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第086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历象汇编 乾象典 第八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历象汇编 第八十六卷
历象汇编 乾象典 第八十七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

 第八十六卷目录

 露部汇考

  礼记月令

  孝经纬白露寒露

  汲冢周书时训解

  大戴礼曾子天圆

  释名释天

  本草纲目露释名 气味 主治 发明

 露部总论

  朱子语类

  荆川稗编论露

 露部艺文一

  露赋           唐张彦胜

  清露点荷珠赋         阙名

  湛露晞朝阳赋        张胜之

  秋露如珠赋          师贞

  秋露赋            阙名

  露赋            宋吴淑

 露部艺文二诗词

  赋得露           梁顾煖

  惊早露            刘憺

  露             唐李峤

  前题            董思恭

  秋露            骆宾王

  白露             杜甫

  赋得金茎露          徐敞

  露             李正封

  咏露珠            元稹

  白露             鲍溶

  秋露             雍陶

  露              韩琮

  前题             袁郊

  前题             徐夤

  赋得春早凝露        张友正

  露             成彦雄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清露被皋兰          孙顾

  宿烟含白露          前人

  观荷叶露珠          齐己

  秋露           宋王安石

  赋得荷叶露应教      明马中锡

  赋得露凝仙掌巳上诗   吴中行

  六幺令咏露       明刘基

 露部选句

 露部纪事

 露部杂录

 露部外编

乾象典第八十六卷

露部汇考

[编辑]

《礼记》

[编辑]

《月令》

[编辑]

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

陈注“白露降”则阴乘阳,而其候交矣。

《孝经纬》

[编辑]

《白露寒露》

[编辑]

处暑后十五日,斗指庚为“白露”,阴炁渐重,露凝而白 也。

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冷寒而将欲凝 结矣。

《汲冢周书》

[编辑]

《时训解》

[编辑]

《立秋》又五日,“白露降。”

《大戴礼》

[编辑]

《曾子天圆》

[编辑]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

《释名》

[编辑]

《释天》

[编辑]

露,虑也。覆虑物也。

《本草纲目》

[编辑]

《露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露者,阴气之液也。夜气著物,而润泽于道 傍也。”

气味

[编辑]

甘平无毒

主治

[编辑]

秋露繁时,以槃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禀肃杀之气。宜煎“润肺杀祟之药。”及调疥癣虫癞诸 散。

百草,头上秋露未晞时收取,愈百疾,止消渴,令人身 轻,不饥悦泽。别有化云母作粉服法。

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 劳瘵。谓之“天炙。”

《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

柏叶上露,菖蒲上露,并能明目,旦旦洗之。

《韭叶上露》。去白癜风。旦旦涂之。

《凌霄花上露》,入目损目。

发明

[编辑]

陈藏器曰:薛用弱《续齐谐记》云:“司农邓绍,八月朝入 华山,见一童子,以五采囊盛,取柏叶下露珠满囊。绍 问之,答云:‘赤松先生取以明目也。今人八月朝作露 华囊,象此也’。”又郭宪《洞冥记》云:“汉武帝时,有吉云国, 出吉云草,食之不死。日照之,露皆五色。东方朔得元 青、黄三露,各盛五合,以献于帝,赐群臣服之,病皆愈。” 朔曰:“日初出处,露皆如饴。今人煎露如饴,久服不饥。” 《吕氏春秋》云:“水之美者,有三危之露,为水即重于水 也。”李时珍曰:“秋露造酒最清洌。姑射神人,吸风饮露。 汉武帝作金盘承露,和玉屑服食。杨贵妃每晨吸花 上露,以止渴解酲。番国有蔷薇露,甚芬香,云是花上 露水,未知是否。”藏器曰:“凡秋露、春雨著草,人素有疮 及破伤者,触犯之,疮顿不痒痛,乃中风及毒水,身必 反张,似角弓之状。急以盐豉和面作碗子,于疮上灸 一百壮,出恶水数升,乃知痛痒而瘥也。”

露部总论

[编辑]

《朱子语类》:

《露》

[编辑]

问:“伊川云:‘露是金之气’。”曰:“露自是有清肃底气象。古 语云:‘露结为霜’。今观之,诚然。伊川云:‘不然’,不知何故。 盖露与霜之气不同,露能滋物,霜能杀物也。雪霜亦 有异,霜则杀物,雪不能杀物也。雨与露亦不同,雨气 昏而露气清也;露与雾亦不同,露气肃而雾气昏也。 古人说露是星月之气,不然。今高山顶上,虽晴,亦无 露”,露只是自下蒸上。

或问:“高山无霜露,其理如何?”曰:“上面气渐清,风渐紧, 虽微有雾气,都吹散了,所以不结。若雪,则只是雨遇 寒而凝,故高寒处雪先结也。”

荆川稗编

[编辑]

《论露》

[编辑]

《观物》张氏曰:“露者,土之气,升则为雾,结则为霜。”

露部艺文一

[编辑]

《露赋》
唐·张彦胜

[编辑]

“夫露者,阴阳之精气也,天地之灵液,秋冬浊而春夏 清,晞于朝而生于夕,随时应变,不凝不积,遇物受彩, 因象而光,滴滴沥沥,荧荧煌煌,尔其为大也,澄九天 而净六合,尔其为广也,清四极而洒八荒,故能消歇 氛埃,生成草木,羃䍥千品,霑濡万族,其泽厚矣,其润 深矣。愿闻其始,试言厥初。兆自元气,生于太虚,巨人 饮之而不死,上古吮之而穴居。天无云兮珠的皪,野 有草兮玉扶疏。写虫鸟兮为篆,怀蛟龙兮著书。河洛 建都兮气均风雨,甘泉筑馆兮名亚储胥。或泛滟池 台,或葳蕤竹柏。鸧鹒鸣兮色紫,鸿雁来兮光白。露之 为德也,天一所以为王侯;露之为文也,诗人所以歌 《召伯》。”既因甘而作颂,称未晞而留客。是时鸷鸟初击, 鸣蝉向晚,悲九节之相催,恨三危之路远。或乃幽闺 织妇,初下鸣机,徘徊空院,怅望秋晖。洞房月入,罗帐 萤飞,看鸿雁之将度,怨良人兮不归。洒交颐之玉箸, 苦寒露之沾衣。至如关山气寒,瀚海风急,胡侵陇塞, 兵屯马邑。征人此时,思归下泣,不觉涟如,沾我衣湿。 别有洛阳才子,人间“秀士。远自岩曲,来游学市。有恨 惊心,无人知己。闻坠叶而叹息,对浮云而愁起。凄凄 兮,恍若有亡。”此下疑有阙文“睹蒹葭之苍苍,惜白露而为霜。” 宋大夫闻而叹曰:“岁乎不我与,一寒一暑。昔时春晚, 拂杨柳于南津;今日秋深,落芙蓉于北渚。古人未达, 平生羁旅。君何为而绝弦?敢知音而相许。”重曰:“白日 黯黯兮秋风多,绿川萧萧兮空水波。闻郢中之有曲,

试调露而为歌。”歌曰:天降气兮地凝精,皇德茂兮芝
考证
盖平,金盘渍兮玉杯清,叶有露兮落有声。辽东之鹤

中夜惊,日南之鸡凌晨鸣。华山柏兮多珠露,松子服 之得长生。

《清露点荷珠赋》以题为韵
阙名

[编辑]

“池有秀。冠众卉兮彼荷最英,天之气结淳和兮惟露 斯清”,圆规覆水兮翻然盖倾,素质积叶兮炯尔珠明。 露非荷无以呈洁己之状,荷非露无以异先雕之荣。 皓影摇光,修茎羃布,气散兰郁,光分雹聚。邻腐草谓 萤火将飞,俯澄波若蠙珠已露。宜瀼浥于夜景,惜芬 芳于岁暮。缥彩将阑,琼光未敛,团素律以泥泥,擢馀 “芳之苒苒。映翠带状莲的之剖开,对青霄仰星文之 乱点。色惭兮菱藻,气肃兮金波。虽有秋月,我则承恩 于彼露;岂无朝日,我则庇身于此荷。尚不愿洒园葵 而泽丰草,岂学老林叶而滋枯柯。”客有《感秋而叹》曰: “滴沥萦纡,布濩芬敷。浮池烟兮葳蕤吐绛,点天酒兮 璀璨垂珠。已矣夫!露欲变,荷欲芜。君”不见“严霜降万 物皆尽兮,复有此芙蕖。”

《湛露晞朝阳赋》以诸侯来朝锡宴具醉为韵
张胜之

[编辑]

阳晖早曙,露泫清宵,宵既寂而露彩结,曙将动而阳 气消。是以在兰者照之则焕乎叶;在棘者烛之则晞 乎条。故乃喻天子布泽于宴,犹诸侯命朔于朝。观夫 润草瀼瀼,晞阳羃羃,气色浓兮犹茂,枝干燥兮如涤。 初将比玉,以减其琳璃;稍欲如珠,复消夫玓𬍛。故可 比臣竭忠以祗敬,君降恩而蕃锡。及夫大明有赫,五 色初收,陵晨光动,平野气浮。遂使将饮之蝉,惊阳乌 而复退;罢警之鹤,惧白驹而不留。出扶桑兮始上,被 丰草兮徒周。何异夫锡宴则临乎我后,来朝则嘉彼 尔侯。原夫曭朗之光未舒,霑濡之色犹遍。忽其阳气 匝,晴风扇,则滴而有响者,其响罢听;布而成文者,其 文难见。夫如是,有类藩臣感化而来觌,中朝布德而 成宴。彼以朝为数,此以夜为初。夜则因我而阴胜,朝 则因我而阳舒。其凝也无不备矣,其晞也曷可藏诸。 况有丽天之晖,润月之意,崇其燕礼,著乎前志。“朝日 出海”,若一人之当阳;夕露低柯,若群臣之既醉。天晴 夜朗,林霁烟开。稽其顺阳之心,既且周而复始;懿乎 渐晞之理,又观往而知来。所以为成岁之本,履霜之 具。华叶既濡,清光若煦。吾知“湛露晞朝阳”也。为君臣 宴飨之喻。

《秋露如珠赋》以凉风变节凝露可观为韵
师贞

[编辑]

“风入秋而方劲,露如珠而正团。映蟾辉而迥列,疑蚌 剖而俱攒。缀别叶之中,时翻的的;转衰荷之上,微振 珊珊。虚静内莹,圆明外寒。且验目前之美,何殊掌上 而观。懿夫寓物成规,效微应节。含绿葵而结绿方丽, 耀黄菊而中黄转澈。落蒹葭之浦,诚媚川而可移;泫 庭宇之间,杂照庑而何别。所以未逢朝溘,还著夜光。” 当助海而为深。功虽至薄,蒙沉泉之是弃,德且非凉。 比蝉饮之为状,与蛇衔而允臧。发泽之道素昭,结霜 之仪渐露。咸欣遐被之德,宁起暗投之怒。遥莹空际, 思缥缈之金茎;散照林中,谓璀璨之琼树。宛转无穷, 精明有融。乍见红兰之内,如寻赤水之中。稍迷迳蔓, 偏入园丛。每秘彩于昼景,何流形于夜风。时也草始 化萤,星逾流火。叶物候而增美,信晶荧而必果。想游 女于水上,讶鲛人之泪堕。降自天而任彼无私,照于 乘而孰云不可。湛湛方积,累累正凝。弥增皓鹤之警, 不惮骊龙之兴。远睇平芜,俛首而鲜苗益润;俯观朝 藿,倾心而灵液是承。嗟乎!彼以少而为贵,此以多而 岂贱?遇沾衣而未化,如被褐而初见。其克好以员来, 孰若顺阴而适变。

《秋露赋》
阙名

[编辑]

天何言哉?万化斯该,岁云秋矣,伤心不已,起凉风于 四面,飞断云于千里。尔乃高天气爽,寒日光清,下翠 楼以回瞩,见白露之晨生,向珠网以添净,依玉阶而 助明。如霜未结,似雨还轻,点庭芜而叶重,滋园菊而 花荣,歌湛则《周诗》入兴,凝甘则汉载留名,故色贵含 秋,光宜汎晓,既腾文于地上,复垂容于笔杪,烟澹彩 而的的,月笼华而皛皛。岂只华山之际,童子受于囊 中;金茎之端,仙掌承于云表。况乎胥台发色,轩丘降 祥。红兰受而弥洁,绿葵含而转芳。初益巨海,终晞太 阳。既随时以隐见,还任物以行藏。尔其无林不沾,无 草不羃。薤上流彩,林中湛液。思蝉饮而晓润,旅鹤警 其宵滴。词人赋矣,已凝冷以凄清;君“子履之。又伤心 而怵惕。”“感《斯露》而揣称。”“愧《才殚》”而莫析者也。

《露赋》
宋·吴淑

[编辑]

夫露者,盖阴阳之气,神灵之精。沦轩辕之积粹,含天 乳之纯英。承以汉宫之仙掌,擢以魏室之金茎。或感 至孝于赵郡,或表善政于零陵。若夫色媲渥丹,味侔 勺蜜。既号天酒,亦名阴液。取自方诸,饮闻姑射。承木 兰之晓坠,挹吉云之五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讵能 缀冕,犹堪饮龟。履怵惕而见礼,行厌浥而闻《诗》。亦有 “其凝如脂,其甘如饴。享遐寿于摇山,零甘液于三危。” 至若盛在囊中,取于云表,既溥博以增海,亦霑濡而润草。若乃被蒹葭之苍苍,零蔓草兮瀼瀼。为瑞既闻 于如雪,因寒常见于为霜。若夫贮之宝器,承之琼爵, 远游始讶于腾蛇,宵警仍闻于白鹤。子胥豫见其霑 衣,少孺假言于捕雀。亦有著水凝素,下地腾文,传美 味于仙丘,识运气于昆仑。尔其毕勒含丹,揭雩布紫。 终阳气而斯凝,应立秋而下委。唱《薤歌》以申哀,宴诸 侯而有礼。嘉零露之溥兮,含滋广被。

露部艺文二诗词

[编辑]

《赋得露》
梁·顾煖

[编辑]

“飞空犹蕴状,集物始呈华。萎黄病秋菊,厌浥长春芽。” 非唯“漙曼草,颇亦变蒹葭。仍增江海浪,聊点《木兰花》。”

《惊早露》
刘憺

[编辑]

九畹凝芳叶,百草莹新珠。盈荷虽不润,拂竹竟难枯。

《露》
唐·李峤

[编辑]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玉垂丹棘上。珠湛绿荷中。 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愿凝仙掌内。长奉《未央宫》。

《露》
董思恭

[编辑]

夜色凝仙掌,晨甘下帝庭。不觉九秋至,远向三危零。 芦渚花初白,葵园叶尚青。晞阳一洒惠,方愿益沧溟。

《秋露》
骆宾王

[编辑]

玉关寒气早,金塘秋色归。泛掌光逾净,添荷滴尚微。 变霜凝晓液,承月委圆辉。别有吴台上,应湿楚臣衣。

《白露》
杜甫

[编辑]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赋得金茎露》
徐敞

[编辑]

汉帝贵《长生》,延年饵玉英。铜盘滴珠露,仙掌抗金茎。 拂曙氛埃敛,凌空沆瀣清。岧峣捧瑞气,巃嵷出宫城。 势入浮云耸,形标霁色明。大君常御宇,何必去蓬瀛。

《露》
李正封

[编辑]

“霏霏灵液重,云表无声落。”沾树急元蝉,洒池凄皓鹤。 流尘清远陌,飞月澄高阁。宵润玉堂帘,曙贯金井索。 佳人比珠泪,坐感红绡薄。

《咏露珠》
元·稹

[编辑]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元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白露》
鲍溶

[编辑]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巳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秋露》
雍陶

[编辑]

白露瞹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露》
韩琮

[编辑]

长随圣泽堕尧天,濯遍幽兰叶叶鲜。才喜轻尘销陌 上,已愁新月到阶前。文腾要地成非久,珠缀秋荷偶 得圆。几处花枝抱离恨,晓风残月正潸然。

《露》
袁郊

[编辑]

湛湛腾空下碧霄,地卑湿处更偏饶。菅茅丰草皆霑 润,不道良田有旱苗。

《露》
徐夤

[编辑]

鹤鸣先警雁来天,洗竹沾花处处鲜。散彩几当蝉饮 际,凝光宜对蚌胎前。朝垂苑草烟犹重,夜滴宫槐月 正圆。怵惕与霜同降日,𬞟蘩思荐独凄然。

《赋得春草凝露》
张友正

[编辑]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已赖阳和长,仍惭润泽频。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将行愁裛径,欲采畏濡身。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露》
成彦雄

[编辑]

银河昨夜降醍醐,洒遍坤维万象苏。疑是鲛人曾泣 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编辑]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珠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初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清露被皋兰》
孙顾

[编辑]

九皋兰叶茂,八月露花清。稍与秋阴合,还将晓色并。 向空罗细影,临水泫微明。的皪添幽兴,芊绵动远情。 夕芳人未采,初降鹤先惊。为感生成惠,心同葵叶倾。

《宿烟含白露》
前人

[编辑]

㭊㭊有新意,微微曙色幽。露含疏月静,光与晓烟浮。 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著霜寒未结,凝叶滴还流。 比玉偏清洁,如珠讵可收。徘徊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观荷叶露珠》
齐·己

[编辑]

霏微晓露成珠颗,宛转田田未有风。任器方圆性终 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秋露》
宋·王安石

[编辑]

日月凋何急。荒庭露送秋。初疑宿雨泫,稍怪晓霜稠。 旷野将驰猎。华堂已御裘。空令半夜鹤,抱此一端愁

《赋得荷叶露应教》
明·马中锡

[编辑]

“花气侵晨湿画栏,池荷如洗翠团团。谁将天上金茎 露,泻入波心碧玉盘。”风动每愁炉汞走,雨馀应讶浦 珠寒。十年曾作《西垣客》,此景亲从太液看。

《赋得露凝仙掌》
吴中行

[编辑]

绛阙秋容静,金茎露气长。夜深方湛湛,日出转瀼瀼。 共喜仙人掌,能渟玉女浆。愿持方圣泽,沾洒遍遐荒。

《六幺令》咏露
明·刘基

[编辑]

淡云收尽,月在苍龙角。霏霏似烟非雾,空里无声落。 汉殿仙人掌冷,桂影筛高阁。元蝉皓鹤,相呼相唤,嗽 咽华滋笑丹药。 寒蛩不分命薄,永夜惊离索。络纬 也共,莎鸡,吹尽伤心曲。只恐韶华易晚,辜负蓬莱约。 秋容寂寞,凭君著意,染取枫林赛红萼。

露部选句

[编辑]

楚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宋玉《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霜露 惨凄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

庄忌《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汉刘向《九叹》,“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扬雄《甘泉赋》,“噏清云之流瑕兮,饮若木之露英。” 后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晋潘岳《寡妇赋》,“天凝露以降霜兮,木叶落而殒枝。” 宋谢庄《月赋》,“白露暧空,素月流天。”

梁江淹《别赋》:“露下地而腾文。”《秋露如珠》,

陶弘景《寻山志》:“竹泫泫以垂露,柳依依而近蝉。” 唐王勃《秋日宴集序》:“金风生而景物清,白露下而光 阴晚。”

欧阳詹《送陈秀才赴举序》:“白露肃物,青天始高。 明费元禄转,情集露华。殒碧草而无声,漙黄花而有 色。灯前尺素,墨研相忆之书。门外平芜,履点夜行之 迹。虫催乡梦,砧捣征衣。气生江国之凉,滴送松窗之 响。天街濯月,能教玉臂增寒;汉苑求仙,且向金茎和 屑。坠木兰而可饮,入长夜而未晞。”六桥倚楫,觇知 杨柳先衰;九月题诗,无奈芙蓉遍湿。惜花早起,必 泫少妇之裾;傅粉争怜,业上《妖姬之曲》。

《汉古乐府》:“清露凝如玉,凉风中夜发。”垂露成帷幄。 古诗。“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魏阮籍诗:“清露被皋兰。”

晋《陆云诗》,“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潘岳诗:“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张载诗》:“白露中夜结,木落柯条森。”

闾丘冲诗:“微风扇秽,朝露翳尘。”

温峤诗:“凝花珠错落,缀叶碧玲珑。”

宋孝武帝诗:“绿草未倾色,白露已盈庭。”

《谢瞻诗》:“开轩灭华烛,月露皓已盈。”

鲍照诗:“月露依草白。”

齐王融诗:“浩露零中宵。”

梁王僧孺诗:“檐露滴为珠。”

吴均诗:“青云叶上团,白露花中泫。”

《刘孝先诗》:“叶动花中露。”

刘邈诗:“坠露如轻雨。”

陈阴铿诗:“霏霏野露合。”

北周庾信诗,“湿庭凝坠露。”秋露似珠圆。

《唐太宗诗》:“飘珠箔穿露。”

虞世南诗:“清风涤暑气,文露静嚣尘。”

张九龄诗:“皎洁青苔露。”

陈子昂诗:“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沈佺期诗。“秋露凝珠缀。”

韦安石诗:“早荷承湛露。”

《李白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杜甫诗:“竹露夕微微。”重露成涓滴。

《耿𣲗诗》:“飒飒松上吹,泥泥花间露。”

《戎昱诗》:“江天夜露新。”

《卢纶诗》:“紫陌夜深槐露滴。”

王建诗:“月过金阶白露多。”“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涯》诗:“一夜轻风𬞟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孟郊诗:“芙蓉湿晓露。”

《元稹诗》:“竹露滴寒声。”晓露凝芳气。

白居易诗:“微微凉露欲秋天。”秋荷病叶上,白露大 如珠。日下风高野露凉。竹露冷烦襟。荷侧泻 清露。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荣枯。

李德裕诗:“月中清露点朝衣。”

《许浑诗》:“兰叶露光秋月上。”

李商隐诗:“聚荷凝翠玉,缀柳讶垂旒。”仙人掌冷三 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 断月中香。“弱柳千条露刘得仁诗。“缀草凉天露。”

《薛逢诗》:“松杉露滴无情泪。”

《贾岛诗坛》,“松涓滴露。”

温庭筠诗:“露点如珠落卷荷。”

刘沧诗:“一洞晓烟留水上,满庭春露落花初。”

郑谷诗:“渐晓禾中露。”

《韩偓》诗:“但觉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静月当楼。”卷荷 忽被微风触,泻下清香露一杯。

《杜荀鹤》诗:“江月渐明汀露湿。”

江为诗,“月寒花露重。”

宋林逋诗:“粉竹亚梢垂薄露。”

苏轼诗:“竹露浩如泻。”荷花夜开风露香,微月半 隐山,圆荷争泻露。

《米黻诗》:“天低月露湿秋衣。”

陆游诗。“重滴竹梢露。”一堤草露明晨照,

薛季宣诗。“天空月白不见人。无声露滴𬞟蓑湿。” 僧惠崇诗。“露重忽翻荷。”

元吴景奎诗:“半夜起来山月白,满天清露洒衣裳。” 张翥《对月》诗:“落叶有光时坠露。”

《萨都剌》诗:“天清晓露凉。”

杨维桢诗:“鱼动轻荷坠露香。”

明刘基诗:“草头错认骊珠吐自是西风白露团” 王泽诗:“闲将一掬芙蓉露乞与神龙作雨香。”

露部纪事

[编辑]

《吴越春秋》:吴王欲重刑,谏者死。舍人曰:“园有蝉,悲鸣 饮露,不知螳螂在后;螳螂捕蝉,不知黄雀之在其后。 臣执弹丸欲取黄雀,不觉露沾衣。如此皆欲得其前, 不顾其后。”

《说苑》: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 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 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 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 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 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 哉!”乃罢其兵。

《汉武故事》:“承露盘,仙人掌擎玉盘,为取云表之露。” 《三辅故事》:“汉武帝以铜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大十围, 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以求仙也。”

《述异记》:“吴猛将子弟登庐山,过石梁,见一老坐桂树 下,以玉杯承甘露与猛。”

《博物志》:“渚沃之野,民饮甘露。”

《搜神后记》:“会稽盛逸尝晨兴,路未有行人,见门外柳 树上有一人,长二尺,衣朱衣冠冕,俯以舌舐树叶上 露,良久,忽见逸,神意惊遽,即隐不见。”

《拾遗记》:“郁夷国西有含明之国,缀鸟毛以为衣,承露 而饮。”

《齐谐记》:弘农邓绍,尝八月旦入华山采药,见一童子 执五彩囊,承柏叶上露皆如珠满囊。绍问曰:“用此何 为”,对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言终便失所在。今世人 八月旦作眼明袋,此遗象也。

《开元天宝遗事》:“贵妃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热。尝凌晨 独游后苑,傍花树以手攀枝,口吸花露,藉其露液润 于肺也。”

《云仙杂记》:“伍贯卿居沅陵,家有李花一株。月夜,奴婢 遥见花作数团,如飞仙状上天去。花上露水倏然作 雨数千点,花亡矣。”

柳宗元得韩愈所寄诗,先以“蔷薇露盥手薰玉蕤香” 后发读,曰:“《大雅》之文,正当如是。”

《续博物志》:“勒毕国人长三寸,有翼,善言语戏笑,因名 语国。”饮丹露为浆。丹露者,日初出有露汁如朱也。 杨文公《谈苑》:“金陵宫中人采蔷薇,水染生帛,一夕忘 收,为浓露所渍,色倍鲜翠。”

《鸡肋编》:“米芾作文狂怪,尝作诗云:‘饭白云留子,茶甘 露有兄。人不省’”,露兄故尝叩之,乃曰:“只是甘露哥哥 耳。”

《元史阿沙不花传》,“阿沙不花尝扈从上都,方入朝,而 宫草多露,跣足而行。帝御大安阁,望而见之,指以为 侍臣戒。”

《秋涧集》:汲郡人。元翰林学士王恽母先亡,葬于沁曲。 后十年,其父亦亡,将合窆焉。元堂既辟,有二黄雀飞 出。已而母柩盖珠露凝缀,晶明焕烂,骈罗角结,若宝 幢璎珞之状。且清香袭人,移刻乃晞,观者莫不异之。 《明外史宋濂传》:“帝尝调甘露于汤手酌以饮濂曰:‘此 能愈疾延年,愿与卿共之’。”

《在田录》:“张王基,本旧治也。生一草,结实如小红灯,夜

则开之以承露,人取饮之,百病自愈,人呼为天膏
考证

露部杂录

[编辑]

《诗经召南行露》篇:“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朱注 女子有能以礼自守,不为强暴所污者,自述己志。盖 以女子早夜独行,或有强暴侵凌之患,故托以“行多 露”,而畏其沾濡也。

《邶风·式微》篇:“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朱注言有沾濡之 辱而无所芘覆也。

《郑风野有蔓草》篇:“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野有蔓草, 零露瀼瀼。朱注男女相遇于野田草露之间,故赋其所 在以起兴也。

《秦风·蒹葭》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朱注“《蒹葭》未败而露 始为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时也。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小雅·蓼萧》篇:“蓼彼萧斯,零露湑兮。”蓼彼萧斯,零露 瀼瀼。蓼彼萧斯,零露泥泥。《蓼彼萧斯》,零露浓浓。 朱注“湑湑然萧”,上露貌。“瀼瀼”,露蕃貌。“泥泥”,露濡貌。浓浓, 厚貌。

《湛露篇》:“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湛湛露斯,在彼丰草。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朱注湛湛,露盛貌。晞,干也。 《白华篇》:“英英白云,露彼菅茅。”朱注《白云》,水上轻清之气, 当夜而上腾者也,露即其散而下降者也。

《礼记·祭义》:“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 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 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 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

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 《左传》:“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 子当阳,诸侯用命也。”疏:言天子当日,诸侯当露也。 《春秋元命苞》:“霜以杀木,露以润草。”

阴阳散而露下,《露下》以润其草木。

《感精符》:“八月白露降,鹤即高鸣相警。”

佐助期,武露布,文露沈宋均注:“甘露见其国布散者, 人尚武文采者,则甘露凝重。”

《五经通义》:“和气津液凝为露,露从地出。”

《管子度地篇》:“夏有大露,原烟噎下百草,人采食之,伤 人,人多疾病而不止,民乃恐殆。”

《吕子孝行》:“览宰揭之露,其色如玉。”水之美者,《三危》 之露。

《史记商君传》:“赵良曰:‘危若朝露,尚欲延年益寿乎’?” 《汉书苏武传》:“李陵谓武曰:‘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 此’?”

《淮南子地形训》:“中央四达,风气之所通,雨露之所会 也。”

《览冥训》方诸,“取露于月。”

《春秋繁露》,天之所以成物者,少霜而多露也。

《说文》:露,润泽也。从雨,路声。

蔡邕《月令章句》:“露者,阴液也。释为:露,凝为霜。”

《后汉书蔡邕传》:“履霜知冰,践露知暑。”

《魏志卫觊传》:“汉武立仙掌以承高露,陛下通明,每所 非笑。汉武有求于露,由尚见非。陛下无求于露而空 设之,不益于好而糜费工夫所宜裁制也。”

长历北斗,当昆仑山,气运注天下,春夏为露。

《禽经》:“露翥则露。”露,禽鹤也。《古今注》:鹤千载变苍,又 千载变黑,所谓元鹤也。子野鼓琴,元鹤来舞,露下则 鹤鸣也。鹤之驯养于家庭者,饮露则飞去。

《风土记》:“鹤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叶上,滴滴有 声即鸣。”

《古今注》:牛享问:“冕以繁露者何?”答曰:“缀玉而下垂,如 繁露也。”

《薤露》,丧歌也。言人之命如薤上露,易晞灭也。其一章 曰:“薤上露,何易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何时归。”

《拾遗记》:“昆仑山甘露濛濛似雾,著草木则滴沥如珠。 亦有朱露,望之色如丹,著木石,赭然如朱雪洒焉,以 瑶器盛之如饴。”

《含露》麦穟中有露,味甘如饴。

王谙《文字志》:“垂露书,如悬鍼而不遒劲,婀娜若浓露 之垂,汉中郎曹喜所作。”

《地镜图》:“视山川多露无霜,其下有美玉。”

《齐民要术氾胜之书》曰:“植禾,夏至后八十、九十日,常 夜半候之,天有霜,若白露下,以平明时,令两人持长 索相对,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 禾稼,五谷不伤矣。”

《谚》曰:“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旧唐书礼仪志》:“魏徵明堂议曰:‘臣等亲奉德音,思竭 尘露,微增山海’。”

《刘子赏罚》篇:“寒露降秋,所以殒茂叶也。”

《酉阳杂俎》:“凌霄花中露水损人目。”

蒟蒻,根大如碗,至秋叶滴露,随滴生苗。

邙山有大蛇,樵者常见。头若丘陵,夜常承露气。 《云仙杂记》:“以竹梢甘露和天南星渍纸,一宿裁之,刀 去如飞鹅管。山霜可染紫,白庶潭露能染红,为天下冠,恨人 无知者。”

《北户录》:“通犀置大雾重露下,终不沾濡。” 《清异录》:“世宗时,水部郎韩彦卿使高丽,卿有一书曰 《博学记》,偷抄之,得三百馀事。今抄天部七事,一教水 露也。”

《墨客挥犀》:黄鲁直使予对句曰:“呵镜云遮月。”对曰:“啼 妆露著花。”

《闻见后录》:“凌霄花有毒,一作出蜀。”有人凌晨仰视其 花,花中露水滴入眼中,遂失明。或云金钱亦然。 《梦溪笔谈》:草间黄花蜘蛛,人遭其螫,仍为露水所濡, 乃成天蛇之疾,露涉亦当戒也。

《缃素杂记》:欧阳公曾得一古画牡丹,吴正肃曰:“其花 披哆而色正燥,此日中时花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 色泽。”

《毛诗名物解造化权舆》曰:“中央之气露,露形如珠,故 古者冕旒如之。”《董子》曰:“冕旒下垂,如缀繁露,或谓之 繁露也。”《束晳集》曰:“零露垂林,非缀冕之饰,义取诸此。 冠,天象也。故饰弁望之如星,而冕旒如缀繁露。”《老子》 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冷而自均。”盖露虽雨 类,而露无远近之偏,故诗以譬德泽。《诗》曰:“蓼彼萧斯, 零露浓浓”,而叙者以为蓼萧废则恩泽乖矣是也。《诗》 曰:“野有蔓草,零露漙兮”,言天之下露高矣,而今延及 蔓草,则以下流故也。又曰:“湛湛露斯,在彼丰草。”丰草 者,露之所丰,又非特延及而已。丰草同姓,卑之况也。 《式微》之诗,一章曰“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二章曰“微 君之躬,胡为乎泥中?”露言有沾濡之辱,泥,言有陷溺 之难也。一曰泥中中露皆邑。以今考之,卫在大山之 间,雨露所钟,以此名邑,理或然也。而刘向《列女传》又 以为此诗人所作,一作于“中露”,一在于泥中,理或然 也。然则后世柏梁之体,仿于此乎?《鹖冠子》曰:“昔之得 道以立,至今不可迁者,四时泰山是也;其得道以危, 至今不可安者,岑峦烟溪,箨木降风”是也。其得道以 生,至今不可亡者,日月星是也。其得道以亡,至今不 可存者,“零叶遇霜,朝露遭日”是也。由是观之,夫何适 而无有道耶?故禹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 之道不行。

《野客丛谈》:懒真子读杜牧之诗:“千秋佳节名空在,承 露丝囊世已无。”谓汉以金盘承露,而唐以丝囊,丝囊 可以承露乎?此不可解。按《华山记》,弘农邓绍八月晓 入华山,见童子执五彩囊,盛柏叶露食之。此事在汉 武帝之前,是以武帝于其地造望仙等宫观。又观梁 文帝《眼明囊赋序》曰:俗之妇人,八月旦多以锦翠珠 宝为眼明囊,因凌晨拭目。唐人千秋节以丝囊盛露, 亦袭其旧,正八月初故事。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原 盖借此以自喻,谓木兰仰上而生,本无坠露而有坠 露;秋菊就枝而殒,本无落英而有落英,物理之变则 然。

《鸡林类事》《方言》:“霜露皆曰率。”

《扪虱新话》:王子年《拾遗记》云:“孔子生之夜,有二神女 擎香露于空中以沐浴。”征在。据此,则释迦生时,九龙 吐水,帝释捧盘何异?无乃好事者欲以神孔子而反 流于怪欤?

《就日录》:“夏月露卧,偶夜露下而失覆,则梦雪降。” 《考槃馀事》:“乘露弹琴,不可久坐,不惟润弦,抑且伤人。 且阳材鼓之有声,阴材则无声矣。”

《暖昧由笔山》东枣园至白露日,根下遍堆草焚之,盖 以火气辟露气也,不尔则多干落。

《岩栖幽事》:“凡兰皆有一滴露珠在花蕊间,此谓兰膏, 甘香不啻沆瀣。”

《耄馀杂识》“日阳在地,则蒸濡而为露人;真阳在下,则 融液而为华池之水。”

《遵生八笺述仙记》曰:“八月一日,以绢囊承,取柏树下 露如珠子,取拭两目,明爽无疾。”

《乘露剖莲》“莲实之味美在清晨。水气夜浮,斯时正足 若日出露晞,鲜美已去过半。”

春分宜采云母石炼之,用樊石或百草上露水,或五 月茅屋滴下檐水,俱可炼,服之延年。

《田家五行》,“侵晨用磁器收百草,头上露,磨浓墨。头痛 者点太阳穴。劳瘵者点膏肓之类,为之天灸。”

《山西通志》:“太原府河曲县甘露池,在崞山神庙之左, 其池常燥。岁旱,民置瓶池中祷之,瓶上露滴,其味甘。” 《广东通志》:“酴醾露,酴醾海国所产为盛,出大西洋国 者,花如中州之牡丹。蛮中遇天气凄寒,零露凝结,著 他草木乃冰澌,殊无香韵。惟酴醾花上,琼瑶晶莹,芳 芬袭人,若甘露焉。彝女以泽体发腻香,经月不灭。国” 人贮以铅瓶,行贩他国

露部外编

[编辑]

《拾遗记》:“炎帝时,陆池丹蕖骈生如盖,香露滴沥,下流 成池。”

《列子·黄帝篇》:“姑射山在海河洲中,有神人焉,吸风饮 露。”

《拾遗记》:“高辛氏时,有丹丘之国,献玛瑙瓮,以盛甘露。 帝德所洽,被于殊方,以露充于厨也。玛瑙瓮至尧时 犹存,甘露在其中,盈而不竭,谓之宝露,以班赐群臣。 至舜时露已渐减,随帝世之污隆,时淳则露满,时浇 则露竭。及乎三代,减于陶唐之庭。舜迁宝瓮于衡山 之上,故衡山之岳有宝露坛。舜于坛下起月馆以望” 夕月。舜南巡至衡山,百辟群后皆得露泉之赐,时有 云气生于露坛,又迁宝瓮于零陵之上。舜崩,瓮沦于 地下。至秦始皇通汨罗之流为小溪,从长沙至零陵, 掘地得赤玉瓮,可容八斗,以应八方之数,在舜庙之 堂前。后人得之,不知年月。至后汉,东方朔识之,朔乃 作《宝瓮铭》曰:“宝云生于露坛,祥风起”于月馆,望三壶 如盈尺,视八鸿如萦带。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 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 也。形如壶器。此三山上广,中狭下方,皆如工制,犹华 山之似削成。八鸿者,八方之名。鸿,大也。登月馆以望 四海三山,皆如聚米萦带者矣。

尧登位三十载,有巨查浮于海上,名曰“贯月查”,亦谓 “挂星查。”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嗽日月之光,则 如瞑矣。

《路史》:禹之治水,西过三危之厄,巫山之下,饮露之民。 《拾遗记》:“孔子生,有二神女,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 浴征在。”

西王母至,与燕昭王游于燧林之下,有飞蛾衔火,状 如丹雀蛾,凭气饮露,群仙杀此蛾合丹药。

《十洲记》:武帝问月氏使者:“猛兽食啖何物?”使者曰:“猛 兽所出,或生昆仑元圃,其寿不穷,食气饮露,当其神 也,立兴风云,吐嗽雨露。”

《洞冥记》:东方朔字曼倩,父张夷,字少平,妻田氏女。夷 年二百岁,颜如童子,朔生三日而田氏死,时景帝三 年也。邻母拾而养之,三岁,天下秘谶一览暗诵于口, 居常指㧑天下,空中独语。邻母忽失朔,累月方归,母 笞之,后复去,经年乃归。母忽见大惊曰:“汝行经年一 归,何以慰我耶?”朔曰:“儿至紫泥海,有紫水污衣,仍过 虞渊湔浣,朝发中返,何云经年乎?”母问之:“汝悉是何 处行?”朔曰:“儿湔衣竟,暂息都崇堂,王公饴之以丹霞 浆,儿食之太饱闷几死。乃饮元天黄露,半合即醒。” 东方朔游吉云之地,得神马一匹,高九尺。帝问朔是 何兽也?朔曰:“昔西王母乘灵光辇,以适东王公之舍, 税此马游于芝田,乃食芝田之草。东王”公怒,弃马于 清津天岸。臣至王公坛,因骑马返绕日三匝,然入汉 关,关犹未掩,臣于马上睡,不觉而至。帝曰:“其名云何?” 对曰:“因疾为名。步景朔当乘之时,如驽蹇之驴耳。臣 有吉云草十种,种于九景山东,二千岁一花,明年应 生,臣走请刈之,得以秣马,马终不饥也。臣至东极,过 吉云之泽,多生此草,移于九景之山,全不如吉云之 地。”帝曰:“何谓吉云?”朔曰:“其国俗之云气占吉凶,若乐 事,则满室云起,五色照人,著于草树,皆成五色露,味 甚甘。”帝曰:“吉云露可得乎?”朔东走,至夕而返,得元露, 青露,盛青琉璃,各受五合,跪以献。帝遍赐群臣,群臣 得尝者,老者皆少,疾者皆愈。凡五官尝露,董谒、李克 益、孟岐、郭琼黄安也。

《善语》国人常群飞往日下,自曝,身热乃归,饮丹露为 浆。丹露者,日初出有露汁如珠也。

升蕖鸭,赤色,每止于芙蕖上,不食五谷,唯𠯗叶上垂 露,因名“垂露鸭。”

元封三年,数过国,献《能言龟》。东方朔曰:“惟承桂露以 饮之。”

《酉阳杂俎》:贝丘有玉女山,北海蓬球入山伐木,见有 四妇人,端妙绝世,见球俱惊起,上楼弹琴。球树下立 觉少饥,乃以舌舐叶,上垂露。俄有一女乘鹤而至,逆 恚曰:“玉华,汝等何故有此俗人?”球惧而出门,忽然不 见。

《云笈七签茅山昇真王先生传》:太建末,靖室中忽有 一神人醉卧,呕先生然香礼候,神人曰:“卿是得道之 人,张法本亦甚有心。吾欲并起游天台山,石桥广阔 可过,得彼多散仙人,又常降甘露,以器盛之,服一升 可寿得五百岁。卿能去否?”先生便随出,上东岭,就法 本。至山半,忽思未别二三弟子,付嘱经书。背行三十 步,回望神人化为鹤,飞去。

《暌车志》:“江南有人长七丈,名黄父。以鬼为饭,以雾露 为浆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