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乐大典/卷08507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八千五百六 永乐大典
卷之八千五百七
卷之八千五百二十六 

永乐大典卷之八千五百七  十九庚

南宁府二

城郭本府南宁府志宋朝元丰三年修筑大城。六年而备。元丰八年修筑城东

罗城。元朝于旧基上以土筑为城墙。凡有崩坏。止是补筑。本朝重修城垣一新。周围一千零五丈。各门月城池。周围丈数不等。城门

五座。镇江门至长塞门。长八十二丈七尺。安塞门至新东门。长三百一十一丈五尺五寸。月城池一十九丈。新东门至朝京门。一百九十七

丈五尺五寸。月城周围二十丈。朝京门至镇边门。长三百零二丈四尺五寸。月城池周围二十七丈。镇边门至镇江门。长一百一十丈七尺五

寸。月城池周围一十九丈。南北城壕二处。建武志据旧志。罗城元周一千丈。高一丈五尺。上广一丈三尺。下广二丈。环绕二壕。并广一丈五尺。深一

丈。唐开元二年司马吕仁筑。盖州古城。在今之城南二里。其故址仅存。社稷在焉今城之筑。自皇祐间。经兵火。碑刻不存。遂无稽考。耆老相传经营

之初。随筑随坏。董役者苦之。夜梦有蛇环地而行。若示其址。遂志所梦。即其地而筑焉。立青龙乌龙庙于城隅。至今祀之。即所梦之神也。元丰三年

得旨修筑。六年而城备。周二千五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下广六丈。上广二丈六尺。环之以屋。三面为壕。而西因长江焉。子城在其内。其制惟称城

备之。明年太守西上阁门。使和公斌。以甘泉隔于城外。兵民为夙夜之阻。遂上其事。展城以便汲者。周围四百一十有六步。高二丈五尺。上广一丈

九尺。而基倍之。复作两门城于外。各长一十有五步。其高如新城之制总周九里三十步。城门之旧。曰朝天。曰望京。曰长泰。曰镇远。曰安塞。曰威济。

与长桥门而七。长桥在城之东北隅。于八卦为艮。阴阳家以艮为鬼户。由是户则有咎证。且其门与朝天望京密迩。视二门为僻。左既非市㕓通衢

舆梁久废。门为之不开者多历年。阍人不设。守御无尸。其责难以戒不虞。司城官屡以为言此。得旨修城。遂筑其门。与合门之外。有小瓮城瞰丛生

荆𣗥。并彻去之以堕其外。今为门惟陆。自城之筑经始者。以其土性缓散。从而屋之。岁月既深。材蠹坏坼。连楹越雉十隳其七八。旧植之存者。皆朽

株危立。草莽殆生于隍。而甘泉之小城尤甚木存拱于坠壁者。狐兔之迹相寻。公私俱病之。分守者以之财用。惮于大役。历十馀政。皆未遑也。安抚

任分两持使者节。屈临是邦。下车未几慨然兴叹。以是为边藩二广四十馀州。所是以为安。其为阻固不可以不谨。乃戒司城约所费。言于帅府经

略使司业刘公以闻于朝。有旨赐𦈏钱一万并修军器。遂命陶人埏埴于三庙。掌灰鍜石于可卢。攻木之工。凡一百八十有三。版筑之功。凡九百十

有四。杂以壮城之卒。甃城之摧毁者。凡一十有六所。计三百三十有一丈。治女头凡二千二百六十有三。为新屋一千五百有一间。外团楼四。敌楼

马面三十有六。甲仗库一。备城库二。城门之楼重建者四。曰谯门。曰安塞。曰望京。加葺者三。曰镇远。曰威济。曰长泰鸠工于六年十月之吉。迨七年

尽正月而告成。本州城。自元丰修筑三面为壕。而西因长江旧矣。厥后以年深颓圮。自任安抚任内复修筑。二仍元丰制。乃损女头城面之砖。以

增修其城身。遂易以土堑为之。故屋之以庇风雨。岁月既深。材蠹楹朽多压焉。会朝廷以西南干腹为忧。谋师当一面阁使王舍人雄实。自宜易镇

于邕。公。山阳人也。有大勲劳于江淮。素谙备御事。环视。恻然。曰。西广所恃以为藩篱者邕耳。而城圮堑堙。且不合古制。以矮屋覆于上。缓急孰与御。

遂亟申台阃。及枢密行府。量事期。计丈尺。具畚锺市木于北山。鍜灰于可卢。造塼于马务三庙。及东北诸徭率土丁戌军壮。城之卒咸执斯役尽撤

用砖灰就城身鼎砌。女头环布团敌马面楼。一如淮襄之城制。总创团楼四座。马面楼三十六座。瓮城楼五十四间。敌楼二座。帮砌城之颓圮者十

馀所。覆砌城面二千一百九十步。女墙雀台称是。重甃城门两座。东门外倚壕施钓桥乡老云正合武襄公之故址。环城又筑羊马墙。以为捍敌之

防。乂筑南壕坝三十五丈。浚东城壕五百馀丈。沟深垒固。稳若敌国。有来自特磨者陆。南诏以西。诸蕃皆有相戒不可犯之语。一时盛观。诚邕筦振

古之所未见。是役也。枢密大使陈韚拨十七界。会七万贯帅漕工侍董公槐拨经司钱五千贯。运司钱五千贯运司钱万贯。提刑杨权漕日拨𥂁

二百箩。又拨钱一千贯。用犹不给。公复撙节一切浮贯铢积寸累。以济支遣。总用砖五百万有奇。灰一百万觔。木三万株。竹二万竿。铁三万觔。工费

二万三千𦈏。鸠工于淳祐八年夏五月。越明年六月告成。坊南宁府志武胜坊。在卫门之南。肃清坊。在按察司之东南。仁和坊。在府门之西。 

宣明坊在府之西南。建武志待贤坊在城之东。庆关坊。在城之南。永定坊。在城之西。长乐坊。在城之北。右坊肆在罗城外。乃旧所建。

永宁坊。在州治之前。景行坊。在子城之南。德化坊。在子城之南。泮宫坊。在长泰门内。逍遥坊。在子城东北。胜游坊。在安塞门内。迎轺

坊在朝天门内。崇善坊。在子城之北。仁和坊。在子城之北。胜业坊。亦在子城之北。右坊一十在罗城内。于绍圣三年立。来游坊。在城之

东。迎恩坊。在城之东。金坊坊。在城之东。衣锦坊。在城之南。飞骑坊。在城之南。连渚坊。在城之北。镇远坊。在城之西。辉武坊。在城之

北。宣化坊。在城之西北。右坊九在罗城外亦于绍圣三年立。互市建武志绍兴三年二月五日。臣寮上言。乞于邕州买马司收买纲马。得旨

依奏于邕州置司。差提举买马官李预。六年罢所置。令本路帅司兼提举买马邕州知州兼提点买马司。三十二年帅臣余良弼奏本司干办公事

一员。乞依元丰指挥。于邕州置廨宇处居住。检察博马钱物同措置买马。得旨依乾道七年帅臣李浩申。乞依旧复置提点纲马驿程二员。往来检

视纲马一员。静江府置廨宇一员。抚州并从本司踏逐大小使臣。奏辟其请给人从合依本司属官体例得旨依淳熙十二年有圣旨令川广漕臣

依元降指挥兼带提举本路纲马驿程其提点使臣。并改作干办称呼。桥津南宁府志鱼步津在城南上津在城北建武志徐步桥在筹边楼

之前。宣化县南宁府志乡隅本县。仍旧见管五隅九郷二里。五隅东南

隅。西隅。北隅。中隅。九乡。上东乡。下东乡上南乡。下南乡。西乡。北乡。思龙乡。如和乡。太平乡。二里。封陵里。武

仕里。邕州志上东乡。在县东管一十八村。下南乡。在县西管一十三村。西乡。在县西管一十九村。北乡在县北管二十五村。太平乡。在县

南管一十五村。如和乡。在县西南管三十村。思龙乡。在县西管三十村。上南乡在县南管一十五村。下东乡。在县东管一十七村。如洪

里。在县西管一十四村南宁府志墟市三床墟。张墟。南墟。咘嘘。韦墟。古潭墟。古隶墟。合罗墟。叚仆墟。那同墟。那龙墟。那

篱墟。零湾墟。罗文墟。新墟。安吉墟。武岗墟。鲍墟。长山墟。邓墟。新庄墟。梁赖墟。思回墟。石广墟。高屯墟。水路上

至右江田州府果化州四百五十里。左江太平府五百里。下至浔州府三百里。陆路上至右江田州府归德州二百二十里。左江太平

府罗阳县一百九十里。下至浔州府三百里。桥元亨桥。龙溪桥。津渡镇江门渡。鱼步津渡。大滩城。

武缘县南宁府志城宋朝立县以来。别无城池。元朝为因土寇斑天瑞作耗。本县主簿兼尉吴清宁。始督乡民修筑土地。其基址稍宽阔。未附之

前。又因峒贼黄郎道谭布盈等。连年作耗。居民逃倚山寨。前项城墙。俱各崩坏。洪武元年冬。有权知县陈鼎重乃阅旧裁减荒馀之地。从新筑土为

之。今其城高一丈三尺。周围三百九十二丈八尺。坊德政坊。在县门正街。淳熙坊在县东街礼义坊在县西街。乡里。止戈乡。在县东

北管七里。罗和里。富昌里。右明里。贤良里上富里。谓隆里。大小武静里。凤化乡。在县正北管三里。罗幸里。没里。古参里。

永宁乡。在县西北管武颙里。乐昌西乡。在县东南。述昆乡。在县正北管大小安定一里。墟市陆干。龙母。陶胡。驮缆。邓鲁。小

陆。谭黄。小杨。苏排。蜡塘。乐昌。平洪。下黄。葛墟。伊岭。膺墟。旧墟。铺墟。桥墟。都暗定罗。苏梁。古浪。杨墟。

厐墟。片墟。莲塘。平林。古天。程墟。古木。仙胡。生料。桥利。小莫。敢曜。思坊。小黄。桥东桥。罗庇。浮排。平安。

苏丰。武岗。暗桥。银桥。闭忙。韦朗。民桥。思马。渡南渡。朱砂。六祖。洪水。冷水。

横州南宁府志城宋朝以来。已有土城。为因土寇作耗。人民居于山谷。多有颓坏。

本朝归附以来。重新整治。今其城高一丈八尺。周回三百二十五丈。横州志城周围三百四十二丈。高一丈八尺。宋末太守谢榘伯环城三面。濬濠阔

三丈深八尺许。至元二十四年。太守张垓又重修之。复增广于旧云。郡城周三百四十二丈。高一丈八尺。阔五尺。太守谢公榘伯一新修治。尽复

颓圮。太守张公垓再行缮治。今复废坏。郡壕阔三丈。深八尺。岁久淤塞。东北隅皆涸。遂为犬豕之场。旧有沟泄水南入于江。郡人患其甲庚失次。

因循未改。今太守张公垓浚其流。自干亥达香稻水入于江。壕水三面。遂复环绕。坊文明坊。在县东正街。崇儒坊。在城外西街。嘉政坊。在

城外大市街。衣锦坊在城东。南宁府志乡里从化乡在县北。北乡在县西。南乡在县南。修德乡在县西武罗乡在县北灵竹乡在

县北。南里乡在县西。东北西里在城内中南里在城内。思恩里在县东。端峯里在县东。高登里在县东。横州郡志乐山乡在县东。横

州志墟市大市街在州之东。博合墟。莲塘墟。前永淳县墟。舆地纪胜快活墟。在宁浦县西二十里。南宁府志桥翔云桥在县北。渌水

桥在县北。方水桥在县之北。太平桥在县西。稻水桥在县之西。永东桥在县西。海棠桥在县之西。舆地纪胜秦少游次题海棠桥。海棠

桥者。附城郭抱林麓。大江横鹜。涧流屈折。政尔幽趣。故老云。此桥之南北。旧皆海棠。有书生祝其姓家其间。少游尝醉宿焉。明日题一词而去。所谓

醉乡广大人皆少是也。郡城僻而少游尝居焉。见怀古亭记。梁该撰。通津桥。在县北十里。即今翔云。营水桥。在县西三十五里。横州志津东津县

东五里。西津县西一十里。南津在县门。北津县北七里。横州郡志渡南渡在州之南通钦州。前永淳县门渡。东津渡。西津渡。古

文渡县北。永淳县横州志城土城周围二百二十四丈。高八尺。南城楼三间。高一

丈五尺。乡里武罗。修德。零竹。南里。县廓上里。中下里。墟大市墟在县城南。渡南渡。在县南通南宁府。

风俗本府元一统志地近溪洞。与左右两江习尚夐殊。人性轻悍。而椎髻箕踞

乃其习也。鼻饮之俗。王安石谕交趾文。略云。尔民头飞。我有车马。尔民鼻饮。我有酒食。用革尔之俗也。尔民断𩬕。我有衣冠。尔民鸟语。我有诗书。用

教尔之礼也。煌煌炎洲。烟蒸雾煮。我飞尧云。濂尔甘雨。汤汤瘴海。云烧日镕。我张尔舜琴扇为薰风。邕人语言类襄汉。自武襄狄青平侬智高去后。

留兵千五百镇守。皆襄汉子弟。至今邕人。皆其种类也。风俗异。诏令岭南诸郡民。嫁娶䘮葬。衣服制度。委长吏常加戒励。俾遵条式。宋熙雍二年。

大宗览邕管杂记叹息。故有此诏。长编乡村之俗。多戴白巾。邕州图经云。俗俭啬浇薄。内险外蠢。椎髻跣足。尚鸡卜。及卵卜。提㐌箕踞。寰宇记亦云。

狸獠有四色。诏各别译而方通州即古晋城。蛮渠岁时于石溪口通商。有马会记文。曰马会。今之獠布。以竹灰为盐。不事五味。寰宇记及图经云。

溪洞顽习。与省民异。椎髻蛮音。衣冠不正。服食亦殊。少习诗书。多务山圃。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自耕自食。虽父子兄弟之间。言稍不顺。𨔄相仇杀。归

附元以来。德化所被。稍改旧习。宣化县南宁府志本县境俗。土瘠民贫。男子务农。兼习技艺。妇女趁墟。买

卖为活。四时郁蒸。地土不冝蚕桑二麦。惟务纺绩麻葛为衣。不分寒暑。悉皆跣足。民性颇淳。冠婚䘮祭。稍循礼法。外有如和太平思龙三乡接连。万

承果化归德嵠㟠。民撞乌杂。愚昧无知。自归附以来。渐以效顺。输纳赋税。民间有病皆不服药。惟信卜筮祈祭。每岁春以三月。秋以九月。登坟祭扫

武缘县南宁府志本县地面。邻接嵠峒。民性浇薄。重贿轻死。盖因田土瘠确。多系刀耕火种。用力艰苦。四时常服麻布。不谙蚕事。不务商贩。民间但

婚妻室父子多不同居。疾病不肯服药。惟以卜筮祷祭。外有近拨管属述昆乡。大小定定里人民。其性凶险。原系蛮獠不知理法。不伏科差。自洪武

四年以来。才方向化。止是输税而已。横州南宁府志本州地面。偏僻在遐荒。风气郁蒸。瘴疠不常。土瘠民贫。力

耕火种。男子樵采经营。以补岁食之不给。女子纺绩麻葛。以供四时而服焉。不谙蚕事。冠婚䘮祭。稍依礼法。惟婚姻以㯽榔为礼。疾病俱不服药。惟

以卜筮祷祭。唐宋以前。亦有登科进士者矣。大抵岭南诸邑。民淳讼简。号为易治。横邑其庶几焉。横州志汉地理志云。男子耕农种禾稻苎麻。女子

蕉落绩纺。民有五畜。元一统志地隘民瘠。俗惟种田。  形势

本府郡县志庆暦四年四月。长编载宝元初杜杞知横州。言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趾。愿择文臣达权变练岭外事。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皇祐四

年五月。广源州蛮侬智高叛。破邕州连䧟横贵龚藤梧封康端州。攻广州不克。九月䧟昭州宾州。复入邕州。朝廷命枢密副使狄青讨智高。五年正

月戊午。青与智高战于归仁辅大破之。智高奔大理国。与地纪胜贞观为都督府。建武志。贞观六年改为邕州都督府。唐以邕州为西道。唐九诏令

咸通三年。分岭南为东西道。广州为东道。邕州为西道。三十六洞印。先时尔江州洞。各执山獠古洞印。至治平四年。凖朝廷给赐铜印。左江十八面。

右江十八面。今所为三十六洞之印也。继此续降印识固不止三十六也。号为大府。皇祐五年丁宝臣作邕州。新城记曰岭南东西二部四十五州。

惟广桂邕号为大府。见雄州图经。厥惟邕边。南国之纪。九洞襟带。州城列唇齿。余靖平蛮颂曰。厥惟邕边南国之纪邕筦所莅最广度岭而西。为州二十

有五而道里延袤。与蛮错居。有永平横山二寨。永平通交趾。暨于海外。横山通自杞罗殿诸蛮控连巴蜀。见柱林乙编。李大异书横山买马图。并邕

容两管为一道。深合事宜。韩愈奏黄贼事宜。然邕州兴贼逼近。容州则甚悬隔。其经略。使若置在邕州。与贼隔江对岸兵镇。所处物力必全。今置在

容州。则邕州兵马必少。伏请移经略使于邕州。实为至使。梦蛇示扯皇祐筑城。随筑辄坏。役者苦之。夜梦有蛇环地而行。若示其址。遂即其地而筑

焉。云南头楚分尾。杜光复风土歌。元一统志南晋际穷荒之境。群蛮来互市之街。姚知才谢表云。山川禹贡外。城郭汉兵馀。唐庾诗。金城之固。

铜柱之封。狄青贺捷表云。地控龙编之远。岁通骏骨之奇。颜敏德谢表云。山川通益部。星斗近交州。陶弼诗。黄茅烟瘴之地。旧传㯽榔出海

南。又压瘴气。日夕食之为常。至于婚嫁。亦以此为礼。厥惟邕国。南国之纪。九洞襟带。州城唇齿。余靖平蛮颂云。玊簪峯顶。铜柱溪头。见陶弼诗。

横州郡县志宝元初。杜杞知横州言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阻险。可以屯兵。应援三郡。贼或奔冲。足为控扼。州以横槎为名。按寰宇记。三

梁故县乌浒所巢。按寰宇记。对境之前有南山焉。峯峦叠秀。泉石清深。僧先觉撰宝华山记云。横踞邕为邻。实犬牙相制之地。易祓修城记云。

南濒海徼。西接溪洞。按宝华山记云。东连怀泽。西接钦江。实二州车马之冲章。镐太守上梁文。万叠山围城堞古。一湾江抱海槎浮。徐安国

横浦诗。  户口

本府南宁府志人户一万三千二百八十五户。人丁一十万三千五百七十三口。宋朝户一万四千九百三十三户。丁六万二千零九十口。

元朝户九千七百零四户。丁五万二十七百八十三口。本朝户一万二千五百二十一户。丁三万五千九百四十四口。邕州志土

丁元额宣化见管广勇第一都。一百二十三人。第二都七十五人。安边第一都一百人。第二都一百五十一人。畸零第一都六十二人。第二都一

十六人。武缘见管安边指挥二百八十四人。定胜指挥二百二十四人。畸零都六十人。见共管一千九十五人。建武志军额东南第十三全将驻

札。十一指挥额管五千一百人。马一千六百疋。有马雄略第二指挥额管五百人。马五百疋。营在州南。去城二百步。有马雄略第三指挥额管

五百人。马五百疋。营在州南。去城二百步。有马雄略第四指挥额管三百人。马三百疋营旧在州东。今迁于朝天门内三十步。有马营略第七

指挥额管三百人。马三百疋。营在州东。去城一百步。澄海三十一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东朝天门内。澄海三十二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州

东白塔城望京门内。澄海三十四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子城之东。澄海三十五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子城之东。澄海三十六指挥额管

五百人。营在州南去城一百五十步。澄海三十七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州南。去城二百步。不系将驻泊军。宋朝熙宁间。屯戍禁军二百八十

四人。置驻泊兵马监押兼之。庙军清化第二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子城之北。在城第二指挥额管二百人。营在子城东北。壮城第二指

挥额管三百人。营在子城东北。都作院指挥额管二百人。营在子城东北。剰员指挥营在子城东北。土军城外巡检指挥额管二百人。

管界巡检指挥额管一百人。太平寨都巡检额管四百人。太平寨同巡检额管一百五十人。永平寨都巡检额管四百人。永平寨同巡检

额管一百五十人。横山寨都巡检。冨劳驿都巡检。横山寨洞巡检。邕州志洞丁治平元年知桂州陆诜。各按边至邕州。阅洞丁得精兵五

万。熙宁二年六月。枢密院言闻邕州钦州洞丁能骁勇。但训练不至。激赏无术。欲令分为三等。有战阅武艺出众为上等免差役。人材趫捷为中等

科配。馀为下等。常日不妨农作习学武艺。提举官教阅。即聚一村。按试毋得预集从之。至元丰二年广西经略司奏。根栝团结到邕州钦州。洞丁

成一百七十五指挥。内先籍定武艺上等。一万六千六百七人。总三等凡十万馀人。至宣和八年。臣寮上言邕州左右两江沿边溪洞。五十馀处。自

治平年间。籍其土丁六万馀人。至熙丰间。再籍其数已及十万迨今四十馀年。生齿之盛。其少壮可用者。尚未增入簿籍逃亡老弱不堪用者。又未

蠲免姓名。乞别选素谙溪洞。能使远人信畏之吏。专令措置。重排簿书。庶几丁数得实。奉御笔令蔡怿条画措置。具久远利害。疾速飞驿以闻。未几

准枢密院批送广西经略司权行住罢土丁教阅拣换排籍。建炎元年创置训练洞丁。改用文臣充提举官。于是州人朝请郎。前广西经略司干辩

公事李域充其任。其请给人从等。并依提举市舶官条例施行。所有见任使臣许就差充本司干辩公事。寻又逐选差官员。使臣一十员。按左右江

阖境图。视州洞大小随地理远近。分定差官抄点见在人数。检准元丰法应两江洞丁。除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别立名籍拘管。权免教阅外。自二十

岁以上。六十岁以下。并须尽数供通其丁壮。仍分三等。内曾战功。或武艺如能出众者。为上等。人材趫捷。习熟武艺者。为中等。余为下等。将今来抄

点到人数内。上等人以备缓急。选募出战。兴免诸般差使。及科配中等以备把托隘𣑭。防守溪洞。互相照应。警遏盗贼。及镇寨代戍。与免夫役。下等

人依自来条例。轮流差使。遇调发出战。即负器甲辎其中等人。遇教阅按试如武艺陞进。即便陞等。契勘元丰旧例州洞。各依军法排定五百为指

挥。置正副指挥使各一人。都头五人。教头三人。押队二十人。引战二十人。每队二十五人。每五人为一保。以上中下三等。各为指挥。不以强弱交反。

遂立抄簿。付官供攒。左江计三十二州洞。旧管六万四千五百八十四人。新收一十万九千五百六十六人。内管典头首二千七百七十四人。㓜丁

一万八千一百七十七人。正丁八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人。总一百六十六指挥令一十四队一人。上等二万五千八百九十五人。中等二万六千七

百三十三人。下等三万五千九百九十四人。比旧额共增四万六千八百八十二人。右江计二十四州洞。管三万三千六百七十六人新收八万七

千二百二十六人。内官典头首二千一百四十五人。㓜丁一万九千六百七十九人。正丁六万五千四百二人。总一百一十四指挥零五队二十六

人。上等一万九千九百八十五人。中等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九人。下等二万五千七百一十八人。比旧额增五万三千五百五十人归明州洞三十

一处。系创行抄点。共收正㓜丁。一万一千六百二十一人。结成保队总计二百八十一指挥。总计一十九万六千九百七十人。比之熙丰旧数计增

收十万馀人。𡮢攅造团结簿投进。近年以来。洞丁训练。专安南江都巡检使提举其事。

宣化县南宁志宋朝户四千二百六十户。丁一万八千四百五十六口。元朝户二千八百三十六户。丁一万二千五百二十四口。

本朝户六千九百五十二户。丁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三口。武缘县南宁志宋朝户四千三百七十四户。丁一万六千七百七十口。

元朝户一千一百七十六户。丁四千九十口。本朝三千三百四十九户。丁一万二千四百六十八口。已上并南宁志。

横州横州志唐贞观十二年。户一万一百二十八。口一万七千三十四。天宝元年改为宁浦郡领县三。宁浦淳风乐山。户一千九百七十八。

口八千三百四十二。宁浦县南宁志宋熙宁间户五千二百一十九。主户三千九百六十四。

客户一千二百五十五。丁一万二千三百三十六。主丁九千五百三十。客丁二千八百零六。元至元间户四千一十一。口三万一千

一百九十四。永淳县南宁志户一千六百八十一。主户一千二百八十九。客户二

百九十二。丁四千九百七十五。主丁四千六百九十三。客丁二百八十二。

本朝省宁浦县总属横州户一千五百一十五。口大小男妇九千三百九十九。宋朝宁浦永淳二县计户六千二百九十九户。丁二万六千八

百六十四口。元朝宁浦永淳二县计户五千六百九十二户。丁三万六千一百六十九口。

本朝户并永淳入横州计二千二百二十户。丁八千六百一十三口。永淳县横州志宋崇宁间户一千零八十。口一万四千五百二十八。

元至元间户一千六百八十一。主户一千二百八十九。客户二百九十二。丁四千九百七十五。主丁四千六百九十三。客丁二百八十

二。本朝户七百零五。口六千一百五十五。

赋税本府南宁志官民田地塘。一万一千一百四十五顷。九十畒四分九釐一

毫。夏税米六百四石五斗四升一合二勺。红花一十一觔一十三两五钱。丝二觔一十二两八钱五分。秋粮米四万九千一百五十七石

七斗二升六合九勺一圭。租钞三十六锭一百七十五文。宋朝夏税四千七百九十五贯零九十九文。免役钱二千二百七十九贯五百

文。秋粮一万五千三百零七石三斗三升二合二勺有零。免役米一千七百七十四石二斗九升九合。麻一百八十二束每束重一十五觔

元朝在城商税课程钱。二千三百五十贯六百九十二文。各墟商税并糖榨钱。一百五十七贯零二百文。门摊酒醋钱。八百六十三贯。税

粮三千零一十七石七斗六升一合七勺四抄九撮九圭八粒。本朝在城税课钱。每岁八千五百七十二贯有零。各墟税课钱一千三百七

十七贯三百九十八文。酒醋课程钱。五百八十六贯三百三十四文。糖榨。钱五十贯文。塘地租钱。二百一十一贯八百三十四文八分。麻

陇钱。每岁征钱七十四贯二百文。蓝靛每岁征收七十一觔。夏税钱。每岁征钱一百二十八贯一百九十五文五分六釐。鱼课钱。每月一十

六贯文。秋粮。每岁征粮二万五千六十九石。一斗七升二合三勺一抄四撮。五圭五粒二粟。建武志夏税钱。二百八十贯四百六十四文。秋粮

米一千七十四石五斗七升三合。生獠茶三千斤。麻四十七束九觔八两。系经略司招纳克效用之人驻札于思隶团客团以备调发免纳税

采。以此输之。已上系迁隆寨横山寨夏税钱。一百五十九贯一百三十文省。税米九百六十二石三斗八升。草菓子四球。土窄希一百六十

分。永平寨夏税钱。一百八贯七百三文省。内三十五贯文省。系纳马二十二疋价钱。秋粮米五百八石三斗二升。已上并邕州志。财计经总制

钱。旧额崴解二万七千八百四十九买六百五十四文省。分四季起解。自两江赋税失䧟。诸处场务岁入皆𧇊。每年四季起解。比旧额减半。自集相

崔文清倅邕。经今三四十年。遵为定例云。岁计盐。每岁运司拨下四千箩。续增至五千二百箩。每月还运盐本钱。一千八百九十一贯六百三十

五文省。本州旧额。每斤直一伯文足。绍定间因修城。权添六文。随即罢免其后通判厅申请。以经制钱𧇊额添六文。每斤直一伯六文足。内百文归

州家。六文归倅听。遂为定例。但弊幸多端。浸失𥂁政初意。价虽不增。而斤两大𧇊。民间以食贵盐为病。争事私贩。不可禁止。抵罪者众。而官盐率售

不行。展转受害。非一日之故矣。淳祐五年谢安抚到州。首革宽剰之弊。出入尽依祖额。遇吏校运到盐。置天平于库门。委官监称。初不利其赢。至于

卖盐。每斤除包叶外。实一百六十文足重。时或当厅点秤。始焉多以郡计匮乏为虑而行之两年。横费虽多。支遣亦给。上下便之。赐本钱一千贯

文省。减下吏人钱。四百六十九贯五伯八文省。坊场净利钱。六十三贯文省。永丰场净利金三十两停废。多激场净利银一十两停废。

买马钱。绍兴以来。累降指挥。每岁取拨诸州上供钱七万贯。经制钱五万贯。转运司卖钞钱八万贯。石康仓盐二十万斤。计钱三万贯。成都运司锦

二百匹计钱二万贯。静江府合起湖南总领所上供折布钱内截拨额外。马价钱六万二百八十贯。随马数多寡截拨。本路提刑司合起发经制供

内截拨襄阳府马价钱四万贯。内除拨诸州上供钱一万一千贯。充般盐脚钱。又拨还经制钱四千四百贯。充诸州养士钱。又减免贺州上供钱八

千五百贯。岁计。实计见钱二十七万六千三百八十一贯文省。盐二十万斤。沿江横宾。语高化林今四州每岁轮委州艘横

山寨盐仓。川锦二百匹。经略司又遣水银往福建路发卖。买锦货回司发赴横山寨博易添凑支遣。其见钱于前年预拨就静江府置场收买银六

万两同回易锦。分为三纲。三冬月各团并一纲。差本司。使臣一员。将校五人发下邕州买马库交纳。买马额绍兴五年。指挥每岁正额。一千四百匹。

以十分为率。建康镇江鄂州。每处三分。池州一分三纲。隆兴元年指挥于贾到纲马内选。出格良马每三十匹为一纲。押赴行在投进十纲。二年指

挥于岁额外。收买六纲。发赴襄阳府。乾道元年指挥于岁额外。更买二纲应副建康府。三年指挥于岁额外。更买二纲应副镇江府。五年指挥于岁

额外。更买一纲。应副池州。又当年指挥于岁额外。收买二十纲赴行在。普添是也。

宣化县南宁志宋朝夏税钱。一千四百八十贯七百二十七文足。秋粮六千二百九十七石三斗三升二勺。麻一百八十二束。每束重一十五

斤。熙宁七年准转运司泰将上件麻料随纳身丁钱六文。米一斗二升五合。本县。元朝在城务商税课程钱。二千三百五十贯六百九十二文。南市

务。各墟糖榨说课钱。一百二十五贯。门摊酒醋课程钱。五百六十三贯。税粮一千六百七十二石五斗八合六勺。

国朝本县南市局。各墟商税钱。每月六十一贯三百六十八文。酒醋课程钱。每月三十一贯九百六十文。糖榨钱五十贯文。塘地租钱。每岁征

钱二百一十一贯八百四十三文八分。麻陇钱。每岁征钱七十四贯二伯文。蓝靛。每岁征收七十一觔。夏税钱。每岁征钱八十九贯五伯三

十四文五分六釐。鱼课钱。每月一十六贯文。秋粮。每岁征粮一万三千九百五十四石。八斗九升三合六勺一撮。五圭二粒二粟。

武缘县。宋朝夏税钱。二千二百七十八贯七伯四十一文。秋粮六千九百一十三石四斗六升有零元朝门摊课程钱三百贯各墟商税钱。

三十二贯二伯文。秋粮六百二十八石四斗六升。本朝酒醋课程钱。三百零二贯四百文。各墟商税钱。六百九十一贯有零。

夏税钱三十八贯六百六十一文。秋粮五千三百九十六石。七斗四升四勺一抄五撮五粒。建武志夏税钱。二千二百七十八贯七伯四十一文足。

内七百二十七贯六伯一十一文足系收农田水利夏税钱。秋粮六千九百一十三石四㪷六升三勺四抄。内一千八百二十三石八㪷一合。

系收农田水利税米。宁浦县横州志宋崇宁间。粮一千一百三十一石一斗九升三合。免役

米一千二百二十四石九斗一升七合。永淳县粮九百六十五石三斗四升九合。免役米五百四十九石三斗

八升二合。宁浦县元至正间。田一百五十顷八十六畒二分一厘七毫。粮五百六

十四石九斗八升二合五勺。七抄一撮五粒六圭。永淳县南宁志宋朝免役钱宁浦永淳二县。共计二千二百七十五贯五

伯文。免役米一千七百七十四石二斗九升九合。税粮二千九十六石五斗四升二合。税钱一千三十五贯六伯三十一文。宋朝不以民

应当差役。只收免役税粮。元朝田一百九十一顷四十畒四毫。粮七百一十六石七斗九升三合一勺四抄九撮九圭八粒。

本朝酒醋课程钱。二百五十一贯九伯七十四文。各墟商税钱。六百二十五贯零三十文。秋粮五千七百一十七石五斗三升八合二勺九抄八

撮。横州志田。四十顷五十三畒六分八釐七毫。粮一百五十一石八斗一升五勺七抄八撮一圭五粒。

本朝本州实征旧管新增轻重租田。一千六十二顷八十六畒一分六厘。粮四千一百六十六石七斗九升九合八勺三抄六撮五圭。本县一周

岁税粮。计九百石有零。横州郡志本路一周岁。税粮一千一百一十九石五斗三升九合。本路一周岁诸色课程计中统钞。共一千一百三十九锭

零八钱。酒课六十六锭三十五两七钱。醋课一锭二十七两七钱一分。税课七十锭二十七两三钱九分。

宁浦县横州志宋崇宁间税钱。六百一十四贯八伯六十四文。夏秋两科免役钱。各一千三百七十九贯五伯文。

永淳县宋崇宁间。粮九百六十五石三斗四升九合。税钱四百二十贯七伯六十七文。免役米五百四十九石三斗八升二合。夏秋两科免

役钱。各九百贯。宋旧法不以民户应当差役。只收免役钱米。元至正间。田四十顷五十三畒六分八厘五毫。粮一百五十一石八斗一升五

勺七抄八撮一圭五粒。本朝田三百六十四顷九十八畒八分八厘。粮二千四百六十二石一斗

六升三合五勺九抄一撮。课程钱钞计一百八十一贯四百一十四文。土产

建武志象出交趾山谷。惟雄者有两长牙。佛书云白象。又云六牙。今无有象以鼻为用。一躯之力皆在鼻。将行先以鼻拄地乃移足。知其足力劣

于鼻也。安南出象处曰象山。岁一捕之。䌸栏道傍中为大阱。以雌象前行为媒。遗甘蔗于地。传药蔗上。雄象求食。蔗渐引入栏。闭其门。就阱中教习

驯扰之。始甚咆哮。阱深不可出。牧者以言语谕之。久则渐解人意。不驯则告之云。当为尔引雌来即听从。又为立名字。呼之则应。牧者谓之象奴。蛮

酋出入多乘象。其贡中国者。背施鞍辔御座。号罗我象。编金铃数十枚。行则琅琅然。交人有犯恶逆者卧之地。使象蹴杀之。孔雀生溪洞高

山乔木之上。人采其雏育之。卧沙中以沙自浴。拍拍甚适。盖巢于山林而下浴沙土。雄者尾长数尺。生三年尾始长。金碧冕耀。时时自奋。尽张其尾。

圆如锦轮。俗谓之朝。其朝无时。自晨至午皆朝。人聚观之。则奋迅不已。若矜衒者。或所慕悦。及惊惧亦朝。岁一脱尾。秋夏复生羽。不可近目损人。饲

以猪肠及生菜。惟不食崧。以菜杞䌸栅上。令自啄食。其性鸷又有力。不喜就地俯食故也。蛮犬如猎狗。警而猘。诸蛮以马互市于横山。皆作茅

舍野次。谓之寮。率携一犬自防。盗莫能近。元一统志。宣化武缘两县皆出。鹦鹉省地溪洞皆有之。千百为群。飞甚高声格磔。亦能言语。此物畏冷

冷则发瘴噤战如人患寒热以馀甘子饲之则愈。不然必死。元一统志出两县山间能言。蛮马出西南诸蕃。多自毗那自杞等国来。自杞取焉

于大理。故南诏也。地连西戎。马生尤蕃。间有筋麄骨细。头小蹄軽。类西马者。自杞人以锦二疋博大理二马。金镯一两博一马。岁十月则群来。由自

杞行十二程至西四城州。又六程至横山寨。官以锦银盐三物折马价。独自杞不用𥂁。食大理𥂁故也。得银亦不用。悉以易黄金锦帛以归。又有罗

殿国。及谢蕃滕蕃罗孔诸聚落土产马。其地多山险。马尤健壮。亦以十月来行二十二程至四城州。与自杞等马会。俱入横山。其人亦以所得银易

金锦及杂彩帛。蛮人死。即以一锦缠绕。亲友赙者亦以归。贵人至缠十数疋。故须锦为急。诸蛮酋各以家奴随马纲来卖马一疋。税银一两。谓之牙

银奴执竹片尺馀。得一牙银。即刻竹一刀。比归持竹与银并致之酋不敢欺也。买马司。岁市国马一千五百疋。尽出于诸蕃世漫称广马非是广。安

得战马土产小驷与湖淮无异。一疋直十馀千。蛮马一疋。为银四十两。每高一寸。增银十两。有至六七十两者。其尤骆骏者。在其出处。或博黄金一

十两。日行四百里。但官价有定数。不能致此等耳。大理马为西南蕃之㝡。间亦与自杞博易。转至中国大理至横山寨。才四十馀程而不能自

致者。必假道自杞。自杞人𠒋狡争利。大理人文柔。虽知其利。卒不敢度。自杞而东。别有一路。自其所谓善府者。经特磨道。以至横山甚捷。彼见中

国金锦之利。欲自通者久矣。常遣马样来。多为特磨所留。特磨人亦贪悍。故久不得达。先自建炎三年买马。官𡮢遣书至其国招之。其曲文称大理

国善阑府。保大二年二月牒云。已选战马千疋备贡。江涨未敢行。自后因循不复议。乾道九年冬。忽有大理人李观音保等。二十三人诣横山。其名

多用三字。盖与特磨和亲。故通道无壅。特磨人侬姓者。导之来云。欲以马入中国。太守姚恪买马。官赵不遁等盛陈金帛夸诩之。其人大喜。出一文

书。称利正二年。具所须博易物语。在大理国条下。猿有三种。金线者黄。玊面者黑。纯黑者面亦黑。金线玊面者皆难得。或云纯黑者雄。金线者

雌。又云雄能啸。雌不能也。子𡮢抱母牢不可折。人取之。射杀其母。取其子。子犹抱母皮不释。猎猿者。可以戒也。猿性不耐。着地辄泻以死。煎附子汁

与之即止。登木好以两臂攀枝上。不甚用足。终日累累然。两江溪洞俱有之。绵羊。出右江溪洞。及蛮国中。与朔方胡羊不异。有白黑二色。毛如

茧丝。剪作璮。尤胜朔方所出。大抵。极南之俗及土产。及类极北。如羊马之属是也。当有能辨此理者。大狸。狸之类不一。有穴于城郭园林者。其大

倍猫身有黑点。鸣号甚厉。处处有之。惟邕之省地。及溪洞别有一种。其毛色如金钱豹。伹其钱差大耳。土人云。岁久则为豹。其文先似之矣。此皮可

以寝。及覆胡床。其大几及豹也。石鼠专食山豆根。人捕之以其腹爆干。治咽疾甚验。功用甚大。山豆根。谓之石鼠肚。蚺蛇大者如柱。长称

之。其胆入药。腊其皮。刮其鳞。以鞔腲鼓靣阔尺馀。但用背皮腹皮不与也。向明视之。黑文白章如方胜。蛇之大无过此。常出田野遂鹿而食。人见鹿

走田中。知蛇必在焉。数軰偕往。满头插花花趋赴之。蛇喜花心。注视渐近。竞拊其首。大呼红娘子。蛇头益俛不动。壮士大刀断其首。众悉奔散远伺

之。有顷。蛇身觉奋迅腾掷。傍小木尽㧞。力竭乃毙。所谓蚖蛇。大蛇。土锦蛇。红冠蛇。终不如蚺蛇之大且毒也。山凤凰。状如鹅雁嘴如凤。巢雨江

深林。有卵。雄来以木枝杂桃胶封其雌于巢。独留一窍。雄飞求食以饲之。子成即发封。不成。窟窍杀之。此亦异物。然未之见也。长鸣鸡。高大过鸡。鸣

声甚长。洪大而哀厉。终日啼号不绝。出大理诸蕃蛮及溪洞中。交趾有一种。高者二三尺。尤善于闘。常赀于永平。翡翠。出左江溪洞。交趾尤多。

比年官虽厉禁费人家服用不废。故冒法贩鬻者不可革。红顶鹤。大如鹳。通身灰惨色。去顶二寸许。毛始丹及颈之半。亦能鸣舞。声亦洪畅。似

白鹤。武缘最多。溪洞亦有之。锦鸡。身如孔雀。又如小雉。头顶鬃毛金色。公身红黄相间。极有文彩。省地溪洞俱有之。嘉鱼。状如小时鱼多脂。

味极腴美。生于石穴苍梧而上方有之。鳊鱼。春半而盛出下江者青色。上江者红色。红者上品也。如竹鱼鳊鱼鲫鱼軰皆有之。而以嘉鳊二鱼

为称。金出两江产于右江镇。乃宝隆二场者为最赤。左江永丰场亦产之。银产于右江万承州多激场。铅产于左江江州大观场。

铜碌俱产右江归化州。政和间。逐年解铜于州之宝积监铸钱。至宣和间罢。左江古甑洞亦有之。朱砂水银出慕化场。水银乃煎朱砂而成。

遇砂发。即课利登。归德州界内亦有之。麝香出西南诸蕃蛮气虽臊烈。下及西香。然比年西香。乃多伪杂。以皮毛锡豆诸物。一脐化为十数枚。

岂复有香。南麝气味虽劣。以不多得。得则为𤤽货。不暇作伪。入药宜有力沉香光香热香笺香。俱出交趾亦有泥香。以诸草香合和调。如薰衣香

其气氤氲。担成小豆状。琉璃珠相间。彩丝贯之。入省地卖。练子出两江州洞。大略似纻布有花纹者。谓之花练。极细者可以染色为妇人暑服。

土人亦自贵重。蜀人尤爱之。大抵布多于帛。有缧绫缧䌷窄幅䌷䌷丝及𬙋。皆出左右江。所谓水细密纻布练纻。布葛布落布省地皆有之。緂

亦出两江州洞蛮织也。如中国绵罗。上有遍地小方胜纹。亦厚重。彼人以为丽服。蛮毡出西南诸蕃。以大理者为最。南方多绵羊。故有佳毡。蛮

人昼披夜卧。无贵贱人。有一番长或数丈。两重夹之。故薄而软。北毡经卧下能雨。南毡且卧且披雨不漏湿。以此为贵。大理毡。以皂缘者为上。

州人染青者尤佳。真珠米出右江横山寨。粒圆而香滑。他所罕见。宣化县亦有之。占城米。一岁而两熟。有地多植之。太平寰宇记飞虫

博物志云。𣈆兴郡有飞虫大如麦。或云有甲。𡮢伺病者居舍上。候人气绝。便入食之。虽扑杀不止如风雨之至。肉尽便去。贫者或𣩵敛不时。皆受此

弊。虫恶梓木。有事力者。以梓木板掩之。兼用为器。虫不复近也。桂林宁浦二郡亦有之。元一统志懒妇兽建武志引南越志云。晋城即有邕州。有

懒妇兽。昔有织妇睡机上。其姑怒之。遂忿赴水。姑遂下杼投其背。化为此兽。今背上有文如杼形。大者可得脂三斛。燃之照纺绩即暗。照作歌舞即

明。习懒之性化而不革。名公有诗。山猪即毫猪身。有𣗥剌。能振发以御人。二三百为群以害苗稼。秦吉了。出两县山林间。似鸜鹆。教之能

言。倒挂出两县山间。毛绿。常倒挂于树林。越鸟飞生两县诸山有。水银系罗殿自杞国所出。客旅于本寨市并发卖。花木建武志

素馨花城中方有之。比畨禺所出为少。土人贵重。不肯轻折。旋掇花头。状于他枝。或以丝竹贯之。卖于市人竞买戴。末利花。亦少如番禺。土人爱

惜。以浙米浆日溉之。则作花不绝。可柰一夏。花亦大且多叶倍常花。六月六日。又以治鱼腥水一溉益佳。红豆蔲花。丛生叶瘦如碧芦。春末发。夏

初开花。先抽一干有箨包之箨。拆花见一穗数十蘂。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蘂重则下𡸁如蒲萄。又如大济缨络。及剪彩鸾技之状。及其舍蘂时。连

茎摘取人鸡苏梅汁微渍日干以荐酒。香味辛美。极有风致。此花无实。不与草豆蔲同种。缘香味不殊。故同名本草。亦自别出。每蘂心有两瓣相益。

词人托兴如比目连理云。红蕉花。叶瘦类芦。若中心抽条端正。发花叶数层。日折一两叶。色正红如榴花荔子。其端各有一点鲜绿尤可爱。花心

有须苍黑色。春夏开至岁寒犹芳。又有一种根出处。特肥饱如胆缾。名胆缾蕉。史君子花。蔓生作架植之。夏开一簇。一二十葩。轻盈白久即棠白。

与深红相杂齐开此为最异。本草谓开时白。久即红。盖未详。如牡丹芍药茶䕷蔷薇桃杏白笑紫笑。千叶石榴水仙花之类。皆有之。时不多宜。杉

木出右江溪洞。蛮人劈作大板。结作牌船。沿江而至横山寨。与省民博易舟下。广东得息结穗。桄榔木。省地溪洞俱有之。身直如杉。又如大竹有节

一干挺上。高数丈。开花数十穗。绿色。一穗𡸁数十条。袅袅皆长数尺。如缨络旄拂了缀条上。虚脆如笋蔗。振坚实。外有紫班靥如孔雀尾。工人镟以

为而用。性矿不耐风。易壆裂。又传其剌损人。难以疗。思木。生两江州洞。坚实渍水中。百年不腐。洞人及交趾。以为弓弩摽枪之材。龙骨木。色

翠青状如枯骨礧砢。有大剌数文。无华繁茂者其端止一二叶。类景天叶而极大。人挽以当篱援梗中汁疗癣。惟不可近目。有人目上患疮。涂傅之

应手愈。目亦渐枯。涩竹出两江亦有之。甲人削成复涩矣。江船蓬萡。多犹是常竹。人面竹。节密而凸。横伺相间。每凸处突出。长圆宛如人面。数

尺而上。节始平正如常竹。其笋亦有食之者。人亦采为柱。竻竹。剌竹也。芒𣗥森然。广东横。州素无城。桂林人黄济守郡。始以此竹环植之。羔逢不

能径。号竹城。至今以为利传交趾外城。亦是此竹。药物建武志牛黄。出西南诸蕃。黄蜡。出特磨道。老翁须。何首乌。出萝秀山。天门冬。

石菖蒲。白芨已上并出萝秀山。山豆根。右江。草豆蔲。八角茴香。并右江。黄精。明山。蓬莪茂。干葛。凌霄花。桑白皮。鹤虱。史

君子。地黄。麦门冬。山栀子。蔓陀萝花。槐角子章柳根。金毛狗。草决明。石鼠肚。鹊不泊。放杖草。石燕。地榆。香白

芷。缩纱。茱萸。莱实荔枝盛夏始熟。壳圆剌平肉厚。西甘妍红如丹。暴干。可以惠远。省地溪洞俱有之。陶弼云。荔枝林下千金络。龙眼。省地

溪洞亦多。极大者莫如石家㽵所产者为贵。暴干可惠远。龙荔谷。如小荔枝。肉味如龙眼。木身叶亦似二果。故名。色青时便熟。后但稍黄。不复红。核可蒸

食如熟栗。不可生啖。三月开小白花。与荔枝同时生。石粟壳厚硬褐色圆如弹子。每颗有梗抱附之类杓柄肉黄白甘韧似已揽子。人附内白靥不可食。发病。北人或

呼为海胡桃。木竹子。皮色形状全似大枇杞。肉甘美。比枇杷微烂。子亦似枇杷核。秋冬间实。半青黄时已采食。收蔵至三四月不坏。冬桃状如

枣。深碧而光。软烂甘酸。核似揽子而不尖。春夏间熟。人面子如大梅李生。青熟黄核。如人面两目鼻口皆具。肉甘酸宜密煎。镂为细瓣去核。按

匾煎之。微有操抽方气。南莱之𤤽也。鸟揽如橄揽。青黑色。肉烂而甘。亦可抇破调和蔬茹。𬂩亦如橄揽差长。中人味松美。荐酒泛茶皆𤤽。相馈遗

者。独以其核致远。微曝燥椎取人。方榄如橄揽子类三角。成四角。焦子已焦。极大者。凌冬不凋。中抽一干长数尺。节节有花如菡蓞花。重则干

为所坠下。花𡸁𣗔叶根实一穗。穗数枚。如肥皂长数寸甚厚。去皮取肉。软烂如绿柿。极甘冷以栂汁渍暴干。按今匾味酸有微霜。世所谓芭蕉干者

是也。又名牛蕉子。鸡蕉子。小如牛蕉。亦四季实。芽蕉子。小如鸡蕉尤香嫩甘美。土人称之不与他蕉比秋初实红𥂁草菓取生草豆蔲入梅

汁澄清。令色红暴干。线贯之以荐酒。芬味甚高。八角茴香。质类连翘。大如小麦。尖角八出。形状全不类茴香。而气本酷似。但加辛烈。性尤鱢热。不

可入药。比入得之。惟以荐酒少许。其味甚芳香。由甘子多贩入北州。人皆识之。方实时。零落藉地。如槐子榆荚辈。土人干以合汤。意味隽永。其木

可以制器。山棱子。形状诡异。辨五出。如田家碌碡状。皮黄薄味。日久则微甘。切之或以密渍始可食。𨴋中亦有之。谓之羊桃。波罗密。大如冬瓜。其

皮礧砢如佛髻。生青熟黄。削其肤食之。味极甘子𦈌悉如冬瓜。生大木上。秋熟抽子名臭柚。大如瓜。人亦食之。皮甚厚。打碑者。卷皮醮墨以代毡刷。

宜墨而不损纸。极便于用。此法可传。但北人无许大柚耳。地蚕生土中。如小蚕。又似甘露子而不尖。味如梨藕而淡。亦以荐酒。山荔枝色红。肉

如荔枝。山龙。眼色青。肉如龙眼。木赖子。如淡黄大李。黏子。如指面大。褐色。罗冕子。如栗子壳。其皮七重。不可多食。令人发瘴。亦枣子。如

酸枣微长味酸。生岩石上。罗蒙子黄大如枨柚。秋风子。色状俱似楝子。味酸涩。不纳子似黄熟小梅绝㝡烂。烂即皮肉附核。核可为经珠似

菩提子。或云须曾进入京师。被黜故以名。黄皮子如小枣。甘酸佳味。稍耐久。可致远。匾桃。如天桃而匾。色正青。肉廿烂。如梨子。木瓜。栗子。冝

母子。枇杷子。石榴。蒲桃。核桃。鸡头子。菩提子。柿子。柑子。橘子。香圆子。橙子。金橘。李子。梅子。柏子。莲子。杨梅。白苽。金苽。土瓜。孛齐。菱角。白藕。皆有之。

木威元一统志邕州有橄揽子。诸郡有。惟邕州最佳。龙眼。宣化县西郷。武缘县止戈乐昌两郷皆有。初生大树株。岁春首秀花。夏结子。秋后成熟。

其肉稍麤。肉多者。可以晒干为干圆眼。其味甜软。宣化县南宁志石村所产红橘。那龙沙洲。所产荔枝。虑蓼村。所产水

糖。苏蓼村。所产龙眼。平仵村。所产鸟榄潭洛村。所产标竹。张咘村。所产苎麻。上东乡。所产扶竹生姜土藤。大小罗潭村平坡。所产枫

槐梓练木扶竹。药物何首乌。天门冬。石菖蒲。白芨。干葛。桑白皮。鹤虱。史君子。麦门冬。山栀蔓陀萝花。槐角子。章

柳根。金毛狗脊。草决明。鹊不泊。香白芷。缩纱。莱萸。香附子。天南星。木鳖子。黑牵牛。蓬莪术。红豆。前胡。地榆。姜

黄。皂角。莱。人面子。黄皮子。琵琶子。羊屎子。牛乳子。罗旺子。罗蒙子。石栗子。木必子。五眼子。毛荔子。山龙眼。乌

揽。橄揽。芭蕉。龙眼。荔枝。蒲萄。羊桃。冬桃。甘蔗。榆柑。香缘。栗。梨。枣。橙。橘。桃。柚。李。梅。莱。胡萱。同

蒿。苦藟。萝卜。水蜡。苦荬。芥。苋。葱。蒜。蕌。韭。芋。芹。瓜。瓠。姜。薯。木。松。苦楝。木绵桄榔。秋枫。棠梨。

槐。栗。银。楠。椿。枫。仙。樟。竹。品丝。高眼。思劳。节筜。马蹄。筋。勒。篻。衮。浮实。单。花。芙蓉。蔷薇。舍

笑。木槿。朱槿。男贞。女贞。茉莉。菊。莲。禽。秦吉了。鸟凤。班鸠。白鹇。鹊鸦。鱼。青竹。唐涩。鲇。镢。鲈。鳏。鳅。

鳝。兽。虎。豹。豺。熊。狸。獭。鹿。麖。猿。猴。䴟。山羊。已上并见南宁志。苦䔲。元一统志生宣化县大林中。岁春首发秀。季

月采摘叶苗蒸熟。制磨成䤽。其味最奇。俗传邕乃南州盛暑炎热。又兼烟瘴之地。其䔲草叶相合。日食之如常。以避炎暑。稍压瘴气。苎麻。出宣化

县思礼郷。民户所植。岁春孟秀。季收之。夏即重秀。季再收之。两缉妇巧习工。织踈而可衣。

武缘县南宁走。土产与宣化县同。乌凤。建武志出武缘县。如喜鹊色绀碧。颈毛类雄鸡。鬃头有冠。尾𡸁二弱。骨各长一尺四五寸。其杪始有羽毛一

簇。冠尾绝异。大略如凤鸣声清。越如笙箫。能度曲妙。合宫商教之精熟者至能终。一种又能为百虫之音。左右溪洞中亦有之。极难得。亦难蓄。以生

物饲之。泰吉了如鸲鹆。绀黑色丹足黄距目下连顶有深黄文。顶毛有缝如人分发。能人言。及咳嗽呕吟。闻百禽吟。即效学。比鹦鹉尤惠。大抵。鹳

鹉声如儿女。吉了则如丈夫。出溪洞中。唐书林邑出结辽鸟。林邑。今占城去州隔交趾。疑即吉了也。白乐天讽谏。又自有来吉了诗。已上并建武志。

踈布元一统志武缘县。凤化永宁二乡所产。横州南宁志榖稻。粘。粳。糯。花。遵。珎珠。海棠。芙蓉。

木槿。𫷷葱。果龙𦕨。荔枝。莲子。橄榄。李。梅。石榴。桃。药香附子。香需。班猫。车前子。白芨。蛇床子。艾。菖蒲。

莱芥。葱。茄。苋。苦荬。莴苣。姜。茼蒿。笋。芹。冬瓜。芋。蕨。竹。白。苦。莩。筋。钓丝。木。榕。枫。樟。松。

槐。杨柳。黄藤。禽。鹧鴶。啄木。鸦。伯劳。布谷。鹰。鹁鸠雀。兽虎。狼。豺。豹。鹿。麖。獭。狐狸。猴。鼠。畜。

牛。猪羊。鸡。鹅。鸭。犬。猫。水簇。龟。鳖。鲤。䗀。鲭。鲫。鳅。鲇。蚌。虾。螺。䗀。虫。蝉。蜂。蚁。蝶。蜻蜓。

螳螂。蛇。蜈蚣。飞蛾。萤。虾蟆。蜘蛛。螟蛉。已上并南宁志。银郡县志本州产。纻布。元一统志蕉布。并一统志。

土贡本府九域志贡银三十两

武缘县建武志椒针。牛鱼。马某。猪羊。胡飨。犬㗖。鹅。钺。鸭。备。猫。关㗖。鹦歌。俄治。喜鹊。必支。山鹊。孔雀。畐。鸠。垛。龙。正呼竜鹤。巨。虎。卢。麇。鹿。虾茖。猴

牟。蛇。水。鼠。花。麝。卢可。牛黄。吴黄。白矾。漆浦。漆。山德鸡。愇母。毡。虚装马鞍。暮素骑马。暮谢。下马。暮何。解鞍。暮祸。牵马来。暮性礼。开马口。暮旧雅。马

饮水。暮伟当更牵马二次。暮哆臓圣。马。暮咤。马老。暮梦。马瘦。暮豆。病马不要。暮弩骂吕。眼旨。麻忌。翳膜。麻浦。摆腰。深弩。拽胯。溪至。风拆蹄。故其。脑

㗖。乌备。好马筭印。暮魏控卑。嫩马。暮逻。骒马。暮么。马马辔头。护尽。马笼头。又忧。马凭由。暮哆伟。㗖马𥂁。暮伟挫。你。暮即去。踢你。暮即助。㗖

马𥂁来且取。暮冨挫阿贾有。取草。暮有。起马。暮慈。骠马。暮雨。紫骠马。暮雨挐。乌骓。暮挐。㗖骝马。暮你。质白。暮创浦。騘马。暮酒。烟薰骆。暮创拏。𬳿马。

一岁。姑。二岁。腻枯。三岁。桑枯。四岁。料枯。五岁。枯。六岁。曲枯。七岁。八岁。赫枯。九岁。举枯。十岁。助枯。十一岁。助讳枯。十二岁。切腻枯。十三岁。

切桑枯。十四岁。切利枯。十五岁。切误枯。十六岁。切曲枯。十七岁。切讳枯。十八岁。切赫枯。十九岁。切举枯。二十岁。切腻枯。四尺一寸。利入打时。二寸。市

时。三寸桑时四寸。利时。五寸。设时。六寸。曲时。七寸。讳时。八寸。赫时。九寸。举时。一两。哆沙二两。腻沙。三两。桑沙。四两。利沙。五两。误时。六两。曲沙。七两。讳

沙。八两。赫沙。九两。举汐。十两。切沙。金一两。木哆沙。金水。银浦。据。塩。绢。日印线令。紫皂。里乌丝暮拏生丝青锦皂绢绢豹塩一

萝豹皮一番打误入折屋造大眉兜母你歇且得蛮器蛮弩诸溪摏甚短似中皆能弩箭削竹药箭化外箭中者立死药以为

羽不施镟其毒蛮甲堆各一大片如龟壳项之属制如内外悉朱地问黄犀器极工妙又以兜鍪疑犹博介胸珠

云南刀即大理所黑沉不鏥。南人最贵之。以象皮为鞘。朱之。上亦画犀毘花纹。一鞘两室。各函一刀。大者如常刀。小者半之。鞘以皮条缠束。贵

人以金银丝。洞刀。两江州洞。及诸外蛮。无不带刀者。一鞘二刀。与云南同。但以黑漆杂皮为鞘。不若大理之华。峒人始生。家即称铁浸之水中。至

年十五取为刀。故其铁精甚。卧起带之。或以博易及赠遗只送大刀。自留其小者。终身不舍。男女老㓜皆佩之。云以防药箭。急以刀剜去其肉。即不

死。诸峒刀。尤以洞州所作为贵。斩牛以定价直。解五牛而芒。蛮鞍。西南诸蕃所作。木间之。亦有为犀毗纹者。馀鳅辔皆朱漆之。不用鞯。但空𡸁两

水镫。镫之状。刻如小龛蔵足指。其中恐入榛𣗥伤足也。后秋千█木为大钱。叠叠数百枚。如中国骡驴秋█坐。但皮包两木板。妇人亦能骑。乃能偏

坐。𡸁两足。一边驰骤如飞。蛮鞭刻木节。节如竹根。朱黑间漆之。长才四五寸。首有小铁环。贯二皮条以策马。圣节进奉银二百五十两。绢二

百五十匹。折银二百五十两。郊杞大礼银二百五十两。绢二百五十匹。折银二百五十两。工贡银三十两。元丰元年。安南国郡王李乾德

受降之后。差东上阁门副使陶完驯象五头装象铜铎。并铁索五副十口。缠象象铁钩五柄。金厮罗一面。银厮罗八面为谢。乾道九年。交圣王登极。

诏广西经略司。贡使来者什一其利。诏下经略司买驯象十。以经略使李德远浩用故事。移文交趾买。明年春经略。使范郤其贡期寝近朝命。象若

将至寨下。若不许贡。皆引朝之为市。遂以其状时一象可也。以一二精宁此伴至开比及材已。以上正象为进奉大礼经馀。象齿犀角字如

蝇头。甚差使者。称中卫大夫。其邦臣忠翊郎阮文献。先是绍兴二十年知政事吴兴施公帅桂。旧以其利厨宴于其馆。今悉罢之。使者谓衙我

厚今柰何悉罢去。节义之士。乃以书上。本路转运使辨其事。其略曰。切闻侬智高未叛时。夺邕人地而有人为吏不能御。因不以告。皇祐三年。邕州

有司气庭洪水横溢。司户孔宗旦。以为兵象策智高必叛。以其将陈拱。拱不听。宗旦言不已。拱怒诋之曰司庄耶。四年智高出横山路。人因其仓库

而大振。而宗旦又告事急矣。以不戒拱。又不听宗旦。拱以书告者七。口告者至不可数。度拱终不能得意。即载其家走。桂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

无为同死也。既行之。在后智高累叛。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甚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合立死。吾

岂可污耶。骂不绝口。智高度其不可诱。乃杀之。当其初。宗且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时吾有以待之。则必知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况其死

节堂堂如是。而其未曰。于天下比见朝所宠南兵伏节死难之人。宗旦独不与此。非所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使宗旦所无一言。

但贼而能死不去固不可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民者。宜责之陈拱。非宗旦事也。今猥今兴陈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遂使人谕之曰。经略

使司与安南都护府埓。经略。使与南平王比肩。使者是都护府小官。才与桂林曹掾官比。法当廷参。不然不见也。使者屈伏遂廷参。其归至欲列拜。

使人掖之曰。光拜乃奏其事。且著于籍。以为定制。绍熙元年。安南登极。三年遣使副尹忠训宁武翼管押章表银函一副。金厮罗二面。银厮罗三面。

象牙三十株。熟香一十笼。笺香二十笼。为庆贺之礼。旧例郊禋与天朝廷不时覃赐之物。宽衣一对。金带二条。细香著一百疋。金花银器二百两。衣

著一百疋。金镀银鞍辔一副。马二疋。庆元元年。朝廷以绍熙登极。及明堂恩例连锡一纲。遣使臣押至钦州。是年十一月交趾遣修武郎尹仲宣。秉

义郎朱傅霖。祗拜登极之命。仍乞敷奏。愿亲诣关庭朝贺。次年正月。复遣使武义郎阮汝砺。中翊郎徐子允。祗拜明堂之恩。是日拜领敕书。四年正

月复遣忠训郎尹国基。秉义郎刘汝梅。忠训郎李秉彝。管押章表银函一其金厮罗二面重一百两银厮罗三面重一百五十两象牙二十株。重五

百觔。熟香五百觔。笺香一千觔。以为进谢之礼。邕州差机宜安允中借通直郎权通判并服色充正使左江提举陈仲权。东南第十三正将充副。使

就永平寨管侔交使交方物至州差监作院张子䜣管押赴经略司交纳。别差官诣阙投进。

横州九域志贡银十两。横州志贡银三十两。




永乐大典卷之八千五百七




重 录 总 校 官 侍 郎 臣 高 拱

学 士 臣 胡 正 蒙

分 校 官 洗马 臣 林 轮

书 写 儒 士 臣 戚 以大

圈 点 监 生 臣 马 承 志

臣 吴 敏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