其由养育兵捐纳监生人等请令出缺等语自应如此办理马甲养育兵原为养赡贫苦旗人而设现令捐纳人等出缺另挑不过欲为多养旗人之地伊等既有报捐岂有仍仗马甲养育兵钱粮度日之理所有八旗捐纳监生之马甲养育兵该都统等从前因何挑补显系赡徇八旗都统等内有兼御前乾清门并尚书侍郎上行走者承办事务较多或一时未能详察其专管旗务之都统副都统所司何事即此见伊等不能实心任事著将伊等严行申又
上谕新疆一帯修建工程均系拨兵丁砍伐木植筑打土方支给该处兵丁耕种所收米面青稞等项较之采买物料雇觅匠夫者夲属减省今乌鲁木齐新建满城兵房工程既较内地应用银数有减无浮又何必复照内地之例核筭所有用过银两即著照数准销毋庸再行交部查核嗣后新疆等处工程𣲖拨兵丁及砍伐木植修建者俱不必照依内地定例核销四十五年
上谕今夏雨水较多京城房屋间有坍损八旗兵丁生计不无拮据著加恩普赏给一月钱粮以示优赉该部知道又
上谕朕从前有旨将直隶旗租银仍赏给八旗兵丁经部议挑选八旗兵丁中差使勤慎者赏给两月钱粮以示鼓励今思一人得两月钱粮亦不能立家产不过随手花费而不得赏者未免向隅且分别挑选该管官员不无瞻徇出入之弊殊非朕普恵八旗兵丁之意此后著将直督觧到银两足敷普行赏给八旗兵丁一月钱粮时该部即奏闻普赏一次
四十八年
上谕前经降旨直隶觧到旗租银两足敷普赏八旗兵丁一月钱粮即行普赏一次现在直隶觧到租银已足敷赏给之用著加恩普赏八旗兵丁一月钱粮以示朕加恵旗人用溥春祺之意该部即遵谕行五十二年
上谕前经降旨直隶觧到旗租银两足敷赏八旗兵丁一月钱粮即行普赏一次现在直隶觧到租银已足敷赏赉之用著加恩普赏八旗兵丁一月钱粮俾八旗兵丁生计益臻充裕以示春祺锡庆有加无已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五十六年
上谕前经降旨直隶觧到旗租银两足敷普赏八旗兵丁一月钱粮即行普赏一次现在直隶觧到租银虽不足敷赏赉之用但念该兵丁等寒冬岁暮生计维艰著于节年积存旗租项下拨补足数加恩普赏八旗兵丁一月钱粮俾生计益臻充裕以示敷锡春祺有加无已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五十七年
上谕梁肯堂奏山海关驻防兵丁五十八年应需兵米一万七千七百馀石请敕下奉天府尹仍照旧在寕远州锦县协拨一万石交山海关通判领回供支其馀米石于征収屯米动放外仍令永平府属州县领价采买支放等语夲年直隶地方被旱较广此项兵米若令全数就近采买未免办理稍难著照该督等所请即著奉天府尹于宁远州锦县协拨一万石其馀米石仍著梁肯堂照旧办理据实报销该部即遵谕行折并发
五十八年
上谕前经降旨直隶觧到旗租银两足敷普赏八旗兵丁一月钱粮即行普赏一次现在直隶觧到租银虽不足敷赏赉之用但念该兵丁等寒冬岁暮生计维艰著于莭年积存旗租项下拨补足数加恩普赏八旗兵丁一月钱粮俾生计益臻充裕以示敷锡春祺有加无已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七
兵制志六
军令
天命三年
太祖高皇帝兴师伐明
谕诸贝勒大臣俘获之人勿去其衣服勿淫其妇妾勿离异其匹耦拒战而死者听之若归顺者慎勿轻加诛戮
天聪三年
太宗文皇帝谕朕仰承
天命兴师伐明拒战者不得不诛若归降者虽鸡豚毋得侵扰俘获之人毋离散其父子夫妇毋淫人妇女毋掠人衣服毋拆庐舍祠宇毋毁器皿毋伐果木如违令杀降淫妇女者斩毁庐舍祠宇伐果木掠衣服及离大纛入村落私掠者鞭一百又毋食明人熟食沽酒闻山海关内多有鸩毒更宜谨慎以干粮饲马或马匹羸瘦可量煮豆饲之肥者止秣以草俟休息时再饲以粮凡采取柴草毋得妄行须聚集众人以一人为首有离众驰往者拏究如有故违军令者将不行严禁之都统参领佐领一并治罪
崇德三年
谕凡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临阵交锋若七旗王贝勒贝子却走一旗王贝勒贝子拒战七旗获全即将七旗佐领下人丁给拒战之一旗若七旗拒战一旗却走即将却走人丁分与七旗若一旗内拒战者半却走者半即以却走人丁分给本旗拒战者有因屯札他所未拒战而无罪者免革人丁其拒战之王贝勒贝子别行给赏若七旗未及整伍一旗王贝勒贝子拒战得功者按功次大小俘获多寡赏之野战时本旗大臣率本旗军下马立王贝勒贝子等率䕶军乘马立于后若与敌兵对仗王贝勒贝子大臣不按队伍轻进或见敌寡妄自冲突者夺所乘马匹及俘获人口凡两
军相对必整齐队伍各按汛地从容前进如擅离本队随别队行擅离本汛由他汛入及众军已进独却立观望者或处死或籍没或鞭责或革职或罚银酌量治罪凡整伍前进稍有先后毋得彼此争论但以按汛击敌不致退缩为上若有以此争论者即为立心不端之人如敌人不战而遁我军追击之宜选精兵骁骑合力驰击䕶军统领不得前进止宜领纛整伍分队以蹑其后倘遇伏兵或以追蹑时遇敌旁出䕶军统领乃亲击之凡大军起营时各按佐领旗纛整队而行若有一二人离队往来寻索遗物及𨠯酒者皆贯耳自出城门务遵军律肃静行伍毋得喧哗都统副都统参领䕶军统领佐领以次各有统束统束严明则该管队伍岂有喧哗之理今后有喧哗者该管官坐以应得之罪喧哗者责惩军行时如有一二人离旗行走者许同行人即报送本都统执送者赏银三两下营时凡取薪水务集众同行妄致失火者斩军士甲胄均书号记胄两旁皆用圆铁叶无甲者衣帽后亦书号记一切军器自马绊以上均书姓名马必系牌印烙不印烙者罚银二两箭无姓名者罚银二十两如得他人箭隐匿不出者亦罚银二十两军行时若见禽兽驰马追射者兵丁射以骲箭贝子大臣坐以应得之罪夜行时每佐领人等有别吹竹为号者执治贯耳若不执治议𠫭领罪盗鞍䩞及辔络羁绊者按法治罪若马上行李偏坠应整理者本旗人均站立待整乃行兵入敌境时若有一二人离营私掠被杀者妻子入官仍治本管官罪勿毁寺庙勿妄杀平人抗者戮之顺者养之俘获之人勿褫其衣服勿离散人夫妇虽不为俘获者亦不许褫衣侵害其俘获之人勿令看守马匹如有一二人妄取粮草被杀者罪与离伍擒掠者同勿食熟食勿饮酒前此我兵饮食不慎以不知敌人置毒于中耳今特晓谕宜加谨慎有不遵者依律治罪
顺治八年定发兵之时或在家或在外违限者该管𠫭领佐领等官每兵一名罚银五两若至革职等重罪候
旨定夺兵丁不遵约束抗违者酌量罪犯责惩该管官仍行议处十三年定随征前锋䕶军领催骁骑厮养卒等私自逃回初次鞭一百递发军前二次正法康熙十一年题准官员出征在家规避不起身者革职在外违约者革职提问䕶军及领催骁骑等在家规避不起身者鞭一百仍发军前在外违约者鞭一百所获人口入官若系差遣之处不遵号令违误者鞭一百出兵之处不遵号令妄行者为首人正法馀各枷三月鞭一百该管官罚俸一年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谕领兵诸王将军等藉捕贼为名烧民房舍掳掠子女抢夺财物或分兵所往之处私自掳掠者令督抚题𠫭治罪如督抚隐匿事发者督抚革职十九年题准或攻城或野战如将阵亡尸骸不能救出者同战之参领散秩官䕶军校骁骑校降二级调用领战之该营总降一级调用领战之大员罚俸一年二十三年议准官兵被伤退回者若系一二等伤㾗免议三等以下伤㾗仍与失利者同罪如未经被伤冒作伤㾗退回者照规避例治罪若系官员重伤止许亲随人等送出无亲随人令骁骑一二名䕶送兵丁重伤亦止令骁骑一二名䕶送多差者将差拨各官治罪多送之骁骑亦同议处二十九年
谕本朝自
列圣用兵以来战必胜攻必克所向无敌者皆以赏罚明法律严兵卒精锐器械坚利人思报国殚心奋勇之所致也今军行其令各该都统以下察核军实凡甲胄弓矢诸军器务令犀利坚好盔甲均系号带并书旗分佐领姓名系于马尾其行也视大纛整队齐发有零星前后乱行及𨠯酒者该管官立拏惩责其止也各按旗分
队伍分别屯札有前后错乱者罪及该管大员马无印矢无名各罚以银给拏获者窃取鞍辔什物马匹者视其多寡之数治罪失火从重究惩官兵厮役所过地方无骚扰毋抢掠毋践踏有擅离营伍入村落山谷夺人财物者军法从事并罪本主及该管官军士厮役逃亡在汛界内立行察拏治罪如出汛界外该管大员即选官兵穷追务获立斩以徇如不能获则将往追官兵从重治罪其逃人之主及该管官一并严行究惩既出我境哨探斥堠务期严密如旷野列阵交兵王贝勒贝子公大臣有不按次序搀越前进及见贼兵寡弱不复请令冒昩前进有功不叙仍治以罪其进也须齐列缓辔按队前行如自离其队而附人后或自弃其伍而入别行或他人已入而独留不进者其应斩应籍没及惩责革罚分别治罪如整旅而进击败贼兵厥功维均勿以略分先后致生争竞至敌兵不战而溃则选精骑进逐之后队蹑踪而进如遇伏兵或贼兵有旁出者则后队接战夫兵者所以讨逆而安顺也领军大臣果能严束其下不使良民受害膺上赏违者罚无赦凯旋之日有以兵器私售蒙古者本人治罪并及该管官马乃大军急需须视水草佳处小心牧养起行时则留将卒察遗失之马辔鬃尾所系字样交还原主如系疲马则开明马匹数目交所在官司人民𫎇古善为牧养报知兵部如有隐匿私乘及杀之弃之者治以罪其遗失马匹之人亦开明马色报兵部存案恐官兵未能遍知尔部其刊布晓谕之
雍正元年
世宗宪皇帝谕自古用兵之道首以申明号令为务周易曰师出以律周书曰不愆于六步七步不愆于四伐五伐乃止齐焉可知进退步骤之间尺寸不可违越方为节制之师必须平日申明号令使三军之士无不熟知深晓倘其中或有不遵者则按军律置之于法是其获罪乃本人之自取无所归咎虽领兵将帅不能以已意一毫轻重于其间此大公之道也我国家武备精强超越往古从来军行之际纪律严明信赏必罚是以天戈所指迅奏肤功此中外臣民所共知者今承平日久新进少壮之人未曾亲履戎行则于从前规制未必一一谙练若不详细申明宣谕以致官弁兵丁等或因䧟于不知而遽罹罪谴朕心实为不忍今特令大臣等酌议军令条约经朕亲加览定凡太端细务莫不备载其中者盖以军机关系至重必使事事合于纪律人人祇奉章程勿犯重罚而妄冀从轻勿因事小而不遵成法将来荷
天眷佑奏凯言旋凡我弁兵等数十万人有大功而无小过此则朕心所厚望者也著即刊刻交与两路大将军通行颁布咸使凛遵旋议准凡战阵之际听掌号击鼓鸣金为进止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者斩遇敌进战有回顾畏缩交头接额私语者斩专司掌号击鼔鸣金之人闻令即掌号击鼓鸣金令止即止违者
八旗兵鞭责四十绿旗兵棍责三十临阵违令者斩大将军密传军令转传之人增减要言者斩大将军授𦂳密军令私告他人以致宣扬误事者斩官兵杀伤良人冒功者斩掠取他人战功及诡称功绩以无为有以轻报重者斩沿途欺压民番恃强买卖掠财物毁房屋奸妇女者皆斩指称梦见鬼怪造言惑众者斩兵丁中途染病该管委署䕶军校领催红旗管队即同䕶军校骁骑校千总把总一同验确禀明该管官令医调治如不验看医治该管委署䕶军校领催鞭五十红旗管队棍责四十䕶军校骁骑校千总把总插箭如兵丁诈病偷安者斩大将军与同官密议军情有私行窃听者斩差往探听贼人形势畏缩不往诡称已去妄报虚实及探听不实贻误军机者斩获逸马隐匿私乘不给马主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仍插箭游营有获马私宰或售与别人者皆斩临阵窃马潜逃者斩传首示众如在札营地方犯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札营地方轮班守卡严肃访察夜遇警急即密禀申报设备以俟有惊怖喧哗扰动散走以致乱营者斩私语嗟怨长嘘短叹者八旗兵鞭七十绿营兵棍责六十责后复犯并临阵时故违者斩黑夜无故惊呼疾走致乱营伍者斩白昼犯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面承该管官谕令辞色傲慢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有意抗违致误军机者斩疏防失火烧毁草厂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若临敌境失火致烧草厂者斩失火致烧衣服器械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如在存贮火药地方失火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䕶军校骁骑校委署䕶军校领催千总把总红旗管队皆插箭游营临阵时军营失火致误大事者兵丁及该管委署䕶军校领催红旗管队悉斩以徇兵丁夤夜梦魇旁人即行唤醒如有随声应和扰及营伍者八旗兵鞭七十绿旗兵棍责六十该管委署䕶军校领催红旗管队插箭游营临敌营犯者皆斩管守营门纵人擅入者八旗兵鞭七十绿旗兵棍责六十对敌时犯者斩差往侦探之人遇贼投诚不禀报者八旗兵鞭七十绿旗兵棍责六十如有投诚之人不即解送以致逃散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因而泄漏军中虚实者照泄漏军机例治罪大兵进剿败贼后不奉大将军令擅夺车马辎重者插箭游营因而扰乱营伍者斩倚强欺弱𨠯酒为非不遵约束轻者鞭责重者插箭污秽水泉饮不以次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支领口粮肆行抛弃狼籍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委署䕶军校领催红旗管队等不即呈报者插箭兵行不按队伍践踏草地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札营时牧放马驼牛羊纵令蹂躏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仍插箭游营该管官插箭兵丁押运军粮在途私窃升合或窃同营兵丁口粮及损伤盛米囊槖致多亏折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弓箭撒袋腰刀皮索一切军器不加收管致有遗失并应携器械擅自离身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委署䕶军校领催鞭四十红旗管队棍责三十䕶军校骁骑校千总把总等插箭在途见遗失刀箭等物拾取不禀报给还者八旗兵鞭四十绿旗兵棍责三十均插箭游营无𦂳急事私行驰马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追夺马匹令其步行兵行各按队伍以次而前无论道路险夷宽窄有先后离队搀越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均插箭游营结营之后各帐房出一人见蓝旗则取柴见黑旗则取水有便溺者守门官兵验明照牌准其出入起更后不准出营违者八旗兵鞭四十绿旗兵棍责三十该管委署䕶军校领催红旗管队等不严行约束者插箭夜传军令怠慢不遵巡察坐堆偷安寝睡误更旷班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红旗管队不察报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临阵时犯者斩妄行动作傲慢官长者插箭游营各营马步兵所携枪炮火药不加谨收贮以致潮湿不能著火及玩忽抛弃或用药任意狼籍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该管红旗管队插箭游营如有遗失火药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委署䕶军校领催红旗管队插箭游营铅弹务按枪口之大小如式制造如铅弹不合枪口系平日演放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皆插箭游营该管委署䕶军校领催红旗管队插箭游营䕶军校骁骑校千总把总插箭临阵时兵丁用不合枪口之铅弹施放者斩该管委署䕶军校领催鞭一百红旗管队棍责一百䕶军校骁骑校千总把总插箭游营营总参领𠫭将守备记大过一次马驼牲畜不遵照传檄如法牧养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䕶军校骁骑校委署䕶军校领催守备千总把总插箭沿途所遇井泉饮马之时以次而前不得争先拥挤有故意争夺踪马践踏污秽泉水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乾隆十三年
上谕军旅乃国家第一要务军法从事定例綦严今刑律内玩寇老师有心贻误竟无正条非所以重军务儆戒失律也夫科场作弊尚即正典刑若以行军相较孰为轻重自应稽察旧案明著刑章俾众知畏法方能鼓勇用命此非朕欲用重典实以昭示武臣肃纪律而励勇往取辟以止辟之义也见在纂修会典著军机大臣会同该部详酌定议具奏旋议定重臣膺阃外之寄自当戮力疆场绥宁边徼至于玩愒偷安甘心养寇倾险妒功忍心误国实属情罪重大今按中枢政考军令一篇均为所属弁兵约法不及统兵之人诚于责成专阃申严军纪之意有所未备嗣后凡统兵将帅玩视军务苟图安逸故意迁延不将实在情形具奏贻误国事者又凡将帅因私忿媢嫉推诿牵制以致縻饷老师贻误军机者又凡身为主帅不能克敌转布流言揺惑众心藉以倾陷他人致误军机者均属有心贻误应拟斩立决庶军律严明而身任元戎者亦知儆惧奋励矣
十四年
谕国家设立营伍领以将弁所以禁暴止奸折冲御侮责綦重也兵法失律有诛书称不用命戮于社立法之严如此近来法司衙门于官犯相蒙多入缓决因而武弁亦邀宽典大非立法之本意夫军旅之事国家不能保其百年不用必当申明纪律信赏必罚方足以振宪纲而作士气诚使为将弁者在平时则勤训练严㧞补谨巡防以固疆圉设有缓急统帅则详审机宜熟筹胜算其偏裨士卒则奋勇争先摧锋陷阵不避矢石效臂指之使自能克敌制胜若平时不能拊循而流于废弛或苛急而激为忿怨偶遇小丑窃发则号令不明指挥不定畏葸退缩纵寇老师或临阵之时望风委靡甚至欺蔽容隐负恩偾事国家所倚以为干城腹心者何在此而不诛何以示惩乃使久系囹圄累岁经年虚拟罪名获全首领是骫法也后之任事者何由知戒朕以仁治天下慎重民命罔敢勿钦而天讨所在朕勿敢赦如讷亲张广泗之误国负恩屡颁谕旨已立正典刑庆复之欺蒙纵寇亦已赐令自尽而详阅秋期审册内除李质粹宋宗璋尚须待质袁士弼情非退缩应该缓决此外如许应虎之失误军机临阵退缩沈瑞龙之私回任所托病偷安胡璘刘种之恇怯退避离汛失守又如张通杨文富之弃地不守阻回援师皆法之断不容贷而情之毫无可原者即其中有先经缓决之犯皆令改拟予勾正法以为炯戒凡在披坚执锐之徒当思临阵争先赴陷危险死于锋或所不免而国家加恩临赠恤荫及子孙如有退缩偷安挫衄失事纵一时茍免终于身伏釡锧等死耳死敌者荣死法者辱虽至愚亦当审择而知所处矣若专事姑息积玩成疲于军务大有关系纳亲张广泗庆复之敢于贻误未必非向来失律幸免人心无所震悚有以启之也今于勾到后特颁此谕详悉𨳩导令武臣咸知偾事者必无轶罚罹罪者断难幸生与其伏法于误事之后不如捐躯于临事之时大义昭然将必致身效命以战则克以守则固不致茍且偷生陷于显戮正辟以止辟之义也此谕著刊刻颁发令内外武职衙门入于交盘册内永远传示各宜凛遵
四十九年
颁发行军简明纪律
谕前因甘省剿捕逆回时绿营官兵于马家堡打仗因军装火器被雨潮湿俟烘烤完妥再为前进并有懦怯退缩者当经降旨通饬各督抚务宜随时加意整顿今逆回之事虽完但思整肃营伍固在督抚提镇之实心督饬而平时操演讲习更在将弁之面为指导兵丁之明晓军律国家累洽重熙承平无事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与其临时告诫不若先事讲求著军机大臣会同该部将行军纪律择其紧要数条务须简切明当使兵丁人人知晓尽成劲旅以示朕整饬戎行之至意
一兵丁随征剿贼俱应奋勇直前其见贼退走者不过各惜身命心怀畏怯试思临阵退走律应斩首示众若能杀贼立功必𫎇陞赏即或阵亡
国家自有恤典子孙俱得邀恩兵丁等与其临阵畏葸难逃
国法何如争先杀贼奋不顾身况勇往向前未必即死一经退后断不得生此理甚明该管将备等平时将此谆切告诫务令兵丁等咸知大义临阵时自必勇气百倍可期杀贼立功
一鸟枪弓箭最为行军利器若兵丁等临阵时尚未见贼远将枪箭施放及至交战火药箭枝俱已用完无以御敌即同束手待毙关系甚重凡领兵将备平日务须时加讲习令兵丁于临阵遇贼枪箭可及之处不先不后一齐施放庶枪箭随声应手皆获实用
一行军携带军装火药俱应在帐房收贮毋令潮湿即或途中遇雨亦须严密遮䕶遇贼缓急庶可用凡带兵将备等须严加晓谕勿致潮湿或需烘烤以致临时贻误至弓箭枪刀等项平时又须修整坚利不得废弛
一临阵对敌倘遇将领受伤随从兵丁更当奋勇直前竭力救䕶若兵不顾将各惜身命观望退阻最为恶习并应申明军纪俾众知悉凡有将领受伤兵丁不即时救䕶竟至溃散脱逃者立即查明按名处斩其能奋勇保䕶者立即议功优赏以示鼓励该管将备等平日尤当爱恤士卒临时赏罚公平庶兵将同心合力所向无敌
一兵丁对敌乘胜追赶刻不容迟若兵丁等有贪抢贼人遗弃财物以致贼众逃遁贻误不小该将备等于领兵临阵时务须通行晓谕违者立即依律治罪庶兵丁等各知儆畏
一营卡最关紧要凡领兵将备等务须严饬坐卡兵丁轮班防守留心侦探毋得怠惰偷安即探察有事只须选派明干一二人密行飞禀馀仍严整坐守毋须轻动无事时不许高声叫喊致乱营规违者俱照军法处治
一兵丁遇有调拨自当恪守军令即时遄行如敢骚扰地方欺压良民蹂躏田禾抢掠财物等事即应按律从重治罪该管将备等平日加意教诫临时又当严行约束无许违犯
一兵丁奋勇杀贼应予奖赏但恐兵丁等希图冒功任意朦混不可不预为防范凡军法将他人战功冒为己功及谎称实在效力将无作有以轻报重者斩该管将备等应随时晓谕亲自稽查俾立功者得赏冒功者治罪以期核实
一行军马驼最宜爱惜凡兵丁等牧放须拣择水草吊膘须按照时候遇有疲乏加意调养夜间尤宜小心看守偶有失遗须立时寻获至所挖井泉不许污秽饮马各挨次序毋许争先以致壅塞如有违犯立即重惩不贷
一札营后巡逻防守毋得疏懈夜间不许无故行走帐房内更要小心火烛遇有警报静听将令不得轻举妄动若逄有密令须各自遵守毋得私相漏泄该领兵将备等尤宜申明号令随时晓谕不得疏懈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七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八
兵制志七
军政〈巡防附〉
凡军政五年一举考察中外武职以定黜陟注上考者荐举卓异注下考者纠劾该管官具疏以
闻不入举劾者以中平注考彚送兵部会都察院兵科
京畿道察核题覆奉
旨以卓异加一级注册𠋫陞其以军政紏劾贪酷革职提问罢软不谨革职老病休致才力不及降二级浮躁降一级皆调用前有卓异应陞及加级纪录均不准抵销
考察八旗武职在京管旗大臣及各省将军都统副都统等俱开列事实清册在京于九月内送部在外于十月内送部兵部彚齐缮具履历清单进
呈至在京文员兼旗下武职者仍于京察时听该部院衙门考察不在军政之列銮仪卫满洲各官八旗世职人员俱不行考察此外各衙门所属武职各该管官详核填注考语定以四格曰操守曰才能曰骑射曰年岁紏以八法曰贪曰酷曰罢软无为曰不谨曰年老曰有疾曰浮躁曰才力不及并将各该员履历及有无在军前行走受伤得功之处注明分别应去应留造册送部其堪膺荐举官员必须行止端方弓马㛠熟管辖严肃当差勤慎不扰该属给饷无虚考语并历俸己满三年任内并无事故并试问
国语方准荐举届期兵部将管旗王贝勒等满洲蒙古都统前锋统领䕶军统领满洲蒙古副都统满洲补授汉军都统副都统兵部满洲堂官职名开列请
旨派出考察具奏其前锋营䕶军营官员军政卓异由领侍卫内大臣会同前锋䕶军统领等拣选荐举至各省驻防官员俱照在京官员之例该将军都统副都统等考察河南太原二处驻防官员该巡抚考察其良乡宝坻固安东安霸州采育里保定府雄县沧州九处驻防官员三年一次派有䕶军统领或副都统前往巡察管辖即令会同该管官考核具奏内外考选军政册限于本年十月具题乾隆二十四年二月
谕向来内外文武三品以上大员遇京察军政之年援例自陈文具相沿无禆实政曽经降旨停罢第念伊等洊陟崇阶并由特简其人贤否优劣虽已均在洞鉴然其间亦不乏旅进旅退茍图持禄恋栈之人若以平时既无大过足干例议又不按例甄核任其回翔日久必致职业不甚非澄叙官聨之道嗣后兵部于军政时将在京之都统副都统在外之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各省之提督总兵官分别为三本缮具简明履历清单进呈候朕鉴裁以重考绩大典著为令是年十月
谕据伊勒图奏称本年系应军政之年将伊犂二城满洲锡伯官员等照例考试分别定议保题等语向来定例伊犁官员等遇军政之年保举卓异后不令特行送京引见者原因伊犂为极边地方往来拮据是以停其特送引见但此等卓异人员军政大典攸关未经引见而将军大臣等阅看即为卓异亦不得合宜嗣后伊犂等处官员遇军政之年将指为卓异者临时奏闻注册俟伊等应陞之缺保送引见时将卓异之处一并声明具奏俟引见之日朕允准后再准其卓异其协领等内指称为卓异者亦俟伊犂年满送京引见之时一并声明具奏引见之日朕𠃔准后再准其卓异旋议定驻防旗员视地之大小官之多寡以定额黑龙江荐举七人
盛京六人吉林察哈尔各五人西安伊犁各四人江宁杭州荆州乌鲁木齐各三人绥远城宁夏广州成都热河密云各二人山海关凉州青州福州河南太原巴里坤各一人馀无定额举非其人者论如法入于计典官干六法者〈谓不谨以下六条〉五品以下应否引
见由部疏请其应革职官罢任候
旨曾出征效力以老疾休致者审其资格核其军功量
予
恩俸有差如有原兼世职及世袭佐领者分别降留
又
上谕京城兵丁三年一次军政考验其优者列头等赏给银两劣者斥革所以示劝惩也独健锐营外火噐营圆明园兵丁未入于考验嗣后健锐营外火器营圆明园兵丁亦照京城兵丁例著派出军政之王大臣一体考验办理
考察绿营武职銮仪卫汉冠军使至整仪尉由本营官注考逹部京营千总以上直省营守备以上以次听察于其长册注考语定以四格曰才技曰年力曰驭兵曰给饷纠以八法〈与八旗考察同〉京营由步军统领核实逹部直省绿营由总督巡抚提督核实具疏卫所千总由司道注考督抚核疏荐举必以才技优长年力强壮驭兵有术给饷无虚又核其阅俸三年任内并无𠫵罚廼为合格其因公降罢而廉能过人者除盗案处分外亦准其卓异合格之游击以上引
见未满三年者具奏请
旨已满三年及都司以下均檄令送部引
见奉
旨准卓异注册候陞其既膺荐举后至下次军政时或因较俸尚未升用如以考核列入平等者即将上次荐举卓异加级注销入于计典官如曽出征受伤著有劳绩除犯贪酷外应革职休致者仍给原品其年老而精力未甚衰𢢑尚可办事者或仍留原任或调补简缺该督抚提镇酌量办理请
旨遵行如果不堪录用或予守粮一分或令子弟入伍以养馀年又以二年半为期甄别绿营将偹由督抚提镇各简其所管副将及守偹等官贤能合格者陕甘举五人直隶江南福建浙江湖广四川广东各四人山东山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各三人河南二人及应劾之将偹均具疏请
旨荐举者予纪录紏𠫵者准八法议处如值军政之年
停其甄别
三十七年八月
谕旗员补用绿营原以满洲风俗淳朴技艺优㛠将伊等录用自能为绿营表率以挽汉人习气而外任所得养廉较多伊等所得既多亦于生计有益此朕教养满洲奴仆之至意也伊等到任后理应谨守满洲旧习以技艺为要多方教导毋染汉人习气不行糜废守分安常即至回京时仅可度日乃竟有在外全忘满洲旧习竟染汉人习气凡事尚华不知撙节任意浮靡又甚至买妾置婢彼此效尤若年老无嗣置妾尚可无故为身体安逸仿效而行此何理乎殊不知朕爱养满洲奴仆之意著交八旗大臣通行晓谕所管应陞外省之侍卫章京官员等嗣后凡补放绿营人等到任后须谨守满洲淳朴之旧习操演技艺毋效浮华靡费之恶习以作绿营人等之表率如不知悛改仍有似此者一经查出定行从重治罪著交各省总督提督巡抚等除严行晓谕各员外留心细查如有故违者即据实参奏母得姑息
三十九年十一月
谕据周元礼奏查阅营伍情形折内称遵化州游击佛尔清额墙子路都司福英马箭均久纯熟勒限半年学习再行考验所办非是旗员简用外任原因绿营弓马平常令其表率俾有所观法咸成劲旅该员等自当感激朕恩并加奋勉身先倡率训练兵丁学习弓马方为无忝委任若徒虚穈廉俸贪逸养安其于满洲体面尽失尚足为绿营标凖乎今佛尔清额福英马箭均未纯熟致被周元理㸔出则其生疏不堪可知即不称将领之任至绿营勒限半年学习旧例在庸懦汉员偶一引用其知耻者尚当赧颜况满洲弓马本所娴习初用时皆经朕引见发往何以甫至外任即尽行荒废转欲援绿营汉员之例学习稍有人心者尚不知羞恶若此耶昨因直隶副将玛尔清阿游击武灵阿赴东省协剿贼匪颇能奋勉出力不愧满洲勇敢之风当即加恩陞擢用为总兵参将若佛尔清额福英之弓马生疏岂可复为姑息佛尔清额福英俱著即解任回京引见再降谕旨嗣后各省绿营旗员如有弓马生疏废弛队伍者均著照此例办理
巡防
凡巡防之制外海巡防
盛京以协领为总巡佐领防御骁骑校为分巡直省以总兵官为总巡副将以下为分巡各于所治界内率舟师沿海上下更畨往来以诘奸禁暴两界相交之所届期会哨同时并聨名申报将军总督提督察核委官稽查若因风汛阻滞或先或后各以到界之日申报其期约以二四五月为始至九月事竣回营其有引避不巡及巡有不周者论如军律内河巡防长江自四川巫山而东出三江口至湖广界过岳州武昌兴国至江西界下九江南昌至江南界经安庆江宁京口狼山东至于海由将军督抚提镇分委旗标弁兵沿溯江流上下游巡及交界之处会巡申报互相考核与外海巡防同若巡海风受伤者在外洋官准军功加级兵准一等伤给赏在内洋官准军功纪录兵准二等伤给赏身故者在外洋官兵皆照阵亡之例在内洋官照阵亡例减一等兵减半各给恤典若在黄河大江及洞庭洪泽等湖风者视外洋赏恤各处墩䑓营房
国初定边境设立墩䑓营房以司侦了遇有𦂳急举烟为号寇至百人者挂席一领放炮一声至三百人者挂席二领放炮二声至五百人者挂席三领放炮三声至千人者挂席五领放炮五声至万馀人者挂席七领连放炮声接逓传逹
康熙七年题准各省孔道均设墩台营房拨兵看守如有𦂳急军机接逓传报
乾隆三年奉
旨各省水陆孔道之旁设立墩台驻宿兵丁所以䕶卫行人稽查匪类朕闻外省情形种种不一其间兵卒成行器械成列于行李往来之时留心防䕶者有之防汛至二三人而不成行列器械不整者有之营房虽设而閴其无人一任偷窃潜行漫无知觉者亦有之大抵与督抚提镇等驻札大营相近者尚觉整齐其远者即多废弛夫防汛兵丁既无差操之劳専司稽察之事而乃怠惰纵逸至此则国家设立汛兵之意安在皆该管官弁约束不严董率不力有以致之其如何增设惩警之法令督抚提镇等转饬所属将弁实心奉行俾各勤于执业不似从前之耽逸偷安任意旷误著兵部定议具奏旋议定各省督抚提镇将所属地方详细筹画除汛兵已经足额者毋庸再行拨补外其有汛兵缺少之处各按地方冲僻情形即行拨补所有器械务须整齐仍令该管官不时察验倘有离汛偷安旷误汛防者将兵丁责革别补该管官稽查不力者照约束不严例议处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九
兵制志八
教阅〈京营 直省 兵籍〉
京营
领侍卫府三旗亲军教阅之制镶黄旗每月于初二十六两日习骑射二次于初六十一二十一二十六等日习步射四次正黄旗每月于初三十七两日习骑射二次于初七十二二十二二十七等日习步射四次正白旗每月于初四十八两日习骑射二次于初八十三二十三二十八等日习步射四次
八旗骁骑营教阅之制每月于初四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等日习射六次都统以下各官亲往监视春秋二季擐甲习步射二次由旗定期咨部擐甲习骑射二次由部定期通行又春月分操二次合操一次秋月合操二次预奏操期仲春孟秋之日按期登城习鸣螺兵部遣官稽察岁以为常其八旗汉军鸟枪兵于春秋月各演鸟枪四十五日岁仍合操二次季秋月试炮于芦沟桥每旗各出炮十位演放五日间三岁则于芦沟桥以鸟枪营兵与炮营兵合演枪炮藤牌兵每年春秋二季四旗合操四次八旗合操二次又于初冬分派各旗演习步围每年二次或三次
八旗前锋营教阅之制每月于初二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等日习步射六次春秋二季擐甲习骑射二次又于左右翼内各分前锋之半兼习鸟枪月演十次均由统领督率所属如法训练每年秋季前锋统领会同䕶军统领奏闻率所属两营官军演习步围两三次
八旗䕶军营教阅之制每月于初二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等日习步射六次春秋二季擐甲习骑射二次与前锋营同
圆明园八旗䕶军营教阅之制每月习步射六次春秋二季习骑射演放鸟枪与八旗䕶军营同八旗步军营及巡捕营教阅之制八旗步军习步射城门骁骑习鸟枪均以春秋操演步军翼尉同城门领更畨考阅内九门外七门安设炮位每届三年四门一次随同八旗运往芦沟桥轮流演放巡捕营参将游击月考其属之弓矢守备千把总各练汛兵春秋习鸟枪与城门骁骑同
内府三旗教阅之制每月习射六次春秋二季擐甲习射二次每年立冬后内府䕶军并尚虞处侍卫鹰狗房执事人等演习步围又遴选三旗䕶军学习马射等技艺各以时操演
火器营教阅之制每月演习步射六日骑射六日马上技艺六日各于本旗教齐集其鸟枪炮䕶军骁骑该管官按日于本旗公所考验合操日八旗分左右翼行阵施放枪炮九次至第十次炮与鸟枪连环施放无间每年秋季俟八旗汉军炮位演放完竣后奏请往芦沟桥演炮五日
健锐营教阅之制每月逢四九日期合操云梯䕶梯鸟枪大队鸟枪马上三枪过马骗马札枪贯跤等技艺逢二七日期合操云梯䕶梯鸟枪马上三枪及骑射步射舞鞭舞刀等技艺其馀日各于本旗较马步射施放鸟枪恭遇
驾驻圆明园自三月初一日起每日左右翼轮流演水战用船四逢八日期大操用船八若遇启
驾巡幸行围以后则按三八日期操演凡较阅每年自七月十六日开操至次年四月十六日止若遇闰七月即于闰七月十六日起其封开印信日暂停八旗设立教镶黄旗教场在安定门外正黄旗教在徳胜门外正白旗教场在东直门外镶白旗教场在朝阳门外正红镶红两旗教场均在阜成门外正蓝旗教场在崇文门外镶蓝旗教场在宣武门外各设演武厅该都统等以时督率训练顺治七年
世祖章皇帝谕我朝以武功开国频年征讨不臣所至克捷皆恃骑射今荷
天庥天下一统勿以太平而忘武备尚其益习弓马务造精良
康熙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谕汉军不能骑马者甚多每旗应设一营操练火器议政大臣等集议以闻寻议覆八旗汉军鸟枪骁骑毎佐领下増十八名共二十名演习鸟枪得
旨火器关系武备甚为𦂳要应严加操演以裨实用
雍正五年
世宗宪皇帝谕火器营甚属𦂳要马上教习熟练方为有益凡属满洲以骑射为根本不可専习鸟枪而废弃骑射兵丁在马上射箭放枪著加意熟习再兵丁内有自己养马学习鸟枪技艺及勤谨效力当差者尔等即当劝勉以优等记名其或行走不及者亦当诱之于善教训兵丁湏如教训自己子弟不可遽加苛责若有下愚不移之人或经再三教训仍然行止妄乱者岂可留之京师尔等当即行奏闻发遣
十年
谕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武备为先务者而兵丁之演习武艺亦未有不勤加训练而能有成者从来士农工商各习一业茍不専心竭力则其业必不精况兵丁所司战斗之事非膂力刚强不能披坚执锐非习艺娴熟不能克敌宣威奈何怠惰茍安虚度岁月不思设兵之本意不意己身之职业乎国家承平日久人耽安逸武备渐觉废弛今当边陲用兵是以令勤操演又不令直班俾得専心训练复给以饭银资其日用无非体恤勤劳也尔等各宜勉力学习如骑射长枪之类必令纯熟精强成国家之劲旅以
柔弱怯懦为耻以安逸华丽为戒人之力量用则日増不用则日减如出城操演正可演习步行又何必骑马乘车若此等者一经察出必从重治罪
乾隆三年
上谕闻得䕶军披甲旗人内有不肖之徒入班唱戯者亦有不入戯班自行演唱者既系旗人自当勤习骑射清话武艺乃入此等卑习罔顾身名是何道理朕昨较猎南苑见兵丁于行围之道及马上甚属生踈不堪此皆平日不勤习武艺沉于戏玩之所致也八旗大臣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均有教育旗人之责乃平日并不将该管人等留心稽查约束以致如此放荡著交各该管大臣等嗣后将此等之人务必严查约束倘仍不留心致使旗人不习武艺任其流入此等卑习或经朕访闻或被参劾朕惟该管大臣等是问并著步军统领亦严加察拿又
上谕八旗弁兵等蒙
皇祖六十一年教养之恩不啻天高地厚我
皇考临御十三年宵旰焦劳施恩沛泽为旗人筹画生计
者至周至渥朕即位以来仰体
皇祖
皇考圣心无时无刻不以赡养旗人为念凡有益于伊等生计者悉已次第举行即如近年之中借给饷银数百万两原议按月扣除未几仍行豁免在国帑所费已多而于旗人究未能永远补益今再四思维八旗生齿日见其繁若于每佐领下各添兵额则食粮者加増于原数而闲旷者自少似为养赡旗人之本计除各王公属下包衣外查八旗满洲蒙古现有十六岁以上壮丁七千六百馀名五岁以下㓜丁一万六千四百馀名汉军壮丁现有二万五千一百馀名幼丁七千一百馀名又圆明园八旗壮丁现有五百馀名幼丁一千馀名共计五万七千九百馀名著将满洲𫎇古佐领共八百八十二个每佐领添食四两之
䕶军一名领催一名食三两之马甲二名食二两之养育兵十名圆明园八旗每旗添养育兵四十二名至于汉军佐领共二百七十个半伊等人丁虽众其中力能营运者尚多且佐杂千把皆可录用与满洲蒙古不同今酌量毎佐领添领催一名马甲二名养育兵六名通计加添䕶军领催马甲四千三百三十馀名养育兵一万七百七十馀名每岁需银四十三万九千馀两需米九万六千三百馀石至于八旗佐领人数多少不一若照额加添或佐领人数不敷或有人丁而不愿披甲者应于人多之佐领下挑补其如何办理妥协之处著军机大臣会同议政王大臣八旗大臣详加妥议具奏此朕逾格加恩之举旗人等当思国家之经费有常弁兵之额数有定将来生齿愈繁岂能更有増益朝廷旷典不可屡邀惟有谨身节用崇俭去奢以为仰事俯育之道不至匮乏则朕之施恩为不虚而旗人亦永享安宁之福矣四年
上谕满洲兵丁素以骑射马上技艺甚为𦂳要是以奋勉习学该管大臣官员等亦留心训练满洲兵技艺甚属强健远过绿营兵丁今满洲兵丁为习俗所染惟好安逸不甚演习技艺该管将军大臣等又不以操演为事技艺渐至废弛远不及先矣今闻四川抚标亲随兵丁之缺例应以满洲兵丁内挑取经四川副都统永宁以补巡抚亲随马甲之缺由满洲兵丁内桃选五人送往该抚挑取令各射步箭二枝并无一人射中者至副都统永宁原有管束兵丁训练熟习之责今兵丁技艺如此生踈皆伊平日不留心训练所致于满洲风气大有关系永宁著严加申饬务须将兵丁等留心训练俾各致精锐若仍似此踈懈不以为事经朕查知必行治罪据四川省如此其他省驻防兵丁亦恐如此著通咨各省驻防将军副都统等各加奋勉训练不得怠玩
五年
上谕塞尔徳阳泰身为副都统不以公务为事又致令行私作弊实负朕恩著革职交刑部议处具奏协领苏通阿等亦行私作弊著交兵部严察议奏其办理不明之协领铁图等及将家生子挑甲之该管官员理应交部察议但人数众多且伊等亦系遵塞尔徳阳泰之言而行者俱著从宽免其交部将军系一省大臣理应如是办理恩施出自朕躬嗣后右卫官兵若感戴朕恩遵奉将军法令改过急公竭力行走不但于尔等生计有益亦可永受朕恩该部知道又
上谕内扎萨克之六会所备兵丁及军器已连阅三年因伊等预备操练甚好是以此次朕加恩赏赉派出备兵之王贝勒台吉官兵今凖噶尔噶尔旦策零甚属恭顺诸凡俱照朕所指示而定并无事故若每年仍𣲖大臣前往查阅𫎇古等预备马匹牲饩往返行走未免劳苦嗣后每年派大臣之处著停止俟二三年后理藩院将派大臣前往查阅之处具奏请旨尔等可晓谕派出备兵之王贝勒台吉官员等将各会兵丁仍不时操练俾军器铦利整齐以副朕体恤伊等之至意毋谓暂不查阅即行怠忽伊等若稍怠忽致兵丁训练荒踈军器𧇊缺不全一经派往查阅大臣参奏朕断不宽恕著特此明白晓谕又
上谕八旗兵丁赴芦沟桥演枪炮定例三年一次于九月内举行兵丁人等虽预领有本月分钱粮但家间养赡与在桥日费不能兼顾未免拮据今届操演之期朕心轸念著照训练营旧例赏给一月饭银以示优恤再应用帐房亦著照训练营之例赴工部关领俾营制齐一以肃观瞻仍交该管官于完操之日查明缴部嗣后三年一次赴桥操演俱著照此例行六年
上谕朕行围回京之后恭读
太宗皇帝实录内载昔
太祖时我等闻明日出猎即预为调鹰蹴球若不令往得请随行今之子弟惟务出外游行闲居戏乐在昔时无论长幼争相奋励皆以行兵出猎为喜尔时仆从甚少人各牧马披鞍析薪自㸑如此艰辛尚各为主效力国势之隆非由此劳瘁而致乎今子弟遇行兵出猎或言妻子有疾或以家事为辞者多矣不思勇往奋发而惟耽恋室家偷安习玩国事能无衰乎此等流弊有关于满洲风气是以蒙
太宗皇帝谆切训谕朕此次行围诸王大臣中竟有耽恋室家托故不愿随往者朕已为姑容亦不必明指其人夫行围出猎既以操练技艺炼习劳苦尤足以奋发人之气志乃满洲等应行勇往之事若惟事偷安不知愧耻则积习相沿实于国势之隆替甚为关系嗣后倘有不知悛改仍蹈前辙者朕断不轻为宽宥可遍行诸王大臣及官兵人等知之
七年
上谕向来直隶山西沿边副参将等缺准以侍卫章京等员补用原以满员骑射素优防御关隘自属相宜而于绿营旗营伍恐未能周知是以止将边缺补用朕思直隶一省为京畿重地所有营汛均属𦂳要若将己任边关将备满员之内择其通晓营务者调补内地以在京满员补用边缺则于职守既无遗悮而满员亦得借此疏通向来沿边副参等缺以三分补用绿旗以七分补用满员今内地副参等缺应酌以七分补用绿旗以三分补用满员在绿旗将弁原于各省通行陞转非若满员之有界限分缺无多实无占碍之虞而满员历任边疆留心营伍亦收驾轻就熟之益其如何分缺拣补及如何定例题陞之处该部详悉妥议具奏
十年
上谕国家养育兵丁将责以披坚执锐䧟阵摧锋之用故当召募之始必择其身材强壮技艺可观者方准入伍朕闻外省兵粮缺出惟马粮系督抚提镇亲行拔补至步粮则由营员验放因而徇情示惠往往将猥弱不堪之人混行収录虚縻粮饷者有之又向例兵粮缺出先尽馀丁顶补馀丁不足始募民人充伍查馀丁一项原系将营中清出火粮收养兵丁子弟每名月给饷银五钱既可贴补兵丁之不足且以造就人材立法本非不善乃兵丁因饷银有限凡子弟之壮大者多令别业资生而以幼小羸弱之丁充补其数徒然占食半饷难以造就人材国家何能收养兵之实用直省督抚提镇等宜思设兵者经国要略简募者教练先资既往者姑不究兹后遇有兵粮缺出无论马步战守馀丁务湏亲自验收不可惮劳委之营弁倘一时事冗不能亲阅亦必令亲信大员代㸔庶有一兵即得一兵之用于诘戎之道方有禆益其不实力奉行或经科道查参必重处不贷该部即遵谕通行又
上谕八旗前锋䕶军等三年考验一次原恐该管大臣等不勤加训练渐至踈懒是以特派王大臣等阅㸔分别等第以示惩劝自此例定后已经验㸔二次劝优惩劣各知奋勉此次考验著暂行停止交该管大臣章京等不时勤加训练勿致临时竭蹷并晓谕兵丁等令其平素勤习务期骑射技艺各极精熟俟下次考验出派王大臣阅㸔时遇有庸劣者朕惟该管大臣章京等是问又
上谕国家设立营伍修明武备所为折冲御侮之用必训练精熟于平日斯可奋勇决胜于临时是以陆路设营汛沿海设水师皆湏勤演习收实效者自去年朕命大臣查阅营伍后陆路该管大员颇有竭力整顿气象而水师操演则不过将演就阵法塞责了事其操舟破浪之法官弁兵丁茫然不知以为此水手之事漫不留意即至柁工水手其能熟练者亦属寥寥平日操演之时各船进退尚且参差往来间断茍其临敌何以致用夫水师以舟为主出没风涛去来倏忽必掌柁者能操纵自如而抢风折⿰破浪冲波水手等尽能娴习即官弁兵丁等亦皆心领神会不待呼应而自灵然后猝然遇敌驾驶轻捷一舟之中臂指相使如一人之身则应变制胜无难向来水师员弁仍以水师用原欲其熟悉情形收得人之效今则视为故套该管者不加察徼幸者茍延玩是育材之善政为伊等之捷径矣著通行申饬沿海将军督抚都统提镇等务遵朕旨实心训练实心甄别毋得仍前玩忽虚应故事又
上谕八旗满洲旧习原以操练骑射技艺为要兵丁内择其善者挑为前锋䕶军训演操练俾至勇健实欲我满洲旧习不致荒废凡有差役之处不落人后耳故每月六次步射春秋骑射三年一次考验成例具在使兵丁尽善尽美练至勇健者皆赖该管大臣章京等尽心训导乃此数年来朕尝恐旧业荒废屡申训谕今见前锋营兵丁尚属可观而䕶军营兵丁该管大臣章京等平素甚不以训教为要务视操演如故事兵丁等亦惟求安逸并不勤习直至考验之时始各勉力习学似此懈怠旧习必至渐废兵丁如何尚能勇健䕶军统领等实负朕简用之恩著严加训饬嗣后务循旧例亲往操演指教兵丁即视如子弟力回恶习以期技艺纯熟倘再似此懈怠不勤经朕察出必将该管大臣官员及兵丁等治罪决不宽贷将此通谕知之又
上谕八旗兵丁习学骑射技艺甚属要务从前考射前锋䕶军等以示惩劝优者已加恩赏赉矣骁骑营兵丁未经増入此项考验之列今将八旗满洲𫎇古汉军上三旗包衣佐领䕶军校骁骑校亲军前锋䕶军领催马甲拜唐阿等特出派王大臣与该管大臣公同考验射布把其中三枝以上者分别记名中数不及而様式好或弓硬而骨干强健者亦令取记再年迈残疾不能射箭然久于营伍抑曽效力行间平素步射差务较好现不获入考者各该管大臣详细声明亦著増入俟朕阅后酌量赏赉庶几可望兵丁互相鼓舞优者愈加勤勉而劣者亦知奋发学习皆底于善所有派出王大臣等即行考阅分别等第将各记名数目交军机处彚奏
十一年
上谕适阅前锋统领䕶军统领帯领引见之兵丁弓力甚软且射法生踈撒放亦不清楚箭出均未能至把即落于地满洲人等骑射本为要务今朕步射之弓力不甚劲不过六七力然尚能贯把者亦由撒放耳前锋䕶军等皆系精锐之兵有如是射箭之理乎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并无别办事件専司训练兵丁宜念我朝根本尽职勤练俾兵丁等各皆精锐试思引见之人皆系遴选技优者不过如是其馀尚可观乎此皆该管大臣章京等平素怠玩并不训练所致朕从前已降旨申饬此次复从宽免其治罪将此传谕伊等嗣后务各实力训练以期尽善若仍如是怠惰不加勤勉朕断不宽宥必将该管大臣章京等一体治罪至该都统等皆藉事办理旗务并不将马甲等骑射为事射箭之日亦不过令其一箭塞责并不留心训练醸成怠玩之习且伊等有何应办之事职司管兵可不以教育为务乎著严行申饬
十二年
上谕据八旗䕶军统领奏称定例内䕶军校缺出俱视其本佐领有出过兵年陈者拣选补授但此十数年间将曽在军前出力保举人员俱已用完今所馀者虽系有兵并无别项劳绩且又已逾年岁骑射平常者多伊等仗赖必至陞阶而以骑射竟不为事差使亦不奋勉安于茍且从事其次应陞著有劳绩少年人等亦思伊等之前有人己身暂不能陞进而不肯奋力效勉者有之嗣后补放䕶军校时本佐领年陈有兵之人员内如有优者仍著拣选补放外如虽系有兵而并无别项劳绩且骑射生踈人亦平庸者即裁除其名以其次应陞人员内惟以骑射尚优并能管辖差使勤奋者拣选补放等语但䕶军校有管教䕶军之责且系精锐之营当以其人去得足以管辖者拣选补用今据䕶军统领等现在升用其馀有兵人员内甚不得人请另行通融办理等语所奏甚是著照伊等所请办理至前锋统领圆明园䕶军营亦著照此办理但诸事有一利即生一弊今既如此更定后人去得骑射优者固属可得然奉行日久渐滋瞻徇回䕶之弊将曽经出征人员内尚可陞进而竟裁除以至冤枉者亦所不免如办理不公有以不应裁除者任意裁除以不应陞之人徇情拣选补放者准其被曲之人赴领侍卫内大臣前出首其内大臣等奏闻时朕另派大臣查办朕特派大臣等岂又瞻徇情面耶必然秉公查办设或并无被曲而图幸进滥行诬告者必严责治罪朕降此谕旨特为预防滋弊以得用人之公而军前效力之人不致冤枉之意其中如有无知之人希图幸进以长控告之习乃不应控告者滥行控告仍照定律治罪著通行晓谕大臣官员以及各兵丁等知之
十四年
上谕去岁金川用兵朕思我满洲兵向用云梯攻城因命八旗于前锋䕶军内择年壮人材勇健者千人特命大臣监视操演所选兵各奋勉学习不数月间皆已精练随征金川功成凯旋如令仍回本营随旗行走则伊等前功徒费且我满洲旧日技艺仍至废弛若将伊等専设一营演习均可为精锐兵于缓急之用更有禆益遇有行幸令伊等随往围猎学习行走更得娴熟俟回军之日不必令回本营専令大臣数人管辖特简大臣一人总统其如何设营伍操演遇行幸随跸再如何施恩使得陞转之途著大学士公同管辖操演之大臣等详议具奏寻议准设立健锐营云梯兵一千名専习云梯鸟枪马步射驰马跃马舞鞭舞刀诸技又于昆明湖设赶缯船以前锋军习水战驾船驶风之技
十五年
上谕朕前降旨沿边及直隶地方营协𠫵用八旗满洲人员原因满员弓马素优人材骁劲习于劳苦整顿营伍是其所长是以令其分缺补用今行之数年边方营伍渐次整饬而满员之于外任相宜者亦俱经擢用嗣后绿营分用满员所有都司以上各缺应令稍为裁减俾得其平至文员选用道府按俸推陞另立班次行之既久部院之能办事者亦俱以俸次陆续外补该堂官虽欲留之而不可得夫内用外用均为国家任事之职而为满为汉在朕初无町畦高下之见虽朕因材器使自可不拘成格若其著为定例遵循者又当随时斟酌以核人材而均铨政著吏兵二部查明满员外用分班分缺定例量加裁酌另行详悉定议具奏又
上谕满洲旧习惟以马步射清语为要前因侍卫及八旗武官步箭庸劣往往有半不到地出溜者经朕节次降旨训饬大臣等理当仰副朕旨毋致废弃满洲旧习善为尽心训练官兵本日领侍卫内大臣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带领引见人员内多有步箭庸劣半不到地出溜者此皆弓软步射生踈之所致也至侍卫等尤非寻常武员可比更宜以马步射为要若如此可乎此次朕惟将该管大臣及侍卫等治以罚俸处分并未从重治罪嗣后引见人员内仍有似此者被朕查见时朕必将该管大臣等从重治罪将该员即时惩责断不宽宥至朕时常演射行围原为令官员兵丁等习学田猎恐将满洲旧习荒废特欲整饬之意耳若计安逸朕在宫庭花苑内何乐不得朕尚不图安逸以身率先各都统等除训练官兵之外伊等又有何事办理朕如此屡降谕旨训饬伊等反不辅朕以复满洲旧习训练官兵此与违背朕旨何异有是理乎再补放武员但视其骑射马步技艺而已并不赖伊等办事又何必论其聪明办事可否耶嗣后帯领侍卫武官等引见时朕但视其马步射清语优长者录用若技艺庸劣虽人去得朕亦不用将此通行传谕领侍卫内大臣前锋统领䕶军统领八旗都统等务体朕意各将所属官员兵丁训练以期优长朕如此开导训谕而伊等仍照前不以为事此即有意背旨自寻其辜仍望朕施恩宽贷可乎慎之勉之特谕又
上谕朕前因绿旗营伍废弛兵力软弱皆由将弁不能约束训练所致是以分用满员以资钤辖迩来因简用过多业将游击以下之缺量加酌减今观侍卫协领参领等人员内才具稍优者皆已陆续外用副参等缺仍属过多旗员内渐少出色之人而绿旗员缺亦未免稍偏朕因材器使内外原属一体但随时委用轻重务在合宜自应量为调剂且向来满员内任者即蓝翎侍卫亦皆以为荣初无欣羡外任之意若乐于外任可以偷安且多得俸薪则所见卑鄙已甚满洲淳朴之风当不出此总之操纵在朕向之多用绿旗不可叹向隅今之简用满洲不可叹阻涂所有分缺简用之处该部另行定议具奏
十六年
上谕侍卫等乃武员之表率骑射尤为𦂳要去岁因侍卫等步射庸劣业经降旨儆饬皆已治罪本日引见之侍卫等步射仍属庸劣多有半不到地出溜者是何道理其步射庸劣之哈鲁等十四员交领侍卫内大臣严加议处具奏至领侍卫内大臣本系専任管教侍卫之人平时并不善为训练以致如此庸劣甚属怠惰将领侍卫内大臣等俱交部查议即如奇通阿丰安伊等更有何事并不将侍卫等尽心训练尤属非是著将奇通阿丰安严加查议具奏
十七年
上谕朕恭阅
太宗文皇帝实录内载崇徳元年十一月癸丑日上御翔凤楼集诸亲王郡王贝勒固山额真都察院官命
宏文院大臣读大金世宗本纪
上谕众曰尔等审听之世宗者蒙古汉人诸国声名显著之贤君也故当时后世咸称为小尧舜朕批览此书悉其梗概殊觉心往神驰耳目倍加明快不胜叹赏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至熙宗合喇及完颜亮之世尽废之耽于酒色盘乐无度效汉人之陋习世宗即位奋图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孙仍效汉俗预为禁约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语言悉遵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虽垂训如此后世之君渐至懈废忘其骑射至于哀宗社稷倾危国遂灭亡乃知凡为君者耽于酒色未有不亡者也先时儒臣巴克什达海库尔纒屡劝朕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制度朕不从辄以为朕不纳谏朕试设为比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宽衣大袖左佩矢右挟弓忽遇硕翁科罗巴图鲁劳萨挺身突入我等能御之乎若废骑射宽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后食与尚左手之人何以异耶朕发此言实为子孙万世之计也在朕身岂有更变之理恐日后子孙忘旧制废骑射以效汉俗故常切此虑耳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娴于骑射所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人称我兵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威兵震慑莫与争锋此畨往征燕兵出边我之兵威竟为八大臣所累矣故谕尔等其谨识朕言钦此朕每敬读
圣谟不胜钦凛感慕深惟国家开创之时我
祖宗躬亲劳瘁勤求治理矩矱相传罔敢渝越以立万世之丕基至于今咸受无疆之福者皆仰遵
明训所致也我朝满洲先正遗风自当永远遵循守而勿替是以朕常躬率八旗臣仆行围较猎时时以学习国语熟练骑射操演技勇谆切训诲无非率由旧章期以传之奕禩永绵福胙惟是我
皇祖太宗圣训所垂载在
实录若非刊刻宣示则累朝相传之家法外庭臣仆何由共悉且自古显谟令典多泐之金石晓谕群工我
皇祖太宗之圣睿特申诰诫昭示来兹益当敬勒贞珉永垂法守著于紫禁箭亭御园引见楼及侍卫教场八旗教各立碑刊刻以昭朕绍述推广至意俾我后世子孙臣庶咸知满洲旧制敬谨遵循学习骑射娴熟国语敦崇淳朴屏去浮华毋或稍有怠惰式克钦承
彝训冀亿万世子孙共享无疆之庥焉特谕又
上谕自设立健锐营遴选兵弁并驻札以来教演技艺甚多今又练习水战自应奨励著施恩赏予养育兵缺一百名于伊等子弟内挑取以资生计又
上谕看来八旗世袭官员内并不学习清语骑射庸劣不堪者甚多皆由幼时袭官赖有俸养惟求安逸该都统等又不劝勉教训所致此项官职皆伊等祖父宣力所得伊等承袭后因年未及岁即闲散安逸并不学习正事恣意流荡遂成无用之人若令其当差伊等亦得长进其年已及岁之官亦多旗下差务无多惟以安逸为事及挑选侍卫时俱退避不前著将此等一并拣选分与䕶军营按伊等品级在章京䕶军校䕶军上兼行并勉力教演骑射若果行走勤奋即奏补实缺伊等借此学习亦属教养幼穉之道应如何分派差使行走补用令于旗差足数有馀之处著军机大臣会同八旗都统前锋统领䕶军统领议奏又
上谕马步骑射系我满洲最要之材技今旗下人等皆安于逸乐并不以此为要勤加习学且亦不知先辈时技艺不能如人即大愧耻务求至善故朕力革流习遵循旧制每每身先操演骑射率众行围不惮劳瘁又令各宜务期至善所降谕旨甚多是以因朕常阅步射尚知畏惧略加学习若无朕前射箭之事则益不以为事而该都统亦并不董率勤习矣将此传谕领侍卫内大臣八旗都统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嗣后武职官员内凡陞调及世袭于引见时除向来看视步箭不议外其引见向不射箭之补放印务章京人等并侍班引见官员亦俱著射箭又
上谕䕶军前锋皆系精锐之兵弓马骑射乃我满洲至要之材技必湏鼓舞教训不时操演以臻精锐䕶军前锋等每月虽有一定射箭日期然该管大臣官员等视为故事未必悉力教演至三年一次钦派王大臣验看军政虽系奨优惩劣之例但为期甚远伊等亦不过临期卤莽操演一经验看过后仍复荒弃便不勤习岂能至于娴熟从前
皇考思及兵丁骑射最关𦂳要曽特降
谕将前锋䕶军挑选引见并有奨赏录用者亦有因庸劣不堪致将该旗都统等责处治罪者此特教养兵丁之道著交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䕶军校前锋䕶军内有材堪造就骑射优长每翼挑选前锋校各十名前锋二百名上三旗每旗各挑选䕶军校二十名䕶军二百名下五旗每旗各挑选䕶军校十五名䕶军一百五十名请旨钦派王大臣阅看此内如有上好前锋校前锋著于每翼拣选十五名䕶军校䕶军每旗著拣选十名奏请引见如此则兵丁等互相鼓舞演习技艺而亦可视该都统等董饬之贤否以定功过矣嗣后以此为例按年俱如此办理本年于朕哨围回銮后著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即行遵照拣选请旨钦派王大臣阅看又
上谕八旗世职官员皆系承袭伊等先人宣力所得之职现食俸禄除旗下官差外并无操演之处惟安于逸乐遂至清语技艺均属不堪朕曽降旨将尚可造就之人拣选引见其有出色者挑取侍卫中平者令在䕶军营当差清语骑射皆令演习此特轸念伊等先人勤劳教养旗仆之意但此等引见人员皆系拣选八旗才具优长者其内如有不堪者尚应革退令别人承袭其旗差行走之世职官员内庸劣之人因不令引见反不勤学此特导之渐染恶习耳况满洲世仆并非伊等自身宣力所得之官不过承袭世职即因不能清语骑射革退令别人承袭实属分所应得原议殊未详尽此等旗差行走之世职恩䕃等官应如何考验并此次考验后应如何作为常例之处著交八旗都统另行议奏又
上谕向例八旗兵丁军械每年出派王大臣查验一次但每年查验殊觉繁冗兵丁亦属多费嗣后著三年一次查验朕今已展查验限期如届查验之年派出王大臣断不可仍前塞责了事务湏详细实心查验倘仍不以为事朕必亲身阅兵若阅兵时有不齐者必将王大臣治罪决不姑贷其查验时除八旗骁骑营官员兵丁及前锋䕶军包衣䕶军著仍照例查验外其包衣佐领下马甲及王属包衣兵丁之军械俱著无庸查验又
上谕八旗满洲官员原俱在城内居住即偶有年老告退之人移于京城左近坟茔地方居住尚可至南城外皆系汉大臣官员住居之所满洲官员不应在彼居住今闻满洲官员内亦有移在南城外居住者殊属不合著交八旗都统严行饬禁现住之人俱令移居城内并著派御前大臣及侍卫等会同巡城御史将现在南城外居住满洲皆系何人并系何等官职查明奏闻又
上谕旗员步射一端甚关𦂳要朕节经降旨晓谕从前已有因䕶军营射箭致䕶军统领俱被饬责者之八旗都统宁不知耶岂以䕶军前锋始操演步射旗下官员即不当操演步射乎本日正蓝旗满洲旗分带领引见官员看来步箭多有半不到者是何道理实属不堪八旗都统了无事务于官员等步射自应教演似此因循废弛伊等皆所司何事将此着通行传谕八旗王大臣嗣后旗员步射如再有似此半不到者惟伊等是问又
上谕骑射国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朕今岁校阅京城世爵其射箭尚可观及人材英俊者已施恩选取侍卫并分在各处令其学习行走其射箭甚劣不堪教化者察明革职别行承袭至各省驻防亦皆有世爵若不教训骑射国语伊等近于素餐安逸之习必致学为不善著各省将军都统等将伊等不时教导务使骑射优娴国语纯熟如有教训不化骑射甚劣者该将军都统等即指名参奏革职别行承袭将此通谕知之又
上谕因八旗世职多有自幼承袭惟耽于安逸将骑射技艺不以为事故经朕降旨令将尚可观者带领引见分在各处学习行走其馀庸劣者八旗都统等请限训练令其陆续帯领引见此特朕轸念伊等先人勤劳教养旗仆之意今引见训练之世职等看来皆不过平等而已并未有练至优长者但此系初次朕亦不究姑从宽贷其稍有杰出见长者仍记名奨励其甚属不堪者始革退二人俟再逾三年朕仍阅看彼时仍如此等情形断不宽恕令伊等务湏加意勤习八旗都统等皆有教养旗人之责平日若将旗员视如子弟加意训练骑射何致生踈况演习射艺清语既无闲旷之暇不致游荡亦于伊等生计稍有禆益此次尚属平等姑容从事嗣后都统等若仍不以为事至朕阅看之时方赶𦂳教演一经查获不得怨悔也将此著通行传谕八旗再此次世职官员以朕阅看各将技艺赶𦂳演习俱至平等矣看来尚知悛改可期造就其中经朕记名者著赏缎三疋著该都统等再行带领引见除其革职及因有事故未经引见之官员外其馀人员俱著加恩各赏縀二疋又
上谕八旗世职官员亦同职任官列入军政一体填注才守皆属虚名并非实据该员等惟应计其骑射技艺平时当差如何耳嗣后八旗世职官员免其入于军政着该都统等三年一次帯领引见于引见时将其平时当差如何之处一并声明将此着永为令十九年
上谕旗员外补绿营盖以八旗营兵素为严肃而旗员娴熟骑射训练整饬自足以表率士卒乃近来外任武职旗员来京引见者弓马率多平常竟与绿营官弁举动相似即奏对履历清语亦觉生踈是不独不能振剔戎行而转濡染其陋习此岂简用之本意嗣后务当各加奋勉留心学习倘仍耽于安逸一膺外任遂置弓马于不问以致平时技艺渐就荒废该督抚提镇等即行据实参奏兵部堂官有本兵之责于堂考时亦当慎加甄别但如堂考绿营官弁视为奉行故事而已总之旗人骑射是其本务不得与绿营比况膺将领之寄将为标营凖则者乎可将此旨通行传谕凡外任武职旗员令其各录一道悬之公署其部推新任者即由兵部誊录俾领赴任晨夕观瞻知所警戒
二十一年
上谕昨据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帯领引见人内因多有胡乱挑射或不到箭把擦地而去者经朕申饬将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交部察议矣今日兵部帯领引见副都统记名人员内䕶军参领满丕等三人步射平常未到箭把甚属不堪朕已将伊等戒饬但䕶军𠫵领除进班外更有何事时常勤习马步箭清语是伊本等要务伊等果将此等武艺为要务须演习可为兵丁法则而伊等步射亦不致平常矣此等步射平常者皆由平素并不勤习至引见时始急忙上𦂳所致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所司何事伊等果于平素严饬该参领等令其各自勤习不时亲看演射何至如此耶此又非难事朕屡经严行饬谕仍有如此者皆由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自取朕之咎责也但此次只责惩步射平常者嗣后若复如此经朕查出必将该管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一并饬责决不宽宥著通示前锋统领䕶军统领又
上谕从前朕以满洲习气纯朴而骑射步箭优长较之汉人实为精强能耐劳苦可为绿旗官兵仪型是以加恩将满洲陆续升用绿营其升用之人宜感戴朕恩用心勤习马步骑射满洲国语为各该管官兵仪型今看来升用绿营人员并不勤习马步骑射只图安逸差使无多遂致废弃武艺生踈或有不及绿营人员者似此光景朕用伊等何为尚可为汉人仪范耶是以朕从前曽降有谕旨著交兵部将朕从前所降谕旨并此次谕旨皆彚写镌板通饬遵行嗣后遇有补授绿营官员即刷给一分令其不致废弃满洲旧习用心勤演马步骑射满洲国语倘伊等仍不勤勉不以演习武艺为事朕必加重惩治决不姑贷二十二年
上谕外省驻防将军及绿营之提镇出行则皆乘舆夫将军提镇有总领官兵之责若养尊处优自图安逸亦何以表率行伍而作其勇敢之气况旗人幼习骑射即绿营中亦必以其弓马优娴始历加升用乃一至大僚转至狃于便安忘其故步此岂国家简擢之意耶京师都统副都统既皆乘马而满洲侍郎则无论年逾六旬亦俱不得乘舆即朕巡省所至尚每日乘马而行乃外省武职独相沿陋习此甚非宜嗣后将军提镇概不许乘舆其编设轿夫并著裁革如有仍行乘坐者照违制律治罪可通行传谕知之二十五年
上谕马步射清语系满洲根本甚为𦂳要前曽降旨所有八旗散职官员每三年阅看一次今岁正值阅看伊等之期已按旗阅看矣其中稍可造就之子爵伯清额等三十二人令在侍卫上行走轻车都尉嵩山等四十一人令在䕶军营行走轻车都尉李文贵等九人令在銮仪卫行走其馀人员内不惟步射好清语熟者甚少竟有步射甚劣不能清语者满洲人氏于马步射清语皆属分内应学之事散职官员除进班之外并无别项差务益当勤学且间二三年始阅看一次即使庸劣者习二三年后尚有不工之理乎此皆平素希图安逸不肯勤学而该管大臣又不严加教训所致其习甚恶若不力为整饬相沿日久必致满洲故业尽失除其中稍可者朕皆姑容办理外轻车都尉刘文靖骑都尉富柱长在登保云骑尉关柱堆清额恩骑尉王至诚三官保步箭甚劣不能清语本应将伊等罢黜警众今特施恩此次暂行宽免俱罚俸一年嗣后旗员等务湏上𦂳勤学马步射清语各该管上司亦不时教演倘仍前怠惰不学及该管大臣等不严加教训至下次阅看时仍复如此朕决不轻贷
二十六年
上谕马步骑射乃满洲旧务至前锋䕶军俱系精兵尤当熟练今届期考验八旗前锋䕶军等骑射朕特𣲖王大臣考验其中骑射生踈者均宜治罪但近年前锋䕶军等因无曽拴马伊等未得演习其中恐有马箭生踈者如验看生踈不得不治其罪如治其罪伊等无曽拴马未得演习情又可恕著加恩此次考验前锋䕶军时不必验看马箭惟验看步箭如步箭生踈断不宽恕必责惩示众昨于前锋䕶军营均已赏给马匹拴养此际该管大臣官员等必令伊等勤勉训练如伊等不肯勤学该管官员又不肯努力训诲至下次验看时仍有生踈者不惟将兵丁治罪将该管大臣官员等一并治罪再考验伊等分作两翼验看甚需时日此次出派大臣较多著每翼分为二处验看至上三旗包衣䕶军等亦当考验即著交现派大臣等一并验看
二十七年
上谕据铁保奏巡察所属营兵看得游击阿林太不能骑射且办事迟钝守备马陞骑射生踈已咨明总督将此二员参奏等语旗员补放绿营员缺特因满洲人员骑射素优可作绿营官兵表式并非欲令伊等在外安逸徒占绿营之缺也伊等自应加意勤习骑射可以为法绿营何致偷安怠惰驯致骑射生踈从前朕屡经颁发谕旨即汉人身为武员尚不应出此况满洲乎在该管大臣等理应不时查验一遇此等人员立即参奏何以拘泥成例直待将行军政时始行参奏耶阿林太等身系游击不能骑射皆由平日任意懈弛不勤练习之所致除将阿林太马陞着交部严加议处外并著通行晓谕各省督抚提镇务将所属武职不时留心察阅令其勤加练习嗣后倘仍有此等不能骑射之人不惟该员等罪无可逭必将该督抚提镇等一体治罪
三十二年
上谕前据定长奏䕶送健锐营兵丁酌雇竹兜应用并跟役亦为雇兜乘坐一节所办全属不知事体已经传旨申饬官兵奉派进剿自应奋往遄征固无缓坐肩舆之理至于兵丁跟随仆役责在效力服勤尤宜身奈劳苦即云道途辽远乘骑不敷自应给与应得马价或愿沿途转雇或愿省费徒行皆未为不可若如定长所奏使舆儓之贱得一体乘兜而驱策舁送者皆地方清白良民毋论道路传闻骇人观听且使该役等见所过地方如此多方体恤必将因惰生骄诸凡抑勒平人绎骚乡里势又何所不至其于军行政体所关甚重若仅传旨教诫不足示惩定长著交部严加议处并通谕官兵经过地方各督抚知之三十九年
上谕马步箭乃满洲旧业向以此为要务无不留心学习今国家升平日久率多求安将𦂳要技艺全行废弃不习因循懦弱竟与汉人无异朕痛恨之满洲臣仆俱世受国家豢养之恩理宜自励成材期与国家效力乃不知自爱竟成废物甚属不堪如朕已逾六旬仍每岁行围木兰特欲令满洲臣仆服习勤苦熟谙技艺之意若不如此则满洲各大臣侍卫官员兵丁等必致俱不能骑射矣国家与满洲臣仆鼓励教导之例至详且备即如设立前锋䕶军等各营特派大臣官员训练又每旗设立十五善射十五缺每遇缺出拣选时不论王公文武大臣侍卫官员拜唐阿兵丁闲散宗室概行挑取帯领引见复按其班次将王公文武大臣官员概列于前因伊等熟练步箭每于伊等内挑取者居多拜唐阿兵丁排列于后挑取者甚少但王公大臣官员挑选十五善射或图美名或为戴翎者多伊等或于未得之先尚以步箭为事及既挑之后即弃而不习反不若将拜唐阿兵丁等多挑几人伊等尚知各务陞途不时习练嗣后所有十五善射之缺惟将拜唐阿兵丁及各该旗闲散宗室拣选带领引见挑取之后仍令在原差上行走务令加意练习如果娴熟准该管大臣保举于应陞处列名即以蓝翎侍卫升用倘不留心练习以致生踈者即行参革至王公大臣侍卫官员内步箭果有娴熟者挑取十五善射时不必占拜唐阿兵丁闲散宗室等缺即于上三旗内每旗另添设十五缺将下五旗王公大臣侍卫官员一并归入拣选带领引见挑取如此办理则王公大臣官员内步箭好者既不至废弃而兵丁陞路亦不致壅滞矣著交该管大臣将现在十五善射作何分别挑取并新定之缺作何拣选带领引见之处详加核定请旨永远为例
四十年
上谕健锐营火器营俱由满洲兵丁内拣选好另立之营所关最为𦂳要现经管理此二营之大臣等操练演习固属尽心但因日久风气渐弛即如在军营则有詈骂将军在本营即有偷盗马匹之事若不及早整顿必至流为不堪大有关系著𣲖舒赫徳总管火器营派福隆安总管健锐营舒赫徳福隆安不必轮班前往操练著每月去一二次查看整顿风俗严行约束毋令为匪并技艺务操演致精熟嗣后该二营官兵内如仍有无耻行为卑贱者朕惟伊二人是问四十一年
上谕考验未上衙门世职等步射务令每人多射数箭从严试看始可分别优劣定其等第从前遇考试之年𣲖出之王大臣验看步射不过令人射三箭即行挑选此特王大臣等欲迅速竣事耳嗣后派出考试世职之王大臣等必令各员俱射五箭加意详阅再定其等第拣选不得祇射三箭即行定拟也其军政等处特𣲖王大臣考试步射者俱照此一体遵行著为令
直省
八旗驻防营以将军都统副都统掌其教阅训练骑射演放枪炮并以时亲临阅试第其优劣以为赏罚春秋合操均与京营同八旗水师营每年春秋二季将军都统副都统等督率官兵分驾战舰金州福建乍浦广东赴海口黒龙江齐齐哈尔默尔根江宁于江面天津赴海口每年四月起八月止均择天气晴和潮平风顺时出洋列阵张帆起碇掌号鸣炮以次操演停操之后仍各率官兵讲习水务
陆路绿旗营总督所属为督标巡抚所属为抚标提督所属为提标总兵所属为镇标总督节制巡抚提镇提督节制镇标每岁秋季霜降日申令本标官兵校阅于演武场前一日各营将弁肃队伍赴教豫立军营届日黎明军士擐甲列阵中军建大纛于场正中将台上𫝊令合操中军扬旗麾众台下举炮三军中鸣角击鼓步骑甲士列队行阵施放枪炮连环无间并如京营之制若长枪藤牌㓲刀短兵之属各因其地之宜以教士卒皆有成法阅毕试材官将士骑射技勇申明赏罚犒劳军士各释甲归伍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届期教阅本标官兵亦如之其各营将弁随时训练本管军士分按日期绿营水师有内河有沿江沿海出洋信候各省不同每岁春秋季月或夏秋之季乘舰列阵帆驶风鸣角发炮操演演具如军律乾隆元年
谕各省营伍离提镇辽远不能亲身稽察该督抚酌量地方营制如何令提镇等隔数年一次亲身察阅详议具题寻议准直隶提督分所属为三路岁阅一路三岁而遍马兰宣化正定三镇岁各一阅泰宁天津二镇二岁各一阅山东兖州镇临清沂州等处分路岁阅登州镇西南东南等处分路岁阅二岁而遍山西太原大同二镇岁各一阅河南南阳河北二镇岁各一阅江南提镇岁各一阅江西南昌南赣二镇岁一阅二岁而遍闽浙总督莅任一阅水师提督一岁阅海坛闽安烽火门等处一岁阅金门南澳铜山等处二岁而遍陆路提督一岁阅兴化福州福宁建宁延平等处一岁阅泉州漳州龙岩汀州邵武永春等处二岁而遍海坛金门南澳台湾四镇水师岁一阅福宁汀州建宁漳州四镇陆路岁一阅浙江提督三岁一阅定海黄岩温州三镇岁各一阅衢州处州二镇岁各一阅湖广总督莅任一阅提督岁阅湖南湖北二岁而遍襄阳宜昌永州镇筸四镇岁各一阅陜甘总督五岁一阅提督三岁一阅延绥兴汉河州凉州宁夏西宁肃州七镇岁各一阅四川川北重庆建昌松潘四镇三岁各一阅广东左翼右翼高州琼州碣石潮州南澳七镇岁各一阅广西提督三岁一阅左江右江二镇岁各一阅云南贵州提镇所属酌数年内一阅各疏报出巡回任日期及各营汛官兵技艺是否纯熟军装器械是否齐全以待部核十年
谕国家设立营伍修明武备以为折冲御侮之用必训练精熟于平日斯可奋勇决胜于临时是以陆路设营汛沿海设水师皆湏勤演习以收实效自去年朕命大臣察阅营伍后陆路该管大员颇肯竭力整顿气象而水师操演则不过将演就阵法塞责了事其操舟破浪之法官弁兵丁茫然不知以为此水手之事漫不留意即至舵工水手其能熟练者亦属寥寥平日操演之事各船进退尚且参差往来间断茍其临敌何以致用夫水师以舟为主出没风涛去来倏忽必掌舵者能操纵自如而抢风折艥破浪冲波水手等尽能娴习即官弁兵丁等亦皆心领神会不待呼应而自灵然后猝然遇敌驾驶轻捷一舟之中臂指相使如一人之身则应变制胜无难向来水师官弁仍以水师用原欲其熟悉情形收得人之效今则视为故套该管者不加察徼幸者茍延玩是育材之善政为容身之捷径矣著通行申饬沿海将军督抚都统提镇等务遵朕旨实心训练实心甄别毋得仍前玩忽虚应故事
十一年
谕国家设立营制所以严拱卫而固苞桑务在精选锐以储干城勤训练以资捍御所谓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也从前因各标营日渐废弛朕命大臣前往山东河南江南等省先行阅看并降旨申饬复于督抚提镇奏折中时加批谕令其实力整顿今各省操演之法大扺旗纛戈甲期以饰观步伐阵图似为练习其实在技勇精强弓马娴熟者甚少在水师营汛亦不过演就水阵聊以塞责而已即军政荐举未能尽属公当徒为具文以是整饬戎行岂能使壁垒一新士气日奋即如西北称劲旅而江浙多柔脆不知既以为兵自应鼓其锐气使弱者日进于强岂可任其委靡不加振作盖营伍之中兵马钱粮甲胄器械皆宜事事留心向来虚冒兵粮私扣朋马夤縁㧞补挪措军装等弊犹未尽除而教训演习惟事粉饰因循怠忽尚沿旧习殊非设兵卫民之意是必立定年限専差大臣阅看庶将弁知有责成不敢怠废而各兵亦知有考验时时警惕技艺不致生踈于戎行自有裨益朕前旨与以三年之限著兵部请旨并未定有分省察阅之年分今已阅之省则已过二年其馀则未命前往也其如何分年分省差大臣往阅著该部定议俟临时酌量或自京师命大臣前往或即命本省督抚察阅寻议定自乾隆十二年为始阅直隶山西陜西甘肃四川十三年阅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十四年阅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十五年阅山东河南江南江西周而复始但地方辽阔若止
钦命大臣一人势难周遍至甘肃处极边安西提标驻塞外若令阅川陜之大臣并阅则广远难周请于应阅直隶等省之年差往直隶山西一人陜西四川一人甘肃一人应阅湖北等省之年差往湖北湖南一人云南贵州一人应阅福建等省之年差往福建浙江一人广东广西一人应阅山东等省之年差往山东河南一人江南江西一人兵部于每年开印后将应阅之省分并满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尚书侍郎名单开列奏请或
钦大臣前往或即令该督抚就近察阅恭候
钦定再向来各省督抚提镇原有分年察阅营伍之例
嗣后各省如遇
钦大臣察阅之年该省督抚提镇停其察阅至当提督简阅之年则各镇停简阅当督抚简阅之年则提镇概停简阅
十八年
谕各省标营分年特派大臣查阅又督抚提镇有统辖操防之责例应以时巡视所以简军实严武备也是以各兵之汉仗技勇为本至于旗帜衣帽期足以别队伍整军容无缺可矣奚事増美焉近来外省营汛每遇大员莅阅往往先期部署为一切观美计制造旗帜更易号衣公费不足遂坐扣兵粮以致伊等生计为艰是营伍未有整顿之实而兵丁先被扣饷之累殊非巡查简阅之本意嗣后查验兵丁务核其实毋以旗章衣服粉饰外观至或有钦差大员经过营汛地方兵丁循例站队者亦俱无庸张设旗帜总之整饬戎行全在汉仗技勇其縁饰之具皆属无益之虚文而因以扣饷瘠兵则尤其大不可者著通行各省督抚提镇咸共知之
二十二年
谕今日朕至杭州省城其接驾之绿营兵丁有奏箫管细乐者夫身隶行伍当以骑射勇力为重戍楼鼓角不过用肃军容即古者铙歌鼓吹之词亦以鸣其得胜之气耳若吹竹弹丝技近优伶岂挽强引重之夫所宜相效此等绿营陋习各省均所不免可传谕各省督抚提镇等转饬所属标营嗣后营伍中但许用钲鼓铜角其箫管细乐概行禁止又
谕外省驻防将军及绿营之提镇出行则皆乘舆夫将军提镇有总统官兵之责若养尊处优自图安逸亦何以表率营伍而作其勇敢之气况旗人幼习骑射即绿营中亦必以其弓马优娴始历加升用乃一至大僚转致狃于便安忘其故步此岂国家简擢之意耶京师都统副都统既皆乘马而满洲侍郎则无论年逾六旬亦俱不得乘舆即朕巡省所至尚每日乘马而行乃外省武职独相沿陋习此甚非宜嗣后将军提镇概不许乘舆其编设轿夫并著裁革如有仍行乘坐者照违制例治罪可通行传谕知之
三十九年尚书公福隆安奏鸟枪一项于军器中最为得用而进步连环尤为鸟枪中锐利之法八旗劲旅凡遇専操会操惟演九进十连环使之精熟是以所向无敌至各省绿营兵丁操演鸟枪不过按照阵式虚应故事施之临事全属无用即如征剿金川所有绿营兵丁放枪俱不得力直至𣲖出京城健锐火器两营兵前往始各展其所长轰击殪贼几无虚发近日临清剿捕逆匪亦得京兵之力其效已可概见伏思各省绿营原设鸟枪兵与其循习虚文莫若练资实用请飭令各省督抚提镇详查本省原设鸟枪兵若干俱令照健锐火器二营进步连环鸟枪法式一体演习并饬该管大员董率将领兵丁専心学习务使进退如法操练精娴庶临用并能致胜而防守愈昭严饬矣五十年
谕国家设兵卫民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陜甘两省系边陲要区设兵不为不多乃逆回两次滋事绿营兵丁懦怯退缩致贼匪得以蔓肆鸱张此皆承平日久督抚提镇不能实心整饬各营将弁不加操演讲习因循怠玩以致兵备废弛屡经降旨严切训饬若能如福康安加意整顿于各标营内挑出兵丁一半専意训练俾军律严明士气劲锐一变绿营懦怯之习两省共有三万馀劲旅设或地方稍有不靖又何患不立时扑灭耶在云贵四川两广福建等省系沿边沿海重地自应照福康安所办于各营内挑选壮健勤加训习使各有数万劲旅庶平时足以重操防而临时可以供调遣即腹地亦当如此留心简练各省皆系总督専主营政而山东山西河南江西系巡抚兼提督衔著将福康安原折抄寄各省总督及山东山西河南江西巡抚一体留心不动声色皆有精兵之备亦一至要也又
谕鸟枪实为行军利器著传谕各省督抚务令兵丁时时操演娴熟兵役奉差捕贼毋得施放空枪以期共收实效又闻各省营伍枪兵每不得㧞补马战及外委等以致枪兵无向上之心甚或以羸弱充数殊不知临阵殱贼鸟枪弓矢尤为得力自应将熟练枪手一体㧞补俾知上进有阶则更争相鼓励踊跃演习
兵籍
凡八旗亲军前锋鸟枪䕶军于䕶军骁骑步军教养兵壮丁内㧞补䕶军于骁骑步军教养兵壮丁内㧞补骁骑于步军教养兵正身壮丁内㧞补步军于正身壮丁及户下人内㧞补教养兵于正身幼丁内㧞补领催于䕶军骁骑内选充均由参领佐领选应补之人呈都统统领等简核录其材力骁勇者既入伍令各旗籍具名按季报部以时稽其盈缩驻防兵由该管官于驻防壮丁内㧞补若驻防官子弟有娴习骑射愿于任所充伍者听凡直省考㧞营兵以人材强壮技艺优娴者充补骑兵㧞于步战兵步战兵㧞于守兵守兵㧞于馀丁无馀丁乃募于民督抚提镇本标及相近营汛均亲考㧞馀令副参考㧞仍于巡阅属营时核之考㧞失实及虚占名粮者论如法营兵令五人聫名具保互相觉察其有不遵约束生事扰民容奸保慝离次失伍有干纪律者皆论如法并坐其长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九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
兵制志九
军器〈军器 武具 火器 火药 帐房战船〉凡给发军器金鼔以示进退之节海螺以定朝昏之聚散旗纛以一瞻视甲胄以卫身器械以制敌各营兵之专习者为弓箭为鸟枪为炮为藤牌兼习者为长枪为大刀为挑刀水师则有排枪钩镰枪标枪大斧火箭之属水陆异用险易异宜习者期纯熟教者期专一大炮以兵千名设十炮为率郡邑城守沿海沿边及水师战舰各置炮于其所若兵少及非要隘营汛贮炮于督抚提镇驻札之地需用廼发仍以时演放如法
顺治初定军器由兵部图式移文工部制造按名给发仍令该管官随时稽察有损缺者修整补治如有赢馀器械留营以备増补其敝坏者悉行销毁五年奏准马兵每名给甲一胄一櫜鞬一弓一箭四十腰刀一步兵每名给甲一胄一腰刀一其步兵内之弓箭兵给弓一箭三十长枪兵给长枪一鸟枪兵给鸟枪一直省兵均照此给发
康熙六年奏准八旗世爵暨文武官各备甲一胄一弓二櫜鞬一腰刀一其箭数视品秩之大小公五百五十侯五百伯四百五十子四百男三百五十轻车都尉二百五十骑都尉二百云骑尉百五十武官一品至五品视子男至云骑尉六品以下均一百文官一二品视子男三品京堂视武职二品四品京堂科道郎中视武职三品员外郎视武职四品营兵䕶军前锋领催各七十骁骑各五十世爵中官大于爵者照官职箭数爵大于官者照世爵箭数直省督抚提镇及副将以下官应备弓矢甲胄各按品级定数与八旗武职同三十年设八旗火器营每佐领下设鸟枪前锋鸟枪䕶军鸟枪骁骑每名各给鸟枪一满洲八旗每旗各设子母炮五位其馀大小铜鐡炮位均贮汉军八旗炮局内又定䕶军营八旗每旗各设海螺三十六前锋营左右翼各设海螺八火器营八旗每旗各设随炮海螺五八旗鸟枪䕶军鸟枪骁骑毎旗各设海螺十四骁骑营每佐领下各设海螺一每𠫵领下各设海螺一汉军鸟枪营每旗设鼔一金五炮营每旗设鼓一金五藤牌营每旗设海螺五毎旗藤牌兵百名毎名给藤牌一㓲刀一每旗挑刀兵五十名每名各给挑刀一汉军八旗每佐领下各设鹿角一架棉甲兵四名每名各给连耞棍一副直省标营金鼔海螺鹿角藤牌挑刀等项视营之大小兵之多寡酌设
雍正五年
谕各处营伍所用器械向来原无一定之例是以武弁到任往往以己所好尚及素所熟习者操演所属兵丁间
或学习未久而接任官又别有意见将从前所习者更改调换是兵丁之技艺毎视该上司之去留以为转移非训练专精之道也凡事久则熟熟则生巧宜令各省将军督抚提镇因地制宜酌定规制永远遵奉除骑射最为𦂳要天下通行学习外其馀各种演习悉着该上司会同通省官弁细心斟酌应用何军器详悉定议奏闻令各营永远遵行接任官不得擅自更改倘将有应变通之处具题请旨如此则兵丁各精其业且使一省之中彼此画一将来或有调遣会集之处正可相资为用于营伍大有裨益是年议准官兵所用军器内鸟枪一项能冲锐折坚最为便利如腹内省分地势平坦利用弓矢至沿边沿海省分山深林密利用鸟枪应将腹内省分每兵千名设鸟枪三百杆沿海沿边省分毎兵千名设鸟枪四百杆嗣据各省陆续议覆山东省各营军器弓箭鸟枪炮藤牌长枪大刀均系通设之械每兵百名分作十分弓箭三分鸟枪五分藤牌一分长枪一分此外别设炮手専演发炮河南省各营军器驻防八旗设马步弓箭兵鸟枪兵子母炮兵长枪兵督标两营设马步弓箭兵鸟枪兵炮兵藤牌兵大刀兵河北镇标九营各设马步弓箭兵鸟枪兵炮兵䕶炮㓲刀兵南阳镇七营如之直隶省各营军器除骑射鸟枪炮画一操练外惟宣化镇平阳之地利于藤牌应以该镇向设之三眼枪长枪大刀兵改换藤牌紫荆关鸟枪甚少应以该镇向设之大刀兵改添鸟枪山西省各营地属沿边每兵百名分作十分弓箭六分鸟枪四分别设炮兵专演大炮惟杀虎协旧有藤牌兵三百名仍令演习其馀长枪㓲刀之属悉令改为弓箭鸟枪兵江南江西省水师各营军器除弓箭鸟枪炮外如藤牌大刀钩镰枪过船枪钺斧标鐡弹均为水师利用之器其陆路各营有设三眼铳及长枪者应将三眼铳改为鸟枪兵长枪改为藤牌兵福建省陆路各营每兵千名分作二十队弓箭马兵四队弓箭步兵二队鸟枪兵十队炮兵一队藤牌兵一队长枪兵一队大刀兵一队水师战船大赶缯船兵八十名设排枪四十二杆中赶缯舡兵六十名设排枪三十杆小赶缯船兵五十名设排枪二十五杆大艍船兵三十五名设排枪十六杆中艍船兵三十名设排枪十六杆小艍船兵二十名设排枪十杆仍各偹用火药弹子火罐火箭之属浙江省各营每兵千名分作二十队弓箭兵六队鸟枪兵八队藤牌兵二队片刀兵二队长枪兵一队炮兵一队陕西四川省各营除弓箭鸟枪炮通行演习外其弓箭马兵兼习枪棒守兵兼习㓲刀又令提标守兵二百名专习藤牌广东省各营每兵百名设弓箭手二十名各佩腰刀兼习双刀长枪鸟枪兵五十名各佩腰刀藤牌兵十名用牌刀挑刀兵十名炮兵十名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各营每兵千名设弓箭兵二百鸟枪兵六百藤牌兵一百以炮兵百名兼习牌刀十年议准福建省水路海靣辽阔陆路林深箐密鸟枪一项最为利用于定例每兵千名设鸟枪四百杆外再増鸟枪百杆
乾隆五年议准云南贵州二省地多山箐又阴雨不常弓箭一遇潮湿之时险仄之地不能应手施展惟弩弓以木为质其力最劲令弓箭手各兼习弩弓十五年议准湖广武昌镇水师二营地界川江水操弓箭技有难施惟鸟枪极为利便照沿海沿边省分每兵千名设鸟枪四百杆
几简核军器京营三年一次由八旗奏请
特命王公大臣验阅驻防八旗军器各将军都统副都统于到任后率所属简稽军营铠仗同城限二月外属限三月竣事游牧处官兵军器由部奏请
特命大臣验阅各察其盈绌利钝具疏以
闻直省各标营军器以都司守备为专管官副将𠫵将游击为兼管官遇有动用修补估价详报给公项治备岁终彚送布政司核销督抚提镇岁委官察验取具册结岁终彚疏题报以册逹部稽核𧇊阙者论如法
顺治五年奏准每年秋季奏请验八旗䕶军营骁骑营器械春季奏请验前锋营步军营器械令该管官互相稽察又定验军器若盔甲弓箭等项全无者官革职兵鞭一百革退军器缺少与朽坏及箭上无字并书他人姓名者官罚俸兵鞭责有差如所属官兵盔甲弓箭等项全无及军器缺少或朽坏者各计名数多寡论该管之都统𠫵领降罚如律至佐领骁骑校等所管兵数无多有军器缺少朽坏者各计名数从重论
雍正元年奏准游牧八旗察哈尔官兵军器由部越一岁疏列满洲蒙古都统统领副都统职名恭请
钦一人前往稽阅十年议准直省各营军装器械属督抚所辖者督抚委官盘察提督所辖者提督委官盘察皆取本营并无缺少及委官并无捏饬印甘结存案各于年终保题至于各镇有督提统辖者由该镇委官盘察取印甘结并加具保结送督提察核于年终保题若无督提统辖各该镇委官盘查取结亦于年终保题其保题时各将所属如保题后仍有阙少将经手盘查官罚俸督抚提镇准失察例论倘委官明知缺少扶同捏报者降级调用又议准各营军装器械以都守为专管官副𠫵游为兼管官若无故阙少经督抚提镇题𠫵将专管官兼管官均论罚照数分赔系兼管官察出揭报者免议止令专管官独赔限六月赔完如逾限不完将专管官住俸兼管官停陞俟赔完日开复若系兵丁阙少经该管官察出揭报追补足额者免议至于新旧各官接任将军装器械限一月交代如无阙少新官造册出结详报督抚提镇年终报部若交代时旧官推卸不交新官勒索不受皆照交代迟延例分别议处其阙少各数果系年久朽坏出师阙损及因公动用者准动公费制备免其议处分赔倘有借端科累兵弁制备者照因公科敛例议处又议准督抚提镇将营中盔甲弓箭鸟枪藤牌刀枪旗帜锅帐铅药锹棍等项按照题定额数制偹一有阙损该管官即详报随时修整准其动用公费务期齐全足用如有赢馀择其堪用者存营以偹増补其朽敝者酌量销毁以免窃卖之弊十一年议准营中一应军器遇有缺损不按时修整及修整而收贮不谨以致朽坏及失火烧毁或将预备鐡木等项堆贮潮湿地方以致鏥蚀者将该管官论罚照数赔补
乾隆元年议准民间不许私制鸟枪其乡村险僻之处防虎防盗鸟枪在所必需各省督抚确察州县内有实在应用地方照兵丁鸟枪式様制造书錾姓名具呈地方官编号注册偹案如非应用地方有私藏或私造售卖者鸟枪入官仍从重处责该管官以失察论四年题准各省将军都统副都统于到任时将所属同城亲标旗营一应军装器械限两月委官盘验其外属各营军装器械限三月委官盘验各保题一次仍取具该管官并无𧇊少印结及委员并无捏饬印结存案于年终保题仍将所属各营军器数目造册送部察核倘委盘保题之后仍有缺额别经发觉者将盘验之官议罚其委官扶同捏结者议降如例
六年
谕闻得八旗火班堆房之撒袋弓箭因年久未修皆有毁坏不堪应用者火班堆房系防范之兵器械关系军容理宜整齐着交八旗大臣各动本旗公用房租银两将火班防范兵丁之器械修理整齐嗣后如有毁坏者陆续修补
十年二月
谕蒙古人等购买盔甲若照京师官兵例官为制造则价值昂贵着仍听伊等自行购买其各省购买盔甲之处着兵部议奏至于鄂尔多斯扎萨克等购买盔甲之处曽否呈报理藩院理藩院曽否具题着查明具奏同日
谕鄂尔多斯扎萨克等购买盔甲之处既经呈报理藩院具奏着那延泰班第谓鄂尔多斯王贝勒色等曰尔不必恐惧尔等购买盔甲之处皇上知道等因明白晓谕至于尔此奏殊为轻遽
十五年
谕八旗官兵器械阙少者均咨部官为造给器械内弓箭尤为𦂳要惟赖不时整理善为收贮从前兵部八旗都统会议训饬八旗官兵将器械善为收贮曽经奏准施行今都统等或因日久废弛不以为事亦未可定着再行傅谕务遵原谕留心训饬稽察十六年覆准鸟枪为𦂳要军器倘有年久不堪适用者令该堂官验㸔确实准其重造其旧枪镕化之鐡加谨收贮以备増造各项军装之用
十八年
谕八旗军器例应每年特简王公大臣验但一岁验殊觉烦扰嗣后着三年一次验既宽验之限临时务宜实心察核不得草率了事若朕亲阅时军器仍有亏阙损坏者必将验之王公大臣治罪至验之年将八旗前锋营䕶军营骁骑营内府䕶军官兵军器仍照例验外其内府佐领下骁骑及王公府属兵丁军器皆停其验
军器制度
王命旗牌
旗牌之制旗以蓝缯为之方广二尺六寸两靣销金清汉令字每一令字上各钤以兵部印旗杆一长如旗木顶垂朱髦牌以椵木制形圆高一尺二分阔九寸五分厚一寸朱髹上刻荷叶形绿髹牌两靣镌清汉令字各一餙以金悬于枪上枪以榆木为之长八尺围一寸鐡顶枪冒髹以黄绘龙垂朱髦牌边及枪杆均镌清汉令字第㡬号填以金
颁给旗牌定制经略十二副总督挂印总兵官各十副
巡抚提督八副总兵官五副
雍正三年
谕各省督抚提镇旧例均颁发王命旗牌所以重节镇之权崇天室之威也但传守既久或遇地方卑湿虫蛀漆剥或因阅岁滋多形制毁敝而督抚提镇等以旗牌损坏例当𠫵处不敢修整甚有预防损坏将所颁旗牌收贮照様别造者尤为不可嗣后各督抚提镇所颁王命旗牌加谨收贮勿致损伤亦不得别造其有地方卑湿阅岁滋多不免虫蛀漆剥形制毁坏者从宽免其处分
听其一靣照式准修一靣咨部备案
乾隆十四年奏准旗牌金书令字之上例钤兵部印今已遵
旨改用新铸清篆印而直省存贮旗牌尚系兵部旧印应将旗面移送兵部换钤新印由部行知各督抚提镇委官赴部请领以昭信守至旧领旗靣俟颁到日送部缴销
令箭之制旗靣式様大将军将军督抚提镇均用三角旗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均用方旗咸以云縀为之三角旗高一尺八寸斜长三尺下阔二尺四寸大将军将军用本旗之色督抚提镇用黄色方旗高一尺五寸五分阔九寸五分均销金清汉令字及清汉官衔箭镞以鐡为之二靣鋄银清汉令字下鋄银清汉十二辰字移送兵部配制笴羽钤印颁发
康熙三十三年奏准步军统领増给令箭十二枝旗靣金书提督九门步军巡捕营统领清汉字様由部制造颁发
乾隆十四年奏准步军统领旧设令箭年久损坏应行更换再巡捕营三字业经遵
旨翻清所有该衙门印信已照新定字様改铸前项令箭应更造给发至各省督抚提镇驻防将军令箭一并改制给发以示画一
盔制以鐡二斤制如帽形上锐下平合而成之曰盔高五寸围圆一尺九寸合缝处压以鐡梁曰盔梁盔前安鐡一片曰遮眉阔寸馀围长九寸上覆鐡檐一形如盖曰舞擎阔六寸长四寸三分其下曰䕶额为覆椀于盔上其上仰者曰盔椀径一寸六分高一寸二分围圆五寸安管一长二寸围圆一寸以插盔枪枪长三寸六分上为盘以垂髦上安顶顶各有品制〈详见于后〉垂于项后者曰䕶项垂于左右者曰䕶耳其下曰䕶颈其表官用锦縀兵用布𫝊以鐡叶䕶顶用鐡叶九䕶耳二用鐡叶各六䕶颈同其采饰制各有差
凡亲王郡王胄顶𨩐金火焰衔宝石金立龙二承之垂薫貂缨十有八梁左右𨩐金梵文三重上重八次七次二十饰皆镂龙衔宝石䕶顶䕶耳䕶颈均石青锁子锦表月白绮里青缯縁外布金钉贝勒贝子固伦额驸顶衔素金垂薫貂缨十有四人八分公植密䑕尾垂貂尾缨十有二不𨩐梵文领侍卫内大臣都统统领直省总督提督巡抚均顶植雕翎二垂貂尾缨十有二锓饰龙及花文䕶顶䕶耳䕶颈均石青绮表蓝布里绣蟒五中敷镂外布银钉内大臣和硕额驸郡主额驸内大臣里行之公侯伯散秩大臣均顶植密䑕尾垂红缨随旗行之公侯伯子男文武一品文二品副都统宗室将军县主额驸直省总兵均顶植薫獭尾垂红缨文三品至五品骁骑𠫭领郡君额驸以下直省副将均顶植獭尾垂红缨侍卫銮仪卫官均顶植豹尾垂红缨前锋䕶军𠫵领侍卫均顶植獭尾垂黒缨文六品至九品直省𠫵将以下均顶植獭尾垂红缨不加锓绣王府官均顶植猞猁狲尾长史垂黒缨䕶卫典仪垂红缨前锋校䕶军校均鐡顶红缨䕶顶䕶耳䕶颈均以素绮绣莲花外布黄铜钉前锋䕶军绿旗营军士皆如之䕶顶以下用青布不绣骁骑校骁骑均鐡顶黒缨䕶顶以下各如旗色校以绮兵以布均绣莲花
甲制上衣下裳左右䕶肩左右䄂左右䕶腋裳间有遮裆左裆裳亦分左右甲衣长二尺二寸幅四下广一尺一寸䕶肩二各长一尺一寸广一尺三寸袖二各长一尺二寸上围一尺二寸下围九寸䕶腋二各长一尺上广九寸凹其中以承腋其末锐遮裆一方八寸左裆一方六寸甲裳长二尺六寸幅二每幅上广一尺二寸下广一尺五寸其表官用锦縀兵用布甲衣用鐡叶一百三十六每叶长二寸五分广二寸甲裳用鐡叶一百十六䕶肩甲袖䕶腋遮裆左裆均用小鐡叶长一寸六分广一寸四分〈步兵甲身长二尺甲裳长二尺六寸间有无裳者馀制并同〉其敷棉者曰棉甲施鐡叶于外者曰明甲其采饰制各有差
凡亲王以下至入八分公甲用石青锁子锦表月白䌷里青缯縁裳幅䕶肩皆露鐡鍱饰珊瑚绿松青金石鋄金云龙中敷鐡外布金钉前悬䕶心镜勒以绦亲王郡王金黄色贝勒以下石青色固伦额驸同领侍卫内大臣都统统领内大臣散秩大臣公侯伯子男宗室将军县主额驸以上文武一品文二品副都统直省总兵均石青绮表蓝布里青缯縁通绣蟒十䕶肩露鐡鍱文三品以下骁骑𠫵领郡君额驸以下直省副将均通绣蟒六侍卫銮仪卫官前锋䕶军𠫵领侍卫王府长史䕶卫典仪均通绣蟒四裳幅露鐡鍱皆鋄金云龙中敷鐡外布银钉前锋校䕶军校素绮表绣莲花无䄂裳幅露鐡鍱外布黄铜钉前锋䕶军绿旗营军士均青布表加縁月白里不加绣馀与校同骁骑校骁骑表各从旗色校以绮兵以布锦绣莲花
乾隆二十一年
钦定棉胄之制以革髹漆顶植铜鍱䕶项䕶耳䕶颈均敷棉䕶军校前锋䕶军垂红缨䕶项以下石青色骁骑校骁骑鹿角兵炮手垂黒缨䕶项以下各从旗色甲亦敷棉䕶军校骁骑校前锋䕶军均全身骁骑无左右䄂鹿角兵炮手无裳及左右袖左裆色如胄制官用绮表䌷里外布黄铜钉鋄金兵用䌷表布里外白铜钉鋄银
弓制胎用榆木或欇木南方削巨竹为之取材视竹木之理平正端直张而不跛胎长三尺七寸面傅牛角背施筋胶外饰桦皮胎一而角两两角之接处用鹿角一块固以筋胶加煖木皮于外曰弓靶两稍以桑木为之各长六寸三分镶以牛角刻锲其末以受𫸩弰与胎斗笋两接处光削其靣以鹿角为方钉于角端曰垫有二一纒𢇁教射用之蚕𢇁二十馀茎为骨外用𢇁线横纒以束之纒分三节隔七寸许空一二分不纒则不张弓时可折叠而收之一皮剪鹿皮为之用于战阵弓力彊弱视胎靣厚薄筋胶轻重一力至三力用筋八两胶五两四力至六力用筋十四两胶七两七力至九力用筋十八两胶九两十力至十二力用筋一觔十两胶十两十三力至十五力用筋二觔胶十二两十六力至十八力用筋二觔六两胶十四两
箭制笴以杨木柳木桦木为质取圆直之杆削成之别用数寸之木刻槽一道曰箭端笴必取范于端以均定其首尾刻衔口以驾曰括其端受镞治鐡为之曰透甲锥曰鈚箭曰梅针箭皆战箭施于教阅者曰骲箭以寸木空中镂窍发则受风而鸣又谓之响箭镞上加骨角小哨者曰鸣镝剪雕鹳翎三胶粘箭括之上曰箭羽羽间亲王至长子书爵贝勒以下至官兵均书衔名箭价等次每箭以五枝为率首一二三等青鹤翎箭次一二三等蝉鹅翎箭次一二三等鸬鹚翎箭次一二三等鹳翎箭次一二三等鸨翎箭次一二三等芝蔴雕战箭次一二三等雁翎箭
旗纛之制八旗各以其色为辨正黄正白正红正监四旗均方幅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均左幅稍锐都统纛各长五尺七寸广五尺绘龙竿长一丈二尺鐡顶朱髦惟正红旗用黒髦佐领纛长四尺二寸广五尺不绘彩竿长一丈二尺黒髦领催小旗长一尺五寸广一尺八寸竿长五尺八旗同式而于鐡顶各异其制以示别䕶军营纛各如本旗之色裁幅为三角边作火焰形直长五尺五寸斜长七尺三寸绘龙竿长一丈二尺鐡顶朱髦正红旗用黒髦䕶军校小旗三角直长一尺二寸斜长二尺三寸竿长五尺五寸八旗同式而于鐡顶异其制以示别前锋营纛方幅长二尺三寸广一尺八寸绘飞虎竿长六尺顶饰豹尾朱髦火器营旗纛䕶军骁骑各如其本营之式加白号帯以别之健锐营旗纛左翼镶黄右翼正黄均正幅加号帯直省标营大纛皆绿色裁幅为三角直长五尺八寸斜长一丈边作火焰形〈或绘云蟒或绘飞熊随地异制无定式〉鐡顶朱髦什长旗三角直长二尺三寸有奇斜长三尺八寸边作火焰形鐡顶朱髦督抚提镇大帅旗以黄布为之方幅广一丈八寸长一丈四尺两靣大书帅字加号帯长一丈五尺广一尺竿长一丈六尺刻木葫芦为顶其先锋旗督阵旗门旗令旗禀事旗均随营异制
乾隆十七年奏准旗纛系兵所瞻视旧制各省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补授时即照其人本旗之旗色由工部造给如改授即更换不惟繁冗且于瞻视无凖嗣后各省驻防分定旗色
盛京江宁西安绥远城将军热河京口副都统皆用镶黄旗色吉林杭州福州宁夏将军归化城右翼都统山海关青州副都统皆用正黄旗色黒龙江荆州城都广州将军归化城左翼都统凉州副都统皆用正白旗色其各将军都统兼辖之副都统各视将军都统旗色二十二年定伊犁将军用镶黄旗色二十六年定察哈尔都统用镶黄旗色察哈尔副都统右翼用正黄旗色左翼用正白旗色武具
佩刀
虎枪营虎枪
健锐营云梯
健锐营云梯刀
健锐营长枪
健锐营鞭
健锐营顺刀
前锋营镰
前锋营斧
䕶军营长枪
藤牌兵藤牌
藤牌兵㓲刀
藤牌兵挑刀
汉军连耞捧
汉军鹿角
偃月刀〈以下绿旗营武具〉
扑刀
斩马刀
长刄大刀
宽刄大刀
双手带刀
背刀
片刀
虎牙刀
窝刀
船尾刀
割刀
缭风刀
长枪
火焰枪
钩镰枪
双钩镰枪
虎牙枪
蛇镰枪
雁翎枪
十字镰枪
火镰枪
梨花枪
手枪
钉枪
矛
㦸
双锏
双锤
马义
凤翅𣗋
五齿𣗋
月牙钯
通天钯
长柄斧
双斧
双钺
三须钩
鐡挽
梨头𨭚
鐡斗𨭚
棒
虎头棒
盾
虎头牌
燕尾牌
挨牌
圆木牌
藤牌
牌刀
战被
滚被
滚被双刀
火器
大者曰炮其制或鐡或铜或鐡心铜体或铜质木镶或鐡质金饰重自五百六十斤至七千斤轻自三百九十斤至二十七斤长自一尺七寸七分至一丈二尺其击远或宜鐡弹或宜铅子均助以火药引以烘药鐡弹自四十八两至四百八十两铅子自二两至二十八两火药自一两三钱至八十两烘药自三四钱至二两皆按炮尺高下度数以定所及之远近铸炮时或遣官监督或由部委官无常制小者曰鸟枪曰火砖曰火球曰火箭曰弩箭曰喷筒曰锐皆随时成造其鸟枪规式尺寸长短各随其便
御制金龙炮
御制制胜将军炮
御制威远将军炮
神威大将军炮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神威将军炮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
神功将军炮
得胜炮
九节十成炮
冲天炮
鐡心铜炮
子母炮
严威炮
红衣炮
龙炮
奇炮
行营信炮
浑铜炮
台湾炮
回炮
御制自来火大枪
御制自来火二枪
御制自来火小枪
御制禽枪
御制小禽枪
御用虎神枪
御用旧神枪
御用花凖枪
御用大准枪
御制奇凖神枪
御制凖正神枪
御制纯正神枪
御制连中枪
御制应手枪
御制威赫枪
御制威捷枪
旧神花枪
素鐡大交枪
金口交枪
素口花交枪
八棱口花枪
仿神花大交枪
仿神花枪
折花交枪
花口小交枪
蒙古花大交枪
蒙古花小交枪
回部花套枪
新回部花套枪
大线枪
小线枪
旧神花线枪
丽花线枪
秀花线枪
轻锐花线枪
轻捷花线枪
轻便花线枪
轻花线枪
落禽花线枪
神海青花线枪
赛海青花线枪
雁神花线枪
凫神花线枪
𬷕神花线枪
连坠花线枪
胜鸦鹘花线枪
山鸡花线枪
孤顶花线枪
水扎子花线枪
树鸡神花奇枪
花奇枪
花线奇枪
兵丁鸟枪
火药
工部设濯灵厂委官制备火药
特命大臣督理厂设石碾二百盘每盘置药三十斤为一台每台碾三日者以备军需碾一日者以演枪炮预贮军需火药以三十万斤为率随用随备康熙三十一年奏准八旗试演枪炮火药在濯灵厂取用该厂每岁造演放火药二十馀万斤烘药二三千斤外备贮军需火药三十万斤烘药四千斤如逢运用之年随时补额简司官一人经理预造〈毎火药百斤随烘药一斤〉
雍正二年奏准军需火药贮过十年者许改作演放火药陆续取用其额贮之数即行补造又奏准城上存贮火药屋步军统领随时巡视有闲人左近行走者看守官罚俸兵鞭责致有疏虞官兵从重革责十一年议准各省兵每岁操演用铅子准其检七耗三除拾回抵算外将实用铅价于公项银内开除报销
十二年
谕八旗营兵演放鸟枪铅子均不拾回徒然抛弃外省兵演放铅子既有拾回之例京城所放铅子作何拾取之处著八旗并操演火器营大臣等会议具奏寻议准嗣后京城官兵演放鸟枪之铅子各旗委兵用心拾取务将拾得数目注册收贮岁终各营将每月由工部领用数目并拾回数目合算交部又议准直省各营火药关系𦂳要必须预备方为有益督抚提
镇将所辖各营酌量每年应用之数动公费制造潮湿地方预备三年高燥地方预备五年加谨收贮毎年所用火药即于收贮数内动支仍照动支数目制造贮库出陈易新按年造册报部该管官升迁事故离任照仓库钱粮例交代若有𧇊缺及不堪用者责令该管官赔补仍各议罚
乾隆十八年奏准濯灵厂制造演放火药毎火药万斤用硝八千斤硫黄一千有五斤十两广胶六斤四两每烘药百斤用硝八十三斤十两八钱硫黄十四斤七两五钱
帐房
帐房之制官用蓝布为之单袷惟宜每架高六尺五寸下宽一丈二尺深六尺四寸上施梁为脊承以两柱羃布斜垂至地如人字形两边皆围以布左当柱中分以便出入兵帐房用白布制亦如之毡帐穹顶衔椽羃以白毡承椽以斜竹相交为墙皆髹朱外围白毡下围朱帘顶高九尺墙高四尺径一丈四尺凉棚蓝布为之单袷惟宜纵一丈八尺横二丈七尺中施横梁为脊阔九尺两端承以柱高一丈七尺四寸檐四出高七尺五寸周承以柱十围布墙前启两窗中开门后树白布屏绘五采麒麟校阅用之
战船
战船毎船长十一丈至一丈九尺阔二丈三尺五寸至九尺六寸各有差天津山东福建舡均属外海江西湖广船均属内河江南浙江广东船分属外海内河外海定限三年小修六年大修九年再大修不堪修者更造内河定限三年小修八年大修十一年再小修十四年再大修不堪修者更造其修造之费有正价有津贴正价各以其直无定额津贴每正价百两自加四加六加八至加倍倍半有差由工部准兵部移咨核覆修造各令本省道员会同副将𠫵将等官弁监造工竣报部题销康熙三十四年
谕战船关系𦂳要修理银数核减太过恐临用之时因船料单薄复行大修以致贻悮著工部会同户兵二部再行确议具奏寻议准令各督抚将军提镇将修理战船银照各地方工料价值据实确估具题工竣报销五十二年覆准战船风篷桅索除应修之年毋庸别给外每岁于朋扣馀剰银内给与制办又议准各营艍犁赶缯等船于船头船尾刊刻某营某镇某号捕盗船名
雍正六年
谕各省修造战船于造成之时觧送总督亲验总督委中军每向监造文员需索规例为之徇隐是以工料皆属虚糜其实不能坚固朕思战船关系𦂳要嗣后船厂附近省城者著在城之督抚提镇及布按两司于承造完工之日公同验㸔倘有不能坚固完好及浮冒侵蚀等弊即揭报题参按律治罪是年议准浙江乘造战船船底⿰木用大号坚固松木每⿰长一丈面梁阔三尺三寸船身及正桅均长一丈二尺头号艍船阔二丈二尺五寸船身増长八丈九尺舱深七尺九寸板净厚三寸一分二号赶缯船阔一丈九尺五分船身减长七丈九尺舱深七尺一寸板净厚二寸九分三号双蓬䑩船阔一丈七尺五寸船身减长六丈六尺舱深六尺一寸板净厚二寸五分四号快哨船阔一丈四尺船身减长四丈八尺舱深五尺板净厚二寸每板长一丈均用钉三又议准奉天战船身长七丈四尺宽一丈八尺七寸二十一舱
八年
谕向来外省各标营沙唬赶缯等船原令道员会同副将监督修造道员遴委同知通判承修副将遴委都司守备监修闻承修之人备办物料必俟监修验看自千总
以及游副遂层需索不一而足及如式修造赴各标营交收又有验㸔勒索之弊迨交收之后一任船置河干雨淋日晒船中器械绳索为头舵人等窃盗变卖而该管将弁概不追究夫始则借端勒索后则听其毁弃岂非以承修之责专在文员而监修武弁置身局外遂至视同陌路此等锢弊闻各处仍然而京口将军标下为尤甚嗣后修造标营战船著道员副将会同领价道员遴委丞倅副将遴委都守协同办料修造如系将军标下之船即遴委参领以下等官同领同办其船交收之后在汎停泊责令头船苫盖浇洗毎岁令该管将弁出具印结送督抚察核如有升迁事故具结交代至船有小修大修拆造之不同是以工料多寡悬殊今闻船未发厂头舵人等已将在船什物私行盗卖即届小修亦必令其拆换加备甚属不法嗣后著将什物一并具册移交如有𧇊缺将该管官弁及头舵人等分别参追十年议准山东登胶南北二汎海口赶缯船照雍正六年浙江题定之例身长七丈三尺板厚二寸七分双篷䑩船身长六丈四尺板厚二寸五分福建大号赶缯船身长九丈六尺板厚三寸二分身长八丈板厚二寸九分二号赶缯船身长七丈四尺及七丈二尺板均厚二寸七分双篷艍䑩船身长六丈板厚二寸二分江西南湖营沙唬船身长四丈四尺至六丈八尺板厚一寸三分至一寸六分直隶天津水师营大小赶缯船身长七丈四尺板厚二寸九分身长八丈六尺板厚三寸身长六丈五尺板厚二寸六分以上每板一尺概用三钉江南修造战船应用板片薄厚铁钉数目照浙江省所定分寸沙船一丈三钉赶缯船尺板四钉京口营船九丈以外梁头栈板均净厚三寸九丈以内梁头栈板净厚二寸八分量定三寸三分用一钉以收一尺三钉之实苏州狼山川沙吴淞等营船身长四丈七尺至十一丈板厚二寸二分至三寸六分每板一尺用三四钉有差湖北湖南战船身长三丈二尺至七丈八尺八寸板厚一寸二分至二寸二分每板一尺用三四五钉有差广东战船身长一丈九尺至九丈板厚一寸至三寸一分每板一尺用三四五六钉有差各省战船宽九尺六寸至二丈三尺五寸有差均令道员会同副将等官监督广东外海战船委道员内河委知府各会同副参等官监督十一年议准直省修造战船报销限期直隶限以四月福建台湾限以十月其馀各厂限四月山东限六月江西大修拆造限三月小修限两月江南限四月湖广大修拆造限六月小修限四月浙江限四月广东琼州限六月其馀各厂限四月均以工竣日起限
乾隆元年议准江南各厂拆造沙唬船每部价百两加津贴银一百二十五两拆造后小修每百两给银一百二十五两大修给银一百三十五两再次小修给银一百五十两艍缯船大小修每部价百两加津贴银一百八十两拆造一百五十两淮厂唬船拆造及拆造后小修每部价百两给银一百三十两小修后大修给银一百三十八两修造赶缯船加増银照各厂例画一遵行二年覆准山东登胶南北两汛额设赶缯双篷䑩船凡届大小修拆造之年照部定价值每百两量贴银百两工完报销仍节省银三四十两三年议准广东各标营外海战船拆造加八津贴大修加六津贴小修加四津贴五年议准浙江缯艍船大小修拆造照江省缯艍船之例津贴拆造毎部价百两加津贴银一百五十两大小修每百两均加津贴银百五十两外又别加三十两䑩哨船照江省沙唬船之例小修拆造每部价百两加津贴银一百二十五两大修每百两加津贴银百三十五两八年奏准福建修造战船津贴银福泉漳三厂小修毎正价百两加津贴银一百三十两大修加一百二十两拆造加百有十两台厂小修每正价百两加津贴银百有十两大修加百两拆造加九十两十二年覆准福建台厂修造战船照内例给与津贴并别加三分外再加运费银二分
外海战船
盛京六
直隶八
山东二十四
江南八十三
福建三百四十二
浙江一百九十七
广东一百六十六
内河战船
江南二百五十
江西四十六
浙江二百二十一
湖广一百二十七
广东三百九十二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一
兵制志十
马政〈太仆寺马政 上驷院马政 八旗牧马外省牧马 直省营马谨按我朝马政游牧有所饲育有方〉
〈太和翔洽物遂孶生凡天闲良骥特立专司〉
〈皇城南苑诸处分设有内厩外厩其掌于太仆寺者左右两翼各牧掌于上驷院者上都达布逊诺尔等处各牧场马数计二十万有奇又八旗官马直省牧马营马数亦二十馀万有奇每岁孶息之数更不可量迥非唐志之侈称无实者所可同日而语我皇上天威震叠式廓新疆泉甘土厚畜牧日繁哈萨克诸部落亦岁岁贡马求市洵伊古以来未有如今日之蕃庶者也至若马数日盈或分往屯田或拨给缘边营伍俾均归实用伏读御制新乐府阴山道篇煌煌〉
〈圣言真足昭垂万古谨据大清会典则例胪叙马政于左〉
太仆寺马政
总管两翼马厂大臣兼副都统衔一人太仆寺卿满汉各一人少卿满汉各一人〈掌两翼牧均齐赏罚之政〉左司员外郎满洲蒙古各一人主事满洲𫎇古各一人〈掌驮载幔城网城之驼只以偹 巡幸〉右司员外郎满洲蒙古各一人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掌察验牧马匹盈亏以时印烙〉主簿满洲一人〈掌奏章文移〉笔帖式满洲𫎇古各八人〈掌翻译〉
牧场
太仆寺左翼四旗牧在张家口外东北一百四十里哈喇尼敦井东西百五十里南北百三十里东以布奎布拉克为界西以察罕齐老台为界南以都什山为界北以呼什呼兰台山巴延托罗该为界太仆寺右翼四旗牧在张家口外西北三百十里齐齐尔汉河东西百五十里南北三十二里东以库努克托罗该努克图沟为界西以珠尔台乌克尔齐老为界南以格根达巴敦达哈喇为界北以布尔噶苏台河南岸为界
司牧官役
统辖两翼牧场总管一人两翼牧总管二人副管一人防御二人翼领四人骁骑校三人䕶军校八人协领十人䕶军三百十四名马群牧长牧副每群各一人牝马群每群牧丁八名牡马群每群牧丁十四名
牧课
岁春季本寺满堂官一人往口外将马驹验骟秋季往口外分拨骟过三岁之驹入群三年均齐一次届期列名奏请
钦前往员外郎岁春季往口外稽察孳生倒毙各数并训练马驹逐一印烙秋季往口外验视肥瘠并训练马驹有未印烙及印烙糢糊者补印烙牝马群计三年之内每三马应孳生一驹于孳生额数外多至一百六十匹者为上等八十匹以上者次之八十匹以下者又次之其于孳生额数内少至一百匹或少五十匹以上及五十匹以下者亦分三等牧长牧副丁以是各定其赏罚牡马群以在场见牧之数区为十分视其驯习及毙损之多寡以定赏罚至该管协领以上各官统计所管马群得赏受罚之等次核计有差
上驷院马政
总管院事大臣兼副都统衔一人〈无定员由特简〉院卿二人〈掌在京内厩外厩及边外各牧之政〉左司郎中一人侍卫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一人〈掌均齐赏罚〉右司侍卫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一人〈掌各马厩马之俸饷刍菽〉堂主事二人〈掌奏章文移〉笔帖式二十五人〈掌翻译〉侍卫二十一人〈掌侍直内以八人兼试 御马〉司鞍长二人司鞍八人司辔二人
皇子每位司鞍二人司辔二人
内厩外厩
内厩设于
皇城
御马及副马川马各一厩〈均无定数〉仗马一厩〈七十匹〉公马厩〈厩各二百匹附橐驼十匹〉驾车马骡二厩〈厩各马五十匹骡五十匹〉其应差巡群马附各厩外厩设于
南苑
御马及内马共六厩〈内桐马一群腾马四牡马三十六馀无定数〉安河公马一厩〈二百匹〉其应差巡群马附各厩凡
御马中有不驯者汰入公马厩日值
御马阙以内厩
御马补内厩
御马阙以外厩
御马补外厩
御马阙简内马之良者奏补仗马及祭
神受釐四色马阙行取大凌河良马充补川马阙行崇文门税务驾车骡阙行户部转行左右翼税务各监督买补驾车马阙以公马补公马及应差巡群马阙彚数行各牧群总管取补
内厩外厩司牧官役
牧长五人副牧长五人牧副十人牧丁一百名内外厩每厩厩长各一人厩副各二人〈川马厩以公马厩厩长兼管〉厩丁各二十名草夫
御马厩三十六名副马厩二十八名仗马厩三十三名川马厩十四名公马五厩各四十四名驾车马骡二厩各三十二名
南苑六厩各二十八名安河公马厩二十四名共五百八十六名内设百总六人外郎十六人驾车马骡二厩各设骁骑四十八人医长蒙古二人医师蒙古十八人癞医六人兽医汉十六人〈主医马驼之疾由院行所司支取药物岁终会计于次年二月奏销〉
内外厩牧课
凡考牧内外各厩院卿岁阅一次三年奏遣官察验一次各具息耗实数以
闻惟苑厩挏马岁阅积三岁具奏不议赏罚其各厩孳生统三岁计以牝马三生驹一为额数浮者为一等平者二等阙者三等疲瘠及毙损每岁以百匹内核计以数少数平数多分三等定赏罚有差其出牧岁四月朔以内外厩公马四百匹就草张家口外限九月望前视天时凉暖豫奏日期回厩遣侍卫二人率厩长厩副经理出入馀俱于
南苑就草出入期如之内厩驼每百匹以五十匹存厩馀就草上都出入期亦如之
贡马
蒙古索伦岁贡马驼由理藩院具奏送
上驷院行知掌试
御马大臣侍卫奏会本院官公同选验不入选者罢还之选受者行广储司如例给赏驼发内厩马发
南苑六厩牧养又归化城两旗蒙古岁贡马喀尔喀哲卜尊丹巴胡图克图岁贡驼马陜西岷州卫二十四寺畨僧岁贡马均由理藩院咨送发各厩刍秣应管之大臣率本院侍卫诣厩验视辨其堪供
御马内马公马之属列其等次以
闻乾隆二十三年之后西域哈萨克巴达克山诸部先
后投诚遣使贡马其尤者则
御定嘉名馀皆分入各厩至哈萨克贸易之马尤伙每年无定额于乌噜木齐及伊犁广设牧群以为新疆驻守各兵之用其赢馀仍发补内地各标营额缺供直马
日以内厩
御马四匹齐其毛色具鞍辔列于院门外凡
驻跸圆明园以
御马六匹立
园门右如之直班侍卫司鞍司辔咸侍恭遇
车驾巡幸日以十马备
上乘御由掌
御马大臣奏请于
御马内马中简其尤良者以从其需用驾车马公马及櫜驼之数附疏以
闻由院奏遣卿及侍卫各一人掌
御马侍卫一人沿途监视支放马驼刍菽其扈
跸之尚茶尚膳各执事官役以及内监所乘之马由所司行院如数以公马拨给回日缴院如不足具数奏行兵部以八旗官马拨给
皇子出行拨给官役应乘公马亦如之凡有因公出使者大臣应乘马十匹侍卫六匹笔帖式四匹厩牧长各五匹厩牧副各三匹厩丁牧丁二人共马三匹均于公马中拨给厩长记所给马数于册月申院卿每三月彚数以
闻行该管官核对其马有途次病毙者岁终彚数奏销如调治失宜致毙瘠及遗失者有罚凡直省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及朝鲜国使臣来京
朝觐各给马乘骑均由所司行院于公马中选拨
用马
每岁四孟月敬
神各用青马白马二敬毕交会计司变价
皇子分封初祭
神荐以马婚礼以马荐币给乘固伦公主和硕公主釐降荐币以马驼生子弥月以马充赏分封王贝勒贝子各给马驼分封公给马
口外牧场
上都达布逊诺尔牧场在独石口外
达里冈爱牧场在独石口外
大凌河牧场在
盛京锦州府北口外
口外司牧官役
上都达布逊诺尔牧掌关防总管一人副管一人翼领五人署翼领九人𫎇古笔帖式七人效力笔帖式三人骟马群牧副每群各二人牝马群牧
副每群各一人驼马牧丁十名马群七名
达里冈爱牧场〈隶上都牧兼辖〉翼领二人署翼领三人效力笔帖式二人马群牧长每群各一人牧丁七名
大凌河牧场总管一人翼领二人效力笔帖式二人马群牧长每群各一人副牧长各一人牧副各一人骟马群牧丁各二十名牝马群牧丁各十五名
口外牧课
上都达布逊诺尔等各牧场群马每三年奏遣官察阅一次牝驼群每六年奏遣官察阅一次议赏罚大凌河牧场亦如之马群每百匹倒毙之数自一匹至四匹与五匹至八匹者皆赏九匹至十二匹者免议十三匹至十六匹及十七匹以上者罚有差其孳生之数每三年牝马五匹额生驹二如孳生马浮额百六十匹以上者赏最优八十匹以上者赏次之一匹以上者量加其缺额百匹以上与五十一匹以上五十匹以下者分三等行罚上都达布逊诺尔马群每三年牝马三匹额生驹计一匹每等议赏罚与大凌河同达里冈爱驼群毎六年内牝驼五匹额生驼二额外孳生二十匹以上者给一等赏十一匹至二十匹给二等赏一匹至十匹给三等赏如孳生缺额计匹分三等罚如之其各总管副管翼领牧长牧副应行赏罚均照例行凡牧场马群每年于四月朔为始迄九月望以骟马牝马全群就草
八旗牧马
顺治初年定八旗及内府三旗佐领下额设马驼每年由兵部酌定留京并出各数奏
闻每翼
简用副都统二人于立夏后四日率领官兵陆续赶赴口外牧场择水草丰茂处加意牧放若照管不周以致马匹阙少著落副都统以下各官赔补其实系残废倒毙者马扣存三月钱粮驼扣存四月钱粮买补如价有不敷准于公用银内动支至出场官兵均归副都统管辖在场马驼亦由副都统分拨官兵牧放其进口日期每年于八九月间预行报部又定八旗出场马驼口内每站给空草一束回日进口每站仍各给草束均由兵部移咨户部委司官一人监给
康熙二十六年定八旗出场马驼沿途不加意照管践食田禾者专管及兼管官分别议罚领催及兵鞭责有差出口后并不在场牧放致有纵逸侵扰者官议罚兵鞭责均加重仍照马驼侵扰之数赔偿地主至兵丁强令他人代为牧放及勒索酒食生事者交刑部治罪专管兼管官降罚从严领催革退
三十四年
谕议政王大臣八旗都统等朕观京城八旗兵卒已熟练器械亦整齐惟马匹少缺前命满洲蒙古汉军各佐领下拴马一半给草豆钱粮军营以马为重今可令众兵槩置马一匹春冬则给草豆钱粮自四月起发一半放青一半拴餧至九月驱回照常拴餧此所置马匹令兵丁各自小心餧养交与该管官严行稽察设怠玩从事致羸瘦误公者将该管大臣从重治罪其参领以下拨什库以上及拴马之人俱照军法治罪俟噶尔丹事毕之日仍照养马一半可通行晓谕
四十四年
谕扈从大学士马齐张玊书陈廷敬等宋明时论马政者皆无善䇿牧马惟口外为最善今口外马厂孳生已及十万牛则六万羊则二十馀万若将此马与牛羊驱入内地牧养则日费万金不足口外水草肥美不费丝毫之饷而马畜自然孳息因定额以马十万牛六万羊二十一万为限向年疫气盛行蒙古马畜多倒毙而官厂
与彼同在一处毫无损伤前巡行塞外时见牲畜弥满山谷间历七八日犹络绎不绝也
雍正十三年定八旗马驼于出场时造具毛齿清册送部存案回京日按册验印烙綂辖副都统以该翼之马驼核算兼管官以兼管之马驼核算专管官以专管之马驼核算如十分之内疲瘦各不及三分者免议若疲瘦三分并五分至七分以上者官降罚兵鞭责有差
乾隆五年奏准八旗出场马驼进口日期不必拘定八九月令两翼副都统等视天气冷暖及草枯迟早公同酌定预行报部十六年奏准八旗牧养官马共二万七百七十三匹每匹月给马干银三两近因
京城草豆价昻银不敷买应暂为通融请酌拨万匹在京外牧养热河拨千匹近京各庄头拨二千匹此外七千匹交直隶各标营其热河及各庄头草料银由副都统内务府会计司官赴户部支领按月给发直隶各标营就近于藩库动支如有减克料草致疲瘦者该管官议处兵丁庄头治罪或有倒毙照八旗例于马干银内按月扣存买补并请
特简大臣均匀搭配不得概以疲马充数如兵丁乘便将残废马匹私行抵换者察出从重治罪佐领及都统等交部严加议处
乾隆十年
谕八旗拴养官马关系綦重近见放给扈从人等官马时皆折给银两情弊显然此皆由平素不实力喂养所致而彼时该旗验放马匹大臣亦未能察出嗣后著交八旗都统不时稽察再遇朕巡幸放给官马时预将八旗都统副都统名衔由值年旗彚奏候朕每旗简派大臣一员十七年奏上年将八旗官马拨出万匹交直隶各标营并热河副都统及近京庄头分颁牧养议俟次年草豆价平仍分与八旗官兵目下京师草豆较上年价值已减此项马匹或仍交直隶等处或应留京牧养奉
旨此项官马前交直隶各标营牧养脿分既属充足且闻于该兵丁等亦属有益著不必交热河副都统及各庄头俟回銮后拨出万匹皆交与直隶总督仍前分拨牧养十九年奏准八旗官驼照官马例交与直隶宣化府属分给牧养二十八年定八旗每年出场牧放马匹派京城副都统二人左右两翼察哈尔总管各一人侍卫各一人管辖其京城官兵停止派往每马一千匹编作三群每群派察哈尔官一人兵二十名预期来京领马出口每马一百匹准倒毙十匹其倒毙止六匹者官交部议叙兵酌量奖赏如倒毙逾额著令官兵赔补至例应倒毙者于省派京城官兵路费银内买补三十年奏准八旗官马原系给与官员兵丁拴养因官兵内或将钱粮糜费以致官马疲瘦并有空缺又值前数年草豆价昻是以将官马改交直隶牧养旋因八旗前锋䕶军暨亲丁等乏官马当差已奉
旨加恩于直隶牧养官马内拨出四千五百匹交给各该处设立官圈喂养分给兵丁乘骑今查八旗所有印房章京参领佐领闲散官满洲每旗一百馀员𫎇古每旗五十馀员左右两翼所有前锋章京前锋侍卫四十员八旗满洲火器营所有鸟枪营长䕶军参领六十四员八旗䕶军营所有䕶军参领二百八十员学习闲散官约计一百员伊等当差不能自养马匹请再于直隶牧养官马内拨出二千匹给与三营前锋䕶军章京等每人各拴养一匹外八旗满洲每旗一百匹八旗蒙古每旗五十匹除兼管文职官员外旗员每人分给马一匹其所存三百馀匹交与前锋䕶军统领等将各营学习闲散官暨当差出力之䕶军校每人分给马一匹各令其拴养仍令该都统及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随时查核
谕每年出派察哈尔侍卫前往牧厂时以伊等熟知水草谙练牧放于马匹有益今闻得察哈尔侍卫至牧厂后但看水草于马匹事务总不管理甚属非是著交巴禄传谕派出察哈尔侍卫等嗣后察哈尔侍卫至牧厂时查看水草外务令马匹肥壮不致脿欠之处俱令同章京等量其有益妥协办理永著为例著出厂大臣通行晓谕出厂章京兵丁知之
乾隆十六年
谕八旗兵丁喂养驼马需用黒豆甚关𦂳要现今市价昻贵著将仓贮黒豆拨发八万石交与八旗减价平粜以平市价该部遵谕速行又
谕八旗所拴官驼只有八百馀只每遇巡幸或有用六七百馀只不等虽有所馀亦为数无多倘再有行役之处仍用此项驼只若无轮流歇养之暇必至疲瘦此项官用驼只马匹原为旗人拴养若每佐领各多添骆驼一只拴养于旗人生计既有禆益而一切差役亦觉宽裕嗣后各佐领著再添官驼一只令其永远拴养此项添养驼只或由太仆寺所属牧放驼只内取用或应如何添立之处著八旗大臣会同该部议奏如此添养后倘再不尽心喂养仍有脿欠疲瘦者惟于该旗大臣等是问
五十年
谕据总管内务府大臣奏内府䕶军营额设官马每遇出青之时请将世职官等停止出派即于䕶军营内拣派妥员带领䕶军前往牧放等语世职官员等既非䕶军所属喂养事宜又未谙悉于马匹实属无益嗣后内府䕶军营出青马匹应如所奏办理因思八旗圈马向遇出青系派出之副都统二员监放此项马匹俱系八旗棚养及䕶军营官拴之马今止令副都统二员监视牧放恐亦未能办理认真或令各该旗添派养马之官一二员随同牧放庶可期脿分肥壮不致有名无实但如此办理是否可行并应如何拣派官员酌定章程之处著阿桂会同八旗满洲蒙古都统详悉筹酌迅速妥议具奏
〈谨按八旗官马有官围马有官员拴养马有传事拴养马遇出青时官围马全行出场牧放拴养马咸半出传事马概不出毎年以为定例〉
外省牧马
乾隆元年定甘肃提标西宁镇标各设马场一处以游击一人统率每场牝牡马千二百匹分五群每群牡马二百匹牝马四十匹以千把总一人为牧长外委千把总一人为牧副兵十人为牧丁三年均齐一次届期总督委官察验叙明赏罚具题所牧马不论牝牡每三匹取孳生马一匹三年内一群中多孳生马八十匹以下及八十一匹以上至一百六十匹以上者分三等官议叙升用兵给赏有差如少孳生额数二十匹以下者官兵即议罚责若于原牧额数缺少者官兵责革罚赔其提镇游击统计五群之数以定赏罚十三年定甘肃凉州西宁肃州三镇各设驼场一处每牝牡驼一百六十为一群每群以千把总一人为牧长外委千把总一人为牧副兵九人为牧丁仍委守备一人督理五年均齐一次千把总外委兵丁边地较内地不同五年期远应议赏以示鼓励每牝牡驼百五年内孳生四十只者无庸议赏于额数外多孳生一至十者及至二十与二十一以上者官议叙兵加赏有差其五年内准倒毙二十只若倒毙逾额不论多寡以续得孳生抵补其馀再计孳生之数如少孳生一以上与十一以上至二十一以上者官兵分别赏罚督理之守备其赏罚亦随额数上下以为准每届五年均齐之期由总督委官赴场印烙将各数目及牧放官兵姓名造册叙明赏罚具题至孳生牝驼于五年均齐后照例配搭孳生其馀牝驼骟割别牧以备拨用四十年定巴里坤东西中三厂牧放马匹以游击都司守备各一人统率每厂马分五群每群以千把总一人为牧长外委一人为牧副按马二十四匹派兵一名牧放三年期满总督委员逐厂查验分晰马数叙明赏罚具题所牧马不论牝牡每三匹取孳生马一匹三年内一群中除孳生额数外其浮额一百七十六匹以下与一百七十七匹以上及三百五十三匹以上分三等官议叙升用兵给赏有差如缺额二十匹以下及四十匹以下至八十匹以下亦分三等行罚至统率各官应议赏罚均照各马厂例核计其孳生盈馀马匹除分给伊犁各该处足用外仍拨解内地以供协济
直省营马
顺治三年定绿旗兵马一匹每月给料豆六斗草六十束六年定官员骑坐马皆自备名曰例马每月照数领草料提督准例马十五匹总兵官十二匹副将八匹参将游击六匹都司守备四匹千总把总二匹至兵丁骑操马酌各营情形或马步各半或马四步六或马三步七或马二步八或马一步九或不设马皆于奏销案内照实数报兵部察核行知户部销算草料八年定副将以下把总以上每月于应支银内扣二钱马兵扣一钱步兵扣五分守兵扣三分名曰棚扣存贮营中以备买马之用若有馀剩由兵部核明于奏销题交户部充饷乂定营马系对敌及追捕贼盗损失者免其赔补走脱及窃失者著落本人赔补若倒毙者每马以十两为额令其赔补名曰赔桩每年递减一两至十年者免赔准动支棚扣银买补十六年定提督例马二十匹总兵官十六匹副将十二匹参将八匹游击以下仍各照旧数
康熙三年定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营马以三年赔桩过三年者免直隶山东山西河南西安甘肃以五年赔桩过五年者免四年定三年赔桩之省一年倒毙本兵赔银七两合队二两本管官一两二年倒毙本兵赔银六两五钱合队一两七钱本管官八钱三年倒毙本兵赔银六两合队一两四钱本管官六钱三年以后免其赔桩动支朋扣银买补五年赔桩之省自一年倒毙至三年倒毙之分赔均如三年赔桩之省其四年倒毙本兵赔银五两五钱合队一两本管官五钱五年倒毙本兵赔银五两合队七钱本管官三钱五年以后免其赔桩动支朋扣银买补又定广东地方潮湿马易倒毙赔桩准照十两减半一年倒毙赔银五两二年倒毙赔银四两五钱三年倒毙赔银四两三年以后免其赔桩五年定广西地方瘴湿马易倒毙赔桩照广东之例又定营马倒毙如符年限者准用朋扣银买补其定价直隶每匹九两山东十两山西八两河南八两五钱江南十三两九钱七分江西十六两八钱二分四釐福建二十二两浙江十六两湖北湖南十五两西安八两广东二十一两九钱广西二十两云南二十一两八钱贵州二十两二钱二分有奇甘肃四川除以贡马抵补外其不敷之马甘肃每匹给价八两四川每匹给价十二两七年定各省朋桩银两岁底兵部查核除应扣外咨户部发饷如有营马缺额开送户部购买四十五年定直省营马倒毙递年加增必致朋扣不敷买补嗣后如倒毙过多实有冒销情弊该督抚提镇即行题参四十七年定营马倒毙该管官验明耳尾将日期出结详报督抚提镇一面用朋扣银买补仍将新马价值毛齿领骑兵姓名按季册报仍于年终奏销由部察核
雍正元年定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营马骑过三年倒毙者免其赔桩广东广西二省减半赔桩骑过三年倒毙者亦免其赔桩直隶山东山西河南西安甘肃等省骑过五年倒毙者免其赔桩均准动支朋扣银买补七年定官兵朋扣银有经督抚提镇题奏拨修船料及军装器械并赏号公务之用者均入于奏销案内由部察照准其开销又定山西河南西安甘肃四省营马开报倒毙不得过十分之三十一年定直隶山西河南西安甘肃马价在十两之内山东亦仅十两均未便以十两赔桩应以七两为额如骑一年倒毙赔桩七两二年倒毙赔桩六两以下按年递减若骑过年限免其赔桩准其动支朋扣银买补十二年定营马除口外差遣及在军前倒毙者皮臓免其变价外江南督标每匹变价一两五钱提标一两安徽抚标一两二钱苏松抚标九钱二分有奇湖北湖南一两其馀直省均五钱发给马价时将皮臓变价扣除于奏销册造报察核又定广东营马每年开报倒毙每百匹只准倒十五匹广西准十七匹其直隶山东江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开报营马倒毙数无一定嗣后均不得过十分之三又定四川营马将原价减去四两照驿马例给以八两所有赔桩银照直隶等省例以七两为额按年递减
乾隆元年议准外委千把总领马即供骑操原未令其存价如遇倒毙入营马数内开报动支朋扣银买补十五年定广东马价每匹减三两以十八两九钱作定价报销广西马价每匹减三两以十七两报销
十六年
谕滇省各营骑操马匹定例三年外准报倒十分之三其额外滥倒马从前该督提等皆于朋扣等项内通融买补并未著赔嗣据该督察出奏闻仍请从宽免其赔桩经军机大巨等议令照例按数赔补但念边方水土餧养马匹与他处情形不同自应通融筹办今若复令赔桩兵丁未免拮据嗣后滇省马匹除额定十分倒三按例分别年限著赔外其滥额倒毙马匹著加恩免赔若兵弁等因有此旨或致餧养失宜溢倒过多者该督提等严行参处二十五年议准营马价值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西安甘肃四川等省或仅在十两以内或据该督抚察核实无溢冒无庸议减福建准以十九两浙江江苏安徽准以十四两江西准以十六两湖北湖南准以十四两广东准以十八两广西准以十六两云南贵州准以十八两报销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二
职官志
国家亮功熙绩自古为昭我
朝创立八旗因章辨色定职列官实有合于轩辕氏以青云缙云建官命师聨为营卫之制和万国而开淳化所为合撰同符也
太祖高皇帝设固山额真〈今称都统〉梅勒额真〈今称副都统〉甲喇额
真〈今称参领〉牛录额真〈今称佐领〉以相统辖
太宗文皇帝辟文馆为内三院设承政参政启心郎诸官
整饬庶务
世祖章皇帝统一区㝢亰秩则悉増满缺直省则满汉参用一视同仁辨章昭晰树闳远之规模六合向化垂绪于亿万斯年我
皇上澄叙官方釐定规制优赉予以广慈重职司以核实申明旧制増立新模于设官分职之良法美意益昭明备矣八旗旧志所载职官分八旗官职八旗部院官为两门区条别目复沓参差颇失聨事彚畴互相经纬之意又其志八旗官职则以王府官列于
陵寝官之前其志八旗部院官则以宗人府列于内阁之后编排次第未能整齐至其沿革增并之踈舛更不可枚举臣等奉
命増修谨据
大清会典
钦定职官表以次甄录庶几于经邦治府统官谐民之
典秩然有叙首载宗人府宗支
锡爵肇瓜瓞之绵长文爵则伸明职掌武职则釐分品秩廉法同昭裁成尽善与夫増置官师因时定制设延阁之校司列香山之健锐经纬并宣敷扬
盛治
德威远被辟地安屯新疆各官星罗碁布实惟大圣人以守兼创光
前烈而巩丕基鸿规式廓即职官之增载亦非旧志之体例所可拘也惟旧志于部院各官止载满缺不及汉人员额兹仍其例焉
职官志一
职官〈宗人府 内阁 军机处 翰林院 詹事府 吏部 戸部〉宗人府
宗令一人
左右宗正各一人
左右宗人各一人
〈初制宗令以亲王郡王统理宗正以贝勒贝子兼摄宗人以镇国辅国公及将军兼摄后择贤任使不复以封爵为限乾隆元年以来间以亲王总理事务无常员〉
左右司理事官宗室各二人〈初制三品康熙二十二年定为正五品〉副理事官宗室各二人〈初制从四品康熙二十二年定为从五品初设郎中六员员外郎四员主事四员康熙十二年始分隶左右两司三十八年两司各裁郎中一员雍正二年改郎中为理事官改员外郎为副理事官初制皆以觉罗为之后以觉罗满洲𠫭用雍〉
〈正二年定以宗室满洲𠫭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悉以宗室为之〉
主事宗室各二人〈正六品〉
经历宗室二人〈正六品〉
〈顺治九年制𠫭用宗室满洲乾隆二十九年定制以宗室为之〉
堂主事宗室二人〈初制四品康熙九年定为正六品〉
〈初制以宗室满洲𠫭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以宗室为之〉
委署主事四人〈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奏明由笔帖式内陞署仍食七品俸〉笔帖式宗室二十四人〈并支七品俸〉
〈初制以宗室满洲参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以宗室为之〉
内阁
大学士满洲二人〈初定一品顺治十五年改为正二品雍正八年升为正一品〉
〈国初置文馆天聪十年改为内三院曰内国史院曰内秘书院曰内宏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分其事为职掌顺治元年増设学士二年定为正二品衙门以翰林院官分隶内三院称内翰林国史院内翰林秘书院内翰林宏文院増设侍读学士侍读等官九年设典籍十五年改内三院为内阁其大学士俱改内阁衔仍分设翰林院十六年裁学士侍读等官十八年复改内阁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宏文院裁翰林院康熙九年仍改为内阁另设翰林院如旧制十年仍补学士以下等官满汉大学士顺治元年设六员不备官康熙年间率用四员雍正年间多用至六员乾隆十三年定制满汉各二员〉
协办大学士满洲一人〈从一品〉
〈以六部尚书简充自雍正年以来初置〉
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满洲六人〈初定二品顺治十五年改为正五品寻以兼礼部侍郎衔改为正三品雍正八年升为从二品〉
〈初制满洲学士三员汉军三员自顺治元年以后増减不一康熙九年定满洲二员十年増四员又定汉军二员十二年以汉军并于汉缺兼礼部侍郎衔〉
侍读学士满洲四人𫎇古二人〈初制三品后改为从五品雍正三年定为从四品〉
〈顺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衔后停兼衔八年设满洲侍读学士三员汉军侍读学士三员十八年増满洲侍读学士三员蒙古侍读学士三员康熙九年定制满洲侍读学士满文二员汉文二员共四员蒙古侍读学士二员汉军侍读学士二员乾隆十四年改定满洲四人蒙古二人汉军侍读学士缺以汉军汉人通行铨补〉
侍读满洲十人蒙古二人汉军二人〈初制四品后改为正六品顺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少卿光禄寺少卿衔寻停兼衔满洲侍读初设满文五员满汉文六员共十一员康熙三十八年省满文一员满汉文二员共八员旋复増二员为十员〉
典籍满洲二人汉军二人〈正七品〉
〈内阁为典掌丝纶之地自大学士以下皆不置印惟典籍给印顺治九年置初各设三员康熙九年定各设二员〉
中书满洲七十人蒙古十六人汉军八人贴写中书满洲四十人𫎇古六人〈从七品〉
〈顺治十六年置满洲中书初设满文撰文二十员办事二十员满汉文撰文十七员办事十八员共七十五员康熙三十八年省满文撰文办事各一员满汉文撰文一员办事二员共七十员蒙古中书初设撰文九员办事十员共十九员康熙三十八年省撰文一员办事二员共十六员汉军中书初设撰文五员办事八员共十三员康熙三十八年省撰文一员办事四员共八员〉
中书科中书舍人满洲二人〈从七品〉
〈初设一员乾隆十四年増一员共二员〉
笔帖式满洲十人
军机处
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及尚书侍郎奉
特旨召入自雍正十年三月大学士等遵
旨议奏办理军机处密行事件所需钤封印信谨拟用办理军机印信字様移咨礼部铸造贮办理军机处派员管理并行知各省及西北两路军营至乾隆初年停止改设总理乾隆二年十一月奉
谕庄亲王等奏辞总理事务朕勉从所请但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几亦间有特旨交出之事
皇考当日原设有办理军机大臣今仍着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公讷亲尚书海望侍郎纳延泰班第办理嗣后永以为制至军机章京以内阁满汉侍读中书及各部郎中员外郎主事简其贤能者奏充无定额〈谨案军机为机务要地不设専署即附载内阁之后〉
翰林院
掌院学士满洲一人
〈顺治十五年置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以大学士徐元文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始用重臣兼领自乾隆元年以来多以重臣特简兼摄以重其任〉
侍读学士满洲二人〈初制从五品雍正三年定为从四品侍讲学士同〉侍讲学士满洲二人
〈康熙九年置侍读侍讲学士各三人乾隆五十年二月裁侍读侍讲学士各一人〉
侍读满洲二人〈初制正六品雍正三年定为从五品侍讲同〉
侍讲满洲二人
〈康熙九年置侍读侍讲各三人乾隆五十年二月裁侍读侍讲各一人〉
〈谨案顺治九年壬辰科十二年乙未科俱分满汉进士为二榜壬辰科满洲一甲进士麻勒吉折库纳巴海乙未科一甲进士图尔宸查汉索泰俱分授修撰编修以后满汉进士合为一榜编修检讨系庶吉士散馆授职〉
庶常馆教习大臣满洲一人〈小教习无额缺〉
〈国初教习多以内院学士为之侍读等亦间有预者自康熙九年后皆以掌院学士领其事而内阁学士时𠫭用焉六十一年辛丑科始以工部尚书陈元龙领教习事嗣后大学士尚书侍郎均得为之皆由特简无常制小教习始置于康熙三十三年雍正八年停乾隆十年复置皆由教习大臣会同掌院学士抡选〉
〈奏充无额缺谨案顺治九年壬辰科始选满洲进士六人汉军进士四人改庶吉士乙未科选满洲进士六人与壬辰科同后满汉合为一榜新进士引〉
〈见选庶吉士满汉无定员〉
典簿厅典簿满洲一人〈从八品〉
典簿厅孔目满洲一人〈从九品〉
待诏厅待诏满洲二人〈从九品〉
〈俱顺治十五年置〉
笔帖式满洲四十人汉军四人
〈初制满洲四十八人汉军八人康熙三十四年省满洲八人汉军四人〉
〈谨案翰林院不设司属凡有陈奏及往来文牒旧例以典簿笔帖式具稿呈堂雍正元年以官轻滋弊令掌院学士于俸浅编修检讨内择才守优长者充作司官名曰办院事后复増置协办院事由掌院学士抡充有缺递补办院事满洲二人协办院事满洲一人以非院官正额谨附识于此〉
经筵讲官满洲八人
〈以内阁学士掌院学士读讲学士詹事少詹事及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之由内阁翰林升任者列名以原衔兼充〉
日讲起居注官满洲八人
〈康熙九年置起居注馆于〉
〈太和门西廊设记注官满洲四人以日讲官兼摄十二年増设满洲记注官一人十六年又増设满洲记注官一人五十七年三月省记注官令翰林官于理事日侍班记注之事并归内阁雍正元年诏复设日讲起居注官如康熙五十六年以前故事乾隆元年増设满洲记注官二人凡记注官均以翰林詹事坊局官以原衔兼充惟掌院学士例各兼一缺均兼日讲繋衔〉
起居注馆主事满洲二人
〈初制满洲三人汉军一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满洲汉军各一人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复置满洲主事二人〉
笔帖式满洲十四人汉军二人
〈顺治初置满洲八人汉军二人十一年增设满洲六人康熙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复设如今额〉
文渊阁领阁事满洲一人
〈国初定制大学士以文渊阁系衔而阁制未建我〉
〈皇上右文稽古修明典籍乾隆三十七年特诏直省守吏购访海内遗书以广石渠蔵弆逸文坠简奇秘响臻复允廷臣议采古书之散见永乐大典者重加厘订成编爰敕馆臣排校缮录彚为四库全书凡三万六千册而赢〉
〈命于文华殿后鼎建〉
〈文渊阁以贮之四十一年上以宋程俱麟台故事所载秘书官品颇详〉
〈诏大学士等集议参仿其制创置阁职领阁事以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掌院学士兼充直阁以下咸定额有差用资典守兰台东观永昭美备焉〉
文渊阁提举阁事满洲一人
〈乾隆五十三年奉上谕文渊阁提举阁事一员系由总管内务府大臣兼充其司员以下皆所管辖着交提举阁事一人专为管理其领阁直阁校理检阅等俱着兼充虚衔不必办理本阁事务〉
文渊阁办理事务内务府司员四人
笔帖式四人
〈俱由提举阁事大臣抡选奏充〉
詹事府
詹事府詹事满洲一人〈正三品〉
少詹事满洲一人〈正四品〉
〈顺治元年初设少詹事一人掌府事是年十一月省九年设詹事一人以掌府印十五年复省康熙十四年奉诏复设詹事府满洲置詹事一人少詹事二人三十七年省少詹事一人〉
左春坊左庶子满洲一人〈以四品冠带食五品俸右春坊同〉左中允满洲一人〈以五品冠带食六品俸右中允同〉
左赞善满洲一人〈从六品右赞善同〉
右春坊右庶子满洲一人
右中允满洲一人
右赞善满洲一人
〈国初设左右春坊皆汉人员缺以内三院官兼摄顺治十五年省康熙十四年复置左右春坊官左右庶子满洲各一人左右谕德满洲各一人左右中允赞善满洲各二人三十七年省满洲右谕德一人左右中允赞善各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满洲左谕德一人〉
司经局洗马满洲一人〈从五品〉
〈康熙十四年置所属有正字初置满洲正字二人康熙三十七年裁省〉
主簿满洲一人〈从七品〉
〈康熙十四年定额又初置满洲录事二人康熙三十七年以后次第裁省〉
笔帖式满洲六人
〈康熙十四年初置十人三十八年省四人〉
〈谨案詹事府本东宫官属我朝〉
〈家法相承尽祛历代之弊良法美意具载储贰金鉴书中而预教至为严慎皇子皆在尚书房读书各选翰林官分侍读讲日有课程择大臣二三人为总师传以综理之凡詹事坊局各官但存其员额以备翰林叙进之阶云〉吏部
吏部尚书满洲一人〈从一品〉
〈天聪五年十月议定官制建六部每部各一贝勒主之吏部设满洲承政一员蒙古承政一员参政八员启心郎一员崇德三年更定吏部设满洲承政一员左参政二员右参政三员启心郎一员顺治元年停贝勒总理例改承政为尚书参政为侍郎五年定满洲尚书一人七年増设一人八年仍令亲王郡王兼摄部务九年停十年复裁满洲尚书一人十五年裁启心郎雍正元年以来常以大学士兼理部务与尚书率其属以叙正群吏焉〉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正二品〉
〈顺治元年定额〉
文选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𫎇古一人〈初制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五品十八年改为四品康熙六年复改为三品九年定为正五品各部院同〉
员外郎满洲二人〈初制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五品康熙六年复改为四品九年定为从五品各部院同〉
主事满洲一人〈初制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六品康熙六年改为五品九年定为正六品各部院同〉
考功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蒙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稽勲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验封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堂主事满洲四人汉军一人
〈崇德三年吏部设理事官四员副理事官六员顺治元年改理事官为郎中副理事官为员外郎设满洲郎中四人汉军郎中二人满洲蒙古员外郎八人汉军员外郎六人主事四人十二年増满洲郎中四人员外郎停兼用蒙古十八年复设蒙古员外郎一人康熙元年仍省三十八年裁汉军员外郎四人五十七年増设𫎇古郎中一人主事一人复设蒙古员外郎一人雍正五年裁汉军郎中员外郎额初制满洲蒙古司官皆统为员额不分専曹悉听堂官调拨后始分司定额如今制堂主事顺治元年㝎额〉
司务厅司务满洲一人〈初制从九品乾隆三十六年升为正八品各部寺同顺治十五年置〉
笔帖式满洲五十七人𫎇古四人汉军十二人〈由举人恩㧞岁副贡生考取者七品由生员监生考取者八品由官学义学生等考取者九品各部院同天聪五年始令六部办事笔帖式各酌量补授吏部笔帖式满洲初设六十五员后省八员蒙古初设二员后増二员汉军初设十六员后省四员分隶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户部
户部尚书满洲一人
〈初设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官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参政为侍郎五年定满洲尚书一员七年増一员十年裁一员十五年裁启心郎康熙六年复増满洲尚书一员八年复裁一员雍正元年以来亲王及大学士奉命兼理部务皆由〉
〈特简不常置〉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
〈初制増减不一顺治元年定左右各一人〉
山东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山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河南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江南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江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福建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
主事满洲一人𫎇古一人
浙江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湖广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陜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四川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广东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广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四人
主事满洲一人
云南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贵州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堂主事满洲四人汉军二人
〈初满洲司属不分曹听委于其长顺治元年定户部满洲郎中十八人蒙古郎中四人汉军郎中二人满洲员外郎三十八人𫎇古员外郎五人汉军员外郎六人满洲主事十四人蒙古主事一人康熙三十八年裁蒙古汉军员外郎五十七年复设𫎇古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増设蒙古主事一人自乾隆初年以来始定额如今制〉
司务厅司务满洲一人
〈顺治元年定额〉
笔帖式满洲百人蒙古四人汉军十六人
〈满洲笔帖式初置九十九人后増至一百三十五人续改定员数如今制𫎇古笔帖式初置二人续増设二人汉军笔帖式初置十六人后増至三十二人续裁定员数如初制分隶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内仓监督满洲二人
〈内仓本名内官监仓顺治十年改今名初属广西司司官康熙三十二年定于应除小差之满洲蒙古汉军年久司官内次除一人管理雍正元年改定于本部满洲司官内委用二年而代〉户部三库
管理三库大臣无定员
〈于大臣内简用雍正元年始置特铸管理三库银印以授之〉银库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司库满洲一人
大使满洲二人
縀疋库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司库满洲二人
大使满洲一人
颜料库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司库满洲二人〈正七品〉
大使满洲一人
〈初顺治元年止设后库置满洲郎中匹人员外郎二人司库六人十三年分建三库置理事官二人以总其事增司库二人康熙二十五年定制三库各置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司库二人雍正二年三库各增员外郎一人置大使各一人省银库司库一人乾隆三年增银库大使一人凡郎中员外郎缺各部院于所属诸司遴选贤能者送部引见补用阅三年更选以代司库大使亦如之〉三库档房主事满洲一人
〈雍正二年置〉
三库笔帖式满洲十五人
〈初置十人顺治十二年増置二人康熙二十五年定制二十四人雍正二年省九人〉
三库库使满洲二十六人
〈初置三十二人雍正二年増颜料库一人省银库六人缎疋库一人〉
〈谨案明之内府十库虽称隶于有司其实皆以中官司其出纳惟太仓银库则主自户部〉
〈本朝顺治初祇设后库十三年分为三库银库在户部署内縀疋库在东华门外颜料库在西安门内而承运库分贮纸张乙字库分贮布麻诸物以及供用库之承造香蜡者并属焉故附于户部之后〉户部钱局
户部督理京省钱法右侍郎满洲一人
〈凡亰师鼓铸统设二局隶户部者曰宝泉局岁铸钱六十一卯遇闰则加増四卯康熙十八年定满洲右侍郎一员公同督理十九年以给事中御史稽查钱局雍正二年停遣乾隆二十六年钱法堂置掌稿司官满洲一人于各司属中选委〉
宝泉局监督满洲一人
〈监督无专员由六部司官遴选保举引见简用二年而代顺治元年定设〉
大使满洲五人
〈由本部笔帖式选委咨吏部注册五年而代称职者以应升官用初设汉人一人雍正四年以宝泉局分设四厂増至汉人大使四人七年改汉大使俱为满大使〉
户部仓场
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满洲一人
〈初顺治九年设满洲汉军仓侍郎各一人寻裁汉军员额又顺治四年置总理满洲侍郎一人与总漕同理漕务八年裁十二年复置十八年仍裁驻札通州新城〉
坐粮厅满洲一人
〈以各部郎中员外郎抡选简充二年而代顺治元年通州坐粮厅止差户部汉司官一人康熙二年添差户部满洲司官一人二十六年定制依各关差例以各部院官通行差遣又初制有坐粮厅笔帖式一人寻裁〉
大通桥监督满洲一人
〈以各仓监督抡选调充初差户部汉司官一人康熙二年添设满洲一人寻省四十七年仍设监督满洲一人〉
亰通各仓监督满洲各一人
〈在京仓十有三城以内曰禄米仓南新仓旧泰仓富新仓兴平仓海运仓北新仓城以外曰太平仓本裕仓万安仓储济仓裕丰仓丰益仓通州仓二曰西仓曰中仓京通共十五仓内惟丰益仓由内务府遣官主之其十四仓监督以内阁中书部院寺监属官抡选引〉
〈见注其名于籍有阙员则户部掣签以授三年而代初制差户部司官管理诸仓或一人或二人增省不一康熙五十年始定每仓监督二员满洲一人五十七年令九卿各举其属以待〉
〈简用雍正元年选部曹之候补者充其任二年置副监督以预监督选者于应代先一年为之称职则如期交替不及者罢免四年复以满洲各部院笔帖式抡选充补勤职者擢用之寻改定如今制又各仓〉
〈原设笔帖式一人后俱裁〉
仓笔帖式满洲四人
〈顺治元年置〉
〈谨案今定制稽察仓储亰仓以都统副都统通仓以通永道通州副将専司其事若仓有渗漏米有盗窃者移仓治之御史则每仓岁差一人通稽一岁内収漕发米釐剔弊端以重〉
〈天庾之储备焉〉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三
职官志二
职官〈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盛京五部奉天府〉礼部
礼部尚书满洲一人〈从一品〉
〈初设满洲承政一员蒙古承政一员崇徳三年更定礼部设满洲承政一员省𫎇古员缺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雍正元年以亲王郡王大学士兼理部务后随时〉
〈简任不恒置乾隆十四年定礼部满洲尚书以兼管乐部太常寺鸿胪寺入衔永为定式〉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正二品〉
〈初设参政八员崇徳三年改设满洲左参政二员右参政三员顺治元年改参政为侍郎定制满洲左右侍郎各一人〉
仪制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正五品〉
员外郎满洲三人〈从五品〉
主事满洲一人〈正六品〉
祠祭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蒙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主客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精膳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𫎇古一人
堂主事满洲三人汉军一人
铸印局主事职衔满洲一人
〈礼部初设理事官四人副理事官七人顺治七年改设满洲郎中四人员外郎六人主事四人蒙古章京四人汉军郎中八人员外郎五人十三年增设满洲员外郎四人十八年増设满洲郎中二人康熙九年裁蒙古章京二人以一人改为郎中一人改为员外郎又裁汉军郎中七人三十八年裁蒙古郎中员外郎汉军员外郎各二人五十七年复设蒙古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増设主事一人雍正五年汉军郎中员外郎额缺俱行裁省乾隆初始定额如今制堂主事顺治元年定额铸印局主事职衔一人乾隆五年奏准添设〉
司务厅司务满洲一人〈正八品〉
笔帖式满洲三十四人蒙古二人汉军四人〈自七品至九品以出身为差详见吏部篇〉
〈满洲汉军员数顺治元年定蒙古员数雍正十二年定分隶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谨按礼部初设马馆二于宣武广渠门储峙牧刍以待外藩朝觐置正监督一人以本部司官充副监督一人以理藩院司官充均一年更代乾隆二十七年省监督官以马馆归理藩院经理又礼部初设满宣表官四人后裁二人今亦省并太常寺谨附识于此〉
乐部
总理乐部事务王一人
总理乐部事务礼部尚书一人各部院内务府大臣无定员
〈乾隆七年始置乐部以亲王尚书大臣兼理部务皆由〉
〈特简无常员〉
和声署署正满洲一人
署丞满洲一人
供用官满洲八人
〈初顺治元年沿明制设教坊司以掌宫悬大乐置奉銮一人左右韶舞各一人左右司乐各一人协同官十五人俳长二十人色长十七人歌工九十八人寻省协同官五人俳长无定员雍正元年始除乐户籍更选精通音乐之人充教坊乐工七年改教坊司为和声署除奉銮韶舞等官名乾隆七年定设署正署丞侍从待诏供奉供用官均以礼部内务府太常寺鸿胪寺官兼摄所属署史十六人〉会同四译馆
提督会同四译馆礼部郎中兼鸿胪寺少卿衔一人〈满洲汉人并用〉
〈初制会同四译分设两馆会同馆自顺治年初置即隶礼部以主客司主事提督馆事十四年设员外郎品级通事一人掌会同馆印寻省雍正十年改定会同馆监督由部抡选引〉
〈见简用一人四译馆则〉
〈国初沿明制置隶于翰林院立回回缅甸百夷西畨高昌西天八百暹罗八馆以译远方朝贡文字乾隆十三年以四译馆闲冗无事诏下大学士礼部定议倂入礼部为会同四译馆改八馆为二曰西城馆百夷馆以礼部郎中一人兼鸿胪寺少卿衔兼慑之于满汉郎中内抡选引〉
〈见请旨简任三年而代〉
朝鲜通事官满洲十人
〈初置六人后增至十六人凡六品六人七品六人八品二人无品级二人乾隆二十三年省六品四人七品四人增设八品二人朝鲜译学置译生二十人于下五旗朝鲜子弟内选充凡通事官员缺以译生选补咨吏部注册〉
兵部
兵部尚书满洲一人
〈初设满洲承政二员蒙古承政一员崇徳三年改设承政一员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无定员五年定设满洲尚书一员雍正元年以来以大学士及他部尚书兼理部务皆由〉
〈特简无常员〉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
〈初设参政八员崇徳三年改设左参政一员右参政三员顺治元年改参政为侍郎定制满洲左右侍郎各一人〉
武选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蒙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四人
主事满洲一人
车驾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蒙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职方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𫎇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武库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堂主事满洲四人汉军一人
〈初兵部设理事官十员副理事官十六员顺治元年改定满洲郎中员外郎各八人蒙古郎中员外郎各四人汉军郎中二人员外郎六人满洲主事四人十二年増设满洲郎中三人员外郎五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满洲员外郎三人蒙古郎中员外郎及汉军员外郎各四人五十七年复设𫎇古郎中一人员外郎三人增设蒙古主事一人雍正五年省汉军郎中员外郎额乾隆初始定额如今制堂主事顺治元年定额〉
司务厅司务满洲一人
〈顺治元年定额〉
马馆监督满洲一人
〈顺治八年设满洲监督一人扵本部司官内遴选引〉
〈见补充岁周而代〉
笔帖式满洲六十二人𫎇古八人汉军八人〈俱顺治元年定分隶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谨按兵部初设督捕侍郎满洲一人以掌旗人逃亡之事其属有左右理事官满洲各一人郎中满洲一人员外郎满洲十五人汉军八人主事满洲三人汉军一人司务满洲一人笔帖式满洲三十四人汉军十六人康熙三十八年俱省其职事并入刑部为督捕清吏司又初设有会同馆大使一员亦康熙三十八年省又京城九门步军及巡捕营初制以兵部职方司主事一人总司之后归入步军统领衙门谨识于此〉
刑部
刑部尚书满洲一人
〈初设满洲承政二员蒙古承政一员蒙徳三年改设承政一员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七年増置满洲尚书一员十年仍省雍正十二年以来亲王郡王及大学士奉〉
〈命管理部务皆由特简无常员〉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
〈初设参政八员崇徳三年改设左参政二员右参政三员顺治元年改参政为侍郎定制满洲侍郎左右各一人〉
直隶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奉天清吏司郎中蒙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江苏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安徽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江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福建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浙江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湖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河南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山东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山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蒙古一人
陜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四川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广东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广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云南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贵州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督捕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堂主事满洲五人汉军一人
〈初制刑部设江南等十四司康熙三十八年增置督捕前后二司为十六司雍正元年增置左右二现审司十二年析江南司为江苏安徽二司并督捕前后二司为一司乾隆二年改右现审司为直隶司七年复改左现审司为奉天司始定为十八司司属初置理事官六员副理事官八员顺治元年改定满洲郎中六人员外郎八人主事十四人汉军郎中四人员外郎十二人五年增置满洲郎中八人员外郎十人十八年增置𫎇古员外郎八人康熙元年仍省五十七年増置蒙古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雍正五年罢汉军员额其续置各司员额亦俱随时增设凡额官阙则总其数三分计之以其二牒吏部除授而留其一由堂官遴选奏请擢补焉堂主事顺治元年定额〉司务厅司务满洲一人
〈顺治元年定额〉
笔帖式满洲百有五人蒙古四人汉军十五人〈满洲笔帖式初置九十六人后增置九人𫎇古笔帖式乾隆二年置汉军笔帖式初置十有九人后省四人俱分隶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提牢主事满洲一人
〈于额外及试俸主事内抡选引见补充岁周更代咨吏部议叙〉
北所司狱满洲二人汉军一人〈从九品〉
南所司狱满洲二人汉军一人
〈顺治元年置汉军司狱二人康熙五十一年增置满洲司狱四人三年而代咨吏部叙陞如例又置官医二人分隶南北所以疗囚之疾病〉
赃罚库司库满洲一人〈正七品〉
库使满洲二人
〈俱顺治元年置额〉
工部
工部尚书满洲一人
〈初设满洲承政二员蒙古承政一员崇徳三年改设承政一员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无定员五年定设满洲尚书一人雍正元年以来以亲王郡王大学士兼理部务皆由〉
〈特简不恒置〉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
〈初设参政八员寻又增设蒙古参政二员崇徳三年改设左参政二员右参政三员顺治元年改参政为侍郎定满洲侍郎左右各一人右侍郎兼官理钱法堂事务〉
营缮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𫎇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
主事满洲二人蒙古一人
虞衡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
员外郎满洲四人蒙古一人
主事满洲三人
都水清吏司郎中满洲五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
主事满洲四人
屯田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
主事满洲三人
堂主事满洲三人汉军一人
〈初置理事官九员副理事官十二员额者库二员顺治元年改设满洲郎中八人𫎇古郎中一人满洲员外郎九人蒙古员外郎三人满洲主事四人汉军郎中二人员外郎六人十二年增设满洲郎中九人员外郎十人康熙二十二年增设满洲主事每旗各一人三十八年省蒙古郎中员外郎额缺又省汉军员外郎四人五十七年复设蒙古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増设蒙古主事一人雍正五年省汉军郎中员外郎额缺初司属不分曹听委于其长后始定额如今制堂主事顺治元年定额〉节慎库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俱于各司属中简调一年而代〉
司库满洲二人
库使满洲十一人
制造库郎中满洲二人
〈初置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后省员外郎而增置郎中一人初以虞衡司管制造库事乾隆十九年改为专缺于夲部司员内遴选补授〉
司匠满洲二人〈初制七品康熙九年定为从九品〉
司库满洲二人
库使满洲二十二人
料估所司员满洲三人
〈于本部司员内简委一年而代〉
琉璃厂监督满洲一人
〈康熙元年置一年而代〉
木仓监督满洲一人
〈康熙六十年置二年而代〉
管理街道厅御史满洲一人
本部司员满洲一人
步军统领衙门司员满洲一人
〈初委本部司官满洲一人乾隆三十一年定制令都察院抡选满洲御史一人工部步军统领衙门各抡选司属满洲一人引见简派以专责成一年而代〉
司务厅司务满洲一人
〈顺治元年定额〉
笔帖式满洲九十三人蒙古二人汉军十二人〈满洲笔帖式初置九十人后增设三人蒙古笔帖式雍正十二年置额汉军笔帖式初置十四人后省二人俱分隶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宝源钱局
工部督理京省钱法右侍郎满洲一人
〈京师鼔铸统设二局隶工部者曰宝源局岁铸钱七十一卯遇閠则加铸四卯以本部右侍郎掌其局之政令〉
监督满洲一人
〈由六部司员遴遴保举引见简用二年而代〉
大使满洲二人
〈由本部笔帖式选委初止设笔帖式一人雍正七年改设大使二人咨吏部注册五年而代称职者以应升官用〉
盛京五部官属
户部
户部满洲侍郎一人〈凡 盛京官品秩俱视 京师〉
〈初设有六部承政参政等官顺治元年世祖章皇帝定都燕京悉裁诸旧制官不偁设以内大臣等官镇守户礼刑工四曹咸属焉十五年复设礼部十六年复设户部工部康熙元年复设刑郎皆置侍郎及其官属三十年又设兵部侍郎于是五部之置始备五部旧各设理事官一人康熙六十〉
〈年省雍正八年设尚书一人以继五部寻罢之〉
经会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粮储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农田司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
银库掌关防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司库二人〈正七品〉
库使八人
掌管庄六品官二人
笔帖式二十三人
内仓正副监督各一人〈以上均满洲员额〉
〈顺治十四年初置郎中三人员外郎五人主事二人司库二人笔帖式十五人康熙二十九年増设员外郎四人笔帖式八人乾隆八年省员外郎四人增设主事二人堂主事二人初〉
〈盛京五部司属皆以本地人员除授雍正五年命在京各部抡员往补其本地人员皆撤回以京曹调用乾隆八年诏以京员与本地人员参半除用十八年复〉
〈谕吏部定议用京员十之七本地人员十之三以归平允焉〉
礼部
礼部满洲侍郎一人
左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堂主事一人
读祝官八人
赞礼郎十六人
六品官一人
七品官一人
助教四人
笔帖式十人〈以上均满洲员额〉
〈员额俱顺治十四年定笔帖式初设十二人乾隆八年省二人又有牧务总管一人以锦州副都统兼管其属有六品翼领一人七品牧长十七人八品副牧长十七人牧副三十四人副牧副三十四人皆总辖于礼部焉〉
兵部
兵部满洲侍郎一人
左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
笔帖式十二人
驿站正副监督各一人
驿丞二十九人〈以上均满洲员额〉
〈员额俱康熙三十年定惟员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省二人〉
刑部
刑部满洲侍郎一人
肃纪前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肃纪左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肃纪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三人
肃纪后司郎中一人
贠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以上俱满洲员额员外郎主事初各置蒙古二人乾隆十四年员外郎改为主事〉
笔帖式满洲二十四人𫎇古二人汉军五人赃罚库司库一人
库使二人〈司库库使内用汉人一人〉
司狱一人
〈郎中初置二人康熙二十八年増二人员外郎初置满洲四人康熙二十八年増满洲四人乾隆八年省满洲四人増蒙古二人主事初置三人乾隆八年増三人又置堂主事二人笔帖式初置十五人康熙二十九年増十一人雍正五年又増五人乾隆三十八年以满洲笔帖式一缺改为司狱〉工部
工部满洲侍郎一人
左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
笔帖式十七人〈内汉军一人〉
银库司库二人
库使八人
管千丁四品官一人
管理烧造瓦料五品官一人
管理匠役六品官一人
看守
大政殿六品官一人〈以上俱满洲员额〉
〈郎中员额顺治十四年置员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省二人主事初置四人乾隆八年増二人又旧制有司匠一人乾隆二十九年省〉
奉天府
奉天府府尹满洲一人〈正三品〉
〈初设辽阳府知府顺治十四年改建奉天府置府尹一人乾隆三十年増无管大臣一人以〉
〈盛京侍郎兼管府尹事务皆由特简无常员〉
通判满洲一人
兴京理事通判满洲一人〈正六品〉
〈通判康熙三年置兴京通判乾隆二十八年置〉
熊岳通判满洲一人
承徳县知县满洲一人〈正七品〉
〈康熙三年置〉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四
职官志三
职官〈理藩院 都察院 通政使司 大理寺太常寺〉理藩院
理藩院尚书一人〈从一品以满洲蒙古补授〉
〈国初设蒙古衙门有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官崇德三年六月定蒙古衙门为理藩院七月定置承政一员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十五年以礼部尚书衔掌理藩院事省启心郎十八年仍为理藩院尚书雍正元年以来以王公大学士兼理院事皆由特简无常员〉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二品均以满洲蒙古补授〉
额外侍郎一人
〈崇德三年七月定置左右参政各一员顺治元年改左右参政为侍郎十五年以礼部侍郎衔协理理藩院事十八年仍为理藩院侍郎其额外侍郎特简蒙古贝勒贝子之贤能者任之〉旗籍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蒙古二人〈正五品〉员外郎满洲三人蒙古二人〈从五品〉
主事满洲一人〈正六品〉
王会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𫎇古二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蒙古三人
主事蒙古二人
典属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𫎇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蒙古六人
主事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柔远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𫎇古五人
主事蒙古一人
徕远清吏司郎中蒙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𫎇古三人
主事蒙古二人
理刑清吏司郎中蒙古二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𫎇古四人
主事蒙古一人
〈初顺治十八年理藩院设四清吏司曰录勲宾客柔远理刑置满洲蒙古郎中十有一人员外郎二十七人满洲主事四人其后増省不一康熙三十八年析柔远司为二曰前司后司乾隆二十二年改录勲司为典属宾客司为王会柔远后司为旗籍柔远前司仍为柔远二十六年并旗籍柔远为一司増设徕远司二十七年旗籍柔远仍分为二司二十九年后改典属司为旗籍司其旧旗籍司仍改为典属司今定各司满洲蒙古郎中十二人员外郎三十有五人主事九人〉
堂主事满洲二人蒙古三人汉军一人
〈顺治元年置额〉
校正汉文官二人
〈于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读等官内奏委三年而代〉
司务厅司务满洲一人𫎇古一人〈正八品〉
〈顺治元年置康熙三十八年省雍正十年复设〉
题署主事满洲二人蒙古六人
〈乾隆三十六年置由笔帖式内伦选题补〉
笔帖式满洲三十六人蒙古五十五人汉军六人贴写笔帖式𫎇古十六人
〈初顺治元年置满洲笔帖式十一人蒙古笔帖式四十一人汉军笔帖式二人康熙二十八年増设满洲汉文笔帖式毎旗各一人汉军笔帖式毎翼各増二人雍正十一年复増满洲笔帖式十七人蒙古笔帖式十四人分隶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银库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俱于本院司官内奏委〉
司库满洲一人〈正七品各部完寺同〉
笔帖式满洲一人
库使满洲二人
〈康熙四十六年始创立银库设官如今额惟库使初置四人雍正元年省二人〉
𫎇古翻译房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俱于本院司属内抡选奏委〉
唐古忒学司业一人
助教一人
笔帖式蒙古二人
〈顺治十四年初立唐古忒学给教习人六品俸后改为司业其助教本以他官兼乾隆五年始定为额设之官〉
稽察内馆外馆监督二人
〈由科道及各部司官内抡选奏委〉
乌兰哈达驻札司官一人
三座塔驻札司官一人
八沟驻札司官一人
分驻塔子沟笔帖式一人
察哈尔游牧处理事员外郎蒙古十六人
〈以在京𫎇古各旗与察哈尔各旗官内抡选由院引〉
〈见除授自䕶军校骁骑校选用者即授员外郎自中书笔帖式选用者先授主事三年称职乃授员外郎又雍正七年置巡察㳺牧御史或部院司官一人每岁更替今改定五年抡选一次〉
张家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二人
喜峯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独石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杀虎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古北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俱由本院司官内奏委以笔帖式一人佐之三岁而代〉
围总管一人〈初制四品乾隆十八年升为三品〉
左右翼长各一人〈正四品〉
章京八人〈初制六品乾隆十八年升为五品〉
骁骑校八人〈正六品〉
〈木兰围在蒙古各部落中周一千四百馀里国语谓哨鹿为木兰故以得名〉
〈圣祖仁皇帝因喀喇沁敖汉翁牛特䓁诸部落所献牧地置岁行秋狝康熙四十五年设围总管一员六品官八员率官兵驻守皇上仍照前制毎以八月行围肄武凡内扎萨克蒙古王公台吉及喀尔喀青海厄鲁特并轮年入觐之都尔伯特土尔扈特回部伯克等咸会朝〉
〈行在所櫜鞬执役岁以为常乾隆十四年始以围场总管属理藩院统辖十八年升总管等品秩増设翼长二人骁骑校毎旗各二人〉
〈谨案我朝威德广被其内扎萨克诸𫎇古久受疆索比于内〉
〈臣而圣武所昭无思不服北逾瀚海西越流沙亦莫不碁布星罗咸归版籍设官置吏多因其俗以治之臂指相维不殊郡县如蒙古诸旗之扎萨克官及新疆回城之伯克等官皆领属于理藩院今以其本由各部落选置与内地注授者不同故别繋之藩属诸官篇内云〉
都察院
都察院左都御史满洲一人〈初置一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二品康熙六年改为一品九年定为正二品雍正八年升为从一品〉
左副都御史满洲二人〈正三品〉
〈国初都察院置承政一员左右参政各二员顺治九年改承政为左都御史参政为左副都御史员数増减不一三年定设左副都御史满洲二人五年定设左都御史满洲一人旧有满洲启心郎一员汉军启心郎二员顺治十五年省其右都御史为总督坐衔右副都御史为巡抚坐衔俱无亰员故都察院长官皆以左系衔焉〉
吏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初置四品康熙二年改为七品六年复为四品九年定为正七品雍正七年升为正五品各科同〉
给事中满洲一人〈初制从七品雍正七年升为正五品各科同〉
户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礼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兵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刑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工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国初沿明制六科自为一署顺治十八年设都给事中满洲一人左右给事中满洲各一人康熙四年满洲给事中六科止各留一人馀俱省五年复増设掌印给事中各科满洲一人雍正元年始奉〉
〈诏以六科隶都察院听都御史考核焉〉
京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初制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七品康熙六年改为四品九年复为正七品雍正七年定以满洲由员外郎汉军由郎中陞授者为正五品由中行评博行取知县补授者为正六品乾隆十七年俱改为从五品各道同〉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河南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江南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三人
浙江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山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山东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二人
陜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湖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江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福建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四川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广东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广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云南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贵州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国初设满洲御史二员顺治五年増置十七员康熙二十八年又増一员雍正五年始置宗室御史二员蒙古初置章亰二员康熙元年省五十七年増置蒙古御史二员汉军御史初置八员康熙三十九年省三员雍正初俱省乾隆十四年定设满洲员额如今制宗室蒙古御史俱统于满洲员额之数四十六年复増置宗室御史二人而省满洲员额二人又旧制御史分设十四道而以河南江南浙江山西山东陜西为六掌道分稽在京诸司及各直省刑名河南道仍参治院事京畿道惟司照刷卷宗六掌道或以二员或以一员协理依次递迁其他则谓之坐道皆不理本道之事惟存空衔而已乾隆十四年特诏厘正按道定额各给印信而以职事分隶之二十年复命以京畿道改列河南道之前俾互易所掌而官署亦从对换至京畿河南二道员缺皆由长官抡选䟽请〉
〈简调各道掌印则以资深者递转〉
经历满洲一人〈正六品〉
〈初称司务后改为经历顺治元年定额〉
都事满洲一人〈正六品〉
〈初置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康熙三十九年省汉军一人乾隆十七年复省满洲一人〉
笔帖式满洲三十五人蒙古二人汉军五人六科笔帖式满洲八十人
〈都察院笔帖式初制满洲五十一人汉军七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满洲十六人汉军二人雍正十二年置蒙古二人六科笔帖式初置一百七人乾隆二年省二十七人其分隶之制堂笔帖式十人京畿道江南道各三人河南浙江山西山东陜西湖广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道各二人吏科户科兵科刑科毎科十五人礼科工科每科十人〉
巡察京通各仓科道十六人〈满洲汉人并用无定员〉
〈初置毎岁奏请简派乾隆五十九年户部奏准毎月开仓时由都察院堂官毎仓签派满汉科道各一人监放〉
巡视淮安济宁天津通州漕务科道无定员〈巡视淮安济宁天津通州漕务各一人毎岁以次奏请〉
〈简派满洲汉人并用无定员〉
巡察
盛京科道满洲一人
〈雍正三年置〉
巡察吉林黑龙江科道满洲一人
〈雍正元年置初置俱毎岁更代后改定五年抡选一次又康熙六十一年置巡察台湾科道满洲一人亦毎岁更代乾隆十七年改定三年抡选一次三十年复〉
〈命届期奏请应否派往均候旨以行五十二年巡察台湾御史停止〉
巡察归化城游牧科道蒙古二人
〈五年一次由都察院行取六部理藩院蒙古郎中员外郎并蒙古科道奏请〉
〈简派谨案各省巡按御史〉
〈国初因明旧制凡自郎中以下各官皆得选任兼宪衔以行顺治十八年定议永行停止又有巡江御史巡视屯田御史俱顺治初年停止督理茶马御史康熙初年停止又雍正三年设各省巡察以督捕盗贼由科道及小京堂部属各官抡遣江宁安徽共一人湖北湖南共一人山东河南共一人又四年设直隶巡查御史顺天永平宣化二人保定正定河间二人顺徳广平大名二人又有巡视山东河湖工务御史一员雍正元年置直隶巡农御史一员雍正七年置又顺治十一年设直隶恤刑同巡察御史审录罪囚刑部差郎中员外郎大理寺差寺正寺副雍正四年设观风整俗使乾隆八年设宣谕化导使嗣俱先后停止谨附识〉
巡视五城科道满洲各一人
〈以六科给事中十五道御史引见〉
〈简用初制以新资御史巡城后改用满洲毎城各一人汉军毎城各一人雍正元年改定毎城满洲一人汉军并归汉人班内二年更换今制一年而代又初置有五城笔帖式后裁〉
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通政使满洲一人〈初系二品顺治十五年改为三品康熙六年复为二品九年定为正三品〉
副使满洲一人〈初系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四品康熙六年复为三品九年定为正四品〉
参议满洲一人〈初系四品顺治十六年定为正五品〉
〈顺治元年初设通政使满洲一人左通政满洲一人左参议满洲二人乾隆十三年改左通政为通政副使省左参议满洲一人并去左右衔〉
经历满洲一人〈正七品〉
知事满洲一人〈初制四品后定为正七品〉
〈初称司务后改为经历知事初置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后省汉军员缺乾隆十七年定满洲知事一人〉
笔帖式满洲六人汉军二人
〈初置满洲八人汉军二人后省满洲二人〉
登闻鼓廰笔帖式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顺治元年设登闻鼓于都察院门日以御史一人监之十三年移置长安右门外以给事中或御史一人更替管理康熙六十一年始以其事并入通政使司置笔帖式以掌之〉
〈谨案我朝定制凡臣工封事皆许诣〉
〈宫门由奏事处直达御前其陈事之䟽在内各部院径送内阁惟在外督抚等章奏通政使司校阅送阁其向来题本奏本之目㮣并为题以省繁冗谨附识〉
大理寺
大理寺卿满洲一人〈初系二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三品康熙六年复为二品九年定为正三品〉
少卿满洲一人〈初系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四品康熙六年复为三品九年定为正四品〉
〈俱顺治元年置额〉
左寺丞满洲一人汉军一人〈初系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六品康熙六年改为五品九年定为正六品右寺丞同〉
右寺丞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堂评事满洲一人〈正七品〉
〈初置左右寺正左右寺副左右评事等员后改左右寺正为左右寺丞康熙三十八年省左右寺副员缺〉
司务厅司务满洲一人
〈顺治元年置额〉
笔帖式满洲四人汉军二人
〈俱顺治元年定额康熙中増置满洲笔帖式二人寻复省〉
太常寺
太常寺卿满洲一人〈正三品〉
少卿满洲一人〈正四品〉
〈国初设太常寺以隶礼部置卿少卿等官顺治十六年改归本寺康熙二年复以寺事属礼部十年仍归本寺雍正元年始特简大臣总理寺事乾隆十四年定礼部满洲尚书以兼〉
〈管太常寺入衔永为成式焉〉
寺丞满洲一人〈正六品〉
〈国初寺丞为堂上正官乾隆十三年改为属官〉
博士满洲一人汉军一人〈正七品〉
〈员额顺治元年定〉
赞礼郎满洲二十二人〈初制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九品康熙四年改为六品六年改为五品九年仍改为正九品寻又定由䕶军校骁骑校选授者六品职衔由八品笔帖式监生选授者八品职衔由无品笔帖式库使前锋䕶军选授者九品职衔乾隆元年改定俱以六品冠帯食七品俸〉
读祝官满洲八人〈初制五品康熙九年改为正九品寻又定品数如赞礼郎视出身为差乾隆元年改定俱以六品冠帯食七品俸〉
学习赞礼郎七人〈九品学习读祝官同〉
学习读祝官五人
〈满洲赞礼郎初置十六员读祝官初置四员又有礼部读礼官二员康熙十年改隶太常寺寻又増置额外读祝官二员雍正十一年増置赞礼郎八员改额外读祝官二员为正额乾隆三十七年以赞礼郎二员分隶銮仪卫司赞鸣鞭四十年増置学习赞礼郎读祝官各二人〉
典簿厅典簿满洲一人〈正七品〉
〈员额顺治元年定〉
司库满洲一人
库使满洲二人〈九品〉
〈司库员额顺治元年置库使员额雍正元年置〉
笔帖式满洲九人汉军一人
〈满洲笔帖式初置十八员康熙三十八年省九员汉军笔帖式初置二员三十八年省一员谨案太常寺初设有牺牲所牧满洲一人从七品掌系牲牷而刍牧之以待祭祀乾隆二十六年省以其事改入内务府庆丰司管理〉
坛
庙各官
天坛尉满洲八人〈五品一人六品七人〉
地坛尉满洲八人〈五品一人六品七人〉
太庙尉满洲十人〈四品二人五品八人〉
社稷坛尉满洲五人〈五品一人六品四人右俱隶太常寺〉
堂子尉满洲八人〈七品二人八品六人隶礼部〉
〈员额顺治元年定凡四品尉阙员以五品尉序陞五品尉阙员以六品尉序陞惟〉
〈太庙五品尉阙则以各坛六品尉及各部院休致郎中员外郎间次选授六品等
尉阙吏部牒八旗抡选除授〉
陵寝各官
永陵掌关防官一人〈正四品〉
副关防官兼内管领一人〈正五品〉
副关防官兼尚茶正尚膳正一人〈正五品〉
副员三人〈八品虚衔〉
笔帖式四人
永陵总管一人〈正三品〉
翼领二人〈正四品〉
防御十六人〈正五品〉
福陵掌关防官一人
副关防官兼内管领一人
副关防官兼茶膳总领二人
尚茶正一人〈正八品〉
尚膳正一人〈正八品〉
副内管领一人〈正八品〉
笔帖式四人
福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十六人
世袭骑都尉一人〈四品〉
云骑尉品级官七人
六品官一人
七品官五人
八品官四人
昭陵掌关防官一人
副关防官二人
内管领一人〈五品〉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副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四人
昭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世袭一等侍卫兼二等轻车都尉一人〈正三品〉头等侍卫兼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一人〈正三品〉防御十六人
随旗当差六品官六人
云骑尉二人〈正五品〉
云骑尉品级官一人
〈右俱满洲员额永陵总管等员康熙九年置掌关防等员康熙十一年置〉
〈福陵昭陵掌关防总管等员俱顺治十三年置又〉
〈永陵有副总领司香尚膳及国戚章京等员〉
〈福陵有副茶领副膳领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领等员又国戚章京六十五员昭陵有副总领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领等员又〉
〈恩赐国戚防御品级三员国戚章京二十员俱顺治初年以来先后増置〉
东陵
泰陵管理承办事务衙门宗室贝勒贝子公均无常员东陵
泰陵内务府总管各一人〈正二品〉
〈初康熙二年始除内大臣侍卫等守䕶孝陵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建〉
〈景陵特命以王公守䕶别置大学士尚书侍郎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副都统散秩大臣乾清门侍卫御前侍卫侍卫等员皆有阙不除乾隆二年定守䕶〉
〈泰陵人员贝勒二人公一人大臣官员十人侍卫十人皆奉旨除往寻设东陵〉
〈泰陵承办事务衙门各铸给印章以守陵之贝勒贝子公内务府总管等同领其政令焉〉
守
陵寝总兵官马兰镇泰宁镇各一人
〈督帅官兵巡防游徼以翼卫陵寝其内务府总管奉〉
〈命兼摄者皆由特简不为例〉
昭西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孝陵奉祀礼部掌关防郎中一人〈兼管 孝东陵事务〉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孝东陵奉祀礼部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景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泰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兼管 泰东陵事务〉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东陵奉祀礼部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陵妃园寝礼部主事一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孝贤皇后陵寝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纯恵皇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东陵承办事务衙门主事二人
笔帖式二人
西陵承办事务衙门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四人
〈员额自康熙二年以来先后置乾隆二年定以孝陵奉祀礼部郎中为掌关防郎中凡各〉
〈陵事皆令会同办理有阙则抡选引见请〉
〈旨简补四十六年改置宗室郎中员外郎主事共五人馀俱满洲员额〉
东陵工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陵工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二人
泰东陵工部员外郎一人
泰陵妃园寝工部主事一人
〈员额自康熙二年以来先后置〉
昭西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孝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正六品〉
笔帖式二人
孝东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二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委署内副管领一人〈俱用九品冠带〉
泰陵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二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泰东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泰陵妃园寝内务府主事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孝贤皇后陵寝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纯恵皇贵妃园寝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委署内副管领一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内副管领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赞礼郎三人
读祝官二人
〈以上俱内务府员额自康熙二年以来先后置〉
昭西陵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从六品〉
笔帖式二人
孝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俱兼管 昭西陵孝东陵事务〉
防御十六人
轻车都尉一人
佐领一人
云骑尉一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孝东陵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防御四人
骁骑校一人
景陵妃园寝防御八人
骁骑校一人
泰陵
泰东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四十人
骁骑校五人
笔帖式二人
孝贤皇后陵寝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纯恵皇贵妃园寝防御八人
骁骑校一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防御委署翼领一人
防御七人
委署骁骑校一人
〈以上俱满洲员额自康熙二年以来先后置〉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四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五
职官志四
职官〈光禄寺 太仆寺 鸿胪寺 国子监 钦天监 内务府〉光禄寺
光禄寺卿满洲一人〈从三品〉
少卿满洲一人〈初系四品顺治十六年定为正五品〉
〈顺治元年置卿少卿满洲各一人乾隆十三年以来以大臣总理寺事皆由〉
〈特简无常员〉
大官署署正满洲一人〈初置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六品康熙六年改为五品九年定为从六品〉
署丞满洲二人〈初置六品康熙九年定为从七品〉
〈顺治元年定四署置满洲署正署丞如今制〉
珍羞署署正满洲一人
署丞满洲二人
良醖署署正满洲一人
署丞满洲二人
掌醢署署正满洲一人
署丞满洲二人
典簿厅典簿满洲一人〈从七品〉
司库满洲二人
库使满洲八人
笔帖式满洲十八人
〈顺治元年置满洲二十一人汉军二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汉军员额复省满洲三人〉
太仆寺
太仆寺卿满洲一人〈从三品〉
少卿满洲一人〈正四品〉
〈国初置太仆寺附于兵部武库司设卿满洲一人少卿满洲二人寺丞满洲一人顺治元年十二月省太仆寺九年复置十五年省寺丞员额十六年复置康熙二年仍省雍正三年始建衙署于正阳门之东乾隆十三年省满洲少卿一人近岁以来以大臣兼管寺事皆由〉
〈特简无常员〉
左司员外郎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右司员外郎满洲一人𫎇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蒙古一人
〈初制不分司设满洲员外郎八人雍正三年省二人改设蒙古员外郎二人乾隆六年始置左右二司各分职掌给以印信十三年改定满洲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蒙古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主簿满洲一人〈正七品〉
〈雍正二年置〉
笔帖式满洲八人蒙古八人
〈初置满洲笔帖式十一人蒙古四人汉军二人康熙二年省满洲笔帖式三人雍正三年省汉军员额乾隆三年増置蒙古笔帖式四人〉
统辖两翼牧总管都统一人
副都统一人
两翼总管各一人〈正四品〉
翼长各二人〈正五品〉
䕶军校各四人〈初置八品后升为正七品〉
〈以上皆蒙古员额〉
协领各五人〈七品〉
驻札张家口办理牧场事务以主事衔主簿一人〈牧置于张家口外左翼四旗在哈喇尼敦井东西百五十里南北百三十里右翼四旗在齐齐尔汉河东西百五十里南北三十二里马群百九十二每群牧长牧副各一人牝马群百六十每群牧丁八人牡马群三十二每群牧丁十四人䕶军三百十四人总管翼长居适中之地综治牧政䕶军校协领等各巡牧所禁盗马及壑耕者统辖总管乾隆十三年置以察哈尔副都统兼理总管康熙四十四年置䕶军校等员雍正元年置又原置有副总管二员防御二员翼领四员骁骑校三员今俱省凡总管员缺于察哈尔佐领世爵及牧翼长等官内选用翼长以下员缺于䕶军校等官次第选用皆由寺引见除授张家口办理牧事务官向于本寺主事笔帖式内各拣选一员于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本寺奏派主簿以主事衔前往驻札五年轮请更换〉鸿胪寺
鸿胪寺卿满洲一人〈初制三品顺治十六年定为正四品〉
少卿满洲一人〈从五品〉
〈顺治元年置鸿胪寺设卿满洲一人少卿满洲一人乾隆十四年定以礼部满洲尚书兼管鸿胪寺事永为常式焉〉
鸣赞满洲十四人〈六品顶带食七品俸〉
〈顺治初置十六人乾隆三十七年以二人改属銮仪卫司赞鸣鞭其留寺者实十四人〉主簿厅主簿满洲一人〈从八品〉
〈顺治元年置额又初设有各馆主簿后俱省〉
笔帖式满洲四人
〈初置满洲十人后省六人又有汉军二人后俱省〉
国子监
国子监祭酒满洲一人〈初置三品顺治十六年定为从四品〉
司业满洲一人蒙古一人〈正六品〉
〈国初设祭酒满洲一人蒙古一人司业满洲二人蒙古二人顺治十七年省蒙古祭酒司业员额雍正五年复置蒙古司业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满洲司业一人其总理监事大臣自雍正三年以来始置皆由特简无定员〉
监丞满洲一人〈初置正八品后升为正七品〉
〈员额顺治元年定〉
博士满洲一人〈初制从八品后升为从七品〉
典簿厅典簿满洲一人〈从八品〉
〈员额顺治元年定〉
八旗官学助教满洲十六人蒙古八人〈初制从八品后陞从七品〉
〈顺治元年始设二人于太学寻立八旗官学令六堂分教十五年八旗各建学舍乃省太学员额而别置官学助教十六人康熙五十七年省四人雍正三年复置蒙古助教八人亦顺治元年置十八年省四人雍正二年复置〉
满洲教习八人
𫎇古教习八人
弓箭教习八人
算法馆助教一人
〈满洲汉人并授康熙九年始选八旗官学生习算法雍正十二年増置教习十六人乾隆三年罢八旗官学算法教习别立算学设肄业生满洲十二人蒙古六人汉军六人附学生二十四人五年期满乃甄录之视出身有差以钦天监博士天文生叙用〉
鄂罗斯馆助教满洲一人
〈以官学助教内抡选兼司不为额缺又琉球等国有遣子弟入学者选贡生一人教习而以博士一人董率之〉
笔帖式满洲四人蒙古二人汉军二人
〈满洲汉军员额顺治元年置𫎇古员额顺治十八年置〉
钦天监
钦天监监正满洲一人〈初制四品康熙六年改为三品九年定为正五品〉监副满洲一人〈初制五品康熙六年改为四品九年改为正六品〉
〈顺治元年设钦天监监正等官康熙四年置满洲监正一员左右监副各一员乾隆十八年省满洲监副一员其总理监务王大臣自乾隆十年以来始置皆由〉
〈特简无定员〉
时宪科五官正满洲二人𫎇古二人〈从六品〉
秋官正汉军一人〈从六品〉
博士满洲一人蒙古二人汉军二人〈从九品〉
〈五官正满洲𫎇古员额康熙四年定又初沿明制设有回回科顺治初裁革以其职改隶汉军秋官正博士初制满洲蒙古共六人不分员额除授又汉军三人乾隆四十七年定制满洲博士四人蒙古博士二人汉军博士二人分隶三科如今制〉
天文科五官灵台郎满洲二人𫎇古一人汉军一人〈从七品〉
博士满洲三人
〈五官灵台郎初置满洲蒙古共三人不分员额除授乾隆四十七年定制满洲二人蒙古一人汉军灵台郎康熙四年定〉
漏刻科五官挈壶正满洲一人𫎇古一人〈从八品〉五官司晨汉军一人〈从九品〉
〈五官挈壶正初置满洲蒙古共二人不分员额除授乾隆四十七年定制满洲一人蒙古一人〉主簿厅主簿满洲一人〈正八品〉
〈员额康熙四年定〉
食俸天文生满洲十人𫎇古六人汉军八人〈俱以算学生选充视笔帖式食俸〉
笔帖式满洲十一人蒙古四人汉军二人
〈员缺康熙四年定〉
内务府
内务府总管大臣无定员〈初品级无定乾隆十四年定为正二品〉
〈国初置内务府顺治十一年改置十三衙门曰司礼监尚方司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兵仗局惜薪司钟鼓司织染局十八年并裁仍设内务府以大臣总管或以王公内大臣尚书侍郎兼摄无定员〉
堂郎中一人〈正五品〉
堂主事二人〈正六品〉
委署主事一人
堂笔帖式三十七人
〈康熙四十二年设郎中一员后省雍正十三年复设堂主事康熙十六年设委署主事雍正元年设后省乾隆二十二年复设即以笔帖式补放给与六品虚衔不出缺各司主事委署主事裁设皆同笔帖式顺治十八年设十六员以后陆续増设至三十七员各司笔帖式因其事之繁简以定额皆先后裁设〉
广储司总管六库郎中二人
部员兼管六库郎中二人
郎中四人
员外郎十二人
部员兼库员外郎六人〈从五品〉
主事一人〈正六品〉
委署主事一人〈正六品〉
司库十二人〈正六品〉
署司库十二人〈于库使内挑选〉
库使一百二人
司匠十人
无品级司库十二人
笔帖式二十五人
催长二人
〈初名御用监顺治十八年分为银库皮库缎库衣库康熙十六年改定为广储司四库二十八年分设磁库茶库共为六库郎中初设三人雍正十三年増设总管郎中二人员外郎初设八人康熙二十八年増四人部员兼库郎中员外郎乾隆三十三年设司库康熙九年设八人二十八年増四人无品级司库康熙四十四年设自后陆续増设〉
宁夀宫管理事务郎中二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三人
学习笔帖式四人
内管领二人〈正五品〉
〈乾隆四十年以宁夀宫地方𦂳要派内务府大臣二人専管并设立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内管领等员以専司其事其档籍清册钤用广储司印四十四年増设委署主事一人学习笔帖式四人〉
织造监督江宁府苏州府杭州府各一人
司库各一人
笔帖式各二人
库使各二人
〈监督于内务府司官内简用带原衔管理顺治初年设三处织造官监督笔帖式库使各一人三年一代十八年定一年更代康熙元年各増库使一人二年奏定三处织造不限年更代各増笔帖式一人六年各増库使一人〉
会计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六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二十五人
催长五人
〈初名内官监顺治十七年改为宣徽院康熙十六年改定为会计司初设郎中三人康熙三十八年裁一人雍正元年复増设一人乾隆四十年仍裁一人员外郎额顺治十七年定初设催总八人后裁仍复设五人后改为催长〉
内管领掌关防郎中一人
协理关防事务员外郎二人
内管领三十人〈正五品〉
副内管领三十人〈正六品〉
笔帖式八人
〈国初设内管领四员顺治间増十六员康熙二十三年每管领下増设副内管领一员自后陆续増置雍正元年以一员管理关防二员协理关防事务乾隆十五年以各司院郎中内拣选一员掌理关防以各司院员外郎内拣选二员协理关防事务其掌关防之内管领仍专司本管领之事〉管理三旗纳银庄郎中一人
员外郎六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一人
催长三人
副催长三人
〈初由三旗各佐领管理康熙三年设员外郎六人专管十六年隶会计司雍正元年另设衙门置郎中一人乾隆元年设主事一人后裁〉
掌仪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八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二十一人
司俎官五人〈正六品〉
赞礼郎十七人〈六品顶带食七品俸〉
〈初名礼仪监顺治十七年改为礼仪院康熙十六年定为掌仪司初设郎中三人员外郎八人康熙三十八年裁郎中一人司俎官初为司胙官设四人后増设一人并改为司俎赞礼郎初设十二人雍正十年増五人〉
御茶膳房总管大臣无定员
尚膳正头等侍卫一人〈正三品〉
二等侍卫二人〈正四品〉
尚茶正头等侍卫一人〈正三品〉
二等侍卫二人〈正四品〉
尚膳副三等侍卫二人〈正五品〉
尚茶副三等侍卫二人〈正五品〉
膳房三等侍卫四人〈正五品〉
蓝翎侍卫七人〈正六品〉
茶房三等侍卫一人〈正五品〉
蓝翎侍卫四人〈正六品〉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一人
〈初设饭房总领茶房总领各三人饭上人三十五人茶上人十七人康熙二十八年定饭上人委署总领一人雍正元年定饭房茶房总领俱授为二等侍卫饭上人授三等侍卫六人蓝翎侍卫七人茶上人授三等侍卫三人蓝翎侍卫四人又定茶房侍卫内委署总领一人乾隆八年定饭房茶房二等侍卫内各授一等侍卫一人十五年改饭房为外膳房二十四年改饭房总领为尚膳正副总领为尚膳副茶房总领为尚茶正副总领为尚茶副主事雍正二年设〉
中正殿管理事务大臣二人
员外郎二人
〈康熙三十六年设〉
内管领三人
笔帖式四人〈内六品职衔二人〉
〈内务府三人外旗蒙古一人〉
苏拉笔帖式三十四人
雍和宫管理事务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乾隆九年俱以司官兼管十六年定为额设〉
副内管一人
笔帖式三人
咸安宫官学管理事务大臣一人
协理事务大臣一人
〈以内务府大臣及各部尚书侍郎简派兼充〉
总裁满洲二人
〈以翰林院官充〉
管理事务郎中四人
笔帖式一人
满洲教习十三人
〈翻译六人清语三人弓箭四人〉
官学生一百十人
蒙古学总裁二人
教习二人
学生二十四人
〈凡内府三旗八旗满洲蒙古之秀颕者咸与焉雍正七年立乾隆元年定〉
〈咸安宫官学生内务府留三十人増设八旗满洲各十人十三年设蒙古官学员额皆陆续増定〉景山官学兼管事务郎中三人
员外郎一人
教习满洲九人
官学生三百八十八人
回子学生四人
〈康熙二十四年立〉
御药房兼管郎中一人
兼管员外郎一人
内管领一人〈五品〉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副内管领二人〈六品〉
库掌二人〈七品职衔食八品俸〉
笔帖式十四人
〈顺治十年以总管首领太监管理康熙三十年改归府属员额陆续増置〉
都虞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五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二十五人
催长四人
委署催长四人
〈初名尚膳监顺治十八年改为采捕衙门康熙十六年改定为都虞司初设郎中三人后裁一人〉内务府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䕶军营䕶军统领各一人〈正三品〉
䕶军参领各五人〈三品职衔〉
副䕶军参领各五人〈四品职衔〉
䕶军校委署参领各三人〈五品职衔〉
䕶军校前锋委署参领各二人〈五品职衔〉
䕶军校各三十五人〈六品〉
前锋蓝翎长各二人〈六品虚衔〉
金顶蓝翎长各五人
印务笔帖式各十人
骁骑参领各五人〈三品职衔食五品俸〉
骁骑副参领各五人〈四品职衔〉
满洲佐领各五人〈四品〉
旗鼓佐领各六人
正黄旗世袭高丽佐领二人
正白旗回子佐领一人
每佐领下骁骑校各一人〈六品〉
〈国初每旗编为五甲喇设参领一人顺治九年立鸟枪营每旗添设参领委署参领䕶军校等员十三年鸟枪䕶军拨回旧营以委署参领为副参领乾隆十三年立前锋营设前锋委署参领䕶军校等员〉
圆明园内务府三旗䕶军营长一人〈三品职衔食四品俸〉䕶军参领各一人
副䕶军参领各一人〈四品职衔〉
委署䕶军参领各一人〈五品职衔〉
䕶军校各三人〈六品〉
副䕶军校各一人
笔帖式四人
〈雍正三年以京城内䕶军营分驻设参领䕶军校等员九年设执掌关防夸兰达一人〉
盘山
总管一人〈五品〉
千总二人〈六品〉
副千总二人〈七品〉
笔帖式四人
隆福寺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桃花寺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白涧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燕郊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大新庄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𩫶髻山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黄新荘〈管理四处行宫事务〉
总管一人
千总四人
委署千总四人
汤泉管理事务
总管一人
苑丞一人〈八品〉
苑副三人〈无品级〉
热河
行宫总管二人〈初制正五品乾隆三十五年定为正四品其由尚书都统内务府 简放者仍各带原品职衔〉
苑丞四人〈五品〉
千总十二人
副千总二十二人〈七品〉
委署副千总二十六人〈七品〉
喀喇河屯长山峪两间房巴克什营中关波洛河屯吉尔哈郎图阿穆呼郎图张山营等处
行宫千总各一人
副千总各一人
黄家营钓鱼台黄土坎十八里汰化育沟等处
行宫副千总各一人
溥仁寺副千总各一人
普乐寺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委署副千总一人
安远庙千总一人
副千总二人
普陀宗乘庙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委署副千总三人
殊像寺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委署副千总一人
普宁寺千总一人
副千总二人
委署副千总一人
须弥福夀庙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委署副千总二人
广安寺委署副千总二人
罗汉堂委署副千总一人
〈总管康熙四十二年设苑副乾隆三十五年设各处千总副千总康熙四十一年以来陆续増设〉养鹰鹞处
兼管事务大臣二人
〈以王公御前大臣侍卫等官管理〉
鹰上统领二人〈四品〉
〈副都统一人二等侍卫一人〉
蓝翎侍卫头领五人〈六品〉
副头领五人〈六品虚衔〉
班掌七人〈九品虚衔〉
笔帖式三人
委署笔帖式五人
拜唐阿三十人
额鲁特拜唐阿八人
回子拜唐阿五人
养狗处
兼管事务大臣二人
狗上统领二人
蓝翎侍卫达四人〈六品〉
拜唐阿达四人〈六品虚衔〉
外养狗处委署拜唐阿达三人〈六品虚衔〉
内养狗处委署拜唐阿达二人〈六品虚衔一人七品虚衔一人〉班掌六人
笔帖式三人
内务府拜唐阿十人内九品职衔委署笔帖式五人
外养狗处拜唐阿二十一人
内养狗处拜唐阿八人
额鲁特拜唐阿十人
回子拜唐阿十人
〈国初设立鹰房鸦鹘房乾隆十一年改为养鹰处养鸦鹘处三十七年裁养鸦鹘处其员额转补鹰上养狗处员额国初定〉
管理南府景山事务处
兼管郎中二人
兼管员外郎三人
笔帖式六人
催长一人
慎刑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四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八人
〈初名尚方司顺治十二年改为尚方院康熙十六年改定为慎刑司员额顺治以来前后増定〉营造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八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二十五人
库长十五人〈无品级〉
副库长八人
库守五十九人
委署司匠二人
催长一人
委署催长一人
〈初名惜薪司顺治十八年改为内工部康熙十六年改定为营造司初设郎中三人后裁一人员外郎六人后増二人〉
官房租库值年总管内务府大臣一人
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郎中员外郎俱以各司兼管〉
笔帖式七人
库掌一人
库守六人
领催三人
〈初属营造司管理康熙六十一年立租库各员额乾隆三十六年以内府大臣值年管理〉
御书处管理事务大臣二人
兼管郎中一人
兼管员外郎三人
监造一人〈六品职衔食七品俸〉
副监造一人
库掌二人〈七品职衔食八品俸〉
署库掌六人
笔帖式二人
〈员额康熙四十九年定监造库掌品级乾隆四十三年定〉
武英殿修书处管理事务王大臣二人
监造一人〈正五品〉
副监造一人〈正六品〉
委署主事一人
库掌一人〈正六品〉
库掌三人〈正七品〉
笔帖式四人
委署库掌六人
拜唐阿十九人
〈员额康熙十九年定又设有总裁二人提调二人纂修十二人俱满汉并用〉
养心殿造办处总管事务大臣三人
郎中二人
员外郎三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库掌六人〈六品〉
催长十三人
库守八人
笔帖式十五人
拜唐阿五十二人
领催二十二人
〈初设造办活计处管理事务无定员乾隆二十四年定设员额〉
庆丰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八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五人
厩长十人
厩副十九人
〈顺治初年设内牛圈三外牛圈三供乳饼圈一羊圈六管理牛只羊只各设员外郎三人及厩长笔帖式等员康熙十六年归并掌仪司管理二十三年设庆丰司置郎中二人増置员外郎四人主事一人不隶内务府雍正元年归并内务府管理乾隆四十年裁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谨按内务府之制以七司各掌府事其馀分建衙门并铸给关防印信统辖于总管大臣而不与七司相隶属惟是事类相近允宜依次分求如宁夀宫事务档册用广储司钤印监督织造由缎库郎中察核内管领之钱粮纳银庄之奏销皆由会计司办理〉
〈御茶膳房中正殿〉
〈雍和宫管理事务皆掌习礼仪之事而官学药房附焉官房租库本由营造司分设〉
〈御书处武英殿修书处〉
〈养心殿造办处均掌内廷书籍典册修造之事兹并遵〉
〈大清会典成例以类序次惟内三旗䕶军营圆明园䕶军营暨各〉
〈行宫千总会典序官别著于武职篇而奉行则例仍载于都虞司以府属武职升迁诸事均隶都虞司也兹并从类叙于七司之后焉〉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六
职官志五
职官〈内务府上驷院 内务府奉宸院 内务府武备院 盛京内务府 銮仪卫 领侍卫府 御前侍䘙〉
内务府上驷院
上驷院兼管事务大臣无定员
卿二人〈正三品〉
〈初名御马监顺治十八年改为阿敦衙门以大臣侍卫等官管理无定员康熙十六年改为上驷院三十三年额设堂官一人雍正六年定为三品卿职乾隆十四年定为卿二人由侍卫补授一人由内务府司官补授一人〉
堂郎中一人
主事二人
委署主事一人
左司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右司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二十二人
〈康熙十六年设员外郎四人主事一人二十四年设郎中一人増设员外郎二人三十三年分为左右二司増设主事三人三十八年裁员外郎二人五十九年设委署主事三人雍正元年増一人寻省乾隆二十二年仍设委署主事三人笔帖式康熙十六年以来陆续増置〉
阿敦侍卫二十一人〈系头二三等侍卫〉
司鞍三人〈系蓝翎侍卫〉
厩长十七人〈系七品文职〉
牧长五人〈系七品文职〉
副牧长五人〈系九品顶戴〉
牧厩副四十五人
蒙古医生头目三人〈六品职衔〉
〈康熙三十三年设办理堂务上驷侍卫四人办理二司事务各二人从増设七人乾隆二年増设六人厩长牧长以下康熙十六年以来陆续増置〉
内务府奉宸苑
奉宸苑兼管事务内大臣无定员
卿二人〈正三品〉
〈初景山〉
〈瀛台事务属尚膳监康熙十年以内务府总管管理十六年归并都虞司二十三年设奉宸苑仍以内务府总管管理印信雍正六年设奉宸苑堂官定为三品卿职乾隆十四年定为卿二人由侍卫补授一人由内务府司官补授一人〉
郎中二人
员外郎四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苑丞十二人〈初正八品乾隆三十六年定为六品职衔食八品俸〉
苑副十九人
笔帖式十五人
玉泉山稻田厂掌库一人〈正六品〉
笔帖式三人
〈康熙三十三年设郎中一人乾隆十六年増设一人员外郎主事俱康熙二十三年设委署主事四十年设雍正十二年裁乾隆二十二年仍设苑丞初设催总二人雍正二年以后陆续増设乾隆十七年改名总领二十四年改为苑丞笔帖式国初以来先后増置〉
南苑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苑丞七人
苑副十三人〈正六品〉
笔帖式五人
〈初属内监管理顺治十八年属采捕衙门康熙二十三年归并奉宸苑员额顺治十八年以来先后増置〉
圆明园管理事务大臣无定员
郎中一人协理事务郎中一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苑丞六人〈六品〉
苑副十七人〈七品五人八品六人九品六人〉
笔帖式九人
库掌二人〈六品一人七品一人〉
长春园 熙春园 绮春园 春熙园管理事务员外郎一人
苑丞三人〈六品二人七品一人〉
苑副九人〈七品八品九品各三人〉
笔帖式四人
畅春园管理事务郎中一人
苑丞四人〈六品一人七品三人〉
苑副六人
署苑副十六人
委署苑副五人
笔帖式六人
清漪园兼管大臣无定员
办理事务员外郎一人
苑丞四人〈六品〉
苑副十人〈七品八人八品二人〉
委署苑副六人
笔帖式四人
静眀园兼管大臣无定员
办理事务员外郎一人
苑丞二人〈六品一人七品一人〉
苑副六人〈八品〉
委署苑副四人
笔帖式二人
静宜园兼管大臣无定员
办理事务员外郎一人
苑丞五人〈六品三人七品二人〉
苑副八人〈七品二人八品六人〉
委署苑副十人
笔帖式三人
拜唐阿十二人
〈圆明园员额雍正三年以来先后置设畅春园员额康熙年间定〉
〈清漪园员额乾隆十六年以来陆续増定〉
织染局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内管领一人〈五品〉
〈由总管大臣奏委〉
司库一人〈六品〉
笔帖式三人
库使六人
司匠二人
拜唐阿六人
〈顺治十八年设康熙三年归内务府管理乾隆十六年移织染局于〉
〈万夀山初设员外郎一人乾隆十六年裁以万夀山总理大臣兼管司库以下员额康熙三年以后陆续増定〉
内务府武备院
武备院兼管事务大臣无定员
卿二人〈正三品〉
〈武备院初名鞍楼以侍卫三人员外郎等官掌理顺治十一年改为兵仗局十八年改为武备院康熙五年隶内务府十五年分为鞍库甲库毡库共三库三十七年分鞍库为北鞍库南鞍库雍正三年以掌理侍卫定为正三品卿职乾隆十四年定为卿二人由侍卫补授一人由内务府司官补授一人〉
郎中一人
主事二人
委署主事一人
〈郎中康熙二十一年设主事康熙十六年设委署主事康熙六十一年设后省乾隆二十二年复设〉笔帖式二十八人
〈四库各三人沙河毡作二人〉
北鞍库员外郎二人
库掌二人
署库掌一人
𠌂房掌盖三人〈初为正六品乾隆四十四年定为戴蓝翎〉
署掌盖三人〈正八品〉
帐房处司幄三人〈三等侍卫衔食六品俸〉
署司幄三人〈六品职衔食七品俸〉
鞍板司匠一人〈正八品〉
南鞍库员外郎二人
库掌二人
署库掌一人
熟皮作司匠一人〈正八品〉
〈康熙十五年设鞍库员外郎等官三十七年分为南北二库四十三年添设员外郎二人初设𠌂帐房头目匠役催领等员乾隆二十四年改为掌盖司幄司匠员额均先后増定〉
甲库员外郎二人
库掌二人
署库掌一人
亮铁作司匠三人
〈员额康熙十五年以后陆续增定〉
毡库员外郎二人
库掌二人
署库掌一人
沙河毡作司匠一人
司弓三人〈六品职卫食七品俸〉
署司弓三人〈八品〉
司矢三人〈同司弓〉
署司矢三人〈同署司弓〉
骲头作司匠一人
靴皮作司匠一人
〈康熙十五年设员外郎及弓匠协领备箭协领等员乾隆二十四年弓匠协领改为司弓备箭协领改为司矢〉
稽察内务府事务御史衙门
监察御史二人
笔帖式八人
盛京内务府
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佐领各一人
骁骑校各一人
营造司催长二人
广储司承管司库二人
库使十六人
兼领三旗织造库催长三人
笔帖式三人
掌仪司承管催长二人
笔帖式一人
广宁司承管催长一人
都虞司承管催长二人
笔帖式一人
会计司承管催长二人
笔帖式一人
堂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六人
文溯阁催长二人
管理三库内管领一人
掌领达一人
仓达三人
笔帖式三人
〈镶黄旗正黄旗佐领顺治三年置正白旗佐领顺治八年置各骁骑校康熙十九年置营造掌仪都虞三司催长初各置一员乾隆二十九年各増一员会计司催长初置三员乾隆二十九年省一员广储司司库初置三员后省一员库使初置十员乾隆九年増六员堂主事内管领等员俱乾隆十九年以来増置文溯阁催长四十八年添设〉
銮仪卫
銮仪卫掌卫事大臣一人〈正一品〉
〈无专员以王公满洲蒙古文武大臣管理〉
銮仪使三人〈从二品〉
〈内二人以满洲蒙古兼授一人以汉军汉人兼授初顺治元年置锦衣卫指挥使等官二年改为銮仪卫四年罢指挥使置銮仪使及副使等官五年罢銮仪副使定銮仪员额九年始以内大臣掌卫事〉
左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正三品各所卫同〉
〈凡满洲员额皆以蒙古兼授各所卫同〉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銮舆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俱正四品各所卫同〉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俱正五品各所卫同〉
驯马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四人
整仪尉满洲二人〈俱正六品各所卫同〉
〈员额皆顺治十一年定〉
右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擎盖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弓矢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三人
整仪尉满洲三人
中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旌节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旛幢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三人
整仪尉满洲二人
前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扇手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斧𨱆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三人
整仪尉满洲二人
鸣赞鞭官满洲四人
后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戈㦸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班剑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三人
整仪尉满洲二人
象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东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西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二人
整仪尉满洲二人
旗手卫掌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事冠军使汉军一人
左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右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治仪正满洲二人
整仪尉满洲三人
管理步辇云麾使汉军一人
治仪正汉军一人
驾仪云麾使汉军一人
治仪正汉军三人
玉辂整仪尉汉军二人
金辂整仪尉汉军二人
象辂整仪尉汉军二人
革辂治仪正汉军一人
整仪尉汉军一人
木辂治仪正汉军一人
整仪尉汉军一人
棕毡治仪正汉军一人
整仪尉汉军一人
拜褥治仪正汉军一人
亭座整仪尉汉军一人
篦头整仪尉汉军一人
驾库整仪尉汉军二人
〈各以其事隶属于卫无专领职掌品秩与各所卫同〉
〈谨案陪祀冠军使以下八员虽定置额缺而与七所之各有司存者不同今据现在员数另为一条次于各所卫之后〉
主事满洲一人
〈康熙十六年定〉
笔帖式满洲七人汉军三人
〈员额康熙十六年定〉
鸣赞鞭官满洲四人
〈初制以本卫官八人兼之乾隆三十七年改定于太常寺鸿胪寺赞礼郎鸣赞官内送卫选择补用谨案本卫官除授掌卫事内大臣员缺由领侍卫府以领侍卫内大臣列名疏请补授满銮仪使员缺于冠军使及一等侍卫内简选冠军使于云麾使内简选云麾使治仪正于治仪正整仪尉内简选如选不得人移领侍卫府简选三旗三等侍卫拟补云麾使蓝翎侍卫拟补治仪正整仪尉于满洲蒙古世爵及佐领内简选均由卫引见补授汉军銮仪使员缺由兵部以直省汉军提督总兵官本卫冠军使列名疏请补授冠军使云麾使治仪正于云麾使治仪正整仪尉内以次简选整仪尉于汉军领催骁骑闲散人内简选均由卫引见补授〉领侍卫府
三旗领侍卫内大臣六人〈正一品〉
〈镶黄正黄正白三旗每旗各二人〉
内大臣六人〈正一品〉
散秩大臣无定员〈一品班次从一品衔三品俸〉
〈国初以八旗将士平定海内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所自将爰抡其子弟命曰侍卫用备随侍宿直统以勲戚大臣而宗室之秀外藩之侍子亦咸得以选预环列焉凡升除领侍卫内大臣员缺除奉〉
〈特旨补授外将满洲都统内大臣散秩大臣前锋䕶军统领暨各省满洲将军职名开列具奏恭候简命内大臣员缺以散秩大臣暨都统前锋䕶军统领各省满洲将军职名开列亦如之散秩大臣多由特恩补授或人员不敷于宗室镇国辅国公镇国辅国将军宗室一等侍卫暨公候伯子男内简选引见或授散秩大臣或署散秩大臣恭候钦定〉
御前侍卫
乾清门侍卫俱无定员
〈以三旗侍卫内擢用〉
一等侍卫三旗六十人〈正三品〉
二等侍卫三旗一百五十人〈正四品〉
三等侍卫三旗二百七十人〈正五品〉
蓝翎侍卫三旗九十人〈正六品〉
一等侍卫宗室九人
二等侍卫宗室十八人
三等侍卫宗室六十三人
〈康熙三十七年设宗室侍卫雍正三年于蓝翎侍卫中选其材技为四等侍卫后仍为蓝翎侍卫七年以宗室侍卫并入三旗旧设三旗印务班领十二人班领十二人乾隆三十六年改印务班领为一等侍卫班领为二等侍卫凡侍卫十人则设之长三旗侍卫什长六十人宗室侍卫什长九人〉亲军校镶黄旗二十五人正黄旗二十六人正白旗二十六人〈从六品〉
蓝翎长二十四人
〈旧设亲军校四十五人后増置乾隆四十年増委署亲军校镶黄旗二十五人正黄旗二十六人正白旗二十六人〉
主事一人
笔帖式三旗各四人〈内有署主事二人〉
贴写笔帖式三旗各九人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七
职官志六
职官〈八旗都统 前锋统领 䕶军统领 步军统领 火器营 健锐营 三旗虎枪营盛京将军等官〉
八旗都统
都统满洲各一人蒙古各一人汉军各一人〈从一品〉副都统满洲各二人蒙古各二人汉军各二人〈正二品〉
〈国初削平诸部归附日众太祖高皇帝辛丑年始编三百人为一牛彔每牛彔设一额真乙卯年设八旗每三百人设一牛彔额真五牛彔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设左右梅勒额真二人以佐之天聪八年改梅勒额真以下为章京惟固山额真如故其随固山额真行营马兵定为阿礼哈超哈是为骁骑营之始九年分设蒙古八旗崇徳七年定设汉军八旗顺治十六年铸给八旗都统二十四印十七年定制固山额真汉字称为都统梅勒章京汉字称为副都统雍正元年改八旗都统印汉文固山额真字为固山按班汉名如旧〉八旗骁骑参领满洲各五人蒙古各二人汉军各
五人〈正三品〉
八旗副骁骑参领满洲各五人蒙古各二人汉军各五人〈正四品〉
〈天聪八年制管甲喇者即为甲喇章京顺治八年定甲喇章京汉字称为参领满字如旧康熙三十四年每甲喇增置委署参领一人于世爵佐领等员内选用雍正元年改为副参领七年又増置左右司掌关防参领旗各二人十三年省〉
八旗佐领满洲六百八十一人蒙古二百有四人汉军二百六十七人〈正四品〉
骁骑校每佐领下一人〈正六品〉
〈天命元年始编置满洲牛彔八年增编蒙古牛彔天聪四年增编汉军牛彔八年制管牛彔者即为牛彔章京顺治十七年定牛彔章京汉字称为佐领分得拨什库汉字称为骁骑校满文如旧〉
印务参领满洲各二人蒙古各一人汉军各二人〈于本旗参领内选充〉
印务章京满洲各八人𫎇古各四人汉军各六人〈于佐领骁骑校世职内选充〉
印务笔帖式满洲各八人蒙古各四人汉军各六人〈于监生甲兵内选充〉
随印外郎满洲各一人蒙古各二人汉军各一人〈于汉军官学生内考充雍正七年每旗设左右司掌关防参领章京及司务等员十三年俱省改设印务参领章京笔帖式员额乾隆元年定〉
〈谨按今制八旗有值年公署岁列都统副都统衔名奏请〉
〈简派掌八旗会理之事选左右翼官校之贤能者分治之领催骁骑掌书钞各举职以从其长课事考成岁终则会已结未结之事彚疏以闻所属之称职者于每岁更代月咨本旗以应陞注册立法最为详备谨附识于此〉
前锋统领
前锋统领左右翼各一人〈正二品〉
〈天聪八年定巴雅喇营前哨兵为噶布什贤超哈顺治十七年定噶布什贤噶拉衣按班汉字称为前锋统领每翼各设一人以总其事或以王公大臣兼领〉
前锋参领左右翼各八人〈正三品〉
前锋侍卫左右翼各八人〈正四品〉
委署前锋侍卫左右翼各四人〈给五品冠带〉
〈以前锋校或亲军校选委〉
前锋校左右翼各四十八人〈从六品〉
〈国初设噶布什贤章京顺治十七年定为前锋参领并置前锋侍卫前锋校等员额乾隆十七年増置委置前锋侍卫旗各一人前锋军八旗满洲𫎇古每佐领各二人分其半以兼习鸟枪设之什长队长以时训练而黜陟之〉
委署前锋校左右翼各四人
〈乾隆十七年后添设即在蓝翎长内兼充〉
随印协理事务前锋参领左右翼各一人
随印协理事务前锋侍卫左右翼各一人
随印前锋校左右翼各二人
蓝翎长左右翼各二十四人
委署蓝翎长左右翼各四人
随印笔帖式左右翼各二人
〈凡前锋营各官皆满洲蒙古兼用随印参领侍卫及前锋校俱雍正三年定笔帖式初制每翼各一人康熙四十六年省雍正三年复増置〉
䕶军统领
䕶军统领每旗各一人〈正二品〉
〈国初设巴雅喇营统以巴雅喇纛章京顺治十七年定汉字称为䕶军统领设员额如今制〉䕶军参领每旗十四人〈正三品〉
内司钥长每旗各一人
署司钥长每旗各一人
〈内司钥长署司钥长俱以前锋参领䕶军参领遴选除授〉
副䕶军参领每旗十四人〈初置五品雍正十二年定为正四品〉委署䕶军参领每旗各七人〈给五品冠带〉
〈以䕶军校选委〉
䕶军校满洲蒙古每佐领各一人〈从六品〉
〈国初设巴雅喇营甲喇章京顺治十七年定汉字称为䕶军参领又设署䕶军参领雍正元年改为副䕶军参领乾隆十七年复増设委署䕶军参领员额䕶军八旗满洲蒙古每佐领各十七人及十六人不等〉
委署䕶军校每旗各七人
〈乾隆十七年设二十八年撤入善扑营一缺〉
随印协理事务䕶军参领每旗各一人
随印协理事务副䕶军参领每旗各一人
随印䕶军校每旗各二人
随印笔帖式每旗各二人
门笔帖式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十人
〈随印参领副参领及䕶军校俱雍正三年定以本员兼充无专员笔帖式初制每旗各一人康熙四十六年省雍正三年复增置门笔帖式初制未设后増置内委署主事一员额外主事二员皆予六品顶带均系兼充〉
圆明园八旗䕶军营总统无定员
〈雍正二年始置于禁苑周围建营房八所选〉
〈京中八旗官军分地驻札专司宿直以王公大臣统辖营务焉〉
营总䕶军参领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副䕶军参领每旗各二人〈初置五品雍正十年升为正四品〉署副䕶军参领每旗各四人〈初制六品雍正十年升为正五品〉䕶军校每旗各八人〈从六品〉
副䕶军校每旗各八人〈给冠带仍食月饷〉
〈营总副参领署副参领俱雍正三年置参领雍正十年置䕶军校初置八十人雍正十年増置三十二人乾隆十二年又増十六人副䕶军校雍正七年置初定七十二人十年増置四十人乾隆十二年又増十六人〉
随印协领事务营总二人
随印协理事务䕶军参领二人
随印䕶军校四人
随印笔帖式八人
〈乾隆十六年置〉
御前向导总统无定员
〈以前锋统领䕶军统领八旗副都统兼任〉
向导处参领四人
侍卫四人
前锋校六人
䕶军校六人
〈皆于前锋䕶军营内选用〉
〈谨案向导处虽无専设之员非定有常额者可比然翊卫〉
〈归途责任綦重今以其随时简任者皆在前锋䕶军营官内谨附载于后〉
步军统领
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满洲一人〈正二品初置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皆领于兵部职方司以汉人主事一员専司政令康熙十三年始改设提督九门步军统领一员特简八旗大臣综理其事三十年以巡捕三营并隶于步军统领乾隆四十六年以所辖三营地方辽阔増为巡捕五营旧设有协理步军统领衙门刑名事务部臣一人乾隆四十三年省如步军统领有以都统副都统等官简放者该部声明请〉
〈旨简派其由侍郎简放者即不必复派协理之员近制以亲信王公大臣兼任〉
左右翼步军翼尉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八旗步军协尉每旗满洲一人蒙古一人汉军一人〈正四品〉
步军副尉每旗满洲一人𫎇古一人汉军一人〈正五品〉
捕盗步军校每旗满洲三人蒙古一人汉军一人步军校每旗满洲二十一人蒙古八人汉军八人〈正五品〉
委署步军校每旗满洲五人蒙古二人汉军二人
〈翼尉本名总尉康熙十三年置协尉本名副尉顺治五年置副尉本名参尉雍正四年置乾隆十九年俱改今名步军校亦顺治中置捕盗步军校委署步军校俱康熙三十四年置〉
步军统领衙门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二人
司务满洲一人
笔帖式满洲十二人
〈员外郎初置一人康熙六十一年増一人司务雍正十三年置笔帖式初置四人康熙三十年増四人雍正十三年又増四人〉
城门领满洲十八人汉军七人〈正四品〉
城门吏满洲十八人汉军七人〈正七品〉
门千总汉军三十二人〈从六品〉
〈城门领初名城门尉城门吏初名城门校乾隆十九年俱改今名其员额内城毎门各二人外城每门各一人门千总初为指挥千户顺治四年改置内外城毎门各二人〉
信炮总管满洲一人〈正四品〉
司信炮官汉军各一人〈正五品〉
〈初顺治十年始定制信炮五于白塔山及内九门各置信炮五设信炮官汉军左右翼各二人以司其事雍正二年改定员额如今制乾隆八年定归于步军统领管辖又〉
〈紫禁城内西筒子河旧制置步军校二人以偹𦂳急差𫝊乾隆四十八年増置协尉一员移驻造辧处外围地方焉〉
火器营
火器营总统六人
〈以王公或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前锋统领䕶军统领兼任初康熙三十年始置火器营设鸟枪䕶军毎人各给鸟枪一八旗各给子母炮五专司练习火器以王公大臣兼领无定员雍正年间始定置六人〉
火器营左右翼翼长各一人〈正三品〉
八旗掌关防营总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委署翼长二人在内〉
鸟枪䕶军参领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副鸟枪䕶军参领每旗各二人〈正四品〉
兼管炮位每旗各一人
委署鸟枪䕶军参领每旗各四人
五品顶带花翎委署鸟枪参领十人
〈于鸟枪䕶军校内选用仍食原饷〉
鸟枪䕶军校每旗二十八人
笔帖式每旗各二人
〈营总乾隆二十九年置鸟枪䕶军参领初设十六人均以旗员兼任雍正三年省察哈尔八旗䕶军参领改入火噐营定为专设之缺乾隆二十九年省八人又初制有鸟枪骁骑参领二十四人鸟枪骁骑校一百十二人乾隆三十五年省骁骑参领以骁骑校额并入䕶军校内即以副䕶军参领兼管炮位及委署䕶军参领皆如今额又有鸟枪蓝翎长每旗二十八人八旗满洲𫎇古毎佐领下鸟枪䕶军六人笔帖式于䕶军内选用仍食原饷〉
健锐营
健锐营总统无定员
〈以王公大臣兼任乾隆十四年于八旗前锋䕶军内简云梯精卒千人从征金川及功成凯旋因〉
〈命以其众特立为健锐云梯营于香山实胜寺傍建屋以居之其官属皆设为定额而以王公大臣兼理
营务有缺则请旨特简焉〉
健锐营左右翼翼长各一人〈正三品〉
委署左右翼翼长各一人〈正三品〉
〈乾隆三十五年置〉
八旗前锋参领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副前锋参领每旗各二人〈正四品〉
〈乾隆十五年初置八人二十九年増置八人〉
委署前锋参领每旗各四人
〈即于前锋校内选委乾隆十九年初置十六人二十九年増置八人五十年又増置八人〉前锋校共一百人〈从六品〉
〈乾隆十五年初置五十人二十九年増置二十四人三十三年又增置二十六人〉
副前锋校共四十人
〈即于前锋内选用〉
蓝翎长共一百人
〈乾隆十五年初置五十人三十九年増置五十人〉
笔帖式八人
〈即于前锋内选用仍食原饷乾隆十五年初置四人三十八年增置四人〉
〈谨案翼领等官俱乾隆十四年置委署前锋参领副前锋校俱十八年増置又前锋千人委署前锋千人〉
三旗虎枪营
虎枪营总统一人
〈以公侯领侍卫内大臣兼任〉
三旗总领各二人
〈以内大臣都统前锋统领䕶军统领副都统侍卫简用〉
虎枪长每旗各七人
虎枪副每旗各七人
〈均于虎枪人内选用〉
笔帖式三人〈七品虚衔仍食原饷〉
委署笔帖式三人
〈初康熙二十三年黑龙江将军进精骑射善杀虎新满洲四十人至京分隶上三旗始置虎枪营设官以领之三旗虎枪人共六百人于侍卫参领亲军校亲军前锋校前锋䕶军校䕶军骁骑校骁骑领催及闲散人内选用初制设三百六十人雍正元年増置每旗各八十人内虎枪人四百八十人学习虎枪人一百二十人虎枪总统总领马褂以黄色枪长以红色虎枪人以白色衿均镶以青乾隆三年始铸给关防焉〉
盛京将军等官
盛京将军一人〈从一品〉
副都统三人
〈顺治元年世祖章皇帝定都燕京以内太臣一员副都统二员及毎旗驻防章京留守盛京三年改驻防大臣为昻邦章京给镇守总管印康熙元年改为镇守辽东等处将军四年改镇守奉天等处将军乾隆十二年改奉天将军为镇守〉
〈盛京等处将军其副都统二员雍正五年以一员移驻锦州府又増置熊岳副都统一员〉盛京等处驻防城守尉八人
协领十七人
佐领一百二十七人
防御九十四人
骁骑校一百九十八人
通事官二人
〈凡盛京驻防之地自将军所治外其所属各城曰〉
〈兴京曰抚顺曰辽阳曰海城曰盖州曰开元曰铁岭曰复州曰宁海曰旅顺水师营曰岫岩城曰凤凰城曰锦州府曰熊岳曰小凌河曰宁远曰中前所曰中后所曰广宁曰巨流河曰白旗堡曰小黒山曰闾阳驿曰义州边门十六曰威远堡曰英峩门曰碱厂曰旺清曰叆河以上俱属〉
〈盛京兵部而将军兼统之曰法库曰松岭子曰新台曰梨树沟曰白石嘴曰明水塘曰彰武台曰清河曰白土厂曰九关台以上俱将军所属皆设兵驻守置城守尉协领佐领防御等官各视兵数多寡定额有差以掌巡防稽察之事又有委官一百人皆以七品冠带食领催前锋钱粮乾隆二十七年置〉
盛京将军衙门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一人
各处驻防衙门笔帖式十八人
吉林将军一人
副都统五人
〈顺治十年始设按班章京于寕古塔以镇其地康熙元年改按班章京为镇守寕古塔等处将军十五年以寕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乾隆二十二年改为吉林将军吉林副都统康熙十五年置三十一年移驻伯都讷雍正三年复置寕古塔副都统顺治十年置伯都讷副都统康熙三十一年自吉林移驻三姓副都统雍正十年置阿勒楚喀副都统乾隆二十一年置又初置有拉林副都统一员乾隆三十四年省〉
协领十九人
参领一人
佐领一百二十三人
防御七十八人
骁骑校一百二十四人
管水手四品官二人
五品官二人
六品官二人
〈凡吉林驻防之地自将军所治外其所属各处曰寕古塔曰伯都讷曰三姓曰阿勒楚喀曰拉林曰打牲乌喇曰依屯曰鄂谟赫索啰四边门曰巴延鄂佛啰曰依屯曰克尔素曰布尔图库苏巴尔汉皆设兵驻守置协领参领佐领防御等员各视兵数多寡定额有差〉
吉林理事同知一人
狱官一人
将军衙门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二人
伯都讷副都统衙门委署主事一人
各处驻防衙门笔帖式三十二人
管各处台站笔帖式三十八人
管仓笔帖式二人
仓官六人
助教二人
〈雍正四年设永吉州于吉林长寕县于伯都讷置知州知县吏目典史等官俱属奉天府乾隆元年省长寕县并入永吉州十二年罢永吉州改设吉林理事同知隶于吉林将军焉〉
黒龙江将军一人
副都统三人
〈康熙二十二年始置黑龙江将军及副都统二十九年移黑龙江将军驻墨尔根三十八年复驻齐齐哈尔城齐齐哈尔副都统康熙三十七年自墨尔根移置墨尔根副都统康熙四十九年置黒龙江副都统康熙二十二年置〉
黒龙江等处驻防副都统衔总管一人
城守尉一人
协领十六人
总管九人
参领一人
副总管二十五人
佐领二百三十四人
防御二十四人
骁骑校二百三十九人
䕶军校二人
管水手四品官四人
五品官二人
六品官四人
管造船四品官一人
五品官一人
六品官一人
〈凡黑龙江驻防之地自将军所治齐齐哈尔外其所属各处曰墨尔根与黑龙江齐齐哈尔各置水师营曰呼伦布雨尔曰呼兰城曰布特哈曰博尔多皆设兵驻守边卡伦四十有六皆遣官率兵防戍置城守尉总管副总管协领参领佐领防御等官各视兵数之多寡定额有差〉
黒龙江将军衙门主事一人
理刑主事一人
银库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二人
各处驻防衙门笔帖式三十七人
管台站笔帖式二十二人
台站六品官二人
管仓七品官四人
管仓笔帖式八人
管官屯七品官四人
〈雍正四年于黑龙江置㤗寕县知县七年省凡旗民狱讼之事改设理刑主事治之〉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七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八
职官志七
职官〈直隶驻防 陜西驻防 甘肃驻防 江苏驻防 浙江驻防 湖北驻防 广东驻防福建驻防 四川驻防 山东驻防 山西驻防 河南驻防 各省盐政 关税附〉直隶
保定府城守尉一人〈正三品〉
防御四人〈正五品〉
骁骑校四人〈正六品〉
委骁骑校八人
委笔帖式四人
沧州城守尉一人
防御四人
骁骑校四人
委署骁骑校八人
委署笔帖式一人
宝坻县防守尉一人〈正四品〉
防御满洲蒙古各一人
骁骑校一人
东安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采育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委骁骑校二人
霸州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固安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委署副骁骑校二人
雄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良乡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谨案以上俱稽察九处驻防旗务大臣所属故列于热河密云山海关三处副都统之前〉热河副都统一人〈从二品〉
协领兼佐领五人〈正三品〉
佐领十五人〈正四品〉
防御二十人
骁骑校二十人
前锋校十人
笔帖式二人
密云县副都统一人
协领四人
佐领十六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十六人
委署笔帖式二人
分驻古北口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四人
委署笔帖式一人
昌平州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玉田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二人
委署笔帖式一人
三河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二人
顺义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山海关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二人
佐领六人
防御八人
骁骑校八人
委署骁骑校十六人
委署前锋校二人
笔帖式三人
分驻喜峰口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四人
冷口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三人
永平府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二人
罗文峪防御一人
骁骑校二人
独石口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二人
千家店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谨案以上三处副都统皆自率所属専镇一方别无将军都统以节制之其张家口都统惟辖察哈尔八旗别见各处辧事大臣后兹不复载〉
陜西
西安将军一人〈从一品〉
副都统二人
协领兼佐领八人
佐领三十二人
防御四十人
骁骑校四十人
将军衙门笔帖式三人
甘肃
宁夏将军一人
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五人
佐领十九人
防御二十四人
步营防御二人
骁骑校二十四人
笔帖式三人
凉州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二人
佐领八人
防御十人
骁骑校十人
笔帖式二人
荘浪城守尉一人
佐领五人
防御五人
骁骑校五人
笔帖式一人
〈谨案各省副都统皆统于将军惟凉州副都统不属宁夏将军节制〉
江苏
江宁将军一人
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八人
佐领三十二人
防御四十人
骁骑校四十人
笔帖式三人
分驻京口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蒙古二人
佐领十四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十六人
笔帖式二人
浙江
杭州将军一人
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满洲八人蒙古一人
佐领满洲十六人蒙古七人
防御满洲十六人蒙古四人
骁骑校满洲二十四人蒙古八人
笔帖式二人
分驻乍浦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五人
佐领十一人
防御八人
骁骑校十六人
笔帖式二人
湖北
荆州将军一人
副都统二人
协领兼佐领十人
佐领四十六人
防御五十六人
骁骑校五十六人
笔帖式三人
广东
广州将军满洲一人
副都统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协领兼佐领满洲四人汉军四人
佐领满洲八人汉军八人
防御满洲十六人汉军十六人
骁骑校满洲十六人汉军十六人
笔帖式满洲汉军各一人
清字外郎汉军四人
水师营协领满洲一人
佐领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防御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骁骑校满洲三人汉军三人
福建
福州将军一人
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八人
佐领八人
防御八人
骁骑校十六人
水师营协领一人
佐领二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六人
笔帖式三人
四川
成都将军一人
〈乾隆四十一年添设〉
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满洲四人蒙古一人
佐领满洲十二人蒙古八人
防御满洲十六人蒙古八人
骁骑校满洲十六人蒙古八人
随副都统印笔帖式二人
山东
青州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四人
佐领十二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十六人
笔帖式二人
兼辖分驻徳州城守尉一人
防御四人
骁骑校四人
笔帖式二人
〈谨案山东驻防原设青州将军寻省惟以副都统管领与热河密云山海关诸处同例〉山西
太原城守尉一人
防御四人
骁骑校四人
笔帖式一人
〈谨案山西城守尉乾隆二十五年定归巡抚节制〉
河南
河南城守尉一人
佐领十人
防御十人
骁骑校十人
〈谨案河南城守尉乾隆二十五年定归巡抚节制〉
各省理事同知满洲二十一人〈正五品〉
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奉
旨旗兵驻防江宁杭州俱设理事厅官其西安荆州镇江福州等处均有旗兵驻防应将本省事简地方官员内酌量改设理事厅官一员馀各处员缺俱先后改设〈直隶永平府保定府天津府热河宣化府江南江宁府山东青州府山西朔平府归化城河南开封府陜西西安府潼关抚民甘肃宁夏府浙江杭州府嘉兴府乍浦湖广荆州府四川成都府理事同知各一人俱系满缺惟直隶宣化府山西归化城系理藩院㨂选与蒙古参放〉
理事通判满洲六人〈正六品〉
〈奉天省奉天府岫岩各一缺兴京一缺直隶省通州易州各一缺山西省太原府一缺〉谨案驻防各官胥有防䕶地方之责至于封疆重寄则总其成于督抚分其职于司道牧令今制总督直隶一人〈兼管巡抚〉江南江西一人福建浙江一人湖北湖南一人四川一人〈兼管巡抚〉陜西甘肃一人〈兼管甘肃巡抚〉广东广西一人云南贵州一人总漕一人总河江南一人山东河南一人巡抚山东一人山西一人河南一人江苏一人安徽一人江西一人福建一人浙江一人湖北一人湖南一人陜西一人广东一人广西一人云南一人贵州一人布政使共十九人按察使共十八人俱不拘满汉仰邀
睿简以重慎宪保釐之任盐运使共五人粮储道共十三人盐法道共九人河道共十一人分巡道共五十九人以及知府直隶州知州参用满洲汉人或由部铨或由
特简因材造就俾方面専城咸知奋励各州知州以及知县并满汉互用吏部按月铨授与夫计典荐剡者皆得瞻仰
天颜量材移转民社所关诚重乎其选也自司道暨州县各有所属佐贰之官今制以汉军汉人参用裁成甄录之广倍见其不遗一善焉
又案各省驻防専辖旗兵至于绿营兵丁以提督总兵统之而分其职于参游诸职提督直隶一人江南一人浙江一人福建二人湖广一人陜西一人甘肃二人广东一人广西一人云南一人贵州一人四川一人山东山西河南江西各一人俱以巡抚兼领之总兵直隶马兰镇泰宁镇宣化镇天津镇正定镇各一人山东兖州镇登州镇各一人山西太原镇大同镇各一人河南河北镇南阳镇各一人江南苏松镇狼山镇夀春镇各一人江西南昌镇南赣镇各一人福建金门镇海坛镇台湾镇福宁镇汀洲镇建宁镇漳州镇闽粤南澳镇各一人浙江黄岩镇定海镇温州镇处州镇衢州镇各一人湖广襄阳镇宜昌镇镇算镇永州镇各一人四川川北镇重庆镇建昌镇松潘镇各一人陜西延绥镇兴汉镇河州镇各一人甘肃西宁镇宁夏镇肃州镇凉州镇巴里坤镇伊犁镇各一人广东左翼镇右翼镇碣石镇潮州镇高廉镇雷琼镇各一人广西左江镇右江镇各一人云南临元镇开化镇腾越镇鹤丽镇昭通镇普洱镇各一人贵州安笼镇古州镇镇远镇威宁镇各一人俱满洲汉人并用
特旨简授副将共一百十八人参将共一百六十六人以及游击都司营卫守备俱互用满汉实惟八旗劲旅怀豢养之
恩技勇骑射所向无前化及绿营同知感奋所由式廓闳图昭
武成之屡告也凡直省文武官满汉无定员者俱不复
胪列其目焉
又案直省奉使之官有巡视盐政及关税监督其为大员兼理者不拘满汉其専差者近制皆系满缺兹分载于后
盐政
两淮一人
长芦一人
浙江一人〈兼织造事务〉
〈国初承明制各省置巡盐御史后定为盐政或由特旨简用或由都察院奏请〉
〈简差各带原衔品级均系满汉兼放近制多由内务府官员简充仍带御史衔其福建甘肃两广以总督兼理云南贵州均以巡抚管理河东以山西巡抚管理皆因
地制宜永为恒式焉〉
关税各差
京师崇文门正监督满洲一人
〈以大臣简充〉
副监督满洲一人
〈由縂管内务府大臣抡选奏充〉
左翼右翼各一人
〈以大臣简充〉
山海关一人
〈以四五品满京堂及各部院内务府司员差充〉
张家口杀虎口各一人
〈以部院司员差充〉
三座塔八沟乌兰哈达各一人
〈以理藩院司员差充〉
奉天牛马税一人
〈以部院司员差充〉
淮安宿迁关一人
〈以内务府官员差充〉
广东粤海关一人
〈以内务府官员兼充初制关税各差皆以户工二部司员充之寻改差六部司员又改归地方官管理嗣后随时斟酌改定或特简京员或由部院司员抡选引〉
〈见除授或归地方官兼理皆因地制宜永为恒式焉其归地方官兼理者直隶天津关长芦盐政兼管通州坐粮厅兼管潘桃口以多伦诺尔同知管理龙泉紫荆奇峰五虎固关白石倒马茨沟插箭岭马水口各一人以提督兼管委参将都司守备把总监收中江以盛京将军衙门章京及五部司员差充山西武元城以巡抚兼管委交城县知县监收归化城以巡抚兼管委道员兼收山东临清关以巡抚兼管委临清州知州监收江南上海关以江苏巡抚兼管委苏松道监收浒墅关以苏州织造兼管关以江苏巡抚兼管委常镇道监收龙江西新关以江宁织造兼管凤阳关以庐凤道兼管芜湖关以安徽巡抚兼管委宁池太道监收江西九江关以广饶南九道管理赣关以江西巡抚兼管委吉南赣道监收福建海关以福州将军兼管闽安关以巡抚兼管委福州府知府监收浙江海关以巡抚兼管委宁绍台道监收南北新关以巡抚兼管湖北武昌厂荆关以巡抚兼管委员监收湖南辰关以巡抚兼管委辰州府知府监收四川夔关以縂督兼管委夔州府知府监收打箭炉一处同知兼管广东太平关以巡抚兼管委南韶连道监收广西梧厂浔厂以巡抚兼管委梧州浔州知府监收〉
谨案直省奉使之臣又有学政由
特旨简任三年而代满汉无定员其属有教授学正教谕训导惟顺天有满洲定缺今附见于后
顺天府教授满洲一人〈正七品〉
〈雍正四年定顺天府学满洲教授由进士举人考取引〉
〈见补用〉
训导满洲一人〈从八品〉
〈雍正四年定顺天府学满洲训导由恩㧞岁副贡生考取引〉
〈见补用〉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八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