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351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三百五十一卷 |
第三百五十一卷目录
经学部传经名儒列传二十五
宋七
真德秀 魏了翁
廖德明 汤汉
何基 王柏
徐梦莘 徐得之
徐天麟 李心传
叶味道 王应麟
黄震 戚同文
陈抟 章察
谯定 刘勉之
胡宪 郭雍
刘愚 王葆
陈长方 李衡
程永奇 汪大发
金朋说 金忠
金恕 金冲
金若洙 金㻨
王梦松 包天麟
辅广 曹粹中
曹说 杨叔方
彭丝
经籍典第三百五十一卷
经学部传经名儒列传二十五
[编辑]宋七
[编辑]真德秀
[编辑]按《宋史儒林真德秀传》:“德秀字景元,后更为景希。建 之,浦城人。四岁受书,过目成诵。十五而孤,母吴氏力 贫教之,同郡杨圭见而异之,使归共诸子学,卒妻以 女。”登庆元五年进士第,授南剑州判官。继试中博学 宏词科,入闽帅幕,召为太学正。嘉定元年,迁博士。时 韩𠈁胄已诛,入对,首言:“权臣开边,南北涂炭,今兹继” 好,岂非天下之福?然日者以行人之遣,金人欲多岁 币之数,而吾亦曰可增;金人欲得奸臣之首,而吾亦 曰“可与。”往来之称谓,犒军之金帛,根括归明流徙之 民,皆承之唯谨,得无滋嫚我乎?抑善谋国者不观敌 情,观吾政事,今号为《更纪》,而无以使敌情之畏服,正 恐彼资吾岁赂以厚其力,乘吾不备“以长其谋,一旦 挑争端,而吾无以应,此有识所为寒心。”又言:“𠈁胄自 知不为清议所贷,至诚忧国之士,则名以好异,于是 忠良之士斥而正论不闻;正心诚意之学,则诬以好 名,于是伪学之论兴,而正道不行。今日改弦更张,正 当褒崇名节,明示好尚。”召试学士院,改秘书省正字 兼检讨《玉牒》。二年,迁秘书郎。又对言:“暴风、雨雹、荧惑、 蝻蝗之变,皆赃吏所致。”寻兼沂王府教授、学士院权 直。三年,迁秘书郎,入对,乞开公道,窒旁蹊,以抑小人 道长之渐;选良牧,励战士,以扼群盗方张之锐。四年, 选著作佐郎。同列相忌,谗之,德秀恬不与较。宰相将 用德秀,会言官抵之,德秀力辞,兼礼部郎。上疏言:“金 有必亡之势,亦可为中国忧。盖金亡则上恬下嬉,忧 不在敌而在我,多事之端,恐自此始。”五年,迁军器少 监,升权直。六年,迁起居舍人。奏:权奸擅政十有四年, 朱熹、彭龟年以抗论逐,吕祖俭、周端朝以上书斥,当 时近臣犹有争之者。其后吕祖泰之贬,非惟近臣莫 敢言,而台谏且出力以挤之,则嘉泰之失,“已深于庆 元矣。更化之初,群贤皆得自奋。未几,傅伯成以谏官 论事去,蔡幼学以词臣论事去,邹应龙、许奕又继以 封驳事论去。是数人者,非能大有所矫拂,已皆不容 于朝。故人务自全,一辞不措。设有大安危,大利害,群 臣喑嘿如此,岂不殆哉!今欲与陛下言,勤访问,广谋 议,明黜陟,三者而已。”时钞法楮令行,告讦繁兴,抵罪 者众,莫敢以上闻。德秀奏:“或一夫坐罪而并籍昆弟 之财,或亏陌四钱而没入百万之赀,至于科富室之 钱,拘盐商之舟,视产高下配民藏楮鬻田宅以收券 者,虽大家不能免,尚得名便民之策。”自此籍没之产, 以渐给还。兼太常少卿。又言:“金人必亡,君臣上下皆 当以祈天”永命为心。充金国贺登位使。及盱眙,闻金 人内变而返,言于上曰:“臣自扬之楚,自楚之盱眙,沃 壤无际,陂湖相连,民皆坚悍彊忍,此天赐吾国以屏 障大江,使彊兵足食,为进取资。顾田畴不开,沟洫不 治,险要不厄,丁壮不练,豪杰武勇不收拾,一旦有警, 则徒以长江为恃,岂如及今大修垦田之政,专”为一 司以领之。数年之后,积储充实,边民父子争欲自保, 因其什伍,勒以兵法,不待粮饟,皆为精兵。又言边防 要事。时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慨然谓刘 爚曰:“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不肯为从官之人。”遂力请去。出为秘阁修撰、江东转运副使。山东 盗起,朝廷犹与金通聘,德秀朝辞,奏:“国耻不可忘,邻 盗不可轻,幸安之谋不可恃,导谀之言不可听,至公 之论不可忽。”宁宗曰:“卿力有馀,到江东日为朕撙节 财计,以助边用。”江东旱蝗,广德、太平为甚。德秀遂与 留守、宪司分所部九郡,大讲荒政,而自领广德。太平 亲至广德,与太守魏岘同以便宜发廪,使教授林庠 振给,竣事而还。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傍丛冢 泣曰:“此皆往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索 毁太平州私创之大斛。新徽州守林琰无廉声,宁国 守张忠恕私匿赈济米,皆劾之,而以李道传摄徽。先 是,都司胡槻、薛拯每诮德秀迂儒,试以事必败,至是 政誉日闻,因倡言旱伤本轻,监司好名,振赡太过,使 岘劾庠以撼德秀,德秀上章自明,朝廷悟,与岘祠,授 庠干官。而道传寻亦召还。德秀以右文殿修撰知泉 州。番舶畏苛,征至者岁不三四,德秀首宽之,至者骤 增,至三十六艘。输租令民自概听讼,惟揭示姓名,人 自诣州。泉多大家,为闾里患,痛绳之。有讼田者,至焚 其券,不敢争。海贼作乱,将逼城,官军败衄。德秀祭兵 死者,乃亲授方略,擒之。复遍行海滨,审视形势,增屯 要害处以备不虞。十二年,以集英殿修撰知隆兴府。 承宽弛之后,乃稍济以严,尤留意军政,欲分鄂州军 屯武昌及通广盐于赣与南安,以弭汀、赣盐寇。未及 行,以母丧归。明年,蕲、黄失守,盗起南安,讨之数载始 平,人服德秀先见。十五年,以宝谟阁待制、湖南安抚 使知潭州,以“廉、仁、公勤”四字励僚属,以周惇颐、胡安 国、朱熹、张栻学术源流勉其士。罢榷酤,除斛面米,申 免和籴,以甦其民,民艰食,既极力振赡之,复立惠民 仓五万石,使岁出粜。又易谷九万五千石,分十二县 置社仓,以遍及乡落。别立慈幼仓,立义阡,惠政毕举, 月试诸军射,捐其回易之利及官田租,凡营中病者、 死未葬者、孕者、嫁娶者,赡给有差。朝廷从寿昌、朱橐 请,以飞虎军戍寿昌,并致其家口,力争止之。江华县 贼苏师入境杀劫,檄广西共讨平之。司马遵守武冈, 激军变,劾遵而诛其乱者。理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 寻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入见,奏:“三纲五常,扶持宇 宙之栋干,奠安生民之柱石。晋废三纲而刘、石之变 兴,唐废三纲而安禄山之难作。我朝立国,先正名分, 陛下不幸处人伦之变,流闻四方,所损非浅。霅川之 变,非济王本志,前有避匿之迹,后闻讨捕之谋,情状 本末,灼然可考。愿讨论雍颐追封秦王舍罪恤孤故 事,济王未有子息,亦惟陛下兴灭继绝。”上曰:“朝廷待 济王亦至矣。”德秀曰:“若谓此事处置尽善,臣未敢以 为然。观舜所以处象,则陛下不及舜明甚。人主但当 以二帝三王为师。”上曰:“一时仓猝耳。”德秀曰:“此已往 之咎,惟愿陛下知有此失,而益讲学进德。”次言:“霅川 之狱,未闻参听于公朝;淮、蜀二阃,乃出于佥论所期 之外。天下之事,非一家之私,何惜不与众共之?”且言: “乾道、淳熙间,有位于朝者,以馈及门为耻;受任于外 者,以包苴入都为羞。今馈赂公行,薰染成风,恬不知 怪。”又疏言:“朝廷之上,敏锐之士多于老成,虽尝以耆 艾褒傅伯成,杨简,以儒学褒柴中行,以恬退用,赵蕃、 刘宰至忠亮敢言,如陈宓、徐侨,皆未蒙录用。”上问廉 吏,德秀以知袁州赵政夫对,亲擢政夫直秘阁,为监 司,具手札入谢,因言崔与之帅蜀,杨长儒帅闽,皆有 廉声,乞广加咨访。上初御清暑殿,德秀因经筵侍上, 进曰:“此高、孝二祖储神燕闲之地,仰瞻楹桷,当如二 祖实临其上。陛下所居处,密迩东朝,未敢遽当人主 之奉。今宫阁之义浸备,以一心”而受众攻,未有不浸 淫而蠹蚀者。惟学可以明此心,惟敬可以存此心,惟 亲君子可以维持此心。因极陈古者居丧之法与先 帝视朝之勤。宁宗小祥,诏群臣服纯吉,德秀争之曰: “自汉文帝率情变古,惟我孝宗方衰服三年,朝衣朝 冠皆以大布。惜当时不并定臣下执丧之礼,此千载 无穷之憾。”孝宗崩,从臣罗点等议,令群臣易月之后 未释衰服,惟朝会治事权用黑带公服,时序仍临慰, 至大祥始除。𠈁胄枋政,始以小祥从吉,“且带不以金, 𬘩不以红,佩不以鱼,鞍轿不以文绣,此于群臣何损, 朝仪何伤?”议遂格。德秀屡进鲠言,上皆虚心开纳,而 弥远益严惮之,乃谋所以相撼,畏公议未敢发。给事 中王墍、盛章始驳德秀所主济王赠典,继而殿中侍 御史莫泽劾之,遂以焕章阁待制,提举玉隆宫。谏议 大夫朱端常又劾之,落职罢祠。监察御史梁成大又 劾之,请加窜殛。上曰:“仲尼不为巳甚。”乃止。既归,修《读 书记》,语门人曰:“此人君为治之门,如有用我者。”执此 以往。汀寇起,德秀荐陈韡有文武才,于常平使者史 弥忠言于朝,遂起韡讨平之。绍定四年,改职与祠。五 年,进徽猷阁、知泉州。迎者塞路,深村百岁老人亦扶 杖而出,城中欢声动地。诸邑二税,尝预借至六七年。 德秀入境,首禁豫借。诸邑有累月不解一钱者,郡计 赤,立不可为。或咎宽恤太骤,德秀谓“民困如此,宁身代其苦。”决讼自卯至申未已。或劝啬养精神,德秀谓 “郡弊无力惠民,仅有政平讼理,事当勉。”建炎初,置南 外宗正司于泉,公族仅三百人,漕司与本州给之,而 朝廷岁助度牒,已而不复给,而增至二千三百馀人, 郡坐是愈不可为。德秀请于朝,诏给度牒百道。弥远 薨。上亲政,以显谟阁待制知福州,戒所部无滥刑横 敛,无徇私黩货罢市,令司曰:“物同则价同,宁有公私 之异?”闽县里正苦督赋,革之属县苦贵籴,便宜发常 平赈之。海寇纵横,次第擒殄之。未几,闻金灭,京湖帅 奉露布图上八陵,而江淮有进取潼关、黄河之议,德 秀以为忧,上封事曰:“移江、淮甲兵以守无用之空城, 运江、淮金谷以治不耕之废壤,富庶之效未期,根本 之弊立见,惟陛下审之重之。”召为户部尚书,入见,上 迎谓曰:“卿去国十年,每切思贤。”乃以《大学衍义》进。复 陈祈天永命之说,谓:“敬者德之聚,仪狄之酒,南威之 色,盘游弋射之娱,禽兽狗马之玩,有一于兹,皆足害 敬。”上欣然嘉纳。改翰林学士、知制诰,时政多所论建。 逾年,知贡举。已,得疾,拜参知政事、同编修《敕令》《经武 要略》。三乞祠禄,上不得已,进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寿 观兼侍读。辞。疾亟,冠带起坐,迄谢事犹神爽不乱。遗 表闻,上震悼,辍视朝,赠银青光禄大夫。德秀长身广 额,容貌如玉,望之者无不以公辅期之。立朝不满十 年,奏疏无虑数十万言,皆切当世要务,直声震朝廷, 四方人士诵其文,想见其风采。及宦游所至,惠政深 洽,不愧其言,由是中外交颂。都城人时惊传倾洞,奔 拥出关,曰:“真直院至矣。”果至,则又填塞聚观不置。时 相益以此忌之,辄摈不用,而声愈彰。及归朝,适郑清 之挑敌,兵民死者数十万,中外大耗,尤世道升降治 乱之机,而德秀则既衰矣。杜范方攻清之误国,且谓 其贪黩更甚于前,而德秀乃奏言:“此皆前权臣玩愒 之罪,今日措置之失,譬如和、扁继庸医之后,一药之 误,代为庸医受责。”其议论与范不同如此。然自𠈁胄 立伪学之名以锢善类,凡近世大儒之书,皆显禁以 绝之。德秀晚出,独慨然以斯文自任,讲习而服行之, 党禁既开,而正学遂明于天下,后世多其力也。所著 《西山甲乙槁》《对、越甲乙集》《经筵讲义》《端平庙议》《翰林 词草四六》《献忠集》《江东救荒录》《清源杂志》《星沙集志》。 既薨,上思之不置,谥曰“文忠。”
魏了翁
[编辑]按《宋史儒林魏了翁传》:“了翁字华父,卭州蒲江人。年 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 馀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 抑扬顿挫,有作者风。庆元五年,登进士第,时方讳言 道学,了翁策及之,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 事,尽心职业。嘉泰二年,召为国子正。明年,改武学博” 士。开禧元年,召试学士院。韩𠈁胄用事,谋开边以自 固,遍国中忧骇而不敢言。了翁乃言:“国家纪纲不立, 国是不定,风俗苟偷,边备废弛,财用凋耗,人才衰弱, 而道路籍籍。皆谓将有北伐之举。人情恟恟,忧疑错 出。金地广势彊,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 之实。盍亦急于内修,姑逭外攘,不然,举天下而试于 一掷,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策出,众大惊。改秘书 省正字。御史徐柟即劾了翁对策狂妄,独𠈁胄持不 可而止。明年,迁校书郎,以亲老乞补外,乃知嘉定府。 行次江陵,蜀大将吴曦以四川叛,了翁策其必败。又 明年,曦诛,蜀平,了翁奉亲还里,𠈁胄亦以误国诛。朝 廷收召诸贤,了翁预焉。会史弥远入相专国事,了翁 察其所为,力辞召命。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筑室白鹤 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 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差知汉州,汉号为繁剧, 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馀万,除科抑卖 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 民敬奉条教,不敢犯。会境内桥坏,民有压死者,部使 者以闻,诏降官一秩,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未 数月,复元官,知眉州。眉虽为文物之邦,然其俗习法 令,持吏短长,故号难治。闻了翁至,争试以事。乃尊礼 耆耇,简拔俊秀,朔望诣学宫,亲为讲说,诱掖指授,行 乡饮酒礼以示教化,增页士员以振文风。复蟆颐堰, 筑江乡馆,利民之事,知无不为,士论大服,俗为之变, 治行彰闻。嘉定四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公事。八年, 兼提举常平等事,迁转运判官,戢吏奸,询民瘼,举刺 不避权右,风采肃然。上疏乞“与周惇颐、张载、程颢、程 颐锡爵定谥,示学者趣向。”朝论韪之,如其请。遂宁阙 守,了翁行郡事,即具奏乞修城郭备不虞,廷议靳其 费,了翁增埤浚隍,如待敌至者。后一年,溃卒攻掠郡 县,知其有备不敢逞,人始服豫防之意。十年,迁直秘 阁、知泸州、主管潼川路安抚司公事。丁母忧,免丧,差 知潼川府。约己裕民,厥绩大著。若游似、吴泳、牟子才 皆蜀名士,造门受业。十五年,被召入对,疏二千馀言, 首论:“人与”天地一本,必与天地相似而后可以无旷 天位,并及人才风俗五事,明白切畅。又论郡邑彊干弱枝之弊所宜变通,盖自了翁去国十有七年矣。至 是,上迎劳优渥,嘉纳其言。进兵部郎中,俄改司封郎 中兼国史院编修官。转对,论江、淮、襄、蜀当分为四重 镇,择人以任,虚心以听,假以事权,资以才用,为联络 守御之计。次论蜀边垦田及《实录》阙文等事,皆下其 章中书。十六年,为省试参详官,迁太常少卿,兼侍立 修注官。十七年,迁秘书监,寻以起居舍人再辞而后 就列。入奏极言:“事变倚仗,人心向背、疆场安危、邻寇 动静,其几有五。谓宜察时几而共天命,尊道揆而严 法守,集思广益,汲汲图之,不犹愈于坐观事会,而听 其势之所趋乎?”又论士大夫风俗之弊,谓:“君臣上下, 同心一德,而后平居有所补益,缓急有所倚仗。如人 自为谋,则天下之患有不可终穷者。今则面从而腹 诽,习谀而踵陋,臣实惧焉。盍亦察人心之邪正,推世 变之倚伏,开拓规模,收拾人物,庶几临事无乏人之 叹。”其言剀切,无所忌避,而时相始不乐矣。宁宗崩,理 宗自宗室入即位,时事忽异,了翁积忧成疾,三疏求 闲不得,请迁起居郎。明年,改元宝庆。雷发非时,上有 “朕心终夕不安”之语。了翁入对,即论:“人主之心,义理 所安,是之谓天,非此心之外,别有所谓天地神明也。 陛下盍即不安,而求之,对天地,事父母,见群臣,亲讲 读,皆随事反求,则大本立而无事不可为矣。”又论:“讲 学不明,风俗浮浅,立朝无犯颜敢谏之忠,临难无仗 节死义之勇。愿敷求硕儒,丕阐正学,图为久安长治 之计。”又请:“申命大臣,于除授之际,公听并观,然后实 意所孚,善类皆出矣。”属济王黜削以死,有司顾望,治 葬弗虔。了翁每见上,请厚伦纪以弭“人言。”应诏言事 者十馀人,朝士惟了翁与洪咨夔、胡梦昱、张忠恕所 言能引义劘上,最为切至,而了翁亦以疾求去。右正 言李知孝劾梦昱窜岭南,了翁出关饯别,遂指了翁 首倡异论,将击之,弥远犹外示优容。俄权尚书工部 侍郎,了翁力以疾辞,乃以集英殿修撰知常德府。越 二日,谏议大夫朱端常遂劾了翁欺世盗名,朋邪谤 国,诏降三官,靖州居住。初,了翁再入朝,弥远欲引以 自助,了翁正色不挠,未尝私谒,故三年之间,循格序 迁,未尝处以要地。了翁至靖,湖、湘、江、浙之士不远千 里,负书从学,乃著《九经要义》百卷,订定精密,先儒所 未有。绍定四年,复职,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五 年,改差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遂宁府,辞不拜, 进宝章阁待制、潼州路安抚使、知泸州。泸,大藩,控制 边面二千里,而武备不修,城郭不治。了翁乃奏葺其 城楼橹雉堞,增置器械,教习牌手,申严军律,兴学校, 蠲宿负,复社仓,刱义冢,建养济院。居数月,百废具举。 弥远薨,上亲庶政,进华文阁待制,赐金带,因其任。了 翁念国家权臣相继,内擅国柄,外变风俗,纲常沦斁, 法度堕弛,贪浊在位,举事弊蠹,不可涤濯,遂应诏上 章论十弊,“乞复旧典以彰新化:一曰复三省之典以 重六卿,二曰复二府之典以集众议,三曰复都室之 典以重省府,四曰复侍从之典以来忠告,五曰复经 筵之典以熙圣学,六曰复台谏之典以公黜陟;七曰 复制诰之典以谨命令;八曰复听言之典以通下情; 九曰复三衙之典以彊主威;十曰复制阃之典以黜 私意。”疏列万言,先引故实,次陈时弊,分别利害,粲若 白黑。上读之感动,即于经筵举之成诵。其后,旧典皆 复其初。臣庶封章,多乞召还了翁及真德秀,上因民 望而并招之,用了翁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入对, 首乞明君子小人之辨,以为进退人物之本,以杜奸 邪窥伺之端;次论故相十失犹存,又及修身齐家、选 宗贤、建内小学等,皆切于上躬者。他如和议不可信、 北军不可保,军实财用不可恃,凡十馀端。复口奏利 害,昼漏下四十刻而退。兼同修国史兼侍读,俄兼吏 部尚书。经帏进读,上必改容以听;询察政事,访问人 才,复条十事以献,皆苦心空臆,直述事情,言人所难, 上悉嘉纳,且手诏奖谕。又奏乞收还保全弥远家,御 笔“乞定赵汝愚配享宁庙,乞趣崔与之参预政事,乞 定履亩之令以宽民力,乞诏从臣集议以救楮弊,乞 储阃才以备缓急。”又因进“故事‘如储人才,凝国论,如 力图自治之策,如下罪己之诏,如分别襄、黄二帅是 非,如究见黄陂叛卒利害,如分任诸帅区处降附’。”还 朝六阅月,前后二十馀奏,皆当时急务,上将引以共 政,而忌者相与合谋排摈,而不能安于朝矣。执政遂 谓近臣惟了翁知兵体国,乃以端明殿学士同佥书 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会江淮督府曾从龙以忧 畏卒,并以江淮付了翁,朝论大骇,以为不可。三学亦 上书争之。适边警沓至,上心焦劳,了翁嫌于避事,既 五辞弗获,遂受命开府宣押,同二府奏事,上勉劳尤 至。寻兼提举编修《武经要略》,恩数同执政,进封临卭 郡开国侯。又赐便宜诏书,如张浚故事。朝辞,面赐御 书唐人严武诗及“鹤山书院”四大字,仍赐金带、鞍马, 诏宰臣饮饯于关外。乃酌上下流之中,开幕府江州, 申儆将帅,调遣援师,褒死事之臣,黜退懦之将,奏边防十事。甫二旬,召为佥书枢密院事。赴阙奏事时,以 疾,力辞不拜,盖在朝诸人始谋假此命以出。了翁既 出,则复以建督为非,虽恩礼赫奕,而督府奏陈,动相 牵制,故遽召还,前后皆非上意也。寻改资政殿学士、 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复力辞,诏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未几,改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嘉熙元年,改知福州、 福建安抚使。累章乞骸骨,诏下允。疾革,复上疏,门人 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且曰:“吾平生处己,澹然无 营。”复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口授遗奏,少焉拱手而 逝。后十日,诏以资政殿大学士、通奉大夫致仕。遗表 闻,上震悼,辍视朝,叹惜有用才不尽之恨。诏赠太师, 谥文靖,赐第宅苏州,累赠秦国公。所著有《鹤山集》《九 经要义》《周易集义》《易举隅》《周礼井田图说》《古今考》《经 史杂抄》《师友雅言》。
廖德明
[编辑]按《宋史儒林廖德明传》:“德明字子晦,南剑人。少学释 氏,及得龟山杨时书,读之大悟,遂受业朱熹。登乾道 中进士第,知莆田县。民有奉淫祠者,罪之,沉像于江。 会有显者欲取邑地广其居,德明不可,守会僚属谕 之,德明曰:‘太守,天子守土之臣,未闻以土地与人者’。 守乃惭服。累官知浔州,有声。诸司且交荐之,德明曰: ‘今老矣,况以道徇人乎’?”固辞不受。选广东提举刑狱, 弹劾不避权要。岁当荐士,朝贵多以书托之,德明曰: “此国家公器也。”悉不启,封还之。有乡人为主簿,德明 闻其能,荐之。会德明行县,簿感其知己,置酒延之,悉 假富人觞豆甚盛。德明怒曰:“一主簿乃若是侈邪,必 贪也。”于是追还荐章,其公严类此。时盗陷桂阳,迫韶, 韶人惧,德明燕笑自如,遣将驰击,而亲持小麾督战, 大败之。乃分戍守,远斥堠,明审赏罚,宣布威信,韶晏 然如平时。徙知广州,迁吏部左选郎官,奉祠卒。德明 初为浔州教授,为学者讲明圣贤心学之要,手植三 柏于学,浔士爱敬之如甘棠。在南粤时,立师悟堂,刻 朱熹《家礼》及程氏诸书。公馀延僚属及诸生亲为讲 说,远近化之。尝语人以仕学之要曰:“德明自始仕以 至为郡,惟用‘三代直道而行’一句而已。”有《槎溪集》行 于世。
汤汉
[编辑]按《宋史儒林汤汉传》:“汉字伯纪,饶州安仁人。与其兄 干巾中皆知名当时,柴中行见而奇之。真德秀在潭, 致汉为宾客,尝造赵汝谈,汝谈曰:‘第一流也’。江东提 刑赵汝腾荐汉于朝,诏免解差,充象山书院堂长。赴 礼部别院试,正奏名,授上饶县主簿。江东转运使赵 希墍言:‘汉,今海内知名士也,岂得吏之州县哉’?”诏循 两资,差信州教授兼象山书院长。淳祐十二年,差充 史馆校勘,改国史实录院校勘。会大水,上封事曰:“君 心敬肆之分,实上天喜怒之由。一念之敬,上帝临汝, 祥风庆云所从出也;一念之肆,上帝震怒,妖浸阴沴 所从生也。”火灾,应诏上封事曰:“臣闻任天下之大,立 心不可不公;守天下之重,持心不可不敬。陛下膺皇 天之眷命,受祖宗之宝图,则不当怀私恩。为天下共 主,为亿兆寄命,则不当隆私亲。大臣迩臣服休服采, 皆陛下所倚仗也,则不当信私人。三省密院者,陛下 之朝廷,发号布政所从出也,则不当有私令。四海九 州,土宇版章,皆陛下之仓廪府库也,则不当殖私财。 陛下于皇天祖宗之德弗永念,而报答私恩;于群黎 百姓之疾苦弗深恤,而富贵私亲。公卿在廷,其信任 不若近习之笃;中书造命,其除行不若内批之专”,则 陛下之立心,既未能尽合乎天下之公矣。往者陛下 上畏天戒,下恤人言,内则拘制于权臣,外则恐怯于 彊敌,敬心既不敢尽弛,则私意亦未得尽行。比年以 来,天戒人言,既以玩熟,而贪浊柄国,黩货无厌。彼既 将恣行其私,则不得不纵陛下之所欲为,于是前日 之敬畏尽忘,而一念之私始四出而不可御矣。姑以 近事迹之,定策之碑,忽从中出,乡未欲亲其文也,贵 戚子弟,参错中外,乡不如是之放也。土木之祸,展转 流毒,讼牒细故,胥吏贱人,皆得藉群珰之“势,彻清都 之邃,乡不如是之炽也。御笔之出,上则废朝令,下则 侵有司,乡不如是之多也;贿赂之通,书致之操,乡不 如是之章也。”故凡陛下之所以未能任大守重,而至 于召怨宿祸者,始于立心之未公,成于持心之不敬。 私以为主,而肆以行之,此所以感动天地,而水火之 灾捷出于数月之内也。陛“下得不亟为治乱持危之 计,而可复以常日玩《易》之心处之乎?”授太学博士。转 对,言:“太祖之天下坏其半者,蔡京、玉黼也;高宗之天 下坏其半者,郑清之也。”又曰:“苟有志焉,则其纪纲必 先正,其根本必先彊,其藩篱必先固。夫然后心广体 胖,泮涣而优游,其乐无极矣。舍此不务,而徒以九重 之深、一笑之适以为乐。乐极而思之,吾有朝廷而不 能治也,吾有黎民而无与保之也,起视四境,而外侮 又至矣。虽有郑、卫之音,燕、赵之色,建章之丽,琼林之 积,亦独何乐哉?”召试馆职,迁秘书省校书郎。皇太子冠,差充太常博士,引宾赞受命,进《冠箴》诏令,太子拜 谢。升秘书郎。转对,极言边事,以为“今日扶危救乱,无 复他策,在乎人主清心,无欲尽用天下之财力以治 兵,大臣公心,无我尽用天下之人才以彊本,庶几尚 有以亡为存之理耳。”提举福建常平,劾福州守史嵒 之、泉州守谢𡌴,召为礼部郎官兼太子侍读。寻以《直 华文阁》福建运判,改知宁国府,迁提举江西常平兼 知吉州,移江东运判、知隆兴府。召为尚左郎官兼太 子侍读兼玉牒所检讨官。入奏:“愿陛下端本澄源,虚 己尽下,恢大公之道,开不讳之门,使朝廷之上,光明 洞达,而无邪孽之根以挠其正,四海之内,欢欣交通, 而无怨戾之气以奸其和。臣之忠爱,莫切于此。”迁太 府少卿,升兼太子谕德,改秘书少监。疏论:“比年董宋 臣声焰熏灼,其力能去台谏,排大臣,结连凶渠,恶德 参会,以致兵戈相寻之祸。陛下灼见其故,斥而远之, 臣意其影灭而迹绝矣。岂料夫阴消而再凝,冰解而 骤合,既得自便,即图复用。以其罪戾之馀,一旦复使 之出入壸奥之中,给事宗庙之内,此其重干神人之 怒,再基祸乱之源,上下皇惑,大小切齿。而陛下方为 之辨明,大臣方与之和解,臣窃重伤,此过计也。自古 小人复出,其害必惨,将逞其愤怨,啸其俦伍,颠倒宇 宙。陛下之威神有时而不得以自行,甚可畏也。”乞休 致,擢太常少卿。太子以书勉留,求补外,以秘阁修撰 知福州、福建安抚,改知隆兴府。度宗即位,召奏事,授 太常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迁起居 郎兼侍读。入奏言:“愿陛下持一敬心以正百度,则追 养继孝所以报先帝者,必益致其隆;先意承志所以 事太母者,必益致其谨。其爱身也,必不以物欲挠其 和平;其正家也,必不以私昵隳其《法度》。政事必出于 朝廷而豫防于多门,人才必由于明扬而深杜于邪 径。”兼权中书舍人、权兵部侍郎,升兼同修国史、实录 院同修撰兼直学士。累请致仕,授华文阁待制、知宁 国府,赐金带。久之,又召为刑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 阁待制知福州、福建安抚使。改知太平州,权工部尚 书兼侍读,以显文阁直学士提举玉隆宫,进华文阁 学士,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一。特赠正奉大 夫,谥“文清。”汉介洁有守,恬于进取。有《文集》六十卷。
何基
[编辑]按《宋史儒林何基传》:“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伯熭 为临州县丞,而黄干适知其县事。伯熭见二子而师 事焉。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 惕受命,于是随事诱掖,得闻渊源之懿,微辞奥义,研 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 为高,徇人而少变也。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 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朱熹门人杨与立一见推服, 来学者众。尝谓“为学立志贵坚,规模贵大,充践服行, 死而后已。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 下,讽咏从容,使人感发,方为有功。”谓以《洪范》参之《大 学》《中庸》,有不约而符者,谓读《易》者当尽去其胶固支 离之见,以洁净其心,玩精微之理,沉潜涵泳,得其根 源,乃可渐观爻象。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王 柏既执贽为弟子,基谦抑不以师道自尊。柏高明绝 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 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 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 实,绝类汉儒,虽一本于熹,然就其言发明,则精义新 意,愈出不穷。基文集三十卷,而与《柏问辩》者十八卷。 郡守赵汝腾守婺,延聘请讲,辞不就。复首荐于朝,又 率名从官列荐。通判郑士懿、守蔡杭,杨栋相继以请, 皆辞。景定五年,诏举贤特荐,基与建人徐几同被命 添差婺州学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力辞未竟。理宗 崩,咸淳初,授史馆校勘兼崇政殿说书,屡辞,改承务 郎,主管西岳庙,终亦不受也。卒,年八十一。国子祭酒 杨文仲请于朝,谥“文定。”所著《大学发挥》《中庸发挥》《大 传发挥》《易启蒙发挥》《通书发挥》《近思录发挥》。
王柏
[编辑]按《宋史儒林王柏传》:“柏字会之,婺州金华人。大父崇 政殿说书师愈,从杨时受《易》《论语》,既又从朱熹、张栻、 吕祖谦游。父瀚,朝奉郎,主管建昌军仙都观,兄弟皆 及熹、祖谦之门。柏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年逾 三十,始知家学之原,捐去俗学,勇于求道,与其友汪 开之著《论语通旨》。至居处恭,执事敬,惕然叹曰:‘长啸 非圣门持敬之道’。”亟更以鲁斋从熹门人游。或语以 何基尝从黄干得熹之传,即往从之,授以立志居敬 之旨,且作《鲁斋箴》勉之。质实坚苦,有疑必从基质之, 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通鉴纲目》标注点校,尤为精 密,作《敬斋箴图》。夙兴见庙,治家严饬,当暑闭阁静坐, 子弟白事,非衣冠不见也。少孤,事其伯兄甚恭。季弟 蚤丧,抚其孤,又割田予之。收合宗族,周恤扶持之。开 之没,家贫,为之敛且葬焉。来学者众,其教必先之以
《大学》。蔡抗、杨栋相继守婺,赵景纬守台,聘为丽泽、上蔡两书院师,乡之耆德皆执弟子礼。理宗崩,率诸生制服临于郡。柏之言曰:“伏羲则《河图》以画八卦,文王 推八卦以合《河图》者”,先天后天之宗祖也。《河图》是逐 位奇偶之交,后天是统体奇偶之交。惟四生数不动, 以四成数而下上之,上偶下奇,莫匪自然。又曰:大禹 得《洛书》而列九畴,箕子得九畴而传《洪范》,范围之数 不期而暗合。《洪范》者,经传之宗祖乎?初一曰:“五行”以 下六十五字为《洪范》,五“皇极”以下六十四字为《皇极 经》,此“帝王相传之大训,非箕子之言也。”又曰:“今《诗》三 百五篇岂尽定于夫子之手?所删之诗容或有存于 闾巷浮薄之口,汉儒取于补亡”,乃定《二南》各十有一 篇,两两相配。退《何彼秾矣》《甘棠》,归之《王风》,削去《野有 死麇》,黜郑、卫淫奔之诗。又作《春秋发挥》。又曰:“《大学致 知格物章》未尝亡,还《知止》”章于《听讼》之上。谓“《中庸》古 有二篇,诚明可为纲,不可为目。”定《中庸》、诚明各十一 章。其卓识独见,多此类也。其卒,整衣冠端坐,挥妇人 勿近。国子祭酒杨文仲请于朝,谥曰“文宪。”所著有《读 易记》《涵古易说》《大象衍义》《涵古图书》《读书记》《书疑》《诗 辨说》《读春秋记》《论语衍义》《太极衍义》《伊洛精义》《研几 图》《鲁经章句》《论语通旨》《孟子通旨》,《书附传》,《左氏正传》, 《续国语》,《阃学之书》,“文章复古,文章续古”,《濂洛文统》,《拟 道志》,《朱子指要》,《诗可言》,“《天文考》,地理考,《墨林考》”,《大尔 雅》,《六义,字原》,《正始之音》,“帝王历数”,《江右渊源》,《伊洛精 义》,《杂志》,《周子发遣三昧》,《文章指南》,《朝华集》,《紫阳诗类》, 《家乘文集》。
徐梦莘
[编辑]按《宋史儒林徐梦莘传》:“梦莘,字商老,临江人。幼慧,耽 嗜经史,下至稗官小说,寓目成诵。绍兴二十四年,举 进士,历官为南安军教授,改知湘阴县。会湖南帅括 田,号增耕税,他邑奉令惟谨,梦莘独谓邑无新田,租 税无从出。帅恚其私于民,欲从簿书间攟摭其过,终 莫能得,由是反器重之。寻主管广西转运司文字。时” 朝廷议易二广盐法,遣广西安抚司干官胡廷直与 东、西漕臣集议于境。梦莘从行,谓:“广西阻山,止当仍 官般法,则害不及民。广东诸郡并江,或可容客贩,未 宜遽以二广概行。”议与廷直不合,廷直竟遂其说,以 客贩变法得为转运使。梦莘既知宾州,犹以前议为 梗法罢去。不三年,二广商贾毁业,民苦无盐,复从官 般法矣。梦莘恬于荣进,每念生于靖康之乱,四岁而 江西阻讧,母襁负亡去得免,思究见颠末,乃网罗旧 闻,会稡同异,为《三朝北盟会编》三百五十卷。自政和 七年海上之盟,讫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之毙,上下 四十五年,凡曰敕,曰制、诰诏、国书、书疏、奏议、记序、碑 志,登载靡遗。帝闻而嘉之,擢直秘阁。梦莘平生多所 著,有《集补》,有《会录》,有《读书记志》,有《集医录》,有《集仙录》, 皆以“儒学”冠之。其嗜学博文,盖孜孜焉死而后已者。 开禧元年秋八月,卒,年八十二。梦莘弟得之从子天 麟。
徐得之
[编辑]按《宋史儒林徐梦莘传》:“得之字思叔,淳熙十年举进 士,部使者以廉吏荐,以通直郎致仕。安贫乐分,不贪 不躁,著《左氏国纪》《史记》。”《年纪》作《具敝箧笔略》《鼓吹词》 《郴江志》。
徐天麟
[编辑]按《宋史儒林徐梦莘传》:“‘天麟字仲祥,开禧元年进士, 调抚州教授,历湖广总领所干办公事,临安府教授, 浙西提举常平司判官,主管礼兵部架阁、宗学谕、武 学博士。轮对,言人主当持心以敬’。奉祠仙都观,通判 惠、潭二州,权英德府,权发遣广西转运判官。所至兴 学明教,有惠政。著《西汉会要》七十卷、《东汉会要》四十” 卷,《汉兵本末》一卷,《西汉地理疏》六卷,《山经》三十卷。既 谢官,作亭萧滩之上,画严子陵像而事之。
李心传
[编辑]按《宋史儒林李心传传》:“心传,字微之,宗正寺簿舜臣 之子也。庆元元年,荐于乡,既下第,绝意不复应举,闭 户著书。晚因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合前后二十三 人之荐,自制置司敦遣至阙下,为史馆校勘,赐进士 出身,专修《中兴四朝帝纪》。甫成,其三因言者罢,添差 通判成都府。寻迁著作佐郎,兼四川制置司参议官。” 诏无入议幕,许辟官置局。踵修《十三朝会要》,端平三 年成书。召赴阙,为工部侍郎,言:“臣闻大兵之后,必有 凶年,盖其杀戮之多,赋敛之重,使斯民怨怒之气上 干阴阳之和,至于此极也。陛下所宜与诸大臣扫除 乱政,与民更始,以为消恶运、迎善祥之计,而法弊未 尝更张,民劳不加振德,既无能改于其旧,而殆有甚 焉。故帝德未至于罔愆,朝纲或苦于多紊。廉平之吏, 所在鲜见,而贪利无耻、敢于为恶之人,挟敌兴兵,四 面而起,以求逞其所欲,如此而望五福来备,百谷用 成,是缘木而求鱼也。”臣考致旱之由,曰“和籴增多而 民怨,曰流散无所归而民怨,曰检税不尽实而民怨, 曰籍赀不以罪而民怨。”凡此皆起于大兵之后,而势未有以消之,故愈积而愈极也。成汤,圣王也,而《桑林》 之祷,犹以六事自责。陛下愿治,七年于此,灾祥饥馑, 史不绝书,其故何哉?朝令夕改,靡有常规,则政不节 矣;行赍居送,略无罢日,则使民疾矣;陪都园庙,工作 甚殷,则土木营矣;潜邸女冠,声焰兹炽,则女谒盛矣; 珍玩“之献,罕闻郤绝,则包苴行矣;鲠切之言,类多厌 弃,则谗夫昌矣。此六事者,一或有焉,犹足以致旱。愿 亟降罪己之诏,修六事以回天心。群臣之中,有献聚 敛剽窃之论以求进者,必重黜之,俾不得以上诬圣 德,则旱虽烈,犹可弭也。然民怨于内,敌逼于外,事穷 势迫,何所不至!陛下虽谋臣如云,猛将如雨,亦不知 所以为策矣。”帝从之。未几,复以言去,奉祠,居潮州。淳 祐二年罢祠,复予,又罢。三年致仕,卒,年七十有八。心 传有史才,通故寔,然其作《吴猎》《项安世传》,褒贬有愧 秉笔之旨。盖其志常重川蜀而薄东南之士云。所著 成书,有《高宗系年录》二百卷,《学易编》五卷,《诵诗训》五 卷,《春秋考》十三卷,《礼辨》二十三卷,《读史考》十二卷、《旧 闻证误》十五卷,《朝野杂记》四十卷、《道命录》五卷、《西陲 泰定录》九十卷、《辨南迁录》一卷、《诗文》一百卷。
叶味道
[编辑]按《宋史儒林叶味道传》:“味道,初讳贺孙,以字行,更字 知道,温州人。少刻志好古学,师事朱熹,试礼部第一。 时伪学禁行,味道对学制策,率本程颐,无所避。知举 胡纮见而黜之曰:‘此必伪徒也’。既下第,复从熹于武 夷山中。学禁开,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调鄂州教授。 理宗访问熹之徒及所著书,部使者遂以味道行谊” 闻。差主管三省架阁文字,迁宗学谕。轮对,言:“人主之 务学,天下之福也。必坚志气以守所学,谨几微以验 所学,正纲常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至若口奏, 则又述帝王传心之要,与四代作歌作铭之旨,其终 有曰:“言宣则力减,文胜则意虚。”从臣有荐,味道可为 讲官。乃授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故事,说书之职, 止于《通鉴》而不及经,味道请先说《论语》,诏从之。帝忽 问鬼神之理,疑伯有之事涉于诞。味道对曰:“阴阳二 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 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故圣人设为宗 祧,以别亲疏远迩,正所以教民亲爱,参赞化育。今伯 有得罪而死,其气不散,为妖为厉,使国人上下为之 不宁,于是为之立子泄以奉其后,则庶乎鬼有所知 而神莫不宁矣。”盖讽皇子竑事也。三京用师,廷臣边 阃交进机会之说。味道进议状,以为开边浸阔,应援 倍难,科配日繁,馈饷日迫,民一不堪命,庞勋、黄巢之 祸立见,是先摇其本,无益于外也。经筵奏事,无日不 申言之,而洛师寻以败闻,于是人谓味道见微虑远。 味道所奏陈,无一言不开导引翼,求切于君身;旁引 折旋,推致于治道。迁秘书著作佐郎而卒。讣闻,帝震 悼,出内帑银帛赙其丧,升一官以任,其后故事所未 有也。所著《四书说》《大学讲义》《祭法》《宗庙庙享、郊社外 传》《经筵口奏》《故事讲义》。
王应麟
[编辑]按《宋史儒林王应麟传》:“应麟,字伯厚,庆元府人。九岁 通《六经》。淳祐元年举进士,从王埜受学,调西安主簿。 民以年少易视之,输赋后,时应麟白郡守绳以法,遂 立办。诸校欲为乱,知县事翁甫仓皇计不知所出,应 麟以礼谕服之,差监平江百万东仓,调浙西提举常 平茶盐,主管帐司,部使者郑霖异待之。丁父忧,服除”, 调扬州教授。初,应麟登第,言曰:“今之事举子业者,沽 名誉,得则一切委弃,制度典故漫不省,非国家所望 于通儒。”于是闭门发愤,誓以博学宏辞科自见,假馆 阁书读之。宝祐四年中是科。应麟与弟应凤同日生, 开庆元年亦中是科,诏褒谕之,添差浙西安抚司干 办公事。帝御集英殿策士,召应麟覆考。考第既上,帝 欲易第七卷寘其首,应麟读之,乃顿首曰:“是卷古谊 若龟镜,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士贺。”遂以第七卷为 首选。及唱名,乃文天祥也。迁主管三省、枢密院架阁 文字。迁国子录,进武学博士。疏言:“陛下阅理多,愿治 久。当事势之艰,舆图蹙于外患,人才乏而民力殚。宜 彊为善,增修德,无自沮怠。恢弘士气,下情毕达。操纲 纪而明委任,谨左右而防壅蔽,求哲人以辅后嗣。”既 对,帝问其父名,曰:“尔父以陈善为忠,可谓继美。”丁大 全欲致应麟,不可得。迁太常寺主簿。面对,言:“淮戍方 警,蜀道孔艰,海表上流皆有藩篱唇齿之忧。军功未 集而吝赏,民力既困而重敛,非修攘计也。陛下勿以 宴安自逸,勿以容悦之言自宽。”帝愀然曰:“边事甚可 忧。”应麟言:“无事深忧,临事不惧。愿汲汲豫防,毋为壅 蔽所欺。”时大全讳言边事,于是应麟罢。未几,大全败, 起应麟通判台州。召为太常博士,擢秘书郎,俄兼沂 靖惠王府教授。彗星见,应诏极论执政、侍从、台谏之 罪,积私财、行公田之害。又言:“应天变莫先回人心,回 人心莫先受直言,箝天下之口,沮直臣之气,如应天 何?”时直言者多迕权臣意,故应麟及之。迁著作佐郎度宗即位,摄礼部郎官,草《百官表》。旧制请听政,四表 已上。一夕入临,宰臣谕旨增撰三表,应麟操笔立就。 丞相总护,还辞位表三道,使者立以俟,应麟从容授 之。丞相惊服,即授兼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马廷鸾 知贡举,诏应麟兼权直,俄兼崇政殿说书,迁著作郎, 守军器少监。经筵值人日雪,帝问有何故事,应麟以 唐李峤、李乂等应制诗对。因奏:“春雪过多,民生饥寒, 方寸仁爱,宜谨感召。”迁将作监。帝视朝,谓应麟曰:“为 学要灼见古人之心。”应麟对曰:“严恭寅畏,不敢怠皇, 克勤克俭,无自纵逸,彊以驭下,制事以断,此古人之 心。然操舍易忽于眇绵,兢业每忘于游衍。”帝嘉纳之。 既而转对,言人君防未萌之欲,存不已之诚。擢兼侍 立修注官,升权直学士院,迁秘书少监兼侍讲。上疏 论市舶,不报。会贾似道拜平章事,叶梦鼎、江万里各 求去,似道亦求去。应麟奏:“孝宗朝阙相者亦逾”年,帝 亟取以谕之。似道闻应麟言,大恶之,语包恢曰:“我去 朝士若王伯厚者多矣,但此人素著文学名,不欲使 天下谓我弃士,彼盍思少自贬?”恢以告,应麟笑曰:“迕 相之患小,负君之罪大。”迁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 冬,雷,应麟言:“十月之雷,惟东汉数见,命令不专,奸邪 并进,卑逾尊,外陵内之象。当清天君,谨天命,体天德, 以回天心,守成必法祖宗,御治必总威福。”似道闻之, 斥逐之意决矣。应麟牒阁门直前奏对,谓用人莫先 察君子小人。方袖疏待班,台臣亟疏驳之,由是二史 直前之制遂废。以秘阁修撰主管崇禧观。久之,起知 徽州。其父㧑尝守是郡,父老皆曰:“此清白太守子也。” 摧豪右,省租赋。民大悦。召为秘书监,权中书舍人,力 辞,不许。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兼侍讲,迁起居郎兼 权吏部侍郎。指陈成败逆顺之说,且曰:“国家所恃者 大江,襄、樊其喉舌,议不容缓。朝廷方从容如常时,事 几一失,岂能自安?”朝臣无以边事言者,帝不怿。似道 复谋斥逐,适应麟以母忧去,及似道溃师江上,授中 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即引疏陈十事:急征讨,明政刑, 厉廉耻,通下情,求将材,练军实,备粮饷,举实材,择牧 守,防海道,其目也。且言:“图大患者必略细故,求实效 者必去虚文。”因请“集诸路勤王之师,有能率先而至 者,宜厚赏以作勇敢之气,并力进战,惟能战斯可守。” 进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迁礼部侍郎 兼中书舍人。日食,应诏论答天戒五事,陈备御十策, 皆不及用。寻转尚书兼给事中。左丞相留梦炎用徐 囊为御史,擢江西制置使黄万石等。应麟缴奏曰:“囊 与梦炎同乡,有私人之嫌。万石麤戾无学,南昌失守, 误国罪大。今方欲引以自助,善类为所搏噬者,必携 持而去。吴浚贪墨轻躁,岂宜用之?况梦炎舛令慢谏, 谠言弗敢告。今之卖降者,多其任用之士。”疏再上,不 报,出关俟命。再奏曰:“因危急而紊纪纲,以偏见而咈 公议。臣封驳不行,与大臣异论,势不当留。”疏入,又不 报。遂东归。诏中使谭纯德以翰林学士召,识者以为 夺其要路,宠以清秩,非所以待贤者。应麟亦力辞。后 二十年卒。所著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类槁》二十三 卷,《掖垣类槁》二十二卷,《诗考》五卷,《诗地理考》五卷,《汉 艺文志考证》十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地理通 释》十六卷,《通鉴答问》四卷,《困学纪闻》二十卷,《蒙训》七 十卷,《集解践阼篇》《补注急就篇》六卷,《补注王会篇》《小 学绀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词学指南》四卷,《词学题苑》 四十卷,《笔海》四十卷,《姓氏急就篇》六卷,《汉制考》四卷, 《六经天文编》六卷,《小学讽咏》四卷
黄震
[编辑]按《宋史儒林黄震传》:“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宝祐 四年登进士第,调吴县尉。吴多豪势家告私债,则以 属尉。民多冻饥窘苦,死尉卒手。震至,不受贵家告,府 檄摄其县,及摄长洲、华亭,皆有声。浙东提举常平王 华甫辟主管帐司文字。时钱庚孙守常,朱熠守平江, 吴君擢守嘉兴,皆倚嬖幸厉民。华甫病革,彊起劾罢” 三人,震赞之也。沿海制置司辟干办提领浙西盐事, 不就。改辟提领镇江转般仓分司。公田法行,改提领 官田所,言不便,不听,复转般仓职。入为点校赡军激 赏酒库所检察官,擢史馆检阅,与修宁宗、理宗两朝 《国史实录》。轮对,言:“当时之大弊,曰民穷,曰兵弱,曰财 匮,曰士大夫无耻。乞罢给度僧人道士牒,使其徒老 死即消弭之,收其田入,可以富军国,纾民力。”时宫中 建内道场,故首及此。帝怒,批降三秩,即出国门。用谏 官言,得寝。出通判广德军。初,孝宗班朱熹《社仓法》于 天下,而广德则官置此仓。民困于纳息,至以息为本, 而息皆横取,民穷至自经。人以为熹之法,不敢议。震 曰:“不然。法出于尧、舜、三代圣人,犹有变通,安有先儒 为法,不思救其弊邪?”况熹法,社仓归之于民,而官不 得与,官虽不与,而终有纳息之患。震为别买田六百 亩,以其租代社仓息,约非凶年不贷,而贷者不取息。 郡有祠山庙,岁合江、淮之民祷祈者数十万,其牲皆 用牛。郡恶少挟兵刃,舞牲迎神为常,斗争致犯法。其俗又有自婴桎梏,自拷掠以徼福者。震见问之,乃兵 卒责自状其罪。卒曰:“本无罪。”震曰:“尔罪多,不敢对人 言,特告神以免罪耳。”杖之示众。又其俗有所谓埋藏 会者,为坎于庭,深广皆五尺,以所祭牛及器皿数百 纳其中,覆以牛革封𫔎,一夕明发视之,失所在。震以 为妖,而杀牛淫祀非法,言之诸司,禁绝之。郡守贾蕃 世以权相从子,骄纵不法,震数与争论是非,蕃世积 不堪,疏震挠政,坐解官。寻通判绍兴府,获海寇,僇之。 抚州饥起,震知其州,单车疾驰,中道约富人耆老集 城中,毋过某日。至则大书“闭籴者籍,彊籴者斩。”揭于 市,坐驿舍,署文书,不入州治,不抑米价,价日损。亲煮 粥食饿者,请于朝,给爵赏旌劳者,而后入视州事。转 运司下州籴米七万石,震曰:“民生蹶矣,岂宜重困之?” 以没官田三庄所入应之。若补刻《六经》《仪礼》,修复朱 熹祠,树晏殊里门曰“旧学坊”,制祭社稷器,复风雷祀, 劝民种麦,禁竞渡船,焚千三百馀艘,用其丅铁,刱军 营五百间,皆善政也。诏增秩,遂升提举常平仓。司旧 有结关拒逮捕事,系郡狱二十有八年,存者十无三 四,以事关尚书省,无敢决其狱者,以结关为作乱也。 震谓:“结关犹他郡之结甲也,非作乱比,况已经数赦。” 于是皆释之。新城与光泽地犬牙相入,民夹溪而处, 岁常忿斗争渔。会知县事蹇雄为政扰民,因相结拒, 起焚掠。震乃劾罢雄,谕其民散去。初,常平有慈幼局, 为贫而弃子者设,久而名存实亡。震谓“收哺于既弃 之后,不若先其未弃保全之。”乃损益旧法,凡当免而 贫者,许里胥请于官赡之,弃者许人收养,官出粟给 所收,家成活者众。震论役法,先令县核民产业,不使 下户受抑于上户。大兴水利,废陂坏堰及为豪右所 占者复之。改提点刑狱,决滞狱,清民讼,赫然如神明。 有贵家害民,震按之,贵家怨。又彊发富人粟与民,富 人亦怨。御史中丞陈坚以谗者言劾震去,谗者乃怨 震者也,遂奉云台祠。贾似道罢相,以宗正寺簿召,将 与俞浙并为监察御史。有内戚,畏震直止之,而浙亦 以直言去。移浙东,提举常平。镇安饥民折盗贼萌芽。 时皇叔大父福王与芮判绍兴府,遂兼王府长史。震 奏曰:“朝廷之制,尊卑不同,而纪纲不可紊,外虽藩王、 监司得言之,今为其属,岂敢察其非?奈何自臣复坏 其法?”固不拜长史命进侍左郎官及宗正少卿,皆不 拜。震尝告人曰:“非圣人之书不可观,无益之诗文不 作可也。”居官恒未明视事,事至立决。自奉俭薄,人有 急难,则周之不少吝。所著《日抄》一百卷。卒,门人私谥 曰“文洁先生。”
戚同文
[编辑]按《宋史隐逸戚同文传》:“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世 为儒,幼孤,祖母携育于外氏,奉养以孝闻。祖母卒,昼 夜哀号,不食数日,乡里为之感动。始闻邑人杨悫教 授生徒,日过其学舍,因授《礼记》,随即成诵,日讽一卷。 悫异而留之。不终岁,毕诵五经,悫即妻以女弟。自是 弥益勤励,读书累年不解带。时晋末丧乱,绝意禄仕”, 且思见混一,遂以同文为名字。将军赵直厚加礼待, 为筑室聚徒,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六 十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皆 践台阁。同文卒,年七十三。二子:维纶。大中祥符二年, 府民曹诚即同文旧居旁造舍百馀区,聚书数千卷, 延生徒讲习甚盛。诏赐额为“本府书院。”命纶子奉礼 郎舜宾主之。署“诚府助教。”委本府幕官提举之。
陈抟
[编辑]按《宋史隐逸陈抟传》:“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读经史 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 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周世宗命为谏议大夫, 固辞不受。太平兴国中来朝,太宗待之甚厚,赐号希 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 扶摇子。”〈按宋儒易学多得其传〉
章察
[编辑]按《宋史隐逸章察传》:“察字隐之,成都双流人。少孤,鞠 于兄嫂,以所事父母事之。博通经学,尤长《易》《太元》,著 《发隐》三篇,明用蓍索道之法,知以数寓道之用,三摹 九据始终之变。蜀守蒋堂、杨察、张方平、何郯、赵抃咸 以逸民荐,一赐粟帛,再命州助教,不就。嘉祐中,赐号 冲退处士。”
谯定
[编辑]按《宋史隐逸谯定传》:“定字天授,涪陵人。少喜学佛,析 其理归于儒。后学《易》于郭曩氏,自见乃谓之象”一语 以入。郭曩氏者,世家南平,始祖在汉,为严君平之师, 世传《易》学,盖象数之学也。定一日至汴门,伊川程颐 讲道于洛,洁衣往见,弃其学而学焉。遂得闻精义,造 诣愈至,浩然而归。其后颐贬涪,实定之乡也。北山有 岩,师友游沫其中,涪人名之曰《读易洞》。靖康初,吕好 问荐之,钦宗,召为崇政殿说书,以论弗合,辞不就。高 宗即位,定犹在汴,右丞许翰又荐之,诏宗泽津遣诣 行在。至维扬,寓邸舍窭甚,一中贵人偶与邻,馈之食不受,与之衣亦不受,委金而去,定袖而归之。其自立 之操类此。上将用之,会金兵至,失定所在,复归蜀,爱 青城大面之胜,栖遁其中。蜀人指其地曰“谯岩”,敬定 而不敢名,称之曰“谯夫子。”有绘像祀之者,久而不衰。 定《易》学得之程颐,授之胡宪、刘勉之,而冯时行、张行 成则得定之馀意者也。定后不知所终,樵夫牧童往 往有见之者,世传其为仙云。初,程颐之父珦尝守广 汉,颐与兄颢皆随侍游成都,见治篾箍桶者挟册,就 视之则《易》也,欲拟议致诘,而篾者先曰:“若尝学此乎?” 因指《未济》男之穷以发问。二程逊而问之,则曰:“三阳 皆失位。”兄弟涣然有所省,翌日再过之,则去矣。其后 袁滋入洛,问《易》于颐。颐曰:“《易》学在蜀耳,盍往求之?”滋 入蜀访问,久无所遇。已而见卖酱薛翁于眉卭间,与 语大“有所得,不知所得何语也。”宪、勉之、滋皆闽人,时 行、行成蜀人,郭曩氏及篾叟、酱翁皆蜀之隐君子也。
〈按传内郭曩氏及治篾箍桶者不详其出处或并失其姓氏故不复列目于前〉
刘勉之
[编辑]按《宋史隐逸刘勉之传》:“勉之字致中,建州崇安人。自 幼强学,日诵数千言。逾冠,以乡举诣太学。时蔡京用 事,禁止毋得挟元祐书,自是伊洛之学不行。勉之求 得其书,每深夜,同舍生皆寐,乃潜抄而默诵之。谯定 至京师,勉之闻其从程颐游,邃《易》学,遂师事之。已而 厌科举业,揖诸生归,见刘安世、杨时,皆请业焉。及至” 家,即邑近郊结草为堂,读书其中,力耕自给,澹然无 求于世。与胡宪、刘子翚相往来,日以讲论切磋为事。 绍兴间,中书舍人吕本中疏其行义志业以闻,特召 诣阙。秦桧方主和,虑勉之见上持正论,乃 不引见,但 令策试后省给札而已。勉之知不与桧合,即谢病归。 杜门十馀年,学者踵至,随其材品为说圣贤教学之 门,及前言往行之懿。所居有白水,人号曰“白水先生。” 贤士大夫自赵鼎以下,皆敬慕与交。后秦桧益横,鼎 窜死,诸贤禁锢,勉之竟不复出。勉之一介不妄取妇。 家富无子,谋尽以赀归于女,勉之不受,以畀族之贤 者,命之奉祀。其友朱松卒,属以后事,且戒其子熹受 学。勉之经理其家,而诲熹如子侄。熹之得道,自勉之 始。绍兴十九年,卒,年五十九。
胡宪
[编辑]按《宋史隐逸胡宪传》:“宪字原仲,居建之崇安。生而静 悫,不妄笑语。长从从父胡安国学,平居危坐植立,时 然后言,虽仓卒无疾言遽色,人犯之未尝校。绍兴中, 以乡贡入太学。会伊洛学有禁,宪独阴与刘勉之诵 习其说。既而学《易》于谯定,久未有得。定曰:‘心为物渍, 故不能有见,唯学乃可明耳’。宪喟然叹曰:‘所谓学者, 非克己工夫耶’?”自是一意下学,不求人知。一旦,揖诸 生归故山,力田卖药,以奉其亲。安国称其有隐君子 之操,从游者日众,号籍溪先生,贤士大夫亦高仰之。 折彦质、范冲、朱震、刘子羽、吕祉、吕本中共以其行义 闻于朝,上特召之,宪辞母老。及彦质入西府,又言于 上,趣召愈急,宪力辞。乃赐进士出身,授左迪功郎,添 差建州教授。宪犹不屈,太守魏矼遣行义诸生入里 致诏,且为手书陈大义,开譬甚力。宪不得已就职,日 与诸生接训,以为己之学。“闻者始而笑,中而疑,久而 观其所以修身事亲接人者,无一不如所言”,遂翕然 悦服。郡人程元以笃行称,龚何以廉节著,皆迎致,俾 参学政,学者自是大化。因七年不徙官,以母年高,不 乐居官舍,求监南岳庙以归。久之,起为福建路安抚 使司属官。时帅张宗元榷盐急,私贩者铢两亦重坐。 宪告以为政大体,宗元不悦,宪复请祠而去。秦桧方 用事,诸贤零落,宪家居不出。桧死,以大理司直召,未 行,改秘书正字。既至,次当奏事,而病不能朝,乃草疏 言:“金人大治汴京宫室,势必败盟。今元臣宿将惟张 浚、刘锜在,识者皆谓金果南牧,非此两人莫能当。愿 亟起之,臣死不恨。”时两人皆为积毁所伤,未有敢显 言其当用者,宪独首言之。疏入,即求去。上嘉其忠,诏 改秩与祠归。初,宪与刘勉之俱隐,后又与刘子翚、朱 松交。松将没,属其子熹受学于宪与勉之子翚熹,自 谓从三君子游,而事籍溪先生为久。方宪之以馆职 召也,适秦桧讳言之后,宪与王十朋、冯方、查籥、李浩 相继论事,太学生为《五贤诗》以歌之,人始信宪之不 苟出,而惜其在位仅半年,不究其底蕴云。绍兴三十 二年,卒,年七十七。
郭雍
[编辑]按《宋史隐逸郭雍传》:“雍字子和,其先洛阳人。父忠孝, 官至太中大夫,师事程颐,著《易说》,号兼山先生,自有 传。《雍传》。其父学通世务,隐居峡州,放浪长杨山谷间, 号白云先生。乾道中,以峡守任清臣、湖北帅张孝祥 荐于朝,旌召不起,赐号冲晦处士。孝宗稔知其贤,每 对辅臣称道之,命所在州郡岁时致礼存问。后更封” 颐正先生,令部使者遣官就问雍所欲言,备录缴进, 于是雍年八十有三矣。淳熙初,学者裒集程颢、程颐、 张载、游酢、杨时及忠、孝、雍凡七家,为《大易粹言》行于世。其述雍之说曰:“《易》贯通三才,包括万理。伏羲氏之 画,得于天而明天;文王之重,得于人而明人。羲画为 天,天,君道也,故五之在人为君;文重为地”,地,臣道也, 故二之在人为臣。以上下二卦别而言之如此,合六 爻而言之,则三四皆人道也,故谓之中爻。“乾元、亨、利 贞。”初曰“四德”,后又曰“乾元”,始而亨者也。“利牝马贞,利 君子贞”,是以四德为二义亦可矣。干,阳物也;坤,阴物 也。由《干》一卦论之,则元与亨,阳之类;利与贞,阴之类 也。是犹春夏秋冬,虽为四时,由阴阳观之,则春夏为 阳,秋冬为阴也。天之所谓“元亨利贞”者,如立天之道, 阴与阳之类也。地之所谓“元亨利贞”者,如立地之道, 柔与刚之类也。人之所谓“元亨利贞”者,如立人之道, 仁与义之类也。又《坤》之六五,《坤》虽臣道,五实君位,虽 以柔德,不害其为君,犹《干》之九二,虽有君德,不害其 为臣。“故《干》有两君,德无两君;坤有两臣,德无两臣。六 五以柔居尊,下下之君也。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下也。下下本坤德也。黄,中色也,色之至美 也。裳,下服也,是以至美之德而下人也。”其发明精到 如此。淳熙十四年卒。
刘愚
[编辑]按《宋史隐逸刘愚传》:“愚字必明,衢州龙游人。幼警敏 力学,弱冠入太学有声,受业者甚众。侍御史柴瑾、祭 酒颜师鲁、博士林光朝深器重之。瑾每奏对,称上意, 则曰:‘臣客刘愚,为臣言,师鲁尝奏愚行艺,上记曰:‘此 向者柴瑾所荐也’。上舍释褐,居第一,调江陵府教授。 早晚为诸生讲说,同僚相率以听,愚益谦下,与叶适’”、 项安世讲论不倦,每以隐居学道为乐。岁满,帅王蔺 致书剡辟,固辞,贫不能归。外移安乡县令。邑逋赋万 计,愚核实数,宽限期,民不见吏而赋自足。会岁歉,出 常平米振贷,邑佐持不可,愚曰:“有罪不以相累。”出缗 钱数千万,召商籴他郡,而收元直,米价顿平,犹积廪 数千石以备饥旱。邑有范仲淹读书地,为绘像立祠, 兴学,士竞知劝。诸司交荐改秩,愚雅不乐仕进,遂致 仕。丞相余端礼乡人也,与愚有旧,且召堂审,愚竟舍 去不顾。结庐城南,颓垣败壁,蓬蒿萧然,著书自适,《书》 《礼》《语》《孟》皆有解。年八十三而卒。故友与其门人私谥 曰“谦靖先生”,后更谥曰“靖君。”乡郡祠之。妻徐氏在家 时,其母将以嫁姑子之富者,徐泣曰:“为富人妻,不愿 也。”遂归于愚。居破屋中,一事机杼。愚尝怀白金归,徐 怒曰:“我以子为贤而若是!”亟具归。愚出书以示束修, 得也乃已,有《梁鸿》之风焉。子克,蚤以诗名,叶适尝称 其可继陶、韦。
王葆
[编辑]按《苏州府志》:“王葆,字彦光,昆山人。祖申,以学行推于 乡。王荆公奉诏视水利,至县,首上谒焉。父亿,赠右中 散大夫。葆弱冠通诸经,宣和六年进士,孝宗召为大 理少卿,官至左朝请大夫。葆学行俱至,深于《春秋》,著 《集传》十五卷,《备论》二卷,《东宫讲论》三卷,尤能裁鉴人 物。李衡布衣流落,一见以女弟归之。周必大未第时”, 亦妻以女。范成大早孤废业,留之席下,程课甚切,后 并为“名臣。”
陈长方
[编辑]按《苏州府志》:“长方,字齐之,其先长乐人。父侁,进士,从 游定夫学,得治气养心、持己接物之要。娶吴人林旦 女,生长方。长于外家,从王𬞟游。绍兴中,举进士,授江 阴教授。寻归,徙家步里,闭户著书,有《春秋礼记》《尚书 传》《汉唐论》并《步里客谈》行世。学者称‘唯室先生。弟少 方,字同之,与兄齐名,时号二陈’。”
李衡
[编辑]按《扬州府志》:“衡字彦平,江都人。绍兴中进士,授吴江 主簿。部使者怙势侵民,衡不忍以敲扑迎合,即投劾 去。后起为仙居丞,终秘阁修撰。致仕归而卜筑昆山, 与门人讲解经义,聚书逾万卷,名其室曰乐庵,学者 称为乐庵先生。卒年七十九。所著有《易说》《论语说》《易 义》等书,及《乐庵文集》。”
程永奇
[编辑]按《休宁县志》:“永奇,字次卿,从学朱子,励志问学,于诸 经子史悉含英咀华,有《六经疑义》二十卷。”
汪大发
[编辑]按《休宁县志》:“大发,字敷之,师事魏鹤山先生,日录《九 经要义》。淳祐间,魏鹤山以边事被劾,筑室白鹤山下, 负笈往从,得师传。所著有《九经要义补》行世。”
金朋说
[编辑]按《休宁县志》:“金朋说,字希傅,汪溪人,秺侯之后。父良 能,博学通经,由贡入太学,寻中宏词科,授迪功郎。朋 说其长子也。克承家学,通《毛诗》,羁丱鼓箧,与朱权、程 卓、许文蔚辈同游程文简、吴文肃二公之门,时称八 达。既冠,良能复命受业于其友朱晦翁,惓惓以人不 闻道,无异蒿草谕之,恍有省发,领乡举。淳熙丁未,中” 南省试,奉清问,策对剀切,赐王容榜进士出身。初授 临安府学教授,丁内艰,服除,除淮东宣抚司制干,迁鄱阳知县。时丞相赵汝愚去位,韩𠈁胄当国,引进同 类,指道学为伪学,《四书》《六经》并为大禁。凡荐举改官, 悉令漕司取状牍自陈,非伪学之党,方得擢用。朋说 应荐,上状言:“幼习《诗经》,长从师朱熹”,讲孔、《孟》及程氏 遗书,向无为伪,浩然叹曰:“是尚可䩄颜禄位乎?”遂解 职归。先是从晦翁问学信州时,晦翁尝称:“希傅实吾 乡古博君子,不当在弟子列。至于论辩义理,穷极精 微,吾甚重之。”及知鄱阳,晦翁又遗书言:“君子事君,当 官必以其道,希傅盍自勉”,故值伪学之禁,毅然休致。 盖其信道之笃,而富“贵无足动其中也。”庆元己未卒, 年五十有三。勿斋程若庸铭其墓曰:“先生知有道义, 而何有乎利禄?先生知有名节,而何有乎显荣?先生 知有吾师,而何有乎权臣?知有紫阳门人,而何有乎 淳熙进士。”充其浩然之气,诚足穷宇宙而孤高,超万 人而杰出,是非天下大丈夫哉!若庸早承父师之教, 有志私淑朱学而未能。每闻先辈言,朱门豪杰窃景 行于先生,遂敬述先生任道之勇,以式当时,而传后 世。其词曰:“世目程子,洛党乃有尹。先生愤然告母,遁 世长往;世目朱子,伪学乃有金。先生毅然免官,违世 寂寞。”呜呼!!先生卫道宗盟,关闽洛水,永世式程。所著 有《诗经义》及文集行于世。
金忠 金恕
[编辑]按《休宁县志》:“金忠,字伯恭,汪溪人,朋说从兄也。父琏, 将仕郎。忠生而明敏好学,有志行。少与弟恕同师汪 司干楚材授经。长闻婺源滕蒙斋游朱子之门,学有 指归,兄弟复往师之。忠由郡庠领绍熙壬子乡进士, 寻授国子学录。先是,庆元初,赵忠定鼎当国,征晦庵、 朱熹至行都,侍讲禁中,一时善类皆在朝廷。会有挟” 定策功用事于中者,忌时相,逐之。继并罢熹,善类复 皆散去。一时群小附和,倡为“伪学”之禁,如绍圣、崇宁 禁锢元祐党人者故事,以杜其复用。时缙绅谈《四书》、 六经,宗尚程氏学者,皆斥不存。忠于是免官归。弟恕, 以京学生名重辇下,亦削籍归。从弟进士朋说,以朱 门弟子,亦解鄱阳知县。兄弟三人,一时罢归,士论高 之。嘉定癸丑年卒,年五十七。恕字叔唯,生而颖异,自 幼喜诵习羁丱,专以经学为务,性命义理,洞究精微。 由县庠贡补太学,尝以兄学行成名,为当世师范,己 独落落章缝,未有所表见,乃叹曰:“洛有二程,吾家伯 仲,独不可绍美耶?罪其在我。”遂奋志精进,不懈寒暑, 以关闽之业为己任,一时声动桥门,诸儒者争相质 问,考德会业,户外屦日常满,每有所疑难,辄为辨析 敷畅,各得所闻而去。伪学禁行,有司簿录三学生,放 归田里,恕在遣中,怡然就道。时兄以国子师解学录, 从兄朋说以朱晦翁弟子解县令。既归里,三人相视 而笑曰:“无负名教,得称三金足矣,馀何求哉?”自是益 杜门,穷经,涉览诸儒语录,博求安身立命以为退处。 准衡族子过从讲论终日,亹亹忘疲。后遭父丧,擗踊 哭泣,绝而复苏,疚瘁骨立。竟卒服舍中,时绍熙壬午 六月朔,年三十有七。所著《经义》及文集若干卷,殊足 楷法后学云。
金冲 金若洙 金㻨
[编辑]按《休宁县志》:“金冲,字允新,朋说从弟也。父环,有隐德。 冲生而天资颖异,承父志,敦笃问学,积久殊有蕴藉。 与同志程达原师饶双峰、沈毅斋二先生,私淑朱子 之学,质疑剖固,造诣宏大。归游乡校,屡选冠多士。值 伪学禁,遂隐居林下。旧尝游枢密程正惠公门,程公 喜其邃学远志,又延于家,以为子弟矜式。宝庆乙酉”, 诏停学禁,当大比,有司劝驾应试,领乡举第一,托疾 不赴礼部。自是绝意仕进,肥遁中林,著书自乐,号“隐 求居士。”绍熙癸丑年卒,年七十二。子若洙,字子方,资 禀英敏,敦行孝弟,与吴锡畴、范元奕从程达原先生 授《尚书》,尤精性理之学,时称“程门高第。”弱冠领乡荐 亚魁。处士范弥发有智鉴,一见殊加器重,遂以从女 妻之。未第,丁内艰,服除,游学淮西。时漕司知公,值元 兵围黄州,以公应诏募协赞总辖王福璋军,捍御解 围,奏功补四资,与荆鄂都统张玨复泸州,又协思将 潘成之取虎相山,累功补八资,授承信郎。两广制置 使李鲁伯知公劳绩,奏辟柳州东泉砦巡检,未行,柳 守王该留寘书院,充节制司签厅,迁洛容尉,擢知县。 未行,融守赵必达委摄怀远县令,未行,象守赵希哲、 浔守赵希钾进牍漕司,争荐自辅。四川制置使刘雄 飞知公材,谞奏辟,升绍庆府黔江县知县。思州安抚 田应午怗差帅议,入签幕。雄飞镇湖北,札差镇抚司 计议,充沅州黔阳少府。若洙负才望,经三镇大臣剡 荐,历官数任,每以清慎勤自勉。赞佐戎伍,辄收勋绩。 催科抚字,惠政覃敷。檄提刑狱,吏畏民怀。寻丁外艰, 服除,值贾似道窃柄,排斥正士,遂以疾告休林下。乃 筑东园精舍,潜修著作,聚族子讲学其中,因号“东园 皓叟。”所著《东园斐稿》《性理字训集义》《四咏吟编》《徽庵 先生讲义》《应科程文》《家谱纪原》《颜公山志》、若勤说医 说,辟佛文,窀穸论,《昏礼考异》,皆足以砭俗习。宋亡日诵《采薇》,舒其悲愤,自吟有曰:“为子止以孝,为臣止以 忠。夷齐龚胜节,万古名无穷。”元世祖访求南士,御史 大夫程文海剡荐命下,守死毅然不就。先是公侍师 游学临川,以议论受知丞相文山公,故忠孝大节,炳 炳如丹。其蕴蓄自少年盖“已绝俗离伦矣。”朝廷知不 可屈,遂寝。大德戊戌年,以宋遗老卒,年七十有二。子 㻨,字日章,幼英睿出群,十岁善属文,博涉群书,儒宿 惊叹。羁冠随父宦游,过思州,安抚田应午知其才,摘 经史子集僻事隐语数十条叩之,应对如流。应午大 加器重,请入乡试,以尚书领景定甲子省元,赴礼部, 闻祖丧奔归,感疾而卒,年二十有八。所著《五经四书 义》若干卷,藏于家。自冲至若洙及㻨,三世巍科。祖孙 解元,文章声誉,海内景从。而门内肃肃雝雝,惟以经 术为事业,以圣贤为箕裘。凡所著述,皆足维持名教, 羽翼经传,称一代儒宗。
王梦松
[编辑]按《青田县志》:“王梦松,字曼卿,笃志好学,六经诸子百 家靡不淹贯。尝曰:‘学以躬行为本,徒知无益也’。”指孟 子四端,即舜禹道心之微,每于此心萌动处下工夫, 主敬以存养之。题座右云:“常行细务无非学,把住初 心便是人。”师事西山叶味道,尽领考亭宗旨,隐居不 仕,教授门徒。其高弟余学古以礼抡魁,子以述礼太 学上舍释褐,登其门者,簦连袂接,造就皆有成验。所 著有《论语解》十卷、《学庸解》五卷,《孟子解》七卷,《易解》十 三卷,《书解》十卷,《礼记解》五卷、《杂著》二十卷。当时学者 称为“顺斋先生。”
包天麟
[编辑]按《江阴县志》:“包天麟,字仁甫,咸淳间举博学宏词科, 尝注《易》《书》《诗》《春秋》四经传义。年八十三而卒,手未尝 释卷。元时旌其门,赠江浙儒学提举。”
辅广
[编辑]按《嘉兴府志》:“辅广,字汉卿,本庆源人。南渡,徙崇德。醇 谨勤恪,少读濂洛书,慨然愿学。从吕祖谦游,复师事 朱熹,与黄干并称。伪学禁兴,蔡元定贬死,广独侍熹 不去。入京师,居太学南,集同志讲学不辍,坚忍笃信, 终始不渝。主崇德学事,以师友渊源倡率其徒。尝扁 其堂曰‘传贻’,学者称传贻先生。所著有《论孟答问》《六 经集解》《诗传》《童子问》《通鉴集义》《日新杂文》。”
曹粹中 曹说
[编辑]按《宁波府志》:“曹粹中,字纯老,李庄简公光婿也。登宣 和六年进士第。绍兴中,秦桧在相位,光时参知政事。 桧知粹中名,欲识之,辞不赴,窃语妻曰:‘汝父必不能 与丞相久处’。光卒贬海南,粹中不复仕。后张俊力荐 于朝,通判建宁府。有诗说行于世。曾孙孝先,见《忠义 传》。孝先子说,字习之,幼岁痛其父殁,绝荤酒婚宦,刻” 志问学。从人借书,一目即能言其本末。五经有解,后 学问难,酬答不倦。平生无喜愠。尝戒学子“绝人我,则 天理。”自著。又为《易解》全书,分辞变象占,学者尊为“泰 宇居士。”有诗文三十卷。
杨叔方
[编辑]按《吉安府志》:“杨叔方,吉水人,号学睡先生,忠襄从孙 也。少传刘静春之学,著《五经辩》《历法》《五行》等书行于 世。在太学与诸生书,辩贾似道之奸。邓中斋、文丞相 皆赠之诗,四方学者争造其门。以经学授清江范德 机,以历法授宁都习吉翁习历,至今用之。”
彭丝
[编辑]按《安福县志》:“彭丝,字鲁叔,安福人。宋江陵教授端素 先生应龙之子。兄齐叔亦有学名,鲁叔尤该博,贯穿 百氏,洞明律吕之学。所著有《算经图释》九卷,《黄锺律 说》八篇,《礼记集说》四十九卷,有《庖易春秋辨疑》等书。 刘岳申志其墓,盛称其律吕之学,人不可及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