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经义考 (四库全书本)/卷15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百五十三 经义考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五十四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礼记十七
  吴氏中庸传
  一卷
  佚
  黄虞稷曰字惟传莆田人至正末举泉州训导洪武三年复以明经授兴化府教授以荐召至特命为四辅官兼太子宾客终国子监司业
  吴氏中庸传
  一卷
  佚
  黄虞稷曰亦莆田人
  陈氏雅言中庸类编
  一卷
  未见
  刘氏中庸说
  一卷
  未见
  黄虞稷曰字宗道漳州人洪武中官都御史
  张氏𪔇中庸句解
  二卷
  未见
  开封府志鼒字希贤祥符人洪武初举明经授荣泽县学训导迁秦府长史
  刘氏中庸详说
  
  王瓒曰永嘉人
  蒋氏允汶中庸详说
  
  温州旧志允汶字彬夫永嘉人元末避地闽中就试中流寓第一洪武初归里官府学教授
  张氏中庸讲义
  一卷
  未见
  洪自序曰尧舜初言执中即事理当然之极既得而勿失是之谓执也至汤始言降衷又言恒性则人心固有之中此推本之论见道之大原出于天也降自文武周公孔子圣圣相传之道何莫非此中乎曾子述孔子之言以为明德新民之止于至善即尧舜禹之执中也子思演绎曾子之言以谓天命之谓性即成汤之降衷恒性也所谓道者不过循其性之理所谓教者不过修其理之则立此三言为一书之纲领初言性情之德故谓之中和次言事物之理故谓之中庸必先有此中和之德而后合乎中庸之理贤知之过者既失夫中庸愚不肖之不及者又不得夫中庸此中庸之道所以不明不行也必如舜之大知回之大贤则无知行之过与不及必如子路之强中立而不倚则不临于二者之偏此三达德所以为入道之门也近而夫妇之愚不肖可以与知能行者此道也远而天地圣人之所不能尽幽而鬼神之为德明而圣人之为教无非真实无妄之理亘万古而不变者亦此道也其书始言一理者天命之性也中散为万事者率性之道也末复合为一理者修道之教也教者所以复其性而已故于末章又从下学立心之始言之推而至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则人未始不为天天未始不为人中庸之道极矣朱子盖尝折中众说以为章句余尝䌷绎而与有得焉为中庸解义一卷与同志者共之宣德四年四月初吉
  马氏中庸讲义
  一卷
  未见
  陜西通志马贵字尚宾三原人永乐间举贤良不就隐居教授
  王氏中庸九经衍义
  一卷
  未见
  黄虞稷曰仁字正巳乐安人
  杨氏守陈中庸私抄
  一卷
  未见
  守陈自序曰古书皆刻以竹简而编之编断则简错在当时盖已有然矣况乎秦人焚禁之馀汉儒掇拾传写之后岂复有完正如古者哉大学中庸二篇皆杂之戴记之中至宋程子始表章之以大学简编杂乱而为之更定中庸则仍旧编无所更也朱子继之乃重定大学之简而分为经传十一章中庸亦仍其旧而分为三十三章各为章句或问并传于世然愚以为大学之错简未尽正而中庸之间亦多错大学之章可分而中庸难以章分也戴记四十篇错简者过半矣大学言三纲八目既整且明故其章可分而错简易见其错有未尽正者𫎇复更定而私抄为一帙矣中庸之言若散而无綂乱而无伦故虽有错简而卒未易见人未始有疑之者朱子之为章句亦不疑其简之错而惟病其言之散且乱也故为说以连贯之自第六章至十一章则连之以知仁勇自十二章则连之以费隐自二十一章至三十二章则连之以天道人道然亦牵强后儒或疑或信辨说纷起而世滋惑卒莫能定于一焉蒙自少诵经及章句或问长而味之不能无疑及味诵弥久犹未能一一信也侪辈有自谓无疑者但据章句或问而执以为信亦非卓然有见而灼然无疑者愚疑久而不释乃姑置章句或问独取经文复诵深味继日以夜久而若有所悟始信其言之所以散而乱者但由简之错耳既移正其简又欲更定其章则文义皆已连属更无少断有难以章分者且姑巳之而又复诵深味则前疑尽疑但见文辞精详而不紊义理奥博而无穷信非子思不能作也然非朱子章句亦不能明乃复以经文依今所正之简而妙之乃取章句分抄其下而蒙之妄说亦窃附其后焉先儒尝戒人不可以脱简疑经诚如其说则虽如大学之错简者皆必强信固执曲解迂说宁失圣贤之本旨而不更耶今一新学小生乃于先儒之所未尝疑者亦过疑以为错简而更之或疑章句而附以己见可谓僣妄之极矣然千虑或有一得今迷尚待后悟姑抄而藏之未敢以示人也
  白氏良辅中庸肤见
  一卷
  未见
  黄虞稷曰字尧佐洛阳人景泰辛未进士
  罗氏中庸解
  一卷
  未见
  姚氏文灏中庸本义
  一卷
  未见
  江西通志姚文灏字秀夫贵谿人或作弋成化甲辰进士历湖广提学佥事
  黄氏中庸讲义
  一卷
  未见
  扬州府志黄瓒字公献仪真人成化甲辰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
  许氏天锡中庸析义
  一卷
  未见
  黄虞稷曰闽县人弘治癸丑进士
  许氏中庸本义
  一卷
  未见
  崔氏中庸凡
  一卷
  未见
  湛氏若水中庸测
  一卷又难语
  
  若水自序曰夫中庸何为者也作者之志其有忧乎夫子没而异端起矣是故子思忧之忧夫道学之不明也语用者之离夫体也语本者之离夫用而本非其本于天者也本于天者性也故中庸者本诸性而道具焉本诸体而用具焉本诸中而和生焉是故君子慎独飬其中而已也中立而和生焉修道致中和而位育成焉是故一体也夫中庸者自天而推之人者也自人而复乎天者也斯理也其执中建中之传博约之教一贯之旨也子程子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其有以默识此矣故中庸者一干而四支者也夫天下之支未有不原于干者矣天下之干未有不因支焉以发明者矣是故以明乎慎独之功者莫大乎一支以言乎体道而致之中和位育者莫大乎二支以言乎体道之极功而放之中和位育之极致者莫大乎三支以言乎反本而约之其功密其为效远其体用一者莫大乎四支是故一干本根纯粹精矣四支发挥旁通情矣大哉道也斯其至矣予忧夫世远言湮作者之精殆不可见而道或几乎晦也为之作测正德戊寅九月
  方氏献夫中庸原
  一卷
  未见
  张氏邦奇中庸传
  一卷
  存
  倪氏中庸解
  一卷
  未见
  夏氏良胜中庸衍义
  十七卷
  未见
  良胜进表曰盖闻帝王之学先识其大圣贤之道一归于中惟万世之綂纪有传而千载之遭逢不偶臣窃观圣贤经传之宗旨独存大学中庸为全书道出一原世无偏重大学衍义早年间步于西山中庸补遗末路效嚬于东海原受性之命降衷于天率体道之诚敷宽于教三德居要五道达于一理而行九经有章三重放乎四海而准诚明之功兼尽中和之效毕臻探究渊源执中而精一惟允兼综条贯笃恭而天下咸平尧舜禹之授受攸归孔曾思之旨趣如见臣早嚅糟粕滥叨一第之荣晚析𢇁毛已负生平之志心有慕而力不克时与驰而业俱废顷罹三至之谤幸逃两观之诛自知质薄秋蒲殆恐身先朝露执干戈敢忘爼豆近海岳益切涓涘三军无随行之书四壁置纪闻之笔经史妙奥敢谓提其要而钩其玄岁月编摩亦欲循其纲而列其目会协于一无由得全既惭诠次乏伦抑且闻见有限图狗马衰龄之报毕𤱶亩馀力之忠秘燕石以自珍食野芹而待献兹盖恭遇皇帝陛下德合乾坤明并日月典学无忘于终始取善更及于刍荛道粹大全恒曰望之未见治休隆盛犹云行之维艰制刑初期于无刑命徳终归于有德即如臣罪魑魅魍魉自甘四裔之投际若主恩上下左右大开三面之网将期死报如结草之无从幸遂生还如汗竹之有待平生心力何知尽在是编末学师资亦谓偶有所得櫽括方就楮墨维新今而冒昧以上书尤出表章之下策伏愿成已成物知人知天俟百世而考三王尊德性而道问学时中建极九围仰日之方中则天难名万古颂天之为大臣谨以所编中庸衍义一十七卷并序目录缮写一十七帙随表上进以闻
  黄虞稷曰江西南城人正徳戊辰进士
  洪氏中庸通旨
  一卷
  未见
  黄虞稷曰鼐寿昌人正德庚午举人国子监助教
  夏氏尚朴中庸说
  一卷
  未见
  黄虞稷曰江西永丰人正德辛未进士历官太仆寺少卿
  施氏中庸臆说
  未见
  徐献忠序曰中庸一书人自为说或失则禅或失则俗党同伐异其失均焉至乃朱陆交辨有如聚讼嗟乎孔父不作孰知是非苟其大义无乖细目稍异亦何舛谬而互相诋訾一至于是良可嘅巳吴兴施先生聘之挺豪杰之才希圣贤之学尝从游馀姚王公之门惧微言之将绝忧后学之靡宗著中庸臆说一编脱略前闻䌷绎新得既不苟同亦不苟异诚圣学之枢钥古经之羽翼也
  黄氏中庸读法
  一卷
  佚
  徐文贞公志墓曰君讳焯字子昭南平人正德甲戌进士历湖广左参政
  王氏渐逵中庸义略
  一卷
  未见
  渐逵自序曰言中庸者莫善于程子程子曰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噫中庸之义其尽于此乎中庸者尽性之书也首之以天命性之原也次之道性之著也教者所以成性也中者性之蕴也和者性之达也天地万物者性之实体也中庸者性之实行知愚贤不肖不能尽其性者也南北风气之偏性之杂揉而不齐者也费者其散殊也隐者其统会也天地之憾圣人之不知不能性之变化而不可测也鸢飞鱼跃性之生意也示人易矣忠恕者存性之事也素位而行性斯立矣鬼神者造化之功用性之良能也大舜文武周公孔子五圣人者能尽其性天下至诚者也达道性之同也三德性之通也九经三重礼乐性之用大本之所出也知者知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及其成功一也诚者天之道性之自也成已成物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是故贯动静一内外合人已莫大乎性大德敦化小德川流举天地之大所以明吾性之大也至于配天尽性极矣夫焉有所倚也肫肫以仁言渊渊以性言浩浩以心言仁也心也性也一也学非为己性不可得而存也故戒惧慎独不愧屋漏所以存其心养其性也此复性之学也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虚也性之神也夫天地之道化育行焉万物生焉其既也敛于无迹莫知其然归于虚也圣人之性畅于四支发于事业其既也求之无迹亦莫知其然本于虗也故虚而神无而有性之所以为大也此中庸之作所以为尽性之书也此程子之善言中庸者也
  黄氏中庸古今注
  一卷
  未见
  陆元辅曰绾息县人正德丁丑进士
  经义考卷一百五十四
<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经义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