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196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九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九十六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九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九十六卷目录

 医部汇考一百七十六

  背脊门二

  王肯堂证治准绳强痛 天柱发对心发对脐发 阴阳疽 禽疽 满天

  星 老鼠攒 竟体发 酒毒发疽 黄瓜痈 龙疽 丹毒发疽 蜂窝发

  陈实功外科正宗发背阳证歌 阴证歌 半阴半阳证歌 绷缚背疮法

  喻昌医门法律恶寒 作痛

  陈士铎石室秘箓疼痛 开裂

  方一䒷蒌薤白白酒汤 䒷蒌薤白半夏汤 乌头赤石脂丸 通气散 通气防风汤

   丁香五套丸 加减当归饮子 又方 熨背散 下气汤 槟榔汤 又方 御寒膏

  三合汤 苍术复煎汤 白散子 清凉膏 猪蹄汤 透脓散 又方 神功活命汤 黄

  连解毒汤 妙贴散 二十四味流气饮 参芪内托十宣散 十奇散 酒煎散 内托十

  宣散 围药 败毒流气饮 千金内托散 人参内托散 万应黑虎膏 神仙救命丹

  又方 开胃散 护心散 忍冬酒 犀角散 洪宝丹 金丝万应膏 附炼松香法 黄

  芪竹叶汤 八味黄芪散 内补散 生肉膏 又方 猬皮散 又方 内补散 又方

  李根皮散 大内塞排脓散 漏芦汤 五利大黄汤 托里散 内托里散 请帮助识别此字。肿汤 当

  归托里汤 翠霞散

艺术典第一百九十六卷

医部汇考一百七十六

[编辑]

背脊门二

[编辑]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编辑]

强痛

[编辑]

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冲头痛,乃足太阳经不行 也,羌活胜湿汤主之。若打扑伤损,从高坠下,恶血在 太阳经中,腰脊痛不可忍,地龙汤主之。

按:《脉经》云:风寒汗出,肩背痛,中风小便数而欠者,风 热乘其肺,使肺气郁甚也,当泻风热,以通气防风汤 主之。然则寒热气不足以息,而肩背痛,小便遗失者, 当以人参、黄芪之属,补肺气之虚,不言可知也。

天柱发对心发对脐发

[编辑]

或问:“背发疽有几?”曰:“上中下三发,俱在脊中,属督脉。 上发者,伤于肺,发于天柱骨下,为天柱发;中发者,伤 于肝,为对心发;下发者,伤于肾,为对脐发。皆由积热 怒气所致。初如粟米,或痳或痒,或拘急,或不痛,或大 痛。初觉便宜隔蒜灸之,或汗、或下、或托,量其虚实施 治。”脑发、背发,在上者不可用木通,恐导虚下元故也。 老弱者尤宜戒。然三发背,总要之地,与他处不同,尤 所当谨。微有痛痒,宜速治之,活命饮加羌活紫金丹、 胜金丹、夺命丹选用。壮实者,一粒金丹、八阵散等下 之。老弱者,黄芪木香散、十全大补汤托之。

阴阳疽

[编辑]

或问“背上痳木不常,时肿时塌,忽软忽硬,乍寒乍热, 何如?”曰:“此名阴阳疽,由七情内乖,阴阳不和也。此证 必大渴,神清脉定者可治,活命饮加羌活,或胜金丹、 夺命丹选用。昏迷躁乱,饮食不进者死。十日得黄白 脓者可治,数日无脓者死。”

禽疽

[编辑]

或问:“背忽痳木,拘急不痛,十数处肉紫色,如拳触状, 何如?”曰:“此名禽疽,七日内寒热口噤者死,急服活命 饮加羌活、独活、胜金丹、夺命丹。得汗可治,无汗不治。 神清脉和可治,神昏脉躁,或微或代者死。漫肿不溃, 宜服台阁紫微丸。”

禽疽,始发者如疹数十处,如拳打之状,发寒齿噤,如 此者十四日死。十日可刺,导引脓出即愈。

满天星

[编辑]

或问:“背疽两头小,四边散,何如?”曰:“此名两头发,又名 满天星,一名广绵背发,因怒蓄热所致。活命饮加羌 活、紫金丹、胜金丹。”壮实者,八阵散、一粒金丹下之。肿 高红润者生,低陷黑暗者死。

老鼠攒

[编辑]

或问“背胁之间三两处,发疽何如?”曰:“此名老鼠攒,一 名游走血脾痈”,由怒气积热所致,多发于足少阳、足 厥阴二经,宜顺气清热之剂,服黄连解毒汤、活命饮 加黄连、栀子,及服紫金丹。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老 弱者,黄芪木香散,内补十宣散选用。七日不见脓,黑 陷及躁乱者死。

竟体发

[编辑]

或问“背上生疽,肉色不变,痳木微痒,顽如牛领之皮, 二三尺许,何如?”曰:“此名竟体发,亦名椒眼发。由盛暑 时空腹感触秽气,及愤怒积郁所致,宜活命饮加羌 活,或黄连解毒汤、胜金丹、乌金散选用。壮实者,八阵 散、一粒金丹下之。七日内未成脓,宜隔蒜灸。灸而起 发,神清脉和者可治。灸而不起,腹胀神昏,脉微或促” 或代者死。服汗剂,得汗者生,无汗者死。服补剂,红润, 起发知痛者生。膨胀不食,干枯黑陷者死。

酒毒发疽

[编辑]

或问:“背当心而痛,痳木不常,累累如弹如拳,坚硬如 石,痛彻五内,遍身拘急,何如?”曰:“此名酒毒发疽,由饥 饱劳伤,炙煿厚味所致。宜服黄连解毒汤加羌活、干 葛,或神效消毒散,内疏黄连汤、紫金锭、胜金丹选用神昏脉乱,大渴狂言,有妨饮食者死;二便闭结者死。 有因寒变而内陷者,用托里温中汤。

黄瓜痈

[编辑]

或问“背侧生疽,高二寸,长尺许,状如黄瓜,肉色不变, 何如?”曰:“此名黄瓜痈,一名肉龟,疼痛引心,四肢痳木 是也。此证多不可治,急服紫金丹、胜金丹、活命饮加 羌活、柴胡,及夺命丹、神仙追毒丸选用。脉微自汗,谵 语者死;平塌黑色者,独姜散主之,服台阁紫微丸。”

龙疽

[编辑]

或问“第九椎两旁,忽肿痛而无头,寒热大作,何如?”曰: “此名龙疽,即中搭也,属太阳经,由愤怒积热所致。壮 实者急服一粒金丹,或八阵散下之,活命饮加柴胡、 羌活、黄芩,水酒各半煎服。老弱者黄芪木香散、内补 十宣散、十全大补汤选用。”色赤起发润泽者可治。色 黑低陷,恶心眩运,大便滑泄,小便如淋,谵语者死。

丹毒发疽

[编辑]

或问“背上细㿔无数,浸淫一二尺,如汤火伤,烦躁多 渴,何如?”曰:此丹毒发疽也,因服丹石刚剂所致。红润 者生,紫黯者死。恶证少者,宜服“黄连消毒散、胜金丹、 国老膏。”恶证多神昏脉躁,膨胀呕哕者死。

蜂窝发

[编辑]

或问“背患疽,状如蜂房,十日而平塌,寒热,痛楚殊甚, 饮食少进,膨胀淋沥何如?”曰:“此蜂窠发也。”其脉微而 迟,四肢厥冷,为不足,乃过服耗气之剂,又暴怒而然。 用活命饮加参、芪、归、术,兼以乌药、青皮、木香,间与紫 金丹服之,起发脓溃,服十全大补汤。

《陈实功外科正宗》

[编辑]

《发背阳证歌》

[编辑]

“痈疽不论上中下,惟在阴阳二证推。发背虽有正与 偏,要取高低两样看。纯阳初起必臖肿,更兼身热有 微寒。顶如尖字高突起,肿似湾弓根有盘。七日之间 多臖痛,二七之期脓渐漫。动息自宁食知味,二便调 匀无泻干。肿消脓溃精神爽,脱腐生新气血完。五善 自然《臻并至》,七恶全无半点干。痛便随脓减,肿退自” 肌宽。新肉已生红艳艳。腐皮自敛白漫漫。一身多爽 快。五脏尽和欢。此属纯阳俱易活。百人百可保平安。

《阴证歌》

[编辑]

“纯阴初起不知疮,粟米之形疙瘩僵,不红不肿不知 痛,少热少臖少堤防。七朝之后身体倦,疮根平大喜 浇汤。顶不高兮根不活,色不光兮腐不穰。软陷无脓 空结聚,脉浮散大细飞飏。饮食不餐身战战,尝汤止 许意忙忙。疮上生衣如脱甲,孔中结子似含芳。脓多 臭秽身难便,举动仓皇韵不长。疮形成紫黑,面色变” 青黄,精神昏愦多鼾睡,言语无人自发扬,口干多舌 强,痰喘定身亡,此属纯阴俱不治,百人百可到泉乡。

《半阴半阳证歌》

[编辑]

“阴阳之证两相交,生死同兼事可招。微热微寒微赤 肿,半昏半爽半平高。脉来虽数多无力,饮食虽餐不 易消。肿而不溃因脾弱,溃而不敛为脓饶。大便多溏 小便数,上身有汗下身焦。五善虽兼有,七恶未全逃。 口渴喜汤肠腹痛,面浮餍饮足心高。心烦不稳睡神 乱,怕音焦。投方应病方为妙,阴转为阳渐可调。心真” 造化,命尔坚牢。逢之任是神仙手,半死馀生定莫逃。

《绷缚背疮法》

[编辑]

发背已溃流脓时,冬夏宜绢帛四五层,放贴膏药,外 再用棉布方八寸,四角用蛇皮细带贮之,安盍绢上, 以带扎在前胸,绷实疮上,庶使疮中暖气不泄,易于 腐溃。洗疮时,预备二绷更换,务要患内暖气烘烘。

《医门法律》
臣喻昌著

[编辑]

恶寒

[编辑]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用灸及附 子汤外内协攻之法。”夫口中和而不燥不渴,其无里 证可知。况背为督脉总督,诸阳上行之地,他处不寒, 独觉背间寒,其为阳虚阴邪上凑可知。故外灸内温, 两法并施,必求阴消阳复而后已。不知者谓伤寒才 一二日,外证且轻,何反张皇若此?讵识仲景正以一 二日,即显阳虚阴盛之证,蚤从暴病施治,此见微知 著也。若待至三四日,势必极盛难返,不可救药矣。

作痛

[编辑]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乃阴寒之气厥逆而上干者,横 格于胸背经脉之间,牵连痛楚,乱其气血,紊其疆界, 此而用气分诸药,则转益其痛,势必危殆。仲景用乌 头赤石脂丸,以蜀椒、乌头一泒辛辣,以温散其阴邪。 然恐胸背既乱之气难安,而即于温药队中,即用干 姜之泥,赤石脂之涩,以填塞厥气所横冲之新隧,俾 胸之气自行于胸。背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 迺除。此炼石补天之精义也。今人知有温气补气行 气散气诸法矣。亦知有堵塞邪气攻冲之窦。令胸背 阴阳二气。并行不悖者哉。

《石室秘箓》
臣陈士铎著

[编辑]

===疼痛===“背脊骨痛者,乃肾水衰耗,不能上润于脑,则河车之 路干涩而难行,故尔作痛。”此等证非一二剂可以见 功,非久服补气之药以生阴,非大服补阴之药以生 水,未易奏功也。方用:黄芪熟地各一两山茱萸麦门 冬各四钱北五味一钱白术五钱防风五分茯苓三 钱附子一分水煎服。此方补气则有黄芪、白术,补水 则有熟地、山茰,去湿则有茯苓,去风则有防风,引经 则有附子,而又有麦冬以生肾水之母,自然金旺生 水,水足则河车之路不干,不干则润金滋骨可知,又 何痛之作楚,既不痛矣,又何背之不直哉。然此方不 能奏功于旦夕,必须多服、久服乃效。

“如人患背疼者,人以为心病而非心也,乃膀胱之气 化不行,故上阻滞而作痛。法当清其膀胱之火,背痛 自止。盖膀胱乃肾之腑,肾虚膀胱亦虚。夹脊乃河车 之路,膀胱借肾道而行,所以背脊作楚耳。”方用熟地 一两肉桂三分车前子、泽泻各三钱薏仁、茯苓、芡实 各五钱,水煎服。二剂膀胱之水道大通,而背脊之疼 亦愈矣。盖熟地乃补肾之圣剂,肾足而膀胱之气亦 足,况又有茯苓、车前、薏仁类以泻其水,肉桂又引入 诸药,直达膀胱以通其气,自然化行而水泄,水泄而 火散,上行之郁结有何不除,此病之所以立效也。

开裂出蛇虱

[编辑]

如人有背上忽然疼痛,裂开一缝,撺出蛇一条,长二 尺者,颇善跳跃,予亲手治之而验其证,必先背脊痛 甚而又无肿块,久则肿矣,长有一尺许一条直似立 在脊上,予乃用刀轻轻破其皮,而蛇忽跳出,其人惊 绝。予乃用人参一两、半夏、南星各三钱,附子一钱治 之,忽甦,“生肌散”敷其患处而愈。

人有背脊裂开一缝,出虱千馀,此乃肾中有风,得阳 气吹之,不觉破裂而虱现。方用熟地、山茱茰各三两, 杜仲一两,白术五钱,防己一钱,稀莶草三钱。二剂裂 缝生,虱尽死。

又有一方,用蓖麻三粒,研成如膏,用红枣三枚,捣成 为丸,如弹子大,火烧之,熏衣上,则虱死而缝合。亦绝 奇方也,真不可思议矣。蓖麻子能杀虱,虱去风出,则 缝自合矣。

方一

[编辑]

䒷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下同

[编辑]

治胸背痛

䒷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䒷蒌薤白半夏汤

[编辑]

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

䒷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切, 半夏洗,半升 白酒一斗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乌头赤石脂丸

[编辑]

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者。

蜀椒、赤石脂各一两一法各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通气散

[编辑]

治风热肩背痛

防风、 稿本 羌活 独活各八分 黄芩酒炒 黄连姜汁炒,各一钱

右㕮咀,水煎服。虚加人参。

通气防风汤东垣十书

[编辑]

治肩背痛

柴胡 川升麻、 黄芪各一钱, 防风、 羌活、 陈皮、 人参、 甘草各五分 白豆蔻仁二分 黄蘗一分, 稿本、 青皮各三分

右,水煎温服。食后气盛者宜服。面白脱色气短者勿服。

丁香五套丸和剂局方

[编辑]

治肩背痛

南星“每个切作十数块,同半夏先用水浸三日,每日 易水,次用白矾二两,研碎,调入水内,再浸三日,洗净 焙干” 半夏切,各二两 干姜炮 白术 良姜 白茯苓各一两 木香 丁香“俱不见火” 青皮 陈皮去白,各半两

右为末,用神麹一两,大麦糵二两,同研取末,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不拘时,温热水送下。

加减当归饮子元珠

[编辑]

治肩背忽痛

当归, 防风, 柴胡, 生地黄、 大黄各一两半, 白芍药、 黄芩, 人参各一两, 甘草一两三钱, 滑石六两, 黄连五钱。

右每服六七钱水煎

===又方===

治背痛

姜黄四两, 甘草炙, 羌活 白术各一两

右每服一两水煎

熨背散千金方下同

[编辑]

治胸背疼痛而闷

芎䓖一两六铢 乌头 细莘 附子 羌活 蜀椒 桂心各五两

右七味,治下筛,布裹,微火炙令煖,以熨背上,取瘥乃止。慎生冷,如常法。

下气汤

[编辑]

治胸腹背闭满。上气喘息。

杏仁《四七枚》, 大腹 槟榔各二七枚

右二味,㕮咀,以童子小便三升,煎取一升半,分再服。曾患气发,辄合服之,便瘥。

槟榔汤

[编辑]

主破胸背恶气。音声塞闭。

“《极大槟榔》四枚。” 极小槟榔八枚。

右一味,二品,㕮咀,以小儿尿二升半,煮减一升,去滓,分三服,频与五剂,永定。

又方

[编辑]

治膀胱实热背强痛

栀子仁。一作瓜子仁 茯苓 知母各三两 淡竹叶 生地黄切,各一升 蜜五合 石膏八两

右七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蜜,煮二沸,分三服,须利加芒硝三两。

御寒膏古今医鉴下同

[编辑]

治“体虚人背上恶寒,或夏月怕脱衣。及妇人产后被风冷。手足冷痛至骨” ,又治腰痛。

生姜半斤,取自然汁 明胶三两, 乳香 没药各 一钱半,共入姜汁内

右于铜杓内煎化,移在滚汤内顿,以柳条搅至成膏,又入川椒末少许,再搅匀,用皮纸摊贴患处,以鞋底烘热熨之,候五七日脱下,或起小疮不妨。

三合汤

[编辑]

治背心一点痛

乌药顺气散 合二陈汤、 “香苏散” 加羌活、 苍术。

右水煎服

苍术复煎汤丹溪心法

[编辑]

治寒湿相合。脑痛。脊骨胛眼痛。膝膑痛。

苍术四两, 羌活、 升麻、 泽泻、 柴胡、 稿本、 白术各五分, 黄蘗三分, 红花少许。

右锉,先以苍术用水二椀,煎至一椀,去滓,入群药于苍术汤内,再煎至半,去滓服。

白散子

[编辑]

治发背候“取下毒无次,用清凉膏贴之。”

白附子 大香附子各半两 半夏一分,姜制 黑牵牛二两,半生半炒令熟 大甘遂一分,“以大麦 炒,候黄,若赤色不用,须极慢火炒之”

右为末,量患人虚实加减,每服二钱,以蜜酒调下,续饮温酒一两盏,候所苦处刺痛为度,微利三五行,泻出恶物即瘥。次用膏药贴之。气盛者一服二钱,馀更裁度。

清凉膏

[编辑]

治发背等,先用白散子取之,次用此药贴之。

当归二两 香白芷 木𪔀子肉 白芨 芍药 黄蘗 白蔹各一两 乳香别研 白胶香别研 腻粉各少许 黄丹五两

右用清麻油十两,煎前六味,候紫色去之,入槐柳枝各七寸,再煎,少顷又去之,入黄丹五两,熬成,入乳香等,重绵滤入罐子内贮之,用《如常贴使》。

猪蹄汤

[编辑]

一切发背等证,用此洗之。能消毒气,去恶肉。凡疮有口,急用之。

香白芷 黄芩 赤芍药 露蜂房小孔多者佳 当归 羌活 生草 地骨皮

先将雄猪前蹄一只,以水四椀煮熟,去蹄取汁,澄去面上油腻,取清汁,加前药煎三四滚,取汁,将败笔或软绢蘸药汤,徐徐洗之。须要避风并人口中气。

透脓散

[编辑]

痈疽发背,不用开刀服之,一日夜自透出一头。

蛾口茧出了蛾者。

右将一枚烧作灰,用酒调服。切不可用两枚三枚。若服一枚,只一头,多服多头。

又方

[编辑]

治发背痈疽恶疮

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各五钱 橘红一钱半。

右锉,水煎,入竹沥、姜汁,和匀服之。如欲煎膏,加参、芪等药各四两。肿疡,加当归、连𧄍、羌活。

溃疡加芍药、川芎、甘草、白芷。

酒毒加酒炒黄连

气加炒香附

痰加瓜蒌仁

发热加酒炒黄芩

渴加麦冬天花粉

恶心。加半夏、生姜、藿香。

解毒加金银花、甘草节。

泻。加苍术、白术。俱土拌炒。

在“太阳经” 上。加羌活。

在少阳经上加柴胡

在阳明经上。加“鼠黏子、白芷、升麻。”

神功活命汤

[编辑]

治痈疽发背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白芍药 连𧄍 黄蘗 知母 白茯苓 生甘草 升麻 白术 桔梗 黄芩 独活 青皮 白芷 苦参 花粉

右,水煎服。体虚加参、术,减苦参、连、𧄍。

黄连解毒汤

[编辑]

治背脊对心发

黄连:姜汁拌炒 甘草 升麻 桔梗 白茯苓 黄芩酒炒 山栀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枳壳 元参 花粉 连𧄍 小柴胡 金银花。

右,灯心为引,临用加“犀角汁。” 四剂后,宜加“人参。”

妙贴散

[编辑]

治流注发背

《曰芷》、 南星、 肉桂、 蛤粉各五钱, 文蛤一两, 芍药七钱, 多年小粉八两,炒焦 白芨四两。

右磨末,每用生姜自然汁、好酢、葱、蜜捣汁和匀,火上熬热,调药如糊,敷四向空中出毒,干再用前汁润之,以助药力。

二十四味流气饮

[编辑]

治证同上

陈皮 半夏制 升麻 干葛 甘草 泽泻 白茯苓 苍术 厚朴 木香 羌活 独活 防风 荆芥穗 薄荷 黄芩 川芎 当归 生地 白芍药 黄芪 青皮 木通 白芷

右,水二锺,姜五片,葱白三根,煎热服,以衣覆患上,出汗为妙,止可一服。冬天加紫苏、大柴胡。

参芪内托十宣散

[编辑]

治证同上

人参一钱五分, 陈皮八分, 甘草三分 升麻、 白茯苓各一钱, 黄芪蜜炙 白术土炒 泽泻 当归各二钱, “生地黄 川芎 白芍药 黄芩 花粉 乌药 前胡 黄蘗、 知母”

右煎服。冬天加桂,倘有别内证,因证加减。

十奇散

[编辑]

治发背伤于肾者

桔梗 人参 当归身 花粉 五味子 芍药 乌药 香附 枳壳 木香

囊肿。加川楝子、槟榔。

“百节疼痛” ,加木瓜、牛膝、赤芍。

寒热加柴胡黄芩

酒煎散

[编辑]

治发背因毒内攻,其毒与好肉一般,平者用手按之,如牛颈之皮,上有黄泡,出腥水,乃毒入于肺,若不速治即死。

当归、 穿山甲、炮 白芷 升麻 肉桂 木香 川芎 赤芍 甘草

右酒煎服

内托十宣散

[编辑]

治蜂窝发背

人参 黄芪炙 白术炒 当归 白芍 厚朴 连𧄍 桔梗 防风 甘草 荆芥穗 金银花 白芷 川芎 官桂

右,水二锺,煎八分,食前连进十贴。

虚甚者加附子

“心神恍惚。夜梦不安。” 加远志、辰砂、酸枣仁。

“大便溏泄。” 加黄连、木香、白术、土炒苍术。

内陷不发。加穿山甲。乳羊角烧灰。

“小便频数。” 加薏苡仁益智。

脓不透。加归须地蜈蚣炙赤芍药。

围药

[编辑]

治一切肿毒。不令内犯脏腑。

南星 木𪔀 草乌 贝母 大蒜《另捣》 白芨、 五倍子。

右为末,生姜汁米酢调敷,留口二三日夜,即消尽矣。常以酢润之。

败毒流气饮

[编辑]

治发背

紫苏叶 桔梗 枳壳 防风 柴胡 生甘草川芎 白芷 白芍药 当归 羌活 白茯苓 乌药 陈皮

右,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千金内托散

[编辑]

治发背

桔梗 厚朴 白芷 防风 人参 黄芪蜜炙 川芎 甘草 当归 官桂 黄芩 白术土炒。

右煎服

人参内托散

[编辑]

治发背

人参 白术各二钱 陈皮 白芥子 黄芪 茯苓 川芎 白芍 苍术 桔梗 黄芩酒炒 乌药 厚朴姜汁拌炒 升麻各一钱 半夏 当归 枳实 花粉各一钱五分 香附 麦冬、 黄连各五分 青皮八分 防风七分 甘草四分。

右作一剂,姜五片,砂仁末五分煎。临服加淡竹沥、姜汁半酒杯和服之。加减存乎人。

万应黑虎膏

[编辑]

治背上痰注。如缠袋形。

多年小粉八两,炒黑 五倍炒黄 蛤粉 干姜 南星各四两 花粉 白芷 龟板酢炙 昆布 白芥子 乌药各二两 白芨五两 肉桂三两

右各为细末和匀,用生姜自然汁一椀,好酢一椀,葱半斤,捣烂,加蜜三两,再捣取汁半椀,三味和匀,火上熬热调药,俟通手敷患上,留一小洞,出气时用热馀汁润之,一日夜方可易之。敷至一月,方得软矣,亦可下行剂。

神仙救命丹

[编辑]

治前证,待硬处活动如绵,煎剂服大半,方可下之,否则无益有损。

《珍珠》制研 麝香研 甘草末、 枳实、 全蝎末、 蛤粉各一钱, 冰片研三分, 陈胆星末五钱, 蟾酥六分, 巴豆霜五分

右各为细末和匀,米粉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或酒或蜜汤送下,其痰从大便中出尽为度。如不行,再服即行,以薄粥补之。若不待其软遂下行药,命亦难生。病者须要拱听医师之戒,清心寡欲,戒恼除忧,并忌油腻生冷蒜茄等物。如泻不止,可服《后方》。

又方

[编辑]

治前证泻不止者

甘草七分 黄连、 车前子 酒炒白芍 炒芩、 茯苓各一钱五分, 苍术炒 白术土炒,各二钱 猪苓、 泽泻各一钱 人参、 莲肉

右,水二锺,姜三片,枣二枚,煎服即愈。

开胃散

[编辑]

治发背寒气入胃。不欲饮食。

缩砂仁 枳壳 陈皮 白茯苓 肉桂 甘草 藿香 厚朴

右,水煎服,仍用“神异膏” 贴之。

护心散

[编辑]

一名“乳粉托里散。” 治痈疽初发便服,毒气不攻。若恶心烦闷,吃呕喘嗽,以至泄泻,急服之。

真干菉豆粉二两, 乳香五钱,研

右“和匀,甘草汤调下。此药不时呷之,使药味长流胸膈间,则毒气不能攻心。”

忍冬酒

[编辑]

凡痈疽初起时,便当服此,不问发于何处。

忍冬藤五两, 《甘草》一两。

水五椀,煎至一椀,再加无灰酒煎服。

犀角散

[编辑]

发背不曾服粉乳托里散,以致热毒冲于心经,故咽喉口舌生疮,甚至黑燥。先服犀角散以解其毒,免有此证。

犀角 元参 黄芪 升麻 木通 麦门冬 赤芍药 生甘草 当归 大黄酒煨。

右每五钱水煎服

洪宝丹

[编辑]

治发背黑色,四围烂开,用此把住好肉。

《天花粉》三两, 姜黄、 白芷各一两, 赤芍药二两。

右共末之。若病势大热,可用热茶清调敷,如病少温,则用酒调。欲箍其脓,加姜汁四分,茶清六分。

金丝万应膏

[编辑]

治“痈疽发背诸肿毒,定痛追脓,生肌收口。”

“川贝母半斤, 草乌二两, 地骨皮四两, 黄芩、 黄蘗、 黄连、 天花粉各一两, 小蓟、 大蓟、 赤蔹、 白蔹、 马鞭、草 灵仙、 白芨、 赤芍药、 肉桂各五钱, 元参、 细莘各三钱, 大黄一斤,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刘寄奴、 丹皮、 苏木、 红花、 露蜂房、 马屁勃、 血馀 良姜、 续断、 桑寄生、 木𪔀、 无名异、 桃仁、 连𧄍、 象皮金银花、 乌梢尾、 金毛狗脊、 羌活、 独活、 仙灵皮、 青”皮 五加皮 白芷 防风 黄芪 姜黄 穿山甲、 《血见愁》 僵蚕 半夏 龟板 乌药 皂角刺 天麻子 地榆 蕲艾 苦参 南星 牙皂 甘松 三柰 骨碎补 五倍子 稿本 麻黄 蝉蜕 青风藤、 百合 何首乌、 白藓皮 木通各一两, 地龙三十条, 虾蟆、 全蝎 蜈蚣各二十条, 蛇蜕十条

已上用真麻油二十斤,春浸十日,夏浸五日,秋浸十五日,冬浸一月,文武火煎熬。旋加桑、柳、槐枝各二斤,凤仙梗、稀莶草、益母草、“芊芊” 、“活见、肿消等草各少许。新鲜者有水气,缓缓下之。若骤下则油泛上发浮,慎之!慎之!” 待药焦黑,滤净,查入油磁瓶中。此药必用丝绵衬,麻布滤方精制。再入锅内慢火煎油,滴水不散“为度。春夏明净松香一斤,下油二两,柳枝搅匀,候药温,旋下乳香、血竭、没药各一两,麝香一钱。” 春初天气尚寒,每斤再加油半两。秋初亦如之。冬月严寒,松香一斤,下油四两,细药同前搅至不黏手为度,倾入水中,多令人蘸水,炼如黄金色,再入水中浸三日,出火毒任用。每药油一斤,加天鹅油一两,能使诸药透入骨髓。

附炼松香法

[编辑]

松香不拘多少,入净锅中煎熬,柳棍搅之,俟其烊化, 将稻柴滤净,查俟冷结成块,取出任用,其砂石木屑 俱在柴中矣。

黄芪竹叶汤

[编辑]

治痈疽发背

黄芪 甘草 黄芩 芍药 麦门冬各三两 当归 人参 石膏 芎穷 半夏制,各二两 生地黄八两 大枣三十枚,擘 淡竹叶一握 生姜五两

右十四味,哎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竹叶,取一斗,去滓内药,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日三夜一。

八味黄芪散千金方下同

[编辑]

治证同上

黄芪 芎䓖 大黄 黄连 白芍药 莽草 黄芩 栀子仁各等分

右八味,治下筛,鸡子白和如泥,涂故帛上,随肿大小傅之,干则易。“若已开口,封疮上,须开头令泄气。”

内补散

[编辑]

一名“木占斯散。” 治痈疽发背,未溃者令消,不消者令速溃,疾愈。

《木占斯》, 人参、 干姜。一作干地黄 桂心 细莘 厚朴 败酱 防风 花粉 桔梗 炙甘草各一 两

右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药下咽,觉流入疮中。“若痈疽灸之不能发,已坏者可服之,未坏者去败酱,已发脓者,内败酱服药,日七八服,夜二三服,以多为善。若病在下,当脓血出,此为肠痈也。诸病在里,惟服此药,即觉其力,痛者即不痛。常服去败酱” ,治诸疮疽痔疮,妇人乳痈已溃便早愈。医人不知,用此药发背,无有治者,若始觉背上有不好处而渴者,即勤服之,若药力行,觉渴止,便消散。若经已坏,但日夜服之,勿住药,肿自消散。一方无桂心。

生肉膏

[编辑]

治痈疽发背。坏后生肉。

薤白五两 生地黄一斤 辛夷二两 独活 当归 大黄 黄芪 芎䓖 白芷 白芍药 黄芩 续断各一两

右十二味,㕮咀,以腊月猪脂四升煎,取白芷黄下之,去滓,傅之立瘥。

又方

[编辑]

治证同上

甘草 当归 白芷 肉苁蓉洗,去鳞甲 蜀椒 细莘各二两 乌啄生用,六分 薤白二十茎 干地黄三两 蛇衔一两

右十味,㕮咀,以酢半斤渍一宿。次内猪膏三斤,煎令沸,三上三下,膏成涂之立瘥。

猬皮散

[编辑]

治痈疽脓血。诸漏坏败。男发背。女乳房。及五痔。

刺猬皮、 露蜂房各一具, 地榆、 附子、 桂心 当归 续断各五分, 厚朴六分, 干姜 蜀椒 稿本各四分

右十一味,治下筛,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取瘥,加螌蝥七枚益良。

又方

[编辑]

治发背。背上初欲结肿。

大黄, 升麻,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栀子三七枚

右五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快利便止,不利更进。

内补散

[编辑]

治痈疽发背。已溃排脓生肉。

当归身 桂心各二两 人参 芎䓖 厚朴 防风 甘草 白芷 桔梗各一两

右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未瘥更服勿绝。《外台》无防风、甘草、白芷。

又方

[编辑]

治痈疽发背

蜀椒、 干姜、 黄芩、 人参各二分, 桂心一分, 小豆一合半, 芎䓖二两, 白蔹、 甘草、 附子、 防风各一两

右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

李根皮散

[编辑]

治痈疽发背。及少小瘰𤻤。

李根皮一升 䒷蒌根 半夏各五两, 通草 白蔹 桔梗 厚朴 黄芩 白附子各一两 甘草 当归各二两 葛根三两 芎䓖六两 桂心 芍药各四两

右十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疮大困者,夜再服之。曾有人患骨从疮中出,兼有三十馀痈疖,服此散瘥。

大内塞排脓散

[编辑]

治“发背痈疽,经年瘥后复发,此因大风或结气在内,经脉闭塞,至夏月已来,出攻于背,久不治,积聚作脓血,为疮内漏。”

山茱萸、 五味子、 茯苓、 干姜各六两, 甘草、 石斛、 人参、 桂心、 芍药各五分, 巴戟天、 麦门冬、 干地黄、 苁蓉、 远志各八分, 当归、 石韦、 芎䓖各四分, 附子、 地胆、 菟丝各三分。

右二十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夜一服,稍加之。长服终身不患痈疖。

漏芦汤

[编辑]

治“痈疽发背,初觉一二日,便如伤寒,头痛烦渴,拘急恶寒,肢体疼痛,四肢沉重,恍惚闷乱,坐卧不宁,皮肤壮热,大便秘涩,小便赤黄,并宜服之。妊娠莫服。”

漏芦 白蔹 黄芩 麻黄 枳实麸炒,去瓤 升麻 芍药 甘草炙 𥐚硝各一两 大黄二两

右除硝外,馀㕮咀,与硝同和匀,每服三钱,气实人五钱,水一盏半,文武火煎七沸,去查,空心热服。

五利大黄汤

[编辑]

治人年四十已前。气血盛多。若患疮疽。大小便秘。

大黄根 黄芩去黑腐 升麻各一两。 芒硝 栀子各一两二钱。

右㕮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五七沸,去查,空心稍热服。

托里散

[编辑]

治痈疽发背,脓成败溃者。

川乌头炮 茯苓各三两 干姜炮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一两五钱 杏仁炒去皮尖 五味子 桂心各一两

右为粗末,每服五六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查,食前温服。

内托里散

[编辑]

治痈疽发背溃后内虚者,或气弱人,初觉生疮疡,亦可服《内消》,宜详细用之。

当归 芎䓖 黄芪 厚朴去皮 桔梗 防风 甘草炒 官桂 人参 白芷 芍药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或木香汤亦可。

请帮助识别此字。肿汤

[编辑]

治一切气实肿毒

芍药 丹参 黄芩去黑心 白蔹各等分

右㕮咀,用药五钱,水一升,煎十沸,帛蘸频请帮助识别此字。之。

当归托里汤

[编辑]

治痈疽发背,脓成溃败者。

当归 黄芪 人参 熟地黄 川芎 芍药 甘草炙 柴胡各等分

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翠霞散

[编辑]

治痈疽发背,去毒生肌。

滑石一两 铜绿五钱 轻粉二钱 片脑另研, 麝香另研,各三分 粉霜一字

右研细末,每蘸药絍于疮口上,以膏贴之。或滑石二两,名《二圣散》,量其浅深轻重用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