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乐大典/卷03518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三千五百八 永乐大典
卷之三千五百十八
卷之三千五百十九 

永乐大典卷之三千五百十八  九真


慎说文门闻也。从二立之门。上圜下

。注朝门

徐峤颜真黄庭 赵子

怀  张锦鲜于赵子

总叙事物纪原易系。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重门撃柝以待暴容盖取诸豫。皇图要纪曰。轩辕造门户然则门户之制。其在上栋

下宇之后乎。陈祥道礼书尔雅。柣于结谓之阈。枨谓之楔。枢谓之椳。枢达北方谓之落时。门持枢者。或达北檼以为图。落时谓之扈。樴谓之𢨪。在地

谓之臬。又曰。橛谓之𫔶。门棨。楣谓之梁。盖界于门者楣也。亦曰柣。曰阈。中于门者闻也。亦曰𫔶曰橛。旁于门者楔也亦曰枨。所以开阖者枢也。亦曰

椳。枢上之横梁楣也枢达北栋落时也。月令曰。以修阖扇。尔雅曰。阖谓之扉。公羊曰。齿著于门阖。左氏曰。以枚数阖。越语曰。乃阖左阖。荀卿曰。子贡

观于鲁庙之北堂。复瞻九盖。彼皆继耶。盖。即阖也。则扇也。阖也。扉也。其实一也。郑氏释月令。谓木曰阖。竹苇曰扇。盖对而言之然也。礼。君入中门。

介拂𫔶。大夫中枨与𫔶之间。士介拂枨。宾入不中门。不履阈公事自阈西私事自阈东。盖门以中为贵。故君入中门。上介拂𫔶。大夫中枨与𫔶之闻








{{{caption}}}

{{{caption}}}{{{caption}}}

{{{caption}}}{{{caption}}}

{{{caption}}}{{{caption}}}

{{{caption}}}{{{caption}}}

{{{caption}}}{{{caption}}}

{{{caption}}}{{{caption}}}

{{{caption}}}{{{caption}}}

{{{caption}}}{{{caption}}}

{{{caption}}}{{{caption}}}









格子门。前门之遗也。与李诫法式内版门软门大同而小异。上多刻镂牙口华版壸门。盖神佛堂殿。富贵之家厅馆亦用之。秦晋亦云。隔截其格

子为门。所以隔内外也。非实硬版所为。故云软门。用材 造格子门之制有数等混。或素通混压边线。或心过双线四混压边线。或混内出边线

压边线。或心内素平两下破瓣压边线。或心内平三过线两下破瓣压边线。各撺尖其门高六尺。至一丈二尺。每间分作四扇。如稍间狭促者。只分

作二扇或担额梁袱下用者。或分作六扇。用双腰串造程上下。门高一尺心串下空广五分。如门高。串内用心桂小则不用。下是促脚串。并障水版

每扇各随其长。除程及两头。内分作三分腰上留二分安格眼。腰下一分安障水版。或分作二分。合心一串。已下双串。内腰华版厚六分至一寸。程

四角入池槽。下是障水版。其名件广厚。皆取门程每尺之高。积而为法。四斜球文格子上。采出条径重格眼各撺尖。其条径加素球文之厚。每球

文圆径二寸。更加球文二分程及子桱亦如之。上混出双线。或单线混内破瓣。或麓口绞准此加减。 四直方格子门。高一尺。条径广一分。厚八釐

或三空一实材。或两空一实材。或通混不出线压边线。或起心线。混内破瓣压边线各四入尖为之。小口绞。 两绞万字格子。长材夹短材。径广一

分一厘。厚八釐。或通混。或出心线压边线。混内破瓣压边线并四入尖合角。卯口绞一寸。材空九分至八。 两绞艾叶底上材聚四龟嵌合子。艾

叶条径广八釐。厚六釐。龟背条径广一分一厘。至二釐厚四釐随空加减约度 三绞格子艾叶间球文并杂花子心出双线平绞或素不嵌龟背

条径加其广之厚。如嵌单龟背双龟背嵌六瓣芙蓉合子出尖瓣合子底上材造者。比艾叶条径。减其广之厚。龟背条径。或通混压边线。心出单线

或双线内破瓣压边线混小面在上。以空寸均匀可用为定法 两明格子门。其腰华障水版格眼皆用两重程厚更加二分一厘子程及条径之

厚各减二釐。额颊地袱厚各加二分四釐。其格眼两重外而者安定。其内者。上开池槽深五分下深二分。 程门高一尺广三分。厚二分四釐至六

釐。脑串。腰串促脚串厚皆同程。程。谓之门扇框。子程广一分二釐至一分四釐。厚一分至一分二釐。斜割角内破心混。向里压边线广取门程厚

之一半。 腰华版是双串之内或就版上雕华入池槽。或衬版外别安华版。各随四周之广。华版上压难子。 障水版。长广各随其程。四周入池槽

正面用牙口。或直难子后。使结角罗文楅。小则更不用额长随间之广。广八分。厚三分二釐。用双卯下入柱心。内附柱立。颊长同程之馀。广五分。厚

同额。卯在外。两颊广狭。先量摊壁扇数足。加减二分中只取一分为心卯。地袱长厚同。额广则同立颊广五分至六分壁版上若长。不安格眼。只

用障水版同。其名件并依前法唯程厚减一二分。肘如门高一丈。即肘广二寸。厚一寸四分。长加两𨰭。㮇广二寸。厚一寸五分。高一尺则广厚各加

一分。减一如之。 凡造格子门。先量间之广。上下高依除附柱内向里分作四扇或六扇。大程及子程之内约量均摊在平版上。尽正样或球文。或

万字。或艾叶单龟背。或双龟背嵌艾叶芙蓉合子。先觑空寸均匀然后取其条径广厚。解割名件材料不等。随意加减积而为法。功限。格子门一

间。高一丈广一丈。四扇双腰串表通混方格眼。小口绞额限附柱程并子程障水版牙口立㮇手把壁版事件等物完备。相合成器。八十五功。解割

在外。 两绞心过双线内破瓣压边线小口四入尖全造。九十七功。 两绞万字心出线破瓣长材夹断材全造一百三十四功。方绞两明出双

线破瓣全造。更加小口。六十五功 两绞艾叶底上材或串胜或聚四龟背嵌合子金。二百四十三功。 三绞艾叶间球文杂花子全造。一百五十

功。 三绞单龟双龟背华版。三百四十七功

素版门制梓人遗制

{{{caption}}}








转道门制{{{caption}}}







版门制营造大木法式

{{{caption}}}

{{{caption}}}















梓人遗制用材 造版门之制。高五尺。至二丈四尺。广与高不过方停。谓门高一丈。则每扇之广不过五尺。如减广者不过五分之一。谓门扇合广

五尺。如减广者不过四尺。其名件广厚。皆取门每尺之高。积而为法。独扇造者。高不过七尺低不过五尺门高一尺。桯广八分厚四分。桯为之门扇

稚。 肘板长视门高一尺。则广一寸。厚三分。谓门高一丈。则肘版广一丈。厚三寸。比副肘版长更加两𨰭。尺丈不得依此加减。副肘版广同上。厚

二分六釐。高一丈二尺。已上用副肘版。其馀小门子。随版广狭成造。 身口版长同前。广厚随副肘版合缝计数。令足一扇之广如牙缝造者每缝

广加五分有馀。 副长随门扇之广高一尺广四分厚三分四釐。约度加减。三福至一十三福止。 额门高一尺。广一寸六分厚四分。长随门扇两

颊之外。如额长一尺则颊外引出一寸至一寸二分。 立颊加肘版之长。广八分。厚同额广。则减额之一半。地袱亦曰门限。长同额广厚同颊。若

断切不用。长地袱两颊之下。安短限下入立柣木之内。 立楣长厚与立颊同。广则加立颊之广门高一尺则广加立颊一分之广。割角混向里

脑楣广厚。与立楣同。长则与门额齐。脑楣立楣减立颊之厚。不得加其立频。 鸡栖木又云管枢长厚同额广六分。如门高一丈以上。𨰭眼内用铁

钏。小则不用。门簪高与楣同。或高方广四分。内栓鸡栖木两楣之内分为四分。两璧各留半分。合心安簪二枚。如安四枚者。两簪合心内再分为三

分。更安簪一枚。 门砧门高一尺。长二寸二分。广取长之一半。厚八分。地袱木口外各留二分。馀并挑肩破瓣。杀向外砧之广。限后顺合心向里凿

臼窝伏兔广厚同福。其手栓广同福。厚则减广之一半。 凡版门制度。内高一丈以上。所用关榼锁柱。柱门拐上𨰭上安铁锏子。难栖木眼内安

铁钏子下𨰭安铁銿子。内铁铧臼用石地袱。门砧铁鹅台。小门子不用如断切立柣卧柣。或用石地袱。杂硬木植其地柣版随立。柣门之广如一丈

已下。只用伏兔手栓。其无楣门子。随材用之。如是城门寨门院门。宜加其厚。其馀小门子随意加减。 功限 独扇版门一座。额颊限楣伏兔手栓

砧完备全。高五尺。三功二分。高五尺五寸。三功八分。高六尺。四功五分。高六尺五寸。五功 高七尺。六功六分。 解割在外。 双扇顺门

额颊限媚鸡栖木手栓两砧并簪完备。皆全造者高五尺。六功三分。高六尺。七功八分 高七尺。九功二分。 高八尺。二十一功五分。 高九

尺。一十六功 高一丈。一十九功三分。 高一丈一尺。二十三功。 高一丈二十九功八分。 高一丈三尺。三十五功。 高一丈四尺。四十一功。

高一丈五尺。五十二功。 高一丈六尺。五十八功。 高一丈七尺。六十五功。 高一丈八尺。七十二功。 高一丈九尺。八十二功。 高二丈。九十二

功。 高二丈一尺。一百二十功。高二丈二尺。一百四十功。高二丈三尺。一百五十功 高二丈四尺。一百六十功。 如是转道破混撺尖夹额

华版细造。更加素版门倍功。

周五门周礼注。王有五门。皋雉库应路路门一曰毕门皋门。 诗大雅绵篇。迺立皋门。皋门有伉。注王之郭门曰皋门。一云

诸侯宫外门曰皋门。明堂位注。皋之言高也。陈氏曰。十者始事之辞。用官有皋舞。五门始于此。故曰皋陈祥道礼书左传曰。鲁人之皋。杜氏曰。皋。缓

也。皋鼓皋舞。皆以皋为缓。则门之远者谓之皋。宜矣毛氏以皋门为郭门非也。 雉门。周礼秋官朝士主五门。雉门为中门。阍人几其出入。 天官

阍人掌王宫之中门之禁注中门于外内为中也。若今宫阙门。郑司农曰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路门一曰

毕门。玄谓雉门。三门也春秋传曰。雉门灾及两观。疏曰。中门于外内为中者。言雉门外有皋库。内有应路也。鲁有三门。雉门有两观为中门。则天子

五门。雉门亦为中门。有两观耳。冬官匠人疏门阿之制五雉。谓高五丈。礼记明堂位。雉门天子应门。正义言鲁之雉门制。似天子应门。公羊传定公

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其言雉门及两观灾何两观微也。何休注。雉门两观皆天子之制门为其主。观为其饰故微也。陈祥道礼书春秋

书新作雉门及两观公羊传曰五版为堵五堵为雉。盖城雉之制在是也。何休曰。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然天子外阙于经无见。魏鹤山梁

阳杂抄周礼达穷民。郑氏曰。五门。雉门为中门设两观。与今之宫门周。阍人几出入者。穷民盖不得入也。库门。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献命库门

之外。戒百官也。太庙之命。戒百姓也注。王自泽宫而还。以誓命重相中敕也。库门在雉门之外。入库门。则至庙门外矣周礼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

右社稷。左宗庙注。库门外。雉门内之左右陈祥道礼书曲礼曰。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天文东璧为文府。西奎为武库。汉书于府言财物之府。于库言

武库。则库门兵库在焉。应门。诗大雅绵篇。迺立应门。应门将将。注。王之正门曰应门。书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注。出毕门立应门自之中庭。

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郑氏曰。周礼五门。一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路门一曰毕门。外

朝在路门外则应门之内。盖内朝所在也。周礼冬官正门谓之应门二彻之内八尺。参个二丈四尺。考工记。匠人注。以其应门内路门外有正朝臣

入应门至朝处。君臣正治之所故谓北门为应门。礼记明堂位 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注。正门谓之应门二伯帅诸侯而入。牧居外而纠察

之。正义明堂更无重门非路门外之应门。尔雅正门谓之应门李巡云宫中南向大门。应门也。应当也。当朝正门。宫内有路寝。故应门之内有路门

明堂无路寝。故无路门及以外诸门。但有应门耳礼记玉藻。朝辨色始入注群臣也。入。入应门也辨正也。陈祥道礼书应门发政以应物也。明堂位南

门之外亦曰应门盖明堂之南门犹路门。故南门之外门亦谓之应门周书作洛篇。应门库台元间。 尝麦篇。王陟陛在东序。乃北向繇书于内楹

之门。东汉书明帝永平八年诏曰。昔应门失守。关睢刺世注春秋说题辞曰。人主不正应门失守。故歌关睢以感之宋均注曰。应门听政之处。薛君

韩诗章句曰。人君退朝入于私宫。后妃御见有度。应门撃柝鼓人上堂。退反宴处。体安志明。今内倾于色。贤人见其萌。故咏关睢说淑女正之仪以

刺时。中门守禁。奇服不入。严内治也。应门撃柝。鼓人上堂。正燕处也。文选张景阳七命。应门八袭。旋台九重。 路门又曰虎门周礼天官阍人䟽。路

门一曰毕门。注。大也。人君所居皆曰路。以大为名。言毕门者。从外而入路门为终毕。 又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注。路门者大寝之门乘车广六尺

六寸。五个三丈三尺。言不容者。两门乃容之。则此门半之。丈六尺五寸。春官。太史闰月诏王居门。终月。注。门谓路寝门。 夏官。大仆建路鼓于大

寝之门外而掌其政。注。大寝。路寝也。其门外则内朝之中。 又司士正朝仪之位。虎士在路门之右大仆在路门之左。 秋官朝士注。在路门之内

者。或谓之燕朝。地官师氏掌以媺诏王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注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于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于守直也。䟽言师氏之官。

既知三德三行。故居路门之左画虎之处司察王朝。若有善事可行者。则前告王所。改为也。 又。司士所掌路门外是常朝日所朝之所。经云司王

朝。故郑以路寝门外解之师氏守中门外保氏守王闱门。冬官。匠人闱门。容小扄参个其广凡六尺。释宫曰宫中之门谓之闱礼记玉藻。闰月则

阖门左扉立于其中。注。闰月非常月也。听其朔于明堂门中。还处路寝门。终月。聘礼。夕币于寝门外。注寝门外朝也。 明堂位䟽天子宫内有路寝

故应门之内有路门。玉海书顾命逆子划于南门之外。注路寝门外。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注。路寝门一名毕门又毕门或谓之虎门。或谓

之路门。路门指路鼓而言。虎门指虎责而言也陈祥道礼书路。大也。王之路车。路马。路寝。路鼓皆曰路。则大寝之门谓之路门宜矣。路门书谓之毕

门。师氏谓之虎门。春秋之时。齐晏子端委于虎门。郑子良伐虎门盖宋世诸侯之门亦攽其名耳左传昭十年。陈鲍伐栾高氏。子良曰。先得公陈鲍

焉往。逐伐虎门。注寝门画虎。故曰虎门晏平仲端委立于虎门之外四族召之无所往。其徒曰助陈鲍乎。曰何善焉。助变高乎。曰康愈乎。然则归乎

曰君伐焉归。公召之而后入。公卜使王黑以灵姑銔率吉请继三尺焉而用之。陈祥道礼书周礼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师氏居虎门之左司

王朝。司士。王族仪士虎士。在路门之右。大仆大右大仆从者。在路门之左。大仆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路门不

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三个。王宫门阿之制五雉。诗曰。迺立皋门。皋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王之郭门曰皋门。王之正门曰应门。将将。严正

也。美大王作郭门以致皋门作正门以致应门焉。笺云诸侯之宫。外门曰皋门。朝门曰应门。内有路门。天子之宫。加以库雉。书曰。二人雀弁执惠。立

于毕门之内。 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记曰。君复于库门四郊。既卒哭。宰夫执木铎

以命于宫。曰舍故而讳新。自寝门至于库门。库门宫外门。君有忧。则素服哭于库门之外。鲁庄公之丧既葬。而绖不入库门。仲尼与蜡宾事毕。出游

于观上。喟然而叹。观。阙也。天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实也台门而旅树。大夫之僣礼也。献命库门之内。戒百官也。明堂位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库门

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鲁有库雉路则诸侯三门。郊特牲曰绎之于库门内。祊之于东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月令季

春喂禽之药母出九门天子九门者路门也。应门也。雉门也。库门也。皋门也。城门也。近郊门也。远郊门也。关门也。月今日母出九门。先儒谓天子

外门四。关门。远近郊门。国门也内门五。皋库雉。应。路也诸侯外门四。与天子同。内门三。则库雉路而与天子异诗以天子之礼。追太王之事。明堂位。

以鲁之门取天子之制皆称皋门应门。又书康王之诰周礼考工记。尔雅。王称应门路门。郊特牲王听誓命曰库门之内戒百官也。则天子之门。谓

之皋库应路著矣。特卜雉门之说。不见于绖。然周礼阍人掌中门之禁。则中门岂雉门欤。雉门谓之中门犹应门书谓之南门尔雅谓之正门。路门

书谓之毕门。师氏谓之虎门盖中于五门。谓之中门。前于路门。谓之南门。发政以应物。谓之应门。门毕于此。谓之毕门。画虎于此。谓之虎门。则门之

名。岂一端而已哉。皋门之内外朝也。朝士建其法。小司寇掌其政。列三槐与九棘。设嘉石与肺石。而朝诸侯。听讼。询大事在焉。应门之内治朝也司

士正其位。宰夫掌其法。大仆正王之位而王日亲朝在焉路门之内燕朝也。大仆正其位。掌摈相而族人朝焉。玉藻曰。朝服以视朝退适路寝听政

然则王日视朝于治朝。而退听政于燕朝矣雉门之外。县治象所以待万民。应门之外。设宗庙社稷所以严神位。路门之外。则九室九卿朝焉。路寝

之内。亦九室九嫔居焉。明堂位曰库门天子皋门故鲁庄公既葬而绖不入库门。卫庄公绎于库门之内。檀弓曰君复于库门四郊。又曰卒哭而讳。

宰夫执木铎以命于宫。自寝门至于库门。又曰。君有忧。哭于库门之外则诸侯之外门库门也。鲁以周公之故犹不可以称皋门应门特为皋应之

制而已。况非鲁乎。阍人掌王宫之中门之禁。丧服凶器不入宫潜服贼器不入宫司寇。凡民之有狱讼入东矢钧金于朝朝士凡得获货财人民六

书者委于朝是禁葹于雉门之内。而不于雉门之外。故庶民得以造外朝。而奇服怪民得以入皋门库门。若然。县治于中门宜矣。礼运日。仲尼与蜡

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榖梁曰。女嫁父逞之不下堂母不出祭门。诸母不出阙门。诸侯之庙在阙门内。则天子可知郑氏释阍人谓庙在中门之外。

其说无据。词学题苑礼天官。阍人掌王宫之禁。郑司农云。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一曰毕门。元谓雉门三门

也春秋传曰。雉门灾及两观。太宰之职。王视治朝则赞听治。注。在路门外。群臣治事之朝。  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王南乡。三公北

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王族仪士。虎士在。路门之右。南面东上。大仆。大右。大仆从者在路门之左。南面西上。王入内朝皆退。注。入路门

也。王之外朝。则朝士掌焉。大仆。王视朝。则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王视燕朝。则正位掌摈相。建路鼓于大寝之门而掌其政注。大寝。路寝也。其门外

则内朝之中。如今宫殿端门下矣。政鼓节与早晏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注。外朝。朝在

雉门之外者也。即后郑所谓在库门之外者也。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

靣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左嘉石平罢民焉。右肺石。达穷民焉注。郑司农云。王有五门。一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

门。路门一曰毕门。外朝在路门外。内朝在路门内。玄谓明堂位说鲁公宫曰。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言鲁用天子之礼。所名曰库门。如天子

皋门所名曰雉门者。如天子应门。制二兼四则鲁无皋门应门矣。 小宗伯职曰建国之神位左宗庙右社稷。然则外朝在库门之外皋门之内今

司徒府有天子以下大会殿亦有外朝周天子诸侯皆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礼记明堂位库门天子皋门雉门

天子应门报木铎于朝天子之政也。注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鲁有库雉路。则诸侯三门与诗曰迺立皋门皋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朝士䟽

后郑云。雉门为中门更欲破先郑外朝在路门外之说雉门既为中门阍人几出入者穷民盖不得入也若外朝在路门之外中门内外朝有肺石

达穷民。中门既有阍人几则何得度中门入路门乎以此知外朝在库门外。皋门内也举汉法者况其义耳天子外朝一者即朝士所掌是也。内朝

二者。司士所掌正朝大仆所掌路寝朝是也。 地官槁人掌外内朝冗食者之食注外朝司寇断狱弊讼之所司徒府中有百官朝会殿是外朝之

存者。䟽天子三朝路寝庭朝是图宗人嘉事之朝大仆掌之又有路门外朝。是常朝之处司士掌之又有外朝在皋门内库门外。三槐九棘之朝。是

断狱弊讼之朝。朝士掌之今言外内朝明据之槐与路门外二者。以其路寝庭。非常朝之处也郑引司徒府盖以汉法说之贾公彦疏。雉门为中

门。雉门外有皋库。内有应路。于外内为中。路门。路大也人君所居皆曰路。以大为名言毕门者从外而入路门为终毕。康成谓雉门为三门者破先

郑雉门为二门必知雉门为中门者。凡诸侯三门曰雉应路诗迺立皋门。皋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是也。若鲁三门则有库雉路明堂位云库

门天子皋门则库门向外皋门矣。雉门天子应门。则雉门向内兼应矣。既言库门向外兼皋门雉门向内兼应门。则天子五门库门在雉门外明矣。

雉门有两观玉海大驭行以肆夏趋以采荠。注行谓大寝至路门。趋谓路门至应门。司士。正朝仪之位注此王日视朝事于路门外之位。 匠人。

庙门容大扄七个。二丈一尺。闱门容小扄参个六尺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大寝门丈六尺五寸。应门二彻参个正门二丈四尺疏。庙中之门曰闱。

门。即杂记夫人至。入自闱门是也。路门以近路寝。特小为之。应门内路门外有正朝臣入应门至朝处君臣正治之所故谓之应门。郑云谓朝门也。

诗绵。迺立皋门皋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注。毛曰。王之郭门曰皋门伉。高貌。王之正门曰应门孙炎曰朝门也将将严正也美大王作郭门

以致皋门。作正门以致应门笺云。诸侯之宫。外门曰皋门。朝门曰应门。内有路门。天子之宫加以库雉。正义言大王本作郭门正门耳。文王之兴。以

为皋门应门致者。由小致大之辞文王因其制度增而长之以为天子之制。郭门者。宫之外门。正门朝门谓之应门。皆宫门也书以应门为南门尔

雅曰。正门明堂位云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故以皋应为五门之名。 鲁以诸侯而作库雉。则诸侯无皋应。卫亦有库门。或以褒康叔也谓

应门为朝门。寝门一曰路门。以朝位在应门内路寝在路门内故名之檀弓鲁有库门。春秋定二年。雉门及两观以明堂位考之库雉制如皋应

成王特褒之。使制二兼四。馀诸侯不然。襄十七年传。宋有皋门诸侯法有皋应。大王自为诸侯之制非作天子之门。毛以诸侯门不名皋应与郑别

礼记。文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曰安否何如。曰安文王乃喜日中及莫亦如之世子之记曰朝

夕至于大寝之门外大寝。路寝也门外则内朝之地。天子诸侯朝位义天子路寝。门有五。其最外者曰皋门。二曰库门。三曰雉门四曰应门五曰路

门。路门之外。则路寝也。皋门之内曰外朝。朝有三槐左右各九棘近库门有三府九寺。库门之内有宗庙社稷雉门之内有两观连门。观外有询事

之朝。在宗庙社稷之间。雉门内有百官宿卫之廨。应门内曰中朝。中朝东有九卿之室。九卿治事之所。 方氏曰。天子五门。自内而出一曰路门路。

大也。正寝之门。二曰应门应。和也。路门倡之。应门和之三曰雉门。观阙筑于此。四曰库门。器械藏于此。五曰皋门。皋。缓也近则迫远则缓。皋门为五

门之远者。 朱氏曰雉门之外垂治象。所以待民应门之外。设宗庙社稷所以严神位。路门之外则九室九卿朝焉。路寝之内。亦九室九嫔居焉。

唐志颜师古曰。周书叙明堂有应门雉门之制。宋刘原父集天子五门诸。礼说天子五门。曰皋门。曰库门。曰雉门曰应门曰路门。此有五门之名

无五门之实。以诗书礼春秋考之。天子有皋门无库门有应门无雉门。有毕门无路门。诸侯有库门无皋门。有雉门无应门。有路门无毕门。天子三

门。诸侯二门。门同也而名不同。三同也而制不同。何以言之邪。诗曰。迺立皋门。皋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书曰。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

又曰。王出在应门之内。此皆通天子之礼者也。无道库门雉门者。非天子门故也。虽然。毕门或谓之虎门或谓之路门路门者建路鼓于此门之外。

大仆司之。指路鼓而言。故曰路门虎门者王在国则虎贲氏守王之宫。盖居此门。故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

划于南门之外当是时吕伋为天子虎贲也。指虎贲而言。故曰虎门。其实一也。诸侯有路寝。路寝之门是谓路门此诸侯三门也无道皋门应门毕

门者。非诸侯门故也。天子三朝。诸侯三朝。天子外朝在皋门之外。诸侯外朝在库门之内。天子治朝在应门之内。诸侯治朝在雉门之内。天子内朝

在毕门之内。诸侯内朝在路门之内其建国之神位。左宗庙。右社稷皆夹治朝。此春秋所云。间于两社焉公室辅者也。礼说以谓庙于库门之内诚

然者。仲尼助祭于庙。事毕出游观之上。观者雉门也。雉门在内库门在外。当言入游。不当言出也。祭毕而出游。乃传主观之上。明庙在治朝之左。雉

门之内也。郊特牲曰。绎之于库门内。失之矣。绎当于庙。即庙在库门者无失也。又曰。献命库门之内。戒百官也太庙之命。戒百姓也百官疏故戒之

外朝。百姓亲。故戒之太庙。此亦鲁事也。鲁之有库门讅也。天子无库门也。何谓毕门。毕者。赶也王出至于此。则赶也师氏掌焉何谓应门。应应也。王

居治朝正天下之政。则四海之内莫不敬应也。何谓皋门皋。告也。王居外朝则播告万民谋大事也。此亦春秋大言天子也。何谓库门雉门路门诸

侯不敢戚天子。名门以其所近也。库者。府库所在也。雉者治朝所在也。谓之雉犹治也。路者。路寝所在也。此亦小言诸侯也。或问子之所言。宫室门

户之开道欤。曰然。固正宫室门户之道也。

路门一名皋门

{{{caption}}}







陆氏礼象天子门

{{{caption}}}








王城诸门

{{{caption}}}







多士传曰古者百里之国。三十里之遂。二十里之郊九里之城。三里之宫七十里之国。二十里之遂。九里之郊。三里之城。一里之宫。五十里之国。九

里之遂。三里之郊。一里之城以城为宫。盖百里之国外城九里雉门是也中城七里。库门是也。内城五里路门是也七十里之国外城七里中城五

里。内城三里五十里之国外城五里。中城三里内城一里。于百里之国言外城。则伯子男外城可知。于七十里五十里之国言内城。则公侯内城可

知。一里之城。以城为宫。则其宫府在中城之内矣孟子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此侯伯之国也。由是言之。天子外城冝十二里。而匠人为国为城九

里者。盖中城也。外城皋门在焉。若今南薰门矣中城雉门在焉。若今朱雀门矣。内城厍门在焉。若今宣德门矣。应门若今大庆殿门矣路门若今垂

拱殿门矣。又天子五门一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库门适当皋雉应路之中。是故谓之中门周官中门之禁盖在是矣

礼。宰夫执木铎以命于官自寝门至于厍门以此。君复于库门亦以此。庄公之丧既葬。而绖不入厍门亦以此。君有忧。则素服哭于库门之外亦以

此。郑氏谓诸侯之宫。外门曰皋门。朝门曰应门。内有路门。天子加以厍雉非是。盖诸侯之宫。外门曰雉门。朝门曰厍门。内有路门。天子加以皋应。明

堂位曰。厍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此以言鲁王礼。故制厍门以皋门之制。制雉门以应门之制。则诸侯之门本无皋应矣。先儒或引诗曰。乃立

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以为大王初非王国。而门曰乃立皋应。则诸侯无库雉矣。亦非是盖此诗言皋门应门。则犹言社云蒙土也。冡

𡈽。大社也。天子为民立社曰大社。大王实非天子。而门以皋应言之。社又曰蒙土者。盖美大王积仁累行。肇兴王业。作郭门以致皋门。作正门以致

应门。其社遂为大社也。所谓文王之兴。本由大王者此也。说者中郑氏说又谓宋有皋门之晰则诸俟冝有皋门。按卫有厍门。而鲁以周公之故然

后门放皋应。则诸侯无皋应而有雉厍路明矣。若夫宋自二王后用王者礼。何可以证诸侯之制也。九门周礼天子有九门。路。应。雉

库。皋。国近郊。远郊关周礼图说。按诸说云天子门九。极阳之数也。自关以至国是为外门。外门有四。于天子为远故也。自皋以至路是为内门。内

门有五。于天子为近故也。远则防闲宜少缓近则防闲宜加严。故其门数如此。且外门之名。指其所也。内门之名。阐其义也。关门则疆地之门。司关

所掌者是已。国门则王城之门。司门所掌者是已。郊地百里。近郊五十里。故有近郊门。远郊五十里故有远郊门此外门四之说也。皋门以缓为义

路门以大为义。应门以取其应物。雉门以取其文明。库门以府厍在焉。此内五门之说也。且雉门。在阍人则曰中门者居五门之中故也。应门在书

则曰南门。尔雅则曰正门者。南言向南之方正言正而无邪故也。路门在书则曰皋门。师氏则曰虎门者毕言五门毕于此。虎言尽虎于门故也。观

命名之意。可知其为门也。礼记月令。蔡邕王肃云周公作。季春之月。田猎置罘。罗罔毕翳喂兽之药。毋出九门。是月也。命国难九门磔攘。注天子九

门者。路应雉库皋国近郊远郊关门也吕氏春秋注。九门三方九门也。玉海三礼义宗。明天子诸侯门数义。周礼。天子有九门。法阳九之义宫门有

五。法五行。外门有四。法四时。合为九门一曰关门。二曰远郊门。三曰近郊门。四曰国门。五曰皋门。六曰厍门。七曰雉门八曰应门九曰路门。皆从外

而数。故月令云。天子九门磔攘也。皋门者。王宫之外门。皋之为言高也。谓其制高显也。厍门因其近厍即以为名也。雉门。雉施也其上有观阙以藏

法。故以施布政教为名也。周礼曰。乃垂治象之法于象魏阕也。应门。谓应接诸侯群臣常在此门之内也。路门。路寝之门也。周礼䟽。路。大也人君所

居皆曰路。诸侯三门玉海春秋正义。凡人君内朝二。外朝一。内朝二者。路门内外之朝也。外朝一者。厍门外之朝也。

若诸侯三门皋应路。外朝则在应门外。鲁之三门库雉路。则外朝在雉门外。曲礼正义。天子外屏。屏在路门之外。诸侯内屏。屏在路门之内。又定二

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则两观在雉门之外也。郑玄考校礼文。以为鲁制三门厍雉路。库者。府库所在也。雉者。治朝所在也。路者。路寝所在

也。雉。犹治也。陈氏曰。有雉之象故曰制。又曰雉门。公宫之南门。天子诸侯皆三朝国宗人之嘉事。则有路寝庭。朝日出视朝。则在路门之外。其询国

危国迁立君。周礼。朝士所掌外朝之位者。乃在雉门之外耳。雉门之外。左有毫社。表四年毫社灾。右有周社。间于两社。是在两社之间朝廷询谋大

事在此处。是执政之所在也。周礼阍人䟽。鲁有三门。雉门有两观为中门。明堂位。厍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注天子五门。皋厍雉应路。鲁有库

雉路。则诸侯三门与。正义云。言鲁之库门制似天子皋门。礼弓鲁有库门衢亦有库门。家语云。绎之于库门内。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失之矣。䟽此

论鲁之先礼也。绎祭当庙门外之西序。郊特牲。郊之祭。献命库门之外。戒百官也。礼外传。诸侯因其门之制有三朝。诸侯以厍门之内为外朝路门

之内曰内朝也。朝夕正朝之位也。注雉门外为中朝也。礼。宰夫执铎以令于宫。自寝门至于厍门。榖梁传。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注。公门。朝之外门

刘敝曰。天子诸侯皆三门而名不同。以诗书礼春秋考之天子有皋应毕。诸侯有库雉路。天子外朝在皋门之外。诸侯外朝在库门之内。天子治

朝在应门之内。诸侯治朝在雉门之内。天子内朝在毕门之内诸侯内朝在路门之内。又曰。何谓毕门毕者赶也。王出至于此则赶也。师氏掌为。何

谓应门。应。应也。王居治朝正天下之政。四海之内莫不敬应也。何谓皋门。皋。告也。王居外朝。播告万民谋大事也。

陆氏礼象诸侯门说见前

{{{caption}}}





诸侯城诸门

{{{caption}}}







七门周礼图说诸侯之门外门有四。关门。远郊门。近郊门国门也内门有三。库门。应门路门也。合而数之有七门。诸侯内门上视天

子。冝降杀以两也。玉海三礼义荣诸侯七门。一曰关门。二曰远郊门三曰近郊门。四曰国门。五曰皋门。六曰应门。七曰路门。鲁以周公之故雉门兼

天子应门之制。库门兼天子皋门之制。春二月四。明堂位曰。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明鲁虽得天子之礼。但立三门而名制兼五。不得特立

五门以同天子也。郊特牲曰。绎之于库门内失之矣正义。鲁失礼。又曰。献命库门之内。戒百官也。注库门在雉门之外。入库门则至朝门外矣。曾

巩曰。诸侯有皋应路门。天子加库雉。然春秋鲁有库雉。家语卫有库门。或谓褒周公康叔。非诸侯常制。明堂四门

玉海皇氏曰。明堂有四门。玉藻。朝日东门之外。听朔南门之外。注。谓国门明堂在国之阳。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注明堂门中。明堂位注。正

门谓之应门。正义。明堂无重门。非路门外之应门。家语观周篇。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又

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孔子曰。此周所以盛也。明镜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皇门玉海周公会群臣子

阖门。以辅主之格言。作皇门。注路寝左曰皇门。汲冢周书皇门解。 维正月庚午。周公格左阖门。会群臣格至也。阂。音皇也。曰。呜呼。下邑小国。克有

为老据屏位。建沈人。非不用明刑。耇老之贤人也。又建立沈㐲贤人。不用明法。维其开告于予嘉德之说。言下邑所行。而我法之。是开告我于善德

之说。命我群王。小至于大。我闻在昔有国誓。王之不绥于恤。小至可大者。小大邦君也。恤。忧言思治也。乃维其有大门宗子。势臣。内不茂扬肃德。讫

亦有孚。以助厥辟。勤王国王家大门宗子。遂长。势臣。显仕。茂。勉肃。歚讫。既也。季信也。乃方求论择元圣。武夫。羞于王所。言旁自羞进。其善臣以至十

有分私子。苟克有常。罔不久通。咸。献言在于王所。私子。庶孽也。常。谓常德。言皆信通于义以益王也。人斯是助王。恭明祀。数明刑。言善人君子皆顺。

是助法王也。王用有监明宪。朕命用克和有成。用能承天嘏命。监。视。明此事法。故能承天命。王天下也。百姓兆民。用罔不茂在王庭。勉在王庭。献言

王所也。先用有歉。永有口于上下。上谓天。下谓地也。人斯既助。厥勤劳王家。敕。君也。谓大明众于也。先人神祗。报职用休。俾嗣在厥家。先人及天地

报之。王用善诏蒙。王国用宁。小人用格口能稼穑咸祀天神。戎兵克慎。军用克多。神祐之故。王用奄有四邻远土丕承万子孙。用末被先王之灵光。

奄同。丕大。末终。至于厥后嗣。弗见先王之明王。维时及胥学于非夷。时有胥相。为是相学与非常也。以家相厥室。弗恤王国。王家维德是用言势人

以大夫私家。不忧王家之用德。以昏求臣。作威不祥不屑惠听。无辜之乱。祥善也。不察无罪。以恶民也。辞。是羞于王。言顺不进之辞于王王阜良乃

推不顺之言于是人。斯乃非维直以应维作诬以对俾无依无助阜大良善。善也。王求善而是人作诬以对。故王无依助也。壁若畋犬骄用逐禽其犹

不克有获骄。谓不习也。言人之无得。犹骄犬逐禽不能获是人斯乃谗赋娟嫉。以不利于厥家国。言赋仁贤。忌娟嫉妒以不利其君譬若匹夫之有

婚妻。曰予独服在寝。以自露厥家。收室也。言自露于家言谓美好喻昏臣也。媚夫有迩无远。乃食。盖善夫。俾莫通在士王所食为野言媚夫见近利

而无远虑利为掩盖善夫使莫通。乃维有奉狂夫是阳是绳。是以为上。是授司事于正长。言阳举狂夫以为上人。口为长官正主其事也。命用违乱。

狱用无成。小民率穑。命者。教也率皆庸愁因也。保用无用。寿亡以嗣。天用弗保安民之用。无所宜施。是故民失其性。天所不安。用非其人故也。媚夫

先受殄罚。图亦不宁。呜呼。孜哉。监于兹。朕维其及。殄绝其世也及其人也朕荩臣。夫明尔德。以助予一人忧。荩。进也言我进用之臣。夫明明之德。助

我忧天下者。无维乃身之暴。皆恤尔假子德宪。资告子元。假。借资用也。借我法用德之告我。我大德之所行也。譬若众畋。常扶子险。乃而子于济。如

众令畋获。相扶持也。湷。遂也。汝无作。

秦磁石门平寰宇记咸阳县有磁石门。在县东南一十五里。东西有阁道。即阿房宫之北门也。累磁石为之。着铁

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遇。羌胡以为神韦述西京记秦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入者辄止之。汉改为却胡门括地志。一名却胡台。长安志水经注

曰。磁石门西门在阿房前。悉以磁石为之故专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隐甲怀入门。而胁之以示神。故亦曰却胡门鲍昭芜城赋曰。制磁石以御冲是

也。潘岳西征赋门磁石而梁木兰号。构阿房之屈奇。


永乐大典卷之三千五百十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