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第290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二百九十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二百九十卷目录
忠信部总论
易经〈乾卦〉
礼记〈礼器 儒行〉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篇〉
贾谊新书〈道术〉
朱子全书〈君子不重则不威章 答潘恭叔 答吕子约〉
性理大全〈忠信〉
忠信部艺文一
西涧书院释菜讲义 宋文天祥
忠信部艺文二〈诗〉
忠信吟 宋邵雍
忠信部纪事
忠信部杂录
畸行部总论
庄子〈大宗师〉
畸行部纪事
畸行部纪事
学行典第二百九十卷
忠信部总论
[编辑]易经
[编辑]《乾卦》
[编辑]《忠信》所以“进德也。”
〈本义〉“《忠信》主于心”者,无一念之不诚也。〈大全〉朱子曰:“忠信只是实其心之发,然从知上来,吾心知得是非端的是如此,此心便实,实便忠信。吾心以为实,然从此做去,即是进德处。 忠信只是实,若无实,如何会进?如播种相似,须是实有种子在泥中,方会日日见发生。若把个空壳下在里面,如何会发生?即是空道理,须是实见得。若徒将耳听过,将口说过,济甚”事!“忠信所以为实”者,且如孝须实是孝,方始那孝之德,一日进一日;如弟须实是弟,方始那弟之德,一日进一日。若不实,却自无根了,如何会进!今日觉见恁地去,明日便渐能熟。明日方见一二分,后日便见有三四分意思,自然觉得不同。
礼记
[编辑]《礼器》
[编辑]“忠信”,礼之本也。
〈陈注〉先王制《礼》,广大精微,惟忠信者能学之。无忠信则礼不可立。〈大全〉长乐陈氏曰:“有忠有信,则内有主而能正,故曰‘礼之本’。”
又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 信之人,则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
〈大全〉马氏曰:“甘者,味之美质也。白者,色之美质也。忠信者,人之美质也,然后可以文之也。故甘则受和,白则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和所以文其味,采所以文其色,礼所以文其忠信。质不能立于内,则文不可行于外,故曰:忠信,礼之本;义理,礼之文。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道之为言行也。
《儒行》
[编辑]怀忠信以待举。
〈大全〉严陵方氏曰:“忠信非由外铄也,故言怀。”
又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又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
〈陈注〉吕氏曰:“忠信则不欺”,不欺者,人亦莫之欺也。忠信所以御人之欺侮,犹甲胄可以捍患也。
又
《忠信》之美,
〈陈注〉忠信,礼之质也,故以忠信为美。
大戴礼记
[编辑]《卫将军文子篇》
[编辑]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贾谊新书
[编辑]《道术》
[编辑]“爱利出中”,谓之“忠”;“期果言当”,谓之“信。”
朱子全书
[编辑]《答潘恭叔》
[编辑]先生曰:“忠信一理,但所从言之异耳。” 友恭窃谓“忠。”
“信一理而已” ,言忠于物,言信者,尽己则主心而言,物则主理而言,故尽己之心为忠,循物之理为信,虽内外之不同,要之皆诚于我耳。
心理不可以彼己分,以理为事可也。“循物无违”,非谓 循物之理,但言此物,则循于此物之实而无所违,则 是所谓信耳。
答吕子约
[编辑]问:“‘一心之谓诚,尽心之谓忠’,其分如何?又谓‘忠,天道 也’,其与尽心之义同否?”曰:“‘‘一心之谓诚’,专以体言。‘尽 心之谓忠’,是当体之用,忠,天道也’,对恕之推己而言, 正指尽心之义。”
君子不重则不威章
[编辑]“人道惟在忠信,不诚无物。人若不忠信,如木之无本, 水之无源,更有甚底一身都空了?今当反看自身,能 尽己之心,能不违于物乎?若未尽己之心,而有违于 物,则是不忠信。凡百处事接物,皆是不诚实,且谩为 之。如此四者,皆是修身之要,就其中主忠信又是最 要。若不主忠信,便正衣冠,尊瞻视,只是色庄。”为学亦 是且谩为学。取朋友未便尽诚改过,亦未必真能改 过,故为人须是主忠信。
性理大全
[编辑]忠信
[编辑]程子曰:“尽己无歉为忠,体物无违为信,表里之义也。”
“尽己为忠,尽物为信。” 极言之,尽己者,尽己之性也。
尽物者,尽物之性也。信者,无伪而已,于天性有所损 益,则为伪矣。《易·无妄》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动以天 理故也。 忠信者,以人言之,要之则实理也。
朱子曰:“尽己之谓忠,尽物之谓信”,只是一理。但忠是 尽己,信却是于人无所不尽,犹曰忠信内外也。 忠 是里面发出,信是就事上说。忠是要尽自家这个心, 信是要尽自家这个道理, 信者忠之验,忠只是尽 己,因见于事而为信,又见得忠如此。 忠信只是一 事,但自我而观谓之忠,自彼而观谓之信,此程子所 以有“‘尽己为忠,尽物为信’之论也。 忠信只是一理, 自中心发出来便是忠,著实便是信。谓与人说话时, 说到底见得恁地了,若说一半不肯尽说,便是不忠。 有这事说这事,无这事便说无,便是信。只是一个理, 自其发于心谓之忠,验于事谓之信。” 问:“‘发己自尽 为忠,循物无违为信’,所谓‘发己,莫是奋发自扬之’”意 否?“循物无违”,未晓其义。曰:“‘发己自尽’,但谓凡出于己 者,必自竭尽,而不使其有苟简不尽之意耳,非奋发 之谓也。‘循物无违’,谓言语之发,循其物之真实而无 所背戾,如大则言大,小则言小,言循于物而无所违 耳。”
问:“明道云:‘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为信,表里之谓 也’。又曰:‘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忠信,内外也。盖因 其理之有定,当其可而无违,是之谓忠信。忠信本无 二致,自其发于内而言之之谓忠,自其因物应之之 谓信,故曰‘表里之谓也’。明道以此释曾子之言曰:‘为 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为人谋则谋在我’。是’” 亦发于中之意;与朋友交,则朋友在外,是亦遇事而 应之之意。明道论忠信内外,大概如此否?南轩张氏 曰:“尽于己为忠,形于物为信。”忠信可以内外言,亦可 以体用言也。要之形于外者,即其尽于己者也。玩程 子之辞,意义盖包涵矣。
北溪陈氏曰:“‘忠信’二字,从古未有人解得分晓。诸家 说忠,都只以事君不欺而言。夫忠固能不欺,而以不 欺名忠,则不可。如此,则‘忠’之一字,只事君,方始得说 信,又只以不疑而言。信固能不疑,而以不疑解信,则 不可。如此,则所谓‘不疑者不疑何事说字骨不出?直 至程子曰‘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方说得确定。尽 己’”,是尽自家心里面。以所存主者而言,须是无一毫 不尽,方是忠。如十分底话,只说得七八分,犹留两三 分,便是不尽,不得谓之忠。“以实”,是就言上说,有话只 据此实物说,无便曰无,有便曰有。若以无为有,以有 为无,便是不以实,不得谓之信。忠信非判然二物,从 内面发出,无一不尽是忠,发出外来,“皆以实是信。”明 道发得又明畅,曰:“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为信。”从 己心中发出,无一不尽,是忠。循物之实而言,无些子 违背他。如是便曰是,不与是底相背;非便曰非,不与 非底相背,便是信。伊川说得简要确实,明道说得发 越条畅。 信有就言上说,是发言之实;有就事上说, 是做事之实。有以实理“言,有以实心言。” “‘忠信’两字 近‘诚’字,忠信只是诚,实也只是实。但诚是自然实底, 忠信是做工夫实底,诚是就本然天赋真实道理上 立字,忠信是就人做工夫上立字。” 问:“忠信之信与 ‘五常之信’,如何分别?”曰:“五常之信,以心之实理而言; ‘忠信之信,以言之实理而言。须是逐一看得透彻。古 人言语,有就’”忠信之信言者,有就五常之信言者,不 可执一看。若泥著则不通。 圣人分上忠信,便只是 诚,是天道。贤人分上忠信只是思,诚是人道。 诚与忠信对,则诚,天道,忠信人道;忠与信对,则忠,天道,信, 人道。 孔子云:“主忠信。”主与宾相对。宾是外人,出入 无常。主人是吾家之主,常存在这屋里。以忠信为吾 心之主,是心中常要忠信,盖无时而不在是也。心中 所主者忠信,则其中许多道理便都实在这里。若无 忠信,则一切道理都虚了。“主”字下得实有力。 “忠信” 等字骨看得透,则无往而不通。如事君之忠,亦只是 尽己之心以事君;为人谋之忠,亦只是尽己之心以 为人谋耳。 忠信是就人用工夫上立字。大抵性中 只有仁义礼智四位,万善皆从此而生,四位实为万 善之总括。如忠信,如孝悌,此类皆在万善之中。孝悌 便只是仁之实,但到那事亲事兄处,方始目之曰孝 悌;忠信便只是五常实理之发,但到那接物发言处, 方始名之曰“忠信。”
忠信部艺文一
[编辑]《西涧书院释菜讲义》宋·文天祥
[编辑]《易》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 所以居业也。中心之谓忠,以实之谓信,无妄之谓诚”, 三者一道也。夫所谓德者,忠信而已矣。辞者德之表, 则立此忠信者,修辞而已矣。德是就心上说,业是就 事上说。德者统言一善,固德也。自其一善以至于无 一之不善,亦德也。德有等级,故曰进。忠信者,实心之 谓。一念之实,固忠信也,自一念之实,以至于无一念 之不实,亦忠信也。忠信之心,愈持养则愈充实,故曰 “忠信所以进德。”“修辞者谨饬其辞也。”辞之不可以妄 发,则谨饬之,故修辞所以立其诚。诚即上面“忠信”字, 居有守之之意。盖一辞之诚,固是忠信,以一辞之妄 间之,则吾之业顿隳,而德亦随之矣。故自其一辞之 修以至于无一辞之不修,则守之如一而无所作辍, 乃居业之义。德业如形影,德是存诸中者,业是德之 著于外者,上言进,下言“修”,“业”之修所以为德之表也。 上言“修业”,下言“修辞”,“辞”之修,即“业”之修也。以“进德”对 “修业”,则修是用力,进是自然之进;以“进德”对“居业”,则 进是未见其止,居是守之不变,惟其守之不变,所以 未见其止也。辞之义有二,发于言则为言辞,发于文 则为文辞。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虽若岐为四者,然文 行安有离乎忠信?有忠信之行,自然有忠信之文,能 为忠信之文,方不失忠信之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 则忠信进德之谓也;言忠信则修辞立诚之谓也。”未 有行笃敬而言不忠信者,亦未有言不忠信,而可以 语行之笃敬者也。天地间只一个“诚”字,更攧扑不碎。 观德者只观人之辞,一句诚实,便是一德;句句诚实, 便是德。进而不可御,人之于其辞也,其可不谨其口 之所自出而苟为之哉?嗟乎!圣学浸远,人伪交作,而 言之无稽甚矣!诞谩而无当,谓之大言;悠“扬而不根, 谓之浮言;浸润而肤受,谓之游言;遁天而倍情,谓之 放言。此数人,其言不本于其心,而害于忠信,不足论 也。”最是号为能言者。猝与之语,出入乎性命道德之 奥,宛若忠信人也。夷考其私,则固有行如狗彘而不 掩焉者,而其于文也亦然。滔滔然写出来,无非贯串 孔、孟,引接伊、洛,辞严义正,使人读之肃容敛衽之不 暇,然而外头如此,中心不如此,其实则是脱空诳谩。 先儒谓“这样无缘做得好人”,为其无为善之地也。外 面一幅虽好,里面却踏空,永不足以为善。盖由彼以 圣贤法语,止可借为议论之助,而使之实体之于其 身,则曰“此迂阔也,而何以便吾私?”是以心口相反,所 言与所行如出二人。呜呼!圣贤千言万语,教人存心 养性,所以存养此真实也,岂以资人之口体而已哉? 俗学至此,遂使实之道衰,浮伪之意胜,而风俗之不 竞从之。其陷于恶而不知反者,既以妄终其身,而方 来之秀,习于其父兄之教,良心善性亦渐渍汨没,而 堕于不忠不信之归。昔人有言:“今天下溺矣,吾党之 士犹幸而不尽溺于波颓澜倒之冲,缨冠朿带相与 于此,求夫救溺之策,则如之何?噫!宜亦知所勉矣。”或 曰:“至诚无息,不息则久,积之自然如此,岂猝然旦暮 所及哉?今有人焉,平生无以议为,而一日警省,欲于 诚学上用工夫,则前妄犹可赎乎?”曰:“无伤也。”温公五 六岁时,一婢子以汤脱胡桃皮,公绐其女兄曰:“自脱 也。”公父呵之曰:“小子何得谬语?”公自是不敢谩语。然 则温公脚踏实地,做成九分人。盖自五六岁时一觉 基之,温公犹未免一语之疵也。元城事温公凡五年, 得一语曰:诚请问其目,曰:“自不妄语。”入元城,自谓予 初甚易之,及退而自檃括日之所行,与凡所言自相 掣肘矛盾者多矣,“力行七年而后成。”然则元城造成 一个,言行一致,表里相应。盖自五年从游之久,七年 持养之熟,前乎此,元城犹未免乎掣肘矛盾之愧也。 人患不知方耳,有能一日涣然而悟,尽改心志,求为不谩妄,日积月累,守之而不懈,则凡所为人伪者,出 而无所施于外,入而无所藏于中,自将销磨泯没,不 “得以为吾之病,而纵横妙用,莫非此诚,干之君子在 是矣。”或曰:“诚者道之极致,而子直以忠信训之,反以 为入道之始,其语诚若未安。”曰:“诚之为言,各有所指, 先儒论之详矣。如周子所谓‘诚者,圣人之本’,即《中庸》 所谓‘诚者天之道’,盖指实理而言也。如所谓‘圣,诚而 已矣’,即《中庸》所谓‘天下至诚’,指人之”实有此理而言 也。温公、元城之所谓诚,其意主于不欺诈,无矫伪,正 学者立心之初所当从事,非指诚之至者言之也。然 学者其自温公、元城之所谓诚,则由《干》之君子以至 于《中庸》之圣人,若大路然,夫何远之有?不敏何足以 语诚?抑不自省察,则不觉而陷于人伪之恶,是安得 不与同志极论其所终,以求自拔于流俗哉?愚也。请 事斯语,诸君其服之无斁!
忠信部艺文二〈诗〉
[编辑]《忠信吟》宋·邵雍
[编辑]忠信于人最有情,平居非是鬼神轻。何须只在江湖 上,患难切身然后行。
忠信部纪事
[编辑]《孔子家语》: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于河梁而观焉。有悬 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不能道,鼋鼍不能居。有 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涯止之曰:“此悬水三 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鼋鼍不能居也,意者难可济 也。”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问之曰:“子巧乎?有 道术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对曰:“始吾之入 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措吾躯于波 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孔子谓弟 子曰:“二三子识之。水且犹可以忠信、诚身亲之,而况 于人乎?”
《大戴礼记小辨篇》公曰:“寡人欲学小辨以观于政,其 可乎?”子曰:“安用辨言?”公曰:“然则吾何学而可?”子曰:“礼 乐而力忠信,其君其习可乎?”公曰:“多与我言忠信,而 不可以入患。”子曰:“毋乃既明忠信之备,而口倦其君, 则不可;而有明忠信之备,而又能行之,则可立待也。 君朝而行忠信,百官承事,忠满于中而发于外,刑于 民而放于四海,天下其孰能患之?”公曰:“请学忠信之 备。”子曰:“唯社稷之主实知忠信。若丘也,缀学之徒,安 知忠信?”公曰:“非吾子问之而焉也?”子三辞,将对。公曰: “彊避!”子曰:“彊侍!丘闻:大道不隐。丘言之君,发之于朝, 行之于国,一国之人莫不知,何一之彊辟?丘闻之:忠 有九知,知忠必知中,知忠必知恕,知”恕必知外,知外 必知德,知德必知政,知政必知官,知官必知事,知事 必知患,知患必知备。若动而无备,患而弗知死,亡而 弗知,安与知忠信。
《战国策》:燕王谓苏代曰:“吾请拜子为上卿,奉子车百 乘,子以此为寡人东游于齐,何如?”对曰:“足下以爱之 故与,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不得,而乃 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何如人哉?今臣之所 以事足下者,忠信也,恐以忠信之故,见罪于左右。”王 曰:“安有为人臣尽其力,竭其能,而得罪者乎?”对曰:“臣 请为王譬。昔周之上地尝有之,其丈夫宦三年不归, 其妻爱人,其所爱者曰:‘子之丈夫来,则且奈何乎’?其 妻曰:‘勿忧也,吾已为药酒而待其来矣’。已而其丈夫 果来,于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妾知之,半道 而立虑曰:‘吾以此饮吾主父,则杀吾主父;以此事告 吾主父,则逐吾主母。与杀吾主父逐吾主母者,宁佯 踬而覆之’。”于是妾佯僵而仆之。其妻曰:“为子之远行 来之,故为美酒。今妾奉而仆之,其丈夫不知,缚其妾 而笞之。故妾所以笞者,忠信也。今臣为足下使于齐, 恐忠信不谕于左右也。臣闻之曰:‘万乘之主,不制于 人臣;十乘之家,不制于众人;匹夫徒步之士,不制于 妻妾。而又况于当时’”之贤主乎?臣请行矣。愿足下之 无制于群臣也。
《淮南子人间训》: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 “为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之事, 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 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人,虽愈 利,后亦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 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 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 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 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也哉!”
《汉书张汤传》:“汤子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馀年,忠信 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
《唐书裴怀古传》:始安贼欧阳倩众数万,剽没州县,以 怀古为桂州都督招慰讨击使。未逾岭,逆以书谕祸 福,贼迎降,自陈为吏侵而反。怀古知其诚,以为示不 疑,可破其谋,乃轻骑赴之。或曰:“獠裔难亲,备之且不 信,况易之哉!”答曰:“忠信可通神明,况裔人耶!”
《卢鸿传》:元宗开元初,备礼征,不至。五年,诏鸿至东都 谒见,不拜宰相遣通事舍人问状,答曰:“礼者忠信所 薄,臣敢以忠信见。”帝召升内殿,置酒拜谏议大夫,固 辞,下制许还山。
《明外史朱燮元传》:“燮元镇西南,治事明果,即亲爱。犯 法必诛,有功即厮养不遗也。御蛮一以忠信,不妄杀, 苗民怀之。”
忠信部杂录
[编辑]《管子·戒》篇:“忠信者,交之庆也。”
《君臣》篇:“人啬夫成教,吏啬夫成律之后,则虽有敦悫 忠信者,不得善也。”
《庄子天地》篇:“至德之世,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 以为信。”
《老子·论德》篇:“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荀子性恶》篇:“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 行也。”
《尧问篇》:尧问于舜曰:“我欲致天下,为之奈何?”对曰:“执 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
《吕氏春秋义赏》篇:“其所以加者义,则忠信亲爱之道 彰。”
《新书道德说》:“忠者德之厚也,信者德之固也。德生物, 又养长之而弗离也。德以安利,德之遇物也忠厚,故 曰忠者德之厚也。德之忠厚也,信固而不易,此德之 常也,故曰信者德之固也。”
《修政语》帝舜曰:“吾尽吾敬以事吾上,故见谓忠焉。吾 尽吾敬以接吾敌,故见谓信焉。吾尽吾敬以使吾下, 故见谓爱焉。是以见爱亲于天下之民,而见贵信于 天下之君,故吾取之以敬也,吾得之以敬也。”故欲明 道而谕教唯以敬也。故欲明道为忠必服之。
周成王曰:“敢问治国之道若何。”粥子曰:“唯,疑。请以上 世之政诏于君王。”政曰:“治国之道,上忠于主,而中敬 其士,而下爱其民。故上忠其主者,非以道义,则无以 入忠也;而中敬其士,则不以礼节,则无以谕敬也;下 爱其民,非以忠信,则无以谕爱也。故忠信行于民,礼 节谕于士,道义入于上,则治国之道也。虽治天下者”, 由此而已。周成王曰:“受命矣。”
《韩诗外传传》曰:骄溢之君寡忠,口惠之人鲜信,故盈 把之木,无合拱之枝,荥泽之水,无吞舟之鱼。根浅则 枝叶短,本绝则枝叶枯。诗曰:“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祸福,自己出也。”
《淮南子缪称训》:“三苗之民,皆可使忠信。”
身,君子之言信也,中君子之意忠也,忠信形于内,感 动应于外。故禹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鹰 翔川,鱼鳖沈,飞鸟扬,必远害也。子之死父也,臣之死 君也,世有行之者矣,非出死以要名也,恩心之藏于 中而不能违其难也。故人之甘甘,非止为跖也,而跖 焉往?君子之惨怛,非止为伪形也,谕乎人心,非从外 入自中出者也。
《说苑说丛篇》上不信,下不忠,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曾子曰:“入是国也,言信乎群臣,则留可也;忠行乎群 臣,则仕可也;泽施乎百姓,则安可也。”
《杂言篇》:子路行,辞于仲尼曰:“敢问新交取亲若何?言 寡可行若何?长为善士而无犯若何?”仲尼曰:“新交取 亲,其忠乎?言寡可行,其信乎?长为善士而无犯,其礼 乎?”
子路将行,辞于仲尼曰:“赠汝以车乎?以言乎?”子路曰: “请以言。”仲尼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 无复,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潜夫论务本》篇:“忠正以事君,信法以理下,所以居官 也。”
《杨龟山集》:“忠信乃为进德之基。本无忠信,则如在虚 空中行德,何以进?”
《西原约言》:“天下之事,舍忠信则不成。忠信者,事之干 也,故主忠信
畸行部总论
[编辑]庄子
[编辑]《大宗师》
[编辑]子贡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 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畸行部纪事
[编辑]《后汉书周泽传》:泽为太常,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 病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 斋禁,遂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诡激。时人为之语曰: “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 日斋。”
《晋书阮籍传》:籍母终,正与人围碁,对者求止,籍留与 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 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 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 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 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 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 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 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 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 疾之若仇。
《嵇康传》: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 给。颍川锺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 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 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 之。
《毕卓传》:“太兴末,卓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比舍郎酿 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 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 致醉而去。”
《王尼传》:尼早丧妇,有一子,无居宅,惟畜露车,有牛一 头,每行辄使御车,暮则共宿车上。常叹曰:“沧海横流, 处不安也。”俄而荆土饥荒,尼不得食,乃杀牛坏车,煮 肉啖之,既尽,父子俱饿死。
《王导传》:“导子恬,性傲诞,不拘礼法。谢万尝造恬,既坐 少顷,恬便入内,万以为必厚待己,殊有喜色。恬久之 乃沐头散发而出,据胡床于庭中晒发,神气傲迈,竟 无宾主之礼。万怅然而归。”
《王羲之传》: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 求市未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 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 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 率如此。
《孙登传》:“登性无恚怒,人或投诸水中,欲观其怒。登既 出,便大笑。”
《范粲传》:“粲阳狂不言,寝所乘车,足不履地,子孙恒侍 左右,至有婚宦大事,辄密谘焉。合者则色无变,不合 则眠寝不安。妻子以此知其旨。太康六年卒,时年八 十四。不言三十六载,终于所寝之车。”
《顾恺之传》:恺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元,皆其 深所珍惜者。元乃发其厨后窃取画而缄封如旧以 还之,绐云未开,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直云妙 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恺之尤 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桓元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 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 元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初,恺之在 桓温府常云:“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 平。”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南史萧思话传》:“思话子惠明,惠子视素,梁天监中为 中书侍郎。在位少时,求为诸暨令。到县十馀日,挂衣 冠于县门而去,独居屏事,非亲戚不得至其篱门。妻 即齐太尉王俭女,久与别居,遂无子,卒。”
《何佟之传》:佟之性好洁,一日之中,洗涤者十馀遍,犹 恨不足,时人称为“水淫。”
《鸡肋》梁王萧察恶见妇人,相去数步,遥闻其臭。经御 妇人之衣,不复更著。
《世说》: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 “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作一驴鸣。 《唐书·王勃传》: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 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 “腹槁。”
《朝野佥载》:“兵部郎中朱前疑貌丑,其妻有美色。天后 时,洛中殖业坊西门酒家有婢,蓬头垢面,伛肩皤腹, 丑恶之状,举世所无。而前疑大悦之,殆忘寝食。 洛阳令宋之逊,性好唱歌,出为连州参军。刺史陈希古者,庸人也,令之逊教婢歌,每日端笏立于庭中,呦 呦而唱。其婢隔窗从而和之,闻者无不大笑。”
《唐书元德秀传》: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 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 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湩流能食, 乃止。
《阳城传》:城年长不肯娶,谓弟曰:“吾与若孤惸相育,既 娶则间外姓,虽共处而益疏,我不忍。”弟义之,亦不娶, 遂终身。
干𦠆子。长庆末知福建县。权长孺犯事流贬,遇恩复 资,将诣阙,临行,群公饮饯于禅智精舍。狂士蒋传知 长孺有嗜人爪癖,乃于步健及诸佣保处薄给酬直, 得数两,削下爪,或洗濯未精,以纸裹,候其酒酣,进曰: “侍御远行,无以饯送,今有少佳味,敢献。”遂进长孺。长 孺视之,欣然有喜色,如获千金之惠。涎流于吻,连撮 啖之。神色自得。合座惊异。
《唐书皇甫湜传》:“湜尝为蜂螫指购小儿敛蜂,𢭏取其 液,命其子录诗。一字误,诟跃呼杖,杖未至,啮其臂血 流。”
《陆羽传》:“羽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 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
《朝野佥载》:“安南都护祐,韶州人,家巨富,奴婢千人,恒 课口腹自供,未曾设客。”孙子将一鸭私用,祐以擅破 家资,鞭二十。
《全唐诗话》:“周朴,唐诗人,寓于闽中僧寺,假丈室以居, 不饮酒茹荤,块然独处。诸僧晨粥卯食,朴亦携巾盂 厕诸僧下,毕饭而退,率以为常。郡中豪贵设供,率施 僧钱,朴即巡行拱手,各丐一钱。有以数钱与者,朴止 受其一。得千钱以备茶药之费,将尽复然,僧徒亦未 尝厌也。性喜吟诗,尤尚苦涩。每遇景物,搜奇抉思,日” 旰忘返,苟得一联一句,则忻然自快。尝野逢一负薪 者,忽持之,且厉声曰:“我得之矣。”樵夫矍然惊骇,掣臂 弃薪而走。遇巡徼卒,疑樵者为偷儿,执而讯之,朴徐 徐往告,卒曰:“适见负薪,因得句耳。”卒乃释之。有一士 人,以朴僻于诗句,欲戏之。一日,跨驴于路,遇朴在旁, 士人乃欹帽掩头,吟朴诗云:“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 东。”朴闻之,忽遽随其后,且行,士但促驴而去,略不回 首。行数里追及,朴告之曰:“仆诗‘河声流向西’,何得言 ‘流向东’?”士人颔之而已。闽中传为《笑谈》。
《宋史郭忠恕传》:忠恕贬为乾州司户参军,乘醉殴从 事范涤,擅离贬所,削籍,配隶灵武。其后流落,不复求 仕进,多游岐、雍、京、洛间,纵酒跅弛,逢人无贵贱辄呼 “苗有佳山水”,即淹留浃旬不能去,或逾月不食,盛暑 暴露日中,体不沾汗。穷冬凿河冰而浴其傍,凌澌消 释,人皆异之。
《周王元俨传》:元俨子允良,好酣寝,以日为夜,由是一 宫之人,皆昼睡夕兴。薨,赠定王。有司以其反易晦明, 谥曰“荣易。”
《梦溪笔谈》:“石曼卿喜豪饮,与布衣刘潜为友。通判海 州,刘潜来访之,曼卿迎之于石闼堰,与潜剧饮。中夜 酒欲竭,顾船中有醋斗馀,乃倾入酒中并饮之。至明 日,酒醋俱尽。每与客痛饮,露发跣足,著械而坐,谓之 ‘囚饮。饮于木杪,谓之‘巢饮。以槁束之,引首出饮,复就 束,谓之‘鳖饮’。其狂纵大率如此’’。”
《避暑录话》:“赵清献公好焚香,尤喜薰衣。所居既去,辄 数月香不灭。衣未尝置于笼,为一大焙,方五六尺,设 薰炉其下,常不绝烟,每解衣投其间。”
《石林燕语》:“刘秘监几字伯寿,磊落有气节,善饮酒,洞 晓音律。知保州。方春,大集宾客,饮至夜分,忽告外有 卒谋为变者,几不问,益令折花劝坐客,尽戴酒行,密 令人分捕,有顷皆擒至。几遂极饮达旦,人皆服之,号 戴花刘使。几本进士,元丰间换文资,以中大夫致仕, 居洛中,率骑牛,挟女奴五七辈,载酒持被囊,往来嵩”、 少间,初不为定所。遇得意处,即解囊籍地,倾壶引满, 旋度新声,自为辞,使女奴共歌之,醉则就卧不去,虽 暴露不顾也。尝召至京师,议大乐,旦以朝服趋局,暮 则易布裘,徒步市尘间,或娼优所集处,率以为常。神 宗亦不之责。
宋守约为殿帅,自入夏日,轮军校十数辈捕蝉,不使 得闻声,有鸣于前者,皆重笞之,人皆不堪,故言“守约 恶闻蝉声。”
王荆公性不喜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 濯。与吴冲卿同为郡牧判官,时韩持国在馆中,三人 尤厚善,无日不过从。因相约“每一两日即相率洗沐, 各更出新衣,为荆公拆洗。”
《梦溪笔谈》: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 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 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 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门人忧 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污,非疾也。”进澡豆,令公沬面,公 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宋史·王安石传》:安石子雱。安石更张政事,雱实导之。 常称商鞅为豪杰之士,言不诛异议者,法不行。安石 与程颢语,雱囚首跣足,携妇人冠以出。问父所言何 事,曰:“‘以新法数为人所阻,故与程君议’。雱大言曰:‘枭 韩琦、富弼之头于市,则法行矣’。安石遽曰:‘儿误矣’。”卒 时才三十三。
《石林燕语》:米芾诙谲好奇,在真州,尝谒蔡大保攸于 舟中,攸出所藏《王右军帖》示之,芾惊叹,求以他画换 易,攸意以为难。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此 江死矣。”因大呼,据船舷欲坠,攸遽与之,知无为军初 入州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吾拜。”遂令左右 取袍笏拜之,呼曰“石丈。”
《宋史阳孝本传》:孝本隐于通天岩,苏轼自海外归,过 而爱焉,号之曰玉岩居士。尝直造其室,知其不娶,戏 以为元德秀之流。孝本自言为阳城之裔,故轼诗有 “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
《万适传》:“田诰者,历城人,著作百馀篇,传于世。大率迂 阔,每构思必匿深草中,绝不闻人声,俄自草中跃出, 即一篇成矣。”
《云林遗事》:倪尝留客夜榻,恐有所秽,时出听之。一夕, 闻有咳嗽声,侵晨令家僮遍觅无所得。僮虑捶楚,伪 言窗外梧桐叶有唾痕,元镇遂令剪弃十馀里外。盖 宿露所凝,讹指为“唾’,以绐之耳。
同郡有富室,池馆芙蓉盛开,邀云林饮。庖人出馔,拂 衣起,不可止。主人惊愕,叩其所以,曰:“庖人多髯,髯多 者不洁,吾何留焉?”坐客相顾哄堂。
阁前置梧石,日令人洗拭,及苔藓盈庭,不留水迹,绿 褥可坐。每遇坠叶,辄令童子以针缀杖头刺出之,不 使点坏。
《辍耕录》:“毘陵倪元镇有洁病。一日眷歌姬赵买儿,留 宿别业中。心疑其不洁,俾之浴。既登榻,以手自项至 踵,且扪且嗅。扪至阴,疑有秽气,复俾浴。凡再三。东方 既白,不复作巫山之梦,徒赠以金,赵或自谈,闻者绝 倒。”
《明外史王绂传》:“绂博学,工诗歌,能书写,山水竹石,妙 绝一时。永乐初,除中书舍人。有投金帛购片楮者,辄 拂袖起,或闭门不纳,甚至诟詈勿顾也。人有谏之者, 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 师,月下闻吹箫声,乘兴写《竹石图》。明旦访其人赠之, 则估客也。客以红氍毹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笑曰: ‘我为箫声访汝,汝俗子也’’。”索前书裂之,还其馈。 《卢柟传》柟博闻强记,落笔数千言,为人跅弛,好使酒 骂座常为具召邑令,日晏不至,柟大怒,撤席灭炬而 卧。令至,柟已大醉,不具宾主礼。会柟役夫被榜,他日 墙压死,令即捕柟,论死系狱,破其家。
《列朝诗集小序》:罗屺少出西涯之门,为诗文振奇侧 古,必自己出。在金陵,每有撰述,必栖乔树之颠,霞思 天想。或闭坐一室,有窃窥者,见其容色枯槁,有死人 气,皆缓步而出。常语都穆少卿:“吾为尊公作铭,晕去 四五度矣。”所传《圭峰稿》,大率树颠死去之所得也。 张灵佻达自恣,不为乡党所礼,与吴趋唐寅最善,寅 尝邀游武丘,会数贾饮于可亭中,且赋诗,《灵更衣》为 丐者。贾与之食啖之,且与谈诗,词辩云涌。贾始骇,令 赓诗,挥毫不已,凡百绝。抵舟,易维萝阴下。贾使人迹 之,不得,以为神仙。贾去,复上亭,朱衣金目,作外国舞, 形状殊绝。
邢参早岁丧偶,不再娶。客至,或无茗碗,薪火断则冷 食。尝遇雪累日,囊无粟,兀坐如枯株。诸人往视之,见 其无惨懔色,方苦吟,诵所得句自喜。又连日雨,复往 视,屋三角垫,怡然执书坐一角,不糁亦累日矣。 吴孺子游雁荡,绝粮取啖芦菔,四十日不返。逾天台、 石梁,采万岁藤,屡犯虎豹,制为曲杌,可凭而寐。以数 缣市一大瓢,摩挲鑢铴,暗室发光。过荆溪,盗发其箧, 怒而碎之,抱而泣者累日。所至僦居僧寺,自炊一铜 灶饭,不足则哺糜,日买两钱菜,又异干叶为虀羹,语 人曰:“免我低眉向人,觉饱逾粱肉耳。”所居焚香扫地, 名僧韵士,乐为谈对。客去,闭门籍虎皮,危坐移日。人 问之,曰:“我寻味好客,话言折除,对俗夫时”耳好洁,不 畏寒,遇泉水清泠,虽盛冬便解衣赴濯。树兰百本花 时闭室以护香气。有索看者,窗中捉鼻作儿女声,拒 之。
《名山藏唐顺之传》:“顺之读书阳羡荆溪山下,自经史 百氏以至百家技术,莫不涉探。尤长历数之学,至于 剖裂补缀,分聚古人文辞,以成一己之删润。其于古 今学问文章政事之迹,归宗举要,灿然而可观。其精 思苦意,至盥栉都忘。或闭户兀坐,匝月不寝。布褐之 衣服之,经岁破阖。为床裀褥不具,作小舟自泛,高可 三尺馀足,低头盘膝而已。自谓事事空澹,独未能薄 滋味学素食者终岁。当此之时,天下之人,高顺之风, 四方讲德论文,重趼盈屦,求一接见,卒不可得。其凉
踽槁孑,几成怪人《明外史徐渭传》:“渭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 及宗宪下狱,渭遂”发狂,引巨锥剚耳深数寸,又以椎 碎肾囊,皆不死。已又击杀继妻,论死系狱,里人张元 忭力救得免。乃游金陵,抵宣、辽,纵观诸边厄塞。入京 师,主元忭。元忭导以礼法,渭不能从,久之,怒而去。后 元忭卒,白衣往吊,抚棺恸哭,不告姓名去。诸子追及, 哭而拜诸途。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