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165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一百六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六十五卷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一百六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一百六十五卷目录

 僧部列传四十一

  唐十七

  清观附物外  希运

  惟则       明准

  法照       惟实

  慧寂       惟靖

  定兰       鸿休附景先

  全豁       元慧

  束草师      行明

  文瓒       怀玉

  代病师      僧竭

  定光       贞干

  道遵       含光

  寂然       增忍

  幽元       智𫖳

  慧灵       常达

  丹甫       法相

  文举       允文

  道宣附大慈  道成

  文纲附名恪

神异典第一百六十五卷

僧部列传四十一

[编辑]

唐十七

[编辑]

清观附物外

[编辑]

按《宋高僧传》,“清观,字明中,临海人也。姓屈氏。初诞弥, 手足指间有幕蹼属相著焉,佛经所谓网漫相也。迨 为童孺,神俊挺然,乃有出尘之志。遂诣国清寺,投元 璋律师,执侍瓶钵,非父母不沮之,若迦楼罗鸟啄几 万重围矣。年十八,纳形俱法。良由善根深植,悟解天 然。台岭教文,洞明三观,兼得深定,神异通感,皆莫我” 知。少览百家,弥通三教。仍善属文,长于诗笔。凡其邦 伯𬨎轩,皆向风造谒,观则持重,若严君焉。见则畏伏, 祗就几杖,以待贵士。或施财宝,皆回入常住,罄无私 蓄。或曰:“贵人所施,皆充别施,何不己用耶?”对曰:“恨未 能舍头目,况世财乎?”大中初,天下寺刹中兴,观入京, 请大钟归寺,鸣击并重悬敕额,则集贤院学士柳公 权书题也。柳复有诗序,送其东归,复请《藏经》归寺。大 中癸酉,江表荐饥,殍踣相望,观遂并粮食施之。又山 僧物外度荒,自入室禅定,谓弟子曰:“汝如不死,至禾 黍熟时,当以磬引我出。”果如其言,明岁方从定起矣。 一旦,溪南人命观斋食,可去寺二十里馀。其夜,溪涧 泛溢,无人可渡,谓观不来顷刻而至,且无淹湿,作用 可知也。人皆异之,远近瞻礼,日别盈满,喧扰可厌。乃 逃往翠屏山,兰若独栖《续天台山》。众列请为僧正,乃 佯狂隐晦。州牧杜雄遂奏昭宗,宣赐紫衣。观闻之,若 愁思不乐,后无疾而终焉。

希运

[编辑]

按《宋高僧传》:“希运,闽人也。年及就傅,乡校推其慧利, 乃割爱投高安黄蘗山寺出家。迨成长也,身量减王 商裁一尺,所额间隆起,号为肉珠。然倜傥不羁,人莫 轻测,而乃观。方入天台,偶逢一僧偕行,言笑自若。运 偷窥之,其目时闪烁烂然,射人相比而行,截路巨磎 泛泛涌溢,于是捐笠倚杖而止。其僧督运渡去,乃强” 激发之曰:“师要渡自渡。”言讫,其僧褰衣蹑波,若履平 陆,曾无沾湿,已到他岸矣。回顾招手曰:“渡来。”运戟手 呵曰:“咄,自了汉,早知必斮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 器,我所不及。纵能伤我,只取辱焉。”少顷不见。运𢠳恍 自失。及薄游京阙,分卫及一家,门屏树之后,闻一姥 曰:“太无厌乎?”运曰:“主不慁宾,何无厌之有?”姥召入,施 食讫,姥曰:“五障之身,忝尝礼惠?忠国师来劝师可往 寻百丈山禅师所惜,巍巍乎,堂堂乎,真大乘器也。”运 念受二过,记莂攸同,乃还洪井,见海禅师开了心趣, 声价弥高,徇命居黄蘗精舍。升平相裴公休钦重躬 谒,有诗赠焉:“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 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 万里香花结胜因。愿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 人?”则裴相得法出运之门。以大中中终于所住寺,敕 谥断际禅师,塔名《广业。语录》行于世。

惟则

[编辑]

按《宋高僧传》:“惟则者,拔俗志高,栖神物表。凡施善务, 举则波随。常言像是生善之强缘,不得不多立初之 观也,如对严君。次则其心不乱,中则观门自成。末则 如如焉,荡荡焉,三昧安得不现前乎?是以我曹劝化 迷俗,得不以此为先容欤?”由是若雕若塑,形像森然恒事进修,天邑之间,遍加激励。属宪宗太皇太后郭 氏,元和中,为母齐国大长公主追福,造奉慈精舍,搜 择名德,则乃预选入居。未久之间,闻四明鄮山有阿 育王塔,东晋刘萨诃求现,往专礼焉。乃匠意将七宝 为末,用胶范成,摹写脱酷似自甬东,躬自负归奉慈 寺供养,京邑人皆倾瞻归信焉。

明准

[编辑]

“按《宋高僧传》,明准者,不详氏族生缘,本天台灵墟道 场。出俗游方,至京邑,观古之神僧智苑,于范阳北山 刊石写经,灌铁以俟慈氏下生,免水火之虞。又东洛 长寿寺写《华严》,圣善寺写《法华》,嵩山岳寺写《楞伽》,悉 刊贞珉,皆图不朽。”准遂于贞元戊寅岁春正月,见寺 僧錾山攻石,石悉顽恶。知匠氏不虔,山灵秘𠫤。时准 疏告阴灵,请裨善务。俄于定中见若干幅,贮无量石, 冥冥之间,如有宰割,皆中刻字。时连率博陵崔公,激 劝幕府参佐,各书一品,从序至劝发,凡二十八,圜廊 挺立,不期毕工。准之化人,皆此类也。元和元年八月 中也。后不详终所。

法照

[编辑]

按《宋高僧传》:“法照,不知何许人也。大历二年,栖止衡 州云峰寺,勤修不懈。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 云,云内现山寺。寺之东北五十里有山,山下有涧,涧 北有石门,入可五里,有寺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虽 目击分明,而心怀陨获。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 内现。其五台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纯是池 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一万圣众而处其中,又现诸 佛净国,食毕方灭。心疑未决。归院问僧:“还有曾游五 台山已否?”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言与钵内所 见,一皆符合,然尚未得台山消息。暨四年夏,于衡州 湖东寺内有高楼台,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六月二 日未时,遥见祥云弥覆台寺,云中有诸楼阁,阁中有 数梵僧,各长丈许,执锡行道。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 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其身高大,见之者 皆深泣血,设礼至西方灭。照其日晚于道场外遇一 老人告照云:“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 不去?”照怪而答曰:“时难路艰,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 去,道路固无留难。”言讫不见。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 夏满约往前,任是火聚冰河,终无退衄。至八月十三 日,于南岳与同志数人,惠然肯来,果无阻碍。则五年 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六日 到佛光寺,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其夜四更,见一 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照忙入堂内,乃问众云:“此何 祥也?吉凶焉在?”有僧答言:“此大圣不思议。”光常答“有 缘。”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东北五十里间,果有 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见二青衣,可年八九岁, 颜貌端正,立于门首:一称善财,二曰难陀,相见欢喜, 问讯设礼,引照入门。向北行五里,见一金门楼,渐至 门所,乃是一寺。寺前有大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一 如钵中所见者,方圆可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宝 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流渠华树,充满其中。照入寺, 至讲堂中,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据师子之座,说 法之音,历历可听。文殊左右菩萨万馀,普贤亦无数, 菩萨围绕。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 遥,知识转劣,垢障尢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 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惟愿大圣断我疑网。”文 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 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 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 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 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 无上法王,令无休息。”照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 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 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 二大圣各舒金手摩照顶,为授记别:“汝已念佛,故不 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 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 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又更作礼,礼已合掌。文 殊言:“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授教已,次第瞻 礼,遂至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其大如碗,便取食之。食 已身意泰然,造大圣前,作礼辞退。还见二青衣送至 门外,礼已举头,遂失所在。倍增悲感,乃立石记,至今 存焉。复至四月八日,于华严寺西楼下安止。洎十三 日,照与五十馀僧,同往金刚窟,到无著,见大圣处处 心礼三十五佛名。照礼才十遍,忽见其处广博严净, 琉璃宫殿,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及佛陀波利居在一 处。照见已,惟自庆喜,随众归寺。其夜三更,于华严院 西楼上,忽见寺东山半有五圣灯,其大方尺馀照咒 言:“请分百灯归一畔便分。如愿重谓,分为千炬。”言讫, 便分千数,行行相对,遍于山半。又更独诣金刚窟所, 愿见大圣,三更尽到。见梵僧称是佛陀波利,引之入

圣寺,语在《觉救传》。至十二月初,遂于华严寺华严院
考证
入念佛道场,绝粒要期,誓生净土。至于七日初夜,正

念佛时,又见一梵僧入乎道场,告云:“汝所见台山境 界,何故不说?”言讫不见。照疑此僧,亦拟不说。翌日申 时,正念诵次,又见一梵僧,年可八十,乃谓照曰:“师所 见台山灵异,胡不流布普示众生,令使见闻发菩提 心,获大利乐乎?”照曰:“实无心秘蔽圣道,恐生疑谤,故 所以不说。”僧云:“大圣文殊见在此山,尚招人谤,况汝 所见境界,但使众生见闻之者,发菩提心,作毒鼓缘 耳。”照闻斯语,便随忆念录之。时江东释慧从,以大历 六年正月内,与华严寺崇晖明谦等三十馀人,随照 至金刚窟所,亲示般若院,立石标记。于时徒众诚心 瞻仰,悲喜未已,遂闻钟声,其音雅亮,节解分明,众皆 闻之,惊异尤甚。验乎“所见不虚,故书于屋壁,普使见 闻。”后照又依所见化竹林寺题额处,建寺一区,庄严 精丽,便号“竹林”焉。又大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照与 弟子八人,于东台睹白光数四,次有异云叆叇。云开 见五色通身光,光内有圆光,红色文殊乘青毛师子, 乃霏微下云,五色圆光,遍于山谷。照后修炼无旷,不 知其终。绛州兵掾。王士詹《述圣寺记》云:

惟实

[编辑]

按《宋高僧传》:“惟实姓汤氏,富阳人。其为人也,修饬其 行,禅观其心,淡然静居,长坐不寐。初母氏抑其愿心, 不容披削。既而笼开鸟逝,岸穴泉飞,学善财之遍参, 同迦叶之练行。天宝中,往明州若嶴山,夜闻冥告曰: ‘达蓬圣迹名山,宜矣’。翼日,且登其山,岩洞窈窕,石壁 削成,秀异之多,实维灵境,有大佛足迹。询其山叟,则” 曰“彼开元年中始现斯瑞,遂愿栖此,有终焉之志。”时 属海寇袁晁,蜂蚁屯聚,分以剽劫,杀戮无辜,至于香 山,众皆奔窜。实据榻瞑目,先以大石掩洞门,贼可三 二百数。复舁巨石,阔二丈馀,镇其穴口。实起喑呜,以 掌举之,群盗罗拜以谢之而去。邑民重之,遂立精舍, 弗再岁而成,大历八年也。太守裴儆奏请署“香山”题 额焉。诏度僧七人隶名矣。以贞元二年冬示疾终于 寺。跏趺而化也。春秋六十二。法腊三十一矣。

慧寂

[编辑]

按《宋高僧传》:“慧寂,俗姓叶,韶州须昌人也。年登十五, 恳请出家,父母都不听允。至十七,再求堂亲,犹豫未 决。其夜有白光二道,从曹溪发来,直贯其舍。时父母 乃悟是子至诚之所感也。寂乃断左无名指及小指 器藉,跪致堂阶曰:‘荅谢劬劳如此’。父母知不可留,舍 之,依南华寺通禅师下削染。年及十八,尚为息慈,营” 持道具,行寻知识。先见耽源,数年良有所得。后参大 沩山禅师提诱,哀之栖泊十四五载而足跛,时号跛 脚驱乌。凡于商榷,多示其相。时韦胄就寂,请伽陀,乃 将纸画规圆相,圆围下注云:“思而知之,落第二头。”云: “不思而知,落第三首。”乃封呈达。自尔有若干势,以示 学人,谓之仰山门风也。海众抠衣,得道者不可胜计。 往往有神异之者,倏来忽去,人皆不测。后敕追谥大 师曰智通,塔号“妙光”矣。今传仰山法示成图相行于 代也。

惟靖

[编辑]

按《宋高僧传》:惟靖,吴门人也。年三十许,形奇貌古,且 类憨痴。入国宁寺,巡僧房,唱曰:“要人出家,请留下。至 经藏院,见二众阇梨大德慧政便跪拜伸诚,愿容执 侍。”政公允纳,与翦饰于天台受具,暂归谢政便寻访 名山有知识处,必经寒燠。自尔勤于禅法,未尝发言。 即居定光禅师废金地道场,侵星赴禅林寺,晨粥而 多虎豹,随到寺门,虎踞地若伺候。靖出,复随至金地。 迟明,巨迹极多,靖恐人知,以锄灭虎迹。俄患背疽,困 睡,有鸩鸟粪于疮所,不久全愈。又虞冰雪,备粳粒半 斗,每日以铫合菜煮食,寘粳于地窖中,过期用米,常 满不耗。靖乃筑之而云:“吾被此物,知非理也。”寻居伏 龙山,山可瞰海,峰势岧峣。昔僧鉴诸曾隐于是。诸即 唐王相国之母弟也。能文习道,刺史多往谒之。靖续 遁此山,刺史黄晟常请出州,供施繁委,末于奉川北 山置院,示疾坐终,享龄七十馀,窆于山下茔塔存焉。

定兰

[编辑]

按《宋高僧传》:“定兰姓杨氏,成都人也。本阛阓间凶恶 屠沽类。天与厥性,悔改前非,誓预六和,化行三蜀。当 尔时也,咸归信焉。造伽蓝一号圣寿。其缘未发,乃藏 于佣保中。而父母早亡,无资可以追往。每遇讳辰,兰 悲哭咽绝,辄裸露入青城山,纵蚊蚋䖟蝇唼咋肤体。 且云舍内财也,用答劬劳。”蜀中有黑白蟆,形如粟,𠯗 人口及肉,而少见者。次则刺血写经,后则炼臂,至于 拔耳剜目,馁饲鸷鸟猛兽。既而行步非扶导,而触物 颠踬。后有异人掌擎物,若珠颗然,内空眦中,斯须瞻 瞩如故,冥告曰:“南天王还师眼珠矣。”远近惊骇。常谓 人曰:“吾闻《善戒经》中,名为无上施,吾愿勤行,速要上 果矣。”犬中三年,宣宗诏入内供养,仰其感应之故,以 优礼奉之。弟子有缘,恒执事左右。六年二月中,又愿 焚然肩膊。帝累劝免年耆,且务久长修炼。兰不奉诏遂焚焉而绝。有缘表请易名建塔,敕谥“觉性”,塔号“悟 真”,蜀都止呼“定兰塔院”,于今香火不绝云。

鸿休附景先

[编辑]

按《宋高僧传》,鸿休,不知何许人也。神宇标挺,元机斡 运,居闽黄蘗山寺,示教之外,快然怡乐。恒言宿债须 偿,偿尽则何忧何惧,物我俱逍遥矣。人皆不喻其旨。 及广明之际,巢寇充斥,休出寺外,脱纳衣于松下磐 石之上,言曰:“誓不污清净之地”,而安详引颈待刃,刃 下无血。贼翻惊异,罗拜忏悔焉。门弟子景先阇维其 尸,收舍利七颗,囊而宝之。有笃信者以菽粒如数易 之,追之靡及,遂往筮焉。占之曰:“死生贵贱,罔出吾卦, 在靡在之,失宁失矣。孰知其然也?”洎获,寘之于塔,分 之七粒,缄于琉璃器中,莹然光色。时僧清豁著文作 颂纪德焉。

全豁

[编辑]

按《宋高僧传》:“全豁,俗姓柯氏,泉州人也。少而挺秀,器 度宏远而疏略。礼清源谊公为师,往长安,造西明寺 照公与受满足法,即于左街保寿寺听寻经律,决择 纲宗,垂成讲导,振锡南指,诣武陵德山,药病相应,更 无疑滞。后居所邻洞庭地曰卧龙,乃筑室而投憩焉, 徒侣影随。又居唐年山,山有石岩巉崒立院,号岩头。” 凡所施用,皆削繁总,兀然而坐,任众围绕曰:“汝何不 思惟家中有多少事实,于逆顺之境,证得超越之相 者?”豁值光启已来,中原多事,诸侯角立,狂贼来剽掠, 众皆回避,豁惟晏如。贼责弗供馈,忿怒,俾挥刃之,曾 无惧色。当光启丁未岁夏四月八日,门人权葬,葬后 收焚之,获舍利七粒。僖宗赐谥曰清严,塔号出尘葬 事。檀越田咏兄弟率财营构,南岳释元泰撰碑颂德, 提唱斗峻,时号“岩头”,法道难其领会焉。

元慧

[编辑]

按《宋高僧传》:“元慧,俗姓陆氏,晋平原内史机之裔孙 也。父丹,文林郎云骑尉、温州纠曹。慧即仲子也。髫龄 颖悟,长而温润,畏作枯龟,思为瘦雁。以开成二年辞 亲于法空王寺,依清进为弟子。会昌元年,往恒阳纳 戒法,方习毗尼。入礼五台,仍观众瑞。二年归宁嘉禾, 居建兴寺。立志持三白法,讽诵《五部曼拏罗》,于臂上” 爇香炷。五年,例遭澄汰,权隐白衣。大中初,还入法门。 至七年,重建法空王寺。又然香于臂,供养报恩山佛 牙。次往天台山,度石桥,利有攸往,略无忧虞焉。咸通 中,随送佛中指骨舍利,往凤翔重真寺,炼左拇指,口 诵《法华经》。其指不逾月,复生如故。乾宁三年,偶云乖 悆,九月二十八日,归寂于尊胜院,报龄七十八,僧腊 五十八。弟子端肃等奉神座葬之。吴会之间谓为“三 白和尚”焉。

束草师

[编辑]

按《宋高僧传》:“束草师者,无何而至京兆平康坊内菩 提寺。其为人也,形不足而神俊,吟啸自得,罕接时人。 且不言名姓,常负束槁,坐卧于两廊下,不乐住房舍。 或云:此头陀行也。经数年,寺内纲任劝其住房,或有 诮其狼籍曰:‘尔厌我耶?世不堪恋,何可长也’?其夕遂 以朿槁焚身,至明惟灰烬耳,且无遗骸,略尽污涂之” 臭,又无延燎惊咤之声。计其少槁,不能焚此全躯。既 无孑遗,然其起三昧火而自焚也。众皆称叹,民多观 礼焉。京邑信士遂塑其灰为僧形,置于佛殿偏傍,世 号“束草师”,祷祈多应焉。

行明

[编辑]

按《宋高僧传》,“行明俗姓鲁,吴郡长洲人也。幼从师于 本部,后游方问道。然其耿介轩昂,笑傲自放。初历五 台、峨嵋,礼金色、银色二世界菩萨,皆随心应现。由此 登天台,陟罗浮,入衡岳,游梓潼。时属唐季,湘之左右 割裂纷争,靡有宁岁。于是栖祝融峰下,有终焉之志。 止七宝台,与元泰布纳为交契。其性之好恶,泰亦罔” 抗其轻重焉。尝谓道友曰:“吾不愿随僧崖,焚之于木 楼;不欲作屈原,葬之于鱼腹。终誓投躯学萨埵太子, 超多劫而成圣果,可不务乎?”屡屡言之,都不之信。忽 于林薄间委身虓虎前,争竞食之,须臾肉尽。时泰公 收其残骼焚之,而获舍利。乃撷华酌水为文祭之,辞 中明其勇猛,能捐内财,破悭法,成檀度,未舍已舍当 舍,三轮顿空,取大果若俯拾芥焉。

文瓒

[编辑]

按《宋高僧传》,“文瓒,姓张氏,晋阳人也。天姿整恪。幼事 师于并州崇福寺。学该群籍,控带三乘。至若金版银 绳之箓,龙韬象秘之文,罔不耰耘情田,波涛口海。宣 畅皇化,对扬天休,一皆悦服。诏为翻译河南佛授记 寺,兼京兆安国荷恩崇福等寺大德,好修福事,设无 遮一百会,凡圣混淆,一皆等施。纵风云连起,及至斋” 日,必晴明。晏然感动人祇,福无虚设。春秋六十馀,卒 于本院。境内苦雾如泣,数日不解焉。

怀玉

[编辑]

按《宋高僧传》:“怀玉姓许,并州人也。少而警利,日览千 言,早露锋芒,迥拔侪类。及其长也,戒节逾峻,梵场龟鉴,志在修葺,无间彼此。夏墟寺宇,经有阙而必补,像 有凋而遍修。三任纪纲,特有崇建。仍校雠《大藏经》二 十馀本。祁寒盛暑,不废晨暮。增饰净土院,兴事任力, 转加殊丽。代宗嘉之,委为灌顶道场主。”真言秘诀,有 所在矣。春秋六十三。卒于本院云。

代病师

[编辑]

按《宋高僧传》:“代病者,台州天台人也,姓陈氏。以其尝 发大愿,尽一报代众生之病,致本名不显矣。诞育之 辰,祥光充室,邻里异焉。七岁丧父,哀毁几于灭性,白 母求出家,母才艰阻,遂断一指。亲党敦劝,乃送于国 清寺。因戒法登满,誓志观方。初止今东京,次于河阳, 为民救旱。按经缋八龙王立道场,启祝毕,投诸河。举” 众咸睹画像,沈跃不定。斯须云起肤寸,雷雨大作,千 里告足,自此归心者众。先是,三城间多暴风雹,动伤 苗稼,雉堞号为毒龙为之也。代病,为诵《密语》,后经岁 序,都亡是患,盟津民立堂宇,若生祠焉。大历元年,登 太行,游霍山,乃深入幽邃,结茅而居。有盗其盂食,俄 见二虎据路。会逢代病,盗叩头陈悔。慰谕毕,因摩挲 虎头,如是累伏猛兽。其盗本樵子,愿依附为苦行焉。 其中山神庙,晋绛之间,传其肹蚃。代病入庙,劝其受 归,戒绝烹𬊤牲牢。其神石像,屡屡随劝。领首顾其神 妇,略无俞答之状,遂剃神之发,毁撤神妇。乡人怪之, 闻白州邑,太守怒之曰:“此唐高祖初起至此,久困阴 雨,其神见形示路,以迎义师。厥后砻石为像,荐飨无 亏。此之髡师,无状敢尔!”俾系闭于嘉泉寺,扄键且严。 至二十日,启关寂然禅定。倾城咸往观礼,或声磬舒 徐而起。太守急召之,不来以至,约令断头代病,斩一 指以付使者。太守感之,躬就迎请,移置大梵寺,别营 砖浮图,以藏其指节矣。由是檀信骈肩蹑踵。有寘毒 于酒者,贿贫女往施之。代病已知贫女,绐之曰:“妾家 酝觉美,酌施和尚求福,况以佛不逆众生愿。”代病曰: “汝亦是佛然。”贫女惧,反饮,具以情告。代病执杯啜之, 俄尔酒气及两胫足,地为之坟裂,闻者惊怪。以酒供 养,自兹始也。汾隰西河人,有疾,止给与净水,饮之必 瘳。凡属荐饥,必募粮设食。后于赵州救斯荒歉,作施 食道场,前后八会,遐迩赖之。道感多类,以贞元十九 年秋七月八日,奄然跏趺示灭。四众初谓如嘉泉寺 之禅定,欤香花供养,至于隔岁,肤肉渐坚,方知永逝。 遂漆布缋画之。武宗废塔,像无巨细皆毁除。或议之 移入陶灶中。既而生瑞草一本,其状亭亭若盖,盘错 萦纡,庇其风雨而有馀也。宣宗即位,佛事中兴。纲纠 比丘造小亭,移真形置于此。先于嘉泉寺断指节,已 过百龄,筋肉甲爪光润,且如金色。或属兵革,城陷指 亡。后有赍出逃难,事息归还,亦阴福其逋亡者。至今 平阳人崇信焉。

僧竭

[编辑]

按《宋高僧传》:“僧竭者,不知何许人也。生在佛家,化行 神甸,护珠言戒,止水澄心。每嗟靳固之夫,不自檀那 之度。乃于建中中,造曼殊堂,拟摹五台之圣,相议筑 台。至于水际竭,惧伤生命,俾立三日道场,咒其多足, 至无足,当移窜相避,勿成某梵行之难。”将知至诚所 感,征验弗虚,掘土及泉,了无蠢动焉。常以复素为漉 袋,遇汲,有虫投诸井坎,时号“护生井”,恒盈不涸。又观 其飞蛾蠛蠓,错认火明为可飞之路,故犯之。乃铸铜 蟾为息烟调,天下传其制度。其曼殊院尝转经,每敕 赐香。此寺本七宝台,寺内有天后所造之台,竭居于 中焉。

定光

[编辑]

按《宋高僧传》,“定光者,不知何许人也。爰从入法,厥性 弗拘,粝食断中,麤襦卒岁,方于庸蜀,化导有缘。其后 遭武宗毁废,例反儒宗。及乎佛日重晖,僧伦咸序。光 缔构寺宇,因铸大钟,计赤金万馀斤。尔日鼓籥灰飞, 投炉火炽,有祥烟两道,自浮图相轮最高处出,冉冉 射上,若虹霓焉。万人引望,五色腾凌,相感如然,信鼓” 斯应。其塔是阿育王藏舍利之所。太和初,南蛮蒙傞 颠剽掠入益城,分蛮卒舍于寺内,廊庑皆烹炙熏灼, 僧皆奔迸。时塔顶出四道浓烟分穗,直上空虚。至夜, 蛮蜑睹此奇异,乃禁止污秽。此塔先在西北四十馀 步,天宝末,长史章仇兼琼赴任,至剑门,见一人长一 丈馀,持㦸当路。兼琼惊问,对曰:“某是大石寺护塔神, 故来奉迎,且有少事咨祈大夫也。缘大石寺塔在西 南,未为极善,今请移东北四十二步,伏望便掘石此 下,以镇舍利。”兼琼曰:“此易耳。”遂隐厥形。到府数日,乃 令量其地处先掘,果得巨石,其深无际,促石匠数十 人錾凿之,至夜辄填满。遣人潜伺之,见有白彘数十, 以喙推石末塞之,随以舌舐其坚如铁铜矣。章仇止 令勿凿,遂移塔于今所,即金华旧寺基也。光钟亦移 入新寺焉。

贞干

[编辑]

按《宋高僧传》:“贞干俗姓武氏,云中人也。神宇高邈,以 禅默为务。曳锡踽步,南访灵迹。及至故鄣,有昆山寺者,林泉秀茂,则宋支昙谛尝考室于此。味道崇化二 十馀载,基址存焉。至元嘉中,创成大伽蓝。属武宗废 教,其寺屏除。干至止于兹,与范阳卢君袭同兴弘觉 法师第二生名迹。寺成。”进士姚扶有诗。干后游今秀 州长水,见灵光寺邑民欲树巨殿,时卢令移邑字民, 欣然相遇,干悉先知。或云:“得他心宿命之明焉。”遂请 干首唱,而恶偃室之嚣,寓殿基后,编苫为浅室而居。 四方檀信,弗召自臻。又与僧令恭君道等累岁方成。 今殿基最高广,海内罕比。事毕,挈敝襄,振旧锡归北, 莫知其终。

道遵

[编辑]

按《宋高僧传》:“道遵,字宗达,姓张氏,吴兴人也。夙负殊 操,洁士称之。荣耀不足关于心,声尘未尝触其性。至 年二十,诣天竺义威律师受具戒,事报恩寺。兴大师 首宗毗尼传教也,后学天台一心三观法门,欲广写 《法华经》,置道场,辟经院,一之日发其心,二之日规其 址,作不逾序,厥功成焉。居支硎之福地。大历元年,州” 将韦元甫、兵部尚书刘晏、侍御史王圆、开州刺史陆 向、殿中侍御史陆迅、大理评事张象,竞诱真心,共获 殊胜,乃相与飞表奏闻,诏书特署为“法华道场。”自江 以东,总一十七所,皆因遵之首置也。举精行大德二 七人,常持此经,以报主恩。铸卢舍那及毗卢遮那像 及多宝塔,修净土当生业,造弥陀佛,复写天台教益 于道场,置常住庄二区。平时讲《法华元义》《天台止观》 《四分钞》文,临坛度人,授心扬律,徒盈石室之筹。天宝 中,于灵岩道场行法华三昧,忽睹大明上烛于天,我 身正念俨在光中。异日问荆溪然,师曰:“智慧光明,从 心流出,非精志之所致耶?”又于本寺入法华道场,睹 此身在空中坐,先证者知是涤垢之相。其年春秋七 十一,僧夏四十六,以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告终 于支硎山寺僧益公、翰公,一夜同梦大殿崩,果遵入 灭。门人灵翰、法盛、道欣、犹子灵源,追慕不已,树塔旌 德焉。

含光

[编辑]

按《宋高僧传》:“含光,不知何许人也。幼觉嚣尘,驰求简 静。开元中,见不空三藏,颇高时望,乃依附焉。及不空 却回西域,光亦影随,匪惮艰危,思寻圣迹。去时泛舶 海中,遇巨鱼,望舟有吞噬之意,两遭黑风天吴异物 之怪。既从恬静,俄抵师子国。属尊贤阿阇梨建大悲 胎藏坛,许光并慧䛒同受五部灌顶法。天宝六载回” 京,不空译经,乃当参议华梵。属师卒后,代宗重光,如 见不空敕委往五台山修功德。时天台宗学湛然,解 了禅观,深得智者膏腴,常与江淮僧四十馀人入清 凉境界。湛然与光相见,问西域传法之事,光云:“有一 国僧,体解空宗,问及智者教法。”梵僧云:“曾闻此教,定 邪正,晓偏圆,明止观,功推第一。”再三嘱光。“或因缘重 至。为翻唐为梵附来。某愿受持。”屡屡握手叮嘱。详其 南印土多行龙树宗见。故有此愿流布也。光不知其 终。

寂然

[编辑]

按《宋高僧传》,“寂然姓白氏,不知何许人也。名节素奇, 踵四圣种,故号头陀焉。”太和二年,振锡观方,访天台 胜境。到剡沃洲山者,在天姥岑之阴,对天台华顶赤 城,北望四明金庭,石鼓山介焉。其西北有支遁岭、养 马坡、放鹤岑次焉。晋宋已来,兹山洞开。初有罗汉白 道猷言西域来,戾止是山。次竺法潜、支道林居焉。高 “人胜士,接踵而栖此中。至于戴逵、王羲之、郗超、孙绰、 许询,游憩其间矣。见是中景异,闻名士多居,如归故 乡,恋而不能舍去。”既行道化,盛集禅徒。浙东廉使元 相国稹闻之,始为卜筑。次陆中丞临越知之,助其完 葺。三年郁成大院,五年而佛事兴。然每为往来禅侣 谈说心要。后终于山院。太和七年,时白乐天在河南 保釐为记,刘宾客禹锡书之。

增忍

[编辑]

按《宋高僧传》,增“忍姓史氏,沛国陈留人。幼登乡校,诸 书寓目入神。工文,随计吏,数举不捷。会昌初,游塞垣, 访贺兰山,得白草谷,顿挂儒冠,直归释氏。乃薙草结 茅为舍,倍切精进,羌胡之族,竞献酥酪。至五载,节使 李彦佐嘉其名节,于龙兴寺建别院,号白草焉。忍刺 血写经,李公虑其枯悴,躬往敦谕曰:‘师何独善一身 行,小乘行胡不延惜?生性任持教法,所利博哉’。”忍执 情胶固,遂著《三教毁伤论》以见志。帅览而益加崇重。 九年因读《大悲经》,究寻四十二臂,至无畏手,疑而结 坛。浃旬祷请,自空中现其正印双拳历历可观,遂命 画工绘写此臂焉。或有讥谤者,忍再精悫,虔告画工, 濯笔铜碗中,忽感宝性华一朵,枝趺髯叶一皆鲜明, 睹者惊叹。至咸通十二年七月十日,示灭于白草院, 春秋五十九。以十月十七日藏神于水馆之南,建塔 焉。初忍刺血写经,总二百八十三卷,画卢舍那阁三 十五尺,门一丈六尺,起样画《大悲功德》三轴,自著《大 悲论》六卷,并藏诸箧笥焉。后节使唐恒夫仰其遗迹奏乞旌劝,敕谥大师曰“广慧”,塔曰“念定。”弟子无辙,亦 致远之高足,赍血书经二卷、瑞华碗一枚,诣阙奏呈, 宣赐紫衣。天复中终。及梁乾化初,中书令、西平王韩 公逊录遗迹奏闻,太祖敕致谥曰“法空”,别赐紫方袍, 塞垣荣之。后唐同光中,从事薛昭纪为碑焉。

幽元

[编辑]

按《宋高僧传》:“幽元,俗姓刘,幽州人也。夙怀出俗之愿, 年及弱冠,方遂前心,投并州贤禅师而了元契。元和 二年,振锡江左,至会稽大云寺,见三学僧柅定食轮 资缘都阙。元发言响应,檀越供赡。未几,移居湖心龟 山妙喜古寺。九年,属平昌孟简镇于越,枉驾问道,遂 构成大院。十二载,复登南岳,栖止绝顶。十三年,豫章” 太守商祐笃重其道,命住东明寺,即东晋安帝世之 所造。僧数繁凑,宝历中,为奏改为世福,兼置戒坛,续 敕改为度僧寺。其间形像,皆元之化导。太和元年,沈 傅中丞又加信向。元于院南别造佛阁五层,功就,谓 弟子曰:“福事无尽,生涯有期。物有阙,然后人庀具。吾 终后,可将尸漆布安阁下。”言讫而化。门人特旁立塔 焉。

智𫖳

[编辑]

按《宋高僧传》:“智𫖳者,中山人也。自幼辞亲,来五台山, 善住阁院,礼贤林为师。诵经合格得度。神情爽拔,气 调高峙。于世资财少欲知足,粝食充腹,麤衣御寒,馀 有寸帛,未尝不济诸贫病也。游方参翫,预诸讲席。传 《法华》《维摩》二部,穷源尽理。后挂锡高峰,息心却扫。距 元和中,众辟为五台山都检校。守僧长𫖳与时迁徙”, 固辞不允,遂登此职。后遇岁当饥馑,寺宇萧条。有华 严寺,是大圣栖真之所,巡游者颇众,供施稀疏,院宇 伦巡,例称不迨,众请为华严寺都供养主。时德不孤, 有法照、无著、澄观之出世也,当观师制《华严经》疏,海 众云集,请𫖳为讲主,日供千僧十有馀祀,食无告乏, 皆云“有无尽藏之米面也。”岁久颇见丰盈。有邻院僧 义圆,亦当代之硕德也,谓𫖳久知常住,私有谤言,非 平等心,是贪饕者也。夜有神人报圆曰:“僧长是千佛 之一数也。汝发轻言,若不悔过,当堕恶道。”圆乃诘朝 呜足忏谢,有兹验也。及锺武宗澄汰,𫖳遁乎山谷,不 舍文殊之化境。未逾岁,载宣宗即位,敕五台诸寺度 僧五十人,宣供衣帔。山门再辟𫖳为十寺僧长,兼山 门都修造供养。主大中七年,与寰海游台四众建无 遮精妙供养。一月日,乃谓大众曰:“吾欲暂憩微骸,息 心敛迹,佐助众务,吾无能为也。付诸俊哲,继吾遗躅。” 乃净室安坐而灭。春秋七十七,夏腊五十八云。

慧灵

[编辑]

按《宋高僧传》:慧灵,未详何许人也。幼脱尘机,勤从诵 习,及当应法,戒品方圆,锐意毗尼。探赜持犯,以行副 解,心口相符。由是讲训名望,翕如也。人皆奉畏,神明 如也。大中七年,宣宗幸庄严寺,礼佛牙,登大塔,宣问 耆老,乃赐紫衣。其年六月,敕补灵为新寺上座矣。帝 望寺西北废总持寺,乃下敕曰:“朕以政闲赏景,幸于 庄严。其寺复殿重廊,连甍比栋,幽房秘宇,窈窕疏通。 密竹翠松,垂阴擢秀,行而迷道。天下梵宫,高明寡匹。 当建之时,以京城西昆明池势微下,乃建木浮图,高 三百尺。藩邸之时,游此伽蓝,睹斯胜事。其总持寺,大 业中立,规制与庄严寺正同。今容像则毁,忍草随荒, 香径芜侵,尚存基址。其寺宜许重建,以副予心。”三月 十一日,令三教首座辩章勾当修寺。及毕工,推灵为 纲,任崇圣寺赐紫叡川充寺主,福寿寺临坛大德赐 紫元畅充都维那。灵居寺职,清众咸序,帝所钦重。寺 中常贡梨华蜜,其色白,其味愈常。蜡房所取者,灵居 新寺终矣。究其灵公,如曾预代宗永泰中参译《证义》, 则可年百奇岁矣。如不见《不空》《良贲》,乃春秋夏腊,无 理知焉。

常达

[编辑]

按《宋高僧传》:“常达,字文举,俗姓顾,海隅人也。发迹河 阳大福山,游学江淮诸胜寺。达允迪中和,克完戒法, 专讲南山律钞。后求《涅槃圆音》,《法华止观》,复通《阴符》、 老庄百家之书,其馀分时之学,尽二王之笔迹。后随 方参禅,诣于宗极。俄属武宗灭法,叹曰:‘我生不辰,不 自我后’。由是寝默山栖,委裘遁世而无闷焉。宣宗重” 建法幢,荐兴精舍,合境民人皆达之化导,故太守韦 曙特加崇重。身不衣缯纩,室惟蒙薜萝,四众知归,诸 方慕化,其洁白鹤鹭如也。咸通十二年,合郭僧民请 绍四众教诲,或游遨坰牧,或啸傲海壖,不出林麓,动 经数载,虽贵士单车诣门,莫得而见。于七五言诗,追 用元和之体,著《青山履道歌》,播人唇“吻,忽于自恣。”明 辰鸠众于长廊,合掌遂申长别,辞甚刚正。因卧疾不 起,绝食七日而逝。实咸通十五年九月十六日也。春 秋七十四,僧腊五十一。门人会清、传朗奉灵柩殡于 寺之东南三百步。后年即坟起塔。颍川陈言撰塔铭, 邑大夫汝南周思辑为檀信,乾符四年立碑焉。

===丹甫===按《宋高僧传》:“丹甫者,不知何许人也。性多警达,言必 刚直,讲授维勤,执持雅正。会稽风土,律范渊府也。甫 之唱导,从之者若元金之就磁石焉。本习业于亘文 律师法集,文即省躬之游夏也。甫即躬之嗣孙。顺正 命章,斡通秘赜越,自昙一、元俨之后,罕能追蹑。甫之 声尘,迈于前烈。然尔时允文匠手,相部风行,甫介于 ‘大律’”之间,行事之时,草从风偃焉。咸通末,出门生智 章等传讲,今亦法嗣存焉。或闻著《手记》,寻且未获。吁, 惜哉!

法相

[编辑]

按《宋高僧传》:“法相姓俞氏,吴长水人也。天宝中诞育, 为”请帮助识别此字。儿卓异。七岁投师受经法三浃旬,诵通《法华》全 部。弱冠往长安安国寺,得满足戒,即大历中也。便于 上京习毗尼道,诸部同异,无不该综,涉十一载,蔚成 其业。传法东归,请学者如林。吴郡太守奏于开元寺 置戒坛,相预临坛之选。寻充依止,兼众推为寺纲管, 恒施二众归戒行。佩漉囊器,不畜长,每有鸟栖于座 侧,驰斥不去。会昌元年二月十日午时三刻,告弟子: “清濬清高,吾当灭矣。”俨然累足右胁而逝。时众昼闻 管弦清亮,乃天乐也,夕睹异光,春秋八十九,僧腊六 十九。四月,迁塔于来苏乡之原,白塔是也。后弟子率 义州刺史曹信、大理司直吴方重修塔发之,见相遗 骨若铜色,舌相不坏,若芙蓉焉。齿全四十二。香汤沐 之重葬,盖景福二年癸丑岁五月二十二日也。高弟 子公静、静弟子行蕴、蕴弟子仁表、表弟子元杲、杲本 清白之僧也,同鸿启重修灵光一寺,为兵革残毁之 后也。杲公、启公后偕隐天台习禅观,相次终于山,焚 之,皆获舍利焉。

文举

[编辑]

按《宋高僧传》:“文举姓张氏,婺州东阳人也。年甫至学, 遂投师请法。十九落𩭄,始堕息慈。贞元三年,敕度得 戒。后十五年间,以四分律为学。时术之,昼夜翘勤,遂 登讲训,次通《法华经》疏义,得智者之膏腴焉。举身量 六尺馀,其形如山,其貌如玉,静若止水,动如浮云,目 不回视,口无戏言,四威仪中无非律范。丹丘二众,仰 为准绳。其奔走他方,听受者,与佛窟,则公禅道并驱 而相高也。”寻敕为国清寺大德。先是,智者大师答隋 炀帝问,立七日金光明道场,每年九月,遐迩征镇侯 伯,差人送供。事既无碍,黑白二众,无远不届。人才填 委,饮食阙焉。典座僧患之。大和中,主事僧清蕴咨谋 于举,置寺庄田十二顷。自此光明会“不闻告乏举之 功。”欤以会昌二年五月化去。门人幼清立塔于寺之 西峰,春秋八十三,僧夏五十五。韩又为碑颂德也。

允文

[编辑]

按《宋高僧传》,允文,字执经,姓朱氏,今秀州嘉禾人也。 权舆九岁,厥父云亡,然理命舍文奉佛,师授《维摩》《法 华》二经。敏速之性,再稔皆通。高达之士,谓之重理耳。 或戏问文曰:“尔出家之后,拟营何事业乎?”率然对曰: “当陟莲华台而作师子吼。”或诃诮之曰:“耆宿前敢尔。” 或曰:“志欲得大此子,将来未易测也。”至十六岁,削顶 周罗,披安陀会相次裹足西上,投嵩山临坛大德远 和尚边,获无作法,时年二十三矣。是夏即就中京,攻 相部律宗并《中观论》。补衣分卫,寒燠四周。既扣义门, 必入师室,元枢律范,尢见精微。大和五年,为思定省, 忽叹归欤。既返故乡,淹时寝疾,未遑讲唱。后闻钱塘 天竺寺讲《大涅槃经》,蔚为胜集,文往学焉。星岁未周, 锋芒且露。开成元年,因游台峤,止息越之嘉祥寺。众 藉清芬,甄命敷其经律。文戢约听徒,颇为严毅。常训 之曰:“夫苾刍行,非家法,具足,别解脱律,仪众同分,是 其自性。于其形色,精进故,怖畏故,防守故。如是方疾, 得道果矣。不然,则弟子既惰,师道徒施。闻其警策,有 涕泗交横,悛心革行,思过半矣。会昌三年,移居静林 寺,专以涅槃宣导。属乎武宗澄汰,例被搜扬,昼披缝 掖之衣,夜著缦条之服,罔亏僧行,惟逭俗讥。大中伊 始,复振空门,重整法仪,乃隶名开元寺,三十人数。”七 年,寺之耆旧命讲《律乘》。乾符三年丙申秋,罢讲览藏 经。以中和二年壬寅六月二十九日微疾作而长逝, 享龄七十有八,法腊五十五。其年七月十二日,葬于 石奇山之阳。遗言不许封树也。初文讲演升座,学徒 畏惮,喑呜之际,人皆披靡,乃戒威德之若是。于嘉祥、 静林、今大善三寺,讲《相疏》二十七座,《大经》二十五座。 其为人也,貌古而修长,锐顶而䵟黑,执持密致,振鹭 在庭,未足方其洁也。然亦猎涉儒墨,慕白傅,自作志, 预著《方坟铭》,藏于箧笥。门人怀益因寻阅文籍,见而 悲咽,遂从先师之志,建小塔焉。后门人怀肃思寂命 名德虚受增加后序赞宁登会稽曾礼文真相见法 孙可翔苦节进修,叶杜多之行,故熟其事迹也。

道宣附大慈

[编辑]

按《宋高僧传》,道宣姓钱氏,丹徒人也。一云长城人。其 先出自广陵太守让之后。洎太史令乐之,撰《天文集

占》一百卷。考讳申,陈吏部尚书,皆高矩令猷,周仁全
考证
行。母娠,梦月贯怀,复梦梵僧语曰:“汝所妊者,即梁朝

僧祐律师。”祐则南齐剡溪隐岳寺僧护也。宜从出家, 崇树释教云。凡十二月在胎,四月八日降诞,九岁能 赋,十五厌俗,诵习诸经,依智𫖳律师受业。洎十六落 发,便隶日严道场。弱冠极力护持,专精克念,感舍利 现于宝函。隋大业年中,从智首律师受具。武德中,依 首习律,才听一遍,方议修禅。𫖳师呵曰:“夫适遐自迩, 因微知章,修舍有时,功愿须满,未宜即去律也。”抑令 听二十遍已。乃坐山林行定慧,晦迹于终南仿掌之 谷。所居乏水,神人指之,穿地尺馀,其泉迸涌,时号为 白泉寺。猛兽驯伏,每有所依,名华芬芳,奇草蔓延。隋 末,徙崇义精舍,载迁丰德寺。尝因独坐,护法神告曰: “彼清官村,故净业寺,地当宝势,道可习成。闻斯卜焉。” 焚功德香,行般舟定。时有群龙礼谒,若男若女,化为 人形。沙弥散心,顾盻邪视龙,赫然发怒,将抟攫之。寻 追悔,吐毒井中,具陈而去。宣乃令封闭,人或潜开,往 往烟上。审其神变,或送异华一奁,形似枣华,大如榆 荚,香气馝。请帮助识别此字。数载宛然。又供奇果季孟梨柰,然其味 甘,其色洁,非人间所遇也。门徒尝欲举阴事,先是潜 通以定观根随病与药,皆此类者。有处士孙思邈,尝 隐终南山,与宣相接,结林下之交。每一往来,议论终 夕。时天旱,有西域僧于昆明池结坛祈雨,诏有司备 香灯供具,凡七日,池水日涨数尺。有老人夜诣宣求 救,颇形仓卒之状,曰:“弟子即昆明池龙也,时之无雨, 乃天意也,非由弟子。今胡僧取利于弟子,而欺天子, 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护。”宣曰:“吾无能救 尔,尔可急求孙先生。”老人至思邈石室,冤诉再三,云: “宣律师示我,故敢相投也。”邈曰:“我知昆明池龙宫有 仙方三十首,能示余,余乃救尔。”老人曰:“此方上界不 许辄传,今事急矣,固何所吝。”少选,捧方而至,邈曰:“尔 速还,无惧胡僧也。”自是池水大涨,数日溢岸,胡僧术 将尽矣,无能为也。及西明寺初就,诏宣充上座三藏 奘师,至止,诏与翻译。又送真身往扶风无忧王寺,遇 敕令僧拜等上启,朝宰护法又如此者。撰《法门文记》 《广弘明集》《续高僧传》《三宝录》《羯磨戒疏》《行事钞》《义钞》 等二百二十馀卷。三衣皆纻,一食惟菽,行则杖策,坐 不倚床。蚤虱从游,居然除受,土木自得,固已亡身,尝 筑一坛,俄有长眉僧谈道知者,其实宾头卢也。复三 果梵僧礼坛赞曰:“自佛灭后,像法住世,兴发毗尼,惟 师一人也。”乾封二年春,冥感天人来谈律相,言钞文 轻重,仪中舛误,皆“译之过,非师之咎,请师改正。”故今 所行著述,多是重修本是也。又有天人云:曾撰《祇洹 图经》,计人间纸帛一百许卷。宣苦告口占,一一抄记 上下二卷。又口传偈颂,号《付嘱仪》十卷是也。贞观中, 曾隐沁郡云室山,人睹天童给侍左右。于西明寺夜 行道,足跌前阶,有物扶持,履空无害,熟顾视之,乃少 年也。宣遽问:“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 沙门天王之子那吒也。护法之故,拥护和尚,侍之久 矣。”宣曰:“贫道修行,无事烦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 有可作佛事者,愿为致之。”太子曰:“某有佛牙宝掌,虽 久头目犹舍,敢不奉献。”俄授于宣,宣保录供养焉。复 次庭除,有一人来礼谒,谓宣曰:“律师当生,睹史天宫 持物一苞,云是棘林香。”尔后十旬安坐而化,则乾封 二年十月三日也。春秋七十二,僧腊五十二。累门人 窆于坛谷石室,其后树塔三所。高宗下诏,令崇饰图 写宣之真,相匠韩伯通塑绘之,盖追仰道风也。宣从 登戒坛,及当泥洹,其间受法传教,弟子可千百人。其 亲度曰大慈律师。授法者文纲等,其天人付授佛牙, 密令文纲掌护持,去崇圣寺东塔。太和初,丞相韦公 处厚建塔于西廊焉。宣之持律,声振竺干;宣之编修, 美流天下。是故无畏三藏到东夏朝谒,帝问:“自远而 来,得无劳乎?欲于何方休息?”三藏奏曰:“在天竺时,常 闻西明寺宣律师秉持第一,愿往依止焉。”敕允之。宣 持禁坚牢,扪虱以绵纸裹投于地。三藏曰:“扑,有情于 地之声也。”凡诸密行,或制或遮,良可知矣。至代宗大 历二年,敕:此寺三纲:“如闻彼寺有大德道宣律师,传 授得释迦佛牙及肉舍利,宜即诣右银台门进来,朕 要观礼。”至十一年十月,敕每年内中出香一合,送西 明寺故道宣律师堂,为国焚之祷祝。至懿宗咸通十 年,左右街僧令霄元畅等,上表乞追赠。其年十月,敕 谥曰澄照,塔曰净光。先所居久在终南,故号南山律 宗焉。天宝元载,灵昌太守李邕会昌元年,工部郎中 严厚本各为碑颂德焉。

道成

[编辑]

按《宋高僧传》:“道成者,不知何许人也。居于天邑,演彼 律乘。戒月扬光,圆而不阙;德瓶告实,满而不倾。当显 庆中,敷四分一宗,有同雾市时文纲律匠虽先依澄 照大师,后习律文,乃登成之堂奥矣。又怀素著述皆 出其门。垂拱中,日照三藏译《显识》等经,天后诏名德 十员助其法化,成与明恂嘉尚同预证义,由是声飞” 神甸,位首方坛,谓之“梧桐”,多栖凤鸟,谓之“芳沚”,颇秀兰丛。门生孔多,无过此集,然不详终所。

文纲附名恪

[编辑]

按《宋高僧传》,文纲姓孔氏,会稽人也。曾祖范,陈都官 尚书。祖祀,祠部侍郎。考顶生,逃海避隋,择木归舜。贞 观始,拜尚乘直长。咸光复儒业,旁通释教,是故纲也。 植宿根,从习气,慈母怀孕,杂食弃捐。有婆罗门僧头 陀语其母曰:“若此男终绍三宝。”自尔每闻空中多异 香,杂仙乐。及诞育之日,白鹤翔集,若临视焉。比襁褓 中,午后不受乳哺,犹坚持斋者,童龀随师访道。十二 出家,冠年受具,精虑苦行,专念息心,藜羹糗粮,麻衣 草席,操有彝检,口无溢言。寻诣京兆沙门道成律师, 禀《毗尼藏》,二十五讲律,三十登坛。每勤修深思,凝视 反听,净如止水,嶷若断山,或风雨宴居,或昼夜独得, 故能吉祥在手,不舍其瓶;威德迎风,“不绝于气,出笼 瘠雁,坐致虚空,起屋下层,自然成就。惟甘露之渧口, 喻利剑之伤人,慎之重之,广矣至矣。”由是八方来学, 四分永流,请益者举袂云临,赞叹者发声雷骇。久视 中天作淫雨,人有忧色。纲愍之,乃端坐思维,却倚屋 壁,奄至中夕,欻尔半倾,惟馀背间,嶷然山立。识者以 为得神通因定力。故日月灵迹,幽明潜感,兆于集事, 应乎遣言。左右怪之,纲曰:“夫真实无相,尘色本空,正 觉圆常,大悲湛定,不可取也。”是以一时法主,四朝帝 师,同迦叶之入城,遇匿王之说戒。竹园门外,别有沙 弥;毕树枝间,广闻鵽鸟。所以受润者博,入见者深。万 病已痊,获欢喜之药;一心不染,解烦恼之绳。又恭承 丝纶,京都翻译,追论惠用,远契如因,翘诚满朝,檀施 敌国。但依布萨,尽用庄严。累历伽蓝二十馀所,凡是 塔庙,各已华丰,犹且刺血书经,向六百卷;登坛受具, 仅数千人。至苦至勤,纳无我之海;不寝不食,种无生 之田。长安四年,奉敕往岐州无忧王寺迎舍利。景龙 二载,中宗孝和皇帝延入内道场行道,送真身舍利 往无忧王寺入塔。其年于乾陵宫为内尼受戒,复于 宫中坐夏,为二圣内尼,讲《四分律》一遍。中宗嘉尚,为 度弟子,赐什物彩帛三千匹,因奏道场灵感之事。六 月七日,御札题榜为“灵感寺”是也。诸寺辟硕德以隶 焉。夫其左籞宿,右上林,南台终山,北池渭水。千门宫 阙,化出云霄,万乘旌旗,天回原隰。先天载睿宗圣真 皇帝,又于别殿请为菩萨,戒师妃主,环阶侍从罗拜, 兜率天上,亲听法言。王舍城中,普闻净戒。恩旨赐绢 三千馀匹,纲悉付常住,随事修营。或金地缭垣,用增 上价;或宝坊飞阁,克壮全模;或讲堂经楼,舍利净土; 或轩廊器物,厨库园林,皆信施法财,周给僧宝。方将 示迷,津引“觉路,濯热火宅,拯溺毒流。而乃奄忽神迁, 斯须薪尽,虽有应化,何其速欤!以开元十五年八月 十五日怡然长往,时春秋九十有二。其年九月四日 塔于寺侧焉。”闻哀奔丧,执绋会葬,香华幢盖,缁素华 夷,填城塞川,篲云翳景,盖数万人,有若法侣。京兆怀 素、满意承礼、襄阳崇拔、扶风凤林、江陵恒景、淄州名 恪等百馀人,咸曰:“智河舟楫,法宇栋桡而已哉!”有若 弟子淮南道岸、蜀川神积、岐陇慧𫖮、京兆神慧、思义、 绍觉、律藏、恒暹崇业等五十馀人,并目以慈眼,入于 度门,金棺不追,灰骨罔答。乃请滑台太守李邕为碑。 邕象彼马迁,法其班氏,以二人而同传,必百行以齐 肩。不忝怀素,前不惭宣师,后李北海题品,不其韪乎。 有淄州名恪律师者,精执律范,切勤求解。尝厕宣师 法筵,躬问钞序义。宣师亲录随喜灵感坛班名于经 末,又附丽文纲之门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