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73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七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七十三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七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七十三卷目录

 汀州府部汇考三

  汀州府关梁考

  汀州府公署考

职方典第一千七十三卷

汀州府部汇考三

[编辑]

汀州府关梁考     府县志合载

[编辑]

本府。长汀县附郭。

济川桥 在丽春门外,俗呼“水东桥。”

惠政桥 在济川桥东。五代时名建州桥。宋初重建,改名“惠民。” 绍兴间圮于水,郡守张昌重建,郡人因呼“张公桥。”

通济桥 在府东黄田背。弘治间重修,屋其上。山川桥 在县南宝珠门外,通山川坛路,故名。正德间,邑人邓庄建,后圮知府邵有道重建。兴云桥 在崇善坊五通庙上。旧为小木桥,今铺石为路。

常丰桥 在朱紫坊,状元王一夔扁名。正德间,知府唐淳建,后圮。知府邵有道重修。

七里神石桥 在城西。成化间,知府戴禧建,圮于水。嘉靖初,知府邵有道重建。

观音桥 在城东五里。弘治六年,义官马绪建。嘉靖四年,郡守邵有道“重修。”

太平桥 改名“云骧” ,今毁。

鸳鸯桥 在归阳里

合水桥 在县东青岩里胡岭。

黄峰桥 在宣成里。成化初,通判李祺建。嘉靖初,郡守邵有道修。崇祯八年,署府推官唐锡蕃捐俸倡邑人许相重修。

南山桥 在何田里。明嘉靖初,知府邵有道重修。

普济桥 在县南三十里。宋淳熙间建,圮于水。郡人锺惠常造石桥。明弘治正德间,乡人修。老河桥 在古贵里。嘉靖二年鼎建。

严坊桥 在县东归阳里。成化间圮于水。弘治九年,里人严麟等募建。

新桥 在归阳里。知府赵崇模建,历有修废。崇祯间,知县薛应聘重建,扁以“汀水上游。”

慈渡桥 在象牙林。崇祯间知县薛应聘建。广渡桥 在青泰里。宋淳熙间重建,知府卢同父书扁。宝祐间又圮。明成化间用渡。万历间架木为桥,因名焉。

通京桥 在跨东庄潭上。万历甲午冬,署府推官吴中重建。甲辰间,洪水冲去。

清光桥 在县之东青岩里胡岭。宣德初圮于水。景泰间,邑人胡汝澜等重建。

永丰桥 在县东七十八里,近丰和庵,故名。龙引桥 ,在县东八十三里。

永安桥 在县东八十五里。正德间建。

南津渡 、游绳渡 俱在县南。

新桥渡 、张家渡 俱在县东。

宁化县

寿宁桥 旧名“阜通。” 宋元丰间知县江渊建。嘉熙间刘焕又建,易名“万宝。” 元祐间毁。知县林玉建,又圮。明永乐间郡守宋忠建,正统十三年又毁。天顺六年梁昂及郎中伍志亨建,易今名。弘治八年又圮,九年漳南道周鹏建。正德五年寇又毁。嘉靖十一年知县莫大德建,十六年又圮,三十三年知县张洵建,三十八年又圮,邵道南又建又圮,万历元年通判李柷捐俸倡建,经营十数年,至柷而始收其成也。万历四十四年,桥尽圮。四十六年同知熊茂松倡复,继以通判万邦宪,前后四周岁,而桥墩始就。民之争渡陨躯者,时有天启五年知县彭德馨等至,而桥屋始成,列廛四十六植,年收租十三两有奇,以备修葺。中建二亭,祀观音、元武。首尾各竖坊表,颇为壮观。崇祯五年大水,人寓桥死者以百计。十三年,知县徐日隆建,易名《慈永》。

皇清顺治七年,又圮。康熙二年,知县何凤岐建,复名。

寿宁旧志列八景之一,目之曰“寿宁长桥。” 南州彭士望易曰“宁桥夜月。”

铁口桥 在教场前。甃石为之,通汀州大道。新安桥 在县南十里。康熙四年鼎建。

温坊桥 在县南八十里,通汀州径道。

峡口桥 在县南一百四十里,通清流。通判杨太古命清流民雷泰所修,因名“杨公桥。”

起凤桥 在邑西南五十里淮士通。石城,石墩三座,瓦屋十楹。嘉靖间,王钦诰捐资独建。万历间毁,刘崑、刘希哲募建。

湖口桥 在邑西南六十里,通石牛。

罗溪桥 在邑西南九十里,通汀州。崇祯七年圮。九年,知县凌世韶倡乡民同建。

宜生桥 在邑西南一百里,通汀及连城。旧名滑石桥。正德十六年,通判陈龙等建。嘉靖二十一年圮。二十三年,知县潘时宜等倡建。三十五年又圮。万历二十九年,知县唐世济易名“济川桥。” 邑人就地为祠以祀唐。崇祯九年圮,郡守唐世涵檄郡丞黄色中葺之。

南山桥 在西南,径通竹篙岭。

通安桥 在邑东。嘉靖十六年,知县潘时宜等建石墩十三,架以木梁。

永丰桥 在邑北。嘉靖三十年建,甃石为之。龙门桥 在龙门坊通安桥下,旧名“龙津” ,久圮。成化七年知县郑瑄倡建。石址十一,架梁屋之。正德间毁,万历三十一年知县唐世济建。崇祯十三年毁,十五年知县徐日隆重建。

皇清顺治七年,贼又毁之。

东山桥 在邑东五里,道通泉上下里。顺治十年,僧虚白募建。

广济桥 在邑东七里,道通“清流。” 嘉靖三十七年,知县钱用令义民卢瑞银、阴昂等建。嘉靖三十八年圮,监生杨廷贵、耆民阴哻等募建。万历三十二年圮,知县唐世济建。

皇清康熙二年又毁。

陈坑桥 在邑东三十里,通泉下。旧圮泉下。丘万坚重建桥屋十间,顺治年间圮。

石马桥 在邑东五十里,通泉上下里。旧圮于水,嘉靖二十九年,邑民雷廷动自建。又圮泉下,丘万山重建。

马尾桥 在邑东南四十里安乐铺,通清流。乌坑桥 在邑东南。旧有桥屋五间,今废。乘凉桥 在邑东北九十里,通邵武、建宁、安远砦。今废。

鱼龙桥 在邑东北招贤里增嘉坊。万历乙酉,里民柳玉骙造。

双虹桥 在邑治之水西门。绍定间毁。淳熙间建,又圮。知县事林玉又建,又圮。永乐间又建,又圮。崇祯间,砌石为墩,架板其上。今仍之。

卷龙桥 在邑西五里。道通“广昌。” 嘉靖二十八年,邑民雷时祚等倡建,甃石为之。

大陂桥 在邑西三十里龙上、下里。道通石城、宁都,亦曰“大城前桥。” 石墩二座,吴立本独建。土人德之,像祀于桥左。

三匝桥 在邑治之北一十五里。嘉靖三十年,邑人张胜辅募建,甃石为之。

下沙桥 在邑北二十五里。

上沙桥 在邑北三十五里。嘉靖十三年,知县莫大德命老人雷志浩募建。

花桥 在邑北八十里,招得伍家坊,通安远砦大道。

通济桥 在安远砦,道通建宁。嘉靖十二年,知县莫大德劝募乡民甯佛保等创建,往来便之。三十三年四月圮于水。

张坊桥 在邑北八十馀里。上流通广昌,顺流达建宁。嘉靖元年,邑民张必璘建。

东山渡 在邑东五里东山寺前,属兴善里。《旧志》列此为八景之一,标曰“东山古渡。”

留口渡 距邑三十里。水势屈曲,至此必经宿乃去,故名。

马家渡 在县北兴善里。昔马姓者施渡,今改“桥。”

石马渡 在县北龙下里。溪有石如马,因名。程步冈渡 在县西北龙下里。

陈坑渡 在县东五十里,今改“桥。” 其改桥倡缘者,马家则李联春,陈坑则丘万坚也。原与东山、程步冈各签渡夫一名,每名工食二两。

上杭县

浮桥 旧在县东。成化间,佥事余谅刱,后圮。正德间,都御史王守仁移建于县南,后废。嘉靖二十二年,巡道侯廷训重建,扁为“阳明桥。” 廷训有记。按《县志》,万历三十六年知县倪应眷重修。俗呼倪公渡,自后时圮时修。

驷马桥 在县西一里。旧名“通驷。” 宋庆元间改今名,后圮。明永乐九年,邑人周永定等重建。成化十年,都御史张瑄侥知县萧宏修。

东街桥 在城东。成化五年,邑人林节捐赀砌石。

《将军桥 》垒石为址,上覆以屋。

郑坑桥 架木为梁而屋之。二桥俱在县东北白沙里。

丰济桥 按《县志》:“在胜运里。木梁而屋。”

就安桥 在县西北水埔铺,即卷龙桥。

便民桥 在县东南十里铺前。嘉靖三十七年水圮。隆庆四年里民募建,易木以石。

安乡桥 在县东二十里。隆庆二年水圮,四年邑人李文昌募建,石址而屋。崇祯十四年又圮,邑人丘敦信、童俊章重倡建之。

青龙桥 在潭渡口。明嘉靖十九年,巡道侯廷训营建。请帮助识别此字。十有九屋三十六间。至三十七年,水圮。

迳口桥 在在城里。万历十二年,邑民丁希盛更以石。

回龙桥 在县北平安里。本渡有义田三百六十秤。赵宋时,宁都县曾万仁经此,捐买施渡,年久田隐。弘治三年,巡道伍希闵清出,仍令林旻远等造船撑渡。

梅溪渡 在县北,在城里梅溪寨。

南塔渡 在城南近南塔寺。永乐十年,曾始良等捐买安乡田税二百一十一秤,为造船撑渡之费。弘治五年查出。

水南渡 在县南,在城里。

语口渡 在县东,在城里,近语口。

水西渡 在县东北,在城里。溪水自西北来。黄狖渡 在县东。旧传渡旁有猿猱出没,因名。蓝家渡 在胜运里安仁寺前。旧传蓝姓居此。南蛇渡 在县南来苏里。横溪一石似南蛇。丰稔渡 在胜运里丰稔寺前。各渡俱有官船一只,渡夫二名。

涧头渡 二渡俱在县北在城里。弘治二年,巡道伍希闵设渡船各一只,夫各二名。

武平县

通济桥 在县西三十里。成化年间建,今改。“西安桥 ” ,在县东十里。路通府,今圮。

登龙桥 在县南一里。万历丁酉,知县丁考生议刱。至崇祯二年,知县巢之梁设法造完。化龙桥 在县南三十里。

金鸡桥 二所,去县二十馀里。

赖坊桥 在县南五十里。

双湖桥 在县北一百二十里。

九龙桥 在县南一里南安石上。今易名“望仙桥 ” ,去县治五里。

阴骘桥 在所旧城西,守备王元泰建。

连陂桥 在归郡里。石、蓝二姓创。

南安桥 在县南八十里。均庆院毁于寇。济川桥 ,在县南十五里。

仁济桥 在水仙公馆。郡丞熊茂松建。

黄麖桥 在县东十五里,今圮。《盈科》桥 在县南十五里,邑人锺孝建。

东安桥 在县东二十步。

太平桥 在县东丰顺平里。宝祐间,改名“登云” ,寻毁。天顺庚辰,知县袁旻修。

五福桥 在县三十里西瓜园。邑人锺宗祚建。当峰桥 ,路通永平寨,修仁里。李玫建。

横坑桥 在归郡里。民石尚珣刱。

青云桥 旧名“迎恩” ,在县南五里。天顺间,知县袁旻刱王琼重修。

马鞍桥 在县东二里

东门桥 在县东南安溪上。

车栏桥 在归郡里,今圮易“小桥。”

弘济桥 在县南十里蓝塘,今圮。

万福桥 即“青湖桥” ,在县南六里。

太平桥 在所城西。舒容炳、周文、柯、舒泰三人同刱建。

步云桥 在金鸡岭下

大阳桥 举人李应才、李绅建。

兴龙桥 在县南,往来要津,原为“九龙渡” ,因山水势盈涸靡常,舟渡维艰。署县事赵良生倡捐建桥于北,造店四楹,收租以备官修之用。《清流县》。

龙津桥 在县东。宋淳熙间建。绍熙间成石墩。嘉泰间始构亭东西为快倚、凌云二阁。桥旁创庵,曰“济川。” 元至正间毁于寇。明正统七年,主簿徐友谅等累石为墩八,构亭三十一间,覆其上。嘉靖初灾,知县余祎等重建。后水圮二墩,知县何孔阳、邹文瓒等募修。

合溪桥 在余朋水尾。邓文炽建。

武陵桥 在梦溪里

香坪桥 在北团里

深渡桥 在四保里,众建。

门潭桥 在县东

兄弟桥 在青山溪口。俱万历中,曾子弘、曾子约捐金三百八十两建。

神通桥 在玉华驿青溪口。万历壬子,邑人雷用龙捐金二百十两,垒墩架梁,为瓦屋十一楹。陈经邦“记。”

观音桥 在县六十里林坊。万历戊申,雷用龙捐金鼎建。中祀大士,莆少保林尧喻记。

凤翔桥 在县治西。宋时构亭覆屋二十有九间,名“凤翔。” 每夜静时闻有笛声,遂以“凤翔横笛” 列景之一焉。

南门下浮桥 ,洪武间,募众造船十三贯,以铁索立桩,于两岸系之。后坏,募众又修。正德间,义民曾文通、文进,施田租米九石二斗,吴世华施屋四间,租粒俱给桥夫,半为雇工,半为修葺。崇祯十年,通邑辇金重建。

皇清康熙年间重修。

南门上浮桥 在县南雄镇门外。邑人邓门陈氏建,助入梦溪里张地田租一百十秤,为修造之费。崇祯十一年,荚开重修,每年守桥米一石。今存。

归来桥 旧称“三港” ,一名马蓝桥。在县南三里。宋庆元间建,久坏。明万历十九年重建,改今名。北门浮桥 在拱宸门外。明宣德间邑人伍佑、施田资造。以后漂建不一。

皇清顺治七年,邑士邹秀捐田租七石,为守桥之资。

“县令旌奖” ,勒碑“北岸。”

遇仙桥 在县东三里双坑口。吴真人于此遇仙,今存。

白石桥 在县北五里。明弘治十八年,邑人伍佑倡义造木桥,子官道。隆庆元年,邑人雷继应累石为墩,架梁十馀间。万历八年,洪水冲坏。二十六年,邑人邹时泰、伍可愿募众重建。

皇清康熙年间修。

广济桥 旧名青口桥。在永得里青口庙前。万历三年,邑人刘梁累石为墩,架梁一十馀间。十四年,洪水冲坏,子刘道炳重修。天启六年,水冲去,邑人雷用龙迁下一里许,造新桥,更名“神通。” 崇祯六年火。十一年复鸠工造石桥。今存。横口桥 在县东南十里。先是乡人以木架桥,山水涨辄漂去。弘治十三年,耆民雷云龙捐金造石桥,孙雷礼门重修。

清风桥 在县东小嵩铺。正德间,知县余袆建。万历十年,邑人伍廷宾重修。

皇清顺治年间复修。

陈家桥 在县东十五里长空岭下。天顺间,乡人聚石建之,后崩。天启五年重建。

皇清顺治七年修,康熙年间火。今“架露桥”

龙济桥 在县北三十里。正德间建,崇祯十年重修,今存。

溪口桥 在仓盈里嵩口北。洪武间建。

陈峰桥 在仓盈里。洪武十二年建。成化间,邑人募众重建。

马公桥 在永得里。姓马者建。正德间,募众复建。今存。

永济桥 旧名“松溪桥” ,在永得里。宋宝祐间重建。明洪武初,坏于水,知县朱仲恭重修。成化九年,悉圮于水。十六年,参政黄澄等垒石为墩而梁之。后复圮。弘治十七年,知县余琪重建。万历二十年,知县阮宗文募众垒石为墩,架屋一十馀间,改今名。天启六年火。

皇清顺治年间,“架露桥”,今因之。

余朋桥 在县东七十里,万历九年建。

会溪桥 在县东梦溪里余朋水尾。万历五年,芹溪邓小山垒石为墩,架梁一十一间。

皇清康熙年间修。

通仙桥 在四保里

邓公桥 在铁石巡司前,今存。

梓村坑石卷桥 崇祯年间,九郡魏碧峰捐赀倡建。路当溪口,水涨冲急,行人艰阻,自桥立始,利于涉焉。

皇清康熙年间,碧峰孙兴赐复重修。

深渡 在四保里。路通连城、长汀。签渡夫一名,造船济渡。

白石渡 在仓盈里,通连城、长汀。嘉靖间,北团里黄镔施渡。

铁石机渡 在梦溪里,铁石司前。

连城县

昼锦桥 在县西一百二十步。嘉靖三年,谢复隆鼎建。

赤岭桥 在县北二里许。

定安桥 在县东,嘉靖间建。

文川桥 在县南门外,旧名“清溪。” 宋绍兴间县令刘国瑞重建,改名“擢桂” ,后圮于水。元至正间,照磨马周卿重建,改今名。明正统间毁于沙寇。景泰间县丞李干复建。成化间又毁,县丞吴琬率邑民重建。垒石为址,架屋十七间以覆之。万历十二年重修。

永丰桥 在县南三十里姚坊。嘉靖初乡人募建,有亭屋。

常丰桥 在县南南顺里。

惠济桥 在县北南顺里。洪武初,陈均实刱。嘉靖初,圮于水,知县方进重建。

还珠桥 在县北安里揭坊。嘉靖初,生员揭景兴等募建,上构亭屋。

永隆桥 在县南河源里。

李公桥 在北安里

徐公桥 在北安里。宋邑人徐二八刱。明洪武间,孙仲礼重建。今徐氏子孙为舟以济,邑人号“徐公渡。”

项公桥 在河源里温坊。

彭坊桥 在县北二里。成化间,邑民黄表建,后嘉靖间毁,其子黄守慎、守约重建。

姚坊桥 在县南三里

新庵桥 在县北五里

渡头桥 在北安里山下,离县二十里。

牛栏桥 在姑田里

华坑桥 在姑田里下村。

慈悲桥 在揭坊

东演桥 在揭坊,离县五里。

江滨桥 在席湖营,黄表建。

冯口渡 俗呼《朋口》。

上庄渡 在上庄庵。俱河源里。

杨家渡 在县南表席里。

归化县

南阳桥 在县西北归上里叶舍坑。

继述桥 在县东南兴善四十里。邑人揭文斌建,子应祯重建。邑令姜凤题今名。

揭家桥 在县东南兴善里。弘治间,邑人揭赵真建。

弘济桥 在县南归下八十里坛石水口。青云桥 ,在县南归下八十里夏阳。

马栏桥 在县南归下八十里《莫布》。

梁家桥 在城东三十里,石珩梁族同建。万历末年为牛商遗火,梁氏重建。

水尾桥 在县南沙阳八十里后阳。

惠利桥 在县左衙门岭下。

白沙桥 在城东二百步。成化八年建,叠石为梁,覆以屋。嘉靖四十年,毁于寇。万历间,知县周宪章重建,寻圮。天启三年,邑人李应宿募修,改建于旧桥东百馀步。通判李应午题曰:“龙门首渡。”

太平桥 在县东归上二十里石珩村水口。大陂桥 在柳杨里。正德初知县杨缙建。一名“忠臣桥。”

龙湖桥 在兴善里

万春桥 在县东三里,俗名“旱桥。”

芦隔桥 在城东五里

晏公桥 在县西十里新兴铺。

东坑桥 在县东南五里。

泗洲桥 在城东十二里大焦坪下。

大焦桥 在泗洲桥东一里。

兴善桥 在城东十里兴善铺右。

大通桥 在城西五里,俗名“五里桥。”

泉水洋桥 在城西八里。桥边一池,出泉甚大。“鱼潭” 甲桥 在城西七十里。

欧寒堂桥 在城西七十里。

画桥 在城西二十五里柳杨里。

盖洋桥 在城西三十里柳杨里。

将军桥 在城西九十里,湛寡妇死节处。岩前渡 在县东八十里,通永安、沙县。

水口渡 在县西八十里。

鱼潭渡 在县西七十里。

永定县

古溪桥 在县南溪南里。江碧琳等募建。深渡桥 在县东北太平里。成化间,简惟时募众凿石拱砌。嘉靖间,水冲,乡人以枋为之。卧龙桥 在东城。正德初,指挥廖鹏建。嘉靖间,奔流冲墩,知县毛凤属里民吴璘等募修,巡道储询易名“飞虹” ,邑人孔廷训记。后复圮二墩,知县龙尧达重修,更名“跃龙。” 至万历二年冲坏《五》

墩。知县吴守成捐俸倡修,复名“卧龙。”

迎恩桥 在城西。嘉靖间,知县毛凤给簿募建,后毁于兵。隆庆二年,知县陈翡“募工拱砌。” 箭滩桥 在溪南里箭滩村。正德三年邑人吴璇建,吴璘重修。万历二年圮于水。

湖雷桥 在丰田里湖雷村。正德初,邑人吴常镇建。

白沙桥 在胜运里白沙炉。

古田渡 在县东通明门外,通太平、丰田、金丰三里。后造卧龙桥,渡夫一名,“改编罗滩。”

锦丰渡 在县西,通潮州。

丰稔渡 在胜运里,公馆前。南通永定,北达上杭。

司前渡 在县南门外旧兴化巡司前,今改“南山堂渡。”

罗滩渡 在县东北罗滩村,通太平里。

葛傅渡 在长远隔口,通抚民馆。

清江渡 在武义坪,通潮州,俱溪南里。

新罗渡 在太平里,通龙岩,以地名焉。

高陂渡 在深渡桥之下。生员卢承璋捐赀立。新寨渡 在溪南里。原编渡夫一名,工食银二两四钱。康熙十四年,裁一两二钱,实给一两二钱。康熙十二年,里民张晋珩自建“德福” 渡亭一间,施大洲塅上田税五十桶,为永远桥渡之赀。民米二斗,系渡夫完纳。

南山渡 在县治南。徭。编渡夫一名。《旧志》载“工食” 二两四钱。后增一两,共三两四钱。顺治十四年,裁减一两七钱,实给银一两七钱。

下坑渡 在县治南

古镇渡 在溪南黄泥坑口。《旧志》:下坑、古镇二渡,原无编徭。康熙十二年,里民张晋珩、施大洲塅上田税三十桶,为下坑、古镇二渡并南山渡永远成梁之费。秋粮一斗三升,渡夫完纳。鸭麻潭渡 在罗坡岭下。《旧志》载增生阙明轩捐田税三十桶。后因明季渡毁。

皇清康熙丙子年,有阙明轩“孙生”员阙戴思恢《复祖》。

《志》:“增置渡税九十桶,给渡夫工食,载渡民米七斗五升。”

下洋渡 :在金丰里福广山僧慧光募置。田税六十九桶,给渡夫工食。

汀州府公署考   通志府县志合载

[编辑]

本府

汀州府治 在城内正北卧龙山下。唐大历间,刺史陈剑始迁此。宋建炎间,经杨勍之变,郡治尽毁。绍兴十四年,郡守陈直方、陈定国相继修造。绍定六年,郡守李华平寇增廓,乃辟民所侵地数亩,左右建行廊以为界。旧有道山楼、节爱堂、清心堂、双松堂、卧龙书院、东山堂,又重建谯楼。永乐八年,知府宋忠重增修。成化十一年,通判李琪重建谯楼。弘治元年,知府吴文度刱军器库前后十间贮之。左刱清军厅,右刱理刑厅。同知章颀修正堂、同心堂。堂后构洗月亭,亭后构厅三间,以贮龙亭、仪仗。嘉靖四年,知府邵有道辟仪门内空地为塘三口,构亭二扁,曰《清风》、“集贤” 轩二扁曰“凝翠。” “议政。” 今俱废,周缭以墙。嘉靖三十二年,知府陈洪范重修后乐堂。万历十六年四月内毁,知府刘玉成随建谯楼,扁曰“天一、仁育” 、“义正坊” 、“旌善、申明亭。” 三十九年,陈以德修,并刱治前慈济阁,后以不利改建宝珠城上。其府堂倾圮,崇祯四年正月,知府林联绶鼎建。中为正堂,左为庆丰库,右为架阁库,为仪仗库。堂后为轩,为后堂。正堂之前,东为经历司,西为照磨所,东西列房科。庭前为戒石亭,又前为仪门,左右为榜廊。东廊末为迎宾馆,西廊末为司狱司。又前为谯楼,为府门。门外左为旌善亭,右为申明亭。亭右为府前总铺,为“义正坊。” 崇祯六年,知府笪继良去西榜廊,筑垣内刱羁候所,安置轻犯。七年,推官徐懋远改宾馆为“刑馆” 门路十年仍还为宾馆。

皇清顺治八年,谯楼暨二坊灾,十二年重建。

同知廨 在堂左。崇祯五年,同知黄色中重修内署,改辟门路,建坊一座。

粮捕馆 在府正堂右。今裁,改为“经历司。” 理刑馆 在府仪门外左。今裁。

经历司 久废,今移旧“粮捕馆” 为司。

照磨所 在府仪门外右。

司狱司 在府谯楼侧

察院公署 在府治东。察院奉裁,康熙十七年,城守副将移驻于此。

布政分司 ,在察院左,今为分守道公署。按察分司 ,在府治南。一名“小教场司。” 久废,址为营房,兵丁居住。

漳南道 在府广储门内,今为提学道公署。府公馆 一在察院东,嘉靖三年拓预备仓地,建厅三间,房三间。一在卫前西设楼一间,下为厅,今为民居。

临军道 今废为“城守马房。”

豫备仓 在府治东北,贮长汀粮米约万石。“阴阳学 ” 在义正坊下。

医学 在《仁育坊》下,俱废。

僧纲司 、道纪司 ,俱废。

长汀县治 在府南二百步。唐大历间随郡迁置今所。宋建炎、嘉泰间修,绍定间重修。旧有如心堂、再香亭、砥柱亭、蓬莱阁、道爱堂、弦歌书院、万雪亭,年久俱废。洪武二年,知县孙庸重建,正厅、后堂、幕厅、库狱咸备。正统十四年毁于寇,景泰初重建。成化十六年,知县谢珪建谯楼,县丞郑景华修。弘治六年重建正堂。万历三十年,知县唐伟重修。今中为正堂,后为轩,改穿堂为后堂;堂左为典史厅,右为西厅,正德十四年知县黄用直造,今改吏廨。左为县库,右为架阁库。东西序为房科,中为戒石亭,前为仪门,门右为监房,左为土地祠。弘治七年建,嘉靖四年修。崇祯七年知县曾巽重修。又前为谯楼,为县门,门内为寅宾馆,门外为医局,为“旌善亭” ,为“四省通衢坊” ,为阴阳学,为“申明亭” ,为“《八闽》首邑坊。”

县丞廨 ,典史廨 ,俱在堂东。

主簿廨 在西

古城寨巡检司 在古贵里,去府城西南四十五里。旧在何田市。宋绍兴间,迁刱今所,为“古城寨” ,后改为巡检司,额设弓兵三十人。明弘治八年,知府吴文度重修建。

税课司 在县南。正统元年裁本县带办税课北仓 ,“附府豫备仓。”

南仓 在三洲

东仓 、西仓 俱在馆前。

外县

宁化县治 在翠华山前大溪北。后唐同光二年建,宋绍兴间修。端平间,辟地重建。宝祐间,令复于东厅刱书林亭、愿丰楼、龟荫亭、如农亭,历元俱毁。明洪武三年,知县张思诚重建。二十三年修。正统十四年毁于寇,仅存后堂及廨舍。

皇清康熙八年,知县何凤岐重建,中为正堂,后为“穿。”

堂,又后为知县宅。幕厅在堂之东。六房在堂之前,左为吏、户、礼,右为兵、刑、工、铺。长房在工房之右,承发房在礼房之左。架阁库在堂左,帑库在堂右。龙亭、仪仗亭在堂之西。神位龛在堂之东。东北为县丞厅,西北为主簿厅。今簿裁,宅为吏舍,典史厅在丞厅之南,吏舍则悉在县治之右。戒石亭居甬道之中,仪门在戒石亭之前。仪门外右为狱,左为寅宾馆。宾馆之前为土地祠。仪门之前为谯楼。楼下左为官夫房,右为隶兵房。谯楼左为申明亭,右为旌善亭。

察院行台 在县治东。“元之肃政廉访分司。” 明永乐间,改创为按察分司。成化间,又改为漳南道。正德间,又改为察院行台。

布政分司 在县治之西二十步。正统三年建,知县吴希哲修。

漳南道公馆 在儒学东。正德间建,嘉靖间重修,万历间圮于水。

府公馆 在华严寺东,后迁于寿宁桥北,又改于永福坊之佑圣堂。万历间改为表忠祠。安远巡检司 ,宋有苦竹寨,在招贤北;安黄土寨,在龙上;南平下土寨,在招德之安远。明废二寨而置安远司。成化十一年重修,颓圮。嘉靖十五年复建。

皇清顺治戊子,毁于寇。康熙十年,复建。

税课司 旧在寿宁桥北。正统间,官裁,署废。阴阳学 在治东。

医学 在县治东察院行台前。成化间重建,今废。

僧会司 即严光寺为之。

道会司 即凝真观为之。

际留仓 在预备仓址。洪武十三年设,岁积谷一千石。东仓二所,在城北门坊,泉上泉下;南仓三所,在新村会同。龙上上里西仓,龙上下里;北仓二所,在招贤招得。

义仓 在城南山川坛之左。万历二十二年,同知陈善行署县事,捐俸创编为“天” 、“地” 、“元” 、“黄” 四号惠民局 旧在县治之前,圮于水。万历二十二年,知府万振孙复开于城西庙前。

养济院 在县东城外,知县张思诚建,毁成化间复建。

上杭县治 。宋乾道七年刱,毁于寇。端平元年重建。淳祐三年圮于水。宝祐五年重建。元至正二十年又毁。二十五年达鲁花赤伯颜重建。明正统间复毁于寇。景泰初,知县杨瑾重建幕厅、库狱、仪门、谯楼。成化间萧宏重修。正德二年谯楼灾。十年重建。嘉靖三十三年修。万历六年重建谯楼及寅宾馆。今中为正堂,后为穿堂,为后堂;堂左为典史厅,东为县库,为尉厅,左为架阁库,两翼为六房;庭中为戒石亭,前为仪门;门内西为监房,东为土地祠,门外为寅宾馆,左右为“申明” 、“旌善” 二亭。

察院 在县东北布政分司左。旧为射圃,成化二十三年建。移射圃于东南隅。中为澄清堂,后为清风亭,又后为退思堂。提学罗璟记。内有时雨堂。

布政分司 在县东北察院西。旧在县前,即今府公署。成化六年,参政赵昌改建射圃西空地,即今所。

府公馆 县旧布政分司。成化七年,改为公馆,通判吴桓重修。嘉靖二十九年,移旧射圃地,以旧馆易民居,为别馆。

分巡漳南道 在县东。洪武初为按察分司,二十八年改为建宁道。成化六年改今署,年久蠹朽。八年,佥事周谟重建。成化二十三年贼毁。弘治元年重修。其前堂、大门、两厢,皆仍旧修葺。新创中堂一间,左右为书吏房、厨房,建重堂五间。中为室,左右翼以楼亭各三间,庖、井、湢溷俱具。寝室后为花台、菜园,通缭以垣。正德九年,佥事胡琏作后乐堂于寝堂后。十三年又作观德亭于后乐堂西。十四年作戢兵楼于仪门西,以贮兵器,又树石牌坊于大门前。嘉靖三年,火,因买附近民居,添设土地祠,又作养正堂、遵宪堂、阅古堂。嘉靖二十三年,戢兵楼毁,兵备梁佐重建,改名“澄远。” 四十一年重修道署,左为射圃。隆庆五年,建仪门及问俗亭。万历五年,建“寅宾馆。” 三十五年,重修澄远楼及观音阁。天启元年,副使马呈秀于射圃前重刱记室一区。崇祯六年,巡道顾元镜重修。

悦洋公馆 在县西北四十里武平界。弘治三年,佥事伍希闵以县至蓝屋,道经武平、黄柏,凡百五十里,宜取迳水浦省三之一,悦洋为其中途,因设置于此。

卢丰公馆 在县东南三十里。明嘉靖十九年,佥事侯廷训辟路通永定,置此。

际留仓 明洪武十三年知县刘亨刱建,在县仪门外左。成化三年改建于城东北隅,中为堂三间,左右仓四间。

阴阳学 在谯楼东,万历四年建。

医学 在谯楼西。景泰三年建,正德中重建。僧会司 在旧东竺寺。

道会司 在旧东岳宫。万历初,城隍庙署武平县治 ,在仁和坊东,兴贤坊西。初在武溪里,后迁今所。宋隆兴间,令王正国刱。乾道间继刱。嘉泰间,令赵策更造堂廒、谯楼。端平初又从变易。宝祐间改卜西偏。元至正间,令魏侃夫仍于旧基重建。明景泰元年,知县周希贵因旧修建,竖石栏。嘉靖丙申始拓新之。中为正堂,后为穿堂,为后堂,左典史厅,又左为县库、仪仗库。庭中为戒石亭,右为监房,左为土地祠,前为仪门,为谯楼。崇祯三年重建为大门,前牌坊一座。门左右为申明、旌善亭,今废。

布政分司 在禅果寺东。正统间建,寇毁。成化初重建。万历间修。

漳南道 在分司东。旧为肃政廉访司。成化八年,改漳南道。崇祯二年,建守备司。

漳南道行台 在岩前城内。崇祯四年建。府公馆 在禅果寺右,今改“熊公祠。”

象洞寨巡检司 在县东南盈塘六十里。宋政和间,置巡简土军。嘉熙间,改南尉司。明洪武初,改今名,额设弓兵三十名。正统间,寇毁。成化初,巡检蔡谦重建。嘉靖二十七年,迁悬绳。

永平寨巡检司 在县北。宋淳熙间刱。明洪武始建厅事,今改“背寨。” 去县八十里,路通羊角水。阴阳学 ,久废。

医学 在文明坊,旧《惠民药局》。

僧会司 洪武十九年设,附《禅果寺》。

道会司 附“崇真观。”

常平仓 在大观楼左。明邑令建预备仓,久颓。

皇清康熙三十年,改“常平仓。”三十八年重葺。

秋米仓 在县治北。明天启六年建,久颓。

皇清康熙四年,知县侯七乘重建。三十八年,赵良生

增修

养济院 在县治北门观音堂。明正德间改建。崇祯间毁,知县巢之梁重建。

皇清康熙二年,复毁,又建,又颓。

清流县治 在屏山之阳。创于宋元符间,始构堂廨。乾道间修之。绍兴间毁于寇,端平元年重建。嘉熙间又建谯楼于仪门东西。元至正四年重修,六月悉为连城寇罗天麟所毁。明洪武三年,知县朱仲恭建。中为正厅,厅左为过道亭,北为堂,左、右为煖阁。幕厅在堂东。六房在堂前,左为吏、户礼,右为兵、刑、工铺。长房在工房之右,承发房在礼房之左。架阁帑库在堂左,兵戎器库在堂右。堂之东北为县丞、主簿衙,典史厅在丞衙之南。吏舍则悉在县治之右。戒石亭居甬道之中。仪门在戒石亭前。仪门外右为狱,左为寅宾馆,前为土地祠,为谯楼。谯楼前左为申明亭,右为旌善亭。永乐十四年尽为沙寇陈天宝所毁,唯存县丞、主簿二厅。宣德元年,知县李庠重建正厅、仪门。六年重建幕厅六房。正统十三年,又为沙寇邓茂七毁。成化间,草创堂宇、六房、帑库、仪门。弘治间,知县童冕相继落成。万历六年,知县刘光奕设立宾馆。八年,重建大门、谯楼。四十二年,谯楼火,知县卜日谋重建。崇祯三年,宾馆圮,知县万汇英重修。

皇清康熙九年,居民失火,延烧大堂、二堂、东西公廨。

知县李含培重建,后复凿池垒石,筑“遥山堂” 于内。

察院分司 ,在县西,即古县尉厅故址。洪武十四年,改为提刑按察司。永乐间毁于寇,再建之。布政分司 ,在县西,亦县尉故址。明洪武十一年始建。

漳南道分司 在县西,即九龙驿故址。正德间建,嘉靖元年毁,知县余祎重建。

府公馆 在县西南九龙驿之右。万历四十二年火,知县王弘化申请重建。

玉华公馆 在玉华驿之右。弘治十一年建。嘉靖六年,兵备佥事储置重修。今因旧制。

铁石巡检司 在县东梦溪里铁石矶头灵山寺侧。正统六年,以此地险阻,草寇出没,奏设。立巡检一员,佥弓兵四十名巡捕,今仍因之。税课局 故址,在县东龙津桥西。

医学 在县西南五通庙左。

“《阴阳》学 ” 于《谯楼上》寄理其事。

际留仓 在县南塔背巷,即元常平仓。明洪武二年改今名,建廒五间。

皇清康熙三十五年,知县刘汉球重修。

预备仓 在县北城隍庙左。洪武二十四年刱,永乐五年修。成化十七年,知县凌采复增六廒于北仓,三廒于东仓,官厅一座。弘治间,知县童冕增八廒于县堂六房之下。今仍因之。

僧会司 在县西三里许西峰庵后,在万寿寺东,华山僧德道护印。今废。

道会司 在县东东岳宫后,登《贞观》,今废连城县治 ,宋绍兴三年建。绍定间寇毁,县令徐介经始,米巨宏踵成,又毁。明洪武四年重建。年久,正厅仪门敝坏。嘉靖间县令方进、祝熙等相继修葺。万历、天启间,相继重修。

皇清顺治戊子,寇毁,县令田生玉建造“亲民堂。”康熙

二年,杜士晋鼎建龙亭库、考政堂、笃功亭、燕喜堂暨六房署内舍百间,迁寅宾馆于土地祠前。漳南道分司 在县治东。明洪武四年,县令邓昇建,为“提刑按察分司。二十八年改为建宁道;成化八年改为漳南道。”

皇清康熙间,改为“守建道。”

府公馆 在县治后,今废。

北团巡检司 在表席里新泉。宋建兵燹。明洪武十八年,县令丁良恭迁郎村。嘉靖间徙置,仍在新泉,砌筑土城五百丈。

税课司 ,在文川桥侧。经裁,久废。

常平仓 “在县堂东。”

际留仓 久废

足食仓 在学后,久废址存。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即县治东“惠民局。”

僧会司 在东塔寺

道会司 在城隍庙

养济院 在县治西。明洪武十二年,县令刘雍刱建。后圮。县令王岐命义官黄表重建。嘉靖间,迁于城东郭左。

皇清顺治四年,寇毁,十八年署印丞宗泰重建。康熙

五年,县令杜士晋捐俸四十两,置田于河源。田名“养济田” 一十四处。

归化县治 在广济街北,原明溪镇巡检司故址。成化六年改为县治,分巡漳南道建。知县郭润继之,至成化九年落成。弘治十五年毁,知县王凤重建。嘉靖四十三年复毁。

皇清知县王国脉捐资重修。正堂三间,左为“赞政厅。”

右为清军局龙亭库。后堂三间,左为库房,右为册房。正堂前覆檐一间,万历三十九年六月圮,知县周宪章重建。戒石亭在堂前甬道中。嘉靖四十四年,知县曾迁建。西廊四间,为吏、户、礼卷房,而承发房附焉。东廊四间为兵、刑、工卷房,而铺、长房附焉。牢一所。东廊之背,仪门左右为掖门。从房二间,左为皂隶房,右为“禁子房。”

察院司 在城内西清街。成化十年为漳南道建。正德十年改为院司,久废,今新建社义仓。布政司 在西清街。成化七年知县郭润建。万历三十八年知县周宪章重建。

皇清知县王国脉重修。

按察司 在西清街。正德十年,知县杨缙建。万历三十年,知县周宪章重建。

皇清知县王国脉重修。

府馆 在西清街,今废。

夏阳巡检司 在县治东八十里。

僧会司 未建,视事于本寺。

道会司 未建,视事于东岳宫。

际留仓 改为广济仓,并旧学常平仓俱改在裁革县丞、主簿旧廨内。

养济院 在城北关外,明末寇毁。

皇清康熙间,知县黄易重建。

永定县治 在溪南里田心,卧龙山前。成化十五年,都御史高明、副使刘城等刱建。正德元年,议改旧布政司为县,中为正堂,后为穿堂,堂左为典史厅,右为县库,两翼为六房,庭中为戒石亭,前为仪门,门内西为监房,东为土地祠,前为大门,门左为申明亭,门右为旌善亭。

兴化巡检司 在溪南里古镇。洪武五年设。太平巡检司 在太平里高陂。

三层岭巡检司 在金丰里。成化十四年,以其地接广东,该司所辖三大山,一岐岭,一苦竹,一条河,盗常据为巢穴,奏置于此。上三巡司,额各设吏一名,弓兵三十名。

布政分司 在县治东

漳南道 :在布政分司左。

察院行台 在县治西北。南抵县后横街,东西俱抵民居,北抵大水圳。

丰稔公馆 原在胜运里巡检司旁,今废。武谿公馆 在丰田里武谿。佥事侯廷训建。接敬公馆 溪南里《六图》,县西四十里。

大谿公馆 在金丰里,后迁丰田,缘岭名“半庵公馆。”

预备仓 一在县治内。一在丰田里庆清寺侧。仓废,基存。

际留仓 在县治内,东西共四廒,岁丰籴谷储备,岁凶出谷赈济,其价平五分。东仓旧废,康熙十年,知县潘翊清于西仓上隙地捐俸增建四廒,共成六廒。

阴阳学 在县后第三街。

医学 在“阴阳学” 左。

僧会司 在县东山川坛西。成化二十年建“道会司。”

养济院 在县东一里山麓间。周围四十丈,外门缭以垣。内厅一间,左畔住房一列七间,右畔一列六间。嘉靖三十七年,知县许文献重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