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关于西北区执行戏曲审定问题的报告
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关于西北区执行戏曲审定问题的报告 (51)戏字第509号 1951年12月24日 |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接奉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八日(51)文秘艺字第九号通知敬悉:关于西北区执行戏曲审定问题的情形,报告如下:
(一)西北区的戏改工作,自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西北地区全部解放以后,即以西安市为重点进行戏目审查,以便积累经验,推广全区。由军管会文化处、陕甘宁边区文协事先举办了“西安剧影界文艺政策讲习会”学习文艺政策,启发戏曲界自觉地改进思想,并由该会及“西安市戏剧电影工作者协会”,召集各剧社代表就各院社自己事先布置审定的戏曲节目,联合审查,逐剧研究,将分别通过之草案再分发各剧社及有关文教机关,酝酿讨论,提出意见,后经集会研究,始获最后决定呈本部复核,送呈西北军政委员会审核批准,认为这次所审查通过的剧目基本上代表了西北戏曲节目的重要部份。审查步骤方法亦称民主细密。遂于五○年五月,由本部正式公布,通知西北各地一体执行,并主报在案。这次审定的节目,计有教育意义的可演剧目五十二种,一般可演者一百三十二种,稍加修改后可演出者四十九种,停演者,包括各个剧种共六十四种,(附寄审定节目表一份)。
(二)由于这些停演的节目,是由各剧社自觉自愿的提出,经过民主研究逐剧讨论最后通过的,所以有它的群众基础。并且西北各地艺人两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不断的学习中,思想认识大大提高了,有较严重问题的戏都能自动不演或修改,所以关于已决定停演的戏,是没有宣布开禁必要的。
(三)西北是通行秦腔地区,辛亥革命后,不断有新戏产生,约计五百余种,一般均无迷信与淫乱,故排演新戏视为常事。特别是在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教育下,把每月演新戏视为爱祖国的具体表现。西安市各剧社把每月演出一部新戏的决心订入爱国公约,全西北两年来演出的新戏节目在一百一十部以上。如西安的“三意社”从本年元月起一直到现在,晚场没有演过一场旧戏;青海与陕西华县的皮影工作者还刻出了现代装的皮人表演,反映现实的现代戏等等。因此,在群众需要新戏,剧社及艺人自己认识上感到新剧本的不够用,并不感到与人民有害的戏应该解禁,了解一般戏曲艺人的反映,还没有“政府把戏限得太严”的表示。相反的,对北京、南京、上海各大都市不断的演出全部“王宝钏”、“王春娥”、“四郎探母”等戏却感到诧异。
以上情况谨请鉴核。
此致
敬礼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