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056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五十六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十六卷目录
永平府部汇考二
永平府山川考二
职方典第五十六卷
永平府部汇考二
[编辑]永平府山川考二 通志府县志合载
[编辑]迁安县
黄台山 在县西南三里。其状其色如之。其背侧有箕石,名之曰聚米。水涨不没,验岁丰凶。按《县志》:在县南三里,古刹栖其上。相传山巅塔有晚照,至今遗址尚存。
要孤山 在县东北三里,独峙下为三里河,源自城北小寨平原而经其麓新寨庄南,而西至芦沟洑合滦。盛夏愈冷,严冬不冰。有石桥,东北抵建昌诸边,南达十里桥通府按县志在县北三里。四无联属,屹然独峙,因名耀孤。按《府志》作“要孤” ,县志作“耀孤” ,二志各异。
次君山 在要孤山南,距县十八里。远望团如釜而秀,一名团子山,孤竹次君墓焉。按《迁安县志》,团山在县东南十八里,峦头独秀,望如覆钟。万历四十年,知县事张廷拱造浮屠于其巅,号曰文峰塔,恐即此。按《通志》,在府城西北三十五里为团子山。按《一统志》,团山在迁安县东二十里,山峰团秀,远望如釜。
羊角双山 在岚山南,沙河经之浒,有石矶曰钓台。至野鸡坨与卢龙马鞭山界,乃滦之阴,沙之阳也。按《通志》:双岭在迁安县境内,其上产铁,与此异。
五里山 ,在滦西,高十馀丈,有石高广三丈,就石为壁,凿佛
松汀山 高六十馀丈,巉岩壁立沙河中,深广难度。腰有三洞,土人结筏缚梯而上避兵,每洞可容二百人。按《通志》,在迁安县西南三十里香山 ,自松汀山涉河而西,自安口而麦荞,又西为香山,其南为沙河驿路。按《通志》,香罗山在迁安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恒水经其北,环景山而东南麓焉。
岳野山 在香山西。秀伟,有胜水寺。古井一,新井二。前有龙虎二峰,后有虫蛇诸峪。按《迁安县志》,在县西南五十里,秀伟可远眺。但《县志》作“耀冶” ,与《府志》“岳野” 异。
《福山 》,自岳野山西过七家岭、狑狗峪,连峰二十里,为“福山。” 距县六十馀里,为滦州界。
贯头山 ,自黄台渡滦,至横山西沙石合流之阳,距县三十五里为贯头山。连属如珠,巉岩苍翠,常蒙云雾。其腰多窦,黑鹰巢之。有灵泉寺、香炉崖。按《迁安县志》,“在县西三十里。”
平顶山 :在贯头山西,上有地一顷馀,可容万人。
四角山 在平顶山南。按《迁安县志》,“三角山,在县西北九十里,有三角,无四角。”
孤山 ,在平顶山南。按《抚宁县志》亦有孤山,在山海卫南。
莲池山 在县西灰窑峪。左有正觉院,泉冽,冬温夏凉。出而西行,经崖儿口,为还乡河源。三茅山 ,在黄山之右。
双顶山 在三茅山迤西,有无梁殿,下为鸣盆涧,盆乃石凹上泉,滴之如磬,还乡河经其北焉。按《通志》,双顶在迁安县境内,其上产铁与此异。三岔山 ,在黄山南。
城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介群山中有古刹,层峦耸翠,郁然周林多花果。
馆山 一名“大岭” ,在城山西,有寺,其泉为庞牛河源。
羊栏山 自黄台渡,滦西北三十里,贯头之阴平,南社为妙峰,北洼有唐大云寺,有松生于石井,有山高十丈,周三里,俗呼“羊栏山。”
横山 在羊栏山之前。又云:“大青山关营在太平寨西六十里,距县西北九十里。迤西有横山,北为董家口关,逾河而西,有石坎可梁。”
尖山 在县西北五十里,群峰攒立,顶有石赛,环以二泉。其下寺曰龙崖,又曰赤崖泉。突出而南为沙河。按《迁安县志》:“在县西四十里,尖如立锥,挺然出众。”
降龙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外,一名“堡子中峰。”
拔竖左右如伏
长山 :在降龙山迤北。
塔子山 与长山近,临边。
兰若院山 :在蟒山西南三里许。高十丈,周三里。上有废堡,今人呼为“羊栏山。”
青山 :在晒甲山迤东。
河架山 :在晒甲山东北。
了蟒山 在河架山东北,有红白二坡,红在冷口关城西南灰窑坡下,白在口外三里,圬人取之。坡间有温泉寺,有池三,建昌内官缮以石柱木栏,居人常浴之。嘉靖末,以边警戒民出境,荒废。其在冷口河东岸者,冬煖夏凉。
鸡林山 :在了蟒山东徐流口关,无蝎其营。西为峰口山之流,达薄过庄,入青龙河,戚总理开水田处也。
万军山 在县东三十里。顶有土城三百馀步,下有三跳涧,又为帐房山。或曰:安喜废城,辽所置者,金因之。史未尝纪其迁,但以《辽志》云“在平州东北六十里” ,今县去府四十里,遂以旧城在此耳。其麓有玩清寺,桃林、冷口流合焉。此白羊之南也。
莲塔山 在县北三十五里,为擦崖子关,有琵琶洞,为狐穴。按《通志》:在迁安县北三十里,高三十丈,周三之,以状名。
金山 ,在莲塔山西南半舍上有寺,以“金山” 名。下临滦,晚霞映之如浮丹。
蛇山 ,在金山东,凿山为路以通。
《了高山 》在《金山》北。
藏龙山 ,距县五十里,在金山南、尖山北,其后为偏崖,渡滦经之,土人呼“采树岭。”
龟口山 在罗家屯南八里。滦自西绕东,两阜雄峙而当之。参差怪石,夹为深潭。水中石上有龟龙津。按《迁安县志》,“在县西北四十里为藏龙山。两山峡,滦水经其中,有龟龙形,世传使杀黄龙,笑杀龟,故又名龟口。” 按《县志》,藏龙、龟口为一山,与《府志》分为二山者异。
梁家山 见下《玉泉山》。
玉泉山 自龟口山北行,偏崖之东北为太平社。三里为林头,上有擂鼓台,昔人聚兵于此。又二里为梁家山。
太平山 在县西六十里,为太平营。南北两山去营二里许,左川右河,凭高可眺。北五里峭壁清河绕之,有清泉寺。崖下二矶高迥,河中可榭可桥,鱼所聚也。
银矿山 在太平营西五里,与鹞鹰崖对,高峻,谷口仅容两马。北为华岩寺。
“小黑山 ” 在银矿山西北十里。
水谷寺山 与小黑山近。
大黑山 在水谷寺山五里外,其石色黑,层嶂参差大黑,旁石心空,上有手印,传为“攻书台。” 白云山 在太平营北,有寺在城子岭关东。伏虎山 在白云山西,迤北环以湖。
爪山 在伏虎山东南,曲盘而入,四壁皆山,崎岖旋转,凡二舍馀,总名之曰十八盘,行人稀得见日。按《迁安县志》,爪村山在县南十五里,产白土,与《府志》爪山异。
九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下有九泉,汇而入于滦。或曰:以山有九叠名之。其旁有袁达洞,如团盖,可容数百人。又半舍亦名之层涧,有古刹,在万松中,长河合于前。按《迁安县志》,“九峰山在县西北七十里,有九峰,故名。” 恐即此。
范山 在九山北
黄家山 在范山南,稔子渡口西八里许。唐山 与黄家山近,怪石危立。
老君禅山 与唐山隔十里馀,有寺临滦渡,有黄崖,产银砂,为矿洞。
石盆山 ,距滦阳营、三屯城东北各二十五里,在芹菜南盘三十馀里,多怪石,临滦顶有大石盆,泉涌上出,夏凉冬不冰。旁有石洞曰“胜水” ,与鹦鹉岩对,其阴为青山关营。
女儿山 在县西北九十五里,在胜岭西,势峻拔。又西为铁门关,外有大潭,喜峰水之源也。窟窿山 ,距铁门关二里,李家谷左。“其南半舍为窟窿山,顶明如月,其高与铁门关齐。洞高十丈,大小二孔,广如高之半,奇石万状。内周十馀里,小洞十数,极巅大洞,红嘴鸦之巢也。转而东,其悬石皆五色。又东崖向北,前坡鼓以” 八音,莫不应焉。
“松亭山 ” ,出窟窿山洞口西十里为西山岭,即喜峰古松亭山也。其峰削,下腰有洞,高二丈馀,深倍之,有坟在冈上,临关口,乃古夷王墓。元许
有壬《纪事》又云:“为父子久离,相逢喜极而死,葬焉。曾掘之,风雨大作而止。今戌者,岁祀之。” 其称喜峰者,盖自永乐之后矣。《府志》又云:“青山在县北三舍,又二舍至喜峰,环滦而北,别一洞天也。” 又云:“女儿山西为铁门关,关外有大潭,喜峰水之源也。”
片石山 ,在大喜峰西南二十三里,老子谷之东三里,横截如劈,不可越下,片石长十丈,出于滦而上,因以“片石” 名。
楼子山 在滦西,其巅石远观如之,又名“猴儿山。”
屏山 在楼子山南十里。
泽高山 ,在县西北百八十里,袤五十里,高七八里,盘折而上,土名三十二窟道。郭造卿云:“余更名之泽高山。” 辽之泽州有神山、九宫、石子岭,在滦、潵间,今不可知,而此适其位,且最高云。珠山 ,在泽高山之阴,有圆觉寺,临滦西崖,为朝宗岩、桃园,适滦阳营者渡此。
大小尖山 :在珠山之阳,并如兜鍪。大者尊严,小者崎曲相次。小之支为钓台,潵河至此十一曲而汇焉。大之支为松台、莲心馆。
龙井山 :在大尖山傍。
寿星山 ,在县西北百七十里,为潵之阴,去汉庄五里许。旧名“勒马巅。” 石高二丈,屹立,名“将军” ,戚总理改之。
六宝山 与寿星山相隔半舍馀,以“产” 名之,居人皆矿徒也。乃太平、三屯二营适中焉。
凤翅山 :在六宝山西。
中峰山 与凤翅山近。《恒河》经其西二十里,合“滦。”
景山 在县西北百二十里,高八里许,旧有二名,南为明,北为阴,矗立云表,将雨,其巅先云。其阴为鹿儿岭,岭东三屯镇城。嘉靖之元总兵马永建祠其巅,以奉诸葛忠武、岳武穆、文信国,为三忠祠,取景行之义,而更名焉。亦曰景忠山。又立碧霞元君祠,东自山海,西至京师,进香者如市,后乃委官收税,以充抚赏云。按《迁安县志》。明武宗正德中。总兵马永见白马立山岭。遂建三忠祠。后复立泰山行祠。增置神游亭于上塔儿山。
月城山 俱在景山北接界于洪山口。其外为长城岭,诸山近川。自鹿儿岭西流入遵化。将军山 自龟龙津南行,采树岭西五里为将军山。有二将军墓,有洞。
烽堠山 :在将军山下,滴水崖之西十五里,危峰顶为“烽堠山。”
荆子山 在烽堠山迤北,刀儿崖后十里,牵马岭之隅。有涓流西北合滦。
宁山 在荆子山西十里外。
井山 在宁山西北,有井,下通滦江。
三棱山
玉带山 俱在井山南
三带山
“杨老山 ” ,在玉带山南,观音岩之北,高峰二十里,外为“三带山、杨老山。”
柏山 ,与杨老山近,以“产” 名,有寺。
龙泉山 ,自黄台南十馀里入瓜村社,为龙泉山。其半有泉清冽,曰“圣泉” ,以祷雨有应,寺以之名。亦有蟒洞遗迹。按《迁安县志》,在县南十五里。岚山 在龙泉山南,其椒有洞,虽晴如蒸。按《迁安县志》,在县西南三十里。
牛山 ,在羊栏山南,在要孤东半舍石状如牛。按《迁安县志》,“在县东二十里。”
游乡山 自横山北董家口关逾河西转,有石坎可梁北三里许,两山奇崿,夹溪如锦,步障为游乡山。按《通志》:在迁安县北九十里。
白龙山 在宁山北,临滦,有浮图。按《迁安县志》,“在县西北九十里滦河之滨,相传有龙见其内,香罗山 恒水经其北,环景山东南麓焉。” 按《通志》,“在迁安县西北百二十里。”
佛院山 与四角山近。按《迁安县志》:“在县北五十里,岿然高峻,人迹罕到,望之如佛像,又名达摩庵。” 但《县志》“是佛面山,无佛院山” ,而《府志》有佛院山,无佛面山,恐即是一山而音讹耳。
“牛心山 ” 与“佛院” 山近。
黄山 在县西五十里,绵亘十里,昔人于此避兵。按《迁安县志》:“陡然壁立,攀援而上,可避兵。” 蟒山 在塔子山迤南,其产铁冶。按《迁安县志》:“在县东北十五里,产铁。昔有冶,世传山东有深穴,三蟒出没为害,官军射杀之。”
晒甲山 在青山西,去横岭十里。按《迁安县志》
在县东北二十里。李广出征,军士遇雨于此晒甲,故名。按《通志》:在迁安县东二十五里。又《府志》云:或云李广晒甲于此,或云唐王无征焉。都山 按《迁安县志》: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杰出塞外,藐视群峰,古木苍翠,雪积其巅,迄夏不消,望之如堆玉。按《通志》:“木可梁栋。”
分水岭 距县三十八里,又十里为卢龙界。又云“左漆而右滦。” 盖左环分水,右据尖山,《滦》经西南,团峙其东南,迤北之山川四固,邑为攸聚矣。秦王顶 在县西南黄台山、岚山之南。
佛儿峪 ,距滦西五里,山十里。
栖峰 在佛儿峪西
“芝麻岭 ” 在佛儿峪北,有寺。
七家岭
狑狗峪 ,在前岳野山西。
挟车岭
石鼓岭 俱在前孤山西。
灰窑峪 ,在县西五十馀里,旧关寨遗址也。其石黄而理密,灰白如粉,采色耀目。一为“糕干峪” ,其色片如之。
《从照峪 》,在糕干峪前。
长峰 在从照峪左
马蹄峪 与双顶山近
鸡冠岩 在马蹄峪西
龙堂峪
鹰嘴峪
大小岭 俱与鸡冠岩近。还乡河皆经其北鸽子口。
驹驴岭 与三岔山近
甘家峪 在县西南,与城山近。
罗家岭 在县西南五十里城山之西。
《妙峰 》自黄台渡,滦西北三十里,贯头之阴平南社,为“妙峰。”
血石岭 县西北五十里。赤崖之南为沙河,沙河前为血石岭,石色如之,有泉清冽可掬。冬草青,花白,虽严不枯,为石河之源于家坎, 在要孤西北二十里。
三岭 在《了高山》东十里,岭北名为“五重安” ,其东北为蛤螺河,下入于滦。
城子岭 见上“白云山” 下。
寺儿峪 ,在伏虎山西二十里,峭壁嵯峨。榆木岭 ,在伏虎山东二里,为榆木岭关。芹菜岭 ,在十八盘南。
长岭 自龟龙津北行偏崖之西北为长岭社,距县五十里。南北有二,南为清泉寺,下有清水峪。清河源于口北城子岭,经峰东入滦。
米峪口 在九山北
稔子口 在范山南西三里,为障楼,昔人避兵处,有渡。
董家口 ,在稔子口东,《长河》源自此入。滦亭林 ,在稔子口东。
獾口峪 在亭林西五里。
望龙冈 自唐山西南,连嶂十里,为望龙冈横岭 ,与大小水峪近。
小岭 在县北五舍外
“卧龙冈 ” 与小岭近,有寺有泉,西入滦。
大虫峪
长河峪 ,俱在卧龙冈,西、滦皆经之。
大小水峪 与长河峪近。
太子岭 与大小水峪近,俗云“秦扶苏所登也。” 又西为三十二窟矣。
胜岭 在游乡山西五里。其水东西分,至龟口始合。
小喜峰 ,在大喜峰南二十里。峰势巀嶪,两石并立,土人谓公婆儿,今公折半矣。
老子峪 ,在小喜峰西南三里。下为团亭寨。松茅峪 ,在县西北《泽高山》之阴。
潵石崖 与龙井山近,绝顶为烽火台。左有矶,瞰中流有石堀,黄龙宫之。其出如虾,而波独高几寸以起,土人候为“福德。” 嘉靖戊戌去,其后边数有警。万历壬午复见。两崖如门,其故关也。今关移出十里许,在鸡冠之麓,有垂纶台。出关十里为柞子庵。
观音岩 ,在潵石崖西,大小二洞上有戍楼。“五老台 ” ,在寿星山东。
莲花峰 与五老台近,西有石壁诸窟,中窞其团独屼,曰“平台” ,昔人避兵寨也。
鹿儿岭 在县西北百二十里,见景山下。按《迁安县志》,“置滦阳驿。”
狮子峪 在城北,与鹿儿岭近。
四家峪 恒河在鹿儿岭东三里,合城北狮子。
峪诸流至四家峪入滦
叠翠峰
“唐王台 ” 俱在景山北。
长城岭 在洪山口外。长城岭诸山近川,自鹿儿岭西流入遵化。
柳河峪
石塘峪 俱在将军山西。
钓台 将军山西为柳河、石塘诸峪,亘十里为钓台,临滦,可容百人,祀龙其上。中有孤石,高三五丈,极深,渔人集之。
滴水崖 与钓台近,无泉而涓不绝。
刀儿崖 在滴水崖西十五里,烽火山北。有石插滦,为“刀儿崖。”
牵马岭 在刀儿崖后十里,陡峻必步,自边用车改大道,而人迹稀矣。按《迁安县志》,“在县西北八十里,陡峻,过者不能乘马,牵之而行。”
松崖 在牵马岭西十里。
救驾岭
骆驼峪
二郎坨
观音岩 俱在玉带山南。前本县“五老台” 前亦有“观音岩。”
五峰 在景山西南二十里,高里馀,群山环接。左右龙虎二峰,下有唐寺,前有天桥,川涨常高数尺,至桥必流其下。南为丰润腰带山,其流入还乡河。自太平社而西,为临河社,凡三区。自北而南,为遵化、丰润界。
野狐峪 ,在要孤山南,有水东入漆。
滦河 入,自团亭诸川会之。南流至县城下,转而东,至卢龙县南,合于漆。按《迁安县志》,“滦河在县西三里,发源于炭山,乱泉喷涌合流东一百二十里至宣府,又东北二百一十里至云州堡,又东北三百六十里至桓州,又自桓州过口北,又自北而南入上都开平界,东流七百里,自潘家口入遵化县界,又一百八十里” 至迁安县,又东南十五里至芦沟堡,与三里河合。夏秋水涨溢,自县治西里许至张家营,要有十里之宽,诚为迁邑一巨津。按《通志》:源自口北开平,东南流经迁安县界,至卢龙县合漆河,又南至乐亭县入于滦河。
沙河 在县西北四十里。源出赤岭赤崖寺,经好树屯东流至松谷庄。按《迁安县志》:在县西二十里,自赤岭东流院头,与王家河合,至新庄与潮河合。又《府志》云:“玉王山下突泉为沙河” ,源见抚宁县。
石河 在县西三十里。源出血石岭,以多沙石而名。合沙河,过七家岭至院头,与王家河合,至新庄草束子屯,下合众潦,经沙河驿,至滦州西四十里海子崖庄长湾入之。大水泊,在州西南七十里,发源于土山任郎庄,经赤堠社汉王渠南播小水泊,经孙家沟、永登屯入之。经柳林庄,自宜安社迤逦而南,至北柳河社,经丰润越支社界,转东南达于海。凡沙所经,民患之。昔之通漕者,因为沙壅而废矣。按《迁安县志》,“至刘全庄与沙河合。” 又按《府志》,“沙石二河,会流不入滦。还乡河 ,在县西北七十里,发源蚕庄南一里,西由吊水院崖儿口,达丰润城北松林庄,至城西塔儿湾,迤逦向西南入海。” 按《迁安县志》,“在县西北八” 十里。源出夹河,西南流入丰润县,不入于滦。馀见前莲池山、龙堂、鹰嘴诸峪及大小岭五峰下。
馆水 ,出县西南三十里之馆山,由滦州入丰润陡河。
三里河 按《迁安县志》:“在县东三里,源出小寨南,经耀孤山下,南流至芦沟堡,与滦河合。” 庞牛河,源 馆山有寺,其泉为庞牛河源。白羊口河 在河架山北流入漆。按《迁安县志》,“白羊河在县北四十里,自口北入于穴河。” 按《府志》,白羊口与《县志》白羊异。
长河 在九山旁。源自稔子口,东北董家口,入滦。按《迁安县志》,在县北九十里,南流入滦河。青龙河 ,按《迁安县志》,在县东北七十里,自口北桃林与漆河合。
恒河 ,在鹿儿岭东三里。合城北狮子峪诸流,至四家峪入滦。
宽河 按《迁安县志》,“在县西北七十里,有金砂。” 横河 按《迁安县志》,“在县西北一百里。”
潵河 按《迁安县志》,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自口外入龙井关,至赵家庄南二里与滦河合。冷池 按《迁安县志》,在县北四十里。
温泉 按《迁安县志》,“在县北四十里冷口关外。”
龟龙津 ,龟口山下,滦河经此,两崖怪石夹映,中有龟龙影,故名。
三跳涧 万军山下。又本府涧子山有“三跳涧” ,抚宁县
兔耳山 在县西七里,“双尖” 似之,绝顶有潭,云常罩之。微径而登,可容数万人。
双顶山 :在兔耳山南。
冯家山 ,在县西南六十五里,鹄峙两峰,近大海,为昌黎界。
紫荆山 在县南二里。临洋河有立石如妇人望夫状,今称紫荆石婆,《魏书》之“新妇山” 也。黄家山 涉洋河而南,为黄家山。
韡山 在兔耳山东,一名滑子山,为邮舍,松河逆而还之。按《一统志》,抚宁县北十里有靴子山,恐即此。
七王山 在滑子山南。相传辽七王驻兵此山,唐太宗围剿之谬也。太宗征辽过之,奚王迎服而从征焉。今云雾恒罩之,隐隐见旌旗,盖山之灵则然,昔帅或有称王者耳。
“背阴山 ” 在七王山北,接卢龙县界。
熊山 :在背阴山北。先年,尝产熊。其阳白塔庄产金。
严家山 在熊山北,有水入松流河,迤西为卢龙之红山。
天马山 ,与青石山隔十里馀。
青石山 在台头营南,去天马山东北十里流壕峪。有青石佛三尊,名“青石山。”
岩口山 在熊山东
半壁山 :在台头营西十里。如刀削。有避兵寨。栲栳山 :距县西北五十里东胜寨旁。
将台山 :距县西北七十里。连界岭关,亦高峻。并在青山河西,为避兵处。
八角山 :在天马山东。
羊角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亦高峻,有避兵城,可容三、四百人,土名“南寨。”
塔子山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为塔子山平市庄,顶有瓴甋浮图,高二丈馀,名“女儿塔。” 隆庆之元,贼入罗汉洞,杀掠万计,此千馀人独全,故因垒周里,以扼庄衢。
偏顶山 ,在塔子山西南五里,高插云霄,其腰有半顷可耕,号“平台。” 避乱二千馀人皆免,亦东方保障也。
青阳山 在偏顶山北,上有塔,后有寺,其下涧水清秀,晴辰至绝顶。南海东关,如在足下。按《通志》:在抚宁县东北三十里。
挝角山 在青阳山东
和尚山 自青阳山东过挝角山,峰尖秀出者为孤石峪,有温泉,可愈疾,南流为河,一名和尚山,有窟名“风洞” ,岁为灾,居民时祭焉。
前裂头山 ,自和尚山又东,高广倍出群山,而尖顶分三四,为前裂头山。
后裂头山 ,自前裂头迤东十馀里,七峰相连,极东而尖,为后裂头山,居边外。
平山 :在前裂头山前之东。其本山之南十里为营。
石门山 在平山西
“横山 ” 与石门山近。
临渝山 在师子河东二十五里,汉县以名。峰峦崛起千馀仞,旧为关隘,崖高百丈,一名马坡头。按《通志》:“下临渝河。”
连峰山 在牛头崖营西南,一名莲蓬山。渝水自其西入海,东有双峰如对话者,曰“话石。” 孤山 去海四里,在秦皇岛西,屹然面海,如砥柱然。石河自东入海,东北六里达山海西关。又迁安亦有孤山,在山海卫南六里。
角山 在山海关北六里,有二山,后角山去前角山二十里而相等。其山自居庸古北喜峰诸山而东,延亘千馀里,至是耸峙面海,而长城枕之,为蓟辽二镇界。
三峦山 在角山北,多猿猴,物产苦之,下有寺。围春山 在三峦山东五里,若环堵。萧佥事筑别墅其中有围春庄、墨香亭、荫秀亭,今废。拦马山 在围春山西,壁立,马不能行。戌辽者多鼠窜此关。
尖山 在拦马山西八里,下有龙潭,深冽。“五泉山 ” ,在尖山北,有泉五。北入石河,为鸭子河。
玉王山 在五泉山东北,产银。冶下突泉为沙河源。
寺儿山 与玉王山近,山北为石门寨。
石门山 ,凡鸭子河、西水峪东皆是也,在盘桃
峪东北
平林山 :在六罗山西。
六罗山 :在平林山东。
椒果山 在平林山西,有长城寺。
房山 在椒果山西北,高峻可避兵。
溥塘山 与房山近,山内空洞,深十馀丈,水渟为渊。
团云山 ,在溥塘山南,亦名云蒙山。下又云“其云蒙山在口外” ,与此恐是两山。
黑山 :在团云山南,产煤。
平山 在黑山南,环石门山皆峡。旧《志》云:“汉公孙瓒败乌桓处汤、石二河上游,中间厄塞之区也,塞至山海关四十里。”
黄崖山 ,凡边内盘薄于外,黄崖山为大是山 在星星峪北二十里,在县东北五十里,高可十里,崎岖其半有舍身崖,深三四十丈,崖旁石壁上凿佛像三尊,其石径仅容足,为望海寺。寺东半里有二石穴,冬夏不涸,名“双龙眼泉。” 又东半里崖半有洞,有人栖元其中。凡去三里,连有三洞,高二寻,广仞馀。昔有马和尚居之,洞以名。下而东有池不竭。名“卧龙滩。” 西寺曰“金峰。” 南寺曰“云崖。”
鹁鸽堂山 :与是山近。其阴有寨,西半舍为中桑堡。
青山 在鹁鸽堂山西
香炉山 在关外,山巅有大石状之,在台头双岭西界将台之北。
茶盆山 ,凡边外盘薄于内,茶盘山为大。在县东北百里外,石门之阴也。其峰万仞,窅深环碧,林壑幽靓,昔为胜游。在苇子峪外,半舍,上有无梁殿。佛舍东北有岩,入至半,常闻下流水声,至其下,无之,用竹于罅引而出,名曰“胜水” ,必攀缘乃登。其巅。尤狭,则置木梯五架其开山僧,乃辽天庆间,俗呼“背牛顶” ,以山后有石如牛,故名。凿石为洞,高寻广丈,为井,深广以丈。僧佛海诛茅其上,聚徒居焉,复凿井四其泉入夏愈清而旨。正德己卯,贼入东境,惟此山称难犯,可以了远。徒众昼夜侦贼,闻之巡抚都御史,乃给以札,命居人护山场,而盖殿加修饰焉。佛海化众立浮图,高广二丈五尺,八角方圆,塔钤名“德胜望海庵。” 其下有虎穴龙潭。戚总理廓边虎徙去,潭深不可测。参将林桐鑴《石志》云:“背牛顶山后有莺窝洞,内有泉,羽人居之。” 又云:“自星星峪西北至中桑堡之黑石里天庆寺峙称茶盆” ,而西则皆马司岭派,乃《辽志》箭笴山也。黄崖其肩臂,今边关岭名,此第其一足焉耳。
黑鹰峪
平房峪 俱在县西兔耳山南。二峪耸秀深茂,多果实。
石佛峪 与平房峪近
大崇峪 在石佛峪东南,一名大虫峪。其石自片,或厚数寸或盈尺,可碾可磨,可条可版,利于用。按《一统志》:“抚宁十里有大崇山” ,恐即此。对嘴崖 距大崇峪十里,山寨险峻,二崖相对。或曰碓,以其形似云。
楸子峪
铁佛顶 俱在熊山东
雕崖 在岩口山北,距县西北三十里。怪石直立,旁峰平漫。其东北面若刀削,因筑寨以避兵。周里馀,在驻操营北。
刀崖 ,在驻操营南。顶平,可容千馀人;惟北一微径,匹夫荷戈守而莫能攻矣。
滴水崖 :在台头营西五里,高千丈。
鹚䳓峪 ,在滴水崖西北。“九花崖 ” ,在天马山东。
桃儿峪 与九花崖近,顶有洞如盘,泉不盈瓢,十人饮之不竭,百人亦然,名圣水,即茶芽山。按《通志》在抚宁县十里。
水峪 与前裂头山近
峰山岭 在马坡头东北三十里,张果老河源也。出于温泉堡。
望海冈 在深河东,迤西为牛头崖营。营西北有满井,百馀家共之,随汲而满,大旱亦然。牛头崖 与金山嘴近,其形似之。先年有倭浮海至此,设官戌焉。
金山嘴 自连峰山又十五里半入海,为金山嘴。
秦皇岛 ,在汤河东一里,入海。传为始皇驻跸处,上有寺。又云:“山海关西南二十五里海中有秦皇岛。” 盖自榆关及山海,环石门,为平营一隩区矣。
盘桃谷 :在三峦山北两角山之冲。
元阳洞 与盘桃谷近,孤峰峭拔,悬崖空洞,倒蘸深潭,樵径纡引,下有寺。其间为双松岩,石河经其下。
黄土岭 在平林山东
上庄坨 与黄土岭近,产煤。
傍水崖 在椒果山前。内平外险,贼尝陷焉。明隆庆元年,贼众由此出,戚南塘设伏,歼之于此。大兵于云雾中见关帝像。事平,建祠祀之,立石纪其事。
石岭 ,在傍水崖西,产煤,佳于上庄。
欢喜岭 在山海关东南,又名“凄惶岭。” 言“戌辽者去而悲,还而喜” 也。
望夫石 ,关东八里,海中特出,为孟姜女坟,其旁有“望夫石。”
星星峪 距岭头营东一舍。
“花坡 ” 在《口外》。
牡丹坡 在县东北十六里。有牡丹坡,因以名。三石洞在坡西,面高二仞,广半之,深二寻,小者在其椒,高仞广寻,峻不能登。二洞东旁有水帘泉,倾于石龟背,下,汇为河。将入关,有沟石下,故为蛟窟云。有黄青白黄者,岁后不见,惟青白尝出,绕水门柱,居人狎之。万历初,蛟徙其窟,沙壅之。或云“沙下深不测,与龟背洞通” 也。
银铜峪 ,在石佛峪南,以“产” 名,距县四十里。其阴为松流河源。
《尖峰 》兔耳之北为尖峰,峻拔有洞,昔有修炼者居之。
卢峰 在尖峰后
麻塔峪 ,在青石山西五里,山腰有石洞,南向,深二丈馀,广半之。其中东北泉不盈瓢,久雨盛暑如常。
大青山水 自关外入,一片石河自小河口关外入,西行于堡西,而黄土岭河东南会为之庙山口河,堡北合之各川。自一片石门出辽东铁厂堡南五里,由老君屯东芝麻湾入海。此水经之,“高平川水自西北而东注之也。”
石河 在石门之东。源出口外龙潭城子谷,过大小毛山及柳河诸堡,而西为石门下山海南关外,由八里铺而西入关城右三里许红花店间,自南关入者会之。其石丛积,褰裳可涉。秋潦涨急,险不可厉矣。柳罐西有温泉,东南而苇子。而花场与东拿子谷,其源出黑崖子,入由棒槌崖东下为鸭子河,凡四道,会于石河。此《水经注》:清水入九过口而注海也。按《通志》在山海卫城西,源出义院口关,南入于海。又《府志》云:五泉山有泉五,北入石河为鸭子河。
渝河 ,源出古瑞州,自平台桃儿谷及驸马寨前水,为狮子河。此《汉书》渝水首受白狼,东入寨水,又有侯水北入渝,其概矣。《水经注》“巡山迳之” ,是也。按《抚宁县志》,在抚宁县东三十里,源出古瑞州,南流至连峰山入海。
温河 即张果老河上游,源出孤石峪温泉堡,裂头之派也。有二:西为汤河,东为张果老河,下而总入于海。此《水经注》之方城川及木究水也。又云峰山岭,张果老河源也。
洋河 ,源出星星峪,自东北口外一舍马司岭泉,西南二十里至龙潭,周二十丈,其深不测,入四十里张家庄夹山而西入之。中桑水亦自马司岭西入口,十里至王家庄三十里入之。箭杆水自口外花果山水帘洞入关,西夹山四里至杨家庄南三十里入之。此皆《汉地理志》龙鲜水也。界岭河源出口外别陀山十八盘下,而西至红草沟,长流入团山五里,又三十五里入西合,绕台头营南青山关内黑谷岭水,合关泉,至周各庄入,而东胜寨北诸水,至秋潦为河,绕干涧东,由鹿角峪二十里入松流河,北合于绿湾。此皆《水经注》“封大川水” 也。按《通志》:阳河在抚宁县东八里,源出口北别坨山,流经县东南入海。恐即此。但“阳洋” 字讹耳。
海 。自直沽新桥赤洋而东,势渐北,如人身之支转折抵辽境。金复南岸即登、莱二府界,环抱其中,亦海窟之一域也。据《水经注》,诸水入新河,新河带至濡水入鲍丘。今滦西尚有遗迹,而滦东则无迹可求,岂其包沦乎海者,此数百里而然哉?昔时海运尚通,山东钱钞花布由海道给辽,今运废。关城南十里,店舍及泊舟遗迹尚存。松流河源 在银铜之阴,见在银铜峪下。双文井 ,县滨海,泉咸关。城中七十馀泉,惟卫学射圃前二井甘滑,号曰“双文井。” 城东一里大道旁,出石间仅勾,脉长而甘,关内汲焉。
双龙池 按《通志》:“在抚宁县八里,旁有龙王庙,岁旱于此祷雨。”
《绿湾 》松流河逆环滑子山,至曹西庄入洋,故曰“绿湾。” 湾中蛙不鸣。
澥儿海口 ,在山海关南十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