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永樂大典/卷009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九百十八 永樂大典
卷之九百十九
卷之九百二十 

永樂大典卷之九百十九 二支

三師有官龜鑒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事物紀原尚書。周官曰。乃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晉以爲上公後魏始號三師。西漢書

百官公卿表。太師太傅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金印紫綬。太師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前後左右將軍。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

印紫綬。漢不常置。或有前後。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有長史。秩千石。百官志。太師太傅太保。是爲三公。應郡曰。師。訓也。傳。覆也。保。養也。師古曰。

傅。相也。蓋參天子坐而議政。無不總統。故不以一職爲官名。又立三少爲之副。少師少傅少保。是爲孤卿。與六卿爲九焉。記曰。三公無官。言有其人。

然後充之。師古曰。不必備員有德者乃處之舜之於堯。伊尹於湯。周公召公於周是也。晉書百官志。太師太傅太保。周之三公官也。魏初唯置太傅。

以鍾繇爲之。末年又置太保。以鄭沖爲之。晉初以景帝諱故。又采周官官名。置太宰以代太師之任。秩增三司與太傅太保皆爲上公。論道經邦。燮

理陰陽。無其人則闕。以安平獻王孚居之。自渡江以後。其名不替。而居之者甚寡。南齊書百官志太師太傅太保。周舊官。漢末董卓為太師。𣈆惠帝

初。衡瓘爲太保。自後無太師。而太保爲贈。齊唯置太傅。宋書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訓護人主。導以德義。天子加拜。待以不臣之禮。非人則闕矣。漢

制。保傅在三公上。號曰上公。自後常然。北史後魏朱世隆。辭太保前廢帝特製儀同三師之官。次上公之下。隋書百官志後齊多循後魏。置太師

太傅太保爲三師。又曰三師不主事。不置府僚。蓋與天子坐而論道者也禮儀志隋臨軒冊命三師諸王三公。並陳車輅。餘則否。百司定到。內史

令讀冊。訖。受冊者拜受出。又引次受冊者如上儀。若冊開國郊社。令奉茅土立於仗南西面。每受冊訖。授茅王馬。貞觀政要貞觀六年。詔曰。朕比尋

討經史。明王聖帝。曷嘗無師傅哉。前所進令遂不睹三師之位。意將未可。何以然。黃帝學太顛。顓頊學祿圖。堯學尹壽。舜學務成昭。禹學西王國湯學

威子伯。文王學子期。武王學號叔。前代聖王未遭此師。則功業不著乎天下。名譽不傳乎載籍況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周聖人。其無師傅。安可以

臨兆民者哉詩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舊章。夫不學。則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師之位。唐書百官忠。三師三公。太師

太傅太保各一人。是爲三師。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爲三公。皆正一品。三師。天子所師法。無所總職。非其人則闕。三公。佐天子理陰陽。平邦國。無

所不統。親王拜者。不親事祭祀。闕則攝隋廢三師。貞。觀十一年。復置。與三公皆不設官屬。唐六典太師一人。正一品。太傅一人。正一品。太保一

人。正一品。尚書雲。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歸酆。作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爲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孔安國曰。師。天子所師法。傅。傅相天子

保。保安天子於德義。禮記雲。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言使能也。漢承秦制。不置三公。漢末。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師傅之官。在三

公上。後漢因之。師傅尊號曰上公。置府僚。魏晉江左皆然。後魏。太師太傅太保。尊號曰三師。後周又爲三公。隋民又爲三師。皇朝因之。漢書雲太師

太傅太保。皆古官。金即紫綬。漢官儀雲。俸月三百五十斛。齊職儀雲。品第一。金章紫綬進賢三梁冠。絳朝服。佩山玄王。周武王以太公爲太師。詩云。

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成王以周召爲之。書雲。君公爲保周公爲師相成王爲左右。漢高后元年。置太傅以右丞相王陵爲之。後省。八年。復置。尋省。哀

帝元壽二年。後置。平帝元始元年。置太師太保。孔光以太傅遷太師。王舜以車騎將軍爲太保王莽以大司馬領太傅。又置少傅爲四輔。莽篡位以

太傅。太保。國師。國將。爲四輔焉。漢光武唯置太傅。有府僚拜故宻令卓茂爲之。明帝以鄧禹爲之。章安已下初即位。皆置太傅録尚書事。其人亡因

罷。迄於漢末。獻帝初平二年。又置太師。以相國董卓爲之。魏氏以鍾繇司馬寧王爲太傅。鄭沖爲太保。太師不見其人。晉以景王名師。乃係周官名。

置太宰以代之。武帝以安平爲太宰。鄭沖爲太傅。王祥爲太保。江左太師並因晉爲太宰。梁封十八班。班多者爲貴。上公班第十八秩萬石。

陳以爲贈官。後魏三師正一品。非勲德崇重不居焉。北齊因之。後周依周官。以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不置府僚。隋氏依後魏爲三師。因後周不置

府僚。初拜於尚書省上。煬帝二年。廢三師官。皇朝復置。儀制依隋氏。三師訓導之官也。其名即周之三公。漢哀平間。始尊師傅之位在三公上。謂

之上公。明雖天子必有所師。其後或廢或置。大抵無所統職。至後魏特稱三師以正其名。然非道德崇重。則不居其位。無其人則闕之。故近代多以

爲贈官。皇朝因之。其或親王拜者。但存其名耳唐書宰相年表三公三師七十一人秦王世民齊王元吉荊王元景吳王恪徐王元禮

韓王元嘉霍王元軓舒王元名相王旦東王憲申王撝邠王守禮忠王浚薛王業慶王悰廣平上俶福王綰撫王

紘榮王幘建王震已上二十人宗室親王裴寂房玄齡長孫無忌李勣武三思楊國忠杜佑裴度王涯李德裕

李讓夷杜悰白敏中令孤綯夏侯孜韋保衡王鐸鄭畋鄭從讜蕭遘韋昭度孔緯杜讓能徐彥若崔胤王搏

栁粲已上二十七人宰相及前執政遷者李光弼郭於儀王思禮李抱玉僕固懷恩田承嗣李正己朱泚李寳臣侯希

繞馬燧李晟李光顔烏重胤王智興李載義李克用王建韓建朱全忠已上二十人以軍功進者武攸暨李輔國

於頔韓弘已上四人以恩澤進者江少虞類苑國朝歷三公三師者太祖即位。天雄節度符魏王彥卿。自守太尉爲太師。定難節度西平王李

中令彞興。自守太傅爲太尉。荊南節度南平王高中令保融。自守太保爲太傅。宋書職官志三師三公。宋承唐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師。太尉司

徒司空爲三公。爲宰相親王使相。加官。其特拜者不預政事。皆赴上於尚書省。凡除授。則自司徒遷太保。自太傅遷太尉。檢校官亦如之。太尉舊在

三師下。由唐至宋加重。遂以太尉居太傅之上。若宰臣官至僕射致仕者。以在位乆近。或已任司空司徒。則拜太尉太傅等官。若太師則為異數。自

趙普以開國元勛。文彥博以累朝耆德。方特拜焉。雖太傳王旦。司徒呂夷簡。各任宰相二十年。止以太尉致仕。熙寧二年。富弼除守司空兼侍中平

章事。辭司空侍中。三年。曾公亮除守司空檢校太師兼侍中。以兩朝定策之功辭相位。六年。文彥博除守司徒兼侍中。九年彥博除守太保兼侍中。

辭太保。元豐三年。以曹佾檢校太師守司徒。兼中書令。九月。詔檢校官除三公三師外。並罷。又以文彥博落兼侍中。除守太尉富弼守司徒。皆録定

策之功也。六年。彥博守太師致仕。八年。王安石守司空。曹佾守太保。元祐元年。文彥博落致仕太師平章軍國重事。呂公著守司空同平章軍國重

事。崇寧三年。蔡京授司空。行尚書左僕射。大觀元年。京爲太尉。二年爲太師。政和二年。京落致仕。依前太師。三日一至都堂治事。九月。詔以太師太

傳太保。古三公之官。今爲三師。古無此稱。合依三代爲三公。爲眞相之任。司徒司空。周六卿之官。太尉。秦主兵之任。皆非三公。並冝罷之。仍考周制

立三孤。少師少傳少保。亦稱三少。爲次。相之任。至是。京。始以三公任眞。相。三公。自國初以來未嘗備官。獨宣和末。三公至十八人。三少不計也。太師

三人。蔡京。童貫鄭紳。太傳四人。王黼。燕王俁。越王偲。鄆王楷。太保十一人。蔡攸。肅王樞至儀王㮙。渡江後。秦檜爲太師。張俊韓世忠爲太傳。劉光世

爲太保。乾道初。楊沂中吳璘並爲太傳。紹熙初。史浩爲太師。嗣秀王爲太保。自紹熙後。三公未嘗備官。其後韓侂胄。史彌逺。賞似道專政。皆至太師

焉。賞黯傳黯爲中書舍人。權知讅刑院爲群牧使。時封拜皇子。並除檢校太傳。黯言太師太傳太保。是爲三師。天子之所師法。子爲父師。於

義不可。蓋前世因循不思之過請自今皇子。及宗室屬卑者。皆無兼師傳官。隨其遷敘政授三公。下兩制議。請如黯奏。而中書亦謂自唐以來。親王

無兼師傳者國朝以三師三公皆虛名。故因而授之。宜正其失。詔可遷給事中權御史中丞。百川學海師。傳。保輔佐人主。其名甚重。非道尊德重不

可以居也。師。導之教訓。傳。傳其德義。保。保其身體。如周召畢公之於成王可以當是名矣。漢之張禹孔光。辱莫甚焉。鄧禹其庶幾乎。後世以爲階官

而序進之。失其本㫖矣。若皇子加官。而冠以師傳保之稱。此何義也。予雖賢而可爲父之師傳保乎。況有年方孩幼。即加是官者。尤悖理矣。故英宗

治平二年。御史中丞賈黯力陳其非。四月丙午。詔止加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是也。自此名正言順。人無得而議。宣政以後。至以師傳保加之官竪。其

悖理尤甚矣金史太師太傳太保各一員。皆正一品。師範一人。儀刑四海元史百官志三公太師太傳太保各一員。正一品。銀印。以道爕陰陽。經邦

國。有元襲其名號。特示尊崇。太祖十二年。以國王置太師一員。太宗即位。建三公。其拜罷歲月皆不可考。世祖之世。其職常缺。而僅置太保一員。至

成宗武宗而後。三公並建而無虛位矣。又有所謂大司徒司徒太尉之屬。或置或不置。其置者或開府。或不開府。而東宮嘗置三師三少。蓋亦不恆

有也。文獻通考三師。太師太傳太保。廑代多有之。一太。殷建官有六太。其一日太軍。自周以後。亦常有之。餘五太則無。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歷代有

之。二大。太司馬大將軍。歷代亦有之。諸位從公。諸將九及光祿大夫闢府者。歷代亦時有之。官屬等。歷代有置有省。亦多周說。所以不史各具本膺

但依時代都言之。其大將軍自其本篇。漢有三師而不見官屬。以丞相爲公。置司直長史。後改丞。相爲司徒。則曰司徒司直長史。其宰相爲。其太尉

後改爲大司馬。綏和初。始置長史一人。掾屬二十四人。御屬一人。令史二十四人。改御史大夫爲大司空。置長史加申丞。其御史大夫篇後漢初唯

置太傳。有長史一人。掾屬十人。御屬一人。不知何曹。後置太師。董卓嘗居之。蓋自爲也。而不見官屬。太尉屬官。有長史一人署諸曹事。盧植禮法曰。

如周小宰。掾史屬二十四人。分主二千石長史遷除。遷民戶祠祀。農桑。奏議。辭訟。郜輯。轉遒。盜賊罪法兵。貨幣。益鐵。倉榖等事。黃閣主簿。省録衆事。

掌閣下咸儀。記室令史。掌上章表報。後漢末。陳琳阮璃皆爲曹公記室。軍國書檄皆所作御屬。掌爲公卿閣下或儀司徒屬官有。長史一人。掾屬三

十一人。令史及御屬三十六人正曰掾。副曰史。陳寵辟司徒鮑里府。是時三有掾屬專尚交道。以不青親專高高寵。獨勤心相務轉爲辭曹。專掌天

下獄訟。時司徒辭訟。乆者數十年事類副錯。易爲輕重寵爲昱撰辭訟比七卷決事科條。皆以事相從昱奏。之其後公府奉以爲法司空屬官。長

史一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屬三十二人正四掾。副曰馬。漢書舊注雲。公府掾比古元士四命者也。或曰。漢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皆此

命士其所不言則爲百石屬其後皆自辟。降。故通爲百石雲。其大司馬從事中郎正行參軍大司馬亦有正行參軍也。晉有太宰太傅太保。唯楊駿

爲太傅。增祭酒爲四人。掾屬二十人。兵曹爲左右也。楊駿輔政引潘岳爲太傅主簿。太宰太保官屬不見。太尉司徒司空並有長史司馬。太尉雖不

加兵者。吏屬皆絳服。泰初三年。又置太尉軍參軍六人騎司馬五人官騎十人。而司徒加置左。長史長差次九品。銓衡人倫。冠綬與丞相長史同主

簿左右東西曹掾各一人。若有所循行者。增置掾屬十人。武帝時司徒奏州郡農桑。未有賞罰之制。宜遣掾屬循行詔遂使司徒督察州郡揣植若

有所循者。增掾屬十人。又溫嶠請司徒置田曹捧。州一人勸課農稟。初。王渾字重中遷司徒仍加兵渾以司徒文官。主吏不持兵及吏屬絳衣自以

非是舊典。皆令皂服。論者美其謙而識禮。司空府加置導橋掾一人。餘畧同。後漢咸寧初。詔以前太尉府爲大司馬府增至祭酒二人。賬下司馬官

騎大車鼓吹。左右光祿光祿三大夫開府者。皆爲位從公。品秩俸賜儀制與諸公同加兵者增置司馬一人。從事中郎二人。劉琨爲司空。以廬堪爲

此事中郎。主簿記室督各一人。舍人四人。兵鎧士曹。營軍刺姦賬下都督。外都督。令史各一人。主簿以下。令史以上。皆絲服。司馬給吏卒如長史。從

事中郎給侍二人。主簿記室都督。各給事一人。其餘臨時增崇者。則褒加各因其時爲節文不爲定製其祭酒掾屬。白蓋小車。七軺車施耳後戶皂

輔犢車各一乘。自祭酒以下。令史以上。皆皂零辟朝服。其爲持節都督者。增參軍爲六人。其餘如常加兵公制。孫楚。字子荊。爲佐著作郎參石苞時

騎車事。楚既負其才氣。頗侮易苞。初至。揖曰。天子命我參卿軍事。初參軍不敬府主楚既輕苞。遂利施敬自楚始也宋有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

司空。大司馬。諸府皆有長史一人。將軍一人。又各置司馬一人。而大傅不置長史掾屬亦與後漢嗒同。自江左以來。諸公置長史倉曹屬。東西閤祭

酒各一人。主簿舍人二人御屬二人令史無定員。領兵者置司馬一人從事中郎二人。參軍無定員。加崇者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掾屬

四人。則倉曹增置屬。戶曹置掾。加崇極於此也其司徒府若無公。唯省舍人。其府常置其職僚異於餘府。有左右長史東西曹掾屬。餘則同矣。餘府

有公即置。無則省。齊有太宰大司馬並爲贈官無僚屬太尉司徒司空是爲三公。特進位從公。諸開府儀同三司位從公。開府儀同如公。凡公督府

置位。長史司馬一人諮議參軍二人。諸曹有録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直兵。外兵。騎兵。長流賊曹城局。法曹。田曹水曹鎧曹。集曹右戶十八曹局

曹以上署正參軍。法曹以下署行參軍。各一人。其行參軍無署者爲兼員。其公府佐吏。則從事中郎二人。倉曹掾戶曹。屬東西閤祭酒各一人主簿

舍人御屬二人。加崇者則左右。長史四人中郎掾屬並增數其未及開府。則置亦有佐吏。其數有減小。府無長流。置禁防參軍。初晉令公府。長史著朝

服自宋大明以來著朱衣。齊王儉爲司徒左。長史。請依晉令復舊制。不著朱衣。時議不許。又曰。王秀之常雲。位至司徒左。長史。可以知止足矣又陸

慧曉爲司徒右。長史。謝朏爲左。長史府公竟陵王子艮謂王融曰。我府二上佐。前代誰可比。融曰。兩賢同時未省前州。梁武受命之初官班多同宋

齊之舊。有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馬。太尉。司徒。司空。開府儀同三司等官諸公及位從公開府者。置官屬。有長史司馬諮議參軍。掾屬從事中郎。

記室建安王爲雍州表東管記。乃以江革爲征北記室參軍。革弟觀又爲參軍記室。任訪曰。文秀之任。總卿兄第。故歷代皆爲文士之華漢雲主簿

列曹參軍。行參軍舍人等官。其司徒則有左右二長史。褚城。字仲寳。爲司徒左長史。加貂。台佐加貂自疏始也又增置左西掾一人。自餘僚佐同於

二府有公則置無則省。而司徒無公唯省舍人。餘官常置。開府儀同三司位次三公。左右光祿大夫優者則加之。曰三公。置官屬陳三師二大並爲

贈官。而無僚屬。其三公有府長史司馬。諮議參軍。從事中郎掾曹屬主簿。祭酒録事。記室正參軍。後魏三師無官屬。後又置太宰。以元

天穆爲之。增置佐吏。三公及二大並有長史司馬諮議參軍從事中郎掾屬。主簿録事參軍。功曹記室。戶曹中兵等參軍。諸曹行參軍。祭酒參軍事。

長史兼行參軍督護。其太尉司徒。與二大屬官階同。唯司空府官每降一階。北齊三師二大三公。各置長史司馬諮議參軍。從事中郎掾屬。主簿録

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騎兵。長流城局刑獄等參軍事東西閤祭酒。及參軍事。法墨田水鎧集士等曹。行參軍督護等員。司徒則加左右長史。

長史。主吏。司馬。主將。舍人。主閣內事。皆自秦官也。從事中郎。從事中郎。漢未官也。陳湯爲大將軍。王鳳從事中郎。在主簿上。所掌秩與長史同。掾屬。

主諸曹事。主簿。所主與舍人同。祭酒所主亦同。令史。主諸曹文書。此皆自漢官也。陳湯為大將軍。王鳳從事中郎是也。御屬參軍自後漢也。孫聖參

驃騎軍事是也。參軍所主與掾屬同。其儀同三司如開府者。亦置長史以下官屬。而減記室。倉城屬田。水鎧士等。七曹各一人。其品亦下三公府一。

階其三師二大佐吏。則周太尉府也。後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而不見僚屬。隋三師亦不見官屬。而三公依北齊置府僚。後省府及僚佐置。

公則坐於尚書都省。朝之衆務。總歸於臺閣。唐三師三公並無官屬。宋亦如之。

太子太師大戴禮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太公爲大師。史記外戚世家雲漢高祖以商山四皓爲太子太師也。

晉公卿禮秩太子太師。秩與卿同。晉官品令太子太師品第三。舊硯尚書令。位在卿下。進賢兩梁冠。絳朝服。後魏書百官志。太子太師。右從第一品

上。薛綜讓少傅表先生之建太子。必擇九德之師。六行之傅。晉書何劭傳。劭。字敬祖。與武帝同年。有揔角之。好。帝爲王太子。以劭爲中庶子。及即位

轉散騎常侍。甚見親待惠帝即位初建東宮。太子年幼。欲令親萬機選六傳。以劭爲太子太師通省尚書事。職官分紀唐貞觀十六年。太子太師魏

玄成薨。帝追思不已。謂侍臣曰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已過。今玄成殂逝遂

亡一鏡矣。又曰。玄成亡後。朕遣人至宅。就其書亟得表一紙。草字皆難識。唯前有數行稍可分辨。雲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用惡人則

國亂。公卿之內。有愛有憎憎者唯見其惡。愛者唯見其善。愛憎之間。所宜詳慎。若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賢勿貳可以興矣。其遺表

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書之於笏。知必諫也。馮定爲太子詹事。時宰臣鄭覃兼太子太師。欲於尚書省上。定奏曰。據六典。太師

居詹事府不合於都省禮上。乃詔於本司上事。人推美之。事文類聚長孫無忌爲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上品。同三品自此始。唐職林晉東宮故事。

皇子詣崇賢門迎師傳顔眞卿改太子太師。李希烈陷汝州。盧杞乃建遣眞卿。四方所信。若徃諭之。可不勞師而定。詔可公卿皆失色。李勉以爲

失一元老。貽朝廷羞。宻表固留。至河南府。河南尹鄭叔則。以希烈反狀明勸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既見希烈。時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使者皆在

坐。謂希烈曰。聞太師名德乆矣。公欲建大號。而太師至。求宰相孰先太師者。眞卿叱曰。若等聞顔常山否。吾兄也。祿山反。首舉義師。後雖被執詬賊

不絶於口。吾年且八十。官太師。吾守吾節。死而後已。豈容若等脅邪。諸賊失色。唐本傳盧鈞守太子太師。帝元日。太饗含元殿。鈞年八十。升降如儀。

音吐鴻暢。舉朝諮歏。舊唐書文宗紀大和八年。十月辛卯。以中使田全操充皇太子太師。甲午。皇太子見太師路隨於崇明門。茅亭客話後唐大同

三年。魏王統軍堯蜀。孟先主尚莊宗妹。福慶長公主。自太原節度馳赴西川。至明宗晏駕。宗室喪亂。朝士奔竄。有新羅僧攜莊宗諸子爲僧。入蜀投

孟主。即福慶長公主猶子也。因爲起院。以莊宗萬壽節爲名額。蜀人號爲太子太師。暨聖朝吊伐。入見闕庭。有小師宗瑩酷妤爲詩。其師自京歸。檢

校其院。隳殘殆盡。宗瑩與院主元亮。設謀聞於時政。以其師後唐宗裔。不合住川。由是爲所奏。發遣赴闕。太師憂恚。卒於劍門。元亮與太師同日暴

亡。宗瑩因順賊入城。焚燒院宇。寄食諸寺中風恚。二三年間。患瘡疥狼狽。終亦自縊而死。嗚呼。不畏於天。不孝於師。能無及此乎。文昌雜録太子太

師張公昇。大中祥符八年歲在乙卯登科。熙寧九年丙辰終於許州陽翟縣里第。公起布衣致。使相自初仕至薨謝。歷一甲子。近世所無也。文苑英

華授宋王成器太子太師制蘇顒撰門下。孟侯之禮。雖歸於冡弼。太伯之風。實尚於高節。左衛太將軍宋王成器。幼而聦惠。長則溫仁禮樂同歸。質

文相半。孝以爲政。每用因親。忠而立誠。所期尊主。故能樂。於爲善。妤在服儒。占蟻穴以探微。登省臺而成賦。自奄有梁宋。作藩邦家。其儀孔臧。其德

可大。朕之元子。當踐副君。以隆基有社稷大功。神祗唐書作人神僉屬。由是朕前懇讓。言在必行。天下公議唐書作至公誠不可奪。爰符立季之典。

庶葉從人之願。況別。爲九州必資於牧伯。貞夫萬國先佇於師傅。式副僉諧之求。仍光不拜之寵。可雍州牧。揚州大都督。太子太師。別加實封二千

戶。賜物五千改。細爲二十疋。奴婢十房。金銀器皿二百事。甲第一區。良田三十頃。餘如故。主者施行。授信安王禕太子太師制。孫逖撰門下。傳導

元子。師長庶寮。必在正人。無非舊德。太子少師上柱國信安王禕宗室良翰。朝廷碩老。踐忠公而體立。節明肅而成用。頃膺大任。頻總中權掌夏司

春。是爲六官之。長。戢兵禁暴。何止萬人之敵。睦親尚齒。念舊録功。宜優天秩之榮。俾極宮臣之位。可光祿大夫。守太子太師勲封如故。唐陞宣公翰

苑集李勉太子太師制立國之本。所繫於元良。弘教之方。必由於端士。非精識前典德冠當時。恭敬溫文。其將安徽。吾是以輟台階之老選宗室

之賢。輔翼春闈。是資教諭。檢校司徒同平章事充太清宮使。崇文館大學士。上柱國汧國公。李勉。忠信孝友。直方簡儉。達君臣父子之際。知禮樂教

化之端。虛澹保和。貞明寡慾。求舊則德懋。敘親則屬尊。師範國勲。無易其選。可檢校司徒兼太子太師。散官封勲如故。李衛公集賜新授太子太師

杜衍制卿。道崇德茂。體方。行正。業成廊廟。心存丘壑。徃以時事。來還宰旅。秉此難進。確然莫奪。雖遵乂辟之望。實有鎮浮之益。深惟元老。想見高

風。師範之尊。東宮莫二。舉茲崇秩。明昭有德。公器斯在。雅道有光。宜略常謙。即膺成制。宋洪文安公集同知樞宻院事王綸父贈太子少師詠贈太

子太師制朕奉燔瘞於崇丘。裒神祗之大報。誕旉貺施。交被幽明興言輔臣。追念先德。宜布褒榮之律。少舒怵惕之懷。具官某。履信自持。潛光不

售。揚名後世。但知連屋以藏書。教子義方。果見肯堂之底法。服在樞機之邃。相予禋祀之成。念餘慶之所蒙。舉愍章而亟下。儲宮極品。師位最高。尚

其如存。綏我異渥。洪适盤洲集虞允文父祺太子太師制蜀道。文儒之林也。在西漢時。嚴馬淵雲。稟靈江漢。擅聲四海。後來仰之如慶雲景星。曹。

未聞父子繼美。及致身鼎輔者我宋勃興。異材間出。高視前古。世載其英。具官某。包括群書。洋溢嘉。聞。登名月窟。仕不隆振。儲休子舍。大其門閭光

踐鴻樞。兼握政柄。聚精會神。景行夔卨。宮師褒禭。制墨未乾茲講神釐。復申恤冊以彰教忠之訓。以慰顯親之心。沒有知也。尚榮享之。洪浩鄱陽集

贈太子太師制勑。惟天無私。積德必報。於公篤高門之慶。贜孫開有後之祥矧節義貫於一時。勲名垂於萬世。宜侈傳家之福。啓予同德之良。苟

非厚愍冊之褒。何以示忠臣之勸。左中大夫同知樞宻院事。洪遵故父任徽猷閣直學士。左朝散大夫。贈左光祿大夫謚忠宣。晧。德望儀於列辟。問

學肩於先儒。十九年牧海上之羊。夙高蘇武之節。八千里感朝陽之鰐。咸推韓愈之忠。方頒促召之音。遂起雲亡之歏。獨有遺經之滿篋。遂詒嗣子

以承家。躋於廟堂。貳我樞管。肆厥延登之始。爰加追賁之恩。雖西清學士之班。未究平生之藴。而東宮維師之秩。允爲窀穸之光。歆我殊榮。服之無

斁。可特贈太子太師餘如故。鄭起潛立庵集端明殿學士別之傑故父宣義郎致仕已贈太子少師湜贈太子太師制樞副之登。幸哉有子愍飾

之命。加乎其身。具官某父某。行著鄉評。學推儒望。珪璋內抱。躬全韞玉之藏。弓冶親傳。家有籯金之訓。維子政地。嘉爾義方。爰陞秩於宮師。用增光

於家廟。非持廣朕漏泉之澤。抑亦表爾教忠之功。靈其克歆。禮則爲稱。加贈王藺故父太子太師制勑朕圖惟厥初。莫先孝。治。二三執政。爵位

既崇追顯其親累封疊寵。茲其時矣。太中大夫參知政事無爲縣開國伯。食邑八百戶。食實封二百戶。王藺故父任朝奉大夫。贈太子少師之道。學

識醇深。氣節剛正。儒術飾之吏事。詞章繼於古人。載馳華使之車。仕非不逺。通班文石之陛。志乃竟違。收其藴蓄之餘。貽爾賢哲之嗣。參和公鼎。益

大德門茲正位於宮師庸增光於禰廟。恩典彌渥。尚其歆承。可特贈太子太師。陳靖上眞宗乞置東宮師保劄臣。伏見皇太子。光踐承華。照臨方

內。游雷成象。正位於青宮。五輅和鈴炳儀於清廟。惟賓寮之具爾。獨師保之闕如。且夫師者。師法其規模保者。保安於德義。苟曠厥任。未協前經。臣

是以展轉三思。揣摩群籍冀有確論。上贊昌朝。粵自五帝選賢。三王授子。雖揖遜之或異。在訓導以攸同。虞舜之書。則曰教胄子。姬周之典。則曰延

沖人。著于格言。莫重尊教。雖然。服冕裘。陳鹵簿。此可以莊禮容於外也。未若就道德。敦孝恭。此可以發智理於內也。伏願陛下。隆邦家之本。考沿襲

之文。延揖公台。充備師傅體二聖之基緒。副三靈之宅心。人謀大同。知有尊於調護。神器光屬。亦共貫於守成。又惟陛下。頒列藩房。威昭聖範。歷試

京邑之繁重。備嘗稼穡之艱難。雖勿用以居潛。已重暉而合照。故太宗皇帝英心專斷大略制權。謂六傳而可虛俾庶務而從簡今皇太子。通膺儲

位。方在妙齡。是宜設彼師臣。豐其禮數。恢七教已興之德業。廣五行俱下之聦明。春誦夏弦。遍遵行於故事。左輔右弼。率永賴於正人。臣。謹按漢書。

始元五年六月。詔曰。朕以眇身。獲保宗廟戰戰慄慄。夙興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傳者。是知保傳之重。不可不備也。又伏覩唐正觀十七年散騎

常侍劉洎。以謂皇太子初立。宜尊賢重道。以昭聖德。遂上書論列。亦有憲章。然而師傅之名。未聞沿革之制。臣學識寡陋。罔測津涯。伏乞陛下。選載

筆之洪儒。俾其檢討。召秉鈞之元輔。計之乆長。庶使左右周儲。賴旦奭之耆德。利翼漢室。躡園綺之高蹤。上符宗社之靈。下副華夷之願。臣。通當暮

齒。尚玷周行。請老歸田。案禮經而愧晚。封章言事。表臣節之有終。儻蒙宸鑒俯回。離明增耀。不獨臣死生幸甚。抑亦使兆庶同歡。

太子少師六典太子三少。掌奉皇太子。以觀三師之道德而教喻焉。晉書惠帝以衛尉裴揩爲太子少師。宋書太子

少師少保。並晉置。後魏書百官志太子 少師右第二品上。職官分紀後魏郭祚。領太子少師。祚曾從世宗幸東宮。明帝幼弱。祚持一黃㼐出奉之。時

應詔左右趙桃 弓。與御史中尉王顯。迭相唇齒。深為帝所信。祚私事之。時謗祚者號為桃弓僕射。黃㼐少師。唐李綱拜太子少師。時綱有腳疾不

堪踐履。太宗特賜步與。令綱乘至閣下。數引入禁中問以政道。又令與入東宮。皇太子引上殿。親拜之。綱於是陳君臣父子之道。問寢視膳之方。理

順詞直。聽者忌倦。太子嘗商略古來君臣。必教竭忠盡節之事。綱懍然曰。托六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爲難。綱以為。易。每吐論發言。皆辭色慷

慨。有不可奪之志。太子未嘗不聳然禮敬。貞。觀十三年。以房玄齡爲左僕射。拜太子少師。玄齡上表遜位。優詔不許。玄齡固讓。乃下詔曰。夫選賢之

義。無私爲本。奉上之道。當仁是貴列代所以引風。通賢所以葉力。卿忠肅恭懿。明允篤誠。草昧霸圖。綢繆帝道。儀形禮閤。庶政惟和。輔翼春宮。望實

斯在。而忘彼大體。徇茲小節。雖恭教諭之職。乃辭機衡之務。豈所謂弼余一人。共安四海者也宜聽此懷。無煩固讓。玄齡固不奉詔。又詔曰。玄齡德

爲時秀。位隆朝右。業履恭儉。志懷沖退。頻表陳誠。固辭執法。朕昃食思治。虛己欽賢。方資啓沃。共康兆庶。豈得由其雅尚。用虧彝典。便可。斷表。即令

攝職。太宗固謂侍臣曰。太子師保。古難其選。若成王幼小。周公爲傅。左右皆賢。日聞雅訓。自幼及長。便爲聖君。秦之胡亥。趙高傅之。後以刑法。及其

立也。誅功臣。殺親族。慘酷不已。旋踵而亡。以此言之。善惡由於習近。又曰。房玄齡拜太子少師。時皇太子將行拜。備儀以待之。玄齡深自卑損。不敢

修謁。遂歸於家。有識者莫不重於崇讓。唐休璟。年力雖衰進取彌銳。時尚宮賀婁氏用事。休璟乃爲其子娶賀婁氏養女。以爲妻。因以自達。由是

起爲太子少師。為時所譏。許敬宗爲太子少師。乾封初。以年老不能行步。特令與司空李勣。每朝日。各乘小馬入禁門至內省。王起遷太子少

師判兵部事。侍講如故。以其家賓詔每月割仙韶院料錢三百千添給。起富於文學。而理家無法。俸料入門。即爲僕妾所有。帝以師友之恩。特加周

給。議者以與伶官分給。可爲恥之。唐書長慶中。以兼太常卿趙宗儒爲太子少師。太常有師子樂。備五方之色。非會朝聘享不作焉。至是中人掌教

坊之樂者。移牒取之。宗儒不敢違。以狀白。宰相以爲事在有司執守。不合關白。而宗儒憂恐不已。宰相責以懦怯不任事。故換此散秩。舊唐書禮儀

志總章元年二月皇太子弘幸國學釋奠贈顔回太子少師事文類聚元和以來宰相有兩李少師。故以所居別。之。一曰靖安少師。一曰永寧少師。

職林文宗議選舊德保護東宮。乃以太子少師君蕭俛。宋史職官志園初。師傅不常設。仁宗升儲。置三少各一人。參政李昉兼掌賓客。及升首相。遂進

少傅。此宰相兼官僚之始也。丁謂兼少師。馮拯兼少傅。曹利用兼少保。是時實爲東宮官。餘多以前宰執爲致仕官。若太子太師太傅太保。以待

宰相。官未至僕。射者。及樞宻。使致仕。亦隨本官高下除授。太子少師少傅少保。以待前執政。惟少師非經顧命不除。若因遷轉。則遞進一官至太師。

即遷司空。天禧末。皇太子同聽政。乃以首相兼少師。自後神宗。欽宗孝宗。光宗。在東宮皆不置。開禧三年。史彌逺自詹事入樞府。乃進兼賓客。已而

太子侍立。遂以丞相錢象祖兼太子少傅。明年。景憲太子立。象祖兼少師。彌逺以右相兼少傅。未幾彌逺丁內艱。象祖亦去位。又明年。彌逺起復。遂

兼進少師。景定元年。度宗升儲。以賈似道爲少師。文苑英筆授唐休璟太子少師制蘇頲門下。君臣之道。欽若從又。師保之寄。人具爾瞻。必在耆

德。共康庶政。特進前行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上柱國宋國公致仕唐休璟。自天錫夢。維岳降精。心竭忠公。器包文武。廟堂隆棟。委以弼丞。

帷幄運籌。推其決勝。爰當宰任。固辭揆職。私第懸車。耆年益壯。公門軾焉。朔見逾聞。求舊所期。懷賢是切。諭於三善。況待正人。營於百工。孰遇元老。

宜紆几杖。俾作鹽梅。可行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散官勛如故授岐王範太子少師等制黃門贊翼皇儲。允歸師保。崇敬叔公諒屬親賢。

號州刺史上柱國岐王範。秘書監兼幽州刺史。上柱國薛王業等明允篤誠。溫良恭儉。忠孝先於令典。文儒偉於成業。自爲我藩翰。擁其干旄。雅聞

邵伯之詩。尤美魯公之政。雖頒條是務。而導禮兼資。因入拜於承明。停來儀於博望。範可太子少師。號州刺史。業可太子少保。兼幽州刺史。勲封等

各如故。主者施行。元豐懷遇集故資政殿學士太子少保致仕元絳可特贈太子少師勑。進退之禮。始終不愆。存歿之恩。表榮宜稱。肆頒明命。閩

錫故臣。具官某。和厚溫恭。文采自飭。政司宻勿。宿有將明。知止乞身。厥惟嘉尚。遘茲奄忽。彌用衋傷。厚徃飭終。加隆寵數。尚其冥漠。識我徽章。可

故太子少保充資政殿學士致仕趙抃可特贈太子少師勑。朕有爵祿以禮天下之士。惟賢才者得以備其尊崇。生而都榮名。歿而被餘寵。非眞

以稱公義。維以盡於朕心。具官某。厚德足以鎮浮。清名足以激濁。行已事上。始終潔完。駡時老成。實朕良弼。不。復強起。今其雲亡。錫茲褒嘉。申我傷

惻。維爾有聞。賁於無窮。可王之道相山文集追贈太子少師勑。於公以仁恕治獄老於尺曹。而定國。相漢。棲筠以忠正事主終於御史。而吉甫相

唐。夫報不在其身。則祉必施於後。積善之慶神理不誣。中太夫參知政事。無爲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王藺故父任朝。奉大夫。贈通奉

大夫之道。以明練有爲之才。抱剛毅不回之節。服勤州縣。有志事功。曩在擾攘。保全鄉社。寇不臨於一境。活何止於千人。嗟顔駟之不逢。喜臧孫之

有後。今其次嗣。翊我化鈞。是以似之。見典刑之猶在。所憑厚矣。知世德之靈長。肆因授任之初。申錫追榮之命。升宮師之亞秩。賁愍冊於幽扄。尚其

英靈。歆此優渥。可特贈太子少師。加贈少師勑。士有抱負器業。砥名勵行。自。見於世。而用之未盡者。乃以訓其子。今登元樞。重我本兵之地。則

褒崇之典追報其親。蓋亦理之宜。而事之稱也。太中大夫知樞宻院事兼參知政事。廬江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二百戶。食實封三百戶。王藺故父任

朝奉大夫。贈太子太師之道。學博而文瞻。材全而識明。蚤收儒科。浸階膴仕。兩持使節。風采猶存。孰遏長塗。位不配德。堯生賢佐。始大爾門。進亞公

師。爰頒命綍。官品增峻。用詔無窮。可特賜少師。洪文安公集賀允中父任承議郎贈左中散大夫珇贈太子少師制人倫之孝。莫大於揚名。王者

之恩。尤高於錫命。眷弼臣之鼎貴。即考廟以追榮。具官某。爲世聞人。不躋膴仕。種德百年之討。非此其身。遺子一經之傳。克昌厥後。方延登於政地。

亟加賁於泉扄。儲位之孤。師位爲冠。尚營魂之未泯。對茂渥以靈承。知樞宻院事陳誠之父任右宣教郎致仕贈太子太師宏贈少師制昊天

有成命。載賡郊祀之詩。聖主得賢臣。實賴精神之助。肆裒嘉貺。追寵襧庭。具官某。肅括飭躬。高明養氣。見謂一鄉之善士。不躋三接之康侯。非此其

身。自信籯金之訓。幸哉有子。立登樞管之華。屬。茲豐禮。可緩裦興。即春宮之峻品。冠夏篆之巍班。尚期如存。歆我休渥。李壁雁湖集姜特立父綬贈

太子少師爲人臣者。以忠義歿身。雖千載之逺。聞其風而敬之。矧先帝藩邸之臣。義方所自。耳目相接。凜然如生。因其子貴。加之恤典。尚何靳哉。

具官某故父某。位不盡才。忠能效節。造物之報。在其後人。依乘風雲。事我聖考。方掛冠於神武。爰正位於泰官。視其恩數之當行。孰若追榮之最急。

錫之新命。畀以宮師。豈特慈人子顯親之思。亦以彰人臣死事之報。英靈不泯。光寵其承。鄭起潛立庵集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宻院事金淵以新

除封贈父已贈奉直大夫祖文贈太子少師制共政登庸。進西府樞機之貳。教忠崇報。躋東宮輔翼之師。孝莫大於顯親。恩聿隆於錫命。具官某

父某。含章獨善。迪行素純。踐履足配於先民。寬厚自孚於仁里。傳家有慶。高駟馬於門閭。知子甚明。植三槐於門戶。由爾義方之訓。弼吾宥宻之謨。

因嘗疊被於徽章。茲用峻加於愍飾。慶風雲之會。渙寵渥以方新。感雨露之濡。發幽光而奚憾。克綏厥後。益永其承。趙槩集金紫光祿大夫太子少

師張化生墓誌樂全先生男張方平銘睢陽有隱君子。清河公。世家宋人。自唐五季代。藩帥擅勢。豪傑多見縻用。公曾祖堯以材略仕歸德軍

顯名東諸侯。節度。使皆倚以自重。領亳州刺史行州事。祖文熙通經。從使府辟爲軍事推官。考嶠。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擢第。風表秀偉。長民有政。太

宗皇帝臨軒召對。嘉其器望。選知鄆州賜之親禮。優以全俸。搢紳以爲寵終尚書都官員外郎。今贈太子少傅。少傅篤厚長者夫婦奉佛。中身未有

於。相與精禱。乆之。夫人夢天人乘。空而降。捧一嬰兒授之。曰。以是爲而子。因妊生。公幼而莊介。不戲弄。不嬉笑。人莫敢狎侮。稍長就學。記誦強敏。他

日少傅曰。人不學不知道。道在六經也。曰諾。即習通諸經。然非其好也。他日又問盍婚宦乎。曰諾。婚而未宦。少傅。即世。遂不。復仕。曰。向者從父之命。

今姑從吾志。貲業素厚。悉屬。之弟。十餘年間。隳蕩無餘。一不爲問。乆之。其子方平通顯於朝。比至翰林學士承㫖。戶部尚書參知政事。天澤下施。自

葉流根。公自大理評事太子中允太常丞。歷尚書工部刑部兵部員外郎郎中。至秘書少監。以及今贈。子領益部。賜公階朝散大夫。解三司使。賜公

金紫。皆特恩也。家人奉章綬。服以拜賜。然不再服矣。從子之官。所至官舍。入府門。更罷乃出。僚吏無識者。金陵錢塘秦亭。有林園樓堞。可以眺望山

川之勝。未嘗至其所也。其在京國鄉里亦爾。獨處一室四十餘年。世緣人事不以自累。貪愛巧僞之爲。平生不接於心術。菲飲食。衣至於不任補紉

而後易。羞有常物。不得輙有加者。居處器用。不易其舊。夫人先公歿十七年。夫人既歿。不。復見婦人之面。孫娶婦入門。隔窗一參。竟不之識。早歲猶

有山僧野客。間相見者。晚年。悉不。復接。家有吉凶之事。悉不。復知。其節孤峻如此。尚書自錢塘丁太夫人憂。候朝京口錢塘淨慈寺。老宿僧惟清。行

甚高。聞公常日宴坐。語其徒曰。是公。豈所謂得一切清淨功德。莊嚴三昧者耶。我爲善知識。應爲發起宿世善根。乃至丹陽請見。公欣然接納。清問

公住無所住耶。公曰我住正住。清曰公亦憶念耶。公曰如是。我正憶念。後數相見。公竟別無叩問。清告其徒曰。是不可思議。當知公已乆植衆德本。

已得諸根清淨。得大善寂力。住無生法。忍入甚深智豐。徃者雖子孫常所親近。亦不知公所存。由是乃知公遊方之外逺矣。尚書早晏定省。燕居侍

坐。語寒溫外。未嘗及他。因事警策。必有深㫖。尚書自南京遷秦州。慮公樂。鄉里。且迎侍道逺。請於朝。求寢新除詔書三下。公謂其子。吾猶可行。君命

豈得取必也哉。吾聞先人話前朝事。要官重寄。莫敢以便私辭命者。吾從若在滑州官舍。所居東壁見題名記。曹侍中除滑州節度。自降麻到官。中

間不浹日。有如是偃蹇者耶。既行。左右奉與。公曰。此何爲者。尚書前白。迓人實多。數易不足爲勞。公曰。吾從先人屢領郡矣。見郡遣逆者。白直不過

二十人。無兵卒也。自雇車乘。家人橐裝共載。今官長自奉乃爾。天下安得不困。吾平生未嘗用人力。今以老身。使人肩輿徃還五千里竟不就輿。乘

馬度隴阪。西人見聞。莫不歏息。其義方大體如此。公自少無疾。不服藥。未嘗令醫胗脈。治平四年。歲在丁未。九月示疾。十月三日昧爽。寢適興居。曰

東方明乎。吾其逝矣。言終而歿。彌日頂溫至於眉宇間。七日而殮。手足不疆。上聞嗟惻。使近璫吊。內司賓臨奠。以太子少師告第。享年八十有三。配

仁壽郡夫人嵇氏。靜溫有賢德。公諱某。字化生。化生雲者。先少傅以是識其所生之夢也。王父贈太子少保。王母蘇氏武功郡太夫人。妣劉氏彭城

郡太夫人。一子尚書公也。二女。畏適士人蓋襄。次適比部員外郎蔡修。孫曰慶基。大理評事。熙寧元年戊申。冬十一月十五日甲申。葬於宋城縣仁

孝曲。孤子方平泣血銘。曰世報生身本如幻。如幻起滅非實相。智者明知起滅空。故離諸緣還自𢚘。公植善根非一劫。宿集衆德妙莊

嚴。現有眷屬常逺離。雖在家居已明脫。痴惑所生諸煩惱。不可污染如蓮華。不修觀行常寂然。是則名爲眞宴坐。常正定中無依

慧。萬行非功自成就。是則名爲眞功德。河沙無量空無邊。淨智妙明非識想。豈與色聲共生減 朱如月影水中圓。去若浮區歸海

位。金剛聖圈無有壞。須彌廬山不動搖。離一切相清淨身。 超越假名出三界






永樂大典卷之九百十九

重 錄 總 校 官 侍 郎 臣 高   拱

學 士 臣 瞿 景 淳

分 校 官 編 修 臣 林   爊

書 寫 生 召 臣 汪 增 光

圈 點 監 生 臣 彎 未 志

臣 尼 三 頓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