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乐大典/卷00919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九百十八 永乐大典
卷之九百十九
卷之九百二十 

永乐大典卷之九百十九 二支

三师有官龟鉴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事物纪原尚书。周官曰。乃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晋以为上公后魏始号三师。西汉书

百官公卿表。太师太傅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金印紫绶。太师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

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有长史。秩千石。百官志。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应郡曰。师。训也。传。覆也。保。养也。师古曰。

傅。相也。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焉。记曰。三公无官。言有其人。

然后充之。师古曰。不必备员有德者乃处之舜之于尧。伊尹于汤。周公召公于周是也。晋书百官志。太师太傅太保。周之三公官也。魏初唯置太傅。

以锺繇为之。末年又置太保。以郑冲为之。晋初以景帝讳故。又采周官官名。置太宰以代太师之任。秩增三司与太傅太保皆为上公。论道经邦。燮

理阴阳。无其人则阙。以安平献王孚居之。自渡江以后。其名不替。而居之者甚寡。南齐书百官志太师太傅太保。周旧官。汉末董卓为太师。𣈆惠帝

初。衡瓘为太保。自后无太师。而太保为赠。齐唯置太傅。宋书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训护人主。导以德义。天子加拜。待以不臣之礼。非人则阙矣。汉

制。保傅在三公上。号曰上公。自后常然。北史后魏朱世隆。辞太保前废帝特制仪同三师之官。次上公之下。隋书百官志后齐多循后魏。置太师

太傅太保为三师。又曰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盖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礼仪志隋临轩册命三师诸王三公。并陈车辂。馀则否。百司定到。内史

令读册。讫。受册者拜受出。又引次受册者如上仪。若册开国郊社。令奉茅土立于仗南西面。每受册讫。授茅王马。贞观政要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

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太颠。颛顼学禄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

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号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周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

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唐书百官忠。三师三公。太师

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三师。天子所师法。无所总职。非其人则阙。三公。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

所不统。亲王拜者。不亲事祭祀。阙则摄隋废三师。贞。观十一年。复置。与三公皆不设官属。唐六典太师一人。正一品。太傅一人。正一品。太保一

人。正一品。尚书云。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归酆。作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为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安国曰。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

保。保安天子于德义。礼记云。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汉承秦制。不置三公。汉末。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师傅之官。在三

公上。后汉因之。师傅尊号曰上公。置府僚。魏晋江左皆然。后魏。太师太傅太保。尊号曰三师。后周又为三公。隋民又为三师。皇朝因之。汉书云太师

太傅太保。皆古官。金即紫绶。汉官仪云。俸月三百五十斛。齐职仪云。品第一。金章紫绶进贤三梁冠。绛朝服。佩山玄王。周武王以太公为太师。诗云。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成王以周召为之。书云。君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汉高后元年。置太傅以右丞相王陵为之。后省。八年。复置。寻省。哀

帝元寿二年。后置。平帝元始元年。置太师太保。孔光以太傅迁太师。王舜以车骑将军为太保王莽以大司马领太傅。又置少傅为四辅。莽篡位以

太傅。太保。国师。国将。为四辅焉。汉光武唯置太傅。有府僚拜故密令卓茂为之。明帝以邓禹为之。章安已下初即位。皆置太傅录尚书事。其人亡因

罢。迄于汉末。献帝初平二年。又置太师。以相国董卓为之。魏氏以锺繇司马宁王为太傅。郑冲为太保。太师不见其人。晋以景王名师。乃系周官名。

置太宰以代之。武帝以安平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江左太师并因晋为太宰。梁封十八班。班多者为贵。上公班第十八秩万石。

陈以为赠官。后魏三师正一品。非勲德崇重不居焉。北齐因之。后周依周官。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不置府僚。隋氏依后魏为三师。因后周不置

府僚。初拜于尚书省上。炀帝二年。废三师官。皇朝复置。仪制依隋氏。三师训导之官也。其名即周之三公。汉哀平间。始尊师傅之位在三公上。谓

之上公。明虽天子必有所师。其后或废或置。大抵无所统职。至后魏特称三师以正其名。然非道德崇重。则不居其位。无其人则阙之。故近代多以

为赠官。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但存其名耳唐书宰相年表三公三师七十一人秦王世民齐王元吉荆王元景吴王恪徐王元礼

韩王元嘉霍王元軓舒王元名相王旦东王宪申王㧑邠王守礼忠王浚薛王业庆王悰广平上俶福王绾抚王

纮荣王帻建王震已上二十人宗室亲王裴寂房玄龄长孙无忌李𪟝武三思杨国忠杜佑裴度王涯李德裕

李让夷杜悰白敏中令孤绹夏侯孜韦保衡王铎郑畋郑从谠萧遘韦昭度孔纬杜让能徐彦若崔胤王搏

柳粲已上二十七人宰相及前执政迁者李光弼郭于仪王思礼李抱玉仆固怀恩田承嗣李正己朱泚李宝臣侯希

绕马燧李晟李光颜乌重胤王智兴李载义李克用王建韩建朱全忠已上二十人以军功进者武攸暨李辅国

于𬱖韩弘已上四人以恩泽进者江少虞类苑国朝历三公三师者太祖即位。天雄节度符魏王彦卿。自守太尉为太师。定难节度西平王李

中令彝兴。自守太傅为太尉。荆南节度南平王高中令保融。自守太保为太傅。宋书职官志三师三公。宋承唐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

徒司空为三公。为宰相亲王使相。加官。其特拜者不预政事。皆赴上于尚书省。凡除授。则自司徒迁太保。自太傅迁太尉。检校官亦如之。太尉旧在

三师下。由唐至宋加重。遂以太尉居太傅之上。若宰臣官至仆射致仕者。以在位久近。或已任司空司徒。则拜太尉太傅等官。若太师则为异数。自

赵普以开国元勋。文彦博以累朝耆德。方特拜焉。虽太传王旦。司徒吕夷简。各任宰相二十年。止以太尉致仕。熙宁二年。富弼除守司空兼侍中平

章事。辞司空侍中。三年。曾公亮除守司空检校太师兼侍中。以两朝定策之功辞相位。六年。文彦博除守司徒兼侍中。九年彦博除守太保兼侍中。

辞太保。元丰三年。以曹佾检校太师守司徒。兼中书令。九月。诏检校官除三公三师外。并罢。又以文彦博落兼侍中。除守太尉富弼守司徒。皆录定

策之功也。六年。彦博守太师致仕。八年。王安石守司空。曹佾守太保。元祐元年。文彦博落致仕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吕公著守司空同平章军国重

事。崇宁三年。蔡京授司空。行尚书左仆射。大观元年。京为太尉。二年为太师。政和二年。京落致仕。依前太师。三日一至都堂治事。九月。诏以太师太

传太保。古三公之官。今为三师。古无此称。合依三代为三公。为真相之任。司徒司空。周六卿之官。太尉。秦主兵之任。皆非三公。并冝罢之。仍考周制

立三孤。少师少传少保。亦称三少。为次。相之任。至是。京。始以三公任真。相。三公。自国初以来未尝备官。独宣和末。三公至十八人。三少不计也。太师

三人。蔡京。童贯郑绅。太传四人。王黼。燕王俣。越王偲。郓王楷。太保十一人。蔡攸。肃王枢至仪王㮙。渡江后。秦桧为太师。张俊韩世忠为太传。刘光世

为太保。乾道初。杨沂中吴璘并为太传。绍熙初。史浩为太师。嗣秀王为太保。自绍熙后。三公未尝备官。其后韩侂胄。史弥远。赏似道专政。皆至太师

焉。赏黯传黯为中书舍人。权知讅刑院为群牧使。时封拜皇子。并除检校太传。黯言太师太传太保。是为三师。天子之所师法。子为父师。于

义不可。盖前世因循不思之过请自今皇子。及宗室属卑者。皆无兼师传官。随其迁叙政授三公。下两制议。请如黯奏。而中书亦谓自唐以来。亲王

无兼师传者国朝以三师三公皆虚名。故因而授之。宜正其失。诏可迁给事中权御史中丞。百川学海师。传。保辅佐人主。其名甚重。非道尊德重不

可以居也。师。导之教训。传。传其德义。保。保其身体。如周召毕公之于成王可以当是名矣。汉之张禹孔光。辱莫甚焉。邓禹其庶几乎。后世以为阶官

而序进之。失其本旨矣。若皇子加官。而冠以师传保之称。此何义也。予虽贤而可为父之师传保乎。况有年方孩幼。即加是官者。尤悖理矣。故英宗

治平二年。御史中丞贾黯力陈其非。四月丙午。诏止加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是也。自此名正言顺。人无得而议。宣政以后。至以师传保加之官竖。其

悖理尤甚矣金史太师太传太保各一员。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元史百官志三公太师太传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爕阴阳。经邦

国。有元袭其名号。特示尊崇。太祖十二年。以国王置太师一员。太宗即位。建三公。其拜罢岁月皆不可考。世祖之世。其职常缺。而仅置太保一员。至

成宗武宗而后。三公并建而无虚位矣。又有所谓大司徒司徒太尉之属。或置或不置。其置者或开府。或不开府。而东宫尝置三师三少。盖亦不恒

有也。文献通考三师。太师太传太保。廑代多有之。一太。殷建官有六太。其一日太军。自周以后。亦常有之。馀五太则无。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历代有

之。二大。太司马大将军。历代亦有之。诸位从公。诸将九及光禄大夫辟府者。历代亦时有之。官属等。历代有置有省。亦多周说。所以不史各具本膺

但依时代都言之。其大将军自其本篇。汉有三师而不见官属。以丞相为公。置司直长史。后改丞。相为司徒。则曰司徒司直长史。其宰相为。其太尉

后改为大司马。绥和初。始置长史一人。掾属二十四人。御属一人。令史二十四人。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置长史加申丞。其御史大夫篇后汉初唯

置太传。有长史一人。掾属十人。御属一人。不知何曹。后置太师。董卓尝居之。盖自为也。而不见官属。太尉属官。有长史一人署诸曹事。卢植礼法曰。

如周小宰。掾史属二十四人。分主二千石长史迁除。迁民户祠祀。农桑。奏议。辞讼。郜辑。转遒。盗贼罪法兵。货币。益铁。仓榖等事。黄阁主簿。省录众事。

掌阁下咸仪。记室令史。掌上章表报。后汉末。陈琳阮璃皆为曹公记室。军国书檄皆所作御属。掌为公卿阁下或仪司徒属官有。长史一人。掾属三

十一人。令史及御属三十六人正曰掾。副曰史。陈宠辟司徒鲍里府。是时三有掾属专尚交道。以不青亲专高高宠。独勤心相务转为辞曹。专掌天

下狱讼。时司徒辞讼。久者数十年事类副错。易为轻重宠为昱撰辞讼比七卷决事科条。皆以事相从昱奏。之其后公府奉以为法司空属官。长

史一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二人正四掾。副曰马。汉书旧注云。公府掾比古元士四命者也。或曰。汉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皆此

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降。故通为百石云。其大司马从事中郎正行参军大司马亦有正行参军也。晋有太宰太傅太保。唯杨骏

为太傅。增祭酒为四人。掾属二十人。兵曹为左右也。杨骏辅政引潘岳为太傅主簿。太宰太保官属不见。太尉司徒司空并有长史司马。太尉虽不

加兵者。吏属皆绛服。泰初三年。又置太尉军参军六人骑司马五人官骑十人。而司徒加置左。长史长差次九品。铨衡人伦。冠绶与丞相长史同主

簿左右东西曹掾各一人。若有所循行者。增置掾属十人。武帝时司徒奏州郡农桑。未有赏罚之制。宜遣掾属循行诏遂使司徒督察州郡揣植若

有所循者。增掾属十人。又温峤请司徒置田曹捧。州一人劝课农禀。初。王浑字重中迁司徒仍加兵浑以司徒文官。主吏不持兵及吏属绛衣自以

非是旧典。皆令皂服。论者美其谦而识礼。司空府加置导桥掾一人。馀略同。后汉咸宁初。诏以前太尉府为大司马府增至祭酒二人。账下司马官

骑大车鼓吹。左右光禄光禄三大夫开府者。皆为位从公。品秩俸赐仪制与诸公同加兵者增置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刘琨为司空。以庐堪为

此事中郎。主簿记室督各一人。舍人四人。兵铠士曹。营军刺奸账下都督。外都督。令史各一人。主簿以下。令史以上。皆丝服。司马给吏卒如长史。从

事中郎给侍二人。主簿记室都督。各给事一人。其馀临时增崇者。则褒加各因其时为节文不为定制其祭酒掾属。白盖小车。七轺车施耳后户皂

辅犊车各一乘。自祭酒以下。令史以上。皆皂零辟朝服。其为持节都督者。增参军为六人。其馀如常加兵公制。孙楚。字子荆。为佐著作郎参石苞时

骑车事。楚既负其才气。颇侮易苞。初至。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初参军不敬府主楚既轻苞。遂利施敬自楚始也宋有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

司空。大司马。诸府皆有长史一人。将军一人。又各置司马一人。而大傅不置长史掾属亦与后汉嗒同。自江左以来。诸公置长史仓曹属。东西阁祭

酒各一人。主簿舍人二人御属二人令史无定员。领兵者置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参军无定员。加崇者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

四人。则仓曹增置属。户曹置掾。加崇极于此也其司徒府若无公。唯省舍人。其府常置其职僚异于馀府。有左右长史东西曹掾属。馀则同矣。馀府

有公即置。无则省。齐有太宰大司马并为赠官无僚属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特进位从公。诸开府仪同三司位从公。开府仪同如公。凡公督府

置位。长史司马一人谘议参军二人。诸曹有录事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直兵。外兵。骑兵。长流贼曹城局。法曹。田曹水曹铠曹。集曹右户十八曹局

曹以上署正参军。法曹以下署行参军。各一人。其行参军无署者为兼员。其公府佐吏。则从事中郎二人。仓曹掾户曹。属东西阁祭酒各一人主簿

舍人御属二人。加崇者则左右。长史四人中郎掾属并增数其未及开府。则置亦有佐吏。其数有减小。府无长流。置禁防参军。初晋令公府。长史著朝

服自宋大明以来著朱衣。齐王俭为司徒左。长史。请依晋令复旧制。不著朱衣。时议不许。又曰。王秀之常云。位至司徒左。长史。可以知止足矣又陆

慧晓为司徒右。长史。谢朏为左。长史府公竟陵王子艮谓王融曰。我府二上佐。前代谁可比。融曰。两贤同时未省前州。梁武受命之初官班多同宋

齐之旧。有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太尉。司徒。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诸公及位从公开府者。置官属。有长史司马谘议参军。掾属从事中郎。

记室建安王为雍州表东管记。乃以江革为征北记室参军。革弟观又为参军记室。任访曰。文秀之任。总卿兄第。故历代皆为文士之华汉云主簿

列曹参军。行参军舍人等官。其司徒则有左右二长史。褚城。字仲宝。为司徒左长史。加貂。台佐加貂自疏始也又增置左西掾一人。自馀僚佐同于

二府有公则置无则省。而司徒无公唯省舍人。馀官常置。开府仪同三司位次三公。左右光禄大夫优者则加之。曰三公。置官属陈三师二大并为

赠官。而无僚属。其三公有府长史司马。谘议参军。从事中郎掾曹属主簿。祭酒录事。记室正参军。后魏三师无官属。后又置太宰。以元

天穆为之。增置佐吏。三公及二大并有长史司马谘议参军从事中郎掾属。主簿录事参军。功曹记室。户曹中兵等参军。诸曹行参军。祭酒参军事。

长史兼行参军督护。其太尉司徒。与二大属官阶同。唯司空府官每降一阶。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各置长史司马谘议参军。从事中郎掾属。主簿录

事。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骑兵。长流城局刑狱等参军事东西阁祭酒。及参军事。法墨田水铠集士等曹。行参军督护等员。司徒则加左右长史。

长史。主吏。司马。主将。舍人。主阁内事。皆自秦官也。从事中郎。从事中郎。汉未官也。陈汤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在主簿上。所掌秩与长史同。掾属。

主诸曹事。主簿。所主与舍人同。祭酒所主亦同。令史。主诸曹文书。此皆自汉官也。陈汤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是也。御属参军自后汉也。孙圣参

骠骑军事是也。参军所主与掾属同。其仪同三司如开府者。亦置长史以下官属。而减记室。仓城属田。水铠士等。七曹各一人。其品亦下三公府一。

阶其三师二大佐吏。则周太尉府也。后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而不见僚属。隋三师亦不见官属。而三公依北齐置府僚。后省府及僚佐置。

公则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唐三师三公并无官属。宋亦如之。

太子太师大戴礼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太公为大师。史记外戚世家云汉高祖以商山四皓为太子太师也。

晋公卿礼秩太子太师。秩与卿同。晋官品令太子太师品第三。旧砚尚书令。位在卿下。进贤两梁冠。绛朝服。后魏书百官志。太子太师。右从第一品

上。薛综让少傅表先生之建太子。必择九德之师。六行之傅。晋书何劭传。劭。字敬祖。与武帝同年。有揔角之。好。帝为王太子。以劭为中庶子。及即位

转散骑常侍。甚见亲待惠帝即位初建东宫。太子年幼。欲令亲万机选六传。以劭为太子太师通省尚书事。职官分纪唐贞观十六年。太子太师魏

玄成薨。帝追思不已。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玄成殂逝遂

亡一镜矣。又曰。玄成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亟得表一纸。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辨。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

国乱。公卿之内。有爱有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其遗表

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必谏也。冯定为太子詹事。时宰臣郑覃兼太子太师。欲于尚书省上。定奏曰。据六典。太师

居詹事府不合于都省礼上。乃诏于本司上事。人推美之。事文类聚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上品。同三品自此始。唐职林晋东宫故事。

皇子诣崇贤门迎师传颜真卿改太子太师。李希烈陷汝州。卢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诏可公卿皆失色。李勉以为

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至河南府。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既见希烈。时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使者皆在

坐。谓希烈曰。闻太师名德久矣。公欲建大号。而太师至。求宰相孰先太师者。真卿叱曰。若等闻颜常山否。吾兄也。禄山反。首举义师。后虽被执诟贼

不绝于口。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容若等胁邪。诸贼失色。唐本传卢钧守太子太师。帝元日。太飨含元殿。钧年八十。升降如仪。

音吐鸿畅。举朝谘歏。旧唐书文宗纪大和八年。十月辛卯。以中使田全操充皇太子太师。甲午。皇太子见太师路随于崇明门。茅亭客话后唐大同

三年。魏王统军尧蜀。孟先主尚庄宗妹。福庆长公主。自太原节度驰赴西川。至明宗晏驾。宗室丧乱。朝士奔窜。有新罗僧携庄宗诸子为僧。入蜀投

孟主。即福庆长公主犹子也。因为起院。以庄宗万寿节为名额。蜀人号为太子太师。暨圣朝吊伐。入见阙庭。有小师宗莹酷妤为诗。其师自京归。检

校其院。隳残殆尽。宗莹与院主元亮。设谋闻于时政。以其师后唐宗裔。不合住川。由是为所奏。发遣赴阙。太师忧恚。卒于剑门。元亮与太师同日暴

亡。宗莹因顺贼入城。焚烧院宇。寄食诸寺中风恚。二三年间。患疮疥狼狈。终亦自缢而死。呜呼。不畏于天。不孝于师。能无及此乎。文昌杂录太子太

师张公昇。大中祥符八年岁在乙卯登科。熙宁九年丙辰终于许州阳翟县里第。公起布衣致。使相自初仕至薨谢。历一甲子。近世所无也。文苑英

华授宋王成器太子太师制苏颙撰门下。孟侯之礼。虽归于冡弼。太伯之风。实尚于高节。左卫太将军宋王成器。幼而聦惠。长则温仁礼乐同归。质

文相半。孝以为政。每用因亲。忠而立诚。所期尊主。故能乐。于为善。妤在服儒。占蚁穴以探微。登省台而成赋。自奄有梁宋。作藩邦家。其仪孔臧。其德

可大。朕之元子。当践副君。以隆基有社稷大功。神祗唐书作人神佥属。由是朕前恳让。言在必行。天下公议唐书作至公诚不可夺。爰符立季之典。

庶叶从人之愿。况别。为九州必资于牧伯。贞夫万国先伫于师傅。式副佥谐之求。仍光不拜之宠。可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别加实封二千

户。赐物五千改。细为二十疋。奴婢十房。金银器皿二百事。甲第一区。良田三十顷。馀如故。主者施行。授信安王祎太子太师制。孙逖撰门下。传导

元子。师长庶寮。必在正人。无非旧德。太子少师上柱国信安王祎宗室良翰。朝廷硕老。践忠公而体立。节明肃而成用。顷膺大任。频总中权掌夏司

春。是为六官之。长。戢兵禁暴。何止万人之敌。睦亲尚齿。念旧录功。宜优天秩之荣。俾极宫臣之位。可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师勲封如故。唐陞宣公翰

苑集李勉太子太师制立国之本。所系于元良。弘教之方。必由于端士。非精识前典德冠当时。恭敬温文。其将安徽。吾是以辍台阶之老选宗室

之贤。辅翼春闱。是资教谕。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充太清宫使。崇文馆大学士。上柱国汧国公。李勉。忠信孝友。直方简俭。达君臣父子之际。知礼乐教

化之端。虚澹保和。贞明寡欲。求旧则德懋。叙亲则属尊。师范国勲。无易其选。可检校司徒兼太子太师。散官封勲如故。李卫公集赐新授太子太师

杜衍制卿。道崇德茂。体方。行正。业成廊庙。心存丘壑。往以时事。来还宰旅。秉此难进。确然莫夺。虽遵乂辟之望。实有镇浮之益。深惟元老。想见高

风。师范之尊。东宫莫二。举兹崇秩。明昭有德。公器斯在。雅道有光。宜略常谦。即膺成制。宋洪文安公集同知枢密院事王纶父赠太子少师咏赠太

子太师制朕奉燔瘗于崇丘。裒神祗之大报。诞旉贶施。交被幽明兴言辅臣。追念先德。宜布褒荣之律。少舒怵惕之怀。具官某。履信自持。潜光不

售。扬名后世。但知连屋以藏书。教子义方。果见肯堂之底法。服在枢机之邃。相予禋祀之成。念馀庆之所蒙。举愍章而亟下。储宫极品。师位最高。尚

其如存。绥我异渥。洪适盘洲集虞允文父祺太子太师制蜀道。文儒之林也。在西汉时。严马渊云。禀灵江汉。擅声四海。后来仰之如庆云景星。曹。

未闻父子继美。及致身鼎辅者我宋勃兴。异材间出。高视前古。世载其英。具官某。包括群书。洋溢嘉。闻。登名月窟。仕不隆振。储休子舍。大其门闾光

践鸿枢。兼握政柄。聚精会神。景行夔卨。宫师褒禭。制墨未干兹讲神釐。复申恤册以彰教忠之训。以慰显亲之心。没有知也。尚荣享之。洪浩鄱阳集

赠太子太师制敕。惟天无私。积德必报。于公笃高门之庆。赃孙开有后之祥矧节义贯于一时。勲名垂于万世。宜侈传家之福。启予同德之良。苟

非厚愍册之褒。何以示忠臣之劝。左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洪遵故父任徽猷阁直学士。左朝散大夫。赠左光禄大夫谥忠宣。晧。德望仪于列辟。问

学肩于先儒。十九年牧海上之羊。夙高苏武之节。八千里感朝阳之鳄。咸推韩愈之忠。方颁促召之音。遂起云亡之歏。独有遗经之满箧。遂诒嗣子

以承家。跻于庙堂。贰我枢管。肆厥延登之始。爰加追贲之恩。虽西清学士之班。未究平生之蕴。而东宫维师之秩。允为窀穸之光。歆我殊荣。服之无

斁。可特赠太子太师馀如故。郑起潜立庵集端明殿学士别之杰故父宣义郎致仕已赠太子少师湜赠太子太师制枢副之登。幸哉有子愍饰

之命。加乎其身。具官某父某。行著乡评。学推儒望。珪璋内抱。躬全韫玉之藏。弓冶亲传。家有籯金之训。维子政地。嘉尔义方。爰陞秩于宫师。用增光

于家庙。非持广朕漏泉之泽。抑亦表尔教忠之功。灵其克歆。礼则为称。加赠王蔺故父太子太师制敕朕图惟厥初。莫先孝。治。二三执政。爵位

既崇追显其亲累封叠宠。兹其时矣。太中大夫参知政事无为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食实封二百户。王蔺故父任朝奉大夫。赠太子少师之道。学

识醇深。气节刚正。儒术饰之吏事。词章继于古人。载驰华使之车。仕非不远。通班文石之陛。志乃竟违。收其蕴蓄之馀。贻尔贤哲之嗣。参和公鼎。益

大德门兹正位于宫师庸增光于祢庙。恩典弥渥。尚其歆承。可特赠太子太师。陈靖上真宗乞置东宫师保札臣。伏见皇太子。光践承华。照临方

内。游雷成象。正位于青宫。五辂和铃炳仪于清庙。惟宾寮之具尔。独师保之阙如。且夫师者。师法其规模保者。保安于德义。苟旷厥任。未协前经。臣

是以展转三思。揣摩群籍冀有确论。上赞昌朝。粤自五帝选贤。三王授子。虽揖逊之或异。在训导以攸同。虞舜之书。则曰教胄子。姬周之典。则曰延

冲人。著于格言。莫重尊教。虽然。服冕裘。陈卤簿。此可以庄礼容于外也。未若就道德。敦孝恭。此可以发智理于内也。伏愿陛下。隆邦家之本。考沿袭

之文。延揖公台。充备师傅体二圣之基绪。副三灵之宅心。人谋大同。知有尊于调护。神器光属。亦共贯于守成。又惟陛下。颁列藩房。威昭圣范。历试

京邑之繁重。备尝稼穑之艰难。虽勿用以居潜。已重晖而合照。故太宗皇帝英心专断大略制权。谓六传而可虚俾庶务而从简今皇太子。通膺储

位。方在妙龄。是宜设彼师臣。丰其礼数。恢七教已兴之德业。广五行俱下之聦明。春诵夏弦。遍遵行于故事。左辅右弼。率永赖于正人。臣。谨按汉书。

始元五年六月。诏曰。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传者。是知保传之重。不可不备也。又伏睹唐正观十七年散骑

常侍刘洎。以谓皇太子初立。宜尊贤重道。以昭圣德。遂上书论列。亦有宪章。然而师傅之名。未闻沿革之制。臣学识寡陋。罔测津涯。伏乞陛下。选载

笔之洪儒。俾其检讨。召秉钧之元辅。计之久长。庶使左右周储。赖旦奭之耆德。利翼汉室。蹑园绮之高踪。上符宗社之灵。下副华夷之愿。臣。通当暮

齿。尚玷周行。请老归田。案礼经而愧晚。封章言事。表臣节之有终。傥蒙宸鉴俯回。离明增耀。不独臣死生幸甚。抑亦使兆庶同欢。

太子少师六典太子三少。掌奉皇太子。以观三师之道德而教喻焉。晋书惠帝以卫尉裴揩为太子少师。宋书太子

少师少保。并晋置。后魏书百官志太子 少师右第二品上。职官分纪后魏郭祚。领太子少师。祚曾从世宗幸东宫。明帝幼弱。祚持一黄㼐出奉之。时

应诏左右赵桃 弓。与御史中尉王显。迭相唇齿。深为帝所信。祚私事之。时谤祚者号为桃弓仆射。黄㼐少师。唐李纲拜太子少师。时纲有脚疾不

堪践履。太宗特赐步与。令纲乘至阁下。数引入禁中问以政道。又令与入东宫。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纲于是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

顺词直。听者忌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必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

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贞。观十三年。以房玄龄为左仆射。拜太子少师。玄龄上表逊位。优诏不许。玄龄固让。乃下诏曰。夫选贤之

义。无私为本。奉上之道。当仁是贵列代所以引风。通贤所以叶力。卿忠肃恭懿。明允笃诚。草昧霸图。绸缪帝道。仪形礼阁。庶政惟和。辅翼春宫。望实

斯在。而忘彼大体。徇兹小节。虽恭教谕之职。乃辞机衡之务。岂所谓弼余一人。共安四海者也宜听此怀。无烦固让。玄龄固不奉诏。又诏曰。玄龄德

为时秀。位隆朝右。业履恭俭。志怀冲退。频表陈诚。固辞执法。朕昃食思治。虚己钦贤。方资启沃。共康兆庶。岂得由其雅尚。用亏彝典。便可。断表。即令

摄职。太宗固谓侍臣曰。太子师保。古难其选。若成王幼小。周公为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自幼及长。便为圣君。秦之胡亥。赵高傅之。后以刑法。及其

立也。诛功臣。杀亲族。惨酷不已。旋踵而亡。以此言之。善恶由于习近。又曰。房玄龄拜太子少师。时皇太子将行拜。备仪以待之。玄龄深自卑损。不敢

修谒。遂归于家。有识者莫不重于崇让。唐休璟。年力虽衰进取弥锐。时尚宫贺娄氏用事。休璟乃为其子娶贺娄氏养女。以为妻。因以自达。由是

起为太子少师。为时所讥。许敬宗为太子少师。乾封初。以年老不能行步。特令与司空李𪟝。每朝日。各乘小马入禁门至内省。王起迁太子少

师判兵部事。侍讲如故。以其家宾诏每月割仙韶院料钱三百千添给。起富于文学。而理家无法。俸料入门。即为仆妾所有。帝以师友之恩。特加周

给。议者以与伶官分给。可为耻之。唐书长庆中。以兼太常卿赵宗儒为太子少师。太常有师子乐。备五方之色。非会朝聘享不作焉。至是中人掌教

坊之乐者。移牒取之。宗儒不敢违。以状白。宰相以为事在有司执守。不合关白。而宗儒忧恐不已。宰相责以懦怯不任事。故换此散秩。旧唐书礼仪

志总章元年二月皇太子弘幸国学释奠赠颜回太子少师事文类聚元和以来宰相有两李少师。故以所居别。之。一曰靖安少师。一曰永宁少师。

职林文宗议选旧德保护东宫。乃以太子少师君萧俛。宋史职官志园初。师傅不常设。仁宗升储。置三少各一人。参政李昉兼掌宾客。及升首相。遂进

少傅。此宰相兼官僚之始也。丁谓兼少师。冯拯兼少傅。曹利用兼少保。是时实为东宫官。馀多以前宰执为致仕官。若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以待

宰相。官未至仆。射者。及枢密。使致仕。亦随本官高下除授。太子少师少傅少保。以待前执政。惟少师非经顾命不除。若因迁转。则递进一官至太师。

即迁司空。天禧末。皇太子同听政。乃以首相兼少师。自后神宗。钦宗孝宗。光宗。在东宫皆不置。开禧三年。史弥远自詹事入枢府。乃进兼宾客。已而

太子侍立。遂以丞相钱象祖兼太子少傅。明年。景宪太子立。象祖兼少师。弥远以右相兼少傅。未几弥远丁内艰。象祖亦去位。又明年。弥远起复。遂

兼进少师。景定元年。度宗升储。以贾似道为少师。文苑英笔授唐休璟太子少师制苏颋门下。君臣之道。钦若从又。师保之寄。人具尔瞻。必在耆

德。共康庶政。特进前行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宋国公致仕唐休璟。自天锡梦。维岳降精。心竭忠公。器包文武。庙堂隆栋。委以弼丞。

帷幄运筹。推其决胜。爰当宰任。固辞揆职。私第悬车。耆年益壮。公门轼焉。朔见逾闻。求旧所期。怀贤是切。谕于三善。况待正人。营于百工。孰遇元老。

宜纡几杖。俾作盐梅。可行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散官勋如故授岐王范太子少师等制黄门赞翼皇储。允归师保。崇敬叔公谅属亲贤。

号州刺史上柱国岐王范。秘书监兼幽州刺史。上柱国薛王业等明允笃诚。温良恭俭。忠孝先于令典。文儒伟于成业。自为我藩翰。拥其干旄。雅闻

邵伯之诗。尤美鲁公之政。虽颁条是务。而导礼兼资。因入拜于承明。停来仪于博望。范可太子少师。号州刺史。业可太子少保。兼幽州刺史。勲封等

各如故。主者施行。元丰怀遇集故资政殿学士太子少保致仕元绛可特赠太子少师敕。进退之礼。始终不愆。存殁之恩。表荣宜称。肆颁明命。闽

锡故臣。具官某。和厚温恭。文采自饬。政司密勿。宿有将明。知止乞身。厥惟嘉尚。遘兹奄忽。弥用衋伤。厚往饬终。加隆宠数。尚其冥漠。识我徽章。可

故太子少保充资政殿学士致仕赵抃可特赠太子少师敕。朕有爵禄以礼天下之士。惟贤才者得以备其尊崇。生而都荣名。殁而被馀宠。非真

以称公义。维以尽于朕心。具官某。厚德足以镇浮。清名足以激浊。行已事上。始终洁完。骂时老成。实朕良弼。不。复强起。今其云亡。锡兹褒嘉。申我伤

恻。维尔有闻。贲于无穷。可王之道相山文集追赠太子少师敕。于公以仁恕治狱老于尺曹。而定国。相汉。栖筠以忠正事主终于御史。而吉甫相

唐。夫报不在其身。则祉必施于后。积善之庆神理不诬。中太夫参知政事。无为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王蔺故父任朝。奉大夫。赠通奉

大夫之道。以明练有为之才。抱刚毅不回之节。服勤州县。有志事功。曩在扰攘。保全乡社。寇不临于一境。活何止于千人。嗟颜驷之不逢。喜臧孙之

有后。今其次嗣。翊我化钧。是以似之。见典刑之犹在。所凭厚矣。知世德之灵长。肆因授任之初。申锡追荣之命。升宫师之亚秩。贲愍册于幽扄。尚其

英灵。歆此优渥。可特赠太子少师。加赠少师敕。士有抱负器业。砥名励行。自。见于世。而用之未尽者。乃以训其子。今登元枢。重我本兵之地。则

褒崇之典追报其亲。盖亦理之宜。而事之称也。太中大夫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庐江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食实封三百户。王蔺故父任

朝奉大夫。赠太子太师之道。学博而文瞻。材全而识明。蚤收儒科。浸阶膴仕。两持使节。风采犹存。孰遏长涂。位不配德。尧生贤佐。始大尔门。进亚公

师。爰颁命綍。官品增峻。用诏无穷。可特赐少师。洪文安公集贺允中父任承议郎赠左中散大夫珇赠太子少师制人伦之孝。莫大于扬名。王者

之恩。尤高于锡命。眷弼臣之鼎贵。即考庙以追荣。具官某。为世闻人。不跻膴仕。种德百年之讨。非此其身。遗子一经之传。克昌厥后。方延登于政地。

亟加贲于泉扄。储位之孤。师位为冠。尚营魂之未泯。对茂渥以灵承。知枢密院事陈诚之父任右宣教郎致仕赠太子太师宏赠少师制昊天

有成命。载赓郊祀之诗。圣主得贤臣。实赖精神之助。肆裒嘉贶。追宠襧庭。具官某。肃括饬躬。高明养气。见谓一乡之善士。不跻三接之康侯。非此其

身。自信籯金之训。幸哉有子。立登枢管之华。属。兹丰礼。可缓裦兴。即春宫之峻品。冠夏篆之巍班。尚期如存。歆我休渥。李壁雁湖集姜特立父绶赠

太子少师为人臣者。以忠义殁身。虽千载之远。闻其风而敬之。矧先帝藩邸之臣。义方所自。耳目相接。凛然如生。因其子贵。加之恤典。尚何靳哉。

具官某故父某。位不尽才。忠能效节。造物之报。在其后人。依乘风云。事我圣考。方挂冠于神武。爰正位于泰官。视其恩数之当行。孰若追荣之最急。

锡之新命。畀以宫师。岂特慈人子显亲之思。亦以彰人臣死事之报。英灵不泯。光宠其承。郑起潜立庵集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金渊以新

除封赠父已赠奉直大夫祖文赠太子少师制共政登庸。进西府枢机之贰。教忠崇报。跻东宫辅翼之师。孝莫大于显亲。恩聿隆于锡命。具官某

父某。含章独善。迪行素纯。践履足配于先民。宽厚自孚于仁里。传家有庆。高驷马于门闾。知子甚明。植三槐于门户。由尔义方之训。弼吾宥密之谟。

因尝叠被于徽章。兹用峻加于愍饰。庆风云之会。涣宠渥以方新。感雨露之濡。发幽光而奚憾。克绥厥后。益永其承。赵槩集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少

师张化生墓志乐全先生男张方平铭睢阳有隐君子。清河公。世家宋人。自唐五季代。藩帅擅势。豪杰多见縻用。公曾祖尧以材略仕归德军

显名东诸侯。节度。使皆倚以自重。领亳州刺史行州事。祖文熙通经。从使府辟为军事推官。考峤。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擢第。风表秀伟。长民有政。太

宗皇帝临轩召对。嘉其器望。选知郓州赐之亲礼。优以全俸。搢绅以为宠终尚书都官员外郎。今赠太子少傅。少傅笃厚长者夫妇奉佛。中身未有

于。相与精祷。久之。夫人梦天人乘。空而降。捧一婴儿授之。曰。以是为而子。因妊生。公幼而庄介。不戏弄。不嬉笑。人莫敢狎侮。稍长就学。记诵强敏。他

日少傅曰。人不学不知道。道在六经也。曰诺。即习通诸经。然非其好也。他日又问盍婚宦乎。曰诺。婚而未宦。少傅。即世。遂不。复仕。曰。向者从父之命。

今姑从吾志。赀业素厚。悉属。之弟。十馀年间。隳荡无馀。一不为问。久之。其子方平通显于朝。比至翰林学士承旨。户部尚书参知政事。天泽下施。自

叶流根。公自大理评事太子中允太常丞。历尚书工部刑部兵部员外郎郎中。至秘书少监。以及今赠。子领益部。赐公阶朝散大夫。解三司使。赐公

金紫。皆特恩也。家人奉章绶。服以拜赐。然不再服矣。从子之官。所至官舍。入府门。更罢乃出。僚吏无识者。金陵钱塘秦亭。有林园楼堞。可以眺望山

川之胜。未尝至其所也。其在京国乡里亦尔。独处一室四十馀年。世缘人事不以自累。贪爱巧伪之为。平生不接于心术。菲饮食。衣至于不任补纫

而后易。羞有常物。不得辄有加者。居处器用。不易其旧。夫人先公殁十七年。夫人既殁。不。复见妇人之面。孙娶妇入门。隔窗一参。竟不之识。早岁犹

有山僧野客。间相见者。晚年。悉不。复接。家有吉凶之事。悉不。复知。其节孤峻如此。尚书自钱塘丁太夫人忧。候朝京口钱塘净慈寺。老宿僧惟清。行

甚高。闻公常日宴坐。语其徒曰。是公。岂所谓得一切清净功德。庄严三昧者耶。我为善知识。应为发起宿世善根。乃至丹阳请见。公欣然接纳。清问

公住无所住耶。公曰我住正住。清曰公亦忆念耶。公曰如是。我正忆念。后数相见。公竟别无叩问。清告其徒曰。是不可思议。当知公已久植众德本。

已得诸根清净。得大善寂力。住无生法。忍入甚深智丰。往者虽子孙常所亲近。亦不知公所存。由是乃知公游方之外远矣。尚书早晏定省。燕居侍

坐。语寒温外。未尝及他。因事警策。必有深旨。尚书自南京迁秦州。虑公乐。乡里。且迎侍道远。请于朝。求寝新除诏书三下。公谓其子。吾犹可行。君命

岂得取必也哉。吾闻先人话前朝事。要官重寄。莫敢以便私辞命者。吾从若在滑州官舍。所居东壁见题名记。曹侍中除滑州节度。自降麻到官。中

间不浃日。有如是偃蹇者耶。既行。左右奉与。公曰。此何为者。尚书前白。迓人实多。数易不足为劳。公曰。吾从先人屡领郡矣。见郡遣逆者。白直不过

二十人。无兵卒也。自雇车乘。家人橐装共载。今官长自奉乃尔。天下安得不困。吾平生未尝用人力。今以老身。使人肩舆往还五千里竟不就舆。乘

马度陇阪。西人见闻。莫不歏息。其义方大体如此。公自少无疾。不服药。未尝令医胗脉。治平四年。岁在丁未。九月示疾。十月三日昧爽。寝适兴居。曰

东方明乎。吾其逝矣。言终而殁。弥日顶温至于眉宇间。七日而殓。手足不疆。上闻嗟恻。使近珰吊。内司宾临奠。以太子少师告第。享年八十有三。配

仁寿郡夫人嵇氏。静温有贤德。公讳某。字化生。化生云者。先少傅以是识其所生之梦也。王父赠太子少保。王母苏氏武功郡太夫人。妣刘氏彭城

郡太夫人。一子尚书公也。二女。畏适士人盖襄。次适比部员外郎蔡修。孙曰庆基。大理评事。熙宁元年戊申。冬十一月十五日甲申。葬于宋城县仁

孝曲。孤子方平泣血铭。曰世报生身本如幻。如幻起灭非实相。智者明知起灭空。故离诸缘还自𢚘。公植善根非一劫。宿集众德妙庄

严。现有眷属常远离。虽在家居已明脱。痴惑所生诸烦恼。不可污染如莲华。不修观行常寂然。是则名为真宴坐。常正定中无依

慧。万行非功自成就。是则名为真功德。河沙无量空无边。净智妙明非识想。岂与色声共生减 朱如月影水中圆。去若浮区归海

位。金刚圣圈无有坏。须弥庐山不动摇。离一切相清净身。 超越假名出三界






永乐大典卷之九百十九

重 录 总 校 官 侍 郎 臣 高   拱

学 士 臣 瞿 景 淳

分 校 官 编 修 臣 林   爊

书 写 生 召 臣 汪 增 光

圈 点 监 生 臣 弯 未 志

臣 尼 三 顿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