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160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一百六十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一百六十卷目录
勋爵部汇考三十二
周十八
越二
官常典第一百六十卷
勋爵部汇考三十二
[编辑]周十八
[编辑]越二
[编辑]敬王三十八年夏,越入吴。
按《春秋》哀公十三年。按《左传》,十三年,夏六月丙子, 越子伐吴,为二隧,畴无馀、讴阳自南方先及郊。吴太 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弥庸见 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太 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 王子地助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馀,地获讴阳。越子 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太子友、王孙弥 庸、寿于姚。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自 刭七人于幕下。冬,吴及越平。
按《吴语》:吴王夫差既杀申胥,不稔于岁,乃起师北征, 阙,为深沟于商鲁之闲,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 公午于黄池。于是越王勾践乃命范蠡、舌庸率师沿 海溯淮,以绝吴路,败王子友于姑熊夷。越王勾践乃 率中军溯江以袭吴,入其郛,焚其姑苏,徙其大舟。吴 晋争长,未成边遽,乃至以越乱告。吴王惧,乃合大夫 而谋曰:“越为不道,背其齐盟。今吾道路悠远,无会而 归,与会而先晋,孰利?”王孙雄曰:“夫危事不齿,雄敢先 对。二者莫利。无会而归,越闻章矣,民惧而走远,无正 就齐宋。”徐夷曰:“吴既败矣,将夹沟而㢋我。我无生命 矣,会而先晋。晋既执诸侯之柄以临我,将成其志以 见天子。吾须之不能,去之不忍。”若越闻俞。〈或为愈〉“章,吾 民恐畔,必会而先之。”王乃步就王孙雄曰:“先之图之 将若何?”王孙雄曰:“王其无疑!吾道路悠远,必无有二 命焉,可以济事。”王孙雄进,顾揖诸大夫曰:“危事不可 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则无为贵知矣。民之恶死 而欲富贵以长没也,与我同。虽然,彼近其国有迁,我 绝虑无迁,彼岂能与我行此危事也哉?事君勇谋,于 此用之。今夕必挑战以广民心。请王厉士以奋其朋 势,劝之以高位重畜,备刑戮以辱其不厉者,令各轻 其死,彼将不战而先我。我既执诸侯之柄,以岁之不 获也,无有诛焉,而先罢之,诸侯必说,既而皆入其地。 王安挺志,一日惕,一日留,以安步。王志必设。以此民 也,封于江淮之间,乃能至于吴。”吴王许诺。
按《吴越春秋》:越王勾践臣吴至,归越勾践七年也。百 姓拜之于道曰:“君王独无苦矣。今王受天之福,复于 越国,霸王之迹,自斯而起。”王曰:“寡人不慎天教,无德 于民,今劳万姓拥于岐路,将何德化以报国人?”顾谓 范蠡曰:“今十有二月己巳之日,时加禺中,孤欲以此 到国,如何?”蠡曰:“大王且留,以臣卜日。”于是范蠡进曰: “异哉,大王之择日也!王当疾趋,车驰人走。”越王策马 飞舆,遂复宫阙。吴封地百里于越,东至炭渎,西至周 宗,南造于山,北薄于海。越王谓范蠡曰:“孤获辱连年, 势足以死,得相国之策,再返南乡。今欲定国立城,人 民不足,其功不可以兴,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唐虞卜 地,夏、殷封国,古公营城周雒,威折万里,德致八极,岂 直欲破彊敌,收邻国乎?”越王曰:“孤不能承前君之制, 修德自守,亡众栖于会稽之山,请命乞恩,受辱被耻, 囚结吴宫,幸来归国,追以百里之封,将遵前君之意, 复以会稽之上,而宜释吴之地。”范蠡曰:“昔公刘去邰 而德彰于夏,亶父让地而名发于岐。今大王欲立国 树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 立霸王之业?”越王曰:“寡人之计,未有决定,欲筑城立 郭,分设里闾,欲委属于相国。”于是范蠡乃观天文,拟 法于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步,一圆三方:西 北立龙飞翼之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 户;陵门四达,以象八风。外郭筑城而缺西北,示服事 吴也。不敢壅塞,内以取吴,故缺西北而吴不知也。北 向称臣,委命吴国。左右易处,不得其位,明臣属也。城 既成而怪山自生者,琅琊东武海中山也,一夕自来, 故名怪山。范蠡曰:“臣之筑城也,其应天矣,昆仑之象 存焉。”越王曰:“寡人闻昆仑之山,乃地之林。上承皇天, 气吐宇内;下处后土,禀受无外。滋圣生神,呕养帝会。 故五帝处其阳陆,三王居其正地。吾之国也,扁天地 之壤,乘东南之维斗,去极北,非粪土之城,何能与王 者比隆盛哉?”范蠡曰:“君徒见外,未见于内。臣乃承天 门制城,合气于后土,岳象已设,昆仑故出,越之霸也。” 越王曰:“苟如相国之言,孤之命也。”范蠡曰:“天地卒号以著其实名。东武起游台”其上,东南为司马门,《立增》。 〈与层同〉楼,冠其山巅,以为灵台,起离宫于淮阳,宿台在 于高平,驾台在于成丘,立苑于乐野,燕台在于石室, 斋台在于襟山,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室于冰厨。越 王乃召相国范蠡、大夫种、大夫郢问曰:“孤欲以今日 上明堂,临国政,专恩致令,以抚百姓,何日可矣?惟三 圣纪纲维持。”范蠡曰:“今日丙午日也,丙阳将也,是日 吉矣,又因良时。臣愚以为可无始有终,得天下之中。” 大夫种曰:“前车已覆,后车必戒,愿王深察。”范蠡曰:“夫 子故不一二见也,吾王今以丙午复初,临政解救其 本,是一宜;夫金制始而火救其终,是二宜;蓄金之忧, 转而及水,是三宜;君臣有差,不失其理,是四宜;王相 俱起,天下立矣,是五宜。臣愿急升明堂临政。”越王是 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越王念复吴 仇,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 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 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中夜潜泣,泣而复啸。越 王曰:“吴王好服之离体,吾欲采葛,使女工织细布献 之,以求吴王之心,于子何如?”群臣曰:“善。”乃使国中男 女,入山采葛,以作黄丝之布,欲献之,未及遣使,吴王 闻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虽有五台之 游,未尝一日登翫,遂欲因而赐之以书,增之以封,东 至于勾甬,西至于檇李,南至于姑末,北至于平原,纵 横八百馀里。越王乃使大夫种索葛布十万,甘蜜九 瓽,文笥七枚,狐皮五双,晋竹十搜,以复封礼。吴王得 之,曰:“以越僻狄之国无珍,今举其贡货而以复礼,此 越小心念功,不忘吴之效也!夫越本兴国千里,吾虽 封之,未尽其国。”子胥闻之,退卧于舍,谓侍者曰:“吾君 失其石室之囚,纵于南林之中,今但因虎豹之野,而 与荒外之草,于吾之心,其无损也!”吴王得《葛布》之献, 乃复增越之封,赐羽毛之饰,几杖诸侯之服,越国大 悦。采葛之妇,伤越王用心之苦,乃作《苦之诗》曰:“葛不 连蔓。”“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尝胆不苦甘如饴。令 我采葛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 号𫄨素兮将献之。越王悦兮忘罪除,吴王欢兮飞尺 书。增封益地赐羽旗,几杖茵褥诸侯仪。群臣拜舞天 颜舒,我王何忧能不移。”于是越王内修其德,外布其 道。君不名教,臣不名谋,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国中荡 荡,无有政令。越王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彊,众 安道泰。越王遂师八臣,与其四友,时问政焉。大夫种 曰:“爱民而已。”越王曰:“奈何?”种曰:“利之无害,成之无败, 生之无杀,与之无夺。”越王曰:“愿闻。”种曰:“无夺。民所好 则利之,民不失其时则成之,省刑去罚则生之,薄其 赋敛则与之,无多台游则乐之,静而无苛则喜之,民 失所好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有罪不赦则杀之, 重赋厚敛则夺之,多作台游以罢民则苦之,劳扰民 力则怒之。臣闻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其子,如 兄之爱其弟。闻有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越 王乃缓刑薄罚,省其赋敛,于是人民殷富,皆有带甲 之勇。九年正月,越王召五大夫而告之曰:“昔者越国 遁弃宗庙,身为穷虏,耻闻天下,辱流诸侯。今寡人念 吴,犹躄者不忘走,盲者不忘视。孤未知策谋,惟大夫 诲之。”扶同曰:“昔之亡国流民,天下莫不闻知,今欲有 计,不宜前露其辞。臣闻击鸟之动,故前俯伏。猛兽将 击,必弭毛帖伏;鸷鸟将搏,必卑飞戢翼。圣人将动,必 顺辞和众。圣人之谋,不可见其象,不可知其情,临事 而伐,故前无剽过之兵,后无伏袭之患。今大王临敌 破吴,宜损之辞,无令泄也。臣闻吴王兵彊于齐、晋,而 怨结于楚,大王宜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 事于吴。夫吴之志猛,骄而自矜,必轻诸侯而陵邻国。 三国决权,还为敌国,必角势交争,越承其弊,因而伐 之,可克也。虽五帝之兵,无以过此。”范蠡曰:“臣闻谋国 破敌,动观其符;孟津之会,诸侯曰可,武王辞之。方今 吴楚结仇,构怨不解。齐虽不亲,外为其救;晋虽不附, 犹效其义。夫内臣谋而决仇其策,邻国通而不绝其 援。斯正吴之兴霸,诸侯之上尊。臣闻峻高者𬯎,茂叶 者摧;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四时不并盛,五行不俱驰。 阴阳更唱,气有盛衰。故溢堤之水,不淹其量;熻干之 火,不复其炽。水静则无沤瀴之怒,火消则无熹毛之 热。”今吴乘诸侯之威,以号令于天下,不知德薄而恩 浅,道狭而怨广,权悬而智衰,力竭而威折,兵挫而军 退,士散而众解。臣请按师整兵,待其坏败,随而袭之, 兵不血刃,士不旋“踵,吴之君臣为虏矣。臣愿大王匿 声,无见其动,以观其静。”大夫《苦成》曰:“夫水能浮草木, 亦能沉之;地能生万物,亦能杀之;江海能下谿谷,亦 能朝之;圣人能从众,亦能使之。今吴承阖闾之军制, 子胥之典教,政平未亏,战胜未败。大夫嚭者,狂佞之 人,达于策虑,轻于朝事;子胥力于战伐,死于谏议。二 人权必有坏败。愿王虚心自匿,无示谋计,则吴可灭 矣。”大夫浩曰:“今吴君骄臣奢,民饱军勇,外有侵境之 敌,内有争臣之震,其可攻也。”大夫句如曰:“天有四时人有五胜。昔汤武乘四时之利而制夏殷,桓缪据五 胜之便而列六国,此乘其时而胜者也。”王曰:“未有四 时之利,五胜之便,愿各就职也。”十年二月,越王深念 远思,侵辱于吴。蒙天祉福,得〈得下当有反字〉越国群臣教诲, 各画一策,辞合意同,勾践敬从。其国已富,反越五年, 未闻敢死之士。或谓诸大夫爱其身,惜其躯者,乃登 渐台,望观其群臣有忧与否,相国范蠡、大夫种句如 之属,俨然列坐,虽怀忧患,不形颜色。越王即鸣钟警 檄,而召群臣,与之盟曰:“寡人获辱受耻,上愧周王,下 惭晋、楚,幸蒙诸大夫之策,得返国修政,富民养士,而 五年未闻敢死之士,雪仇之臣,奈何而有功乎?”群臣 默然莫对者,越王仰天叹曰:“孤闻主忧臣辱,主辱臣 死,今孤亲被奴虏之厄,受囚破之耻,不能自辅,须贤 任仁,然后讨吴,重负诸臣,大夫何易见而难使也!”于 是计𥓋年少官卑,列坐于后,乃举手而趋,蹈席而前 进曰:“谬哉,君王之言”也!非大夫易见而难使君王之 不能使也。越王曰:“何谓?”计𥓋曰:“夫官位财币金赏者, 君之所轻也;操锋履刃,艾命投死者,士之所重也。今 王易”〈易疑作吝〉“财之所轻,而责士之所重,何其殆哉?”于是 越王默然不悦,而有愧色,即辞群臣,进《计𥓋》而问曰: “孤之所得士心者何等?”计𥓋对曰:“夫君人尊其仁义 者,治之门也;士民者,君之根也。开门固根,莫如正身。 正身之道,谨左右。左右者,君之所以盛衰者也。愿王 明选左右,得贤而已。”昔太公九声而足,〈四字未详〉“磻溪之 饿人也,西伯任之而王;管仲鲁之亡囚有贪分之毁, 齐桓得之而霸。故《传》曰:‘失士者亡,得士者昌’。愿王审 于左右,何患群臣之不使也?”越王曰:“吾使贤任能,各 殊其事。孤虚心高望,冀闻报复之谋,今咸匿声隐形, 不闻其语,厥咎安在?”计𥓋曰:“选贤实士,各有一等,远 使以难,以效其诚;内告以匿,以知其信;与之论事,以 观其智;饮之以酒,以视其乱;指之以使,以察其能;示 之以色,以别其态。五色以设,士尽其实,人竭其智,知 其智尽实,则君臣何忧?”越王曰:“吾以谋士效实,人尽 其智,而士有未尽,进辞有益寡人也。”《计𥓋》曰:“范蠡明 而知内,文种远以见外,愿王请大夫种与深议,则霸 王之术在矣。”越王乃请大夫种而问曰:“吾昔日受夫 子之言,自免于穷厄之地,今欲奉不羁之计,以雪吾 之宿仇,何行而功乎?”大夫种曰:“臣闻高飞之鸟,死于 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今欲伐吴,必前求其所好, 参其所愿,然后能得其实。”越王曰:“人之所好,虽其愿 何以定,而制之死乎?”大夫种曰:“夫欲报怨复仇,破吴 灭敌者有九。”〈史记作七〉术,君王察焉。越王曰:“寡人被辱怀 忧,内惭朝臣,外愧诸侯,中心迷惑,精神空虚,虽有九 术,安能知之?”大夫种曰:“夫《九术》者,汤文得之以王,桓 穆得之以霸。其攻城取邑,易于脱屣,愿大王览之。”种 曰:一曰尊天事鬼。〈鬼下当有神字〉“以求其福;二曰重财币以 遗其君,多货贿以喜其臣;三曰贵籴粟槁以虚其国, 利所欲以疲其民;四曰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 五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六曰遗 之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彊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君 王国富而备利器;九曰利甲兵以承其弊。”凡此九术, 君王闭口无传,守之以神,“取天下不难,而况于吴乎?” 越王曰:“善。”乃行第一术: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 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祭陵山于会稽,祀水泽 于江州。事鬼神一年,国不被灾。越王曰:“善哉大夫之 术,愿论其馀。”种曰:“吴王好起宫室,用工不辍,王选名 山神材,奉而献之。”越王乃使木工千有馀人,入山伐 木。一年,师无所幸,作士思归,皆有怨望之心,而歌《木 客》之吟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阳 为文梓,阴为楩柟,巧工施校,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 削磨砻,分以丹青,错画文章,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状 类龙蛇,文彩生光。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东海 役臣臣孤勾践,使臣种敢因下吏闻于左右,赖大王 之力,窃为小殿,有馀材,谨再拜献之。”吴王大悦。子胥 谏曰:“王勿受也。昔者桀起灵台,纣起鹿台,阴阳不和, 寒暑不时,五谷不熟,天与其灾,民虚国变,遂取灭亡。 大王受之,必为越王所戮。”吴王不听,遂受而起姑苏 之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 死巷哭,不绝嗟嘻之声。民疲士苦,人不聊生。越王曰: “善哉,第二术也。” 十一年,越王深念永思,惟欲伐吴, 乃请《计𥓋》问曰:“吾欲伐吴,恐不能破,早欲兴师,惟问 于子。”计𥓋对曰:“夫兴师举兵,必且内蓄五谷,实其金 银,满其府库,厉其兵甲,凡此四者,必察天地之气,原 于阴阳,明于孤虚,审于存亡,乃可量敌。”越王曰:“天地 存亡,其要奈何?”计𥓋曰:“天地之气,物有死生。原阴阳 者,物贵贱也;明孤虚者,知会际也;审存亡者,别真伪 也。”越王曰:“何谓死生真伪乎?”计𥓋曰:“春种八谷,夏长 而养,秋成而聚,冬藏而畜。夫天时有生而不救种,是 一死也;夏长无苗,二死也;秋成无聚,三死也;冬藏无 畜,四死也。虽有尧舜之德,无如之何。夫天时有生,劝 者老,作者少,反气应数,不失厥理,一生也;留意省察谨除苗秽,秽除苗盛,二生也;前时设备,物至则收,国 无逋税,民无失穗,三生也;仓已封涂,除陈入新,君乐 臣欢,男女及信,四生也;夫阴阳者,太阴所居之岁,留 息三年,贵贱见矣。夫孤虚者,谓天门地户也;存亡者, 君之道德也。”越王曰:“何子之年少于物之长也。”《计𥓋》 曰:“有美之士,不拘长少。”越王曰:“善哉子之道也!”乃仰 观天文,集察纬宿,历象四时。以下者上,虚设八食,从 阴收著,望阳出《粜䇲》。〈策通〉其极计,三年五倍,越国炽富。 勾践叹曰:“吾之霸矣!善计𥓋之谋也。” 十二年,越王 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湎,不领政 事,因此而谋,可乎?”种曰:“可破。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 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选择美女二人 而进之。”越王曰:“善。”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 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縠,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 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乃使相国范蠡进曰:“越王 勾践,窃有二遗女,越国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 蠡献之。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帚之用。”吴 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子 胥谏曰:“不可,王勿受也。臣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 人耳聋。昔桀易汤而灭,纣易文王而亡,大王受之,后 必有殃。臣闻越王朝书不倦,晦诵竟夜,且聚敢死之 士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越王服诚行仁,听谏进 贤,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王夏被毛裘,冬御𫄨绤,是 人不死,必为对隙。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 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吴王不听,遂受 其女。越王曰:“善哉,第三术也。” 十三年,越王谓大夫 种曰:“孤蒙子之术,所图者吉,未尝有不合也。今欲复 谋吴,奈何?”种曰:“君王自陈,越国微鄙,年谷不登,愿王 请籴,以入其意。天若弃吴,必许王矣。”越乃使大夫种 使吴,因宰嚭求见吴王。辞曰:“越土洿下,水旱不调,年 谷不登,人民饥乏,道荐饥馁,愿从大王请籴,来岁即 复太仓,惟大王救其穷窘。”吴王曰:“越王信诚守道,不 怀二心,今穷归愬,吾岂爱惜财宝,夺其所愿?”子胥谏 曰:“不可!非吴有越,越必有吴,吉往则凶来,是养生寇 而破国家者也,与之不为亲,不与未成冤。且越有圣 臣范蠡,勇以善谋,将有修饰,攻战以伺吾间,观越王 之使,使来请籴者,非国贫民困而请籴也,以入吾国, 伺吾王间也!”吴王曰:“寡人卑服越王,而有其众,怀其 社稷,以愧勾践。勾践气服为驾车,却行马前,诸侯莫 不闻知。今吾使之归国,奉其宗庙,复其社稷,岂敢有 反吾之心乎?”子胥曰:“臣闻士穷非难,抑心下人,其后 有激人之色。臣闻越王饥饿,民之困穷,可因而破也。 今不用天之道,顺地之理,而反输之食,固君之命,狐、 雉之相戏也。夫狐卑体而雉信之,故狐得其志,而雉 必死,可不慎哉!”吴王曰:“勾践国忧,而寡人给之以粟, 恩往义来,其德昭昭,亦何忧乎?”子胥曰:“臣闻狼子有 野心,仇雠之人不可亲。夫虎不可馁以食,蝮蛇不恣 其意。今大王捐国家之福,以饶无益之”仇。弃忠臣之 言,而顺敌人之欲,臣必见越之破吴豸!〈疑当作豕〉“鹿游于 姑胥之台,荆榛蔓于宫阙,愿王览武王伐纣之事也?” 太宰嚭从旁对曰:“武王非纣王臣也,率诸侯以伐其 君,虽胜殷谓义乎?”子胥曰:“武王即成其名矣。”太宰嚭 曰:“亲戮主以为名,吾不忍也。”子胥曰:“盗国者封侯,盗 金者诛令,使武王失其理,则周何为三家之表?”太宰 嚭曰:“子胥为人臣,徒欲干君之好,咈君之心,以自称 满,君何不知过乎?”子胥曰:“太宰嚭固欲以求其亲,前 纵石室之囚,受其宝女之遗,外交敌国,内惑于君,大 王察之,无为群小所侮!今大王譬若浴婴儿,虽啼,无 听宰嚭之言。”吴王曰:“宰嚭是子,无乃间寡人言非忠 臣之道,类于佞谀之人?”太宰嚭曰:“臣闻邻国有急,千 里驰救,是乃王者封亡国之”后,五霸辅绝灭之末者 也。吴王乃与越粟万石,而令之曰:“寡人逆群臣之议 而输于越,年丰而归寡人。”大夫种曰:“臣奉使返越,岁 登诚还吴,贷”大夫种归越国。群臣皆称万岁。即以粟 赏赐群臣,及于万民。二年,越王粟稔,拣择精粟而蒸 还于吴,复还斗斛之数,亦使大夫种归之吴王。王德 越粟长,太息,谓太宰嚭曰:“越地肥沃,其种甚嘉,可留, 使吾民植之。”于是吴种越粟,粟种杀而无生者,吴之 民大饥。越王曰:“彼以穷居,其可攻也?”大夫种曰:“未可, 国始贫耳,忠臣尚在,天气未见,须俟其时。”越王又问 相国范蠡曰:“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 舆,舆舟之利,顿于兵弩,今子为寡人谋事,莫不谬者 乎?”范蠡对曰:“臣闻古之圣君,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 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出于 南林,国人称善,愿王请之,立可见。”越王乃使使聘之, 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 “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 有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 桥》未。〈当作末〉堕地女即捷。〈通作接〉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 白猿,遂别去,见越王。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则如之何?” 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之道,诵之不休。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 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 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 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威。”〈本作安〉《仪》见之似好妇,夺 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当作 腾〉兔。追形逐影,光若彿彷。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 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 之,其验即见。越王即加女号,号曰“越女”,乃命五板之 堕,长高习之,教军士当世。〈疑有莫能二字〉“胜越女之剑。”于是 范蠡复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 “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楚之鄙人,尝步于射 术,未能悉知其道。”越王曰:“然,愿子一二其辞。”音曰:“臣 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 弹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 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 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 飞土”逐害之谓也。于是神农皇〈当作黄〉“帝弦木为弧,剡 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黄帝之后,楚有弧父。弧 父者,生于楚之荆山,生不见父母,为儿之时,习用弓 矢,所射无脱,以其道传于羿。羿传逢蒙,逢蒙传于楚 琴氏,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当是之时,诸侯 相伐,兵刃交错,弓矢之威不能制服。琴氏乃横弓著 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琴氏》传之楚 三侯,所谓句亶、鄂章人号麋侯、翼侯、魏侯也。自楚之 三侯,传至灵王,自称之楚累世,盖以桃弓棘矢而备 邻国也。自灵王之后,射道分流,百家能人用,莫得其 正。臣前人受之于楚,五世于臣矣。臣虽不明其道,惟 王试之。”越王曰:“弩之状何法焉?”陈音曰:“郭为方城守 臣子也。教为人君命”所起也。牙为执法,守吏卒也。牛 为中将,主内裹也。关为守御,检去止也。锜为侍从,听 人主也。臂为道路,通所使也。弓为将军,主重负也。弦 为军师,御战士也。矢为飞客,主教使也。金为实〈阙二字〉 “不止也。卫为副使,正道里也。又为教受,知可否也。缥 为都尉,执左右也。敌为百死,不得骇也。鸟不及飞,兽 不暇走,弩之所向,无不死也。臣之愚劣,道悉如此。”越 王曰:“愿闻正射之道。”音曰:“臣闻正射之道,道众而微。 古之圣人,射弩未发而前名其所中,臣未能如古之 圣人,请悉其要。夫射之道,身若戴板,头若激卵,左蹉 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举弩望敌,翕心咽 烟,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 机,左手不知,一身异教,其况雄雌,此正射持弩之道 也。愿闻望敌仪表、投分飞矢之道。”音曰:“夫射之道,从 分望敌,合以参连,弩有斗石,矢有轻重,石取一两,其 数乃平。远近高下,求之铢分,道女在斯,无有遗言。”越 王曰:“善尽子之道,愿子悉以教吾国人。”音曰:“道出于 天,事在于人,人之所习,无有不神。”于是乃使陈音教 士习射于北郊之外。三月,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陈 音死,越王伤之,葬于国西,号其葬所曰陈音山。 十 五年,谋伐吴,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之策,免于天虐 之诛,还归于国,吾诚已”说。〈音脱〉“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 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种曰:“吴之所 以彊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谏而死,是天气前见 亡国之证也,愿君悉心尽意,以说国人。”越王曰:“听孤 说国人之辞,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以大国报,仇以 暴路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诚更 其术。”于是乃葬死问伤,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迎来,除 民所害。然后卑事夫差。往宦士三百人于吴。吴封孤 数百里之地,因约吴国父兄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 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寡人不能为政,将率 二三子夫妇以为藩辅,令壮者无娶老妻,老者无娶 壮妇。女子十七未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 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于孤,令医守之。生男二,贶之 以壶酒一犬。生女二,赐以壶酒一豚。生子三人,孤与 乳母。生子二人,孤与一养。长子死三年,释吾政。季子 死三月,释吾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吾子也。令孤子寡 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欲仕,量其居,好其衣,饱其 食,而简锐之。凡四方之士来者,必朝而礼之,载饭与 羹,以游国中。国中僮子戏而遇孤,孤𫗦而啜之,施以 爱,问其名,非孤饭不食,非夫人事不衣,七年不收。国 民家有三年之畜,男即歌乐,女即会笑。今国之父兄, 日请于孤曰:“昔夫差辱吾君王于诸侯,长为天下所 耻。今越国富饶,君王节俭,请可报耻。”孤辞之曰:“昔者 我辱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如寡人者,何敢劳吾国之 人,以塞吾之宿仇?”父兄又复请曰:“诚四封之内尽吾 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岂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 复战,以除君王之宿仇!”孤悦而许之。大夫种曰:“臣观 吴王得志于齐、晋,谓当遂涉吾地,以兵临境。今疲师 休卒,一年而不试,以忘于我,我不可以怠,臣当卜之 于天。吴民既疲于军,困于战斗,市无赤米之积,国廪 空虚,其民必有移徙之心,寒就蒲蠃于东海之滨。夫 占兆人事,又见于卜筮,王若起师,以可会之利,犯吴之边鄙,未可往也。吴王虽无伐我之心,亦虽动之以 怒,不如诠其间以知其意。”越王曰:“孤不欲有征伐之 心,国人请战者三年矣,吾不得不从民人之欲。今闻 大夫种谏难越父兄,又谏曰:‘吴可伐,胜则灭其国,不 胜则困其兵。吴国有成,王与之盟,功名闻于诸侯’。”王 曰:“善。”于是乃大会卒臣而令之曰:“有敢谏伐吴者,罪 不赦!”蠡、种相谓曰:“吾谏已不合矣,然犹听君王之令。” 越王会军列士而大诫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 君,不患其众之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 衣水犀甲者十有三万人,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 患其众之不足。今寡人将助天威,吾不欲匹夫之小 勇也;吾欲士卒进则思赏,退则避刑。”于是越民父勉 其子,兄劝其弟,曰:“吴可伐也。”越王复召《范蠡》谓曰:“吴 已杀子胥,导谀者众,吾国之民又劝孤伐吴,其可伐 乎?”范蠡曰:“未可,须明年之春,然后可耳。”王曰:“何也?”范 蠡曰:“臣观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精兵从王,国中空 虚,老弱在后。太子留守,兵始出境未远,闻越掩其空 虚,兵还不难也。不如来春。”其夏六月丙子,勾践复问 范蠡曰:“可伐矣。”乃发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 千,诸御千人,以乙酉与吴战。丙戌,遂虏杀太子。丁亥 入吴,焚姑胥台。吴告急于夫差,夫差方会诸侯于黄 池,恐天下闻之,即密不令泄。已盟黄池,乃使人请成 于越。勾践自度未能灭,乃与吴平。
敬王四十二年春三月,越子伐吴,败之于笠泽。 按《左传》哀公十七年:“春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 泽夹水而陈,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 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军而 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
按《吴语》:“吴王夫差还自黄池,息民不戒。越大夫种乃 倡谋曰:‘吾谓吴王将遂涉吾地,今罢师而不戒以忘 我,我不可以怠也。日臣尝卜于天,今吴民既罢而大 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困鹿空虚,其民必移就蒲嬴于 东海之滨。天占既兆,人事又见,我蔑卜筮矣。王若今 起师以会夺之利,无使失悛。夫吴之边鄙,远者罢而 未至,吴王将耻不战,必不须至之会也,而以中国之 师与我战。若事幸而从我,我遂践其地,其至者亦将 不能之会也已。吾用御儿临之,吴王若愠而又战,幸 遂可出。若不战而结成王安,厚取名而去之’。”越王曰: “善哉!”乃大戒师,将伐吴。楚申包胥使于越,越王勾践 问焉,曰:“吴国为不道,求残我社稷宗庙,以为平原,弗 使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衷,唯是车马兵甲卒伍既 具,无以行之,请问战奚以而可?”包胥辞曰:“不知!”王固 问焉,乃对曰:“夫吴,良国也,能博取于诸侯,敢问君王 之所以与之战者?”王曰:“在孤之侧者,觞酒豆肉箪食, 未尝敢不分也。饮食不致味,听乐不尽声,求以报吴, 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 之中,疾者吾问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长其 孤,问其病,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则善矣,未 可以战也。”王曰:“越国之中,吾宽民以子之,忠惠以善 之,吾修令宽刑,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 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王曰:“越国之中,富者吾安之,贫者吾予之,救其不足, 裁其有馀,使贫富皆利之,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 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南则楚,西则晋, 北则齐,春秋皮币玉帛子女以宾服焉,未尝敢绝,求 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哉,蔑以加焉,然犹未可 以战也。夫战,知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知则不知民 之极,无以铨度天下之众寡,不仁则不能与三军共 饥劳之殃,不勇则不能断疑以发大计。”越王曰:“诺。”越 王勾践乃召五大夫曰:“吴为不道,求残吾社稷宗庙 以为平原,不使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衷,唯是车马 兵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吾问于王孙包胥,既命孤 矣,敢访诸大夫,问战奚以而可?勾践愿诸大夫言之, 皆以情告。无阿孤,孤将以举大事。”大夫舌庸乃进对 曰:“审赏则可以战乎?”王曰:“圣。”大夫苦成进对曰:“审罚 则可以战乎?”王曰:“猛。”大夫种进对曰:“审物则可以战 乎?”王曰:“辨。”大夫蠡进对曰:“审备则可以战乎?”王曰:“巧。” 大夫皋如进对曰:“审声则可以战乎?”王曰:“可矣。”王乃 命有司大令于国曰:“苟任戎者,皆造于国门之外。”王 乃令于国曰:“国人欲告者,来告。告孤不审,将为戮,不 利。过及五日,必审之。过五日,道将不行。”王乃入,命夫 人。王背屏而立,夫人向屏。王曰:“自今日以后,内政无 出,外政无入。内有辱,是子也;外有辱,是我也。吾见子 于此止矣。”王遂出。夫人送王,不出屏,乃阖左阖,填之 以土,去笄,侧席而坐不埽。王背檐而立,大夫向檐。王 命大夫曰:“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内有辱于国,是子也; 军士不死,外有辱,是我也。自今日以后,内政无出,外 政无入,吾见子于此止矣。”王遂出。大夫送王,不出檐, 乃阖左阖,填之以土,侧席而坐不埽。王乃之坛,列鼓 而行之。至于军,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 相问也。”明日徙舍,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不从其王之令。明日徙舍,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不用王 命。”明日徙舍,至于御儿,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淫 逸不可禁也。”王乃命有司大徇于军,曰:“有父母耆老 而无昆弟者以告。”王亲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父母 耆老,而子为我死,子之父母将转于沟壑,子为我礼 已重矣。子归没而父母之世,后若有事,吾与子图之。” 明日徇于军,曰:“有兄弟四五人皆在此者”,以告。王亲 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昆弟四五人皆在此,事若不 捷,则是尽也。”择子之所欲归者一人。明日徇于军,曰: “有眩瞀之疾者。告。”王亲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眩瞀 之疾,其归若已,后若有事,吾与子图之。”明日徇于军 曰:“筋力不足以胜甲兵,志行不足以听命者,归莫告。” 明日迁军接龢,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志行不果, 于是人有致死之心。王乃命有司大徇于军曰:“谓二 三子,归而不归,处而不处,进而不进,退而不退,左而 不左,右而不右,身斩妻子鬻。”于是吴王起师,军于江 北,越王军于江南。越王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以 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明日,将舟战于江。及昏, 乃令左军衔枚溯江五里以须,亦令右军衔枚逾江 五里以须。夜中,乃令左军、右军涉江鸣鼓中水以须。 吴师闻之,大骇,曰:“越人分为二师,将以夹攻我师。”乃 不待旦,亦中分其师,将以御越。越王乃令其中军衔 枚潜涉,不鼓不噪,以袭攻之。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 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之于没又郊败之,三战三 北。
按《吴越春秋》:勾践二十一年七月,越王复悉国中士 卒伐吴,会楚使申包胥聘于越,越王乃问申包胥曰: “吴可伐耶?”申包胥曰:“臣鄙于策谋,未足以卜。”越王曰: “吴为不道,残我社稷,夷吾宗庙以为平原,使不得血 食,吾欲与之徼天之中。”〈国语作衷〉“惟是舆马兵革,卒伍既 具,无以行之。”诚闻〈当作问〉“于战何以为可?”申包胥曰:“臣 愚不能知。”越王固问。申包胥曰:“夫吴,良国也,传贤于 诸侯。敢问君王之所战者何?”越王曰:“在孤之侧者,饮 酒食肉,未尝不分,孤之饮食不致其味,听乐不尽其 声,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 越王曰:“越国之中,吾博爱以子之忠惠以养之。吾今 修宽刑,欲”〈国语作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求 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王曰: “越国之中,富者吾安之,贫者吾予之,救其不足,损其 有馀,使贫富不失其利,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曰: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王曰:“邦国南则距楚,西则薄晋, 北则望齐,《春秋》奉币玉帛子女以贡献焉,未尝敢绝, 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哉!无以加斯矣,犹未 可战。夫战之道,知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断之。君将 不知,即无权变之谋,以别众寡之数;不仁,则不得与 三军同饥寒之节,齐苦乐之喜;不勇,则不能断去就 之疑,决可否之议。”于是越王曰:“敬从命矣。”冬十月,越 王乃请八大夫曰:“昔吴为不道,残我宗庙,夷我社稷, 以为平原,使不血食。吾欲徼天之中。”〈当作衷〉“兵革既具, 无所以行之。吾问于申包胥,即已命孤矣。敢告诸大 夫如何?”大夫曳庸曰:“审赏则可战也。审其赏,明其信, 无功不及,有功必加,则士卒不怠。”王曰:“圣哉!”大夫苦 成曰:“审罚则可战,审罚则士卒望而畏之,不敢违命。” 王曰:“勇哉!”大夫文种曰:“审物则可战,审物则别是非。 是非明察,人莫能惑。”王曰:“辨哉!”大夫范蠡曰:“审备则 可战,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王曰: “慎哉!”大夫皋如曰:“审声则可战。审于声音,以别清浊。 清浊者,谓吾国君名闻于周室,令诸侯不怨于外。”王 曰:“得哉!”大夫扶同曰:“广恩知分则可战,广恩以博施, 知分而不外。”王曰:“神哉!”大夫《计𥓋》曰:“候天察地,参应 其变则可战。天变地应,人道便利,三者前见则可。”王 曰:“明哉!”于是勾践乃退,斋而命国人曰:“吾将有不虞 之议,自近及远,无不闻者。”乃复命有司与国人曰:“承 命有赏,皆造国门之期,有不从命者,吾将有显戮。”勾 践恐民不信,信以征不义,闻于周室,令诸侯不恐于 外。令国中曰:“五日之内,则吾良人矣;过五日之外,则 非吾之民”也,又将加之以诛。教令既行,乃入命于夫 人。王背屏,夫人向屏而立。王曰:“自今日之后,内政无 出,外政无入,各守其职,以尽其信。内中辱者,则是子; 境外千里辱者,则是子。”〈当作我〉也。吾见子于是,以为明 诫矣。王出宫,夫人送王不过屏,王因反阖其门,填之 以土。夫人去笄,侧席而坐,安心无容,三月不扫。王出 则复背垣而立,大夫向垣而敬。王乃令大夫曰:“食土 不均,地壤不修,使孤有辱于国,是子之罪;临敌不战, 军士不死,有辱于诸侯,功隳于天下,是孤之责。自今 以往,内政无出,外政无入。吾固诫子大夫敬受命矣。” 王乃出,大夫送出垣,反阖外宫之门,填之以土。大夫 侧席而坐,不御五味,不答所劝。勾践有命于夫人,大 夫曰:“国有守御。”乃坐露坛之上,列鼓而鸣之。军行成 阵,即斩有罪者三人,以徇于军。令曰:“不从吾令者如 斯矣!”明日徙军于郊,斩有罪者三人,徇之于军。令曰“不从吾令者如斯矣。”王乃令国中不行者与之诀而 告之曰:“尔安土守职,吾方往征讨我宗庙之仇,以谢 于二三子。”令国人各送其子弟于郊境之上,军士各 与父兄昆弟取诀。国人悲哀,皆作《离别相去》之词曰: 跞躁摧长恧兮,擢戟驭殳。所离不降兮,以泄我王气 苏。三军一飞降兮,所向皆殂。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 道祐有德兮,吴卒自屠。雪我王宿耻兮,威震八都。军 伍难更兮,势如貔䝙。行行各努力兮,於乎於乎!”于是 观者莫不凄恻。明日,复徙军于境上,斩有罪者三人, 徇之于军曰:“有不从令者如此。”后三日,复徙军于檇 李,斩有罪者三人,以徇于军曰:“其淫心匿。”〈当作慝〉行不 当敌者如斯矣。勾践乃命有司大徇于军曰:“其有父 兄无昆弟来告我,我有大事,子离父母之养,亲老之 爱,赴国家之急,子在军寇之中,父母昆弟有在疾病 之地,吾视之如吾父母昆弟之疾病也;其有死亡者, 吾葬埋殡送之,如吾父母昆弟之有死亡葬埋之矣。” 明日又徇于军曰:“士有疾病,不能随军从兵者,吾予 其医药,给其麋粥,与之同食。”明日又徇于军曰:“筋力 不足以胜甲兵,志行不足以听王命者,吾轻其重,和 其任。”明日旋军于江南,更陈严法,复诛有罪者五人。 徇曰:“吾爱士也,虽吾子不能过也。及其犯诛,自吾子 亦不能脱也。”恐军士畏法不使,自谓未能得士之死 力,道见蛙张腹而怒,将有战争之气,即为之轼。其士 卒有问于王曰:“君何为敬蛙虫而为之轼?”勾践曰:“吾 思士卒之怒久矣,而未有称吾意者。今蛙虫无知之 物,见敌而有怒气,故为之轼。”于是军士闻之,莫不怀 心乐死,人致其命。有司将军大徇军中曰:“队各自令 其部,部各自令其士。归而不归,处而不处,进而不进, 退而不退,左而不左,右而不右,不如令者斩!”于是吴 悉兵屯于江北,越军于江南,越王中分其师以为左 右军,皆被兕甲。又令安广之人,佩石碣之矢,张卢生 之弩,躬率君子之军六千人,以为中阵。明日将战于 江,乃以黄昏令于左军衔枚愬江而上五里,以须吴 兵;复令于右军衔枚逾江十里,复须吴兵。于夜半使 左军涉江,鸣鼓中水,以待吴发。吴师闻之中大骇,相 谓曰:“今越军分为二师,将以使攻我众。”亦即以夜暗 中分其师以围越。越王阴使左右军与吴望战,以大 鼓相闻,潜伏其私卒六千人,衔枚不鼓攻吴。吴师大 败。越之左右军,乃遂伐之,大败之于囿,又败之于郊, 又败之于津。如是三战三北,径至吴,围吴于西城。吴 王大惧,夜遁。越王追奔攻吴,兵入于江阳。松陵欲入 胥门,“来至六七里,望吴南城,见伍子胥头巨若车轮, 目若耀电,须发四张,射于十里。越军大惧,留兵假道”, 即日夜半,暴风疾雨,雷奔电激,飞石扬砂,疾如弓弩, 越军坏败,松陵却退,兵士僵毙,人众分解,莫能救止。 范蠡、文种乃稽颡肉袒,拜谢子胥,愿乞假道。子胥乃 与种、《蠡梦》曰:“吾知越之必入吴矣,故求置吾头于南 门,以观汝之破吴也。惟欲以穷夫差,定汝入我之国, 吾心又不忍,故为风雨以还汝军。然越之伐吴,自是 天也,吾安能止哉?越如欲入,更从东门,我当为汝开 道贯城,以通汝路。”于是越军明日更从江出,入海阳 于三道之翟水,乃穿东南隅以达越军,遂围吴。〈按左传事
在哀公十七年,乃勾践十九年也。此云“二十一年” ,存疑。
〉敬王四十四年春越人侵楚。
按《左传哀公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误吴也。“夏,楚公 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
敬王四十五年冬十一月,越围吴。
按《左传》哀公二十年秋,吴公子庆忌骤谏,吴子曰︰:“不 改必亡。”弗听,出居于艾,遂适楚。闻越将伐吴,冬,请归 平越。欲除不忠者,以说于越,吴人杀之。十一月,越围 吴,赵孟降于丧食。楚隆曰︰:“三年之丧,亲䁥之极也。主 又降之,无乃有故乎?”赵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 有质,曰︰好恶同之。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 非晋之所能及也,吾是以为降楚。”隆曰︰:“若使吴王知 之,若何?”赵孟曰︰:“可乎?”隆曰︰:“请尝之。”乃往。先造于越军, 曰︰:“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 喜,唯恐君之志不从,请入视之。”许之。告于吴王曰︰:“寡 君之老,无恤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共。黄池之役,君 之先臣志父得承齐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无恤, 不敢惮劳,非晋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 稽首,曰︰:“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 与之一箪珠,使问赵孟曰︰:“句践将生忧寡人,寡人死 之不得矣。”王曰︰:“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史黯何以得 为君子?”对曰︰:“黯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王曰︰:“宜哉!”
〈注〉《晋史》黯云:“不及四十年,吴当亡。”吴王感问此也。
敬王四十六年,越人聘于鲁。
按《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夏五月,越人始来。”
〈注〉越既胜吴,欲霸中国,始遣使适鲁。
元王三年夏四月,越人纳邾子益于邾,太子革奔越。 冬十一月,越灭吴。越子会齐、晋及诸侯于徐州。越人 致贡。王赐越子胙,命为伯。越子以江北地至泗上与楚,以泗东地与鲁,归吴所侵宋地。越范蠡去越,越子 杀其大夫文种。
按《左传哀公二十二年》:“夏四月,邾隐公自齐奔越,曰︰: ‘吴为无道,执父立子’。”越人归之,太子革奔越。冬十一 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 事君?”乃缢越人以归。
按《越语》:勾践归国四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先人就 世,不穀即位。吾年既少,未有恒常,出则禽荒,入则酒 荒。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上天降祸于越,委制于 吴,吴人之那不穀,亦又甚焉。吾欲与子谋之,其可乎?” 范蠡对曰:“未可也。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彊索 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㳅走死亡。有 夺有予有不予,王无蚤图。夫吴,君王之吴也,王若蚤 图之,其事又将未可知也。”王曰:“诺。”又一年,王召范蠡 而问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吴王淫于乐而 忘其百姓,乱民功,逆天时,信谗喜优,憎辅远弼,圣人 不出,忠臣解骨,皆曲相御,莫适相非,上下相偷,其可 乎?”范蠡对曰:“人事至矣,天应未也。王姑待之。”王曰:“诺。” 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 也。今申胥骤谏其王,王怒而杀之,其可乎?”范蠡对曰: “逆节萌生,天地未形,而先为之征,其事是以不成,杂 受其刑。王姑待之。”王曰:“诺。”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问焉, 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遗种,其可 乎?”范蠡对曰:“天应至矣,人事未尽也,王姑待之。”王怒 曰:“道固然乎?妄其欺《不穀》耶?吾与子言人事,子应我 以天时;今天应至矣,子应我以人事,何也?”范蠡对曰: “王姑勿怪。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 功。今其祸新,民恐其君臣上下皆知其资财之不足 以支长久也。彼将同其力,致其死,犹尚殆。王其且驰 骋弋猎,无至禽荒;宫中之乐,无至酒荒;肆与大夫觞 饮,无忘国常。彼其上将薄其德,民将尽其力,又使之 望而不得食,乃可以致天地之殛。王姑待之。”至于元 月,王召范蠡而问焉,曰:“谚有之曰:‘觥饭不及壶飧’。今 岁晚矣,子将奈何?”范蠡对曰:“微君王之言,臣固将谒 之。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惟恐弗 及。”王曰:“诺。”遂兴师伐吴,至于五湖。吴人闻之,出挑战, 一日五反。王弗忍,欲许之。范蠡进谏曰:“谋之庙廊,失 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弗许也。臣闻之,得时无怠,时不 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赢缩转化,后将悔之。天节 固然,唯谋不迁。”王曰:“诺。”弗许。范蠡曰:“臣闻古之善用 兵者,赢缩以为常,四时以为纪,无过天极,究数而止。 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阳 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古之善用兵 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 用柔,远则用刚,后无阴蔽,先无阳察,用人无蓺,往从 其所。刚彊以御阳,节不尽,不死其野。彼来从我,固守 勿与。若将“与之,必因天地之灾。又观其民之饥饱劳 逸以参之,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宜为人客,刚 彊而力疾。阳节不尽,轻而不可取,宜为人主,安徐而 重固。阴节不尽,柔而不可迫。凡陈之道,设右以为牝, 益左以为牡,蚤晏无失,必顺天道,周旋无究。今其来 也,刚彊而力疾,王姑待之。”王曰:“诺。”弗与战。居军三年, 吴师自溃。吴王帅其贤良与其重禄以上姑苏。使王 孙雄行成于越,曰:“昔者上天降祸于吴,得罪于会稽。 今君王其图不穀,不穀请复会稽之和。”王弗忍,欲许 之。范蠡进谏曰:“臣闻之,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得时弗 成,天有还形,天节不远。五年复反,小凶则近,大凶则 远。先人有言曰:‘伐柯者,其则不远。今君王不断,其忘 会稽之事乎’?”王曰:“诺。”不许。使者往而复来,辞俞卑,礼 俞尊。王又欲许之,范蠡谏曰:“孰使我早朝而晏罢者, 非吴乎?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耶?夫十载谋 之,一朝而弃之,其可乎?王姑弗许,其事将易冀已。”王 曰:“吾欲弗许,而难对其使者,子其对之!”范蠡乃左提 鼓,右援枹,以应使者,曰:“昔者上天降祸于越,委制于 吴而吴不受。今将反此义以报此祸,吾王敢无听天 之命,而听君王之命乎?”王孙雄曰:“‘子范子,先人有言 曰:‘无助天为虐’,助天为虐者不祥’。今吾稻蟹不遗种, 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范蠡曰:“王孙子,昔吾 先君固周室之不成子也,故滨于东海之陂,鼋鼍鱼 鳖之与处,而蛙黾之与同陼?余虽䩄然而人面哉?吾 犹禽兽也,又安知是𬣡𬣡者乎?”王孙雄曰:“子范子将 助天为虐,助天为虐,不祥。”雄请反辞于王。范蠡曰:“君 王已委制于执事之人矣,子往矣,无使执事之人得 罪于子。”使者辞反,范蠡不报于王。击鼓兴师,以随使 者,至于姑苏之宫,不伤越民,遂灭吴,反至五湖。范蠡 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于越国矣。”王曰:“不穀 疑子之所谓者何也?”范蠡对曰:“臣闻之,为人臣者,君 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 者,为此事也。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王曰:“所 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子 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范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 莫知其所终极。王命工以良金写蠡之状,而朝礼之, 浃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 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使无终没于越国。皇 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按《越语》:勾践说于国人曰: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 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 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 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 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勾践之地,南至于句 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 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 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 妇以蕃,命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 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 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 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 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 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 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 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 子之游者,无不𫗦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 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 国,居民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 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 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 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 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 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 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 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 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 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 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 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 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夫差、行成,曰:“寡 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与吴,而吴不受。今天以吴与越, 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 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 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 ‘吾将残女社稷,灭女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 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按《吴越春秋》:夫差二十三年,越王复伐吴,吴国困不 战,士卒分散,城门不守,遂屠吴。吴王率群臣遁去,昼 驰夜走,三日三夕,达于秦馀杭山。胸中愁忧,目视茫 茫,行步猖狂,腹馁口饥。顾得生稻而食之,伏地饮水, 顾左右曰:“此何名也?”对曰:“是生稻也。”吴王曰:“是公孙 圣所言不得火食,走傽偟也。”王孙骆曰:“饱食而去,前” 有胥山,西坂中可以匿,止王行有顷,因得生瓜,已熟, 吴王掇而食之,谓左右曰:“何冬而生瓜近道,人不食 何也?”左右曰:“谓粪种之物,人不食也。”王曰:“何谓粪种?” 左右曰:“盛夏之时,人食生瓜,起居道傍,子复生,秋霜 恶之,故不食。”王叹曰:“子胥所谓且食者也。”谓太宰嚭 曰:“吾戮公孙圣,投胥山之巅,吾以畏责天下之惭,吾 足不能前,心不能往。”太宰嚭曰:“死生成败,故有避乎?” 王曰:“然。曾无所知乎?子试前呼之,圣在当即有应。”吴 王止秦馀杭山,呼曰:“公孙圣!”反呼,圣,从山中应曰:“公 孙圣!”三呼三应,吴王仰天呼曰:“寡人岂可返乎?寡人 世世得圣也。”须臾越兵至,三围吴。范蠡在中行,左手 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吴王书其矢而射种、蠡之军。 辞曰:“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大夫,种相国。蠡急而攻大夫, 种书矢射之,曰:“上天苍苍,若存若亡。越君勾践,下臣 种敢言之。昔天以越赐吴,吴不肯受,是天所反。勾践 敬天而功,既得返国,今上天报越之功,敬受之,不敢 忘也。且吴有大过六,以至于亡,王知之乎?”有忠臣,伍 子胥忠谏而身死,大过一也;公孙圣直说而无功,大 过二也;太宰嚭愚而佞,言轻而谗谀,妄语恣口,听而 用之,大过三也。夫齐晋无返逆行,无僭侈之过,而吴 伐之,辱君臣,毁社稷,大过四也。且吴越同音共律,上 合星宿,下共一理,而吴侵伐,大过五也。昔越亲戕吴 之前王,罪莫大焉;而幸伐之,不从天命,而弃其仇,后 为大患,《大过》六也。越王谨上。“青天,敢不如命。”大夫 种谓越君曰:“中冬气定,天将杀戮,不行,天杀反受其 殃。”越王敬拜曰:“诺。今图吴王,将为何如?”大夫种曰:“君 被五胜之衣,带步光之剑,仗屈卢之矛,瞋目大言以 执之。”越王曰:“诺。”乃如大夫种辞。吴王曰:“诚以今日闻 命。”言有顷,吴王不自杀。越王复使谓曰:“何王之忍辱 厚耻也?世无万岁之君,死生一也,今子尚有遗荣,何必使吾师众加刃于王?”吴王仍未肯自杀,句践谓种 蠡曰:“二子何不诛之?”种蠡曰:“臣,人臣也,不敢加诛于 人主,愿主急而命之,天诛当行,不可久留。”越王复瞋 目怒曰:“死者人之所恶,恶者无罪于天,不负于人,今 君抱《六过》之罪,不知愧辱,而欲求生,岂不鄙哉?”吴王 乃伏剑而死。越王谓太宰嚭曰:“子为臣不忠无信,亡 国灭君。”乃诛嚭并妻子。吴王临欲伏剑,顾谓左右曰: “吾生既惭,死亦愧矣,使死者有知,吾羞前君地下,不 忍睹忠臣伍子胥及公孙圣,使其无知,吾负于生死, 必连繴组以罩吾目,恐其不蔽,愿复重罗绣三幅以 为掩,明生不昭我,死勿见我形,吾何可哉?”越王乃葬 吴王,以礼于秦。馀杭山卑犹,越王使军士集于我戎 之功,人一隰土以葬之,太宰嚭亦葬于卑犹之旁。 勾践已灭吴,乃以兵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 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 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与鲁泗东方百里。 当是之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之上,诸侯毕贺。越王还 于吴,当归而问于《范蠡》曰:“何子言之,具合于天?”范蠡 曰:“此素女之道,一言即合大王之事。”王问为〈当作焉〉“实, 金匮之要,在于上下。”越王曰:“善哉!吾不称王,其可悉 乎?”蠡曰:“不可。昔吴之称王,僭天子之号,天变于上,日 为阴蚀。今君遂僭号不归,恐天变复见。”越王还于吴, 置酒文台,群臣为乐,乃命乐作《伐吴》之曲。乐师曰:“臣 闻即事作操,功成作乐。君王崇德诲化,行有道之国, 诛无义之人,复仇还耻,威加诸侯,受霸王之功。功可 象于图画,德可刻于金石,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 竹帛,臣请引琴而鼓之。”遂作《章畅》辞曰:“屯乎!今欲伐 吴,可未耶?”大夫种蠡曰:“吴杀忠臣伍子胥,今不伐吴 人。”〈当作又〉“何须?”大夫种进祝酒,其辞曰:“皇天祐助,我王 受福,良臣集谋,我王之德,宗庙辅政,鬼神承翼,君不 忘臣,臣尽其力,上天一苍,不可掩塞,觞酒二升,万福 无极。”于是,越王默然无言。大夫种曰:“我王贤仁,怀道 抱德,灭仇破吴,不忘返国,赏无所吝,群邪杜塞,君臣 同和,福祐千亿,觞酒三升,万岁难极。”台上群臣大悦 而笑,越王面无喜色。范蠡知勾践爱壤土,不惜群臣 之死,以其谋成国定必复,不须功而返国也,故面有 忧色而不悦也。范蠡从吴欲去,恐勾践未返,失人臣 之义,乃从入越,行谓文种曰:“子来去矣,越王必将诛 子。”种不然言。蠡复为书遗种曰:“吾闻天有四时,春生 冬伐,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惟贤人乎!蠡虽不才,明知进退,高鸟已散,良弓将藏; 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啄,鹰视狼 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以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 安。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明矣!”文种不信其言,越王阴 谋范蠡,议欲去徼幸。二十四年九月丁未,范蠡辞于 王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义一也。今臣事大王, 前则无灭未萌之端,后则无救已倾之祸。虽然,臣终 欲成君霸国,故不辞一死一生。臣窃自惟,乃使于吴 王之惭辱,蠡所以不死者,诚恐谗于太宰嚭成伍子 胥之事,故不敢前死且须臾而生。夫耻辱之心,不可 以大。〈当作久〉“流汗之愧,不可以忍。幸赖宗庙之神灵,大 王之威德,以败为成,斯汤武克夏、商而成王业者,定 功雪耻,臣所以当席日久,臣请从斯辞矣!”越王恻然 泣下,霑衣言曰:“国之士大夫是子,国之人民是子,使 孤寄身托号,以俟命矣。今子云去,欲将逝矣,是天之 弃越而丧孤也,亦无所恃者矣。孤窃有言公位”〈当作住〉 “乎?分国共之,去乎?妻子受戮。”范蠡曰:“臣闻君子俟时, 计不数谋,死不被疑,内不自欺。臣既逝矣,妻子何法 乎?王其勉之,臣从此辞。”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 莫知其所适。范蠡既去,越王愀然变色,召大夫种曰: “蠡可追乎?”种曰:“不及也。”王曰:“奈何?”种曰:“蠡去时,阴画 六,阳画三,日前之神莫能制者。元武天空,威行孰敢 止者?渡天关,涉天梁,后入天一,前翳神光。言之者死, 视之者狂。臣愿大王勿复追也,蠡终不还矣。越王乃 收其妻子,封百里之地。有敢侵之者,上天所殃。”于是 越王乃使良工铸金,象范蠡之形,置之坐侧,朝夕论 政。自是之后,计𥓋佯狂,大夫曳庸、扶同、皋如之徒,日 益疏远,不亲于朝。大夫种内忧不朝,人或谗之于王 曰:“文种弃宰相之位,而令君王霸于诸侯,今官不加 增,位不益封,乃怀怨望之心,愤发于内,色变于外,故 不朝耳。”异日种谏曰:“臣所以在”〈当作蚤〉“朝而晏罢,若身 疾作者,但为吴耳。今已灭之,王何忧乎?”越王默然。时 鲁哀公患三桓,欲因诸侯以伐之,三桓亦患哀公之 怒,以故君臣作难。哀公奔陉,三桓攻哀公,公奔卫,又 奔越,鲁国空虚,国人悲之,来迎哀公,与之俱归。勾践 忧文种之不图,故不为哀公伐三桓也。二十五年丙 午平旦,越王召相国大夫种而问之:“吾闻知人易,自 知难。其知相国何如人也?”种曰:“哀哉大王!知臣勇也, 不知臣仁也;知臣忠也,不知臣信也。臣诚数以损声 色,减淫乐,奇说怪谕,尽言竭忠,以犯大王,逆心咈耳, 必以获罪。臣非敢爱死不言,言而后死。昔子胥于吴当夫差之诛也,谓臣曰:‘狡兔死,良犬烹,敌国灭,谋臣 亡’。范蠡亦有斯言何?大王问犯玉门之第八臣,见王 志也?”越王默然不应,大夫亦罢,哺其耳以成人恶。其 妻曰:“君贱一国之相,少王禄乎?临食不亨。”〈当作享〉“哺以 恶?何妻子在侧,匹夫之能自致相国,尚何望哉?无乃 为贪乎?何其志忽忽若斯?”种曰:“悲哉,子不知也。吾王 既免于患难,雪耻于吴,我悉徙宅,自投死亡之地,尽 九术之谋,于彼为佞,在君为忠,王不察也。”乃曰:“知人 易,自知难。吾答之又无他语,是凶妖之证也。吾将复 入,恐不再还,与子长诀,相求于元冥之下。”妻曰:“何以 知之?”种曰:“吾见王时正犯玉门之第八也,辰克其日, 上贼于下,是为乱丑,必害其良。今日克其辰,上贼下 止,吾命须臾之间耳。”越王复召相国谓曰:“子有《阴谋 兵法》倾敌取国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彊吴,其六尚 在子所愿幸以馀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 于是种仰天叹曰:“嗟乎!吾闻大恩不报,大功不还,其 谓斯乎!吾悔不随范蠡之谋,乃为越王所戮。吾不食 善言,故哺以人恶。”越王遂赐文种属卢。〈当作镂〉之剑。种 得剑,又叹曰:“南阳之宰,而为越王之擒。”自笑曰:“后百 世之末,忠臣必以吾为喻矣。”遂伏剑而死。越王葬种 于国之西山,楼船之卒三千馀人,造鼎足之羡,或入 三峰之下。葬一年,伍子胥从海上穿山胁而持种去, 与之俱浮于海。故前潮水潘侯者,伍子胥也;后重水 者,大夫种也。越王既已诛忠臣,霸于关东,从琅琊起 观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居 无几,躬求贤士。孔子闻之,从弟子奉先王雅琴礼乐, 奏于越王。王乃被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屈卢之 矛,出死士以三百人为阵关下。孔子有顷到。越王曰: “唯唯,夫子何以教之?”孔子曰:“丘能述五帝三王之道, 故奏雅琴以献之大王。”越王喟然叹曰:“越性脆而愚, 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然,去则难从。 悦兵敢死,越之常也。夫子何说而欲教之?”孔子不答, 因辞而去。越王使人如《木客山》取元常之丧,欲徙葬 琅邪,三穿元常之墓。墓中生熛风,飞砂石以射人,人 莫能入。勾践曰:“吾前君其不徙乎?”遂置而去。勾践乃 使使号令齐、楚、秦、晋,皆辅周室,血盟而去。秦桓公不 如越王之命。勾践乃选吴、越将士,西渡河以攻秦。军 士苦之。会秦怖惧,逆自引咎,越乃还军。军人悦乐,遂 作《河梁之诗》曰:“渡河梁兮渡河梁,举兵所伐攻秦王,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诚难当。阵兵未济秦师 降,诸侯怖惧皆恐惶。声传海内威远邦称霸。穆桓”、齐 楚庄。天下安宁,寿考长。悲去归兮,河无梁。自越灭吴, 中国皆畏之。〈按是时孔子已卒〉
按《韩子》:越已胜吴,又索卒于荆而攻晋。左史倚相谓 荆王曰:“夫越破吴,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今又索卒 以攻晋,示我不病也。不如起师与分吴。”荆王曰:“善。”因 起师而从越。越王怒,将击之。大夫种曰:“不可。吾豪士 尽,大甲伤。我与战,必不克,不如赂之。”乃割露山之阴 五百里以赂之。
元王四年“秋八月,鲁叔青聘于越,越诸鞅聘于鲁。” 按《左传》哀公二十三年秋八月,叔青如越,始使越也。 越诸鞅来聘,报叔青也。
《元王五年》,“越人执邾子以归,立公子何。鲁侯如越。” 按《左传哀公二十四年》“夏,邾子又无道,越人执之以 归,而立公子何。何亦无道。闰月,公如越,得太子适郢, 将妻公,而多与之地。公孙有山使告于季孙。季孙惧, 使因太宰嚭而纳赂焉,乃止。”
按《吴越春秋》:“勾践二十六年,越王以邾子无道而执 以归,立其太子何。”冬,鲁哀公以三桓之逼来奔。越王 欲以伐三桓,以诸侯大夫不用命,故不果耳。
元王六年,夏六月,鲁侯自越归鲁。
按《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夏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 武伯逆于五梧。”
元王七年“夏五月,鲁叔孙舒帅师会越人、宋人伐卫, 纳卫侯辄,不克。纳卫人,立公子黚。卫人使司徒期聘 于越。”
按《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夏五月庚辰,卫侯出奔宋,使 祝史挥如越请师。二十六年夏五月,叔孙舒帅师会 越皋如后庸。宋乐茷纳卫侯,公孙文子欲纳之,公文 懿子曰︰:“君愎而虐,少待之,必毒于民,乃睦于子矣。”卫 师侵外州,大获,出御之,大败。掘褚师定子之墓,焚之 于平、庄之上。文子使王孙齐私于皋如曰︰:“子将大灭 卫乎?抑纳君而已乎?”皋如曰︰:“寡君之命无他,纳卫君 而已。”文子致众而问焉,曰︰:“君以蛮夷伐国,国几亡矣, 请纳之。”众曰︰:“勿纳。”曰︰:“弥牟亡而有益,请自北门出。”众 曰︰:“勿出重赂。”越人申开守陴而纳公,公不敢入。师还, 立悼公南氏,相之以城鉏与越人。公曰︰:“期则为此令, 苟有怨于夫人者,报之。”司徒期聘于越,公攻而夺之 币。期告王,王命取之,期以众取之,公怒,杀期之甥之 为太子者,遂卒于越。
贞定王元年:春,越子使后庸聘于鲁,鲁侯出奔越按《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春,“越子使后庸来聘,且言邾 田封于骀上,二月,盟于平阳。三子皆从。康子病之,言 及。子赣曰︰:‘若在此,吾不及此夫’!武伯曰︰:‘然!何不召’?”曰︰: “‘固将召之’。文子曰︰:‘他日请念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 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公游于 陵阪,遇孟武伯于孟氏之衢,曰︰:“请有问于子,余及死 乎?”对曰︰:“臣无由知之。”三问,卒辞不对。公欲以越伐鲁, 而去三桓。秋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因孙于邾, 乃遂如越。国人施公孙有山氏。
《贞定王》四年,越王勾践薨,子鼫与立。
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卒,子王鼫与立。”
〈注〉索隐曰:《纪年》云︰“晋出公十年十一月,于粤子勾践卒,是为菼,执次鹿郢立。”乐资云“《越语》谓鹿郢为鼫与也。”
按《吴越春秋》:二十七年冬,勾践寝疾,将卒,谓太子兴 夷曰:“吾自禹之后,承元常之德,蒙天灵之祐,神祗之 福,从穷越之地,籍楚之前锋,以摧吴王之干戈。跨江 涉淮,从晋齐之地,功德巍巍,自致于斯,其可不诚乎? 夫霸者之后,难以久立,其慎之哉!”遂卒。兴夷即位, 贞定王十年,越王鼫与薨,子不寿立。
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
〈注〉索隐曰:《纪年》云“鹿郢立六年,卒,不寿立。”
《贞定王》二十年,越王不寿薨,子翁立。
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王不寿卒,子王翁立。”
〈注〉索隐曰:《纪年》云“不寿立十年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勾立。”
《威烈王》十四年,越王翁薨,子翳立。
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王翁卒,子翳立。”
〈注〉索隐曰:《纪年》云:“于粤子朱勾,三十四年,灭滕。三十五年,灭郯。三十七年,朱勾卒。”
显王三十五年,楚灭越。
按《史记·越世家》:“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 彊立。”王无彊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彊。 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 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 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 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 “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所重 于得晋者,何也?”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刃接兵, 而况于攻城围邑乎?愿魏以聚大梁之下,愿齐之试 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则方城之外,不南淮、泗 之间,不东商于析、郦、宋、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 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 也。是二晋不战而分地,不耕而获之,不此之为,而顿 刀于河山之间,以为齐、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奈 何其以此王也。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 其用智之如目见毫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 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王所待于晋者,非 其汗马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 楚众也。今楚众已分,何待于晋?”越王曰︰:“奈何?”曰︰:“楚三 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于中,以至无假之关者三千 七百里,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阳,分有大此者乎?且 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 五而不知十也。此时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 不伯。复仇、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 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臣闻之, 图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愿 大王之转攻楚也。”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 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 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 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 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 皆其后也。按《楚世家》:“威王七年,伐齐,败之于徐州。”
按《吴越春秋》:“勾践卒,兴夷即位,一年卒,子翁翁卒。”
“子不扬,不扬卒,子无彊,无彊卒,子玉,玉卒,子尊,尊卒 子亲。自勾践至于亲,其历八主,皆称霸,积年二百二 十四年,亲众皆失,而去琅邪徙于吴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