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法苑珠林 (四部丛刊本)/卷第五十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五十一 法苑珠林 卷第五十二
唐 释道世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万历刊本
卷第五十三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二

   唐上都西明寺沙门释道世玄恽撰

伽蓝篇第三十六

 述意部

原夫伽蓝者㫺布金西域肇树福基缔构东川终祈

净业所以宝塔蕴其光明精舍图其形像遍满三千

之界住持一万之年建苦海之舟航为信根之枝干

睹则发心见便忘返益福生善称为伽蓝也但惟年

代日远法教衰㬱寺像虽立敬福罕俦或真或伪改

换随情或精或麤乃同蕃土遂令目睹其迹莫识厥

旨日用其事不知所由是以行道之众心无所安流

俗之徒于法无敬轻慢于是乎生陵蹈于是乎起欲

以此䕶法不亦难哉者乎是以古徳寺诰乃有多名

或名道场即无生廷也或名为寺即公廷也或名净

住舍或名法同舍或名出世间舍或名精舍或名清

净无极园或名金刚净刹或名寂灭道场或名远离

恶处或名亲近善处并随义立各有所表今道俗杂

居岂得称名也

 营造部

依宣律师祇洹寺感通记云经律大明祇洹寺之基

趾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准约东西近有十里

南北七百馀步祇陁须达二人共造成之已后经二

百年被烧都尽则当此土周姬第十三王平王之三

十一年祇陁太子初虽不许卖后见布金欣然奉施

即告长者吾自造寺不假于卿须达不许因此共造

太子立愿后若荒废愿树还生恰至被烧屋宇顿尽

所立树者如本不殊何以被烧是由须达为凡之时

卖肉得财居贱出贵常愿荒俭虽巨富财由秽心故

以此造寺终遭煨烬太子愿力净心树生业行有殊

表之染净也于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

不及一经于百年被贼烧尽经十三年有王六师迦

者依前重造屋宇壮丽皆宝庄严一百年后恶王坏

之为杀人场四天王及娑竭龙王忿之以大石压之

杀毁者经九十年荒无人物忉利天王令第二子下

为人王又依地造庄饰严好过佛在时经百五十年

魔天烧灭则当此土汉末献帝二十九年以事往征

显宗已后和安桓灵之代西域往来行人踵接则见

天王葺构之作祇树载茂之缘后虽有造者仅接遗

基至于今日荒凉而已依南天王子撰祇洹图一百

卷北天王子撰五大精舍图二百卷各在本天不可

具述也○夫造寺法用不可楷定随其施主物有丰

俭虽量力而作然须用心精诚而造寺物虽小得福

弘大故无上依经云虽造四果圣人塔庙满四天下

尽形供养不如有人佛涅槃后取佛舍利造塔供养

所得功徳胜前功徳百千万亿分不可为喻也一由

有优劣二由心有强弱若有真心纵小尚得福多何

况于大若有伪心纵大尚得福少何况于小是故行

者若欲造作必须殷重不得轻慢也如贤愚经云天

语须达长者云汝往见佛得利无量正使令得百车

珍宝不如转足一步至趣世尊正使令得百象珍宝

不如举足一步往趣世尊正使令得一四天下满中

珍宝不如举足一步至向世尊所得利益盈逾于彼

百千万倍闻已欢喜佛为说法成须陁洹果须达问

舍利弗世尊足行日能几里舍利弗言日半由旬如

转轮王足行之法世尊亦尔尔时须达长者即于道

次住二十里作停舍须达请太子欲买园造精舍祗

陁太子言若能以黄金布地令间无空者便当相与

须达曰诺谨随其价太子祇陁言我戏语耳须达言

太子不应妄语即共与讼时首陁会天化作一人为

评详言夫太子法不应妄语价既已决不宜中悔太

子遂与之便使人象负金出八十顷中须臾欲满残

馀少地杂阿舍经残五百步字经亦太子祇陁有园八十顷去城不远须达思惟何

藏金足不多不少当取满之祇陁问言嫌贵置之答

言不也目念金藏何者可足当得补满祇陁念言佛

必大徳乃使斯人轻宝乃尔教齐且止勿更出金园

地属卿树木属我我自上佛共立精舍须达欢喜即

然可之即便归家当施功作六师闻之往白国王长

者须达买祇陁园欲为瞿昙沙门兴立精舍听我徒

众与共角术沙门得胜便听起立若其不如不得起

也瞿昙徒众住王舍城我等徒众当住于此王报须

达六师出如此言须达愁恼不乐舍利弗怪问不乐

达具述报之舍利弗言正使六师满阎浮提数如竹

林不能动吾足上一毛欲角何等自恣听之须达欢

喜即报国王却后七日当于城外宽博之处时舍利

弗共劳度差各现神变外道不如具在经文时舍利弗既

见外道受屈即为说法随其本行宿福因缘各得道

迹六师徒众三亿弟子于舍利弗所出家学道角技

讫已各还所止长者须达共舍利弗住图精舍须达

自手捉绳一头时舍利弗自捉一头共经精舍时舍

利弗欣然含笑须达问言尊者何笑答言汝始于此

经地六欲天中宫殿已成即借道眼悉见六天严净

宫殿问舍利弗言是六天何处最乐舍利弗言下三

色染上二㤭逸第四天中少欲知足恒有一生补处

菩萨来生其中法训不绝须达言曰我正当生第四

天中出言已竟馀宫悉灭唯第四天宫殿湛然复更

徙绳时舍利弗惨然忧色即问尊者何故忧色答言

汝今见此地中蚁子不耶对曰已见时舍利弗语须

达言汝于过去毗婆尸佛亦于此地为彼世尊起立

精舍而此蚁子在此中生乃至七佛已来汝皆为佛

起立精舍而此蚁子亦在中生至今九十一劫受一

种身不得解脱生死长远唯福为要不可不种是时

须达悲心怜伤经地已竟起立精舍为佛作窟以妙

栴檀用为香泥别房住止千二百处凡百二十处别

打揵椎施设已竟欲往请佛即往白王王闻即遣请

佛世尊与诸四众前后围绕放大灮明震动天地遍

照三千城中伎乐不鼓自鸣盲聋病者皆得具足男

女大小睹斯瑞应欢喜踊跃来诣佛所十八亿人都

悉来集聚尔时世尊随病投药为说妙法各得道迹

佛告阿难今此园地须达所买林树华果祇陁所有

二人同心共立精舍应当与号太子祇陁树给孤独

食园名字流布传示后世尔时阿难及四部众闻佛

所说顶戴奉行又涅槃经云须达取金随集布地一

日之中唯五百步金未周遍祇陁即语须达馀未遍

者不复须金请以见与我自为佛造立门楼常使如

来经由入出祇陁长者自造门楼须达长者七日之

中成立大房足三百口禅坊静处六十三所冬室夏

堂各各别异厨坊浴室洗脚之处大小圊厕无不备

足○问曰何故如来偏住此园耶答曰依真谛师传

云过去第四拘留孙佛时人寿四万岁有长者名曰

毗沙此地广一由旬纯以金板布地遍满其上奉施

如来以为住处第五拘𨙻含牟尼佛时人寿三万岁

有长者名大家主以此园地广三十里纯以银衣等

遍布其地并以乳牛及犊子充满其中奉施如来起

为住处第六迦叶波佛时人寿二万岁有长者名大

旛相以此园地广二十里纯以七宝遍布其地奉施

如来起为住处第七今释迦牟尼佛人寿百岁时有

长者名须达于此园地广唯十里纯以金饼布地周

满园中金厚五寸买此园地奉施如来起为住处至

后弥勒佛出世时人寿八万岁须达尔时为蠰佉国

大臣名须达多此园地还广一由旬纯以七宝遍满

布地奉施如来起为住处过去未来地虽延促终是

一所能施之人虽有前后据体而论还是一人恒为

长者殷富炽盛常充供养诸佛不绝至释迦时初得

须陁洹果临终时得阿𨙻含果至弥勒佛出时方证

阿罗汉果故杂阿含经云给孤独长者疾病佛自往

看病记其得阿𨙻含果乃至命终生兜率陁天恒下

来礼拜佛听法已还归天上此据迹中亦其小说论实是大菩萨又大

集经云佛告梵天王等我诸声闻现在未来三业相

应及与三种菩提相应有学无学具足持戒多闻善

行度诸众生于三有海及诸施主为我声闻而造塔

寺亦复供给一切所须及彼眷属付嘱汝等勿令恶

生非法恼乱尔时梵释天王龙王夜叉等合掌向佛

而作是言大徳婆伽婆已有一切如来塔寺及阿兰

处及未来世若在家出家人为于世尊声闻弟子造

塔寺处我等悉共守䕶令离一切诸难怖畏亦如有

给施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一切所须如是施主我等

亦当䕶持养育故七佛经云䕶僧伽蓝神斯有十八

神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叹妙五名叹

美六名摩妙七名雷音八名师子九名妙叹十名梵

响十一名人音十二名佛奴十三名叹徳十四名广

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彻听十七名彻视十八名遍

视寺既有神䕶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惰怠恐招

现报也

 致敬部

述曰依如西域凡有士女既到伽蓝至寺门外庆已

所遇先整衣服总设一礼入寺门已复设一拜然后

安详直进不得左右顾盻也故涅槃经云往僧坊者

有其七法一者生信二者礼拜三者听法四者至心

五者思义六者如说修行七者𮞉向大乘利安多人

住是七善㝡㝡上不可譬喻又郁迦长者经佛言

长者居家菩萨入佛寺精舍当住门外五体作礼然

后当入精舍自念言我何时当得如是居寺出尘垢

之处又十住毗婆沙论云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

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应作是念此是善人住处

行慈悲喜舍住处是故须礼若见诸比丘威仪具已

恭肃敬心礼拜亲近问讯也又自爱经云时有国王

诣佛所遥见精舍下车却盖解剑脱履拱手直进又

僧祇律云若行平视𮞉时合身总回行时先下脚跟

后下脚指又智度论云先入来去安详一心举足下

足观地而行为避乱心为䕶众生故是名不退菩萨

相又西国寺图云行至佛所礼三拜竟围绕三匝呗

赞三契礼佛既已方至僧房房外一拜然后入见上

座次第至下各设三拜僧多一拜若见非法之事不

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自失善利非入寺之宜故涅槃

经云夫入寺者弃舍刀杖杂物然后入寺舍刀杖者

去瞋恚三宝心也舍杂物者去从三宝乞求心也且

除两过乃可入寺顺佛而行不得逆行设复缘碍左

绕恒想佛在右入出之时悉转面向佛礼拜三宝者

常念体唯是一何者觉法满足名佛所觉之道名法

学佛道者名僧则知一切凡圣体同无二也若入寺

时低头看地不得高视见地有虫勿悮伤杀当歌呗

赞叹不唾僧地若见艸木不净即须除却又四分律

云入僧寺已应先礼佛塔次礼声闻塔后礼第一上

座乃至第四上座又五分律云若入僧多但别礼师

馀人总礼而去又四分律云得礼出家五众亡人塔

及如来塔又五百问事云弟子得礼师冢以报恩故

又増一阿含经云塔中不应礼馀人又十诵律云佛

塔声闻塔前自他不得礼又五百问事云佛塔前礼

馀人得罪又三千威仪经云不得座上作礼余时数有诸寺

及以俗家见有道俗在床上礼佛此大㤭慢譬如欲拜人王岂得在床拜人王尚自不许何沉法王得相

毗尼母论云不得著革屣富罗入塔此是靴履总名五百

问事云若是净洁靴履鞋靺等得著礼拜僧祇律云

若人礼拜不得如痖羊不语当相问讯少病少恼安

乐不道路不疲苦不已下广明诸律

述曰若有士人或难因缘须至寺宿不得卧僧床席

必无私有𠎥卧如法然不得共僧同其床卧故宝梁

经云共僧同床半身枯死堕地狱受其大苦僧未眠

时不得在先眠不得调戏言笑说非法语失于威仪

惊动众心若有便利涕唾为求法宿不得出外者无

犯眠时右胁著床以脚相垒心系明相念当早起表

出家因也是故经云仰卧者是修罗卧伏地卧者是

饿鬼卧左胁卧者是贪欲人卧若右胁卧者是出家

人卧众僧未起在前早起严仪容服至僧房前故沙

弥威仪经云若入师房应三弹指又三千威仪经云

若入师房当具五法一于外弹指二当脱帽三作礼

四正住教坐乃坐五不忘持经又僧祇律云弟子应

晨起先右脚入师房已头面礼足问安眠不故善见

论云弟子参师当避六处一不得当前二不得当后

三不得太远四不得太逼五不得处高六不得上风

立当不近不远侧相而立令师小语得闻不费尊力

也又欲行时威仪进止皆不得离师故善见论云弟

子从师行不得远师七尺又沙弥威仪经云弟子从

师行不得以足蹈师影

述曰若女人入寺法用同前但不得在男子上坐形

相语笑脂粉涂面画眉假饰非法调戏共相排荡持

手振人必须摄心整容随人教令依次持香一心供

养懴悔自责生女人中常成隔碍于此妙法修奉无

因不得自专由他而办一何苦哉深生悲悼若见沙

弥礼如大僧勿以小位而不加敬此于大僧为小在

俗为尊如此等法竭力而行法用既多具在士女篇

述○述曰若男女所修事讫须欲出寺佛塔前设礼

三拜还须右绕三匝合掌呗赞然后却行出寺门外

复设一礼若见僧时徒众若少各礼三拜僧若多时

总辞三拜故善现论云礼佛时应绕三匝三拜四方

作礼合十指掌叉手于顶却行而出绝不见如来更

复作礼𮞉前而去表慕恋三宝重叠报恩也凡欲入寺之行为作

出世之缘建立寺者开净土之因供养僧者为出离

之轨故惟秽俗之鄙质入伽蓝之净刹所有施为恐

乖法式若也还家微舍自赎表僧有法施俗有财惠

举动合宜内外俱益也颂曰

 玄风冠西土 内范轶东矜 大川开宝匣

  福地下金绳 绣松高可暎 画栱㲲相承

  日驭非难假 云师本易凭 阳楼疑难燧

  阴轩类凿冰 迥题飞星没 长楣宿露凝

  旌门曙光转 辇道夕云蒸 祇洹多灵物

  竹园满休征 虚薄笔难纪 微躯窃自凌

  优游从可恃 恩䕃永难胜

感应缘略引一十九寺

晋建元寺并建康太清寺

宋灵味寺在锺山蒋林里

汉平等寺寺在南京

晋升平白塔寺在秣陵三井里

晋白马寺在建康中黄里

临海天台山石梁圣寺

东海蓬莱山圣寺

抱罕临河唐述谷仙寺

齐相州石鼓山竹林圣寺

晋阳冥寂山圣寺

代州五台山大孚圣寺

魏太山丹岭圣寺

雍州太一山九空仙寺

终南山大秦岭竹林寺

子午关南独圣寺

终南折谷炬明圣寺

终南库谷内寺

西域志诸山感供圣寺

总述中边化迹降灵记

晋建元寺建康太清里寺基本宋北第元徽二年

人陈太妃造寺塔舍利灵应相仍毎夕放光寺大殿

后画迦毗罗王及毗沙门天王二像若有僧侣失仪

童竖褺慢者无不影响表异使其恭肃若使䖍诚懴

礼摽心恳切者必空中有弹指声或循绕翼卫其间

有请福祈愿者莫不克谐

宋灵味寺建康锺山蒋林里宋永初三年沙门法意

起造晋末有高逸沙门莫显名迹岩栖谷饮常在锺

山之河一夜忽闻怪石崩坠声振林薄明旦履行唯

见清泉湛然因聚徒结宇号曰灵味

汉平等寺广平武穆王怀舍宅所立也寺门外有金

像一躯高二丈八尺相好端严常有神验国之吉凶

先炳祥异孝昌三年十二月此像面有悲容垂泪遍

体皆湿时人号曰佛汗京师士女空市而观有一比

丘以净绵拭其泪须臾之间绵湿都尽更以他绵换

拭俄然复湿如此三日乃止至明年四月尔朱荣入

洛阳诛戮百官死亡涂地至永安二年三月此像复

汗京邑士𢉙复往观视五月北海入洛庄帝北巡七

月北海大败所将江淮子弟五千馀人尽被俘虏无

一得还永安三年七月此像悲泣复如初汗毎经神

验朝野惶惧禁人不听观视至十二月尔朱兆入洛

擒庄帝帝崩于晋阳宫殿空虚百日无主唯尚书令

司州牧乐平王尔朱世隆镇京师商旅四通盗贼不

晋白塔寺在秣陵三井里晋升平中有凤凰集此地

因名其处为凤凰台至宋升平二年齐太祖起造立

寺之始咸以山高难于谷汲比丘法和爰发誓云若

此地可居当使自然出水乃于食堂前试凿井曽不

数仞而清泉湛然甘香清美流未尝竭

晋白马寺在建康中黄里太兴二年晋中宗元皇帝

起造㫺外国王欲灭佛法宣令四远毁坏塔寺次招

提寺忽有一白马从西方来绕塔悲鸣腾跃空中或

复下地一日一夜鸣声不绝以事白王王潜泪湥自

愧责即敕普停已毁之塔并更修复由此白马大法

更兴因改招提为白马此寺之号亦取是名焉

东晋初天台山寺者㫺有沙门帛道猷或云竺道猷

綂涉山水穷枯奇异承天台石梁终古无度乃慷慨

曰彼何人斯独无贞操故使圣寺密尔对面千里遂

揭锡独往而趣石梁周瞰崖隒久之方获其山石梁

非一圣寺亦多将欲直度不惜形命且虹梁亘谷下

望万寻上阔尺许莓苔斜侧东边似通西碍大石攀

登路绝猷乃别思冀授夜宿梁东便闻西寺磬声经

呗唱萨勇意相续通夕不安又闻声曰却后十年当

来此住何须苦求虽尔不息晨夕惋恨结艸为庵弥

年禅观后试造梁乃见横石洞开梁道平正因即得

度遂见栋宇宏壮图塔瓌奇神僧叙接宛同素识中

食既讫将陈住意僧曰却后十年自当至此何劳早

住相送度梁横石已塞至晋太元年终于山所形似

绿色端坐如生王羲之闻之造焉望崖仰挹今有往

者云迷其道

宋时朱龄石者使往辽东还返失道随风汎海一月

馀日达于一岛粮水俱竭入岛求泉渐湥登山乃见

一寺堂宇庄严非所曽睹僧问所从具说行事设食

饮水问以去留石曰此乃圣居非凡可住僧曰欲住

任意石苦辞欲还僧告曰此间去都二十馀万里石

等闻之惊怖曰若尔何缘得达僧曰自当相送不劳

致忧又问曰识杯度道人不曰识之便指壁上钵袋

曰此是彼物有小过罚在人中便取钵袋与石并书

一封上为书字然不可识曰可以书钵与之令沙弥

送勿从来道此有直路疾至船所须臾至海沙弥以

一竹杖著船头语曰但闭舫听往不劳航柁也于是

依言但闻飕飕风中声有窃视者见船在空云飞奔

于山林海上数息间遂达杨都大桁正见杯度奇桁

栏口云马马龄石既至书自飞上度手度惊曰汝𨙻

得蓬莱道人书唤我归耶乃说由缘又将钵与之手

捧钵曰吾不见此钵四千馀年掷上入云下还接取

太初中无故而死事在高僧传

晋初河州唐述谷寺者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度风

林津登长夷岭南望名积石山即禹贡导之极地也

众峯竞出各有异势或如宝塔或如层楼松柏映岩

丹青饰岫自非造化神功何因绮丽若此南行二十

里得其谷焉凿山构室接梁通水绕寺华果蔬菜充

满今有僧住南有石门滨于河上镌石文曰晋太始

年之所立也寺东谷中有一天寺竆讨处所略无定

止常闻钟声又有异僧故号此谷名为唐述羌云鬼

也所以古今诸人入积石者毎逢仙圣行住恍忽现

寺现僧东北岭上出于醴泉甜而且白服者不老

高齐初有异僧投邺下寺中夏坐与同房僧亡名款

曲意得客僧患痢甚困名以酒与之客曰不可也名

曰但饮酒虽是戒禁有患通开客颦眉为饮之患损

夏满辞还本寺相送出都客曰颇闻鼓山竹林寺乎

名曰闻之古来虚传竟无至者客曰无心相造何由

而至一夏同房多相恼乱患痢饮酒乃是佳药本非

所欲为意而饮愿不以此及人山寺孤迥时可历览

想一登陟以副虚怀名闻喜踊曰必能导达夕死无

恨至九月间克望寻展幸赐提引不尔无由客曰若

来可从鼓山东面而上东度小谷又东北上即是山

寺至期与好事者五六人直诣石窟寺山僧曰何以

得来曰欲往竹林道由于此僧曰世人可笑专听妖

言此山东西我并游涉何处有寺古有斯言不劳往

也名曰彼客致词极非孟浪何有虚也只得寻之寻

而不获非余咎也石窟寺僧十数相随依言东上度

谷寻岭忽见一翁把䦆斵地又见一僧来至锄禾四

边把锄曳䦆曰去年官寺道人放马食我禾尽今年

复来蹋我秋苗举䦆趁僧并皆返归唯名一人东北

独上翁曰放你上山乞虫吃却遂依东上林水湥茂

闻南岭上有吟咏声名曰非往者客耶曰是也排榛

而出执手叙阔相将造寺瞬目间忽见崇峯簉日修

竹干云重门洞开复殿基列门外东西槽𭬒饰以金

铺似有马踪而无系者行至门首曰且住此通和尚

去须臾便出引入至佛殿前礼拜讫西至廊下和尚

可年九十许眉长鼻高状如西僧傍有官吏可三十

人执文簿有所判㫁举手告曰下里山寺殊无可观

何能远涉名即礼拜十数拜和尚曰行来疲顿可止

将至房去便引西房北东转见僧凭案读经名便礼

拜都不慰问便引尽北行东出至本客房中欢笑通

宵屡求住彼曰一任和尚不敢为碍待明为谘报曰

和尚不许乃至中食不异邺中临别和尚曰知欲求

住知友情也然出家人不可两处安名本寺受供可

得乖否必欲求住可除彼名好去便辞送出执手恨

恨既别凄然行一里间数数反顾寺塔林竹依然满

目更行二里返顾一无但是峯崖杂树行行西下依

随本道不见田苗亦无田翁乃至石窟备为僧说之

高齐文宣在晋阳使人骑白馲驼向我寺取经函去

使问不知何寺帝曰但任驼行自知寺处日晚出城

驼行至急奄然如睡忽至一山名为冥寂山半有寺

有群沙弥曰高详馲驼来也便引入寺见一老僧拜

已问曰高详作天子何似答曰圣明问曰尔来何为

答曰令取经函僧曰详在寺懒读经今取何用指示

北行东头是其本房汝可彼取函与之即乘驼而返

如睡如梦奄至晋阳以函及命不久帝行至谷口木

井寺有舍身痴人不解语忽语帝曰我先去尔后可

来帝然之是夜痴人死不久帝于晋阳不豫使刘桃

枝负行鼻血淋沥是夜帝崩

代州东南五台山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三百里极

巉岩崇峻有五台上不生艸木唯松柏茂林经中明

文殊将五百仙人往清凉之山即斯地也地极严寒

多雪号曰清凉山所以古来求道之士多游此山遗

迹灵窟即目极多中台㝡高去顶七百里望如指掌

上有小石浮图其量千计即是魏文帝宏所立也石

上人马迹宛然如新有大泉名曰太华清澄如镜有

二浮图夹之中有文殊师利像人有至者钟声香气

无日不有神僧瑞像往往逢遇龙朔二年下敕令长

安会昌寺僧会赜往彼修理寺塔前后再返亦遇灵

感中台东南下三十里有大孚灵鹫寺古传汉明所

造现有东西二道场像设犹存南有华园二顷许四

时相间互相映发古今常然不知元由贞观年中有

禅师名解脱聚住习定自云于华园北四度见文殊

师利菩萨翼从满空群仙异圣不可胜纪近有僧朗

禅师居山三十馀载亦遇仙圣飞空而去唯留故皮

南台三十里内多是名华遍于峯岫俗号华山中有

圣寺钟声时发曽见异人形伟冠世言语之间超腾

遂远其山甚近滞俗罕登登者必感胜缘

魏太山丹岭寺释僧照未详氏族性多虗放好追灵

迹谲诡之处无不登践承瀑布之下多诸洞穴仙圣

游止以魏普泰年行至荥山见飞流下有穴孔因穴

而入行可五六里便得出穴外有微迳其东北上可

行数里得石渠阔三两步水西流清澄彻上下药艸

蔓莚委地青翠渠北有瓦舍三口形甚古陋庭前谷

榖穗纵横鸟雀残食甚众东头屋内有数架黄袠中

间有铁臼两具亦有釜器并附游尘都无炊㸑之迹

西头室里有一沙门端坐俨然飞尘没膝四望瞻眺

唯见茂林悬涧非有人居须㬰之间逢一神僧年可

六十眉长丈馀槃挂耳上相见欣然倾慰若旧问所

从来答云我同学三人来此避世一人外行未返一

人死来极久似入灭定今在西屋内汝见之未今日

何姓为主答曰是魏家享国已久不姓曹耶照云姓

元僧曰我不知之遂取谷穗𢭏之作粥又往林中叶

下取梨枣与之令啖僧云汝但食之我不啖此又问

诵何经业照云吾诵法华经神僧叩头曰大好精进

业今东屋架上如许经吾并自诵之欲得闻不照合

掌曰唯敢闻命彼逐部别诵之声气朗彻乃至通夜

照疲苦睡僧曰但睡我自恒业耳达旦不眠更为造

食照谢曰幸得奉谒今暂还归寻来接事僧亦不留

但言我同学行去汝若值者大有开悟恨不见之既

言须归好去照寻路得还结侣重来瀑布觅穴莫测

其处今终南诸山亦有斯事不可具述

雍州鄠县南系头山寺者其山本舟人系船其顶故

以名焉㫺太一未分山连太行王屋白鹿河水停于

此川号为山海及巨灵大人秦供海者患水浩荡以

左掌托太华右足蹋中条太一为之裂河通地出山

遂高显仍本号为张衡西京云高掌远跖以流河曲

者是也古老传云系头南有九空仙寺㫺有人山采

逼暮不知归道依林而宿夜闻钟声在近即寻之忽

见一寺僧众百馀但有行坐而不叙问其人怪之至

明失寺此来在近无往寻者有僧曽至山但有层峯

秀林不可登践又云山有九窟仙人所居也有蓝田

大谷伏羲城侧归义寺僧弘藏者有胆勇闻而往寻

积日累夜巡扰山隒止获五窟甚圆净如人所造无

阙漏似有居者又光明寺了禅师亦往寻觅依窟一

夏今所谓照阳空也足为华望之大观也而仙寺终

不见焉

终南山大秦岭竹林寺者至贞观初采蜜人山行闻

有钟声寻而往至焉寺舍二间有人住处傍大竹林

可有二顷其人㫁二节竹以盛蜜可得五升许两人

负下寻路而至大秦戍具告防人以林至此可十五

里戍主利其大竹将往伐取遣人依言往觅过小竹

谷达于崖下有铁锁长三丈许防人曳锁掣之大牢

将上有二大虎据崖头向下大呼其人怖急返走又

将十人重寻值大洪雨便返蓝田悟真寺僧归真少

小山栖闻之便往至小竹谷北上望崖失道而归常

以为言真云此竹林至关可五十许里

子午关南第一驿名三交驿东有涧东南坡数十顷

是栗树素不知有僧住屡闻钟声不以为奇一时驿

家妇女采樵入涧忽值一僧独坐石上缝衣傍无一

物此女有信心白曰不知师在此日时欲至向驿食

来僧云贫道山居不得食驿家官食女曰自有私食

足以供养僧曰信心人食亦不可得女恐时过驰𧺆

取食及来寻之不见其迹由是常令家人左近追之

永不可值而有钟声此寺去驿五里

又终南折谷内㯶䕡寺者近有人见一僧云倩为擎

朴向寺问寺在何处云在折谷炬明东额头其人为

荷朴将至寺见一僧从南崖来可长五十尺相召来

其人辞返语曰君日日入山采柴可于柴下取斋残

饼食之不须道得之由缘便随其言日得其饼妻怪

竆之不得已便说遂痖经年又见二僧入谷其人手

招指口如是三返便得语其人近死今入山者至炬

明额侧常闻钟声亦往往见有异僧近有一僧闻已

遇见入谷僧疑是棕䕡寺问言大徳是棕䕡寺僧不

曰是欲随大徳去得不曰可相随来但闻耳边飕飕

风声至急心惟曰此何必是圣或入湥山踬顿我窃

生念时前僧便失懊恼之甚返𮞉三日方达谷口乃

于避世立精舍以之精舍见存其僧不知所终

又终南库谷内西南又名胡卢谷㫺有人于山采斫

遇见一寺并石室石门门内并宝器重大不可胜然

不见僧人是众僧供用具度其人徘徊顾眄记志处

所以所赍瓠卢挂于室树下山召村人往寻其谷内

树上往往悉是瓠卢莫知踪迹今有寻山云石门扇

在山崖傍半入山下其半虽出无人力开之今其谷

名库地名天藏故谷口府坊皆名天藏测其山中则

弥勒下生方现于俗耳

西域志云乌苌国西南有檀特山山中有寺大有众

僧日日有驴运食无控御者自来留食还去莫知所

在○西域志云王玄策至大唐显庆五年九月二十

七日菩提寺寺主名戒龙为汉使王玄策等设大会

使人已下各赠华㲲十段并食器次申呈使献物龙

珠等具录大真珠八箱象牙佛塔一舍利宝塔一佛

印四至于十月一日寺主及馀众僧饯送使人西行

五里与使泣涕而别曰会难别易物理之况龙年老

此寺即诸佛成道处为奏上于此存情预修当来大

觉之所言意勤勤不能已已若广明西域塔寺灵迹嘉祥徴瑞具如上感通

敬寻佛法东流年向六百三宝传记卷盈三千其内

名僧徳重可观神通变化灵瑞感通向有千人自古

君臣𨼆道逸民负才慠俗之流并皆崇敬如贤如圣

备在传记不可具述故入大乘论云尊者圣人宾头

卢罗㬋罗等有十六大阿罗汉住世通法又有九亿

无学圣人亦在此洲未入涅槃准此而详今诸山海

所居众僧多闻磬声或寻遇寺岂非圣人之所处乎

今更约诸门以分三时一约住世二约贤劫三约释

迦一佛为候初约住劫用辩通塞者如西域所列往

劫行事如萨埵舍身流血尚在达挐舍子杖捶遗血

布发掩泥之所舍身求偈之地月光斩首尸毗饲鹰

斯等遗迹并惟古劫计数灾荡如何尚存天竺名僧

亦疑斯致理如所问无宜独留而往事迹有僧释云

此乃如来神力由菩萨志行虽有三灾不可除灭后

成世界依而集之亦有人言三灾之化无往不除乃

至无一邻尘而得存焉今云塔在岂不乖乎诸徳释

云但非圣迹者如无一邻得住今云有者由圣力加

被故得久住欲使后代师之钻仰冀慕圣踪依之得

道世界初成㫺古遗迹相似而现并是佛之神力变

化所为故五不可思议中一是佛神力也所以往劫

生事而列之第二约同劫以明相对有四具如一钵

千佛共同故传云释迦受食四王奉钵灭后流行王

毗舍离若千百年又至干陁卫又至西月支于阗丘

夷羡当达震旦返向师子国还来天竺上升兜率弥

勒见曰释迦佛钵今来至此七日供养还下龙宫弥

勒成佛四王还献二者龙宫佛影千佛同留三者方

石说法千佛同坐即揵陁卑钵树下是也四者石塔

盛衰千佛同候上传之中多明四佛行坐之迹准此

未来抑亦可见第三明释迦一代通而不等如天道

宝阶灭无遗绪吒王大塔七化已三道树灭而更生

佛迹毁而还现杨枝摧而重出舍利试而逾灵诸如

此例故应不通后佛至如鸡足迦叶留化慈尊山宫

明辩持身灭定之侣摩支应供之徒事局未来神化

绝域皆为明通开显累俗慈导有情澄神诸有也依

道宣律师感应记问天人曰荆州河东寺者此国甚

大余与慈恩寺嵩法师交顾积年其人即河东罗云

法师之学士也云此寺本曽住万僧震旦之㝡闻之

欣然莫测河东之号请广而述之亦佛法之大观也

答曰晋氏南迁郭璞多闻之士周访地图云此荆楚

旧为王都欲于硖州置之嫌逼山遂止便有宜都之

号下至松滋地有面势都邑之像乃掘坑秤土嫌其

太轻覆写本坑土又不满便止曰㫺金陵王气于今

不绝固当经三百年矣便都建业仍于此置河东改

迁裴薛柳杜四姓居之地在江曲之间类蒲州河曲

故有河东目也有东西二寺㫺符坚伐晋荆州北岸

并没属秦时桓仲为荆牧邀翼法师度江造东寺安

长沙寺僧西寺安四层寺僧符坚殁后北岸诸地还

属晋家长沙四层诸僧各还本寺西东二寺因旧广

立自晋宋齐梁陈氏僧徒常数百人陈末隋初有名

者三千五百人净人数千大殿一十三间惟两行柱

通梁长五十五尺栾栌重叠国中京冠即弥天释道

安使弟子翼法师之所造也自晋至唐曽无亏损殿

前四铁镬各受十馀斛以种莲华殿前塔宋谦王义

季所造塔内素像忉利天工所造佛殿中多金铜像

宝帐飞仙珠璎华珮并是四天王天人所作寺内僧

众兼于主客出万馀人当途讲说者五十三人十三

人得其圣果各领千僧馀小法师五百馀人十诵律

师有四十人九人得圣大小乘禅师八百馀人其得

圣人二百二十四人徒众严肃说不可尽寺法立制

诵经六十纸者免维𨙻诵法华度免直岁寺房五重

并皆七架别院大小今有十所般舟方等二院庄严

㝡胜夏别常有千人四周廊庑咸一万间寺开三门

两重七间两厦殿宇横设并不重安约准地数取其

久故所以殿宇至今三百年馀无有损败东川大寺

唯此为高映耀川原实称壮观也又问弥天释氏宇

内式瞻云乘赤驴荆襄朝夕而见未审如何答曰虚

也又曰若尔虚传何为东寺上有驴台岘南有中驴

村据此行由则乘驴之有地也答曰非也后人筑台

故植树供养焉有佛殿之侧顿置驴耶又中驴之名

本是闾国郄国之故地也后人不练遂妄拟之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二

校讹

 第二纸七行是宋藏作良第七纸十二行生宋南藏作主第十五纸

 十九行水北藏作米第二十五纸二十行具宋南藏作生

音释 缔丁计切结也七感切戚也蠰佉梵语也此云贝玊名也蠰汝阳切佉

 丘迦许戈切有靿履也葛徒党切推荡也除庚切触也

 徐醉切火燧也芳芜切军所虏获也苦滥切俯视也鱼检切山形如重甑日隒

 乌贯切懊叹也姑回切伟也䟽鸠切飕飕风声也毗宾切颦蹙也竹𧢲切𠜾

 鉏臻切木丛生也初救切冲也⿰酉⿱衣十禾颖也𠊱古切县名

 之石主蘂切杖击也祥吏切餧也

   歙县居士吴惟明施赀刻此 法苑珠林第五十二卷 吴江比丘明𮗜对 县州王国英书 金陵  龙刻 万历辛卯秋清凉山妙德庵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