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八旗通志 (四庫全書本)/全覽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全覽1 欽定八旗通志 全覽2 全覽3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十九
  旗分志十九
  八旗佐領十九正白旗䝉古佐領 正紅旗䝉古佐領正白旗𫎇古佐領
  正白旗䝉古都統所屬左右𠫭領各一右㕘領下佐領十五左𠫭領下佐領十四
  右㕘領第一佐領原係
  盛京初編䝉古牛錄時以其一與拜新墨爾根管理續以巴都爾管理續以伊麻圖管理續以伊爾海管理續以昻阿岱管理續以布達希禮管理續以阿哈尼管理續以阿哈尼之子瓦克善管理續以瓦克善之弟索爾遜管理續以瓦克善之子常吉保管理常吉保年老告退以都統拉錫管理續以頭等侍衛巴雅思瑚朗管理續以常吉保之子兆麟管理兆麟故以兆昌管理兆昌故以保常管理保常故以兆常管理兆常故以吉善管理吉善故以阿哈尼之三世孫薩炳阿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在盛京時四姓輪管陸續承襲由阿哈尼至常吉保襲過四次常吉保告退後經部奏准常吉保之佐領並無根源作為公中佐領以拉錫管理乾隆三年八旗大臣議奏作為似珠林公中佐領令常吉保之子承襲乾隆四十三年因伊家連管過九次定為族中承襲佐領
  右㕘領第二佐領原係葉赫地方𫎇古於
  國初編立牛錄以徳穆圖管理續以徳穆圖之弟廣泰管理續以徳穆圖次子投徳管理續以投徳之弟瑚什巴管理續以投徳之子圖思哈管理續以圖思哈叔父瑚什巴之子佛爾吉管理佛爾吉因病辭退以其子蘇英額管理蘇英額故以其子強都管理強都革職以墨克圗之三世孫安麟管理安麟陞授城守尉以得木圖之三世孫額勒登管理額勒登陞授逰擊以得木圖之六世孫百順管理
  右𠫭領第三佐領係康熙十四年編立初令內大臣晉進管理晉進故以其子都薩喀爾管理都薩喀爾因病革退以其弟諾爾布管理諾爾布故以都薩喀爾之子莫爾琿管理莫爾琿陞授歸化城副都統以其子昆布䇿凌管理昆布䇿凌告退以其子巴虎管理
  右𠫭領第四佐領原係第三佐領內人丁康熙二十三年內大臣晉進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晉進次子和尚管理和尚故以其子達西管理達西陞察哈爾地方總管以其子達哈蘇管理達哈蘇出守
  泰陵以二格管理二格陞任總管以達桑阿管理達桑阿故以根都扎布管理根都扎布革退以阿勒精阿管理阿勒精阿故以明山管理
  右𠫭領第五佐領原係第一佐領內人丁康熙三十四年常吉保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
  以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二等侍衛西積保管理續以郎中阿爾納管理續以𠫭領托克屯管理托克屯故以侍郎牧可登管理牧可登縁事革退以二等侍衛葉伯肯管理葉伯肯告病以二等侍衛烏爾圖那遜管理續以達什扎布管理
  右𠫭領第六佐領原係科爾沁地方䝉古於
  國初編為牛錄令博博圖管理博博圖從征陣亡以其子明阿達理管理明阿達理年老辭退以其子富達禮管理富達禮年老辭退以其子富長管理富長因罪發遣以富長伯父之孫察哈顔管理察哈顔故以其子西郎阿管理西郎阿革退以其堂弟達沖阿管理達沖阿故以其叔之子豐玉管理右𠫭領第七佐領原係第六佐領內人丁康熙三十四年富達禮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富達禮之弟杜喀管理杜喀故以其子明福管理明福故以其子永安管理永安故以其孫噶布唐阿管理
  右𠫭領第八佐領初編立時係華齋管理華齋縁事革退以托克托奎管理托克托奎縁事革退以滿洲郎中音達里管理音達里故仍以䝉古沙琿管理沙琿故以鄂爾濟圖管理鄂爾濟圗故以花善管理花善縁事革退以錫拉管理錫拉故以六格管理六格故以古魯格管理古魯格故以桑格管理桑格因病革退以武爾圖納蘇圗管理武爾圖納蘇圖縁事革退以副䕶軍𠫭領傅成格管理傅成格縁事革退以印務㕘領納常管理納常缺出以印務𠫭領西元管理西元缺出以漢章阿管理
  謹案此公中佐領係國初編立
  右𠫭領第九佐領原係天命八年所編之牛錄初令董俄羅管理董俄羅陞
  盛京副都統以其子多諾管理多諾縁事革退以其族兄塞克管理塞克故仍以多諾管理多諾故以其子六十管理六十故以其子實竒管理實竒縁事革退以其伯父之子蘇扎漢管理續以蘇扎漢之叔父扎通寳之孫噶布拉管理噶布拉故以其子伽藍保管理伽藍保故以其叔曾祖四格之子布扎納管理布扎納故以其子安福管理
  右𠫭領第十佐領原係天聰九年編立之半箇牛錄初以沙濟管理後至京都合併楊西穆桑阿爾寨兩分管下人丁始編為整牛錄以星南管理星南年老辭退以其弟沙里管理沙里縁事革退以沙里之祖內大臣塞爾格克管理塞爾格克年老辭退以其子阿玉錫管理阿玉錫故以其兄之子神保管理神保告退以楊西穆之二世孫富森泰管理富森泰故以神保之姪孫噶魯第管理噶魯第故以富森泰之子特崧額管理
  右𠫭領第十一佐領原係第十二佐領內人丁康熙八年馬錫管佐領時因人丁溢額分編一佐領與馬錫兄達錫之子扎蘭管理續以馬錫之子索暖管理續以札蘭之弟莫䕶里岱管理續以莫䕶里岱之孫羅浦藏管理羅浦藏故以其子七十九管理七十九告病以其子郭興阿管理
  右𠫭領第十二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𫎇古於
  國初編為喀喇沁牛錄令達錫管理崇徳二年縁事革退以其弟馬錫管理馬錫年老辭退以馬錫之孫塞冷管理塞冷病退以其叔父之子朱爾扎哈管理朱爾札哈縁事革退以其弟多爾札穆蘇管理多爾札穆蘇𣲖守
  陵寢以其兄之子敦住管理敦住故以其孫八十五管理右𠫭領第十三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䝉古於天聰九年以其人丁編為兩箇牛錄其一令桑阿爾齋管理桑阿爾齋故以其弟伯羅岱管理伯羅岱故以其子噶喇瑪管理噶喇瑪故以其叔父伯端
  管理伯端故以其兄綽西喜之子門杜遜管理門杜遜因病辭退以阿蘭之子替弟管理替弟年老辭退仍以伯端之子塞根管理塞根年老辭退以其子山平管理山平故以桑阿爾齋二世孫巴雅斯瑚朗管理巴雅斯瑚朗縁事革退以其族兄之子和爾錦管理和爾錦故以喀喇瑪之四世孫富泰管理富泰革職以其髙祖白塞之四世孫明徳管理明徳故以其伯髙祖之五世孫阿什達管理右𠫭領第十四佐領即天聰九年所編喀喇沁兩牛錄之一其一令桑阿爾齋管理此一牛彔令阿蘭管理阿蘭故以其兄額爾格穆之子翁國管理翁國故以其弟阿地管理阿地陞歸化城副都統以其子巴納爾錫管理巴納爾錫縁事革退以其弟羅米之子吳太保管理吳太保革職以其伯髙祖之四世孫阿爾太管理阿爾太革職以其叔髙祖之三世孫巴南太管理巴南太故以其子佛保住管理
  右㕘領第十五佐領原係康熙二十一年編立之佐領初令馬地管理馬地故以其子塞克神管理塞克神縁事革職以其弟碩克慎管理碩克慎告病以其子永祿管理
  左𠫭領第一佐領原係康熙三十二年分編佐領時初令二等侍衛博羅管其一博羅故以拖沙喇哈番良格管理良格故以𠫭領達三管理達三故以三等侍衛兼署䕶軍𠫭領興輝管理興輝故以內閣學士長夀管理長夀故以副㕘領瑚什布管理瑚什布縁事革退以二等侍衛福祿管理福祿陞任青州副都統以二等侍衛肇昌管理肇昌革退以印務章京吉太管理吉太陞任甘肅副將以頭等侍衛徳山管理徳山派徃哈薩克地方縁事革職以侍郎安太管理安太派徃雅爾爾地方差以前鋒侍衛永明管理永明補福州城守尉以三等侍衛子爵伊魯爾圖管理
  左𠫭領第二佐領康熙七年初編設時以尚書阿穆瑚朗管理阿穆瑚朗故以精竒尼哈番志勇管理志勇陞歸化城副都統以阿達哈哈番博洛管理博洛故以侍郎兼副都統華善管理華善縁事革退以二等侍衛偏圖管理偏圖縁事革退以一等侍衛兼拜他喇布勒哈番阿蘭泰管理阿蘭泰陞任寧古塔將軍以二等侍衛博第管理博第故以副𠫭領烏林太管理烏林太補熱河協領以印務章京韋䭾保管理韋䭾保革職以員外郎恵齡管理恵齡縁事革職以都統安泰管理安泰故以㕘領達什扎布管理續以伍爾圖納遜管理伍爾圖納遜陞任以印務章京福隆泰管理
  左𠫭領第三佐領原係康熙二十六年初編半箇佐領以古穆徳管理至三十四年人丁滋盛始編為整佐領古穆徳陞歸化城都統以其子丹晉管理丹晉陞歸化城都統以其子達鼐管理達鼐故以丹晉之伯祖烏朱穆之二世孫查什泰管理查什泰補放總管以其子富勒賀管理富勒賀革退以其弟富保管理富保故以其孫羅布藏多爾濟管理
  左𠫭領第四佐領原係第五佐領內人丁康熙二十三年額爾色爾圖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與額爾色爾圖之叔父班第管理班第故以其弟費揚古管理費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古故以其子巴顔圖管理巴顔圖縁事革退以巴顔圖叔祖之二世孫額勒登額管理額勒登額故以其子滿岱管理滿岱故以其子明通管理明通故以其子永清管理永清故以其叔髙祖之三世孫善慶管理善慶故以其子闗保住管理
  左𠫭領第五佐領原係
  國初編立之牛錄初令畢魯海管理畢魯海故以其子古路固管理古路固故以其子安保管理安保故以其子額爾色爾圖管理額爾色爾圖故以倬特巴管理倬特巴革退以巴雅思呼朗管理巴雅思呼朗陞陝西西安協領以阿穆呼朗管理阿穆呼朗出征陣亡以其伯父安保之孫依靈阿管理依靈阿故以其叔祖之孫達賴管理達賴故以其子訥莫賀管理
  左㕘領第六佐領原係察哈爾地方縁事歸旗之䝉古初編為半箇牛錄以烏格塞巴圖魯管理後又將科爾沁土謝圖親王屬下䕶衛諾穆齊籍沒人丁十一名併薩勒圖庫倫地方𫎇古七十八名給烏格塞巴圖魯合為一整佐領令其管理烏格塞巴圗魯故以其子烏達夀管理烏達夀故以其弟豪善管理豪善因病辭退以其子元什管理元什告病以其子舒寧管理
  左𠫭領第七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䝉古於
  國初編為牛錄令馬席管理馬席年老辭退以其弟勞章管理勞章故以其子巴圖管理巴圖故以其子伊爾噶孫管理伊爾噶孫故以其兄沙達管理沙達故以其子薩度管理薩度故以其子吳泰保管理吳泰保故以其子宗對管理宗對故以其弟達蘭泰管理達蘭泰革職以其弟額爾徳尼管理額爾徳尼故以其姪皂保管理
  左㕘領第八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䝉古於天聰九年編為牛錄初令巴圖孟格管理巴圖孟格故以其次子扎馬管理扎馬年老辭退以巴圖孟格第三子毛竒他特管理毛竒他特年老辭退以扎馬之子塞爾噶喇席管理塞爾噶喇席因病辭退以毛竒他特之子三達色管理三達色陞任江寧副都統以其姪䕶軍徳住管理徳住告病以其子伊齡阿管理伊齡阿陞任逰擊以其弟栢齡阿管理栢齡阿故以其兄之子佛爾卿額管理
  左㕘領第九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人丁一百四十九名於天聰九年編為牛錄初令舒魯克管理舒魯克年老辭退以其子鄂母布管理鄂母布故以布爾哈圖之子席爾庫布根管理席爾庫布根故以席第之孫弼里克管理弼里克陞任歸化城副都統以其弟碩色管理碩色故以舒魯克二世孫塔拉圖管理塔拉圗縁事革退以其子班第管理班第革職以其弟噶爾賽管理噶爾賽故以其子達色管理達色故以其子永福管理永福革職以布勒噶圗之三世孫西𫎇額管理
  左㕘領第十佐領原係康熙四年分編之佐領初令䕶軍㕘領阿玉錫管理阿玉錫故以副都統兼侍郎溫達管理溫達故以郎中闗柱管理闗柱故以侍衛沙克都爾管理沙克都爾故以拴住管理拴住縁事降調以色楞查什管理色楞查什故以三等子顔福管理顔福故以䕶軍統領常在管理常在故以都統多爾吉管理多爾吉出差以印務章京特古勒徳爾管理特古勒徳爾故以副都統一等子徳勒格楞貴管理
  左𠫭領第十一佐領原係前屯衛人丁五十二名於崇徳九年編為半箇牛錄令阿漢泰管理其後人丁滋盛始編為整牛錄阿漢泰陞逰牧地方章京以其子特穆爾管理特穆爾故以其伯祖之孫恩可管理恩可故以其子佛保管理佛保縁事革退以其弟常僧管理常僧縁事革退以其兄佛保之子納素圖管理納素圖故以前鋒章京官住管理續以副都統阿蘭泰管理續以侍衛公保寧管理續以䕶軍統領拉木扎布管理續以散秩大臣竒凌扎布管理續以印務章京蘇通阿管理續以三等侍衛兼贊禮郎佛爾卿額管理
  謹案此原係世管佐領阿漢泰係察哈爾䝉古由前屯衛帶領人戶來歸編半箇佐領
  定鼎後由包衣佐領下撥出十九丁再加鄂爾多斯十九丁為一整佐領仍令阿漢泰管理襲至納素圖於乾隆
  二十一年病故無嗣夲旗具奏作為公中佐領

  左𠫭領第十二佐領原係
  盛京初編䝉古牛錄時編立之牛錄初令壯託管其一壯託故以其子額衣圖管理額衣圖故以其叔父阿玉錫管理阿玉錫年老辭退以壯托次子徳馨特管理徳馨特縁事革退以充古巴圖魯管理充古巴圖魯遞管至多爾濟將佐領革退以壯托之曾孫弼爾哈遜管理弼爾哈遜故以其子吳津泰管理吳津泰革職以其髙祖之四世孫明徳管理明徳故以其弟明亮管理
  左𠫭領第十三佐領原係第十二佐領內人丁康熙二十三年充古巴圗魯之子阿東阿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阿東阿之子鄂三管理鄂三故以其子回色管理回色故以其子三義保管理三義保告病以其子達拉貢布管理
  左𠫭領第十四佐領原係康熙二十五年將包衣佐領中吹札浦人丁撥出編為半個佐領令吹札浦管理後因人丁滋盛始編為一整佐領吹札浦故以其弟札爾管理札爾故以頭等侍衛阿爾和管理阿爾和縁事革退以䕶軍㕘領齊立克圖管理齊立克圖年老辭退以副𠫭領四十七管理四十七陞任知府以司業多爾濟管理多爾濟補放總管以輕車都尉印務章京官保住管理官保住陞任協尉以太僕寺卿吉太管理吉太故以都統色克慎管理色克慎休致以印務章京永芳管理以上正白旗𫎇古㕘領所屬勲舊佐領二員世管佐領十八員輪管佐領一員公中佐領六員由四姓輪管改族中承襲一員由世管改公中一員
  正紅旗䝉古佐領
  正紅旗䝉古都統所屬左右𠫭領各一右㕘領下佐領十一左㕘領下佐領十一
  右𠫭領第一佐領原係科爾沁哈達地方𫎇古
  國初以其人編立牛錄令額參管理並賜一拜他喇布勒哈番額參故以恩額圖管理恩額圖故以額參之子克世圖管理克世圖故以其子二追管理尋陞副都統二追故以其子敦珠克管理敦珠克故以其族兄之子阿禮袞管理尋陞㕘領阿禮袞故以恩額圗之曾孫明玉管理明玉故以其弟明州管理明州故以其弟明山管理明山故以其弟明博管理明博故以額參之元孫金正保管理金正保故以其子蘇金太管理蘇金太故以其子永寧管理
  右𠫭領第二佐領原係第一佐領內人丁康熙八年克世圖管佐領時人丁蕃盛分編一佐領以恩額圖之子阿思哈尼哈番鄂爾濟圖管理鄂爾濟圗故以其子王府長史闗保管理闗保故以其子䕶軍𠫭領五十管理五十故以伯祖之孫廣福管理廣福故以其子廣亮管理
  右𠫭領第三佐領原係天聰九年編審䝉古牛錄時以八旗䝉古牛錄甚少令八旗各添二牛錄此即所添之牛錄也初以拜他喇布勒哈番恩克管其一恩克出征陣亡以其族叔父布爾哈圖管理布爾哈圖故以其子色楞管理色楞故以恩克之孫阿爾納管理阿爾納陞外任以色楞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等䕶衛巴爾住爾管理巴爾住爾故以其弟塔必圖管理塔必圖故以阿爾納之子巴林管理巴林故以其兄之子蘇蘭泰管理蘇蘭泰故以巴林之子福興管理福興故以其叔父之孫闗太管理闗太故以其子三音伯爾格圖管理三音伯爾格圖故以其子什第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係恩克由科爾沁地方帶領壯丁一百二十戶來歸編立
  右𠫭領第四佐領原係左㕘領所屬第四佐領內人丁康熙二十三年拜禮管佐領時人丁蕃盛分編一佐領以員外郎博特管理博特故以𠫭領兼阿達哈哈番博洛特管理博洛特陞右衛䕶軍㕘領以原管佐領博特之子瑪虎管理瑪虎故以拖沙喇哈番兼副㕘領二格管理二格陞金州協尉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𠫭領白達色管理白達色補放珠林佐領以色楞管理色楞陞授察哈爾總管以武勒木吉管理武勒木吉故以富倫太管理因遵例調管將副㕘領兼公中佐領增得管理右㕘領第五佐領原係葉赫地方𫎇古於
  國初編為牛錄以和勒管理和勒故以其弟二等阿達哈哈番薩拜管理薩拜故以和勒之子額爾濟圖管理額爾濟圖出征病故以薩拜之子阿達哈哈番滾布西要管理滾布西要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觀音保管理觀音保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富森布管理富森布故以薩拜之四世孫慶成管理續以玉林管理玉林縁事革退以印務章京驍騎校徳成管理
  謹案富森布革退後其子玉林例不准襲以薩拜之四世孫慶成管理慶成無子
  特恩令玉林承襲玉林獲罪革退又無子嗣亦別無應襲之人奉㫖作為公中佐領
  右𠫭領第六佐領原係第五佐領內人丁康熙二十三年滾布西要管佐領時人丁蕃盛分編一佐領令滾布西要兄額爾濟圖之子增夀管理增夀故以其子吉生管理吉生故以薩拜之四世孫慶成管理續以歩軍校那蘭太管理續以雲騎尉開太管理續以雲騎尉三等侍衛烏魯圗管理謹案此佐領乾隆四十一年因原立之第五佐領絶嗣將慶成調管此滋生佐領作為公中佐領右𠫭領第七佐領原係錦州人丁一百二十名於
  國初編為牛錄令阿榜管理阿榜無子以其從弟阿都虎管理阿都虎故以其族弟博爾博孫管理博爾博孫故以阿榜從弟吳拉代管理吳拉代從征陣亡以其子穆賽管理穆賽故以其子二追管理二追故以其子祿順管理祿順因病告退以福順之弟安福管理安福縁事革退以祿順之子順得管理
  右𠫭領第八佐領原係第七佐領內人丁康熙二十三年於穆賽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與穆賽之弟一等阿達哈哈番納燕泰管理納燕泰陞外任故以其子佟書管理佟書因病告退以其子祿敏管理祿敏故以其子寧俊管理寧俊故以其族弟明徳管理
  右㕘領第九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䝉古以其一百三十丁壯編為牛彔初以布達禮管理布達禮故以其弟班第管理班第無子以布達禮之子克什圖管理克什圖故以其子蘇廸管理蘇廸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滿色管理滿色故仍以蘇廸管理蘇廸故以其子額爾徳尼管理額爾徳尼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衆神保管理衆神保故以其子保亮管理保亮故以其弟喀木齊布管理續以䕶軍㕘領五十太管理續以歩軍校巴哈布管理續以歩軍校佛住管理續以本旗𠫭領兼公中佐領富倫太管理
  謹案此佐領係布達禮甘吉泰固魯古兄弟三人以壯丁四百五十名來歸
  國初編為佐領三分此其一也乾隆三十五年因衆神保之子保亮無子作為公中佐領右𠫭領第十佐領原係第九佐領內人丁於康熙二十三年蘇廸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蘇廸之族兄色納克管理色納克故以其兄納馬思喀之子額爾機圖管理額爾機圖故以蘇廸之子諾爾布管理續以諾爾布之族子得祿管理得祿縁事革退以原管第九佐領衆神保之子保舒管理續以喀木竒布管理喀木竒布故以其子前鋒色克興額管理
  右𠫭領苐十一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䝉古以其人編為佐領令昻阿管理昻阿故以其子達喜管理達喜故以昻阿弟之子達喇實管理達喇實故以昻阿兄之子班第管理班第故以昻阿之二世孫巴什管理巴什補放察哈爾𠫭領以其弟阿爾太管理阿爾太故以其子色克管理色克故以其子布占管理布占故以其叔髙祖布燕圖之三世孫額圖琿管理額圖琿因病休致以其孫祿徳管理祿徳縁事革職作為公中佐領
  謹案此佐領因祿徳縁事革職後無人承襲乾隆五十六年
  㫖作為公中佐領
  左㕘領第一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壯丁四十名於崇徳二年編為牛錄初以甘吉泰管理復授為拜他喇布勒哈番甘吉泰從征陣亡以其弟依思哈蒲管理依思哈蒲故以其孫鄂爾和對管理鄂爾和對從征陣亡以其子阿必達管理阿必達因病辭退以其子五十八管理五十八故以其子巴寧阿管理巴寧阿故以其伯父徳祿管理徳祿故以其族中之髙祖布達里之元孫保祥管理保祥故以其子祥玉管理
  左㕘領第二佐領原係在
  盛京初編𫎇古牛錄時以托和齊管其一托和齊故以恵三管理恵三故以博羅尼屯管理博羅尼屯人才不及革退調取
  盛京兵部員外郎三等阿達哈哈番莊托賚管理荘托賚故以其子三等阿達哈哈番色爾古綸管理色爾古綸年老辭退以其子七品官達禮管理達禮故以其弟齊齊克圖管理齊齊克圖因年老告退以其子達蘭太管理達蘭太縁事革退以其叔父白達色管理白達色因病告退以其子他爾吉管理他爾吉故以其子明太管理明太故以其子嵩山管理
  謹案此原係無根源佐領乾隆三十二年因荘托賚子孫襲管過五次奉
  㫖作為世管佐領
  左𠫭領第三佐領原係第二佐領內人丁康熙二十三年色爾古綸管佐領時因人丁蕃盛分編一佐領以阿達哈哈番額思笏楞管理額思笏楞故以頭等阿達哈哈番岳四保管理岳四保因病辭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三等侍衛西禮管理西禮因病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㕘領沙喀管理沙喀故以五十八管理五十八補放察哈爾總管以巴昌管理巴昌調右衛副都統以佛倫管理佛倫出差以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福管理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福故仍以巴昌管理巴昌因出喀倫兵以佐領揀選刑部員外郎伍格管理
  左𠫭領第四佐領原係在
  盛京初編䝉古牛錄時以巴雅爾圖管其一巴雅爾圖故以托克退管理托克退故以拜三管理拜三故以海色管理海色故以外達管理外達故以博爾黑管理博爾黒故以達賚管理達賚故以學士拜禮管理拜禮故以其弟䕶軍𠫭領公三管理公三故以其子福祿管理福祿縁事革退以副㕘領兼三等男五十八管理續以靈泰管理續以瑪尼扎布管理
  謹案此佐領乾隆十八年福祿因軍政革退奉㫖作為公中佐領左𠫭領第五佐領原係察哈爾地方人丁編為半箇佐領初以海色管理後人丁滋盛始編為整佐領海色故以海色長子岳西管理岳西故以其弟卓立克圗管理卓立克圖年老辭退以其子卓起思圖管理卓起思圖故以其子保寧管理保寧故以其弟保成管理保成故以其姪普闗保管理謹案海色於國初時攜家屬及察哈爾八十戶來投中途被追惟數人得脫編佐領時以正紅旗半分佐領鑲紅旗半分佐領合為一整佐領令其管理後縁事革退陸續以別姓阿林諾木齊阿爾賽帑賽克什布雷等管理克什布雷故始以海色之子岳西管理左𠫭領第六佐領原係第五佐領內人丁康熙二十三年岳西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員外郎圖蒲世喜管理圖蒲世喜故以前鋒𠫭領沙吉管理沙吉陞寧夏副都統以歩軍尉阿拉納管理阿拉納故以員外郎蘇金泰管理蘇金泰縁事革退以三等侍衛存住管理存住因病告退以䕶軍㕘領七親管理續以䕶軍㕘領阿木瑚浪管理阿木瑚浪陞任廣東副將以䕶軍𠫭領成保管理成保陞任廣東肇慶副將以前鋒侍衛兼騎都尉又一雲騎尉西靈阿管理西靈阿陞任山西逰擊以前鋒章京四保管理續以雲騎尉朱爾松阿管理朱爾松阿陞任逰擊以雲騎尉武勒登額管理續以郎中八十管理續以雲騎尉定住管理左𠫭領第七佐領原係察哈爾地方人丁編立牛錄初以鄂榜塔布囊管理鄂榜塔布囊故以其弟色特爾管理色特爾故以額爾孫管理遞管至哈世泰年老辭退以穆賽管理穆賽故以其族兄孟阿圖管理孟阿圖故以穆賽之子鄂竒爾管理鄂竒爾因病辭退以其子阿林管理阿林因病告退以其子索諾木西里管理索諾木西里故以其子順徳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原係孀婦博第遜由察哈爾地方帶領百戶人口於
  國初來歸給與𠫭將俸祿初編佐領時令其子鄂榜塔布囊管理至色特爾故後無子其弟克什圖有疾以別姓額爾孫布音岱恵繖博羅格敦哈世泰陸續管理哈世泰告退後始以克什圖之子穆賽承襲
  左𠫭領第八佐領原係第七佐領內人丁於鄂竒爾管佐領時因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與其族伯員外郎兼𠫭領門都管理門都故以其子三保管理三保故以第七佐領阿林之子阿玉史習禮管理
  謹案此佐領係康熙二十三年分立
  左𠫭領第九佐領原係
  國初編立之牛彔初以巴特馬管理巴特馬故以其子沙吉管理沙吉故以其子阿南管理阿南故以其叔父鄂起爾管理鄂起爾故以其伯父之子綽諾管理綽諾故以其弟之子布達管理布達故以其伯父之子巴龍管理巴龍故以其子薩木達管理尋陞𠫭領薩木達故以其子朱泰管理朱泰故以巴特馬之元孫皂君保管理
  謹案此佐領係國初巴特馬由喀喇沁地方率六十餘戶人丁來歸編立
  左𠫭領第十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三百壯丁於天聰年間編為牛錄初以固魯古管理固魯古年老辭退以其族兄之子達爾馬西禮管理達爾馬西禮故以固魯古兄之孫根都西管理尋陞㕘領根都西故以其子拜雅爾圖管理拜雅爾圖故以其子八十一管理八十一故以其弟布燕圖管理布燕圖故以其弟費揚武管理費揚武因罪革退以理藩院員外郎靈保管理續以印務章京兼驍騎校增徳管理因遵調管之例以本旗副㕘領兼佐領富倫太管理續以佛住管理
  謹案旗冊固魯古無子因以其親伯諾永武之孫達爾馬西禮承襲達爾馬西禮故後以固魯古之伯鄂邁之孫根都西承襲後因布燕圖之弟費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武獲罪發遣無應襲之人由本旗奏改公中佐領左𠫭領第十一佐領原係半箇佐領於康熙八年分佐領時始分編一整佐領以驍騎校阿都立管理阿都立故以理藩院郎中額爾吉圖管理額爾吉圖故以其子監生徳爾格勒管理徳爾格勒故以額爾吉圖次子拖沙喇哈番恩克管理恩克故以驍騎校巴圖管理巴圖故以二等䕶衛巴蘭太管理巴蘭太故以副鳥鎗䕶軍㕘領徳勝管理以上正紅旗䝉古𠫭領所屬勲舊佐領二員世襲佐領十一員公中佐領九員


  欽定八旗通志卷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
  旗分志二十
  八旗佐領二十鑲白旗䝉古佐領 鑲紅旗𫎇古佐領鑲白旗䝉古佐領
  鑲白旗䝉古都統所屬左右𠫵領各一右叅領下佐領十二左叅領下佐領十二察哈爾𠫵領下佐領十三
  右叅領第一佐領原係第三佐領內丁壯康熙二十三年達拉扎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䕶軍統領索諾木管理索諾木故以副都統尚圖管理尚圖故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畨漢文稱男䕶軍叅領彀色管理彀色故以郎中黒色管理黒色告退以䕶軍叅領薩竒爾圖管理續以䕶軍叅領明徳管理明徳故以巴丹管理巴丹告休以徳常管理徳常告病以吉蘭㤗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係康熙二十三年將達拉扎佐領內滋生人丁與文布塔布囊所屬䝉古合編一佐領
  右叅領第二佐領原係崇徳七年將錦州一百三名壯丁編為牛錄漢文稱佐領初以安他哈管理安他哈故以滿韜管理滿韜故以其子那木僧格諦管理那木僧格諦因病辭退以其子闗保管理闗保故以其弟二等阿達哈哈畨漢文稱輕車都尉兼𠫵領署副都統八十管理八十故以闗保之子三達色管理三達色故以其子達桑阿管理達桑阿故以什賈保管理續以伍台管理續以蘇爾方阿管理謹案此佐領原係綽克圖台吉率人戶來歸時編立令其從人安他哈管理襲至七次安他哈絶嗣於乾隆三十年改為公中佐領
  右叅領第三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䝉古以其人編為牛錄初以噶爾圖管理噶爾圖故以其子博特管理博特故以其弟阿玉石管理阿玉石陣亡以其子塞類管理塞類故以噶爾圖弟之子道圖管理道圖故以其叔父明海之孫達拉扎管理達拉扎因病辭退以其叔祖哈喇之孫巴達禮管理巴達禮故以道圖之子章賽管理章賽歿於軍以其子福夀管理福夀革職以其子洛賁伊管理洛賁伊故以其子常福管理
  謹案此佐領係喀喇沁老河地方䝉古噶爾圖塔布囊與文布塔布囊喜拉齊塔特塔布囊率人戶來歸國初編立
  右叅領第四佐領初編設時令阿巴圖巴圖魯管理續以艾扎哈管理續以博倫圖管理續以那穆管理續以諾滿管理續以大雅管理續以諾滿弟之子達顔布管理續以達顔布之子觀音保管理續以觀音保之弟索住克圖管理索住克圖故以三等䕶衛兼拖沙喇哈畨漢文稱雲騎尉六十管理六十故以員外郎明祿管理明祿故以常舒保管理續以那凱管理那凱革職以色郎圖管理色郎圖陞任遊擊以羅布藏管理羅布藏故以扎隆阿管理扎隆阿出差以舒興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阿巴圖巴圖魯等五姓國初率人戶三百來歸編為佐領因阿巴圖巴圖魯無嗣康熙五十九年作為公中佐領
  右叅領第五佐領原係第四佐領內人丁康熙二十三年觀音保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畢里克管理續以畢里克之子伍訥圖管理續以伍訥圖之族子巴亮管理巴亮故以額賁額管理額賁額陞任遊擊以富徳管理富徳出差以明太管理明太陞任以哈拉爾岱管理
  謹案畢里克係阿巴圖巴圖魯之孫後因伍訥圖無子作為公中佐領
  右叅領第六佐領原係順治元年正白旗國徳所管之佐領國徳陞任
  盛京以巴扎爾管理巴扎爾故以阿齊圖管理阿齊圖縁事革退以巴扎爾之子塔喇圖管理塔喇圖故以僧格管理僧格故以阿齊圖之子趙那思圖管理趙那思圖縁事革退以巴扎爾之孫三雅圖管理三雅圖故以喇都祜管理喇都祜故以其族弟布蘭太管理布蘭太撥入正白旗以金良管理金良故以御史常祿管理常祿故以木爾太管理木爾太休致以本智管理
  右叅領第七佐領崇徳四年編設初以喀喇沁閒散塔布囊布燕管理布燕年老辭退以其子塞勒木素管理塞勒木素因病辭退以其子和尚管理和尚故以其子索諾木他爾布管理索諾木他爾布縁事革退以其叔父之子合爾庫管理合爾庫縁事革退以其叔父之子班第管理班第故以其子拉布丹管理拉布丹故以其伯祖之二世孫達爾扎管理
  右叅領第八佐領原係天聰四年將喀喇沁地方𫎇古編為半箇牛錄初令白賽管理順治六年白賽故將其五十丁合併圖黙特之五十丁編為整牛錄以達賚管理達賚故以其子達布管理達布故以其子瓦岔爾管理瓦岔爾故以其叔父之孫薩克伸管理薩克伸縁事降調以其兄之子福尼雅漢管理福尼雅漢故以瓦岔爾之子圖拉管理圖拉故以白賽之弟巴爾噶遜之三世孫召那蘇圖管理召那蘇圖陞任遊擊以達賴之四世孫艾星阿管理艾星阿故以巴爾噶遜之四世孫富寧管理富寧故以達賴之五世孫闗福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鄂齊爾烏巴什與喀喇沁之白賽率衆來歸編半分牛錄令白賽管理合圖黙特人丁改作為白賽圖黙特二族遞管佐領
  右叅領第九佐領原係天聰五年以後來歸附之䝉古編立牛錄令都統綽貝管理綽貝故以其弟布達西理管理布達西理故以其兄之孫長保管理長保故以長保之族叔鄂爾追管理鄂爾追故以長保族叔馬尼管理馬尼故以長保之子頭等阿思哈尼哈畨兼歩軍副尉巴圖管理巴圖故以其子貢楚克達爾管理貢楚克達爾故以其子徳寧額管理
  右𠫵領第十佐領原係
  太宗文皇帝以䝉古投誠人分編為五牛錄時令孟格管其一孟格故以喜佛管理喜佛故以孟格之弟孟格圖管理孟格圖因病辭退以孟格之子班達拉管理班達拉故以其子必里克圖管理必里克圖故以其弟恩克管理恩克故仍以喜佛之孫博濟管理博濟因病辭退以其子海夀管理海夀縁事革職以其堂弟福格管理福格告病以喜佛管理喜佛故以歩軍校英保管理英保故以合明阿管理
  謹案此佐領乾隆三十二年喜佛之孫福格缺出經本旗照無根源佐領之例將福格之子及旗員帶領引見奉
  㫖福格之祖喜佛並非原編佐領之人因孟格絶嗣始令喜佛管理又令孟格之弟孟格圖管理孟格圖
  之子孫管理數輩又絶嗣始令喜佛之孫管理此佐領即作為公中佐領

  右𠫵領第十一佐領原係
  國初編立之半箇牛錄令額思庫塔布囊管理順治八年始益以外牛錄人為一整牛錄額思庫塔布囊故以其子寨僧管理寨僧歿於軍以其子丹巴管理丹巴因病辭退以其子永夀管理永夀故以其子七十管理七十𠫵革以其子法永管理法永故以其子郭興阿管理
  謹案額思庫由喀喇沁地方率三十二戶來歸初編時為半分牛錄
  右𠫵領第十二佐領原係第九佐領內丁壯康熙十三年布達西理管佐領時因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布達西理之子長鼐管理長鼐故以其子察里琿管理察里琿從征陣亡以其子善福管理善福故以其子善太管理善太故以其曾祖之三世孫鄂齊爾管理鄂齊爾故以七十五管理續以三達色管理續以額爾克圖管理額爾克圖革職以花尚阿管理
  謹案此佐領由長鼐後至鄂齊爾襲過五次無嗣乾隆五十四年
  㫖作為公中佐領
  左叅領第一佐領原係天聰年間編立之牛錄初以三等甲喇章京諾木琿管理諾木琿故以合色管理合色故以畢定管理畢定故仍以初管佐領諾木琿之子齊那圖管理齊那圖故以額爾和圖管理額爾和圖故以齊那圖弟之子同保管理同保故以都統喀爾馬管理喀爾馬故以同保之子阿齊圖管理阿齊圖故以其弟薩爾泰管理薩爾泰故以巴特馬管理巴特馬故以同保之弟伍爾圖那蘇圖管理伍爾圖那蘇圖故以薩爾泰之子伊桑阿管理伊桑阿故以扎什管理扎什故以貢額拉什管理貢額拉什故以瑚圖禮管理瑚圖禮故以垂多爾吉管理
  左叅領第二佐領原係在
  盛京初編牛錄時以各處歸附之䝉古編立牛錄命巴顔布庫牛錄下驍騎校𫎇格圖管理䝉格圖故以達頼野管理續以原任副都統瑪都䕶管理瑪都䕶故以其弟莫都䕶之子瑚什布管理瑚什布陞察哈爾總管以其子八十管理八十故以其弟多永鄂管理多永鄂故以其子蘇克阿管理蘇克阿故以其弟蘇章阿管理蘇章阿故以諾木圖之三世孫圖明阿管理圖明阿故以其伯髙祖之三世孫哈克散管理哈克散故以其叔髙祖之三世孫圖桑阿管理
  謹案此原係無根源佐領乾隆四十三年作為族中承襲佐領
  左叅領第三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䝉古於天聰八年以其人丁編為牛錄令拜琿代管理拜琿代故以其子昻格參管理昻格參縁事革退以和尚管理和尚故以拜琿代之孫巴圖孟柯管理巴圖孟柯故以其子額爾徳木圖管理額爾徳木圖故以巴達拉之二世孫玉保管理玉保革職以佐領法太管理法太陞任寧夏協尉以蘇章阿管理蘇章阿故以富寧管理富寧故以扎拉翰管理扎拉翰故以阿爾薩郎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以拜琿代等所率五十一丁合伊族瑚巴克泰等五十八丁又別姓竒塔特十四丁編成佐領拜琿代之子孫承襲七次無嗣奏改為公中佐領
  左𠫵領第四佐領原係第三佐領內丁壯康熙二十三年昻格參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六十名與多爾濟佐領下人丁四十二名合編為一佐領令原任都統班達爾善管理班達爾善故以其子頭等侍衛多爾濟管理多爾濟故以其子富山管理富山故以瑚巴克㤗之三世孫玉保管理玉保革職以二達色管理二達色故以圖桑阿管理圖桑阿故以衆神保管理
  謹案班達爾善即係竒塔特之於乾隆二年作為瑚巴克泰竒塔特兩姓互管佐領乾隆二十五年作為公中佐領
  左𠫵領第五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䝉古六十九戶人丁合錦州伊爾開等䝉古編一牛錄初以門都管理門都故以其子索諾穆管理索諾穆故以蘇白特管理蘇白特縁事革退以其子阿木古朗管理阿木古朗縁事革退以其族弟巴查爾管理巴查爾故以其弟巴十六管理巴十六縁事革退仍以索諾穆之孫多爾濟管理多爾濟故以其子克什克特管理克什克特縁事降調以其族叔署叅領祜必圖管理祜必圖故以其子敦住管理敦住故以其子徳好管理徳好故以其伯父之四世孫巴雅爾管理巴雅爾故以其子西郎阿管理謹案此佐領係鍾齊岱率六十九戶人丁來歸順治八年合錦州䝉古編立以鍾齊岱之子門都管理
  左叅領第六佐領原係天聰年問編設之牛錄初令溫篤爾祜管理溫篤爾祜故以濟蘭圖管理濟蘭圖縁事革退以愛圖管理愛圖縁事革退以溫篤爾祜之弟莽鼐管理莽鼐故以巴顔管理巴顔年老解退以托畢泰管理托畢泰歿於陣以溫篤爾祜之孫克什特管理克什特縁事革退以白起管理白起故以托畢泰之孫花色管理花色故以拖沙喇哈畨察哈爾總管徳夀管理徳夀故以玉保管理玉保革職以鼐滿管理鼐滿故以徳寧管理續以薩音查昆管理
  左𠫵領第七佐領原係額爾和圖佐領內人丁康熙十一年因戶口滋盛分編一佐領以親軍校古英管理古英歿於軍以其兄之子賽齊克管理賽齊克故以其弟依達木管理依達木故以其弟拜他喇布勒哈畨漢文稱騎都尉阿爾濟薩管理阿爾濟薩故以其子綽爾門管理綽爾門故以伊達瑪之子扎什管理扎什故以其子伍爾圖那蘓圖管理伍爾圖那蘇圖故以其子烏靈阿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古英之父朝蔡由察哈爾率一百六十人丁於
  國初乙亥年來歸併入第一佐領下至康熙十一年第一佐領人丁滋盛另編佐領古英將伊父率衆來歸原由呈明因令古英承襲
  左𠫵領第八佐領原係崇徳七年將前屯衛四十八戶人丁編為半箇牛錄初以多爾濟管理多爾濟故以巴雅爾管理至順治八年始編為整牛錄仍以巴雅爾管理續以察漢台吉管理察漢台吉故以驍騎校布延圖管理續以爾吉圖管理爾吉圖卒於軍以其叔父石達之子黑雅圖管理黑雅圖縁事革退以爾吉圖之子布彥管理布彥故以其子六十五管理六十五故以歩軍副尉毛竒堂管理毛竒堂因病辭退以頭等䕶衛托克托䕶管理托克托䕶故以其兄䕶軍叅領哈吉噶爾管理哈吉噶爾故以其弟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兼副叅領七十三管理七十三故以遮色禮管理續以栢爾騰管理續以闗祿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國初時察漢台吉率前屯衛人丁來歸編半個牛錄令其屬人多爾濟管理順治八年以後始以察漢台吉管理承襲至六十五因伊族中無應襲之人已革佐領黑雅圖之子色達又不能騎射奉㫖作為公中佐領左𠫵領第九佐領原係
  國初編立初令額墨爾竒管理額墨爾竒故以其子章努管理章努故以其叔父青格爾之子哈拉爾岱管理哈拉爾岱故以巴朗管理巴朗故以哈拉爾岱族兄希拉竒他特管理希拉竒他特故以阿爾賓管理阿爾賓故以其子永貴管理永貴陞任以其弟塔爾尼管理塔爾尼故以其弟菩薩保管理菩薩保故以其子額勒登額管理額勒登額故以其伯永貴之孫官保管理
  左𠫵領第十佐領原係西喇他喇地方䝉古於天聰九年編為牛錄令鄂齊爾吳巴式管理鄂齊爾吳巴式故以其子阿喇納管理阿喇納故以其族弟巴拜管理巴拜故以其弟和濟格爾管理和濟格爾故以其子黑雅圖管理黑雅圖縁事革退以其弟之子巴圖孟可管理巴圖孟可故以其伯父之子那拉圖管理那拉圖故以其子那爾松阿管理那爾松阿故以其子栢清額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鄂齊爾吳巴式於國初乙亥年率二百戶來歸編立
  左𠫵領第十一佐領原係第十佐領內丁壯康熙六年阿喇納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阿喇納叔父之子阿必達管理阿必達歿於軍以阿喇納之子巴朗管理巴朗故以阿必達之子色楞多爾濟管理色楞多爾濟故以巴拜之子巴什管理巴什故以色楞多爾濟之子塞伍玉圖管理塞伍玉圖縁事革退以其弟僧保住管理僧保住縁事降調以其族兄英保住之子長青管理長青故以其叔髙祖之二世孫僧保住管理僧保住告病以其兄之子常春管理
  左𠫵領第十二佐領原係第十一佐領內丁壯康熙三十四年色楞多爾濟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出一佐領以鄂齊爾吳巴式塔布囊之曾孫英保住管理英保住故以達爾瑪之三世孫常永管理以上鑲白旗䝉古右𠫵領下世管佐領四員互管一員公中七員左𠫵領下承襲佐領一員世管六員公中五員
  在京察哈爾第一佐領原係順治十年以察哈爾十丁鄂爾多斯一百丁喀喇沁六十三丁共編為一佐領令都統沙里布管理沙里布出征陣亡以其長子衣勒杜管理衣勒杜故以其伯父阿那達管理阿那達故以其子卓徳巴管理卓徳巴故以沙里布次子多爾濟管理多爾濟故以南第管理南第故以其子班第管理班第故以其伯之二世孫五十四管理五十四故以其子克興額管理克興額故以其子富寧阿管理
  謹案此佐領兼在京城左叅領所屬第四佐領下照世職官員差使上行走
  在京察哈爾第二佐領原係
  國初編設初以郭爾秦管理郭爾秦故以其子鄂爾和代管理鄂爾和代故以其子鄂禪管理鄂禪故以其弟必里克圖管理必里克圖故以其兄之子鄂齊爾管理鄂齊爾故以其子杜爾巴管理杜爾巴故以其弟二等阿思哈尼哈畨散騎郎額爾徳尼管理額爾徳尼縁事革職以其伯祖之二世孫哈拉口管理哈拉口故以其子噶勒桑管理噶勒桑故以其子鄂尼濟爾噶勒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係天聰九年察哈爾阿爾思琥黙爾根四十戶與布彥泰攜帶二百四十戶人丁合編一佐領以布彥㤗管理襲至額爾徳尼共十一次乾隆十五年額爾徳尼縁事革退其子例不應揀選將鄂爾和代之二世孫察哈爾地方䕶軍哈爾和承襲仍居察哈爾地方兼屬在京左𠫵領第六佐領
  在京察哈爾第三佐領原係察哈爾地方𫎇古於天聰年間編為牛錄初令卓希喜管理卓希喜故以其壻徳爾格爾管理徳爾格爾故以其弟克錫克管理克錫克故以色楞車陳管理色楞車陳年老辭退以其兄之孫阿必達管理阿必達故以其弟阿敏管理阿敏故以其弟阿納禮管理阿納禮故以色楞車陳之子阿玉璽管理阿玉璽縁事革退以本佐領下拜他喇布勒哈畨兼御史宗燕管理宗燕因係京都人管察哈爾佐領與例不合遂給額爾得模圖佐領下代管厄魯特䝉古之進巴拉璽管理巴拉璽告休以三等侍衛敏住管理敏住陞任以䕶軍校布達里管理布達里告老以三等侍衛音達拉西管理音達拉西告休以員外郎鄔興額管理鄔興額告病以副叅領策靈端多克管理
  口外遊牧地方察哈爾第一佐領原係雍正二年世子𢎞昇同都統巴爾宻特將旗下察哈爾之餘丁編為佐領以一等精竒尼哈畨漢文稱子齊丹管理齊丹告休以副𠫵領伍巴什管理伍巴什故以員外郎都噶爾扎普管理都噶爾扎普縁事革退以藍翎侍衛班住爾多爾濟管理
  謹案乾隆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奉諭㫖䝉古在外各旗世襲佐領雖進家譜其擬正擬陪之處並未分晰嗣後家譜俱照在內八旗之例分別繕寫正陪具奏
  口外遊牧地方察哈爾第二佐領原係崇徳元年將察哈爾地方䝉古編為牛錄初以固穆台錫管理固穆台錫故以其子一等精竒尼哈畨諾爾布管理諾爾布故以其子鄂齊爾管理鄂齊爾年老辭退以其兄之子色楞管理色楞故以其子孟克管理孟克故以其叔之孫班達爾扎普管理班達爾扎普故以其子根敏管理根敏故以其子策靈朋楚克管理策靈朋楚克故以其子瑪尼巴達拉管理
  口外遊牧地方察哈爾第三佐領原係康熙三十八年將巴爾虎等䝉古合察哈爾䝉古人丁共編為一佐領以古魯管理古魯故以其子阿拉布坦管理阿拉布坦告退以雲騎尉齊旺管理齊旺故以䕶軍校哈拉勒岱管理
  口外遊牧地方察哈爾第四佐領原係康熙三十七年平定噶爾丹時將來歸之厄魯特合察哈爾人丁共編為一佐領以三等侍衛吳弩巴圖爾管理吳弩巴圖爾故以其子索諾木吳巴什管理索諾木吳巴什故以其子扎普管理扎普故以其子郭木布查袞管理郭木布查袞故以其髙叔祖之孫阿穆古朗管理
  續增佐領一員係雍正十年將察哈爾鄂爾多斯之五個佐領下滋生人丁合編一佐領原本失載今增入初以根都爾沙管理根都爾沙告退以䕶軍校畢立克管理畢立克告退以䕶軍校阿道管理阿道故以員外郎烏巴什管理烏巴什故以䕶軍校布林管理
  續増佐領一員係雍正十年將巴爾虎佐領下滋生人丁編立原本失載今增入初以博羅欽管理博羅欽告老以䕶軍薩布滾爾管理薩布滾爾陣亡以䕶軍校白勒克管理白勒克縁事革職以䕶軍校畢勒基庫管理畢勒基庫告退以驍騎校班扎拉克管理班扎拉克告退以驍騎校畢濟牙管理畢濟牙故以䕶軍校三都克管理
  續增佐領一員係雍正十年將𢎞宣不能養贍歸公人丁編立原本失載今增入初以噶勒丹管理噶勒丹年老告退以其子王對管理王對故以其弟哈勒占管理哈勒占故以其子都噶爾管理續增佐領一員亦係雍正十年編立將正白旗察哈爾旗分撤出兼入本旗察哈爾兩個半分佐領原本失載今增入初以阿玉西管理阿玉西故以䕶軍校扎蘭管理扎蘭陣亡以䕶軍校舒圖木管理舒圖木年老休致以䕶軍校催扎普管理催扎普休致以雲騎尉阿拉巴潭管理
  續增佐領一員亦係雍正十年編立將正藍旗察哈爾旗分鄂魯特佐領撤出兼入本旗察哈爾旗分一佐領原本失載今増入初以古魯管理古魯故以員外郎伊拉古克三管理伊拉古克三故以員外郎查滾管理查滾休致以䕶軍校策靈多爾濟管理策靈多爾濟陞任以䕶軍校烏蘭巴圖爾管理烏蘭巴圖爾故以驍騎校三都克林陳管理三都克林陳陞任以員外郎三音查克管理續增佐領一員以多爾濟那木占管理多爾濟那木占故以其子約木扎普管理
  謹案此佐領該旗咨稱始立根源無檔案可查謹查乾隆元年後所管理之員續入
  以上鑲白旗察哈爾叅領下察哈爾整分世管佐領三員察哈爾鄂魯特整分世管佐領二員察哈爾半分世管佐領一員察哈爾整分公中佐領四員察哈爾半分公中佐領一員巴爾虎公中佐領二員
  鑲紅旗䝉古佐領
  鑲紅旗䝉古都統所屬叅領二第一𠫵領下佐領十一第二叅領下佐領十一
  第一𠫵領第一佐領原係康熙三十四年以鎭國公諾托和所屬扎始扎佐領下三十三丁原任鎭國公登色所屬碩色佐領下三十三丁原任固山貝子魯斌所屬托博格佐領下三十三丁合編一佐領初以叅領兼拖沙喇哈畨伊爾扎穆素管理伊爾扎穆素故以拖沙喇哈畨兼員外郎鼐格管理鼐格故以定福管理定福故以印務章京喜徳管理喜徳陞任以印務章京魁亮管理
  第一𠫵領第二佐領原係
  國初編設初以達虎泰管理達虎泰故以大虎管理大虎縁事革退以布爾散管理布爾散撥入別旗以驍騎校巴爾喀遜管理巴爾喀遜故以歩軍校哈達遜管理哈達遜故以第二次管佐領大虎兄之子叅領兼拜他喇布勒哈畨薩木素管理薩木素故以第四次管佐領巴爾喀遜之子䕶軍校索爾和管理索爾和故以薩木素之子步軍校托博格管理托博格陞任歸化城副都統以索爾和之孫閑散永寧管理永寧陞任以那延太管理那延太故以雅郎阿管理雅郎阿故以玉祿管理玉祿故以七十三管理七十三陞任以明位管理明位故以七克慎管理七克慎故以𠫵領七十三管理第一𠫵領第三佐領原係天聰年間將殺虎口𫎇古丁壯入於席爾坦牛錄內後席爾坦領半個牛錄入鑲黃旗遂令三等阿逹哈哈畨博爾和對管理本牛錄事博爾和對故以其從弟三等阿思哈尼哈畨朱成額管理朱成額故以其弟之子三等阿思哈尼哈畨扎西扎管理扎西扎故以其子頭等阿達哈哈畨闗保管理闗保故以其弟策林管理策林故以其孫成徳管理成徳故以其子頭等輕車都尉富㢲管理
  謹案此佐領係特穆爾來歸時併入席爾坦佐領內席爾坦抬旗後由必爾噶遜之公中佐領內分出人丁六十名合為一整佐領令博爾和對管理原係無根源佐領乾隆四十三年作為族中承襲佐領
  第一𠫵領第四佐領原係
  國初編設佐領時將察哈爾人丁編為牛錄初以閒散阿育錫管理阿育錫故以阿達哈哈畨博對管理博對年老辭退以其子達爾瑪力管理達爾瑪力故以驍騎校克什圖管理克什圖故以驍騎校諾米管理諾米故以二等侍衞克什格管理克什格故以䕶軍顧穆管理顧穆故以拖沙喇哈畨兼歩軍校班第管理班第故以驍騎校六金管理六金故以郎中何成額管理何成額因病辭退以歩軍尉僧額特管理僧額特故以普福管理普福故以那新太管理那新太故以薩音博爾格圖管理薩音博爾格圖故以巴忠管理續以六達色管理六達色陞任以印務章京八十管理
  第一𠫵領第五佐領原係錦州䝉古以其人編為牛錄初以多爾濟管理多爾濟故以其子都思希爾管理都思希爾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畨班第管理班第因病告退以其弟三等阿達哈哈畨百嵗管理百嵗故以班第兄之孫薩克薩哈管理薩克薩哈故以其子留住管理留住故以其子穆隆安管理
  謹案此佐領係崇徳六年烏拉干來歸時編立以其子多爾濟管理
  第一𠫵領第六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䝉古於
  國初編為牛錄以鄂哲衣特管理鄂哲衣特故以䕶衛巴穆布達爾管理巴穆布達爾故以其弟二等阿達哈哈畨固穆管理固穆故以其兄之子蘓賽管理蘇賽故以其弟貢格楞陳管理貢格楞陳故以其從弟阿達哈哈畨碩色管理碩色故以畢禮克管理畢禮克縁事革退以其子鄂齊禮管理後陞䕶軍𠫵領鄂齊禮故以其子阿忠阿管理阿忠阿革退以其髙祖噶爾瑪色楞之五世孫恆福管理恆福故以其兄扎拉芬管理扎拉芬故以其叔之子吉舒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多羅額駙必拉喜率屬來歸編立佐領累次俱以其屬人管理至碩色出缺後始以必拉喜兄之孫畢禮克管理
  第一𠫵領第七佐領原係第六佐領內丁壯康熙二十三年畢禮克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出一佐領令阿達哈哈畨花色管理花色故以納青管理納青故以其子納松阿管理納松阿故以其子吉慶保管理吉慶保故以噶爾瑪色楞之五世孫占坦保管理占坦保故以其子博寧管理
  第一叅領第八佐領亦係第六佐領內丁壯順治七年巴穆布達爾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出一佐領以拖沙喇哈畨羅邦管理羅邦故以其子朔邦管理朔邦故以其子三等阿達哈哈畨拉西希管理拉西希故以其子賽花色管理賽花色故以三等精竒尼哈畨武爾圖納思圖管理武爾圖納思圖故以其子僧保管理僧保革退以盛太管理盛太陞任以員外郎巴樑管理巴樑出差以歩軍校金文泰管理
  謹案此原係勲舊佐領滋生人丁所編乾隆三十一年因伊族中人少缺多將此作為公中佐領第一𠫵領第九佐領亦係第六佐領內丁壯順治七年巴穆布達爾管佐領時分出羅邦一佐領外又分出半箇佐領令拜他喇布勒哈畨諾顔代管理諾顔代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巴隆管理巴隆故以驍騎校鄂欽對管理至康熙二十三年人丁足額始編為整佐領鄂欽對年老辭退以阿木耳管理阿木耳故以其弟二等精竒尼哈畨男地管理男地故以二等阿達哈哈畨色楞管理色楞故以男地之孫蘇布地管理蘇布地故以其弟佛保管理佛保故以其子金剛保管理金剛保故以其子阿勒京阿管理阿勒京阿故以其子瑞祥管理第一𠫵領第十佐領原係
  盛京初編䝉古牛錄時編立之牛錄初以巴顔代管理巴顔代年老辭退以驍騎校喀拉爾岱管理喀拉爾岱故以其子三等阿達哈哈畨恩克管理恩克故以其弟之子七品監生拜桑古爾管理拜桑古爾出征陣亡以原任佐領恩克之子一等阿達哈哈畨查木素管理查木素因病辭退以原任佐領拜桑古爾之子拖沙喇哈畨保住管理保住故以原任佐領查木素之子一等阿達哈哈畨馬河圖管理馬河圖故以馬河圖叔祖之孫七十六管理七十六故以其叔曾祖之二世孫石徳管理石徳獲罪革退以其伯祖之三世孫花沙布管理謹案此佐領原係無根源公中佐領襲至石徳縁事革退乾隆三十三年正月奉
  㫖此佐領自喀拉爾岱承襲以來伊之子孫連襲九次理應作為世管佐領但伊家補授佐領之人犯罪革退者甚多此次施恩仍著喀拉爾岱之孫花沙布承襲襲此一世果奮勉便著作為世管若仍復蹈罪戾致干革退者即著作為公中佐領續於乾隆四十三年閏六月奏准作為族中承襲佐領第一叅領第十一佐領原係第十佐領內丁壯康熙十年於拜桑古爾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員外郎雅圖管理雅圖縁事革退以其弟一等阿達哈哈畨兼一拖沙喇哈畨巴雅爾管理巴雅爾出征陣亡以其子戴通管理戴通故以其兄之子那親管理那親故以其子色僧額管理謹案此原係無根源公中佐領乾隆四十三年奏准作為族中承襲佐領
  第二叅領第一佐領原係
  國初編為半個牛錄以瑪齊克管理瑪齊克故以其弟防禦和尼齊管理於順治七年人丁足額始編為整牛錄和尼齊年老辭退以其子保住管理保住陞䕶軍叅領後因病辭退以其弟拖沙喇哈畨班第管理班第陞任遊牧地方總管縁事革退以其親叔琿津之孫佛爾袞太管理佛爾袞太故以其子和林布管理和林布縁事革退以其伯曾祖之孫玉山管理
  第二叅領第二佐領原係第一佐領內丁壯康熙十一年和尼齊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和尼齊之弟歩軍校琿津管理琿津從征陣亡以其子親軍花善管理花善故以其子單巴管理單巴縁事革退以其弟親軍黒達色管理黒達色故以其子和林布管理和林布縁事革退以其弟和新布管理和新布故以其弟和臣布管理和臣布故以其子音徳保管理
  第二叅領第三佐領原係
  國初所編之牛錄初以竒堂古爾管理竒堂古爾故以來住管理來住縁事革退以䕶軍校多壘管理多壘故以其弟達都戶管理後襲二等阿達哈哈畨因年老辭退以其子二等阿達哈哈畨巴拜管理巴拜故以阿思哈尼哈畨多爾吉管理多爾吉年老辭退以其子阿思哈尼哈畨碩色管理碩色陞遊牧副總管以巴拜之子二等阿達哈哈畨恩克管理恩克故以二等阿達哈哈畨納延管理後陞叅領兼內閣侍讀學士納延故以恩克之弟拜他喇布勒哈畨常明管理常明故以䕶軍校季蘭泰管理季蘭泰故以班第管理班第故以木徳管理木徳故以富森太管理富森太故以達靈阿管理續以愛興阿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喀爾喀鄂爾多斯人戸編集
  第二叅領第四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䝉古初編牛錄時以其戶口編一牛錄令巴特瑪管理巴特瑪故以其子善巴管理兼管𠫵領善巴故以其子費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古管理費揚古故以其叔曾祖之子阿南管理兼管䕶軍𠫵領阿南故以其伯父之曾孫三等阿達哈哈畨圖西圖管理圖西圖故以其兄之子三等侍衛兼散騎郎諾米岱管理諾米岱故以其子僧徳管理僧徳故以其子噶爾扎管理噶爾扎故以其叔父明徳管理明徳故以其子古爾扎管理
  第二𠫵領第五佐領原係
  盛京初編哈代䝉古牛錄時編立之牛錄初令庫爾梅管理庫爾梅故以康喀頼管理康喀頼提入滿洲籍以瑚什管理瑚什縁事革退以庫爾梅族弟納木達禮管理納木達禮故以其子二等阿達哈哈畨納爾太管理後陞𠫵領納爾太年老辭退以其弟之子生員鄂色管理後授為拖沙喇哈畨兼叅領鄂色故以其子歩軍尉薩木哈管理薩木哈故以其子監生八十三管理後陞署叅領八十三縁事革退以其弟筆帖式薩爾柱管理薩爾柱故以其子羣山管理羣山故以其伯父之孫保安管理保安故以其弟保陞管理
  第二叅領第六佐領原係第五佐領內丁壯康熙二十三年鄂色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鄂色伯父納爾太之子塔爾太管理塔爾太故以其兄之子阿達哈哈畨塔濟禮管理塔濟禮故以塔濟禮叔父賽太之子拖沙喇哈畨黒圖管理黒圖縁事革退以塔爾太之孫拖沙喇哈畨鈕格管理鈕格故以其子穆成額管理穆成額故以其子富慶管理富慶故以其伯父之子保慶管理第二叅領第七佐領原係
  國初將巴林翁牛特䝉古等編為牛錄初令禇爾魁管理禇爾魁故以倫栢管理倫栢故以海色管理海色故以文布管理文布故以防禦綽博和管理綽博和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畨蘇朱克圖管理蘇朱克圖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畨保柱管理保柱故以阿達哈哈畨兼叅領八十五管理八十五陞任副都統以那親管理續以黒色管理續以富明阿管理續以竒成太管理竒成太革職以岱明阿管理岱明阿陞任遊擊以薩音伯爾格圖管理續以花尚阿管理花尚阿陞任以阿固阿管理
  第二𠫵領第八佐領原係第七佐領內丁壯康熙二十三年蘇朱克圖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前鋒侍衛闗岱管理闗岱年老辭退以其子員外郎三穆布代管理三穆布代故以其子薩郎阿管理薩郎阿故以副歩軍尉楊留管理楊留故以䕶軍叅領白竒住管理白竒住故以䕶軍叅領永安管理永安故以郎中伊克坦布管理續以佛爾卿額管理續以員外郎索住管理續以員外郎榮徳管理榮徳出差以䕶軍叅領達郎阿管理續以員外郎文敏管理續以三等侍衛全保管理第二𠫵領第九佐領原係喀喇沁地方䝉古初編為牛錄以素墨爾塔布囊管理素墨爾塔布囊故以其子文布管理文布故以察哈爾拜他喇布勒哈畨綽爾吉管理綽爾吉故以察哈爾二等侍衛查什喜管理查什喜故以素墨爾塔布囊之次子珠爾喀代管理珠爾喀代故以花善管理花善故以其弟䕶軍校阿甘管理阿甘故以素墨爾塔布囊之曾孫監生薩頼管理薩頼縁事革退以員外郎額竒立管理額竒立故以阿達哈哈畨黒色管理黒色故以其弟阿達哈哈畨佛保管理佛保故以䕶軍校雅圖管理雅圖故以郎中雙鼎管理雙鼎縁事革退以五品委署䕶軍叅領荊州管理荊州故以其族弟格木徳管理格木徳陞任副都統以鍾福管理鍾福故以烏新太管理續以哈豐阿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以喀喇沁台吉拉瑪什璽及塔布囊素拉爾之人丁合編為一公中佐領第二𠫵領第十佐領原係
  國初編立之牛錄初以閒散僧格管理因進山海闗時加一拖沙喇哈畨加為拜他喇布勒哈畨僧格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薩頼管理後授為三等阿達哈哈畨陞叅領薩頼故以其兄之子扎木素管理扎木素故以其弟三等阿達哈哈畨阿木爾管理阿木爾故以其叔祖之子三等阿達哈哈畨托波克管理托波克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畨阿爾哈爾代管理阿爾哈爾代故以其逺族兄驍騎校巴圖暫行管理巴圖故以阿爾哈爾代之子拖沙喇哈畨色克圖管理色克圖縁事革退以其族兄之子瑚申太管理瑚申太出征陣亡以其弟親軍校葉布沖額管理葉布沖額故以僧格之三世姪孫那素圖管理那素圖獲罪革退以兵部員外郎素布東阿管理素布東阿陞任以騎都尉阿爾綳阿管理
  謹案此佐領襲至那素圖縁事革退奉㫖着暫作為公中佐領那素圖逺族鄂托之五代孫拴住及那素圖之子扎爾岡阿年甚幼俟伊等長成時該旗大臣將拴住紮爾岡阿為人如何騐明再行具奏請㫖
  第二叅領第十一佐領原係
  國初編立之牛錄以員外郎色楞管理色楞故以䕶軍校色諾克管理色諾克故以其弟三等侍衛喇布什喜管理喇布什喜陣亡以驍騎校白爾赫圖管理白爾赫圖年老辭退以喇布什喜之子頭等阿達哈哈畨花色管理花色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班第管理班第故以郎中阿爾善管理阿爾善陞遊牧總管以副䕶軍叅領闗住管理闗住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兼叅領署副都統圖爾親管理圖爾親縁事革退以歩軍校偏圖管理偏圖年老告退以騎都尉䕶軍𠫵領常祿管理常祿故以印務章京豐申太管理豐申太陞任以副叅領徳山管理徳山故以印務章京明位管理明位陞任以副𠫵領七十三管理七十三陞任以副叅領盛泰管理
  以上鑲紅旗𫎇古所屬𠫵領下勲舊四員世管五員族中承襲三員公中九員暫作公中一員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一
  旗分志二十一
  八旗佐領二十一正藍旗䝉古佐領 鑲藍旗䝉古佐領正藍旗𫎇古佐領
  正藍旗䝉古都統所屬左右叅領各一右叅領下佐領十五左叅領下佐領十五
  右𠫵領第一佐領原係天聰年間編立之牛錄初令海賴管理海賴故以色楞塔布嚢管理色楞塔布嚢故以其弟索諾穆管理索諾穆從征陣亡以其子色爾登管理色爾登故以其從孫車令管理車令故以其子伊禮布管理伊禮布革職以其叔曽祖之二世孫騎都尉永祿管理
  右叅領第二佐領原係巴嶺地方䝉古於
  國初編立牛錄初令拉㧞塔布嚢管理拉㧞塔布嚢故以其弟徳勒各勒管理徳勒各勒故仍以拉拔塔布嚢之子圖磊管理圖磊故以其子烏里逹管理烏里逹故以其弟阿玊希管理阿玊希故以烏里逹之子烏爾圖那思圖管理烏爾圖那思圖故以其子宗柱管理宗柱緣事革退以其弟署副驍騎校富寧管理富寧故以其子永㤗管理永㤗故以其子富爾松阿管理
  右叅領第三佐領原係敖漢地方蒙古於天聰年間編立牛錄初令宜穆圖管理宜穆圖從征陣亡以其弟氷圖管理氷圖故以其弟之子阿哈圖管理阿哈圖故以其兄之子賽音起克管理賽音起克故以其弟沙進管理續以沙進之子蘓珠克圖管理蘓珠克圖故以其子七十五管理
  右叅領第四佐領原係葉赫查哈拉同翁牛特科爾沁克西騰阿霸垓等入戶於天聰八年編為牛錄初令查哈拉管理查哈拉故以富拉他管理富拉他故以吳遜太管理吳遜太緣事革退以訥爾徳管理訥爾徳故以其弟索禮管理索禮故以其子桑阿禮管理桑阿禮因病辭退以其弟之子賽音逹禮管理賽音逹禮故以其子竹林管理續以竹林之姪輔顯管理續以特屯㤗管理續以特屯㤗之姪張仙保管理
  謹按此原係無根源佐領乾隆四十三年作為族中承襲佐領
  右叅領第五佐領原係第四佐領內人丁於康熈十一年桑阿禮管佐領時因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令吳遜㤗之子二等阿達哈哈番蘇穆都管理續以富拉塔之孫䕶軍叅領昻吉圖管理續以昻吉圖之子逹蘭㤗管理逹蘭㤗緣事降調以逹蘭㤗之弟四格管理續以侍郎宜道管理續以滿洲侍郎查克丹管理查克丹緣事革退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七十管理七十緣事革退以侍讀滿岱管理滿岱陞
  盛京侍郎以博爾圖管理續以元保管理元保陞任江南道以瑚圖禮管理續以富成管理
  右𠫵領第六佐領原係康熙三十四年分編佐領時將色爾登吳爾圖那素圖因逹禮四格五佐領內餘丁共編為一佐領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佛三寳管理佛三寳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伊洛爾圖管理伊洛爾圖緣事革退以步軍副尉滾布管理滾布告退以輕車都尉孟可管理續以三等男七十管理七十休致以二等侍衛瑚必圖管理瑚必圖故以員外郎五十三管理五十三派往軍營以雲騎尉烏木都管理續以驍騎校兼印務章京吉保管理章京告病以員外郎五十三管理續以四格管理
  右𠫵領第七佐領原係喀喇沁烏蘭地方蒙古六十七戸人丁
  太宗文皇帝以其人編為半個牛錄初令瑚班管理瑚班故以其弟之子額博根管理至康熈八年人丁足額
  始編為整佐領額博根年老辭退以其子扎什管理扎什故以其弟彀色管理彀色故以其族子上圖管理上圖年老辭退以額博根之子三等阿逹哈哈番卓特巴管理卓特巴故以其兄之子新七十管理新七十故以其子二逹色管理二逹色故以其子班逹史管理
  右𠫵領第八佐領原係察漢那勒地方人丁編為牛彔初令色楞塔布囊管理色楞塔布囊故以其子沙金達力管理沙金達力故以其子恩克管理恩克從征陣亡以同祖弟博第管理博第故以恩克之孫圖臘管理圖臘緣事革退以其族弟長祿陞管理長祿陞故以圖臘之子達春管理達春故以其孫玉祿管理玉祿故以其子期善管理右𠫵領第九佐領原係喀爾喀蒿齊特蒙古於
  國初編為牛彔以書隆格紅國禮管理紅國禮故以桃海管理桃海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墨克得管理墨克得故以那瑪士喜管理那瑪士喜故以其子庫素呂管理庫素呂故以其弟阿玉錫管理阿玉錫故以頭等阿達哈哈番布達理管理續以舒庫爾特管理舒庫爾特故以其子伊瑪圖管理伊瑪圖故以健銳營前鋒巴圖什里管理右𠫵領第十佐領原係
  國初編設初以葉布舒塔布囊管理葉布舒年老辭退以其子查時霞管理查時霞出征病故以噶爾瑪管理噶爾瑪故以查時霞之弟三等阿達哈哈番他拉尼管理他拉尼從征陣亡以其子庫魯克管理庫魯克故以其弟諾木竒管理諾木竒故以其子岳素圖管理岳素圖故以其叔父之子巴蘭㤗管理巴蘭㤗故以其子額爾徳呢管理額爾徳呢故以其弟巴彥布管理巴彥布故以扎坤珠管理
  右叅領第十一佐領原係第十佐領內丁壯他拉尼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他拉尼之族弟吳和起管理吳和起故仍以他拉尼之族弟阿玊石管理阿玉石故以他拉尼兄之子孟格類管理孟格類故以他拉尼之子二等阿達哈哈番黒達資管理黒達資故以其子烏林管理烏林故以其弟安㤗管理安㤗故以其子烏朗塔布管理右叅領第十二佐領原係天聰八年以喀爾沁之上都開綳地方六十六戶人丁併入色楞塔布囊半箇牛彔為一整牛彔以色楞塔布囊管理續以其弟索諾木管理續以索諾木之子色爾登管理至康熙二十一年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䕶軍校白格管理白格緣事降調以白格族兄協領哈岱兼管哈岱年老辭退復以白格管理白格年老辭退以親軍托克托和管理托克托和故以白格弟之子䕶軍校阿南達管理阿南達故以其子親軍巴岱管理巴岱故以莾鼐色楞之曽孫武克㤗管理武克㤗故以其弟溫都斯㤗管理溫都斯㤗故以其子定柱管理
  右叅領第十三佐領原係
  國初編設以禇庫爾轄管理續以其子博爾㤗管理續以博爾㤗之叔父吳三台管理續以吳三台之子海思海管理續以海思海之弟博爾波遜管理續以博爾波遜之弟愛謨遜管理續以孟奎管理孟奎出征緣事革退以保勒管理保勒故以前鋒侍衛噶拉瑪管理噶拉瑪故以郎中博勒琿管理博勒琿故以䕶軍叅領白起管理白起故以侍郎二郎保管理二郎保故以歩軍校色楞管理色楞故以䕶軍校七十六管理七十六緣事革退以侍郎那燕太管理續以五十九管理續以吉恆管理續以和勒恩管理續以伊拉哈管理續以伊爾必思台管理續以台布管理
  右叅領第十四佐領原係第十三佐領內丁壯康熙八年保勒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即令禇庫爾轄之孫克什圖管理克什圖故以其子常保管理常保故以其子七十一管理七十一緣事革退以其弟多隆額管理多隆額故以其子祥祿管理祥祿故以其子福康管理
  右叅領第十五佐領原係天聰八年以喀喇沁地方𫎇古編為牛錄初領蘓班塔布囊管理蘓班年老辭退以其弟阿玊石管理阿玉石從征陣亡以蘓班之子圖薩管理圖薩從征陣亡以其兄色楞管理色楞從征陣亡以圖薩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鄂起爾管理鄂起爾從征陣亡加授世職為一等阿達哈哈番以次子阿穆呼朗承襲以其叔父查穆素管理查穆素故以鄂起爾之長子恩克管理恩克故以其弟阿穆呼朗管理阿穆呼朗故以其弟額爾追襲一等阿達哈哈番兼管佐領額爾追故以長子測布滕襲二等阿達哈哈番以次子布延圖管理佐領布延圖故以其子穆特布管理穆特布故以員外郎安㤗管理續以策楞管理
  謹按此原係世管佐領乾隆三十三年佐領穆特布病故絶嗣並無應襲之人作為公中佐領左𠫵領第一佐領原係天聰四年將各處歸順䝉古合編一牛彔初令布代管理布代故以杭吉爾代管理杭吉爾代故以阿吉拜管理阿吉拜故以博洛管理博洛故以布代之子肯哲管理肯哲縁事革退以巴雅爾圖管理巴雅爾圖故以達令和管理達令和故以其弟巴朗管理巴朗緣事革退以滿洲固山雅圖管理雅圖緣事革退以崇慶管理崇慶故以五十九管理五十九緣事革退以阿里袞管理阿里袞陞太原城守尉以滿洲固山副都統那素㤗管理那素㤗陞任都統以額林沁管理續以倭楞額管理續以班㤗管理續以常春管理
  左𠫵領第二佐領原係第一佐領內丁壯於巴雅爾圖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第一佐領內革職之佐領肯哲管理肯哲故以其子張騮管理張騮緣事革退以拉布坦管理拉布坦故以委署𠫵領英㤗管理英㤗陞察哈爾地方總管以拜化喇布勒哈番普賢保管理續以二等䕶衛吉隆阿管理續以䕶軍叅領塔賓太管理續以騎都尉徳克精額管理
  左𠫵領第三佐領原係喀爾沁地方䝉古於天聰年間以其人丁四百八十餘名編為三牛彔此其一也初令倪沙爾管理倪沙爾故以拜海管理拜海故以那穆管理那穆故以竒他海管理竒他海故以諾由徳管理諾由徳故以得爾格勒管理得爾格勒故以都里圖管理都里圖故以一等精竒尼哈番際常管理際常故以其孫摩林扎爾管理摩林扎爾故以其弟巴雅庫爾哲衣管理
  左𠫵領第四佐領原係第三佐領內丁壯於康熙十一年諾由徳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查穆素管理查穆素故以白竒管理白竒故以一等伯巴特瑪桑管理巴特瑪桑故以其次子巴雅思呼朗管理巴雅思呼朗故以其子那顔㤗管理那顔㤗故以色楞管理色楞故以索諾穆喇喜之孫盆蘓克喇卜坦管理盆蘓克喇卜坦故以其子吹扎卜管理吹扎卜故其以叔父之子額爾徳穆圖管理續以其弟額爾徳呢管理
  左叅領第五佐領原係天聰年間所編喀爾沁三牛彔之一此牛彔初以達雅管理達雅故以二追管理二追故以額爾濟格管理額爾濟格故以額布格爾吉管理額布格爾吉故以布達錫管理布達錫故以賀濟格爾管理賀濟格爾故以索諾穆拉錫管理索穆諾拉錫陞右衛副都統以其弟䕶軍𠫵領巴雅爾圖兼管後索諾穆拉錫故仍著巴雅爾圖兼管續以岳穆寵管理岳穆寵陞任以王府長使兼一等子塞卜滕兼管續以岳穆寵之叔色布勝管理
  左𠫵領第六佐領原係第五佐領內丁壯於康熙十一年布達錫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巴查禮管理巴查禮故以多爾濟管理多爾濟故以現管別佐領之巴雅爾圖兼管續以策巴扎布管理策巴扎布故以其子富明阿管理
  左𠫵領第七佐領亦係天聰年間所編喀爾沁三牛彔之一此牛彔初令噶爾瑪錫管理噶爾瑪錫故以達爾瑪管理達爾瑪故以巴達格管理巴達格故以綽什喜管理綽什喜故以色楞管理色楞故以三等侍衛巴雅爾圖管理巴雅爾圖故以其兄之孫色布騰管理
  左𠫵領第八佐領原係第四佐領內丁壯康熙十一年色楞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索諾木管理續以蘓珠格圖管理蘓珠格圖因病革退以庫色壘管理庫色壘緣事革退以那勒圖管理那勒圖故以其父多爾濟兼管多爾濟故那勒圖之佐領以管別佐領之際常兼管續以布爾噶圖之五世孫旺扎爾管理旺扎爾故以其族弟阿米爾圖管理阿米爾圖現患病以巴雅庫爾哲衣兼管
  左𠫵領第九佐領原係天聰年間編設初以海賴
  管理海賴故以拜彩管理拜彩故以博勒管理博勒故以那爾邁管理那爾邁故以扎穆彥管理扎穆彥故以羅桑管理羅桑故以吳巴迪管理吳巴廸故以三等阿達哈哈番兼副都統闗保管理闗保故以其叔之子扎什甲穆磋管理扎什甲穆磋陞任以其子闗徳文管理闗徳文故仍以扎什甲穆磋管理扎什甲穆磋故以其子塔什那管理左叅領第十佐領原係第九佐領內丁壯康熈十一年扎穆彥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拖沙喇哈番巴圖管理巴圖故以班廸管理班廸故以闗得祿管理闗得祿故以其子色哩管理色哩故以其子富森布管理
  左叅領第十一佐領原係第十五佐領內丁壯於康熙七年瑪什管理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博爾格管理博爾格故以畢里克圖管理畢里克圖故以官保管理官保故以石達管理石達故以叅領雙喜管理雙喜故以三等䕶衛六格管理六格故以官保管理續以策楞管理續以安太管理續以特克慎管理續以徳全管理
  左𠫵領第十二佐領原係第十五佐領內丁壯於康熙二十三年花色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合併博爾格佐領內滋生丁壯共分編一佐領以孟魁管理孟魁故以索柱管理索柱故以索柱之族弟福保管理福保故以扎什管理什扎故以雅圖管理雅圖陣亡以署副䕶軍𠫵領圖蘓圖管理圖蘓圖故以班都管理續以祿徳管理續以舒明阿管理左𠫵領第十三佐領原係第三佐領內丁壯於拜海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賽音達禮管理賽音達禮故以庫器爾管理庫器爾故以鄂爾多斯阿弼達管理阿弼達故以托克推管理托克推故以達答拉管理達答拉故以備通管理備通故以額爾吉圖管理額爾吉圖故以索諾穆管理索諾穆故以羅宻管理羅宻因人不及革退以三紮布管理三紮布告病以常祿升管理常祿升陞任以瑪爾幹管理瑪爾幹告病以達春管理續以凖卜管理續以騎都尉唐岱管理
  謹按十三十四佐領原係順治八年鄂爾多斯蒙古阿弼達托克托衣薩勒扎率人丁九十來歸以丁未足額合喀爾沁僧古爾哲衣之半佐領編為一佐領以喀爾沁之賽音達禮察哈爾之庫器爾等逓管至康熙八年達答拉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將本鄂爾多斯専編一佐領以岳代管理左𠫵領第十四佐領原係第十三佐領內丁壯於達答拉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阿弼達之子岳代管理岳代故以其叔父薩爾扎管理薩爾扎出征陣亡以其子寇徳管理寇徳故以其子多爾吉管理多爾吉故以其子那蘓圖管理那蘓圖故以其子巴金㤗管理
  左叅領第十五佐領原係天聰四年將各處歸附蒙古編立一牛彔初令布岱管理布岱故以杭吉爾岱管理杭吉爾岱故以阿吉拜管理阿吉拜故以額爾吉圖管理額爾吉圖故以其子瑪什管理瑪什故以其弟之子花色管理花色故以其子二等阿達哈哈番徳存管理續以多倫管理續以雅思哈管理續以巴蘭㤗管理續以武爾圖管理續以瑚圖理管理續以多隆武管理
  以上正藍旗䝉古叅領所屬佐領三十員內勲舊八員世管十二員公中十員由世管改公中一員由公中改族襲一員
  鑲藍旗䝉古佐領
  鑲藍旗𫎇古都統所屬叅領二第一叅領下佐領十三第二𠫵領下佐領十二
  第一𠫵領第一佐領原係喀喇沁拜玉特地方䝉古於天聰年間以其人丁編為五牛彔令圖占管其一圖占故以其子巴黨鍚管理巴黨錫故以其子納穆賽管理納穆賽故以其子班第管理班第縁事革退以其弟秦布管理秦布陞授西安將軍以其弟之子理藩院員外郎蘓通阿管理蘓通阿故以其叔之子托木竒圖管理托木竒圖革退以其伯之孫額爾啟模管理額爾啟模獲罪以其伯祖之孫額爾舎布管理額爾舎布故以其子舒寧管理
  第一𠫵領第二佐領原係二𠫵領所屬第六佐領內丁壯康熙二十三年額爾濟圖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令額爾濟圖之兄三等阿達哈哈番勞宻管理勞密陞任遊牧地方總管以其族弟拖沙喇哈番兼䕶軍校班第管理班第出征陣亡以其子福保管理福保故以其子富珠禮管理富珠禮獲罪以富僧額管理
  第一𠫵領第三佐領原係順治二年
  定鼎燕京暨征錦州並松山等處軍功令單代管一佐領單代故以其子索爾和管理索爾和從征歿於軍以其叔父戴立管理戴立故以其族弟阿爾塔錫 --(右上『日』字下一橫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管理阿爾塔錫故以阿爾塔錫兄之子諾爾密管理諾爾密故以其子阿進㤗管理阿進㤗革退以其子阿什坦管理阿什坦故以其子巴爾姜阿管理巴爾姜阿故以其子那丹珠管理那丹珠故以其叔舒喜管理
  第一𠫵領第四佐領原係天聰四年編牛彔時令達蘭管其一達蘭故以噶克都管理噶克都故以恩格森管理恩格森故以噶克都之弟巴爾賽管
  理巴爾賽故以其子齊墨克圖管理齊墨克圖故以土爾噶圖管理土爾噶圖故以布達管理布達故以巴爾賽之孫常保管理常保縁事革退以諾穆扎史管理諾穆扎史故以伊蘓管理伊蘓故以阿齊圖管理阿齊圖故以其族弟端柱管理端柱陞遊牧地方副總管以恩可管理恩可陞任以土爾噶圖之子六格管理續以徳興額管理徳興額故以印務章亰西寧管理西寧獲罪以印務章京永太管理永太調管公中佐領以副𠫵領陞格管理續以歩軍副尉永保管理
  第一𠫵領第五佐領原係天聰年間編喀爾沁人丁為五牛彔初以綽克圖塔布囊管其一綽克圖出征陣亡以巴特瑪管理巴特瑪故以瓦克丹管理瓦克丹駐防太原以本太管理本太故以巴特瑪兄之子鄂齊爾管理鄂齊爾因病辭退以綽克圖之子顧門管理顧門故以其子溫椿管理溫椿緣事革退以其伯父之孫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巴什管理巴什故以瓦克丹之孫雅圖管理雅圖緣事革退以巴什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明祿管理明祿故以雅圖之子廷柱管理廷柱告病以其子百福管理百福故以其弟百祿管理
  第一叅領第六佐領亦係天聰四年編立喀爾沁五牛彔時以尼喀達管其一尼喀達故以其弟塞赫管理塞赫出征陣亡以其子墨赫管理墨赫因病告退以旺齊管理旺齊故以墨赫之子典儀台弼圖管理台弼圖故以其子署叅領全保管理全保故以其子富新管理富新獲罪以員外郎薩靈阿管理續以國子監司業佛祿管理佛祿休致以䕶軍校皂保管理皂保故以副䕶軍叅領蘓勒芳阿管理蘓勒芳阿故以歩軍校普徳管理
  謹案此原係世管佐領乾隆二十七年佐領富新縁事治罪奉
  㫖作為公中佐領
  第一𠫵領第七佐領原係順治二年正月敘
  定鼎燕京破流賊暨征錦州並松山等處軍功時以新編佐領與禮部郎中兼𠫵領肯哲管其一肯哲出征陣亡以其子色冷管理色冷故以其弟𠫵領徳楞格管理徳楞格故以其子䕶軍𠫵領六十管理六十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番兼侍衛察旗御史賽費圖管理賽費圖故以其弟發揚阿管理發揚阿故以其子松阿里管理松阿里獲罪以雲騎尉成徳管理成徳陞任遊擊以騎都尉多爾吉扎普管理多爾吉扎普外任以歩軍校博勒忠阿管理謹案此原係世管佐領乾隆二十七年佐領松阿里縁事治罪奉
  㫖作為公中佐領
  第一𠫵領第八佐領原係第三佐領內丁壯康熙八年戴立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與戴立叔祖瑪達漢之孫呼蘭㤗管理呼蘭㤗故以其
  叔父額素之孫圖類管理圖類故以呼蘭㤗之子阿穆笏朗管理阿穆笏朗緣事革退以其弟巴雅思笏朗管理巴雅思笏朗故以其族兄諾爾宻之子和善管理和善故以其子那蘓圖管理那蘓圖故以其子雲騎尉尚格特管理尚格特故以騎都尉台明管理
  謹按此原係世管佐領乾隆五十年因佐領尚格特無子作為公中佐領
  第一𠫵領第九佐領原係第七佐領內丁壯康熙二十三年於六十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與色楞管理色楞緣事革退以額爾赫圖管理額爾赫圖年老辭退以六十之子達賴管理達賴故以其弟𠫵領費揚阿管理費揚阿故以員外郎姜格管理姜格故以歩軍校䇿靈管理策靈故以三等侍衛西林太管理西林太故以歩軍協尉常福管理常福休致以副䕶軍𠫵領徳興管理謹案此原係世管佐領乾隆二十一年第七佐領賽費圖員缺奉
  㫖調費掦阿承襲原立佐領將此公立佐領作為公中
  第一㕘領第十佐領原係第六佐領內丁壯康熙二十三年墨赫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與墨赫之子赫碩色管理赫碩色故將佐領歸併伊弟原任佐領台弼圖之子全保管理全保故以其子富新管理續以員外郎佛祿管理佛祿出差以郎中多山管理多山故以歩軍協尉法京管理法京告病以歩軍校六格管理
  謹案此原係世管佐領乾隆二十年傅保員缺奉㫖將全保之子富興承襲原立之第六佐領此佐領作為公中
  第一𠫵領第十一佐領原係天聰四年編立喀喇沁五牛彔時令托克托爾管其一托克托爾故以白桑古管理白桑古故以托克托爾之孫賽音齊克管理賽音齊克陞遊牧地方總管以其子徳爾格爾管理徳爾格爾故以其子明善管理明善緣事革退以其兄之子烏勒登管理烏勒登告病以其子成敏管理成敏革職以其叔曽祖之二世孫保成管理
  第一𠫵領第十二佐領原係第十一佐領內丁壯康熙二十三年賽音齊克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賽音齊克長子徳登管理徳登故以其子根敦管理根敦因病辭退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兼𠫵領卓巴管理卓巴陞任以其姪孫阿寧阿管理阿寧阿故以其子額爾慶管理額爾慶病故以其子鄂勒吉布彥圖管理
  第一𠫵領第十三佐領原係康熙七年因貝子傅臘塔所屬人丁滿百因編為一整佐領令和濟格爾管理和濟格爾故以其子達穆管理達穆故以布尼管理布尼故以賽因竒克管理賽因竒克故以和濟格爾之孫拖沙喇哈番濟雅圖管理濟雅圖革職以印務章京穆騰額管理穆騰額故以歩軍校和臣管理和臣故以三等侍衛烏靈阿管理烏靈阿故以印務章京兼驍騎校雙祿管理第二㕘領第一佐領原係天聰年間將闗內䝉古編為牛錄初令拜他喇布勒哈畨桓進管理桓進出征陣亡以其弟三進管理三進縁事革退以圗濟管理圖濟故仍以三進之弟滿進管理滿進故以圗濟之弟顧魯管理顧魯縁事革退以顧魯之弟察哈岱管理察哈岱出征陣亡以滿進兄之子諾穆齊岱管理諾穆齊岱故以顧魯之子赫碩色管理赫碩色縁事革退以諾穆齊岱兄之孫孟和尚管理孟和尚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孫二等阿達哈哈番明安圖管理明安圖縁事革退以其弟明㤗管理明㤗故以其兄之子舒明阿管理
  謹案此係兩姓互管佐領
  第二𠫵領第二佐領原係第五佐領內丁壯康熈二十三年舒書管佐領時人丁滋盛分編一佐領以舒書兄卓爾嘛之孫碩色管理碩色故以拖沙喇哈番巴圖孟可管理巴圖孟可故以騎都尉富寧保管理富寕保獲罪以佐領黒格管理黑格故以前鋒叅領永太管理永太革退以步軍副尉永保管理永保補放佐領以佐領昇格管理謹案此原係世管佐領乾隆二十七年因原立第五佐領承襲無人奉
  㫖令襲分管佐領之穆通阿承襲將此缺作為公中佐領
  第二𠫵領第三佐領原係天聰年間合併各牛彔滋生戶口編為一牛錄令鄂本㤗管理鄂本泰故以搜色管理搜色故以額葉圗管理額葉圖故以其弟額葉爾管理額葉爾年老辭退以博羅竒他特管理博羅竒他特故以額葉圖之子阿齊圖管理阿齊圗年老辭退以其子色冷管理色冷故以
  搜色之孫扎史管理扎史出征陣亡以員外郎佛保管理佛保故以副䕶軍叅領烏玉琪管理烏玉琪陞任以印務章京阿桑阿管理阿桑阿故以䕶軍𠫵領伊克談布管理伊克談布陞任以步軍校
  畢里克圖管理畢里克圖故以員外郎徳謙管理第二叅領第四佐領原係天聰年間將錦州關內𫎇古編為牛錄初令珠根管其一珠根故以其子巴達禮管理巴達禮縁事革退以雲屯管理雲屯故以其子庫塞管理庫塞故以其子副叅領沙達受管理沙達受故以副䕶軍𠫵領鄂爾赫岱管理鄂爾赫岱陞任以印務章京額爾齊木管理額爾齊木陞任副都統以印務章京徳克精額管理徳克精額陞任以步軍校布尼雅管理布尼雅病故以步軍校三徳管理
  第二叅領第五佐領原係天聰四年編立喀喇沁五牛錄時令額塞管其一額塞故以其弟恩軻管理恩軻故以其弟孟格管理孟格故以其兄之子卓爾嘛管理卓爾嘛故以烏克蘇爾管理烏克蘇爾故以卓爾嘛之子訥黒圖管理訥黑圖故以塞根管理塞根故以訥黒圖之叔父舒書管理舒書因病辭退以䕶軍𠫵領扎穆素管理扎穆素往右衛駐防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前鋒叅領明阿圖管理明阿圖故以其子富連管理富連故以其子雲騎尉木通阿管理
  第二叅領第六佐領原係在
  盛京初編牛錄時編立之牛錄令喇卜什希管理喇卜什希故以席柱管理席柱故以席柱之兄竒他特管理竒他特故以其弟班第色冷管理班第色冷故以沙禮管理沙禮故以沙禮之叔父竒唐固爾管理竒唐固爾縁事革退以班第色冷之子額爾濟圖管理額爾濟圖故以竒唐固爾弟之子塞爾濟管理塞爾濟故以竒唐固爾之孫席頼管理席頼縁事革退以竒唐固爾弟之孫署䕶軍𠫵領吳爾圖那蘇圖管理吳爾圖那蘇圖故以其子溫山管理溫山故以吉蘭太管理吉蘭太陞任以副都統車臣管理車臣出差以印務章京關徳管理闗徳陞任以二等侍衛佟阿拉克管理佟阿拉克故以印務章京富陞管理
  謹案此原係三姓互管佐領後作為似朱林公中之缺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奉
  㫖此佐領管理承襲者甚繁両佐領內將福珠禮所𬋩佐領作為互管缺出時於達爾丹岱㫖二枝人員
  內揀選互管其吉蘭太佐領即作為公中佐領

  第二叅領第七佐領原係天聰四年編設之牛錄初令阿哈塔布嚢管理阿哈塔布嚢故以其子圗勒齊管理圗勒齊故以其子莽斯代管理莽斯代故以其弟畢禮克管理畢禮克故以其子色楞多爾濟管理色楞多爾濟故以其子西福管理西福故以其子富勒洪阿管理
  第二𠫵領第八佐領原係錦州來歸之䝉古天聰四年以其人編為牛錄初以夏伯遜管理夏伯遜故以其子綽爾門管理綽爾門故以其弟巴拜管理巴拜故以巴拜之子荊州管理荊州縁事革退以其弟廣柱管理廣柱故以其子渣爾瑚代管理渣爾瑚代故以其子花尚阿管理花尚阿革職以印務章京陞格管理續以副都統永泰管理永泰故以步軍校音登額管理
  謹案此原係世管佐領乾隆四十五年佐領花尚阿縁事革退經本旗奏請暫將旗員管理第二叅領第九佐領原係第一叅領第十三佐領滋生之丁壯康熙二十三年分編佐領時因達穆所管佐領人丁滋盛分出一佐領與達穆之弟達喜管理達喜故以黒色管理黒色故以黒色之子徳爾登管理徳爾登故以副都統敦巴管理敦巴陞任歸化城副都統以三等侍衛巴特瑪管理巴特瑪故以二等侍衛兼輕車都尉徳格管理徳格故以員外郎富通管理
  第二叅領第十佐領原係天聰八年初編喀喇沁牛錄時以其人編為牛錄初令諾穆齊管理諾穆齊故以其子薩頼管理薩頼故以其子布雅穆管理布雅穆故以其子博第穆素管理博第穆素故以其子達蘭泰管理達蘭泰陞天津協領以其子岳桑阿管理岳桑阿故以其子烏勒登額管理烏勒登額革退以諾穆齊之四世孫郭仁阿管理郭仁阿故以其子倭克精額管理倭克精額縁事革退以諾穆齊之六世孫興倫管理
  第二叅領第十一佐領原係十四族人丁合編為一佐領初以滿洲人席林管理席林故以本佐領下𫎇古殷特管理殷特出征衡州陣亡以昻阿管理昻阿故以其子巴扎爾管理巴扎爾故以其子貴僧管理貴僧故以殷特族子闗保管理闗保故以其族子烏爾章管理烏爾章故以其族弟巴雅斯呼朗管理巴雅斯呼朗故以其子巴圖賴管理巴圖頼故以巴圖爾管理巴圗爾故以五十六管理五十六陞歸化城副都統以䕶軍𠫵領諾穆齊管理諾穆齊故以二等侍衛納和圖管理納和圗故以騎都尉塞爾太管理塞爾太獲罪以印務章京雅爾管理雅爾故以員外郎富格善管理第二𠫵領第十二佐領原係天聰四年編立喀喇沁牛錄因將所編之牛錄令諾敏管理諾敏故以其子海三岱管理海三岱故以其子察琿管理察琿故以其弟六十管理六十故以其子占柱管理占柱故以其弟叅領多爾濟管理續以烏勒登管理烏勒登故以其子永寕管理
  以上鑲藍旗䝉古叅領所屬佐領二十五員內世管佐領十員公中佐領十三員兩姓互管佐領二員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二
  旗分志二十二
  八旗佐領二十二漢軍佐領縁起 鑲黃旗漢軍佐領漢軍佐領縁起
  崇徳二年七月分烏真超哈漢文稱漢軍一旗為兩旗以昂邦章京漢文稱總管石廷柱為左翼一旗固山額真以昻邦章京馬光逺為右翼一旗固山額真照滿洲例編壯丁為牛錄
  四年六月分烏真超哈二固山官屬兵丁為四固山每固山設牛錄十八員固山額真一員梅勒章京二員甲喇章京四員正黃鑲黃兩旗以馬光逺為固山額真馬光輝張大猷為梅勒章京戴都崔應泰楊名逺張承徳為甲勒章京正白鑲白兩旗以石廷柱為固山額真達爾漢金維城為梅勒章京金玉和佟國䕃佟代為甲喇章京正紅鑲紅兩旗以王世選為固山額真呉守進孟喬芳為梅勒章京金礪郎紹貞王國光臧國祚為甲喇章京正藍鑲藍兩旗以巴顔為固山額真李國翰土賴為梅勒章京張良弼曹光弼劉仲錦李眀時為甲喇章京初兩固山纛色皆用元青至是改馬光逺纛以元青鑲黃石廷柱纛以元青鑲白王世選纛以元青鑲紅巴顔纛純用元青
  七年六月初烏真超哈止設四旗至是編為八旗以祖澤潤劉之源呉守進金礪佟圖賴石廷柱巴顔墨爾根轄李國翰八人為固山額真祖可法張大猷馬光輝祖澤洪王國光郭朝忠孟喬芳郎紹貞裴國珍佟代何濟吉爾金維城祖澤逺劉仲錦張存仁曹光弼為梅勒章京
  是年七月以錦州松山杏山新降官屬兵丁分給八旗之缺額者其餘男子婦女幼穉共二千有竒編發蓋州為民又䝉古男子婦女幼穉共四百二十有竒又漢人八名分賜恭順王孔有徳男子十名婦女幼穉十六口懐順王耿仲眀男子十名婦女幼穉十二口智順王尚可喜男子十名漢人一名婦女幼穉十二口續順公沈智祥男子五名婦女十六口察汗喇嘛男子三名婦女幼穉三口其餘分賜公以下梅勒章京以上養之
  順治二年十一月以和碩徳豫親王多鐸等招降公侯伯總兵副將㕘遊等官三百七十四員撥入八旗
  三年四月分𨽻投誠官於八旗編為牛錄
  十八年十月戸部請將新投誠官員分旗安置現到偽漢陽王馬進忠之子都督僉事馬自徳准入正黃旗偽國公沐天波之子沐忠顯准入正白旗未到偽延安王艾能竒之子原鎮國將軍今左都督艾承業准入鑲黃旗
  康熙元年三月允義王孫徵淳所請令屬下投誠各官均撥三旗
  二十年九月兵部題准耿昭忠等呈稱家口甚多難以養贍照漢軍例披甲食糧既可當差効力又可均贍老幼家口編為五佐領令在京佐領管轄每佐領下設驍騎校一員小撥什庫漢文稱領催各四名馬甲各五十四名歩軍撥什庫兵各十三名此五佐領俱係耿昭忠耿聚忠等屬下不便分晰應將伊等本身一併俱歸入正黃旗漢軍旗下二十一年十二月戸部議准建義將軍林興珠既歸併鑲黃旗漢軍令該都統歸與缺少壯丁其佐領下應給地畝籽粒口糧照例支給俟支俸後裁去所居房屋工部給發
  二十二年十二月
  命尚之孝尚之隆等家下所有壯丁分為五佐領𨽻鑲黃旗漢軍旗下
  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安南黎維祁及屬下人等奉
  恩㫖令其來京歸入漢軍旗分編一佐領
  以上漢軍佐領縁起
  鑲黃旗漢軍佐領
  鑲黃旗漢軍都統所屬㕘領五第一㕘領下佐領九第二㕘領下佐領九第三㕘領下佐領八第四㕘領下佐領八第五㕘領下佐領八
  第一㕘領第一佐領係天聰八年將長灘堡小馬頭堡二處壯丁編為牛錄初以三等甲喇章京後改阿逹哈哈番漢文稱輕車都尉張大猷管理張大猷陞任江南提督以分得撥什庫漢文稱驍騎校莫四管理續以張大猷子張長庚管理張長庚陞任湖廣巡撫以張大猷之孫廕生張昌國管理張昌國因病辭退以其叔父張綿庚管理張綿庚陞任湖南㕘將以其族叔廕生張大徳管理張大徳縁事革退仍以張綿庚管理張綿庚故以張大猷二世孫張正英管理張正英故以其弟張正興管理張正興縁事革退以阿思哈尼哈番漢文稱男張正文管理張正文陞任西安副都統以張正徳管理張正徳降調以三等男張崑管理張崑革職以歩軍校張峻管理張峻故以雲麾使張玉龍管理張玉龍陞任遊擊以領催張岣管理
  第一㕘領第二佐領係崇徳元年編設初以世職牛錄章京嚴國卿管理嚴國卿年老辭退以其子嚴朝綱管理嚴朝綱駐防廣西因孫延齡叛被執遇害以李國棟管理李國棟故以董國英管理董國英故以蘇喇章京漢文稱防禦錢文彪管理錢文彪故以二等阿達哈哈畨郎文煥管理郎文煥陞任蔚州㕘將以御史年熙管理年熙故以正紅旗都統髙其佩管理髙其佩縁事革退以承恩公慶復管理續以輕車都尉馬元慶管理馬元慶故以騎都尉藥師保管理藥師保因病告休以騎都尉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潮管理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潮調補世管佐領以吉林佐領劉延璧管理劉延璧故以一等子馬肇永管理
  第一㕘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大凌河都司方得勝管理方得勝故以趙宗科管理趙宗科陞任江寜總兵官以趙雲琦管理趙雲琦故以趙雲錦管理趙雲錦故以趙光先管理趙光先故以一等侯田象坤管理田象坤故以一等阿達哈哈畨盧承恭管理盧承恭縁事革退以方得勝之曽孫方天相管理方天相因病告退以其子徳䕃管理徳䕃故以趙宗科之元孫趙楷管理謹案此佐領乾隆四十三年因方趙二姓管過五次作為二姓族中互管佐領
  第一㕘領第四佐領原係定南王孔有徳所屬佐領康熙二十二年進京撥𨽻本旗以阿思哈尼哈番徐鴻振管理徐鴻振故以拖沙喇哈畨漢文稱雲騎尉李廣管理李廣故以火器營協領臧世元管理臧世元故以吏部員外郎王仕管理王仕陞任永平副將以三等侍衛慶垣管理慶垣縁事革退以㕘領髙應翽管理髙應翽因病告休以印務章京艾肇昌管理艾肇昌故以三等侍衛毓秀管理第一𠫭領第五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藺繼友管理藺繼友陞任甲喇章京因其駐防杭州以分得撥什庫祁充額管理祁充額故以拖沙喇哈番郎廷相管理續仍以藺繼友管理藺繼友故以其兄之子藺應魁管理藺應魁故以其孫藺燔管理藺燔故以其伯父藺佳選管理藺佳選縁事革退以其弟藺佳進管理藺佳進陞任陝西副將以其兄之子藺炤管理藺炤陞任杭州駐防協領以其弟藺熛管理藺熛縁事革退以其兄拖沙喇哈畨藺耀管理藺燿故以六品官藺廷璧管理藺廷璧因疾告退以閒散藺鋐管理藺鋐革職以雲騎尉藺鑑管理
  第一㕘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投誠錦州副將祖澤洪管理祖澤洪年老辭退以其子祖良棟管理祖良棟故以其弟祖良相管理祖良相陞任鎮江駐防協領以其兄一等精竒尼哈畨漢文稱子祖良璧管理祖良璧陞任西安副都統以其弟祖良卿管理祖良卿故以其兄之子祖應樞管理祖應樞縁事革退以其子一等阿思哈尼哈畨加一拖沙喇哈畨祖尚賢管理祖尚賢故以鑾儀衛雲麾使祖學恭管理祖學恭縁事革職以馬甲祖學讓管理祖學讓故以閒散裔興管理
  第一㕘領第七佐領原係在
  盛京編設初𨽻正藍旗以唐國政管理唐國政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傅竒才管理傅竒才故以傅宏恩管理康熙七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傅宏恩陞任馬蘭峪副將以董元功管理董元功故以唐則堯管理唐則堯故以佟世楹管理續以正紅旗滿洲副都統介福管理介福陞授
  盛京刑部侍郎以拜唐阿福成管理福成革職仍以滿洲副都統介福管理介福故以官學生翼貴管理
  第一㕘領第八佐領係康熙三十九年編設初以董象緯管理董象緯陞任福建駐防協領以生員慶元管理慶元陞任淮關監督以䕶軍統領慶泰管理慶泰因病休致以散秩大臣元方管理元方故以哈哈珠子松齡管理
  謹案此係康熙三十九年恩賜溫憲公主之佐領雍正九年作為勲舊佐領第一㕘領第九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初𨽻正藍旗以李永芳之子巴顔管理續以驍騎校馬如璧管理馬如璧陞刑部侍郎以馬維徳管理馬維徳故以郎中劉芳譽管理劉芳譽故以劉成貴管理劉成貴因病辭退以馬崇徳管理馬崇徳陞任廣東駐防㕘領以劉成祿管理劉成祿因病辭退以劉芳耀管理劉芳耀陞任協領以李永芳之孫都統二等伯李繩宗管理李繩宗故以其弟之子李
  淑翰管理李淑翰故以都統李元亮管理李元亮故以戶部尚書李侍堯管理李侍堯陞任兩廣總督以其弟官學生李奉堯管理李奉堯故以閒散毓文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在正藍旗漢軍於乾隆三十九年
  㫖擡入鑲黃旗漢軍
  第二㕘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分得撥什庫劉文髙管理劉文髙駐防寳慶府以其弟劉武髙管理劉武髙陞任杭州駐防㕘領以其族弟劉五管理劉五故以張大典管理張大典故以張明庚管理張明庚故以閻興邦管理閻興邦陞任巡撫以劉文髙之孫劉邦俊管理劉邦俊故以其子劉汝霖管理劉汝霖軍營病故以其子拖沙喇哈畨劉焜管理劉焜故以閒散劉焯管理劉焯故以閒散劉廷基管理劉廷基陞授㕘將以養育兵劉纉基管理
  第二㕘領第二佐領原係隨續順公沈志祥駐防廣東之佐領初以蔣有功管理康熙二十二年進京撥𨽻本旗以張夢吉管理張夢吉故以張垂拱管理張垂拱縁事革退以張垂爵管理張垂爵陞任杭州駐防㕘領以祖良璧管理祖良璧陞任福建將軍以祖應樞管理祖應樞調管別佐領以㕘領劉汝霖管理劉汝霖調管別佐領以㕘領齊斌管理齊斌陞任副都統以一等子馬元凱管理馬元凱故以印務章京王賔管理王賔陞任
  盛京協領以印務章京崔承玉管理
  第二㕘領第三佐領係順治三年將隨左夢庚投誠人員編為牛錄初以㕘將施茂安管理施茂安故以三等阿達哈哈番常登管理常登年老辭退以二等侍衛髙璘管理髙璘故以監生髙璉管理髙璉因病辭退以通政司通政王守才管理王守才因病辭退以歩軍校髙允中管理髙允中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𠉀選縣丞髙銓管理髙銓故以一等阿達哈哈畨岳興阿管理岳興阿縁事革退以副佐領龎天桂管理龎天桂故以騎都尉嗣睿管理嗣睿故以都統齊斌管理齊斌故以印務章京嗣慧管理嗣慧告病以正藍旗漢軍副都統范宜恆管理
  第二㕘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范茂都管理范茂都故以趙世彰管理趙世彰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范時芳管理范時芳年老辭退以一等精竒尼哈畨范時捷管理范時捷陞任廣東副將以其弟筆帖式范時御管理范時御陞授㕘領病故以其弟副榜貢生范時統管理范時統故以一等男范濟管理范濟故以副都統兼騎都尉范宜謙管理范宜謙調補福建副都統以一等男范建中管理
  第二㕘領第五佐領係崇徳八年編設初以髙起元管理髙起元縁事革退以分得撥什庫秦繼武管理秦繼武陞任寳慶府副理事官以兵部副理事官范達禮管理范達禮陞任處州總兵官以范承澤管理范承澤因病辭退以內閣學士范承勲管理范承勲陞任廣西巡撫以刑部員外郎范承烈管理范承烈因病辭退以兵部尚書范時崇管理范時崇故以其子范宏恕管理范宏恕故以閒散范宜中管理范宜中補放西安左翼副都統以兵科掌印給事中范宜賔管理范宜賔陞任布政使以副都統范宜宗管理范宜宗故以戶部侍郎范時紀管理范時紀故以筆帖式范宜勷管理范宜勷故以鑾儀衛治儀正范建業管理
  謹案此佐領乾隆三年經八旗大臣議照珠琳六十一佐領之例遇有缺出將范姓子孫揀選一二人與旗員一併引見補放四十三年定為族中承襲佐領
  第二㕘領第六佐領係順治三年編設初以投誠㕘將髙進忠管理髙進忠陞授㕘領病故以其子髙爾畏管理髙爾畏故以其兄舉人髙爾瞻管理髙爾瞻從征陣亡以其子髙峘管理髙峘故以其子髙文㴠管理髙文㴠陞任三屯營副將以其弟筆帖式髙文潢管理髙文潢故以鑾儀衛整儀尉髙廷棟管理髙廷棟故以副㕘將穆克登管理穆克登故以馬甲喬年管理
  謹案此佐領乾隆二年王大臣奏作為世管佐領如本身獲罪即作為公中佐領
  第二㕘領第七佐領原係駐防福建人丁康熙二十二年進京始編佐領分𨽻本旗以閻文通管理閻文通因軍政革退以二等阿思哈尼哈畨劉俊徳管理劉俊徳故以三等侍衛王元樞管理王元樞故以冠軍使林茂益管理林茂益陞任㕘將以佐領張嶙管理張嶙陞任吉林㕘領以三等輕車都尉慶海管理慶海故以鑲藍旗漢軍副都統范建豐管理
  第二㕘領第八佐領係崇徳四年編設初以張思孟管理張思孟陞任山東濟寧州逰擊以李成徳管理李成徳陞任杭州駐防固山大漢文稱協領以馬呈正管理馬呈正陞任駐防福建梅勒章京以李陸管理李陸從征陣亡以張廷俊管理張廷俊故以李有本管理李有本年老辭退以張華國管理張華國故以張裕逺管理張裕逺故以馬天寵管理馬天寵陞任紫荊關㕘將以李仙培管理李仙培陞任廣西㕘將以一等侯馬三竒管理馬三竒派往
  陵上以李國璽管理李國璽故以郎應箕管理郎應箕故以騎都尉楊長寧管理楊長寧故以㕘領花長豫管理花長豫故以副都統范時綬管理范時綬故以二等輕車都尉得麟管理得麟轉補世管佐領以雲騎尉藺廷奎管理藺廷奎故以冠軍使三多管理
  第二㕘領第九佐領乾隆五十五年
  㫖以安南黎維祁及其屬人一百六十七名編一佐領令黎維祁管理黎維祁故以胞叔黎維⿰管理謹案此佐領於乾隆五十五年奉㫖將安南黎維祁及其屬下人等由廣西䕶送來京
  特恩授黎維祁世職佐領賞給房屋噐具並
  勅官為經理旋議奏入於鑲黃旗漢軍二㕘領鑄給第九佐領圖記並設本佐領下驍騎校一員遵㫖即以都司職銜之潘唘徳補授仍請戴都司頂戴領催五名以守備銜之丁迓衡千總銜之阮廷沛二人挑補二缺仍令戴各原銜項戴其餘領催及歩甲弓匠鐵匠養育兵丁等俱照各佐領定額挑補所有錢糧及遇紅白事件亦照各佐領之例一體辦理一切差務俟稍能熟悉時再行派撥黎維祁初授佐領未能辦事令該㕘領督率代辦
  第三㕘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劉泰管理劉泰故以分得撥什庫金萬鎰管理金萬鎰陞外任以其次子金雲鵬管理金雲鵬故以其兄之子金廷俊管理金廷俊年老辭退以其子金璜管理金璜陞任杭州駐防協領以其弟金瑋管理金瑋革職以其子閒散金元成管理
  謹案此佐領雍正三年議定作為金劉二姓互管佐領
  第三㕘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花應春管理花應春從征以聶仲金管理聶仲金年老辭退以於成富管理於成富故以聶大鼎管理聶大鼎故以聶有魁管理聶有魁縁事革退以祖良璧管理祖良璧調管別佐領以靳治豫管理靳治豫陞外任以王士達管理王士達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漢文稱騎都尉加一拖沙喇哈番劉拱宸管理劉拱宸故以御史范宏賔管理范宏賔告休以輕車都尉周徳昌管理周徳昌故以原任吉林佐領鄒寛管理鄒寛陞貴州遊擊以范建節管理范建節故以印務章京郎萱管理
  第三㕘領第三佐領原係定南王孔有徳所屬人丁康熙二十二年進京始編佐領分𨽻本旗初以陳廷賢管理陳廷賢故以武進賢管理武進賢故以徐廷璽管理徐廷璽故以白雲鴻管理白雲鴻故以蔣國琦管理蔣國琦故以治儀正髙錚管理髙錚故以㕘領瑚世相管理瑚世相陞任副都統以頭等侯三等侍衛田國恩管理田國恩革職以騎都尉郝碩管理郝碩陞任以歩軍副尉李昌齡管理李昌齡故以副都統范宜中管理范宜中革職以㕘領盧然管理盧然故以頭等侯署散秩大臣田國榮管理
  第三㕘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馬光輝管理馬光輝陞外任以其子馬爾泰管理馬爾泰故以其伯父之子馬思文管理馬思文故以其弟馬思芳管理馬思芳故以其兄之子馬世偉管理馬世偉故以其兄馬世俊管理馬世俊故以其弟之子一等精竒尼哈番兼㕘領馬元熙管理馬元熙革職以頭等輕車都尉馬元慶管理馬元慶故以頭等輕車都尉馬肇功管理馬肇功故以馬甲馬庭蘭管理
  第三㕘領第五佐領係順治三年編設初以隨左夢庚投誠㕘將蒲洪管理蒲洪年老辭退以其子筆帖式蒲敏教管理蒲敏教故以其子蒲運達管理蒲運達年老辭退以其子蒲鼎勲管理蒲鼎勲因病告退以養育兵蒲宗聖管理
  謹案此佐領乾隆二年王大臣議奏作為世管佐領如木身獲罪即作為公中佐領
  第三㕘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投誠總兵官祖大弼管理祖大弼從征以趙雲龍管理趙雲龍故以祖大弼族孫祖建極管理祖建極陞外任以祖大弼之子祖澤溶管理祖澤溶故以趙雲龍之子趙良棟管理趙良棟故以祖大弼之孫祖建器管理祖建器故以敖勒布祖應鍾管理祖應鍾故以都司祖尚慧管理
  第三㕘領第七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楊名髙管理楊名髙陞外任以其叔父楊程鵬管理楊程鵬故以楊名髙兄之孫楊廷瑜管理楊廷瑜陞外任以其弟楊廷璽管理楊廷璽縁事革退以其弟楊廷璘管理楊廷璘故以其兄之子楊長春管理楊長春陞外任以其子楊灝管理楊灝故以其叔祖楊廷璋管理楊廷璋陞外任以其兄之孫拜他喇布勒哈番楊溥管理楊溥陞任福建駐防㕘領以副都統兼恩騎尉楊徳廕管理楊徳廕縁事革退以騎都尉楊潮管理
  第三㕘領第八佐領原係隨續順公沈志祥駐防廣東人丁康熙二十四年進京始編佐領分𨽻本旗初以馬可文管理馬可文縁事革退以許從賢管理許從賢故以楊榮春管理楊榮春因病辭退以長存管理長存故以金成璽管理金成璽故以髙峋管理髙峋年老休致以范宜謙管理范宜謙調補世管佐領以瑚寧管理瑚寧因病告退以鄒廷棟管理鄒廷棟故以陳萬祿管理陳萬祿故以牟澤溶管理牟澤溶故以寳柱管理
  第四㕘領第一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將駐防廣東福建人丁編為佐領分𨽻本旗初以一等侯田象坤管理田象坤縁事降調以精竒尼哈番劉俊傑管理劉俊傑陞任馬蘭峪副將以阿思哈尼哈番趙仁管理趙仁縁事革退以副㕘領盧睿管理盧睿縁事革退以副㕘領董英才管理董英才縁事革退以散秩大臣一等公納穆圖管理納穆圖故以歩軍副尉張有徳管理張有徳故以戶部侍郎范時紀管理范時紀陞授倉塲總督以冠軍使楊長棟管理楊長棟革職以輕車都尉郎茂管理郎茂革職以歩軍校徐時霖管理
  第四㕘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裴登寛管理裴登寛駐防杭州以一等阿達哈哈番傅大授管理傅大授陞任杭州梅勒章京以其兄之子傅魁管理傅魁陞任懐慶府總兵官以其弟一等阿達哈哈番傅國寳管理傅國寳故以其兄之子二等阿達哈哈番傅澤深管理傅澤深陞任㕘領軍前効力補授神木營副將以其子傅彬管理傅彬縁事革退以其族弟三等阿達哈哈畨傅恆管理傅恆陞任邵武府城守營㕘將以其子傅廷煇管理傅廷煇故以其堂弟傅廷烱管理傅廷烱故以其子傅城管理
  謹案此佐領雍正三年議定作為裴傅二姓互管佐領
  第四㕘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祖世魁管理祖世魁故以備禦劉文徳管理劉文徳從征江西病故以顧朝鳯管理顧朝鳯故以祖福顯管理續以劉邦柱管理劉邦柱陞任鎮江駐防協領以其弟劉邦相管理劉邦相縁事革退以㕘領石調聲管理石調聲陞任杭州副都統以其弟石元聲管理石元聲陞任杭州副都統以石瑞管理石瑞年老革退以一等精竒尼哈畨范時捷管理范時捷陞任
  陵上散秩大臣以副都統補熙管理補熙陞任江南提督以戶部郎中施廷臯管理施廷臯因病告退以副都統齊斌管理齊斌陞任天津總兵官以副都統范時綬管理范時綬派往巴里坤以頭等侯馬國銘管理馬國銘故以戶部郎中楊長柱管理楊長柱縁事解任以頭等侯馬官正管理馬官正故以工部郎中白唘泰管理白唘泰陞授山東知府以三等輕車都尉郎思亷管理
  第四㕘領第四佐領係順治三年編設初以隨左夢庚投誠之邢政管理邢政駐防福建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張忠管理張忠從征湖廣補授荊州水師營總兵官以工部筆帖式張可臣管理張可臣縁事革退以工部侍郎徐廷璽管理徐廷璽協理河道事務以其子八品官徐文煥管理徐文煥故以副都統許廷臣管理許廷臣故以五品官馬之徳管理馬之徳故以歩軍協尉錢國棟管理錢國棟陞任以雲麾使范宜炎管理范宜炎陞任㕘將以副㕘領髙大呂管理髙大呂故以雲麾使胥議管理胥議陞任遊擊以印務章京王賛管理第四㕘領第五佐領原係在
  盛京編設初以盧延祚管理盧延祚因病辭退以其子他赤哈哈畨漢文稱博士盧崇峻管理盧崇峻陞任宣大總督以其弟監生盧崇耀管理盧崇耀陞任
  孝陵副將以其弟監生盧崇隆管理盧崇隆故以其兄刑部郎中盧崇魁管理盧崇魁陞任口北道以其子盧承澤管理盧承澤縁事降調以其族叔祖盧清祚管理盧清祚故以盧承澤之弟盧承烈管理盧承烈故以其子監生盧然管理盧然陞任福建駐防協領以其族叔盧承家管理盧承家故以大理寺少卿盧承綸管理盧承綸年老休致以六品官盧熿管理盧熿故以馬甲盧曉管理盧曉故以閒散富徳管理富徳陞任㕘將以二等輕車都尉得麟管理
  第四㕘領第六佐領係順治三年編設初以唐坊管理唐坊縁事革退以其子唐煟管理唐煟故以其族叔唐㙄管理唐㙄縁事革退以副都統盧崇耀管理盧崇耀陞任廣東提督以阿逹哈哈畨楊芳春管理楊芳春故以鑾儀衛冠軍使王任管理王任故以刑部侍郎艾芳曽管理艾芳曽故以阿思哈尼哈畨張正文管理張正文調管別佐領以阿達哈哈畨郎應角管理郎應角故以驍騎校唐爕管理唐爕陞授福州協領以治儀正唐禹仁管理唐禹仁陞授湖廣㕘將以歩軍校唐榮管理唐榮故以整儀尉唐陞仁管理唐陞仁陞任都司以門千總唐萬仁管理唐萬仁故以敖勒布三元管理
  謹案乾隆元年唐爕呈稱此佐領係伊祖前眀總兵唐鈺於順治元年率領官兵投誠編立佐領以親姪唐坊管理請作為世管等因本旗都統奏請此佐領缺出先儘唐姓子孫棟選奉
  㫖唐姓之佐領並非立有功績編設之佐領亦非恩賞之佐領雖經唐姓接管三次其後均係公衆㨂選補放如遇缺出將伊等子孫與旗員一併揀選尚可即將伊族內揀選殊屬不是乾隆三年續經議定初編佐領時雖有將總兵官唐鈺之姪唐坊初次授為佐領字様而唐鈺帶來親丁名數既編立原由均無檔案可憑唐鈺又並未管過佐領嗣後出缺請初立佐領之唐坊及管過佐領之唐㙄唐爕子孫准與旗員一併揀選其未經管過佐領之子孫概不得與選乾隆四十三年奏准伊族中管過五次作為族中水襲佐領
  第四㕘領第七佐領係
  太宗文皇帝時將長灘堡小馬頭堡二處壯丁編為牛錄令投誠守備崔膺泰管理崔膺泰從征陣亡以其子崔世貴管理崔世貴故以其弟崔世祿管理崔世祿陞任正定府總兵官以其弟崔世榮管理崔世榮陞任廣東瓊州府總兵官以其兄之子崔永年管理崔永年縁事革退以崔世榮之子崔薩林管理崔薩林故以其子崔廣義管理崔廣義陞任福建駐防協領以其弟崔廣徳管理崔廣徳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崔承書管理崔承書故以閒散崔輔堯管理崔輔堯故以閒散豁隆烏管理第四㕘領第八佐領原係隨平南王尚可喜駐防廣東人丁康熙二十二年進京編為佐領分𨽻本旗初以王朝臣管理王朝臣年老辭退以三等侯施世范管理續以㕘領王國麟管理王國麟故以三等輕車都尉趙廷鑑管理趙廷鑑故以印務章京劉銘管理劉銘故以治儀正百夀管理百夀陞授四川瀘州營都司以三等侍衛伊昌阿管理伊昌阿陞授福建延平都司以三等靖海侯二等侍衛施秉仁管理
  第五㕘領第一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半箇牛錄令管大登管理管大登故以其族孫管効忠管理管効忠陞任天津總兵官以其族孫管應祖管理管應祖故以管大登之子七品筆帖式管一竒管理管一竒從征湖廣病故以管大登之孫管源忠管理康熙二十二年始編為整佐領管源忠陞任
  孝陵副將以其子管承澤管理管承澤陞授㕘領外任四川布政使以其弟廕生管承勷管理管承勷故以監生管承綱管理
  第五㕘領第二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編設初以李應科管理李應科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番穆維雍管理穆維雍陞任海壇鎮總兵官以阿思哈尼哈番許廷臣管理許廷臣陞任杭州副都統以二等阿達哈哈番楊長泰管理楊長泰陞任陝西副都統以拜他喇布勒哈番楊琨管理續以兵部尚書盧詢調管盧詢縁事革退以歩軍副尉閻廷弼管理續以副㕘領徐琳管理徐琳陞授按察使以三等男章武管理章武年老休致以副㕘領張鑑管理張鑑故以二等男法靈阿管理法靈阿出差以三等輕車都尉常朝臣管理常朝臣故以雲麾使張玉鳳管理張玉鳳陞任遊擊以治儀正范建志管理
  第五㕘領第三佐領係崇徳四年編設初以張文奎管理張文奎陞任冷口關副將以分得撥什庫崔文舉管理崔文舉故以工部員外郎王光祖管理王光祖從征大同病故以其弟御史王光宗管理王光宗年老辭退以其兄之子拜唐阿王景奭管理王景奭陞任甘肅遊擊以三等阿達哈哈畨洪奕沔管理洪奕沔故以其子三等阿達哈哈畨兼御史洪徳標管理洪徳標故以㕘領靳光岳管理靳光岳故以輕車都尉徐樹英管理徐樹英故以㕘領王瑞管理
  第五㕘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一等梅勒章京鄧長春管理鄧長春駐防寳慶府以毛仲舉管理續以鄧長春之子鄧志龍管理鄧志龍故以其子一等阿思哈尼哈畨鄧其璋管理鄧其璋陞任西安駐防㕘領以其族弟鄧其琨管理鄧其琨故以其族兄鄧其璉管理鄧其璉故以其子一等阿達哈哈畨鄧五倫管理鄧五倫故以馬甲鄧彛管理
  第五㕘領第五佐領係順治八年編設初以劉澤泳管理劉澤泳從征湖廣補授㕘將以沈文學管理沈文學駐防鎮江以李名崙管理李名崙故以劉澤昌管理劉澤昌陞任右衛火器營協領以劉俊賢管理劉俊賢故以其族兄之子劉元轍管理劉元轍故以劉澤昌之子常住管理常住縁事革退以其族孫劉芳標管理劉芳標縁事革職以佐領劉延凱管理劉延凱故以馬甲劉芳璽管理劉芳璽革職以三等侍衛法靈阿管理法靈阿縁事降職以馬甲劉芳璉管理
  第五㕘領第六佐領係順治三年編設初以隨左夢庚投誠之范希周管理范希周從征雲南病故以二等阿達哈哈畨王有成管理王有成年老辭退以范時綸管理范時綸年老辭退以兵部尚書范承勲管理范承勲年老辭退以范時繹管理范時繹陞任馬蘭峪總兵官以兵部尚書盧詢管理續以佐領楊琨調管楊琨縁事革退以驍騎校王玉麟管理王玉麟陞授㕘領以領催范毅管理范毅革職以印務章京薛桂聨管理薛桂聨故以三等男髙垣管理
  謹案范希周之佐領初因其子范時綸幼小令外姓承管及范時綸騎射不堪革退仍以范承勲及范承勲之子范時繹管理雍正二年作為公中佐領遇有缺出將范希周之子孫揀選一名與旗員一同帶領引見後經范希周之孫范毅呈懇准照杜國謨秦世相之例作為世管佐領如本身犯罪即作為公中佐領乾隆三十年范毅私罪革職改為公中佐領第五㕘領第七佐領原係定南王孔有徳所屬佐領初以劉進孝管理康熙二十二年進京始𨽻本旗劉進孝故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畨胡光前管理胡光前縁事革退以三等伯馬世斌管理馬世斌陞任杭州副都統以一等阿達哈哈畨馬元善管理馬元善故以六品典儀官馬世儒管理馬世儒故以二等阿達哈哈畨郎正岐管理郎正岐故以二等侍衛劉延愷管理劉延愷調補世管佐領以戶部郎中馬元聲管理馬元聲㕘革以印務章京武其煓管理武其煓故以三等男三福管理三福陞授㕘將以副㕘領周廷佐管理
  第五㕘領第八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𨽻鑲白旗以髙尚義管理髙尚義駐防寳慶府以其次子髙膺爵管理髙膺爵故以分得撥什庫楊志成管理楊志成駐防福建以分得撥什庫金國用管理金國用駐防鎮江以蘇喇章京瀋之仁管理沈之仁故以髙尚義之孫筆帖式髙其位管理髙其位縁事革退以其叔父之子髙其伸管理髙其伸陞任廣東駐防㕘領仍以髙其位管理髙其位陞任陜西永昌衛副將以其叔父之子翰林院檢討髙其倬管理髙其倬陞任廣西巡撫以髙其位之孫髙琦管理雍正元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髙琦陞任直𨽻通州副將以其叔父拜他喇布勒哈畨髙纉勲管理髙纉勲故以其子髙願管理髙願補授協領以其子髙烱管理
  謹案此佐領乾隆三年照紀大禮之例作為世管佐領
  以上鑲黃旗漢軍㕘領所屬勲舊佐領一員世管佐領三十一員族中承襲佐領二員五管佐領三員公中佐領三員擡入一員添設一員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二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三
  旗分志二十三
  八旗佐領二十三正黃旗漢軍佐領
  正黃旗漢軍佐領
  正黃旗漢軍都統所屬㕘領五第一㕘領下佐領八第二㕘領下佐領八第三㕘領下佐領八第四㕘領下佐領八第五㕘領下佐領八
  第一㕘領第一佐領係康熙十八年將定南王孔有徳所屬官兵編為佐領初以邊元管理邊元故以三等阿達哈哈畨祖維新管理祖維新陞任張家口㕘將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鑾儀衛雲麾使陳文科管理陳文科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都統李林盛管理李林盛年老辭退以阿思哈尼哈畨劉琦管理劉琦故以三等侍衛閻光業管理閻光業縁事革退以二等阿達哈哈畨李裕徳管理李裕徳縁事革退以㕘領趙徳沛管理趙徳沛縁事革退以三等阿達哈哈畨副㕘領栢嵩年管理栢嵩年故以騎都尉祖瑛管理祖瑛故以㕘領髙起管理
  第一㕘領第二佐領係順治三年將淮安投誠官十員隨左夢庚投誠官五員江寜投誠官一員福建投誠官一員𤓰州投誠官一員及其隨來壯丁編為一牛錄初以世職甲喇章京於自誠管理於自誠陞任湖南副將以三等侍衛栢天儲管理栢天儲從征湖廣陣亡以其弟栢天毓管理栢天毓陞任鎮江駐防㕘領以阿逹哈哈畨張其龍管理張其龍故以栢天儲族弟之子栢成樑管理栢成樑陞任鎮江駐防協領以其子栢之蕃管理栢之蕃陞任三屯營副將以其子武舉栢彬管理栢彬故以於良弼管理於良弼縁事革退以栢廷翰管理栢廷翰故以永慶管理
  謹案此佐領係順治三年以新漢官栢永馥等十八員歸併編立乾隆五年奏定作為世代互管佐領
  第一㕘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將遼東廣寜衛壯丁六十五戶共二百四十七名編為牛錄初以百總熊仁管理熊仁年老辭退以其子熊映斗管理熊映斗因病辭退以其子熊煒管理熊煒故以其子熊季堯管理熊季堯休致以其子熊孔珊管理
  第一㕘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將鐵嶺衞蓋州馬家灣大凌河花白村等處壯丁編為牛彔初以金維城管理金維城陞任兵部侍郎兼梅勒章京駐防寳慶府以分得撥什庫趙榮管理趙榮年老辭退以金維城之子金世榮管理金世榮陞任狼山鎮總兵官以其兄之子金宏聲管理金宏聲縁事革退以其弟金宏道管理金宏道故以金世榮之子拜唐阿金永管理金永縁事革退以金宏道之子監生金瑞霖管理金瑞霖縁事革退以其弟廕生金瑞衡管理金瑞衡革退以其弟金瑞圖管理金瑞圖故以其弟金瑞書管理金瑞書年老休致以其子金禮管理
  第一㕘領第五佐領係康熙二十年編設初以傅裕國管理傅裕國故以一等侍衛兼鑾儀衛冠軍使耿公忠管理耿公忠故以耿耀管理耿耀縁事革退以耿溥管理耿溥故以馬兵富昌管理謹案此佐領係耿昭忠耿聚忠因所屬家口人衆分編為五佐領雍正十一年作為世管佐領乾隆三年奏定為勲舊佐領又乾隆三年七月二十九日正黃旗漢軍都統奏臣旗耿姓三箇公中佐領奉㫖改為世管佐領其佐領下人等應作為屬下或作為另戶恭請欽定奉
  㫖此佐領照前所降諭㫖仍作為世管其佐領下人等俱實係另戶著曉諭伊等知之
  第一㕘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七年將寜逺州鐵嶺廣寜衛蓋州等處壯丁編為牛錄初以大凌河守備周福管理周福因病革退以王珂管理王珂故以分得撥什庫胡得功管理胡得功陞任山西太原府㕘將以祖植棟管理祖植棟故以戶部員外郎祖植栢管理祖植栢從征湖廣病故以趙之璸管理續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兼佐領李景眀調換管理李景眀年老辭退以其子八品官李世英管理李世英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李林祥管理李林祥故以二等侍衛邵祥管理邵祥故以驍騎校王文煥管理王文煥故以戶部郎中王承基管理王承基縁事革退以歩軍校陳文恵管理陳文恵故以副㕘領邵光管理
  第一㕘領第七佐領係天聰四年將尚陽堡壯丁編為牛錄初以宜哈納管理宜哈納因病辭退以其子廕生李輝祖管理李輝祖陞任貴州按察使以其子監生李錕管理李錕縁事革退以其族弟阿達哈哈畨李鉞管理李鉞故以李錕之子刑部筆帖式李㴠徳管理李㴠徳縁事革退以其弟武生李泂徳管理李泂徳縁事革退以其弟李溥徳管理李溥徳故以李景諄管理李景諄陞任知府以其弟李景譜管理李景譜故仍以李泂徳管理李泂徳故以其子李約管理
  第一㕘領第八佐領係崇徳七年將鐵嶺衛壯丁編為牛錄初以世職甲喇章京金玉和管理金玉和署理懐慶總兵出征陣亡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金維屏管理金維屏故以其子金世礪管理金世礪從征福建陣亡以其子金無極管理金無極陞任西安駐防協領以其子拖沙喇哈畨金興祚管理金興祚縁事革退仍以金無極管理金無極縁事革退以其族弟阿思哈尼哈畨金璋管理金璋縁事革退以金鑲管理金鑲故以其子金廣潤管理
  第二㕘領第一佐領係康熙十八年將定南王孔有徳所屬官兵編為佐領初以龍鳳祉管理龍鳯祉軍政革退以阿達哈哈畨栢天祐管理栢天祐故以副㕘領阿爾賽管理阿爾賽陞授廣東雷州副將以副㕘領伊什泰管理伊什泰故以內閣侍讀曹瑛管理曹瑛補福州副都統以二等男金履契管理金履契故以副都統陳宗道管理陳宗道故以兵部侍郎趙鍈管理
  第二㕘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
  盛京東寜衞壯丁編為牛錄初以髙拱用管理髙拱用故以阿達哈哈畨馬進㨗管理馬進㨗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王來儀管理王來儀陞任寜夏駐防協領以拜唐阿王來祜管理王來祜陞任鎮江駐防協領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常履謙管理常履謙因病辭退以驍騎校髙永魁管理髙永魁故以副㕘領楊滋芸管理楊滋芸縁事革退以驍騎校陳桂管理陳桂因病辭退以輕車都尉陳錚管理陳錚故以歩軍校李泂徳管理續以歩軍校管營管理管營故以治儀政楊超鐄管理
  謹案此公中佐領於康熙二十三年隨續順公沈熊昭進京編設
  第二㕘領第三佐領係天聰四年將鐵嶺衛巡官屯壯丁編為牛錄初以百總張成徳管理張成徳故以其子阿思哈尼哈畨張所養管理張所養陞任鎮江駐防協領以其弟歩軍校張所知管理張所知年老辭退以其子拜唐阿張徽管理張徽故以其子張本堪管理張本堪陞任金州協領以其子張達管理張達縁事革退以張成徳之曽孫張本固管理張本固故以其子張履廷管理
  第二㕘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將大凌河壯丁編為牛彔初以梅勒章京祖可法管理祖可法陞任湖廣總兵官以驍騎校祖宏勲管理祖宏勲陞任漢中駐防協領以拖沙喇哈畨劉文進管理劉文進陞任貴州總兵官以精竒尼哈畨祖永烈管理祖永烈陞任蘇州將軍以祖永熙管理祖永熙縁事革退以原任知府祖永勲管理祖永勲年老辭退復以都統祖永烈管理祖永烈故以精竒尼哈畨祖永煦管理祖永煦陞任寧夏總兵官以𠉀補員外郎李來鳯管理李來鳯故以𠉀選知縣祖士鎔管理祖士鎔縁事革退以𠉀選州同祖承基管理祖承基故以其子祖廷芳管理祖廷芳縁病告退以文加聖管理文加聖故以周繩武管理周繩武陞任以張炌管理張炌故以華齡管理華齡縁事革退以如意管理
  謹案此本係世管佐領後因外姓連管三次照珠琳例作為公中佐領以祖可法過繼四世孫祖承基管理祖承基故後其子廢疾此外亦無堪揀選乾隆二十二年作為公中佐領
  第二㕘領第五佐領係崇徳七年將鐵嶺衞壯丁編為牛錄初𨽻鑲藍旗以馬汝龍管理馬汝龍陞任福建梅勒章京以其子甲喇章京馬雲程管理馬雲程陞任貴州總兵官以其弟廕生馬雲霄管理馬雲霄陞任陜西副都統以其子監生馬世寵管理馬世寵縁事革退雍正元年將此佐領撥𨽻本旗以監生馬世燉管理馬世燉縁事革退以驍騎校馬繼超管理馬繼超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加一拖沙喇哈畨馬晟管理馬晟故以其姪馬衍業管理馬衍業故以其叔祖馬世賢管理馬世賢故以其子馬徳恩管理馬徳恩故以其子音登額管理
  第二㕘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世職甲喇章京蔣成良管理蔣成良故以分得撥什庫李武管理李武故以趙世祺管理趙世祺駐防廣東以趙世祥管理趙世祥軍政革退仍以趙世祺管理趙世祺因病辭退以阿達哈哈畨蔣國柱管理蔣國柱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李景眀管理續以佐領趙之璸調換管理趙之璸故以趙之瑢管理趙之瑢故以趙襄管理趙襄故以驍騎校蔣耀祖管理蔣耀祖陞任河南㕘將以一等精竒尼哈畨董斯教管理董斯教故以治儀政王希曾管理王希曾陞任廣東㕘將以三等男九容管理九容陞任山西都司以捕盜歩軍校於駿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初編時係趙文漢管理
  第二㕘領第七佐領係康熙二十年編設初以蘇越管理蘇越因病辭退以驍騎校王雲龍管理王雲龍故以耿景管理耿景縁事降調以驍騎校馬文徳管理馬文徳故以歩軍副尉陳從道管理陳從道故以印務章京商敏管理商敏故以歩軍校趙鳴陞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耿昭忠因隨伊祖投誠人等均各無養贍具呈兵部代請口糧
  特㫖編立五佐領之一雍正二年經耿化祚呈請作為福朱里佐領雍正九年議奏作為公中佐領雍正十三年耿景降調以馬文徳管理乾隆二年因耿化祚控辨復奏准作為世管乾隆二十五年
  㫖定為公中佐領
  第二㕘領第八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編設初𨽻
  鑲紅旗以祁天佑管理祁天佑年老革退以三等䕶衛沙其庫管理沙其庫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張鳳翊管理張鳳翊故以𠉀選縣丞陳朝林管理康熙三十七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以蘇喇章京鄭國柱管理鄭國柱故以兵部尚書金世榮管理金世榮故以拜唐阿金永管理金永縁事革退以順天府丞連肖先管理連肖先陞任山西布政使以阿達哈哈畨閻光國管理閻光國故以二等子拉瑪管理拉瑪陞任直𨽻都司以吏部員外郎馬慧裕管理馬慧裕陞任江蘇知府以輕車都尉二達色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隨耿精忠進京人丁編立
  第三㕘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將鐵嶺衛壯丁編為牛錄初以分得撥什庫楊松管理楊松故以分得撥什庫王自眀管理王自眀故以分得撥什庫孟有倉管理孟有倉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楊文魁管理楊文魁陞任臺灣總兵官以其子楊茂榮管理楊茂榮故以其弟之子生員楊坦管理楊坦故以三等侍衛左宏鈞管理左宏鈞故以歩軍副尉於良輔管理於良輔故以副都統金繼祖管理金繼祖縁事革退以副佐領張竒輔管理續以鑾儀衛治儀政李景健管理李景健陞任甘肅都司以兵部郎中曹程管理曹程陞授雲南澂州府知府以六品官汪浩管理汪浩故以戶部員外郎張烈管理張烈陞任湖南寳慶府知府以二等男六十三管理六十三陞任江西都司以鑾儀衛雲麾使耿杓管理耿杓陞任㕘將以歩軍校郭景鳴管理
  第三㕘領第二佐領係順治五年將隨左夢庚投誠人員編為牛錄初以拖沙喇哈畨張豹管理張豹故以吏部理事官兼㕘領黃宮管理黃宮故以其子黃象坤管理黃象坤陞任鎮江副都統以其孫黃霖管理黃霖縁事革退以三等阿達哈哈畨黃霈管理黃霈縁事革退以其子黃承恩管理黃承恩故以其子黃錕管理
  謹案此佐領乾隆四十三年因黃姓已連管五次作為族中襲替佐領
  第三㕘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將杏山熊闗屯蓋州張廓島等處壯丁編為牛錄初以祖應元管理祖應元從征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陣亡以分得撥什庫盛登舉管理盛登舉故以一等精竒尼哈畨散秩大臣祖植松管理祖植松縁事革退以一等阿達哈哈畨郭朝政管理郭朝政陞任貴州總兵官以其子郭爚管理郭爚縁事革退以祖植松長孫一等精竒尼哈畨關保管理關保故以其弟工部員外郎祖埈管理祖埈故以拖沙喇哈畨王榮祖管理王榮祖縁事革退以副㕘領何天爵管理何天爵陞任以黒龍江四品官喬天成管理喬天成故以船厰四品官張芳管理張芳故以輕車都尉張沛徳管理張沛徳故以印務章京兼驍騎校段如彬管理第三㕘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二年將廣寜蓋州等處壯丁編為牛錄初以趙仲庫管理趙仲庫年老辭退以其次子趙廷輔管理趙廷輔從征福建病故以其弟趙廷臣管理趙廷臣故以其兄之子趙繼善管理趙繼善從征王輔臣陷賊被害以其子趙國琦管理趙國琦年老辭退以其子趙克昌管理趙克昌故以其子趙文煥管理趙文煥縁事革退以其子趙玊衡管理
  第三㕘領第五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都司包海四管理包海四陞任福建梅勒章京以吏部郎中祖澤深管理祖澤深陞任淮海道以祖澤汪管理祖澤汪縁事革退以火器營協領馬自徳管理馬自徳陞任陜西副都統以其子𠉀選知州馬世英管理馬世英故以其子監生馬謙管理馬謙故以其子嵩福管理嵩福故以其叔父馬晉管理馬晉故以其子馬成梁管理
  謹案此佐領乾隆四十三年因馬姓連管過五次作為族中襲替佐領
  第三㕘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顧四管理顧四故以祖復宣管理祖復宣故以祖澤清管理祖澤清陞任總兵官以其弟祖澤浹管理祖澤浹故以祖應宸管理祖應宸陞任鎮江駐防㕘領以其弟祖應奎管理祖應奎故以其族兄之子拜唐阿八品官祖壇管理祖壇因病告休以其子祖景安管理祖景安故以其子遜扎齊管理第三㕘領第七佐領係康熙二十年編設初以呉把什管理呉把什故以耿啟祚管理耿啟祚故以其弟耿肇祚管理耿肇祚故以其族弟耿昱管理耿昱縁事革退以閒散耿漢管理耿漢休致以式幫拜唐阿耿太管理耿太故以馬兵耿梁管理第三㕘領第八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編設初𨽻鑲紅旗以生員劉芳聲管理劉芳聲軍政革退以二等䕶衛色勒管理色勒軍政革退以蘇喇章京李毓梅管理李毓梅陞任雲南副將以其弟𠉀選州同李毓春管理康熙三十七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以阿達哈哈畨兼火器營㕘領閻琦管理閻𤦺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其兄之子閻光偉管理閻光偉陞任陜西逰擊以通政司右通政祖允圗管理祖允圗故以阿達哈哈畨馮起麟管理馮起麟軍政革退以歩軍校馬必榮管理馬必榮調用西便門城門尉以驍騎校李有徳管理李有徳故以佐領孟額圗管理孟額圗故以鑾儀衛鑾儀使李林慶管理李林慶故以吉林佐領梁可智管理梁可智故以三等輕車都尉閻堉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耿精忠屬下隨將軍馬九玉征雲南兵丁一千於康熙二十一年進京編為五佐領之一屬蘇彥卓克托公
  第四㕘領第一佐領係康熙二十四年將隨續順公沈熊昭駐防廣東之壯丁一百四十八名編為佐領初以阿達哈哈畨徐國俊管理徐國俊故以其子徐維翰管理徐維翰縁事革退以阿思哈尼哈畨金世鐸管理金世鐸年老辭退以㕘領金繼祖管理金繼祖縁事革退以副㕘領馬世佐管理馬世佐縁事革退以五品官段元爵管理段元爵縁事革退以騎都尉祖當徳管理祖當徳補放世管佐領以騎都尉祖徳鼎管理祖徳鼎故仍以祖尚徳管理祖尚徳縁事革退以一等男劉沛徳管理劉沛徳縁事革退以三等男那達納管理第四㕘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代都管理代都由工部侍郎外任漢中梅勒章京以分得撥什庫丁士恆管理丁士恆年老辭退以代都長子花賽管理花賽故以其族叔父禮部郎中李耀祖管理李耀祖故以代都次子李鑰管理李鑰故以其子李佩徳管理李佩徳縁事革退以李耀祖之二世孫李景葵管理李景葵故以代都之曽孫李景福管理李景福故以其子馬王保管理第四㕘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大凌河守備祖大眷管理祖大眷從征山東陣亡以投誠守備朱名登管理朱名登陞任漢中駐防㕘領以驍騎校馬成勲管理續以祖良模管理祖良模縁事革退以其子祖應宣管理祖應宣縁事革退以祖良堯管理祖良堯故以祖當徳管理祖當徳陞任總兵以祖當蕙管理祖當蕙故以祖玊書管理
  謹案此佐領初編設時祖大眷帶來壯丁七名祖大夀壯丁一百九十一名祖良模係祖大夀之孫祖良堯係祖大眷之孫乾隆三年議定祖大眷並祖大夀子孫內管過佐領人等俱給與揀選擬正之分未經管過佐領別支子孫給與備用之分
  第四㕘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立都管理立都故以李祿管理李祿陞任鎮江駐防㕘領以楊盛舉管理楊盛舉年老辭退以李鈵管理李鈵陞任湖北按察使以其子李樹徳管理李樹徳陞任山東登州總兵官以其子李景綱管理李景綱縁事革退以其族弟李景唐管理李景唐縁事革退以其族叔父李據徳管理李據徳縁事革退以李思忠之元孫李景髙管理李景髙故以其子李師文管理李師文故以其子依里納管理謹案立都之父李思忠率本族戶下人等投誠編佐領時以其長子立都管理李祿楊盛舉係立都家人
  第四㕘領第五佐領係順治八年
  盛京臺軍編為牛錄初以戶部通事王來任管理王來任由順天府尹外任鄖陽撫治以其子內閣侍讀學士王世功管理王世功故以其子王綸管理王綸縁事革退以阿達哈哈畨張興祖管理張興祖陞任浙江楓嶺營逰擊以阿思哈尼哈畨劉瑛管理劉瑛故以子爵祖雲龍管理續以劉瑞管理劉瑞故以副㕘領康泰管理
  第四㕘領第六佐領係順治三年將隨左夢庚投誠官陳尚智等一十八員編為牛錄初以世職甲喇章京陳尚智管理陳尚智陞任福建副將以阿達哈哈畨陳自福管理陳自福從征貴州病故以拖沙喇哈畨李應奎管理李應奎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陳耀武管理陳耀武陞任廣東駐防㕘領以都統張天福管理張天福故以阿思哈尼哈畨張其烈管理張其烈年老辭退以阿思哈尼哈畨劉應桂管理劉應桂故以二等侍衛李天知管理李天知陞任浙江平陽協副將以阿達哈哈畨蔣炳賢管理蔣炳賢縁事革退以副佐領李芳勉管理李芳勉陞任陜西洮泯道以二等阿達哈哈畨李洵管理續以驍騎校邵榮徳管理邵榮徳故以副都統曹瑛管理曹瑛陞任以二等侍衛馬斌管理馬斌故以輕車都尉陳文登管理陳文登縁事革退以騎都尉張以愷管理
  第四㕘領第七佐領係康熙二十年編設初以王近學管理王近學故以拜唐阿耿衍祚管理耿衍祚縁事革退以耿光祚管理耿光祚故以耿治管理耿治縁事革退以陳都䇿管理陳都策縁事革退以李生輝管理李生輝休致以鑾儀衛治儀政李景善管理李景善陞任以治儀政黃承治管理黃承治陞任以吉林佐領賈起雲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和碩額駙耿昭忠等因隨伊祖投誠人多不能養贍部議編為五佐領之一陳都策革退後因盧世英呈控經王大臣議請將五佐領內航海舊人關東舊人公主媵人七百餘名編為公中佐領三其福建等省隨來壯丁及耿姓各戶下家人三百餘名編為耿姓世管佐領二此即三公中佐領之一也乾隆三年又因耿化祚呈控復奏請將三公中二世管俱照鑲藍旗尚維邦佐領例一體作為福珠里佐領奉㫖兩世管佐領作為福珠里佐領三公中佐領作為世管佐領乾隆十五年奉㫖仍為公中佐領
  第四㕘領第八佐領係崇徳二年將蘇洛屯壯丁編為牛錄初以世職甲喇章京張仲第管理張仲第由戶部侍郎陞任陜西巡撫以分得撥什庫陳進孝管理陳進孝故以阿達哈哈畨閻可權管理閻可權陞任宣化總兵官以其子閻琳管理閻琳故以張仲第之子張應祥管理張應祥故以其子一等阿思哈尼哈畨鑾儀衛冠軍使張松齡管理張松齡年老辭退以張英管理張英故以豐盛額管理豐盛額故以徳寧管理
  第五㕘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將鐵嶺衛壯丁編為牛錄初以世職甲喇章京李獻箴管理李獻箴因病辭退以其養子李貴管理李貴年老告退以其子李林春管理李林春縁事革退以李獻箴親孫拖沙喇哈畨李林盛管理李林盛陞任登州總兵官以其叔父李向昱管理李向昱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其子李林森管理李林森縁事革退以李林盛之孫筆帖式李敦基管理李敦基縁事革退以其弟李信基管理李信基縁事革退以李潔管理李潔故以其弟李洵管理李洵故以其子李尚桐管理
  第五㕘領第二佐領係康熙二十年編設初以魏國賢管理魏國賢年老辭退以王進徳管理王進徳故以李仁龍管理李仁龍故以耿嘉祚管理耿嘉祚故以耿化祚管理耿化祚縁事革退以㕘領金通保管理金通保故以副佐領王承宗管理王承宗故以蔣廷佐管理蔣廷佐陞任都司以金昌儀管理金昌儀故以阿盛額管理阿盛額陞任以三等侍衛秦良臣管理
  謹案此佐領亦係以耿昭忠等隨來壯丁編立雍正十一年另編為公中佐領以金通保管理乾隆三年作為世管佐領乾隆十五年奉㫖仍為公中佐領
  第五㕘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將鐵嶺寜逺蓋州三處壯丁編為牛錄初以分得撥什庫黃得功管理黃得功故以分得撥什庫樊進功管理樊進功縁事革退以分得撥什庫李可進管理李可進故以副都統李林隆管理李林隆陞任固原提督以其子拜唐阿李煒管理李煒縁事革退以其族兄之子李建基管理李建基故仍以都統李林隆管理李林隆故以其孫阿達哈哈畨李大均管理李大均縁事革退以李建基之子工部員外郎李池管理李池故以副㕘領商林芳管理商林芳縁事革退以歩軍校劉瑜管理劉瑜故以副佐領張竒勲管理張竒勲故以戶部郎中許宗智管理許宗智陞任知府以印務章京祖應珏管理祖應珏陞任協領以一等男劉沛徳管理劉沛徳陞任都統以騎都尉陳元瑛管理
  第五㕘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將沙河堡壯丁編為牛彔初以周國佐管理周國佐由吏部侍郎外任蘇州巡撫以其族弟驍騎校周維新管理周維新陞任鎮江副都統以其子大理寺少卿兼拜他喇布勒哈畨周卜世管理周卜世陞任天津鹽法道以周國佐之子周卜運管理周卜運故以其族弟吏部員外郎周卜年管理周卜年陞任山西援𠞰總兵官以其族弟𠉀補知州周卜輔管理周卜輔故以其子周大鏞管理周大鏞縁事降調以其族兄之子驍騎校周兆鰲管理周兆鰲故以其子周斌管理周斌縁事革退以其叔周兆徳管理周兆徳故以其子久柱管理久柱故以歩軍副尉徐詮管理徐詮故以周國佐之四世姪孫周純仁管理
  第五㕘領第五佐領係康熙十八年將隨定南王孔有徳駐防廣西之官兵編為牛錄初以李建春管理李建春年老辭退以阿達哈哈畨尚廷輔管理尚廷輔年老辭退以其子尚鋐管理尚鋐故以歩軍副尉張旭管理張旭年老辭退以驍騎校王銓管理王銓陞陜西逰擊以一等精竒尼哈畨兼副㕘領左宏銳管理左宏銳休致以三等侍衛華齡管理華齡故以雲麾使李景韶管理李景韶陞任㕘將以三等侍衛左淵管理左淵陞任福州都司以歩軍校王國才管理王國才故以雲騎尉馬煜管理
  第五㕘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七年將蓋州熊關屯髙家堡三處壯丁編為牛錄初以李茂管理李茂陞任固原總兵官以楊廷召管理楊廷召陞任杭州駐防甲喇章京以周卜岐管理周卜岐縁事革退以李茂之子驍騎校李良棟管理李良棟陞任鎮江駐防㕘領以其兄之子李士鳯管理李士鳯故以李良棟之子拖沙喇哈畨李士鸞管理李士鸞縁事降調以副佐領孟額圖管理孟額圖調補公中佐領以李茂之曽孫李之馥管理李之馥故以其子李景管理李景陞任潮州都司以徳宏管理徳宏陞任河南㕘將以邵源浩管理
  謹案此佐領於乾隆三十四年作為公中佐領
  第五㕘領第七佐領係順治十年編設初以梅勒章京兼一等侍衛祖澤淳管理祖澤淳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孫精竒尼哈畨祖興邦管理祖興邦縁事革退以工部尚書髙爾位管理髙爾位年老辭退以阿達哈哈畨金鍾管理金鍾陞任黙爾根㕘領以其子金纉祖管理金纉祖縁事革退以祖興邦之子祖奎管理祖奎縁事革退以印務章京尚銘管理尚銘年老革退以輕車都尉薩炳阿管理薩炳阿故以內閣侍讀學士趙文興管理
  謹案此佐領於乾隆十八年祖奎縁事革退後改為公中佐領
  第五㕘領第八佐領係順治四年編設初以王進忠管理王進忠駐防福建以趙鳴鳯管理趙鳴鳯駐防鎮江以一等精竒尼哈畨散秩大臣左元廕管理左元廕年老辭退以其子左世永管理左世永陞任廣東新㑹營逰擊以其弟左世俊管理左世俊故以其弟左世英管理左世英因病休致以其子左宏鐸管理左宏鐸故以其子左瀚管理左瀚故以其叔左宏鏡管理左宏鏡縁事革退以一等子左濤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原係左夢庚所率兵役及其家壯丁投誠編立初令王允成管理王允成於順治七年𣲖駐防後令鄭進忠管理鄭進忠於順治十三年駐防福建以家人趙鳴鳯管理趙鳴鳯於順治十六年駐防京口令左夢庚之姪左元應管理
  以上正黃旗漢軍㕘領所屬勲舊佐領二員世管佐領十五員族中承襲佐領二員互管佐領一員公中佐領二十員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四
  旗分志二十四
  八旗佐領二十四正白旗漢軍佐領
  正白旗漢軍佐領
  正白旗漢軍都統所屬叅領五第一叅領下佐領八第二叅領下佐領八第三叅領下佐領八第四叅領下佐領八第五叅領下佐領八
  第一叅領第一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之牛彔漢文稱佐領初以神推管理神推故以分得撥什庫漢文稱驍騎校羅仁英管理羅仁英年老辭退以叅領愛音達禮管理愛音達禮故以七品筆帖式石如璜管理石如璜陞任叅將以石如璧管理石如璧年老辭退以佐領石如琬兼管石如琬年老辭退以驍騎校馬應超管理馬應超陞任
  盛京協領以副叅領楊永亨管理楊永亨縁事革退以歩軍校蔣普忠管理蔣普忠休致以船厰佐領鄧廷瑛管理鄧廷瑛陞任以騎都尉李長齡管理李長齡縁事革職以副叅領周成勛管理周成勛縁事革職以治儀正盛福管理盛福陞任以印務章京程國正管理程國正故以印務章京陞貴管理
  第一叅領第二佐領係崇德七年編設之牛彔初以王仲善管理王仲善故以三等侍衛丹拜管理丹拜縁事革退以廕生石如琬管理石如琬年老辭退以王仲善之三世孫王璽管理王璽縁事革退以其弟王璣管理王璣故以雲麾使惟一管理惟一陞任以副都統常復管理常復派往烏理雅蘇台以三等侍衛孫惟中管理孫惟中陞授都司以內閣侍讀蔡思亶管理續以治儀正線永銘管理線永銘陞任以輕車都尉劉文庚管理劉文庚降調以三等侍衛佛雲管理
  謹案此原係無根源佐領乾隆四十三年作為兩姓互管佐領
  第一叅領第三佐領係崇德七年編設之牛彔初以綽和納管理綽和納故以牛彔章京竇有徳調管竇有徳駐防福建以綽和納之弟石琳管理石琳陞任按察使以其弟石璟管理石璟因病辭退以其長兄綽爾們之次子石文桂管理石文桂縁事革退以觀音保管理觀音保縁事革退以廕生祥㤗管理祥㤗縁事革退以驍騎校石勇管理石勇故以明德管理
  第一叅領第四佐領係崇德年間編設之牛彔初以綽爾們管理綽爾們縁事革退以侯玉管理侯玊駐防杭州以綽爾們之弟石政管理石政縁事革退以吳荘子管理吳莊子年老辭退以分得撥什庫玉賢管理王賢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綽爾們弟之子監生石文耀管理石文耀縁事革退以其弟監生錫達禮管理錫達禮故仍以其兄石文耀管理石文耀故以筆帖式石鼐管理石鼐縁事革退以散秩大臣祥㤗管理祥㤗故以整儀尉景徳管理景德故以福興管理
  第一叅領第五佐領初編設時係張大國管理張大國故以其兄之子張元勲管理張元勲陞任鎮江梅勒章京漢文稱副都統以其子張素義管理張素義陞任右衛副都統以其子張素信管理張素信縁事革退以改用旗員之知府羅綸管理羅綸休致以騎都尉劉林彪管理劉林彪故以郎中張鍹管理張鍹陞任以三等侍衛常復管理常復陞任以延恩侯朱紹美管理朱紹美縁事革職以員外郎董成謙管理董成謙陞任以員外郎佟兆寜管理佟兆寜陞任以副叅領殷世林管理
  謹案此原係無根源佐領乾隆四十三年作為公中佐領
  第一叅領第六佐領係崇德七年編設之牛彔初以髙第管理髙第故以髙傑管理髙傑駐防外省以趙良管理趙良從征陣亡以分得撥什庫吳天夀管理吳天夀駐防廣東以吳宏夀管理吳宏夀縁事革退以廕生吳天祐管理吳天祐縁事革退以員外郎金璞管理金璞縁事革退以三等阿達哈哈番漢文稱輕車都尉髙乾管理髙乾故以其子髙丙圖管理髙丙圖故以蔡嵩齡管理蔡嵩齡調補常天佑公中佐領以髙丙圖之子髙崗管理髙崗因病告退以其子髙慶德管理
  第一叅領第七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之牛彔初以臧調元管理臧調元故以西達爾漢管理西達爾漢故以其弟額爾吉圖管理額爾吉圖陞任副將以其子石文郁管理石文郁故以其弟石文煌管理石文煌故以其弟石文賢管理石文賢年老辭退以其子達淳管理達淳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番漢文稱雲騎尉謝文玉管理謝文玉故以徳住管理德住革職以石禮嘉管理石禮嘉降調以石爾丹管理石爾丹故以其姪英福管理英福陞任以其叔散秩大臣三等子佛住管理
  謹案此原係無根源佐領乾隆四十三年作為族中承襲佐領
  第一叅領第八佐領係崇德七年編設之牛彔初以鄧光明管理鄧光明故以沈珩管理沈珩故以續順公沈熊昭管理沈熊昭故以其子沈之恵管理沈之恵縁事革退以其姪沈鐸管理沈鐸故以其子沈定文管理沈定文縁事革退以其叔沈錕管理沈錕陞任都司以其姪沈廣文管理沈廣文故以其叔沈鏐管理
  第二叅領第一佐領係崇德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都司祖雲龍管理祖雲龍故以其子祖光璽管理祖光璽駐防鎮江以其叔父祖雲慶管理祖雲慶故以御史梁續祖管理梁續祖年老辭退以祖光璽弟之子祖維翔管理祖維翔縁事革退以祖光璽之孫一等阿達哈哈番祖秉衡管理祖秉衡陞任大同總兵官以其子監生祖魯管理祖魯縁事革退以其叔父祖秉基管理祖秉基故以其姪祖靖管理祖靖陞任都司以其族兄祖慶來管理祖慶來故以其子祖永安管理
  第二叅領第二佐領係崇徳年間編設之牛錄初以千摠李天貴管理李天貴故以其弟李天祥管理李天祥故以其弟李天正管理李天正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騎都尉蔡士英管理蔡士英陞任江西巡撫以其族弟蔡朝佐管理蔡朝佐陞任蘇州協領以蔡士英之子蔡毓榮管理蔡毓榮陞任川湖總督以其弟蔡毓茂管理蔡毓茂陞任鎮江副都統以其子蔡瑜管理蔡瑜陞任天津逰擊以其弟蔡良管理蔡良陞任福建駐防叅領復以叅領蔡瑜管理蔡瑜陞任廣東副都統以副都統金鐸管理金鐸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番祖秉基管理祖秉基調補本姓世管佐領以旗員遲維璧管理遲維璧縁事革退以蔡瑜之弟蔡湘管理蔡湘縁事革退以其姪蔡寳麟管理蔡寳麟縁事革退以其姪蔡思亶管理蔡思亶故以其族伯父蔡嵩齡管理蔡嵩齡因病告退以其子蔡鼎管理謹案此原係無根源佐領乾隆四十三年作為蔡姓族中承襲佐領
  第二叅領第三佐領原係定南王孔有德所屬佐領初以王守仁管理康熙二十一年進京王守仁故以三等精竒尼哈番漢文稱子曹秉桓管理曹秉桓故以三等精竒尼哈番孫蘭管理孫蘭故以三等阿達哈哈番曹煐管理曹煐縁事革退以戶部郎中宜兆羆管理宜兆羆縁事革職以三等侍衛石履讓管理石履讓陞任以治儀正韓慶春管理韓慶春陞任以雲麾使歐陛宣管理歐陛宣陞任以步軍副尉孫露管理孫露告休以二等侍衛一等子夏鋭管理夏鋭縁事降調以三等輕車都尉鄂魯謝爾特管理鄂魯謝爾特故以二等輕車都尉金大徳管理
  第二叅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宋文印管理宋文印故以侍衛潘景元管理潘景元故以防禦沈永栢管理沈永栢故以三等阿達哈哈番徐國柱管理徐國柱故以其子徐世勲管理徐世勲故以監生沈之仁管理沈之仁陞任福建駐防協領以歩軍校常天佑管理常天佑故以叅領蔡嵩齡管理蔡嵩齡調補協領以步軍副尉侯天爵管理侯天爵故以叅將張玉琦管理張玉琦故以三等侍衛慶長管理
  第二叅領第五佐領係康熈二十四年編設初以沈瓊管理沈瓊故以其子沈熊起管理沈熊起故以其族弟拖沙喇哈番沈熊曜管理沈熊曜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李端管理李端故以三等輕車都尉祖端管理祖端故以鑾儀衛雲麾使勒福管理續以步軍校趙正潢管理趙正潢故以頭等侍衛續順公德通管理第二叅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七年將花白村二百戶人丁編為牛錄初以分得撥什庫金廷寳管理金廷寳駐防寳慶府以三因大立管理三因大立駐防福建以愛因大立管理續以金廷寳之子金民望管理金民望故以其弟金民欽管理金民欽陞任廣東駐防叅領以其兄之子普夀管理普夀故以其兄金琅管理金琅故以其兄金琦管理金琦縁事革退以其弟金珩管理金珩故以其子金之鐸管理金之鐸故以其子金永寜管理金永寜故以其族叔金瑛管理金瑛故以其子金之鏞管理
  第二叅領第七佐領係順治三年將隨左夢庚投誠人丁編為牛錄初以副將董世虎管理董世虎駐防西安以拜他喇布勒哈番郭有才管理郭有才駐防福建以馬思良管理馬思良陞任湖廣按察使以阿思哈尼哈番漢文稱男線應操管理線應操故以御史於珩管理於珩縁事革退以左都御史蔡珽管理蔡珽降調奉天府尹以一等阿達哈哈番沈熊俊管理沈熊俊故以一等侯兼叅領朱震管理朱震故以印務章京瀋之慶管理沈之慶故以雲騎尉石之琦管理石之琦革職以驍騎校何珮管理何珮告病以治儀正魁福管理魁福陞任以員外郎景祿管理景祿陞任以員外郎程國璽管理程國璽陞任以頭等侍衛騎都尉全福管理第二叅領第八佐領係康熈二十四年編設初以五品官康宏義管理康宏義故以拜唐阿沈之義管理沈之義故以驍騎校康華齡管理康華齡陞任廣東雷州副將以都統黃國材管理黃國材縁事革退以工部郎中楊文坤管理楊文坤縁事革職以員外郎錫珠管理錫珠降調以戶部郎中董慰祚管理董慰祚陞任以光祿寺少卿竇慰英管理竇慰英降調以三等輕車都尉曹國培管理曹國培告病以雲騎尉趙斌管理趙斌故以印務章京驍騎校周宗文管理周宗文降調以印務章京驍騎校康修管理
  第三叅領第一佐領初編設時𨽻鑲白旗係韓棟管理順治五年撥𨽻本旗韓棟故以分得撥什庫韓崇進管理韓崇進故以其子韓登雲管理韓登雲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徐九如管理徐九如陞任浙江黃巖總兵官以火器營叅領王以謙管理王以謙陞任石匣副將以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宜兆熊管理宜兆熊陞任福建將軍復以副都統王以謙管理王以謙縁事革退以刑部侍郎黃炳管理黃炳縁事革退以叅領李月槎管理續以黃燦管理黃燦告休以騎都尉趙大猷管理趙大猷故以雲騎尉宜宗孔管理宜宗孔故以副叅領徐純德管理
  第三叅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宜永貴管理宜永貴陞任總兵官以蔡士英管理續仍以宜永貴管理宜永貴陞外任以其子宜思孝管理宜思孝縁事革退以其弟宜思敬管理宜思敬故以其子宜廷文管理宜廷文故以其子宜兆勲管理宜兆勲故以其子宜成佑管理宜成佑故以其子觀音保管理
  第三叅領第三佐領係崇德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何機格理管理何機格理故以其子巴圖管理巴圖故以其弟拜音達禮管理拜音達禮陞任宣化總兵官以其子何天錫管理何天錫故以其弟何天培管理何天培陞任廣東副都統以其弟何天植管理何天植故以其弟何天樞管理何天樞縁事革退以二等阿達哈哈番何均管理何均故以其子多爾濟管理多爾濟陞任都司以其叔勒福管理
  第三叅領第四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孫得功管理孫得功年老辭退以其子孫有光管理孫有光因病辭退以其弟孫思克管理孫思克陞任甘肅總兵官以其兄之子孫承業管理孫承業故以其子孫桂管理孫桂縁事革退以孫思克之子孫承㤙管理孫承恩故以其子吉福管理吉福因病告退以其族姪孫惟誠管理孫惟誠年老告退以其族姪慶成管理
  第三叅領第五佐領係崇德七年將大凌河等䖏壯丁編為牛錄初以胡宏先管理胡宏先陞任杭州駐防甲喇章京漢文稱叅領以分得撥什庫常汝貴管理常汝貴年老辭退以驍騎校董國良管理董國良故以胡宏先之子廕生胡秉彞管理胡秉彞故以其子一等阿達哈哈番胡昌禧管理胡昌禧故以其子胡維英管理胡維英故以其子胡宗源管理
  第三叅領第六佐領係康熙十四年編設初以製造庫首領劉兆麟管理劉兆麟從征雲南病故以其子劉簡管理劉簡故以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劉成謨管理劉成謨陞任湖廣常德叅將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李廷棟管理李廷棟因病辭退以一等侯朱之璉管理朱之璉故以驍騎校楊廷柱管理楊廷柱故以雲麾使常國樞管理常國樞故以一等延恩侯朱貽鳳管理
  第三叅領第七佐領係順治七年編設之牛彔初以張宏功管理張宏功故以防禦張文學管理張文學故以防禦張自榮管理張自榮故以防禦周應魁管理周應魁故以防禦朴彥吉管理朴彥吉年老辭退以於國治管理於國治故以於紹寜管理於紹寜故以內閣侍讀學士王以巽管理王以巽故以二等阿達哈哈番劉漢俊管理劉漢俊故以二等輕車都尉金漢管理金漢故以治儀正珠蘭㤗管理珠蘭泰陞任以雲騎尉周纘烈管理第三叅領第八佐領係康熙四十五年編設初以和碩額駙孫承運管理孫承運故以其子五福管理五福故以其子惟精管理
  第四叅領第一佐領係崇德五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周天玉管理周天玉陞任鎮江固山大漢文稱協領以們得孫管理們得孫故以其子王進賢管理王進賢縁事革退以三等伯福大立管理福大立縁事革退以叅領蔡永文管理蔡永文陞任正定總兵官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趙瑛管理趙瑛革職以一等男保徳管理保德告休以三等輕車都尉曺廷鑰管理曺廷鑰故以印務叅領秦廷玉管理秦廷玉陞任以治儀正寳寛管理第四叅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二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徐大正管理徐大正故以其弟徐大貴管理徐大貴陞任寳慶梅勒章京以其兄之子徐治通管理徐治通陞任福建梅勒章京以其弟徐治都管理徐治都陞任天津總兵官以徐治通之子徐永昌管理徐永昌縁事革退以徐治都之子徐永㤗管理徐永㤗故以其子一等阿達哈哈番徐廷勲管理徐廷勲故以其子徐世武管理徐世武故以其子徐本德管理
  第四叅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分得撥什庫董廷伯管理董廷伯駐防湖廣以竇有徳管理竇有徳調管綽和納佐領以拜音達禮管理拜音達禮因病革退以董廷伯弟之子董常國管理董常國因係進士出身改授知縣以其兄董振國管理董振國陞任𤓰州總兵官以其兄董安國管理董安國故以其弟董昌國管理董昌國故仍以其兄董振國管理董振國故以其兄之子董恆祚管理董恆祚故以其兄之子董成勲管理董成勲縁事革退以其弟董成謨管理董成謨因病告退以其子董淳管理董淳故以其子多隆武管理
  第四叅領第四佐領係康熙十八年將定南王孔有徳所屬官兵編為佐領初以投誠逰擊孫以儉管理孫以儉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番陳嘉䇿管理陳嘉䇿年老辭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董繼勲管理董繼勲縁事革退以都統祖秉衡管理祖秉衡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番馬士進管理馬士進故以步軍校秦灝管理秦灝故以輕車都尉夏䕃管理夏䕃陞任以治儀正孫珽管理孫珽革職以副叅領魯廷源管理魯廷源故以內閣侍讀石興阿管理石興阿故以一等輕車都尉金培徳管理第四叅領第五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分得撥什庫陳伯通管理陳伯通因病辭退以其子陳養忠管理陳養忠陞任鎮江駐防固山大以其子陳嘉善管理陳嘉善年老辭退以其子陳正義管理陳正義縁事革退以其子陳普管理陳普縁事降調以其弟陳晉管理陳晉縁事革退以其子陳文儒管理
  第四叅領第六佐領係康熙八年編設初以周文聖管理周文聖從征陜西病故以慕義公孫徵灝管理孫徵灝故以其子孫宏相管理孫宏相故以其弟孫宏林管理孫宏林故以孫宏相之子一等阿達哈哈番孫爟管理孫爟故以其堂弟孫照管理孫照革職以治儀正董濚管理董濚陞任以三等侍衛惟精管理續以步軍校於文炳管理謹案此佐領原係孫可望子孫世職乾隆三十六年
  㫖孫可望子孫世職嗣後不必承襲將此作為公中佐領
  第四叅領第七佐領係康熙八年編設初以武舉孫徵澍管理孫徴澍故以其子武進士孫宏本管理孫宏本陞任廣西逰擊以慕義公孫徴灝之子孫恆旃管理孫恆旃革職以其族孫孫天培管理孫天培故以叅領胡良管理胡良故以叅領海常管理海常陞任叅將以內閣侍讀徐秉箎管理謹案此佐領亦係孫可望子孫世職乾隆三十六年
  㫖孫可望子孫嗣後不必承襲將此作為公中佐領
  第四叅領第八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將平南王尚可喜所屬官兵編為佐領初以投誠四品官孫承烈管理孫承烈故以其子孫孝衍管理孫孝衍縁事革退以驍騎校康修齡管理康修齡故以叅領徐世爵管理徐世爵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郭度管理郭度故以刑部郎中朱霖管理朱霖陞任以印務章京蔡寳麟管理續以二等輕車都尉線堪管理線堪故以治儀正夏鈞管理夏鈞革職以治儀正額勒登布管理
  第五叅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三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千總裴有學管理裴有學因病辭退以其弟裴有聲管理裴有聲故以御史王光裕管理王光裕陞任河道總督以其子廕生王景堯管理王景堯陞任福建駐防協領以裴有學之子筆帖式裴振徳管理裴振徳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張朝相管理張朝相故以三等伯鄭修典管理鄭修典故以二等阿達哈哈番劉漢傑管理劉漢傑因病辭退以續順公沈鐸管理續以騎都尉董繼勲管理董繼勲告病以續順公沈廣文管理續以印務章京黃徳厚管理黃徳厚陞任以三等輕車都尉祖誠德管理
  第五叅領第二佐領係康熙二十四年將隨續順公沈熊昭進京之兵丁編為佐領初以防禦張國柱管理張國柱年老辭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副叅領徐宗文管理徐宗文縁事革退以刑部郎中禮山管理禮山陞任㤗通道以一等阿達哈哈番宜成祚管理宜成祚故以印務章京周宗文管理周宗文降調以印務章京納思圖管理
  第五叅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都司鄭蛟麟管理鄭蛟麟陞任四川提督以其孫鄭延禧管理鄭延禧縁事革退以兵部郎中趙之鵾管理趙之鵾故以內閣學士吳興祖管理吳興祖故以兵部郎中夏贊元管理夏贊元故以阿思哈尼哈番夏増管理夏増故以二等阿達哈哈番夏調元管理夏調元縁事革退以都統石文焻管理石文焻因病辭退以驍騎校黃燦管理黃燦縁事革退以步軍校徐芳管理徐芳故以一等輕車都尉金忠管理金忠告退以一等男色克精額管理色克精額陞任以工部郎中李治管理李治故以雲麾使夏鈞管理續以三等侍衛楊長齡管理
  第五叅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投誠把總夏景梅管理夏景梅陞任杭州梅勒章京以二等阿達哈哈畨蔡國登管理蔡國登陞任鎮江駐防叅領以夏景梅之弟夏景和管理夏景和故以二等精奇尼哈番夏普管理夏普年老辭退以一等阿達哈哈番夏益管理夏益故以二等阿達哈哈番夏長瀛管理夏長瀛縁事革退以三等精奇尼哈番夏冕管理夏冕因病停俸以其族姪夏良智管理夏良智故以雲麾使夏鈞管理夏鈞陞任逰擊以整儀尉夏鐘管理
  第五叅領第五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投誠錦州都司李天輔管理李天輔因病辭退以其子李先祚管理李先祚故以其子李長青管理李長青故以其子李維綱管理李維綱縁事革退以其兄李維新管理李維新故以其子李世芳管理李世芳縁事革退以其叔父李維岳管理李維岳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孫李宏謨管理李宏謨縁事革退以其叔李世貴管理李世貴故以其族姪孫李濤管理李濤縁事革退以其弟李浩管理李浩故以其子雙慶管理
  第五叅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三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周維屏管理周維屏縁事革退以分得撥什庫王棟管理王棟故以其子王嗣德管理王嗣德駐防鎮江以其兄之子王安邦管理王安邦故以其子王瑋管理王瑋故以其兄王璧管理王璧縁事革退以其弟之子王夢麟管理王夢麟縁事革退以其弟王夢熊管理王夢熊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番邵瞻奭管理邵瞻奭陞任杭州駐防協領以侍讀學士梁士徵管理梁士徵故以步軍校劉漢璽管理劉漢璽故以永泰管理永泰故以王棟之四世孫王銘管理王銘因病告退以其子王繼忠管理
  謹案此原係無根源佐領乾隆四十三年作為王姓族中承襲佐領
  第五叅領第七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廣寜生員郭肇基管理郭肇基陞任廣西巡撫以其子郭拱宸管理郭拱宸陞任福建駐防叅領以員外郎金光祖管理金光祖陞任福建布政使以侍衛馬元龍管理馬元龍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郭拱宸之子郭永㤗管理郭永泰年老辭退以阿思哈尼哈番崔希堯管理崔希堯故以郭永㤗之子郭汝樾管理郭汝樾故以其子郭熙元管理郭熙元故以郭璽管理郭璽縁事革退以其叔之子郭墀管理郭墀故以其子郭士錚管理
  第五叅領第八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將廣東進京之兵丁編為佐領初以督捕侍郎王國昌管理王國昌陞任山東巡撫以二等阿思哈尼哈畨金鎮管理金鎮故以二等精竒尼哈番夏襄元管理夏襄元故以拖沙喇哈番龔祖培管理龔祖培降調以步軍校李定芳管理李定芳故以二等侍衛三泰管理三㤗陣亡以印務章京梁彬管理梁彬告休以一等男加一雲騎尉慶麟管理慶麟出差以副叅領黃士端管理
  以上正白旗漢軍叅領所屬原管佐領四員世管佐領十三員公中佐領十六員由原管改公中佐領二員由無根源改族襲佐領三員改互管佐領一員改公中佐領一員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四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五
  旗分志二十五
  八旗佐領二十五正紅旗漢軍佐領
  正紅旗漢軍佐領
  正紅旗漢軍都統所屬叅領五第一叅領下佐領六第二叅領下佐領六第三叅領下佐領六第四叅領下佐領五第五叅領下佐領五
  第一叅領第一佐領係順治元年將定南王孔有徳所屬人丁編為牛錄初𨽻正黃旗以閔天俊管理閔天俊故以其子閔宏宗管理閔宏宗故以其子閔士瑾管理閔士瑾縁事革退以其弟閔士璋管理閔士璋故以其弟閔士瑞管理閔士瑞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閔承烈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領始撥𨽻本旗閔承烈縁事革退以其族兄閔文輝管理閔文輝年老休致以其子閔良弼管理閔良弼故以其子閔獲春管理閔獲春故以其姪閔師賢管理
  第一叅領第二佐領係順治二年將隨左夢庚投誠人員編為牛錄初以投誠叅將孟希舜管理孟希舜因病觧任以其子孟名世管理孟名世陞任副都統因病辭退以其子們得禮管理們得禮縁事革退以其弟伊拉齊管理伊拉齊縁事革退以們得禮之子孟以維管理孟以維縁事革退以副叅領程鋗管理程鋗故以姜國用管理姜國用調用以驍騎校陳志綱管理陳志綱故以雲麾使王林管理王林補放叅將以歩軍副尉楊繹管理楊繹故以歩軍校劉文鎬管理
  謹案此本係世管佐領乾隆三年孟以維縁事治罪遵雍正三年
  上諭作為公中佐領再們得禮旗冊作孟緯祖
  第一𠫵領第三佐領原係在
  盛京編設初以固山額真後改固山案班漢文稱都統呉守進兼管吳守進陞任漢中將軍以其長子吳國柄管理吳國柄故以其弟吳國正管理吳國正陞任漢中梅勒章京以郎中楊茂椿管理續以吳國極管理吳國極故以其長孫吳如譯管理吳如譯陞任直𨽻撫標右營遊擊以其叔父一等阿達哈哈番吳鍈管理吳鍈故以其兄之子吳如訥管理吳如訥因甄別革退以其弟一等阿達哈哈番吳如讓管理吳如讓降調以其姪天保管理
  第一叅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孫徳盛管理孫徳盛陞任西安梅勒章京以分得撥什庫寇四管理寇四陞任鎮江駐防協領以孫徳盛之子孫世俊管理孫世俊故以其弟孫世宏管理孫世宏縁事革退以其兄孫元吉管理孫元吉故以其弟孫元士管理孫元士縁事降調以其兄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孫紹祥管理孫紹祥故以其子孫寳鳴管理孫寳鳴故以其族弟孫寳岐管理
  第一叅領原第五佐領係雍正十一年將內務府壯丁一百二十九名自鄭安康劉顯兩佐領下撤出編為一整佐領以副叅領王國璉管理王國璉縁事革退以𠫵領王正管理王正縁事革退以劉文炳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由內務府撥出另記檔案人丁乾隆三十一年
  㫖另記檔案養子開戶人等出旗為民將此佐領裁汰
  第一叅領第五佐領原係四叅領下第六佐領係順治三年編設之牛錄初以隨左夢庚投誠都司劉國輔管理劉國輔從征湖廣陣亡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杜有才管理杜有才駐防福建以拜他喇布勒哈畨王應時管理王應時年老辭退仍以杜有才管理杜有才故以督捕司郎中鄒應仕管理鄒應仕縁事革退以二等阿思哈尼哈畨李斕管理李斕故以其子李永陞管理李永陞縁事革退以叅領李永年管理李永年縁事革退以副叅領李永安管理李永安縁事革退以戶部員外郎劉宏祖管理劉宏祖縁事革退以廣寧門城門尉楊國相管理楊國相因年老告退以二等男李時敏管理李時敏縁事革退以鑾儀衛治儀正劉淇管理劉淇故以印務𠫵領鄭馥管理
  第一叅領第六佐領原係駐防廣東佐領初以金有才管理康熙二十二年進京分𨽻正黃旂以御史於三賢管理於三賢陞任雲南布政使以其子於起鳯管理於起鳯因病革退以三等侍衛金紀祖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以叅領劉徳滋管理劉徳滋縁事革退以驍騎校於來鳯管理於來鳯因病告退以歩軍校鄭秉訓管理鄭秉訓故以治儀正邱兆崐管理邱兆崐故以歩軍校羅彥章管理羅彥章故以內閣侍讀盛徳昌管理盛徳昌陞任湖北徳安府知府以叅領溫瑢管理第二叅領第一佐領原係駐防廣東佐領初以馬稱驥管理康熙二十二年進京分𨽻正黃旗以副都統張俊兼管張俊故以拖沙喇哈畨於良輔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以副叅領毋兆瑛管理毋兆瑛故以副叅領於宗文管理於宗文縁事革退以三等侍衛王浡管理王浡陞授都司以二等男李承綸管理李承綸因事降調以副叅領姜國程管理姜國程故以吉林佐領朱詩管理朱詩故以印務章京李淨私管理李凈私故以雲麾使王模管理
  第二叅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甲喇章京馮文運管理馮文運故以刑部郎中王錫宇管理王錫宇年老辭退以驍騎校寗完直管理寗完直故以其子監生寗思賢管理寗思賢故以其兄𠉀補叅議道寗思聖管理寗思聖故以其子寗輔佐管理寗輔佐縁事革退以通政司左叅議張國棟管理張國棟休致以歩軍副尉傅暄管理傅暄故以印務章京驍騎校張定邦管理張定邦故以歩軍校馬國璽管理馬國璽故以歩軍校王懐亮管理王懐亮故以雲騎尉張維剛管理第二叅領第三佐領係在
  盛京編設初以王一屏管理續以投誠榆林副將王世選管理王世選年老革退以分得撥什庫王有報管理王有報年老辭退以王世選之子王之弼管理王之弼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王毓瑞管理王毓瑞陞任陜西榆林遊擊以其兄之子三等伯王釴管理王釴陞任鎮江將軍以其伯父之子五品官王銂管理王銂故以王世選之元孫王濤管理王濤縁事革退以王一屏之元孫福山管理福山降級調用以王灝管理
  謹案雍正七年經王大臣議奏此佐領因何編立之處無案可稽初次王一屏管理二次始以王釴之曽祖王世選接管三次又係本佐領下驍騎校王有報接管雖係同姓俱非一族此佐領亦非伊等帶來之人擬改為公中佐領奉㫖亦令照鑲紅旂紀大禮之例作為世管隨經揀選王釴之子弟補放王銂乾隆十三年王銂缺出本旗復揀選王世選子孫引
  見奉㫖王銂所出佐領缺該旗何故止選王世選子孫不選王一屛等子孫皇考諭㫖止謂不可作公中並未令作王世選之世管佐領也今該旗不算王一屛王有報子孫皆王大臣袒撥王釴故如此辦理著此三家如何得分之處另行定擬旋議令三姓互管奉㫖此佐領作為王一屛王世選二家輪管佐領王有報止管過一次不必算入
  第二叅領原第四佐領係雍正九年因各旗佐領多寡不同奉
  㫖上三旗定設四十佐領下五旗定設三十佐領縁本旗少一佐領將內務府壯丁撥出編為一整佐領初以副叅領李承恩管理李承㤙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戶部郎中王兆龍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係由內務府撥出另記檔案之人乾隆二十一年
  㫖另記檔案養子開戶人等出旂為民將此佐領裁汰
  第二叅領第四佐領原係五叅領下第六佐領係崇徳八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分得撥什庫林夀管
  理林夀故以分得撥什庫郎賽管理郎賽陞任福建將軍以拜他喇布勒哈畨王國兆管理王國兆陞任福建梅勒章京以分得撥什庫教承慶管理教承慶年老辭退以其子刑部員外郎教化新管理教化新陞任陝西糧道仍以都統王國兆管理王國兆故以督捕司員外郎王有容管理王有容故以拖沙喇哈畨王永吉管理王永吉因病辭退以御史張世爵管理張世爵調管別佐領以歩軍校鍾世臣管理鍾世臣陞任山東總兵官以其子鍾沛管理鍾沛縁事革退以驍騎校宋學禮管理宋學禮縁事降調以叅領張士宏管理張士宏縁事革退以驍騎校程鋗管理程鋗縁事降調以歩軍校董珠管理董珠因年老告退以驍騎校程國鼐管理程國鼐因年老告退以鑾儀衛冠軍使王集管理王集陞任副將以驍騎校兼印務章京魯成烈管理
  第二叅領第五佐領原係在
  盛京編設初以投誠人李志登管理李志登因病辭退以分得撥什庫李應科管理李應科故以吳國元管理吳國元陞任鎮江駐防叅領以其兄之子監生呉熈管理呉熈故以其弟拜他喇布勒哈畨吳雋管理呉雋縁事革退以阿思哈尼哈畨劉振管理劉振故以火噐營協領王廷諫管理王廷諌故以阿思哈尼哈畨劉紹宏管理劉紹宏故以御史金應璧管理金應璧陞任奉天府尹以阿達哈哈畨吳如譓管理呉如譓軍政革退以驍騎校陳永新管理陳永新故以御史劉永泰管理劉永泰故以副都統朱倫瀚管理朱倫瀚故以副叅領於宗孔管理於宗孔年老告退以印務章京臧士謙管理
  謹案此佐領係崇徳七年李志登自大凌河翟家堡率壯丁百二十餘人來歸時編立吳國元旂冊作呉國耀
  第二叅領第六佐領係天聰九年編設之牛錄初以甲喇章京王國光管理王國光陞任廣東廣西總督以其族弟之子廕生王永清管理王永清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王國光族弟刑部員外郎王國棟管理王國棟陞任固原總兵官以其族孫兵部員外郎王宏任管理王宏任縁事革退以王國光族弟之子王永成管理王永成因病辭退以王國光之孫王宏管理王宏陞任廣東督標中軍副將以其子王持賢管理王持賢故以其子王承祖管理王承祖故以其叔父王持樞管理王持樞更名書寳書寳故以其子徳克精額管理
  謹案王國光本完顔氏天命四年投誠乾隆九年
  㫖查明係金朝後裔十八年令王國光裔孫王持樞隨祭金陵旋奉㫖將王持樞一族抬入正紅旗滿洲又旂冊王宏任作王興任
  第三叅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半箇牛錄初以大凌河都司朱成伯管理朱成伯故以禮部侍郎王國雄管理王國䧺故以叅領王永慶管理康熙二十二年將此佐領定為整佐領王永慶故以吏部員外郎陳秉政管理陳秉政故以三等阿逹哈哈畨門應鳯管理門應鳯故以一等阿達哈哈畨加一拖沙喇哈畨副叅領王興武管理王興武故以二等輕車都尉呉玠管理呉玠故以叅領魯正宗管理魯正宗故以冠軍使趙宗灝管理趙宗灝陞任叅將以叅領王法管理王法故以叅領白國祿管理
  第三叅領第二佐領係天聰九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察哈爾千總姜一魁管理姜一魁故以其弟姜一鵬管理姜一鵬縁事革退以姜一魁之子姜遇時管理姜遇時陞任鎮江駐防叅領以其弟姜運時管理姜運時故以其族弟監生薑進時管理姜進時從征病故以其兄姜逢時管理姜逢時因病辭退以其子姜永錫管理姜永錫故以其族弟姜永夀管理姜永夀縁事革退以姜一魁之二世孫姜徳成管理姜徳成陞任易州副將以其子姜世淑管理姜世淑故以其族叔姜廣毅管理姜廣毅因病告退以其子姜維垣管理姜維垣因病告退以其弟姜維墀管理
  謹案旗冊姜永夀作永寧姜徳成係姜一魁之三世孫
  第三叅領第三佐領係駐防福建佐領康熈二十二年進京分𨽻鑲藍旗以劉一豹管理劉一豹故以三等䕶衛薩克新管理薩克新故以三等䕶衛邁圗管理康熈四十六年將此佐領撥𨽻正黃旗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畨姜雲慶管理姜雲慶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加一拖沙喇哈畨李䋲武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領始撥𨽻本旗以工部郎中傅逵管理傅逵陞任雲南順慶府知府以歩軍校王世芳管理王世芳故以工部郎中王宗燦管理王宗燦陞任杭州副都統以鑾儀衛治儀正王鈁管理王鈁故以二等子王條管理王條故以二等輕車都尉吳文芳管理吳文芳因病告退以鑾儀衛治儀正王炎管理王炎故以歩軍協尉邉從禮管理第三叅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劉𣷉英管理劉𣷉英故以其子二等阿達哈哈畨劉秉鈞管理劉秉鈞陞任山東登州總兵官以其弟刑部郎中兼叅領劉秉忠管理劉秉忠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二等阿達哈哈畨劉思儀管理劉思儀故以其弟拜他喇布勒哈畨劉思偉管理劉思偉縁事革退以其弟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劉玉榮管理劉玉榮縁事革退以其叔父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劉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管理劉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縁事革退以其子劉文敏管理
  謹案實録天命八年正靜堡副將劉世勲同四十餘城堡官員各率屬民歸誠授為阿思哈尼哈畨將三子劉涵英承襲縁事革退後因攻前屯衛中後所等處冇功於崇徳七年授為佐領
  第三叅領第五佐領係康熈二十二年將駐防廣東兵丁編為佐領初𨽻正黃旗以一等阿思哈尼哈畨連登雲管理連登雲故以都統周卜世管理周卜世年老辭退以拜唐阿周兆祥管理周兆祥縁事革退以副都統黃秉越管理黃秉越陞任福建將軍以拖沙喇哈畨楊滋芸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領始撥𨽻本旗以拜他喇布勒哈畨董承芬管理董承芬故以副叅領㓂端管理㓂端緣事革退以印務章京祝永瑀管理祝永瑀故以輕車都尉張得位管理張得位陞任守備以叅領魏斌管理魏斌休致以印務章京羅繼謹管理
  第三叅領第六佐領係康熈十四年將製造庫匠役編為佐領初以匠役頭目榮顯祚管理榮顯祚陞任湖南𠫵將以其弟榮昌祚管理榮昌祚故仍以其兄榮顯祚管理榮顯祚故以其子榮廷芳管理榮廷芳縁事革退以其叔父城門尉榮世祚管理榮世祚故以榮廷芳之子榮建勲管理榮建勲縁事降調以其兄榮徳宏管理榮徳宏故以榮錫榖管理榮錫榖故以其子榮淳管理榮淳故以其族弟榮渼管理
  第四叅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大凌河都司王尚智管理王尚智陞任漢中府駐防甲喇章京以拜他喇布勒哈畨佟輔聖管理佟輔聖陞任山東膠州總兵官以其子佟國銓管理佟國銓故以其子佟士鈺管理佟士鈺故以其弟佟士鐸管理佟士鐸縁事革退以副叅領朱倫漪管理朱倫漪縁事革退以二等子副都統王淳管理王淳故以雲騎尉全明管理全明縁事革退以印務章京曺世豐管理曺世豐縁事革退以副都統李承綸管理
  謹案雍正六年佟士鐸革退後本旂奏准此佐領原應王佟兩姓輪管但王尚智早已絶嗣佟士鐸之子又係有罪之人例不准襲改為公中佐領
  第四叅領第二佐領係順治八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張八十管理張八十陞任總兵官以其子張世勲管理張世勲故以其子張廷輔管理張廷輔從征福建海澄縣陣亡以其子張昺管理張昺縁事革退以其叔祖戶部左侍郎張世爵管理張世爵故以其子張廷枚管理張廷枚陞任福建興泉道以其子張星管理張星縁事革退以張昺之子張儒忠管理張儒忠縁事革退以其弟張儒正管理張儒正故以其子張持管理
  第四叅領第三佐領係天聰八年將白土厰人丁編為牛錄初以臧國祚管理臧國祚仕至工部右侍郎縁事革退以其子臧延翰管理臧延翰故以其子臧光祖管理臧光祖故以其叔父臧延鳯管理臧延鳯仕至都統病故以其子臧亮祖管理臧亮祖陞任𠫵領因病辭退以其子舉人臧應聘管理臧應聘故以其子臧士霖管理臧士霖故以其子臧振玉管理
  第四叅領第四佐領係康熈二十二年將駐防廣東兵丁編為佐領初𨽻正黃旗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楊長春管理楊長春故以蘓格管理續以刑部郎中王敏政管理王敏政陞任福建興泉道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畨張緯管理張緯陞任鎮江駐防叅領以其子生員張本治管理張本治故以拖沙喇哈畨王榮祖管理雍正六年此佐領始撥𨽻本旗以𠫵領陳思聖管理陳思聖縁事革退以兵部郎中黃宗治管理黃宗治因病休致以戶部郎中楊晏管理楊晏故以歩軍校吳瑄管理呉瑄縁事革退以鑾儀衛治儀正王世傑管理王世傑陞任遊擊以騎都尉張維祺管理張維祺縁事革退以鑾儀衛雲麾使王彚管理王彚陞任叅將以三等輕車都尉張得佲管理張得佲縁事革退以印務章京王汲管理
  第四叅領第五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分得撥什庫汪成功管理汪成功從征病故以其弟汪成海管理汪成海陞任鎮江防禦以其兄之子汪世臣管理汪世臣陞任廣東防禦以其族兄汪世舉管理汪世舉故以汪成功之孫汪鋐管理汪鋐縁事革退以其弟汪銓管理續仍以汪鋐管理汪鋐陞任廣東總兵官以其子汪涵管理汪涵故以其子汪枚管理汪枚緣事革退以其弟汪松管理汪松縁事革退以其叔父汪濬管理汪濬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孫汪照管理
  謹案此下原有第六佐領今移作頭𠫵領第五佐領
  第五叅領第一佐領原係鄭克塽於康熈二十二年自廣東臺灣投誠三十二年編設一佐領分𨽻正黃旗以公品級鄭克塽之弟四品官鄭克𡒊管理鄭克嶨縁事革退以鄭克塽管理鄭克塽故以其子鄭安福管理鄭安福縁事革退以鄭克塽弟之子鄭安徳管理雍正四年始將此佐領撥𨽻本旗六年因此佐領內壯丁甚少改為半個佐領鄭安徳縁事降調以鄭克塽之子鄭安康管理又康熙二十二年劉國軒自臺灣投誠編設一佐領分𨽻鑲黃旗以劉國軒長子劉徳任管理劉徳任故以其弟劉徳仁管理劉徳仁故以其弟劉徳傑管理劉徳傑陞任陜西遊擊以劉徳仁之子劉顯管理雍正六年因此佐領內壯丁甚少改為半個佐領九年此佐領亦撥𨽻本旗劉顯縁事革退十年八旗會議鄭安康劉顯俱係半個佐領請歸併為一整佐領以鄭安康管理鄭安康故以其子鄭咸吉管理
  謹案鄭克塽曽因養贍不敷懇請另編一佐領以伊親弟鄭克塙管理後併入鄭安福佐領下又雍正九年議奏鄭劉兩姓佐領人丁俱不足額均作為半個勲舊佐領十年劉顯革退後併為兩姓輪管佐領乾隆三十五年劉顯病故無子亦無應襲之人仍作為半個勲舊佐領
  第五叅領第二佐領初編設時以梅勒章京葛朝忠管理葛朝忠故以夏廷瑞管理夏廷瑞陞任福建駐防叅領以阿爾泰管理阿爾泰陞任總兵官以其子劉紹烈管理劉紹烈從征浙江處州陣亡以其弟劉紹熊管理劉紹熊陞任西安駐防叅領以其弟劉紹熙管理劉紹熙因病辤退以劉紹熊之子劉功管理劉功縁事革退以驍騎校劉坦管理劉坦故以其子劉承鑄管理
  謹案阿爾泰係郎在之子郎在於崇徳七年原管過順承郡王屬下佐領後撥𨽻貝勒都藍原管佐領未曽帶去值此佐領夏廷瑞缺出令郎在之子阿爾泰管理雍正三年定為郎在世管佐領第五叅領第三佐領係順治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投誠副將夏五嶽管理夏五嶽縁事革退以三等阿達哈哈番韓孟枝管理韓孟枝陞任長沙副將以拖沙喇哈番李芳管理李芳縁事革退以韓孟枝之子韓敏管理韓敏從征病故以其子韓宗寳管理韓宗寳故以其子韓錦管理韓錦故以其子韓世滋管理韓世滋故以三等阿達哈哈番鮑鍾管理鮑鍾陞任西安駐防協領以驍騎校許維臣管理許維臣縁事革退以鑾儀衛治儀正陳廣徳管理陳廣徳故以戶部員外郎王淳管理王淳陞任知府以兵部員外郎魯成龍管理魯成龍陞任霸昌道以歩軍尉劉廷弼管理劉廷弼故以治儀正劉文錦管理劉文錦故以雲麾使劉淳管理劉淳縁事革退以驍騎校王興邦管理王興邦因病休致以驍騎校張文翰管理
  第五叅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之牛錄初以世職阿達哈哈番吳士俊管理吳士俊仕至左副都御史兼梅勒章京因病辤退以其子吳延祚管理吳延祚承襲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兼管叅領以其弟吳延慶管理吳延慶因病辤退以其子吳見龍管理吳見龍故以其弟吳成龍管理吳成龍陞任廣東副都統以其子三等侍衛吳琨管理吳琨縁事革退以其族兄吳珣管理吳珣縁事降調以其族弟一等阿達哈哈番吳璘管理吳璘故以吳文炳管理吳文炳故以其子吳訥璽管理第五叅領第五佐領原係定南王孔有徳所屬佐領初以陳述林管理康熙二十二年進京分𨽻正黃旗陳述林故以二等阿達哈哈番李燦英管理李燦英故以驍騎校黃象端管理黃象端縁事降調雍正四年此佐領始撥𨽻本旗以三等阿達哈哈番張永忠管理張永忠故以驍騎校門珏管理門珏故以二等輕車都尉吳瑾管理吳瑾故以副叅領王宗燦管理王宗燦故以叅領楊鋭管理楊鋭故以歩軍校李宗仁管理
  謹案此下原有第六佐領今移作二叅領下第四佐領
  以上正紅旗漢軍叅領所屬佐領原有三十缺乾隆三十一年將由內務府撥出另記檔案人等之二佐領裁去又五叅領下第一佐領改為半個佐領又世管改公中佐領一員世管改輪管佐領一員現在世管佐領十二員半個勲舊佐領一員輪管佐領一員公中佐領十四員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六
  旗分志二十六
  八旗佐領二十六鑲白旗漢軍佐領
  鑲白旗漢軍佐領
  鑲白旗漢軍都統所屬叅領五第一叅領下佐領六第二叅領下佐領六第三叅領下佐領六第四叅領下佐領六第五㕘領下佐領六
  第一叅領第一佐領係順治三年將隨左夢庚投誠人員編為牛彔漢文稱佐領初以投誠遊擊安文信管理安文信年老辭退以其孫八品官安有勲管理安有勲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漢文稱騎都尉又一拖沙喇哈畨漢文稱雲騎尉安華管理安華陞任廣東副都統以其子安致中管理安致中陞任福建駐防協領以其弟安致和管理安致和緣事革退以叅領王毅管理
  謹案此原係世管佐領乾隆二十六年安致和縁事革退作為公中佐領
  第一𠫵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姚時雍管理姚時雍故以馬一豹管理馬一豹駐防福建以姚世勲管理姚世勲縁事革退以姚正宗管理姚正宗縁事革退以祖大樂兄子祖澤逺之孫阿達哈哈畨漢文稱輕車都尉蘇巴里管理蘇巴里陞任廣東叅將以其族叔祖良籌管理祖良籌縁事革退以其族兄之子祖應祥管理祖應祥縁事革退以祖尚徳管理祖尚徳革職以孝順阿管理孝順阿故以廣泰管理
  謹案乾隆二年祖尚徳員缺應襲之人年俱幼小奉㫖世管佐領非世職可比若將伊等補放不能辦事仍
  須另著人署理今譜內蘇巴里祖尚志現俱管理佐領此佐領即著祖尚志署理俟伊等長成再行補放又奉諭㫖嗣後福珠里佐領並世管佐領缺出仍照前將應
  襲之人即行帶領引見補放若補授之人年紀㓜小即將伊族中管佐領之人署理如無管佐領之員准伊族中應襲之員署理如無應署之員再行揀異姓人員代管其承襲之人照例給與半俸俟其長成能辦事時具奏將佐領事務移交管理
  第一𠫵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祖澤逺管理祖澤逺陞任杭州梅勒章京漢文稱副都統以汪騰髙管理汪騰髙從征陣亡仍以祖澤逺管理祖澤逺陞任江南提督以分得撥什庫漢文稱驍騎校馬成功管理續仍以祖澤逺管理祖澤逺年老辭退以其子祖良臣管理祖良臣縁事革退以其族伯副都統祖植春管理祖植春年老辭退仍以火器營協領祖良臣管理祖良臣年老辭退以其子蘇巴里管理蘇巴里陞任黑龍江叅領以叅領蕭國用署理蕭國用陞任杭州駐防協領以叅領祖良籌署理續因蘇巴里陞任正黃旗漢軍副都統此佐領仍以蘇巴里管理蘇巴里因年老告休以祖學聖管理祖學聖縁事獲罪以祖尚徳管理祖尚徳縁事革退以髙瑞管理
  謹案此佐領於乾隆二十九年作為公中佐領
  第一𠫵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守偹盧登科管理盧登科故以其子盧光祖管理盧光祖故以其弟盧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祖管理盧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祖年老辭退以其兄之子盧起隆管理盧起隆故以其弟之子官保管理官保外用河南𠉀補道以其兄盧世昌管理盧世昌縁事革退以其弟盧世煥管理盧世煥叅革以其子明喜管理
  第一叅領第五佐領係康熙十二年將臺上漢人編為佐領初以撥什庫漢文稱領催李進忠管理李進忠故以李天祿管理李天祿故以其子李衡管理李衡故以其子李朝棟管理李朝棟故以其子李炳管理李炳故以李烍管理
  第一叅領第六佐領係順治三年將隨左夢庚投誠人員編為牛錄初以投誠人秦舉管理秦舉陞任廣東駐防叅領以其弟秦斌管理秦斌從征病故以其子秦國卿管理秦國卿故以其子秦世祿管理秦世祿故以其弟秦世祥管理秦世祥故以其弟秦世祺管理秦世祺故以其姪秦璜管理秦璜陞任廣州將軍縁事革職獲罪以騎都尉加一雲騎尉髙全錧管理
  謹案此佐領襲至秦璜縁事治罪乾隆三十七年作為公中佐領
  第二𠫵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王國明管理王國明駐防杭州以張登雲管理張登雲從征山西陣亡以王國明之弟王國亮管理王國亮駐防鎮江以其弟王國登管理王國登年老辭退以王國亮之子王衡管理王衡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其子王殿元管理王殿元故以其子王之錦管理王之錦縁事革退以其族叔王殿臣管理王殿臣革職以王之鋭管理王之鋭故以王焜管理王焜故以王一麟管理
  第二叅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劉志友管理劉志友年老辭退以其子刑部貟外郎劉景榮管理劉景榮陞任河南道以其弟劉景材管理劉景材從征江西病故以其兄劉景樑管理劉景樑陞任叅領病故以其子三等侍衛常有管理常有陞授一等䕶衛縁事革退佐領以其兄之子劉永炳管理劉永炳陞任以劉塏管理劉塏故以劉廷筠管理
  第二叅領第三佐領係順治三年編設初𨽻正白旗以半個前程孔永吉管理孔永吉駐防福建以蕭養元管理續以董正國管理續以孔永吉之子孔興隆管理康熙九年此佐領始撥𨽻本旗孔興隆故以其子孔毓彥管理孔毓彥因病辭退以其子孔𫝊斌管理孔傳斌故以其弟孔傳志管理孔傳志告病以其姪孔繼梁管理孔繼梁故以其子孔廣福管理孔廣福故以其子孔昭國管理第二叅領第四佐領係康熙十二年編設初以本旗滿洲前鋒陳世龍管理陳世龍年老辭退以其子筆帖式雅爾泰管理雅爾泰因病辭退以其子陳治安管理陳治安故以陳鑑勲管理陳鑑勲革職以陳良管理陳良故以陳文敬管理陳文敬革職以其弟陳文玉管理
  第二𠫵領第五佐領係順治三年編設初𨽻正白旗以遊擊劉定邦管理劉定邦故以鄭啟君管理鄭啟君故以石文煥管理石文煥故以綽爾滿管理綽爾滿縁事革退以鄭朝興管理鄭朝興從征陣亡以鄭宗磐管理鄭宗磐故以鄭汝霖管理鄭汝霖故雍正四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以拖沙喇哈番汪宏毅管理汪宏毅縁事革退以副叅領韓延紀管理韓延紀故以改用旗員之郎中白映槐管理白映槐故以金秉恭管理金秉恭故以馬聫輝管理馬聫輝故以李致和管理李致和陞任知府以崔浩管理
  第二叅領第六佐領係順治三年編設初𨽻正白旗以劉澤永管理劉澤永選用侍衛以張世勲管理續以張世勲之子張佐管理續以阿達哈哈番韓永傑管理韓永傑陞任叅將以其子韓策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韓策縁事革退以阿達哈哈畨宣智仁管理續以何永塏管理何永塏告病以朱太徳管理朱太徳陞任都司以白烜管理白烜陞任知府以孫猛管理孫猛陞任叅將以王進泰管理王進泰陞任提督以周景竒管理第三𠫵領第一佐領原係在
  盛京編設初以王廷楦管理王廷楦縁事革退以尚好仁管理尚好仁陞任總兵官以分得撥什庫姚光顯管理姚光顯駐防福建以尚好仁之弟尚好禮管理尚好禮年老辭退以尚好仁之子尚可教管禮續以尚可教之族弟尚可輔管理尚可輔縁事革退以尚好仁之孫尚承恩管理尚承恩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尚廷棟管理尚廷棟故以其子尚永福管理
  第三叅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尚好仁管理續以大凌河守偹李定邦管理李定邦年老辭退以其子李希庚管理李希庚駐防廣東以其弟李希靖管理李希靖故以其兄之子李國綱管理李國綱故以李溥管理李溥故以伊昌阿管理
  第三叅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大凌河守偹蕭永祚管理蕭永祚故以分得撥什庫佟世官管理佟世官故以其子佟友仁管理佟友仁駐防福建以阿達哈哈畨董正國管理董正國調任正白旗以蕭養元管理蕭養元故以員外郎蕭永藻管理蕭永藻陞任廣東巡撫以步軍校馮國隆管理馮國隆故以兵部右侍郎蕭永藻管理蕭永藻縂理
  三陵事務以其子蕭漢英管理蕭漢英故以安定國管理安定國故以馬世勲管理馬世勲故以鄭明倫管理
  第三叅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梅勒章京裴國正管理裴國正故以裴文選管理裴文選故以宜思孝管理宜思孝承襲世職以何世榮管理何世榮從征海澄縣陣亡以何治民管理何治民故以何汝民管理何汝民縁事革退以何宏民管理何宏民縁事革退仍以何汝民管理何汝民故以王進泰管理王進泰陞任以張國柱管理張國柱革職以雷鈞管理雷鈞故以王建寅管理王建寅故以周興宗管理
  第三𠫵領第五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將廣西駐防兵丁編為佐領初𨽻正白旗以𠫵領丁永耀管理丁永耀故以郝宏勲管理郝宏勲陞任叅將以李宏祚管理李宏祚故以沈熊俊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領撥𨽻本旂以叅領蕭國用管理蕭國用陞任杭州駐防協領以劉鶴齡管理劉鶴齡陞任山東知府以崔士龍管理崔士龍陞任協領以張拱辰管理張拱辰告病以白炎管理
  第三𠫵領第六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將廣東駐防兵丁編為佐領初𨽻正白旂以提塘官趙宗周管理趙宗周因病辭退以其子趙洪緒管理趙洪緒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王治管理王治陞任陜西副將以阿達哈哈畨韓士美管理韓士美甄別革退以副叅領徐宗文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以叅領張文英管理張文英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通政使左通政蔣永祿管理蔣永祿故以董自超管理董自超縁事𠫵革以董正管理董正故以髙瑞管理髙瑞縁事革職以王秉忠管理王秉忠故以祥寧管理
  第四叅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分得撥什庫董文魁管理董文魁從征陣亡以甲喇章京漢文稱𠫵領郭文煥管理郭文煥故以原任福建副都統朱延禧管理朱延禧年老辭退以戶部員外郎朱廷正管理朱廷正陞任山東糧道以驍騎校朱廷桂管理朱廷桂陞任福建駐防協領以武舉金秉恭管理金秉恭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叅領祖良籌管理祖良籌縁事革退以署𠫵領馮睍管理馮睍故以崔國輔管理崔國輔縁事革職以苖國讃管理苗國讃陞任遊撃以李永錫管理李永錫故以胡在慧管理胡在慧故以祖守忠管理第四叅領第二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初以世職牛錄章京崔明信管理崔明信故以蔣筌管理蔣筌駐防杭州以馬天文管理馬天文故以員外郎髙民瞻管理髙民瞻陞任四川巡撫以刑部郎中崔澄管理崔澄陞任江南布政使以員外郎蔣廷柱管理蔣廷柱年老辭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𠉀補道崔澄管理崔澄陞任直𨽻巡撫以火器營協領髙世燐管理髙世燐故以原任巡撫崔澄管理崔澄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崔兆琳管理崔兆琳縁事革退以副𠫵領何永塏管理何永塏調補以崔福管理崔福故以崔景恆管理謹案此佐領因崔兆琳縁事革職作為公中佐領乾隆三年奏准奉
  㫖着崔姓承襲世管佐領
  第四叅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世職甲喇章京後改稱阿達哈哈畨髙國相管理髙國相陞任鎮江駐防協領以張朝麟管理張朝麟故以髙國正管理髙國正故以李拱宸管理李拱宸故以髙大名管理髙大名故以髙朝柱管理髙朝柱縁事革退以胡世勲管理胡世勲故以蕭國用管理蕭國用故以袁文燦管理袁文燦陞任叅將以白玠管理白玠陞任知府以王維賔管理王維賔𠫵革以戴邦垓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初編時以髙國英管理
  第四𠫵領第四佐領係天聰九年將常興堡壯丁編為牛錄初以髙永福管理髙永福故以其子髙拱極管理髙拱極陞授叅領駐防寳慶府以分得撥什庫范士孔管理續仍以髙拱極管理髙拱極年老辭退以其子髙聫㨗管理髙聫㨗陞任杭州駐防協領以其弟髙聫城管理髙聫城故以髙聫㨗之子一等阿達哈哈番髙季麟管理髙季麟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髙崶管理髙崶縁事革退以其弟髙崇管理髙崇陞任叅領以髙嶸管理
  第四𠫵領第五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編設初𨽻正白旂以三品官線緎管理線緎故以其弟線緒管理線緒故以阿思哈尼哈畨漢文稱男石顯爵管理石顯爵故雍正四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以副叅領鄧廷相管理鄧廷相陞任副都統以孫志猷管理孫志猷故以百順管理百順故以常在管理常在故以竒車布管理
  第四叅領第六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將廣東駐防兵丁編為佐領初𨽻鑲黃旗以吏部侍郎范承勲管理范承勲陞任廣西巡撫以協領董元卿管理董元卿陞任鎮江副都統以三等精竒尼哈畨漢文稱子呂雲翔管理呂雲翔故以原任總兵官張永祥管理張永祥縁事革退以御史艾芳曾管理艾芳曾陞任奉天府尹以𠉀補守偹楊應鸞管理楊應鸞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王昌基管理雍正九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王昌基故以張世爵管理張世爵故以陳自能管理陳自能故以積善管理積善故以劉永炤管理劉永炤革職以馮世枚管理謹案旂冊作雍正八年由鑲黃旗移𨽻本旗
  第五叅領第一佐領係順治五年編設初以䑓上壯丁陳萬先管理陳萬先陞任鎮江駐防叅領以其子陳謨管理陳謨故以其叔父陳萬國管理陳萬國陞任廣東駐防叅領以陳謨之子陳廷璋管理陳廷璋陞任杭州駐防協領以其子陳紀範管理陳紀範陞任陝西肅州遊擊以其弟陳紀正管理陳紀正縁事革退以其弟陳紀益管理陳紀益故以陳紀範之子陳時泰管理陳時泰陞任西安駐防叅領以其叔父陳紀勲管理陳紀勲故以陳時賢管理陳時賢告病以陳安吉管理陳安吉故以陳起管理陳起故以陳應詔管理
  第五叅領第二佐領係順治二年編設初以隨左夢庚投誠之叅將杜忠管理杜忠故以其弟杜鎔管理杜鎔陞任杭州駐防叅領以其族兄之子杜廷樞管理杜廷樞故以叅領汪永輔管理汪永輔故以杜忠之子杜漣管理杜漣因病辭退以杜廷樞之子杜正管理杜正故以杜漣之子杜國謨管理杜國謨故以韓琪管理韓琪叅革以宣朝綱管理謹案此佐領乾隆二十一年因杜國謨病故無嗣作為公中佐領
  第五叅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錦州投誠叅將祖澤沛管理祖澤沛陞任福建梅勒章京以其族兄之子祖植檜管理祖植檜陞任西安副都統以祖澤沛之子祖良基管理祖良基年老辭退以其族孫祖尚志管理祖尚志故以祖學成管理祖學成故以祖尚新管理祖尚新故以祖學仁管理
  第五叅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分得撥什庫劉漢管理劉漢故以馮有功管理馮有功從征浙江以分得撥什庫周文舉管理周文舉故以馮有功之子馮國相管理馮國相陞任右衛副都統以其子馮毅管理馮毅陞任廣東提督以其子馮瀚管理馮瀚故以康景星管理康景星故以李潮管理李潮故以劉芬管理劉芬陞任𠫵將以王一驊管理
  第五𠫵領第五佐領係順治三年編設初以逰擊馬天祥管理馬天祥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常國安管理常國安故以白如梅管理白如梅陞任山西巡撫以其子白色純管理白色純陞任江西巡撫以其子白為璧管理白為璧故以其兄白為采管理白為采故以阿思哈尼哈畨朱廷柱管理朱廷柱陞任大名副將以副都統馮國相管理馮國相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髙尚璋管理髙尚璋縁事革退以監生白鈺管理白鈺縁事革退以原任廣東遊擊白郁文管理白郁文革職以何永塏管理何永塏調補以宣智仁管理宣智仁革職以崔永睿管理崔永睿故以金振玉管理金振玉革職以白玠管理白玠故以印務章京董連第管理第五𠫵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𨽻鑲黃旗以世職三等梅勒章京胡有陞管理胡有陞陞任江西南贛總兵官以張必登管理張必登駐防寳慶府以分得撥什庫王國昇管理續以胡有陞弟之子胡啟元管理胡啟元駐防鎮江以其弟胡啟明管理胡啟明因病辭退以其子胡䋲祖管理胡䋲祖故以其子胡世勲管理雍正九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胡世勲縁事革職以胡松齡管理胡松齡縁事革職以胡世隆管理
  以上鑲白旗漢軍㕘領所屬佐領三十員由世管改公中佐領二員現在世管佐領十四員公中佐領十六員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六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七
  旗分志二十七
  八旗佐領二十七鑲紅旗漢軍佐領
  鑲紅旗漢軍佐領
  鑲紅旗漢軍都統所屬㕘領五第一㕘領下佐領六第二㕘領下佐領六第三㕘領下佐領六第四㕘領下佐領六第五㕘領下佐領六
  第一㕘領第一佐領係順治二年將八臺壯丁編為牛錄初以髙岱管理髙岱故以其子髙登科管理髙登科陞任總兵官以其弟髙登名管理髙登名年老辭退以其子髙宏肇管理髙宏肇陞任逰擊以髙登科之子髙宏棨管理髙宏棨陞任西安駐防協領以其子髙煥管理髙煥陞任㕘領縁事革退以刑部右侍郎王國棟管理王國棟縁事革退以刑部筆帖式祝兆龍管理祝兆龍故以三等男副㕘領呉文煥管理呉文煥㕘革以副㕘領曹龍標管理曹龍標故以雲騎尉王正中管理王正中故以印務章京李鎮管理
  謹案此佐領雍正十年髙煥治罪改為公中佐領
  第一㕘領第二佐領係順治元年編設初以戶部侍郎祝世廕管理祝世廕故以其長子祝萬年管理祝萬年故以其弟祝萬春長子祝鍾靈管理祝鍾靈告終養以祝萬年長子祝鍾秀管理祝鍾秀故以其子祝兆圖管理祝兆圖故以祝鍾靈子祝兆𢑱管理祝兆彛故以其弟祝兆書之長子祝致英管理續以祝維坤管理祝維坤故以其子祝天璽管理祝天璽革職續以其堂叔祝維震管理謹案旗冊此佐領係天聰五年編立
  第一㕘領第三佐領係順治二年編設初以周國政管理周國政陞任寜夏總兵官以其壻徐國相管理徐國相陞任山東布政使以周國政子哲爾肯管理哲爾肯陞任廣西提督以其弟周文炳管理周文炳故以其子周承詔管理周承詔故以其子周炎管理周炎縁事革退以其叔父之子周煒管理周煒故以周福慶管理周福慶故以周福順管理周福順故以藥王保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係順治八年編立
  第一㕘領第四佐領係順治元年編設初𨽻正藍旗以蔡永年管理蔡永年故以鞠應春管理鞠應春故以朱廷彩管理朱廷彩故以王學孟管理王學孟陞任鎮江蘇喇章京以朱廷彩之子朱永祚管理朱永祚故以其弟朱永芳管理朱永芳陞任廣東駐防㕘領以其子朱先管理朱先因病辭退以千總王霈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王霈故以一等阿達哈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劉垣管理劉垣故以趙䝉恩管理趙䝉恩故以呉國澍管理呉國澍陞授山西都司以王世賢管理王世賢故以紀大鏞管理紀大鏞補放世管佐領以黃文燝管理
  第一㕘領第五佐領係天聰九年初編半箇牛錄以撥什庫李茂芳管理崇徳七年始編為整牛錄順治初年李茂芳外任揚州以其子李顯貴管理李顯貴陞任鎮江將軍以其子李廷麟管理李廷麟縁事革退以其子李斯韓管理李斯韓因甄別革退以其叔父之子𠉀選縣丞李斯琦管理李斯琦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李延紳管理李延紳陞授大名府知府以堂弟李延綿管理李延綿陞授京口㕘領以堂姪李錦雲管理李錦雲故以其子廣福管理
  第一㕘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二年編設初𨽻正藍旗以李天福管理李天福故以佟仲器管理佟仲器故以佟宏器管理佟宏器陞任奉天府尹以驍騎校佟文煜管理佟文煜縁事革退以工部員外郎呉光祖管理呉光祖陞任潞安府知府以阿達哈哈畨呉瑞麟管理呉瑞麟陞任鎮江駐防㕘領以呉祥麟管理呉祥麟縁事革退以孟希賢管理雍正四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孟希賢故仍以㕘領呉瑞麟管理呉瑞麟縁事革退以副㕘領馬國楷管理馬國楷縁事革退以阿達哈哈畨於宗璽管理於宗璽陞授京口協領以戶部郎中黃澍管理黃澍陞授福建道以三等輕車都尉李璋管理李璋故以雲麾使柯眀意管理柯眀意陞授㕘將以騎都尉李延書管理李延書革職以印務㕘領胡邦卿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係崇徳七年編立
  第二㕘領第一佐領係順治二年編設初以世職牛錄章京張起龍管理張起龍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畨白應時管理白應時陞任鎮江駐防㕘將以申鋐諝管理申鋐諝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畨白如正管理白如正故以其子白超管理白超縁事革退以副㕘領王朝輔管理王朝輔縁事革退以戶部員外郎劉廷瑛管理劉廷瑛陞任知府以王士儀管理王士儀革職以黃嘉管理黃嘉故以馬陞基管理馬陞基故以劉嘉慶管理劉嘉慶故以黃文勲管理
  第二㕘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刑部承政兼梅勒章京孟喬芳管理孟喬芳陞任川陜總督以其弟孟喬榮管理孟喬榮因病告退以孟梁文管理孟梁文陞任鎮江駐防協領以孟喬芳養子孟熊飛管理孟熊飛縁事革退以孟喬榮子孟熊佐管理孟熊佐故以孟喬芳之孫孟維祖管理孟維祖故以其弟孟經祖管理孟經祖縁事革退以其弟孟繩祖管理孟繩祖縁事革職以孟以恆管理孟以恆故以孟長齡管理
  第二㕘領第三佐領係康熙七年編設初以都統柯永華之弟柯永藝管理柯永藝故以其弟二等侍衛柯永蒔管理柯永蒔年老辭退以柯永華子柯森管理柯森陞任逰擊以其子柯眀徳管理柯眀徳故以其弟柯眀善管理柯眀善縁事革退以其弟柯眀治管理柯眀治故以柯藩管理謹案旗冊此佐領康熙七年因柯永華陞授都統奉
  㫖一品大臣令出包衣賞編佐領
  第二㕘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王元爵管理王元爵陞任甲喇章京從征浙江陣亡以其養子王秉政管理王秉政陞任漢中駐防㕘領從征四川陣亡以其弟王秉衡管理王秉衡縁事革退以倉場總督王秉仁管理王秉仁從征湖廣陣亡以其弟王秉信管理王秉信縁事降調以王秉政子王原懿管理王原懿故以其子王紹瑞管理王紹瑞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王佐管理王佐故以王元爵之曽孫王永譽管理王永譽陞任直
  𨽻昌平㕘將以其子王守中管理王守中故以其子王溶管理
  第二㕘領第五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世職甲喇章京柯汝極管理柯汝極陞任杭州梅勒章京以尤進功管理尤進功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其子尤國才管理尤國才縁事降調以其子尤洵管理尤洵縁事革退以其兄尤汶管理尤汶陞任漢興道以原任延平副將柯森管理柯森縁事革退以柯啟汶管理柯啟汶故以柯宗麟管理柯宗麟故以柯承露管理
  第二㕘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柯永盛管理柯永盛陞任山東膠州總兵官以其弟柯永隆管理柯永隆從征浙江病故以驍騎校徐炳管理徐炳陞任杭州副都統以驍騎校王國臣管理王國臣從征陣亡以驍騎校王寳管理王寳故以柯永隆子柯彛管理柯彛從征逆藩呉三桂軍中病故以其弟柯鼒管理柯鼒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柯永盛子柯鍵管理柯鍵故以柯彛子柯啟乾管理柯啟乾故以其子柯宗輝管理柯宗輝甄別革退以柯鍵之子柯啟裕管理柯啟裕故以沙津岱管理沙津岱故以柯䝉額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初次係王希顔管理二次係柯永盛管理乾隆四十三年奏明准為族中承襲佐領
  第三㕘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世職甲喇章京趙國正管理趙國正故以其弟趙國鼎管理趙國鼎故以其兄之子趙璉管理趙璉陞任本旗都統出征雲南病故以其子趙世綸管理趙世綸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𠉀選通判趙宏名管理趙宏名故以其姪孫趙炳誠管理趙炳誠故以其族弟趙炳彛管理趙炳彛陞任都司以其族叔趙永麒管理
  謹案此係天聰八年祝世廕趙國正合編佐領乾隆四十三年作為族中承襲佐領
  第三㕘領第二佐領係崇徳四年將普安尚陽二堡壯丁編為牛錄初以趙國祚管理趙國祚授平南將軍以其兄之子趙燝管理趙燝因病辭退以趙國祚子趙珀管理趙珀陞任松江提督以其子趙世昶管理趙世昶縁事革退以其族兄之子趙宏濟管理趙宏濟陞任都統縁事革退以其弟趙宏照管理趙宏照因病告休以其孫趙燦緯管理趙燦緯故以其曽叔祖趙世晟管理趙世晟故以其姪孫趙永常管理趙永常故以其弟趙永恆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亦係崇徳七年編立
  第三㕘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分得撥什庫李永盛管理李永盛陞任陜西駐防㕘領以驍騎校邉茂管理邉茂陞任鎮江駐防㕘領以李永盛長子李廷獻管理李廷獻陞任貴州㕘將以其弟李彤獻管理李彤獻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李廷獻之子李瞻言管理李瞻言縁事革退仍以廣東協領李彤獻管理李彤獻因病辭退以其子李瞻斗管理李瞻斗縁事革退以李瞻言之孫李長齡管理李長齡告病以天保管理
  第三㕘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二年編設初以孫應時管理孫應時從征錦州陣亡以其弟孫應聘管理孫應聘縁事革退以員外郎張大觀管理張大觀因病辭退以歩軍校傅登貴管理傅登貴陞任廣東駐防㕘領以歩軍校李之藻管理李之藻縁事降調以孫應時之子廣信府知府孫世昌管理孫世昌縁事革退以𠉀補逰擊陳懐佐管理陳懐佐年老辭退以孫應時弟孫應舉之孫孫鎬管理孫鎬効力軍前運米進藏迷蹤以其子孫元起管理孫元起縁事革退以孫世昌之孫孫繼祖管理孫繼祖因病告休以其姪孫可儀管理孫可儀故以其子孫孝亷管理
  謹案旗冊此佐領亦係崇徳七年編立
  第三㕘領第五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編設初以張文魁管理張文魁故以三等䕶衛徳泰管理徳泰故以三等䕶衛金色管理金色縁事革退以副㕘領曹瑞管理曹瑞陞任廣州副都統以秦耀祖管理秦耀祖故以張萬國管理張萬國因軍政㕘革以趙文璧管理
  第三㕘領第六佐領係天聰八年將煙郎寨壯丁編為牛錄初𨽻正黃旗以千總呂逢春管理呂逢春陞任山海關城守尉以呂可陞管理呂可陞駐防漢中以劉應舉管理劉應舉從征汾州府陣亡以副都統李色冷管理李色冷故以禮部員外郎呂朝䕃管理呂朝䕃縁事革退以驍騎校張文昇管理張文昇駐防鎮江以蘇喇章京呂朝顯管理呂朝顯從征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劉天眀管理劉天眀故以驍騎校於來鳯管理於來鳳縁事革退以阿達哈哈畨祖維新管理祖維新故以精竒尼哈畨左宏銳管理雍正九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以副㕘領王士儀管理王士儀縁事革退以歩軍校裴得榮管理裴得榮故以歩軍協尉曹文尉管理曹文尉故以印務章京紀大恩管理紀大恩故以㕘領栁國樸管理
  第四㕘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將杏山壯丁編為半箇牛錄初以紀國先管理紀國先縁事革退以分得撥什庫馬啟雲管理馬啟雲故以分得撥什庫劉可髙管理劉可髙駐防福建以分得撥什庫張文達管理張文達故以紀國先子紀振逺管理康熙二十二年此佐領壯丁滋盛因定為整佐領紀振逺年老辭退以其子紀紹管理紀紹故以其子紀大禮管理紀大禮縁事革退以副㕘領紀紋管理紀紋故以其子紀大中管理紀大中因病告休以其弟紀大鏞管理紀大鏞故以其子紀俊管理
  第四㕘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郎紹正管理郎紹正故以其子郎化麟管理郎化麟故以其子郎廷彩管理郎廷彩故以其兄之子郎應星管理郎應星縁事革退以其弟郎應乾管理郎應乾縁事革退仍以其堂兄郎應星管理郎應星故以其子郎搢升管理郎搢升因病告休以其子郎永徳管理
  第四㕘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白起策管理白起策故以其子白國棟管理白國棟縁事革退以戶部啟心郎金有貴管理金有貴故以其子金朝重管理金朝重故以其子金騰鳯管理金騰鳳故以其叔父禮部員外郎金朝用管理續以金鎮管理金鎮故以其叔父金鳴鳯管理金鳴鳳年老辭退以其子金鑑管理金鑑陞任陜西逰擊以其子金芝洪管理金芝洪縁事革職以金權管理金權故以金樞管理金樞故以金桂管理謹案此佐領乾隆四十三年作為族中承襲佐領
  第四㕘領第四佐領係順治二年編設初以隨左夢庚投誠官郭洪臣管理郭洪臣故以精竒尼哈番南一魁管理南一魁縁事革退以郭洪臣子郭世隆管理郭世隆陞任巡撫以其子郭朝政管理郭朝政因病辭退以其兄之子郭淳管理郭淳故以其叔父郭朝愷管理郭朝愷縁事革退以董國柱管理董國柱休致以治儀正郎搢升管理郎搢升補都司以印務章京劉秉忠管理劉秉忠故以㕘領於宗璽管理於宗璽故以印務章京栁國彬管理
  謹案此佐領於雍正十二年作為公中佐領
  第四㕘領第五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呉汝玠管理呉汝玠由禮部侍郎外任杭州副都統以其子呉國鼎管理呉國鼎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其子呉洪管理呉洪陞任四川川北鎮總兵官以其弟呉淇管理呉淇故以呉洪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呉宗寧管理呉宗寧縁事降調以其子呉如亮管理呉如亮故以其姪呉剛管理呉剛故以呉如光管理
  第四㕘領第六佐領係順治五年將臺上壯丁編為牛錄初𨽻正白旗以楊國泰管理後撥入鑲黃旗楊國泰故以副都統劉光管理劉光縁事革退以楊國泰弟楊國安管理楊國安年老辭退以其子楊應鸞管理楊應鸞陞任寧夏逰擊以其子楊繼文管理楊繼文縁事革退以其弟驍騎校楊繼勲管理雍正九年此佐領撥𨽻本旗楊繼勲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楊殿卿管理楊殿卿故以楊國泰之元孫楊徳澤管理楊徳澤故以楊國安之曽孫楊殿邦管理楊殿邦縁事革退以楊殿卿之子楊綬管理楊綬故以其族兄楊徳堅管理楊徳堅故以其子楊光文管理
  第五㕘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五年編設初以佟達管理佟達陞任漢中固山大漢文稱協領以其族弟佟逡管理佟逡故以其子佟養重管理佟養重故以其族叔佟暹管理佟暹年老辭退以其子倭習禮管理倭習禮縁事革退以佟達親兄佟遵之曽孫於保管理於保縁事㕘革以佟國僖管理佟國僖故以佟國泰管理佟國泰故以佟世舜管理第五㕘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佟榮年管理佟榮年故以其長子佟國璽管理佟國璽陞任廣東總兵官以其弟佟國璋管理佟國璋年老辭退以其次子佟世能管理佟世能故以其兄佟世毅管理佟世毅縁事革退以佟國璽之孫佟鋐管理佟鋐故以其子佟澤瀧管理佟澤瀧縁事革退以其伯父之子佟澤溥管理佟澤溥告病以佟樞管理
  第五㕘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二年編設初以張邦治管理張邦治縁事革退以佟達管理續以羅繡錦管理羅繡錦陞任河南巡撫仍以張邦治管理張邦治故以圗貴管理圗貴故以佟嘉年管理佟嘉年駐防廣東以順天府尹羅繪錦管理羅繪錦陞任貴州巡撫以其子羅世清管理羅世清故以佟光先管理佟光先故以羅繡錦之子羅世潤管理羅世潤從征湖廣陣亡以羅世清之子羅璜管理羅璜故以其子羅洪祚管理羅洪祚縁事革退以歩軍副尉王宏道管理王宏道縁事㕘革以牛寅管理牛寅縁事㕘革以黃模管理黃模陞授㕘將以佟璜管理佟璜告病以尹顯朝管理尹顯朝故以達隆阿管理
  第五㕘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林家寳管理林家寳故以半箇前程陳逢泰管理陳逢泰陞任兵部右侍郎出征湖南病故以其弟監察御史陳啟泰管理陳啟泰陞任福建巡海道康熙十三年因耿精忠之叛殉難福建以其族弟陳天貴管理陳天貴從征四川病故以陳啟泰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陳廷器管理陳廷器故以其弟大理寺正卿陳汝器管理陳汝器陞任安徽巡撫以其弟陳徳器管理陳徳器故仍以陳汝器管理陳汝器年老辭退以其子陳履坦管理陳履坦革退以陳芝管理陳芝故以陳希孔管理
  謹案此佐領乾隆四十三年作為族中承襲佐領
  第五㕘領第五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固山額真後改固山按班漢文稱都統金礪管理金礪陞任平南將軍以其甥侯襲爵管理侯襲爵陞任總兵官以金礪之弟金忠管理金忠故以其兄金俊之子一等阿思哈尼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金聲振管理金聲振故以金忠之子廕生金鐸管理金鐸陞任通州副將以其子金瑩管理金瑩故以其弟金珩管理金珩因病休致以其弟廕生金琯管理金琯縁事革職以金璉管理金璉故以金世純管理
  第五㕘領第六佐領係雍正九年將內務府壯丁撥出編為一佐領初以阿思哈尼哈畨佟桂管理佟桂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又一拖沙喇哈畨王徤管理
  謹案此佐領於乾隆二十一年 部會同八旗查辦另記檔案人等時請
  㫖裁汰
  以上鑲紅旗漢軍㕘領所屬佐領原有三十員乾隆二十一年裁去公中佐領一員現有世管佐領十七員族中承襲佐領四員公中佐領八員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八
  旗分志二十八
  八旗佐領二十八正藍旗漢軍佐領
  正藍旗漢軍佐領
  正藍旗漢軍都統所屬㕘領五第一㕘領下佐領六第二㕘領下佐領六第三㕘領下佐領六第四叅領下佐領六第五㕘領下佐領六
  第一㕘領第一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初以劉仲錦管理劉仲錦陞任山東總兵官以分得撥什庫漢文稱驍騎校唐安管理續以撫順額駙李永芳之孫興哥管理續以馬龍管理馬龍陞任逰擊以李永芳之孫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漢文稱男李正宗管理李正宗陞任都統以其子李淑聞管理續以李淑聞之兄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李淑徳管理李淑徳陞任副都統以興哥之子𠉀補筆帖式李淑膺管理續以李淑徳之子靈保管理靈保陞任以其叔父李淑從管理李淑從故以其子李柰管理李柰故以李永芳之五世孫達春管理
  第一叅領第二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初以李銘管理李銘故以李芝蘭管理李芝蘭故以分得撥什庫馬郎阿管理馬郎阿故以李永芳之孫副都統闗保管理續以闗保之子李淑鼐管理續以李淑鼐之弟李淑璧管理李淑璧陞任廣東潮州逰擊以其兄之子李綵管理續以李綵之族叔李淑棟管理李淑棟縁事離任仍以李淑璧管理續以李淑璧之子李綬管理李綬故以其弟李紱管理李紱故以其弟李蘭管理李蘭故以其子李光慶管理李光慶故以其子巴海管理
  第一叅領第三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初以高應第管理高應第陞外任遊擊以李永芳之孫李䋲宗管理李䋲宗陞任都統以李綿宗管理續以李興宗管理續以李淑紳管理續以二等伯李淑忠管理李淑忠故以其子李本管理李本故以其弟李梅管理
  第一叅領第四佐領原係天聰八年編設初以李永芳之子巴顔管理續以分得撥什庫馬如璧管理馬如璧陞任刑部左侍郎以馬維徳管理馬維徳故以郎中劉芳譽管理劉芳譽故以劉成貴管理劉成貴因病辭退以馬崇徳管理馬崇徳陞任廣東駐防叅領以劉成祿管理劉成祿因病辭退以劉芳耀管理劉芳耀陞任協領以李永芳之孫都統二等伯李䋲宗管理李䋲宗故以其弟之子李淑翰管理
  謹案乾隆三十九年奉㫖大學士李侍堯一支著抬入鑲黃旗漢軍伊弟李奉
  堯所管佐領一併入鑲黃旗漢軍
  第一叅領第五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初以李名管理李名故以李永芳之子副都統克勝額管理克勝額故以歩軍尉李眀宗管理李眀宗故以李淑炳管理李淑炳縁事革任以其弟李淑楷管理李淑楷故以其弟李繪管理李繪故以其子李世泰管理李世泰故以其弟李世勇管理
  第一叅領第六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初以都司陳錦管理陳錦陞任浙江福建總督以馬如正管理馬如正故以李梅芳管理李梅芳故以其弟刑部郎中李英芳管理李英芳故以其子李萬春管理李萬春陞任杭州駐防協領以李永芳之孫一等伯天保管理天保陞任馬蘭峪副將以其子佛寳管理佛寳陞任蘭州遊擊以其弟李元亮管理李元亮陞任三屯營副將以佛寳之子李侍京管理李侍京故以其子李慶棻管理李慶棻故以其叔父李世都管理李世都故以其子李廷璋管理李廷璋故以其子和榮管理
  第二叅領第一佐領係天聰年間編設初以鎮江殉難撥什庫漢文稱領催佟恆年之弟佟成年管理佟成年故以其兄佟岳年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騎都尉兼工部員外郎佟國印管理佟國印年老辭退以其弟佟國卿管理佟國卿陞任廣東瓊州總兵官以佟國印之子阿思哈尼哈番兼副都統佟世徳管理佟世徳隨征陜西病故以其子佟鎬管理佟鎬縁事降調以其弟阿思哈尼哈番佟銓管理佟銓故以其子佟溥管理佟溥故以其伯父之子佟湧管理佟湧故以其弟佟㴻管理佟㴻故以其子佟槤貴管理佟槤貴故以其弟佟槤陞管理佟槤陞故以其子永存管理
  第二𠫵領第二佐領係天聰八年編設初以佟學文管理佟學文陞任宣化總兵官以其子佟鸞彩管理佟鸞彩故以其兄佟鳯彩之子三等阿達哈哈番漢文稱輕車都尉佟賦斌管理佟賦斌年老辭退以佟鸞彩之子佟賦仁管理佟賦仁故以佟飬性之五世孫佟椿齡管理
  第二叅領第三佐領係崇徳年間編設初以王應久管理王應久陞任陜西臨洮總兵官以常夀管理常夀故以刑部理事官陳典謨管理陳典謨陞任杭州副都統以詩武里額駙佟飬性之族孫佟圖茂管理佟圖茂故以佟與善管理佟與善陞任湖廣鄖陽撫治中軍以佟飬性之曾孫佟世功管理佟世功從阷陜西陣亡以其弟佟世澤管理佟世澤因病辭退以其子𠫵領拖沙喇哈番漢文稱雲騎尉佟鑑管理佟鑑縁事革退以其族弟佟鑛管理佟鑛故以眀阿善管理眀阿善故以李慶雲管理續以趙士鎧管理
  謹案此原係勲舊佐領眀阿善故後無嗣乾隆五十年
  㫖作為公中佐領
  第二𠫵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分得撥什庫朱和善管理朱和善改名李時芳陞任駐防協領以理事官朱衣客管理朱衣客陞任道員以李時芳之子李敬實管理李敬實從征福建海澄陣亡以其子李眀倫管理李眀倫縁事革退以海寧管理海寧故以佟國棟管理佟國棟因病辭退以驍騎校佟世豫管理佟世豫縁事革退以二等精竒尼哈番漢文稱子七復管理七復縁事革退以其子白起圖管理白起圖故以其弟二等精竒尼哈番八十六管理八十六故以其子徳昌管理徳昌故以其子和寧管理
  第二叅領第五佐領係崇徳年間編設初以長夀管理長夀因病辭退以彭紹勲管理彭紹勲故以其子彭希聖管理彭希聖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其子彭其儀管理彭其儀陞任福建駐防叅領以佟飬性之二世孫佟世仁管理佟世仁故以其弟之子二等精竒尼哈畨七復管理七復縁事革退以其弟吏部員外郎佟鐸管理佟鐸縁事降調以其兄一等精竒尼哈畨佟鎔管理佟鎔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佟濓管理佟濓故以其子佟溎管理
  第二𠫵領第六佐領係天聰年間編設初以備禦圖占管理圖占因攻中後所陣亡以其子恵福管理惠福故以其弟佟國彥管理佟國彥故以其族叔御史佟祥年管理佟祥年故以員外郎佟國儀管理佟國儀年老辭退以其子一等阿達哈哈番佟世炳管理佟世炳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畨佟鈁管理佟鈁故以其子佟潾管理佟潾故以其子徳慶管理徳慶故以其叔父佟雲管理佟雲故以其子佟樞管理
  第三叅領第一佐領係崇徳年間編設初以二格管理二格故以朱秦山管理朱秦山因病辭退以二格之兄工部郎中喻眀簡管理喻眀簡縁事革退以喻眀簡之子副都統喻維邦管理喻維邦年老辭退以其叔父阿達哈哈畨喻眀徳管理喻眀徳陞任廣東𠫵將以其父侍郎喻成龍管理喻成龍陞任安徽巡撫仍以喻明徳管理喻明徳故以喻維邦之子拜他喇布勒哈番百祿管理百祿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馬夢熊管理馬夢熊陞任以周大儒管理周大儒故以佟國英管理佟國英故以徐績管理徐績革職以王言管理王言故仍以徐績管理
  第三叅領第二佐領係崇徳年間編設初以分得撥什庫趙國燕管理趙國燕故以佟壯年管理佟壯年故以其子佟國佐管理佟國佐故以其弟之子佟世祺管理佟世祺縁事革退以其弟佟世芝管理佟世芝故以其子佟鑑管理佟鑑故以其叔佟世禮管理
  謹案此佐領由世管改為族中承襲佐領
  第三叅領第三佐領係天聰年間編設初以屯代管理屯代陞任浙江福建總督以其族弟佟飬淳管理佟飬淳故以屯代兄之子佟康年管理佟康年陞任杭州糧道以屯代之子佟徽年管理佟徽年陞任懷慶總兵官以其族叔祖佟遧管理佟遧年老辭退仍以佟徽年管理佟徽年陞任廣東副都統以其子佟國璜管理佟國璜故以其弟佟國璨管理佟國璨故以其子佟鑑管理佟鑑故以其子查郎阿管理
  謹案此佐領由世管改為族中承襲佐領
  第三𠫭領第四佐領係天聰年間編設初以范素管理范素故以陳大興管理陳大興故以佟浩年管理佟浩年陞任駐防協領以佟玉管理佟玉故以趙元璧管理趙元璧陞任駐防叅領以佟熙年管理佟熈年故以其兄之子佟國昌管理佟國昌故以阿達哈哈畨官保管理官保故以其族叔佟國鼐管理佟國鼐縁事降調以其子佟世忠管理佟世忠故以其弟佟世琅管理佟世琅故以其子佟錂管理佟錂故以其子官祿管理
  第三𠫭領第五佐領係天聰年間編設初以佟飬量管理佟飬量陞任宣大總督以八品官楊廷相管理楊廷相故以驍騎校董廷相管理董廷相陞任鎮江駐防協領以屯代管理屯代故以其族兄之子佟泗年管理佟泗年縁事革退以其族弟佟澄年管理佟澄年故以其子佟國倫管理佟國倫故以其子佟世臣管理佟世臣革退以其弟佟世相管理佟世相故以其子佟鈐管理
  第三𠫭領第六佐領係天聰年間編設初以佟三管理佟三故以梁宗嗣管理梁宗嗣故以佟三族弟之子佟飬敬管理佟飬敬故以其弟佟飬盛管理佟飬盛故以驍騎校潘安國管理潘安國年老辭退以佟三族孫驍騎校佟亘年管理佟亘年陞任福建駐防協領以佟國定管理佟國定縁事革退以佟世鏻管理佟世鏻陞任南陽總兵官以其弟佟世銓管理佟世銓縁事革退以佟三之四世孫拜他喇布勒哈番佟鍈管理佟鍈故以其叔父佟世泰管理佟世泰故以其子佟鏳管理佟鏳故以其子豐泰管理豐泰故以其子松齡管理第四叅領第一佐領係崇徳年間編設初以劉應選管理劉應選年老辭退以其子三等阿達哈哈番劉宗聖管理劉宗聖縁事革退以其子三等阿達哈哈番劉朝瑛管理劉朝瑛年老辭退以其子拖沙喇哈番劉楫管理劉楫故以其弟劉桐管理劉桐縁事革職以旗員張翰傑管理張翰傑故以旗員李履順管理
  謹案此佐領經大臣議定作為世管佐領仍着劉姓子孫內㨂選補放如劉姓不得其人着扵應陞佐領之旗員內㨂選補放
  第四㕘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廣寧投誠逰撃張士彥之子三等阿達哈哈番張朝璘管理張朝璘陞任江西巡撫以其弟拜他喇布勒哈番張朝政管理張朝政陞任湖廣巡撫以其子御史張聖碩管理張聖碩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其弟之子張樞管理張樞故以其子張永蒸管理張永蒸故以其子張在良管理張在良故以其子張惟錄管理
  第四㕘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甘應舉管理甘應舉隨征陣亡以其兄之子甘四管理甘四故以其子甘國柱管理甘國柱故以其子甘國標管理甘國標年老辭退以其弟舉人甘士璉管理甘士璉故以旗員周緝武管理
  謹案此本係佟姓勲舊甘姓世管之缺乾隆二十七年因兩姓爭控改為公中佐領
  第四㕘領第四佐領係順治二年編設初以張榮管理張榮陞任廣東副將以御史賈漢復管理賈漢復陞任巡撫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張士能管理張士能故以驍騎校梁萬夏管理梁萬夏陞任廣東防禦以拜他喇布勒哈番馮天保管理馮天保年老辭退以二等䕶衛賈國彬管理賈國彬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張榮之子張述先管理張述先故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張元興管理張元興故以其子張鵬鳴管理張鵬鳴故以其子張玉衡管理張玉衡故以其子張兆慶管理
  第四㕘領第五佐領原係滿洲佐領康熙十二年撥入漢軍分隸本旗初以白本質管理白本質年老辭退以其子筆帖式白亮管理白亮故以其弟白雲管理白雲故以其子白之彩管理白之彩故以白本質之三世孫鶴春管理鶴春故以其叔父白建凱管理
  第四㕘領第六佐領係康熙十八年將定南王孔有徳所屬官兵編設佐領初以逰擊苑拱乾管理苑拱乾故以原任一等護衛李光裕管理李光裕故以精竒尼哈番白繪管理白繪故以其子白璧琮管理白璧琮故以兵部侍郎王國安管理王國安故以刑部郎中卞永譽管理卞永譽年老辭退以阿思哈尼哈畨孫維善管理孫維善陞任西安駐防協領以改用旗員之郎中梁永禧管理梁永禧陞任山東副將以刑部主事董恆祚管理董恆祚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趙瑛管理趙瑛調用正白旗佐領以一等阿思哈尼哈畨李淑名管理李淑名革職以百祿管理百祿故以朱紫貴管理朱紫貴故以喻達管理喻達故以李彬管理第五㕘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佟飬先管理佟飬先故以陳一徳管理陳一徳從征武岡寨陣亡以陳一竒管理陳一竒陞任寧逺衛㕘將以驍騎校聶維正管理聶維正陞任江寧防禦以驍騎校吳雙喜管理吳雙喜陞任福建防禦以知縣陳一正管理陳一正陞任杭州駐防㕘領以廕生陳一本管理陳一本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陳良能管理陳良能故以陳良棟管理陳良棟陞任西安駐防協領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兼鑾儀衛治儀正陳寵管理陳寵故以李世倬管理李世倬革職以梁大棟管理梁大棟革職以李成倫管理李成倫故以徳克精額管理徳克精額革職以李景眀管理李景眀故以佟世徴管理佟世徴陞任以李侍政管理李侍政陞任以常福管理
  第五㕘領第二佐領係順治四年將隨左夢庚投誠人員編為牛錄漢文稱佐領初以拜他喇布勒哈番李世柱管理李世柱陞任杭州駐防叅領以其子李之正管理李之正因病辭退以其子李良輔管理李良輔因病辭退以其子李森管理李森故以其子李廷勲管理李廷勲故以其子永安管理永安故以其叔父李廷瑞管理李廷瑞故以其子常安管理
  第五叅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李盛管理李盛陞任杭州駐防叅領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李遇徳管理李遇徳陞任鎮江駐防協領以其兄三等侍衛李遇正管理李遇正陞任杭州駐防𠫵領以其子筆帖式李榮貴管理李榮貴陞任寕夏恊領以其弟李䕃貴管理李䕃貴故以其弟拜他喇布勒哈畨李勲貴管理李勲貴故以其兄驍騎校李襲貴管理李襲貴告退以其子李⿰管理李⿰故以其子李景楓管理
  第五叅領第四佐領係順治二年編設初以兵部尚書佟飬甲管理佟飬甲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張應魁管理張應魁故以蘇喇章京漢文稱散騎郎劉際清管理劉際清縁事革退以原任都統趙頼管理趙頼年老辭退以歩軍校龔應隆管理龔應隆故以一等阿逹哈哈畨趙述忭管理趙述忭縁事革退以三等阿逹哈哈畨韓塏管理韓塏縁事革退以佟時茂管理佟時茂革職以趙國政管理趙國政革職以穆騰額管理穆騰額故以七十九管理七十九故以伊爾登額管理
  第五㕘領第五佐領係順治四年將隨左夢庚投誠人員編為牛錄初以拜他喇布勒哈畨范希朝管理范希朝年老辭退以其子拜他喇布勒哈畨范時徴管理范時徴故以其子范宏棟管理范宏棟故以一等阿逹哈哈畨周士鍚管理周士錫 --(右上『日』字下一橫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范希朝之孫范宏林管理范宏林縁事䧏調以三等阿逹哈哈番兼㕘領韓埈管理韓埈縁事革退以歩軍校高鵬管理高鵬陞任福建駐防協領以潘世亮管理潘世亮故以李楷管理李楷故以趙琦管理趙琦陞任以陳廷璧管理陳廷璧故以永□管理
  第五㕘領第六佐領原係定南王孔有徳所屬佐領康熈二十二年進京分𨽻正白旗以胡永安管理胡永安故以一等阿達哈哈畨韋燦管理韋燦縁事革退以操練尉王儀管理王儀陞任福建漳州總兵官以三等阿思哈尼哈畨根柱管理根柱故以㕘領李國權管理李國權陞任都統縁事革退以御史竇啟英管理雍正九年此佐領撥隸本旗竇啟英陞任直隸按察使以一等阿達哈哈番周士適管理周士適故以李侍堯管理李侍堯陞任以潘陞管理潘陞故以彭詵管理彭詵故以趙琦管理趙琦革職以李煥管理
  以上正藍旗漢軍㕘領所屬除擡旗一員外現有勲舊佐領九員世管佐領十員勲舊佐領六員勲舊改公中佐領十員族襲佐領二員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八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九
  旗分志二十九
  八旗佐領二十九鑲藍旗難軍佐領
  鑲藍旗漢軍佐領
  鑲藍旗漢軍都統所屬㕘領五第一㕘領下佐領六第二㕘領下佐領六第三㕘領下佐領六第四㕘領下佐領六第五㕘領下佐領六
  第一叅領第一佐領係順治二年將各處投誠官編為牛錄初以副將白我志管理白我志年老辭退以其子白懷璋管理白懷璋駐防鎮江以阿思哈尼哈畨韓文管理韓文年老辭退以其子韓佐梁管理韓佐梁從征病故以其弟韓佐周管理韓佐周陞任副將以其子阿琳管理阿琳陞任知府以其弟韓爽管理韓爽陞任西安駐防協領以三等阿達哈哈畨白瑾管理白瑾故以韓爽兄之子副叅領韓光基管理韓光基縁事革退以張偉管理張偉故以印務章京蔣攸錫管理蔣攸錫故以戶部員外郎圖敏管理圖敏故以歩軍校朱燈管理朱燈故以戶部員外郎額勒謹管理額勒謹故以印務章京孫毓祥管理
  第一叅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管理李國翰出征以分得撥什庫繆尚義管理繆尚義故以其子戶部員外郎繆正心管理繆正心陞任山西叅政道以其弟繆盡心管理繆盡心故以李國翰之孫吏部員外郎李森管理李森故以李國翰之孫叅領諾英額管理諾英額故以李國翰之子都統諾邁管理諾邁故以其子多羅額駙李杕管理李杕陞任廣州將軍以李森之孫黒格管理黒格縁事革退以李培管理李培陞任𠫵領以李境管理李境故以其子慶夀管理
  謹案此佐領康熙五十一年又賞給半分佐領乾隆二十三年因半箇佐領所屬人等俱係戶下經值年旗奏明將半箇佐領裁汰賞給藍甲十一副
  第一叅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王政倫管理王政倫駐防山海闗以三等侯兼都統海勒圖管理海勒圖出征病故以其子李柄管理李柄因病革退以其弟李楫管理李楫故以其伯父之子李楠管理李楠陞任山東濟寧州副將以其子李廷炤管理李廷炤縁事革退以兵部額外主事李彤標管理李彤標故仍以李楠管理李楠故以其孫李堯管理李堯故以其子觀音保管理觀音保故以其族兄達敏管理
  謹案此係崇徳七年編設之半箇佐領順治二年編為整佐領因李姓管過五次乾隆四十三年作為族中承襲佐領
  第一𠫵領第四佐領係順治二年將隨左夢庚投誠官員編為牛錄初以世職牛錄章京周麟管理周麟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鄭育民管理鄭育民駐防蘇州以韓佐周管理韓佐周陞任馬蘭峪副將以拜他喇布勒哈畨李有聲管理李有聲年老辭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鄭勇管理鄭勇故以阿達哈哈畨叚枚臣管理叚枚臣陞任陜西寧夏叅將以三等侯伊爾拜管理伊爾拜縁事革退以拖沙喇哈畨髙國琇管理髙國琇陞任以三等男李坦管理李坦陞任以治儀正史永芳管理史永芳故以印務章京習從龍管理習從龍故以印務章京馬徳舒管理
  第一叅領第五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髙鳴鐘管理髙鳴鐘陞任江寧提督以其子髙永運管理髙永運從征長沙陣亡以其弟髙永桂管理髙永桂故以其子髙朗管理髙朗陞任𠫵領縁事革退以髙鳴鐘之二世孫髙國琦管理髙國琦故以其子髙乾管理髙乾革職以其子定柱管理定柱故以其弟髙顯祖管理
  第一𠫵領第六佐領係康熙二十三年編設初以王國瑞管理王國瑞因病辭退以尚崇垣管理尚崇垣故以其弟尚崇坦管理尚崇坦縁事革退以其兄之子尚玉棟管理續以其姪尚維熙管理尚維熙故以其子尚政名管理尚政名故以其叔父尚維籌管理尚維籌故以其孫尚宗洛管理第二𠫵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柳攀琳管理柳攀琳從征長沙病故以其子柳天擎管理柳天擎陞任江南按察使以其弟柳天樞管理柳天樞故以柳攀琳之孫柳滋浚管理柳滋浚縁事革退以其弟柳滋瀚管理柳滋瀚故以其弟柳滋洪管理柳滋洪陞任廣東駐防協領以柳攀琳二世孫柳楠管理柳楠故以柳徳増管理柳徳増縁事革退以柳徳基管理柳徳基故仍以其兄柳徳増管理柳徳増故以其子珠隆阿管理珠隆阿故以其子雙全管理
  第二叅領第二佐領係順治四年將臺上壯丁編為牛錄初以雅竒圖管理雅竒圖故以御史鄭世髙管理鄭世髙故以髙攀龍管理髙攀龍從征漢中陣亡以其子髙㨗管理髙㨗故以藍翎侍衛徐士璜管理徐士璜陞任河南都司以其兄之子徐錦管理徐錦縁事革退以歩軍校白慈存管理白慈存革職以騎都尉陳朝炎管理陳朝炎補放世管佐領以工部尚書韓光基管理韓光基革職以三等輕車都尉金文淵管理金文淵故以印務章京栗成管理
  第二叅領第三佐領係康熙二十二年將福建駐防兵丁編為佐領初以金永祿管理金永祿故以一等阿達哈哈畨金玉琨管理金玉琨年老辭退以三等阿達哈哈畨金鈁管理金鈁因甄別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郭鵬鳴管理郭鵬鳴降調以騎都尉劉之玥管理劉之玥革職以副都統張鳯翷管理張鳯翷故以一等輕車都尉朱璽管理朱璽調補世管佐領以副叅領景徳管理景徳故以三等子張世芳管理張世芳故以印務章京尚維塤管理尚維塤補放本族公中佐領以印務章京周玥管理
  第二𠫵領第四佐領係順治二年將投誠官兵編為牛錄初以逰擊劉俊管理劉俊駐防福建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張文陽管理張文陽因病辭退以六品官彭騰祥管理彭騰祥縁事革退以精竒尼哈畨唐翰輔管理唐翰輔從征病故以精竒尼哈畨唐之汾管理唐之汾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周家相管理周家相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齊璉管理齊璉縁事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周儀管理周儀縁事降調以叅領金大徳管理金大徳因病告退以印務章京金文達管理金文達因承襲本家世管佐領以驍騎校王守道管理王守道故以騎都尉楊錦管理楊錦因病革退以副叅領蕭昌管理
  第二叅領第五佐領係康熙二十三年編設初以田毓英管理田毓英故以驍騎校劉思義管理劉思義故以尚崇廙管理尚崇廙陞任
  陵上大臣以驍騎校尚玉興管理尚玉興故以尚玉階管理尚玉階故以其弟尚玉成管理尚玉成故以其子尚維慎管理
  第二𠫵領第六佐領係康熙十四年將製造庫匠役編為佐領初以撥什庫鄭元勲管理鄭元勲故以其子鄭國棟管理鄭國棟縁事革退以歩軍副尉徐顯管理徐顯因病告休以王廷臣管理王廷臣縁事革退以金文奎管理金文奎因承襲本家世管佐領以何其惕管理
  第三叅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陳維道管理陳維道從征陣亡以其弟陳維徳管理陳
  維徳故以梁成功管理梁成功駐防杭州以柳愈林管理續以陳維道之子陳竒策管理陳竒策陞任延綏總兵官以其弟陳竒謨管理陳竒謨陞任四川總兵官以宗人府府丞馬汝驥管理馬汝驥縁事革退以陳竒策之子二等阿達哈哈畨陳鏐管理陳鏐陞任寧夏駐防叅領以其叔父之子二等阿思哈尼哈畨陳鈞管理陳鈞陞任西安駐防協領以陳鏐之子陳國傑管理陳國傑縁事革退以陳國偉管理陳國偉故以其姪陳朝炎管理陳朝炎故以其弟陳朝瓉管理陳朝瓚縁事革退以其族叔陳國僖管理陳國僖因病告退以其子黒格管理黒格故以其子陳梁忠管理
  第三叅領第二佐領係順治三年將隨左夢庚投誠官兵編為牛錄初以世職牛錄章京何友管理何友駐防漢中以半箇前程夏世福管理夏世福駐防蘇州以馬登雲管理馬登雲從征病故以工部侍郎金鼐管理金鼐故以兵部侍郎王維正管理王維正陞任浙江廵撫以副都統張朝午管理張朝午陞任廣西提督以都統馬雲霄管理馬雲霄縁事革退以一等阿思哈尼哈畨兼叅領蘇伯合管理蘇伯合縁事革退以三等阿達哈哈畨曹爚管理曹爚縁事降調以一等阿達哈哈畨兼𠫵領朱炯管理朱炯故以隨印章京陳國僖管理陳國僖承襲本家世管佐領以騎都尉加一雲騎尉馬克岐管理馬克岐故以副叅領孫兆鵬管理孫兆鵬故以治儀正恆仁管理
  第三𠫵領第三佐領係康熙十九年編設分𨽻正黃旗三十七年始撥𨽻本旗初以大學士巴㤗之弟巴喀管理巴喀陞任廣東副都統以其弟巴黒管理巴黒縁事革退以卓福合管理卓福合陞任杭州織造以其弟三等侍衛金依聖管理金依聖縁事革退以巴㤗之子蘇赫管理蘇赫故以卓福合之子松夀管理松夀縁事革退以巴㤗之孫金瑗管理金瑗縁事革退以金依中管理金依中故以其子喜祿管理喜祿縁事革退以其族侄金文達管理金文達故以其兄金文奎管理金文奎故以其子菩薩保管理
  第三叅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張存仁管理張存仁陞任縂督以其子張兆午管理張兆午從征河南病故以其叔父之子張捷午管理張捷午故以張兆午之子張璲管理張璲從征海澄縣陣亡以其子張世㤗管理張世㤗故以其叔父張珂管理張珂故以其子張世勲管理張世勲故以其族弟張世俊管理張世俊故以其子福増額管理
  第三叅領第五佐領係康熙二十三年編設初以尚崇志管理尚崇志故以拜唐阿尚崇序管理尚崇序故以尚玉桓管理尚玉桓縁事革退以尚崇韜管理尚崇韜故以尚玉徳管理尚玉徳故以其子尚維岳管理
  第三𠫵領第六佐領係崇徳七年
  盛京沙河堡壯丁編為牛錄初以分得撥什庫趙汝卿管理趙汝卿故以尚廷弼管理尚廷弼故以楊國瑞管理楊國瑞故以楊燾管理楊燾故以阿思哈尼哈畨李鑄管理李鑄縁事革退以歩軍校孫繼業管理孫繼業故以拜唐阿七品官楊光祖管理楊光祖縁事革退以驍騎校魏承簡管理魏承簡縁事革退以都統金以坦管理金以坦縁事革退以𠫵領蘇伯合管理蘇伯合縁事革退以武興管理武興故以武承緒管理武承緒因病告退以楊景武管理楊景武陞任廣東協領以王鋭管理第四叅領第一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杏山叅將呂品竒管理呂品竒縁事革退以曲永登管理曲永登故以其弟曲永宏管理曲永宏駐防福建以馬汝驥管理馬汝驥陞外任仍以曲永宏管理曲永宏從征病故以其子曲鼐管理曲鼐陞外任以其弟曲弼管理曲弼故以副𠫵領白國樞管理白國樞故以拜他喇布勒哈畨兼副叅領李柷管理李柷縁事革退以習潔管理習潔革職以馬國宗管理馬國宗革職以董魁管理
  第四𠫵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朱萬化管理朱萬化駐防漢中以甄二管理續以朱萬化之弟朱萬年管理朱萬年陞任貴州總兵官以其兄朱萬鎰管理朱萬鎰從征被創原品休致以其弟之子朱世芝管理朱世芝陞任廣東叅將以其子朱國楷管理朱國楷故以其弟朱國極管理朱國極陞任西安副都統以其子朱煓管理朱煓縁事革退以朱煒管理朱煒故以朱堅管理朱堅故以其子朱以錦管理朱以錦故以李世珩管理李世珩告病以馬成麟管理馬成麟革職以文㤗管理
  謹案此係崇徳七年編設半箇佐領順治十五年作為整佐領朱姓承襲乾隆三十五年佐領缺出因朱姓族人爭告經本旗𠫵奏作為公中佐領
  第四𠫵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世職阿達哈哈畨楊正㤗管理楊正㤗故以阿達哈哈畨路有良管理路有良陞任總兵官以一等䕶衛金鼎管理金鼎從征雲南病故以其弟金璽管理金璽由通政使左叅議陞任奉天府丞以其子金以坦管理金以坦陞任鎮江將軍以阿思哈尼哈畨陳國儀管理陳國儀縁事革退以郎中員景文管理員景文故以鑾儀衛雲麾使尚維昭管理尚維昭陞任叅將以印務章京齊之禮管理齊之禮故以騎都尉姜廷元管理
  第四𠫵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世職牛錄章京楊文魁管理楊文魁故以其子楊鳯翔管理楊鳯翔駐防漢中以馬汝鯨管理續以楊鳯翔之弟楊鳯鳴管理楊鳯鳴從征長沙病故以其叔父之子楊鳯來管理楊鳯來從征雲南病故以其弟之子楊潔管理楊潔故以其子楊希曽管理楊希曽故以其子得祿管理得祿故以其子恆山管理
  第四叅領第五佐領係
  國初編設初以投誠山海闗副將許得功管理許得功陞任平陽府總兵官以原任副將黃明世管理續仍以許得功管理許得功年老辭退以其子許嗣榮管理許嗣榮故以其弟之子許國桂管理許國桂陞任
  孝陵副將以許嗣榮之子許國桐管理許國桐故仍以許國桂管理許國桂陞任宣化總兵官以其子許煓管理許煓縁事革退以其弟許烇管理許烇縁事革退以許煥管理許煥故以其侄許治基管理許治基故以其子錫福管理
  第四叅領第六佐領係康熙二十三年編設初以李芳臣管理李芳臣縁事革退以拜唐阿尚之縉管理尚之縉陞任福建漳州逰擊以驍騎校尚崇昱管理尚崇昱故以驍騎校房應晉管理房應晉故以尚玉田管理尚玉田縁事革退以筆帖式尚崇璧管理尚崇璧縁事革退以尚崇基管理尚崇基故以其子尚玉斧管理尚玉斧故以驍騎校尚維綸管理尚維綸故以其子尚政衡管理
  第五𠫵領第一佐領係順治二年編設初以盧光祖管理盧光祖陞任四川總兵官以阿達哈哈畨竇三畏管理續以盧光祖之子盧彪管理盧彪故以歩軍校徐盛祖管理徐盛祖故以盧彪之弟盧麒管理盧麒縁事革退以其子盧亮工管理盧亮工因病辭退以其弟盧鼐管理盧鼐縁事革退以其弟盧色力管理盧色力陞任西安副都統以其子盧天昇管理盧天昇故以其兄盧天培管理盧天培故以其子盧榮管理
  第五𠫵領第二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半箇前程石名世管理石名世年老辭退以其飬子畢麻色管理畢麻色縁事革退以張文宿管理張文宿故以阿達哈哈畨郭應弼管理郭應弼年老辭退以叅領陳國倬管理陳國倬縁事革退以副佐領楊文燦管理楊文燦故以驍騎校馬克恭管理馬克恭故以三等子印務章京張秉聰管理第五叅領第三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世職牛錄章京劉光弼管理劉光弼陞任江西提督以李廷柱管理續以劉光弼飬子劉顯貴管理劉顯貴陞任湖廣布政使以劉光弼弟之子劉顯芳管理劉顯芳陞任廣東總兵官以劉光弼之子劉顯位管理劉顯位年老辭退以劉顯芳之子劉之璉管理劉之璉駐防鎮江以劉光弼之孫劉之璋管理劉之璋縁事革退以其族侄孫劉紹基管理劉紹基故以其子劉植楷管理劉植楷故以其子劉炎管理
  第五𠫵領第四佐領係崇徳七年編設初以世職甲喇章京朱萬策管理朱萬策陞任漢中梅勒章京漢文稱副都統以申偉抱管理續以李國華管理李國華縁事革退以阿達哈哈畨白顯鎮管理白顯鎮駐防福建以張思恭管理張思恭陞任鎮江副都統以朱萬策弟之子知州朱士琳管理朱士琳陞任右衛協領以朱萬策之孫阿思哈尼哈畨朱國棠管理朱國棠故仍以朱士琳管理朱士琳陞任鎮江駐防協領以朱國棠之子阿達哈哈畨朱炯管理朱炯陞任廣東駐防𠫵領以朱炯之弟朱炳管理朱炳縁事革退以朱萬策之孫朱國㮤管理朱國㮤休致以朱璽管理朱璽故以其子永寕管理永寕故以其子福興管理
  第五叅領第五佐領係康熙二十三年編設初以三等䕶衛孔孟徳管理孔孟徳故以驍騎校白起貴管理白起貴故以驍騎校吳國忠管理吳國忠故以尚玉躬管理尚玉躬革退以尚維邦管理尚維邦故以尚維塤管理
  謹案此係康熙年間賞給尚之隆五佐領之一於乾隆三十九年因佐領出缺奏請調取擬正人員奉㫖此佐領雖係尚之隆親子孫分定三佐領內之一但既經管理両箇若仍令伊支派管理未免過優着將此一佐領作為伊合族內公中佐領第五叅領第六佐領係雍正九年將內務府壯丁撥出編為一佐領分𨽻本旗初以三等伯兼正紅旗漢軍都統李杕管理李杕縁事革退以一等阿思哈尼哈畨金文彥管理
  謹案此佐領原由內務府撥出因所屬人等俱係另記檔案之人乾隆二十一年將此佐領裁汰以上鑲藍旗漢軍𠫵領所屬原管佐領五員世管佐領十二員內裁減半個公中佐領十三員內裁減一員
  欽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旗分志三十
  八旗方位圖説八旗方位縁起 八旗方位總圖八旗地界圖 附八旗聚集之處 出城禁令
  八旗方位縁起
  太祖高皇帝創設八旗分為兩翼左翼則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右翼則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其次序皆自北而南以五行相勝為用兩黃旗位正北取土勝水兩白旗位正東取金勝木兩紅旗位正西取火勝金兩藍旗位正南取水勝火
  謹按天地之道不過隂陽之消息隂陽之化不過五行之生剋明王奉若天道莫或越也五運之説起於纎緯相生相剋遂無定説至於行師戡亂則斷斷以相勝為義凡九宮六壬遁甲演禽之法事關軍旅無不以相制為用者風后握機諸葛聚石不能外是理也顧禨祥小數類不足憑惟
  聖人與天地合徳於造化之本原不待推求自然闇合故剏制之初於兩翼寓二氣之循生於八旗寓五行之制化睿謙廣運垂裕無疆厥後宅中定鼎卜祚萬年辨方正位仍謹遵開國之規制良有以也謹恭録舊制冠諸京師八旗方位之首見作述之克承與覲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有自焉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分列八旗拱衛
  皇居鑲黃居安定門內正黃居德勝門內並在北方正白居東直門內鑲白居朝陽門內並在東方正紅居西直門內鑲紅居阜城門內並在西方正藍居崇文門內鑲藍居宣武門內並在南方一從
  祖制以八旗分左右二翼亦凖
  前規
  謹案八旗次序以上三旗居前至方位則以左右翼為次序因乎地也謹附識於此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鑲黃滿洲蒙古漢軍三旗各按㕘領自鼓樓向東至新橋自新橋大街北口城根向南至府學衚衕東口係與正白旗接界滿洲官兵自鼓樓向東循大街至經厰為頭𠫭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經厰循交道口轉南至棉花衚衕東口為二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南鑼鼓巷北口至南口南鑼鼓巷兩邊之鼓樓院方磚厰真武廟魚兒衚衕福祥寺帽兒衚衕炒豆衚衕棉花衚衕兵馬司前圓恩寺後圓恩寺局兒衚衕為三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交道口大街向東循新橋轉南至香兒衚衕東口為四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香兒衚衕東口向南至府學衚衕馬將軍衚衕大興縣騷達子衚衕土兒衚衕香兒衚衕錢局週圍為五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𫎇古官兵自交道口大街向北至安定門為右㕘領之十四佐領居址自北鑼鼓巷南口至北口北鑼鼓巷兩邊所有之倒抄衚衕經厰分司㕔謝家衚衕伽藍殿法通寺淨土寺豆腐池兒衚衕高古菴郎家衚衕碾兒衚衕為左𠫭領之十四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新橋大街向北至方家衚衕為頭㕘領之九佐領居址自方家衚衕向北至城根為二㕘領之九佐領居址國子監前後頭條衚衕二條衚衕三條衚衕方家衚衕國子監大溝巷蕭家衚衕此七衚衕為三㕘領之八佐領居址柏林寺前所有之鼓哨衚衕草厰王大人衚衕柏林寺此四衚衕為四叅領之八佐領居址自北小街南口至城根胡椒圈之週圍手帕衚衕羊館衚衕針線衚衕寛街此四衚衕為五㕘領之八佐領居址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正白滿洲蒙古漢軍三旗與鑲黃旗接界之處係自府學衚衕東口向南各按㕘領至四牌樓豹房衚衕東口與鑲白旗接界之處由
  皇城根至東大城根滿洲官兵自鑲黃旗接界處之棉花衚衕東口循大街向南至大佛寺西北角為頭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大佛寺西北角向南至豹房衚衕西口為二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
  皇城東邊所有之寛街草厰衚衕取燈衚衕晾榖厰弓弦衚衕雙塔衚衕此六衚衕為三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兩大街所有之鐵獅子衚衕賈家衚衕汪芝蔴衚衕魏家衚衕十景花園馬大人衚衕墻兒衚衕大佛寺衚衕羊尾巴衚衕山老兒衚衕喇嘛營此十一衚衕為四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馬市口向東至四牌樓隆福寺週圍所有之細小衚衕為五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䝉古官兵自府學衚衕東口循大街至五條衚衕為右㕘領之十五佐領居址自五條衚衕至四牌樓為左㕘領之十四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新橋大街至東直門為頭㕘領之八佐領居址北新倉海運倉興平倉南新倉舊泰倉富新倉此六倉門相近為二㕘領之八佐領居址自東直門南小街北口宋姑娘衚衕口袋衚衕慧照寺王家衚衕船板衚衕板橋衚衕此六衚衕為三㕘領之八佐領居址北新橋大街六條衚衕七條衚衕八條衚衕九條衚衕十條衚衕此五衚衕為四㕘領之八佐領居址北小街頭條衚衕二條衚衕三條衚衕四條衚衕五條衚衕此五衚衕為五㕘領之八佐領居址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鑲白滿洲蒙古漢軍三旗與正白旗接界之處係自豹房衚衕向南至單牌樓與正藍旗接界之處由
  皇城根向東至大城根滿洲官兵自正白旗接界處由東長衚衕東口循大街向南至院府衚衕東口為頭㕘領之十六佐領居址自院府衚衕東口至長安街牌樓為二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東安大街兩邊所有之翠花衚衕東長衚衕奶子府衚衕燒酒衚衕錫爉衚衕菜厰衚衕院府衚衕梯子衚衕口袋衚衕理藩院後衚衕此十衚衕為三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長安街牌樓向東至單牌樓為四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燈市口大街西口至東四牌樓大街向南兩大街之間所有之椿樹衚衕乾魚衚衕西堂子衚衕金銀衚衕煤炸衚衕帥府衚衕頭條衚衕二條衚衕此八衚衕為五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䝉古官兵自四牌樓向東循大街至堂子衚衕為右㕘領之十二佐領居址自堂子衚衕向南至單牌樓為左㕘領之十二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四牌樓向東至小街為頭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小街至朝陽門為二㕘領之六佐領居址祿米倉週圍之啞巴衚衕方家衚衕為三㕘領之六佐領居址小街子史家衚衕乾麪衚衕小啞巴衚衕此四衚衕為四㕘領之六佐領居址羊尾巴衚衕堂子衚衕史大人衚衕羊乙賓衚衕總把衚衕此五衚衕為五㕘領之六佐領居址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正藍滿洲蒙古漢軍三旗與鑲白旗接界之處係自單牌樓至崇文門由金水橋向東至大城根滿洲官兵自鑲白旗接界處由長安街牌樓向西進東長安門至金水橋為頭㕘領之十六佐領居址自新街口南口至北口為二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宗人府向南戶部週圍至中御河橋為三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中御河橋至洪厰衚衕北口為四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洪厰衚衕口向北至長安街牌樓為五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䝉古官兵自單牌樓至崇文門為右㕘領之十五佐領居址自江米巷東口至洪厰衚衕為左㕘領之十五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單牌樓觀音寺衚衕向東至舉塲西門為頭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羊肉衚衕西口向東至水磨衚衕為二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表背衚衕西口至東口為三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蘇州衚衕西口向東至馬皮厰北口為四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船板衚衕西口向東至馬皮厰南口為五㕘領之六佐領居址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正黃滿洲蒙古漢軍三旗自鼓樓向西至新街口大街北口城根向南至馬狀元衚衕西口與正紅旗接界滿洲官兵自鼓樓大街向西北藥王廟南口至大城根為頭㕘領之十九佐領居址自北藥王廟街南口向西循大街至八調灣南口為二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八調灣南口循大街至德勝門轉南至徳勝橋為三㕘領之十九佐領居址自鼓樓斜街循銀錠橋向西李廣橋至徳勝橋大街為四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松樹街北口至南藥王廟為五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䝉古官兵自松樹街南口向西至徳勝橋轉北至宏善寺衚衕西口為右㕘領之十二佐領居址自宏善寺衚衕西口至徳勝橋為左㕘領之十二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䕶國寺街至棉花衚衕南口羅圈衚衕西口為頭㕘領之八佐領居址自西口連棉花衚衕廊房衚衕草厰衚衕為二㕘領之八佐領居址自蔣家房東口至西口為三㕘領之八佐領居址自新街口向北至四條衚衕東口為四㕘領之八佐領居址自四條衚衕東口至城根及銅井為五㕘領之八佐領居址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正紅滿洲蒙古漢軍三旗與正黃旗接界之處係自馬狀元衚衕東口與鑲紅旗接界之處由
  皇城根向西至大城根滿洲官兵自西直門大街曹公觀之東至新街口轉南至石老娘衚衕東口為頭㕘領之十五佐領居址自石老娘衚衕東口向南至四牌樓轉東至馬市東口為二㕘領之十四佐領居址
  皇城兩邊所有之馬狀元衚衕太平倉衚衕毛家灣衚衕紅羅厰衚衕拐棒衚衕此五衚衕為三㕘領之十五佐領居址自四牌樓大街西邊所有之驢肉衚衕帥府衚衕報子衚衕臭皮衚衕石老娘衚衕此五衚衕為四㕘領之十五佐領居址四牌樓大街西邊所有之衞衣衚衕太平侯衚衕五王侯衚衕車兒衚衕石碑衚衕寶禪寺帽兒衚衕宮衣庫衚衕此八衚衕為五㕘領之十五佐領居址𫎇古官兵自西直門大街南邊所有之草厰衚衕柳巷衚衕觀音寺衚衕陳線衚衕大覺寺衚衕此五衚衕為右㕘領之十一佐領居址自大覺寺衚衕向南堅厰翊教寺祖家街柵欄衚衕東觀音寺衚衕椿樹衚衕苦水井此七衚衕為左㕘領之十一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阜城門循大街至宮門口為頭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宮門口向東至馬石橋為二㕘領之六佐領居址馬石橋北邊所有之蘇羅卜衚衕回子營為三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回子營向北至茶葉衚衕翠花街為四㕘領之五佐領居址自宮門口向北至葡萄園東口為五㕘領之五佐領居址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鑲紅滿洲蒙古漢軍三旗與正紅旗接界之處係自羊肉衚衕向南至單牌樓與鑲藍旗接界之處由
  皇城根向西至大城根滿洲官兵自與正紅旗接界處之四牌樓大街向南至單牌樓轉東至長安街牌樓為頭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西安門大街南邊所有之板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衚衕廊房衚衕醬房衚衕小醬房衚衕東斜街細米衚衕此六衚衕為二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細米衚衕向南饊子衚衕狗尾巴衚衕背隂衚衕太僕寺街李閣老衚衕此五衚衕為三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李閣老衚衕向南東夾道東岳廟岱北寺小東岳廟演象所官磨房此六衚衕為四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饊子衚衕向南堂子衚衕石虎衚衕蜈蚣衛衚衕油房衚衕茶葉衚衕西夾道正溝衚衕此七衚衕為五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䝉古官兵以四牌樓大街西邊所有之粉子衚衕後泥窪十八半截豐盛衚衕此四衚衕為右㕘領之十一佐領居址自豐盛衚衕向北之兵馬司衚衕燕兒衚衕磚塔衚衕羊肉衚衕此四衚衕為左㕘領之十一佐領居址漢軍官兵以四牌樓大街西邊所有之白廟衚衕半璧街此二衚衕為頭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白廟衚衕向北車子衚衕魚錢衚衕沈箆子衚衕千張衚衕此四衚衕為二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千張衚衕南打磨厰半圈高井口袋衚衕此四衚衕為三㕘領之四佐領居址自口袋衚衕向南施飯寺皮褲子衚衕東夾道衚衕此三衚衕為四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東夾道衚衕向南白廟衚衕刑部街此二衚衕為五㕘領之四佐領居址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鑲藍滿洲蒙古漢軍三旗與鑲紅旗接界之處係自單牌樓至宣武門金水橋向西至大城根滿洲官兵自與鑲紅旗接界處之長安街牌樓向東進西長安門至金水橋為頭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江米巷向北至長安門大街中府左府四眼井週圍為二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河漕沿向東至石碑衚衕文昌閣拴馬莊馬神廟衚衕此四衚衕為三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獅子口向東由皮市南口轉北至掃箒衚衕西口為四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西單牌樓向南由絨線衚衕轉東至河漕沿六部口抽屜衚衕關帝廟衚衕牛肉灣此六衚衕為五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䝉古官兵自宣武門至絨線衚衕西口油房衚衕南拴馬莊翠花衚衕棗樹街此四衚衕為右㕘領之十三佐領居址中街半璧街前細瓦厰新簾子衚衕舊簾子衚衕此五衚衕為左㕘領之十二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西單牌樓西邊之抱子街東口至西口為頭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手帕衚衕東口至西口為二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鐵匠衚衕東口至西口為三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石駙馬大街東口向西至棕毛衚衕為四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頭髮衚衕東口向西至臭水河為五㕘領之六佐領居址
  附載八旗㑹集之處
  謹按八旗㑹集之處係雍正十三年六月八旗都統䕶軍統領前鋒統領等同奏定
  鑲黃正黃二旗之前鋒㕘領侍衛前鋒校前鋒等以
  地安門為㑹集之處
  正白鑲白二旗之前鋒㕘領侍衛前鋒校前鋒等以東安門為㑹集之處
  正紅鑲紅二旗之前鋒㕘領侍衛前鋒校前鋒等以西安門為㑹集之處
  正藍鑲藍二旗之前鋒㕘領侍衛前鋒校前鋒等以
  天安門為㑹集之處
  鑲黃旗滿洲五㕘領𫎇古二㕘領之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等各按㕘領自
  地安門向東至
  皇城東北角草厰衚衕西口為㑹集之處
  正白旗滿洲五㕘領䝉古二㕘領之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等各按㕘領自草厰衚衕至東長衚衕西口為㑹集之處
  鑲白旗滿洲五㕘領䝉古二㕘領之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等各按㕘領自東長衚衕西口向南循
  皇城墻至口袋衚衕西口為㑹集之處
  正藍旗滿洲五㕘領𫎇古二㕘領之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等各按㕘領自口袋衚衕西口向南進長安門金水橋為㑹集之處
  正黃旗滿洲五㕘領䝉古二㕘領之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等各按㕘領自
  地安門向西至
  皇城西北角為㑹集之處
  正紅旗滿洲五㕘領䝉古二㕘領之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等各按㕘領自
  皇城西北角向南循
  皇城墻至西安門為㑹集之處
  鑲紅旗滿洲五㕘領𫎇古二㕘領之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等各按㕘領自西安門循
  皇城墻至灰厰東口為㑹集之處
  鑲藍旗滿洲五㕘領䝉古二㕘領之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等各按㕘領自灰厰東口向南進長安門金水橋為㑹集之處
  以上八旗㑹集之處
  出城禁令
  國初定凡旗下人逺離本佐領居住者人口財物入官該佐領領催各罰責有差
  謹按此為開國時軍屯隊伍而言事關紀律故立法不得不嚴然今制旗人不得居外城猶祖宗整齊戎政之遺意故恭録舊制以昭緣起焉乾隆十八年七月奉
  上諭哈達哈等查奏居住正陽等三門城外之滿洲官員兵丁竟至四百餘家此等年老退休及閑散無職事之人在僻逺閒曠之地尚可至現任職官每日應
  入署辦事䕶軍近列羽林各有差使倘遇暮夜傳喚隔城殊為未便且內城自有各旗分地尤當恪遵定製其離親族而旋徃者徒以近市喧囂闤闠龎雜非溺於酒食遊戱即私與胥吏徃還便易耳著將現任官員交該部察議兵丁人等交該管大臣責處至宗室更屬不合交宗人府嚴加議處其管理宗人府王公八旗都統並䕶軍統領等平時漫無約束稽察著一併交部察議所有現在居住南城外閑散人等著軍機大臣㑹同步軍統領酌量分別除閑曠處所仍聽其居住外其餘官員䕶軍等並勒限令其陸續入城居住嗣後八旗都統嚴行禁飭凡滿洲人等毋得復在南城外居住年老退官者仍聽
  四十六年七月奉
  㫖京城八旗滿䝉漢軍兵丁內或有在城內租房居住指稱房租價貴移徃各自墳塋居住或稱移徃城外居住房租價賤而在城外居住似此移徃城外居住者漢軍人等尤多理宜將此人等即行催令搬進城內但伊等在外居住而今內城房屋一時不能多得轉與旗人生計無益著施恩似此者不必深究除寛免催令急速盡皆搬進城內外交八旗滿𫎇漢軍都統等將朕施恩之處各旗通行曉諭傳知各佐領下人等務須各遵憲典守分安居仍令飭各該㕘領不時稽查不惟斷不可致妄生事端此內或在前三門外歌唱曲戱地方附近居住任意花費銀錢流連取樂或搬在汚穢地方居住貪戀娼妓妄行無忌者俱嚴行禁止如移往自己墳塋居住者尚屬可矜何也與其伊等在城內租房居住現有墳塋閑房移徃居住每月亦可以省房租似此者必然安分生理惟移徃城外居住者竟屬陋習如城內外租房居住俱屬一體需用房租銀錢若以城內價貴盡皆移徃城外城外租房豈不價貴乎此皆不肖旗人指故在城外居住顯係妄費遊蕩在閙市地方聽戱曲與娼妓耍閙以為近便任意恣行似此惡習若不嚴行禁止整飭旗人流為不肖不知何所底止滿洲䝉古漢軍都統等細詳閲看朕㫖除已經在外安居者嗣後再若致有指故任意移徃城外居住者一人斷斷不可朕為養育旗奴如是降㫖後各該都統等惟感朕已徃不究之恩各將旗人加謹約束自此仍將有無漸漸潛移城外居住或有無改過遷善復搬進城內居住之處查明滿洲䝉古漢軍於年終各造清冊咨送值年旗值年旗彚總奏聞以副朕養育旗奴至意
  以上出城禁令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一
  旗分志三十一
  八旗戶籍編審丁冊 另檔人戸 買賣奴婢投充人戸 漢軍出旗編審丁冊
  國初定製編審各旗壯丁時令各該佐領稽察已成丁者增入丁冊其老弱幼丁不應入冊係瀋陽者赴瀋陽勘騐係東京者赴鞍山勘騐有隠匿者壯丁入官伊主及該佐領領催各罰責有差
  又定置買人丁及新成幼丁許令編入本佐領誤編入別佐領下者退回
  又定八旗新添壯丁每旗編佐領三十有逃亡缺少者於諸王貝勒貝子等府壯丁內撥補足額仍將該佐領治罪嗣後每三年編審一次
  又定每佐領編壯丁二百名
  又定旗員子姪俟十八嵗登記部檔後方許分居如未及嵗數擅分居者議罰
  又定新滿洲壯丁令酌撥舊丁內編成佐領天聰四年十月
  上諭曰今時值編審壯丁凡總兵副將叅將逰擊備禦等官俱宜自誓牛錄額真各察其牛錄壯丁其已成丁者即於各屯完結凡當沙汰老弱及新編幼丁係瀋陽者赴瀋陽勘騐係東京者赴鞍山勘騐此次編審時或有隠匿壯丁者將壯丁入官本主及牛錄額真撥什庫等俱坐以應得之罪若牛錄額真撥什庫知情隱匿者每丁罰銀五兩仍坐以應得之罪其牛錄額真之革職與否應俟另議凡諸貝勒包衣牛錄或係置買人口及新成丁者准與增入毋得以在外牛錄下人入之如丙寅年九月初一日以後有將在外牛錄下人編入者退還原牛錄又固山額真牛錄額真俱先令盟誓凡貝勒家每牛錄止許四人供役有溢額者察出啟知貝勒退還如貝勒不從即赴告法司若不行赴告或本人告發或
  旁人舉首將所隠壯丁入官若固山諸貝勒俱屬知情即撥與別固山如諸貝勒中有不知情者即撥與不知情之貝勒
  九年七月分別管理漢人官員以各堡生聚多寡黜陟之一等甲喇章京李思忠原管壯丁六百一十五名凡七年增丁一百一十三名陞為三等梅勒章京牛錄章京楊於渭原管壯丁九百八十六名凡七年增丁一百六十一名陞為三等甲喇章京廢官佟三原管壯丁九百二十三名凡五年增丁七十八名主聚雖少以其革職後能實心任事優陞為三等甲喇章京牛錄章京吳裕原管壯丁二百二十名凡三年增丁一百六十名生聚甚多陞為三等甲喇章京三等梅勒章京李國翰原管壯丁三百六十名凡四年增丁二百四十三名又曽輸捐己糧米五十五石以食貧民雖值歉嵗仍主聚繁衍陞為二等梅勒章京髙鴻中原管壯丁六百七名今減一百四十一名張士彥原管壯丁四百五十名今減一百二十八名金玉和原管壯丁八百四十四名凡八年減一百六十九名李時馨原管壯丁七百七十六名今減一百三名張大猷原管壯丁六百名今減一百八十一名祝世廕原管壯丁八百名今減二百六十名呉守進原管壯丁七百八十一名今減三百六十六名各罰銀百兩髙拱極原管壯丁二百六十八名今減一百五十一名蒲時雍原管壯丁一百九十九名今減一百一十二名俱革職為民楊興國原管壯丁八百名今減三百七十二名革職為民仍罰銀百兩馬如龍故金海塞接管壯丁減二百八十七名罰銀百兩革去旗鼓永與本貝勒為奴
  順治八年定原在
  盛京編審另分戶人有告稱係伊奴僕者不准歸併係戶籍內人有告稱非係伊家奴僕者亦不准九年議准內府及諸王府官員有勞績素著者特選數員令其開出府佐領各歸所屬佐領其父子兄弟閒散者准其帶出現有職任者不准帶出其撥出官員不必頂替
  十七年題准凡官員子弟有職任者不拘定限嵗數准其分戶
  康熙四年題准滿洲𫎇古有一佐領餘丁多至百名以上願分作兩佐領者聼
  八年題准凡調補管別佐領者止准帶本家壯丁若將伊兄弟族中壯丁帶往者俱令償還
  十三年覆准八旗每佐領編壯丁一百三四十名餘丁彚集另編佐領或所餘丁僅百名以上不足定額者該旗王貝勒貝子公等併都統副都統佐領酌騐無誤披甲當差出結移送到部亦准編作佐領
  雍正五年二月八旗都統等議覆據副都統祖秉衡奏稱伏查定例八旗閑散人丁三年編審一次凡身材至五尺者添註冊內已故者分析裁汰但厯年乆逺佐領等官均視為泛常隨意去留不無遺漏錯誤之䖏仰請嗣後遇編審人丁年分各佐領造具戸口冊籍務令開冩眀白其外官家屬亦不許任意隠瞞交與該都統詳查造具清冊二本一本送部一本收貯該旗以備查閱今年即係編審年分相應展限半年交與該旗各佐領逐一詳查造具清冊保送戸部則既可以稽察閑散人丁實數而屢年遺悞情弊亦可剔除等語應如所請嗣後造審丁戶口冊俱令開寫一戶另戶某人某人有官職者開眀官銜無官職者開寫閑散人將伊父兄職名添註本人名下將伊子弟造入戶口下俱作叧戶分造滿洲䝉古旗下家奴及滿洲䝉古並漢軍家下壯丁等俱開列花名核明送部其各省駐防官兵以及地方文武各官子弟家屬俱令戸部行文各該將軍督撫查眀照此造具清冊咨送俟各䖏檔冊到齊之日各該旗附入佐領冊內鈐印報部存案以後三年編審一次俱令照此造冊俟
  命下之日通行八旗併包衣佐領琿托和一體遵行奏入
  
  㫖依議
  七年九月戶部兵部議覆據副都統髙應翽奏稱定例八旗壯丁三年一次編審請嗣後凡世管佐領公中佐領下之叧戶壯丁無論在京在屯自十五嵗以上令該管官將花名與本人查對眀白註冊其應裁者並聲明縁由送部稽查再原管佐領下家役甚多亦應與另戶一體編審數增者應給紀錄數減者照例治罪如有舛錯遺漏者將該管大臣官員等一併從重治罪等語查雍正四年十二月內正白旗漢軍副都統祖秉衡條奏各佐領
  下造送戶口檔冊時將一戸某人名下有官無官之處開眀並將伊父兄職名填註其子弟俱令分為另戶一事經八旗大臣等議覆准行在案今應如副都統髙應翽所請嗣後凡世管佐領公中佐領下之家丁仍照例不議增減外其另戶壯丁遇編審察考時無論在京在屯年至十五者令該管官詳查務將花名與本丁對㸔方行註冊其應裁者亦必確查聲眀縁由註冊送部以憑稽查再八旗漢軍原管佐領下挑選食糧人內家僕甚多此等雖非另戸但挑選食糧時如無另戶即由家役內挑補嗣後亦應年至十五令該管官逐名編審註冊以備挑補又奏稱數增之佐領酌給紀錄數減之佐領照例治罪如有舛錯遺漏不實情弊將該管大臣官員一併従重治罪等語查壯丁三年一次編審應屬可行如果逐人查明新增之數加多亦係職分中易為之事酌給紀錄不可致其妄希
  恩賞若仍照前草率辦理將頂名者任意妄報填冩以及遺漏數減將該佐領併該管各官酌量事故重輕分別議處俟
  命下之日行文八旗以及包衣佐領一體遵行奏入奉㫖依議
  又是年十一月八旗大臣等議覆據副都統圖克善奏稱請嗣後八旗滿洲人等産生男女俱令扵滿月之後即呈報佐領註冊至十嵗時由佐領叅領呈報都統如有隠匿者從重治罪併請𫝊知𫎇古漢軍以及各省駐防處一體遵行等語應如圖克善所請嗣後自大臣官員以下至閑散人等凡屬正身另戶生有子女俱令扵滿月時即告知族長呈報佐領註冊每年一次令各佐領查眀已故之數銷案至十嵗時具結呈報㕘領鈐蓋關防保送至都統處註冊已故者查眀銷案如有隠匿不報者查出將隠匿之人交部嚴加治罪外其失察之佐領以下及族長等俱交部察議再抱養之子女亦令照此呈報註冊如非本身所生之子女妄行揑報註冊將佐領以下及揑報人一併治罪其原出結註冊之㕘領等亦交部察議如此凡開檔養子縁由既明而彼此首告之弊可除矣俟
  命下之日將嵗數已及記檔之男女俱行查眀著都統衙
  門註冊奏入奉
  㫖依議
  八年正月奉
  上諭京城佐領越旗移置者甚多因命大臣等均勻派定外省駐防八旗滿洲䝉古漢軍亦有隨京城佐領越旗移置者其移置之旗人丁既多則移出之旗人丁必少是以人丁數目不均如何令其不致移動之處著八旗大臣等㑹議具奏特諭八旗大臣等議覆從前因在京
  八旗漢軍佐領多寡不同
  特降諭旨酌量移置俾得均勻惟各省駐防兵丁已經八十餘年其間滋息不同又有隨京城佐領移置者是以人丁數目多寡不均應令各省將軍副都統等將各該處官弁入丁數目查明不論在京之本佐領惟視彼處之丁數均勻分派若四旗駐防之處即在四旗之內均派八旗駐防之處即在八旗之內均派將均定之戶口另造清冊以備查核補授官員挑取兵丁即在所均置之旗揀選再將京城之本旗本佐領仍記檔案每扵編丁之年令其照常咨送各該旗報部至五年十年之後或有生齒多寡不同之處令各該將軍副都統等奏
  聞再行均置如此則人丁數目俱得均勻而陞轉差役亦
  不致扵壅滯矣奏入奉
  㫖依議
  乾隆三年七月正黃旗漢軍都統奏臣旗耿姓公中三佐領奉
  㫖改為世管佐領其佐領下人等應作為屬下或作為
  另戶恭請
  欽定奉
  諭㫖此佐領下人等俱實係另戶着曉諭伊等知之四年二月戸部議覆鑲黃旗漢軍副都統王進泰條奏查三年一次編審八旗人丁關係清理戶口整頓名分在部在旗均有稽查之責遇比丁之年將十八嵗以上者查眀造入壯丁冊內分註另戶開戶戶下填冩三代履厯鈐印咨部仍存旗一分以備稽考其各省駐防並外任官員戶口由各該將軍督撫造報自應畫一一嗣後各省駐防將軍都統以及各該督撫凡遇比丁之年將駐防人員以及外任旗員戶口俱照右衛等省駐防處造報丁冊之例每旗各造丁冊二分鈐印送部一分臣部存案一分咨旗辦理庶內外事歸畫一而冊檔亦便扵稽查
  六年十月戶部奏
  盛京內務府未入旗檔人丁約有六七千人毫無管束請飭三旗佐領清查入冊歸扵現在納差人數內將納差數目均分交納嗣後比丁之年所入人丁亦即照分納數目添差則差輕易納自無隠漏之弊奉
  諭㫖著照所請行
  八年十一月大學士伯鄂爾泰等議覆總理
  三陵事務公祿慶條奏在京八旗並外省駐防各處向例
  俱三年一次比丁今
  陵寢所有內務府總管及總管禮部等處所屬旗人俱係在京各旗佐領下人理應一例比丁相應交與總理
  陵寢事務大臣等俟比丁之年該處一應所屬旗人逐一查眀悉造入比丁冊內移咨戶部各旗詳查二十七年副都統富徳條奏本旗大小官員兵丁戶口不拘年嵗每年二月內造報都察院一次
  以上編審丁冊
  另檔人戸
  雍正七年六月鑲藍旗滿洲都統綽竒等將伊該旗佐領富泰徇隠開檔之人及養子等令當䕶軍之處叅奏奉
  上諭佐領下滿洲少者恐廢佐領將戸下滿洲及家生子開檔人載入另戸滿洲冊內令當前鋒䕶軍者其情尚可原宥倘佐領下滿洲本多而佐領知而作弊或將養為子嗣之漢人載入滿洲冊內令當前鋒䕶軍則理宜治罪爾等將富泰佐領下滿洲之數詳查具奏再八旗現今開檔人及養子當前鋒䕶軍者甚多輩即與滿洲等矣其中亦有人去得漢仗好効力行間得厯官階者或佐領等懼罪不報而伊等又恐黜退隠忍不首必且令刁惡之人致生訛詐控告等事著交八旗大臣等將朕此㫖曉諭各旗佐領有將開檔及養子挑為前鋒䕶軍者各將縁由報明其開檔及養子亦令從實自首並不革退伊等之前鋒䕶軍如有人去得行走好者亦於應陞之缺列名既經開檔即係另戶惟另記檔案俾得明晰則可免後日控告之端矣倘於此時隠忍不吐實情日後查出或被旁人首告將伊等從重治罪特諭雍正十二年七月八旗都統等議覆據署副都統事䕶軍㕘領額爾圖奏稱除八旗所有開戶過繼養子人等內有已至前鋒䕶軍領催者俱各另行記檔外伊等子弟及本身原係開戸養子已入另戶檔內之人遵
  㫖自行出首彼時因未至前鋒䕶軍領催不准另記檔案此等之人既經一例行查亦因准將伊等註入另記檔內仍分晰族支係何人之子孫編入支派照戶口造檔鈐用印信收貯存記等語查開戶養子人等內有已至前鋒䕶軍領催後遵
  㫖將本身實情首出另行記檔人等之子弟以至從前詳查之時未至前鋒䕶軍領催已入另戶檔內之開戶養子均屬一體若不另行記檔恐有不肖之徒將來不無混行訛詐等弊應照額爾圖所奏遵
  㫖自行首出實情另行記檔人等之子弟以及曽經詳查之時未至前鋒䕶軍領催已入另戶檔內之開戶養子俱令各該旗復行確查分晰族攴編次支派按其輩數註眀何人之子何人之孫每佐領下造具清冊二本鈐用印信一本存貯該旗一本咨送戶部永逺備查將總數交當月旗彚齊奏
  聞此次行查若不將實情首出有敢隠匿者或被查出或
  被旁人首告從重治罪如奉
  㫖查眀後又復夤縁串通冒入滿洲檔內者除治罪外仍記入開戶養子檔內再伊等挑選前鋒䕶軍併得
  恩賞銀兩等處俱照原奏定議給與另行記檔之人如伊等內有軍前行走出衆著有勞績或漢仗好人去得辦事好有品行之人著該旗大臣預將縁由聲眀奏
  聞帶領引
  見補授官職如遇比丁之年伊等有添裁之處亦扵丁冊
  一體造寫奏入奉
  㫖依議
  乾隆二年七月兵部查奏出征開檔兵丁准作另戸內有家下披甲等兵不應作為另戶北路大將軍等一併造送實屬朦混應將該處造送官員交部察議一摺奉
  諭㫖此等家下披甲等兵既在軍營効力多年且該將軍等保送在一等二等之內俱着加恩照開檔兵丁例准作另戶其造冊朦混辦理踈忽之大臣官員等俱從寛免其交部
  十五年正月奉
  諭㫖八旗另記檔案人等經朕屢次交查俱加恩仍留本任定以停其陞轉之例乃辨名定分以杜不肖上
  司之索詐併伊等希圖僥倖妄行鑚營之弊也近據鑲黃旗䝉古都統查出另記檔案之主事巴達克圖等經該部察議具奏革職但念八旗此等人員自行首報後陞任補用者自屬不少如不徹底清查現在查出之人既經治罪而未經查出之人竟爾僥倖於理未合若各旗將此等人員俱行查㕘革退朕心甚為不忍惟恐伊等失業深用惻然著傳諭八旗滿洲𫎇古漢軍都統等將所管旗分叧記檔案人員徹底查眀具奏造冊送吏戶兵三部以備查對此內現任文武官員俱加恩免其革職各留本任至停其陞轉並伊等子孫不准考試居官仍准挑補前鋒䕶軍馬甲之處俱照從前定例遵行所有另記檔案之現任文武官員朕既加恩免其革職其㕘革之鑲黃旗主事巴達克圖亦照此辦理嗣後如遇伊等陞缺該部按冊查眀停其陞轉至此等人員內果有曽經効力人去得者各該處將伊等另記檔案之處聲眀請㫖此朕格外特恩倘仍有隠匿不實妄圖僥倖併將另記檔案之䖏不行奏明含糊保題陞轉者或經查出或被旁人告發定將保題之該管大臣等一併從重治罪斷不寛貸
  二十一年二月
  上諭八旗另記檔案之人原係開戶家奴冒入另戶後經自行首眀及旗人抱養民人為子者至開戶家奴則均係旗下世僕因効力年乆伊主情願令其出戶現在各旗及外省駐防內似此者頗多凡遇一切差使必先儘另戶正身挑選之後方准將伊等挑補而伊等欲自行謀生則又以身隷旗籍不能自由現今八旗戶口日繁與其拘於成例致生計日益艱窘不若聴從其便俾得各自為謀著加恩將現今在京八旗在外駐防內另記檔案及養子開戶人等俱准其出旗為民其情願入籍何處各聴其便所有本身田産並許其帶往此畨辦理之後隔數年似此查辦一次之處𠉀朕酌量降㫖此內不食錢糧者即令出旗外其食錢糧之人若一時遽行出旗於伊等生計不無拮据其如何定以年限裁汰出旗之處交與該部㑹同八旗都統等詳悉定議具奏
  二十六年十一月兵部議寧夏將軍達色奏披甲二達色打仗身亡與前鋒七爾圖吉勒通阿巴揚阿實係平定凖噶爾打仗陣亡得功牌之人應准其作為另戶一䟽奉
  諭㫖二達色等准其作為另戶
  以上另檔人戸
  買賣人口附贖身開戶
  國初定旗下買賣人口赴各該旗市交易若越至他旗市被執者身價二分入官一分給拏獲之人又定滿洲壯丁越旗賣出被首者身價二分入官一分給首告之人買主無罪該管佐領知情者治罪壯丁撤回撥給本旗不知情者壯丁撤回撥給本佐領下貧人
  又定有將人父子兄弟夫婦分賣者所賣之族俱入官
  又題准陣獲人口有將夫婦分賣者仍令給還完聚賣主鞭責
  順治五年覆准投充人即係奴僕本主願賣者聴六年題准漢人不許帶出口外如口外人有來
  盛京購買馬匹乘機買人口者不准放出
  十年題准八旗買賣人口俱令該領催記冊備查其民人令親隣中証立契赴本管衙門掛號鈐印俱不必輸稅如不記冊無印契者即治以私買私賣之罪
  十八年覆准旗下赴市買人記冊時該翼查眀給以印照
  康熙二年題准八旗買賣人口兩家赴市納稅記冊令領催保結列名若係漢人令五城司坊官查有該管官印票准買永著為例
  八年題准旗下買民令本管官用印若隔屬官用印照納解良民例議處所買之人釋放為民兩主各鞭責有差
  又議准有將定例後所買之人揑作定例前年月用印者事發用印官及買者賣者俱加等治罪又
  詔差遣官員並督撫提鎮大小各官不許買良民為奴及轉相餽送永行禁飭違者照略買良民例治罪十一年議准凡在順治十年以前買人未用印信審時中証眀白者斷與原主或無中証文契本人自稱賣身是實者亦斷與原主自順治十一年以後買人雖有中保未曽用印者斷出為民十二年題准旗下買民查係白契斷出為民者即遞觧原籍令地方官具文報部並咨照該督撫十五年題准旗下買民令正印官用印准買若在
  地方犯罪逃出賣身者保人係民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係旗人枷號三個月鞭一百原價追還給主賣身人遞觧本地方官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仍照所犯罪依律究治其旗人詭稱民人賣身者枷號三個月鞭一百保人係旗人枷號三個月鞭一百係民責四十板流徒尚陽堡若係逃人照常鞭刺又賣身人謊冩他人姓名者照光棍為首例保人照光棍為從例治罪又賣身人假揑籍貫名姓不從實開冩者枷號兩個月鞭一百仍斷與買主保人係民枷號一個月責四十板係旗人枷號一個月鞭一百
  十七年覆准滿洲䝉古人口不許賣與漢軍民人亦不許私贈違者將所賣人併價入官買主賣主係官革職係䕶軍領催披甲當差閑散旗人枷號兩個月鞭一百係民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該管佐領驍騎校知情者革職領催鞭一百收稅官亦革職其喀爾喀厄魯特人亦不許賣與漢軍民人違者亦照此例治罪
  十八年題准凡旗人買民用印衙門呈送戶部轉行該撫令地方官曉諭里甲如用印官十日內不將買人縁由報部者罰俸一年竟不報者降一級二十一年題準直省駐防各官及提鎮以下等官槩不許買本省之民違者降二級調用若縱令家人買者照本官買人例議處該管官失察降一級留任其駐防甲兵量許買人令賣身人親至地方官處取據口供存案立契寫情願字樣用印若未經取供文契雖有情願字様實係勒買者買主枷號一個月鞭一百若本官囑記兵丁買者照本官買人例議處如本主在京家人披甲在外駐防者准買其在外駐防官之家人披甲者不准買又題准地方各官不遵定例妄用印信及非正印官擅用印信者降一級調用
  二十二年議准滿洲䝉古家人違禁賣與漢軍民人者買賣之人係官罰俸一年係旗下人鞭一百係民責四十板如佐領驍騎校內管領及收稅官知情者罰俸九個月領催鞭八十所買之人併價俱入官其喀爾喀厄魯特人不許漢軍民人買用違者係官降一級調用旗人鞭一百係民責四十板所買之人入官
  又題准本年十月以前有白契賣身之人審係情願中証眀白者仍斷與買主以上買賣人口
  凡贖取人口順治九年題准陣獲人口准令贖回凡有贖人者令嫡親家屬領歸其身價兩家各取其半
  康熙三年題准已撥給山海關外叛逆人犯妻子家僕有私行偷賣贖去者賣主係官革職係民杖一百流三千里係旗人枷號兩個月鞭一百専管各官俱降二級調用如偷賣贖軍流等犯妻子家僕者亦照此例議處
  七年覆准私贖叛逆家屬照例治罪人口身價俱入官
  十七年議准滿洲䝉古家人其主願令贖身在本佐領及本旗下者聴若違禁放出為漢軍民人者照買賣例治罪
  二十一年覆准旗下用印所買之人及舊奴僕內有年老疾病各主情願准贖者呈眀都統移送戶部令其贖出為民若將年壯舊人借稱贖出者照買賣例治罪
  乾隆二年三月戶部奏准嗣後旗下家奴果係伊主念其數輩出力勤勞年久情願准其贖身放出為民務照定例呈眀本旗報眀戶部轉行地方官收入民籍如有私自放出並不呈旗咨部行知該地方官入籍為民者地方官即查眀呈報將本主照例治罪
  三年直隷總督以私自放出之戶從前雖未呈報旗部但入籍年又若令歸旗究屬屈抑咨請為民經戶部酌議具奏內開乾隆元年以前放出為民之戶其有未經呈報旗部者該旗查眀果係數輩出力伊主念其勤勞情願放出編入民籍年乆地方官有冊可據者准其為民如係借民設法贖身私入民籍伊主既經得過身價銀兩應令歸旗作為開戶壯丁
  四年十月議政王大臣八旗大臣㑹同戶部議奏內稱各旗
  盛京帶來並帶地投充之奴僕以及乾隆元年以前白契作為印契家人之祖父籍貫飭令㕘佐領等自奉
  㫖之日於一年限內令各本主據實開報該都統核明送部遇有開戶為民之案以便查考其有逺年俘獲並印契置買家人伊等祖父姓名籍貫一體造冊咨送戶部查核至各省旗人自文到之日為始扵一年限內造冊送旗查眀送部查核嗣後凡遇比丁之年即照此次違報之例扵編審冊內註眀以便查考
  又是月議政大臣八旗大臣㑹議覆戸部摺奏內開查旗下奴僕家主情願放出乾隆元年以前已入民籍及借名設法贖身鑚營勢力欺壓贖身等欵節經怡賢親王暨戸部先後奏準定有成例應仍照舊例遵行外至乾隆元年以前未經入扵民籍以及乾隆元年以後始入民籍者既係伊主念其勤勞情願放出之人與借名贖身並欺壓本主者原屬不同今借名贖身者尚准作為開戸壯丁而此等放出之人遽令歸還原主作為家奴似未平允臣等酌議此等放出為民未經入籍及入籍在元年以後之戶應令歸旗作為原主名下開戶壯丁至於設法贖身之戸例應作為開戶壯丁者其已經議結之案毋庸置議外其未結之案或係自備身價贖身或親戚代為贖身者均應歸原主佐領下作為開戸若有實在用價契買隨又交價贖出者均應在買主佐領下作為開戶如經開戶壯丁給價買出者伊等原非另戶正身其名下不便復有開戶之人仍應歸原主佐領下作為開戶十二年七月戶部奏准查八旗戶下家奴有借名設法贖身私入民籍以及旗民兩間者例應歸旗入扵原主佐領下作為開戶此等戶口雖歸扵原主佐領之下但係佐領下之開戶而非原主名下之開戸既無本主拘管而披甲當差等事又有各佐領下另戶伊等不能挑補差使閑散無事必致漸成㳺惰伏查先經議政王大臣等㑹同八旗大臣所定條欵內有乾隆元年以前放出為民之戶果係伊主情願放出入籍年乆者准其為民如乾隆元年以後始入民籍伊主念其勤勞情願放出者應令歸旗作為原主名下開戶等語是勤勞願放之僕例應歸旗者尚入扵原主戸下今借名設法為民之戶查出反歸入扵佐領下作為開戶而不歸原主似屬輕重不均臣等酌議此項借名設法為民之僕除從前已經議結之案毋庸置議外嗣後凡此等案件或被首告或經察出查眀曽報部旗伊主得過身價者應令歸旗入扵原主名下作為開戶不准歸本佐領下如未經報眀部旗無論伊王曽否得過身價俱令歸旗仍作為原主戶下家奴不准歸入佐領作為開戶
  四十八年三月奉
  上諭向來滿漢官員人等家奴在本主家服役三代實在出力者原有準其放出之例此項人等既經伊主放出作為正身亦未便絶其上進之階但須明立章程扵錄用之中仍令有所限制嗣後此等旗民合例後該家主放出者滿洲則令該家主扵本旗報眀咨部存案漢人則令該家主於本籍地方官報眀咨部存案經部覆准後方准其與平民一例應考出仕但京官不得至京堂外官不得至三品以示限制着為令以上贖身開戶
  以上買賣人口併贖身開戶
  投充人戶
  順治元年定凡投充人口有父母兄弟妻子情願入旗同居者地方官給文赴部入冊不許帶田地投獻
  二年題准近京地方管荘人等強壓愚民及工匠勒令投充者在內許赴戶部五城御史順天府在外赴道府州縣告理審實釋放
  又題准有假借投充冒名奴僕混托廝養或悍奴欺壓故主部民凌厲本官及慢侮縉紳傾䧟富室占騙人口財物者事發治以重罪
  三年題准自次年為始漢人投充旗下永行禁止七年題准投充人置買民間房地者房地並價銀入官買賣兩造從重治罪
  八年題准旗下探親回籍之投充漢人該佐領報部給票前往如無部票即係私逃許地方官執觧又
  諭投充人生事害民本主該佐領知情者連坐前此有司責治旗人問罪以致投充人益加肆橫今後地方官遇投充人犯罪與屬民一體究治戶部刋示曉諭十七年題准投充人誣稱不係投充者審出鞭一百如果不係投充欺壓良民者亦鞭一百又題准有將另戶人告稱係伊奴僕者鞭八十其投充人先未在地方納糧後將房地納糧輙稱不係投充者審出枷號一個月鞭一百地方官混報者以抗違論經承責三十板其民人住種滿洲房地年乆告稱係自已房地者責三十板
  又覆准各荘俱設屯領催責成清察如有指稱投充欺詐百姓者如實觧部究審如係假冒地方官依律究擬
  康熙二年覆准凡投充人父兄伯叔住種滿洲房地子弟姪看守故土墳塋或子弟姪住種滿洲房地父兄伯叔看守故土墳塋者行地方官查其輸糧在先紅冊載名者即斷為民如投充後輸糧者仍斷與滿洲
  八年
  詔投充人生事害民者本主及該管佐領連坐本犯正法妻孥家産入官罪不致死者本犯及妻孥入官嗣後地方有司遇投充人犯罪與屬民一體責治
  九年題准凡官員將投充人稱為納糧之民並改糧冊年月移送者革職轉申上司降一級調用巡撫罰俸一年如先稱不係投充後報投充者地方官降一級調用該管上司罰俸一年巡撫罰俸六個月
  十五年題准嗣後有以投充滿洲之人稱為納糧之民者地方官降一級調用轉申上司罰俸一年廵撫罰俸六個月先稱不許投充後報投充者地方官罰俸一年該管上司罰俸六個月巡撫罰俸三個月
  以上投充人戸
  漢軍出旗
  乾隆七年四月奉
  上諭八旗漢軍自從龍定鼎以來國家休養生息戶口日繁其出仕當差原有俸祿錢糧足資養贍苐閑散人多生計未免窘廹又因限扵成例外任人員既不能置産另居而閑散之人外省既有親友可依及手藝工作可以別出營生者皆為定例所拘不得前往以致袖手坐食困守一隅深堪軫念朕思漢軍其初本係漢人有從龍入闗者有定鼎後投誠入旗者亦有縁罪入旗與夫三藩戶下歸入者內務府王公包衣撥出者以及召募之炮手過繼之異姓並隨母因親等類先後歸旗情節不一其中惟從龍人員子孫皆係舊有功勲厯世既久自毋庸另議更張其餘各項人等或有廬墓産業在本籍者或有族黨姻屬在他省者朕意欲稍為變通以廣其謀生之路如有欲改為原籍者准其與該處民人一例編入保甲有不願改入原籍者而外省可以居住者不拘道里逺近准其前往入籍居住此內如有世職仍許其帶往一體承襲其有原籍並無倚頼外省亦難寄居不願出旗仍舊當差者聴之所有願改歸民籍與願移居外省者毋論京外官兵閑散俱限一年內具呈本管官查奏如此屏當原為漢軍人等生齒日多籌乆逺安全計出自特恩後不為例此朕格外施恩原情體恤之意並非逐伊等使之出旗為民亦係為國家糧餉有所不給可令八旗漢軍都統等詳悉曉諭仍詢問伊等有無情願之處具摺奏聞
  八年四月奉
  㫖朕因八旗漢軍戶口日繁生計未免窘廹又限於成例不能外出營生特降諭㫖除從龍人員子孫毋庸更張外其餘各項入旗人等有願改歸民籍與願移居外省者准其具呈本管官查奏原指未經出仕及㣲末之員而言至服官既乆世受國恩之人在伊等本身及伊等子弟自不應呈請改籍而朕亦不忍令其出旗此奏內文職自同知等官以上武職自守備等官以上俱不必改歸民籍
  二十七年六月軍機大臣會同八旗大臣議覆順天府府尹錢汝誠等條奏出旗為民人等有情願入順天府屬州縣民籍者由該旗咨部外即行造冊派員帶領為民人等家口一併交送順天府令該府尹查收隨派人轉送至伊等情願所入州縣查收編入村荘查管收訖之日咨覆該旗備查十月又奉
  上諭㕘革海州知州鄔承顯之子鄔圖麟等乆未歸旗一案經該旗㕘奏降㫖令陳宏謀眀白回奏今據覆奏鄔承顯任內有應追𧷢項未完着落伊子等繳還是以未即回旗再鄔徳麟已入含山縣籍家口仍留福建舊任鄔圖麟並請改入河南孟縣民籍等語似此逗遛規避實乃漢軍敝習不可不亟為整頓伊等既任外官罷職如有未完之項自應勒限速完實係無力追繳即當歸旗按律治罪何得任其遷延在外藉設措告貸之名任意㳺蕩抽豐馴致滋生事端何所不有況該旗已經咨催飾詞延玩此在民人猶不可為訓何況身為旗人者乎即以情願改歸民籍而言現在著有定例並未稍為禁阻苐伊等或呈請於並無追項之前或聲眀扵完欠囬旗之後皆屬可行若藉此巧為趨避懸帑項而廢官方此風斷不可長嗣後外省㕘革漢軍人員有應完欵項着扵定限內催追為數過多酌量展限完納倘逾限不完即將該員等觧旗治罪此案陳宏謀既未准其改籍並將鄔徳麟等押觧囬旗該旗可即遵㫖辦理將來有似此者均照此例行
  二十八年二月奉
  上諭開泰奏達州知州郎炳之子郎世琳請改歸民籍一摺辦理甚為舛繆向來漢軍有願入民籍者原屬例所准行郎世琳果於該旗未催囬籍之前自行呈請並無不可今以屢催不應轉藉此為名冀遂其自便狡延之計開泰稍揆事理即應據寔㕘奏為歸旗逗遛者戒乃竟據以凟請是其一意沽名豈封疆大臣辦公之道郎世琳着交開泰拏解來京交刑部治罪倘致兎脫則開泰當其罪
  二十九年十月奉
  諭㫖鄂寧前奏所管漢軍本旗內有總兵吳應銓等俱身在旗籍而令伊子出旗為民應將伊等治罪一摺朕即交八旗大臣議奏原欲各旗一體畫一將有似吳應銓等違例之人通行查出治罪也今八旗大臣查出少卿秦炌等俱係職官曽經降㫖不准出旗之人伊等竟設法鑚營令伊伯叔子弟出旗為民則伊等之不願在旗不問可知前次垂念伊等身為大員承受國恩日乆不便遽行出旗是以特降諭㫖迨至議覆鄂寧摺奏八旗大臣等理應議令伊等照舊在旗請㫖議罪方為允協乃將伊等一槩出旗其名似以斥令出旗即為治罪之法其實直如伊等所願為之准行矣朕豈肯任其嘗試朦混於八旗大臣等倘暗受伊等干求故意巧為辦理即屬營私舞𡚁朕若由此深究恐伊等難以任受如實係不曉事理所致則其糊塗尤為可笑且八旗大臣中或有尚可將此自諉者至王進泰所司何事而亦可以不知自觧乎現在查出秦炌之子秦廷璽等俱着撤歸本旗充當苦差行走秦炌等並著交部治罪其従前准令伊等出旗之該管都統及此次議令出旗之八旗漢軍都統一併交部嚴加議處
  三十二年五月奉
  㫖陳時泰歸入民籍已經數年且該旗應襲佐領尚屬有人陳時泰不必歸旗至該旗從前並未奏請辦理殊屬不合着交部察議
  四十年十月軍機大臣會同正白旗查奏朱賔等呈請囬旗一案朱賔朱寳原係正白旗閑散於乾隆十八年入巡捕營食糧二十三年本旗將二人出旗編入大興民籍查乾隆八年戶部議覆施純愷出旗案內曾奏眀襲職有分之人不准出旗在案該旗並未詳查輙將伊二人俱令出旗實屬錯悞再查延恩侯爵係雍正二年
  世宗憲皇帝特㫖加恩賞賜明代子孫朱廷⿰嫡孫朱之璉之職並非朱之璉得有功績所自立者凡朱廷⿰子孫均屬有分朱賔朱寳二人係朱廷⿰嫡派子孫自未便令其出旗請將二人仍令囬旗照例
  當差但伊等於初辦出旗時並不聲明呈請乃相隔十八年之久直至出有侯爵始請囬旗明係覬覦承襲希圖僥倖應請將朱賔朱寳遇有應襲時其本身概不准列名揀選以示烱戒奉
  㫖朱賔朱寳二人准其回旗照例當差但遇應襲侯爵時伊二人本身及其子俱不准列名㨂選至所襲侯爵着軍機大臣會同該旗楝選帶領引見
  五十五年七月戶部議奏正紅旗漢軍都統𢎞旿等㕘奏原任廣東新寧縣知縣夏永淳于五十二年計典㕘劾業經催令歸旗准廣東巡撫咨報該員貧病無力回京情願改歸江南丹徒民籍一案臣等查定例八旗漢軍京員主事以上旗員五品以上外官同知守備以上不准改入民籍六品以下現任職官並一應侯補侯選告休革退文武官員及兵丁閑散人等情願改入民籍者在京准其呈眀本旗在外呈眀所在省分督撫核實報部改入民籍在外者㕘革漢軍人員應完欠項逾限不完者應將該員等觧旗治罪不准為民今查夏永淳先據該撫咨報無力歸旗改入民籍嗣據正紅旗都統查報夏永淳祖墳現在京無人看守祭掃不便任其為民咨部轉行催令回旗經臣部以有無未完欠項一併咨查續據該撫查覆夏永淳並無未完欠項若照例辦理應准其改歸民籍今該都統奏稱夏永淳祖父俱係職官當伊父原任知州夏建寅病故之時伊兄弟六人原應歸旗當差而夏永譽等以身係閑散均援例改入民籍惟夏永淳係屬捐納縣丞希圖子弟可以在旗考試仍留旗籍今厯外任多年復稱情願為民藉端規避旗差奏請停止漢軍六品以下職官為民之例臣等伏思八旗漢軍人等仰𫎇
  國家教育深仁洊厯官階受恩優渥退官觧任之後理宜歸旗當差圖報乃有厯外省之員初以身厯旗籍僥倖出身一經觧任即躭安逸請改民籍似此藉詞規避殊屬狡詐不便仍令為民以遂其設法出旗之心應如所奏漢軍六品以下職官准其為民之例即行停止其兵丁閑散人等仍照舊例辦理奉
  㫖知道了
  以上漢軍出旗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二
  兵制志
  謹案十紀以來以兵定天下者黃帝為首故言兵制者始風后之握竒經其書真偽不可知其公孫宏等之註釋真偽亦不可知然其法律井井四竒四正變化不窮兵家終莫易其法也夏殷以前兵制不可考其可考者莫詳於周禮所謂六鄉六遂各以卿大夫司民事經理其教養修明其政令三時務農一時講武無事則各執其業有事則按井出賦合而為天子之六軍故其時軍民不分吏與將帥亦不分所謂寓兵於農其法至善秦漢以後時易勢更鎮戍徧天下而非內重即外重迄不能臂指相使綱目相維唐初設折衝果毅府畧得其意而顯慶以後浸淫漸廢藩鎮遂割據而不寜核其因革之由知古聖人慮逺而計周也我
  
  出震乘乾用
  武功開國定製以人戶𨽻佐領以佐領𨽻㕘領以㕘領𨽻都統副都統皆司其版籍經其土田掌其教化平其訟獄而歸於詰其戎兵於周禮鄉遂之法如重規疊矩誠所謂先聖
  後聖其揆一矣至八旗之制則實同於風后之握竒蓋天地之數皆以九為紀而九數所積則皆八周外而一居中河圖洛書皆四竒四耦統於五十天有九宮地有九野皆以四正四隅環乎中央即井田之制以八家同養公田亦因天地自然之象焉風后之陣數用八諸葛亮魚腹石陣亦用八其竒正相錯而變化生正隅相輔而彌縫宻蓋以此也
  大聖人規矩在握造化生心黙與天地通而闇與古之聖賢合法立一時制垂萬禩洵酌古今之宜而得變通之利者矣謹臚其制度具列如左至備折衝者曰前鋒司宿衛者曰䕶軍職巡察者曰步軍戍重鎮者曰駐防以及火器營之習逺攻健鋭營之簡驍果並詳其規制條教用見我
  列祖
  列宗所以削平僭亂蕩滌洪鑪百戰無敵於天下與我皇上神謨宻運
  駿烈光昭
  坐照九天之上而制勝萬里之外
  武功十全為攝提合雒以來所未嘗睹者有由然也兵制志一
  八旗兵制
  太祖髙皇帝初設四旗先是癸未年以
  顯祖宣皇帝遺甲十三副起事征尼堪外蘭敗之又得兵百人甲三十副後以次削平諸部歸附日衆初出兵校獵不論人數多寡各隨族長屯寨行每人取矢一每十人設一牛錄額真領之至辛丑年設黃
  白紅藍四旗旗皆純色每旗三百人為一牛錄以牛錄額真一轄之
  謹案是年為編牛錄之始嗣後設固山額真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等官雍正二年以八旗都統印信額真二字作主字觧非臣下所得用改為固山諳班茲敬按年月於改定以後書新名改定以前仍舊稱以昭初制
  甲寅年始定八旗之制以初設四旗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増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為八旗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每三百人設牛錄額真一五牛錄設甲喇額真一五甲喇設固山額真一每固山設左右梅勒額真各一以轄滿洲䝉古漢軍之衆時滿洲䝉古牛錄三百有八𫎇古牛錄七十六漢軍牛錄十六行軍時地廣則八旗並列分八路地狹則八旗合一路而行
  天命五年改設八旗官定總兵官為三等其副將㕘將遊擊亦如之各牛錄額真俱為備禦官每牛錄下設千總四人
  天聰八年五月
  上諭凡我國官名俱當易以滿語勿仍襲漢語舊名今悉為釐定五備禦之總兵為一等公一等總兵官為一等諳班章京二等總兵官為二等諳班章京三等總兵官為三等諳班章京一等副將為一等梅勒章京二等副將為二等梅勒章京三等副將為三等梅勒章京一等㕘將為一等甲喇章京二等㕘將為二等甲喇章京遊擊為三等甲喇章京備禦為牛錄章京代子為分得撥什庫章京為小撥什庫旗長為専達屯撥什庫仍舊名凡管理不論官職管固山者即為固山額真管梅勒者即為梅勒章京管甲喇者即為甲喇章京管牛錄者即為牛錄章京管巴雅喇纛額真即為纛章京管巴雅喇甲喇章京額真即為巴雅喇甲喇章京嗣後皆照我國新定者稱之又
  上諭滿洲𫎇古漢人兵衆前此騎步守哨等兵雖各有營伍未分名色故止以該管將領姓名稱為某將領之兵
  今宜分辨名色永為定製隨固山額真行營馬兵為阿禮哈超哈巴雅喇營前哨兵為噶佈什賢超哈駐防盛京兵為守兵預備兵為援兵各城寨兵為守邊兵舊䝉古左營為左翼兵右營為右翼兵舊漢兵為烏真超哈元帥孔有徳兵為天祐兵總兵官尚可喜兵為天助兵謹案阿禮哈超哈為驍騎營之始巴雅喇為䕶軍營之始噶佈什賢超哈為前鋒營之始天祐天助兵後俱歸漢軍䝉古兩翼後仍分八旗
  九年設𫎇古八旗先是八年以所獲察哈爾戶口分給八旗是年正月復以察哈爾來歸官兵分𨽻各旗復編審䝉古及舊喀喇沁壯丁分為䝉古八旗其旗色與滿洲同每旗設固山額真一梅勒章京二甲喇章京二分轄所編牛錄
  崇徳二年分漢軍為二旗設左右翼二旗旗皆皂色每旗設固山額真一轄所編牛錄
  四年分漢軍為四旗旗色一以皂鑲黃一以皂鑲白一以皂鑲紅一純皂色每旗設固山額真一梅勒章京二甲喇章京四牛錄章京十八
  五年五月設索倫兵牛錄先時索倫部自索海班師後續有三百三十餘戶來降
  上命理藩院㕘政尼堪擇可為首領者授為牛錄遂分八
  牛錄領之
  六年四月
  上召衆於篤恭殿諭曰八家所屬牛錄舊取辦事人四名銀匠五名今宜各退辦事人二名銀匠四名每牛錄許留銀匠一名鐵匠一名辦事人二名王貝勒等各令家下漢人學習匠役待三年後再將各牛錄匠役停止每牛錄原鐵匠六名王貝勒取一名退去一名止許留四名每牛錄滿洲三人中許一人披甲以六十名為常數其中或多或少務於三人中選一人他牛錄甲雖有餘亦不許補不足者今後漢人匠役不許造弓箭貨賣違禁造賣者治罪各牛錄人有造弓者該牛錄章京親騐給角觔製造令鞍匠造鞍有弓鞍不如式及擅索弓價推諉不造者送法司治罪有舊披甲人詐稱年老令家奴代披及牛錄章京之子狥私不令披甲者各固山額真牛錄章京稽察其有稽察不公後被牛錄首首出者罪之
  七年始設漢軍八旗定旗色與滿洲八旗同每旗設固山額真一梅勒章京二甲喇章京五八年六月
  諭戶兵二部各旗閒散𫎇古宜清查人丁編入佐領俱令披甲現在滿洲旗下者察其壯丁毋許混匿其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家閒散𫎇古編為小旗設巴雅喇轄之
  順治元年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分置滿洲䝉古漢軍八旗於京城內鑲黃正黃居北方正白鑲白居東方正紅鑲紅居西方正藍鑲藍居南方鑲黃正白鑲白正藍為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為右翼左翼自北而東而南鑲黃在地安門內正白在東直門內鑲白在朝陽門內正藍在崇文門內右翼自北而西而南正黃在徳勝門內正紅在西直門內鑲紅在阜城門內鑲藍在宣武門內
  又定八旗都統所轄甲兵滿洲䝉古旗每佐領下設親軍上三旗𨽻領侍衛府下五旗𨽻宗室王公設前鋒𨽻前鋒統領設䕶軍𨽻䕶軍統領設步軍領催及步軍𨽻步軍統領其本營領催驍騎及弓匠鐵匠鞍匠等各𨽻本旗都統漢軍旗每佐領下設步軍領催及步軍𨽻步軍統領其本營領催驍騎各𨽻本旗都統
  謹案本朝兵制各旗官員兵丁戶口屬籍無不𨽻於都統至於簡用充補自驍騎營而外則各該管大臣分領焉其領侍衛府八旗前鋒營䕶軍營步軍營內府三旗營營制具列後卷分門備載
  又設
  盛京八旗駐防兵時以遷都燕京
  命內大臣何洛會為
  盛京總管設左右翼梅勒章京各一統領駐防兵又設直省八旗駐防兵順治二年分遣八旗兵駐防直𨽻順徳山東濟南臨清徳州江南徐州山西平陽潞安蒲州八城後依各省形勝設將軍都統副都統或但設城守尉防守尉駐防
  又設直省緑旗營凡直省漢兵俱以緑旗為辨總督所屬為督標巡撫所屬為撫標提督所屬為提標總兵所屬為鎮標其屬於河通總督者為河標屬於漕運總督者為漕標
  謹案緑旗營制屬督撫提鎮専轄不𨽻八旗都統本志不具載
  又設外藩扎薩克各旗先是天聰年間科爾沁各𫎇古相繼欵附
  定鼎之後以次編旗凡內扎薩克二十五部為五十一旗每旗扎薩克一人協理旗務者無定員以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為之設都統副都統以本旗台吉兼任㕘領佐領驍騎校驍騎如內八旗之制至康熙三十年設喀爾喀各旗三十六年設賀蘭山厄魯特旗及哈宻旗四十三年設額濟內土爾扈特旗雍正三年設青海各旗十年設吐魯番旗乾隆十九年設杜爾伯特各旗各隨人衆編佐領有差設守衛
  陵寢官員兵丁先是天聰八年
  永陵設散秩官至是
  福陵
  昭陵
  永陵各設雲騎尉又増設散秩官嗣後
  盛京
  三陵各増設總管副總管防禦驍騎校等員又於京師東陵
  西陵各設總管副總管防禦驍騎校等員
  順治十七年
  上諭嗣後固山額真清字仍稱固山額真漢字稱為都統梅勒章京清字仍稱梅勒章京漢字稱為副都統甲喇章京清字仍稱甲喇章京漢字稱㕘領牛錄章京清字稱為牛錄章京漢字稱為佐領諳班章京清字稱為諳班章京漢字稱為總管烏真超哈清字稱為烏真超哈漢字稱為漢軍
  又經大臣議定噶布什賢噶喇諳班漢字稱為前鋒統領巴雅喇纛章京漢字稱為䕶軍統領噶布什賢章京漢字稱為前鋒㕘領巴雅喇章京漢字稱為䕶軍㕘領噶布什賢専達漢字稱為前鋒校巴雅喇専達漢字稱為䕶軍校分得撥什庫漢字稱為驍騎校
  又定王公府屬武職官員兵丁分別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等以次設長史散騎郎䕶衛等職並府屬佐領下各設驍騎校驍騎有差謹案王公府屬官兵附於禁衛兵制之後另為一條備載於後
  康熙十四年設遊牧察哈爾八旗時以遷察哈部衆於宣化府大同府邊外編為八旗如內制三十八年増設總管初𨽻䝉古八旗都統後又増設都統駐張家口乾隆二十六年増設都統副都統以下官職有差
  康熙二十三年設三旗虎槍營以備蒐狩三十年設火器營以習火器
  雍正二年
  圓明園八旗䕶軍營又設
  圓明園內府三旗分地駐劄以備翊衛
  謹案増設三旗虎槍等營其官制兵額詳見後卷分門備考
  雍正二年設漢軍藤牌兵每佐領下藤牌兵四名乾隆元年定漢軍每旗設藤牌兵一百名六年定藤牌兵歸併大營每旗百名於鳥鎗手額內挑取並簡選㕘領一人散秩官驍騎校各二人領催五人令其管轄
  雍正六年奏定八旗方位
  謹案八旗方位詳見旗分志茲不復載
  乾隆十三年設內府前鋒營即於內府三旗䕶軍營內簡選充額仍屬䕶軍統領管轄
  十四年設健鋭營總統無定員以王公大臣兼任率兩翼長八旗前鋒㕘領等統轄前鋒兵演習雲梯諸技是為雲梯兵
  二十六年設西域新疆駐防兵時以平定凖噶爾囘部分派滿洲兵索倫兵察哈爾兵緑旗兵視各處地形酌量分駐卡倫兵領以侍衛屯田兵領以督屯武職駐防馬兵𨽻於佐領緑旗兵𨽻於營員其四兵則各城伯克經理而以駐劄之將軍大臣總轄之各兵丁或攜眷永駐或三年更代以次増設無定額
  十七年設
  盛京內府三旗總管先是順治三年
  盛京內府鑲黃旗正黃旗佐領八年設正白旗佐領
  至是令三旗佐領皆歸總管統轄
  謹案我朝以神武開國先立四旗以統人衆尋以歸附日廣増設八旗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𨽻乎旗者皆可為兵非必有召募之煩而後收兵之用也
  列聖相承規模大備內而京營則有親軍前鋒驍騎䕶軍步軍之分或用上三旗或兼用八旗外而直𨽻各省駐防兵用八旗各標及營汛兵用緑旗營百數十年増損斟酌盡善我
  皇上智勇天錫覲光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烈天戈所揮無思不服自西陲底定式廓版圖列戍開屯威宣化洽至於外藩諸部奔走偕來分職編旗與內八旗相等望風懐景航海棧山
  武功十全超邁前古凡皆睿算神謨先機決勝於萬里之外固不徒矜馘獻之功資熊羆之力是以開窮日月搆盡乾坤洵億萬世經武之鴻圖迄乎無外者也茲謹敘兵制以
  禁衛駐防恩䘏軍令軍政教閲軍器馬政彚為八門依類備載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二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三
  兵制志二
  禁衛一領侍衛府 驍騎營 前鋒營 䕶軍營御營嚮導 圓明園䕶軍營領侍衛府
  滿洲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設領侍衛內大臣六人內大臣六人散秩大臣無定員凡一等侍衛六十人二等侍衛一百五十人三等侍衛二百七十人四等侍衛無定員宗室侍衛一等九人二等十八人三等六十三人康熙三十七年増設宗室侍衛無定員雍正七年定製共九十人並入三旗隨班行走藍領侍衛九十人毎侍衛十人各設什長一人即於什長及兩翼班領署班領內定以十二人隨印協理事務
  御前侍衛
  乾清門侍衛於三旗侍衛內  簡用漢侍衛雍正五年定例亦分一二三等及藍翎於武進士內  簡用皆無定員主事一人筆帖式十二人貼寫筆帖式十五人親軍校七十五人鑲黃旗十五人又下五旗移入十人正黃旗十五人又下五旗移入十一人正白旗十五人又下五旗移入九人親軍九百九十五名三旗滿洲䝉古佐領下毎親軍二名鑲黃旗二百二十四名又下五旗移入一百三十名正黃旗二百三十四名又下五旗移入一百三十五名正白旗二百三十名又下五旗移入一百十七名內以七十五人為親軍校三旗親軍每旗選六十名隨侍衛班入直餘皆隨三旗䕶軍營䕶軍校䕶軍一體直宿當差
  凡宿衛之制更番輪直三旗侍衛各分六班班分兩翼鑲黃旗為左翼正黃旗為右翼正白旗半為左翼半為右翼各設侍衛班領二人署班領二人侍衛三十人宿衛
  乾清門為內班晝坐門禁夜守扃鑰散秩大臣一人侍衛親軍十人宿衛
  中和殿侍衛什長二人侍衛親軍三十人宿衛太和殿為外班以領侍衛內大臣一人總統之內大臣散秩大臣二人隨班入直
  凡扈從之制後扈二人於領侍衛內大臣內
  簡用前引十人於內大臣散秩大臣統領副都統內簡用豹尾班侍衛於三旗侍衛內選功臣後裔六十人
  日以二十人直
  後左門毎
  乗輿出入以十人執豹尾槍十人佩儀刀侍於
  乾清門階下左右
  駕出豹尾班侍衛殿於後以領侍衛內大臣一人侍衛
  班領二人統之
  駕還宮隨至
  乾清門退歸直
  皇帝御太和殿受朝前引侍衛二人自
  乾清門
  後左門引至
  殿後止後扈大臣二人自
  乾清門扈從如係  御前大臣則自 宮內隨出後並同前引大臣十人𠉀於
  殿北階下
  駕至按翼前𨗳進
  殿由左右趨至
  寳座前北上東西面序立後扈大臣於
  寳座左右僉立豹尾班侍衛於
  寳座後左右南向序立遇
  御門聴政屆時直班侍衛引有事各官由
  後左門入日常入奏官亦均由侍衛引進豹尾班侍衛於
  乾清門階下左右牆角立領侍衛內大臣直班內大臣侍衛於階下立侍衛班領毎翼一人於階上左右楹前立
  御前侍衛隨
  駕出同
  乾清門侍衛於
  御座兩傍立
  駕還宮
  御前侍衛隨入餘各退歸直
  御經筵日侍衛二人前導至
  文華門止後扈大臣隨至
  寳座左右僉立
  御前侍衛
  乾清門侍衛於
  寳座後兩傍豹尾班侍衛於
  殿外階下均左右序立如
  御箭亭侍衛二人前導至降輿處止遇外藩來朝及召見外藩使臣或於
  便殿或於
  駐蹕行宮前引後扈大臣皆侍班
  御前侍衛
  乾清門侍衛直日侍衛班領豹尾班侍衛均於殿內按翼序立
  皇帝躬祀
  郊壇前引侍衛二人自
  乾清門前𨗳至
  午門外止前引大臣𠉀於
  太和門北階下
  駕至按翼前導後扈大臣隨行自
  午門外乘馬至
  壇門外下馬均佩刀引扈
  御輦前後執鐙侍衛四人輦前執提爐侍衛二人皆歩從輦後豹尾班執槍侍衛十人佩儀刀侍衛十人佩矢弓侍衛二十人以領侍衛內大臣一人侍衛班領二人領之建黃龍大纛二司纛侍衛什長二人以領侍衛內大臣或內大臣散秩大臣一人領之及
  壇前引大臣在
  圜丘壇三成階上立
  方澤壇及
  日壇
  月壇於二成階下立後扈大臣隨升
  壇於
  駕後僉立豹尾班侍衛於
  壇內壝門外序立祀
  祈年殿饗
  太廟前引大臣由左階升
  駕入殿門於中門外一成階上東西面序立後扈大臣
  隨入於
  駕後僉立豹尾班侍衛於三成階下立祀
  社稷壇前引大臣立於內壝門外豹尾班侍衛立於拜
  殿南門外展拜
  堂子前引大臣立於甬道北豹尾班侍衛立於祭神殿兩旁祀
  先農壇前引大臣立於階下豹尾班侍衛立于樂懸南
  
  駕耕耤
  御具服殿前引大臣立於殿前階上
  駕詣耤田引至耕所三推禮成引由觀耕臺午階升於御座前左右序立遇
  大閲日前引後扈大臣均甲冑引扈豹尾班侍衛甲冑
  殿後
  御前大臣侍衛等均甲冑隨行其次黃龍大纛行三旗
  親軍甲冑按次行
  駕御帳殿豹尾班侍衛按翼排列左右建黃龍大纛三
  旗侍衛親軍按翼環衛
  車駕巡幸
  御前大臣侍衛
  乾清門侍衛皆從其六班輪直之侍衛以一班或二班隨徃
  凡選補親軍於本佐領下䕶軍驍騎及教養兵閑散壯丁內選補隨侍衛班行走之親軍由本旗親軍內遴選弓馬人材及世胄子弟拔補均由隨印協理事務侍衛班領遴選呈本旗領侍衛內大臣補授
  雍正三年奏准三旗親軍令侍衛班領及親軍校管束察其騎射行走該旗差務仍照常例行雍正七年定三旗各領銀二萬兩生息以資公用由各旗協理事務侍衛班領辦理乾隆十四年奏准此項銀交各該旗辦理所得之息交內務府廣儲司收貯用時陸續支領仍令協理事務侍衛班領收管
  凡入侍衛班之親軍在
  圓明園直班各班各給飯銀二錢五分在外直班之親軍校親軍每人各給飯銀一錢五分均於公用銀內動用
  謹按侍衛班內有上駟院侍衛毎旗七人司轡司鞍侍衛無定員𨽻
  上駟院其兼尚虞鷹鷂房鶻房狗房十五善射善騎射善射鵠善強弓善撲等侍衛各有専管統在三旗額內均無定員又鑾儀衛亦侍從武職設有掌衛事內大臣以下等官専司乘輿鹵簿茲不具列其所屬軍尉儀刀弓矢殳㦸用親軍豹尾槍仗馬用䕶軍䝉古畫角用䝉古鳴角軍其奉輦擎執儀杖各校尉由內府選充者為旗尉由五城選充者為民尉奉輦旗尉百六十八人民尉六十人各執事旗尉二百四十六人民尉三百二十二人左右中前後五所民尉計一千三百二十八人馴象所民尉二百六人八旗漢軍司更兵四十人均𨽻在軍數謹附載於此
  八旗驍騎營
  滿洲八旗都統毎旗各一人副都統各二人驍騎𠫭領各五人副驍騎㕘領各五人康熙三十四年於毎旗𠫭領下増設委署𠫭領雍正元年改名副𠫭領䝉古漢軍八旗並同佐領無定員隨人戶編設毎佐領下驍騎校一人領催五名初制滿洲及䝉古毎佐領下設領催六名康熙四十三年裁一名驍騎二十名匠役二名養育兵雍正二年初設具詳  思䘏門乾隆三十六年定額按三兵一缺八旗滿洲共應一萬七百九十八缺
  䝉古八旗都統毎旗各一人副都統各二人驍騎㕘領各二人副驍騎㕘領各二人佐領無定員毎佐領下驍騎校一人領催五名驍騎二十名匠役二名養育兵乾隆三十六年定額按三兵一缺八旗䝉古共應三千二百七十九缺漢軍八旗都統毎旗各一人副都統各二人驍騎𠫭領各五人副驍騎𠫭領各五人佐領無定員毎佐領下驍騎校一人領催五名鳥槍驍騎四十二名毎旗藤牌兵一百名雍正二年漢軍毎佐領下設藤牌兵四名乾隆元年定漢軍毎旗設藤牌兵一百名六年定藤牌兵歸並大營毎旗百名於鳥槍手額內選取並簡選𠫭領一人散秩官驍騎校各二人領催五名令其管轄養育兵乾隆三十六年定額八旗漢軍仍照原額共應四千八百十三缺
  凡城門直班之制內城九門安定門徳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崇文門宣武門八門各按官兵居住方位以八旗滿洲䝉古漢軍分直正陽門以八旗滿洲䝉古輪直外城七門以鑲黃旗直東便門正白旗直廣渠門正黃旗直西便門正紅旗直廣寧門鑲藍旗鑲白旗直左安門鑲紅旗直右安門正藍旗直永定門均派漢軍雍正六年於八門城外増建營房仍按八旗方位毎旗委滿洲䝉古漢軍官四人驍騎校四人驍騎滿洲一百二十名䝉古四十名漢軍四十名各旗均分為四班毎班五日以委官一人驍騎校一人驍騎五十名令其更番居住看守十二年又定正陽門兩旁城門即於㸔守八門官兵內八旗共委官四人驍騎校四人毎旗各委驍騎十名接翼看守十日一次更代每日按翼各委兵十名晝夜巡宿以為常凡汛守之制康熙二十二年定恭遇
  車駕巡幸八旗驍騎營於內九門城上每旗増設汛六所於街道毎旗増設汛十所內城各門於門內各増汛一所正陽門八旗輪直其餘八門八旗分設均委官兵看守乾隆五年復定恭謁
  陵寢及
  駐蹕圓明園南苑等處並逢年節封印後照例於城上毎旗設汛六所共四十八所委驍騎營官兵與城上歩軍營分汛相間看守毎旗於滿洲䝉古漢軍內會委㕘領一人約束如恭遇
  巡幸口外及逺省則増設汛十五所將歩軍撤下分防大街巷口城上汛守悉易以驍騎營分委驍騎校領催驍騎晝夜巡宿以㕘領二人徃來稽察凡各處看守之制戶部銀庫委官二人領催二名兵十八名庫後門委官一人兵十名顔料庫委官四人驍騎校四人領催四名兵二十八名縀疋庫委官二人驍騎校二人兵五十名以鑲黃正黃正白三旗輪派工部節慎庫以鑲紅旗官一人兵十名製造庫以正紅旗官一人兵五名刑部贓罰庫以鑲藍旗官一人兵十名宗人府庫以鑲白旗官四人兵四十名理藩院庫以正藍旗官二人兵二十名光祿寺庫以正藍旗官一人兵十名太常寺庫鑲紅鑲藍二旗輪委官一人兵十名鴻臚寺
  龍亭以正紅旗兵八名
  圓明園直月今為直年衛門左右翼各輪委領催一名兵五名海運倉以鑲黃旗北新倉以正黃旗儲濟倉以鑲白旗裕豐倉以鑲紅旗各委官二人領催二名兵三十八名舊太倉以正白旗南新倉以鑲白旗興平倉以正紅旗富新倉以鑲紅旗各委官二人領催二名兵十八名萬安倉以正紅旗委官四人領催四名兵三十一名䘵米倉以正藍旗委官二人領催二名兵三十三名太平倉以鑲藍旗委官四人兵四十一名豐益倉八旗會派官二人領催五名兵四十五名皆兼用滿洲䝉古漢軍工部濯靈厰八旗漢軍輪委官四人兵二十名硝磺庫滿洲正紅旗官二人兵二十名戶部內倉滿洲正白旗領催二名兵六名以上各晝夜看守喀爾喀館園牆於喀爾喀到日委正白旗官二人兵十名館門委正藍旗官一人領催一名兵九名俄羅斯館於俄羅斯到日八旗滿洲䝉古漢軍共設班房十六處毎四處委𠫭領一人毎處委官一人兵十五名館門輪委𠫭領一人兵二十名外館於馬匹到日八旗滿洲䝉古輪委官二人驍騎校二人兵二十名後黃寺於䝉古使臣及喇嘛來使到日八旗滿洲䝉古輪委官一人兵十名晝夜看守均於回日撤退
  凡防火之制順治初年設八旗火班雍正八年定於失火在東南城令正藍鑲白二旗西南城令鑲藍鑲紅二旗東北城令鑲黃正白二旗西北城令正黃正紅二旗各率官兵徃救
  禁城之內毎翼令二旗救䕶歩軍營見毎處失火即報知相近旗分乾隆六年復定八旗火班八處毎處滿洲䝉古漢軍諸旗更番輪直以都統或副都統一人𠫭領二人㕘領以下官八人領催八名驍騎七十二名如旗界及接壤之地有不戒於火者都統等即領直班官兵之半徃救其餘官兵仍留該班處備用
  凡選補領催不論滿洲䝉古漢軍均於本佐領下驍騎內選充
  順治元年定䕶軍亦准選用領催
  雍正二年覆准八旗領催缺均於本佐領下正身驍騎閑散壯丁內選取如不得其人向例原有於佐領下䕶軍調補之例嗣後應遵照定例先儘驍騎閑散壯丁選取不足於本佐領下之識字䕶軍內調補如應選不選及將開戶人選取者察出該驍騎校以上皆分別議處
  凡選補驍騎於本佐領下選充
  康熙二十一年題准滿洲佐領下有寡婦孤子無可充驍騎者將家生子充驍騎以資贍養四十三年奉
  㫖作為正戶別載冊籍人之子孫均凖㧞補驍騎戶下人不准㧞補
  雍正二年議奏八旗驍騎於正戶人內選補不敷方於佐領下開戶戶下人選取奉
  㫖據爾等奏如有正身將正身選取驍騎如正身滿洲少時將戶下滿洲選取等語倘正身滿洲最多之佐領其孤寡之人不得錢糧何以為生有似此者悉傳集曉諭其如何給與孤寡人錢糧不令匱乏之處著再行議奏嗣議准以後驍騎闕仍於正戶之閑散壯丁教養兵歩軍內選取或該旗內有貧乏孤寡不得錢糧養贍者傳集其佐領下人遍行曉諭將孤寡之家人充補驍騎又
  諭凡年老䕶軍除應陞䕶軍校驍騎校外其年已老邁又不在應陞之列者若竟革退殊覺可憫著該統領㑹同都統等將伊等轉補驍騎行走其䕶軍缺即令人材少壯之驍騎轉補
  八年
  上諭前漢軍懇請出兵効力朕諭該都統等漢軍騎射生疎平時不肯演習而務出征効力之虛名於事無益可於毎旗操演兵丁千名備用昨據都統等奏鑲黃正黃正白三旗除常行當差兵外現在輪流操演可得千人
  正紅鑲白鑲紅正藍鑲藍五旗除當差外不敷千人之數我朝定鼎漢軍從龍入闗技勇皆可用今承平日乆耽於安逸是以武藝逺不如前目今官至提鎮副㕘者寥寥無幾而在內簡用都統副都統時亦難其人朕思漢軍生齒日繁當籌所以教養之道而額設之兵為數又少似應酌量加増於國家營伍旗人生計均有禆益且如在外駐防漢軍子弟日漸繁衍而本身錢糧各有定數難以養贍應令餘丁回京當差又如外任官子弟徃徃以隨任為名游蕩荒廢前曽有㫖嚴禁悉令回京當差學習弓馬又如𠉀缺㣲員一時難以銓選者若情願入伍當差到選班時仍許輪流補用又如內府人丁亦衆於充役當差外其閑散人丁撥入八旗充驍騎亦可再五旗諸王之漢軍佐領仍屬本王外其貝勒貝子公等之漢軍佐領實無所用應撤歸旗下公中當差且可免掣肘之虞其如何増設漢軍佐領永逺可行著詳議具奏嗣議定漢軍鑲黃旗四十三佐領有半正黃正白二旗皆四十二佐領正紅旗二十七佐領有半鑲白旗二十八佐領鑲紅旗二十七佐領正藍鑲藍各二十八佐領通計領催槍手礮手棉甲兵教養兵銅鐵匠弓匠聴差䕶城守門守礮守火藥局守教場以及歩軍門軍共萬七千五百二十八人今應於原有之二百六十五佐領及兩半分佐領外増設三佐領並増兩半分為兩整分上三旗毎旗定為四十佐領下五旗每旗補足三十佐領共三百七十佐領其新設佐領下應増領催十五名歩軍領催三名歩軍四十八名毎佐領増足槍手四十名棉甲兵八十名上三旗毎旗補足教養兵一百八十八名下五旗補足教養兵一百四十九名共増兵二千四百七十二名以足二萬之數至増設各項兵丁應於在京閑散壯丁及外省駐防漢軍餘丁外官隨任子弟願充驍騎者並𠉀選未得之㣲員內選補再下五旗漢軍佐領除王等仍舊分設外貝勒貝子公等佐領悉歸各旗作為公中佐領
  乾隆三年
  諭前此自軍營撤回開戶之領催驍騎內一等二等者均為正身別載冊籍至和通呼爾罕諾爾烏遜珠爾等處打仗陣亡開戶分戶之領催驍騎轉不能沾恩實屬可憫著交與八旗將此等陣亡開戶領催驍騎之子孫亦著為正戶與別載冊籍之人一例選取驍騎又
  諭向來八旗簡選驍騎皆憑騎射今聞都統等並不校閲騎射止𫝊赴衙門令其開弓即行選取旗人騎射甚為𦂳要如此選取何由長進夫教訓兵丁學習騎射乃都統専責嗣後務須痛改以期各盡厥職倘仍如是斷不姑容
  又覆准八旗生齒日繁而驍騎限有定額理應將正身選取不應並選開戶之人其現在開戶人內有既經選補驍騎者毋庸革退至歩軍匠役等缺例應選取家人若開戶人內有情願入選者即行選取
  六年覆准八旗漢軍正戶閑散餘丁甚多而開戶家人亦復不少若驍騎缺並選開戶之人正戶人等轉致壅滯嗣後八旗漢軍驍騎不准開戶人選補至八旗滿洲䝉古驍騎先於年壯正身內選取如不得人再於本佐領開戶家人內騐其能騎射者選取
  七年
  上諭五旗王公宗室等府屬佐領下人均係盛京跟隨來京之人著交王公等將不能養贍之正身滿洲䝉古之子孫覈實行知各都統於丁少無正戶可選之佐領下選取驍騎及執事人仍不許離其佐領止令本身在旗當差若其本主欲選補䕶衛等官調用別項差使均聴其便
  八旗前鋒營
  前鋒統領左右翼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為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為右翼各一人或以王公大臣兼領前鋒𠫭領毎翼各八人毎旗俱滿洲䝉古兼用前鋒侍衛各八人雍正三年定以左右翼前鋒𠫭領各一人前鋒侍衛各一人隨印協理事務委署前鋒侍衛各四人乾隆十七年増設即於前鋒校或親軍校內選委給五品虛銜仍食原餉前鋒校各四十八人雍正三年定以左右翼前鋒校各二人隨印隨印筆帖式各二人初制毎翼各一人康熙四十六年雍正三年復増設委署前鋒校各四人乾隆十七年増設四員藍翎長毎十人設長各二十人鳥槍隊長委署藍翎前鋒長各四人鳥槍隊長每十二人為一隊各二十人前鋒委署鳥槍隊長各四人前鋒八旗滿洲䝉古毎佐領下各二名自委署前鋒校以下皆在兵數內
  凡宿衛扈從之制與八旗䕶軍營一體派委制詳後䕶軍營
  行在宿衛扈從前鋒㕘領前鋒侍衛共八人率前鋒校前鋒共百二十人於
  御營前一二里外相度形勢安設卡倫立前鋒旗二以為門戶左右以次列帳各於帳內巡警宿衛有於卡倫內行走者坐以軍法次日各屬櫜鞬控馬於道旁排立𠉀黃龍大纛過各乘馬整隊扈從八旗䕶軍營
  䕶軍統領每旗各一人䕶軍叅領毎旗滿洲十人𫎇古四人毎旗設內司鑰長一人署司鑰長一人副䕶軍㕘領如㕘領之數初設委署𠫭領雍正元年改名副𠫭領三年定以每旗䕶軍㕘領各一人副䕶軍𠫭領各一人隨印協理事務委署䕶軍㕘領每旗各七人乾隆十七年増設即於䕶軍校或親軍校內選委給五品虛銜仍食原餉䕶軍校八旗滿洲䝉古每佐領下各一人雍正三年定以毎旗䕶軍校各二人隨印隨印筆帖式每旗各二人初制每旗各一人康熙四十六年雍正三年復増設門筆帖式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各十人䕶軍滿洲䝉古每佐領下各十七名
  凡宿衛之制
  景運門統領一人以䕶軍統領或前鋒統領入直司鑰長一人䕶軍校三人門筆帖式二人閲門籍䕶軍即巴克什一人䕶軍十七人
  隆宗門協理事務㕘領一人康熙六十一年増設統領一人雍正四年定以協理事務䕶軍㕘領或前鋒㕘領入直䕶軍㕘領二人初制設㕘領一人康熙六十一年増定䕶軍校三人門筆帖式一人閱門籍䕶軍一人䕶軍十七人
  後左門
  後右門䕶軍㕘領各一人䕶軍校各三人門筆帖式各一人門筆帖式初制未設後增定閱門籍䕶軍各一人䕶軍各十二人
  中左門
  中右門䕶軍校各二人閲門籍䕶軍各一人閱門籍䕶軍初制未設後增定䕶軍各八人
  左翼門
  右翼門䕶軍校各二人閲門籍䕶軍各一人閲門籍䕶軍初制未設後増定䕶軍各八人
  保和殿東西廊內庫䕶軍校各一人䕶軍各四人乾隆十五年増設
  中和殿䕶軍校二人䕶軍三人東西廊䕶軍校各一人䕶軍各四人康熙十八年於 中和殿設䕶軍校䕶軍後増定
  太和殿
  體仁閣
  宏義閣䕶軍校各二人䕶軍各八人康熙十八年増設太和門左右門親軍校各二人親軍各八人初制設䕶軍校䕶軍後改用領侍衛府所屬之親軍校親軍
  昭徳門
  貞度門䕶軍校各二人䕶軍各八人
  協和門
  熙和門䕶軍校各二人䕶軍各八人
  蒼震門
  啟祥門䕶軍㕘領各二人䕶軍校各三人閲門籍䕶軍各一人䕶軍各十二人
  吉祥門及西北隅䕶軍㕘領各一人䕶軍𠫭領初制未設後增定䕶軍校各二人䕶軍各八人
  凝華門
  中正殿後門及東北隅東南隅䕶軍校各二人䕶軍各八人初制惟 吉祥門及西南隅東北隅東南隅等處設䕶軍後增定箭亭及北上門䕶軍校各二人䕶軍各八人康熙六十一年増設
  文華殿門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二人䕶軍八人銀庫行走章京一人䕶軍校二人䕶軍八人初制文華殿及銀庫各用八旗驍騎營官一人領催一名驍騎九名乾隆二十二年改用䕶軍
  紫禁城四門內磴道柵欄䕶軍校各二人䕶軍各八人
  午門䕶軍㕘領一人左右門䕶軍校各三人䕶軍各十二人又左門閲門籍䕶軍二人
  東華門
  西華門
  神武門䕶軍㕘領各一人䕶軍校各四人閲門籍䕶軍各二人䕶軍各十六人恭遇
  車駕行幸則於三門各増設統領或協理事務之䕶軍㕘領及前鋒㕘領一人雍正元年定每遇  行幸則  禁城四門各増統領一人四年又改定今制以上各委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官軍按日分班丑未日為鑲黃旗首班寅申日為鑲黃旗二班己亥日為正黃旗首班子午日為正黃旗二班卯酉日為正白旗首班辰戌日為正白旗二班各輪番直宿又有防範火班於雍正五年定遇有應用齊集之處合直班之䕶軍統領司鑰長等於
  左翼門等二十三處䕶軍每處調二人共四十六名協同內府直班官兵前徃
  闕左門司鑰長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
  闕右門䕶軍𠫭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初制二門皆以歩軍守衛乾隆十五年改用下五旗䕶軍
  端門
  天安門
  長安左門
  長安右門
  大清門䕶軍𠫭領各一人䕶軍校各二人䕶軍各十八人初制三門皆以歩軍守衛雍正元年改用下五旗䕶軍
  紫禁城外周圍初制以驍騎營官兵守衛雍正元年改用下五旗䕶軍
  東華門
  西華門外以南令正藍旗鑲藍旗二旗守衛
  東華門
  西華門外以北至城角令鑲白鑲紅二旗守衛北面一帶令正紅旗官軍守衛周環設十六堆汛各㕘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柵欄八座乾隆十五年増設各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以上各委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五旗官軍按日分班甲乙日為正紅旗班丙丁日為鑲白旗班戊己日為鑲紅旗班庚辛日為正藍旗班壬癸日為鑲藍旗班每旗各二日輪番直宿總𨽻於
  景運門直班統領稽察
  凡傳籌之制
  紫禁城內五籌遞傳每夕自
  景運門發籌西行過
  乾清門出
  隆宗門循而北過
  啟祥門迤而西過
  凝華門迤而北過
  中正殿後門迤北至西北隅迤而東過西北門順貞門
  吉祥門至東北隅迤而南過
  蒼震門至東南隅迤而西仍至
  景運門計十二汛為一週
  紫禁城外八籌遞傳毎夕自
  闕左門發籌西行過
  午門出
  闕右門循而西經西一汛至南柵欄二汛迤而北經三汛一柵欄過
  西華門經一柵欄四汛五汛六汛至西北隅七汛迤而東經八汛一柵欄過
  神武門經一柵欄九汛東北隅十汛迤而南經十一汛十二汛十三汛一柵欄過
  東華門經一柵欄十四汛十五汛至南柵欄循而西經十六汛仍至
  闕左門計二十二汛為一週恭遇
  駐蹕行宮內外汛𫝊籌亦如之
  凡禁門啟閉順治初年定毎
  車駕出入各門均啟中門
  景運門直班統領率
  隆宗門𠫭領祇承其事並令䕶軍清蹕每夕
  景運門直宿司鑰長率官軍自
  後左門
  後右門
  中左門
  中右門
  左翼門
  右翼門
  太和門
  昭徳門
  貞度門以次騐視扃鑰
  午門以
  隆宗門䕶軍㕘領
  東華門以
  蒼震門䕶軍㕘領
  西華門以
  啟祥門䕶軍㕘領
  神武門以
  吉祥門䕶軍㕘領分視扃鑰畢各遣䕶軍校納鑰於司鑰長司鑰長受騐諸門鑰彚貯於篋復加扃鈐詰朝各門校以次領鑰啟門日以為常雍正四年
  景運門
  隆宗門
  東華門
  西華門
  神武門各頒隂文合符一扇傳
  諭䕶軍統領如遇夜有奉
  㫖差遣及𦂳急軍務應即時啟門者𠉀
  大內持出陽文合符該䕶軍㕘領即取隂文合符騐明啟鑰仍報知統領
  蒼震門
  啟祥門等處遇陽文合符至門該㕘領即報統領親齎隂文合符至門與陽文合符照騐啟門均於次
  日具奏乾隆十五年復定
  端門
  天安門
  大清門如
  紫禁城門之例毎夕由
  闕左門直宿司鑰長委䕶軍㕘領一人騐視扃鈐畢各門䕶軍㕘領收鑰遣䕶軍校報於司鑰長次日啟門亦如之
  凡門禁王公官員執事人等於
  紫禁城門不得擅行出入其准於應行之門出入者由直班官軍詢明放進如有無故溷入及濫攜入濫縱入者分別議處各衙門官吏均於
  午門左門出入右門自王公以外不得擅行內大臣侍衛內務府等官及內廷有執事官與內府各執事人等准於禁門行走者均將姓名及所𨽻旗分佐領內管領造冊咨送登籍於經由之門各置一通工匠服役人等則由本管衙門各給火烙印腰牌書姓名差役持為出入符騐以䕶軍之識字者專檢門籍稽其出入籍內無名及不帯腰牌者不准放入又毎門設紅杖二以䕶軍二人更番輪執坐於門下親王以下經行皆不起立有不報名擅入者撻之
  凡扈從之制恭遇
  親祀
  
  廟統領一人同內大臣散秩大臣侍衛等於豹尾班後管
  
  駕詣
  南郊以八旗䕶軍㕘領三十二人䕶軍校䕶軍八百人自
  午門起至
  齋宮分翼於
  輦路兩旁清蹕又以䕶軍𠫭領八人䕶軍校䕶軍八十人於神樂署週圍清蹕又以䕶軍㕘領二人䕶軍校䕶軍二人於
  圜丘外週圍清蹕
  齋宮左門以䕶軍統領一人上三旗司鑰長一人䕶軍𠫭領一人䕶軍校䕶軍二十人直宿右門以上三旗協理事務㕘領一人䕶軍校䕶軍二十人直宿
  成貞門西大門以上三旗司鑰長一人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䕶軍二十人直宿
  齋宮外設十四汛以八旗䕶軍㕘領六人毎汛各䕶軍校䕶軍十一人巡守外
  壇西門外以下五旗䕶軍㕘領二人䕶軍校䕶軍二十人
  直宿內
  壇西門以下五旗協理事務𠫭領一人䕶軍𠫭領一人䕶
  軍校䕶軍二十人直宿如
  駕詣
  北郊
  輦路清蹕之制同又以上三旗䕶軍㕘領三人䕶軍校
  䕶軍六十人於
  壇外西門至
  壇北門清蹕以下五旗䕶軍𠫭領五人䕶軍校䕶軍五十
  人分令兩旗於樂部宿處三旗於
  壇外西門外各清蹕
  齋宮正門以䕶軍統領一人上三旗司鑰長一人䕶軍校䕶軍二十人直宿內北門內西門各以下五旗協理事務㕘領一人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䕶軍二十人直宿
  齋宮外設十一汛以八旗䕶軍㕘領八人毎汛各䕶軍校䕶軍十人巡守如
  駕幸瀛臺
  承光殿等處以上三旗䕶軍㕘領十二人䕶軍校䕶軍三百人
  駕幸圓明園南苑等處以八旗䕶軍𠫭領三十二人䕶軍校䕶軍八百人均於經由之路按旗分翼排立清蹕毎遇
  車駕經行城內以上三旗官軍城外以八旗官軍衛道
  清蹕均由
  景運門直班統領計程逺近隨時酌委以統領一人率䕶軍㕘領一人稽察
  回鑾亦如之
  凡
  行在宿衛扈從恭遇
  車駕廵幸視道里之逺近日期之多寡毎次合前鋒營計之酌量分派以統領三人營總三人司其事康熙初年定毎
  駐蹕之地由嚮導總統等先期指示地盤䕶軍統領營總各一人率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豫徃同武備院卿司幄及工部官設
  帳殿
  御幄繚以黃髤木城康熙十年改用黃幔城外為網城設南東西三旌門門建旗各二南正白東鑲黃西正黃自東西門以後三面各設連帳䕶軍統領率八旗官兵於網城門守衛去網城百歩外八旗各設帳房東四旗左翼西四旗右翼各按翼廵宿建鑲黃䕶軍纛於後正黃䕶軍纛於右正白䕶軍纛於左以領之路中設頓營或一或二亦由嚮導指定䕶軍𠫭領等豫行張具毎日
  御營輜重前行三旗營總䕶軍𠫭領三人率三旗䕶軍纛並行雍正元年定網城改用圓形周設連帳仍設三門各建上三旗之䕶軍旗二設汛九守以上三旗䕶軍於網城外又設連帳一重形亦圓設四門亦各建䕶軍旗二南建正藍鑲藍旗各一東建鑲白西建鑲紅北建正紅旗各二設汛四守以下五旗䕶軍均統以營總去營六十丈八旗各設帳房五座由帳房十二丈以外一應扈從官兵聴其住宿乾隆二十年増定大營之制外方內圓度地縱二十丈六尺橫十七丈四尺建黃幔城外加網城結繩為之黃色貫之以網髙六尺濶八尺距幔城南東西各十八丈北十五丈設連帳百七十五座為內城建旌門三南門建正白金龍纛二東門建鑲黃金龍纛二西門建正黃金龍纛二周圍建鑲黃金龍三角旗共四十有一司內旌門以上三旗䕶軍𠫭領六人䕶軍校䕶軍六十人設宿衛帳房九座以上三旗䕶軍𠫭領九人䕶軍校䕶軍九十人司之距網城十二丈為外城設連帳二百五十四座建旌門四南門輪日建正藍金飛虎纛二鑲藍金飛虎纛二東門建鑲白金飛虎纛二西門建鑲紅金飛虎纛二北門建正紅金飛虎纛二外城周圍東南面建正白金飛虎方旗西南面建正紅金飛虎方旗東北面建鑲黃金飛虎方旗西北面建正黃金飛虎方旗共六十司外旌門以下五旗䕶軍㕘領八人䕶軍校䕶軍八十人設宿衛帳房四座以下五旗䕶軍㕘領四人䕶軍校䕶軍四十人司之外城東西為各部院官帳房距外城六十丈周圍設八旗營警蹕帳房四十座毎旗各五每帳房建䕶軍旗各一東南正藍旗西南鑲藍旗東北鑲白旗西北鑲紅旗共四十以䕶軍𠫭領四十人䕶軍校䕶軍六百人分司警蹕其建設大營幔城網城連帳用䕶軍㕘領三人䕶軍校䕶軍八十人備用亦如之中路頓營縱廣各二丈設黃幔城外加網城如大營之制以䕶軍𠫭領二人䕶軍校䕶軍四十人預徃守衛其建設頓營則以䕶軍𠫭領一人䕶軍校䕶軍二十人如恭遇
  駕幸口外増用䝉古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䕶軍二十人其隨營傳禁踐踏田禾以䕶軍㕘領八人䕶軍校䕶軍一百二十人指立市集以䕶軍𠫭領二人䕶軍校䕶軍二十四人督率刈草以䕶軍𠫭領一人䕶軍校䕶軍二十四人管輜重以䕶軍𠫭領三人䕶軍校䕶軍四十人建䕶軍輜重三旗纛三杆領以䕶軍叅領三人率持纛隨纛䕶軍校䕶軍一百二十一人隨行專䕶
  御用輜重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䕶軍十人其毎日扈
  從官軍並於八旗內隨時委用
  御營嚮導
  總統無定員以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八旗副都統兼任於八旗前鋒營䕶軍營內毎旗選㕘領侍衛四人前鋒校䕶軍校前鋒䕶軍六人佐之
  凡遇
  時巡省方以嚮導總統一人先期率官校詣
  車駕經行之地周覽山川通橋梁夷險隘計程入告駕行佩櫜鞬前導毎日
  駐蹕後以次日程途及
  駐蹕之所奏
  聞交
  行在兵部曉諭闔營
  迴鑾亦如之
  御營及頓營看城均由嚮導總統先期指示飭所在有
  司修治營盤
  謹按御營嚮導雖無專設之員而於翊衛之中責任綦重其隨時簡任者皆前鋒營䕶軍營官謹附載於兩營之後圓明園八旗䕶軍營
  總統無定員以王公大臣兼任乾隆十六年定以一人掌印亦由  特簡八旗營總毎旗各一人乾隆十六年定以二人隨印協理事務䕶軍㕘領各一人雍正十年乾隆十六年定以二人隨印協理事務副䕶軍㕘領各二人䕶軍校委署䕶軍㕘領各四人䕶軍校各十六人初制共八十人雍正十年増三十二人乾隆十二年増毎旗各十六人十六年定以四人隨印副䕶軍校各十六人雍正七年初設七十二人十年増四十人乾隆十二年増毎旗各十六人即於䕶軍內選用筆帖式共四十人雍正十年設即於䕶軍內選用乾隆十三年定以八人隨印䕶軍共三千六百七十二名初制設三千名乾隆十二年以京城䕶軍移駐定額毎旗各四百五十九名養育兵初制設九十六名乾隆三年増三百八十四名三十六年定額一千名
  圓明園䕶軍營之制
  禁苑周圍建營房八所選京中八旗官軍按旗駐劄初定
  圓明園門汛警蹕共百處日以營總四人副䕶軍𠫭領八人署䕶軍㕘領十六人䕶軍校䕶軍千入入直夜傳更籌十六恭遇
  駕至
  圓明園及還
  宮自
  圓明園至紅橋以副䕶軍㕘領署䕶軍𠫭領四人䕶軍校䕶軍八十人於路旁兩翼清蹕
  駕由水路自
  暢春園西南門經聖化寺至長春橋以營總三人副䕶軍𠫭領署䕶軍㕘領十六人䕶軍校䕶軍二百四十人於長河兩岸清蹕乾隆四年改設
  圓明園門汛共七十六處日以營總二人䕶軍㕘領二人副䕶軍𠫭領署䕶軍𠫭領十五人䕶軍校䕶軍七百六十人守衛
  暢春園増設門汛十九處日以營總一人副䕶軍叅領署䕶軍㕘領四人䕶軍校䕶軍一百九十人守衛夜傳更籌八如恭遇
  駕駐靜宜園設門汛五十一處日以營總二人䕶軍𠫭領一人副䕶軍𠫭領署䕶軍𠫭領十三人䕶軍校䕶軍五百十人守衛夜傳更籌十
  車駕徃還均以營總三人䕶軍㕘領三人副䕶軍㕘領署䕶軍㕘領二十人䕶軍校䕶軍五百二十人於經由之路左右清蹕恭遇
  駕詣黑龍潭大覺寺行禮以營總三人䕶軍㕘領三人副䕶軍㕘領署䕶軍𠫭領十四人䕶軍校䕶軍七百人沿路清蹕十年増設
  長春園門汛二十處日以䕶軍𠫭領一人副䕶軍㕘領署䕶軍𠫭領四人䕶軍校䕶軍二百人守衛夜傳更籌八十八年増設
  清漪園門汛六處日以副䕶軍𠫭領或署䕶軍㕘領一人䕶軍六十人守衛如恭遇
  駕幸靜明園等處以營總三人䕶軍㕘領三人副䕶軍㕘領署䕶軍𠫭領九人䕶軍校䕶軍二百四十人沿路清蹕
  凡選補䕶軍於本佐領下選充順治元年定䕶軍亦選用領催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四
  兵制志三
  禁衛二八旗步軍營 內府三旗 內府前鋒營南苑守衛官兵 圓明園內府三旗盛京內府三旗 火器營 健鋭營 三旗虎槍營  陵寢守衛官兵 王公府屬官兵八旗步軍營
  提督九門巡捕五營步軍統領一人左右翼步軍翼尉每翼各一人順治元年設步軍總尉乾隆十九年改名翼尉八旗步軍協尉每旗各三人順治五年設步軍副尉乾隆十九年改名協尉毎旗滿洲䝉古漢軍兼用共二十四人步軍副尉每旗各三人雍正四年設步軍㕘尉乾隆十九年改名副尉步軍校每旗滿洲二十四人𫎇古漢軍各八人捕盜步軍尉每旗滿洲三人䝉古漢軍各一人康熙三十四年步軍委署步軍校每旗滿洲五人䝉古漢軍各二人康熙三十四年領催共二千三十一名步軍共一萬七千八百四十七名內捕盜步軍三百二十名步軍統領所屬文武員外郎二人初制設一人康熙六十一年増一人主事二人司務一人雍正十三年増設筆帖式十二人初制設四人康熙三十年増四人雍正十三年又増四人內城九門每門城門領各二人初名城門尉乾隆十九年改名城門領外七門同城門吏各二人初名城門校乾隆十九年改名城門吏外七門同外城七門每門城門領各一人城門吏各一人內外城門千總每門各二人初設指揮千戶順治四年改為門千總城門驍騎共三百名門軍共六百四十名門軍初制召募民人充補雍正二年改用八旗養育兵乾隆四年定於步軍內撥補礮手每門各二名初制惟內九門設礮手乾隆七年外七門増置
  中南北左右巡捕五營順治元年置南北二營十四年増置中營乾隆四十六年増定五營中軍副將兼管中營㕘將一人原設中營㕘將乾隆四十六年改設副將南北左右四營㕘將各一人原設南北營二人乾隆四十六年増左右營二人五營遊擊各一人原設中南北三營各一人乾隆四十六年增左右營二人都司各一人乾隆四十六年增設守備共十八人康熙三十年初設守備十七人五十一年増一人雍正元年又増一人乾隆四十六年裁一人凡中營四人南營五人北營左營右營各三人千總共四十六人康熙三十年初設千總七人雍正元年増一人十二年増七人乾隆四十六年増三十一人凡中營十人南營十二人北營左營右營各八人把總共九十二人初制設十人順治十四年増五人康熙三十年増六人五十一年增二人雍正元年増一人十二年増六人乾隆四十六年増六十二人凡中營二十人南營二十四人北營左營右營各十六人外委千總共四十六人外委把總共九十二人馬兵共四千名戰兵共三千名守兵共三千名原設馬兵一千五百名步兵三千六百名共五千一百名乾隆四十六年増設兵四千九百名共一萬名
  凡城守之制內九門城門領城門吏以八旗滿洲外七門以漢軍內外城門千總並以漢軍內九門城門驍騎門軍以八旗滿洲𫎇古外七門以漢軍康熙三十八年增定正陽門城門領城門吏驍騎等由八旗充補毋庸議調其崇文等八門官向係各按本翼旗分管轄或致瞻徇應對調看守崇文門以鑲黃旗宣武門以正黃旗朝陽門以正白旗東直門以鑲白旗阜成門以正紅旗西直門以鑲紅旗安定門以正藍旗徳勝門以鑲藍旗其兵丁等仍各按旗守門
  凡內外城門啟閉城門領司之轄以步軍統領其非時啟閉者順治初年定每月逢五常朝日由禮部咨兵部轉行步軍統領於黎明啟正陽門遇
  御門聴政日外城居住官員應早入者由兵部行文於
  曉鐘後啟正陽門遇
  壇
  廟祭祀日內外城陪祀官有應早入城出城者由太常寺先期咨兵部轉行於五鼓後啟門內務府遇有祭祀出城取水預期行文或早啟或遲閉其餘各部院八旗有應早出入者均預具印文移咨兵部核明應行者轉行啟門如無兵部印文概不准啟康熙三十一年定遇
  駐蹕暢春園雍正元年以後凡遇有駐蹕圓明園制同城內各衙門按日前赴奏事傳知西直門徳勝門西便門遇
  駐蹕南苑傳知正陽門永定門均酌量早啟遲閉其尋常行人仍於黎明放行雍正四年於正陽門西直門各頒隂文合符一扇傳
  諭步軍統領如遇夜有奉
  㫖差遣及𦂳急軍務應即時啟門者俟
  大內持出陽文合符該城門領即取隂文合符騐明啟鑰仍報知統領其餘各門遇陽文合符至門即報統領親齎隂文合符至門與陽文合符照騐啟門均於次日具奏平時啟門仍遵例行
  凡門禁順治初年定
  午門外朝㑹坐班行禮處一應閒人交步軍尉等驅逐雍正年間増定凡遇
  朝㑹之期委步軍協尉四人副尉四人步軍尉十六人步軍酌量差撥於
  午門外
  大清門內
  御道兩旁巡警禁止諠譁又於
  長安左右門外每門委捕盜步軍尉二人阻逐閒人其內九門外七門官兵各按分管之處晝稽出入夜守扃鑰以為常越城者有禁依城搭葢席棚及閒雜人等近門歇宿者均有禁
  凡步軍營汛守之制
  皇城內各汛專𨽻八旗滿洲共分汛九十列柵一百十六鑲黃旗滿洲界在
  紫禁城北東自
  地安門箭亭城牆起西至
  地安門甬路分中接正黃旗界北自火藥局城牆起南至三眼井接正白旗界中設步軍尉二人後各旗同分汛十每汛設步軍十二人後各旗同柵欄十八每座設步軍三人後各旗同近汛者或即以汛兵兼管
  景山後設步軍尉一人管理街道灑水兼管河道後各旗步軍尉職掌同步軍百二十人後各旗步軍人數同正白旗滿洲界在
  紫禁城東北東自內府庫東口東牆起西至
  景山東牆止北自三眼井起南至銀牐風神廟接鑲白旗界分汛十一柵欄十於
  景山東門設步軍尉步軍如前鑲白旗滿洲界在紫禁城東東自騎河樓東牆起西至北池子止北自宣仁廟起南至北池子南口並望恩橋北接正藍旗界分汛十柵欄十三於北池子街設步軍尉步軍如前正藍旗滿洲界在
  紫禁城東南東自
  東安門東城牆起西至南池子街止北自北池子街並望恩橋起南至菖蒲河城牆止分汛十一柵欄九於南池子口設步軍尉步軍如前正黃旗滿洲界在
  紫禁城北東自
  地安門甬路分中起西至西什庫止北自侍衛教場城牆起南至
  宏仁寺分中接正紅旗界分汛十二柵欄十六於地安門設步軍尉步軍如前正紅旗滿洲界在紫禁城西北東自
  景山西門起西至
  西安門城牆止北自
  宏仁寺分中起南至
  西安門甬路接鑲紅旗界分汛十二柵欄十七於景山西門設步軍尉步軍如前鑲紅旗滿洲界在紫禁城西東自大髙殿門分中起西至
  西安門城牆止北自
  西安門甬路分中起南至大石槽城牆止分汛十二柵欄二十四於光明殿後設步軍尉步軍如前鑲藍旗滿洲界在
  紫禁城西南東自
  西華門起西至西苑門止北自慎刑司起南至南府城牆止分汛十二柵欄九於
  西華門外設步軍尉步軍如前
  皇城外各汛分𨽻八旗滿洲䝉古漢軍內九門城上設汛八十七所遇  駐蹕圓明園増八旗驍騎汛四十七所與步軍相間看守遇巡幸方岳將步軍撤下分防大街巷口城上汛守悉易以驍騎大城內共分汛
  六百二十五列柵一千一百九十九鑲黃旗滿洲界在大城北䝉古旗同東自新橋起西至舊鼓樓大街接正黃旗界北自安定門城根起南至紅廟後接正白旗界中設步軍尉五人後滿洲各旗同分汛五十三毎汛設步軍十二人後各旗步軍人數同柵欄九十四每座設步軍三人後名旗同𫎇古旗界東自東直門北小街口接本旗漢軍界起西至新橋西接本旗滿洲界北自北城根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汪家衚衕西口接正白旗界中設步軍尉二人後䝉古漢軍各旗同分汛二十二柵欄二十九漢軍旗界在大城東北東自東直門城根起西至新橋東接本旗䝉古界北自角樓迤西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南水闗接正白旗界分汛十七柵欄二十七正白旗滿洲界在大城東𫎇古漢軍旗同東自朝陽門北城根起西至
  地安門大街分中接正黃旗界北自汪家衚衕西口起南至大市街接本旗𫎇古界分汛五十一柵欄九十䝉古旗界東自拐棒衚衕東口接鑲白旗界起西至
  皇城牆止北自兵馬司衚衕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豹房衚衕接鑲白旗界分汛二十柵欄三十五漢軍旗界東自朝陽門城根起西至鷄鵞市接本旗滿洲界南自南小街口接鑲白旗界起北至何家口接本旗滿洲界分汛十四柵欄三十一鑲白旗滿洲界在大城東䝉古旗同東自東城根起西至
  皇城牆止北自炒麫衚衕西口接正白旗界起南至金魚衚衕東口接本旗漢軍界分汛四十六柵欄八十𫎇古旗界東自城根中心臺起西至
  東安門止北自小石槽衚衕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小街口接本旗漢軍界分汛十三柵欄三十五漢軍旗界在大城東南東自東城根起西至王府大街阮府衚衕口止北自金魚衚衕東口起南至就日坊三條衚衕接正藍旗界分汛十二柵欄十八正藍旗滿洲界在大城南䝉古漢軍旗同東自城根起西自
  皇城牆轉西至
  長安左門止北自三條衚衕起南至小豹房衚衕西口接本旗䝉古界分汛四十五柵欄八十七䝉古旗界東自城根起西至敷文坊東口接本旗漢軍界北自小豹房衚衕起南至城根止分汛十九柵欄四十五漢軍旗界東自敷文坊東口起西至棊盤街分中接鑲紅旗界北自兵部街北口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城根止分汛十五柵欄十五正黃旗滿洲界在大城北北自徳勝門城根起南至
  皇城牆西北角止東自
  地安門分中接鑲黃旗界起西至水闗橋止分汛五十五內一汛止設步軍五人柵欄九十一䝉古旗界在大城西北漢軍旗同北自北城根起南至官園口止東自橫橋起西至西直門止分汛十八柵欄三十漢軍旗界北自北城根起南至臭皮衚衕接正紅旗界東自水闗接本旗滿洲界起西至橫橋接本旗䝉古界分汛十八柵欄四十一正紅旗滿洲界在大城西𫎇古漢軍旗同北自臭皮衚衕起南至丁字街止東自大市街分中起西至馬石橋接本旗䝉古界分汛三十八柵欄七十九䝉古旗界北自朝天宮前起南至武衣庫衚衕止東自馬石橋起西至阜成門止分汛十四柵欄三十六漢軍旗界北自倉夾道北起南至
  西安門分中止東自
  皇城牆起西至大市街分中接本旗滿洲界分汛十柵欄十四鑲紅旗滿洲界在大城西南北自按院衚衕起南至南城根止東自瞻雲坊分中起西至西城根止分汛四十八柵欄九十六𫎇古旗界在大城西漢軍旗同北自絨線衚衕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宣武門止東自六部口起西至大濠止分汛十二柵欄二十三漢軍旗界北自刑部門分中起南至南城根止東自棊盤街分中起西至六部口接本旗䝉古界分汛十柵欄三十九鑲藍旗滿洲界在大城西䝉古旗同北自丁字街接正紅旗界起南至瞻雲坊接鑲紅旗界止東自
  皇城牆起西至河漕沿止分汛五十柵欄九十七𫎇古旗界北自武衣庫衚衕接正紅旗界起南至按院衚衕止東自河漕沿起西至西城根止分汛十五柵欄二十四漢軍旗界在大城南北自灰厰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刑部門分中接鑲紅旗界止東自
  長安右門起西至瞻雲坊接本旗滿洲界分汛十柵欄三十四以上各汛均按分轄地界防守稽察夜則巡更擊柝每汛設更籌自初更起上下汛往來傳送至黎明乃止
  圓明園附近處汛守雍正元年定製設八旗步軍汛五十以步軍協尉四人步軍尉十二人分轄之每汛設領催三名步軍十名晝夜巡警
  凡巡捕營汛守之制
  圓明園為
  車駕駐蹕之地其營汛列於巡捕營之首定為中營分五汛副將駐海甸遊擊駐四王府以資統轄
  圓明園汛都司一人千總二人把總四人分哨巡查暢春園樹村
  靜宜園
  樂善園四汛各駐以守備一人千總二人把總四人南營轄京城前三門外南城之內分六汛㕘將駐崇文門外遊擊駐菜市口其西珠市口汛為都司一人分駐東珠市口東河沿西河沿花兒市菜市口五汛為守備五人分駐𨽻以千總把總如中營各汛之數北左右三營環駐大城南城闗廂北營轄大城東北徳勝安定東直朝陽四汛㕘將駐徳勝門外遊擊駐安定門外都司管徳勝汛左營轄兩城東南一帶分朝陽東便廣渠左安四汛㕘將駐朝陽門外迤南遊擊駐東便門外都司管左安汛右營轄兩城西南一帶分阜成西便廣寜永定四汛㕘將駐阜成門外遊擊駐廣寜門外都司管永定汛其三營守備管汛千把分哨制亦如中營計五營二十三汛又步軍巡捕兩營隨時增設汛守者
  康熙三十一年定遇
  車駕行幸
  皇城內外要地增置汛守每旗増步軍協尉一人直宿其分汛列柵官兵及捕盜步軍尉等亦加嚴防正陽崇文宣武門三門外令巡捕營㕘將遊擊各率該管守備千總把總直班看守並增八旗步軍汛二十於巡捕營汛中交界處相間看守委步軍尉十六人轄之協尉四人更畨稽察其餘各門外守備在各門䕶城河橋相近直班千總把總等在闗廟直班加謹守衛
  駕回乃撤
  乾隆十二年定遇
  郊祀先一日
  駕宿齋宮步軍統領於附近城門內直宿翼尉一人協尉副尉四人於祀所直宿外垣以內八旗步軍營設汛二十四以步軍尉十六人分轄之每汛領催一名步軍六名竟夕巡警外垣以外巡捕營設汛四十每汛步兵四名每設汛以千總把總各一人轄之以守備二人往來稽察㕘將遊擊各一人在要路防守
  凡扈從之制康熙三十一年定遇
  車駕恭謁
  陵寢奏委步軍總尉即今翼尉一人副尉即今協尉一人捕盜步軍尉八人守備千總把總各一人健步官十人分派畨役捕役捕盜官軍馬兵隨往如恭遇
  駕幸木蘭亦令總尉以下各官兵從若
  皇子未分封者奉
  差奏委捕盜步軍尉二人千總一人酌量馬兵步軍畨
  役捕盜步軍隨行
  凡潔除之制
  大清門
  天安門
  端門並以步軍司灑掃初制三門皆以步軍看守雍正七年改用䕶軍守門其步軍惟司灑掃
  朝㑹之期撥步軍於
  午門外
  御道左右掃除其大城內各街道恭遇
  車駕出入令八旗步軍修墊掃除大城外街道為京營
  所轄令步軍及巡捕營兵修墊掃除
  乘輿經由內外城均由步軍統領率所屬官兵先時清
  道設帳衢巷以蹕行人
  凡防火之制內外城偶有不戒於火者官兵各按營界即時赴救其在南城外地方報知步軍統領即撥在直弁兵啟正陽門往救兩翼步軍翼親赴督弁兵於城門防守
  凡緝捕之制滿洲八旗每一旗分界為三令滿洲捕盜步軍尉三人分管䝉古漢軍八旗每旗各以捕盜尉軍尉一人轄之專司巡緝盜賊稽察奸宄其京城內外如有強竊橫惡負罪潛逃私鑄私銷賭博鬬毆一切違禁不法之事均責成步軍營巡捕營專汛兼轄等官督率兵役隨時緝獲按名敘賞狥隠不報逾限不獲及軍捕受財縱放者皆論如法如畨捕人等擅設白役偵探部院事端擾害良善者嚴治其罪內外城夜禁均於啟闗後闗閉柵欄王公以下官民人等皆禁行走惟奉
  㫖差遣各部院傳事民間遭喪生産問疾延醫祭祀嫁娶因事夜行均詢明聴出若無故夜行者分別官民察議責處其弁兵疎縱與非時妄拏者論如律白塔信礮官順治十年置白塔礮臺設信礮官漢軍左右翼各二人領催二名每旗驍騎二名雍正二年増定今制乾隆八年歸步軍統領管轄總管一人司信礮官漢軍八旗每旗各一人礮手八名領催四名步軍十六名
  信礮之制順治十年定於白塔山內九門各設礮十座外七門各設礮五座門各竪旗杆五遇有警急聲礮為號杆上晝則懸旗夜則懸燈白塔鳴礮內外城應舉礮處皆應之各旗官兵聞礮聲皆披甲於應集之處齊集其白塔礮臺以金牌為信金牌至則舉礮金牌鑄鳴礮字藏於 禁中
  內府三旗順治初設內府鑲黃正黃正白三旗𨽻領侍衛內大臣康熙十三年改𨽻內務府總管三十四年又𨽻領侍衛內大臣雍正元年仍𨽻內務府總管
  內府䕶軍營三旗䕶軍統領各一人雍正元年䕶軍㕘領各五人康熙十六年副䕶軍㕘領各五人康熙三十三年増設䕶軍校委署㕘領各三人康熙二十年䕶軍校共九十九人順治十八年設三旗䕶軍校康熙二十一年増設至九十六人二十三年裁三十六人雍正十三年裁鳥鎗䕶軍營以裁缺䕶軍校六十人編入新舊共一百二十人內九人為委署㕘領乾隆十三年又選撥六人署前鋒㕘領六人為前鋒校別入前鋒營筆帖式共三十人䕶軍委署䕶軍校共十五人康熙二十年䕶軍共一千六十五名初制滿洲九佐領朝鮮一佐領下各十五名旗鼓十二佐領下各十名二十內管領下每二管領合設十五名順治十八年滿洲朝鮮佐領下各増置五名旗鼓佐領內管領下各増置十名康熙二十一年定各佐領管領下每䕶軍校一人領䕶軍十名三旗合九百六十名二十三年裁三百六十名雍正十三年裁鳥鎗䕶軍營以裁缺䕶軍六百名編入新舊共一千二百名定滿洲十五佐領朝鮮二佐領下各二十五名旗鼓十八佐領下一佐領十九名餘各十八名三十內管領下各十五名內以十五名為委署䕶軍校乾隆十三年又選撥一百二十名為前鋒別入前鋒營
  謹案康熙十六年遴選三旗佐領正黃旗朝鮮佐領及內管領下甲兵共六百名停其一應差遣專令學習鳥鎗雍正九年分設鳥鎗䕶軍營三旗設兼管䕶軍㕘領各二人侍衛委署㕘領各二人䕶軍校委署㕘領各五人䕶軍校各十五人䕶軍各二百名十三年裁鳥鎗䕶軍營以員缺軍額編入內府三旗故不另列
  內府前鋒營
  三旗前鋒校委署前鋒㕘領各二人前鋒校各二人前鋒委署前鋒校共二人前鋒共一百十四名內府驍騎營三旗掌闗防驍騎㕘領各五人康熙十六年乾隆十六年以司官兼設副驍騎㕘領各五人康熙四十三年雍正十三年停止補授乾隆十六年復改設滿洲佐領各五人初制各三人康熙三十四年每旗增二人旗鼓佐領各六人初制各四人康熙三十四年每旗増二人內管領各十人內副管領各十人正黃旗朝鮮佐領二人初制設一人康熙三十四年增一人正白旗回子佐領一人乾隆三十五年驍騎校共三十六人康熙十六年設三旗驍騎校每佐領下各一人三十四年定正黃旗十三人鑲黃正白二旗各十一人雍正五年各佐領下増設領催委署驍騎校一人十三年停止補授乾隆二十五年増設回子佐領下驍騎校一人領催共二百六十四名初制每佐領內管領下各設領催六名康熙四十三年各裁二名乾隆二十五年増設回子佐領下領催四名驍騎共五千二百五十名初制滿洲朝鮮佐領及內管領下每二丁設驍騎一名旗鼓佐領下不論丁每佐領設驍騎五十名康熙二十一年及四十年四十二年疊經増減雍正三年定製每佐領管領下均額設驍騎五十名九年増設三旗訓練兵二千名別分為二營十三年以訓練兵二千撥入更定滿洲十五佐領朝鮮二佐領三十內管領下各八十九名旗鼓十八佐領下各五十九名餘額五名以丁多之佐領勻補乾隆二十五年回子佐領下亦一體増設驍騎
  凡宿衛之制
  景山正門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山內左右門䕶軍校各一人䕶軍各一人順治十年
  慈寜宮正門內管領一人初制尚有內務府所屬司宮官一人乾隆元年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順治十年康熙二十七年改用驍騎乾隆元年復舊制左右門䕶軍㕘領各一人䕶軍校各一人䕶軍各九人乾隆元年増定
  永康左右門䕶軍校各一人䕶軍各九人順治十年康熙三十七年改用驍騎乾隆元年復舊制
  慈祥門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
  寜夀宮正門內管領一人雍正元年增設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康熙二十八年設二十八年減䕶軍五人改用驍騎雍正元年復舊制
  履順門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康熙二十八年設五十六年改用驍騎雍正元年復舊制
  蹈和門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康熙四十四年用八旗驍騎營官一人領催一人驍騎九人乾隆二十二年改用䕶軍
  順貞門䕶軍統領一人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二人䕶軍十八人初制用八旗䕶軍營㕘領一人䕶軍校三人䕶軍十二人雍正元年改用內府䕶軍乾隆十二年西鐵門亦用內府䕶軍
  三所正門䕶軍㕘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三所門初以散秩等官輪直乾隆十九年改設䕶軍
  宮禁外圍地方均於各佐領內管領下遴選領催輪班直宿若
  紫禁城內
  御書處造辦處
  咸安宮
  武英殿
  南薫殿衣服庫瓷器庫等處
  紫禁城外
  西苑門慎刑司
  紫光門蕉園門
  豐澤園
  先蠶門收貯帳殿庫等處均委包衣章京及有頂帶領催輪直再織染局花爆作石作三眼井官房租庫等處均委各佐領下有頂帶領催輪直其專司防火者曰防範兵別為一班雍正五年定於守衛
  寜夀宮正門
  履順門䕶軍內各撥二人
  順貞門䕶軍內撥四人
  禁城內直班三旗驍騎內撥二十人各處直班之執事服役人內選二十人於步軍營內選步軍尉二人步軍四十人鑾儀衛直班校尉內選十人共以百人合為一班令其更畨防範屬
  慈寜宮正門直班內管領等統轄仍令直班之內務府總管䕶軍統領司鑰長公同稽察如有應用齊集之處令直班之內務府總管或領侍衛內大臣散秩大臣率直班之內管領等並添調
  太和門直班之侍衛什長及親軍
  左翼門等處之八旗䕶軍協同前往定於
  咸安宮前設班房輪直乾隆元年移於
  夀康宮西牆外令直班驍騎㕘領管轄
  凡扈從之制
  乘輿出入設馬上引燈五班每班燈六以䕶軍校二人庫使七人庫使及庫守皆內務所屬䕶軍二十一人執之專委司官稽察
  躬祀
  太廟
  社稷則
  午門外兩旁列燈四十以庫守二十人䕶軍二十人司之祀
  南北郊及
  壇
  廟除
  午門列燈外照馬上燈之例増設引燈五班均於
  駕出之門兩旁恭候遞行交代展拜
  堂子則街門紅柱兩旁増列燈二十以庫守十人䕶軍十
  人司之均委司官稽察
  凡守䕶畿輔
  行宮官兵京東路為盤山為煙郊為白澗為桃花寺為隆福寺為大新莊為𩫶髻山等七處京西路為黃新莊為秋瀾村為梁家莊為半壁店等四處京北路為石槽為三家店為宻雲縣為要亭為羅家橋為懐柔縣等六處各設千總一人委署千總一
  人分轄兵自四人至四十九人有差分𨽻盤山黃新莊各總管熱河
  行宮設千總七人委署千總十二人兵二百七十一人自熱河以南為喀喇河屯為王家營為常山峪為兩間房為巴克什營自熱河以北為釣魚臺為黃土坎為湯泉為中闗為十八里臺為波羅河屯為張三營為濟爾哈朗圖為阿穆呼朗圖各處
  行宮分設千總及委署千總或一人或二人兵自六人至九十八人有差𨽻熱河總管
  謹按盛京捕牲烏拉等處設總管翼領驍騎校等員管理虞人採捕之事其名目有珠軒參丁鷹手蜜戶及網戶獵戶狐戶鸛戶等項於吉林諸境內各執其役屬內務府都虞司兼𨽻於在京內府三旗謹附載於此
  南苑守衛官兵
  南苑總尉一人防禦八人領催十名驍騎九十名康熙二十四年定苑內原有大紅門小紅門南紅門東紅門西紅門共五門又増設正國寺門黃村門迴城門雙橋門合為九門大紅門設總尉一人領催二名驍騎十八名其餘八門每門各設防禦一人領催一名驍騎九名
  謹按南苑守衛官兵𨽻奉宸苑為內務府所兼轄茲舉其官弁兵額附載於內府三旗之後
  圓明園內府三旗雍正二年設備 禁園諸處派委由 圓明園總統八旗事務王公大臣掌其升選簽補仍𨽻於內務府
  營總一人雍正十年三旗䕶軍㕘領一人副䕶軍㕘領各一人䕶軍校委署䕶軍㕘領各一人䕶軍校各三人筆帖式四人即於䕶軍內選用仍食原餉䕶軍共一百二十名
  盛京內府三旗
  三旗佐領各一人順治三年設二人八年設一人內管領一人乾隆三十年増設驍騎校三人康熙十七年司庫一人初制設三人乾隆十九年改補主事一人三十年改補內管領一人仍食原俸主事一人乾隆十九年増設委署主事一人乾隆三十年於筆帖式內改補筆帖式十五人初制設十六人乾隆三十年改補委署主事一人仍食原俸庫使十六人初制設十人即在驍騎數內乾隆九年改為定額又増六人頭目及執事人六十七名初制即在驍騎數內乾隆九年改為定額催長八人初制設九人乾隆三十年裁一人定食俸四人食餉四人領催十八名驍騎委署領催二十四名驍騎六百四十八名初制每佐領下驍騎各二百三十共六百九十名乾隆九年定驍騎額內庫使及頭目執事人等為專設之缺實存驍騎六百十三名又増設十七名定為每佐領下各二百一十共六百三十名十二年除各項專差打獵驍騎三十名看鎗驍騎六名委署領催驍騎二十四名之外共存五百七十名又増設七十八名
  凡守衛之制順治初定
  盛京三旗官率所屬驍騎輪班守衛
  宮殿設班房六座乾隆九年増設宮內班房三座定驍騎為七班輪直每九十人為一班每班房用十人十二年増設兩掖班房三座合新舊班房十二座改定驍騎分六班輪直每一百八人為一班每班房用九人以
  留都宮闕為重非駐防地方可比並屬於
  盛京內務府總管仍由在京內務府掌其陞選火器營康熙三十年設鳥鎗䕶軍每人各給鳥鎗一八旗各子母礮五專司教演火器
  總統六人初制無定員由  特簡大臣總理雍正時定為六人以王公或領侍衛內大臣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兼任八旗掌闗防營總每旗各一人乾隆二十九年鳥鎗䕶軍㕘領各一人初制設鳥鎗䕶軍㕘領十六人每旗各二人均以旗員兼任雍正元年裁察哈爾八旗䕶軍㕘領改補火器營鳥鎗䕶軍㕘領定為專設官乾隆二十九年裁八人副鳥鎗䕶軍㕘領各二人初制設鳥鎗驍騎㕘領二十四人乾隆二十九年裁驍騎㕘領増設副䕶軍㕘領管礮㕘領各一人乾隆二十九年増設鳥鎗䕶軍校委署鳥鎗䕶軍㕘領各四人乾隆二十九年増設管礮章京各五人鳥鎗䕶軍校每旗滿洲二十人䝉古八人初制設鳥鎗䕶軍校一百十二人每旗滿洲十人䝉古四人設鳥鎗驍騎校如䕶軍校之數乾隆二十九年裁驍騎校併入䕶軍校內管礮驍騎校各五人筆帖式各二人雍正九年鳥鎗藍翎長每旗滿洲二十人𫎇古八人食䕶軍餉之筆帖式十六人及鳥鎗藍翎長二百二十四人均在兵數內八旗滿洲䝉古每佐領下鳥鎗䕶軍七名礮驍騎一名養育兵乾隆三十六年定額一千名健鋭營
  總統無定員以公侯大臣兼任左右翼翼長各一人八旗前鋒㕘領每旗各一人副前鋒㕘領各二人前鋒校委署前鋒㕘領各四人乾隆十八年増設前鋒校各五十人副前鋒校共四十人乾隆十八年增設即於前鋒內選用筆帖式各四人藍翎長各五十人前鋒共一千名副前鋒校四十人及食前鋒餉之筆帖式四人藍翎長五十人均在數內委署前鋒一千名乾隆十八年増設養育兵乾隆十七年初設一百名三十六年定額一千名前鋒營演習水師委署千總四人把總四人初制由廣東福建等省調千總十員賞給藍翎充為教習乾隆三十六年裁改水手七十二名初制設水手四十八名亦由天津福建選送附內府正黃旗旗鼓佐領下十八年増設江蘇省戰船水手七十二名二十三年裁四十八名
  凡守衛之制乾隆十五年定日以㕘領一人前鋒校前鋒十人守衛
  靜宜園宮門遇
  駕幸靜宜園則以侍衛守門而移㕘領等駐碧雲寺孔道十八年又定新増官兵內以署前鋒㕘領二人副前鋒校每旗各一人署前鋒每旗各十五人駐紅石山
  凡扈從之制乾隆十五年定遇
  巡幸以健鋭營官軍分撥十分之四隨往十七年又定
  健鋭營操演事繁嗣後隨
  駕撥官軍十分之二
  三旗虎鎗營
  總統一人以公侯領侍衛內大臣兼任三旗總領各二人初制設每旗各一人雍正元年各増一人以內大臣都統前鋒㕘領䕶軍統領副都統侍衛簡用虎鎗長各七人初制設每旗各一人雍正元年増定即於虎鎗人內選用虎鎗副長各七人雍正元年増設筆帖式六人乾隆三年増設虎鎗人共六百名於親軍校親軍前鋒校前鋒䕶軍校䕶軍驍騎校驍騎領催及閒散人內選用初制設三百六十人雍正元年増置每旗各二百名內虎槍人四百八十名學習虎槍人一百二十名凡扈從之制
  車駕蒐狩虎槍總統總領率所屬從日以十人攜虎槍前行安營後偵虎豹出入備伏弩箭犁刀
  行田遇大獸則列鎗從之奉
  㫖殺虎或尋山或追蹤得實具奏殪虎以獻以首先刺
  虎一二人名奏
  聞如差往畿輔或殺虎量地逺近奏請
  簡總統或總領帶虎槍人前往
  陵寢守衛官兵
  陵寢守衛各總管一人翼領二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二
  人所屬領催驍騎均八十名
  園寢守衛各防禦八人惟   景陵 皇貴妃園寢設防禦四人驍騎校一人所屬領催驍騎均四十名
  
  陵寢守衛之制設總管翼領防禦驍騎校等官均有定額
  
  永陵
  福陵
  昭陵初設散秩官各一人康熙八年改為司工匠官仍不
  設驍騎又節次於
  昭西陵
  孝東陵設防禦驍騎校各員詳載㑹典著為定製其兵數
  則各無増減焉
  王公府屬官兵
  親王設長史一人散騎郎四人䕶衛二十人典儀六人親軍校無定員世子設長史一人散騎郎三人䕶衛十七人典儀五人郡王設長史一人散騎郎三人䕶衛十五人典儀四人長子設長史一人䕶衛十二人典儀三人貝勒設司儀長一人䕶衛十人典儀三人貝子設䕶衛六人典儀三人鎮國公輔國公各設䕶衛四人典儀二人五旗內王公府屬㕘領每旗各五人佐領每旗各七人驍騎校每佐領下一人王貝勒貝子公等府佐領下額設甲兵有差固倫公主府本佐領下額設守門甲兵十五名和碩公主府十名郡主府八名縣主府六名
  凡王公府屬守衛之制順治八年詳定官數雍正元年議以諸王旗屬佐領非包衣佐領可比嗣後旗屬人員祇准用為散騎郎䕶衛親軍校此外或挑取隨侍之人或令各衙門官員兼令家務或令隨侍子姪者俱列名請
  㫖然後知㑹該旗都統覆奏四年定各王屬下仍准設散騎郎其貝勒貝子等所有散騎郎一概酌裁乾隆十八年定長史司儀長等各員缺於下五旗應用人員內令該旗都統每旗選二人咨送兵部由領侍衛內大臣㑹同王貝勒擬題䕶衛以下由王貝勒等選擬俱引
  見補用四十五年改長史司儀長員缺於上三旗應放人員內㑹同領侍衛內大臣揀選擬定正陪兵部帶領引
  見補放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四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五
  兵制志四
  八旗駐防兵制盛京 吉林 黒龍江 直隸山東 山西 河南 江南 浙江 福建 廣東 湖廣 四川 陜西 甘肅 伊犁等處駐防
  盛京
  盛京將軍一人駐劄 盛京城統轄本城駐轄官兵及分駐城守尉四防守尉二兼轄熊岳錦州駐防二副都統一人滿洲協領八人䝉古協領一人漢軍協領二人滿洲佐領八人伊徹滿洲佐領二十三人𫎇古佐領八人巴爾呼佐領三人漢軍佐領二十四人滿洲防禦十人滿洲驍騎校八人伊徹滿洲驍騎校二十三人䝉古驍騎校八人巴爾呼驍騎校三人漢軍驍騎校二十四人主事一人筆帖式十一人八旗滿洲䝉古巴爾呼漢軍領催五百二十八名前鋒二百名驍騎四千五百五十二名看守門倉庫軍校二十八名看守園寺兵十八名步軍領催一百三十二名步軍一千五十六名養育兵三百六十二名捕盜兵二十八名箭匠六十一名鐵匠六十六名
  興京城守尉一人駐劄 興京城兼轄撫順駐防一滿洲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𫎇古漢軍領催六十四人驍騎四百十一名守倉庫兵十一名鐵匠八名撫順滿洲防禦一人漢軍防禦三人駐劄撫順城錫伯及左翼四旗漢軍領催十六名驍騎一百十四名鐵匠二名鳳凰城城守尉一人駐劄鳳凰城巴爾呼佐領一人滿洲防禦七人滿洲驍騎校七人䝉古驍騎校一人巴爾呼驍騎校一人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䝉古巴爾呼漢軍領催六十二名驍騎五百七十三名守倉兵八名鐵匠九名遼陽城守尉一人駐劄遼陽州佐領一人滿洲防禦七人驍騎校八人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𫎇古領催五十四名驍騎三百九十五名守倉庫兵十一名鐵匠九名開原城守尉一人駐劄開原縣兼轄鐵嶺法庫邉門駐防二伊徹滿洲佐領一人巴爾呼佐領一人滿洲防禦六人驍騎校七人伊徹漢洲驍騎校一人巴爾呼驍騎校一人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巴爾呼領催六十八名驍騎七百八十七名守倉庫兵十名鐵匠九名鐵嶺滿洲防禦一人漢軍防禦三人駐劄鐵嶺縣錫伯及左翼四旗漢軍領催十六名驍騎一百八十四名鐵匠二名法庫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開原縣西北法庫邉門領催三名驍騎三十七名台領催二名牛莊防守尉一人駐劄海城縣西牛莊城滿洲防禦二人漢軍防禦一人滿洲驍騎校四入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漢軍領催四十名驍騎三百三十七名鐵匠二名廣寕防守尉一人駐劄廣寕縣兼轄巨流河白旗堡小黒山閭陽驛彰武台邉門駐防五伊徹滿洲佐領三人滿洲防禦一人蒙古防禦一人漢軍防禦一人滿洲驍騎校三人伊徹滿洲驍騎校三人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䝉古漢軍領催四十八名驍騎三百五十二名守倉庫兵十一名鐵匠五名巨流河滿洲佐領一人漢軍佐領一人駐劄廣寕縣東北巨流河漢軍驍騎校二人滿洲漢軍領催十六名驍騎一百八十四名鐵匠二名白旗堡滿洲佐領一人漢軍佐領一人駐劄廣寕縣東白旗堡漢軍驍騎校二人滿洲漢軍領催十六名驍騎一百八十四名鐵匠二名小黒山滿洲佐領一人漢軍佐領一人駐劄廣寕縣束小黒山漢軍驍騎校二人滿洲漢軍領催十六名驍騎一百八十四名鐵匠二名閭陽驛滿洲佐領一人漢軍佐領一人駐劄廣寕縣西南閭陽驛漢軍驍騎校二人滿洲漢軍領催十六名驍騎一百八十四名鐵匠二名彰武台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廣寕縣北彰武台邉門領催三名驍騎三十七名台領催三名鳳凰城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鳳凰城西南邉門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靉陽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鳳凰城北靉陽邉門驍騎校一人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鹻厰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 興京北鹻厰邉門驍騎校一人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汪清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 興京東南汪清邉門驍騎校一人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英額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開原縣東南英額邉門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威逺堡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開原縣東北威逺堡邉門領催五名驍騎校四十五名
  謹案鳳凰城靉陽鹻厰汪清英額威逺堡各防禦均由
  盛京兵部𣲖員充代是為邉門六處駐防兼𨽻盛京兵部管轄仍統屬於盛京將軍
  熊岳副都統一人駐劄蓋平縣南熊岳城轄分駐城守尉三防守尉一水師營一滿洲協領一人巴爾呼佐領一人滿洲防禦七人滿洲驍騎校八人巴爾呼驍騎校一人筆帖式二人八旗滿洲𫎇古巴爾呼領催七十八名驍騎八百七十六名守倉兵八名鐵匠九名復州城守尉一人駐劄復州巴爾呼佐領一人滿洲防禦七人滿洲驍騎校八人巴爾呼驍騎校一人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䝉古巴爾呼領催六十二名驍騎五百三十七名守倉兵八名鐵匠九名金州城守尉一人駐劄寕海縣巴爾呼佐領一人漢軍佐領三人滿洲防禦七人滿洲驍騎校八人巴爾呼驍騎校一人漢軍驍騎校三人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䝉古巴爾呼漢軍領催八十名驍騎七百五十名守倉兵八名鐵匠九名岫巖城守尉一人駐劄蓋平縣東岫巖城巴爾呼佐領一人滿洲防禦八人滿洲驍騎校八人巴爾呼驍騎校一人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𫎇古巴爾呼領催五十四名驍騎四百九十三名守倉兵八名鐵匠九名蓋州防守尉一人駐劄蓋平縣滿洲防禦三人滿洲驍騎校三人漢軍驍騎校一人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䝉古漢軍領催四十名驍騎三百四十五名守倉兵十一名鐵匠二名旅順水師營漢軍協領一人駐劄寕海縣南旅順城漢軍佐領二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八人筆帖式一人漢軍水師領催五十名水師兵四百五十名水手六十名
  錦州副都統一人駐劄錦州府轄分駐城守尉一佐領四防禦五滿洲協領一人滿洲佐領八人伊徹滿洲佐領四人滿洲驍騎校八人伊徹滿洲驍騎校四人筆帖式三人八旗滿洲領催驍騎共七百八十六名步兵一百七十四名守倉兵十一名鐵匠十三名寧逺滿洲佐領一人漢軍佐領一人駐劄寕逺州漢軍驍騎校二人正白正紅二旗錫伯及漢軍領催十六名驍騎一百八十四名鐵匠二名中前所滿洲佐領一人漢軍佐領一人駐劄寕逺州西南中前所漢軍驍騎校二人鑲藍正藍二旗錫伯及漢軍領催十六名驍騎一百八十四名鐵匠二名中後所滿洲佐領一人漢軍佐領一人駐劄寕逺州西南中後所漢軍驍騎校二人鑲白鑲紅二旗錫伯及漢軍領催十六名驍騎一百八十四名鐵匠二名小凌河滿洲佐領一人漢軍佐領一人駐劄錦縣東南小凌河漢軍驍騎校二人鑲黃正黃二旗錫伯及漢軍領催十六名驍騎一百八十四名鐵匠二名明水塘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寕逺州西北明水塘邉門領催二名驍騎二十八名台領催一名白石觜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寕逺州西北白石觜邉門領催三名驍騎三十七名台領催一名梨樹溝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寕逺州西北梨樹溝邉門領催二名驍騎二十八名台領催一名新台邉門漢軍防禦一人駐劄寕逺州西北新台邉門領催三名驍騎三十七名台領催二名松嶺子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錦縣西北松嶺子邉門領催三名驍騎三十七名台領催二名義州城守尉二人駐劄義州兼轄九闗台清河白土厰各邉門駐防三滿洲佐領二人伊徹滿洲佐領七人包衣佐領八人滿洲驍騎校二人伊徹滿洲驍騎校七人包衣驍騎校六人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䝉古漢軍領催驍騎共九百六十七名步兵二百十四名守倉兵十一名鐵匠十八名九闗台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義州西北九闗台邉門領催三名驍騎三十七名台領催二名清河邉門漢軍防禦一人駐劄義州北清河邉門領催三名驍騎三十七名台領催一名白土厰邉門滿洲防禦一人駐劄義州北白土厰邉門領催二名驍騎二十八名台領催一名
  吉林
  吉林將軍一人駐劄吉林烏拉城轄分駐副都統四總管一協領一佐領二防禦四副都統一人協領八人𫎇古協領一人滿洲佐領三十八人巴爾呼佐領七人錫伯佐領一人漢軍佐領二人滿洲防禦二十四人滿洲驍騎校三十八人巴爾呼驍騎校七人錫伯驍騎校一人漢軍驍騎校二人鳥鎗營㕘將一人佐領八人驍騎校八人水師營四品官五品官六品官各二人將軍衙門主事一人理刑筆帖式一人滿洲筆帖式六人繙譯筆帖式四人䝉古繙譯筆帖式一人管倉官一人倉筆帖式二人獄官一人管烏拉等十八台站官一人隨台站闗防筆帖式一人管金珠鄂佛囉等二十台站官一人隨台站闗防筆帖式一人台站筆帖式共十六人八旗滿洲兵二千六百三十名巴爾呼兵共三百五十名漢軍兵一百二十名內領催二百八十八名前鋒八十名驍騎二千七百三十二名錫伯兵六十名漢軍鳥鎗領催四十八名鳥鎗驍騎六百二十六名弓匠鐵匠四十五名水師營水手二百五十八名台站領催三十六名寜古塔副都統一人駐劄寕古塔城兼轄琿春駐防一協領二人佐領十二人防禦十二人驍騎校十二人筆帖式四人委署什長四人管倉官一人倉筆帖式二人台站筆帖式三人八旗滿洲領催一百四名前鋒四十名驍騎一千二百五十六名弓匠鐵匠二十四名官屯領催一名琿春協領一人駐劄琿春河地方佐領三人防禦一人驍騎校三人筆帖式二人八旗滿洲領催三十八人驍騎四百十二名伯都訥副都統一人駐劄伯都訥城協領二人滿洲卦勒察佐領十人䝉古佐領二人滿洲防禦八人滿洲卦勒察驍騎校十人𫎇古驍騎校二人委署主事一人筆帖式四人管倉官一人倉筆帖式二人八旗滿洲卦勒察兵九百名䝉古兵一百名內領催七十二名前鋒四十名驍騎八百八十八名弓匠鐵匠三十五名運糧船領催二名水手五十八名三姓副都統一人駐劄三姓城協領二人佐領十五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十五人筆帖式四人管倉官一人倉筆帖式二人八旗滿洲領催一百二十名前鋒四十名驍騎一千三百六十名弓匠鐵匠三十名阿勒楚喀副都統一人駐劄阿勒楚喀城恊領一人佐領七人防禦五人驍騎校七人筆帖式二人管倉官一人倉筆帖式二人八旗滿洲兵四百六名弓匠鐵匠五名水手十名拉林協領一人駐劄拉林地方佐領六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七人筆帖式二人管倉官一人倉筆帖式二人八旗滿洲兵四百六名弓匠鐵匠五名水手十四名伊通佐領二人駐劄吉林西北伊通河地方防禦二人驍騎校四人滿洲領催十二名驍騎一百八十八名額木赫索囉佐領一人駐劄吉林東西額木赫索囉地方防禦一人驍騎校一人滿洲領催六名驍騎一百十四名伊通邉門防禦一人駐劄吉林西北伊通邉門鑲黃正白二旗滿洲領催一名驍騎十九名巴延鄂佛囉邉門防禦一人駐劄吉林北巴延鄂佛囉邉門鑲白正藍二旗滿洲領催一名驍騎十九名赫爾蘇邉門防禦一人駐劄吉林西北赫爾蘇邉門正黃正紅二旗滿洲領催一名驍騎十九名布爾圖庫蘇巴爾罕邉門防禦一人駐劄吉林西北布爾圖庫蘇巴爾罕邉門鑲紅鑲藍二旗滿洲領催一名驍騎十九名打牲烏拉總管一人駐劄吉林北打牲烏拉城協領一人佐領八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八人滿洲領催六十名驍騎六百四十人
  黒龍江
  黒龍江將軍一人駐劄齊齊哈爾城轄分駐副都統二總管二城守尉一副都統一人協領八人滿洲佐領十六人索倫達呼爾佐領十六人巴爾呼佐領四人漢軍佐領四人滿洲防禦八人滿洲驍騎校十六人索倫達呼爾驍騎校十六人巴爾呼驍騎校四人漢軍驍騎校四人火器營㕘領一人水師營總管一人水師營四品官二人六品官二人吉林船厰管理造船四品官五品官六品官各一人將軍衙門印務主事一人理刑主事一人銀庫主事一人滿洲筆帖式六人𫎇古繙譯筆帖式二人譯漢筆帖式二人銀庫筆帖式二人水師營筆帖式二人管倉七品官一人乾隆十年定即於筆帖式內補放仍食原俸倉筆帖式二人管理官屯七品官一人管理模新台站八品官一人隨台站闗防筆帖式一人管理墨爾根城台站八品官一人隨台站闗防筆帖式一人台站筆帖式共二十人八旗滿洲兵九百六十名索倫達呼爾兵九百六十名巴爾呼兵二百四十名漢軍兵二百五十二名內領催二百四十名前鋒八十名驍騎二千四十名台站哨兵五十二名鳥鎗匠三名鞍匠二名弓匠二十四名鐵匠三十三名水師營領催七名水手二百六十八名吉林船厰領催八名水手三百名官屯領催二名台站闗防領催二名台站領催二十六名黒龍江四徼分設卡路防守亦如邉門係齊齊哈爾城將軍所屬卡路凡三十黒龍江城副都統所屬卡路凡十呼倫貝爾總管邉境東北接俄羅斯界卡路凡十五西南接喀爾喀界卡路凡十六每處或設領催一名兵五名或設委官一名領催一名兵九名並在額兵數內黒龍江城副都統一人駐劄黒龍江城協領四人滿洲佐領十六人索倫達呼爾佐領八人漢軍佐領二人滿洲防禦八人滿洲驍騎校十六人索倫達呼爾驍騎校八人漢軍驍騎校二人水師營四品官一人五品官六品官各二人副都統衙門印務筆帖式四人管倉七品官一人乾隆十年定即於筆帖式內補放仍食原俸倉筆帖式二人管理官屯七品官一人八旗滿洲兵九百六十名索倫兵六十名達呼爾兵四百二十名漢軍兵一百名內領催一百五十六名前鋒四十名驍騎一千三百四十四名鳥鎗匠二名鞍匠二名弓匠十六名鐵匠二十四名水師營領催八名水手四百十二名官屯領催三名墨爾根副都統一人駐劄墨爾根城協領四人內一人兼管水師營索倫達呼爾佐領十五人漢軍佐領二人滿洲防禦八人索倫達呼爾驍騎校十五人漢軍驍騎校二人副都統衙門印務筆帖式四人管倉七品官一人乾隆十年定即於筆帖式內補放仍食原俸倉筆帖式二人管理官屯七品官一人八旗索倫兵六百名達呼爾兵三百名漢軍兵一千名內領催一百二名前鋒四十名驍騎八百五十八名鳥鎗匠二名弓匠十五名鐵匠十五名水師營領催二名水手四十三名官屯領催二名呼蘭河城守尉一人駐劄呼蘭河地方兩翼副總管二人佐領八人驍騎校八人各員俱係公缺凡佐領驍騎校缺出於滿洲索倫達呼爾漢軍人員內通融補放隨闗防筆帖式二人管倉七品官一人乾隆十年定即於筆帖式內補放仍食原俸倉筆帖式二人管理官屯七品官一人八旗滿洲索倫達呼爾漢軍兵共三百二十名卦勒察兵一百八十名內領催四十八名驍騎四百五十二名弓匠八名鐵匠八名運糧船領催二名水手三十八名官屯領催五名呼倫貝爾副都統職銜總管一人駐劄呼倫貝爾索倫巴爾呼兩翼總管二人新巴爾呼兩翼總管二人厄魯特總管一人索倫巴爾呼副總管四人新巴爾呼副總管四人索倫佐領十九人巴爾呼佐領五人新巴爾呼佐領二十四人厄魯特佐領二人索倫驍騎校十九人巴爾呼驍騎校五人新巴爾呼驍騎校二十四人厄魯特䕶軍校二人驍騎校二人隨闗防筆帖式四人委管伊勒圖等處台站官二人八旗索倫巴爾呼兵九百六十名新巴爾呼兵九百六十名厄魯特兵八十名內領催二百名驍騎一千八百名打牲處掌闗防滿洲總管一人駐劄齊齊哈爾城北打牲處索倫總管一人達呼爾總管一人滿洲副總管八人索倫副總管五人達呼爾副總管三人索倫佐領四十七人達呼爾佐領三十九人使馬鄂倫春佐領六人使鹿鄂倫春佐領五人索倫驍騎校四十七人達呼爾驍騎校三十九人使馬鄂倫春驍騎六人使鹿鄂倫春驍騎校四人使鹿鄂倫春五佐領內因丁數未足止設驍騎校四員隨闗防筆帖式四人索倫達呼爾鄂倫春兵共二千名內領催二百名驍騎一千八百名
  謹案盛京四至廣逺壯丁之散處者隨時編入八旗𨽻在兵籍巴爾呼人錫伯人居近吉林卦勒察人居近伯都訥庫爾喀人居近琿春並設有佐領驍騎校等員分駐各處其東北最逺者為索倫達呼爾二部居黒龍江東北境額爾古訥河精竒泥江之旁與俄羅斯接壤自國初天命天聰年間即相率內附其後分充各城額兵多以材勇自効至於鄂倫春所居益為遼逺使馬鄂倫春在諸部之外使鹿鄂倫春又在使馬鄂倫春之外分處山林以捕貂為業距齊齊哈爾城復千有餘里今皆審戶比丁列於軍伍
  聖朝兵制之盛誠度越千古矣
  直𨽻
  良鄉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正紅旗滿洲䝉古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寳坻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鑲白旗䝉洲𫎇古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固安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鑲紅旗滿洲䝉古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東安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鑲藍旗滿洲䝉古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霸州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正黃正紅二旗滿洲䝉古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采育里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入正藍旗滿洲䝉古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保定府城守尉一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筆帖式一人正紅鑲紅二旗滿洲䝉古副驍騎校八人領催三十二名驍騎鳥鎗驍騎共四百六十名弓匠鐵匠各二名養育兵十一名雄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鑲紅鑲藍二旗滿洲𫎇古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滄州城守尉一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筆帖式一人正白鑲白二旗滿洲䝉古副驍騎校八人領催二十三名驍騎鳥鎗驍騎共四百六十九名弓匠鐵匠各二名養育兵十一名謹案保定府滄州各城守尉一霸州良鄉寳坻固安東安雄縣五縣及采育里各防守尉一均屬在京稽察大臣管轄是為稽察九處
  山海闗副都統一人駐劄山海闗轄分駐防守尉六協領二人佐領六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八人筆帖式三人八旗滿洲䝉古領催四十名前鋒四十名驍騎四百四十名鳥鎗驍騎二百名礮驍騎八十名養育兵六十名永平府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二人筆帖式一人鑲白正藍二旗滿洲𫎇古領催十名驍騎九十名玉田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二人筆帖式一人鑲黃正白二旗滿洲𫎇古領催十名驍騎九十名三河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二人筆帖式一人正白旗滿洲䝉古領催十名驍騎九十名順義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筆帖式一人鑲黃旗滿洲䝉古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喜峰口防守尉一人兼轄羅文峪駐防一防禦二人驍騎校四人筆帖式二人八旗滿洲𫎇古領催十六名驍騎鳥鎗驍騎共一百八十四名羅文峪防禦一人驍騎校二人八旗滿洲䝉古領催八名驍騎九十二名冷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三人筆帖式二人八旗滿洲䝉古領催十二名驍騎鳥鎗驍騎共一百三十八名宻雲副都統一人駐劄宻雲縣轄分駐防守尉二協領四人佐領十二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十六人印務筆帖式二人八旗領催七十八名委署藍翎長五名前鋒一百十五名烏鎗驍騎四百八十名礮驍騎一百八十名驍騎一千二十名養育兵一百二十名昌平州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正黃旗滿洲𫎇古領催五名驍騎四十五名古北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四人筆帖式二人正黃鑲白正紅正藍四旗滿洲領催十二名驍騎鳥鎗驍騎共一百八十八名
  熱河副都統一人駐劄熱河轄分駐協領二總管一協領四人佐領十人防禦十四人驍騎校十四人筆帖式二人滿洲䝉古前鋒領催驍騎鳥鎗驍騎礮驍騎共一千三百四十名養育兵一百名弓箭鐵匠共四十二名喀喇河屯協領一人佐領三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滿洲前鋒領催驍騎共四百名弓箭鐵匠共十二名化育溝協領一人佐領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二人䝉古前鋒領催驍騎共二百名弓箭鐵匠共六名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總管一人左右翼長二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八人滿洲𫎇古領催三十五名驍騎七百六十五名
  察哈爾都統一人駐劄張家口統轄游牧察哈爾八旗轄分駐協領一防守尉一副都統一人八旗總管八人㕘領八人副㕘領八人筆帖式十六人佐領一百十人䕶軍校一百十人驍騎校一百十人除半分佐領及半分之半佐領不計外毎佐領下設親軍二名前鋒二名䕶軍二十五名領催六名驍騎三十五名共兵七千七百名察哈爾八旗分左右二翼東四旗為鑲黃旗又東為正白旗又東為鑲白旗最東為正藍旗西四旗為正黃旗又西為正紅旗又西為鑲紅旗最西為鑲藍旗鑲黃旗駐蘇門峰正黃旗駐穆遜特克山正紅旗駐古爾班托羅海山鑲紅旗駐布林泉並在張家口外正白旗駐布爾噶台鑲白旗駐布延阿海蘇黙正藍旗駐劄哈蘇台泊並在獨石口外鑲藍旗駐阿巴該哈喇山在殺虎口外其部衆習於游牧與扎薩克𫎇古同俗其旗務則掌之都統制與內八旗相等張家口滿洲協領二人䝉古協領二人佐領六人防禦十人驍騎校十人步軍尉二人筆帖式二人八旗滿洲䝉古領催四十名前鋒四十名驍騎六百名歩軍一百六十名養育兵一百六十名箭匠鐵匠共二十名獨石口防守尉一人兼轄千家店駐防一防禦二人驍騎校二人八旗滿洲領催四名驍騎九十名千家店驍騎校一人滿洲領催四名驍騎三十六名
  謹案察喀爾為元小王子後裔自天聰八年太宗文皇帝親征察喀爾林丹汗走死其子崆果爾額哲率衆來䧏封為親王即其部編旗駐義州傳至布爾尼兄弟於康熙十四年謀叛復討平之移其衆
  於宣府大同邉城外復從征準噶爾有功増給其軍餉復以降順及俘獲之厄魯特部人衆編為佐領附入正白旗下其部衆習於游牧與扎薩克𫎇古同俗其旗務掌於都統制與八旗等都統駐張家口故類敘於直𨽻駐防
  山東
  青州副都統一人駐劄青州府轄分駐城守尉一協領四人佐領十二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十六人筆帖式二人八旗滿洲䝉古委前鋒校三十二名前鋒一百六十八名領催六十四名驍騎鳥鎗驍騎礮驍騎共一千二百三十六名步兵二百四十名養育兵一百二十名弓匠鐵匠各八名徳州城守尉一人駐劄徳州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鑲黃正黃二旗滿洲䝉古鳥鎗前鋒十二名鳥鎗驍騎一百八十八名領催三十四名驍騎二百六十六名養育兵四十名弓匠鐵匠各二名
  山西
  綏逺城將軍一人駐劄山西殺虎口外綏逺城轄分駐城守尉一滿洲協領四人佐領十二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十六人𫎇古協領一人佐領三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隨印筆帖式三人八旗滿洲䝉古領催八十名前鋒二百名驍騎一千七百二十名步軍四百名養育兵三百名箭匠鐵匠各二十名右衛城守尉一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筆帖式一人八旗滿洲䝉古領催八名驍騎二百九十二名養育兵八十名歸化城副都統一人駐劄殺虎口外歸化城統於綏逺城將軍轄𫎇古土黙特左右翼二旗官兵㕘領十人佐領四十九人
  謹案土黙特為䝉古部落自天聰八年歸䧏崇徳元年編為二旗即以其部長為左右翼都統並與世襲嗣以土黙特中無可任都統之人定由京簡用都統往駐其地惟給本部人等世襲職銜隨同辦事後並裁去都統其旗務則掌之綏逺城將軍其部落亦不列於䝉古四十九旗之中故類敘於山西駐防
  太原城守尉一人駐劄太原城統屬於山西巡撫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正藍鑲藍二旗滿洲䝉古鳥鎗領催十六名鳥鎗驍騎一百八十四名領催二十四名驍騎二百七十六名養育兵四十名弓匠鐵匠各二名河南
  開封城守尉一人駐劄開封府統屬於河南巡撫佐領十人防禦十人驍騎校十人八旗滿洲䝉古鳥鎗領催十名鳥鎗驍騎二百名礮領催八名礮驍騎三十二名領催二十二名驍騎五百二十八名養育兵六十名弓匠鐵匠各十名
  江南
  江寕將軍一人駐劄江寕府轄分駐副都統一副都統一人協領八人佐領三十二人防禦四十人驍騎校四十人八旗滿洲委前鋒校十二人前鋒一百三十二名領催二百四十名驍騎二千六百四十名步軍七百二十二名養育兵五百名弓箭鐵匠各四十名京口副都統一人駐劄鎮江府協領二人佐領十四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十六人八旗𫎇古委前鋒校四人前鋒五十二名領催九十六名驍騎一千十四名步軍二百二十八名養育兵一百五十名弓箭鐵匠各十六名
  浙江
  杭州將軍一人駐劄杭州府轄分駐副都統一副都統一人滿洲協領八人佐領十六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二十四人䝉古協領一人佐領七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八人八旗滿洲䝉古委前鋒校十六人前鋒一百八十四名鳥鎗領催六十四名鳥鎗驍騎七百三十六名礮領催三十名礮驍騎一百六十名箭營領催八十二名箭營驍騎三百二十八名步軍三百二十二名養育兵一百二十八名弓箭鐵匠各三十二名乍浦副都統一人駐劄嘉興府乍浦滿洲協領四人𫎇古協領一人佐領十一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十六人八旗滿洲領催七十二名驍騎一千一百二十八名䝉古領催二十四名驍騎三百七十六名內委前鋒校十六名前鋒一百八十四名養育兵一百名水師三十二名弓箭鐵匠共六十六名
  福建
  福州將軍一人駐劄福州府轄水師營一副都統一人協領八人佐領八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十六人筆帖式三人八旗滿洲領催一百六十名前鋒二百名驍騎一千二百名步兵三百二十名養育兵一百二十名弓箭鐵匠各四十名水師營協領一人佐領二人防禦二人驍騎校六人領催三十名鳥鎗兵二百四十名弓箭兵七十名大刀兵三十名挑刀兵三十名籐牌兵四十名礮手二十八名教習兵一百名清字外郎一名水師二十四名船匠八名廣東
  廣州將軍一人駐劄廣州府兼轄水師營滿洲副都統一人漢軍副都統一人滿洲協領四人佐領四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十六人筆帖式二人滿洲漢軍八旗領催二百四十名滿洲前鋒一百五十名滿漢馬甲二千一百十名礮手二十四名漢軍步甲四百名滿洲養育兵四百名弓箭銅鐵匠共二十六名隨印外郎四名水師營協領一人滿洲漢軍佐領二人防禦二人驍騎校六人八旗領催三十名水手四百七十名船匠六名教習兵一百名
  湖廣
  荊州將軍一人駐劄荊州府左右翼副都統二人滿洲協領八人佐領三十二人防禦四十人驍騎校四十人䝉古協領二人佐領十四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十六人隨印筆帖式三人八旗滿洲𫎇古委前鋒校十六人前鋒一百八十四名鳥鎗領催一百七十六名鳥鎗驍騎一千八百二十四名領催一百六十名驍騎一千六百四十名礮驍騎八十名步兵七百名養育兵四百名弓箭鐵匠各五十六名
  四川
  成都將軍一人駐劄成都府副都統一人協領五人佐領十九人防禦二十四人驍騎校二十四人八旗䝉古委前鋒校八人前鋒一百十二名領催一百二十名驍騎一千七百四十四名礮驍騎四十八名步兵二百五十六名養育兵一百四十四名弓箭鐵臣各三十二名
  陜西
  西安將軍一人駐劄西安府副都統二人協領八人佐領三十二人防禦四十人驍騎校四十人八旗滿洲𫎇古委前鋒校十六人前鋒三百八十四名領催二百四十名驍騎四千三百六十名礮手一百名步兵五百名養育兵七百四十名弓箭鐵匠各四十名
  甘肅
  寧夏將軍一人駐劄寕夏府副都統一人協領五人佐領十九人防禦二十四人步營防禦二人驍騎校二十四人筆帖式三人八旗滿洲䝉古委前鋒校十六人前鋒一百八十四名鳥鎗領催四十八名鳥鎗驍騎九百五十二名礮領催八名礮驍騎九十二名領催七十二名驍騎八百二十八名鳥鎗步軍四百名步軍二百名養育兵六百名弓箭鐵匠各二十四名
  涼州副都統一人駐劄涼州府轄分駐城守尉一協領二人佐領六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八人八旗滿洲䝉古前鋒領催驍騎共一千二百六十名步軍一百二十名礮手四十名養育兵一百二十名弓箭鐵匠共四十名莊浪城守尉一人駐劄莊浪城佐領四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八旗滿洲𫎇古前鋒領催驍騎共六百五十六名步軍八十名礮手十六名養育兵六十四名弓箭鐵匠共二十四名
  伊犁各處駐防
  謹案西域天山南北從古未入版圖漢唐以來雖置都䕶都督等官不過遙示羈縻初未嘗設兵鎮守同於內地我皇上天威逺播綏定殊方分設兵防以為善後之計其中滿洲䝉古索倫察哈爾厄魯特緑旗營兵皆參錯互用或永駐以安室家或更畨以均勞逸大抵以伊犁將軍總理全局特駐重兵東則烏魯木齊北則塔爾巴哈台南為回部諸城分屯列戍悉聴調遣與安西境外之哈宻巴里坤互相聨絡凡各駐防及卡倫台站兵既分給田産俾得耕牧以資養贍而緑旗屯田及回民屯戶樹藝之所収山南回城賦稅之所入嵗有贏餘邉儲充牣皆由以西域治西域其經費既不取支於中土而利興事集措置合宜仰經
  聖天子宵旰疇咨坐照萬里之外是以宏綱細目方畧精詳永為西陲建底定之業固非僅修武備繕邉防而已也茲謹分路類舉按地臚載至於移駐更調多寡贏縮之間未有常額又在以時酌定雲伊犁將軍一人駐劄伊犁總理天山南北路㕘贊大臣一人停設無定印房章京二人筆帖式二人糧餉處章京二人筆帖式一人駝馬處章京一人筆帖式一人卡倫侍衛十二人惠寜城領隊大臣一人協領四人佐領十六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十六人委前鋒校十六人催總十六名領催一百六十名前鋒三百二十名驍騎二千八百名礮手四十名匠役八十名歩兵六百名養育兵二百四十名恵逺城領隊大臣四人協領八人佐領四十人防禦四十人驍騎校四十人委前鋒校三十二人催總四十名領催八十名前鋒一百六十名驍騎一千四百五十六名礮手二十五名匠役四十八名步兵三百二十名養育兵六十四名兩城檔房筆帖式二人錫伯總管一人副總管一人佐領八人驍騎校八人檔房筆帖式二人領催三十二名兵九百六十八名駐伊犁之霍濟格爾綽和羅等處索倫達呼爾總管一人副總管一人佐領八人驍騎校八人檔房筆帖式二人領催三十二名兵九百六十八名在科河等處達呼爾係駐屯索倫係游牧各隨其俗察哈爾左翼總管一人副總管一人佐領八人驍騎校八人領催三十二名兵八百六十八名右翼總管一人副總管一人佐領八人驍騎校八人領催三十二名兵八百六十八名兩翼檔房筆帖式二人在博羅塔拉地方游牧達什達瓦厄魯特左翼總管二人副總管二人佐領十二人驍騎校十二人領催四十八名兵八百七十八名在花惱海一帯地方游牧厄魯特右翼總管一人副總管一人佐領八人驍騎校八人領催四十八名兵八百七十八名在特古斯崆吉斯等處地方游牧兩翼檔房筆帖式二人
  烏魯木齊都統一人副都統一人協領六人佐領二十四人防禦二十四人驍騎校二十四人侍衛三人筆帖式二人前鋒領催驍騎共二千七百十二名步兵三百六十名匠役二十四名養育兵二百八十名庫爾喀喇烏蘇領隊大臣一人管理糧餉官一人
  塔爾巴哈台㕘贊大臣一人領隊大臣二人總管一人副總管一人佐領八人驍騎校八人卡倫侍衛十二人印房章京三人筆帖式三人管理糧餉官一人滿洲兵二百名索倫兵七百名察哈爾厄魯特兵共二百五十名
  巴里坤副都統領隊大臣一人協領二人佐領八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八人印房筆帖式一人前鋒領催驍騎步兵共九百八十名匠役二十四名養育兵八十名
  古城副都統領隊大臣一人協領二人佐領八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八人印房筆帖式一人前鋒領催驍騎步兵共九百八十名匠役二十四名養育兵八十名
  謹案天山北路係準噶爾故壤自平定以後伊犁為總滙重地烏魯木齊當孔道往來塔爾巴哈台接外藩邉圉定製分設兵防編為佐領而各處屯田則移山南回民為屯戶以緑營戍卒相助為理領以督屯武職當始議設兵之時大率三年更畨輪換嗣於各處應行撥派之兵中有情願擕家前往者聴其移駐水土既習遷地能良於是定滿洲兵為駐防緑旗兵為駐守既各按其體制故依類為登載至於卡倫台站之制於山川隘口按途分設自巴里坤西達烏魯木齊自烏魯木齊西南達伊犁北達塔爾巴哈台其南達回部自伊犁南又接回部之烏什諸城視各卡倫地之大小簡要設滿洲索倫錫伯察哈爾厄魯特兵自十名至三十二名有差以侍衛或効力官一二人領之每台站設滿洲察哈爾兵或緑旗兵十名五名以筆帖式每台一人或二台共一人領之其自烏魯木齊至阿勒台山諸處及塔爾巴哈台各邉界皆増設卡倫防守蓋天山北路兵防之大畧如此總理烏什城㕘贊大臣一人兼轄阿克蘇城賽里木城拜城駐防協理大臣一人停設無定印房章京二人筆帖式三人管理糧餉官一人卡倫侍衛十一人軍台筆帖式十人滿洲營領隊侍衛二人每年帯領回城伯克赴京朝覲即與換班駐防協領一人佐領二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二人滿洲馬兵二百名阿克蘇城領隊大臣一人章京一人賽哩木城翼長一人兼轄拜城
  葉爾羌城辦事大臣一人兼轄和闐城協領大臣一人印房章京二人筆帖式三人管理糧餉官一人聴差坐卡侍衛十三人軍台筆帖式二十人滿洲管駐防佐領二人驍騎校二人滿洲馬兵二百六名和闐辦事大臣二人筆帖式二人
  喀什噶爾城辦事大臣一人兼轄英阿雜爾駐防協辦大臣一人印房章京一人辦理回務章京一人筆帖式一人管理糧餉官一人聴差坐卡侍衛十三人軍台筆帖式七人滿洲營總管一人駐防㕘領二人防禦一人驍騎校三人滿洲馬兵三百二十九名英阿雜爾領隊大臣一人駐防委署叅領一人前鋒校三人滿洲馬兵六十名
  庫爾城辦事大臣一人兼轄沙雅爾城印房章京一人筆帖式二人台站筆帖式三人辦理糧餉官一人哈喇沙爾城辦事大臣一人印房筆帖式六人管理糧餉官一人
  吐魯畨辦事大臣一人印房章京一人筆帖式一人軍台筆帖式六人滿洲馬兵五百六十名哈宻辦事大臣二人印房章京一人驍騎校一人辦理糧餉官一人筆帖式六人駐防滿洲兵一百名
  謹案天山南路為回部所居城村絡繹視準部故壤之土曠人稀者形勢各殊烏什為回部適中之地葉爾羌喀什噶爾為回部諸城之冠英阿雜爾吐魯畨則又境屬邉圉隣接外藩皆特設滿洲營兵以資防守至於卡倫台站之制自哈宻西路達闢展其北達巴里坤自闢展西路達庫車其北達烏魯木齊自庫車西路達烏什自烏什西路達葉爾羌其北又達伊犁自葉爾羌西路達喀什噶爾南路達和闐凡各處卡倫視其地之大小簡要設滿洲兵或回兵各有差以侍衛等員領之每台站亦各設兵以筆帖式等員領之其烏什阿克蘇葉爾羌喀什噶爾喀喇沙爾等處依阻河渠者復造舟以濟以回民為水手而軍台自哈宻以西每台設馬駝車輌以通車行各因地制宜使之往來無阻斯可以呼吸相闗而臂指得用蓋天山南路兵防之大畧如此
  西北各處駐防
  喀爾喀軍營定邉左副將軍一人烏里雅蘇台㕘贊大臣一人科布多㕘贊大臣一人掌喀爾喀四部之軍政凡四部㑹盟㕘贊大臣間歳分往㑹覈稽其邉防軍寔之事統聴於左副將軍
  庫倫辦事大臣一人司員一人分駐恰克圖辦事司員一人掌俄羅斯之往來明其禁令及稽察貿易諸務
  西寧辦事大臣一人司員一人筆帖式三人掌西寧軍政及青海三十六旗之㑹盟如喀爾喀四部之制
  西藏辦事大臣二人司員一人筆帖式一人掌西藏之政令凡噶卜倫代賁苐巴堪布皆屬焉有事則與達賴喇嘛定其賞罰
  謹案喀爾喀青海西藏其駐防之將軍㕘贊大臣皆由
  特簡掌其軍政會盟類敘於此所以昭天憲而重王臣具見邉防軍實舉無遺闕雲
  乾隆三年
  上諭凡滿洲兵丁駐防省分俱䝉
  世宗憲皇帝加恩賞給滋生銀兩以利濟兵丁今涼州莊浪亦駐有滿洲兵丁此二處乃邉疆要地兵力應使強盛着賞涼州滿洲兵丁滋生銀一萬五千兩荘浪滿洲兵丁滋生銀八千兩令該將軍大臣等設法營運以為利濟此所賞銀兩就近着甘肅巡撫撥正項錢糧運送前去又
  上諭昨據㕘領金珩奏稱八旗滿洲䝉古漢軍各省駐防官弁子弟離京稍逺應試維艱請嗣後科嵗兩試令該將軍考試馬步箭即送附近府院考試酌量人數多寡以定去取等語朕思此事斷不可行雍正十年間曽奉
  皇考諭㫖國家之設駐防弁兵原令其持戈荷㦸以備干城之選非令其攻習文墨與文人學士爭名於場屋也在弁兵之子弟有能讀書向學通曉文義者原聴其來京應試以廣伊等進取之途並未嘗禁其從事文學今若悉准其在外考試則伊等各從其便競尚虛名而輕視武事必致騎射生疎操演怠忽將來更有何人充駐防之用乎況我
  聖祖仁皇帝臨御六十一年所有教養弁兵者至周至渥如果應行早已著為令典又何待今日之喋喋敷陳乎數年以來陳奏朕前者重見疊出不下百餘次其識見甚為庸鄙朕悉置之不論未曽䧏㫖申飭乃近日仍有不知而妄凟者是以特行宣諭以覺愚𫎇欽此仰見我
  皇考睿慮周詳
  聖諭至為明晰朕臨御以來亦有以此陳奏者槩未准行蓋以滿洲𫎇古漢軍在京者人數衆多就近考試原無礙於操演至各省駐防官弁子弟為數無㡬若科嵗考時不必來京就近在外應試不但事有難行且必至競尚虛名荒廢騎射殊失設立駐防之本意背謬已極金珩身為㕘領乃煌煌
  聖諭豈竟毫無見聞而復混行凟奏著嚴行申飭並將此㫖宣諭中外臣工嗣後不得以此謬論再行妄凟又
  上諭各省駐防兵丁生息銀兩皆係咨部轉交八旗查核摺奏而督撫提鎮則皆具本報銷事不畫一此項生息銀兩乃國家嘉恵兵丁之特恩非正項錢糧可比嗣後著各省督撫提鎮每年咨達兵部兵部逐一查核一省彚為一摺陸續奏聞又
  上諭從前學士雅爾呼達條奏沿邉內外添駐滿兵經議政王大臣議令該督提查看地方形勢朕聞古北口外巴溝地方廣濶可以添兵駐劄但離邉稍逺未必在查看之內其可否添駐滿兵之處着該督提一併相度具奏
  六年
  上諭據該副都統保善以獨石口驍騎校二員皆持服未滿二十七個月千家店驍騎校一員有別案未結行令該旗補授等因具奏朕思外省官員陞缺甚少
  本處官員所守者本處陞缺若因持服未滿將員缺行令京城該旗補授則本處應陞人員必至壅滯千家店防禦員缺仍著該副都統揀選應行題補人員其擬補人員持服未滿之處行令該旗轉奏着暫行署理俟服滿時將該員移送該旗帯領引見奏請實授將此交與各邉口及小八城駐防滿兵處之該管大臣等嗣後各該處官員缺出俱照此辦理如此庶員缺不致久懸而人員陞路亦不致壅滯矣
  十三年
  上諭從前臣工條奏涼荘駐防滿兵有請遷移他處亦有奏請不必移駐者屢准屢駁迄無定見嗣經慶復查奏軍機大臣定議涼州兵丁不必移駐惟荘浪滿兵請添駐寧夏據該撫黃廷桂奏稱現在撥估營建尚未辦理朕思前此駐兵莊浪屢經詳酌始行定議移駐之時又大費經營十餘年來甚屬安貼今若復令遷徙在寧夏重鎮原可不必添兵而莊浪要地轉無以資彈壓且徒費帑項而兵丁又安土重遷其舊城兵房別無應用亦不應拋棄成功是移駐則在官在兵兩有未便如仍舊貫則官無建置之勞兵免遷移之累均有禆益所議荘浪滿兵移駐寕夏之處着停止該部即遵諭行令該將軍督撫知之
  十五年
  上諭近聞外省駐防旗人等數世同居一城或有協領佐領等官與其所屬兵丁內因係親友以致諸凡掣肘不免有瞻徇偏䕶情弊等語果如此可乎從前派滿洲官兵駐防外省者原因我滿洲習氣純樸技藝精強行走便㨗俾緑營官兵視為表率之意先以各該城之協領㕘領等大員之缺往往由京城補放遣往後因伊等駐防各該省年久人數衆多其應陞員缺仍由京補放遣往恐礙伊等陞路是以皆由本城應陞人員內揀選補授者甚多此皆朕體恤省城官兵之深恩尤當體副朕擢用深心遵守滿洲舊習將所屬人等勤加演習技藝秉公訓導管轄將此着傳諭駐防旗員兵丁各省城將軍大臣等均各嚴飭該管協領㕘佐領等知悉將此等惡習着令痛改至本省以旗分佐領互相調放亦無不可大臣等亦當留心查核經朕降此㫖後若仍不悛改其協領等大員之缺朕必以別省官員調補將此通行曉諭知悉特諭又
  上諭據江寕將軍保徳等奏稱駐防滿洲䝉古官員請與在京滿洲䝉古官員一體補用緑營等語各省設立駐防官兵原以彈壓地方該將軍大臣等當思設立駐防本意不時訓練務使騎射嫻熟武備整飭乃從前有以各省駐防官兵子弟奏請於駐防省分考試者曽𫎇
  皇考降㫖訓飭是駐防人丁子弟尚不准歸駐防省分考試其官員又何得補用緑營乎況在京旗員准補緑營者特因人數衆多陞途較少且漢仗弓馬原可以
  表率緑營是以通融辦理各省駐防人等皆為數無幾既不比京師之多且設有協領佐領防禦等缺陞途並無壅滯伊等果能奮勉自可洊厯陞途又何必照京師之例以致多占緑營武弁陞用之階乎看來保徳等此奏非為彼處官員陞途起見明係沽名釣譽未悉設立駐防本意甚屬冐昧保徳等着交部嚴察議奏又
  上諭朕巡幸中州該省官民俱經行慶施恵所有分駐旗人亦應一體加恩着該撫將河南省駐防官兵年七十八十以上者查明分別賞賚
  十六年
  上諭杭州駐防兵丁較少於江寕二千有餘而額設副都統轉多一員且漢軍兵丁止一千六百名亦不必設兩副都統着將杭州漢軍副都統裁去一員現任副都統齊斌着調補福州副都統其福州副都統范宜謙着回京另補又
  上諭江寕駐防兵丁每年應支兵米例支本色四個月折色八個月其折色內惟二三五六八九等月每石折銀一兩二錢至十一十二兩月遇有閏月每石則折銀七錢五分多寡既未畫一且偶值時價昻貴兵丁未免拮据嗣後江寕駐防兵丁十一十二兩月並閏月折色俱着加恩照二三等月之例一槩給銀一兩二錢該部即遵諭行
  二十一年二月
  上諭各省駐防兵丁不准在外私置田産有物故者其骸骨及寡妻仍令各回本旗此定例也朕思國家承平日久在內外俱已相安一體若仍照例辦理則在外當差者轉以駐防為傳舎未免心懐瞻顧不圖久逺之計而咨送絡繹亦覺紛煩地方官頗以為累嗣後駐防兵丁着加恩准其在外置立産業病故後即着在各該處所埋葬其寡婦停其送京但該處情形不同兵丁內有無力置地營葬者亦未可定着該將軍都統等酌動公項置買地畝以為無力置地窮兵公葬之用再向來此等駐防兵丁有患病事故呈請回京到京後復挑選差使者甚屬無謂今既准其在外置産安葬所有呈請回京之例着停止著為例二十二年
  上諭戶部議覆江寧駐防兵米於京口本色內改撥一案前因京口駐防兵米折色不敷買食是以特准改給本色今若更擬改撥令江寕京口彼此適均雖亦持平之道但兵民生計増之固覺有餘而已増復減則彌形不足且京口多留此數月本色俾兵丁不與閭閻爭購其民間米價不亦有益乎然在江寧僅支四月本色折色亦不敷市價未免拮据着加恩給與八月本色於江寧府屬漕糧內酌留兩月其餘兩月及遇閏米石令該督按照時價採買支給不必於京口本色改撥至其餘四月仍給折色部議毋庸増價之處着加恩照該督所奏每石准増銀一錢以示恵養防兵之意
  二十五年
  上諭鑲黃旗䕶軍統領伊爾圖奏䕶軍校蘇朗阿前在軍前腰腿染受濕潮成疾去嵗舉發不能行動請將蘇朗阿以䕶軍校原品休致給與全俸等語旗僕在軍前行走自屬分內之事軍前行走之人因年邁殘疾休致者量其勞績給與全俸或給與半俸此國家之殊恩亦寔屬應行查奏者八旗人等如果年嵗衰老不能當差自應照例辦理但伊等呈請休致必指稱在軍營染受濕潮舊病復發夫潮氣何處不有豈必專在軍營如果在軍營得傷愈後因年邁傷口復發其勞績具有明徵據實陳出尚可若並未打仗得傷務指稱在軍營染受潮濕此不過欲藉口得俸祿耳甚屬惡習伊惟希圖僥倖不知國家給與曽經出兵因年老殘疾致仕人員俸祿者具有成例與彼身在軍營得疾與否之處毫無闗涉也滿洲世僕在軍前出力分內之事以此為竒挾制邀俸可乎殊屬甚惡習氣蘇朗阿不准給俸將此着通行曉諭八旗及各省駐防
  二十七年
  上諭朕稽古省方推
  恩錫福其江寧京口杭州乍浦等駐防旗人男婦年七十以上者亦着照從前恩詔例一體賞賚以敷慶澤又
  上諭直𨽻保定等處駐防兵丁本年夏秋冬三季兵米例應給發折色但念各該地方上年俱有被水之處米價未免稍昻兵丁買食維艱去嵗直𨽻截留東省漕糧五萬三千餘石今除賑糶之外尚存米一萬七千餘石着加恩將保定雄縣及東安采育霸州良鄉順義七處駐防兵丁應領乾隆二十七年夏秋冬三季兵米一萬四千二百餘石即於此項餘剩粟米內全數動撥在兵丁可以不與閭閻爭糴市集糧價亦可不致翔湧於民食兵糈均有禆益該部遵諭速行二十八年
  上諭涼莊滿兵二千二百餘戶現今移駐伊犁涼荘雖屬內地無可守禦之處但該處係西陲通衢且城垣房屋建立未久若因官兵移駐伊犁將城垣房屋空閒必致倒壊即行人往來亦不足以肅觀瞻西安官兵駐防年久生齒日繁若將西安官兵內酌量移駐涼荘居住則現有之城垣房屋既不致空廢於西安兵丁生計亦大有禆益可將西安滿兵內撥二千名移駐涼荘兵數既以無多毋庸設立將軍涼州留副都統一員荘浪設城守尉一員以資管轄其如何移駐之處着交楊應琚嵩椿定議具奏
  三十六年二月
  上諭朕巡幸山東車駕所經引年布恵其駐防旗人亦應一體推恩所有徳州青州駐防旗人男婦年七十以上者着查明照例分別賞賚
  五十年
  上諭據鑲黃旗䝉古都統奏請騎都尉伊禮布所出之缺查伊禮布並無子嗣承襲伊族內承襲有分之人惟伊禮布親伯達黒子曽孫現在𣲖往駐防西安之養育兵豐安閑散慶安僅此二人豐安甚屬年幼俟承襲後請㫖將豐安之母暨弟留京等語八旗世職人員內因絶嗣駐防外省有分之人承襲後若佐領員缺應來京辦事似此等世職務必拘泥亦令來京居住伊等家口在外久已安居偶而承襲世職紛紜來京途次不無耗費而到京安家立業亦必多艱反於滿洲等無益況各省駐防亦有防禦佐領員缺伊等襲職後果有長進留於本省對品補用佐領防禦之缺有何不可伊禮布之缺現經擬正之豐安交該將軍酌量年終照例送京承襲後仍將豐安遣往西安交該將軍教導俟其年壯或遇有防禦佐領缺出酌量對品補用外將此交八旗嗣後承襲世職除佐領員缺外似此世職缺出若駐防外省人等承襲者俱照此辦理
  五十七年
  上諭前據梁肯堂奏請修雄縣駐防兵房一摺恐係從前承修之員未能堅固如式當經降㫖飭查茲據該督覆奏此項兵房均係於康熙十二年建蓋乾隆二十六年續修今已坍塌⿰壊其續修工程自不及初建之堅固如式前經防守尉阿爾景阿移㑹委員騐看屬寔所有估需銀一千八百兩零請先在司庫動撥趕修其二十六年動用之項著落前任雄縣知縣李晟家屬名下照數追賠等語駐防兵丁官為建蓋房屋俾資棲止免其自行租賃已屬格外恩施該兵丁等即當視同己業加意愛䕶或遇有水火之災力無從防䕶如從前荊州滿營被沖及本年熱河沙堤一帯猝被山水者原不惜帑金為之另行建葺若不過每嵗風雨飄搖稍有滲漏殘損該兵丁自應隨時粘補免致欹傾豈得視為傳舍任其年久塌壊迨難以棲止又請官為辦理似此屢圯屢修帑項虛縻伊於何底況即如京城滿兵惟健鋭火器二營並八旗之新舊營房及圓明園之八旗營房俱係官為建蓋此乃特恩其餘八旗親軍䕶軍馬甲歩軍等俱無官給房屋伊等亦止藉錢糧各行租賃並未見其露處是各省駐防得有官房居住較之八旗兵丁等已屬從優何得不知愛䕶致令坍壊率請官修除雄縣兵房即照該督所請著落前任知縣李晟家屬名下如數賠修外防守尉阿爾景阿平時不能留心查察一任兵丁等將房屋殘損且不報所管大臣即行文地方官甚屬乖張着罰俸三年以示懲儆嗣後京中各營及各省駐防如該營原有生息銀兩可以動用者所居房屋實在年久欹傾尚可准其各自動項修葺若並無存公銀兩之營分不得擅動官項率請興修以歸核實梁肯堂所辦差錯着該部察議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五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六
  兵制志五
  恩䘏改定武職養亷 八旗養育兵 武職封廕 議敘軍功 臨陣受傷 優賞休退官兵 陣亡武職䘏典 賞䘏陣亡官兵 賞䘏兵丁
  謹按御兵之道必在紀律嚴明恩威並濟我朝
  列聖相承豐功偉業
  厚津深仁並著方䇿皇上御極以來西域蕩平金川厎定
  天戈所指衆志成城蓋由軍政素嫻是以臨事無不踴躍赴功克敵致果用集鴻勲猶復湛恩廣被
  睿慮周詳如改定內外武職養亷給與緑營陣亡䘏廕諸大政皆所以䇿勵戎士軫念成勞又如勻𣲖養育兵額銀米及撥給鰥寡孤獨錢糧所以謀八旗生計者至優且渥茲專輯
  恩䘏一門仰見我皇上經武整軍
  體䘏優養無㣲不至所由人人感奮迅奏膚功昭赫濯於千古也謹臚列於左
  改定武職養亷
  一改定武職養亷舊制八旗武職親隨名糧領侍
  衛內大臣滿洲都統各給八名䝉古漢軍都統前鋒䕶軍統領六名民公滿洲副都統四名侯伯𫎇古漢軍副都統三名內大臣子內務府三旗㕘領前鋒䕶軍驍騎各㕘領二名前鋒䕶軍驍騎各副𠫭領前鋒侍衛一名有半散秩大臣王府長史男內府三旗佐領八旗佐領一名每親隨一名月餉銀三兩米二斛折銀一兩於領米時給發歩軍統領九名歩軍翼尉四名協尉三名副尉捕盜官二名歩軍尉一名均於額設歩軍內撥給緑營武職親丁名糧提督八十名總兵官六十名副將三十名𠫭將二十名逰擊十五名都司十名守偹八名千總五名把總四名各按營伍以馬歩守均勻配搭支食外委千把總加給歩糧一分
  乾隆八年
  諭國家體䘏臣工文武皆屬一體文職則給養亷武職則給親丁名糧以資養贍自康熙四十二年部議由提鎮以及千總覈定數目之後復於雍正六年特奉
  皇考上諭令武職去任之後將名糧停扣不必募補即留與接任之人所以體䘏之者更為周至是以武職親丁雖年年造冊究係虛名開載實無其人名實不符衆所共知朕思既為武職養亷即應改為養亷名糧將親丁姓名裁去毋庸虛造冊籍其各省武職親丁名糧向來如何分別多寡今如何定例之處該部議奏即經遵
  㫖議准改為養亷名糧核實造報其外委千把總例給隨糧一分亦歸入養亷名糧項下一律造報十年
  特㫖賞給八旗大臣官員養亷嵗支銀八萬六千兩計領侍衛內大臣九百兩八旗滿洲都統七百兩前鋒䕶軍統領䝉古漢軍都統各六百兩歩軍統領滿洲副都統內務府總管各五百兩內大臣散秩大臣𫎇古漢軍副都統兩翼翼尉內府三旗統領
  內務府
  奉宸
  上駟武偹院卿各四百兩健銳火噐營翼長圍場總管各二百兩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翼長一百兩其自八旗滿洲䝉古漢軍各𠫭領印務章京八旗䕶軍各𠫭領
  圓明園三旗各㕘領兩翼前鋒㕘領侍衛健鋭火噐營管總𠫭領八旗察哈爾總管等官毎年俱按大臣養亷支剰銀兩儘數分給
  四十六年奉
  上諭向來各省提鎮以下至將弁等俱有分扣兵丁名糧作為得項者此固舊例如此且武職衙門非如文員之定有養亷是以即將此項為公用養贍之資但此例定自何年或係雍正年間議定文職養亷時一體酌給其每員應得若干係何名目各省是否一例按照地方情形品級大小酌定數目多寡又或各省參差不同着交各該部將定例年月及現在欵項數目分晰查明開單具奏至此事因仍已乆恐又有於定數之外私自剋扣増添者若每員任內私扣一名後任積漸加增侵扣無所底止督撫姑息不加查察乆之即為虛額空糧之弊尤不可不徹底清查著即通諭各督撫將各省提鎮以下武職現在分扣名糧實數及有無私添之處查明㨿實具奏此事既乆朕概從寛不究若稍有隠匿或致別經查出惟該督撫是問將此通諭知之又奉
  上諭國家設兵衛民簡核軍實期於行伍整齊兵額充足如兵丁等紅白事件從前設有生息恵濟銀兩以資賞䘏後因生息名色有闗國體特勅停止昨據阿桂等奏陜甘添兵案內籌及賞䘏聲請酌復恵濟銀兩朕以國家賞兵之費藉商生息支給究屬非宜已傳諭阿桂等令其動用正項開銷矣茲袁守侗海祿前赴行在令軍機大臣傳㫖詢問直𨽻雲南賞兵銀兩支銷欵項據稱直𨽻裁扣公糧銀二萬兩雲南裁扣公糧銀一萬六千餘兩以偹賞用等語看來各省大都如此兵丁紅白銀兩原係加恵行伍格外施恩若因此裁扣公糧致兵額不足殊非核實行伍之道況今戶部帑項豐盈各省藩庫積存充裕即現在京營添兵四千九百餘名陜甘二省各營添兵一萬三千九百餘名其馬歩糧餉合之各省兵丁賞䘏紅白銀兩約筭嵗支不及百萬國家何靳此費不令開銷正帑各省乃紛紛裁扣名糧又且請復生息甚無謂也朕臨御四十六年以來惟事事以敬
  天勤民為念凡三次普免天下地丁錢糧兩次普蠲各省漕糧以及遇災即賑總計何啻萬萬又並未加増賦稅仰荷
  上蒼嘉祐開拓邉陲府藏殷實國用充饒朕又豈肯稍存靳惜致令有司開聚歛剋扣之端乎所有各省行伍賞䘏兵丁紅白銀兩自乾隆四十七年為始俱著於正項攴給造冊報部核銷至各省提鎮以下武職員
  弁俱有應得坐糧馬乾等項前於六月內業經降㫖通諭各省督撫將各該省武職所得公項逐一查明覆奏俟奏報到日令軍機大臣㑹同該部核辦照文員之例議給養亷其所扣兵餉即可挑補實額核計添給養亷嵗支亦不及二百萬兩官員既無拮据而各省又添増兵力於行伍大有禆益朕御極之初戶部庫項不過三千萬兩今已増至七千餘萬復有何不足而不加恵天下散財以得民乎所有辦理添補兵額紅白賞䘏銀兩及名糧裁添養亷縁由明晰曉諭中外知之嗣據直省各將武職應得養亷名糧數目陸續具奏經戶部酌核章程統歸畫一以垂永乆按各武職品級大小通同比較定額提督每員給養亷銀二千兩總兵一千五百兩副將八百兩𠫭將五百兩逰擊四百兩都司二百六十兩守偹二百兩千總一百二十兩把總九十兩經制外委千把總每員十八兩每年照文職養亷例於耗羨項下動支又以在京廵捕五營員弁管轄地方處分較重並非外省各營專事操防者可比所有歩軍統領向係部旗大臣兼理應得養亷名糧銀八百八十兩照舊支給外其副將核給養亷銀九百兩𠫭將六百兩逰擊五百兩都司三百兩守偹二百四十兩千總一百四十兩把總一百兩外委二十兩又以甘肅之烏嚕木齊等處雲南之騰越鎮龍陵協四川之崇化綏寧靖逺𢡟功撫邉五營或係新疆或作邉境亦與腹地情形逈異酌給甘肅省烏嚕木齊提督飬亷銀二千八百兩伊犂巴里坤總兵官各二千一百兩瑪納斯哈宻副將各一千二百兩其𠫭將各八百兩逰擊六百兩都司三百八十兩守偹三百二十兩千總一百八十兩把總一百二十兩外委二十八兩雲南騰越鎮總兵一千六百兩龍陵協副將九百兩其逰撃四百五十兩都司三百兩守偹二百六十兩千總一百四十兩把總一百兩外委二十二兩四川崇化等五營逰擊五百五十兩都司三百四十兩守偹二百六十兩千總一百六十兩把總一百二十兩外委二十八兩通計直省大小員弁原扣名糧銀一百三十六萬八千四百七十六兩改給養亷銀一百三十二萬五千七百十六兩仍節省銀四萬有零其雲南省之提督總兵福建省之臺灣鎮總兵舊有額外動支耗羨公件銀兩廣東水師各營舊有額外加増草乾銀兩一併刪除毋庸重給再各省緑營兵丁紅白賞䘏銀兩既遵奉
  恩㫖動支正項所有各省原動用之裁扣節省各欵應查明分別正閒欵項另行提解及存為武職養亷支銷之用等因具題奉
  㫖依議雲南提督總兵及福建臺灣總兵或地當煙瘴或逺隔重洋均與腹地不同著加恩於議給養亷外雲南提督加賞銀五百兩雲南總兵及福建臺灣總兵各加賞銀二百兩以示朕軫念巖疆加恵戎行之至意
  八旗養育兵
  雍正二年
  諭八旗滿洲䝉古漢軍均係累世効力舊人承平既乆滿洲戶口滋盛餘丁繁多或有人丁多之佐領因䕶軍馬甲皆有定額其不得披甲之閒散滿洲以無錢糧至有窘廹不能養其妻子者朕每思及此惻然動念將如何施恩俾得生計之處再四籌度並無長䇿欲増編佐領恐正項米石不敷若不給以錢糧俾無養贍何以聊生既不能養其家口何由造就以成其才今將旗下滿洲𫎇古漢軍內共選四千八百人為教養兵訓練藝業所挑人等只給三兩錢糧計四千八百人一年共需錢糧十七萬二千八百兩每一旗滿洲䝉古漢軍共六百名內䝉古旗下六十名漢軍旗下八十名其漢軍之八十名令為歩兵食二兩錢糧就此錢糧數內通融料理可
  多得四十名兵丁每一旗著挑取一百二十名再看軍噐內長鎗尤為有用著滿洲𫎇古每佐領下挑取䕶軍四名馬甲四名令其學習長鎗漢軍每佐領下挑取馬甲四名令其學習籐牌挑刀此四千八百名教養兵若計佐領挑取恐其人有多寡不同應於旗下甲喇內計其人數挑取如此則䕶軍馬甲益得有用之人而閒散餘丁亦得學習成就矣至於如何編録教訓管轄之處八旗都統䕶軍統領副都統等公同定議具奏尋議教養兵每旗滿洲挑取四百六十名䝉古六十名漢軍八十名並通融錢糧所挑之四十名漢軍兵丁漢軍毎旗為一百二十名滿洲旗下佐領人數多寡不甚相懸所挑四百六十名教養兵應令各旗不論佐領在甲喇內挑取䝉古漢軍旗下佐領數目多寡不同論旗挑取恐有不均俱應不論旗分各計八旗總數按其佐領多寡均勻挑取其挑取時必擇其實係貧乏射箭好可以學習之另戶餘丁挑取至於甲喇佐領內所有閒散滿洲多寡不等亦務令均勻從公挑取不可稍有瞻徇其管轄教訓等事應令八旗大臣各派㕘領三員副𠫭領三員閒散章京二員驍騎校十員令其管轄教訓擇教養兵內人去得射箭好能清語者每十人內委署一人為領催令其管轄此係教養之兵凡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及看守等處暫且不必令其行走毎五日一次習歩射十五日一次習馬射該管𠫭領至驍騎校等監看其都統副都統等亦輪班親徃視其馬歩射之優劣分別記名遇長鎗營之䕶軍馬甲缺出如教養兵內有馬歩箭好記名者令按甲喇挑取䕶軍按佐領挑取馬甲其䕶軍馬甲缺出將教養兵亦准挑取或教飬兵內有飲酒行止不端者該旗大臣即將伊革退另行挑取如該管官員不盡心教訓瞻狥情面容留騎射俱劣之兵丁經各該旗大臣等查出將該管官員一併治罪再武偹所闗甚要
  皇上特降諭㫖令滿洲𫎇古每佐領各𣲖䕶軍四名馬甲四名學習長槍漢軍毎佐領各派馬甲四名學習藤牌挑刀實於武偹大有禆益應令該旗大臣等務將年少可以學習者挑取每翼委都統一員䕶軍統領一員副都統一員䕶軍營毎旗派䕶軍㕘領二員䕶軍校十四員驍騎營每旗按滿洲䝉古漢軍各派𠫭領一員每甲喇𣲖閒散章京二員驍騎校二員領催四名令其管轄其教習槍法由八旗廵捕三營官兵內挑取四十人毎旗各𣲖五人令其教習毎月給工食銀三兩其教習藤牌挑刀由廵捕三營及古北口之緑旗官兵內挑取四十人每旗各𣲖五人令其教習每月給工食銀三兩凡此學習人等應給限三年令其學習俟三年限滿考試擢其優者以為兵丁之長每二十人各置一長令其教習陸續挑取之人其教習八十人令回各本處遇有應舉之處得以列名再此長槍兵丁實係精兵應令每旗設立二纛每甲喇設立二旗令佐領內將現在餵養官馬毎人各給一匹拴養所用長槍旗纛交與該部製造其藤牌挑刀將庫內現存貯者取用如有不敷交該部行文廣東福建督撫等動用正項錢糧製造齎送其動用何項帑銀令其報部核銷奉
  㫖依議
  乾隆元年覆准嗣後選取教飬兵該都統於閒散餘丁內年壯可當差者照常選取外如旗內幼丁並無産業及無執事兵丁錢糧可以養贍者年過十嵗該㕘領佐領據實具保該都統覆核無異即行㧞補
  三年定滿洲䝉古各旗原設養育兵每二名出缺作為三名照漢軍例各給銀二兩滿洲𫎇古八旗每佐領下増足養育兵十名漢軍八旗每佐領下
  増足六名共増養育兵一萬七百七十餘名是年又覆准八旗増設教養兵將鰥寡人等之子不論年嵗㧞補至獨身人等既無子嗣又年老不能當差實屬可憫嗣後煢獨之人除犯重罪革退官職執事等差外如犯輕罪黜革之人未經當差無錢糧可支者亦給與教養兵錢糧以資養贍仍通行八旗都統於人多旗分照例選取十嵗以上之餘丁如並無倚靠實係艱苦雖未及嵗亦准㧞補人少旗分先儘十嵗以上之餘丁選取不敷再於十嵗以下之幼丁內選取
  四年覆准嗣後教養兵缺自有別載冊籍及在軍前陣亡列一二等奉
  㫖作為正戶別載冊籍人等並內務府奏准分給漢軍當差人之子弟內無錢糧者均照正戶例准其選取
  六年議准教養兵缺或於夲𠫭領內選補或論旗分人數多寡計餘丁之年嵗選補辦理殊不畫一嗣後統於本𠫭領下選補其䝉古漢軍不論旗分各計八旗總數選取之例停止
  十八年議定八旗選往
  靜宜園健銳營一千兵內滿洲每旗應選九十四名䝉古每旗三十一名即令該都統於現設教養兵內遴選撥徃所餘教養兵缺選取食一兩五錢之教養兵外嗣後養育兵每三名缺出作為四名再
  恩賞一名各改給銀一兩五錢於原設養育兵一萬五千一百二十四名外勻出缺五千四百四十名再
  恩賞缺五千四十四名共二萬五千二百十二名食錢
  糧四十五萬三千八百一十六兩
  二十九年
  諭由京𣲖徃移駐熱河之兵一千名其缺不另挑補但旗人所賴者惟官米若一年裁去米糧二萬二千餘石不惟旗人無以謀生京城米價必貴今將此項移駐兵丁應領米糧二萬二千餘石分賞八旗無米之養育兵其如何均分給賞之處著八旗大臣定議具奏嗣議准滿洲𫎇古八旗養育兵共二萬三百十五名每名應給分米一石八斗八升按春秋二季支放
  三十二年定養育兵每年應領三色米兩季支放改為一色稄米春季領給
  三十六年因
  賞給八旗鰥寡孤獨錢糧將八旗滿洲䝉古漢軍各養育兵數按三兵一缺均勻經軍機大臣㑹同戶部八旗都統核議定額八旗滿洲應得養育兵三千二百七十九缺八旗漢軍仍照原額養育兵四千八百十三缺
  圓明園各旗營酌給養育兵一千缺健銳營酌給五百缺火噐營酌給一千缺又以三營莭省之一千八百六十六缺
  賞給八旗滿洲俾
  特恩廣被實恵普霑交與各旗營一體遵照辦理又八旗滿洲䝉古應裁養育兵六千二百三十八缺除撥
  圓明園等三營及増廣八旗滿洲共三千五百九十三缺外仍應裁二千六百四十五缺嵗計省銀四萬七千六百十兩抵給各旗鰥寡孤獨賞銀仍増賞銀六萬四千六百九十餘兩以符每月賞鰥寡孤獨銀一兩五錢之數至八旗滿洲𫎇古養育兵米因從前酌改鳥鎗䕶軍及移駐熱河馬甲案內共存米三萬八千三百八石八斗以分賞無米之養育兵除漢軍舊例毋庸分給外八旗滿洲䝉古及
  圓明園等三營共養育兵一萬八千四百四十三名每年按名改給米一石六斗
  武職封廕
  一武職封廕滿漢文武官階正一品建威將軍從一品振威將軍正二品威武將軍從二品武功將軍正三品武義都尉從三品武翼都尉正四品昭武都尉從四品宣武都尉正五品武徳騎尉從五品武徳佐騎尉正六品武畧騎尉從六品武畧佐騎尉正七品武信騎尉從七品武信佐騎尉正八品奮武校尉從八品奮武佐校尉正九品修武校尉從九品修武佐校尉其現任夲職及終養丁憂回籍人員恭遇
  覃恩得請封贈一品上及三代二品三品上及二代四
  品五品上及一代給以
  誥命六品七品給以
  勅命亦上及一代妻室封典均視文職如有請貤封贈者均論服
  制不准旁推八品以下祗給夲身
  勅命一軸有願貤封贈其父母者亦聴凡
  恩廕內外現任武職二品以上恭遇
  恩詔錫廕各送一子入監讀書三年期滿咨吏部授官其廕監生未仕而歿或病廢者准其補廕一補之後不准再補所送承襲之人必以適長子如無適長子或有而病廢及有別項職事則廕適長孫其次子次孫及期親兄弟子孫並承⿰糹⿱𢆶匹 -- 繼之子孫均按其倫序以次承襲該管官取具承廕之人年貌姓名文冊及親供印結送部查其所生在
  詔前者准為題請得
  㫖後給以執照若本官曾遇
  恩詔已送子入監後經陞任又遇
  恩詔欲改廕者未仕監生准其改廕至所廕監生於承襲之後別授他職及中科目者不准補廕其八旗廕生願改武職者照所應得品級隨旗行走准予食俸
  盛京駐防及㳺牧察哈爾各官所得廕生情願來京者令其隨旗行走願由夲處効力及緑旗廕生願改武職者並聽
  議敘軍功
  一議敘軍功有
  特㫖優敘者由部覆議奏請隨時酌定其由統兵將帥列序官兵功績等次造冊送部者部核其實分為五等八旗官兵給以印軸曰功牌應授爵者移咨吏部甄別授之自雲騎始按功遞加未至授爵者由部註冊仍令圖功准其積筭功牌之式以紫綾為面用潔白厚紙裱襯一層四邉墨印螭文內註明功次凡填功績及年月處鈐用部印編次號數覈對給發一等功牌長二尺八寸二等功牌長二尺四寸三等功牌長二尺二寸四等功牌長二尺五等功牌長一尺八寸內各廣尺有五寸五分從征有功者文職視武職王公所屬䕶衛親軍視官兵委署官視見任各以所得軍功等第予敘緑旗官兵軍功議敘者曰功加其出衆人員准功加一等紀録五次立一等功者准功加一等紀録二次二等加一級紀録一次三等紀録三次四等紀録二次五等紀録一次立功多者積筭授以世爵文職軍功應功加一等者准加一級敘功不實者各論如法敘八旗官兵𢧐功用雲梯攻城視城之大小攻之難易分五等一等敘六人二等敘四人三等敘三人四等敘二人五等敘一人均移吏部授爵賞賚以府州縣衛所為差等克府城者賞五人第一人賞銀五百兩第二人三百五十兩第三人二百五十兩第四人百五十兩第五人百兩領𢧐官視第二人指示官視第三人射箭官視第五人克州城者減府城一等克縣城者減州城一等衛城與州城同所城與縣城同鑿毀城垣者視雲梯攻城議敘以礮攻城及奪門入城者減雲梯攻城一等議敘敵兵堅壁未克能越衆前驅破敵獲賊者敘三人第一人移吏部授爵賞銀百兩第二人給二等功牌銀八十兩第三人給三等功牌銀六十兩均註冊積兩次三等者准作一次二等積兩次二等者移吏部授爵交鋒時於本旗內出衆衝鋒克敵者敘三人第一人給一等功牌第二人給二等功牌第三人給三等功牌均註冊賞賚減前驅之半積至三次一等移吏部授爵執纛人以首進續進為差首進者兵未進而纛先之敘三人第一人移吏部授爵賞銀百兩第二人八十兩第三人六十兩續進者兵將進而纛隨之敘一人賞銀五十兩交鋒時一𠫭領下執纛人首進者敘三人第一人給一等功牌賞銀五十兩積至三次一等移吏部授爵第二人賞銀四十兩第三人三十兩續進者敘一人賞銀二十兩水𢧐奪舟分舟之大小為三等一等舟敘五人第一先登者賞銀二百五十兩第二人二百兩均移吏部授爵第三人給三等功牌賞銀百五十兩第四人給四等功牌賞銀百兩第五人給五等功牌賞銀五十兩功牌內註明舟之等次均註冊二等舟敘四人第一先登者賞賚視一等舟之第二人其餘以次遞減三等舟敘三人第一先登者賞賚視一等舟之第三人其餘以次遞減其不列等次之舟敘三人賞賚減三等舟十分之四先後所得功牌准其積筭得兩次一等舟三等功牌者移吏部授爵餘均准此招撫敵兵千人敵舟三十艘者為第五等軍功兵増五百人舟増至十艘各加一等兵至三千五百人舟至七十艘者為一等軍功招撫城池以府州縣衛所為等差立功官兵未及議敘病故者均按其立功等次以為敘官得一二等軍功者給一子監生食七品官俸三四等軍功者給一子監生食八品官俸均令隨旗効力五等軍功給一子監生准其應試兵丁給葬銀二十兩得一等軍功者賞功牌銀五十兩二等以下每等減銀十兩敘緑旗官兵𢧐功用雲梯克府城者視城之大小分五等一等敘五人第一人授職𠫭將其次逰撃次都司次守偹次千總二等敘四人授職自逰撃以下三等敘三人授職自都司以下四等敘二人授職自守偹以下五等敘一人授千總克州城者分四等一等議敘視克府城二等二等以下遞降授職克縣城者分三等克衛所城者分二等遞降授職亦如之議敘四人以上者領𢧐官加二等指示官加一等議敘二人以上者加等半之議敘一人者領戰官加一等指示官不敘若攻䧟城垣乗勢先登者授千總領戰官加二等賞賚以府州縣衛所為差等克府城者賞五人第一人賞銀二百五十兩次二百兩次百五十兩次百兩次五十兩克州城者減府城一等克縣衛所城者減州城一等強敵在前陣堅壘固倡衆戰勝者敘三人第一人授職守偹賞銀五十兩次千總賞銀四十兩次把總賞銀三十兩勢均力敵率先摧鋒者敘二人第一人授千總賞銀三十兩次把總賞銀二十兩水𢧐奪舟者視舟之大小分三等大舟敘四人第一人授職都司賞銀百兩次守偹賞銀八十兩次千總賞銀六十兩次把總賞銀四十兩中舟敘三人授職自守偹以下賞賚視大舟之次以次遞降小舟敘二人授職自千總以下賞賚視中舟之次以次遞降在舟之夲管官及同戰官視舟之大小加級紀録有差礮手奪舟者敘功與兵丁同以礮沉舟者一舟賞銀二十兩二舟授把總賞銀四十兩三舟授千總賞銀六十兩多者以次遞加招撫敵人自五百人以上舟自五艘以上難民五千人以上計其多寡大小紀録加級及加功等次各有差立功官未議敘病故者一二等軍功給一子監生以把總用三四等軍功給一子監生外委把總用五等軍功給一子監生隨營食糧願應試者聴
  臨陣受傷
  一臨陣受傷加賞八旗兵丁陣前被傷者分別等差給賞一等傷給銀五十兩二等傷四十兩三等傷三十兩若被逺礮中傷者一等至三等各遞減十兩滿洲䝉古隨役陣前被傷者一等賞給銀三十兩二等傷二十兩三等傷十兩若被逺礮中傷者一等二等傷各減十兩三等傷減給七兩漢軍隨役人陣前被傷一等傷給銀二十一兩二等傷十四兩三等傷七兩被逺礮中傷者亦如之緑旗兵在陣受傷者一等傷給銀三十兩二等傷二十五兩三等傷二十兩又八旗兵丁傷至殘廢者照陣亡例減半給賞仍別其殘廢之輕重加賚有差均令該旗都統副都統取具佐領驍騎校保結㕘領印結騐明由部分別具題照例給予如傷雖殘廢不能執弓猶可行走者以看守
  南苑倉庫等處兵丁補用其曽為䕶軍校驍騎校者以各館廐長牧副補用
  優賞休退官兵
  一優賞休退官兵旗員二品以上以老疾乞休者由夲旗稽其服官嵗月軍功等次請
  㫖給以恩俸三品以下年逾六十曽經出征者給半俸臨陣得有功牌者給全俸年逾五十曽出徵得功者給半俸由部覈實䟽請旗員任直省武職者亦如之緑營副將以下守偹以上曽出徵得功以老疾休致者督撫提鎮覈實請
  㫖加賞恩俸分別年嵗與旗員同八旗兵丁曽在軍前得過軍功後因患病退伍或傷殘退伍及六十嵗以上年老退伍者該都統等覈實每月給銀一兩米一斛以養餘年
  盛京等處駐防兵止准給銀不給米由該都統將軍等覈實報部彚奏緑營兵丁曽經行間効力後因年老辭退報部准給守糧一分
  陣亡武職䘏典
  一陣亡武職䘏典滿漢各官視其品秩之大小為差給祭葬予贈廕以示
  優恩八旗人員由夲旗開列官階移咨吏部贈爵子廕統兵𠫭贊都統授騎都尉兼一雲騎尉前鋒䕶軍統領副都統授騎都尉營總𠫭領以下前鋒校䕶軍校及有頂帯官員以上均授雲騎尉其先授世爵後陣亡者按其等次加以應贈之秩合為一爵令其子孫承襲至一等公以上無爵可加令其嫡子襲一等公以別子襲其餘爵應得祭葬銀兩移咨禮工二部照例議給緑旗營員由兵部題請照旗員例准予世職提督給騎都尉兼一雲騎尉總兵給騎都尉副將以下把總經制外委以上俱給雲騎尉報部委署人員按其委署品級議給𠉀補人員照實任官階議給如有先授世爵後陣亡者准予合爵承襲至無爵可加亦准以別子分襲均照旗員例一體辦理應得祭葬銀兩仍移文禮工二部議給
  乾隆四年二月
  上諭我朝自隆興以來凡大臣官員俱奮勇爭先同心宣力翼贊皇猷平定天下以成大一統前此効命疆塲之大臣官員兵丁仰𫎇我
  皇考世宗憲皇帝特加
  恩䘏設立昭忠祠列入其名每年致祭各為立傳以表揚忠義於無窮其征逆賊凖噶爾之役西路軍營陣亡人等亦經查明於安西地方設立忠勇祠唯北路河屯呼爾哈諾爾五孫朱爾等處戰歿人等入祠旌表之事尚未舉行朕思兩路軍營之大臣官員兵丁俱經爭先効力河屯呼爾哈諾爾五孫朱爾之戰雖屬失機其為國盡節未始有異理應一體加恩著該部查明照從前陣亡人等之例列入昭忠祠以示朕一例憫惜為國授命盡節者之至意其平定貴州等處
  逆苖戰歿人等亦著查明入祠
  三十一年十二月
  上諭陣亡人員為國捐軀情殊可憫是以從前特降諭㫖於伊等子孫承襲世職應完之後賞給恩騎尉世襲㒺替俾得永承祭祀今閱八旗年終進呈世職家譜其平日定伊犁回部時陣亡人員所得世職內註有此次承襲後世次已完字様是部議諸臣以此等世職事在奉㫖以後不得與從前世職一體賞給恩騎尉但念伊等同係陣亡人員所有應襲世職於世次應完之後獨不得均受隆恩朕心深為不忍且按照世數承襲既畢竟與尋常旗人子孫無異則此等員缺日漸減少於旗下臣僕永逺生計亦未免漸形竭蹷著加恩將平定伊犂回部時陣亡人員所得世職俱照從前陣亡人員例一體賞給恩騎尉世襲㒺替如此則國家億萬斯年伊等子孫並得永受朕恩世守祭祀而八旗世職員數衆多亦得普沾廩祿永叨利賴矣著為例
  三十九年五月
  上諭夲日軍機大臣㑹同戶部酌議旗人補放緑營官員陣亡其予廕子孫年未及嵗者請照旗員品職減一等支給半俸一摺所辦非是旗人簡用緑營之後即與漢員之任緑營無異遇有應行議䘏之事惟照緑營給以廕生初無區別若因夲係旗人憫其子孫酌與半俸而漢員子孫置之不論則是均一緑營官員獨於優䘏岐二之豈朕一視同仁之道雖緑營之恇怯無能臨事退縮實不足動朕之憐惜然其中豈無一二奮勇出力臨陣捐軀者同係為國効命之人其未經及嵗之子孫獨不得同邀養贍殊未平允嗣後無論旗人補用緑營及緑營中漢員遇有陣亡議廕其子孫年未及嵗者俱著一體加恩賞給馬糧一分以示優䘏維均之至意該部即照此例行著為令四十七年
  諭㫖陣亡人等照例給與世職襲次完後仍賞給恩騎尉世襲㒺替而傷亡人等照陣亡人等給與世職已屬從優若再賞給恩騎尉似無區別嗣後傷亡人等毋庸議給恩騎尉
  四十九年
  上諭向來旗員効力行間懋著勞績及臨陣捐軀者其子孫俱應得世職即年未及嵗業經承襲尚未當差者亦給予半俸以資養贍而緑營員弁陣亡議䘏之例止得難廕一次非奉特㫖照旗員加恩予䘏不能得有世職而其子孫年未及嵗亦不予襲蓋因緑營人員隨征打仗夲不如旗人之奮勇出力而緑營所得俸薪飬亷等項較多於旗人其軍功議敘及賞賚一切固不能一律亦所當然至効命疆場則同一抒忠死事朕不忍稍存岐視嗣後緑營員弁除軍功議敘䘏賞仍照舊例辦理外若陣亡人員毋論漢人及旗人之用於緑營者縂應與旗人一體給予世職即襲次已完亦應照例酌給恩騎尉俾賞延於世以示朕奨勵戎行一視同仁至意又文職難廕向例三品以上者以知州用四品以下者以知縣用布按二司首領以下等官分別以縣丞主簿州吏目用均止難廕一次
  是年又奉
  恩㫖陣亡文職與武職一體照旗員例議給世職一品官給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二品三品官給騎都尉四品官以下未入流以上均給雲騎尉襲次完後仍賞給恩騎尉
  五十年六月
  上諭前兵部將應襲恩騎尉世職之康莊一員𢃄領引見摺內止聲明康莊曾祖康泰於康熙三十五年曽隨征厄魯特立功賞給世職但向例陣亡者方得恩騎尉世職隨令查明覆奏茲據查奏康泰後經出師西藏陣亡於乾隆三十二年清查世職案內賞給恩騎尉世襲㒺替是康莊應襲之世職於伊曾祖康泰陣亡乃兵部帯領引見摺內祗稱康泰立功所得之官未將陣亡之處敘入實屬踈漏康莊著准其承襲恩騎尉世職仍發徃該督標下學習行走將此並諭令兵部堂官知之
  䘏賞陣亡官兵
  一䘏賞陣亡官兵八旗民公侯伯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都統將軍一等子賞銀一千一百兩次二等子次三等子次一等男兼一雲騎尉次前鋒䕶軍歩軍各統領副都統一等男次二等男次三等男散秩大臣一品不典兵官次營縂翼長𠫭領縂管副縂管城守尉協領一等侍衛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次一等輕車都尉次二等輕車都尉次三等輕車都尉王府長史一等䕶衛二品不典兵官次騎都尉兼一雲騎尉次騎都尉三品不典兵官次前鋒侍衛各營副㕘領佐領二等侍衛防守尉次雲騎尉司儀長二等䕶衛四品不典兵官次三等侍衛各散秩官次三等䕶衛五品不典兵官次前鋒䕶軍親軍驍騎等校藍翎侍衛六品官以上遞減銀五十兩恩騎尉七品八品官二百二十兩前鋒䕶軍親軍領催及執纛人二百兩驍騎百五十兩其委署官及世爵小或無世爵者各照夲職應得䘏典礮手百三十兩各部未披甲通事滿洲䝉古隨役百兩漢隨役七十兩緑營官兵提督賞銀八百兩次總兵官次副將次㕘將次逰擊各逓減百兩都司三百五十兩次守脩次守禦所千總次衛千總次營千總次把總各逓減五十兩外委官視把總馬兵七十兩歩兵五十兩土兵減歩兵一半又出征病故文武各官一二品提鎮以上遺本到部應否䘏賞𠉀
  㫖遵行其副將以下及三四品官賞銀五十兩五六品官四十兩七品以下三十兩八旗兵逺方出征除陣亡外有不服水土病故者賞銀二十兩
  乾隆三年
  上諭雍正十年凖噶爾逆賊來侵時傅爾丹領兵於烏遜珠爾地方失機故此次人員不准録功陣亡士卒止賞給身價未交議敘此次士卒未能敗賊以致失機者罪在將軍大臣於所屬官兵無渉且此次駐防官兵三百餘人奮勇力戰陣亡者二百五十餘名其存者僅五十名俱被重傷而回假使失機士卒俱似此捐軀力戰彼時即得立功均未可定在烏遜珠爾地方失機士卒固例不應録功然力𢧐陣亡之人亦不得仰邀議敘情殊可憫著交該部將此次陣亡之人照和屯胡爾哈例議敘其未得䘏典著補行給與五十八年
  上諭向例出征陣亡兵丁緑營歩兵賞䘏銀五十兩屯練降番祗賞䘏銀二十五兩此次進剿廓爾喀屯練降番登山陟險甚為勞苦所有陣亡之屯練降番俱著加恩改照緑營歩兵之例賞䘏銀五十兩以示體䘏兵丁捨命陣亡豈可分別厚薄此後永以為例著恵齡曉諭伊等
  賞䘏兵丁
  乾隆三年
  上諭朕即位以來為旗人生計多方籌畫凡有禆益之事無不舉行因屢有條奏以為支借庫銀有益者是以將餉銀借支一年續又借支半年乃見兵丁等借銀之初未甞無補而物價一時騰貴所領之銀隨手花費並不能置立産業而每月扣除額餉於生計轉為無益非養贍旗人之善䇿今特加恩著將扣除未完之餉銀悉行豁免停止再借至於伊等生計如何有益之處朕另為籌計從容辦理
  四年九月
  上諭從前欲於八旗官兵生計有益曽借給俸餉乃旗人得銀隨手用盡並未置有産業兵丁應得錢糧按月坐扣與伊等生計無益是以前已降㫖免其扣還將官員應還俸銀寛展限期以減其坐扣之數官員俸銀雖非兵丁錢糧可比然旗員此際又經指俸借別項銀兩有種種應還之處於伊等生計無益官員未經扣完銀兩亦著豁免戶部可奏請動別項存貯銀兩補還原項又
  上諭寧夏供支滿兵糧草向係毎年採買散給共計白米一千五百餘石粟米七千餘石草一十三萬餘束其所定部價白米粟米每石價銀一兩草一束價銀一分今聞該地方自上年被災之後新寳二縣田地被水淹浸不能耕種已少産米糧數十萬石目下糧草之價日覺昻貴所定官價不敷採辦勢必貽累小民著將乾隆五年應支滿兵糧草白米毎石加銀一兩粟米毎石加銀五錢每草一束加銀一分如此則價值増添官民易於辦理但係格外之恩後不為例該部可即行文該督撫知之又
  上諭從前定議西路派換哈宻等處防兵官員借給一年俸銀馬兵借給銀六兩歩兵借給銀四兩其脩戰兵遇有調遣官員借給二年俸銀馬兵借給銀十兩歩兵借給銀六兩俱於回營之日在俸餉內分年扣還朕念官兵人等逺役勞苦回營之日復將俸餉坐扣其差操防汛以及養贍家口等費未免艱難著將所借銀兩俱行賞給免其回營坐扣嗣後如有派撥即照所借銀兩之數賞給以昭朕優恤戎行之至意五年
  上諭內廷侍衛等守衛扈從差務甚繁因欲伊等當差寛裕䝉
  世宗憲皇帝特恩每旗賞給馬錢一百分朕即位以來部員則加増俸祿旗員則賞給養亷銀兩隨甲錢糧至於侍衛等差務繁多若生計維艱則難於當差特為施恩侍衛等著一概給與馬錢又
  上諭八旗官兵內有曽在軍前効力年老者朕心深為軫念今特施恩分別賞賚俾伊等得以從容過年無論現在當差與已經退差者官員內八十嵗以上者賞給銀一百兩七十嵗以上者賞給銀八十兩六十嵗以上者賞給銀六十兩兵丁內八十嵗以上者賞給銀四十兩七十嵗以上者賞給銀三十兩六十嵗以上者賞給銀二十兩該部該旗即遵㫖辦理六年
  上諭荊州滿洲城內官兵住房被火焚燬甚多朕深憫惻著照京師旗人房屋被火焚燬之例一體加恩即就近動荊南道庫內銀兩賞給該部即遵奉朕㫖速行文將軍滾泰等餘著察議具奏又
  上諭聞八旗兵丁在部具呈買置官地及到該地方領地之時往往移甲換乙將瘠薄更易膏腴非復原指之産業而歸旗之限又廹不得不回京師及向部中具呈部中據呈行查該地方官又復支吾塞責不能為之清理大失公平之義著該部定議作何稽查以清𡚁竇
  七年
  上諭湖北各標鎮協營於雍正九年派調馬兵一千名赴陝出口駐劄涼州隨帯馬一千匹所有曽經支領乾糧以部例折筭該扣還一千三百一十三兩此項雖不在豁免之列朕念各兵効力邉陲勞苦可憫且事閱多年其中事故更換者不少夲兵家屬既不可以著追而現在之兵丁所領糧餉又僅敷每日之食用難以扣抵從前之前項朕心軫恤著將長支豆草價銀一千三百一十三兩悉予蠲免俾戎行得沾恩澤該部可即行文該督撫知之又
  上諭八旗漢軍自從龍定鼎以來國家休養生息戶口日繁其出仕當差者原有俸祿錢糧足資養贍苐閒散人多生計未免窘廹又因限於成例外任人員既不能置産另居而閒散之人外省即親友可依及手藝工作可以別出營生者皆為定例所拘不得前往以致袖手坐食困守一隅深堪軫念朕思漢軍其初夲係漢人有從龍入闗者有定鼎後投誠入旗者亦有縁罪入旗與夫三藩戶下歸入者內務府王公包衣撥出者以及招募之炮手過繼之異姓並隨母因親等類先後歸旗情節不一其中惟從龍人員子孫皆係舊有功勲歴世既乆自無庸另議更張其餘各項人員等或有廬墓産業在本籍者或有族黨姻屬在他省者朕意欲稍為變通以廣其謀生之路如有願改歸原籍者准其與該處民人一例編入保甲有不願改入原籍而外省可以居住者不拘道里逺近准其前往入籍居住此內如有世職仍許其帯往一體承襲其有原籍並無倚賴外省亦難寄居不願出旗仍就當差者聴之所有願改歸民籍與願移居外省者無論京外官兵閒散俱限一年內具呈夲管官查奏如此屏當原為漢軍人等生齒日多籌畫乆逺安全計出自特恩後不為例此朕格外施仁原情體恤之意並非逐伊等使之出旗為民亦非為國家糧餉有所不給可令八旗都統等詳悉曉諭仍詢問伊等有無情願之處具摺奏聞
  九年
  上諭今天津等處添𣲖駐防並𣲖往拉林阿爾楚哈地方種地兵丁之缺應照原議將八旗養育兵銷除二千三百四名但養育兵缺特為養贍並無産業孤寡人等而設若僅所出之缺全行銷除則於旗人生計無益著交與八旗俟駐防兵丁起程後將每月所出養育兵缺暫行減半銷除其餘一半著照常養贍孤寡人等展限三年陸續銷除又
  上諭聞得奉天兵丁生計稍覺艱難著施恩准借両月錢糧即於彼處預脩銀兩內動支至明年寛展限期緩為坐扣此動支原項後該部照數領取補還十一年
  上諭據將軍達爾當阿奏稱遵㫖查免廣寧義州遼陽等處旗人被水地畆應納糧草其牛莊蓋州復州岫巖鳳凰城等處亦有似廣寕等處被水地𤱔等語牛莊等屬被水處所著達爾當阿等亦查明遵照從前所降諭㫖辦理蠲免又
  上諭保定府駐防兵內入操者各賞給一月錢糧其未入操官兵內年七十八十以上者著總督那蘇圗查明分別賞賚又
  上諭據將軍傅森奏稱今年五月間黑龍江地方山水漲發河水漫溢附近居住旗人屯丁俱被水災諸榖未及成熟七月內復被霜傷損請自今年九月起至明年七月止借給伊等口糧籽種豆榖三千八百餘石以資接濟等語今年黑龍江被災稍重地方現今辦給米石若仍令交還則伊等力不能支著將前項米石加恩免其交還即行賞給該部知道
  十二年
  上諭今嵗直𨽻偏災順天府屬之霸州文安大城武清天津府屬之天津靜海為較重被災人民業已降㫖加恩賑恤其兵丁例不領賑朕念伊等身列戎行有差遣廵查之役地方既遇歉収食用未免拮据著加恩將霸州等處駐劄各營兵丁於司庫建曠銀內借給一季餉銀自戊辰年夏季起分作四季扣還以資目前用度該部即遵諭行
  十三年
  上諭目今京師米價漸昻且多閏月兵丁支放甲米雖據部議展早於七月下旬但為期尚早著照乾隆八年之例將京倉官米給發各旗併五城米局減價出糶以平市價至開倉之日為止該部遵諭速行十六年
  上諭朕清蹕南廵行慶施恵所有駐防旗人亦應一體加恩著各督撫將軍等將江寕京口浙江等處駐防滿洲漢軍官兵年七十八十以上者查明分別賞賚又
  上諭乍浦水師滿兵自雍正七年設立於杭州江寧二處餘丁內挑選移駐原定加増每月支餉銀二兩米一石伊等水陸操防差務繁多而移駐將及二十年家口漸増所領銀米不敷食用朕命駕省方清問所周無不廣敷渥澤自應一體加恩所有乍浦駐防水師新兵每月米石著照杭州駐防之例給與二石五斗其應支夲折色之處令該將軍督撫副都統酌量照例辦理
  十八年
  上諭朕於旗人生計詳細籌筭節次施恩將䕶軍領催馬甲養育兵缺陸續増添並支借庫銀以資困乏但八旗生齒日繁用度不無拮据著加恩八旗増添馬甲一千名此次増添馬甲如令在城內居住仍須租房未免耗費將此項馬甲歸併健銳營即於夲營官房後續建官房安置居住此次建蓋官房著𣲖內大臣蘇和訥沃和侍郎徳爾敏監修再八旗養育兵原非令其當差而設特為養贍伊等家口但旗人生齒日衆竟有不得錢糧者養育兵並無差使而每月各食銀二兩自應籌畫辦理譬如十人內現有六人得食養育兵餉若從伊等每月所得二兩錢糧內各裁去五錢是從六人錢糧內勻出二分即可養贍八人若再加恩賞添二名則十人皆得邀恩今養贍伊等尚不致艱窘即不得錢糧之家亦得一體均得食餉矣其現食二兩錢糧之人並非一時即全行裁去五錢八旗應如何酌勻缺分陸續挑補之處著軍機大臣㑹同八旗都統議奏
  二十一年
  上諭據署黑龍江將軍綽勒多奏稱齊齊哈爾黒龍江墨爾根呼蘭等處之八旗水師驛站官莊人等節年未完米石並本年支藉口糧共十五萬五千餘石請分年完繳等語齊齊哈爾等處近年連遇偏災米榖歉収兵丁既多拮据又從役軍營甚屬効力朕心深為憫惻所有齊齊哈爾黒龍江墨爾根呼蘭等處厯年未完借欠米石並本年支藉口糧十五萬五千餘石俱著加恩免其完繳以示格外恩恤該部即遵諭行又
  上諭近年朕為滿洲生計委曲籌畫除八旗定額之前鋒䕶軍馬甲外又特㫖増添領催養育兵額缺近看伊等生計雖較前稍裕但念京城滿洲生齒日繁且錢糧各有定數惟賴一身錢糧養贍許多人口甚屬艱難拉林現有開墾田地蓋造房屋着選八旗滿洲遣往拉林種地居住此皆朕撥遣滿洲世僕住居舊所令其生計饒裕之至意非因不肖發往拉林者可比即如此次撥遣滿洲自京城起身前按戶賞給修裝銀兩途又辦給車輛草束等項到彼處又賞給置産業銀兩分給官房並開墾地畝牛具籽種等項每戶計費銀百餘兩所有遣往三千滿洲至用銀數萬餘兩此費朕不稍惜者特欲伊等安享生理曲為體恤伊等到彼各宜仰戴朕恩節用勤農閒暇之際演習馬歩技藝果演習精純彼處馬甲拜唐阿之缺亦可得補不為無出身之地將此着交該將軍副都統等通行諭令𣲖往之滿洲人等知之但此項𣲖往之人甚衆賢否不一倘有不肖匪徒妄生事端或不願在彼居住私自逃回京城者該將軍等拿獲時奏聞即行在彼正法懲衆㫁不可姑容將此亦傳諭八旗知之
  二十二年
  上諭因八旗滿洲旗分生齒繁多遣往拉林阿勒楚喀地方耕種屯田又因𣲖往各處駐防令滿洲旗僕挑取錢糧已覺容易其𫎇古旗分因開檔另記檔案人多皆令出旗而䝉古旗僕所得錢糧亦覺紓裕但人數多寡不同殊未平允即如上三旗人丁衆多年長成丁者皆不得錢糧其下五旗人丁較少至年少幼童皆得挑取披甲八旗理應各按本旗辦理但皆係朕之世僕若如此不均非所以副朕恵愛旗僕之意其人少旗分之缺應如何通融於人多旗分內挑取行走俟人少旗分生齒足額時再行歸復夲旗挑取之處著軍機大臣八旗都統等查明核擬議奏其八旗䝉古旗分若有似此多寡情節亦著照此辦理今人數多寡既皆通融均勻辦理從前議以出旗謄缺之人應如何作速謄缺之處亦著一併議奏
  二十三年
  上諭前經定議令將五旗另籍檔案人等分發直𨽻河南山東陜西四省充補緑營兵丁今聞伊等因在京當差日乆不能在緑營當差情願為民者甚多伊等俱係在旗食糧多年歸入緑營原欲使伊等得食錢糧以資生計之意耳若伊等恐不能在緑營當差情願為民亦屬可行但念伊等俱係食糧日乆一旦為民並無錢糧恐伊等未免有失生計現在福州廣州尚有應行𣲖往駐防滿洲兵丁此二處駐防著停𣲖滿洲兵丁即𣲖此項人等前往駐防若伊等仍有重遷不願前往者即聴其為民又
  上諭凡遇朕廵幸隨往兵丁所得幫銀均於八旗滿洲𫎇古漢軍兵丁所借庫銀內坐扣幫給此項坐扣銀兩為數雖不甚多以不隨差之人而幫助隨差之人雖係由來之例伊等應出之項但兵丁等生計全賴錢糧將所幫之銀由所借庫銀內坐扣伊等得項究竟較少著加恩嗣後兵丁等所得幫銀著免其於兵丁銀內坐扣均動官項賞給現在還補未完銀十四萬五千餘兩亦著加恩寛免朕加恩寛免兵丁坐扣錢糧特為伊等生計有益令其勤習技藝之意該都統等均有教養兵丁之責朕此施恩之處伊等知之嗣後但當善為督率兵丁毋得浮費以整滿洲純樸之習演習技藝以務生計將此通諭旗下兵丁等知之又
  上諭甘省因年來辦理軍需兵民輻輳米糧市價未免稍昻所有各營兵丁應支折色若仍照舊支給兵丁不免拮据著將該省滿營官兵除六個月照舊折支外其六個月如有改支折色者每石加賞銀一兩其甘涼寕西肅五提鎮所屬並蘭州撫標城守固原提標各官兵除八個月照舊折支外其四個月有改支折色以及六個月夲色馬料改支折色者每石俱加賞銀一兩安西口外每石加賞銀一兩五錢至陝省延綏鎮屬地方偶被災歉著將明嵗應闗折色亦照甘省甘涼各鎮之例一體每石加賞銀一兩再甘省應納草束業已降㫖豁免其滿漢各營折支草價恐不敷採買著將口外安西提屬每束加銀一分五釐口內寕夏涼莊滿營及甘涼寕西肅延綏六提鎮屬蘭州撫標城守固原提標每束各加銀一分以示體恤兵弁之意該部即遵諭行
  二十四年
  上諭據定長等奏稱現在皮䩞存貯衣履等項通融分給由哈察運送駝赴托克遜哈爾沙爾庫平之西安涼莊等處滿洲緑營兵丁外其不敷者支取布疋製脩給發所用銀兩在於各兵錢糧內照數扣還等語此項兵丁俱係輓運軍需往返行走甚屬勞苦著加恩將所有分給衣履等項動用銀兩不必將伊等錢糧扣還即行賞給以示優䘏
  二十七年
  上諭八旗兵丁甲米閏月例不支放但京師自夏至以來雨水稍多道路泥濘糧食車輛或有阻滯買食未免拮据著加恩賞給一個月甲米即行給放俾兵丁饔飱優裕市價益平於閭閻生計亦有禆益該部遵諭速行
  三十四年
  上諭據巴爾品等奏稱夲年雅爾地方種地緑營舊班兵丁每人交納細糧二十五石有零新班兵丁每人交納細糧十八石七斗有零共收麫米折色糧二萬二百五十石八斗零與阿桂奏請議敘之例相符請將𠫭將劉簡與屯田官員等一體交部議敘兵丁等各賞給一月鹽菜銀兩等語著照巴爾品所請官員等交部議敘兵丁各賞給一月鹽菜銀兩
  三十五年
  上諭據舒赫徳等奏夲年烏什屯田五百兵丁所種地畝每人各收穫米十九石有餘等語屯田兵丁一年所種地畝每人收穫細糧至得十九石實屬善為耕作著加恩將管理屯田之官員等交部議敘兵丁等著各賞給一月鹽菜銀兩
  三十七年
  上諭朕駐蹕熱河所有八旗在此引見人員內補放歩軍校之擬陪䕶軍校驍騎校等官皆係食餉微末之員自京來此往還多費而擬陪者又不獲陞用其力不無拮据著加恩將此次來此補放歩軍校擬陪之䕶軍校驍騎校等官亦照外省補放驍騎校之例將擬陪人員記名遇有歩軍校缺出即行補授毋庸再送引見嗣後遇朕在此駐蹕由京送放歩軍校之擬陪人員即以此為例
  三十九年
  上諭據正白旗滿洲都統等奏由親軍䕶軍領催馬甲捐納監生人等所有夲身錢糧請照舊支給令其當差其由養育兵捐納監生人等請令出缺等語自應如此辦理馬甲養育兵原為養贍貧苦旗人而設現令捐納人等出缺另挑不過欲為多養旗人之地伊等既有報捐豈有仍仗馬甲養育兵錢糧度日之理所有八旗捐納監生之馬甲養育兵該都統等從前因何挑補顯係贍徇八旗都統等內有兼御前乾清門併尚書侍郎上行走者承辦事務較多或一時未能詳察其專管旗務之都統副都統所司何事即此見伊等不能實心任事著將伊等嚴行申𩛙
  上諭新疆一帯修建工程均係撥兵丁砍伐木植築打土方支給該處兵丁耕種所收米麫青稞等項較之採買物料僱覔匠夫者夲屬減省今烏魯木齊新建滿城兵房工程既較內地應用銀數有減無浮又何必復照內地之例核筭所有用過銀兩即著照數准銷毋庸再行交部查核嗣後新疆等處工程𣲖撥兵丁及砍伐木植修建者俱不必照依內地定例核銷四十五年
  上諭今夏雨水較多京城房屋間有坍損八旗兵丁生計不無拮据著加恩普賞給一月錢糧以示優賚該部知道又
  上諭朕從前有㫖將直𨽻旗租銀仍賞給八旗兵丁經部議挑選八旗兵丁中差使勤慎者賞給兩月錢糧以示鼓勵今思一人得兩月錢糧亦不能立家産不過隨手花費而不得賞者未免向隅且分別挑選該管官員不無瞻徇出入之弊殊非朕普恵八旗兵丁之意此後著將直督觧到銀兩足敷普行賞給八旗兵丁一月錢糧時該部即奏聞普賞一次
  四十八年
  上諭前經降㫖直𨽻觧到旗租銀兩足敷普賞八旗兵丁一月錢糧即行普賞一次現在直𨽻觧到租銀已足敷賞給之用著加恩普賞八旗兵丁一月錢糧以示朕加恵旗人用溥春祺之意該部即遵諭行五十二年
  上諭前經降㫖直𨽻觧到旗租銀兩足敷賞八旗兵丁一月錢糧即行普賞一次現在直𨽻觧到租銀已足敷賞賚之用著加恩普賞八旗兵丁一月錢糧俾八旗兵丁生計益臻充裕以示春祺錫慶有加無已至意該部即遵諭行
  五十六年
  上諭前經降㫖直𨽻觧到旗租銀兩足敷普賞八旗兵丁一月錢糧即行普賞一次現在直𨽻觧到租銀雖不足敷賞賚之用但念該兵丁等寒冬嵗暮生計維艱著於節年積存旗租項下撥補足數加恩普賞八旗兵丁一月錢糧俾生計益臻充裕以示敷錫春祺有加無已至意該部即遵諭行
  五十七年
  上諭梁肯堂奏山海闗駐防兵丁五十八年應需兵米一萬七千七百餘石請勅下奉天府尹仍照舊在寕逺州錦縣協撥一萬石交山海闗通判領囘供支其餘米石於征収屯米動放外仍令永平府屬州縣領價採買支放等語夲年直𨽻地方被旱較廣此項兵米若令全數就近採買未免辦理稍難著照該督等所請即著奉天府尹於寧逺州錦縣協撥一萬石其餘米石仍著梁肯堂照舊辦理據實報銷該部即遵諭行摺並發
  五十八年
  上諭前經降㫖直𨽻觧到旗租銀兩足敷普賞八旗兵丁一月錢糧即行普賞一次現在直𨽻觧到租銀雖不足敷賞賚之用但念該兵丁等寒冬嵗暮生計維艱著於莭年積存旗租項下撥補足數加恩普賞八旗兵丁一月錢糧俾生計益臻充裕以示敷錫春祺有加無已至意該部即遵諭行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七
  兵制志六
  軍令
  天命三年
  太祖高皇帝興師伐明
  諭諸貝勒大臣俘獲之人勿去其衣服勿淫其婦妾勿離異其匹耦拒戰而死者聽之若歸順者慎勿輕加誅戮
  天聰三年
  太宗文皇帝諭朕仰承
  天命興師伐明拒戰者不得不誅若歸降者雖雞豚毋得侵擾俘獲之人毋離散其父子夫婦毋淫人婦女毋掠人衣服毋拆廬舍祠宇毋毀器皿毋伐果木如違令殺降淫婦女者斬毀廬舍祠宇伐果木掠衣服及離大纛入村落私掠者鞭一百又毋食明人熟食沽酒聞山海關內多有鴆毒更宜謹慎以乾糧飼馬或馬匹羸瘦可量煮豆飼之肥者止秣以草俟休息時再飼以糧凡採取柴草毋得妄行須聚集衆人以一人為首有離衆馳往者拏究如有故違軍令者將不行嚴禁之都統㕘領佐領一併治罪
  崇德三年
  諭凡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臨陣交鋒若七旗王貝勒貝子卻走一旗王貝勒貝子拒戰七旗獲全即將七旗佐領下人丁給拒戰之一旗若七旗拒戰一旗卻走即將卻走人丁分與七旗若一旗內拒戰者半卻走者半即以卻走人丁分給本旗拒戰者有因屯劄他所未拒戰而無罪者免革人丁其拒戰之王貝勒貝子別行給賞若七旗未及整伍一旗王貝勒貝子拒戰得功者按功次大小俘獲多寡賞之野戰時本旗大臣率本旗軍下馬立王貝勒貝子等率䕶軍乘馬立於後若與敵兵對仗王貝勒貝子大臣不按隊伍輕進或見敵寡妄自衝突者奪所乘馬匹及俘獲人口凡兩
  軍相對必整齊隊伍各按汛地從容前進如擅離本隊隨別隊行擅離本汛由他汛入及衆軍已進獨卻立觀望者或處死或籍沒或鞭責或革職或罰銀酌量治罪凡整伍前進稍有先後毋得彼此爭論但以按汛擊敵不致退縮為上若有以此爭論者即為立心不端之人如敵人不戰而遁我軍追擊之宜選精兵驍騎合力馳擊䕶軍統領不得前進止宜領纛整伍分隊以躡其後倘遇伏兵或以追躡時遇敵旁出䕶軍統領乃親擊之凡大軍起營時各按佐領旗纛整隊而行若有一二人離隊往來尋索遺物及𨠯酒者皆貫耳自出城門務遵軍律肅靜行伍毋得喧譁都統副都統㕘領䕶軍統領佐領以次各有統束統束嚴明則該管隊伍豈有喧譁之理今後有喧譁者該管官坐以應得之罪喧譁者責懲軍行時如有一二人離旗行走者許同行人即報送本都統執送者賞銀三兩下營時凡取薪水務集衆同行妄致失火者斬軍士甲冑均書號記胄兩旁皆用圓鐵葉無甲者衣帽後亦書號記一切軍器自馬絆以上均書姓名馬必繫牌印烙不印烙者罰銀二兩箭無姓名者罰銀二十兩如得他人箭隱匿不出者亦罰銀二十兩軍行時若見禽獸馳馬追射者兵丁射以骲箭貝子大臣坐以應得之罪夜行時每佐領人等有別吹竹為號者執治貫耳若不執治議𠫭領罪盜鞍䩞及轡絡羈絆者按法治罪若馬上行李偏墜應整理者本旗人均站立待整乃行兵入敵境時若有一二人離營私掠被殺者妻子入官仍治本管官罪勿毀寺廟勿妄殺平人抗者戮之順者養之俘獲之人勿褫其衣服勿離散人夫婦雖不為俘獲者亦不許褫衣侵害其俘獲之人勿令看守馬匹如有一二人妄取糧草被殺者罪與離伍擒掠者同勿食熟食勿飲酒前此我兵飲食不慎以不知敵人置毒於中耳今特曉諭宜加謹慎有不遵者依律治罪
  順治八年定發兵之時或在家或在外違限者該管𠫭領佐領等官每兵一名罰銀五兩若至革職等重罪𠉀
  㫖定奪兵丁不遵約束抗違者酌量罪犯責懲該管官仍行議處十三年定隨征前鋒䕶軍領催驍騎廝養卒等私自逃囘初次鞭一百遞發軍前二次正法康熙十一年題准官員出征在家規避不起身者革職在外違約者革職提問䕶軍及領催驍騎等在家規避不起身者鞭一百仍發軍前在外違約者鞭一百所獲人口入官若係差遣之處不遵號令違誤者鞭一百出兵之處不遵號令妄行者為首人正法餘各枷三月鞭一百該管官罰俸一年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諭領兵諸王將軍等藉捕賊為名燒民房舍擄掠子女搶奪財物或分兵所往之處私自擄掠者令督撫題𠫭治罪如督撫隱匿事發者督撫革職十九年題准或攻城或野戰如將陣亡屍骸不能救出者同戰之㕘領散秩官䕶軍校驍騎校降二級調用領戰之該營總降一級調用領戰之大員罰俸一年二十三年議准官兵被傷退囘者若係一二等傷㾗免議三等以下傷㾗仍與失利者同罪如未經被傷冒作傷㾗退囘者照規避例治罪若係官員重傷止許親隨人等送出無親隨人令驍騎一二名䕶送兵丁重傷亦止令驍騎一二名䕶送多差者將差撥各官治罪多送之驍騎亦同議處二十九年
  諭本朝自
  列聖用兵以來戰必勝攻必克所向無敵者皆以賞罰明法律嚴兵卒精鋭器械堅利人思報國殫心奮勇之所致也今軍行其令各該都統以下察覈軍實凡甲冑弓矢諸軍器務令犀利堅好盔甲均繫號帶並書旗分佐領姓名繫於馬尾其行也視大纛整隊齊發有零星前後亂行及𨠯酒者該管官立拏懲責其止也各按旗分
  隊伍分別屯劄有前後錯亂者罪及該管大員馬無印矢無名各罰以銀給拏獲者竊取鞍轡什物馬匹者視其多寡之數治罪失火從重究懲官兵廝役所過地方無騷擾毋搶掠毋踐踏有擅離營伍入村落山谷奪人財物者軍法從事並罪本主及該管官軍士廝役逃亡在汛界內立行察拏治罪如出汛界外該管大員即選官兵窮追務獲立斬以徇如不能獲則將往追官兵從重治罪其逃人之主及該管官一併嚴行究懲既出我境哨探斥堠務期嚴宻如曠野列陣交兵王貝勒貝子公大臣有不按次序攙越前進及見賊兵寡弱不復請令冐昩前進有功不敘仍治以罪其進也須齊列緩轡按隊前行如自離其隊而附人後或自棄其伍而入別行或他人已入而獨留不進者其應斬應籍沒及懲責革罰分別治罪如整旅而進擊敗賊兵厥功維均勿以畧分先後致生爭競至敵兵不戰而潰則選精騎進逐之後隊躡蹤而進如遇伏兵或賊兵有旁出者則後隊接戰夫兵者所以討逆而安順也領軍大臣果能嚴束其下不使良民受害膺上賞違者罰無赦凱旋之日有以兵器私售䝉古者本人治罪並及該管官馬乃大軍急需須視水草佳處小心牧養起行時則留將卒察遺失之馬轡騣尾所繫字樣交還原主如係疲馬則開明馬匹數目交所在官司人民𫎇古善為牧養報知兵部如有隱匿私乘及殺之棄之者治以罪其遺失馬匹之人亦開明馬色報兵部存案恐官兵未能徧知爾部其刋布曉諭之
  雍正元年
  世宗憲皇帝諭自古用兵之道首以申明號令為務周易曰師出以律周書曰不愆於六歩七歩不愆於四伐五伐乃止齊焉可知進退歩驟之間尺寸不可違越方為節制之師必須平日申明號令使三軍之士無不熟知深曉倘其中或有不遵者則按軍律置之於法是其獲罪乃本人之自取無所歸咎雖領兵將帥不能以已意一毫輕重於其間此大公之道也我國家武備精強超越往古從來軍行之際紀律嚴明信賞必罰是以天戈所指迅奏膚功此中外臣民所共知者今承平日久新進少壯之人未曾親履戎行則於從前規制未必一一諳練若不詳細申明宣諭以致官弁兵丁等或因䧟於不知而遽罹罪譴朕心實為不忍今特令大臣等酌議軍令條約經朕親加覽定凡太端細務莫不備載其中者蓋以軍機關繫至重必使事事合於紀律人人祇奉章程勿犯重罰而妄冀從輕勿因事小而不遵成法將來荷
  天眷佑奏凱言旋凡我弁兵等數十萬人有大功而無小過此則朕心所厚望者也著即刋刻交與兩路大將軍通行頒布咸使凜遵旋議准凡戰陣之際聽掌號擊鼓鳴金為進止聞鼓不進聞金不止者斬遇敵進戰有囘顧畏縮交頭接額私語者斬專司掌號擊鼔鳴金之人聞令即掌號擊鼓鳴金令止即止違者
  八旗兵鞭責四十綠旗兵棍責三十臨陣違令者斬大將軍宻傳軍令轉傳之人增減要言者斬大將軍授𦂳宻軍令私告他人以致宣揚誤事者斬官兵殺傷良人冐功者斬掠取他人戰功及詭稱功績以無為有以輕報重者斬沿途欺壓民番恃強買賣掠財物毀房屋姦婦女者皆斬指稱夢見鬼怪造言惑衆者斬兵丁中途染病該管委署䕶軍校領催紅旗管隊即同䕶軍校驍騎校千總把總一同驗確稟明該管官令醫調治如不驗看醫治該管委署䕶軍校領催鞭五十紅旗管隊棍責四十䕶軍校驍騎校千總把總插箭如兵丁詐病偷安者斬大將軍與同官宻議軍情有私行竊聽者斬差往探聽賊人形勢畏縮不往詭稱已去妄報虛實及探聽不實貽誤軍機者斬獲逸馬隱匿私乘不給馬主者八旗兵鞭五十綠旗兵棍責四十仍插箭遊營有獲馬私宰或售與別人者皆斬臨陣竊馬潛逃者斬傳首示衆如在劄營地方犯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劄營地方輪班守卡嚴肅訪察夜遇警急即宻稟申報設備以俟有驚怖喧譁擾動散走以致亂營者斬私語嗟怨長噓短嘆者八旗兵鞭七十綠營兵棍責六十責後復犯並臨陣時故違者斬黑夜無故驚呼疾走致亂營伍者斬白晝犯者八旗兵鞭五十綠旗兵棍責四十面承該管官諭令辭色傲慢者八旗兵鞭五十綠旗兵棍責四十有意抗違致誤軍機者斬疎防失火燒燬草厰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若臨敵境失火致燒草厰者斬失火致燒衣服器械八旗兵鞭五十綠旗兵棍責四十如在存貯火藥地方失火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該管䕶軍校驍騎校委署䕶軍校領催千總把總紅旗管隊皆插箭遊營臨陣時軍營失火致誤大事者兵丁及該管委署䕶軍校領催紅旗管隊悉斬以徇兵丁夤夜夢魘旁人即行喚醒如有隨聲應和擾及營伍者八旗兵鞭七十綠旗兵棍責六十該管委署䕶軍校領催紅旗管隊插箭遊營臨敵營犯者皆斬管守營門縱人擅入者八旗兵鞭七十綠旗兵棍責六十對敵時犯者斬差往偵探之人遇賊投誠不稟報者八旗兵鞭七十綠旗兵棍責六十如有投誠之人不即解送以致逃散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因而洩漏軍中虛實者照洩漏軍機例治罪大兵進𠞰敗賊後不奉大將軍令擅奪車馬輜重者挿箭遊營因而擾亂營伍者斬倚強欺弱𨠯酒為非不遵約束輕者鞭責重者插箭汚穢水泉飲不以次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支領口糧肆行拋棄狼籍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該管委署䕶軍校領催紅旗管隊等不即呈報者插箭兵行不按隊伍踐踏草地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劄營時牧放馬駝牛羊縱令蹂躪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仍插箭遊營該管官插箭兵丁押運軍糧在途私竊升合或竊同營兵丁口糧及損傷盛米囊槖致多虧折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弓箭撒袋腰刀皮索一切軍器不加收管致有遺失並應攜器械擅自離身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該管委署䕶軍校領催鞭四十紅旗管隊棍責三十䕶軍校驍騎校千總把總等插箭在途見遺失刀箭等物拾取不稟報給還者八旗兵鞭四十綠旗兵棍責三十均插箭遊營無𦂳急事私行馳馬者八旗兵鞭五十綠旗兵棍責四十追奪馬匹令其歩行兵行各按隊伍以次而前無論道路險夷寛窄有先後離隊攙越者八旗兵鞭五十綠旗兵棍責四十均插箭遊營結營之後各帳房出一人見藍旗則取柴見黑旗則取水有便溺者守門官兵驗明照牌准其出入起更後不准出營違者八旗兵鞭四十綠旗兵棍責三十該管委署䕶軍校領催紅旗管隊等不嚴行約束者插箭夜傳軍令怠慢不遵巡察坐堆偷安寢睡誤更曠班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該管紅旗管隊不察報者八旗兵鞭五十綠旗兵棍責四十臨陣時犯者斬妄行動作傲慢官長者插箭遊營各營馬歩兵所攜槍礮火藥不加謹收貯以致潮濕不能著火及玩忽拋棄或用藥任意狼籍者八旗兵鞭五十綠旗兵棍責四十該管紅旗管隊插箭遊營如有遺失火藥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該管委署䕶軍校領催紅旗管隊插箭遊營鉛彈務按槍口之大小如式製造如鉛彈不合槍口係平日演放八旗兵鞭五十綠旗兵棍責四十皆插箭遊營該管委署䕶軍校領催紅旗管隊插箭遊營䕶軍校驍騎校千總把總插箭臨陣時兵丁用不合槍口之鉛彈施放者斬該管委署䕶軍校領催鞭一百紅旗管隊棍責一百䕶軍校驍騎校千總把總插箭遊營營總㕘領𠫭將守備記大過一次馬駝牲畜不遵照傳檄如法牧養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該管䕶軍校驍騎校委署䕶軍校領催守備千總把總插箭沿途所遇井泉飲馬之時以次而前不得爭先擁擠有故意爭奪蹤馬踐踏汚穢泉水者八旗兵鞭一百綠旗兵棍責八十乾隆十三年
  上諭軍旅乃國家第一要務軍法從事定例綦嚴今刑律內玩㓂老師有心貽誤竟無正條非所以重軍務儆戒失律也夫科場作弊尚即正典刑若以行軍相較孰為輕重自應稽察舊案明著刑章俾衆知畏法方能鼓勇用命此非朕欲用重典實以昭示武臣肅紀律而勵勇往取辟以止辟之義也見在纂修㑹典著軍機大臣㑹同該部詳酌定議具奏旋議定重臣膺閫外之寄自當戮力疆場綏寧邊徼至於玩愒偷安甘心養㓂傾險妬功忍心誤國實屬情罪重大今按中樞政考軍令一篇均為所屬弁兵約法不及統兵之人誠於責成專閫申嚴軍紀之意有所未備嗣後凡統兵將帥玩視軍務苟圖安逸故意遷延不將實在情形具奏貽誤國事者又凡將帥因私忿媢嫉推諉牽制以致縻餉老師貽誤軍機者又凡身為主帥不能克敵轉布流言揺惑衆心藉以傾陷他人致誤軍機者均屬有心貽誤應擬斬立決庶軍律嚴明而身任元戎者亦知儆懼奮勵矣
  十四年
  諭國家設立營伍領以將弁所以禁暴止奸折衝禦侮責綦重也兵法失律有誅書稱不用命戮於社立法之嚴如此近來法司衙門於官犯相䝉多入緩決因而武弁亦邀寛典大非立法之本意夫軍旅之事國家不能保其百年不用必當申明紀律信賞必罰方足以振憲綱而作士氣誠使為將弁者在平時則勤訓練嚴㧞補謹巡防以固疆圉設有緩急統帥則詳審機宜熟籌勝算其偏裨士卒則奮勇爭先摧鋒陷陣不避矢石効臂指之使自能克敵制勝若平時不能拊循而流於廢弛或苛急而激為忿怨偶遇小醜竊發則號令不明指揮不定畏葸退縮縱㓂老師或臨陣之時望風委靡甚至欺蔽容隱負恩僨事國家所倚以為干城腹心者何在此而不誅何以示懲乃使久繫囹圄累嵗經年虛擬罪名獲全首領是骫法也後之任事者何由知戒朕以仁治天下慎重民命罔敢勿欽而天討所在朕勿敢赦如訥親張廣泗之誤國負恩屢頒諭㫖已立正典刑慶復之欺䝉縱㓂亦已賜令自盡而詳閲秋期審冊內除李質粹宋宗璋尚須待質袁士弼情非退縮應該緩決此外如許應虎之失誤軍機臨陣退縮沈瑞龍之私囘任所託病偷安胡璘劉種之恇怯退避離汛失守又如張通楊文富之棄地不守阻囘援師皆法之斷不容貸而情之毫無可原者即其中有先經緩決之犯皆令改擬予勾正法以為炯戒凡在披堅執銳之徒當思臨陣爭先赴陷危險死於鋒或所不免而國家加恩臨贈卹廕及子孫如有退縮偷安挫衂失事縱一時茍免終於身伏釡鑕等死耳死敵者榮死法者辱雖至愚亦當審擇而知所處矣若專事姑息積玩成疲於軍務大有關繫納親張廣泗慶復之敢於貽誤未必非向來失律倖免人心無所震悚有以啟之也今於勾到後特頒此諭詳悉𨳩導令武臣咸知僨事者必無軼罰罹罪者斷難倖生與其伏法於誤事之後不如捐軀於臨事之時大義昭然將必致身効命以戰則克以守則固不致茍且偷生陷於顯戮正辟以止辟之義也此諭著刋刻頒發令內外武職衙門入於交盤冊內永逺傳示各宜凜遵
  四十九年
  頒發行軍簡明紀律
  諭前因甘省𠞰捕逆囘時綠營官兵於馬家堡打仗因軍裝火器被雨潮濕俟烘烤完妥再為前進並有懦怯退縮者當經降㫖通飭各督撫務宜隨時加意整頓今逆囘之事雖完但思整肅營伍固在督撫提鎮之實心督飭而平時操演講習更在將弁之面為指導兵丁之明曉軍律國家累洽重熙承平無事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無備與其臨時告誡不若先事講求著軍機大臣㑹同該部將行軍紀律擇其緊要數條務須簡切明當使兵丁人人知曉盡成勁旅以示朕整飭戎行之至意
  一兵丁隨征𠞰賊俱應奮勇直前其見賊退走者不過各惜身命心懷畏怯試思臨陣退走律應斬首示衆若能殺賊立功必𫎇陞賞即或陣亡
  國家自有卹典子孫俱得邀恩兵丁等與其臨陣畏葸難逃
  國法何如爭先殺賊奮不顧身況勇往向前未必即死一經退後斷不得生此理甚明該管將備等平時將此諄切告誡務令兵丁等咸知大義臨陣時自必勇氣百倍可期殺賊立功
  一鳥鎗弓箭最為行軍利器若兵丁等臨陣時尚未見賊逺將鎗箭施放及至交戰火藥箭枝俱已用完無以禦敵即同束手待斃關係甚重凡領兵將備平日務須時加講習令兵丁於臨陣遇賊鎗箭可及之處不先不後一齊施放庶槍箭隨聲應手皆獲實用
  一行軍攜帶軍裝火藥俱應在帳房收貯毋令潮濕即或途中遇雨亦須嚴宻遮䕶遇賊緩急庶可用凡帶兵將備等須嚴加曉諭勿致潮濕或需烘烤以致臨時貽誤至弓箭鎗刀等項平時又須修整堅利不得廢弛
  一臨陣對敵倘遇將領受傷隨從兵丁更當奮勇直前竭力救䕶若兵不顧將各惜身命觀望退阻最為惡習並應申明軍紀俾衆知悉凡有將領受傷兵丁不即時救䕶竟至潰散脫逃者立即查明按名處斬其能奮勇保䕶者立即議功優賞以示鼓勵該管將備等平日尤當愛恤士卒臨時賞罰公平庶兵將同心合力所向無敵
  一兵丁對敵乘勝追趕刻不容遲若兵丁等有貪搶賊人遺棄財物以致賊衆逃遁貽誤不小該將備等於領兵臨陣時務須通行曉諭違者立即依律治罪庶兵丁等各知儆畏
  一營卡最關緊要凡領兵將備等務須嚴飭坐卡兵丁輪班防守留心偵探毋得怠惰偷安即探察有事只須選派明幹一二人宻行飛稟餘仍嚴整坐守毋須輕動無事時不許髙聲呌喊致亂營規違者俱照軍法處治
  一兵丁遇有調撥自當恪守軍令即時遄行如敢騷擾地方欺壓良民蹂躪田禾搶掠財物等事即應按律從重治罪該管將備等平日加意教誡臨時又當嚴行約束無許違犯
  一兵丁奮勇殺賊應予奬賞但恐兵丁等希圖冒功任意朦混不可不預為防範凡軍法將他人戰功冒為己功及謊稱實在効力將無作有以輕報重者斬該管將備等應隨時曉諭親自稽查俾立功者得賞冒功者治罪以期核實
  一行軍馬駝最宜愛惜凡兵丁等牧放須揀擇水草弔臕須按照時𠉀遇有疲乏加意調養夜間尤宜小心看守偶有失遺須立時尋獲至所挖井泉不許汚穢飲馬各挨次序毋許爭先以致壅塞如有違犯立即重懲不貸
  一劄營後巡邏防守毋得疎懈夜間不許無故行走帳房內更要小心火燭遇有警報靜聽將令不得輕舉妄動若逄有宻令須各自遵守毋得私相漏洩該領兵將備等尤宜申明號令隨時曉諭不得疎懈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七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八
  兵制志七
  軍政廵防附
  凡軍政五年一舉考察中外武職以定黜陟註上考者薦舉卓異注下考者糾劾該管官具疏以
  聞不入舉劾者以中平注考彚送兵部㑹都察院兵科
  京畿道察覈題覆奉
  㫖以卓異加一級註冊𠋫陞其以軍政紏劾貪酷革職提問罷軟不謹革職老病休致才力不及降二級浮躁降一級皆調用前有卓異應陞及加級紀錄均不准抵銷
  考察八旗武職在京管旗大臣及各省將軍都統副都統等俱開列事實清冊在京於九月內送部在外於十月內送部兵部彚齊繕具履厯清單進
  呈至在京文員兼旗下武職者仍於京察時聼該部院衙門考察不在軍政之列鑾儀衛滿洲各官八旗世職人員俱不行考察此外各衙門所屬武職各該管官詳核填注考語定以四格曰操守曰才能曰騎射曰年嵗紏以八法曰貪曰酷曰罷軟無為曰不謹曰年老曰有疾曰浮躁曰才力不及並將各該員履厯及有無在軍前行走受傷得功之處註明分別應去應留造冊送部其堪膺薦舉官員必須行止端方弓馬𡢃熟管轄嚴肅當差勤慎不擾該屬給餉無虛考語併厯俸己滿三年任內並無事故並試問
  國語方准薦舉屆期兵部將管旗王貝勒等滿洲䝉古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滿洲䝉古副都統滿洲補授漢軍都統副都統兵部滿洲堂官職名開列請
  㫖派出考察具奏其前鋒營䕶軍營官員軍政卓異由領侍衛內大臣㑹同前鋒䕶軍統領等揀選薦舉至各省駐防官員俱照在京官員之例該將軍都統副都統等考察河南太原二處駐防官員該廵撫考察其良鄉寳坻固安東安覇州采育里保定府雄縣滄州九處駐防官員三年一次派有䕶軍統領或副都統前往廵察管轄即令㑹同該管官考核具奏內外考選軍政冊限於本年十月具題乾隆二十四年二月
  諭向來內外文武三品以上大員遇京察軍政之年援例自陳文具相沿無禆實政曽經降㫖停罷第念伊等洊陟崇階並由特簡其人賢否優劣雖已均在洞鑒然其間亦不乏旅進旅退茍圖持祿戀棧之人若以平時既無大過足干例議又不按例甄核任其廻翔日久必致職業不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甚非澄敘官聨之道嗣後兵部於軍政時將在京之都統副都統在外之駐防將軍都統副都統各省之提督總兵官分別為三本繕具簡明履厯清單進呈𠉀朕鑒裁以重考績大典著為令是年十月
  諭㨿伊勒圖奏稱本年係應軍政之年將伊犂二城滿洲錫伯官員等照例考試分別定議保題等語向來定例伊犁官員等遇軍政之年保舉卓異後不令特行送京引見者原因伊犂為極邉地方往來拮据是以停其特送引見但此等卓異人員軍政大典攸闗未經引見而將軍大臣等閲看即為卓異亦不得合宜嗣後伊犂等處官員遇軍政之年將指為卓異者臨時奏聞註冊俟伊等應陞之缺保送引見時將卓異之處一併聲明具奏俟引見之日朕允准後再准其卓異其協領等內指稱為卓異者亦俟伊犂年滿送京引見之時一併聲明具奏引見之日朕𠃔准後再准其卓異旋議定駐防旗員視地之大小官之多寡以定額黑龍江薦舉七人
  盛京六人吉林察哈爾各五人西安伊犁各四人江寜杭州荊州烏魯木齊各三人綏逺城寜夏廣州成都熱河宻雲各二人山海闗涼州青州福州河南太原巴里坤各一人餘無定額舉非其人者論如法入於計典官干六法者謂不謹以下六條五品以下應否引
  見由部疏請其應革職官罷任𠉀
  㫖曾出征効力以老疾休致者審其資格覈其軍功量
  
  恩俸有差如有原兼世職及世襲佐領者分別降留
  
  上諭京城兵丁三年一次軍政考騐其優者列頭等賞給銀兩劣者斥革所以示勸懲也獨健鋭營外火噐營圓明園兵丁未入於考騐嗣後健鋭營外火器營圓明園兵丁亦照京城兵丁例著派出軍政之王大臣一體考騐辦理
  考察緑營武職鑾儀衛漢冠軍使至整儀尉由本營官注考逹部京營千總以上直省營守備以上以次聼察於其長冊注考語定以四格曰才技曰年力曰馭兵曰給餉糾以八法與八旗考察同京營由歩軍統領覈實逹部直省緑營由總督廵撫提督覈實具疏衛所千總由司道注考督撫覈疏薦舉必以才技優長年力強壯馭兵有術給餉無虛又覈其閲俸三年任內並無𠫵罰廼為合格其因公降罷而亷能過人者除盜案處分外亦准其卓異合格之逰擊以上引
  見未滿三年者具奏請
  㫖已滿三年及都司以下均檄令送部引
  見奉
  㫖准卓異註冊𠉀陞其既膺薦舉後至下次軍政時或因較俸尚未陞用如以考核列入平等者即將上次薦舉卓異加級注銷入於計典官如曽出征受傷著有勞績除犯貪酷外應革職休致者仍給原品其年老而精力未甚衰𢢑尚可辦事者或仍留原任或調補簡缺該督撫提鎮酌量辦理請
  㫖遵行如果不堪錄用或予守糧一分或令子弟入伍以養餘年又以二年半為期甄別緑營將偹由督撫提鎮各簡其所管副將及守偹等官賢能合格者陝甘舉五人直𨽻江南福建浙江湖廣四川廣東各四人山東山西江西廣西雲南貴州各三人河南二人及應劾之將偹均具疏請
  㫖薦舉者予紀錄紏𠫵者准八法議處如值軍政之年
  停其甄別
  三十七年八月
  諭旗員補用緑營原以滿洲風俗淳樸技藝優𡢃將伊等錄用自能為綠營表率以挽漢人習氣而外任所得養亷較多伊等所得既多亦於生計有益此朕教養滿洲奴僕之至意也伊等到任後理應謹守滿洲舊習以技藝為要多方教導毋染漢人習氣不行糜廢守分安常即至回京時僅可度日乃竟有在外全忘滿洲舊習竟染漢人習氣凡事尚華不知撙節任意浮靡又甚至買妾置婢彼此效尤若年老無嗣置妾尚可無故為身體安逸倣效而行此何理乎殊不知朕愛養滿洲奴僕之意著交八旗大臣通行曉諭所管應陞外省之侍衛章京官員等嗣後凡補放綠營人等到任後須謹守滿洲淳樸之舊習操演技藝毋效浮華靡費之惡習以作緑營人等之表率如不知悛改仍有似此者一經查出定行從重治罪著交各省總督提督廵撫等除嚴行曉諭各員外留心細查如有故違者即據實叅奏母得姑息
  三十九年十一月
  諭據周元禮奏查閲營伍情形摺內稱遵化州遊擊佛爾清額墻子路都司福英馬箭均久純熟勒限半年學習再行考騐所辦非是旗員簡用外任原因緑營弓馬平常令其表率俾有所觀法咸成勁旅該員等自當感激朕恩並加奮勉身先倡率訓練兵丁學習弓馬方為無忝委任若徒虛穈亷俸貪逸養安其於滿洲體面盡失尚足為緑營標凖乎今佛爾清額福英馬箭均未純熟致被周元理㸔出則其生疎不堪可知即不稱將領之任至緑營勒限半年學習舊例在庸懦漢員偶一引用其知恥者尚當赧顔況滿洲弓馬本所嫺習初用時皆經朕引見發往何以甫至外任即盡行荒廢轉欲援緑營漢員之例學習稍有人心者尚不知羞惡若此耶昨因直𨽻副將瑪爾清阿逰擊武靈阿赴東省協勦賊匪頗能奮勉出力不愧滿洲勇敢之風當即加恩陞擢用為總兵叅將若佛爾清額福英之弓馬生疎豈可復為姑息佛爾清額福英俱著即解任回京引見再降諭㫖嗣後各省緑營旗員如有弓馬生疎廢弛隊伍者均著照此例辦理
  廵防
  凡廵防之制外海廵防
  盛京以協領為總廵佐領防禦驍騎校為分廵直省以總兵官為總廵副將以下為分廵各於所治界內率舟師沿海上下更畨往來以詰姦禁暴兩界相交之所屆期㑹哨同時並聨名申報將軍總督提督察覈委官稽查若因風汛阻滯或先或後各以到界之日申報其期約以二四五月為始至九月事竣回營其有引避不廵及廵有不周者論如軍律內河廵防長江自四川巫山而東出三江口至湖廣界過岳州武昌興國至江西界下九江南昌至江南界經安慶江寜京口狼山東至於海由將軍督撫提鎮分委旗標弁兵沿泝江流上下遊廵及交界之處㑹廵申報互相考覈與外海廵防同若廵海遭風受傷者在外洋官准軍功加級兵准一等傷給賞在內洋官准軍功紀錄兵准二等傷給賞身故者在外洋官兵皆照陣亡之例在內洋官照陣亡例減一等兵減半各給卹典若在黃河大江及洞庭洪澤等湖遭風者視外洋賞卹各處墩䑓營房
  國初定邉境設立墩䑓營房以司偵瞭遇有𦂳急舉煙為號㓂至百人者掛席一領放礮一聲至三百人者掛席二領放礮二聲至五百人者掛席三領放礮三聲至千人者掛席五領放礮五聲至萬餘人者掛席七領連放礮聲接逓傳逹
  康熙七年題准各省孔道均設墩臺營房撥兵看守如有𦂳急軍機接逓傳報
  乾隆三年
  㫖各省水陸孔道之旁設立墩臺駐宿兵丁所以䕶衛行人稽查匪類朕聞外省情形種種不一其間兵卒成行器械成列於行李往來之時留心防䕶者有之防汛至二三人而不成行列器械不整者有之營房雖設而閴其無人一任偷竊潛行漫無知覺者亦有之大抵與督撫提鎮等駐劄大營相近者尚覺整齊其逺者即多廢弛夫防汛兵丁既無差操之勞専司稽察之事而乃怠惰縱逸至此則國家設立汛兵之意安在皆該管官弁約束不嚴董率不力有以致之其如何增設懲警之法令督撫提鎮等轉飭所屬將弁實心奉行俾各勤於執業不似從前之躭逸偷安任意曠誤著兵部定議具奏旋議定各省督撫提鎮將所屬地方詳細籌畫除汛兵已經足額者毋庸再行撥補外其有汛兵缺少之處各按地方衝僻情形即行撥補所有器械務須整齊仍令該管官不時察驗倘有離汛偷安曠誤汛防者將兵丁責革別補該管官稽查不力者照約束不嚴例議處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九
  兵制志八
  教閲京營 直省 兵籍
  京營
  領侍衛府三旗親軍教閲之制鑲黃旗每月於初二十六兩日習騎射二次於初六十一二十一二十六等日習步射四次正黃旗每月於初三十七兩日習騎射二次於初七十二二十二二十七等日習步射四次正白旗每月於初四十八兩日習騎射二次於初八十三二十三二十八等日習步射四次
  八旗驍騎營教閲之制每月於初四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等日習射六次都統以下各官親徃監視春秋二季擐甲習步射二次由旗定期咨部擐甲習騎射二次由部定期通行又春月分操二次合操一次秋月合操二次預奏操期仲春孟秋之日按期登城習鳴螺兵部遣官稽察嵗以為常其八旗漢軍鳥槍兵於春秋月各演鳥槍四十五日嵗仍合操二次季秋月試礮於蘆溝橋每旗各出礮十位演放五日間三嵗則於蘆溝橋以鳥槍營兵與礮營兵合演槍礮籐牌兵每年春秋二季四旗合操四次八旗合操二次又於初冬分派各旗演習步圍每年二次或三次
  八旗前鋒營教閱之制每月於初二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等日習步射六次春秋二季擐甲習騎射二次又於左右翼內各分前鋒之半兼習鳥槍月演十次均由統領督率所屬如法訓練每年秋季前鋒統領㑹同䕶軍統領奏聞率所屬兩營官軍演習步圍兩三次
  八旗䕶軍營教閲之制每月於初二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等日習步射六次春秋二季擐甲習騎射二次與前鋒營同
  圓明園八旗䕶軍營教閱之制每月習步射六次春秋二季習騎射演放鳥槍與八旗䕶軍營同八旗步軍營及巡捕營教閲之制八旗步軍習步射城門驍騎習鳥槍均以春秋操演步軍翼尉同城門領更畨考閲內九門外七門安設礮位每屆三年四門一次隨同八旗運徃蘆溝橋輪流演放巡捕營㕘將遊擊月考其屬之弓矢守備千把總各練汛兵春秋習鳥槍與城門驍騎同
  內府三旗教閲之制每月習射六次春秋二季擐甲習射二次每年立冬後內府䕶軍並尚虞處侍衛鷹狗房執事人等演習步圍又遴選三旗䕶軍學習馬射等技藝各以時操演
  火器營教閲之制每月演習步射六日騎射六日馬上技藝六日各於本旗教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齊集其鳥槍礮䕶軍驍騎該管官按日於本旗公所考騐合操日八旗分左右翼行陣施放槍礮九次至第十次礮與鳥槍連環施放無間每年秋季俟八旗漢軍礮位演放完竣後奏請徃蘆溝橋演礮五日
  健鋭營教閲之制每月逢四九日期合操雲梯䕶梯鳥槍大隊鳥槍馬上三槍過馬騙馬札槍貫跤等技藝逢二七日期合操雲梯䕶梯鳥槍馬上三槍及騎射步射舞鞭舞刀等技藝其餘日各於本旗較馬步射施放鳥槍恭遇
  駕駐圓明園自三月初一日起每日左右翼輪流演水戰用船四逢八日期大操用船八若遇啟
  駕廵幸行圍以後則按三八日期操演凡較閲每年自七月十六日開操至次年四月十六日止若遇閏七月即於閏七月十六日起其封開印信日暫停八旗設立教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鑲黃旗教場在安定門外正黃旗教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在徳勝門外正白旗教場在東直門外鑲白旗教場在朝陽門外正紅鑲紅兩旗教場均在阜成門外正藍旗教場在崇文門外鑲藍旗教場在宣武門外各設演武㕔該都統等以時督率訓練順治七年
  世祖章皇帝諭我朝以武功開國頻年征討不臣所至克㨗皆恃騎射今荷
  天庥天下一統勿以太平而忘武備尚其益習弓馬務造精良
  康熈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諭漢軍不能騎馬者甚多每旗應設一營操練火器議政大臣等集議以聞尋議覆八旗漢軍鳥槍驍騎毎佐領下増十八名共二十名演習鳥槍得
  㫖火器關係武備甚為𦂳要應嚴加操演以裨實用
  雍正五年
  世宗憲皇帝諭火器營甚屬𦂳要馬上教習熟練方為有益凡屬滿洲以騎射為根本不可専習鳥槍而廢棄騎射兵丁在馬上射箭放槍著加意熟習再兵丁內有自己養馬學習鳥槍技藝及勤謹効力當差者爾等即當勸勉以優等記名其或行走不及者亦當誘之於善教訓兵丁湏如教訓自己子弟不可遽加苛責若有下愚不移之人或經再三教訓仍然行止妄亂者豈可留之京師爾等當即行奏聞發遣
  十年
  諭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武備為先務者而兵丁之演習武藝亦未有不勤加訓練而能有成者從來士農工商各習一業茍不専心竭力則其業必不精況兵丁所司戰鬬之事非膂力剛強不能披堅執鋭非習藝嫻熟不能克敵宣威奈何怠惰茍安虛度嵗月不思設兵之本意不意己身之職業乎國家承平日乆人耽安逸武備漸覺廢弛今當邊陲用兵是以令勤操演又不令直班俾得専心訓練復給以飯銀資其日用無非體恤勤勞也爾等各宜勉力學習如騎射長槍之類必令純熟精強成國家之勁旅以
  柔弱怯懦為恥以安逸華麗為戒人之力量用則日増不用則日減如出城操演正可演習步行又何必騎馬乘車若此等者一經察出必從重治罪
  乾隆三年
  上諭聞得䕶軍披甲旗人內有不肖之徒入班唱戱者亦有不入戱班自行演唱者既係旗人自當勤習騎射清話武藝乃入此等卑習㒺顧身名是何道理朕昨較獵南苑見兵丁於行圍之道及馬上甚屬生踈不堪此皆平日不勤習武藝沉於戱玩之所致也八旗大臣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均有教育旗人之責乃平日並不將該管人等留心稽查約束以致如此放蕩著交各該管大臣等嗣後將此等之人務必嚴查約束倘仍不留心致使旗人不習武藝任其流入此等卑習或經朕訪聞或被㕘劾朕惟該管大臣等是問並著步軍統領亦嚴加察拿又
  上諭八旗弁兵等䝉
  皇祖六十一年教養之恩不啻天髙地厚我
  皇考臨御十三年宵旰焦勞施恩沛澤為旗人籌畫生計
  者至周至渥朕即位以來仰體
  皇祖
  皇考聖心無時無刻不以贍養旗人為念凡有益於伊等生計者悉已次第舉行即如近年之中借給餉銀數百萬兩原議按月扣除未幾仍行豁免在國帑所費已多而於旗人究未能永逺補益今再四思維八旗生齒日見其繁若於每佐領下各添兵額則食糧者加増於原數而閒曠者自少似為養贍旗人之本計除各王公屬下包衣外查八旗滿洲䝉古現有十六嵗以上壯丁七千六百餘名五嵗以下㓜丁一萬六千四百餘名漢軍壯丁現有二萬五千一百餘名幼丁七千一百餘名又圓明園八旗壯丁現有五百餘名幼丁一千餘名共計五萬七千九百餘名著將滿洲𫎇古佐領共八百八十二個每佐領添食四兩之
  䕶軍一名領催一名食三兩之馬甲二名食二兩之養育兵十名圓明園八旗每旗添養育兵四十二名至於漢軍佐領共二百七十個半伊等人丁雖衆其中力能營運者尚多且佐雜千把皆可録用與滿洲蒙古不同今酌量毎佐領添領催一名馬甲二名養育兵六名通計加添䕶軍領催馬甲四千三百三十餘名養育兵一萬七百七十餘名每嵗需銀四十三萬九千餘兩需米九萬六千三百餘石至於八旗佐領人數多少不一若照額加添或佐領人數不敷或有人丁而不願披甲者應於人多之佐領下挑補其如何辦理妥協之處著軍機大臣㑹同議政王大臣八旗大臣詳加妥議具奏此朕逾格加恩之舉旗人等當思國家之經費有常弁兵之額數有定將來生齒愈繁豈能更有増益朝廷曠典不可屢邀惟有謹身節用崇儉去奢以為仰事俯育之道不至匱乏則朕之施恩為不虛而旗人亦永享安寧之福矣四年
  上諭滿洲兵丁素以騎射馬上技藝甚為𦂳要是以奮勉習學該管大臣官員等亦留心訓練滿洲兵技藝甚屬強健逺過緑營兵丁今滿洲兵丁為習俗所染惟好安逸不甚演習技藝該管將軍大臣等又不以操演為事技藝漸至廢弛逺不及先矣今聞四川撫標親隨兵丁之缺例應以滿洲兵丁內挑取經四川副都統永寧以補巡撫親隨馬甲之缺由滿洲兵丁內桃選五人送徃該撫挑取令各射步箭二枝並無一人射中者至副都統永寧原有管束兵丁訓練熟習之責今兵丁技藝如此生踈皆伊平日不留心訓練所致於滿洲風氣大有關係永寧著嚴加申飭務須將兵丁等留心訓練俾各致精鋭若仍似此踈懈不以為事經朕查知必行治罪據四川省如此其他省駐防兵丁亦恐如此著通咨各省駐防將軍副都統等各加奮勉訓練不得怠玩
  五年
  上諭塞爾徳陽泰身為副都統不以公務為事又致令行私作弊實負朕恩著革職交刑部議處具奏協領蘇通阿等亦行私作弊著交兵部嚴察議奏其辦理不明之協領鐵圖等及將家生子挑甲之該管官員理應交部察議但人數衆多且伊等亦係遵塞爾徳陽泰之言而行者俱著從寛免其交部將軍係一省大臣理應如是辦理恩施出自朕躬嗣後右衛官兵若感戴朕恩遵奉將軍法令改過急公竭力行走不但於爾等生計有益亦可永受朕恩該部知道又
  上諭內扎薩克之六㑹所備兵丁及軍器已連閲三年因伊等預備操練甚好是以此次朕加恩賞賚派出備兵之王貝勒台吉官兵今凖噶爾噶爾旦策零甚屬恭順諸凡俱照朕所指示而定並無事故若每年仍𣲖大臣前徃查閲𫎇古等預備馬匹牲餼徃返行走未免勞苦嗣後每年派大臣之處著停止俟二三年後理藩院將派大臣前徃查閲之處具奏請㫖爾等可曉諭派出備兵之王貝勒台吉官員等將各㑹兵丁仍不時操練俾軍器銛利整齊以副朕體恤伊等之至意毋謂暫不查閲即行怠忽伊等若稍怠忽致兵丁訓練荒踈軍器𧇊缺不全一經派往查閲大臣叅奏朕斷不寛恕著特此明白曉諭又
  上諭八旗兵丁赴蘆溝橋演槍砲定例三年一次於九月內舉行兵丁人等雖預領有本月分錢糧但家間養贍與在橋日費不能兼顧未免拮据今屆操演之期朕心軫念著照訓練營舊例賞給一月飯銀以示優恤再應用帳房亦著照訓練營之例赴工部關領俾營制齊一以肅觀瞻仍交該管官於完操之日查明繳部嗣後三年一次赴橋操演俱著照此例行六年
  上諭朕行圍回京之後恭讀
  太宗皇帝實録內載昔
  太祖時我等聞明日出獵即預為調鷹蹴毬若不令徃得請隨行今之子弟惟務出外遊行閒居戱樂在昔時無論長幼爭相奮勵皆以行兵出獵為喜爾時僕從甚少人各牧馬披鞍析薪自㸑如此艱辛尚各為主効力國勢之隆非由此勞瘁而致乎今子弟遇行兵出獵或言妻子有疾或以家事為辭者多矣不思勇徃奮發而惟耽戀室家偷安習玩國事能無衰乎此等流弊有闗於滿洲風氣是以䝉
  太宗皇帝諄切訓諭朕此次行圍諸王大臣中竟有耽戀室家託故不願隨徃者朕已為姑容亦不必明指其人夫行圍出獵既以操練技藝鍊習勞苦尤足以奮發人之氣志乃滿洲等應行勇徃之事若惟事偷安不知愧恥則積習相沿實於國勢之隆替甚為闗係嗣後倘有不知悛改仍蹈前轍者朕斷不輕為寛宥可遍行諸王大臣及官兵人等知之
  七年
  上諭向來直𨽻山西沿邊副叅將等缺准以侍衛章京等員補用原以滿員騎射素優防禦闗隘自屬相宜而於緑營旗營伍恐未能周知是以止將邊缺補用朕思直𨽻一省為京畿重地所有營汛均屬𦂳要若將己任邊闗將備滿員之內擇其通曉營務者調補內地以在京滿員補用邊缺則於職守既無遺悞而滿員亦得藉此疏通向來沿邊副叅等缺以三分補用緑旗以七分補用滿員今內地副叅等缺應酌以七分補用緑旗以三分補用滿員在緑旗將弁原於各省通行陞轉非若滿員之有界限分缺無多實無佔礙之虞而滿員歴任邊疆留心營伍亦收駕輕就熟之益其如何分缺揀補及如何定例題陞之處該部詳悉妥議具奏
  十年
  上諭國家養育兵丁將責以披堅執鋭䧟陣摧鋒之用故當召募之始必擇其身材強壯技藝可觀者方准入伍朕聞外省兵糧缺出惟馬糧係督撫提鎮親行拔補至步糧則由營員騐放因而狥情示惠徃徃將猥弱不堪之人混行収録虛縻糧餉者有之又向例兵糧缺出先儘餘丁頂補餘丁不足始募民人充伍查餘丁一項原係將營中清出火糧收養兵丁子弟每名月給餉銀五錢既可貼補兵丁之不足且以造就人材立法本非不善乃兵丁因餉銀有限凡子弟之壯大者多令別業資生而以幼小羸弱之丁充補其數徒然佔食半餉難以造就人材國家何能收養兵之實用直省督撫提鎮等宜思設兵者經國要畧簡募者教練先資既徃者姑不究茲後遇有兵糧缺出無論馬步戰守餘丁務湏親自騐收不可憚勞委之營弁倘一時事冗不能親閲亦必令親信大員代㸔庶有一兵即得一兵之用於詰戎之道方有禆益其不實力奉行或經科道查叅必重處不貸該部即遵諭通行又
  上諭八旗前鋒䕶軍等三年考騐一次原恐該管大臣等不勤加訓練漸至踈懶是以特派王大臣等閲㸔分別等第以示懲勸自此例定後已經騐㸔二次勸優懲劣各知奮勉此次考騐著暫行停止交該管大臣章京等不時勤加訓練勿致臨時竭蹷並曉諭兵丁等令其平素勤習務期騎射技藝各極精熟俟下次考騐出派王大臣閲㸔時遇有庸劣者朕惟該管大臣章京等是問又
  上諭國家設立營伍修明武備所為折衝禦侮之用必訓練精熟於平日斯可奮勇決勝於臨時是以陸路設營汛沿海設水師皆湏勤演習收實效者自去年朕命大臣查閲營伍後陸路該管大員頗有竭力整頓氣象而水師操演則不過將演就陣法塞責了事其操舟破浪之法官弁兵丁茫然不知以為此水手之事漫不留意即至柁工水手其能熟練者亦屬寥寥平日操演之時各船進退尚且參差徃來間斷茍其臨敵何以致用夫水師以舟為主出沒風濤去來倐忽必掌柁者能操縱自如而搶風折⿰破浪衝波水手等盡能嫻習即官弁兵丁等亦皆心領神㑹不待呼應而自靈然後猝然遇敵駕駛輕㨗一舟之中臂指相使如一人之身則應變制勝無難向來水師員弁仍以水師用原欲其熟悉情形收得人之效今則視為故套該管者不加察徼倖者茍延玩是育材之善政為伊等之㨗徑矣著通行申飭沿海將軍督撫都統提鎮等務遵朕㫖實心訓練實心甄別毋得仍前玩忽虛應故事又
  上諭八旗滿洲舊習原以操練騎射技藝為要兵丁內擇其善者挑為前鋒䕶軍訓演操練俾至勇健實欲我滿洲舊習不致荒廢凡有差役之處不落人後耳故每月六次步射春秋騎射三年一次考騐成例具在使兵丁盡善盡美練至勇健者皆賴該管大臣章京等盡心訓導乃此數年來朕嘗恐舊業荒廢屢申訓諭今見前鋒營兵丁尚屬可觀而䕶軍營兵丁該管大臣章京等平素甚不以訓教為要務視操演如故事兵丁等亦惟求安逸並不勤習直至考騐之時始各勉力習學似此懈怠舊習必至漸廢兵丁如何尚能勇健䕶軍統領等實負朕簡用之恩著嚴加訓飭嗣後務循舊例親徃操演指教兵丁即視如子弟力回惡習以期技藝純熟倘再似此懈怠不勤經朕察出必將該管大臣官員及兵丁等治罪決不寛貸將此通諭知之又
  上諭八旗兵丁習學騎射技藝甚屬要務從前考射前鋒䕶軍等以示懲勸優者已加恩賞賚矣驍騎營兵丁未經増入此項考騐之列今將八旗滿洲𫎇古漢軍上三旗包衣佐領䕶軍校驍騎校親軍前鋒䕶軍領催馬甲拜唐阿等特出派王大臣與該管大臣公同考騐射布把其中三枝以上者分別記名中數不及而様式好或弓硬而骨幹強健者亦令取記再年邁殘疾不能射箭然久於營伍抑曽効力行間平素步射差務較好現不獲入考者各該管大臣詳細聲明亦著増入俟朕閲後酌量賞賚庶幾可望兵丁互相鼓舞優者愈加勤勉而劣者亦知奮發學習皆底於善所有派出王大臣等即行考閲分別等第將各記名數目交軍機處彚奏
  十一年
  上諭適閲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帯領引見之兵丁弓力甚軟且射法生踈撒放亦不清楚箭出均未能至把即落於地滿洲人等騎射本為要務今朕步射之弓力不甚勁不過六七力然尚能貫把者亦由撒放耳前鋒䕶軍等皆係精鋭之兵有如是射箭之理乎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並無別辦事件専司訓練兵丁宜念我朝根本盡職勤練俾兵丁等各皆精鋭試思引見之人皆係遴選技優者不過如是其餘尚可觀乎此皆該管大臣章京等平素怠玩並不訓練所致朕從前已降㫖申飭此次復從寛免其治罪將此傳諭伊等嗣後務各實力訓練以期盡善若仍如是怠惰不加勤勉朕斷不寛宥必將該管大臣章京等一體治罪至該都統等皆藉事辦理旗務並不將馬甲等騎射為事射箭之日亦不過令其一箭塞責並不留心訓練醸成怠玩之習且伊等有何應辦之事職司管兵可不以教育為務乎著嚴行申飭
  十二年
  上諭據八旗䕶軍統領奏稱定例內䕶軍校缺出俱視其本佐領有出過兵年陳者揀選補授但此十數年間將曽在軍前出力保舉人員俱已用完今所餘者雖係有兵並無別項勞績且又已逾年嵗騎射平常者多伊等仗賴必至陞階而以騎射竟不為事差使亦不奮勉安於茍且從事其次應陞著有勞績少年人等亦思伊等之前有人己身暫不能陞進而不肯奮力効勉者有之嗣後補放䕶軍校時本佐領年陳有兵之人員內如有優者仍著揀選補放外如雖係有兵而並無別項勞績且騎射生踈人亦平庸者即裁除其名以其次應陞人員內惟以騎射尚優並能管轄差使勤奮者揀選補放等語但䕶軍校有管教䕶軍之責且係精鋭之營當以其人去得足以管轄者揀選補用今據䕶軍統領等現在陞用其餘有兵人員內甚不得人請另行通融辦理等語所奏甚是著照伊等所請辦理至前鋒統領圓明園䕶軍營亦著照此辦理但諸事有一利即生一弊今既如此更定後人去得騎射優者固屬可得然奉行日久漸滋瞻徇迴䕶之弊將曽經出征人員內尚可陞進而竟裁除以至寃枉者亦所不免如辦理不公有以不應裁除者任意裁除以不應陞之人徇情揀選補放者准其被曲之人赴領侍衛內大臣前出首其內大臣等奏聞時朕另派大臣查辦朕特派大臣等豈又瞻徇情面耶必然秉公查辦設或並無被曲而圖倖進濫行誣告者必𫿞責治罪朕降此諭㫖特為預防滋弊以得用人之公而軍前効力之人不致寃枉之意其中如有無知之人希圖倖進以長控告之習乃不應控告者濫行控告仍照定律治罪著通行曉諭大臣官員以及各兵丁等知之
  十四年
  上諭去嵗金川用兵朕思我滿洲兵向用雲梯攻城因命八旗於前鋒䕶軍內擇年壯人材勇健者千人特命大臣監視操演所選兵各奮勉學習不數月間皆已精練隨征金川功成凱旋如令仍回本營隨旗行走則伊等前功徒費且我滿洲舊日技藝仍至廢弛若將伊等専設一營演習均可為精鋭兵於緩急之用更有禆益遇有行幸令伊等隨徃圍獵學習行走更得嫻熟俟回軍之日不必令回本營専令大臣數人管轄特簡大臣一人總統其如何設營伍操演遇行幸隨蹕再如何施恩使得陞轉之途著大學士公同管轄操演之大臣等詳議具奏尋議准設立健鋭營雲梯兵一千名専習雲梯鳥槍馬步射馳馬躍馬舞鞭舞刀諸技又於昆明湖設趕繒船以前鋒軍習水戰駕船駛風之技
  十五年
  上諭朕前降㫖沿邊及直𨽻地方營協𠫵用八旗滿洲人員原因滿員弓馬素優人材驍勁習於勞苦整頓營伍是其所長是以令其分缺補用今行之數年邊方營伍漸次整飭而滿員之於外任相宜者亦俱經擢用嗣後緑營分用滿員所有都司以上各缺應令稍為裁減俾得其平至文員選用道府按俸推陞另立班次行之既久部院之能辦事者亦俱以俸次陸續外補該堂官雖欲留之而不可得夫內用外用均為國家任事之職而為滿為漢在朕初無町畦髙下之見雖朕因材器使自可不拘成格若其著為定例遵循者又當隨時斟酌以核人材而均銓政著吏兵二部查明滿員外用分班分缺定例量加裁酌另行詳悉定議具奏又
  上諭滿洲舊習惟以馬步射清語為要前因侍衛及八旗武官步箭庸劣徃徃有半不到地出溜者經朕節次降㫖訓飭大臣等理當仰副朕㫖毋致廢棄滿洲舊習善為盡心訓練官兵本日領侍衛內大臣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𢃄領引見人員內多有步箭庸劣半不到地出溜者此皆弓軟步射生踈之所致也至侍衛等尤非尋常武員可比更宜以馬歩射為要若如此可乎此次朕惟將該管大臣及侍衛等治以罰俸處分並未從重治罪嗣後引見人員內仍有似此者被朕查見時朕必將該管大臣等從重治罪將該員即時懲責斷不寛宥至朕時常演射行圍原為令官員兵丁等習學田獵恐將滿洲舊習荒廢特欲整飭之意耳若計安逸朕在宮庭花苑內何樂不得朕尚不圖安逸以身率先各都統等除訓練官兵之外伊等又有何事辦理朕如此屢降諭㫖訓飭伊等反不輔朕以復滿洲舊習訓練官兵此與違背朕㫖何異有是理乎再補放武員但視其騎射馬步技藝而已並不賴伊等辦事又何必論其聰明辦事可否耶嗣後帯領侍衛武官等引見時朕但視其馬步射清語優長者録用若技藝庸劣雖人去得朕亦不用將此通行傳諭領侍衛內大臣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八旗都統等務體朕意各將所屬官員兵丁訓練以期優長朕如此開導訓諭而伊等仍照前不以為事此即有意背㫖自尋其辜仍望朕施恩寛貸可乎慎之勉之特諭又
  上諭朕前因緑旗營伍廢弛兵力軟弱皆由將弁不能約束訓練所致是以分用滿員以資鈐轄邇來因簡用過多業將遊擊以下之缺量加酌減今觀侍衛協領叅領等人員內才具稍優者皆已陸續外用副叅等缺仍屬過多旗員內漸少出色之人而緑旗員缺亦未免稍偏朕因材器使內外原屬一體但隨時委用輕重務在合宜自應量為調劑且向來滿員內任者即藍翎侍衛亦皆以為榮初無欣羨外任之意若樂於外任可以偷安且多得俸薪則所見卑鄙已甚滿洲淳樸之風當不出此總之操縱在朕向之多用緑旗不可嘆向隅今之簡用滿洲不可嘆阻塗所有分缺簡用之處該部另行定議具奏
  十六年
  上諭侍衛等乃武員之表率騎射尤為𦂳要去嵗因侍衛等步射庸劣業經降㫖儆飭皆已治罪本日引見之侍衛等步射仍屬庸劣多有半不到地出溜者是何道理其步射庸劣之哈魯等十四員交領侍衛內大臣嚴加議處具奏至領侍衛內大臣本係専任管教侍衛之人平時並不善為訓練以致如此庸劣甚屬怠惰將領侍衛內大臣等俱交部查議即如竒通阿豐安伊等更有何事並不將侍衛等盡心訓練尤屬非是著將竒通阿豐安嚴加查議具奏
  十七年
  上諭朕恭閲
  太宗文皇帝實録內載崇徳元年十一月癸丑日上御翔鳳樓集諸親王郡王貝勒固山額真都察院官命
  宏文院大臣讀大金世宗本紀
  上諭衆曰爾等審聴之世宗者䝉古漢人諸國聲名顯著之賢君也故當時後世咸稱為小堯舜朕批覧此書悉其梗概殊覺心徃神馳耳目倍加明快不勝嘆賞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詳明可垂久逺至熈宗合喇及完顔亮之世盡廢之躭於酒色盤樂無度效漢人之陋習世宗即位奮圖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孫仍效漢俗預為禁約屢以無忘祖宗為訓衣服語言悉遵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雖垂訓如此後世之君漸至懈廢忘其騎射至於哀宗社稷傾危國遂滅亡乃知凡為君者耽於酒色未有不亡者也先時儒臣巴克什達海庫爾纒屢勸朕改滿洲衣冠效漢人服飾制度朕不從輙以為朕不納諫朕試設為比喻如我等於此聚集寛衣大袖左佩矢右挾弓忽遇碩翁科羅巴圖魯勞薩挺身突入我等能禦之乎若廢騎射寛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後食與尚左手之人何以異耶朕發此言實為子孫萬世之計也在朕身豈有更變之理恐日後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俗故常切此慮耳我國士卒初有幾何因嫻於騎射所以野戰則克攻城則取天下人稱我兵曰立則不動搖進則不回顧威兵震懾莫與爭鋒此畨徃征燕兵出邊我之兵威竟為八大臣所累矣故諭爾等其謹識朕言欽此朕每敬讀
  聖謨不勝欽凜感慕深惟國家開創之時我
  祖宗躬親勞瘁勤求治理矩矱相傳罔敢渝越以立萬世之丕基至於今咸受無疆之福者皆仰遵
  明訓所致也我朝滿洲先正遺風自當永逺遵循守而勿替是以朕常躬率八旗臣僕行圍較獵時時以學習國語熟練騎射操演技勇諄切訓誨無非率由舊章期以傳之奕禩永綿福胙惟是我
  皇祖太宗聖訓所垂載在
  實録若非刋刻宣示則累朝相傳之家法外庭臣僕何由共悉且自古顯謨令典多泐之金石曉諭羣工我
  皇祖太宗之聖睿特申誥誡昭示來茲益當敬勒貞珉永垂法守著於紫禁箭亭御園引見樓及侍衛教場八旗教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各立碑刋刻以昭朕紹述推廣至意俾我後世子孫臣庻咸知滿洲舊制敬謹遵循學習騎射嫻熟國語敦崇淳樸屏去浮華毋或稍有怠惰式克欽承
  彞訓冀億萬世子孫共享無疆之庥焉特諭又
  上諭自設立健鋭營遴選兵弁並駐劄以來教演技藝甚多今又練習水戰自應奨勵著施恩賞予養育兵缺一百名於伊等子弟內挑取以資生計又
  上諭看來八旗世襲官員內並不學習清語騎射庸劣不堪者甚多皆由幼時襲官賴有俸養惟求安逸該都統等又不勸勉教訓所致此項官職皆伊等祖父宣力所得伊等承襲後因年未及嵗即閒散安逸並不學習正事恣意流蕩遂成無用之人若令其當差伊等亦得長進其年已及嵗之官亦多旗下差務無多惟以安逸為事及挑選侍衛時俱退避不前著將此等一併揀選分與䕶軍營按伊等品級在章京䕶軍校䕶軍上兼行並勉力教演騎射若果行走勤奮即奏補實缺伊等藉此學習亦屬教養幼穉之道應如何分派差使行走補用令於旗差足數有餘之處著軍機大臣㑹同八旗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議奏又
  上諭馬步騎射係我滿洲最要之材技今旗下人等皆安於逸樂並不以此為要勤加習學且亦不知先輩時技藝不能如人即大愧恥務求至善故朕力革流習遵循舊制每每身先操演騎射率衆行圍不憚勞瘁又令各宜務期至善所降諭㫖甚多是以因朕常閲步射尚知畏懼畧加學習若無朕前射箭之事則益不以為事而該都統亦並不董率勤習矣將此傳諭領侍衛內大臣八旗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嗣後武職官員內凡陞調及世襲於引見時除向來看視步箭不議外其引見向不射箭之補放印務章京人等並侍班引見官員亦俱著射箭又
  上諭䕶軍前鋒皆係精鋭之兵弓馬騎射乃我滿洲至要之材技必湏鼓舞教訓不時操演以臻精鋭䕶軍前鋒等每月雖有一定射箭日期然該管大臣官員等視為故事未必悉力教演至三年一次欽派王大臣驗看軍政雖係奨優懲劣之例但為期甚逺伊等亦不過臨期鹵莽操演一經驗看過後仍復荒棄便不勤習豈能至於嫻熟從前
  皇考思及兵丁騎射最闗𦂳要曽特降
  諭將前鋒䕶軍挑選引見並有奨賞録用者亦有因庸劣不堪致將該旗都統等責處治罪者此特教養兵丁之道著交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䕶軍校前鋒䕶軍內有材堪造就騎射優長每翼挑選前鋒校各十名前鋒二百名上三旗每旗各挑選䕶軍校二十名䕶軍二百名下五旗每旗各挑選䕶軍校十五名䕶軍一百五十名請㫖欽派王大臣閲看此內如有上好前鋒校前鋒著於每翼揀選十五名䕶軍校䕶軍每旗著揀選十名奏請引見如此則兵丁等互相鼓舞演習技藝而亦可視該都統等董飭之賢否以定功過矣嗣後以此為例按年俱如此辦理本年於朕哨圍回鑾後著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即行遵照揀選請㫖欽派王大臣閲看又
  上諭八旗世職官員皆係承襲伊等先人宣力所得之職現食俸祿除旗下官差外並無操演之處惟安於逸樂遂至清語技藝均屬不堪朕曽降㫖將尚可造就之人揀選引見其有出色者挑取侍衛中平者令在䕶軍營當差清語騎射皆令演習此特軫念伊等先人勤勞教養旗僕之意但此等引見人員皆係揀選八旗才具優長者其內如有不堪者尚應革退令別人承襲其旗差行走之世職官員內庸劣之人因不令引見反不勤學此特導之漸染惡習耳況滿洲世僕並非伊等自身宣力所得之官不過承襲世職即因不能清語騎射革退令別人承襲實屬分所應得原議殊未詳盡此等旗差行走之世職恩䕃等官應如何考驗並此次考驗後應如何作為常例之處著交八旗都統另行議奏又
  上諭向例八旗兵丁軍械每年出派王大臣查騐一次但每年查騐殊覺繁冗兵丁亦屬多費嗣後著三年一次查騐朕今已展查騐限期如屆查騐之年派出王大臣斷不可仍前塞責了事務湏詳細實心查騐倘仍不以為事朕必親身閲兵若閲兵時有不齊者必將王大臣治罪決不姑貸其查騐時除八旗驍騎營官員兵丁及前鋒䕶軍包衣䕶軍著仍照例查騐外其包衣佐領下馬甲及王屬包衣兵丁之軍械俱著無庸查騐又
  上諭八旗滿洲官員原俱在城內居住即偶有年老告退之人移於京城左近墳塋地方居住尚可至南城外皆係漢大臣官員住居之所滿洲官員不應在彼居住今聞滿洲官員內亦有移在南城外居住者殊屬不合著交八旗都統嚴行飭禁現住之人俱令移居城內並著派御前大臣及侍衛等㑹同廵城御史將現在南城外居住滿洲皆係何人並係何等官職查明奏聞又
  上諭旗員步射一端甚闗𦂳要朕節經降㫖曉諭從前已有因䕶軍營射箭致䕶軍統領俱被飭責者之八旗都統寧不知耶豈以䕶軍前鋒始操演步射旗下官員即不當操演步射乎本日正藍旗滿洲旗分帶領引見官員看來步箭多有半不到者是何道理實屬不堪八旗都統了無事務於官員等步射自應教演似此因循廢弛伊等皆所司何事將此着通行傳諭八旗王大臣嗣後旗員步射如再有似此半不到者惟伊等是問又
  上諭騎射國語乃滿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務朕今嵗校閲京城世爵其射箭尚可觀及人材英俊者已施恩選取侍衛並分在各處令其學習行走其射箭甚劣不堪教化者察明革職別行承襲至各省駐防亦皆有世爵若不教訓騎射國語伊等近於素餐安逸之習必致學為不善著各省將軍都統等將伊等不時教導務使騎射優嫻國語純熟如有教訓不化騎射甚劣者該將軍都統等即指名叅奏革職別行承襲將此通諭知之又
  上諭因八旗世職多有自幼承襲惟躭於安逸將騎射技藝不以為事故經朕降㫖令將尚可觀者帶領引見分在各處學習行走其餘庸劣者八旗都統等請限訓練令其陸續帯領引見此特朕軫念伊等先人勤勞教養旗僕之意今引見訓練之世職等看來皆不過平等而已並未有練至優長者但此係初次朕亦不究姑從寛貸其稍有傑出見長者仍記名奨勵其甚屬不堪者始革退二人俟再逾三年朕仍閲看彼時仍如此等情形斷不寛恕令伊等務湏加意勤習八旗都統等皆有教養旗人之責平日若將旗員視如子弟加意訓練騎射何致生踈況演習射藝清語既無閒曠之暇不致遊蕩亦於伊等生計稍有禆益此次尚屬平等姑容從事嗣後都統等若仍不以為事至朕閲看之時方趕𦂳教演一經查獲不得怨悔也將此著通行傳諭八旗再此次世職官員以朕閲看各將技藝趕𦂳演習俱至平等矣看來尚知悛改可期造就其中經朕記名者著賞緞三疋著該都統等再行𢃄領引見除其革職及因有事故未經引見之官員外其餘人員俱著加恩各賞縀二疋又
  上諭八旗世職官員亦同職任官列入軍政一體填註才守皆屬虛名並非實據該員等惟應計其騎射技藝平時當差如何耳嗣後八旗世職官員免其入于軍政着該都統等三年一次帯領引見於引見時將其平時當差如何之處一併聲明將此着永為令十九年
  上諭旗員外補緑營蓋以八旗營兵素為嚴肅而旗員嫻熟騎射訓練整飭自足以表率士卒乃近來外任武職旗員來京引見者弓馬率多平常竟與緑營官弁舉動相似即奏對履歴清語亦覺生踈是不獨不能振剔戎行而轉濡染其陋習此豈簡用之本意嗣後務當各加奮勉留心學習倘仍躭於安逸一膺外任遂置弓馬於不問以致平時技藝漸就荒廢該督撫提鎮等即行據實叅奏兵部堂官有本兵之責於堂考時亦當慎加甄別但如堂考緑營官弁視為奉行故事而已總之旗人騎射是其本務不得與緑營比況膺將領之寄將為標營凖則者乎可將此㫖通行傳諭凡外任武職旗員令其各録一道懸之公署其部推新任者即由兵部謄録俾領赴任晨夕觀瞻知所警戒
  二十一年
  上諭昨據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帯領引見人內因多有胡亂挑射或不到箭把擦地而去者經朕申飭將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交部察議矣今日兵部帯領引見副都統記名人員內䕶軍叅領滿丕等三人步射平常未到箭把甚屬不堪朕已將伊等戒飭但䕶軍𠫵領除進班外更有何事時常勤習馬步箭清語是伊本等要務伊等果將此等武藝為要務須演習可為兵丁法則而伊等步射亦不致平常矣此等步射平常者皆由平素並不勤習至引見時始急忙上𦂳所致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所司何事伊等果於平素嚴飭該叅領等令其各自勤習不時親看演射何至如此耶此又非難事朕屢經嚴行飭諭仍有如此者皆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自取朕之咎責也但此次只責懲歩射平常者嗣後若復如此經朕查出必將該管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一併飭責決不寛宥著通示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又
  上諭從前朕以滿洲習氣純樸而騎射步箭優長較之漢人實為精強能耐勞苦可為緑旗官兵儀型是以加恩將滿洲陸續陞用緑營其陞用之人宜感戴朕恩用心勤習馬步騎射滿洲國語為各該管官兵儀型今看來陞用緑營人員並不勤習馬歩騎射只圖安逸差使無多遂致廢棄武藝生踈或有不及緑營人員者似此光景朕用伊等何為尚可為漢人儀範耶是以朕從前曽降有諭㫖著交兵部將朕從前所降諭㫖並此次諭㫖皆彚寫鐫板通飭遵行嗣後遇有補授緑營官員即刷給一分令其不致廢棄滿洲舊習用心勤演馬步騎射滿洲國語倘伊等仍不勤勉不以演習武藝為事朕必加重懲治決不姑貸二十二年
  上諭外省駐防將軍及緑營之提鎮出行則皆乘輿夫將軍提鎮有總領官兵之責若養尊處優自圖安逸亦何以表率行伍而作其勇敢之氣況旗人幼習騎射即緑營中亦必以其弓馬優嫻始歴加陞用乃一至大僚轉至狃於便安忘其故步此豈國家簡擢之意耶京師都統副都統既皆乘馬而滿洲侍郎則無論年逾六旬亦俱不得乘輿即朕巡省所至尚每日乘馬而行乃外省武職獨相沿陋習此甚非宜嗣後將軍提鎮概不許乘輿其編設轎夫並著裁革如有仍行乘坐者照違制律治罪可通行傳諭知之二十五年
  上諭馬步射清語係滿洲根本甚為𦂳要前曽降㫖所有八旗散職官員每三年閲看一次今嵗正值閲看伊等之期已按旗閲看矣其中稍可造就之子爵伯清額等三十二人令在侍衛上行走輕車都尉嵩山等四十一人令在䕶軍營行走輕車都尉李文貴等九人令在鑾儀衛行走其餘人員內不惟步射好清語熟者甚少竟有步射甚劣不能清語者滿洲人氏於馬步射清語皆屬分內應學之事散職官員除進班之外並無別項差務益當勤學且間二三年始閲看一次即使庸劣者習二三年後尚有不工之理乎此皆平素希圖安逸不肯勤學而該管大臣又不嚴加教訓所致其習甚惡若不力為整飭相沿日久必致滿洲故業盡失除其中稍可者朕皆姑容辦理外輕車都尉劉文靖騎都尉富柱長在登保雲騎尉闗柱堆清額恩騎尉王至誠三官保步箭甚劣不能清語本應將伊等罷黜警衆今特施恩此次暫行寛免俱罰俸一年嗣後旗員等務湏上𦂳勤學馬步射清語各該管上司亦不時教演倘仍前怠惰不學及該管大臣等不嚴加教訓至下次閲看時仍復如此朕決不輕貸
  二十六年
  上諭馬步騎射乃滿洲舊務至前鋒䕶軍俱係精兵尤當熟練今屆期考騐八旗前鋒䕶軍等騎射朕特𣲖王大臣考騐其中騎射生踈者均宜治罪但近年前鋒䕶軍等因無曽拴馬伊等未得演習其中恐有馬箭生踈者如騐看生踈不得不治其罪如治其罪伊等無曽拴馬未得演習情又可恕著加恩此次考騐前鋒䕶軍時不必騐看馬箭惟騐看步箭如步箭生踈斷不寛恕必責懲示衆昨於前鋒䕶軍營均已賞給馬匹拴養此際該管大臣官員等必令伊等勤勉訓練如伊等不肯勤學該管官員又不肯努力訓誨至下次騐看時仍有生踈者不惟將兵丁治罪將該管大臣官員等一併治罪再考騐伊等分作兩翼騐看甚需時日此次出派大臣較多著每翼分為二處騐看至上三旗包衣䕶軍等亦當考騐即著交現派大臣等一併騐看
  二十七年
  上諭據鐵保奏巡察所屬營兵看得遊擊阿林太不能騎射且辦事遲鈍守備馬陞騎射生踈已咨明總督將此二員叅奏等語旗員補放緑營員缺特因滿洲人員騎射素優可作緑營官兵表式並非欲令伊等在外安逸徒佔緑營之缺也伊等自應加意勤習騎射可以為法緑營何致偷安怠惰馴致騎射生踈從前朕屢經頒發諭㫖即漢人身為武員尚不應出此況滿洲乎在該管大臣等理應不時查騐一遇此等人員立即叅奏何以拘泥成例直待將行軍政時始行叅奏耶阿林太等身係遊擊不能騎射皆由平日任意懈弛不勤練習之所致除將阿林太馬陞着交部嚴加議處外並著通行曉諭各省督撫提鎮務將所屬武職不時留心察閲令其勤加練習嗣後倘仍有此等不能騎射之人不惟該員等罪無可逭必將該督撫提鎮等一體治罪
  三十二年
  上諭前據定長奏䕶送健鋭營兵丁酌雇竹兜應用並跟役亦為雇兜乘坐一節所辦全屬不知事體已經傳㫖申飭官兵奉派進勦自應奮徃遄征固無緩坐肩輿之理至於兵丁跟隨僕役責在効力服勤尤宜身奈勞苦即雲道途遼逺乗騎不敷自應給與應得馬價或願沿途轉雇或願省費徒行皆未為不可若如定長所奏使輿儓之賤得一體乗兜而驅策舁送者皆地方清白良民毋論道路傳聞駭人觀聽且使該役等見所過地方如此多方體恤必將因惰生驕諸凡抑勒平人繹騷鄉里勢又何所不至其於軍行政體所闗甚重若僅傳㫖教誡不足示懲定長著交部嚴加議處並通諭官兵經過地方各督撫知之三十九年
  上諭馬步箭乃滿洲舊業向以此為要務無不留心學習今國家昇平日久率多求安將𦂳要技藝全行廢棄不習因循懦弱竟與漢人無異朕痛恨之滿洲臣僕俱世受國家豢養之恩理宜自勵成材期與國家効力乃不知自愛竟成廢物甚屬不堪如朕已逾六旬仍每嵗行圍木蘭特欲令滿洲臣僕服習勤苦熟諳技藝之意若不如此則滿洲各大臣侍衛官員兵丁等必致俱不能騎射矣國家與滿洲臣僕鼓勵教導之例至詳且備即如設立前鋒䕶軍等各營特派大臣官員訓練又每旗設立十五善射十五缺每遇缺出揀選時不論王公文武大臣侍衛官員拜唐阿兵丁閑散宗室概行挑取帯領引見復按其班次將王公文武大臣官員概列於前因伊等熟練步箭每於伊等內挑取者居多拜唐阿兵丁排列於後挑取者甚少但王公大臣官員挑選十五善射或圖美名或為戴翎者多伊等或於未得之先尚以步箭為事及既挑之後即棄而不習反不若將拜唐阿兵丁等多挑幾人伊等尚知各務陞途不時習練嗣後所有十五善射之缺惟將拜唐阿兵丁及各該旗閑散宗室揀選𢃄領引見挑取之後仍令在原差上行走務令加意練習如果嫻熟准該管大臣保舉於應陞處列名即以藍翎侍衛陞用倘不留心練習以致生踈者即行叅革至王公大臣侍衛官員內步箭果有嫻熟者挑取十五善射時不必佔拜唐阿兵丁閑散宗室等缺即於上三旗內每旗另添設十五缺將下五旗王公大臣侍衛官員一併歸入揀選𢃄領引見挑取如此辦理則王公大臣官員內步箭好者既不至廢棄而兵丁陞路亦不致壅滯矣著交該管大臣將現在十五善射作何分別挑取並新定之缺作何揀選𢃄領引見之處詳加核定請㫖永逺為例
  四十年
  上諭健鋭營火器營俱由滿洲兵丁內揀選好另立之營所闗最為𦂳要現經管理此二營之大臣等操練演習固屬盡心但因日久風氣漸弛即如在軍營則有詈罵將軍在本營即有偷盜馬匹之事若不及早整頓必至流為不堪大有闗係著𣲖舒赫徳總管火器營派福隆安總管健鋭營舒赫徳福隆安不必輪班前徃操練著每月去一二次查看整頓風俗嚴行約束毋令為匪並技藝務操演致精熟嗣後該二營官兵內如仍有無恥行為卑賤者朕惟伊二人是問四十一年
  上諭考驗未上衙門世職等步射務令每人多射數箭從嚴試看始可分別優劣定其等第從前遇考試之年𣲖出之王大臣騐看步射不過令人射三箭即行挑選此特王大臣等欲迅速竣事耳嗣後派出考試世職之王大臣等必令各員俱射五箭加意詳閲再定其等第揀選不得祇射三箭即行定擬也其軍政等處特𣲖王大臣考試步射者俱照此一體遵行著為令
  直省
  八旗駐防營以將軍都統副都統掌其教閲訓練騎射演放槍礮並以時親臨閲試第其優劣以為賞罰春秋合操均與京營同八旗水師營每年春秋二季將軍都統副都統等督率官兵分駕戰艦金州福建乍浦廣東赴海口黒龍江齊齊哈爾黙爾根江寧於江面天津赴海口每年四月起八月止均擇天氣晴和潮平風順時出洋列陣張帆起碇掌號鳴礮以次操演停操之後仍各率官兵講習水務
  陸路緑旗營總督所屬為督標巡撫所屬為撫標提督所屬為提標總兵所屬為鎮標總督節制巡撫提鎮提督節制鎮標每嵗秋季霜降日申令本標官兵校閲於演武場前一日各營將弁肅隊伍赴教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豫立軍營屆日黎明軍士擐甲列陣中軍建大纛於場正中將臺上𫝊令合操中軍揚旗麾衆臺下舉礮三軍中鳴角擊鼓步騎甲士列隊行陣施放槍礮連環無間並如京營之制若長槍籐牌㓲刀短兵之屬各因其地之宜以教士卒皆有成法閲畢試材官將士騎射技勇申明賞罰犒勞軍士各釋甲歸伍漕運總督河道總督屆期教閲本標官兵亦如之其各營將弁隨時訓練本管軍士分按日期緑營水師有內河有沿江沿海出洋信𠉀各省不同每嵗春秋季月或夏秋之季乗艦列陣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帆駛風鳴角發礮操演演具如軍律乾隆元年
  諭各省營伍離提鎮遼逺不能親身稽察該督撫酌量地方營制如何令提鎮等隔數年一次親身察閲詳議具題尋議準直𨽻提督分所屬為三路嵗閲一路三嵗而遍馬蘭宣化正定三鎮嵗各一閲泰寧天津二鎮二嵗各一閲山東兗州鎮臨清沂州等處分路嵗閲登州鎮西南東南等處分路嵗閲二嵗而遍山西太原大同二鎮嵗各一閲河南南陽河北二鎮嵗各一閲江南提鎮嵗各一閲江西南昌南贛二鎮嵗一閲二嵗而遍閩浙總督蒞任一閲水師提督一嵗閲海壇閩安烽火門等處一嵗閲金門南澳銅山等處二嵗而遍陸路提督一嵗閲興化福州福寧建寧延平等處一嵗閲泉州漳州龍巖汀州邵武永春等處二嵗而遍海壇金門南澳台灣四鎮水師嵗一閲福寧汀州建寧漳州四鎮陸路嵗一閲浙江提督三嵗一閲定海黃巖溫州三鎮嵗各一閲衢州處州二鎮嵗各一閲湖廣總督蒞任一閲提督嵗閲湖南湖北二嵗而遍襄陽宜昌永州鎮筸四鎮嵗各一閲陜甘總督五嵗一閲提督三嵗一閲延綏興漢河州涼州寧夏西寧肅州七鎮嵗各一閲四川川北重慶建昌松潘四鎮三嵗各一閲廣東左翼右翼髙州瓊州碣石潮州南澳七鎮嵗各一閲廣西提督三嵗一閲左江右江二鎮嵗各一閲雲南貴州提鎮所屬酌數年內一閲各疏報出巡迴任日期及各營汛官兵技藝是否純熟軍裝器械是否齊全以待部核十年
  諭國家設立營伍修明武備以為折衝禦侮之用必訓練精熟於平日斯可奮勇決勝於臨時是以陸路設營汛沿海設水師皆湏勤演習以收實效自去年朕命大臣察閲營伍後陸路該管大員頗肯竭力整頓氣象而水師操演則不過將演就陣法塞責了事其操舟破浪之法官弁兵丁茫然不知以為此水手之事漫不留意即至舵工水手其能熟練者亦屬寥寥平日操演之事各船進退尚且參差徃來間斷茍其臨敵何以致用夫水師以舟為主出沒風濤去來倐忽必掌舵者能操縱自如而搶風折艥破浪衝波水手等盡能嫻習即官弁兵丁等亦皆心領神㑹不待呼應而自靈然後猝然遇敵駕駛輕㨗一舟之中臂指相使如一人之身則應變制勝無難向來水師官弁仍以水師用原欲其熟悉情形收得人之效今則視為故套該管者不加察徼倖者茍延玩是育材之善政為容身之㨗徑矣著通行申飭沿海將軍督撫都統提鎮等務遵朕㫖實心訓練實心甄別毋得仍前玩忽虛應故事
  十一年
  諭國家設立營制所以嚴拱衛而固苞桑務在精選鋭以儲干城勤訓練以資捍禦所謂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無備也從前因各標營日漸廢弛朕命大臣前徃山東河南江南等省先行閲看並降㫖申飭復於督撫提鎮奏摺中時加批諭令其實力整頓今各省操演之法大扺旗纛戈甲期以飾觀步伐陣圖似為練習其實在技勇精強弓馬嫻熟者甚少在水師營汛亦不過演就水陣聊以塞責而已即軍政薦舉未能盡屬公當徒為具文以是整飭戎行豈能使壁壘一新士氣日奮即如西北稱勁旅而江浙多柔脆不知既以為兵自應鼓其鋭氣使弱者日進於強豈可任其委靡不加振作蓋營伍之中兵馬錢糧甲冑器械皆宜事事留心向來虛冐兵糧私扣朋馬夤縁㧞補挪措軍裝等𡚁猶未盡除而教訓演習惟事粉飾因循怠忽尚沿舊習殊非設兵衛民之意是必立定年限専差大臣閲看庶將弁知有責成不敢怠廢而各兵亦知有考騐時時警惕技藝不致生踈於戎行自有裨益朕前㫖與以三年之限著兵部請㫖並未定有分省察閲之年分今已閲之省則已過二年其餘則未命前徃也其如何分年分省差大臣徃閲著該部定議俟臨時酌量或自京師命大臣前徃或即命本省督撫察閲尋議定自乾隆十二年為始閲直𨽻山西陜西甘肅四川十三年閲湖北湖南雲南貴州十四年閲福建浙江廣東廣西十五年閲山東河南江南江西周而復始但地方遼濶若止
  欽命大臣一人勢難周遍至甘肅處極邉安西提標駐塞外若令閲川陜之大臣並閲則廣逺難周請於應閲直𨽻等省之年差徃直𨽻山西一人陜西四川一人甘肅一人應閲湖北等省之年差徃湖北湖南一人雲南貴州一人應閲福建等省之年差徃福建浙江一人廣東廣西一人應閲山東等省之年差徃山東河南一人江南江西一人兵部於每年開印後將應閲之省分並滿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都統尚書侍郎名單開列奏請或
  欽㸃大臣前徃或即令該督撫就近察閲恭𠉀
  欽定再向來各省督撫提鎮原有分年察閲營伍之例
  嗣後各省如遇
  欽㸃大臣察閲之年該省督撫提鎮停其察閲至當提督簡閲之年則各鎮停簡閲當督撫簡閲之年則提鎮概停簡閲
  十八年
  諭各省標營分年特派大臣查閲又督撫提鎮有統轄操防之責例應以時巡視所以簡軍實嚴武備也是以各兵之漢仗技勇為本至於旗幟衣㡌期足以別隊伍整軍容無缺可矣奚事増美焉近來外省營汛每遇大員蒞閲徃徃先期部署為一切觀美計製造旗幟更易號衣公費不足遂坐扣兵糧以致伊等生計為艱是營伍未有整頓之實而兵丁先被扣餉之累殊非巡查簡閲之本意嗣後查騐兵丁務覈其實毋以旗章衣服粉飾外觀至或有欽差大員經過營汛地方兵丁循例站隊者亦俱無庸張設旗幟總之整飭戎行全在漢仗技勇其縁飾之具皆屬無益之虛文而因以扣餉瘠兵則尤其大不可者著通行各省督撫提鎮咸共知之
  二十二年
  諭今日朕至杭州省城其接駕之緑營兵丁有奏簫管細樂者夫身𨽻行伍當以騎射勇力為重戍樓鼓角不過用肅軍容即古者鐃歌鼓吹之詞亦以鳴其得勝之氣耳若吹竹彈絲技近優伶豈挽強引重之夫所宜相效此等緑營陋習各省均所不免可傳諭各省督撫提鎮等轉飭所屬標營嗣後營伍中但許用鉦鼓銅角其簫管細樂概行禁止又
  諭外省駐防將軍及緑營之提鎮出行則皆乗輿夫將軍提鎮有總統官兵之責若養尊處優自圖安逸亦何以表率營伍而作其勇敢之氣況旗人幼習騎射即緑營中亦必以其弓馬優嫻始歴加陞用乃一至大僚轉致狃於便安忘其故步此豈國家簡擢之意耶京師都統副都統既皆乘馬而滿洲侍郎則無論年逾六旬亦俱不得乘輿即朕巡省所至尚每日乗馬而行乃外省武職獨相沿陋習此甚非宜嗣後將軍提鎮概不許乘輿其編設轎夫並著裁革如有仍行乘坐者照違制例治罪可通行傳諭知之
  三十九年尚書公福隆安奏鳥槍一項於軍器中最為得用而進步連環尤為鳥槍中鋭利之法八旗勁旅凡遇専操㑹操惟演九進十連環使之精熟是以所向無敵至各省緑營兵丁操演鳥槍不過按照陣式虛應故事施之臨事全屬無用即如征勦金川所有緑營兵丁放槍俱不得力直至𣲖出京城健鋭火器兩營兵前徃始各展其所長轟擊殪賊幾無虛發近日臨清勦捕逆匪亦得京兵之力其效已可概見伏思各省緑營原設鳥槍兵與其循習虛文莫若練資實用請飭令各省督撫提鎮詳查本省原設鳥槍兵若干俱令照健鋭火器二營進步連環鳥槍法式一體演習並飭該管大員董率將領兵丁専心學習務使進退如法操練精嫻庶臨用並能致勝而防守愈昭嚴飭矣五十年
  諭國家設兵衛民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無備陜甘兩省係邉陲要區設兵不為不多乃逆回兩次滋事緑營兵丁懦怯退縮致賊匪得以蔓肆鴟張此皆承平日久督撫提鎮不能實心整飭各營將弁不加操演講習因循怠玩以致兵備廢弛屢經降㫖嚴切訓飭若能如福康安加意整頓於各標營內挑出兵丁一半専意訓練俾軍律嚴明士氣勁鋭一變緑營懦怯之習兩省共有三萬餘勁旅設或地方稍有不靖又何患不立時撲滅耶在雲貴四川兩廣福建等省係沿邉沿海重地自應照福康安所辦於各營內挑選壯健勤加訓習使各有數萬勁旅庶平時足以重操防而臨時可以供調遣即腹地亦當如此留心簡練各省皆係總督専主營政而山東山西河南江西係巡撫兼提督銜著將福康安原摺抄寄各省總督及山東山西河南江西巡撫一體留心不動聲色皆有精兵之備亦一至要也又
  諭鳥槍實為行軍利器著傳諭各省督撫務令兵丁時時操演嫻熟兵役奉差捕賊毋得施放空槍以期共收實效又聞各省營伍槍兵每不得㧞補馬戰及外委等以致槍兵無向上之心甚或以羸弱充數殊不知臨陣殱賊鳥槍弓矢尤為得力自應將熟練槍手一體㧞補俾知上進有階則更爭相鼓勵踴躍演習
  兵籍
  凡八旗親軍前鋒鳥槍䕶軍於䕶軍驍騎步軍教養兵壯丁內㧞補䕶軍於驍騎步軍教養兵壯丁內㧞補驍騎於步軍教養兵正身壯丁內㧞補步軍於正身壯丁及戶下人內㧞補教養兵於正身幼丁內㧞補領催於䕶軍驍騎內選充均由叅領佐領選應補之人呈都統統領等簡覈録其材力驍勇者既入伍令各旗籍具名按季報部以時稽其盈縮駐防兵由該管官於駐防壯丁內㧞補若駐防官子弟有嫻習騎射願於任所充伍者聽凡直省考㧞營兵以人材強壯技藝優嫺者充補騎兵㧞於步戰兵步戰兵㧞於守兵守兵㧞於餘丁無餘丁乃募於民督撫提鎮本標及相近營汛均親考㧞餘令副叅考㧞仍於巡閲屬營時覈之考㧞失實及虛佔名糧者論如法營兵令五人聫名具保互相覺察其有不遵約束生事擾民容姦保慝離次失伍有干紀律者皆論如法並坐其長










  欽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九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
  兵制志九
  軍器軍器   武具 火器 火葯 帳房戰船凡給發軍器金鼔以示進退之節海螺以定朝昏之聚㪚旗纛以一瞻視甲冑以衛身器械以制敵各營兵之專習者為弓箭為鳥槍為礮為籐牌兼習者為長槍為大刀為挑刀水師則有排槍鈎鐮槍標槍大斧火箭之屬水陸異用險易異宜習者期純熟教者期專一大礮以兵千名設十礮為率郡邑城守沿海沿邉及水師戰艦各置礮於其所若兵少及非要隘營汛貯礮於督撫提鎮駐劄之地需用廼發仍以時演放如法
  順治初定軍器由兵部圖式移文工部製造按名給發仍令該管官隨時稽察有損缺者修整補治如有贏餘器械留營以備増補其敝壊者悉行銷毀五年奏准馬兵每名給甲一胄一櫜鞬一弓一箭四十腰刀一歩兵每名給甲一胄一腰刀一其歩兵內之弓箭兵給弓一箭三十長槍兵給長槍一鳥槍兵給鳥槍一直省兵均照此給發
  康熙六年奏准八旗世爵暨文武官各備甲一胄一弓二櫜鞬一腰刀一其箭數視品秩之大小公五百五十侯五百伯四百五十子四百男三百五十輕車都尉二百五十騎都尉二百雲騎尉百五十武官一品至五品視子男至雲騎尉六品以下均一百文官一二品視子男三品京堂視武職二品四品京堂科道郎中視武職三品員外郎視武職四品營兵䕶軍前鋒領催各七十驍騎各五十世爵中官大於爵者照官職箭數爵大於官者照世爵箭數直省督撫提鎮及副將以下官應備弓矢甲冑各按品級定數與八旗武職同三十年設八旗火器營每佐領下設鳥槍前鋒鳥槍䕶軍鳥槍驍騎每名各給鳥槍一滿洲八旗每旗各設子母礮五位其餘大小銅鐡礮位均貯漢軍八旗礮局內又定䕶軍營八旗每旗各設海螺三十六前鋒營左右翼各設海螺八火器營八旗每旗各設隨礮海螺五八旗鳥鎗䕶軍鳥槍驍騎毎旗各設海螺十四驍騎營每佐領下各設海螺一每𠫵領下各設海螺一漢軍鳥槍營每旗設鼔一金五礮營每旗設鼓一金五籐牌營每旗設海螺五毎旗籐牌兵百名毎名給籐牌一㓲刀一每旗挑刀兵五十名每名各給挑刀一漢軍八旗每佐領下各設鹿角一架棉甲兵四名每名各給連耞棍一副直省標營金鼔海螺鹿角籐牌挑刀等項視營之大小兵之多寡酌設
  雍正五年
  諭各處營伍所用器械向來原無一定之例是以武弁到任往往以己所好尚及素所熟習者操演所屬兵丁間
  或學習未久而接任官又別有意見將從前所習者更改調換是兵丁之技藝毎視該上司之去留以為轉移非訓練專精之道也凡事久則熟熟則生巧宜令各省將軍督撫提鎮因地制宜酌定規制永逺遵奉除騎射最為𦂳要天下通行學習外其餘各種演習悉着該上司㑹同通省官弁細心斟酌應用何軍器詳悉定議奏聞令各營永逺遵行接任官不得擅自更改倘將有應變通之處具題請㫖如此則兵丁各精其業且使一省之中彼此畫一將來或有調遣㑹集之處正可相資為用於營伍大有裨益是年議准官兵所用軍器內鳥槍一項能衝鋭折堅最為便利如腹內省分地勢平坦利用弓矢至沿邉沿海省分山深林宻利用鳥槍應將腹內省分每兵千名設鳥槍三百桿沿海沿邉省分毎兵千名設鳥鎗四百桿嗣據各省陸續議覆山東省各營軍器弓箭鳥鎗礮籐牌長槍大刀均係通設之械每兵百名分作十分弓箭三分鳥槍五分籐牌一分長槍一分此外別設礮手専演發礮河南省各營軍器駐防八旗設馬歩弓箭兵鳥槍兵子母礮兵長槍兵督標兩營設馬歩弓箭兵鳥槍兵礮兵籐牌兵大刀兵河北鎮標九營各設馬步弓箭兵鳥槍兵礮兵䕶礮㓲刀兵南陽鎮七營如之直𨽻省各營軍器除騎射鳥槍礮畫一操練外惟宣化鎮平陽之地利於籐牌應以該鎮向設之三眼槍長槍大刀兵改換籐牌紫荊闗鳥槍甚少應以該鎮向設之大刀兵改添鳥槍山西省各營地屬沿邉每兵百名分作十分弓箭六分鳥槍四分別設礮兵專演大礮惟殺虎協舊有籐牌兵三百名仍令演習其餘長槍㓲刀之屬悉令改為弓箭鳥槍兵江南江西省水師各營軍器除弓箭鳥槍礮外如籐牌大刀鈎鐮槍過船槍鉞斧標鐡彈均為水師利用之器其陸路各營有設三眼銃及長槍者應將三眼銃改為鳥槍兵長槍改為籐牌兵福建省陸路各營每兵千名分作二十隊弓箭馬兵四隊弓箭歩兵二隊鳥槍兵十隊礮兵一隊籐牌兵一隊長槍兵一隊大刀兵一隊水師戰船大趕繒船兵八十名設排槍四十二桿中趕繒舡兵六十名設排槍三十桿小趕繒船兵五十名設排槍二十五桿大艍船兵三十五名設排槍十六桿中艍船兵三十名設排槍十六桿小艍船兵二十名設排槍十桿仍各偹用火藥彈子火罐火箭之屬浙江省各營每兵千名分作二十隊弓箭兵六隊鳥槍兵八隊籐牌兵二隊片刀兵二隊長槍兵一隊礮兵一隊陝西四川省各營除弓箭鳥槍礮通行演習外其弓箭馬兵兼習槍棒守兵兼習㓲刀又令提標守兵二百名專習籐牌廣東省各營每兵百名設弓箭手二十名各佩腰刀兼習雙刀長槍鳥槍兵五十名各佩腰刀籐牌兵十名用牌刀挑刀兵十名礮兵十名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各營每兵千名設弓箭兵二百鳥槍兵六百籐牌兵一百以礮兵百名兼習牌刀十年議准福建省水路海靣遼濶陸路林深箐宻鳥槍一項最為利用於定例每兵千名設鳥槍四百桿外再増鳥槍百桿
  乾隆五年議准雲南貴州二省地多山箐又隂雨不常弓箭一遇潮濕之時險仄之地不能應手施展惟弩弓以木為質其力最勁令弓箭手各兼習弩弓十五年議准湖廣武昌鎮水師二營地界川江水操弓箭技有難施惟鳥槍極為利便照沿海沿邉省分每兵千名設鳥槍四百桿
  幾簡覈軍器京營三年一次由八旗奏請
  特命王公大臣騐閲駐防八旗軍器各將軍都統副都統於到任後率所屬簡稽軍營鎧仗同城限二月外屬限三月竣事遊牧處官兵軍器由部奏請
  特命大臣騐閲各察其盈絀利鈍具疏以
  聞直省各標營軍器以都司守備為專管官副將𠫵將遊擊為兼管官遇有動用修補估價詳報給公項治備嵗終彚送布政司覈銷督撫提鎮嵗委官察騐取具冊結嵗終彚疏題報以冊逹部稽覈𧇊闕者論如法
  順治五年奏准每年秋季奏請㸃騐八旗䕶軍營驍騎營器械春季奏請㸃騐前鋒營步軍營器械令該管官互相稽察又定㸃騐軍器若盔甲弓箭等項全無者官革職兵鞭一百革退軍器缺少與朽壊及箭上無字並書他人姓名者官罰俸兵鞭責有差如所屬官兵盔甲弓箭等項全無及軍器缺少或朽壊者各計名數多寡論該管之都統𠫵領降罰如律至佐領驍騎校等所管兵數無多有軍器缺少朽壊者各計名數從重論
  雍正元年奏准遊牧八旗察哈爾官兵軍器由部越一嵗疏列滿洲䝉古都統統領副都統職名恭請
  欽㸃一人前往稽閲十年議準直省各營軍裝器械屬督撫所轄者督撫委官盤察提督所轄者提督委官盤察皆取本營並無缺少及委官並無揑飭印甘結存案各於年終保題至於各鎮有督提統轄者由該鎮委官盤察取印甘結並加具保結送督提察覈於年終保題若無督提統轄各該鎮委官盤查取結亦於年終保題其保題時各將所屬如保題後仍有闕少將經手盤查官罰俸督撫提鎮准失察例論倘委官明知缺少扶同揑報者降級調用又議准各營軍裝器械以都守為專管官副𠫵逰為兼管官若無故闕少經督撫提鎮題𠫵將專管官兼管官均論罰照數分賠係兼管官察出揭報者免議止令專管官獨賠限六月賠完如逾限不完將專管官住俸兼管官停陞俟賠完日開復若係兵丁闕少經該管官察出揭報追補足額者免議至於新舊各官接任將軍裝器械限一月交代如無闕少新官造冊出結詳報督撫提鎮年終報部若交代時舊官推卸不交新官勒索不受皆照交代遲延例分別議處其闕少各數果係年久朽壊出師闕損及因公動用者准動公費製備免其議處分賠倘有藉端科累兵弁製備者照因公科歛例議處又議准督撫提鎮將營中盔甲弓箭鳥槍籐牌刀槍旗幟鍋帳鉛藥鍬棍等項按照題定額數製偹一有闕損該管官即詳報隨時修整准其動用公費務期齊全足用如有贏餘擇其堪用者存營以偹増補其朽敝者酌量銷毀以免竊賣之𡚁十一年議准營中一應軍器遇有缺損不按時修整及修整而收貯不謹以致朽壊及失火燒毀或將預備鐡木等項堆貯潮濕地方以致鏥蝕者將該管官論罰照數賠補
  乾隆元年議准民間不許私製鳥槍其鄉村險僻之處防虎防盜鳥槍在所必需各省督撫確察州縣內有實在應用地方照兵丁鳥槍式様製造書鏨姓名具呈地方官編號註冊偹案如非應用地方有私藏或私造售賣者鳥槍入官仍從重處責該管官以失察論四年題准各省將軍都統副都統於到任時將所屬同城親標旗營一應軍裝器械限兩月委官盤騐其外屬各營軍裝器械限三月委官盤騐各保題一次仍取具該管官並無𧇊少印結及委員並無揑飭印結存案於年終保題仍將所屬各營軍器數目造冊送部察覈倘委盤保題之後仍有缺額別經發覺者將盤騐之官議罰其委官扶同揑結者議降如例
  六年
  諭聞得八旗火班堆房之撒袋弓箭因年久未修皆有毀壊不堪應用者火班堆房係防範之兵器械闗係軍容理宜整齊着交八旗大臣各動本旗公用房租銀兩將火班防範兵丁之器械修理整齊嗣後如有毀壊者陸續修補
  十年二月
  諭䝉古人等購買盔甲若照京師官兵例官為製造則價值昂貴着仍聼伊等自行購買其各省購買盔甲之處着兵部議奏至於鄂爾多斯扎薩克等購買盔甲之處曽否呈報理藩院理藩院曽否具題着查明具奏同日
  諭鄂爾多斯扎薩克等購買盔甲之處既經呈報理藩院具奏着那延泰班第謂鄂爾多斯王貝勒色等曰爾不必恐懼爾等購買盔甲之處皇上知道等因明白曉諭至於爾此奏殊為輕遽
  十五年
  諭八旗官兵器械闕少者均咨部官為造給器械內弓箭尤為𦂳要惟賴不時整理善為收貯從前兵部八旗都統㑹議訓飭八旗官兵將器械善為收貯曽經奏准施行今都統等或因日久廢弛不以為事亦未可定着再行傅諭務遵原諭留心訓飭稽察十六年覆准鳥槍為𦂳要軍器倘有年久不堪適用者令該堂官騐㸔確實准其重造其舊槍鎔化之鐡加謹收貯以備増造各項軍裝之用
  十八年
  諭八旗軍器例應每年特簡王公大臣㸃騐但一嵗㸃騐殊覺煩擾嗣後着三年一次㸃騐既寛㸃騐之限臨時務宜實心察覈不得草率了事若朕親閲時軍器仍有虧闕損壊者必將㸃騐之王公大臣治罪至㸃騐之年將八旗前鋒營䕶軍營驍騎營內府䕶軍官兵軍器仍照例㸃騐外其內府佐領下驍騎及王公府屬兵丁軍器皆停其㸃
  軍器制度
  王命旗牌
  旗牌之制旗以藍繒為之方廣二尺六寸兩靣銷金清漢令字每一令字上各鈐以兵部印旗杆一長如旗木頂垂朱髦牌以椵木製形圓髙一尺二分濶九寸五分厚一寸朱髹上刻荷葉形緑髹牌兩靣鐫清漢令字各一餙以金懸於槍上槍以榆木為之長八尺圍一寸鐡頂槍冒髹以黃繪龍垂朱髦牌邉及槍杆均鐫清漢令字第㡬號填以金
  頒給旗牌定製經畧十二副總督掛印總兵官各十副
  廵撫提督八副總兵官五副
  雍正三年
  諭各省督撫提鎮舊例均頒發王命旗牌所以重節鎮之權崇天室之威也但傳守既久或遇地方卑濕蟲蛀漆剝或因閲嵗滋多形制毀敝而督撫提鎮等以旗牌損壊例當𠫵處不敢修整甚有預防損壊將所頒旗牌收貯照様別造者尤為不可嗣後各督撫提鎮所頒王命旗牌加謹收貯勿致損傷亦不得別造其有地方卑濕閲嵗滋多不免蟲蛀漆剝形制毀壊者從寛免其處分
  聼其一靣照式准修一靣咨部備案
  乾隆十四年奏准旗牌金書令字之上例鈐兵部印今已遵
  㫖改用新鑄清篆印而直省存貯旗牌尚係兵部舊印應將旗面移送兵部換鈐新印由部行知各督撫提鎮委官赴部請領以昭信守至舊領旗靣竢頒到日送部繳銷
  令箭之制旗靣式様大將軍將軍督撫提鎮均用三角旗駐防將軍都統副都統均用方旗咸以雲縀為之三角旗髙一尺八寸斜長三尺下濶二尺四寸大將軍將軍用本旗之色督撫提鎮用黃色方旗髙一尺五寸五分濶九寸五分均銷金清漢令字及清漢官銜箭鏃以鐡為之二靣鋄銀清漢令字下鋄銀清漢十二辰字移送兵部配製笴羽鈐印頒發
  康熙三十三年奏准歩軍統領増給令箭十二枝旗靣金書提督九門歩軍廵捕營統領清漢字様由部製造頒發
  乾隆十四年奏准歩軍統領舊設令箭年久損壊應行更換再廵捕營三字業經遵
  㫖繙清所有該衙門印信已照新定字様改鑄前項令箭應更造給發至各省督撫提鎮駐防將軍令箭一併改製給發以示畫一
  盔製以鐡二斤制如㡌形上鋭下平合而成之曰盔髙五寸圍圓一尺九寸合縫處壓以鐡梁曰盔梁盔前安鐡一片曰遮眉濶寸餘圍長九寸上覆鐡檐一形如蓋曰舞擎濶六寸長四寸三分其下曰䕶額為覆椀於盔上其上仰者曰盔椀徑一寸六分髙一寸二分圍圓五寸安管一長二寸圍圓一寸以揷盔槍槍長三寸六分上為盤以垂髦上安頂頂各有品制詳見於後垂於項後者曰䕶項垂於左右者曰䕶耳其下曰䕶頸其表官用錦縀兵用布𫝊以鐡葉䕶頂用鐡葉九䕶耳二用鐡葉各六䕶頸同其采飾制各有差
  凡親王郡王胄頂𨩐金火燄銜寳石金立龍二承之垂薫貂纓十有八梁左右𨩐金梵文三重上重八次七次二十飾皆鏤龍銜寳石䕶頂䕶耳䕶頸均石青鎖子錦表月白綺裏青繒縁外布金釘貝勒貝子固倫額駙頂銜素金垂薫貂纓十有四人八分公植宻䑕尾垂貂尾纓十有二不𨩐梵文領侍衛內大臣都統統領直省總督提督廵撫均頂植鵰翎二垂貂尾纓十有二鋟飾龍及花文䕶頂䕶耳䕶頸均石青綺表藍布裏繡蟒五中敷鏤外布銀釘內大臣和碩額駙郡主額駙內大臣裏行之公侯伯㪚秩大臣均頂植宻䑕尾垂紅纓隨旗行之公侯伯子男文武一品文二品副都統宗室將軍縣主額駙直省總兵均頂植薫獺尾垂紅纓文三品至五品驍騎𠫭領郡君額駙以下直省副將均頂植獺尾垂紅纓侍衛鑾儀衛官均頂植豹尾垂紅纓前鋒䕶軍𠫵領侍衛均頂植獺尾垂黒纓文六品至九品直省𠫵將以下均頂植獺尾垂紅纓不加鋟繡王府官均頂植猞猁猻尾長史垂黒纓䕶衛典儀垂紅纓前鋒校䕶軍校均鐡頂紅纓䕶頂䕶耳䕶頸均以素綺繡蓮花外布黃銅釘前鋒䕶軍緑旗營軍士皆如之䕶頂以下用青布不繡驍騎校驍騎均鐡頂黒纓䕶頂以下各如旗色校以綺兵以布均繡蓮花
  甲制上衣下裳左右䕶肩左右䄂左右䕶腋裳間有遮襠左襠裳亦分左右甲衣長二尺二寸幅四下廣一尺一寸䕶肩二各長一尺一寸廣一尺三寸袖二各長一尺二寸上圍一尺二寸下圍九寸䕶腋二各長一尺上廣九寸凹其中以承腋其末鋭遮襠一方八寸左襠一方六寸甲裳長二尺六寸幅二每幅上廣一尺二寸下廣一尺五寸其表官用錦縀兵用布甲衣用鐡葉一百三十六每葉長二寸五分廣二寸甲裳用鐡葉一百十六䕶肩甲袖䕶腋遮襠左襠均用小鐡葉長一寸六分廣一寸四分歩兵甲身長二尺甲裳長二尺六寸間有無裳者餘制並同其敷棉者曰棉甲施鐡葉於外者曰明甲其采飾制各有差
  凡親王以下至入八分公甲用石青鎖子錦表月白紬裏青繒縁裳幅䕶肩皆露鐡鍱飾珊瑚緑松青金石鋄金雲龍中敷鐡外布金釘前懸䕶心鏡勒以縧親王郡王金黃色貝勒以下石青色固倫額駙同領侍衛內大臣都統統領內大臣㪚秩大臣公侯伯子男宗室將軍縣主額駙以上文武一品文二品副都統直省總兵均石青綺表藍布裏青繒縁通繡蟒十䕶肩露鐡鍱文三品以下驍騎𠫵領郡君額駙以下直省副將均通繡蟒六侍衛鑾儀衛官前鋒䕶軍𠫵領侍衛王府長史䕶衛典儀均通繡蟒四裳幅露鐡鍱皆鋄金雲龍中敷鐡外布銀釘前鋒校䕶軍校素綺表繡蓮花無䄂裳幅露鐡鍱外布黃銅釘前鋒䕶軍緑旗營軍士均青布表加縁月白裏不加繡餘與校同驍騎校驍騎表各從旗色校以綺兵以布錦繡蓮花
  乾隆二十一年
  欽定棉胄之制以革髹漆頂植銅鍱䕶項䕶耳䕶頸均敷棉䕶軍校前鋒䕶軍垂紅纓䕶項以下石青色驍騎校驍騎鹿角兵礮手垂黒纓䕶項以下各從旗色甲亦敷棉䕶軍校驍騎校前鋒䕶軍均全身驍騎無左右䄂鹿角兵礮手無裳及左右袖左襠色如胄制官用綺表紬裏外布黃銅釘鋄金兵用紬表布裏外白銅釘鋄銀
  弓制胎用榆木或欇木南方削巨竹為之取材視竹木之理平正端直張而不跛胎長三尺七寸面傅牛角背施筋膠外飾樺皮胎一而角兩兩角之接處用鹿角一塊固以筋膠加煖木皮於外曰弓靶兩稍以桑木為之各長六寸三分鑲以牛角刻鍥其末以受弦彄弰與胎鬪筍兩接處光削其靣以鹿角為方釘於角端曰墊弦弦有二一纒𢇁弦教射用之蠶𢇁二十餘莖為骨外用𢇁線橫纒以束之纒分三節隔七寸許空一二分不纒則不張弓時可摺疊而收之一皮弦剪鹿皮為之用於戰陣弓力彊弱視胎靣厚薄筋膠輕重一力至三力用筋八兩膠五兩四力至六力用筋十四兩膠七兩七力至九力用筋十八兩膠九兩十力至十二力用筋一觔十兩膠十兩十三力至十五力用筋二觔膠十二兩十六力至十八力用筋二觔六兩膠十四兩
  箭制笴以楊木柳木樺木為質取圓直之桿削成之別用數寸之木刻槽一道曰箭端笴必取範於端以均定其首尾刻銜口以駕弦曰括其端受鏃治鐡為之曰透甲錐曰鈚箭曰梅針箭皆戰箭施於教閲者曰骲箭以寸木空中鏤竅發則受風而鳴又謂之響箭鏃上加骨角小哨者曰鳴鏑剪雕鸛翎三膠粘箭括之上曰箭羽羽間親王至長子書爵貝勒以下至官兵均書銜名箭價等次每箭以五枝為率首一二三等青鶴翎箭次一二三等蟬鵞翎箭次一二三等鸕鷀翎箭次一二三等鸛翎箭次一二三等鴇翎箭次一二三等芝蔴鵰戰箭次一二三等雁翎箭
  旗纛之制八旗各以其色為辨正黃正白正紅正監四旗均方幅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均左幅稍鋭都統纛各長五尺七寸廣五尺繪龍竿長一丈二尺鐡頂朱髦惟正紅旗用黒髦佐領纛長四尺二寸廣五尺不繪綵竿長一丈二尺黒髦領催小旗長一尺五寸廣一尺八寸竿長五尺八旗同式而於鐡頂各異其制以示別䕶軍營纛各如本旗之色裁幅為三角邉作火燄形直長五尺五寸斜長七尺三寸繪龍竿長一丈二尺鐡頂朱髦正紅旗用黒髦䕶軍校小旗三角直長一尺二寸斜長二尺三寸竿長五尺五寸八旗同式而於鐡頂異其制以示別前鋒營纛方幅長二尺三寸廣一尺八寸繪飛虎竿長六尺頂飾豹尾朱髦火器營旗纛䕶軍驍騎各如其本營之式加白號帯以別之健鋭營旗纛左翼鑲黃右翼正黃均正幅加號帯直省標營大纛皆緑色裁幅為三角直長五尺八寸斜長一丈邉作火燄形或繪雲蟒或繪飛熊隨地異制無定式鐡頂朱髦什長旗三角直長二尺三寸有竒斜長三尺八寸邉作火燄形鐡頂朱髦督撫提鎮大帥旗以黃布為之方幅廣一丈八寸長一丈四尺兩靣大書帥字加號帯長一丈五尺廣一尺竿長一丈六尺刻木葫蘆為頂其先鋒旗督陣旗門旗令旗稟事旗均隨營異制
  乾隆十七年奏准旗纛係兵所瞻視舊制各省駐防將軍都統副都統補授時即照其人本旗之旗色由工部造給如改授即更換不惟繁冗且於瞻視無凖嗣後各省駐防分定旗色
  盛京江寜西安綏逺城將軍熱河京口副都統皆用鑲黃旗色吉林杭州福州寜夏將軍歸化城右翼都統山海闗青州副都統皆用正黃旗色黒龍江荊州城都廣州將軍歸化城左翼都統涼州副都統皆用正白旗色其各將軍都統兼轄之副都統各視將軍都統旗色二十二年定伊犁將軍用鑲黃旗色二十六年定察哈爾都統用鑲黃旗色察哈爾副都統右翼用正黃旗色左翼用正白旗色武具
  佩刀
  虎槍營虎槍
  健鋭營雲梯
  健鋭營雲梯刀
  健鋭營長槍
  健鋭營鞭
  健鋭營順刀
  前鋒營鐮
  前鋒營斧
  䕶軍營長槍
  籐牌兵籐牌
  籐牌兵㓲刀
  籐牌兵挑刀
  漢軍連耞捧
  漢軍鹿角
  偃月刀以下緑旗營武具
  撲刀
  斬馬刀
  長刄大刀
  寛刄大刀
  雙手𢃄刀
  背刀
  片刀
  虎牙刀
  窩刀
  船尾刀
  割刀
  繚風刀
  長槍
  火燄槍
  鈎鐮槍
  雙鈎鐮槍
  虎牙槍
  蛇鐮槍
  雁翎槍
  十字鐮槍
  火鐮槍
  梨花槍
  手槍
  釘槍
  矛
  
  雙鐧
  雙鎚
  馬義
  鳯翅欓
  五齒欓
  月牙鈀
  通天鈀
  長柄斧
  雙斧
  雙鉞
  三鬚鈎
  鐡挽
  梨頭𨭚
  鐡斗𨭚
  
  虎頭棒
  
  虎頭牌
  燕尾牌
  挨牌
  圓木牌
  籐牌
  牌刀
  戰被
  滾被
  滾被雙刀
  火器
  大者曰礮其制或鐡或銅或鐡心銅體或銅質木鑲或鐡質金飾重自五百六十斤至七千斤輕自三百九十斤至二十七斤長自一尺七寸七分至一丈二尺其擊逺或宜鐡彈或宜鉛子均助以火葯引以烘葯鐡彈自四十八兩至四百八十兩鉛子自二兩至二十八兩火葯自一兩三錢至八十兩烘葯自三四錢至二兩皆按礮尺髙下度數以定所及之逺近鑄礮時或遣官監督或由部委官無常制小者曰鳥槍曰火甎曰火毬曰火箭曰弩箭曰噴筒曰鋭皆隨時成造其鳥槍規式尺寸長短各隨其便
  御製金龍礮
  御製制勝將軍礮
  御製威逺將軍礮
  神威大將軍礮
  神威無敵大將軍礮
  神威將軍礮
  武成永固大將軍礮
  神功將軍礮
  得勝礮
  九節十成礮
  衝天礮
  鐡心銅礮
  子母礮
  嚴威礮
  紅衣礮
  龍礮
  竒礮
  行營信礮
  渾銅礮
  臺灣礮
  囘礮
  御製自來火大槍
  御製自來火二槍
  御製自來火小槍
  御製禽槍
  御製小禽槍
  御用虎神槍
  御用舊神槍
  御用花凖槍
  御用大準槍
  御製竒凖神槍
  御製凖正神槍
  御製純正神槍
  御製連中槍
  御製應手槍
  御製威赫槍
  御製威㨗槍
  舊神花槍
  素鐡大交槍
  金口交槍
  素口花交槍
  八棱口花槍
  仿神花大交槍
  仿神花槍
  摺花交槍
  花口小交槍
  䝉古花大交槍
  䝉古花小交槍
  回部花套槍
  新回部花套槍
  大線槍
  小線槍
  舊神花線槍
  麗花線槍
  秀花線槍
  輕鋭花線槍
  輕㨗花線槍
  輕便花線槍
  輕花線槍
  落禽花線槍
  神海青花線槍
  賽海青花線槍
  雁神花線槍
  鳬神花線槍
  鵏神花線槍
  連墜花線槍
  勝鴉鶻花線槍
  山雞花線槍
  孤頂花線槍
  水扎子花線槍
  樹雞神花竒槍
  花竒槍
  花線竒槍
  兵丁鳥槍
  火葯
  工部設濯靈厰委官製備火葯
  特命大臣督理厰設石碾二百盤每盤置葯三十斤為一臺每臺碾三日者以備軍需碾一日者以演槍礮預貯軍需火葯以三十萬斤為率隨用隨備康熙三十一年奏准八旗試演槍礮火葯在濯靈厰取用該厰每嵗造演放火葯二十餘萬斤烘葯二三千斤外備貯軍需火葯三十萬斤烘葯四千斤如逢運用之年隨時補額簡司官一人經理預造毎火葯百斤隨烘葯一斤
  雍正二年奏准軍需火葯貯過十年者許改作演放火葯陸續取用其額貯之數即行補造又奏准城上存貯火葯屋步軍統領隨時廵視有閒人左近行走者看守官罰俸兵鞭責致有疎虞官兵從重革責十一年議准各省兵每嵗操演用鉛子准其檢七耗三除拾回抵算外將實用鉛價於公項銀內開除報銷
  十二年
  諭八旗營兵演放鳥槍鉛子均不拾回徒然拋棄外省兵演放鉛子既有拾回之例京城所放鉛子作何拾取之處著八旗並操演火器營大臣等㑹議具奏尋議准嗣後京城官兵演放鳥槍之鉛子各旗委兵用心拾取務將拾得數目註冊收貯嵗終各營將每月由工部領用數目並拾回數目合算交部又議準直省各營火葯闗係𦂳要必須預備方為有益督撫提
  鎮將所轄各營酌量每年應用之數動公費製造潮濕地方預備三年髙燥地方預備五年加謹收貯毎年所用火葯即於收貯數內動支仍照動支數目製造貯庫出陳易新按年造冊報部該管官陞遷事故離任照倉庫錢糧例交代若有𧇊缺及不堪用者責令該管官賠補仍各議罰
  乾隆十八年奏准濯靈厰製造演放火葯毎火葯萬斤用硝八千斤硫黃一千有五斤十兩廣膠六斤四兩每烘葯百斤用硝八十三斤十兩八錢硫黃十四斤七兩五錢
  帳房
  帳房之制官用藍布為之單袷惟宜每架髙六尺五寸下寛一丈二尺深六尺四寸上施梁為脊承以兩柱羃布斜垂至地如人字形兩邉皆圍以布左當柱中分以便出入兵帳房用白布制亦如之氊帳穹頂銜椽羃以白氊承椽以斜竹相交為墻皆髹朱外圍白氊下圍朱簾頂髙九尺墻髙四尺徑一丈四尺涼棚藍布為之單袷惟宜縱一丈八尺橫二丈七尺中施橫梁為脊濶九尺兩端承以柱髙一丈七尺四寸簷四出髙七尺五寸周承以柱十圍布墻前啟兩窻中開門後樹白布屏繪五采麒麟校閲用之
  戰船
  戰船毎船長十一丈至一丈九尺濶二丈三尺五寸至九尺六寸各有差天津山東福建舡均屬外海江西湖廣船均屬內河江南浙江廣東船分屬外海內河外海定限三年小修六年大修九年再大修不堪修者更造內河定限三年小修八年大修十一年再小修十四年再大修不堪修者更造其修造之費有正價有津貼正價各以其直無定額津貼每正價百兩自加四加六加八至加倍倍半有差由工部准兵部移咨覈覆修造各令本省道員㑹同副將𠫵將等官弁監造工竣報部題銷康𤋮三十四年
  諭戰船闗係𦂳要修理銀數覈減太過恐臨用之時因船料單薄復行大修以致貽悞著工部㑹同戶兵二部再行確議具奏尋議准令各督撫將軍提鎮將修理戰船銀照各地方工料價值據實確估具題工竣報銷五十二年覆准戰船風篷桅索除應修之年毋庸別給外每嵗於朋扣餘剰銀內給與製辦又議准各營艍犁趕繒等船於船頭船尾刋刻某營某鎮某號捕盜船名
  雍正六年
  諭各省修造戰船於造成之時觧送總督親騐總督委中軍每向監造文員需索規例為之狥隠是以工料皆屬虛糜其實不能堅固朕思戰船闗係𦂳要嗣後船厰附近省城者著在城之督撫提鎮及布按兩司於承造完工之日公同騐㸔倘有不能堅固完好及浮冒侵蝕等𡚁即揭報題叅按律治罪是年議准浙江乗造戰船船底⿰木用大號堅固松木每⿰長一丈面梁濶三尺三寸船身及正桅均長一丈二尺頭號艍船濶二丈二尺五寸船身増長八丈九尺艙深七尺九寸板淨厚三寸一分二號趕繒船濶一丈九尺五分船身減長七丈九尺艙深七尺一寸板淨厚二寸九分三號雙蓬䑩船濶一丈七尺五寸船身減長六丈六尺艙深六尺一寸板淨厚二寸五分四號快哨船濶一丈四尺船身減長四丈八尺艙深五尺板淨厚二寸每板長一丈均用釘三又議准奉天戰船身長七丈四尺寛一丈八尺七寸二十一艙
  八年
  諭向來外省各標營沙唬趕繒等船原令道員㑹同副將監督修造道員遴委同知通判承修副將遴委都司守備監修聞承修之人備辦物料必俟監修驗看自千總
  以及遊副遂層需索不一而足及如式修造赴各標營交收又有騐㸔勒索之𡚁迨交收之後一任船置河干雨淋日曬船中器械繩索為頭舵人等竊盜變賣而該管將弁概不追究夫始則借端勒索後則聼其毀棄豈非以承修之責專在文員而監修武弁置身局外遂至視同陌路此等錮𡚁聞各處仍然而京口將軍標下為尤甚嗣後修造標營戰船著道員副將㑹同領價道員遴委丞倅副將遴委都守協同辦料修造如係將軍標下之船即遴委叅領以下等官同領同辦其船交收之後在汎停泊責令頭船苫蓋澆洗毎嵗令該管將弁出具印結送督撫察覈如有陞遷事故具結交代至船有小修大修拆造之不同是以工料多寡懸殊今聞船未發厰頭舵人等已將在船什物私行盜賣即屆小修亦必令其拆換加備甚屬不法嗣後著將什物一併具冊移交如有𧇊缺將該管官弁及頭舵人等分別叅追十年議准山東登膠南北二汎海口趕繒船照雍正六年浙江題定之例身長七丈三尺板厚二寸七分雙篷䑩船身長六丈四尺板厚二寸五分福建大號趕繒船身長九丈六尺板厚三寸二分身長八丈板厚二寸九分二號趕繒船身長七丈四尺及七丈二尺板均厚二寸七分雙篷艍䑩船身長六丈板厚二寸二分江西南湖營沙唬船身長四丈四尺至六丈八尺板厚一寸三分至一寸六分直𨽻天津水師營大小趕繒船身長七丈四尺板厚二寸九分身長八丈六尺板厚三寸身長六丈五尺板厚二寸六分以上每板一尺概用三釘江南修造戰船應用板片薄厚鐵釘數目照浙江省所定分寸沙船一丈三釘趕繒船尺板四釘京口營船九丈以外梁頭棧板均凈厚三寸九丈以內梁頭棧板凈厚二寸八分量定三寸三分用一釘以收一尺三釘之實蘓州狼山川沙呉淞等營船身長四丈七尺至十一丈板厚二寸二分至三寸六分每板一尺用三四釘有差湖北湖南戰船身長三丈二尺至七丈八尺八寸板厚一寸二分至二寸二分每板一尺用三四五釘有差廣東戰船身長一丈九尺至九丈板厚一寸至三寸一分每板一尺用三四五六釘有差各省戰船寛九尺六寸至二丈三尺五寸有差均令道員㑹同副將等官監督廣東外海戰船委道員內河委知府各㑹同副叅等官監督十一年議準直省修造戰船報銷限期直𨽻限以四月福建臺灣限以十月其餘各厰限四月山東限六月江西大修拆造限三月小修限兩月江南限四月湖廣大修拆造限六月小修限四月浙江限四月廣東瓊州限六月其餘各厰限四月均以工竣日起限
  乾隆元年議准江南各厰拆造沙唬船每部價百兩加津貼銀一百二十五兩拆造後小修每百兩給銀一百二十五兩大修給銀一百三十五兩再次小修給銀一百五十兩艍繒船大小修每部價百兩加津貼銀一百八十兩拆造一百五十兩淮厰唬船拆造及拆造後小修每部價百兩給銀一百三十兩小修後大修給銀一百三十八兩修造趕繒船加増銀照各厰例畫一遵行二年覆准山東登膠南北兩汛額設趕繒雙篷䑩船凡屆大小修拆造之年照部定價值每百兩量貼銀百兩工完報銷仍節省銀三四十兩三年議准廣東各標營外海戰船拆造加八津貼大修加六津貼小修加四津貼五年議准浙江繒艍船大小修拆造照江省繒艍船之例津貼拆造毎部價百兩加津貼銀一百五十兩大小修每百兩均加津貼銀百五十兩外又別加三十兩䑩哨船照江省沙唬船之例小修拆造每部價百兩加津貼銀一百二十五兩大修每百兩加津貼銀百三十五兩八年奏准福建修造戰船津貼銀福泉漳三厰小修毎正價百兩加津貼銀一百三十兩大修加一百二十兩拆造加百有十兩臺厰小修每正價百兩加津貼銀百有十兩大修加百兩拆造加九十兩十二年覆准福建臺厰修造戰船照內例給與津貼並別加三分外再加運費銀二分
  外海戰船
  盛京六
  直𨽻八
  山東二十四
  江南八十三
  福建三百四十二
  浙江一百九十七
  廣東一百六十六
  內河戰船
  江南二百五十
  江西四十六
  浙江二百二十一
  湖廣一百二十七
  廣東三百九十二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一
  兵制志十
  馬政太僕寺馬政 上駟院馬政 八旗牧馬外省牧馬 直省營馬謹按我朝馬政遊牧有所飼育有方
  太和翔洽物遂孶生凡天閑良驥特立專司
  皇城南苑諸處分設有內廐外廐其掌於太僕寺者左右兩翼各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掌於上駟院者上都達布遜諾爾等處各牧場馬數計二十萬有竒又八旗官馬直省牧馬營馬數亦二十餘萬有竒每嵗孶息之數更不可量逈非唐志之侈稱無實者所可同日而語我皇上天威震疊式廓新疆泉甘土厚畜牧日繁哈薩克諸部落亦嵗嵗貢馬求市洵伊古以來未有如今日之蕃庶者也至若馬數日盈或分往屯田或撥給緣邉營伍俾均歸實用伏讀御製新樂府隂山道篇煌煌
  聖言真足昭垂萬古謹據大清會典則例臚敘馬政於左
  太僕寺馬政
  總管兩翼馬厰大臣兼副都統銜一人太僕寺卿滿漢各一人少卿滿漢各一人掌兩翼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均齊賞罰之政左司員外郎滿洲䝉古各一人主事滿洲𫎇古各一人掌䭾載幔城網城之駝隻以偹  巡幸右司員外郎滿洲䝉古各一人主事滿洲䝉古各一人掌察驗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馬匹盈虧以時印烙主簿滿洲一人掌奏章文移筆帖式滿洲𫎇古各八人掌繙譯
  牧場
  太僕寺左翼四旗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在張家口外東北一百四十里哈喇尼敦井東西百五十里南北百三十里東以布奎布拉克為界西以察罕齊老台為界南以都什山為界北以呼什呼蘭台山巴延托羅該為界太僕寺右翼四旗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在張家口外西北三百十里齊齊爾漢河東西百五十里南北三十二里東以庫努克托羅該努克圖溝為界西以珠爾台烏克爾齊老為界南以格根達巴敦達哈喇為界北以布爾噶蘇台河南岸為界
  司牧官役
  統轄兩翼牧場總管一人兩翼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總管二人副管一人防禦二人翼領四人驍騎校三人䕶軍校八人協領十人䕶軍三百十四名馬羣牧長牧副每羣各一人牝馬羣每羣牧丁八名牡馬羣每羣牧丁十四名
  牧課
  嵗春季本寺滿堂官一人往口外將馬駒驗騸秋季往口外分撥騸過三嵗之駒入羣三年均齊一次屆期列名奏請
  欽㸃前往員外郎嵗春季往口外稽察孳生倒斃各數並訓練馬駒逐一印烙秋季往口外驗視肥瘠並訓練馬駒有未印烙及印烙糢糊者補印烙牝馬羣計三年之內每三馬應孳生一駒於孳生額數外多至一百六十匹者為上等八十匹以上者次之八十匹以下者又次之其於孳生額數內少至一百匹或少五十匹以上及五十匹以下者亦分三等牧長牧副丁以是各定其賞罰牡馬羣以在場見牧之數區為十分視其馴習及斃損之多寡以定賞罰至該管協領以上各官統計所管馬羣得賞受罰之等次核計有差
  上駟院馬政
  總管院事大臣兼副都統銜一人無定員由特簡院卿二人掌在京內廐外廐及邉外各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政左司郎中一人侍衞員外郎各二人主事一人掌均齊賞罰右司侍衞員外郎各二人主事一人掌各馬廐馬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俸餉芻菽堂主事二人掌奏章文移筆帖式二十五人掌繙譯侍衞二十一人掌侍直內以八人兼試 御馬司鞍長二人司鞍八人司轡二人
  皇子每位司鞍二人司轡二人
  內廐外廐
  內廐設於
  皇城
  御馬及副馬川馬各一廐均無定數仗馬一廐七十匹公馬廐廐各二百匹附橐駝十匹駕車馬驘二廐廐各馬五十匹驘五十匹其應差巡羣馬附各廐外廐設於
  南苑
  御馬及內馬共六廐內桐馬一羣騰馬四牡馬三十六餘無定數安河公馬一廐二百匹其應差巡羣馬附各廐凡
  御馬中有不馴者汰入公馬廐日值
  御馬闕以內廐
  御馬補內廐
  御馬闕以外廐
  御馬補外廐
  御馬闕簡內馬之良者奏補仗馬及祭
  神受釐四色馬闕行取大凌河良馬充補川馬闕行崇文門稅務駕車驘闕行戶部轉行左右翼稅務各監督買補駕車馬闕以公馬補公馬及應差巡羣馬闕彚數行各牧羣總管取補
  內廐外廐司牧官役
  牧長五人副牧長五人牧副十人牧丁一百名內外廐每廐廐長各一人廐副各二人川馬廐以公馬廐廐長兼管廐丁各二十名草夫
  御馬廐三十六名副馬廐二十八名仗馬廐三十三名川馬廐十四名公馬五廐各四十四名駕車馬驘二廐各三十二名
  南苑六廐各二十八名安河公馬廐二十四名共五百八十六名內設百總六人外郎十六人駕車馬驘二廐各設驍騎四十八人醫長䝉古二人醫師䝉古十八人癩醫六人獸醫漢十六人主醫馬駝之疾由院行所司支取藥物𡻕終㑹計於次年二月奏銷
  內外廐牧課
  凡考牧內外各廐院卿嵗閲一次三年奏遣官察驗一次各具息耗實數以
  聞惟苑廐挏馬嵗閲積三嵗具奏不議賞罰其各廐孳生統三嵗計以牝馬三生駒一為額數浮者為一等平者二等闕者三等疲瘠及斃損每嵗以百匹內核計以數少數平數多分三等定賞罰有差其出牧嵗四月朔以內外廐公馬四百匹就草張家口外限九月望前視天時涼暖豫奏日期回廐遣侍衞二人率廐長廐副經理出入餘俱於
  南苑就草出入期如之內廐駝每百匹以五十匹存廐餘就草上都出入期亦如之
  貢馬
  䝉古索倫嵗貢馬駝由理藩院具奏送
  上駟院行知掌試
  御馬大臣侍衞奏㑹本院官公同選驗不入選者罷還之選受者行廣儲司如例給賞駝發內廐馬發
  南苑六廐牧養又歸化城兩旗䝉古嵗貢馬喀爾喀哲卜尊丹巴胡圖克圖嵗貢駝馬陜西岷州衞二十四寺畨僧嵗貢馬均由理藩院咨送發各廐芻秣應管之大臣率本院侍衞詣廐驗視辨其堪供
  御馬內馬公馬之屬列其等次以
  聞乾隆二十三年之後西域哈薩克巴達克山諸部先
  後投誠遣使貢馬其尤者則
  御定嘉名餘皆分入各廐至哈薩克貿易之馬尤夥每年無定額於烏嚕木齊及伊犁廣設牧羣以為新疆駐守各兵之用其贏餘仍發補內地各標營額缺供直馬
  日以內廐
  御馬四匹齊其毛色具鞍轡列於院門外凡
  駐蹕圓明園以
  御馬六匹立
  園門右如之直班侍衞司鞍司轡咸侍恭遇
  車駕巡幸日以十馬備
  上乘御由掌
  御馬大臣奏請於
  御馬內馬中簡其尤良者以從其需用駕車馬公馬及櫜駝之數附疏以
  聞由院奏遣卿及侍衞各一人掌
  御馬侍衞一人沿途監視支放馬駝芻菽其扈
  蹕之尚茶尚膳各執事官役以及內監所乘之馬由所司行院如數以公馬撥給囘日繳院如不足具數奏行兵部以八旗官馬撥給
  皇子出行撥給官役應乘公馬亦如之凡有因公出使者大臣應乘馬十匹侍衞六匹筆帖式四匹廐牧長各五匹廐牧副各三匹廐丁牧丁二人共馬三匹均於公馬中撥給廐長記所給馬數於冊月申院卿每三月彚數以
  聞行該管官覈對其馬有途次病斃者嵗終彚數奏銷如調治失宜致斃瘠及遺失者有罰凡直省駐防將軍都統副都統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及朝鮮國使臣來京
  朝覲各給馬乗騎均由所司行院於公馬中選撥
  用馬
  每嵗四孟月敬
  神各用青馬白馬二敬畢交㑹計司變價
  皇子分封初祭
  神薦以馬婚禮以馬薦幣給乗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釐降薦幣以馬駝生子彌月以馬充賞分封王貝勒貝子各給馬駝分封公給馬
  口外牧場
  上都達布遜諾爾牧場在獨石口外
  達里岡愛牧場在獨石口外
  大凌河牧場在
  盛京錦州府北口外
  口外司牧官役
  上都達布遜諾爾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掌闗防總管一人副管一人翼領五人署翼領九人𫎇古筆帖式七人効力筆帖式三人騸馬羣牧副每羣各二人牝馬羣牧
  副每羣各一人駝馬牧丁十名馬羣七名
  達里岡愛牧場隸上都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兼轄翼領二人署翼領三人効力筆帖式二人馬羣牧長每羣各一人牧丁七名
  大凌河牧場總管一人翼領二人効力筆帖式二人馬羣牧長每羣各一人副牧長各一人牧副各一人騸馬羣牧丁各二十名牝馬羣牧丁各十五名
  口外牧課
  上都達布遜諾爾等各牧場羣馬每三年奏遣官察閲一次牝駝羣每六年奏遣官察閲一次議賞罰大凌河牧場亦如之馬羣每百匹倒斃之數自一匹至四匹與五匹至八匹者皆賞九匹至十二匹者免議十三匹至十六匹及十七匹以上者罰有差其孳生之數每三年牝馬五匹額生駒二如孳生馬浮額百六十匹以上者賞最優八十匹以上者賞次之一匹以上者量加其缺額百匹以上與五十一匹以上五十匹以下者分三等行罰上都達布遜諾爾馬羣每三年牝馬三匹額生駒計一匹每等議賞罰與大凌河同達里岡愛駝羣毎六年內牝駝五匹額生駝二額外孳生二十匹以上者給一等賞十一匹至二十匹給二等賞一匹至十匹給三等賞如孳生缺額計匹分三等罰如之其各總管副管翼領牧長牧副應行賞罰均照例行凡牧場馬羣每年於四月朔為始迄九月望以騸馬牝馬全羣就草
  八旗牧馬
  順治初年定八旗及內府三旗佐領下額設馬駝每年由兵部酌定留京並出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各數奏
  聞每翼
  簡用副都統二人於立夏後四日率領官兵陸續趕赴口外牧場擇水草豐茂處加意牧放若照管不周以致馬匹闕少著落副都統以下各官賠補其實係殘廢倒斃者馬扣存三月錢糧駝扣存四月錢糧買補如價有不敷准於公用銀內動支至出場官兵均歸副都統管轄在場馬駝亦由副都統分撥官兵牧放其進口日期每年於八九月間預行報部又定八旗出場馬駝口內每站給空草一束囘日進口每站仍各給草束均由兵部移咨戶部委司官一人監給
  康熙二十六年定八旗出場馬駝沿途不加意照管踐食田禾者專管及兼管官分別議罰領催及兵鞭責有差出口後並不在場牧放致有縱逸侵擾者官議罰兵鞭責均加重仍照馬駝侵擾之數賠償地主至兵丁強令他人代為牧放及勒索酒食生事者交刑部治罪專管兼管官降罰從嚴領催革退
  三十四年
  諭議政王大臣八旗都統等朕觀京城八旗兵卒已熟練器械亦整齊惟馬匹少缺前命滿洲䝉古漢軍各佐領下拴馬一半給草豆錢糧軍營以馬為重今可令衆兵槩置馬一匹春冬則給草豆錢糧自四月起發一半放青一半拴餧至九月驅回照常拴餧此所置馬匹令兵丁各自小心餧養交與該管官嚴行稽察設怠玩從事致羸瘦誤公者將該管大臣從重治罪其㕘領以下撥什庫以上及拴馬之人俱照軍法治罪俟噶爾丹事畢之日仍照養馬一半可通行曉諭
  四十四年
  諭扈從大學士馬齊張玊書陳廷敬等宋明時論馬政者皆無善䇿牧馬惟口外為最善今口外馬厰孳生已及十萬牛則六萬羊則二十餘萬若將此馬與牛羊驅入內地牧養則日費萬金不足口外水草肥美不費絲毫之餉而馬畜自然孳息因定額以馬十萬牛六萬羊二十一萬為限向年疫氣盛行䝉古馬畜多倒斃而官厰
  與彼同在一處毫無損傷前巡行塞外時見牲畜彌滿山谷間厯七八日猶絡繹不絶也
  雍正十三年定八旗馬駝於出場時造具毛齒清冊送部存案回京日按冊㸃驗印烙綂轄副都統以該翼之馬駝覈算兼管官以兼管之馬駝覈算專管官以專管之馬駝覈算如十分之內疲瘦各不及三分者免議若疲瘦三分並五分至七分以上者官降罰兵鞭責有差
  乾隆五年奏准八旗出場馬駝進口日期不必拘定八九月令兩翼副都統等視天氣冷暖及草枯遲早公同酌定預行報部十六年奏准八旗牧養官馬共二萬七百七十三匹每匹月給馬乾銀三兩近因
  京城草豆價昻銀不敷買應暫為通融請酌撥萬匹在京外牧養熱河撥千匹近京各莊頭撥二千匹此外七千匹交直隸各標營其熱河及各莊頭草料銀由副都統內務府㑹計司官赴戶部支領按月給發直𨽻各標營就近於藩庫動支如有減尅料草致疲瘦者該管官議處兵丁莊頭治罪或有倒斃照八旗例於馬乾銀內按月扣存買補並請
  特簡大臣均勻搭配不得概以疲馬充數如兵丁乗便將殘廢馬匹私行抵換者察出從重治罪佐領及都統等交部嚴加議處
  乾隆十年
  諭八旗拴養官馬闗繫綦重近見放給扈從人等官馬時皆折給銀兩情弊顯然此皆由平素不實力餵養所致而彼時該旗驗放馬匹大臣亦未能察出嗣後著交八旗都統不時稽察再遇朕巡幸放給官馬時預將八旗都統副都統名銜由值年旗彚奏𠉀朕每旗簡派大臣一員十七年奏上年將八旗官馬撥出萬匹交直𨽻各標營並熱河副都統及近京莊頭分頒牧養議俟次年草豆價平仍分與八旗官兵目下京師草豆較上年價值已減此項馬匹或仍交直隸等處或應留京牧養奉
  㫖此項官馬前交直𨽻各標營牧養脿分既屬充足且聞於該兵丁等亦屬有益著不必交熱河副都統及各莊頭俟回鑾後撥出萬匹皆交與直隸總督仍前分撥牧養十九年奏准八旗官駝照官馬例交與直𨽻宣化府屬分給牧養二十八年定八旗每年出場牧放馬匹派京城副都統二人左右兩翼察哈爾總管各一人侍衞各一人管轄其京城官兵停止派往每馬一千匹編作三羣每羣派察哈爾官一人兵二十名預期來京領馬出口每馬一百匹准倒斃十匹其倒斃止六匹者官交部議敘兵酌量奬賞如倒斃逾額著令官兵賠補至例應倒斃者於省派京城官兵路費銀內買補三十年奏准八旗官馬原係給與官員兵丁拴養因官兵內或將錢糧糜費以致官馬疲瘦併有空缺又值前數年草豆價昻是以將官馬改交直隸牧養旋因八旗前鋒䕶軍暨親丁等乏官馬當差已奉
  㫖加恩於直隸牧養官馬內撥出四千五百匹交給各該處設立官圈餵養分給兵丁乗騎今查八旗所有印房章京㕘領佐領閑散官滿洲每旗一百餘員𫎇古每旗五十餘員左右兩翼所有前鋒章京前鋒侍衞四十員八旗滿洲火器營所有鳥鎗營長䕶軍㕘領六十四員八旗䕶軍營所有䕶軍㕘領二百八十員學習閑散官約計一百員伊等當差不能自養馬匹請再於直隸牧養官馬內撥出二千匹給與三營前鋒䕶軍章京等每人各拴養一匹外八旗滿洲每旗一百匹八旗䝉古每旗五十匹除兼管文職官員外旗員每人分給馬一匹其所存三百餘匹交與前鋒䕶軍統領等將各營學習閑散官暨當差出力之䕶軍校每人分給馬一匹各令其拴養仍令該都統及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隨時查核
  諭每年出派察哈爾侍衞前往牧厰時以伊等熟知水草諳練牧放於馬匹有益今聞得察哈爾侍衞至牧厰後但看水草於馬匹事務總不管理甚屬非是著交巴祿傳諭派出察哈爾侍衞等嗣後察哈爾侍衞至牧厰時查看水草外務令馬匹肥壯不致脿欠之處俱令同章京等量其有益妥協辦理永著為例著出厰大臣通行曉諭出厰章京兵丁知之
  乾隆十六年
  諭八旗兵丁餵養駝馬需用黒豆甚闗𦂳要現今市價昻貴著將倉貯黒豆撥發八萬石交與八旗減價平糶以平市價該部遵諭速行又
  諭八旗所拴官駝只有八百餘隻每遇巡幸或有用六七百餘隻不等雖有所餘亦為數無多倘再有行役之處仍用此項駝隻若無輪流歇養之暇必至疲瘦此項官用駝隻馬匹原為旗人拴養若每佐領各多添駱駝一隻拴養於旗人生計既有禆益而一切差役亦覺寛裕嗣後各佐領著再添官駝一隻令其永逺拴養此項添養駝隻或由太僕寺所屬牧放駝隻內取用或應如何添立之處著八旗大臣㑹同該部議奏如此添養後倘再不盡心餵養仍有脿欠疲瘦者惟於該旗大臣等是問
  五十年
  諭據總管內務府大臣奏內府䕶軍營額設官馬每遇出青之時請將世職官等停止出派即於䕶軍營內揀派妥員帶領䕶軍前往牧放等語世職官員等既非䕶軍所屬餵養事宜又未諳悉於馬匹實屬無益嗣後內府䕶軍營出青馬匹應如所奏辦理因思八旗圈馬向遇出青係派出之副都統二員監放此項馬匹俱係八旗棚養及䕶軍營官拴之馬今止令副都統二員監視牧放恐亦未能辦理認真或令各該旗添派養馬之官一二員隨同牧放庶可期脿分肥壯不致有名無實但如此辦理是否可行並應如何揀派官員酌定章程之處著阿桂㑹同八旗滿洲䝉古都統詳悉籌酌迅速妥議具奏
  謹按八旗官馬有官圍馬有官員拴養馬有傳事拴養馬遇出青時官圍馬全行出場牧放拴養馬咸半出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傳事馬概不出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毎年以為定例
  外省牧馬
  乾隆元年定甘肅提標西寧鎮標各設馬場一處以遊擊一人統率每場牝牡馬千二百匹分五羣每羣牡馬二百匹牝馬四十匹以千把總一人為牧長外委千把總一人為牧副兵十人為牧丁三年均齊一次屆期總督委官察驗敘明賞罰具題所牧馬不論牝牡每三匹取孳生馬一匹三年內一羣中多孳生馬八十匹以下及八十一匹以上至一百六十匹以上者分三等官議敘陞用兵給賞有差如少孳生額數二十匹以下者官兵即議罰責若於原牧額數缺少者官兵責革罰賠其提鎮遊擊統計五羣之數以定賞罰十三年定甘肅涼州西寧肅州三鎮各設駝場一處每牝牡駝一百六十為一羣每羣以千把總一人為牧長外委千把總一人為牧副兵九人為牧丁仍委守備一人督理五年均齊一次千把總外委兵丁邉地較內地不同五年期逺應議賞以示鼓勵每牝牡駝百五年內孳生四十隻者無庸議賞於額數外多孳生一至十者及至二十與二十一以上者官議敘兵加賞有差其五年內准倒斃二十隻若倒斃逾額不論多寡以續得孳生抵補其餘再計孳生之數如少孳生一以上與十一以上至二十一以上者官兵分別賞罰督理之守備其賞罰亦隨額數上下以為準每屆五年均齊之期由總督委官赴場印烙將各數目及牧放官兵姓名造冊敘明賞罰具題至孳生牝駝於五年均齊後照例配搭孳生其餘牝駝騸割別牧以備撥用四十年定巴里坤東西中三厰牧放馬匹以遊擊都司守備各一人統率每厰馬分五羣每羣以千把總一人為牧長外委一人為牧副按馬二十四匹派兵一名牧放三年期滿總督委員逐厰查驗分晰馬數敘明賞罰具題所牧馬不論牝牡每三匹取孳生馬一匹三年內一羣中除孳生額數外其浮額一百七十六匹以下與一百七十七匹以上及三百五十三匹以上分三等官議敘陞用兵給賞有差如缺額二十匹以下及四十匹以下至八十匹以下亦分三等行罰至統率各官應議賞罰均照各馬厰例核計其孳生盈餘馬匹除分給伊犁各該處足用外仍撥解內地以供協濟
  直省營馬
  順治三年定緑旗兵馬一匹每月給料豆六鬥草六十束六年定官員騎坐馬皆自備名曰例馬每月照數領草料提督準例馬十五匹總兵官十二匹副將八匹㕘將遊擊六匹都司守備四匹千總把總二匹至兵丁騎操馬酌各營情形或馬步各半或馬四步六或馬三步七或馬二步八或馬一步九或不設馬皆於奏銷案內照實數報兵部察核行知戶部銷算草料八年定副將以下把總以上每月於應支銀內扣二錢馬兵扣一錢步兵扣五分守兵扣三分名曰棚扣存貯營中以備買馬之用若有餘剩由兵部覈明於奏銷題交戶部充餉乂定營馬係對敵及追捕賊盜損失者免其賠補走脫及竊失者著落本人賠補若倒斃者每馬以十兩為額令其賠補名曰賠樁每年遞減一兩至十年者免賠准動支棚扣銀買補十六年定提督例馬二十匹總兵官十六匹副將十二匹㕘將八匹遊擊以下仍各照舊數
  康熈三年定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營馬以三年賠樁過三年者免直隸山東山西河南西安甘肅以五年賠樁過五年者免四年定三年賠樁之省一年倒斃本兵賠銀七兩合隊二兩本管官一兩二年倒斃本兵賠銀六兩五錢合隊一兩七錢本管官八錢三年倒斃本兵賠銀六兩合隊一兩四錢本管官六錢三年以後免其賠樁動支朋扣銀買補五年賠樁之省自一年倒斃至三年倒斃之分賠均如三年賠樁之省其四年倒斃本兵賠銀五兩五錢合隊一兩本管官五錢五年倒斃本兵賠銀五兩合隊七錢本管官三錢五年以後免其賠樁動支朋扣銀買補又定廣東地方潮濕馬易倒斃賠樁准照十兩減半一年倒斃賠銀五兩二年倒斃賠銀四兩五錢三年倒斃賠銀四兩三年以後免其賠樁五年定廣西地方瘴濕馬易倒斃賠樁照廣東之例又定營馬倒斃如符年限者准用朋扣銀買補其定價直隸每匹九兩山東十兩山西八兩河南八兩五錢江南十三兩九錢七分江西十六兩八錢二分四釐福建二十二兩浙江十六兩湖北湖南十五兩西安八兩廣東二十一兩九錢廣西二十兩雲南二十一兩八錢貴州二十兩二錢二分有竒甘肅四川除以貢馬抵補外其不敷之馬甘肅每匹給價八兩四川每匹給價十二兩七年定各省朋樁銀兩嵗底兵部查核除應扣外咨戶部發餉如有營馬缺額開送戶部購買四十五年定直省營馬倒斃遞年加增必致朋扣不敷買補嗣後如倒斃過多實有冐銷情弊該督撫提鎮即行題㕘四十七年定營馬倒斃該管官驗明耳尾將日期出結詳報督撫提鎮一面用朋扣銀買補仍將新馬價值毛齒領騎兵姓名按季冊報仍於年終奏銷由部察覈
  雍正元年定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等省營馬騎過三年倒斃者免其賠樁廣東廣西二省減半賠樁騎過三年倒斃者亦免其賠樁直隸山東山西河南西安甘肅等省騎過五年倒斃者免其賠樁均准動支朋扣銀買補七年定官兵朋扣銀有經督撫提鎮題奏撥修船料及軍裝器械並賞號公務之用者均入於奏銷案內由部察照准其開銷又定山西河南西安甘肅四省營馬開報倒斃不得過十分之三十一年定直𨽻山西河南西安甘肅馬價在十兩之內山東亦僅十兩均未便以十兩賠樁應以七兩為額如騎一年倒斃賠樁七兩二年倒斃賠樁六兩以下按年遞減若騎過年限免其賠樁准其動支朋扣銀買補十二年定營馬除口外差遣及在軍前倒斃者皮臓免其變價外江南督標每匹變價一兩五錢提標一兩安徽撫標一兩二錢蘇松撫標九錢二分有竒湖北湖南一兩其餘直省均五錢發給馬價時將皮臓變價扣除於奏銷冊造報察覈又定廣東營馬每年開報倒斃每百匹只准倒十五匹廣西准十七匹其直𨽻山東江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開報營馬倒斃數無一定嗣後均不得過十分之三又定四川營馬將原價減去四兩照驛馬例給以八兩所有賠樁銀照直𨽻等省例以七兩為額按年遞減
  乾隆元年議准外委千把總領馬即供騎操原未令其存價如遇倒斃入營馬數內開報動支朋扣銀買補十五年定廣東馬價每匹減三兩以十八兩九錢作定價報銷廣西馬價每匹減三兩以十七兩報銷
  十六年
  諭滇省各營騎操馬匹定例三年外准報倒十分之三其額外濫倒馬從前該督提等皆於朋扣等項內通融買補並未著賠嗣據該督察出奏聞仍請從寛免其賠樁經軍機大巨等議令照例按數賠補但念邉方水土餧養馬匹與他處情形不同自應通融籌辦今若復令賠樁兵丁未免拮据嗣後滇省馬匹除額定十分倒三按例分別年限著賠外其濫額倒斃馬匹著加恩免賠若兵弁等因有此㫖或致餧養失宜溢倒過多者該督提等嚴行㕘處二十五年議准營馬價值除直𨽻山東山西河南西安甘肅四川等省或僅在十兩以內或據該督撫察核實無溢冒無庸議減福建准以十九兩浙江江蘇安徽准以十四兩江西准以十六兩湖北湖南准以十四兩廣東准以十八兩廣西准以十六兩雲南貴州准以十八兩報銷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一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二
  職官志
  國家亮功熈績自古為昭我
  朝創立八旗因章辨色定職列官實有合於軒轅氏以青雲縉雲建官命師聨為營衛之制和萬國而開淳化所為合撰同符也
  太祖高皇帝設固山額真今稱都統梅勒額真今稱副都統甲喇額
  今稱㕘領牛錄額真今稱佐領以相統轄
  太宗文皇帝闢文館為內三院設承政㕘政啟心郎諸官
  整飭庶務
  世祖章皇帝統一區㝢亰秩則悉増滿缺直省則滿漢㕘用一視同仁辨章昭晰樹閎逺之規模六合向化垂緒於億萬斯年我
  皇上澄敘官方釐定規制優賚予以廣慈重職司以覈實申明舊制増立新模於設官分職之良法美意益昭明備矣八旗舊志所載職官分八旗官職八旗部院官為兩門區條別目複沓㕘差頗失聨事彚疇互相經緯之意又其志八旗官職則以王府官列於
  陵寢官之前其志八旗部院官則以宗人府列於內閣之後編排次第未能整齊至其沿革增併之踈舛更不可枚舉臣等奉
  命増修謹據
  大清㑹典
  欽定職官表以次甄録庶幾於經邦治府統官諧民之
  典秩然有敘首載宗人府宗支
  錫爵肇𤓰瓞之綿長文爵則伸明職掌武職則釐分品秩㢘法同昭裁成盡善與夫増置官師因時定製設延閣之校司列香山之健銳經緯並宣敷揚
  盛治
  德威逺被闢地安屯新疆各官星羅碁布實惟大聖人以守兼創光
  前烈而鞏丕基鴻規式廓即職官之增載亦非舊志之體例所可拘也惟舊志於部院各官止載滿缺不及漢人員額茲仍其例焉
  職官志一
  職官宗人府 內閣 軍機處 翰林院 詹事府 吏部 戸部宗人府
  宗令一人
  左右宗正各一人
  左右宗人各一人
  初制宗令以親王郡王統理宗正以貝勒貝子兼攝宗人以鎮國輔國公及將軍兼攝後擇賢任使不復以封爵為限乾隆元年以來間以親王總理事務無常員
  左右司理事官宗室各二人初制三品康熙二十二年定為正五品副理事官宗室各二人初制從四品康熈二十二年定為從五品初設郎中六員員外郎四員主事四員康熈十二年始分𨽻左右兩司三十八年兩司各裁郎中一員雍正二年改郎中為理事官改員外郎為副理事官初制皆以覺羅為之後以覺羅滿洲𠫭用雍
  正二年定以宗室滿洲𠫭用乾隆二十九年定製悉以宗室為之
  主事宗室各二人正六品
  經厯宗室二人正六品
  順治九年制𠫭用宗室滿洲乾隆二十九年定製以宗室為之
  堂主事宗室二人初制四品康熈九年定為正六品
  初制以宗室滿洲𠫭用乾隆二十九年定製以宗室為之
  委署主事四人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奏明由筆帖式內陞署仍食七品俸筆帖式宗室二十四人並支七品俸
  初制以宗室滿洲㕘用乾隆二十九年定製以宗室為之
  內閣
  大學士滿洲二人初定一品順治十五年改為正二品雍正八年陞為正一品
  國初置文館天聰十年改為內三院曰內國史院曰內秘書院曰內宏文院各設大學士一人分其事為職掌順治元年増設學士二年定為正二品衙門以翰林院官分𨽻內三院稱內翰林國史院內翰林秘書院內翰林宏文院増設侍讀學士侍讀等官九年設典籍十五年改內三院為內閣其大學士俱改內閣銜仍分設翰林院十六年裁學士侍讀等官十八年復改內閣為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宏文院裁翰林院康熈九年仍改為內閣另設翰林院如舊制十年仍補學士以下等官滿漢大學士順治元年設六員不備官康熈年間率用四員雍正年間多用至六員乾隆十三年定製滿漢各二員
  協辦大學士滿洲一人從一品
  以六部尚書簡充自雍正年以來初置
  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滿洲六人初定二品順治十五年改為正五品尋以兼禮部侍郎銜改為正三品雍正八年陞為從二品
  初制滿洲學士三員漢軍三員自順治元年以後増減不一康熈九年定滿洲二員十年増四員又定漢軍二員十二年以漢軍併於漢缺兼禮部侍郎銜
  侍讀學士滿洲四人𫎇古二人初制三品後改為從五品雍正三年定為從四品
  順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銜後停兼銜八年設滿洲侍讀學士三員漢軍侍讀學士三員十八年増滿洲侍讀學士三員䝉古侍讀學士三員康熈九年定製滿洲侍讀學士滿文二員漢文二員共四員䝉古侍讀學士二員漢軍侍讀學士二員乾隆十四年改定滿洲四人䝉古二人漢軍侍讀學士缺以漢軍漢人通行銓補
  侍讀滿洲十人䝉古二人漢軍二人初制四品後改為正六品順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少卿光祿寺少卿銜尋停兼銜滿洲侍讀初設滿文五員滿漢文六員共十一員康熈三十八年省滿文一員滿漢文二員共八員旋復増二員為十員
  典籍滿洲二人漢軍二人正七品
  內閣為典掌絲綸之地自大學士以下皆不置印惟典籍給印順治九年置初各設三員康熈九年定各設二員
  中書滿洲七十人䝉古十六人漢軍八人貼寫中書滿洲四十人𫎇古六人從七品
  順治十六年置滿洲中書初設滿文撰文二十員辦事二十員滿漢文撰文十七員辦事十八員共七十五員康熈三十八年省滿文撰文辦事各一員滿漢文撰文一員辦事二員共七十員䝉古中書初設撰文九員辦事十員共十九員康熈三十八年省撰文一員辦事二員共十六員漢軍中書初設撰文五員辦事八員共十三員康熈三十八年省撰文一員辦事四員共八員
  中書科中書舍人滿洲二人從七品
  初設一員乾隆十四年増一員共二員
  筆帖式滿洲十人
  軍機處
  軍機大臣無定員由大學士及尚書侍郎奉
  特㫖召入自雍正十年三月大學士等遵
  㫖議奏辦理軍機處密行事件所需鈐封印信謹擬用辦理軍機印信字様移咨禮部鑄造貯辦理軍機處派員管理並行知各省及西北兩路軍營至乾隆初年停止改設總理乾隆二年十一月奉
  諭莊親王等奏辭總理事務朕勉從所請但目前兩路軍務尚未全竣且朕日理萬幾亦間有特㫖交出之事
  皇考當日原設有辦理軍機大臣今仍着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公訥親尚書海朢侍郎納延泰班第辦理嗣後永以為制至軍機章京以內閣滿漢侍讀中書及各部郎中員外郎主事簡其賢能者奏充無定額謹案軍機為機務要地不設専署即附載內閣之後
  翰林院
  掌院學士滿洲一人
  順治十五年置康熈二十八年五月以大學士徐元文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事始用重臣兼領自乾隆元年以來多以重臣特簡兼攝以重其任
  侍讀學士滿洲二人初制從五品雍正三年定為從四品侍講學士同侍講學士滿洲二人
  康熈九年置侍讀侍講學士各三人乾隆五十年二月裁侍讀侍講學士各一人
  侍讀滿洲二人初制正六品雍正三年定為從五品侍講同
  侍講滿洲二人
  康熈九年置侍讀侍講各三人乾隆五十年二月裁侍讀侍講各一人
  謹案順治九年壬辰科十二年乙未科俱分滿漢進士為二榜壬辰科滿洲一甲進士麻勒吉折庫納巴海乙未科一甲進士圖爾宸查漢索泰俱分授修撰編修以後滿漢進士合為一榜編修檢討係庶吉士散館授職
  庶常館教習大臣滿洲一人小教習無額缺
  國初教習多以內院學士為之侍讀等亦間有預者自康熈九年後皆以掌院學士領其事而內閣學士時𠫭用焉六十一年辛丑科始以工部尚書陳元龍領教習事嗣後大學士尚書侍郎均得為之皆由特簡無常制小教習始置於康熈三十三年雍正八年乾隆十年復置皆由教習大臣㑹同掌院學士掄選
  奏充無額缺謹案順治九年壬辰科始選滿洲進士六人漢軍進士四人改庶吉士乙未科選滿洲進士六人與壬辰科同後滿漢合為一榜新進士引
  見選庶吉士滿漢無定員
  典簿㕔典簿滿洲一人從八品
  典簿㕔孔目滿洲一人從九品
  待詔㕔待詔滿洲二人從九品
  順治十五年
  筆帖式滿洲四十人漢軍四人
  初制滿洲四十八人漢軍八人康熈三十四年省滿洲八人漢軍四人
  謹案翰林院不設司屬凡有陳奏及往來文牒舊例以典簿筆帖式具稿呈堂雍正元年以官輕滋𡚁令掌院學士於俸淺編修檢討內擇才守優長者充作司官名曰辦院事後復増置協辦院事由掌院學士掄充有缺遞補辦院事滿洲二人協辦院事滿洲一人以非院官正額謹附識於此
  經筵講官滿洲八人
  以內閣學士掌院學士讀講學士詹事少詹事及尚書侍郎左都御史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之由內閣翰林陞任者列名以原銜兼充
  日講起居注官滿洲八人
  康熈九年置起居注館於
  太和門西廊設記注官滿洲四人以日講官兼攝十二年増設滿洲記注官一人十六年又増設滿洲記注官一人五十七年三月省記注官令翰林官於理事日侍班記注之事併歸內閣雍正元年詔復設日講起居注官如康熈五十六年以前故事乾隆元年増設滿洲記注官二人凡記注官均以翰林詹事坊局官以原銜兼充惟掌院學士例各兼一缺均兼日講繋銜
  起居注館主事滿洲二人
  初制滿洲三人漢軍一人康熈三十八年省滿洲漢軍各一人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復置滿洲主事二人
  筆帖式滿洲十四人漢軍二人
  順治初置滿洲八人漢軍二人十一年增設滿洲六人康熈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復設如今額
  文淵閣領閣事滿洲一人
  國初定製大學士以文淵閣繫銜而閣制未建我
  皇上右文稽古修明典籍乾隆三十七年特詔直省守吏購訪海內遺書以廣石渠蔵弆逸文墜簡竒秘響臻復允廷臣議採古書之散見永樂大典者重加釐訂成編爰敕館臣排校繕録彚為四庫全書凡三萬六千冊而贏
  命於文華殿後鼎建
  文淵閣以貯之四十一年上以宋程俱麟臺故事所載秘書官品頗詳
  詔大學士等集議㕘仿其制剏置閣職領閣事以大學士協辦大學士掌院學士兼充直閣以下咸定額有差用資典守蘭臺東觀永昭美備焉
  文淵閣提舉閣事滿洲一人
  乾隆五十三年奉上諭文淵閣提舉閣事一員係由總管內務府大臣兼充其司員以下皆所管轄着交提舉閣事一人專為管理其領閣直閣校理檢閲等俱着兼充虛銜不必辦理本閣事務
  文淵閣辦理事務內務府司員四人
  筆帖式四人
  俱由提舉閣事大臣掄選奏充
  詹事府
  詹事府詹事滿洲一人正三品
  少詹事滿洲一人正四品
  順治元年初設少詹事一人掌府事是年十一月省九年設詹事一人以掌府印十五年復省康熈十四年奉詔復設詹事府滿洲置詹事一人少詹事二人三十七年省少詹事一人
  左春坊左庶子滿洲一人以四品冠𢃄食五品俸右春坊同左中允滿洲一人以五品冠帶食六品俸右中允同
  左贊善滿洲一人從六品右贊善同
  右春坊右庶子滿洲一人
  右中允滿洲一人
  右贊善滿洲一人
  國初設左右春坊皆漢人員缺以內三院官兼攝順治十五年省康熈十四年復置左右春坊官左右庶子滿洲各一人左右諭德滿洲各一人左右中允贊善滿洲各二人三十七年省滿洲右諭德一人左右中允贊善各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滿洲左諭德一人
  司經局洗馬滿洲一人從五品
  康熈十四年置所屬有正字初置滿洲正字二人康熈三十七年裁省
  主簿滿洲一人從七品
  康熈十四年定額又初置滿洲錄事二人康熈三十七年以後次第裁省
  筆帖式滿洲六人
  康熈十四年初置十人三十八年省四人
  謹案詹事府本東宮官屬我朝
  家法相承盡祛厯代之𡚁良法美意具載儲貳金鑑書中而預教至為嚴慎皇子皆在尚書房讀書各選翰林官分侍讀講日有課程擇大臣二三人為總師傳以綜理之凡詹事坊局各官但存其員額以備翰林敘進之階雲吏部
  吏部尚書滿洲一人從一品
  天聰五年十月議定官制建六部每部各一貝勒主之吏部設滿洲承政一員䝉古承政一員㕘政八員啟心郎一員崇德三年更定吏部設滿洲承政一員左㕘政二員右㕘政三員啟心郎一員順治元年停貝勒總理例改承政為尚書㕘政為侍郎五年定滿洲尚書一人七年増設一人八年仍令親王郡王兼攝部務九年停十年復裁滿洲尚書一人十五年裁啟心郎雍正元年以來常以大學士兼理部務與尚書率其屬以敘正羣吏焉
  左右侍郎滿洲各一人正二品
  順治元年定額
  文選清吏司郎中滿洲三人𫎇古一人初制三品順治十六年改為五品十八年改為四品康熈六年復改為三品九年定為正五品各部院同
  員外郎滿洲二人初制四品順治十六年改為五品康熈六年復改為四品九年定為從五品各部院同
  主事滿洲一人初制四品順治十六年改為六品康熈六年改為五品九年定為正六品各部院同
  考功清吏司郎中滿洲三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䝉古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稽勲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騐封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䝉古一人
  堂主事滿洲四人漢軍一人
  崇德三年吏部設理事官四員副理事官六員順治元年改理事官為郎中副理事官為員外郎設滿洲郎中四人漢軍郎中二人滿洲䝉古員外郎八人漢軍員外郎六人主事四人十二年増滿洲郎中四人員外郎停兼用䝉古十八年復設蒙古員外郎一人康熈元年仍省三十八年裁漢軍員外郎四人五十七年増設𫎇古郎中一人主事一人復設䝉古員外郎一人雍正五年裁漢軍郎中員外郎額初制滿洲䝉古司官皆統為員額不分専曹悉聴堂官調撥後始分司定額如今制堂主事順治元年㝎額
  司務㕔司務滿洲一人初制從九品乾隆三十六年陞為正八品各部寺同順治十五年
  筆帖式滿洲五十七人𫎇古四人漢軍十二人由舉人恩㧞嵗副貢生考取者七品由生員監生考取者八品由官學義學生等考取者九品各部院同天聰五年始令六部辦事筆帖式各酌量補授吏部筆帖式滿洲初設六十五員後省八員䝉古初設二員後増二員漢軍初設十六員後省四員分𨽻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
  戶部
  戶部尚書滿洲一人
  初設承政㕘政啟心郎等官順治元年改承政為尚書㕘政為侍郎五年定滿洲尚書一員七年増一員十年裁一員十五年裁啟心郎康熈六年復増滿洲尚書一員八年復裁一員雍正元年以來親王及大學士奉命兼理部務皆由
  特簡不常置
  左右侍郎滿洲各一人
  初制増減不一順治元年定左右各一人
  山東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
  主事滿洲一人
  山西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䝉古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河南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江南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
  主事滿洲一人
  江西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福建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
  員外郎滿洲五人
  主事滿洲一人𫎇古一人
  浙江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湖廣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陜西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䝉古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
  主事滿洲一人
  四川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廣東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
  主事滿洲一人
  廣西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四人
  主事滿洲一人
  雲南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
  主事滿洲一人
  貴州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
  主事滿洲一人
  堂主事滿洲四人漢軍二人
  初滿洲司屬不分曹聴委於其長順治元年定戶部滿洲郎中十八人䝉古郎中四人漢軍郎中二人滿洲員外郎三十八人𫎇古員外郎五人漢軍員外郎六人滿洲主事十四人䝉古主事一人康熈三十八年裁䝉古漢軍員外郎五十七年復設𫎇古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増設蒙古主事一人自乾隆初年以來始定額如今制
  司務㕔司務滿洲一人
  順治元年定額
  筆帖式滿洲百人䝉古四人漢軍十六人
  滿洲筆帖式初置九十九人後増至一百三十五人續改定員數如今制𫎇古筆帖式初置二人續増設二人漢軍筆帖式初置十六人後増至三十二人續裁定員數如初制分𨽻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
  內倉監督滿洲二人
  內倉本名內官監倉順治十年改今名初屬廣西司司官康熈三十二年定於應除小差之滿洲䝉古漢軍年久司官內次除一人管理雍正元年改定於本部滿洲司官內委用二年而代戶部三庫
  管理三庫大臣無定員
  於大臣內簡用雍正元年始置特鑄管理三庫銀印以授之銀庫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司庫滿洲一人
  大使滿洲二人
  縀疋庫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司庫滿洲二人
  大使滿洲一人
  顔料庫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司庫滿洲二人正七品
  大使滿洲一人
  順治元年止設後庫置滿洲郎中匹人員外郎二人司庫六人十三年分建三庫置理事官二人以總其事增司庫二人康熈二十五年定製三庫各置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司庫二人雍正二年三庫各增員外郎一人置大使各一人省銀庫司庫一人乾隆三年增銀庫大使一人凡郎中員外郎缺各部院於所屬諸司遴選賢能者送部引見補用閲三年更選以代司庫大使亦如之三庫檔房主事滿洲一人
  雍正二年
  三庫筆帖式滿洲十五人
  初置十人順治十二年増置二人康熈二十五年定製二十四人雍正二年省九人
  三庫庫使滿洲二十六人
  初置三十二人雍正二年増顔料庫一人省銀庫六人緞疋庫一人
  謹案明之內府十庫雖稱𨽻於有司其實皆以中官司其出納惟太倉銀庫則主自戶部
  本朝順治初祇設後庫十三年分為三庫銀庫在戶部署內縀疋庫在東華門外顔料庫在西安門內而承運庫分貯紙張乙字庫分貯布麻諸物以及供用庫之承造香蠟者並屬焉故附於戶部之後戶部錢局
  戶部督理京省錢法右侍郎滿洲一人
  凡亰師鼓鑄統設二局𨽻戶部者曰寳泉局嵗鑄錢六十一夘遇閏則加増四夘康熈十八年定滿洲右侍郎一員公同督理十九年以給事中御史稽查錢局雍正二年停遣乾隆二十六年錢法堂置掌稿司官滿洲一人於各司屬中選委
  寳泉局監督滿洲一人
  監督無專員由六部司官遴選保舉引見簡用二年而代順治元年定設
  大使滿洲五人
  由本部筆帖式選委咨吏部註冊五年而代稱職者以應陞官用初設漢人一人雍正四年以寳泉局分設四厰増至漢人大使四人七年改漢大使俱為滿大使
  戶部倉場
  總督倉場戶部右侍郎滿洲一人
  順治九年設滿洲漢軍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侍郎各一人尋裁漢軍員額又順治四年置總理滿洲侍郎一人與總漕同理漕務八年裁十二年復置十八年仍裁駐劄通州新城
  坐糧㕔滿洲一人
  以各部郎中員外郎掄選簡充二年而代順治元年通州坐糧㕔止差戶部漢司官一人康熈二年添差戶部滿洲司官一人二十六年定製依各闗差例以各部院官通行差遣又初制有坐糧㕔筆帖式一人尋裁
  大通橋監督滿洲一人
  以各倉監督掄選調充初差戶部漢司官一人康熈二年添設滿洲一人尋省四十七年仍設監督滿洲一人
  亰通各倉監督滿洲各一人
  在京倉十有三城以內曰祿米倉南新倉舊泰倉富新倉興平倉海運倉北新倉城以外曰太平倉本裕倉萬安倉儲濟倉裕豐倉豐益倉通州倉二曰西倉曰中倉京通共十五倉內惟豐益倉由內務府遣官主之其十四倉監督以內閣中書部院寺監屬官掄選引
  見注其名於籍有闕員則戶部掣籖以授三年而代初制差戶部司官管理諸倉或一人或二人增省不一康熈五十年始定每倉監督二員滿洲一人五十七年令九卿各舉其屬以待
  簡用雍正元年選部曹之𠉀補者充其任二年置副監督以預監督選者於應代先一年為之稱職則如期交替不及者罷免四年復以滿洲各部院筆帖式掄選充補勤職者擢用之尋改定如今制又各倉
  原設筆帖式一人後俱裁
  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筆帖式滿洲四人
  順治元年
  謹案今定製稽察倉儲亰倉以都統副都統通倉以通永道通州副將専司其事若倉有滲漏米有盜竊者移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治之御史則每倉嵗差一人通稽一嵗內収漕𤼵米釐剔𡚁端以重
  天庾之儲備焉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三
  職官志二
  職官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盛京五部奉天府禮部
  禮部尚書滿洲一人從一品
  初設滿洲承政一員䝉古承政一員崇徳三年更定禮部設滿洲承政一員省𫎇古員缺順治元年改承政為尚書雍正元年以親王郡王大學士兼理部務後隨時
  簡任不恆置乾隆十四年定禮部滿洲尚書以兼管樂部太常寺鴻臚寺入銜永為定式
  左右侍郎滿洲各一人正二品
  初設㕘政八員崇徳三年改設滿洲左㕘政二員右㕘政三員順治元年改㕘政為侍郎定製滿洲左右侍郎各一人
  儀制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正五品
  員外郎滿洲三人從五品
  主事滿洲一人正六品
  祠祭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䝉古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主客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䝉古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精膳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𫎇古一人
  堂主事滿洲三人漢軍一人
  鑄印局主事職銜滿洲一人
  禮部初設理事官四人副理事官七人順治七年改設滿洲郎中四人員外郎六人主事四人蒙古章京四人漢軍郎中八人員外郎五人十三年增設滿洲員外郎四人十八年増設滿洲郎中二人康熈九年裁䝉古章京二人以一人改為郎中一人改為員外郎又裁漢軍郎中七人三十八年裁䝉古郎中員外郎漢軍員外郎各二人五十七年復設䝉古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増設主事一人雍正五年漢軍郎中員外郎額缺俱行裁省乾隆初始定額如今制堂主事順治元年定額鑄印局主事職銜一人乾隆五年奏准添設
  司務㕔司務滿洲一人正八品
  筆帖式滿洲三十四人䝉古二人漢軍四人自七品至九品以出身為差詳見吏部篇
  滿洲漢軍員數順治元年定䝉古員數雍正十二年定分𨽻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謹按禮部初設馬館二於宣武廣渠門儲峙牧芻以待外藩朝覲置正監督一人以本部司官充副監督一人以理藩院司官充均一年更代乾隆二十七年省監督官以馬館歸理藩院經理又禮部初設滿宣表官四人後裁二人今亦省併太常寺謹附識於此
  樂部
  總理樂部事務王一人
  總理樂部事務禮部尚書一人各部院內務府大臣無定員
  乾隆七年始置樂部以親王尚書大臣兼理部務皆由
  特簡無常員
  和聲署署正滿洲一人
  署丞滿洲一人
  供用官滿洲八人
  順治元年沿明制設教坊司以掌宮懸大樂置奉鑾一人左右韶舞各一人左右司樂各一人協同官十五人俳長二十人色長十七人歌工九十八人尋省協同官五人俳長無定員雍正元年始除樂戶籍更選精通音樂之人充教坊樂工七年改教坊司為和聲署除奉鑾韶舞等官名乾隆七年定設署正署丞侍從待詔供奉供用官均以禮部內務府太常寺鴻臚寺官兼攝所屬署史十六人㑹同四譯館
  提督㑹同四譯館禮部郎中兼鴻臚寺少卿銜一人滿洲漢人並用
  初制會同四譯分設兩館會同館自順治年初置即隸禮部以主客司主事提督館事十四年設員外郎品級通事一人掌㑹同館印尋省雍正十年改定會同館監督由部掄選引
  見簡用一人四譯館則
  國初沿明制置隸於翰林院立囘囘緬甸百夷西畨髙昌西天八百暹羅八館以譯逺方朝貢文字乾隆十三年以四譯館閒冗無事詔下大學士禮部定議倂入禮部為會同四譯館改八館為二曰西城館百夷館以禮部郎中一人兼鴻臚寺少卿銜兼懾之於滿漢郎中內掄選引
  見請㫖簡任三年而代
  朝鮮通事官滿洲十人
  初置六人後增至十六人凡六品六人七品六人八品二人無品級二人乾隆二十三年省六品四人七品四人增設八品二人朝鮮譯學置譯生二十人於下五旗朝鮮子弟內選充凡通事官員缺以譯生選補咨吏部註冊
  兵部
  兵部尚書滿洲一人
  初設滿洲承政二員䝉古承政一員崇徳三年改設承政一員順治元年改承政為尚書無定員五年定設滿洲尚書一員雍正元年以來以大學士及他部尚書兼理部務皆由
  特簡無常員
  左右侍郎滿洲各一人
  初設㕘政八員崇徳三年改設左㕘政一員右㕘政三員順治元年改㕘政為侍郎定製滿洲左右侍郎各一人
  武選清吏司郎中滿洲三人䝉古一人
  員外郎滿洲四人
  主事滿洲一人
  車駕清吏司郎中滿洲三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䝉古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職方清吏司郎中滿洲四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𫎇古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䝉古一人
  武庫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䝉古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堂主事滿洲四人漢軍一人
  初兵部設理事官十員副理事官十六員順治元年改定滿洲郎中員外郎各八人䝉古郎中員外郎各四人漢軍郎中二人員外郎六人滿洲主事四人十二年増設滿洲郎中三人員外郎五人康熈三十八年省滿洲員外郎三人䝉古郎中員外郎及漢軍員外郎各四人五十七年復設𫎇古郎中一人員外郎三人增設䝉古主事一人雍正五年省漢軍郎中員外郎額乾隆初始定額如今制堂主事順治元年定額
  司務㕔司務滿洲一人
  順治元年定額
  馬館監督滿洲一人
  順治八年設滿洲監督一人扵本部司官內遴選引
  見補充嵗周而代
  筆帖式滿洲六十二人𫎇古八人漢軍八人順治元年定分𨽻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
  謹按兵部初設督捕侍郎滿洲一人以掌旗人逃亡之事其屬有左右理事官滿洲各一人郎中滿洲一人員外郎滿洲十五人漢軍八人主事滿洲三人漢軍一人司務滿洲一人筆帖式滿洲三十四人漢軍十六人康𤋮三十八年俱省其職事併入刑部為督捕清吏司又初設有會同館大使一員亦康熈三十八年省又京城九門步軍及巡捕營初制以兵部職方司主事一人總司之後歸入步軍統領衙門謹識於此
  刑部
  刑部尚書滿洲一人
  初設滿洲承政二員䝉古承政一員䝉徳三年改設承政一員順治元年改承政為尚書七年増置滿洲尚書一員十年仍省雍正十二年以來親王郡王及大學士奉
  命管理部務皆由特簡無常員
  左右侍郎滿洲各一人
  初設㕘政八員崇徳三年改設左㕘政二員右㕘政三員順治元年改㕘政為侍郎定製滿洲侍郎左右各一人
  直𨽻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䝉古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奉天清吏司郎中䝉古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江蘇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安徽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江西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福建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浙江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湖廣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河南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山東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山西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䝉古一人
  陜西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四川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廣東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
  廣西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雲南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貴州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督捕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
  堂主事滿洲五人漢軍一人
  初制刑部設江南等十四司康熈三十八年增置督捕前後二司為十六司雍正元年增置左右二現審司十二年析江南司為江蘇安徽二司併督捕前後二司為一司乾隆二年改右現審司為直𨽻司七年復改左現審司為奉天司始定為十八司司屬初置理事官六員副理事官八員順治元年改定滿洲郎中六人員外郎八人主事十四人漢軍郎中四人員外郎十二人五年增置滿洲郎中八人員外郎十人十八年增置𫎇古員外郎八人康熈元年仍省五十七年増置䝉古郎中員外郎主事各一人雍正五年罷漢軍員額其續置各司員額亦俱隨時增設凡額官闕則總其數三分計之以其二牒吏部除授而留其一由堂官遴選奏請擢補焉堂主事順治元年定額司務㕔司務滿洲一人
  順治元年定額
  筆帖式滿洲百有五人䝉古四人漢軍十五人滿洲筆帖式初置九十六人後增置九人𫎇古筆帖式乾隆二年置漢軍筆帖式初置十有九人後省四人俱分𨽻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
  提牢主事滿洲一人
  於額外及試俸主事內掄選引見補充嵗周更代咨吏部議敘
  北所司獄滿洲二人漢軍一人從九品
  南所司獄滿洲二人漢軍一人
  順治元年置漢軍司獄二人康熈五十一年增置滿洲司獄四人三年而代咨吏部敘陞如例又置官醫二人分𨽻南北所以療囚之疾病
  贓罰庫司庫滿洲一人正七品
  庫使滿洲二人
  順治元年置額
  工部
  工部尚書滿洲一人
  初設滿洲承政二員䝉古承政一員崇徳三年改設承政一員順治元年改承政為尚書無定員五年定設滿洲尚書一人雍正元年以來以親王郡王大學士兼理部務皆由
  特簡不恆置
  左右侍郎滿洲各一人
  初設㕘政八員尋又增設䝉古㕘政二員崇徳三年改設左㕘政二員右㕘政三員順治元年改㕘政為侍郎定滿洲侍郎左右各一人右侍郎兼官理錢法堂事務
  營繕清吏司郎中滿洲四人𫎇古一人
  員外郎滿洲五人
  主事滿洲二人䝉古一人
  虞衡清吏司郎中滿洲四人
  員外郎滿洲四人䝉古一人
  主事滿洲三人
  都水清吏司郎中滿洲五人
  員外郎滿洲五人
  主事滿洲四人
  屯田清吏司郎中滿洲四人
  員外郎滿洲五人
  主事滿洲三人
  堂主事滿洲三人漢軍一人
  初置理事官九員副理事官十二員額者庫二員順治元年改設滿洲郎中八人𫎇古郎中一人滿洲員外郎九人䝉古員外郎三人滿洲主事四人漢軍郎中二人員外郎六人十二年增設滿洲郎中九人員外郎十人康𤋮二十二年增設滿洲主事每旗各一人三十八年省䝉古郎中員外郎額缺又省漢軍員外郎四人五十七年復設䝉古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増設䝉古主事一人雍正五年省漢軍郎中員外郎額缺初司屬不分曹聴委於其長後始定額如今制堂主事順治元年定額節慎庫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俱於各司屬中簡調一年而代
  司庫滿洲二人
  庫使滿洲十一人
  製造庫郎中滿洲二人
  初置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後省員外郎而增置郎中一人初以虞衡司管製造庫事乾隆十九年改為專缺於夲部司員內遴選補授
  司匠滿洲二人初制七品康熈九年定為從九品
  司庫滿洲二人
  庫使滿洲二十二人
  料估所司員滿洲三人
  於本部司員內簡委一年而代
  琉璃厰監督滿洲一人
  康熈元年置一年而代
  木倉監督滿洲一人
  康熈六十年置二年而代
  管理街道㕔御史滿洲一人
  本部司員滿洲一人
  步軍統領衙門司員滿洲一人
  初委本部司官滿洲一人乾隆三十一年定製令都察院掄選滿洲御史一人工部步軍統領衙門各掄選司屬滿洲一人引見簡派以專責成一年而代
  司務㕔司務滿洲一人
  順治元年定額
  筆帖式滿洲九十三人䝉古二人漢軍十二人滿洲筆帖式初置九十人後增設三人䝉古筆帖式雍正十二年置額漢軍筆帖式初置十四人後省二人俱分𨽻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
  寳源錢局
  工部督理京省錢法右侍郎滿洲一人
  京師鼔鑄統設二局𨽻工部者曰寳源局嵗鑄錢七十一夘遇閠則加鑄四夘以本部右侍郎掌其局之政令
  監督滿洲一人
  由六部司員遴遴保舉引見簡用二年而代
  大使滿洲二人
  由本部筆帖式選委初止設筆帖式一人雍正七年改設大使二人咨吏部註冊五年而代稱職者以應陞官用
  盛京五部官屬
  戶部
  戶部滿洲侍郎一人凡 盛京官品秩俱視 京師
  初設有六部承政㕘政等官順治元年世祖章皇帝定都燕京悉裁諸舊制官不偁設以內大臣等官鎮守戶禮刑工四曹咸屬焉十五年復設禮部十六年復設戶部工部康熈元年復設刑郎皆置侍郎及其官屬三十年又設兵部侍郎於是五部之置始備五部舊各設理事官一人康熈六十
  年省雍正八年設尚書一人以繼五部尋罷之
  經㑹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糧儲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農田司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
  銀庫掌闗防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司庫二人正七品
  庫使八人
  掌管莊六品官二人
  筆帖式二十三人
  內倉正副監督各一人以上均滿洲員額
  順治十四年初置郎中三人員外郎五人主事二人司庫二人筆帖式十五人康熈二十九年増設員外郎四人筆帖式八人乾隆八年省員外郎四人增設主事二人堂主事二人初
  盛京五部司屬皆以本地人員除授雍正五年命在京各部掄員往補其本地人員皆撤回以京曹調用乾隆八年詔以京員與本地人員㕘半除用十八年復
  諭吏部定議用京員十之七本地人員十之三以歸平允焉
  禮部
  禮部滿洲侍郎一人
  左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右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堂主事一人
  讀祝官八人
  贊禮郎十六人
  六品官一人
  七品官一人
  助教四人
  筆帖式十人以上均滿洲員額
  員額俱順治十四年定筆帖式初設十二人乾隆八年省二人又有牧務總管一人以錦州副都統兼管其屬有六品翼領一人七品牧長十七人八品副牧長十七人牧副三十四人副牧副三十四人皆總轄於禮部焉
  兵部
  兵部滿洲侍郎一人
  左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右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
  筆帖式十二人
  驛站正副監督各一人
  驛丞二十九人以上均滿洲員額
  員額俱康熈三十年定惟員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省二人
  刑部
  刑部滿洲侍郎一人
  肅紀前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肅紀左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肅紀右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三人
  肅紀後司郎中一人
  貟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以上俱滿洲員額員外郎主事初各置䝉古二人乾隆十四年員外郎改為主事
  筆帖式滿洲二十四人𫎇古二人漢軍五人贓罰庫司庫一人
  庫使二人司庫庫使內用漢人一人
  司獄一人
  郎中初置二人康熈二十八年増二人員外郎初置滿洲四人康熈二十八年増滿洲四人乾隆八年省滿洲四人増䝉古二人主事初置三人乾隆八年増三人又置堂主事二人筆帖式初置十五人康熈二十九年増十一人雍正五年又増五人乾隆三十八年以滿洲筆帖式一缺改為司獄工部
  工部滿洲侍郎一人
  左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右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
  筆帖式十七人內漢軍一人
  銀庫司庫二人
  庫使八人
  管千丁四品官一人
  管理燒造瓦料五品官一人
  管理匠役六品官一人
  看守
  大政殿六品官一人以上俱滿洲員額
  郎中員額順治十四年置員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省二人主事初置四人乾隆八年増二人又舊制有司匠一人乾隆二十九年
  奉天府
  奉天府府尹滿洲一人正三品
  初設遼陽府知府順治十四年改建奉天府置府尹一人乾隆三十年増無管大臣一人以
  盛京侍郎兼管府尹事務皆由特簡無常員
  通判滿洲一人
  興京理事通判滿洲一人正六品
  通判康熈三年置興京通判乾隆二十八年
  熊岳通判滿洲一人
  承徳縣知縣滿洲一人正七品
  康𤋮三年置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四
  職官志三
  職官理藩院 都察院 通政使司 大理寺太常寺理藩院
  理藩院尚書一人從一品以滿洲䝉古補授
  國初設䝉古衙門有承政㕘政啟心郎等官崇德三年六月定䝉古衙門為理藩院七月定置承政一員順治元年改承政為尚書十五年以禮部尚書銜掌理藩院事省啟心郎十八年仍為理藩院尚書雍正元年以來以王公大學士兼理院事皆由特簡無常員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二品均以滿洲䝉古補授
  額外侍郎一人
  崇德三年七月定置左右㕘政各一員順治元年改左右㕘政為侍郎十五年以禮部侍郎銜協理理藩院事十八年仍為理藩院侍郎其額外侍郎特簡䝉古貝勒貝子之賢能者任之旗籍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䝉古二人正五品員外郎滿洲三人䝉古二人從五品
  主事滿洲一人正六品
  王㑹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𫎇古二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䝉古三人
  主事䝉古二人
  典屬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𫎇古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䝉古六人
  主事滿洲一人䝉古一人
  柔逺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𫎇古五人
  主事䝉古一人
  徠逺清吏司郎中䝉古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𫎇古三人
  主事䝉古二人
  理刑清吏司郎中䝉古二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𫎇古四人
  主事䝉古一人
  順治十八年理藩院設四清吏司曰録勲賔客柔遠理刑置滿洲䝉古郎中十有一人員外郎二十七人滿洲主事四人其後増省不一康熈三十八年析柔逺司為二曰前司後司乾隆二十二年改録勲司為典屬賓客司為王㑹柔遠後司為旗籍柔逺前司仍為柔逺二十六年併旗籍柔逺為一司増設徠逺司二十七年旗籍柔逺仍分為二司二十九年後改典屬司為旗籍司其舊旗籍司仍改為典屬司今定各司滿洲䝉古郎中十二人員外郎三十有五人主事九人
  堂主事滿洲二人䝉古三人漢軍一人
  順治元年置額
  校正漢文官二人
  於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讀等官內奏委三年而代
  司務㕔司務滿洲一人𫎇古一人正八品
  順治元年置康熈三十八年省雍正十年復設
  題署主事滿洲二人䝉古六人
  乾隆三十六年置由筆帖式內倫選題補
  筆帖式滿洲三十六人䝉古五十五人漢軍六人貼寫筆帖式𫎇古十六人
  順治元年置滿洲筆帖式十一人䝉古筆帖式四十一人漢軍筆帖式二人康熈二十八年増設滿洲漢文筆帖式毎旗各一人漢軍筆帖式毎翼各増二人雍正十一年復増滿洲筆帖式十七人䝉古筆帖式十四人分𨽻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
  銀庫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俱於本院司官內奏委
  司庫滿洲一人正七品各部完寺同
  筆帖式滿洲一人
  庫使滿洲二人
  康熈四十六年始剏立銀庫設官如今額惟庫使初置四人雍正元年省二人
  𫎇古繙譯房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俱於本院司屬內掄選奏委
  唐古忒學司業一人
  助教一人
  筆帖式䝉古二人
  順治十四年初立唐古忒學給教習人六品俸後改為司業其助教本以他官兼乾隆五年始定為額設之官
  稽察內館外館監督二人
  由科道及各部司官內掄選奏委
  烏蘭哈達駐劄司官一人
  三座塔駐劄司官一人
  八溝駐劄司官一人
  分駐塔子溝筆帖式一人
  察哈爾游牧處理事員外郎䝉古十六人
  以在京𫎇古各旗與察哈爾各旗官內掄選由院引
  見除授自䕶軍校驍騎校選用者即授員外郎自中書筆帖式選用者先授主事三年稱職乃授員外郎又雍正七年置巡察㳺牧御史或部院司官一人每嵗更替今改定五年掄選一次
  張家口管理驛站員外郎一人
  筆帖式二人
  喜峯口管理驛站員外郎一人
  筆帖式一人
  獨石口管理驛站員外郎一人
  筆帖式一人
  殺虎口管理驛站員外郎一人
  筆帖式一人
  古北口管理驛站員外郎一人
  筆帖式一人
  俱由本院司官內奏委以筆帖式一人佐之三嵗而代
  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總管一人初制四品乾隆十八年陞為三品
  左右翼長各一人正四品
  章京八人初制六品乾隆十八年陞為五品
  驍騎校八人正六品
  木蘭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在䝉古各部落中周一千四百餘里國語謂哨鹿為木蘭故以得名
  聖祖仁皇帝因喀喇沁敖漢翁牛特䓁諸部落所獻牧地置嵗行秋獮康熈四十五年設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總管一員六品官八員率官兵駐守皇上仍照前制毎以八月行圍肄武凡內扎薩克䝉古王公台吉及喀爾喀青海厄魯特並輪年入覲之都爾伯特土爾扈特回部伯克等咸㑹朝
  行在所櫜鞬執役嵗以為常乾隆十四年始以圍場總管屬理藩院統轄十八年陞總管等品秩増設翼長二人驍騎校毎旗各二人
  謹案我朝威德廣被其內扎薩克諸𫎇古乆受疆索比於內
  臣而聖武所昭無思不服北踰瀚海西越流沙亦莫不碁布星羅咸歸版籍設官置吏多因其俗以治之臂指相維不殊郡縣如䝉古諸旗之扎薩克官及新疆回城之伯克等官皆領屬於理藩院今以其本由各部落選置與內地注授者不同故別繋之藩屬諸官篇內雲
  都察院
  都察院左都御史滿洲一人初置一品順治十六年改為二品康熈六年改為一品九年定為正二品雍正八年陞為從一品
  左副都御史滿洲二人正三品
  國初都察院置承政一員左右㕘政各二員順治九年改承政為左都御史㕘政為左副都御史員數増減不一三年定設左副都御史滿洲二人五年定設左都御史滿洲一人舊有滿洲啟心郎一員漢軍啟心郎二員順治十五年省其右都御史為總督坐銜右副都御史為廵撫坐銜俱無亰員故都察院長官皆以左繫銜焉
  吏科掌印給事中滿洲一人初置四品康熈二年改為七品六年復為四品九年定為正七品雍正七年陞為正五品各科同
  給事中滿洲一人初制從七品雍正七年陞為正五品各科同
  戶科掌印給事中滿洲一人
  給事中滿洲一人
  禮科掌印給事中滿洲一人
  給事中滿洲一人
  兵科掌印給事中滿洲一人
  給事中滿洲一人
  刑科掌印給事中滿洲一人
  給事中滿洲一人
  工科掌印給事中滿洲一人
  給事中滿洲一人
  國初沿明制六科自為一署順治十八年設都給事中滿洲一人左右給事中滿洲各一人康熈四年滿洲給事中六科止各留一人餘俱省五年復増設掌印給事中各科滿洲一人雍正元年始奉
  詔以六科𨽻都察院聴都御史考核焉
  京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初制三品順治十六年改為七品康熈六年改為四品九年復為正七品雍正七年定以滿洲由員外郎漢軍由郎中陞授者為正五品由中行評博行取知縣補授者為正六品乾隆十七年俱改為從五品各道同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河南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江南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監察御史滿洲三人
  浙江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山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山東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監察御史滿洲二人
  陜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湖廣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江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福建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四川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廣東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廣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雲南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貴州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
  國初設滿洲御史二員順治五年増置十七員康熈二十八年又増一員雍正五年始置宗室御史二員䝉古初置章亰二員康熈元年省五十七年増置䝉古御史二員漢軍御史初置八員康熈三十九年省三員雍正初俱省乾隆十四年定設滿洲員額如今制宗室䝉古御史俱統於滿洲員額之數四十六年復増置宗室御史二人而省滿洲員額二人又舊制御史分設十四道而以河南江南浙江山西山東陜西為六掌道分稽在京諸司及各直省刑名河南道仍㕘治院事京畿道惟司照刷卷宗六掌道或以二員或以一員協理依次遞遷其他則謂之坐道皆不理本道之事惟存空銜而已乾隆十四年特詔釐正按道定額各給印信而以職事分𨽻之二十年復命以京畿道改列河南道之前俾互易所掌而官署亦從對換至京畿河南二道員缺皆由長官掄選䟽請
  簡調各道掌印則以資深者遞轉
  經厯滿洲一人正六品
  初稱司務後改為經厯順治元年定額
  都事滿洲一人正六品
  初置滿洲二人漢軍一人康熈三十九年省漢軍一人乾隆十七年復省滿洲一人
  筆帖式滿洲三十五人䝉古二人漢軍五人六科筆帖式滿洲八十人
  都察院筆帖式初制滿洲五十一人漢軍七人康熈三十八年省滿洲十六人漢軍二人雍正十二年置䝉古二人六科筆帖式初置一百七人乾隆二年省二十七人其分𨽻之制堂筆帖式十人京畿道江南道各三人河南浙江山西山東陜西湖廣江西福建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道各二人吏科戶科兵科刑科毎科十五人禮科工科每科十人
  巡察京通各倉科道十六人滿洲漢人並用無定員
  初置毎嵗奏請簡派乾隆五十九年戶部奏准毎月開倉時由都察院堂官毎倉簽派滿漢科道各一人監放
  巡視淮安濟寧天津通州漕務科道無定員巡視淮安濟寧天津通州漕務各一人毎嵗以次奏請
  簡派滿洲漢人並用無定員
  巡察
  盛京科道滿洲一人
  雍正三年
  巡察吉林黑龍江科道滿洲一人
  雍正元年置初置俱毎嵗更代後改定五年掄選一次又康熈六十一年置巡察臺灣科道滿洲一人亦毎嵗更代乾隆十七年改定三年掄選一次三十年復
  命屆期奏請應否派往均𠉀㫖以行五十二年巡察臺灣御史停止
  巡察歸化城游牧科道䝉古二人
  五年一次由都察院行取六部理藩院䝉古郎中員外郎並䝉古科道奏請
  簡派謹案各省巡按御史
  國初因明舊制凡自郎中以下各官皆得選任兼憲銜以行順治十八年定議永行停止又有巡江御史巡視屯田御史俱順治初年停止督理茶馬御史康熈初年停止又雍正三年設各省巡察以督捕盜賊由科道及小京堂部屬各官掄遣江寧安徽共一人湖北湖南共一人山東河南共一人又四年設直𨽻巡查御史順天永平宣化二人保定正定河間二人順徳廣平大名二人又有巡視山東河湖工務御史一員雍正元年置直𨽻巡農御史一員雍正七年置又順治十一年設直𨽻恤刑同巡察御史審録罪囚刑部差郎中員外郎大理寺差寺正寺副雍正四年設觀風整俗使乾隆八年設宣諭化導使嗣俱先後停止謹附識
  巡視五城科道滿洲各一人
  以六科給事中十五道御史引見
  簡用初制以新資御史巡城後改用滿洲毎城各一人漢軍毎城各一人雍正元年改定毎城滿洲一人漢軍併歸漢人班內二年更換今制一年而代又初置有五城筆帖式後裁
  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通政使滿洲一人初係二品順治十五年改為三品康熈六年復為二品九年定為正三品
  副使滿洲一人初係三品順治十六年改為四品康熈六年復為三品九年定為正四品
  㕘議滿洲一人初係四品順治十六年定為正五品
  順治元年初設通政使滿洲一人左通政滿洲一人左㕘議滿洲二人乾隆十三年改左通政為通政副使省左㕘議滿洲一人並去左右銜
  經厯滿洲一人正七品
  知事滿洲一人初制四品後定為正七品
  初稱司務後改為經厯知事初置滿洲二人漢軍一人後省漢軍員缺乾隆十七年定滿洲知事一人
  筆帖式滿洲六人漢軍二人
  初置滿洲八人漢軍二人後省滿洲二人
  登聞鼓廰筆帖式滿洲一人漢軍一人
  順治元年設登聞鼓於都察院門日以御史一人監之十三年移置長安右門外以給事中或御史一人更替管理康熈六十一年始以其事併入通政使司置筆帖式以掌之
  謹案我朝定製凡臣工封事皆許詣
  宮門由奏事處直達御前其陳事之䟽在內各部院徑送內閣惟在外督撫等章奏通政使司校閲送閣其向來題本奏本之目㮣併為題以省繁冗謹附識
  大理寺
  大理寺卿滿洲一人初係二品順治十六年改為三品康熈六年復為二品九年定為正三品
  少卿滿洲一人初係三品順治十六年改為四品康熈六年復為三品九年定為正四品
  順治元年置額
  左寺丞滿洲一人漢軍一人初係四品順治十六年改為六品康熈六年改為五品九年定為正六品右寺丞同
  右寺丞滿洲一人漢軍一人
  堂評事滿洲一人正七品
  初置左右寺正左右寺副左右評事等員後改左右寺正為左右寺丞康熈三十八年省左右寺副員缺
  司務㕔司務滿洲一人
  順治元年置額
  筆帖式滿洲四人漢軍二人
  順治元年定額康熈中増置滿洲筆帖式二人尋復省
  太常寺
  太常寺卿滿洲一人正三品
  少卿滿洲一人正四品
  國初設太常寺以隸禮部置卿少卿等官順治十六年改歸本寺康熈二年復以寺事屬禮部十年仍歸本寺雍正元年始特簡大臣總理寺事乾隆十四年定禮部滿洲尚書以兼
  管太常寺入銜永為成式焉
  寺丞滿洲一人正六品
  國初寺丞為堂上正官乾隆十三年改為屬官
  博士滿洲一人漢軍一人正七品
  員額順治元年
  贊禮郎滿洲二十二人初制四品順治十六年改為九品康熈四年改為六品六年改為五品九年仍改為正九品尋又定由䕶軍校驍騎校選授者六品職銜由八品筆帖式監生選授者八品職銜由無品筆帖式庫使前鋒䕶軍選授者九品職銜乾隆元年改定俱以六品冠帯食七品俸
  讀祝官滿洲八人初制五品康熈九年改為正九品尋又定品數如贊禮郎視出身為差乾隆元年改定俱以六品冠帯食七品俸
  學習贊禮郎七人九品學習讀祝官同
  學習讀祝官五人
  滿洲贊禮郎初置十六員讀祝官初置四員又有禮部讀禮官二員康熈十年改𨽻太常寺尋又増置額外讀祝官二員雍正十一年増置贊禮郎八員改額外讀祝官二員為正額乾隆三十七年以贊禮郎二員分𨽻鑾儀衛司贊鳴鞭四十年増置學習贊禮郎讀祝官各二人
  典簿㕔典簿滿洲一人正七品
  員額順治元年
  司庫滿洲一人
  庫使滿洲二人九品
  司庫員額順治元年置庫使員額雍正元年
  筆帖式滿洲九人漢軍一人
  滿洲筆帖式初置十八員康熈三十八年省九員漢軍筆帖式初置二員三十八年省一員謹案太常寺初設有犧牲所牧滿洲一人從七品掌繫牲牷而芻牧之以待祭祀乾隆二十六年省以其事改入內務府慶豐司管理
  
  廟各官
  天壇尉滿洲八人五品一人六品七人
  地壇尉滿洲八人五品一人六品七人
  太廟尉滿洲十人四品二人五品八人
  社稷壇尉滿洲五人五品一人六品四人右俱𨽻太常寺
  堂子尉滿洲八人七品二人八品六人𨽻禮部
  員額順治元年定凡四品尉闕員以五品尉序陞五品尉闕員以六品尉序陞惟
  太廟五品尉闕則以各壇六品尉及各部院休致郎中員外郎間次選授六品等
  尉闕吏部牒八旗掄選除授

  陵寢各官
  永陵掌關防官一人正四品
  副關防官兼內管領一人正五品
  副關防官兼尚茶正尚膳正一人正五品
  副員三人八品虛銜
  筆帖式四人
  永陵總管一人正三品
  翼領二人正四品
  防禦十六人正五品
  福陵掌關防官一人
  副關防官兼內管領一人
  副關防官兼茶膳總領二人
  尚茶正一人正八品
  尚膳正一人正八品
  副內管領一人正八品
  筆帖式四人
  福陵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
  防禦十六人
  世襲騎都尉一人四品
  雲騎尉品級官七人
  六品官一人
  七品官五人
  八品官四人
  昭陵掌關防官一人
  副關防官二人
  內管領一人五品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副內管領一人
  筆帖式四人
  昭陵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
  世襲一等侍衛兼二等輕車都尉一人正三品頭等侍衛兼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一人正三品防禦十六人
  隨旗當差六品官六人
  雲騎尉二人正五品
  雲騎尉品級官一人
  右俱滿洲員額永陵總管等員康熈九年置掌闗防等員康熈十一年置
  福陵昭陵掌闗防總管等員俱順治十三年置又
  永陵有副總領司香尚膳及國戚章京等員
  福陵有副茶領副膳領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領等員又國戚章京六十五員昭陵有副總領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領等員又
  恩賜國戚防禦品級三員國戚章京二十員俱順治初年以來先後増置
  東陵
  泰陵管理承辦事務衙門宗室貝勒貝子公均無常員東陵
  泰陵內務府總管各一人正二品
  初康熈二年始除內大臣侍衛等守䕶孝陵康熈六十一年十二月建
  景陵特命以王公守䕶別置大學士尚書侍郎領侍衛內大臣內務府總管副都統散秩大臣乾清門侍衛御前侍衛侍衛等員皆有闕不除乾隆二年定守䕶
  泰陵人員貝勒二人公一人大臣官員十人侍衛十人皆奉㫖除往尋設東陵
  泰陵承辦事務衙門各鑄給印章以守陵之貝勒貝子公內務府總管等同領其政令焉
  
  陵寢總兵官馬蘭鎮泰寧鎮各一人
  督帥官兵巡防游徼以翼衛陵寢其內務府總管奉
  命兼攝者皆由特簡不為例
  昭西陵奉祀禮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二人
  孝陵奉祀禮部掌闗防郎中一人兼管   孝東陵事務
  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二人
  孝東陵奉祀禮部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二人
  景陵奉祀禮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二人
  景陵皇貴妃園寢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三人
  景陵妃園寢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三人
  泰陵奉祀禮部郎中一人兼管   泰東陵事務
  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四人
  泰東陵奉祀禮部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四人
  泰陵妃園寢禮部主事一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三人
  孝賢皇后陵寢奉祀禮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二人
  純恵皇貴妃園寢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三人
  端慧皇太子園寢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三人
  東陵承辦事務衙門主事二人
  筆帖式二人
  西陵承辦事務衙門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四人
  員額自康熈二年以來先後置乾隆二年定以孝陵奉祀禮部郎中為掌闗防郎中凡各
  陵事皆令㑹同辦理有闕則掄選引見請
  㫖簡補四十六年改置宗室郎中員外郎主事共五人餘俱滿洲員額
  東陵工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四人
  筆帖式四人
  泰陵工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筆帖式二人
  泰東陵工部員外郎一人
  泰陵妃園寢工部主事一人
  員額自康熈二年以來先後置
  昭西陵內務府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內管領一人
  筆帖式二人
  孝陵內務府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內管領一人
  內副管領一人正六品
  筆帖式二人
  孝東陵內務府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內管領一人
  筆帖式二人
  景陵內務府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二人
  內管領一人
  內副管領一人
  筆帖式二人
  景陵皇貴妃園寢內務府員外郎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委署內副管領一人俱用九品冠帶
  泰陵內務府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二人
  內管領一人
  內副管領一人
  筆帖式二人
  泰東陵內務府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內管領一人
  筆帖式二人
  泰陵妃園寢內務府主事一人
  內副管領一人
  孝賢皇后陵寢內務府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內管領一人
  筆帖式二人
  純恵皇貴妃園寢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委署內副管領一人
  端慧皇太子園寢內副管領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贊禮郎三人
  讀祝官二人
  以上俱內務府員額自康熈二年以來先後置
  昭西陵防禦十六人
  驍騎校二人從六品
  筆帖式二人
  孝陵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俱兼管   昭西陵孝東陵事務
  防禦十六人
  輕車都尉一人
  佐領一人
  雲騎尉一人
  驍騎校二人
  筆帖式二人
  孝東陵防禦十六人
  驍騎校二人
  筆帖式二人
  景陵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
  防禦十六人
  驍騎校二人
  筆帖式二人
  景陵皇貴妃園寢防禦四人
  驍騎校一人
  景陵妃園寢防禦八人
  驍騎校一人
  泰陵
  泰東陵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
  防禦四十人
  驍騎校五人
  筆帖式二人
  孝賢皇后陵寢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
  防禦十六人
  驍騎校二人
  筆帖式二人
  純恵皇貴妃園寢防禦八人
  驍騎校一人
  端慧皇太子園寢防禦委署翼領一人
  防禦七人
  委署驍騎校一人
  以上俱滿洲員額自康熈二年以來先後置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四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五
  職官志四
  職官光祿寺 太僕寺 鴻臚寺 國子監 欽天監 內務府光祿寺
  光祿寺卿滿洲一人從三品
  少卿滿洲一人初係四品順治十六年定為正五品
  順治元年置卿少卿滿洲各一人乾隆十三年以來以大臣總理寺事皆由
  特簡無常員
  大官署署正滿洲一人初置四品順治十六年改為六品康熙六年改為五品九年定為從六品
  署丞滿洲二人初置六品康熙九年定為從七品
  順治元年定四署置滿洲署正署丞如今制
  珍羞署署正滿洲一人
  署丞滿洲二人
  良醖署署正滿洲一人
  署丞滿洲二人
  掌醢署署正滿洲一人
  署丞滿洲二人
  典簿㕔典簿滿洲一人從七品
  司庫滿洲二人
  庫使滿洲八人
  筆帖式滿洲十八人
  順治元年置滿洲二十一人漢軍二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漢軍員額復省滿洲三人
  太僕寺
  太僕寺卿滿洲一人從三品
  少卿滿洲一人正四品
  國初置太僕寺附於兵部武庫司設卿滿洲一人少卿滿洲二人寺丞滿洲一人順治元年十二月省太僕寺九年復置十五年省寺丞員額十六年復置康熙二年仍省雍正三年始建衙署於正陽門之東乾隆十三年省滿洲少卿一人近嵗以來以大臣兼管寺事皆由
  特簡無常員
  左司員外郎滿洲一人䝉古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䝉古一人
  右司員外郎滿洲一人𫎇古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䝉古一人
  初制不分司設滿洲員外郎八人雍正三年省二人改設䝉古員外郎二人乾隆六年始置左右二司各分職掌給以印信十三年改定滿洲員外郎二人主事二人䝉古員外郎二人主事二人主簿滿洲一人正七品
  雍正二年
  筆帖式滿洲八人䝉古八人
  初置滿洲筆帖式十一人䝉古四人漢軍二人康熙二年省滿洲筆帖式三人雍正三年省漢軍員額乾隆三年増置䝉古筆帖式四人
  統轄兩翼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總管都統一人
  副都統一人
  兩翼總管各一人正四品
  翼長各二人正五品
  䕶軍校各四人初置八品後陞為正七品
  以上皆䝉古員額
  協領各五人七品
  駐劄張家口辦理牧場事務以主事銜主簿一人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置於張家口外左翼四旗在哈喇尼敦井東西百五十里南北百三十里右翼四旗在齊齊爾漢河東西百五十里南北三十二里馬羣百九十二每羣牧長牧副各一人牝馬羣百六十每羣牧丁八人牡馬羣三十二每羣牧丁十四人䕶軍三百十四人總管翼長居適中之地綜治牧政䕶軍校協領等各巡牧所禁盜馬及壑耕者統轄總管乾隆十三年置以察哈爾副都統兼理總管康熙四十四年置䕶軍校等員雍正元年置又原置有副總管二員防禦二員翼領四員驍騎校三員今俱省凡總管員缺於察哈爾佐領世爵及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翼長等官內選用翼長以下員缺於䕶軍校等官次第選用皆由寺引見除授張家口辦理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事務官向於本寺主事筆帖式內各揀選一員於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本寺奏派主簿以主事銜前往駐劄五年輪請更換鴻臚寺
  鴻臚寺卿滿洲一人初制三品順治十六年定為正四品
  少卿滿洲一人從五品
  順治元年置鴻臚寺設卿滿洲一人少卿滿洲一人乾隆十四年定以禮部滿洲尚書兼管鴻臚寺事永為常式焉
  鳴賛滿洲十四人六品頂帶食七品俸
  順治初置十六人乾隆三十七年以二人改屬鑾儀衞司賛鳴鞭其留寺者實十四人主簿㕔主簿滿洲一人從八品
  順治元年置額又初設有各館主簿後俱省
  筆帖式滿洲四人
  初置滿洲十人後省六人又有漢軍二人後俱省
  國子監
  國子監祭酒滿洲一人初置三品順治十六年定為從四品
  司業滿洲一人䝉古一人正六品
  國初設祭酒滿洲一人䝉古一人司業滿洲二人䝉古二人順治十七年省䝉古祭酒司業員額雍正五年復置䝉古司業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滿洲司業一人其總理監事大臣自雍正三年以來始置皆由特簡無定員
  監丞滿洲一人初置正八品後陞為正七品
  員額順治元年
  博士滿洲一人初制從八品後陞為從七品
  典簿㕔典簿滿洲一人從八品
  員額順治元年
  八旗官學助教滿洲十六人䝉古八人初制從八品後陞從七品
  順治元年始設二人於太學尋立八旗官學令六堂分教十五年八旗各建學舍乃省太學員額而別置官學助教十六人康熙五十七年省四人雍正三年復置䝉古助教八人亦順治元年置十八年省四人雍正二年復置
  滿洲教習八人
  𫎇古教習八人
  弓箭教習八人
  算法館助教一人
  滿洲漢人並授康熙九年始選八旗官學生習算法雍正十二年増置教習十六人乾隆三年罷八旗官學算法教習別立算學設肄業生滿洲十二人䝉古六人漢軍六人附學生二十四人五年期滿乃甄録之視出身有差以欽天監博士天文生敘用
  鄂羅斯館助教滿洲一人
  以官學助教內掄選兼司不為額缺又琉球等國有遣子弟入學者選貢生一人教習而以博士一人董率之
  筆帖式滿洲四人䝉古二人漢軍二人
  滿洲漢軍員額順治元年置𫎇古員額順治十八年
  欽天監
  欽天監監正滿洲一人初制四品康熙六年改為三品九年定為正五品監副滿洲一人初制五品康熙六年改為四品九年改為正六品
  順治元年設欽天監監正等官康熙四年置滿洲監正一員左右監副各一員乾隆十八年省滿洲監副一員其總理監務王大臣自乾隆十年以來始置皆由
  特簡無定員
  時憲科五官正滿洲二人𫎇古二人從六品
  秋官正漢軍一人從六品
  博士滿洲一人䝉古二人漢軍二人從九品
  五官正滿洲𫎇古員額康熙四年定又初沿明制設有囘囘科順治初裁革以其職改𨽻漢軍秋官正博士初制滿洲蒙古共六人不分員額除授又漢軍三人乾隆四十七年定製滿洲博士四人䝉古博士二人漢軍博士二人分𨽻三科如今制
  天文科五官靈臺郎滿洲二人𫎇古一人漢軍一人從七品
  博士滿洲三人
  五官靈臺郎初置滿洲䝉古共三人不分員額除授乾隆四十七年定製滿洲二人䝉古一人漢軍靈臺郎康熙四年
  漏刻科五官挈壺正滿洲一人𫎇古一人從八品五官司晨漢軍一人從九品
  五官挈壺正初置滿洲䝉古共二人不分員額除授乾隆四十七年定製滿洲一人䝉古一人主簿㕔主簿滿洲一人正八品
  員額康熙四年
  食俸天文生滿洲十人𫎇古六人漢軍八人俱以算學生選充視筆帖式食俸
  筆帖式滿洲十一人䝉古四人漢軍二人
  員缺康熙四年
  內務府
  內務府總管大臣無定員初品級無定乾隆十四年定為正二品
  國初置內務府順治十一年改置十三衙門曰司禮監尚方司御用監御馬監內官監尚衣監尚膳監尚寳監司設監兵仗局惜薪司鐘鼓司織染局十八年並裁仍設內務府以大臣總管或以王公內大臣尚書侍郎兼攝無定員
  堂郎中一人正五品
  堂主事二人正六品
  委署主事一人
  堂筆帖式三十七人
  康熙四十二年設郎中一員後省雍正十三年復設堂主事康熙十六年設委署主事雍正元年設後省乾隆二十二年復設即以筆帖式補放給與六品虛銜不出缺各司主事委署主事裁設皆同筆帖式順治十八年設十六員以後陸續増設至三十七員各司筆帖式因其事之繁簡以定額皆先後裁設
  廣儲司總管六庫郎中二人
  部員兼管六庫郎中二人
  郎中四人
  員外郎十二人
  部員兼庫員外郎六人從五品
  主事一人正六品
  委署主事一人正六品
  司庫十二人正六品
  署司庫十二人於庫使內挑選
  庫使一百二人
  司匠十人
  無品級司庫十二人
  筆帖式二十五人
  催長二人
  初名御用監順治十八年分為銀庫皮庫緞庫衣庫康熙十六年改定為廣儲司四庫二十八年分設磁庫茶庫共為六庫郎中初設三人雍正十三年増設總管郎中二人員外郎初設八人康熙二十八年増四人部員兼庫郎中員外郎乾隆三十三年設司庫康熙九年設八人二十八年増四人無品級司庫康熙四十四年設自後陸續増設
  寧夀宮管理事務郎中二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三人
  學習筆帖式四人
  內管領二人正五品
  乾隆四十年以寧夀宮地方𦂳要派內務府大臣二人専管並設立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內管領等員以専司其事其檔籍清冊鈐用廣儲司印四十四年増設委署主事一人學習筆帖式四人
  織造監督江寧府蘇州府杭州府各一人
  司庫各一人
  筆帖式各二人
  庫使各二人
  監督於內務府司官內簡用帶原銜管理順治初年設三處織造官監督筆帖式庫使各一人三年一代十八年定一年更代康熙元年各増庫使一人二年奏定三處織造不限年更代各増筆帖式一人六年各増庫使一人
  㑹計司郎中二人
  員外郎六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二十五人
  催長五人
  初名內官監順治十七年改為宣徽院康熙十六年改定為㑹計司初設郎中三人康𤋮三十八年裁一人雍正元年復増設一人乾隆四十年仍裁一人員外郎額順治十七年定初設催總八人後裁仍復設五人後改為催長
  內管領掌闗防郎中一人
  協理闗防事務員外郎二人
  內管領三十人正五品
  副內管領三十人正六品
  筆帖式八人
  國初設內管領四員順治間増十六員康熙二十三年每管領下増設副內管領一員自後陸續増置雍正元年以一員管理闗防二員協理闗防事務乾隆十五年以各司院郎中內揀選一員掌理闗防以各司院員外郎內揀選二員協理闗防事務其掌闗防之內管領仍專司本管領之事管理三旗納銀莊郎中一人
  員外郎六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十一人
  催長三人
  副催長三人
  初由三旗各佐領管理康熙三年設員外郎六人專管十六年𨽻㑹計司雍正元年另設衙門置郎中一人乾隆元年設主事一人後裁
  掌儀司郎中二人
  員外郎八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二十一人
  司俎官五人正六品
  贊禮郎十七人六品頂帶食七品俸
  初名禮儀監順治十七年改為禮儀院康熙十六年定為掌儀司初設郎中三人員外郎八人康熙三十八年裁郎中一人司俎官初為司胙官設四人後増設一人並改為司俎贊禮郎初設十二人雍正十年増五人
  御茶膳房總管大臣無定員
  尚膳正頭等侍衞一人正三品
  二等侍衞二人正四品
  尚茶正頭等侍衞一人正三品
  二等侍衞二人正四品
  尚膳副三等侍衞二人正五品
  尚茶副三等侍衞二人正五品
  膳房三等侍衞四人正五品
  藍翎侍衞七人正六品
  茶房三等侍衞一人正五品
  藍翎侍衞四人正六品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十一人
  初設飯房總領茶房總領各三人飯上人三十五人茶上人十七人康熙二十八年定飯上人委署總領一人雍正元年定飯房茶房總領俱授為二等侍衞飯上人授三等侍衞六人藍翎侍衞七人茶上人授三等侍衞三人藍翎侍衞四人又定茶房侍衞內委署總領一人乾隆八年定飯房茶房二等侍衞內各授一等侍衞一人十五年改飯房為外膳房二十四年改飯房總領為尚膳正副總領為尚膳副茶房總領為尚茶正副總領為尚茶副主事雍正二年
  中正殿管理事務大臣二人
  員外郎二人
  康熙三十六年
  內管領三人
  筆帖式四人內六品職銜二人
  內務府三人外旗䝉古一人
  蘇拉筆帖式三十四人
  雍和宮管理事務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乾隆九年俱以司官兼管十六年定為額設
  副內管一人
  筆帖式三人
  咸安宮官學管理事務大臣一人
  協理事務大臣一人
  以內務府大臣及各部尚書侍郎簡派兼充
  總裁滿洲二人
  以翰林院官充
  管理事務郎中四人
  筆帖式一人
  滿洲教習十三人
  繙譯六人清語三人弓箭四人
  官學生一百十人
  䝉古學總裁二人
  教習二人
  學生二十四人
  凡內府三旗八旗滿洲䝉古之秀頴者咸與焉雍正七年乾隆元年
  咸安宮官學生內務府留三十人増設八旗滿洲各十人十三年設䝉古官學員額皆陸續増定景山官學兼管事務郎中三人
  員外郎一人
  教習滿洲九人
  官學生三百八十八人
  囘子學生四人
  康𤋮二十四年立
  御藥房兼管郎中一人
  兼管員外郎一人
  內管領一人五品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副內管領二人六品
  庫掌二人七品職銜食八品俸
  筆帖式十四人
  順治十年以總管首領太監管理康熙三十年改歸府屬員額陸續増置
  都虞司郎中二人
  員外郎五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二十五人
  催長四人
  委署催長四人
  初名尚膳監順治十八年改為採捕衙門康熙十六年改定為都虞司初設郎中三人後裁一人內務府鑲黃正黃正白三旗䕶軍營䕶軍統領各一人正三品
  䕶軍㕘領各五人三品職銜
  副䕶軍㕘領各五人四品職銜
  䕶軍校委署㕘領各三人五品職銜
  䕶軍校前鋒委署㕘領各二人五品職銜
  䕶軍校各三十五人六品
  前鋒藍翎長各二人六品虛銜
  金頂藍翎長各五人
  印務筆帖式各十人
  驍騎㕘領各五人三品職銜食五品俸
  驍騎副㕘領各五人四品職銜
  滿洲佐領各五人四品
  旗鼓佐領各六人
  正黃旗世襲高麗佐領二人
  正白旗囘子佐領一人
  每佐領下驍騎校各一人六品
  國初每旗編為五甲喇設㕘領一人順治九年立鳥鎗營每旗添設㕘領委署㕘領䕶軍校等員十三年鳥鎗䕶軍撥囘舊營以委署㕘領為副㕘領乾隆十三年立前鋒營設前鋒委署㕘領䕶軍校等員
  圓明園內務府三旗䕶軍營長一人三品職銜食四品俸䕶軍㕘領各一人
  副䕶軍㕘領各一人四品職銜
  委署䕶軍㕘領各一人五品職銜
  䕶軍校各三人六品
  副䕶軍校各一人
  筆帖式四人
  雍正三年以京城內䕶軍營分駐設㕘領䕶軍校等員九年設執掌闗防夸蘭達一人
  盤山
  總管一人五品
  千總二人六品
  副千總二人七品
  筆帖式四人
  隆福寺千總一人
  副千總一人
  桃花寺千總一人
  副千總一人
  白澗千總一人
  副千總一人
  燕郊千總一人
  副千總一人
  大新莊千總一人
  副千總一人
  𩫶髻山千總一人
  副千總一人
  黃新荘管理四處行宮事務
  總管一人
  千總四人
  委署千總四人
  湯泉管理事務
  總管一人
  苑丞一人八品
  苑副三人無品級
  熱河
  行宮總管二人初制正五品乾隆三十五年定為正四品其由尚書都統內務府  簡放者仍各帶原品職銜
  苑丞四人五品
  千總十二人
  副千總二十二人七品
  委署副千總二十六人七品
  喀喇河屯長山峪兩間房巴克什營中闗波洛河屯吉爾哈郎圖阿穆呼郎圖張山營等處
  行宮千總各一人
  副千總各一人
  黃家營釣魚臺黃土坎十八里汰化育溝等處
  行宮副千總各一人
  溥仁寺副千總各一人
  普樂寺千總一人
  副千總一人
  委署副千總一人
  安逺廟千總一人
  副千總二人
  普陀宗乘廟千總一人
  副千總一人
  委署副千總三人
  殊像寺千總一人
  副千總一人
  委署副千總一人
  普寧寺千總一人
  副千總二人
  委署副千總一人
  須彌福夀廟千總一人
  副千總一人
  委署副千總二人
  廣安寺委署副千總二人
  羅漢堂委署副千總一人
  總管康熙四十二年設苑副乾隆三十五年設各處千總副千總康熙四十一年以來陸續増設養鷹鷂處
  兼管事務大臣二人
  以王公御前大臣侍衞等官管理
  鷹上統領二人四品
  副都統一人二等侍衞一人
  藍翎侍衞頭領五人六品
  副頭領五人六品虛銜
  班掌七人九品虛銜
  筆帖式三人
  委署筆帖式五人
  拜唐阿三十人
  額魯特拜唐阿八人
  囘子拜唐阿五人
  養狗處
  兼管事務大臣二人
  狗上統領二人
  藍翎侍衞達四人六品
  拜唐阿達四人六品虛銜
  外養狗處委署拜唐阿達三人六品虛銜
  內養狗處委署拜唐阿達二人六品虛銜一人七品虛銜一人班掌六人
  筆帖式三人
  內務府拜唐阿十人內九品職銜委署筆帖式五人
  外養狗處拜唐阿二十一人
  內養狗處拜唐阿八人
  額魯特拜唐阿十人
  囘子拜唐阿十人
  國初設立鷹房鴉鶻房乾隆十一年改為養鷹處養鴉鶻處三十七年裁養鴉鶻處其員額轉補鷹上養狗處員額國初定
  管理南府景山事務處
  兼管郎中二人
  兼管員外郎三人
  筆帖式六人
  催長一人
  慎刑司郎中二人
  員外郎四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十八人
  初名尚方司順治十二年改為尚方院康熙十六年改定為慎刑司員額順治以來前後増定營造司郎中二人
  員外郎八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二十五人
  庫長十五人無品級
  副庫長八人
  庫守五十九人
  委署司匠二人
  催長一人
  委署催長一人
  初名惜薪司順治十八年改為內工部康熙十六年改定為營造司初設郎中三人後裁一人員外郎六人後増二人
  官房租庫值年總管內務府大臣一人
  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郎中員外郎俱以各司兼管
  筆帖式七人
  庫掌一人
  庫守六人
  領催三人
  初屬營造司管理康熙六十一年立租庫各員額乾隆三十六年以內府大臣值年管理
  御書處管理事務大臣二人
  兼管郎中一人
  兼管員外郎三人
  監造一人六品職銜食七品俸
  副監造一人
  庫掌二人七品職銜食八品俸
  署庫掌六人
  筆帖式二人
  員額康熙四十九年定監造庫掌品級乾隆四十三年
  武英殿修書處管理事務王大臣二人
  監造一人正五品
  副監造一人正六品
  委署主事一人
  庫掌一人正六品
  庫掌三人正七品
  筆帖式四人
  委署庫掌六人
  拜唐阿十九人
  員額康熙十九年定又設有總裁二人提調二人纂修十二人俱滿漢並用
  養心殿造辦處總管事務大臣三人
  郎中二人
  員外郎三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庫掌六人六品
  催長十三人
  庫守八人
  筆帖式十五人
  拜唐阿五十二人
  領催二十二人
  初設造辦活計處管理事務無定員乾隆二十四年定設員額
  慶豐司郎中二人
  員外郎八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十五人
  廄長十人
  廄副十九人
  順治初年設內牛圈三外牛圈三供乳餅圈一羊圈六管理牛隻羊隻各設員外郎三人及廄長筆帖式等員康熙十六年歸併掌儀司管理二十三年設慶豐司置郎中二人増置員外郎四人主事一人不𨽻內務府雍正元年歸併內務府管理乾隆四十年裁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謹按內務府之制以七司各掌府事其餘分建衙門並鑄給闗防印信統轄於總管大臣而不與七司相𨽻屬惟是事類相近允宜依次分求如寧夀宮事務檔冊用廣儲司鈐印監督織造由緞庫郎中察覈內管領之錢糧納銀莊之奏銷皆由㑹計司辦理
  御茶膳房中正殿
  雍和宮管理事務皆掌習禮儀之事而官學藥房附焉官房租庫本由營造司分設
  御書處武英殿修書處
  養心殿造辦處均掌內廷書籍典冊修造之事茲並遵
  大清㑹典成例以類序次惟內三旗䕶軍營圓明園䕶軍營暨各
  行宮千總㑹典序官別著於武職篇而奉行則例仍載於都虞司以府屬武職陞遷諸事均𨽻都虞司也茲並從類敘於七司之後焉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六
  職官志五
  職官內務府上駟院 內務府奉宸院 內務府武備院 盛京內務府 鑾儀衞 領侍衞府 御前侍䘙
  內務府上駟院
  上駟院兼管事務大臣無定員
  卿二人正三品
  初名御馬監順治十八年改為阿敦衙門以大臣侍衞等官管理無定員康熙十六年改為上駟院三十三年額設堂官一人雍正六年定為三品卿職乾隆十四年定為卿二人由侍衞補授一人由內務府司官補授一人
  堂郎中一人
  主事二人
  委署主事一人
  左司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右司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二十二人
  康熙十六年設員外郎四人主事一人二十四年設郎中一人増設員外郎二人三十三年分為左右二司増設主事三人三十八年裁員外郎二人五十九年設委署主事三人雍正元年増一人尋省乾隆二十二年仍設委署主事三人筆帖式康𤋮十六年以來陸續増置
  阿敦侍衞二十一人係頭二三等侍衛
  司鞍三人係藍翎侍衞
  廄長十七人係七品文職
  牧長五人係七品文職
  副牧長五人係九品頂戴
  牧廄副四十五人
  䝉古醫生頭目三人六品職銜
  康熙三十三年設辦理堂務上駟侍衞四人辦理二司事務各二人從増設七人乾隆二年増設六人廄長牧長以下康熙十六年以來陸續増置
  內務府奉宸苑
  奉宸苑兼管事務內大臣無定員
  卿二人正三品
  初景山
  瀛臺事務屬尚膳監康熙十年以內務府總管管理十六年歸併都虞司二十三年設奉宸苑仍以內務府總管管理印信雍正六年設奉宸苑堂官定為三品卿職乾隆十四年定為卿二人由侍衞補授一人由內務府司官補授一人
  郎中二人
  員外郎四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苑丞十二人初正八品乾隆三十六年定為六品職銜食八品俸
  苑副十九人
  筆帖式十五人
  玉泉山稻田厰掌庫一人正六品
  筆帖式三人
  康熙三十三年設郎中一人乾隆十六年増設一人員外郎主事俱康𤋮二十三年設委署主事四十年設雍正十二年乾隆二十二年仍設苑丞初設催總二人雍正二年以後陸續増設乾隆十七年改名總領二十四年改為苑丞筆帖式國初以來先後増置
  南苑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苑丞七人
  苑副十三人正六品
  筆帖式五人
  初屬內監管理順治十八年屬採捕衙門康𤋮二十三年歸併奉宸苑員額順治十八年以來先後増置
  圓明園管理事務大臣無定員
  郎中一人協理事務郎中一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苑丞六人六品
  苑副十七人七品五人八品六人九品六人
  筆帖式九人
  庫掌二人六品一人七品一人
  長春園 熙春園 綺春園 春熙園管理事務員外郎一人
  苑丞三人六品二人七品一人
  苑副九人七品八品九品各三人
  筆帖式四人
  暢春園管理事務郎中一人
  苑丞四人六品一人七品三人
  苑副六人
  署苑副十六人
  委署苑副五人
  筆帖式六人
  清漪園兼管大臣無定員
  辦理事務員外郎一人
  苑丞四人六品
  苑副十人七品八人八品二人
  委署苑副六人
  筆帖式四人
  靜眀園兼管大臣無定員
  辦理事務員外郎一人
  苑丞二人六品一人七品一人
  苑副六人八品
  委署苑副四人
  筆帖式二人
  靜宜園兼管大臣無定員
  辦理事務員外郎一人
  苑丞五人六品三人七品二人
  苑副八人七品二人八品六人
  委署苑副十人
  筆帖式三人
  拜唐阿十二人
  圓明園員額雍正三年以來先後置設暢春園員額康熙年間定
  清漪園員額乾隆十六年以來陸續増定
  織染局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內管領一人五品
  由總管大臣奏委
  司庫一人六品
  筆帖式三人
  庫使六人
  司匠二人
  拜唐阿六人
  順治十八年康熙三年歸內務府管理乾隆十六年移織染局於
  萬夀山初設員外郎一人乾隆十六年裁以萬夀山總理大臣兼管司庫以下員額康熙三年以後陸續増定
  內務府武備院
  武備院兼管事務大臣無定員
  卿二人正三品
  武備院初名鞍樓以侍衞三人員外郎等官掌理順治十一年改為兵仗局十八年改為武備院康𤋮五年𨽻內務府十五年分為鞍庫甲庫氈庫共三庫三十七年分鞍庫為北鞍庫南鞍庫雍正三年以掌理侍衞定為正三品卿職乾隆十四年定為卿二人由侍衞補授一人由內務府司官補授一人
  郎中一人
  主事二人
  委署主事一人
  郎中康熙二十一年設主事康熙十六年設委署主事康熙六十一年設後省乾隆二十二年復設筆帖式二十八人
  四庫各三人沙河氊作二人
  北鞍庫員外郎二人
  庫掌二人
  署庫掌一人
  𠌂房掌蓋三人初為正六品乾隆四十四年定為戴藍翎
  署掌蓋三人正八品
  帳房處司幄三人三等侍衞銜食六品俸
  署司幄三人六品職銜食七品俸
  鞍板司匠一人正八品
  南鞍庫員外郎二人
  庫掌二人
  署庫掌一人
  熟皮作司匠一人正八品
  康熙十五年設鞍庫員外郎等官三十七年分為南北二庫四十三年添設員外郎二人初設𠌂帳房頭目匠役催領等員乾隆二十四年改為掌蓋司幄司匠員額均先後増定
  甲庫員外郎二人
  庫掌二人
  署庫掌一人
  亮鐵作司匠三人
  員額康熙十五年以後陸續增定
  氊庫員外郎二人
  庫掌二人
  署庫掌一人
  沙河氊作司匠一人
  司弓三人六品職衛食七品俸
  署司弓三人八品
  司矢三人同司弓
  署司矢三人同署司弓
  骲頭作司匠一人
  靴皮作司匠一人
  康熙十五年設員外郎及弓匠協領備箭協領等員乾隆二十四年弓匠協領改為司弓備箭協領改為司矢
  稽察內務府事務御史衙門
  監察御史二人
  筆帖式八人
  盛京內務府
  鑲黃正黃正白三旗佐領各一人
  驍騎校各一人
  營造司催長二人
  廣儲司承管司庫二人
  庫使十六人
  兼領三旗織造庫催長三人
  筆帖式三人
  掌儀司承管催長二人
  筆帖式一人
  廣寧司承管催長一人
  都虞司承管催長二人
  筆帖式一人
  㑹計司承管催長二人
  筆帖式一人
  堂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六人
  文溯閣催長二人
  管理三庫內管領一人
  掌領達一人
  倉達三人
  筆帖式三人
  鑲黃旗正黃旗佐領順治三年置正白旗佐領順治八年置各驍騎校康熙十九年置營造掌儀都虞三司催長初各置一員乾隆二十九年各増一員㑹計司催長初置三員乾隆二十九年省一員廣儲司司庫初置三員後省一員庫使初置十員乾隆九年増六員堂主事內管領等員俱乾隆十九年以來増置文溯閣催長四十八年添設
  鑾儀衞
  鑾儀衞掌衞事大臣一人正一品
  無專員以王公滿洲䝉古文武大臣管理
  鑾儀使三人從二品
  內二人以滿洲䝉古兼授一人以漢軍漢人兼授初順治元年置錦衣衞指揮使等官二年改為鑾儀衞四年罷指揮使置鑾儀使及副使等官五年罷鑾儀副使定鑾儀員額九年始以內大臣掌衞事
  左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正三品各所衞同
  凡滿洲員額皆以䝉古兼授各所衞同
  掌所事雲麾使漢軍一人
  鑾輿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俱正四品各所衞同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俱正五品各所衞同
  馴馬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閑散雲麾使滿洲一人
  治儀正滿洲四人
  整儀尉滿洲二人俱正六品各所衞同
  員額皆順治十一年
  右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
  掌所事雲麾使漢軍一人
  擎蓋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弓矢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閑散雲麾使滿洲一人
  治儀正滿洲三人
  整儀尉滿洲三人
  中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
  掌所事雲麾使漢軍一人
  旌節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旛幢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閑散雲麾使滿洲一人
  治儀正滿洲三人
  整儀尉滿洲二人
  前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
  掌所事雲麾使漢軍一人
  扇手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斧龯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閑散雲麾使滿洲一人
  治儀正滿洲三人
  整儀尉滿洲二人
  鳴贊鞭官滿洲四人
  後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
  掌所事雲麾使漢軍一人
  戈㦸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班劒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閑散雲麾使滿洲一人
  治儀正滿洲三人
  整儀尉滿洲二人
  象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
  掌所事雲麾使漢軍一人
  東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西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閑散雲麾使滿洲一人
  治儀正滿洲二人
  整儀尉滿洲二人
  旗手衞掌印冠軍使滿洲一人
  掌事冠軍使漢軍一人
  左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右司掌司印雲麾使滿洲一人
  掌司事治儀正漢軍一人
  閑散治儀正滿洲二人
  整儀尉滿洲三人
  管理步輦雲麾使漢軍一人
  治儀正漢軍一人
  駕儀雲麾使漢軍一人
  治儀正漢軍三人
  玉輅整儀尉漢軍二人
  金輅整儀尉漢軍二人
  象輅整儀尉漢軍二人
  革輅治儀正漢軍一人
  整儀尉漢軍一人
  木輅治儀正漢軍一人
  整儀尉漢軍一人
  棕氊治儀正漢軍一人
  整儀尉漢軍一人
  拜褥治儀正漢軍一人
  亭座整儀尉漢軍一人
  篦頭整儀尉漢軍一人
  駕庫整儀尉漢軍二人
  各以其事𨽻屬於衞無專領職掌品秩與各所衞同
  謹案陪祀冠軍使以下八員雖定置額缺而與七所之各有司存者不同今據現在員數另為一條次於各所衞之後
  主事滿洲一人
  康熙十六年
  筆帖式滿洲七人漢軍三人
  員額康熙十六年
  鳴贊鞭官滿洲四人
  初制以本衞官八人兼之乾隆三十七年改定於太常寺鴻臚寺賛禮郎鳴賛官內送衞選擇補用謹案本衞官除授掌衞事內大臣員缺由領侍衞府以領侍衞內大臣列名疏請補授滿鑾儀使員缺於冠軍使及一等侍衞內簡選冠軍使於雲麾使內簡選雲麾使治儀正於治儀正整儀尉內簡選如選不得人移領侍衞府簡選三旗三等侍衞擬補雲麾使藍翎侍衞擬補治儀正整儀尉於滿洲䝉古世爵及佐領內簡選均由衛引見補授漢軍鑾儀使員缺由兵部以直省漢軍提督總兵官本衞冠軍使列名疏請補授冠軍使雲麾使治儀正於雲麾使治儀正整儀尉內以次簡選整儀尉於漢軍領催驍騎閑散人內簡選均由衞引見補授領侍衞府
  三旗領侍衞內大臣六人正一品
  鑲黃正黃正白三旗每旗各二人
  內大臣六人正一品
  散秩大臣無定員一品班次從一品銜三品俸
  國初以八旗將士平定海內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皆天子所自將爰掄其子弟命曰侍衛用備隨侍宿直統以勲戚大臣而宗室之秀外藩之侍子亦鹹得以選預環列焉凡升除領侍衞內大臣員缺除奉
  特㫖補授外將滿洲都統內大臣散秩大臣前鋒䕶軍統領暨各省滿洲將軍職名開列具奏恭𠉀簡命內大臣員缺以散秩大臣暨都統前鋒䕶軍統領各省滿洲將軍職名開列亦如之散秩大臣多由特恩補授或人員不敷於宗室鎮國輔國公鎮國輔國將軍宗室一等侍衞暨公𠉀伯子男內簡選引見或授散秩大臣或署散秩大臣恭𠉀欽定
  御前侍衞
  乾清門侍衞俱無定員
  以三旗侍衞內擢用
  一等侍衞三旗六十人正三品
  二等侍衞三旗一百五十人正四品
  三等侍衞三旗二百七十人正五品
  藍翎侍衞三旗九十人正六品
  一等侍衞宗室九人
  二等侍衞宗室十八人
  三等侍衞宗室六十三人
  康熙三十七年設宗室侍衞雍正三年於藍翎侍衞中選其材技為四等侍衞後仍為藍翎侍衞七年以宗室侍衞併入三旗舊設三旗印務班領十二人班領十二人乾隆三十六年改印務班領為一等侍衞班領為二等侍衞凡侍衞十人則設之長三旗侍衞什長六十人宗室侍衞什長九人親軍校鑲黃旗二十五人正黃旗二十六人正白旗二十六人從六品
  藍翎長二十四人
  舊設親軍校四十五人後増置乾隆四十年増委署親軍校鑲黃旗二十五人正黃旗二十六人正白旗二十六人
  主事一人
  筆帖式三旗各四人內有署主事二人
  貼冩筆帖式三旗各九人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七
  職官志六
  職官八旗都統 前鋒統領 䕶軍統領 步軍統領 火器營 健鋭營 三旗虎鎗營盛京將軍等官
  八旗都統
  都統滿洲各一人䝉古各一人漢軍各一人從一品副都統滿洲各二人䝉古各二人漢軍各二人正二品
  國初削平諸部歸附日衆太祖髙皇帝辛丑年始編三百人為一牛彔每牛彔設一額真乙夘年設八旗每三百人設一牛彔額真五牛彔設一甲喇額真五甲喇設一固山額真每固山額真設左右梅勒額真二人以佐之天聰八年改梅勒額真以下為章京惟固山額真如故其隨固山額真行營馬兵定為阿禮哈超哈是為驍騎營之始九年分設䝉古八旗崇徳七年定設漢軍八旗順治十六年鑄給八旗都統二十四印十七年定製固山額真漢字稱為都統梅勒章京漢字稱為副都統雍正元年改八旗都統印漢文固山額真字為固山按班漢名如舊八旗驍騎㕘領滿洲各五人䝉古各二人漢軍各
  五人正三品
  八旗副驍騎㕘領滿洲各五人䝉古各二人漢軍各五人正四品
  天聰八年制管甲喇者即為甲喇章京順治八年定甲喇章京漢字稱為㕘領滿字如舊康熙三十四年每甲喇增置委署㕘領一人於世爵佐領等員內選用雍正元年改為副㕘領七年又増置左右司掌闗防㕘領旗各二人十三年省
  八旗佐領滿洲六百八十一人䝉古二百有四人漢軍二百六十七人正四品
  驍騎校每佐領下一人正六品
  天命元年始編置滿洲牛彔八年增編䝉古牛彔天聰四年增編漢軍牛彔八年制管牛彔者即為牛彔章京順治十七年定牛彔章京漢字稱為佐領分得撥什庫漢字稱為驍騎校滿文如舊
  印務㕘領滿洲各二人䝉古各一人漢軍各二人於本旗㕘領內選充
  印務章京滿洲各八人𫎇古各四人漢軍各六人於佐領驍騎校世職內選充
  印務筆帖式滿洲各八人䝉古各四人漢軍各六人於監生甲兵內選充
  隨印外郎滿洲各一人䝉古各二人漢軍各一人於漢軍官學生內考充雍正七年每旗設左右司掌闗防㕘領章京及司務等員十三年俱省改設印務㕘領章京筆帖式員額乾隆元年
  謹按今制八旗有值年公署嵗列都統副都統銜名奏請
  簡派掌八旗會理之事選左右翼官校之賢能者分治之領催驍騎掌書鈔各舉職以從其長課事考成嵗終則會已結未結之事彚疏以聞所屬之稱職者於每嵗更代月咨本旗以應陞註冊立法最為詳備謹附識於此
  前鋒統領
  前鋒統領左右翼各一人正二品
  天聰八年定巴雅喇營前哨兵為噶布什賢超哈順治十七年定噶布什賢噶拉衣按班漢字稱為前鋒統領每翼各設一人以總其事或以王公大臣兼領
  前鋒㕘領左右翼各八人正三品
  前鋒侍衛左右翼各八人正四品
  委署前鋒侍衛左右翼各四人給五品冠帶
  以前鋒校或親軍校選委
  前鋒校左右翼各四十八人從六品
  國初設噶布什賢章京順治十七年定為前鋒㕘領並置前鋒侍衛前鋒校等員額乾隆十七年増置委置前鋒侍衛旗各一人前鋒軍八旗滿洲𫎇古每佐領各二人分其半以兼習鳥鎗設之什長隊長以時訓練而黜陟之
  委署前鋒校左右翼各四人
  乾隆十七年後添設即在藍翎長內兼充
  隨印協理事務前鋒㕘領左右翼各一人
  隨印協理事務前鋒侍衛左右翼各一人
  隨印前鋒校左右翼各二人
  藍翎長左右翼各二十四人
  委署藍翎長左右翼各四人
  隨印筆帖式左右翼各二人
  凡前鋒營各官皆滿洲蒙古兼用隨印㕘領侍衛及前鋒校俱雍正三年定筆帖式初制每翼各一人康𤋮四十六年省雍正三年復増置
  䕶軍統領
  䕶軍統領每旗各一人正二品
  國初設巴雅喇營統以巴雅喇纛章京順治十七年定漢字稱為䕶軍統領設員額如今制䕶軍㕘領每旗十四人正三品
  內司鑰長每旗各一人
  署司鑰長每旗各一人
  內司鑰長署司鑰長俱以前鋒㕘領䕶軍㕘領遴選除授
  副䕶軍㕘領每旗十四人初置五品雍正十二年定為正四品委署䕶軍㕘領每旗各七人給五品冠帶
  以䕶軍校選委
  䕶軍校滿洲䝉古每佐領各一人從六品
  國初設巴雅喇營甲喇章京順治十七年定漢字稱為䕶軍㕘領又設署䕶軍㕘領雍正元年改為副䕶軍㕘領乾隆十七年復増設委署䕶軍㕘領員額䕶軍八旗滿洲䝉古每佐領各十七人及十六人不等
  委署䕶軍校每旗各七人
  乾隆十七年設二十八年撤入善撲營一缺
  隨印協理事務䕶軍㕘領每旗各一人
  隨印協理事務副䕶軍㕘領每旗各一人
  隨印䕶軍校每旗各二人
  隨印筆帖式每旗各二人
  門筆帖式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各十人
  隨印㕘領副㕘領及䕶軍校俱雍正三年定以本員兼充無專員筆帖式初制每旗各一人康𤋮四十六年省雍正三年復增置門筆帖式初制未設後増置內委署主事一員額外主事二員皆予六品頂帶均係兼充
  圓明園八旗䕶軍營總統無定員
  雍正二年始置於禁苑周圍建營房八所選
  京中八旗官軍分地駐劄專司宿直以王公大臣統轄營務焉
  營總䕶軍㕘領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副䕶軍㕘領每旗各二人初置五品雍正十年陞為正四品署副䕶軍㕘領每旗各四人初制六品雍正十年陞為正五品䕶軍校每旗各八人從六品
  副䕶軍校每旗各八人給冠帶仍食月餉
  營總副㕘領署副㕘領俱雍正三年置㕘領雍正十年置䕶軍校初置八十人雍正十年増置三十二人乾隆十二年又増十六人副䕶軍校雍正七年置初定七十二人十年増置四十人乾隆十二年又増十六人
  隨印協領事務營總二人
  隨印協理事務䕶軍㕘領二人
  隨印䕶軍校四人
  隨印筆帖式八人
  乾隆十六年
  御前嚮導總統無定員
  以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八旗副都統兼任
  嚮導處㕘領四人
  侍衛四人
  前鋒校六人
  䕶軍校六人
  皆於前鋒䕶軍營內選用
  謹案嚮導處雖無専設之員非定有常額者可比然翊衛
  歸途責任綦重今以其隨時簡任者皆在前鋒䕶軍營官內謹附載於後
  步軍統領
  提督九門巡捕五營步軍統領滿洲一人正二品初置九門步軍巡捕三營皆領於兵部職方司以漢人主事一員専司政令康熙十三年始改設提督九門步軍統領一員特簡八旗大臣綜理其事三十年以巡捕三營併𨽻於步軍統領乾隆四十六年以所轄三營地方遼濶増為巡捕五營舊設有協理步軍統領衙門刑名事務部臣一人乾隆四十三年省如步軍統領有以都統副都統等官簡放者該部聲明請
  㫖簡派其由侍郎簡放者即不必復派協理之員近制以親信王公大臣兼任
  左右翼步軍翼尉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八旗步軍協尉每旗滿洲一人䝉古一人漢軍一人正四品
  步軍副尉每旗滿洲一人𫎇古一人漢軍一人正五品
  捕盜步軍校每旗滿洲三人䝉古一人漢軍一人步軍校每旗滿洲二十一人䝉古八人漢軍八人正五品
  委署歩軍校每旗滿洲五人䝉古二人漢軍二人
  翼尉本名總尉康𤋮十三年置協尉本名副尉順治五年置副尉本名㕘尉雍正四年乾隆十九年俱改今名步軍校亦順治中置捕盜歩軍校委署歩軍校俱康𤋮三十四年置
  歩軍統領衙門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二人
  司務滿洲一人
  筆帖式滿洲十二人
  員外郎初置一人康𤋮六十一年増一人司務雍正十三年置筆帖式初置四人康𤋮三十年増四人雍正十三年又増四人
  城門領滿洲十八人漢軍七人正四品
  城門吏滿洲十八人漢軍七人正七品
  門千總漢軍三十二人從六品
  城門領初名城門尉城門吏初名城門校乾隆十九年俱改今名其員額內城毎門各二人外城每門各一人門千總初為指揮千戶順治四年改置內外城毎門各二人
  信礮總管滿洲一人正四品
  司信礮官漢軍各一人正五品
  順治十年始定製信礮五於白塔山及內九門各置信礮五設信礮官漢軍左右翼各二人以司其事雍正二年改定員額如今制乾隆八年定歸於歩軍統領管轄又
  紫禁城內西筩子河舊制置歩軍校二人以偹𦂳急差𫝊乾隆四十八年増置協尉一員移駐造辧處外圍地方焉
  火器營
  火器營總統六人
  以王公或領侍衛內大臣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兼任初康𤋮三十年始置火器營設鳥鎗䕶軍毎人各給鳥鎗一八旗各給子母礮五專司練習火器以王公大臣兼領無定員雍正年間始定置六人
  火器營左右翼翼長各一人正三品
  八旗掌闗防營總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委署翼長二人在內
  鳥鎗䕶軍㕘領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副鳥鎗䕶軍㕘領每旗各二人正四品
  兼管礮位每旗各一人
  委署鳥鎗䕶軍㕘領每旗各四人
  五品頂帶花翎委署鳥鎗㕘領十人
  於鳥鎗䕶軍校內選用仍食原餉
  鳥鎗䕶軍校每旗二十八人
  筆帖式每旗各二人
  營總乾隆二十九年置鳥鎗䕶軍㕘領初設十六人均以旗員兼任雍正三年省察哈爾八旗䕶軍㕘領改入火噐營定為專設之缺乾隆二十九年省八人又初制有鳥鎗驍騎㕘領二十四人鳥鎗驍騎校一百十二人乾隆三十五年省驍騎㕘領以驍騎校額併入䕶軍校內即以副䕶軍㕘領兼管礮位及委署䕶軍㕘領皆如今額又有鳥鎗藍翎長每旗二十八人八旗滿洲𫎇古毎佐領下鳥鎗䕶軍六人筆帖式於䕶軍內選用仍食原餉
  健鋭營
  健鋭營總統無定員
  以王公大臣兼任乾隆十四年於八旗前鋒䕶軍內簡雲梯精卒千人從征金川及功成凱旋因
  命以其衆特立為健鋭雲梯營於香山實勝寺傍建屋以居之其官屬皆設為定額而以王公大臣兼理
  營務有缺則請㫖特簡焉

  健鋭營左右翼翼長各一人正三品
  委署左右翼翼長各一人正三品
  乾隆三十五年
  八旗前鋒㕘領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副前鋒㕘領每旗各二人正四品
  乾隆十五年初置八人二十九年増置八人
  委署前鋒㕘領每旗各四人
  即於前鋒校內選委乾隆十九年初置十六人二十九年増置八人五十年又増置八人前鋒校共一百人從六品
  乾隆十五年初置五十人二十九年増置二十四人三十三年又增置二十六人
  副前鋒校共四十人
  即於前鋒內選用
  藍翎長共一百人
  乾隆十五年初置五十人三十九年増置五十人
  筆帖式八人
  即於前鋒內選用仍食原餉乾隆十五年初置四人三十八年增置四人
  謹案翼領等官俱乾隆十四年置委署前鋒㕘領副前鋒校俱十八年増置又前鋒千人委署前鋒千人
  三旗虎鎗營
  虎鎗營總統一人
  以公侯領侍衛內大臣兼任
  三旗總領各二人
  以內大臣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副都統侍衛簡用
  虎鎗長每旗各七人
  虎鎗副每旗各七人
  均於虎鎗人內選用
  筆帖式三人七品虛銜仍食原餉
  委署筆帖式三人
  初康𤋮二十三年黑龍江將軍進精騎射善殺虎新滿洲四十人至京分𨽻上三旗始置虎鎗營設官以領之三旗虎鎗人共六百人於侍衛㕘領親軍校親軍前鋒校前鋒䕶軍校䕶軍驍騎校驍騎領催及閒散人內選用初制設三百六十人雍正元年増置每旗各八十人內虎鎗人四百八十人學習虎鎗人一百二十人虎鎗總統總領馬褂以黃色鎗長以紅色虎鎗人以白色衿均鑲以青乾隆三年始鑄給闗防焉
  盛京將軍等官
  盛京將軍一人從一品
  副都統三人
  順治元年世祖章皇帝定都燕京以內太臣一員副都統二員及毎旗駐防章京留守盛京三年改駐防大臣為昻邦章京給鎭守總管印康熙元年改為鎭守遼東等處將軍四年改鎮守奉天等處將軍乾隆十二年改奉天將軍為鎮守
  盛京等處將軍其副都統二員雍正五年以一員移駐錦州府又増置熊岳副都統一員盛京等處駐防城守尉八人
  協領十七人
  佐領一百二十七人
  防禦九十四人
  驍騎校一百九十八人
  通事官二人
  凡盛京駐防之地自將軍所治外其所屬各城曰
  興京曰撫順曰遼陽曰海城曰葢州曰開元曰鐵嶺曰復州曰寧海曰旅順水師營曰岫巖城曰鳯凰城曰錦州府曰熊岳曰小凌河曰寧逺曰中前所曰中後所曰廣寧曰巨流河曰白旗堡曰小黒山曰閭陽驛曰義州邉門十六曰威逺堡曰英峩門曰鹻厰曰旺清曰靉河以上俱屬
  盛京兵部而將軍兼統之曰法庫曰松嶺子曰新臺曰梨樹溝曰白石嘴曰明水塘曰彰武臺曰清河曰白土厰曰九關臺以上俱將軍所屬皆設兵駐守置城守尉協領佐領防禦等官各視兵數多寡定額有差以掌巡防稽察之事又有委官一百人皆以七品冠帶食領催前鋒錢糧乾隆二十七年
  盛京將軍衙門主事一人
  筆帖式十一人
  各處駐防衙門筆帖式十八人
  吉林將軍一人
  副都統五人
  順治十年始設按班章京於寕古塔以鎮其地康𤋮元年改按班章京為鎮守寕古塔等處將軍十五年以寕古塔將軍移駐吉林乾隆二十二年改為吉林將軍吉林副都統康𤋮十五年置三十一年移駐伯都訥雍正三年復置寕古塔副都統順治十年置伯都訥副都統康𤋮三十一年自吉林移駐三姓副都統雍正十年置阿勒楚喀副都統乾隆二十一年置又初置有拉林副都統一員乾隆三十四年
  協領十九人
  㕘領一人
  佐領一百二十三人
  防禦七十八人
  驍騎校一百二十四人
  管水手四品官二人
  五品官二人
  六品官二人
  凡吉林駐防之地自將軍所治外其所屬各處曰寕古塔曰伯都訥曰三姓曰阿勒楚喀曰拉林曰打牲烏喇曰依屯曰鄂謨赫索囉四邉門曰巴延鄂佛囉曰依屯曰克爾素曰布爾圖庫蘇巴爾漢皆設兵駐守置協領㕘領佐領防禦等員各視兵數多寡定額有差
  吉林理事同知一人
  獄官一人
  將軍衙門主事一人
  筆帖式十二人
  伯都訥副都統衙門委署主事一人
  各處駐防衙門筆帖式三十二人
  管各處臺站筆帖式三十八人
  管倉筆帖式二人
  倉官六人
  助教二人
  雍正四年設永吉州於吉林長寕縣於伯都訥置知州知縣吏目典史等官俱屬奉天府乾隆元年省長寕縣併入永吉州十二年罷永吉州改設吉林理事同知𨽻於吉林將軍焉
  黒龍江將軍一人
  副都統三人
  康𤋮二十二年始置黑龍江將軍及副都統二十九年移黑龍江將軍駐墨爾根三十八年復駐齊齊哈爾城齊齊哈爾副都統康熈三十七年自墨爾根移置墨爾根副都統康𤋮四十九年置黒龍江副都統康𤋮二十二年置
  黒龍江等處駐防副都統銜總管一人
  城守尉一人
  協領十六人
  總管九人
  㕘領一人
  副總管二十五人
  佐領二百三十四人
  防禦二十四人
  驍騎校二百三十九人
  䕶軍校二人
  管水手四品官四人
  五品官二人
  六品官四人
  管造船四品官一人
  五品官一人
  六品官一人
  凡黑龍江駐防之地自將軍所治齊齊哈爾外其所屬各處曰墨爾根與黑龍江齊齊哈爾各置水師營曰呼倫布雨爾曰呼蘭城曰布特哈曰博爾多皆設兵駐守⿰氵𠮦 -- 沿邊卡倫四十有六皆遣官率兵防戍置城守尉總管副總管協領㕘領佐領防禦等官各視兵數之多寡定額有差
  黒龍江將軍衙門主事一人
  理刑主事一人
  銀庫主事一人
  筆帖式十二人
  各處駐防衙門筆帖式三十七人
  管臺站筆帖式二十二人
  臺站六品官二人
  管倉七品官四人
  管倉筆帖式八人
  管官屯七品官四人
  雍正四年於黑龍江置㤗寕縣知縣七年省凡旗民獄訟之事改設理刑主事治之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七
<史部,政書類,軍政之屬,欽定八旗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八
  職官志七
  職官直𨽻駐防 陜西駐防 甘肅駐防 江蘇駐防 浙江駐防 湖北駐防 廣東駐防福建駐防 四川駐防 山東駐防 山西駐防 河南駐防 各省鹽政 闗稅附直𨽻
  保定府城守尉一人正三品
  防禦四人正五品
  驍騎校四人正六品
  委驍騎校八人
  委筆帖式四人
  滄州城守尉一人
  防禦四人
  驍騎校四人
  委署驍騎校八人
  委署筆帖式一人
  寳坻縣防守尉一人正四品
  防禦滿洲蒙古各一人
  驍騎校一人
  東安縣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一人
  采育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一人
  委驍騎校二人
  霸州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一人
  固安縣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一人
  委署副驍騎校二人
  雄縣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一人
  良鄉縣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一人
  謹案以上俱稽察九處駐防旗務大臣所屬故列於熱河宻雲山海闗三處副都統之前熱河副都統一人從二品
  協領兼佐領五人正三品
  佐領十五人正四品
  防禦二十人
  驍騎校二十人
  前鋒校十人
  筆帖式二人
  宻雲縣副都統一人
  協領四人
  佐領十六人
  防禦十六人
  驍騎校十六人
  委署筆帖式二人
  分駐古北口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四人
  委署筆帖式一人
  昌平州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一人
  玉田縣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二人
  委署筆帖式一人
  三河縣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二人
  順義縣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一人
  山海關副都統一人
  協領兼佐領二人
  佐領六人
  防禦八人
  驍騎校八人
  委署驍騎校十六人
  委署前鋒校二人
  筆帖式三人
  分駐喜峰口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四人
  冷口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三人
  永平府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二人
  羅文峪防禦一人
  驍騎校二人
  獨石口防守尉一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二人
  千家店防禦二人
  驍騎校一人
  謹案以上三處副都統皆自率所屬専鎮一方別無將軍都統以節制之其張家口都統惟轄察哈爾八旗別見各處辧事大臣後茲不復載
  陜西
  西安將軍一人從一品
  副都統二人
  協領兼佐領八人
  佐領三十二人
  防禦四十人
  驍騎校四十人
  將軍衙門筆帖式三人
  甘肅
  寧夏將軍一人
  副都統一人
  協領兼佐領五人
  佐領十九人
  防禦二十四人
  步營防禦二人
  驍騎校二十四人
  筆帖式三人
  涼州副都統一人
  協領兼佐領二人
  佐領八人
  防禦十人
  驍騎校十人
  筆帖式二人
  荘浪城守尉一人
  佐領五人
  防禦五人
  驍騎校五人
  筆帖式一人
  謹案各省副都統皆統於將軍惟涼州副都統不屬寧夏將軍節制
  江蘇
  江寧將軍一人
  副都統一人
  協領兼佐領八人
  佐領三十二人
  防禦四十人
  驍騎校四十人
  筆帖式三人
  分駐京口副都統一人
  協領兼佐領䝉古二人
  佐領十四人
  防禦十六人
  驍騎校十六人
  筆帖式二人
  浙江
  杭州將軍一人
  副都統一人
  協領兼佐領滿洲八人蒙古一人
  佐領滿洲十六人蒙古七人
  防禦滿洲十六人蒙古四人
  驍騎校滿洲二十四人䝉古八人
  筆帖式二人
  分駐乍浦副都統一人
  協領兼佐領五人
  佐領十一人
  防禦八人
  驍騎校十六人
  筆帖式二人
  湖北
  荊州將軍一人
  副都統二人
  協領兼佐領十人
  佐領四十六人
  防禦五十六人
  驍騎校五十六人
  筆帖式三人
  廣東
  廣州將軍滿洲一人
  副都統滿洲一人漢軍一人
  協領兼佐領滿洲四人漢軍四人
  佐領滿洲八人漢軍八人
  防禦滿洲十六人漢軍十六人
  驍騎校滿洲十六人漢軍十六人
  筆帖式滿洲漢軍各一人
  清字外郎漢軍四人
  水師營協領滿洲一人
  佐領滿洲一人漢軍一人
  防禦滿洲一人漢軍一人
  驍騎校滿洲三人漢軍三人
  福建
  福州將軍一人
  副都統一人
  協領兼佐領八人
  佐領八人
  防禦八人
  驍騎校十六人
  水師營協領一人
  佐領二人
  防禦二人
  驍騎校六人
  筆帖式三人
  四川
  成都將軍一人
  乾隆四十一年添設
  副都統一人
  協領兼佐領滿洲四人䝉古一人
  佐領滿洲十二人蒙古八人
  防禦滿洲十六人蒙古八人
  驍騎校滿洲十六人蒙古八人
  隨副都統印筆帖式二人
  山東
  青州副都統一人
  協領兼佐領四人
  佐領十二人
  防禦十六人
  驍騎校十六人
  筆帖式二人
  兼轄分駐徳州城守尉一人
  防禦四人
  驍騎校四人
  筆帖式二人
  謹案山東駐防原設青州將軍尋省惟以副都統管領與熱河宻雲山海闗諸處同例山西
  太原城守尉一人
  防禦四人
  驍騎校四人
  筆帖式一人
  謹案山西城守尉乾隆二十五年定歸巡撫節制
  河南
  河南城守尉一人
  佐領十人
  防禦十人
  驍騎校十人
  謹案河南城守尉乾隆二十五年定歸巡撫節制
  各省理事同知滿洲二十一人正五品
  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奉
  㫖旗兵駐防江寧杭州俱設理事㕔官其西安荊州鎮江福州等處均有旗兵駐防應將本省事簡地方官員內酌量改設理事㕔官一員餘各處員缺俱先後改設直𨽻永平府保定府天津府熱河宣化府江南江寧府山東青州府山西朔平府歸化城河南開封府陜西西安府潼闗撫民甘肅寧夏府浙江杭州府嘉興府乍浦湖廣荊州府四川成都府理事同知各一人俱係滿缺惟直𨽻宣化府山西歸化城係理藩院㨂選與蒙古叅放
  理事通判滿洲六人正六品
  奉天省奉天府岫巖各一缺興京一缺直𨽻省通州易州各一缺山西省太原府一缺謹案駐防各官胥有防䕶地方之責至於封疆重寄則總其成於督撫分其職於司道牧令今制總督直𨽻一人兼管巡撫江南江西一人福建浙江一人湖北湖南一人四川一人兼管巡撫陜西甘肅一人兼管甘肅巡撫廣東廣西一人雲南貴州一人總漕一人總河江南一人山東河南一人巡撫山東一人山西一人河南一人江蘇一人安徽一人江西一人福建一人浙江一人湖北一人湖南一人陜西一人廣東一人廣西一人雲南一人貴州一人布政使共十九人按察使共十八人俱不拘滿漢仰邀
  睿簡以重慎憲保釐之任鹽運使共五人糧儲道共十三人鹽法道共九人河道共十一人分巡道共五十九人以及知府直𨽻州知州叅用滿洲漢人或由部銓或由
  特簡因材造就俾方面専城咸知奮勵各州知州以及知縣並滿漢互用吏部按月銓授與夫計典薦剡者皆得瞻仰
  天顔量材移轉民社所關誠重乎其選也自司道暨州縣各有所屬佐貳之官今制以漢軍漢人叅用裁成甄錄之廣倍見其不遺一善焉
  又案各省駐防専轄旗兵至於緑營兵丁以提督總兵統之而分其職於叅遊諸職提督直𨽻一人江南一人浙江一人福建二人湖廣一人陜西一人甘肅二人廣東一人廣西一人雲南一人貴州一人四川一人山東山西河南江西各一人俱以巡撫兼領之總兵直𨽻馬蘭鎮泰寧鎮宣化鎮天津鎮正定鎮各一人山東兗州鎮登州鎮各一人山西太原鎮大同鎮各一人河南河北鎮南陽鎮各一人江南蘇松鎮狼山鎮夀春鎮各一人江西南昌鎮南贛鎮各一人福建金門鎮海壇鎮臺灣鎮福寧鎮汀洲鎮建寧鎮漳州鎮閩粵南澳鎮各一人浙江黃巖鎮定海鎮溫州鎮處州鎮衢州鎮各一人湖廣襄陽鎮宜昌鎮鎮算鎮永州鎮各一人四川川北鎮重慶鎮建昌鎮松潘鎮各一人陜西延綏鎮興漢鎮河州鎮各一人甘肅西寧鎮寧夏鎮肅州鎮涼州鎮巴里坤鎮伊犁鎮各一人廣東左翼鎮右翼鎮碣石鎮潮州鎮髙亷鎮雷瓊鎮各一人廣西左江鎮右江鎮各一人雲南臨元鎮開化鎮騰越鎮鶴麗鎮昭通鎮普洱鎮各一人貴州安籠鎮古州鎮鎮逺鎮威寧鎮各一人俱滿洲漢人並用
  特㫖簡授副將共一百十八人叅將共一百六十六人以及遊擊都司營衞守備俱互用滿漢實惟八旗勁旅懐豢養之
  恩技勇騎射所向無前化及緑營同知感奮所由式廓閎圖昭
  武成之屢告也凡直省文武官滿漢無定員者俱不復
  臚列其目焉
  又案直省奉使之官有巡視鹽政及闗稅監督其為大員兼理者不拘滿漢其専差者近制皆係滿缺茲分載於後
  鹽政
  兩淮一人
  長蘆一人
  浙江一人兼織造事務
  國初承明制各省置巡鹽御史後定為鹽政或由特㫖簡用或由都察院奏請
  簡差各帶原銜品級均係滿漢兼放近制多由內務府官員簡充仍帶御史銜其福建甘肅兩廣以總督兼理雲南貴州均以巡撫管理河東以山西巡撫管理皆因
  地制宜永為恆式焉

  關稅各差
  京師崇文門正監督滿洲一人
  以大臣簡充
  副監督滿洲一人
  由縂管內務府大臣掄選奏充
  左翼右翼各一人
  以大臣簡充
  山海關一人
  以四五品滿京堂及各部院內務府司員差充
  張家口殺虎口各一人
  以部院司員差充
  三座塔八溝烏蘭哈達各一人
  以理藩院司員差充
  奉天牛馬稅一人
  以部院司員差充
  淮安宿遷關一人
  以內務府官員差充
  廣東粵海闗一人
  以內務府官員兼充初制闗稅各差皆以戶工二部司員充之尋改差六部司員又改歸地方官管理嗣後隨時斟酌改定或特簡京員或由部院司員掄選引
  見除授或歸地方官兼理皆因地制宜永為恆式焉其歸地方官兼理者直𨽻天津闗長蘆鹽政兼管通州坐糧㕔兼管潘桃口以多倫諾爾同知管理龍泉紫荊竒峰五虎固闗白石倒馬茨溝挿箭嶺馬水口各一人以提督兼管委叅將都司守備把總監收中江以盛京將軍衙門章京及五部司員差充山西武元城以巡撫兼管委交城縣知縣監收歸化城以巡撫兼管委道員兼收山東臨清闗以巡撫兼管委臨清州知州監收江南上海闗以江蘇巡撫兼管委蘇松道監收滸墅闗以蘇州織造兼管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闗以江蘇巡撫兼管委常鎮道監收龍江西新闗以江寧織造兼管鳳陽闗以廬鳳道兼管蕪湖闗以安徽巡撫兼管委寧池太道監收江西九江闗以廣饒南九道管理贛闗以江西巡撫兼管委吉南贛道監收福建海闗以福州將軍兼管閩安闗以巡撫兼管委福州府知府監收浙江海闗以巡撫兼管委寧紹台道監收南北新闗以巡撫兼管湖北武昌厰荊闗以巡撫兼管委員監收湖南辰闗以巡撫兼管委辰州府知府監收四川夔闗以縂督兼管委夔州府知府監收打箭爐一處同知兼管廣東太平闗以巡撫兼管委南韶連道監收廣西梧厰潯厰以巡撫兼管委梧州潯州知府監收
  謹案直省奉使之臣又有學政由
  特㫖簡任三年而代滿漢無定員其屬有教授學正教諭訓導惟順天有滿洲定缺今附見於後
  順天府教授滿洲一人正七品
  雍正四年定順天府學滿洲教授由進士舉人考取引
  見補用
  訓導滿洲一人從八品
  雍正四年定順天府學滿洲訓導由恩㧞嵗副貢生考取引
  見補用






  欽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