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086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八十六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八十六卷目录
医部汇考六十六
黄帝灵枢经二十〈通天篇第七十二 官能篇第七十三 论疾诊尺篇第
七十四〉
艺术典第八十六卷
医部汇考六十六
[编辑]《黄帝灵枢经二十》
[编辑]《通天篇第七十二》
[编辑]马莳曰:“《内》言人有五等,皆禀气于天,故名篇。”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 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闲,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 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 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 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 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 各不等。
马莳曰:“此举五等之人而概言之,非徒有阴人、阳人而已也。”
张志聪曰:一阴一阳者,始生之两仪,应阴阳和平之人也。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应所生之四象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成此形气,是以《阴阳二十五人篇》,论地之五行,以生此形,故论五音之形。此论人合天之阴阳四象,故篇名“通天” ,而论人之态也。
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 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 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好去声下同内同纳恶去声〉
马莳曰:此即太阴之人而言之也。“下齐湛湛” 者,内存阴险,外假谦虚,貌似下抑整齐,湛然无私也。“好纳而恶出” 者,有所得则喜,有所费则怒也。“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 者,心似和气,不即顺应,而或有举动,必己随人后起,觇人利害以为趋避也。其深情厚貌,奸狡虚假之情如此。
赵庭霞曰:太阴之人,太偏于阴矣。其人阴险,故贪而不仁,阴内而阳外,故好内而恶出。湛湛,清洁貌。“下齐” ,谦下整齐足恭之态也。心和而不发,阴柔之性也。“不务于时” 者,不通时务也。“动而后之” 者,见人之举动,而后随之,柔顺之态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 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马莳曰:“此即少阴之人而言之也。小贪者,比太阴之人则小异耳。其心以贼害为主,则同于太阴之不仁也。人有所失,彼则喜之,若己有得也。人有所荣,彼则怒之,若己有失也。好伤人,好害人,其心忌嫉而无恩者如此。”
赵庭霞曰:“少阴之人,少偏于阴,故小贪。然阴险之性,局量褊浅,故常存贼害之心,利人之失,而忌人之得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 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无常 悔,此太阳之人也。〈处上声〉
马莳曰:“此即太阳之人而言之也。‘于于,无争之意。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即孔子之所谓‘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者是也。志发于四野’者,事不畏人知也。为事如常,为事止庸常也。自用者,愚而好自用也。”
赵庭霞曰:“于于” ,自足貌。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大言不惭,无必为之志也。《志发于四野》者,放旷而肆志也。《举措不顾是非》者,恣意妄行,颠倒从违也。“自用” 者,言不式古,行不遵先也。《虽败而无常悔》者,阳刚而矫强也。阳在外,故偏阳之人好夸张于外,而无内之实行也。
少阳之人,𬤊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 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马莳曰:此即少阳之人而言之也。𬤊谛者,凡事自审也;“好自贵” 者,妄自尊贵也。
赵庭霞曰:“《𬤊谛》好自贵” 者,好自审为贵也。“有小官则高” 者,妄为尊高也。“好外交而不内附” 者,阳性之外务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 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 “至治。”
马莳曰:此即阴阳和平之人而言之也。“《无为》惧惧欣欣” 者,不因物感而遽有喜怒也。“尊则谦谦” 者,位尊而愈自谦抑也。“谭而不治” ,无为而治也。曰至治者,不治之治也。
赵庭霞曰:居处安静者,恬惔虚无也。无为惧惧,无
“为欣欣” 者,心安而不惧,志闲而少欲也。“婉然从物” ,“或与不争” 者,与物无竞,与世不争也。“与时变化” 者,随世变迁也。居尊而谦,其德愈光,此阴阳和平之象也。
古之善用鍼灸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 补之。
马莳曰:此结上文,而言“善用鍼灸者,必视其五态而治之也。”
张志聪曰:偏阳之人,泻阳补阴;偏阴之人,泻阴补阳。此言鍼合天地人三才之道,可以挽回天地阴阳之造化者也 。朱卫公曰:“阴阳之气,皆从下而上。” 古之善灸者,能启阴阳之气以上行。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 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 之疾泻,不能移之。”
马莳曰:“此言治太阴之人之有法也。多阴而无阳,与少阴之人多阴而少阳者异矣。惟阴多故阴血浊;惟无阳故卫气涩;惟多阴而无阳,故阴阳不和。况筋缓而皮又厚,必当疾泻以移其病也。”
赵庭霞曰:“太阴之人,多阴无阳,故其阴血浓浊。阳气者,通会于腠理,无阳,故卫气所行之涩滞也。阴血多,故筋缓,血多气少,故皮坚而厚。此阴阳不和之剧,不之疾泻,不能移易也。”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 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易去声〉
马莳曰:“此言治少阴之人之有法也。胃小,故阳明之脉小也;肠大,故手太阳小肠之脉大也。血易脱而气易败,故当详审以调之,与疾泻太阴之人者不同也。”
赵庭霞曰:“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多阴少阳,故六腑不调也。阳气生于中焦,其阳明脉小者,生阳之本不足也。太阳之气,生于水中,太阳脉大者,寒水之气盛也。此阴阳不和,故其血已脱,而气易败,必审察其盛虚以调之 。” 闵士先曰:“多阴无阳,故不疾泻其阴血,则阴阳不能移易。多阴少阳,故宜调之。盖阴阳不” 和。自不能交相厮守矣 。朱卫公曰。中下二焦之精气。互相资生而资益者也。阳明脉小。太阳脉大。此先后天之气不和。故易脱而易败 。倪仲玉曰。上节论在外之阴阳。此论在内之阴阳。盖外有阴阳。而内有阴阳也。外不和必因于内。内不和必及于外。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 阳。阴重脱者,阳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马莳曰:“此言治太阳之人之有法也。惟少阴,故不可脱其阴;惟多阳,故当以泻其阳。若阳气太泻,则阳至重脱,其病为狂。若阴阳皆泻而至于脱,则当暴死,不知人也。”
赵庭霞曰:“无脱其阴而泻其阳者,阳为阴之固也。若阴气重脱,则为阳狂,阴阳皆脱,则为暴死。盖阳为阴之固,阴为阳之守,阳气生于阴中,阴重脱则阳亦脱矣。”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实 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 不起也。
马莳曰:“此言治少阳之人之有法也。惟络脉大,故独泻其络脉则身强。若泻之太过,以致气脱而出速,则中气不足,病不能起也。”
赵庭霞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小胃而大肠者,以上为阳而下为阴也。经小而络大者,以里为阴而表为阳也。血在中而气外者,阴在内而阳在外,血为阴而气为阳也。故欲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如泻气则气脱而疾,致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 闵士先曰:“上节论泻阳,当防其阴脱,谓阴阳之二气也。此以” 血为阴而气为阳,充肤热肉之气,从里之经隧,而出于络脉皮肤,故欲实阴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至于三焦通会之元真,不可泻也,泻之则疾脱,脱则中气不足,病不起也。此篇论阴阳之理,参伍错综。盖阴阳者,有名而无形,若以有形之肠胃经络,表里上下,皆可以论阴阳者也。朱卫公曰:“阴阳血气之原流,头绪纷纭,须贯通全经,而后可以无惑。”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 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馀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 也。
马莳曰:“此言治阴阳和平之人之有法也。”
赵庭霞曰:“阴阳之气和,气有阴阳也。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血有阴阳也,视其邪正,安其容仪,形中之阴阳也。审其有馀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调其气之盛虚也。如气无盛虚,则以经取之,调其血之。”
虚实也。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也 。朱卫公曰:“始论无形之四象。而渐及于有形之五行。”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毋故,卒然新会,未知其 行也,何以别之?”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知五态之人 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五态之人, 尤不合于众者也。”
《马莳》曰:“此帝以难知五态之人为虑,而《少师》言常人不能知也,况不合于众人乎?”
赵庭霞曰:“此论视其状而知其态也。盖阴阳五态之人,与五音之二十五人不同也,尤不合于众人者也,故当视其形状以别之。”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黮 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此太阴 之人也。”〈黮徒感切〉
马莳曰:“此言太阴之人之态也。黮黮甚黑,念然下意,即上文‘下齐湛湛’之意也。临临然,长大之貌也。其腘虽长大,而身非伛偻之状也。”
赵庭霞曰:“黮黮然者,黑暗而无光明也。念然下意,即下齐足恭之意也。身半以下为阴,是以临临然腘胫之长大也 。” 朱卫公曰:“腘胫长大,故俯恭于身半以上,而腘未伛偻也。念然下意,而腘未偻者,形容其无阳之人而作此态也。”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崄。行而 似伏。此少阴之人也。〈崄同险〉
马莳曰:“此言少阴之人之态也。清然者,言貌似清也。窃然者,消沮闭藏之貌。虽曰清然窃然,实以阴险贼害为心,即上文所谓贼心者,而始有此态也。其立也,躁而不静,崄恶觇望;其行也,伏如伛偻,此其内藏沈思反侧之心故耳。较之太阴之人长大,其腘然未伛偻,此状可以辨也。”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
马莳曰:“此言太阳之人之状也。轩轩然者,面高而轩昂也;储储者,挺然之意。若反其身而在后视之,则其腘似折,亦不检之态也。”
张志聪曰:《反身折腘》者,腹仰而倨然也。此居处于于,好言大事之人,故有此状也。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 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马莳曰:“此言少阳之人之态也。据其态,乃多动少静,检身不及之人也。”
赵庭霞曰:“立则好仰,即反身折腘之状。行则好摇者,初阳生动之象也。其两臂两手常出于背者,谓常反挽其手于背。此皆轻倨傲慢之状,无叉手掬恭之貌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颙然,愉愉然, 䁢䁢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马莳》曰:“此言阴阳和平之人之态也。委委,安重貌。随随,不急遽也。颙颙,尊严貌。愉愉,和悦也。䁢䁢,周旋貌。豆豆,不乱貌。”
赵庭霞曰:委委雍雍,自得之貌。䁢䁢,目好貌。豆豆,有品也。盖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胸中正,故眸子了然而美好也,此阴阳和平之人。众人皆曰君子,盖自贤人以至于圣人,皆可以君子称也。
《官能篇第七十三》
[编辑]马莳曰:“官者,任也,任其所能也。本篇雷公有官能之问,故名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鍼》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 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 语余,请正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 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黄帝曰: “用鍼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 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知补” 虚泻实,上下气门,明通于四海,审其所在,寒热淋露, 以输异处;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支络,尽知其会, 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虚与实邻,知决而通之。左右 不调,犯而行之。明于逆顺,乃知可治,阴阳不奇。故知 起时,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知官 九鍼,刺道毕矣。〈奇音箕〉
马莳曰:“此帝详刺道以问伯也。凡用鍼之道,必知人之形气有馀不足,或形盛气衰,或气盛形衰,或形气皆盛,或形气皆衰。病之在左在右,在上在下,在阴在阳,在表在里,或血多气少,或血少气多,或血气皆多,或血气皆少。其脉之所行,有逆有顺,如手太阴经自中府而出于少商者为顺,自少商而至于中府者为” 逆,有出有入,如自表而之里为入,自里而之表为出,然后即其犯病而为有过者,则谋伐之,知解其所结,知虚者则补,实者则泻,又知脉之上下于气门,即气穴也。又知脉之流通于四海,审其所在之有病,或为寒热,或为淋露,疑即《岁露篇》之所谓“遇岁露” 也。以其输穴必皆异处,当审。
“于调其脉气之往来,明于十二经脉之经隧,及左右支络,尽知其会可也。若寒与热争,则能合阴阳而调之。若虚与实邻,则知决虚实而通之。设不能调其左右,是谓犯而行之也。故必明于逆顺,乃知可治。” 况人身阴阳诸经,相为配合,未尝有奇,行者能知各经之所起,审于本末寒热,得邪所在而刺之,则虽万刺,可以不殆矣。然九鍼不同,各有所宜,能任而用之,此刺道之所以毕也。“左右” 者,言在病人则左右穴相同,在医人则鍼时用左右手也。“逆顺” 者,言脉之所行有逆顺,而鍼法亦有逆顺也。张志聪曰:“此篇论用鍼之理,必明知阴阳血气之流行出入,逆顺浅深,五脏六腑之经输配合,虚实疾徐,而鍼论毕矣。” 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此形中之阴阳血气也。“行之逆顺” 者,皮肤经脉之血气,交相逆顺而行也。“出入之合” 者,经脉外内之气血,有本标之出入,有离而有合也。“谋伐有过” 者,谓有过之脉,宜伐而去之。“知解结” 者,谓《契绍》之门户,有所结而不通者,宜解之。此言血气之流行于经脉外内之间,或留积于脉内,或阻滞于气街之门也。知补虚泻实,上下气门者,知六腑气街之门户,虚实之坚软者,则知补泻之所在也。“明通于四海” 者,知膻中冲脉,胃腑脑髓之出入也。寒热,阴阳血气也。淋露,中焦所生之津液也。审其所在,以输异处者,当知膻中之宗气,输于经脉之外内,以应呼吸漏下者也。冲脉之血气,半输于十二经脉之中,半散于皮肤之外者也。胃腑所生之津液,淖泽注于骨,而补益脑髓者也。“审于调气,明于经隧” 者,知胃腑所出之血气,注于经隧。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左右支络,尽知其会” 者,左注右,而右注左,左右上下,与经相干,布于四肢,出于络脉,与脉外之气血,相会于皮肤分肉间也。寒与热争者,阴阳之气不和也,故当合而调之。“虚与实邻” 者,血与气之不和也,故知决而通之。“左右不调” 者,人迎气口之不调,故当犯而行之。“阴阳不奇” 者,脏腑阴阳交相配合,十二经脉交相贯通也,故知起时者,如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邪之类也,如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之类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之类也。如正月太阳寅,故为腰脽肿痛。“阳明者午也,阳盛而一阴加之,故洒洒振寒” 之类也。如手太阳之筋,病名曰仲春痹;足少阳之筋,病,名曰孟秋痹也。盖知脏腑之阴阳,故知病起之时也。本末,病之本标也。寒热,阴阳之邪也。用鍼之理,知阴阳血气之流行出入,则知邪之所在矣。按此篇乃《全经》之总纲,帝平时详析谘访于伯已得其宗旨,故复宣扬以发明之。故曰:“余闻《九鍼》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纪纲也。”
“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言阴与阳, 合于五行,五脏六腑,亦有所藏。四时八风,尽有阴阳, 各得其位,合于明堂,各处色部。五脏六腑,察其所痛, 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 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先得其道,稀而疏 之,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下 上者,引而去之。视前痛者,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留而 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鍼所不为,灸之所宜。上气 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 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阴络 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 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不知所苦。”两𫏋之下。男阴 女阳。良工所禁。鍼论毕矣。
马莳曰:“此帝详《鍼论》以问伯也。五脏有井荣俞,经合之五俞;六腑有井荣俞原,经合之六输。然六腑之原并于俞,则皆可称为五输” 也。徐疾者,鍼法也。屈伸出入者,经脉往来也。言阴与阳,合于五行者,泛言阴阳分而为五行也。“五脏六腑,亦有所藏者,指人身有阴阳五行也。如肺为阴,大肠为阳,肺为金,肝为木之类。‘四时八风,尽有阴阳’” 者,指天道有阴阳五行也。“各得其位,合于明堂,各处色部” 者,言人身之面部,各得其五行之位,合于明堂及各处之色部也。其面部之分,为五脏六腑者,可以察其身形之所痛;其色见于左右上下者,可以知其何经之寒温,又审皮肤之寒温滑涩,斯能知其病之所苦也。且膈有上下,谓心肺居于膈上,脾居中州,肝肾居于膈下,必知其病气之所在,先得其经脉之道,然后可以用鍼。稀者鍼之少也,疏者鍼之阔也,深者深入其鍼也,留者久留其鍼也。即如有大热在上,则当推鍼而使之下,所谓高者抑之也。热从下而上,则当引鍼而去其邪,所谓外者发之也。视先痛者,常先取穴以刺之。所谓凡病必先治其本也。又如大寒在外。则留其鍼以补之。大寒入中。
“则从合穴以泻之。” 凡病有鍼所不当用者,则用灸以治之。又如有上气不足,则推入其鍼以扬之,而使上气之足。下气不足,则积其鍼以顺之,而使下气之足。若阴阳皆虚,而鍼所难用,则用火以灸之。又有厥而寒甚,或骨廉下陷,或寒过于膝,则取之陵、三里以补之。又有阴络所过,为寒留止,或寒入于中,则必推其鍼而行以散之。又有经脉陷下者。则惟灸以当之。又有络脉结而坚紧者。亦用灸以治之。倘不知病之所苦。及男子以阳𫏋为经。阴𫏋为络。女子以阴𫏋为经。阳𫏋为络。故男子忌取阴𫏋。女子忌取阳𫏋。乃良工所禁。此《鍼论》之所以毕也。
张志聪曰:五输者,五脏五输,五五二十五输;六腑六输,六六三十六输。《本经》云:“因其气之实虚疾徐而取之。” 故明知五输之实虚,则知疾徐之所在矣。其脏腑之十二经脉,屈伸出入,皆有循度之条理也。言阴与阳合于五行者,言五脏六腑,合于天之阴阳,地之五行也。五脏六腑亦有所藏者,五脏藏五神志,六腑传导水谷,胆为中精之腑,膀胱为津液之所藏也。四时八风,尽有阴阳,各得其位,合于明堂者,《五色篇》之所谓“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 ,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沈,以知浅深,视色上下,以知病处也。五脏六腑,察其所痛,在身形之左右上下,则知寒温之邪,在于脏腑之何经也。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者,《邪气脏腑篇》之所谓“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心脉滑甚为善渴,涩甚为喑” 是也。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者,膈上为宗气之海,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者也。膈下乃胃腑中焦之分,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者也。故知其气之所在,先得其所出之道路,稀而疏之,以导气之出也;稍深以留,以致谷气,知谷气已至,故能徐而入之,复使气之入也。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大热在上,故当推而下之,使下和于阴也。从下上者,热厥也,热厥之为热也,起于足而上,故当引行于上而去之。夫大热在上,由中焦之所生。热厥于下,因酒入于胃,气聚于脾中“不得散,故视身以前痛者,常先取之。” 此气因于中,当先取之中焦也。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太阳之气,主于肤表,大寒在外,寒水之气在表也,故当留而补之,候阳气至而鍼下热,补其阳以胜其寒也。如寒邪上入于中者,从合以泻之。夫合治内腑,使寒邪从肠胃以泻出之也。夫寒气之甚于外而入于“中者,因阳气之在下也。故鍼所不能为者,灸之所宜也。上气不足者,推而扬之,下气不足者,积而从之,谓气本于下之所生也。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盖艾能于水中取火,能启阳气于阴中也。厥而寒甚,起于廉骨下之陷中,而上逆于膝” ,此寒厥也。寒厥起于足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盖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荣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为之寒,是以取阳明之下陵、三里以补之,此寒厥之在气也。若寒气从络之所过得之,则留而止之,如寒入于中,则当推而行之,此治寒厥之法也。经气陷下,以火灸之,结络坚紧者,中有著血,血寒,故火以治之。《调经论》曰:“病不知所痛,两𫏋为上。” 盖,阳𫏋阴𫏋,并起于足踝,上循胸里,故痛在𫏋脉之上者,不知痛处也。是以不知所苦痛者,当取两𫏋于踝下也。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故男取阴而女取阳,此良工之所禁也。能知脏腑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上下,补泻疾徐,《鍼论》毕矣。
用鍼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 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是得天之露,遇岁之 虚,救而不胜,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辟当作避〉
马莳曰:此言用鍼之事,必当知天忌也。服,事也。“上视天光” ,即《八正神明论》之所谓“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 者是也。“下司八正” ,即《八正神明论》之所谓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盖四立、二分、二至,为八节之正气。九宫《八风篇》有八风、八正,当以避八风。故《八正神明论》谓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所谓得天之露者,《本经》岁露篇。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 少师曰:此八正之候也。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乙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盖指天之风雨为露也。所谓遇岁之虚者,《本经》岁露篇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故得天之风雨,而又遇岁之
虚则虽救之而不能胜。反受其所害矣。故《八正神明论》。又曰:“天忌不可不知” 者此也。
闵士先曰:“言用鍼之事,当合于天时也。夫鍼者,所以候气,故当上视天光,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者,俟天之阳,以助人之气也。‘下司八正者,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也。虚实者,人气之有盛衰也。得天之露者,清邪中上,阳中雾露之气也。遇岁之虚者,逢年之虚,值月之空,失时之和,救而不能胜邪,则’” 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
乃言鍼意,“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 粗之所不见,良工之所贵。莫知其形,若神髣髴。”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鍼意之妙,无形而至神者也。《八正神明论》: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鍼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沈,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观于窈冥” 者,言形气营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沈,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窈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 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莫知其形,若神。《髣髴》。
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 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 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 因败其形。
马莳曰:“此言邪气之微,而上工能蚤救之也。洒淅,恶寒貌。动形者,振动其形也。《八正神明论》曰:‘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逄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又《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上工论气不论形,所以预取其气而蚤救其萌芽,彼下工则反是矣。” 闵士先曰:“此言虚邪伤形,而正邪中气也。虚邪者,虚乡不正之邪风,如” 春时之风,从西方来,夏时之风,从北方来。盖人秉地之五行而成此形,是以五方不正之气,而伤人之形也。“正邪” 者,风寒暑湿燥火,天之正气也。天有此六气,而人亦有此六气,是以正邪中气者,同气相感也。中于气,故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下工守其已成,救其已败者,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
“是故工之用鍼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 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泻必用圆,切而转 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 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 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 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 气乃存。用鍼之要,无忘其神。〈遥同摇〉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上工因气以行补泻之法,其要则在于守神也。《八正神明论》曰:“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 正本节之所谓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也。泻必用圆,补必用方。《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补必用圆。岐伯曰:泻必用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纳鍼,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鍼,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鍼。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圆,圆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营,复以吸排鍼也。故圆与方非鍼也。” 其言如此。此节之方圆,误可知矣。方泻之时,切而转之,其气乃行,即所谓方吸而转鍼者是也。疾入而徐出之,邪气乃出,即所谓方呼而徐引鍼者是也。又必摇大其穴,则邪气之出者自速,此泻法也。其补之之时,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手则引其枢,右手则推其肤,微旋而徐推其鍼,其鍼必端正安静,坚心无懈,即所谓如待贵人,不知日暮,神无营于众物者是也。正欲微留其鍼,候气下而疾出之,即推其皮以盖其外门,则真气乃得存矣,此补法也。然补泻虽殊,而用鍼之要,当无忘人之神,《八正神明论》曰:“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血气之盛衰。”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
闵士先曰:“知气之所在者,知病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明于调气者,知气之虚实而为补泻,以疾徐之意而取之也。泻必用圆者,圆活而转之,其气乃行也。疾内而徐出者,疾而徐则虚也。邪气乃出,则实者虚矣。摇大其穴。”
以出其鍼,则邪气乃疾出矣。补必用方者,外引其皮,令当其穴门,左手引其枢转,右手推其肤,微旋转其鍼而徐推之,其鍼必端以正,安静以候气,至坚心而无懈惰,微留其鍼,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以盖其外门,则真气乃存于内矣。用鍼之要,贵在得神,盖存己之神,以俟彼之神也 。朱卫公曰:按《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泻必用方,补必用圆。” 盖方与圆非鍼也,乃用鍼之意耳。且方圆者,天地之象也。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天地之气,上下相交,是以方圆之意,皆可圆活用之。
雷公问于黄帝曰:“《鍼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何以知其可传’?”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 其事。”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黄帝曰:“明目者,可以视 色;聪耳者,可以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 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鍼艾;理血气而调诸 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 导引行气,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爪苦手 毒为事善伤人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 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 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手毒者,可使试按 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复 生如故也。
马莳曰:此言任人者,各因其能,而末示以验手毒之法也。官人之能者,任人之能,犹《书》之所谓在官人也。盖欲视病人之色,听病人之声,传所论之语于病人,以行鍼灸,以导引行气,以唾痈咒病,以按积抑痹,非各得其人不可也。即如任手毒者,试以按龟之法,则其手之甘毒自别矣。盖遇人之手,有凶有善,犹用味之甘苦,故即以甘毒名之,“毒” 即苦也。
闵士先曰:“官之为言司也,言各因其所能而分任之,以司其事,故曰官能。如目之明者,可使之察色;耳之聪者,可使之听音,可使行鍼艾者,任之以艾;鍼之能,可使导引,行气者任之以导引之能;口毒者,可使唾痈咒病;手毒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盖圣人欲得其人,量” 材而官,授任而治,己不与于其间,而总司其成也。试按龟者,言手毒之人,不可使之行鍼,即灵寿之物,亦遭其毒手,而况病人乎?惟手巧而甘美者,能活人也 。朱卫公曰:“五十乃大衍之数” ,谓不能尽百岁之天年。按:《阴阳别论》篇论五脏气绝,亦合五十之数,此皆出于理数之自然也。夫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圣人制九鍼之法。所以救民之灾异。岂试以毒手。而伤其灵瑞乎。盖以深戒夫非其人勿传。非其人勿任耳。
《论疾诊尺篇第七十四》
[编辑]马莳曰:“篇内详论各疾,诊尺知病,故名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 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 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马莳曰:“此言审尺部之脉与肉,而可以知病形也。《本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盖脉在内,肉在外,内外相应,故审其脉,验其肉,而病形自定’” 也。愚谓诊人脉时。惟臂至尺泽可验。难以周身知之。故止以尺言也。
张志聪曰:此篇以论疾诊尺,从外知内。“论疾” 者,谓论其疾而知其证也。“诊尺” 者,谓视其尺肤而知其内,不待视面王之色,持手太阴之脉,独调其尺,以知其病也。夫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故行于脉中者,至于太阴之两脉,口持其脉,以知脏腑之病。血气之行于脉外者,从手阳明之大络,循经脉之五里,而散行于尺肤,故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盖太阴主阴,阳明主阳,脏腑雌雄相合,气血色脉之相应也。故《邪气脏腑篇》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 闵士先曰:小儿视虎口文。乃手阳明之色。与手太阴之脉相应者也。
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欬,按 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痈壅同〉
马莳曰:此言风水与肤胀之法也。目窠者,目下也。窅者,沈也。视人之目窠上,微有壅起,如新卧起之状。盖凡人之卧而起者,目下必有微肿也。其颈脉动时,必有其欬,正以人迎、大迎之脉,皆在颈上,属足阳明胃经穴,所以脉动而发之为欬也。按其手足,窅然不起,此风水与肤胀之证候相同者也。《水胀论》水证,与此节风水大同,而此节言按其手足。
上窅而不起,不言按其腹《水胀论》按腹如裹水之状,意者水与风水,其手足腹皆大,而按之之时,窅而不起,为风水,窅而起者,止为水欤,不知言按手足,而腹在其中矣。
张志聪曰:此论其疾而知其病也。足太阳之脉,起于两目,而下出于颈项,太阳之上,寒水主之。太阳之气,运行于肤表,此水随气而溢于皮肤之间,故目窠微肿,颈脉动而肤胀。欬者,水留于皮毛,而动其肺气也。风水者,因外受于风,风行而水涣也。
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㑊。安卧脱肉者, 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 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 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 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 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详审尺脉,尺肉可以定诸病也。尺之皮肤滑润而淖泽者,风也。若其肉弱者,主㑊安卧盖,弱不弱,强不强,寒不寒,热不热,为㑊不能自宁,故安卧耳。若肉不但弱,而至于脱者,当为寒热,不可治之病也。若尺之皮肤滑润而泽脂者,风也。上节言按其手足窅而不起者,为风水肤胀,而此以肤滑而泽者为风,信乎?欲知有风,必其滑而润泽如脂膏者,真为风也。若尺之皮肤涩者,乃风痹也。又尺之皮肤甚粗,如枯鱼之鳞者,不但燥涩而已,则为水泆饮之证也。尺肤热甚,其脉盛躁,当为温病也。其脉虽盛,不至于躁而带滑者,则病当自出矣。若尺之皮肤寒冷,其脉小者,主下泄,及正气衰,故身寒而脉小也。若尺之皮肤炬然如火,而先发其热,后乃为寒,及先发其寒,而后乃为热者,皆为寒热之病也。
张志聪曰:此论诊尺而知内外之病也。夫津液淖泽于皮肤,故尺肤滑。其淖泽者,知风在于皮肤,而鼓动其津液也。脂者,肌肉文理间之脂膜。尺肤滑而泽脂者,风在于肌肉间也。夫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如尺肤涩者,此风痹于筋骨间也。此以尺肤之淖泽滑涩,而知风邪之浅深也。肌肉者,五脏元真之所通会,脾土之所主也。故尺肉弱者,主脾土虚而解㑊安卧。解㑊者,懈惰也。脱肉者,形损也。寒热者,阴阳血气虚也。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发热,阴阳形气,皆已虚脱,故为不治。如枯鱼之鳞者,皮肤起寒粟也。寒者,水之气,此水邪泆饮于内,故寒色见于外也。温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发为温病,故尺肤热甚,而脉盛躁者,知其为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知病且出于外也。尺肤寒,其脉小者,少气,盖气者所以温肤热肉,从阴而生,自内而外,故知其泄于内而虚于外也。此诊其尺,而知内因之病也。尺肤之先热后寒,先寒后热,而皆为寒热者,尺肤主三阴三阳之气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 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 腹热。肘后麤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 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 中有寒。
马莳曰:此即肘、手、臂、掌诸所之冷热,而验其各病,皆承上文“调尺言病之意,而并及之也。人之手,自曲池已上为肘,自曲池以下为臂,肘在上应腰已上,手臂在下应腰已下,故肘所独热者,其腰已上必热;手臂之所独热者,其腰己下必热。” 肘之前廉,即内廉也,据大体为在前,故以内廉为肘前。肘前独热者,主膺前有热,盖肘之内廉与膺前皆属阴也。肘之后廉,即外廉也,据《大体》为在后,故以外廉为肘后。肘后独热者,主肩背有热,盖肘之外廉与肩背皆属阳也。至于臂中独热者,其臂外热,主腰有热,臂内热,主腹有热也。肘后麤大已下三四寸间,即曲池为麤大处,而已下则为三里之所,其间热者,主肠中有虫,盖不上不下之所正合于肠中也。若掌中热者,为掌之内廉热,主腹中热,其冷则腹中亦冷也。鱼际之上白肉际属阴经,内有青血脉来见者,亦主胃中有寒也。
张志聪曰:夫手太阴之脉,从指并之少商,过于输,行于经,而入于肘之尺泽。脉外之气血,从手阳明之五里,走尺以上鱼,相逆顺而行也。是以《脉要精微篇》论两手之尺寸,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盖以尺上寸,以候身半以上,寸下尺,以候身半以下。夫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故以寸之阳以候上,尺之阴以候下也。肘所自寸而下,尺也。手所自尺而上,寸也。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此诊尺肤以候形身之上下,故与脉候之上下反其诊也。肘前乃手厥阴之曲泽处,肘后乃手少阳之
“天井处。” 盖以两手下垂,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也。夫所谓肘所、手所者,论手臂之背面。臂中掌中鱼上,乃手臂之正面。背面为阳,故候形身之外,正面主阴,故候腰腹。肠胃之内,即尺外以候季胁,尺里以候腹中之大,义相同也。夫人生于天地六合之内,其血气之流行,升降出入,应天运之环转于“上下四旁。是以《脉要精微论》以寸尺之外内前后上下。候形身之外内前后上下。” 此篇以手臂皮肤之前后外内,候形身之上下前后外内。盖脉内之血气。应地气之上腾于天。脉外之气血。应天气之下流于地。人与天地参也。
《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悗 有加,立死。〈悗同闷〉
马莳曰:“此又承上文诊尺之未尽者而备言之也。尺之皮肤,炬然而热,其左手寸部人迎之脉大者,当有去血之证也。盖尺涩则肾水不足,左寸脉大则心火有馀,其去血者宜矣。若尺之皮肤坚而且大,而脉则小甚,主正气衰少,若躁闷有加,则立死也。”
张志聪曰:“尺炬然热,人迎大者,三阳之气偏盛也,故当主夺血。” 夫皮肤为阳,血脉为阴,“尺坚大,脉小甚者,阳盛而阴绝于外也;少气闷有加者,阳盛而阴绝于内也。”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 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马莳曰:“此即人之目有五色,而知其病之在何脏也。”
张志聪曰:此以目色而候五脏之血气也。五脏之血气,行于脉中,而变见于寸口,五脏之气血,变见于色,而出于目中。盖五脏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也。前节视目窠,以知皮肤之水,此节视目色,以知五脏之阴,皆从外以知内也。胸中,膈中也。黄色不可名者,色黄而有黑白青赤之间色也。病在胸中者,五脏之“气皆从内膈而出” ,故所见之色若是。
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 外走内者,少阳病。
马莳曰:“此言诊目痛之法也。目痛属火,必有赤脉。然赤脉在目之内,今自上而下者,主病在太阳经。盖足太阳膀胱经,自目内眦之睛明、攒竹,以上于脑之四行,其经脉在目之上,故自上而下者,乃太阳有邪入于目中也。又赤脉在目之内,今自下而上者,主病在阳明经。盖足阳明胃经,自足次指之厉兑,以至目下” 之四白承泣,其经脉在目之下,故自下而上者,乃阳明有邪入于目中也。又赤脉在目之内,今从外而走于内者,主病在少阳经。盖足少阳胆经起于足之四指窍阴,以至于外眦之瞳子髎,其经脉皆在于外眦,故自外而走内者,乃少阳有邪入于目中也。
张志聪曰:太阳为目上纲,故目脉从上下者,主太阳病。阳明为目下纲,故从下上者,主阳明病。少阳之脉,循目锐眦,故从外走内者,主少阳病。上节视目色以知五脏之阴,此诊目脉以知三阳之气。夫色为阳,脉为阴,此阴阳之变换。
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 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 脉,三岁死。”
马莳曰:此言诊瘰𤻤寒热之有法也。张志聪曰:“此论血脉主于手少阴心主,而本于足少阴肾脏。寒热者,水火阴阳之气也。心主包络之气,发原于肾,归于心下之部署,为一形脏,而主脉瞳子者,肾脏之骨精也。水脏之毒,上交于火脏,而火脏之气,复下交于阴,所谓阴阳交者,死不治。” 朱卫公曰:“此论水脏之毒气,随” 正气相交而死。故凡论疾。皆当体会其正气焉。
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 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龋臼禹切〉
马莳曰:“此言诊齿痛之有法也。齿痛曰龋,上齿属手阳明大肠经,下齿属足阳明胃经。故按其阳脉之来,有过者必为独热。其脉在左右上下,则病热亦分左右上下也。”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 黑,多青皆见者,寒热。
马莳曰:此言诊血脉之有法也。凡诊血脉者,必自其各部之分肉而视之。
张志聪曰:此以皮部之色,而知血脉之寒热也。《皮部论》曰:“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
“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 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马莳曰:“此言诊黄疸之有法也。”
张志聪曰:“此论中土之病,统见于五脏之外,合土灌于四脏也。身痛,病见于肉也。色黄,病见于皮也。齿垢黄,病见于骨也。爪甲上黄” ,病见于筋也。“黄疸,脾家病也。脾病故解㑊安卧。” 小肠为赤肠,心之腑也。心主血脉。“小便赤黄,脉小而涩,病见于脉也。小便赤黄,下焦热也。不嗜食,上焦虚也。盖土位中央,而上下四旁皆” 为之应。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沈等 者,病难已也。
马莳曰:此言诊病有难已之法也。《素问六节脏象论》《本经禁服终始》、四时气等篇,皆以寸口探足手六阴经之病,为内伤;以人迎探手足六阳经之病,为外感。故寸口大者为关,人迎大者为格。今寸口与人迎之脉,小大浮沈相等者,其内伤外感,俱未能自已也。
张志聪曰:此论人迎气口,与手太阴两寸口之脉,各有所候也。寸口者,手太阴之两脉,分寸关尺三部,以候脏腑之血气者也。人迎气口者,候三阴三阳之气也。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大小浮沈等者,此表里阴阳气血皆病,故为难已。按人迎气口,以左为阳而右为阴;手太阴之两脉,以寸为阳而尺为阴,是以宋崔紫虚《四言举要》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盖亦有所本也。夫寸口者,在太渊之分,关前一分者,寸关之间也。寸关、尺三部,以候内之五脏六腑;人迎、气口,以候外之三阴三阳,所候不同,而所取之部位,亦有别也。是以手太阴之两寸曰寸口,人迎、寸口又曰脉口,又曰气口,盖各有部位之分,故名亦有别也。《五色篇》曰:“脉之浮沈,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盖左右三部之脉,以候血脉。左右之人迎气口,以候三阴三阳之气,故曰气口 。朱卫公曰:此篇论尺,故兼论人迎,盖尺肤与人迎气口之相应也。
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
马莳曰:此言诊女子有子之法也。手少阴者心也,为左手寸部。心与小肠为表里,而小肠为手太阳,故少阴脉动,则太阳之脉亦动也。所以女子有妊者,当为男子之应。后世以足易“手” 字,盖以肾脉不止为有妊也。不知此“子” 字乃男子也。不然,则《素问》《灵枢》岂皆误乎?
张志聪曰:此论人之始生,本于先天之水火也。手少阴者,两手之少阴肾脉也。盖胞系于肾,故少阴之脉动甚也。夫妊始成形,先生两肾,犹太极中之阴阳,阴阳分而五行备,五行备而形始成,是以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主妊子也 。闵士先曰:此篇论诊尺,若以手少阴心脉论之,则失其经旨矣。且《本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夫寸为阳,尺为阴。阴搏者,尺脉滑利也;阳别者,与寸关之有别也 。赵庭霞曰:“动甚者,动脉也。厥厥动摇,状如小豆,与滑脉之流利如珠同形,盖有诸内而形诸外也 。” 朱卫公曰:“动在左者,先感天一之气,故主男;动在右者,先感地二之气,故主女。越人以胞系于命门者,谓气之所感,非著于右” 肾也。试按男子之胎。多偏于左。
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
马莳曰:“此言诊婴儿病之有法也。头毛逆上,则血枯而不润,如草之枯者相似,故以死拟之。然曰病,则无病之时,尤宜忌也。”
张志聪曰:“此论人之血气,本于先天所生,而上下环转者也。婴儿者,始生之儿。毛发者,血之馀,少阴精血之所生也。发覆下垂,以应人之血气,从下而升,复从巅而下。若发上逆,是惟升而无降矣。升降息,故不免于死亡。”
耳间青脉起者,掣痛。
马莳曰:此言诊身中掣痛之有法也。上文诊血脉之多青者为痛,以青为寒也。今耳间有青脉起,则少阳阳明诸经有寒,故为身中牵掣而痛也。张志聪曰:“肾主骨而开窍于耳,故耳间青脉起者,当主筋骨掣痛。” 此承上文而言人之血气,始于先天肾脏之所生。
大便赤办,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 温,泄易已。
马莳曰:“此言诊便泄有难易之法也。凡大便有赤办或飧泄,赤当为热而下迫,亦主于火也。今脉小而手足寒,则是证脉相背,所以为难已也。若止于飧泄,脉体亦小,但得手足尚温,则泄亦易已矣。张志聪曰:办,别也。大便赤办者,谓黄赤之间别也。盖中焦泌糟粕,蒸津液,乃化而为血,独行于经隧,命曰营气,水谷常并居于胃。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济泌别汁,而渗入于膀胱。如大便赤办。” 乃中焦
之血与糟粕并下矣。飧泄。大肠虚而不能济泌矣。此肠胃虚泄于下。中焦之汁不能荣于脉中。故脉小也。若手足温者。得下焦之生气。故泄易已。此言中焦水谷之精微。又藉下焦之生气以合化。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 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 此阴阳之变也。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肠澼;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 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重平声〉
马莳曰:“此言阴阳有四时之变,而即四时之病以证之也。夫四时有变,以寒暑之相胜也。重阴则必变而为阳,故阴主寒,而寒甚则必热,故曰寒生热也。重阳则必变而为阴,故阳主热,而热甚则必寒,故曰热生寒也。此乃阴阳之变也。试观冬伤于寒,而至春变为瘅热之病,春伤于风,而至夏变为后泄肠澼之病,则” 寒生热之义可见矣。夏伤于暑,而至秋变为痎疟之病;秋伤于湿,而至冬变为咳嗽之病,则热生寒之义可见矣。此虽四时之变,要亦四时之序为之也。
张志聪曰:此言人之阴阳血气,应四时之寒暑往来,而有寒热阴阳之变。盖变化者,阴阳之道也。《邵子》曰:“少不变而老变”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甚则热,热甚则寒也。复申明阴阳寒热之变。冬伤于寒,春生瘅热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时,人之阳气外出,寒随气而化热,故春发为瘅热之病。夏伤于暑,秋生痎疟者,暑气藏于募原,至秋时人之阴气外出,邪随气而发为痎疟。痎疟者,阴疟也。此寒暑之伏邪,随人气之外内出入也。夫天之寒邪,化为瘅热;天之暑邪,化为阴疟,此天之阴阳,又随人气之变化也。夫阳者天气也,主上;阴者,地气也,主下。风乃天之阳邪,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湿乃地之阴邪,故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以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是以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此天地之阴阳,又随四时之上下升降也 。赵庭霞曰:“人之阴阳出入,随四时之寒暑往来,故曰四时之变,寒暑之胜,至于阴阳寒热之变,有因于天气者,有因于人气者。”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